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星“大红斑”模拟研究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贤[1](2021)在《木星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拥有太阳系体积最大的行星磁层。和类地行星磁层不同,木星磁层动力学主要由两种机制主导:一种是和地球磁层类似的太阳风驱动的Dungey循环,而另一种则是和行星高速自转以及内等离子体源相关的Vasyliunas循环。太阳风与行星磁层的相互作用,以及行星磁层动力学的研究是行星物理学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太阳风和行星自转的共同驱动和调制下,全球磁层等离子体流特征和磁层-电离层-热层(Magnetosphere-Ionosphere-Thermosphere,MIT)耦合机制都是木星磁层动力学的研究热点。在木星磁层动力学的研究中,观测数据和模拟工具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本文的第一章中,我们首先简要介绍了太阳风和木星的概况,并回顾了木星磁层、电离层和热层/大气层的背景知识和基本理论。之后,我们又介绍了木星极光观测形态和MIT耦合基本原理。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是研究行星磁层大尺度物理过程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高效地模拟磁层中的大尺度动力学过程。为了研究在太阳风和行星自转的驱动作用下木星的全球磁层动力学,在第二章中我们自主构建了木星全球磁层磁流体力学模型。该模型包含了木卫一(Io)的内磁层等离子体源效应,行星的高速自转(~10 h)效应,以及磁层-电离层耦合效应。模拟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合理地模拟木星磁层的基本位型,如赤道面等离子体流、共转驱动电流和电离层的场向电流。此外,我们还将模拟结果和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赤道面等离子体的密度和压强曲线和观测吻合性较好,而且模拟的电离层场向电流分布和观测到的极光特征具有很好的相似性,表明本模型中采用的磁层-电离层静电耦合模型可以适用于木星复杂的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在太阳风和磁层以及电离层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太阳风作为其中重要的驱动源之一,主导着木星的磁层动力学和物理过程。而由于观测数据的缺失,木星附近实时的太阳风数据只能依赖于数值模型获得。因此,在第三章我们构建了一个“数据驱动”的内日球层背景太阳风磁流体力学模型,来模拟木星附近的太阳风。在该模型中,我们将太阳磁场概要图作为输入,然后基于WSA关系得到模型内边界条件并驱动内日球层模型,进而模拟木星附近的太阳风。为了测试模型性能和预报的准确度,我们将模拟结果和不同纬度、不同日心距离的多卫星观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显示:(1)我们的模型可以再现行星际太阳风的典型结构和物理现象,如共转相互作用区、日球层电流片和高速流等;(2)整体上来说,模拟的太阳风参数在不同纬度和不同日心距离上,都和卫星观测吻合较好。该研究表明我们的日球层模型有能力预报内日球层太阳风的大尺度结构,而且可以用来预报行星如地球和木星附近的背景太阳风,这对太阳风和行星磁层的相互作用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木星磁层动力学主要由MIT耦合机制主导。在电离层高度上,MIT耦合可以由一系列关键参数(包括电离层电导率、电流和电场、沿着磁力线的粒子交换、焦耳热和粒子能量沉积)来表征。由于磁流体理论的局限性,MIT耦合中的很多物理现象无法由磁层磁流体力学模型来描述。因此在第四章,结合Juno的多仪器数据,我们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来评估沿着Juno轨迹的MIT耦合参数,并将其应用于Juno前8圈南半球主极光穿越事件,来分析穿越过程中这些关键参数的变化和分布特征。至此,我们完成了木星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热层的因果链的初步研究:(1)创建了描述太阳风和木星磁层全球动力学和大尺度结构的2个磁流体力学模型;(2)利用Juno卫星观测数据来定量分析木星MIT耦合的基本特征。
杨雪[2](2020)在《基于TPACK视角的青少年天文科普课程设计研究 ——以杭州市滨江少年宫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聚焦基于TPACK的青少年天文科普课程的开发和评估。研究以滨江少年宫的天文项目高级班学员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在为期14课时的天文系列课程教学后,通过问卷对比评估了学员的科学素养和知识内化情况,及TPACK框架下天文知识的接受能力;通过课堂观察和半结构访谈法则揭示了TPACK学习框架中的技术嵌入对学员学习的知识深度迁移、知识共享与合作、知识创作效能等学习形态的改变。结果表明,在14个天文主题的学习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都提高了他们对天文学知识的理解,但是实验组的进步更大;基于TPACK框架的天文科普课程有助于学员理解相关课程知识,且学员会更主动地向他人分享天文知识与课堂学习方法;通过技术学习知识方面的内容,学员会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概言之,基于TPACK框架的课程学习可以显着提高学员对天文学核心主题的理解,同时提升了学员的科学素养。
