一、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引导(论文文献综述)
冯馨叡[1](2021)在《“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我国大众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过半,由此不难看出互联网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态势已经呈现出了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随着互联网以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从传统媒体发展到后来的新媒体,直到过渡到如今的自媒体,同时我国的经济模式也获得了一个较大的转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中也出现了一种新兴社会群体,被称之为“网红”,此类群体被网民们视为网络的风向标,他们的举动容易对网民们产生影响。在此过程中,网络主体---大学生群体也是受到他们影响的一类人。大学生群体已经由90后向00后所变迁了。作为千禧年成长的一代人,00后的大学生群体相比于90后群体思想更为活跃,更热衷于追捧新鲜事物,并且由于大学生群体所占的网络用户基数比重较大,因而他们自然也成为了网络主体。由于部分大学生阅历尚欠,对自身的消费认知能力不足,并且在他们所喜欢的“网红”消费的带动下,往往容易使他们形成偏差的或不当的价值观。“网红”的发展以及他们的消费行为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群体价值观也有了较大的转变,与此同时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出现错误价值观以及行为失范。因此,在“网红”消费下如何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科学的引领,引导大学生群体正确看待“网红”消费,成为本文的重中之重。本文在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下,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归纳总结法,在“网红”消费下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程度去进行实地以及网络调查,并对部分大学生群体进行问卷分析和对个别案例进行访谈。通过对数据和调查结果的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剖析。最后根据大学生在“网红”消费下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大学生自身、家校和同辈群体、社会环境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帮助大学生群体,在当前“网红”消费影响的加大时期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
王晓霜[2](2021)在《“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随着网络时代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呈现出政治多极化、思想文化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泛娱乐化”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夹杂在其它社会思潮中不断传播,充斥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深入研究“泛娱乐化”思潮的消极影响及对策,是高校办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题中之意。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概括,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目标、提出问题,整理思路,从学科发展、教学提升等方面确立本主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理论为指导,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比较研究等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基本思路,对本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首先,通过对“泛娱乐化”思潮的发展过程、表现特征的分析认识,揭示其本质。“泛娱乐化”思潮随着电视媒体时代的来临孕育产生,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后真相时代的到来愈演愈烈,成为西方社会传播其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一种社会思潮。以“娱乐至上”为价值目标,影响着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广大社会成员。究其本质,“泛娱乐化”实则是资本逐利的工具、盲目娱乐的思想潮流、更是西方社会消解社会主义国家主流价值观的一种手段。其次,分析“泛娱乐化”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良影响。“泛娱乐化”思潮通过电视媒体、网络技术,夹杂于其他思想文化之中。以网络舆论的形式在广大民众中进行传播,必然影响着作为网民主要群体的青年大学生,也影响着受众面广、目标要求高、更新程度快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影响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对象。“泛娱乐化”以其政治态度的“非政治化”、道德追求的“去崇高化”、价值观念的“虚无化”、审美取向的“低俗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价值选择、审美追求。第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具有明确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等特征外,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与社会生活、国家发展、学生的人生成长及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泛娱乐化”社会思潮以其“娱乐至上”的价值目标追求,混杂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之中,以网络舆论的形式推行其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影响着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的传播;第三、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产生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消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再次,解析“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政课造成消极影响的原因。第一,网络技术的崛起、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消费文化的刺激,对传播主流文化价值观的难度增加;第二,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与新兴媒体融合创新的过程中,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与思政课教学强调的“寓教于乐”混淆不清;第三,“五唯标准”转向“以生评教”的评价机制中,学生评教尺度的标准不一;第四、受青年学生的猎奇心理,精神压力,从众心理的影响,欠缺抵制“泛娱乐化”思潮的能力,是“泛娱乐化”思潮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的主要原因。最后,探索高校思政课抵制“泛娱乐化”思潮的对策。第一,“办好思想政治理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引领力和人格魅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克服思政课娱乐化倾向;第二,一个人的精神上“缺钙”,就容易精神空虚甚至陷入精神荒漠,既不能感受精神生活的丰满充实,更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突出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以理想信念补大学生精神之钙,以中国优秀文化育大学生之德、以社会主义法律规大学生之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力,防范娱乐化在大学生思想中进行价值越位。第三,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通过加强新媒体与思政课的有效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化教学实践活动,构建新媒体时代师生互动新平台,创新高校思政课线上交流形式,打造网络育人空间,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朱文[3](2021)在《后真相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并将其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工程来抓。