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学者纵论粤港风云(论文文献综述)
王雨康[1](2020)在《原创财经类微信公众号“饭统戴老板”运营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大众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受众的消费水平与理财需求都在同步增加。因此财经领域因其本身带有的利益性和内容的专业性,慢慢地开始依靠当下火热的微信公众平台迅速发展起来。作为原创财经类公众号,“饭统戴老板”公众号在2017年10月21日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内存的战争》,收获了超过10万的阅读量,之后短期内竟然收获超过200万的粉丝,发展速度令人咋舌。本文以其2017年10月21日——2019年12月31日的推送文章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概述,从运营与发展现状、传播效果、创作理念、价值选择方面对“饭统戴老板”公众号进行阐述;同时,细分“饭统戴老板”公众号的运营策略,分析了包括栏目功能设置、话题内容选择、标题拟定特色、语言风格以及传播方式六个方面的传播策略,其中笔者总结出了其栏目功能设置,主要特点为交叉性与交互性,即注重推送文章交叉性、注重与受众交互性;针对话题内容选择,“饭统戴老板”公众号热点覆盖面广,文章话题类型多元,文章关键词关联性强;在标题拟定特色方面,“饭统戴老板”公众号短小精悍幽默化、形式多样,兼顾了受众好奇心与话题讨论性并重,严控字数,注重单字(词)深意;在编辑排版方面,“饭统戴老板”公众号注重视觉化传播编排,突出主题的观点性,固定“先图后文”的固定阅读形式,同时“饭统戴老板”公众号的图片选取观点性较为突出;而在语言风格方面较为固定,结合其背景的专业性和大众化的阅读需求,其写作风格为严谨且幽默,同时专业与诙谐并重,严谨不失趣味,以及新媒体背景下对于受众需求的综合考量,犀利与温柔相辅,客观不失信心;而针对“饭统戴老板”公众号的传播方式,其推送频率和时段以及领域细化都有自身的特性。本文针对每篇推送文章样本的推送时间等内容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分析发现其总结出其运营策略经验。而针对“饭统戴老板”公众号的不足,本文以“议程设置”理论的目的性、周期性、吸引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总结“饭统戴老板”公众号运营对行业的启示,以期对该行业提供指导性建议。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原创财经类公众号“饭统戴老板”,不同板块的细分,以及每篇文章推送时间、评论数、点赞数、阅读量等数据定期整合,数据整理历时两年多,辛苦也是收获;但是这也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数据具有真实性但无法避免人为带来的误差性。国外关于微信公众号的研究较少,而微信公众号也在不断变化,国内可查的相关资料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本论文在相关学术理论的引用方面比较薄弱。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微信公众平台、财经类公众号、甚至原创财经类公众号都会越来越好,学界对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会越来越重视,希望本文以“饭统戴老板”公众号这一个案研究为财经类公众号以及原创公众号提供借鉴,同时给予“饭统戴老板”公众号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思考。
吕承祯[2](2020)在《南京国民政府侨刊研究(1937-1945) ——以侨务机构的四种期刊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在海外有大量的华侨存在,他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海外华侨与中国国民党关系密切。华侨对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即创办了不少侨刊,在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延续了战前的做法积极地创办侨刊。全面抗战的爆发,将华侨与国民政府更为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抗战时期中国的严峻局势,激发了华侨报效支援国家的心态,也促使国民政府寻求华侨的帮助。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国民政府侨委会与国民党海外部创办了一系列侨刊。面对抗日战争的严峻局势,侨委会将《侨务月报》改编为《非常时期侨务特刊》,用以报道抗战。1938年侨委会创办《华侨动员》,1940年停刊。同年海外部创办《华侨先锋》,1941年停刊,1943年复刊,此后一直维持到抗战结束。1940年侨委会将《华侨动员》改编为《现代华侨》,1942年停刊。《非常时期侨务特刊》仅出了一期。它在七七事变后的特殊时间段内以报道国内局势、驳斥日寇言论为主要内容。《华侨动员》以动员华侨贡献抗战为宗旨,刊登与华侨抗战相关的稿件。《现代华侨》的内容主要反映抗战时期华侨文化、华侨教育、华侨生活情况。《华侨先锋》以阐扬三民主义理论,发挥抗战建国国策,报道国内要讯,研讨海外党务侨务问题,提供侨胞共同努力的方针为宗旨。侨刊的主要内容有:国内国际时事、宣传动员华侨、华侨对抗战的贡献、救济华侨、华侨教育等方面。报道国际国内时事是侨刊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使华侨了解中国抗战与国际局势,侨刊为此塑造了国民党军队抗战的正面形象。宣传动员华侨是国民政府创办侨刊的初衷,为此侨刊对华侨进行了积极的动员,指导他们为国效力。侨刊报道了华侨对抗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经济方面,他们捐款捐物、购买救国公债、抵制日货、投资国内建设;在军事方面,许多华侨返回祖国从军杀敌,服务军民,有的甚至牺牲在了战场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南亚大部沦陷,华侨急待拯救,国民政府转而救济华侨。华侨教育的内容在侨刊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对侨政策,侨刊的创办受到这些政策的指导影响,体现了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反过来又对侨务政策起到了补充完善的作用。这四种侨刊创办于不同的时间段,分属不同的组织系统,其宗旨、内容因此有不同,但是因为都是国民政府侨务机构的侨刊,因此又有共同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创办的这四种侨刊,在当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当代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现代人创办侨刊也提供了一些借鉴价值与经验。当然,这些侨刊也存在缺陷。它们的创办经营时间普遍较短,内容存在断裂;有的文章存在污蔑共产党的言论,不利于抗战统一战线的稳固。