魏强,胡永云[3](2018)在《木星大气探测综述》文中认为我国计划在2030年发射木星探测飞船,相关工程技术、科学目标论证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为了更好地规划我国木星探测的科学目标,我们在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美欧在过去几十年所进行的历次木星探测项目及其大气探测成果。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发射的有关木星的探测飞船共有9次,其中7次为飞越探测(飞船在飞越木星时顺带进行了木星的探测),另外2次为专门探测(专门为了探测木星而发射的飞船),分别为伽利略号和朱诺号飞船。这些飞船携带了大量的探测仪器,对木星大气的动力、物理和化学性质,磁层、电离层和内部结构等进行了综合探测。我们在本文中将主要集中在木星大气探测方面,对7次飞越探测做简要的介绍,对两次专门的探测进行详细介绍,并对一部分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简单讨论。
杨烨阳[4](2018)在《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与理想化方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隐喻与模型作为科学表征的重要方法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也逐渐成为科学哲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话题。基于隐喻思维建构科学模型,是科学家表征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在科学解释和科学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科学表征必然牵涉语境,在根本上是语境相关的,而语境是一种本体性的实在,因此,在语境实在论的范式指导下对隐喻建模进行研究,对我们进行科学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隐喻建模是对现实世界的近似化或理想化表征,它充分地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力,是对传统表征方式的必要补充。本质上,这种理想化过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学表征的方法论特征,同时,理想化的理论在逻辑上具有一种特殊的反设事实条件句形式,理解反设事实条件句的逻辑特征,有助于我们对理想化的本质特征进行把握,并进一步对理想化假设的可确证性进行考察。首先,隐喻概念化既具有经验上的普遍性,又具有随语境而变化的多样性。隐喻概念化的过程体现了隐喻意义产生的机制,即:抽象化与概要化,由这种认知过程所产生的概念系统具有层级性,基于此,不论隐喻还是模型,其表征实践都体现了一定的层级性;同时,由于语境在科学表征中的作用,隐喻表征与模型表征还具有语境关联特征,这种语境关联性在表征系统的层级上就表现为层级动态性。其次,隐喻建模分析意味着,在科学表征的整体语境框架内将隐喻与模型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本质上,隐喻建模是基于隐喻推理而进行的科学建模的表征实践,这些表征实践具有一些语境相关特征:语境关联性、动态层级性和理论建构性。鉴于语境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实在性,因此,基于语境实在论的隐喻建模的科学表征过程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三个方面:隐喻建模主体的意向性问题;隐喻建模本身的精确性问题;隐喻建模对象的实在性问题。再次,隐喻建模实践中常常引入理想化方法,实际上,科学的逻辑本质上包含着理想化的逻辑。一方面,理想化的方法论特征体现在:理想化是对系统的一种意向性的简化表征,同时,科学隐喻的理想化模型是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对目标系统的简化表征,在理想化关系中,模型是可被描述为意向性的关系结构的部分世界。另一方面,在逻辑学意义上,基于理想化的隐喻陈述具有一种特殊的反设事实条件句的逻辑形式,同时,理想化的逻辑具有非经典性,而这种非经典性将会体现在具有理想化逻辑的条件句的非单调性中。最后,理想化的反设事实条件句具有合理的可确证性,根据最佳解释推理的方法,对于理想化的反设事实的确证是通过为已观察到的现象寻求最佳解释而实现的,同时,理想化假设与科学中的各种解释性实践和各种附加的方法论规范都是一致的,因此,基于理想化的隐喻建模与实在论之间也具有一致性。总之,立足于语境论的视角对隐喻建模进行考察,是科学表征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也是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一种独特视角;将科学隐喻与科学模型综合在理想化的方法论框架中进行考察,在方法论意义上和逻辑学意义上充分体现了科学合理性,同时,以最佳解释推理作为理想化假设的确证理论,为我们把握隐喻建模中的理想化假设的可确证性及其确证条件奠定了基础。