后真相借助网络技术和社交媒体的演进正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颠覆了传统的主流价值共识。后真相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存在哪些挑战,应该如何改进,这些问题值得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考察研究。“后真相”也被称为第三种现实,指有意或者无意遮蔽现实、掩盖真相的社会现象。后真相具有情绪化、反权威、去中心化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信息失真、情绪极化和价值颠覆。后真相的成因是复杂多元的,它是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价值共识分化、技术与媒体的演进以及多样化社会思潮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密切关系着我国社会良好秩序的建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加强后真相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应对后真相引发的价值混乱的必然要求。后真相的内在逻辑要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当具有网络与现实相结合、一元性与多样化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后真相的滋生蔓延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它挤压了现实教育空间,污染了网络舆论生态从而造成教育环境的复杂;它以反权威、非理性的方式挑战了教师权威,淡化了师生信任关系从而导致价值观教育的引导力受到强烈冲击;它造成了大学生理性精神的弱化、道德失衡和价值迷惘从而引起学生主体的价值困惑。要正确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亟需从多种路径切实提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首先,通过构建和谐校园和建设网络平台来优化教育环境;其次,通过贯彻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加强队伍建设来提升教育引导力;最后,通过加强价值观教育、增设媒介素养教育、丰富教育实践活动来改进教育内容和形式。
李巧雯[4](2021)在《算法推荐新闻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引导机制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算法推荐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形式,逐渐在众多新传播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现如今网络新闻的主流分发模式。当下,这种依据大数据分析用户画像的新闻推荐技术,能够满足受众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也在技术与观念层面为新闻传播行业带来重大突破。但我国网络发展环境变化复杂,人们的利益诉求多样,随着算法推荐的应用与发展,“信息茧房”效应、“回音室”效应等相继出现,其延伸出来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格外明显。处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们的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程度等价值观体系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未来的精神面貌。算法推荐新闻作为直接面向大众、为大众提供精神文化产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普及应用的过程中是否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能否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决定它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试图运用个案分析法——以“今日头条”为例,结合文献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对算法推荐新闻与受众价值观的相关概念、理论等进行基础梳理,综合阐释算法推荐新闻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层面及其引导机制构建的方法与缘由;分别从算法推荐新闻对受众个体价值观的影响和对受众群体价值观的影响两方面展开分析,重点从算法推荐新闻对个体价值观发生条件、形成过程和对群体价值观构建过程、确证过程中总结产生影响的表现;并提出了在算法推荐新闻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对受众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机制,即要解决受众价值观引导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受众及公众人物共同作为。总之,在算法推荐新闻及其他大数据的实际应用中,要平衡好技术价值与受众价值观引导。让人们享有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这对共促文明进步、建设精神文明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徐墨岩[5](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大学生网络民意表达意愿与表达能力较强,但所表达民意的内容与形式参差不齐。对此,高校教育者很有必要开展回应。面对实际回应工作的不足,需对“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进行研究,以切实提升回应质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具体从收集、分析、实施、反馈四环节落实工作目标。该工作对于提升学生素质水平、维护网络生态环境、助力社会持续进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回应在回应对象选择、民意分析质量、教育方法运用、信息传输模式等方面尚存缺陷。这些问题的产生,缘于回应属性认识程度、回应队伍协同程度、回应主体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为此,高校教育者需要从三个维度有效开展回应工作: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全员共建回应队伍;配合民意发展动态,全程统筹回应流程;并用网上、网下载体,兼顾主流、支流回应,全局构建回应布局。为提升高校回应工作有效性,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视角,进而运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回应工作,将消极民意与积极民意共同纳入回应对象,等等;以期通过整合人与时空要素,促使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钟凤[6](2020)在《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模精神教育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意识形态引导的重要形式和内容。自2011年起,我国相继出台并实施了《英烈褒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境外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方法》,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对英模进行优抚奖励。倡导全社会崇尚、学习、扞卫英雄烈士,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本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大背景下,以英模精神为切入点,对英模精神、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引导力进行了相关的阐释,论述了在新旧传播机制交替之际及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如何提升。基于现实案例的研究,论述了目前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现状,并结合现实分析了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趋弱成因,研究探索了如何进一步提升其引导实效。通过对现有的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全面分析和把握,研究总结了其引导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具体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为英模精神内容概述,对英模精神进行了界定,梳理了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特点和作用。第二章从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内容表现、传播方式及主要途径、引导群体三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第三章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引导力内容构成单一、引导和传播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引导监督反馈有限分析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趋弱成因。第四章在了解趋弱成因后,针对性地提出提升路径,从引导内容体系构建、健全引导作用机制、完善监督和反馈过程三条路径形成链式的引导作用机制。引导力内容构成的系统性不足,制约了英模精神的进一步引导,影响引导受众的宣传教育实效。提升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需要丰富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内容体系;健全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机制:完善英模精神后续引导中监督反馈机制,实现引导力的有效提升。