朱凤强[3](2019)在《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6年5月成立的中共中央南京局,是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派驻在南京的代表机关,也是中共领导国统区部分省市及香港地区开展工作的指挥中心。南京局在解放战争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本文以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这一重要的历史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它的成立原因、历史作用等进行全面梳理。本文按照研究内容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中共中央南京局成立的相关问题。一是考察其成立时面对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美苏对华政策,国民党在战后的政策及中共的应策。二是对其组织及其职能进行梳理,主要分析其组织分工、机构设置等。第二章主要介绍南京局的谈判工作。面对着严峻的内战危险,南京局遵循中央“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方针,立即开展和平谈判。一是中原调停,缓解了中原局势,为中原军队突围赢得了时间;二是东北调停,主动让出长春,争得了六月休战的宝贵时间,实现短暂的和平,为军事上扭转局面赢得时间;三是谈判黄河归故,粉碎了国民党“以水代兵”的阴谋;四是支持第三方面为和平而斡旋,虽然斡旋失败,但却加强和改善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沟通与合作。第三章主要介绍南京局的统战工作。随着各民主党派的纷纷成立,他们在历史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期间,中共一方面竭力关照进步民主人士,并通过民主人士,对国民党部分军官做策反工作,成效显着。同时,中共团结各进步党派,谴责国民党的暴行,共同抵制非法“国大”的召开,拒不承认非法宪法,拒不参加改组政府,开创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良好互动模式。第四章主要介绍南京局在第二条战线开辟过程的作用。南京局为第二条战线的酝酿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了“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如“六二三”运动、反美抗暴运动等;二是发动工人进行经济与政治斗争,并支援学生爱国运动;三是领导农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各地根据不同情况,隐蔽精干,等待时机;有组织地开展反“清剿”运动和反“三征”斗争;随着局势的发展,有规模地发动斗争,牵制国民党军队,配合第一条战线。第五章主要介绍南京局的宣传工作。南京局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在国统区大力宣传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主张,为此,南京局高度重视,一是形成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如召开新闻发布会、创办报纸、建立新华社分社等;二是坚持正确的宣传政策,一方面大力宣传中共求和平反内战的政策,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事实反击国民党的诋毁,同时,注重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宣传水平;三是加强舆论宣传,扩大影响。在加强国内宣传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接见国外朋友和记者,联系国际团体及国际会议,主动阐述中共的政策,争取国际民主进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持。结语部分主要分析南京局的历史意义以及经验与特点。根据前五章的研究,分析南京局的历史意义,总结其经验及特点,阐释美苏调整对华政策,南京局对和平的最后努力及南京局使命的结束。
邹鑫[4](2019)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国家高新区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总体结构为:导论部分,结合国家高新区30年来的发展成绩和自己熟悉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学者在高新区立法研究、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的基本范畴、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和对高新区立法、执法经验的理论反思;本文研究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新区的立法和执法的法治化,力图在地方(区域)法治理论与高新区法治实践之间的目光逡巡中寻找法治中国建设的真知。第一章,围绕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和产生的学术争议,笔者区分了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和不同类型,提出了对区域法治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新区是区域的表现形式,高新区法治是我国区域法治的组成部分,高新区法治研究应当借鉴区域法治理论等基本观点。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用以指导论文研究。第二章,以地方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在评述地方法治竞争理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地方法治服务于聚集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产物,聚集经济推动法治发展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的观点。