桑利丹[5](2018)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天文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以《太阳系的天体分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虚拟现实发展至今已经60多年,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在商业、建筑、医疗、工业、娱乐等很多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发展,技术相对来说也比较成熟,而在教育的应用相对来说比较少,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天文课程《太阳系的天体分类》进行案列设计和教学资源开发,并将案例在小学的天文课堂进行课堂教学。本论文一共分为六个章节,其中第一章节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国内外应用现状、论文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节为论文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第三章节为软件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结合课程的具体知识点,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自身的特性,在发挥虚拟现实技术优势的同时将知识点隐含其中;第四章节为软件的功能实现,以软件中的一个场景为例,论述其实现的过程以及具体的参数设置;第五章节为应用效果与评价,使用《天津市青少年科技类校本课程评价表》量表,聘请市级天文课程督导及相关科学老师进行了评价,得出在培养内容针对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具有很好的效果;但缺乏相对应的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另外软件的易用性和操作性还有待提高。第六章节为总结和展望,包括软件应用效果的总结、研究不足以及研究展望。
陆璐[6](2017)在《《流浪地球》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科幻小说是随工业文明崛起而诞生的文学体裁,众多优秀的西方科幻作品在被译成中文后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同时,尽管在当代中国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本土科幻作品,但人们对中国科幻小说英译的关注度仍然相对较低。一方面,准确、地道、流畅的英语译文将会为优秀中国科幻作品走向世界发挥巨大的助力作用。而另一方面,科幻文本在词汇上具有自创式术语词众多、科学术语密集的特点,这给翻译造成了一定困难;在句法上,由于中英文表达习惯的差异,也有一些在汉英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难点。这些都需要译者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来处理。本文是关于中国科幻代表作家刘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汉译英翻译项目的报告。针对中文科幻小说英译过程中自创术语多这一特点,译者在本项目执行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以确保术语翻译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同时以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对《流浪地球》的翻译过程进行梳理分析,探究结构转换在科幻文本汉译英过程中的作用,试图为中国科幻作品走向世界做些有益的尝试。
徐政[7](2017)在《《太阳系百科全书》(第一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太阳系百科全书》第一章翻译实践报告总结了译者对整个翻译实践过程的反思。报告涉及到翻译实践背景、目的和意义。而且介绍了原文内容、结构、风格和语言特点,并且包含了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使用的翻译策略与技巧,以及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报告最后还总结了一些个人翻译经验来完善译文和提高译者能力。《太阳系百科全书》为天文学科普读物,属于科技英语,其结构和语言严谨,包含大量专业术语及结构复杂的句子。译者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了多种翻译策略和技巧来解决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完善译文的质量。
卢昌海[8](2016)在《最美丽的行星——土星》文中研究说明一、能"浮"在水上的行星美国天文学家泰森写过一本自传,叫做《天空不是极限》。在其中,泰森提到他14岁那年有幸与很多科学家同船前往非洲西北海岸观看日全食。在船上举办的趣味竞答中,泰森因答出一道关键的题目而大大露了脸。那道题目是:除美丽的光环外,土星还有什么特征与其他行星截然不同?答案是:土星是太阳系里唯一可以浮在水上的行星——因为它的平均密度不到0.7克/厘米3,比水还小。我读到泰森的这段回忆时不禁有些扼腕,因为我