黄丽娟[7](2020)在《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不同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旧媒体”的新型媒体形态,如电子杂志、电子报纸、移动电视、互联网络、智能手机、触摸媒体等,也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时下,学界普遍认为新媒体已成为促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广大受众的思想意识、社会认知、行为举止等等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社会思潮作为意识形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反映社会矛盾显隐、社会主题转换、社会发展趋向、社会动态进程、时代精神变迁的“感应器”和“晴雨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仍然存在着诸如利益多元依旧明显、贫富差距依旧存在、生态环境仍有破坏、贪污腐败仍有滋生等问题。这些问题为各种社会思潮兴风作浪提供口实,并为其利用新媒体肆意传播提供了先决条件。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三观”尚未完全定型,且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的重要时节,正处于从青涩懵懂走向成熟稳重的重要阶段,极易被新媒体包裹的各种社会思潮所影响而不察觉。传播媒介一直以来就承担着意识形态功能,“大众媒介给人的初始印象是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的载体,但实质上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却发挥着思想引领、政治控制等功能。”①社会思潮与新媒体“携手同行”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了更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的传播更加亲民、平等、渗透、无障碍等。这些特点为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的大肆传播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同时,各种社会思潮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诸多特点进行广泛传播并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的普及,大学生受到社会思潮影响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反过来又为社会思潮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某种恶性循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产生影响。“思想催生行为、激发行为,也限定行为。”①思想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指导之下进行的。思想意识,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将直接决定着人的行为取向、行为方式和行为力度。因此,本研究从新媒体和社会思潮基本概念入手,研究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的影响。通过开展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系统梳理和研究影响的表象和本质,总结不同国家在不同时代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的经验教训。最后,思考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尝试破解和应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理论和实际难题,拓展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丰富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内容,掌握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文章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其中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总体概述,包括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与大学生。本章主要从国内及国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出发,阐释什么是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到来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对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阐述了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的12种社会思潮和新媒体时代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大学生。第二章,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本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说明。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1724份问卷调查情况的统计分析,整理出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数据。第三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双重影响,即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第四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特征,主要是受众的广泛化与路径的裂变性、信息的碎片化与观点的完整性、语言的大众化与内容的政治性、形式的多变化与目标的一致性。第三章,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容、方式及原因。本章主要从三个部分入手展开论述。一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四个方面;二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四种主要方式: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行;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重叠;单一方式与综合方式交叉;平面方式与立体方式同步;三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原因分析。即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现实问题为重点,着重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同原因,主要包括国际原因、社会原因、教育原因、新媒体原因、大学生自身原因等五个方面。第四章,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教训借鉴。首先,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体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总结。这一部分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改革开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其次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错误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训反思。再次是以埃及和突尼斯为例,反思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不力而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以吸取教训。最后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四个发达国家借助媒体应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借鉴。第五章,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这一章主要针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五个方面原因,从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和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影响、凝聚价值目标共识、回应社会热点问题、遵循思政工作“三大规律”并抓好思政课改革创新、用好新媒体以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和网络治理水平、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良影响。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可能拓展的研究及未来的展望。