郭贵春,杨烨阳[9](2016)在《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基于语境实在论》文中研究说明隐喻建模是将普遍存在于自然科学中的隐喻方法与模型方法相结合起来的一种表征形式,其本质是基于隐喻推理的基础进行科学建模的表征实践。将隐喻建模置于科学表征的语境框架中来考察其相关特征:语境关联性、动态层级性和理论建构性,奠定了隐喻建模的语境论基础。语境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实在性,而科学表征所内涵的三个基本问题在隐喻建模的语境论视域下,就具体体现为:建模主体的意向性问题、表征关系的精确性问题、建模对象的实在性问题。因此,基于语境实在论的立场来考察隐喻建模的这三个问题,有利于科学哲学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隐喻建模这种特殊的科学表征方式,从而以更灵活开放的方式推动科学哲学的发展。
胡永云,田丰,钟时杰,肖龙[10](2014)在《比较行星学研究进展——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比较行星学分会场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比较行星学是一门由天文学和地球科学交叉形成的学科。比较行星学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研究行星及其卫星的大气物理、化学和动力性质、表面特征、内部化学组分和构造、磁场性质、气候环境以及生命存在可能性。虽然比较行星学在我国还没有形成独立和完善的学科体系,但参加比较行星学分会场的人数远超预期,说明人们对这一新兴学科有强烈兴趣。提交的论文大致可分为3个部分:太阳系行星、太阳系外行星和月球探测。来自海内外的学者展示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二、木星“大红斑”模拟研究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星“大红斑”模拟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木星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太阳风与空间天气 |
1.2 木星的概况 |
1.3 木星磁层 |
1.3.1 磁层顶、磁鞘和弓激波 |
1.3.2 内磁层 |
1.3.3 等离子体片 |
1.3.4 磁层等离子体流 |
1.4 木星大气层和电离层 |
1.5 木星极光 |
1.6 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基本原理 |
1.7 小结及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木星全球磁层MHD数值模拟 |
2.1 MHD数值模型 |
2.1.1 磁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2.1.2 木星磁层MHD模型的研究进展 |
2.1.3 控制方程 |
2.1.4 数值格式简介 |
2.1.5 磁层-电离层耦合方法 |
2.1.6 Io等离子体源 |
2.1.7 计算单位制 |
2.1.8 解域和网格 |
2.1.9 初始和边界条件 |
2.2 木星磁层模拟结果 |
2.2.1 北向IMF条件下的木星磁层 |
2.2.2 不同太阳风和IMF条件下的木星磁层 |
2.3 讨论 |
2.3.1 不同磁层-电离层耦合模型间的对比 |
2.3.2 磁场内边界条件的影响 |
2.3.3 内磁层高纬等离子体流 |
2.3.4 木星磁层中的Dungey循环 |
2.3.5 木星内源磁场对磁层-电离层耦合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木星附近背景太阳风的MHD数值模拟 |
3.1 日球层MHD数值模型 |
3.1.1 内日球层MHD模型的研究进展 |
3.1.2 控制方程 |
3.1.3 数值格式简介 |
3.1.4 计算单位制 |
3.1.5 解域和网格 |
3.1.6 初始和边界条件 |
3.2 内日球层MHD模拟结果 |
3.2.1 卡林顿周内的模拟观测对比 |
3.2.2 2007年全年模拟观测对比 |
3.3 讨论 |
3.3.1 模型的局限性 |
3.3.2 不同MHD模型结果之间的比较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Juno数据的木星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研究 |
4.1 背景介绍 |
4.1.1 木星MIT耦合及其特征参数 |
4.1.2 Juno卫星的介绍 |
4.2 研究方法 |
4.2.1 Juno数据 |
4.2.2 应用的3个模型 |
4.2.3 由Juno数据和模型得到关键参数的方法 |
4.3 基本结果 |
4.3.1 电导率和极光电子沉降之间的关系的初步分析 |
4.3.2 本研究中选用的事例描述 |
4.3.3 PJ-3S和PJ-6S关键参数的详细分析 |
4.3.4 前8圈南极轨道的统计分析 |
4.4 讨论 |
4.4.1 MIT耦合参数计算的稳定性和误差来源 |
4.4.2 计算的电离层电导率和以往研究的对比 |
4.4.3 MIT耦合参数的量级 |
4.4.4 和MHD模型以及轴对称的共转驱动模型间的比较 |
4.4.5 和电离层-热层模型间的比较 |
4.5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1.1 木星全球磁层MHD数值模拟 |
5.1.2 木星附近背景太阳风的MHD数值模拟 |
5.1.3 基于Juno数据的木星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研究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TPACK视角的青少年天文科普课程设计研究 ——以杭州市滨江少年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天文科普的时代要求 |
1.1.2 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