宋丽君[8](2020)在《“云养系”青年网络行为及其引导研究》文中认为自2018年以来,“云养”一词广泛流传于社交网络后,“云养系”青年逐渐成为热议的话题。本文通过研究“云养系”青年网络行为的现实展现与特点发现,沉溺网络生活、虚构社会情境、映射心理需求、重构身份认同是“云养系”青年网络行为的现实展现;疏离现实生活、异化人际交往、有限反抗主流文化是“云养系”青年网络行为的特点。“云养系”青年网络行为产生的根本根源是心理补偿的强烈反馈,主要根源是日常生活受限后的被动逃避,重要根源是价值多元挟裹下的主动选择。青年“云养”行为的养成过程,主要分为涉入、影响、接纳、嬗变这四个环节。“云养”通过情境创设与时间浸润涉入青年行为的养成。青年在新媒体情境中产生媒介依赖,外显为行为失真,媒介对青年的影响愈发变大。青年信息筛选的价值取向偏向娱乐至上,青年逐渐话语失衡致使青年转向符号表达。最后,“云养”情境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导致青年的价值观发生嬗变:青年价值追求产生迷失。因此从理念、原则、方法与策略方面对“云养系”青年的网络行为进行引导。
刘晓强[9](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存在问题及引导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成才是常提常新的话题,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更是牵动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和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成才观念和价值选择不仅关乎着其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不仅有利于继承弘扬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更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利益关系复杂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共同驱使下,不正之风日益蔓延。一些诸如动机不端、好高骛远、价值选择功利化等不良思想与行为已经逐渐影响到大学生这一群体,若不能及时纠正,祖国事业与社会发展必将遭受挫折。因此,本文立足于引导新时代成才观的任务,以新时代成才观为切入点,选取大学生这一重要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青年成才思想、马克思与恩格斯青年成才思想以及习近平青年成才观为理论基础,沿着基本概述——问题及原因分析——引导策略的逻辑顺序而展开。具体脉络如下:首先:以古今中外的成才思想为理论依据把握成才及其精神内核,并结合时代要求阐释了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的基本构成;其次,运用调查问卷法进行实证研究指明了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剖析原因;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应对之策,更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本文共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主要内容、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对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进行概述。包括成才、成才观、大学生成才观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新时代成才基本要求。第三章对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现状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四个维度上剖析了原因。第四章是新时代大学生引导策略。从营造良好风气改善大学生成才环境、高校发挥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成才观确立、发挥家庭第一课堂作用引导大学生正确成才观、大学生明确符合新时代成才基本要求四个层面全方位探究了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的引导策略,力求对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
刘嘉圣[10](2019)在《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研究:1978年至2008年》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不同世代的大学生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观。把握不同世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不仅有助于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不同世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轨迹及规律,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从1978年至2008年,即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轨迹,笔者将改革开放30年不同世代的大学生群体分为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以及21世纪初大学生,其中本文研究的21世纪初大学生主要指的是2000年至2008年步入大学的青年群体。笔者受到吴鲁平等学者对于价值观界定的启发,抓取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不同世代大学生在在学习就业、交友婚恋、消费休闲等价值取向以及引发他们对于价值观讨论的焦点事件,得出改革开放30年不同世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通过收集回忆文章、历史资料等,总结、提炼出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理想主义、由集体主义向个体意识转型。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是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21世纪初大学生在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上展现出团结奉献的形象,呈现出富有家国情怀与勇于担当责任的价值观,打消了人们对于这代大学生是“垮掉的一代”的质疑。通过比较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初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抽象概括出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总体上经历了从一元主导经分化到多元,从精神高蹈经物质落地到功利主义,从自由意识的觉醒到个人意识的强烈表达。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现代化转型过程。本文在小结部分尝试借助现代性理论分析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原因,进行反思。根据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指的是人们的社会生活,而经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不同世代大学生分别经历了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商品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及市场经济转向消费社会的阶段,不同的经济阶段影响着不同世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所以得出经济的发展是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主要原因。根据韦伯的现代性批判思想,他认为现代性是理性化的过程,理性化过程会出现工具理性的上升以及价值理性的衰落,工具理性的膨胀最终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呈现出张凤阳在《现代性谱系》中指出现代性体现出三个发展趋势,即“世俗趣味的高涨、工具理性的蔓延和个性表现的放纵。”(1)体现为他们由追求精神高蹈到物质落地,并且展现出对于世俗与趣味的追求,他们也表现出工具理性,出现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以及“精致的利己主义”等新现象。针对这些新现象,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引导,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价值观的重要论述,笔者认为对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以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其次要形成新时代奋斗观,最后要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二、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引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引导(论文提纲范文)