1.1.3 全面发展的人的需求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5.1 TPACK |
1.5.2 科普 |
1.5.3 天文与天文学 |
1.5.4 课程设计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青少年天文教育的现状 |
2.1.2 有关科普课程的设计研究进展 |
2.1.3 综合述评 |
2.2 理论基础:TPACK的主要概念与基本框架 |
2.2.1 TPACK的基本框架 |
2.2.2 TPACK的研究综述 |
2.3 综合述评 |
3 基于TPACK的青少年天文科普课程的设计与分析 |
3.1 研究历程 |
3.1.1 选题过程 |
3.1.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3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1.4 研究的开展 |
3.2 课程设计分析 |
3.2.1 天文科普的重要性 |
3.2.2 天文科普的重要时期 |
3.2.3 智慧课堂 |
3.2.4 学生的所得所获 |
3.3 课程内容分析 |
3.3.1 面向对象的特点 |
3.3.2 课程内容的选择 |
3.3.3 课程中TPACK核心元素的呈现 |
3.4 课程评价设计分析 |
3.4.1 学生科学素养调查 |
3.4.2 期末游园---“追星达人大挑战”活动 |
3.4.3 学生访谈 |
3.4.4 家长反馈 |
3.4.5 课程评价有效性分析 |
4 教学实践 |
4.1 教学设计理念 |
4.2 教学课程的内容 |
4.3 教学案例一——“金星凌日”活动 |
4.3.1 课程目标 |
4.3.2 教学重难点 |
4.3.3 教学实践过程 |
4.3.4 课堂后记 |
4.4 教学案例二——“安装望远镜小能手”活动 |
4.4.1 课程目标 |
4.4.2 教学重难点 |
4.4.3 教学实践过程 |
4.4.4 课堂后记 |
4.5 课程实施总结 |
5 教学效果评价 |
5.1 教学评价 |
5.1.1 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结果 |
5.1.2 期末游园活动评价结果 |
5.1.3 学生访谈结果 |
5.1.4 家长问卷调查结果 |
5.2 教师反馈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启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天文知识点总结 |
附录二 :美国《科学与工程学指标》中对科学素养的调查 |
作者简历 |
(3)木星大气探测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飞越观测 |
2.1 先锋号飞船 |
2.2 旅行者号飞船 |
2.3 卡西尼、尤利西斯和新视野号飞船 |
3 专门探测 |
3.1 伽利略号 |
3.2 朱诺号 |
4 结论和讨论 |
(4)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与理想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与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4.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隐喻的意义建构与表征系统 |
1.1 隐喻的概念化 |
1.1.1 具身化与语境 |
1.1.2 隐喻的意义建构 |
1.1.3 概念系统的特征 |
1.1.4 概念系统的层级 |
1.2 隐喻表征的层级性与动态性 |
1.2.1 隐喻的“互动论” |
1.2.2 隐喻表征的层级性 |
1.2.3 隐喻表征的动态性 |
1.3 模型的隐喻方法 |
1.3.1 模型与科学表征 |
1.3.2 科学模型与类比 |
1.3.3 基于隐喻思维 |
1.4 小结 |
第二章 模型表征的方法论特征 |
2.1 模型表征的层级性 |
2.1.1 语义学观点 |
2.1.2 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现象的模型 |
2.1.3 现象与模型表征 |
2.1.4 模型的层级 |
2.2 模型表征与理论的理想化 |
2.3 虚构与模型 |
2.3.1 一个简单的虚构解释 |
2.3.2 对虚构解释的发展 |
2.3.3 虚构主义的困境 |
2.4 表征的稳健性与理想化 |
2.4.1 寻求稳健性的定律 |
2.4.2 三种稳健性 |
2.4.3 稳健性与证实 |
2.5 小结 |
第三章 隐喻建模的语境分析 |
3.1 基于隐喻思维的科学建模 |
3.1.1 作为隐喻的科学模型 |
3.1.2 科学隐喻与科学模型的关系 |
3.1.3 隐喻建模的方法论特征 |
3.2 隐喻建模的语境相关特征 |
3.2.1 隐喻建模的语境关联性 |
3.2.2 隐喻建模的动态层级性 |
3.2.3 隐喻建模的理论建构性 |
3.3 基于语境实在的隐喻建模 |
3.3.1 隐喻建模主体的意向性 |
3.3.2 隐喻建模表征的精确性 |
3.3.3 隐喻建模对象的实在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隐喻建模的理想化表征及其逻辑特征 |
4.1 科学隐喻中的理想化 |
4.1.1 理想化的表征理想 |
4.1.2 靶向建模语境中的理想化 |
4.1.3 无特定目标的隐喻建模 |
4.2 理想化的方法论特征 |
4.2.1 简单化与近似真理 |
4.2.2 意向性的关系系统 |
4.2.3 理想化的普遍性与不可消除性 |
4.3 理想化的逻辑特征:反设事实条件句 |
4.3.1 理想化与反设事实 |
4.3.2 反设事实条件句的确证 |
4.3.3 理想化的逻辑 |
4.3.4 理想化逻辑的非经典性 |