(1)“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归纳总结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与重难点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重难点 |
第一章 “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概念界定 |
一、 “网红”消费概念及分类 |
(一) “网红”消费概念 |
(二) “网红”消费的分类 |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概念厘定 |
三、 “网红”消费与大学生价值观二者间的关系 |
第二章 “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现状调研 |
一、实地调研设计 |
(一)调查方法 |
(二)问卷及个案访谈的设计 |
(三)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维度设计 |
二、确定对象与实施 |
(一)调查对象 |
(二)个人基本情况汇总 |
三、调研内容 |
(一)样本基本情况现状分析 |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及行为 |
(三)对“网红”消费的看法和观点的调查情况分析 |
四、研究结论 |
第三章 “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及其成因 |
一、正向“网红”消费产生的积极影响 |
(一)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精神 |
(二)帮助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 |
(三)满足了学生群体的精神生活需求 |
二、负向“网红”消费产生的消极影响 |
(一)过度消费偏差 |
(二)社会责任偏差 |
(三)主体规范意识偏差 |
三、 “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消极引导的影响因素 |
(一)大学生自我认同不完整 |
(二)家庭教育缺失 |
(三)高校与社会连接性不足 |
(四)相关法律仍有监管真空 |
(五)市场经济的功利化影响 |
第四章 “网红”消费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提升路径 |
一、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
(一)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
(二)强化网络道德价值观 |
(三)树立健康的消费观 |
(四)强化自律意识 |
二、打造多位一体的价值教育体系 |
(一)高校增加多元化的价值教育模式 |
(二)引导家庭注重对子女价值观的培育 |
(三)家校结合形成良好的同辈教育氛围 |
三、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一)完善法律法规的网络监管体系 |
(二)加强“网红”行业的内部自我规范 |
(三)完善公众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泛娱乐化”概述 |
第一节 “泛娱乐化”的表征 |
一、“娱乐至上”为目标 |
二、网络舆论传播方式 |
三、与其他错误思潮杂乱交织 |
第二节 “泛娱乐化”的发展过程 |
一、电视媒体孕育“泛娱乐化”萌芽 |
二、科技发展助推“泛娱乐化”发展 |
三、后真相时代“泛娱乐化”盛行 |
第三节 “泛娱乐化”的本质 |
一、资本逐利的工具 |
二、盲目娱乐的思想潮流 |
三、消解主流价值观的手段 |
第二章 “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政课的消极影响 |
第一节 “泛娱乐化”对思政课教学对象的消极影响 |
一、“泛娱乐化”使教学对象政治态度倾向戏谑 |
二、“泛娱乐化”使教学对象价值取向呈现庸俗 |
三、“泛娱乐化”使教学对象道德取向趋于虚无 |
四、“泛娱乐化”使教学对象审美取向逐渐低俗 |
第二节 “泛娱乐化”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消极影响 |
一、“泛娱乐化”淡化高校思政课的神圣感 |
二、“泛娱乐化”冲击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
三、“泛娱乐化”弱化高校思政课吸引力 |
第三节 “泛娱乐化”对思政课教学手段的消极影响 |
一、使用娱乐案例弱化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 |
二、依赖媒体技术削减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性 |
三、滥用共情效应消解思政课的科学性 |
第三章 “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政课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会文化因素 |
一、网络技术增加“泛娱乐化”传播形式 |
二、全球化浪潮削弱主流文化影响力 |
三、消费文化刺激受众享乐欲望 |
第二节 教学改革因素 |
一、“泛娱乐化”混淆寓教于乐 |
二、五唯评价向“以生评教”转换 |
三、传统教学与新型媒体创新融合 |
第三节 学生心理因素 |
一、“泛娱乐化”满足学生猎奇心理 |
二、“泛娱乐化”缓解学生精神压力 |
三、从众心理助推“泛娱乐化”扩散传播 |
第四章 高校思政课抵制“泛娱乐化”的策略 |
第一节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克服教学娱乐化倾向 |
一、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 |
二、提升思政课教师引领力 |
三、提升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 |
第二节 突出主流价值观核心地位,避免娱乐化价值越位 |
一、以理想信念补精神之钙 |
二、以文化人培育价值共识 |
三、以法制人规范网络道德行为 |
第三节 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增强防范“泛娱乐化”能力 |
一、提升学生对“泛娱乐化”辨识能力 |
二、加强学生对“泛娱乐化”防御能力 |
三、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力 |
第四节 加强媒体与思政课的有效融合,营造网络育人空间 |
一、构建新媒体时代师生互动新平台 |
二、充分运用大数据优化教学活动 |
三、营造教学经验线上共享新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后真相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后真相概述 |
一、后真相的内涵 |
二、后真相的特征与主要表现 |
(一) 后真相的特征 |
(二) 后真相的主要表现 |
三、后真相的成因 |
(一) 社会价值共识的分化 |
(二) 技术与媒体的演进 |
(三) 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兴起 |
第二章 后真相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及特点 |
一、后真相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
(一) 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
(二) 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需要 |
(三) 应对后真相引发的价值乱象的需要 |
二、后真相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
(一) 网络与现实相结合 |
(二) 一元化与多样性相结合 |
(三)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第三章 后真相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教育环境复杂 |
(一) 网络媒体挤压现实教育空间 |
(三) 虚假信息污染网络舆论生态 |
二、教育引导力受到冲击 |
(一) 教师权威受到挑战 |
(二) 师生信任关系淡化 |
三、学生主体价值困惑 |
(一) 情理颠倒导致学生理性精神弱化 |
(二) 群体极化造成学生道德失衡 |
(三) 真假难辨引发学生价值迷惘 |
第四章 后真相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
一、优化教育环境 |
(一) 构建和谐校园 |
(二) 建设网络平台 |
二、提升教育引导力 |
(一) 贯彻教育理念 |
(二) 改进教育方法 |
(三) 加强队伍建设 |
三、改进教育内容和形式 |
(一) 加强价值观教育 |