4.3.5 可能世界的完备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理想化假设的可确证性分析 |
5.1 理想化与认知进路问题 |
5.1.1 认知进路问题 |
5.1.2 各种确证观点 |
5.2 贝叶斯的确证理论 |
5.2.1 贝叶斯确证理论的基础 |
5.2.2 贝叶斯确证理论的问题 |
5.2.3 贝叶斯理想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
5.2.4 贝叶斯主义者的辩护 |
5.3 理想化与最佳解释推理 |
5.3.1 解释的问题逻辑模型 |
5.3.2 理想化假设的语境依赖性与确证准则 |
5.3.3 最佳解释推理与理想化的确证 |
5.3.4 解释与回归论证问题 |
5.4 小结 |
第六章 科学实在论的维度与辩护 |
6.1 实在论的维度 |
6.2 实在论的辩护 |
6.2.1 对卡特莱特反实在论的回应 |
6.2.2 理想化模型的本体论地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天文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以《太阳系的天体分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虚拟现实技术与理论基础 |
2.1 虚拟现实技术 |
2.1.1 概念界定 |
2.1.2 虚拟现实的分类 |
2.1.3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
2.1.4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
2.1.5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挑战 |
2.2 建构主义 |
2.3 多元智能理论 |
第3章 需求分析与功能模块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学习者分析 |
3.1.2 教学内容分析 |
3.2 知识架构与功能定义 |
3.2.1 系统总体框架 |
3.2.2 系统的知识架构与功能定义 |
第4章 软件功能实现 |
4.1 开发工具 |
4.2 代码实现 |
4.3 参数设置 |
4.3.1 太阳参数设置 |
4.3.2 行星自转参数设置 |
第5章 应用与效果评价 |
5.1 教学应用案例 |
5.2 教学效果分析 |
5.2.1 量表的信度分析 |
5.2.2 应用效果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流浪地球》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1.1 Liu Cixin and The Straying Earth |
1.2 Management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2. PROCEDUR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2.1 Pre-Translation: Text Analyzing |
2.2 Translating |
2.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and Refining |
3.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1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Terms |
3.2 Difficulties Caused by Linguistic Differences |
4. STRATEGIES TO COPE WITH THE DIFFICULTIES |
4.1 Term Banks for Term Translation and Management |
4.1.1 Consistency of terms |
4.1.2 Correct translation of terms |
4.2 Translation Shift Theory for Translation Techniques |
4.2.1 Introdcution to translation shift theory |
4.2.2 Structure shifts in C-E translation of The Straying Earth |
5. CONCLUSION |
5.1 Lessons Learnt from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5.2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ranslation Practice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TT in Alignment with ST |
Appendix Ⅱ Glossary |
(7)《太阳系百科全书》(第一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Design of the Report |
1.1 Aim of Writing the Report |
1.2 Design Scheme |
Chapter 2 Descrip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2.1 Overview of the Source Text |
2.1.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Writers |
2.1.2 Contents of the Source Text |