(二) 增设媒介素养教育 |
(三) 丰富教育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算法推荐新闻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引导机制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算法推荐新闻的研究 |
1.2.2 关于受众价值观的研究 |
1.2.3 关于算法推荐与受众价值观关系的研究 |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算法推荐新闻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引导机制理论概述 |
2.1 算法推荐新闻相关概念阐述 |
2.1.1 算法推荐新闻概念及意义 |
2.1.2 算法推荐新闻的原理——以“今日头条”为例 |
2.1.3 算法推荐新闻的特点 |
2.2 受众价值观相关概念 |
2.2.1 受众价值观的内涵 |
2.2.2 受众价值观的特征 |
2.2.3 受众价值观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
2.3 算法推荐新闻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路径 |
2.4 算法推荐新闻对受众价值观影响的引导机制构建 |
2.5 小结 |
第3章 算法推荐新闻对受众个体价值观的影响 |
3.1 算法推荐新闻对受众价值观发生条件的影响 |
3.1.1 发生前提:自我意识觉醒与个体需要满足 |
3.1.2 发生动机:利益驱动 |
3.1.3 现实基础:“行为上瘾”引发“娱乐至死” |
3.2 算法推荐新闻对受众个体价值观形成过程的影响 |
3.2.1 受众处于传播中心加深价值理解差异化 |
3.2.2 同质化内容满足受众心理认同诉求 |
3.2.3 算法偏见影响受众价值选择 |
3.2.4 媒介依赖弱化受众价值整合能力 |
3.3 小结 |
第4章 算法推荐新闻对受众群体价值观的影响 |
4.1 算法推荐新闻对群体价值观构建的影响 |
4.1.1 个性化推荐引发受众群体价值观失衡 |
4.1.2 加剧个体从众倾向,群体理性化缺乏 |
4.1.3 群体极化现象冲击社会主流价值观 |
4.2 算法推荐新闻对群体价值观确证的影响 |
4.2.1 关注趋同化且泛娱乐化干扰群体价值认知 |
4.2.2 内容质量乱象误导群体价值观塑造 |
4.2.3 削弱媒体空间公共性与主流价值观影响力 |
4.3 小结 |
第5章 算法推荐新闻对受众价值观影响的引导机制 |
5.1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发挥主流媒体公信力 |
5.1.1 加强媒介监管力度,建立网络环境监督体系 |
5.1.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网络平台治理机制 |
5.1.3 加快传统主流媒体革新,引导社会良性舆论 |
5.2 优化平台算法技术,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
5.2.1 优化内容把关技术,提高平台媒体专业能力 |
5.2.2 扩展算法推荐宽度,优化分发与推送技术 |
5.2.3 加强企业责任建设,平衡技术与人文价值 |
5.3 加强受众能动把关,提高受众价值认知 |
5.3.1 把关推荐内容,提高媒介素养 |
5.3.2 了解算法规律,主动训练算法 |
5.3.3 多元选择阅读,避免信息窄化 |
5.4 发挥公众人物影响力,增强意见领袖功能 |
5.4.1 正视自身影响力,做好价值观引导 |
5.4.2 保证专业化素养,发挥意见领袖能力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1.4 基本概念阐释 |
2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机理分析 |
2.1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内涵 |
2.1.1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概念 |
2.1.2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主体 |
2.1.3 回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 |
2.2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环节 |
2.2.1 回应的收集环节 |
2.2.2 回应的分析环节 |
2.2.3 回应的实施环节 |
2.2.4 回应的反馈环节 |
2.3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意义 |
2.3.1 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有利于提升个体思想政治素质 |
2.3.2 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环境 |
2.3.3 改进大学生网络表达有利于助推社会持续良性发展 |
2.3.4 关注大学生网络民意有利于获取思想政治教育反馈 |
3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问题及成因 |
3.1 回应工作的现存问题 |
3.1.1 回应对象选择范围有限 |
3.1.2 民意分析准确程度较低 |
3.1.3 教育教学手段运用不足 |
3.1.4 回应信息侧重单向传输 |
3.2 回应工作问题的成因 |
3.2.1 回应的德育属性认识有限 |
3.2.2 回应队伍的协同程度较低 |
3.2.3 回应主体的能力素质不足 |
4 有效回应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对策 |
4.1 全员共建回应队伍 |
4.1.1 凝聚多部门教育者力量 |
4.1.2 发挥同辈群体协助作用 |
4.2 全程统筹回应流程 |
4.2.1 运用大数据提升响应效率 |
4.2.2 有机联通回应与日常教育 |
4.2.3 以反馈机制落实回应效果 |
4.3 全局构建回应布局 |
4.3.1 灵活开展网上引领 |
4.3.2 综合运用网下载体 |
4.3.3 适当实施支流回应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价值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英模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的相关概念及特点 |
一、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相关概念 |
(一)英模精神 |
(二)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 |
(三)英模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的功能发挥 |
二、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特点 |
(一)时代前沿引领 |
(二)主流价值引导 |
(三)民族特性体现 |
(四)大众认同凝聚 |
三、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作用 |
(一)个人品格塑造 |
(二)家庭家风养成 |
(三)社会风气塑造 |
第二章 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发展现状 |
一、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内容构成 |
(一)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内容 |
(二)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主要类型 |
(三)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构成核心要素 |
二、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传播途径 |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的传播途径 |
(二)现代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的传播途径 |
三、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对象群体 |
(一)家庭群体 |
(二)学校群体 |
第三章 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中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
一、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中存在问题 |
(一)部分宣传内容同社会现实状况存在差距 |
(二)侧重宣传形象同社会多领域发展的不均衡性 |
二、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中存在问题成因 |
(一)英模形象单一 |
(二)英模事迹描述话语体系不完善 |
(三)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传播机制不完善 |
(四)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反馈有限 |
第四章 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提升路径 |
一、丰富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内容体系 |
(一)系统化构建英模精神内容 |
(二)完善英模形象的确立原则 |
(三)全面选取英模形象 |
二、健全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机制 |
(一)规范教育主体的引导职责 |
(二)扩展多途径宣传 |
(三)细分教育受众对象群体 |
三、完善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宣传监督反馈机制 |
(一)推进社会监督平台建设 |
(二)加强反馈环节环节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㈠选题缘由 |
㈡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㈠国内研究 |
1. 有关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2. 有关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3. 有关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4. 有关“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5. 有关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㈡国外研究 |
1. 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传播的研究 |
2. 关于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㈠研究思路 |
㈡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㈠研究创新 |
㈡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与大学生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及其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 |
二、 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 |
一、 新媒体与社会思潮传播 |
二、 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社会思潮 |
三、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 |
四、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大学生 |
一、 大学生是新媒体的忠实拥趸者 |
二、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易感人群 |
三、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再传播者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说明 |
一、 问卷设计说明 |
二、 问卷调查说明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调查的情况 |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 调查的具体情况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双重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正面影响 |
二、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负面影响 |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特征 |
一、 受众的广泛化与路径的裂变性 |
二、 信息的碎片化与观点的完整性 |
三、 语言的大众化与内容的政治性 |
四、 形式的多变化与目标的一致性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容、方式及原因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 |
一、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世界观 |
二、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人生观 |
三、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价值观 |
四、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政治观 |
(一) 淡化大学生政治情感 |
(二) 动摇大学生政治意志 |
(三) 颠覆大学生政治认同 |
(四) 瓦解大学生政治信念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方式 |
一、 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行 |
二、 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重叠 |
三、 单一方式与综合方式交叉 |
四、 平面方式与立体方式同步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原因 |
一、 国际原因:社会思潮成为西方国家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武器 |
二、 社会原因:社会思潮以某些社会现实问题为基础影响大学生 |
三、 教育原因:社会思潮放大主流意识形态的某些局限影响大学生 |
四、 新媒体原因:社会思潮利用新媒体特点影响大学生 |
五、 大学生自身原因:大学生易受社会思潮打造的“网络舆论场”影响 |
第四章 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 |
一、 革命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走上中国革命道路 |
二、 建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
三、 改革开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二节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中错误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的教训反思 |
一、 国内舆论失控:苏联解体中的殷鉴昭示 |
二、 西方操控媒体:东欧剧变中的惨痛教训 |
第三节 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影响不力而导致社会动荡的警醒 |
一、 维基革命:突尼斯政治动乱中新媒体为助推器 |
二、 推特助力:埃及国家政变中新媒体变身组织者 |
第四节 发达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的经验教训 |
一、 意识形态渗透:媒体是美国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型武器 |
二、 公众观点塑造:媒体是英国塑造公众观点的重要工具 |
三、 教化教育推进:媒体是德国推进教化教育的特殊载体 |
四、 普罗大众动员:媒体是法国动员民众斗争的主要战场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 |
第一节 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并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完全改变了信息的传递及其影响 |
二、 实事求是地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传播与影响 |
第二节 价值引领:在凝聚价值目标共识中应对意识形态渗透 |
一、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
二、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
三、 用浩然正能量引导多元社会思潮 |
四、 用豁达包容心对待多元社会思潮 |
第三节 回应现实:在回应社会现实与热点问题中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
一、 提高因事而化的针对性 |
二、 增强因时而进的时代性 |
三、 彰显因势而新的鲜活性 |
第四节 守正创新:在遵循规律和思政课改革创新中补齐教育短板 |
一、 遵循和运用“三大规律”以做好思政工作 |
二、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以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
三、 以“八个相统一”为要求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
四、 以“三进和两入”为目标推进思政课话语体系重构 |
第五节 化堵为疏:在用好新媒体中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和网络治理水平 |
一、 创新宣传理念以占领新媒体宣传阵地 |
二、 创新宣传手段以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 |
三、 创新基层工作以努力贴近大学生实际 |
四、 创新新媒体监管以清朗网络舆论空间 |
第六节 提升素养:在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中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一、 提升学生对新媒体上不良信息的应对能力 |
二、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思潮的本质与危害 |
三、 积极与各种新媒体上不良社会思潮作斗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一、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一、 发表论文 |