2.2 Type of the Source Text |
2.3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4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3 Preparations for Translation |
3.1 Theory Preparation |
3.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Skills |
3.3 Background Knowledge |
3.4 Translation Tools Us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
3.5 Other Preparation |
Chapter 4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in Translation |
4.1 Before Translation |
4.2 During Translation |
4.3 After Translation |
Chapter 5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
5.1 Translation of Words |
5.1.1 Specialized Terminologies |
5.1.2 Third Language |
5.1.3 Polysemous Phenomenon |
5.2 Passive Sentences |
5.2.1 Adding Chinese Logical Subject |
5.2.2 Using Chinese Active Voice |
5.2.3 Using Chinese Passive Voice |
5.2.4 Using Chinese Judgment Sentence |
5.2.5 Using Chinese Sentence without Subjects |
5.3 Long and Compound Sentences |
5.3.1 Literal Translation |
5.3.2 Free Translation |
5.3.3 Division |
5.3.4 Combination |
5.3.5 Linear Translation |
5.3.6 Reverse Translation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es |
Appendix A: Source Text |
Appendix B: Translation |
Acknowledgements |
Resume of Supervisor |
Resume of Author |
Data of Dissertation |
(8)最美丽的行星——土星(论文提纲范文)
一、能“浮”在水上的行星 |
二、土星的光环和卫星 |
(9)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基于语境实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中的隐喻建模机制 |
二、隐喻建模的语境相关特征 |
三、基于语境实在的隐喻建模 |
1. 隐喻建模主体的意向性 |
2. 隐喻建模表征的精确性 |
3. 隐喻建模对象的实在性 |
结语 |
(10)比较行星学研究进展——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比较行星学分会场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太阳系行星 |
3 太阳系外行星 |
4 月球探测 |
5 结 语 |
四、木星“大红斑”模拟研究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木星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研究[D]. 王宇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01)
- [2]基于TPACK视角的青少年天文科普课程设计研究 ——以杭州市滨江少年宫为例[D]. 杨雪. 浙江大学, 2020(05)
- [3]木星大气探测综述[J]. 魏强,胡永云. 大气科学, 2018(04)
- [4]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与理想化方法[D]. 杨烨阳. 山西大学, 2018(04)
- [5]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天文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以《太阳系的天体分类》为例[D]. 桑利丹. 天津师范大学, 2018(12)
- [6]《流浪地球》翻译报告[D]. 陆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3)
- [7]《太阳系百科全书》(第一章)翻译实践报告[D]. 徐政. 华北理工大学, 2017(03)
- [8]最美丽的行星——土星[J]. 卢昌海. 现代物理知识, 2016(05)
- [9]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基于语境实在论[J]. 郭贵春,杨烨阳. 哲学研究, 2016(02)
- [10]比较行星学研究进展——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比较行星学分会场综述[J]. 胡永云,田丰,钟时杰,肖龙. 地球科学进展,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