二、 主持课题 |
三、 参与课题 |
(8)“云养系”青年网络行为及其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概念界定 |
(一)“云养系”青年 |
(二)网络行为 |
二 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四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云养系青年”网络行为的现实展现与特点 |
一 “云养系”青年网络行为的现实展现 |
(一)沉溺网络生活 |
(二)虚构社会情境 |
(三)映射心理需求 |
(四)重构身份认同 |
二 “云养系青年”网络行为的特点 |
(一)疏离现实生活 |
(二)异化人际交往 |
(三)有限反抗主流文化 |
第三章 “云养系”青年网络行为产生的根源 |
一 根本因源:心理补偿的强烈反馈 |
(一)身份塑造 |
(二)群体归属 |
(三)社交建构 |
二 主要根源:日常生活受限后的被动逃避 |
(一)政治参与受阻 |
(二)经济自主受限 |
(三)文化地位从属 |
(四)社会交往困难 |
三 重要根源:价值多元裹挟下的主动选择 |
(一)价值取向迷散 |
(二)疏离主流价值观 |
(三)反抗社会规范束缚 |
第四章 “云养系”青年网络行为的养成进程 |
一 涉入 |
(一)情境创设 |
(二)时间浸润 |
二 影响 |
(一)媒介依赖 |
(二)行为失真 |
三 接纳 |
(一)娱乐至上 |
(二)符号交往 |
四 嬗变 |
(一)价值多元 |
(二)方向迷失 |
第五章 “云养系”青年网络行为的引导 |
一 理念 |
(一)包容 |
(二)疏导 |
二 原则 |
(一)心理疏导与行为转化相结合 |
(二)价值引领与自主选择相结合 |
(三)虚拟互动与现实交往相结合 |
三 方法 |
(一)心理咨询 |
(二)价值澄清 |
(三)实践矫正 |
四 策略 |
(一)适应:媒介利用的主体依存 |
(二)目标:行为养成目标的设定 |
(三)整合:内容共通的价值引领 |
(四)转化:新旧行为模式的更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存在问题及引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理论意义 |
1.1.4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概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成才 |
2.1.2 成才观 |
2.1.3 大学生成才观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中国传统青年成才思想 |
2.2.2 马克思与恩格斯青年成才思想 |
2.2.3 习近平青年成才观 |
2.3 新时代大学生成才基本要求 |
2.3.1 坚定理想信念 |
2.3.2 拥有过硬本领 |
2.3.3 敢于担当责任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3.1 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存在问题 |
3.1.1 部分大学生成才导向多元化 |
3.1.2 部分大学生成才动机功利化 |
3.1.3 部分大学生成才标准模糊化 |
3.1.4 部分大学生成才价值选择偏差 |
3.2 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2.1 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思想的负面影响 |
3.2.2 高校成才观教育实效性不强 |
3.2.3 部分家长狭隘的成才观 |
3.2.4 部分大学生自身思想不成熟 |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引导策略 |
4.1 营造良好风气改善大学生成才环境 |
4.1.1 媒体增强宣传明确大学生成才导向 |
4.1.2 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成才环境 |
4.1.3 树立正确的大学生成才导向 |
4.1.4 彰显传统优秀成才思想的时代价值 |
4.2 高校发挥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成才观确立 |
4.2.1 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引导成才观教育 |
4.2.2 校外实践强化大学生成才理念 |
4.2.3 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引导大学生成才观 |
4.2.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成才思想 |
4.3 发挥家庭第一课堂作用引导大学生正确成才观 |
4.3.1 理性对待大学生成才期望 |
4.3.2 积极培养大学生成才兴趣 |
4.3.3 运用榜样示范使孩子模仿 |
4.3.4 鼓励大学生增强成才信心 |
4.4 大学生确立符合新时代成才基本要求 |
4.4.1 端正成才动机 |
4.4.2 科学成才方法 |
4.4.3 提升成才能力 |
4.4.4 优化成才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研究:1978年至200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一章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研究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价值观的变迁研究 |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研究 |
第四节 如何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 |
小结:概念界定与本文研究思路的说明 |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
第一节 80年代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 |
第二节 80年代大学生的交友与婚恋 |
第三节 80年代大学生的消费与休闲 |
第四节 80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焦点事件:潘晓来信 |
小结:80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特点及原因分析 |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
第一节 90年代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 |
第二节 90年代大学生的交友与婚恋 |
第三节 90年代大学生的消费与休闲 |
第四节 90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焦点事件:电影《拯救大兵瑞恩》 |
小结:90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特点及原因分析 |
第四章 21世纪初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
第一节 21世纪初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 |
第二节 21世纪初大学生的交友与婚恋 |
第三节 21世纪初大学生的消费与休闲 |
第四节 21世纪初大学生价值观的焦点事件:鸟巢一代 |
小结:21世纪初大学生价值观特点及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回顾与启示 |
第一节 回顾: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价值观变迁轨迹及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启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引导(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 冯馨叡.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D]. 王晓霜.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后真相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 朱文. 扬州大学, 2021(09)
- [4]算法推荐新闻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引导机制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李巧雯.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研究[D]. 徐墨岩. 浙江大学, 2020(08)
- [6]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提升研究[D]. 钟凤.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D]. 黄丽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8]“云养系”青年网络行为及其引导研究[D]. 宋丽君.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新时代大学生成才观存在问题及引导策略研究[D]. 刘晓强.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10]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研究:1978年至2008年[D]. 刘嘉圣.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