第三章,围绕高新区的立法活动,研究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规范高新区设立、管理活动中的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的制定、修改过程,指出了我国高新区政策与立法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高新区立法经验的总结,对完善我国目前高新区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四章,围绕高新区的行政法治,通过裁判文书网的司法大数据,分析了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包括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从与行政体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入手,将高新区行政体制类型化为“促进型行政体制”而非“管理型行政体制”,讨论了在“促进型行政体制”类型下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人才、金融、投资、税收和培养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提出了改革高新区行政执法体制的方向。第五章,从区域法治理论反思的角度,论证了我国高新区法的部门法属性,总结了我国高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提出为避免国内高新区“立法雷同”而应当在跨域立法调研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
黄大德[5](2018)在《李铁夫的“革命艺术”观——从李铁夫的漫画《今日时局》说起》文中提出过去在李铁夫的研究中,鲜有涉及李铁夫的革命艺术观的讨论,如今要全面研究李铁夫,这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课题:为什么他对革命事业如此执着?是什么原因令他洞悉"美术为革命运动武器,革命为艺术推进机"?他是如何运用艺术的"武器""宣扬民族精神,以开革命之花"?有鉴于此,本文以其遗作及所见的文献资料为切入点,试图解读李铁夫革命艺术观的形成与发展。
陈薇[6](2018)在《基于框架理论的“新粤商”媒介形象建构 ——以中国大陆报刊(2008-2017)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粤商”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深受粤商精神影响的粤籍或在粤投资、创业,并对广东经济作出重大贡献的民营企业家和个体私营企业者群体。新粤商是各大媒体报道的重要选题,但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相关学术研究却十分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传统粤商与新粤商、媒介与新粤商、传播理论与新闻事实的结合研究,凸显出媒体应承担起新粤商形象构建与传播的主要责任。这不仅有助于新粤商自身更好地发展,也有助于相关媒体新闻制作者参考借鉴。本文以2008-2017年中国大陆报刊的新粤商报道为分析样本,导入框架理论分析范式,结合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考察新闻文本的来源、主题、修辞和叙事等方面,探究新粤商的媒介形象和建构框架。分析表明,2008-2017年新粤商的媒介形象发生了三次转折变化。不同媒介报道新粤商的取景框架也各有侧重:中央媒体侧重于合作发展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省内媒体侧重于转型升级、文化传承等方面;省外媒体侧重于外拓系新粤商的开放合作、异地发展等方面。叙事框架上,大陆报刊着力构建的新粤商形象是“回报社会、务实稳健、吃苦耐劳的责任型粤商,善于合作、形象出众、开放兼容的合作型粤商,灵活创新、高瞻远瞩、敢为人先、才能杰出的创新型粤商形象,但也存在目光短浅、小富即安等不足”。基于分析结果,从消息来源、新闻媒体自主性、新闻工作者意识形态三方面探究了新粤商报道框架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品牌传播特点提出形成报道专题、选择平民化的报道策略、关注女性新粤商等建议。
刘红[7](201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领导权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都具有精神凝聚和价值导向的双重作用,它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石,是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大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处于各种思潮纷呈迭起、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历史境遇中,中国共产党正是把文化领导权的建设置于审视中国社会革命的视野之内,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阐释、运用与创新,获得了民众的思想认同,实现了政治动员、精神凝聚和价值引领,促使革命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革命行动,最终实现了国家政权的更迭以及精神文化的巨大变迁。今天,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给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带来了严峻挑战。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始于思想领域防线的失防与坍塌。面对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趋势的现实境遇,如何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扞卫执政合法性基础?如何获得民众广泛的精神认同,凝聚思想共识?成为中国共产党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背景,从思想和实践双重纬度对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展开研究,系统梳理其思想的发展脉络,呈现这一思想一脉相承的演进过程,探究不同领域构建文化领导权的实践路径,凝炼经验、提升规律,为今天多元文化语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历史和思想的经验借鉴。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绪论部分:界定相关概念,阐明选题缘由,揭示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分析研究不足,在此基础上确立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阐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探讨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呈现出不同国度和不同历史语境下对于文化领导权的共同关注。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奠定了立论基石。列宁、葛兰西在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独创性的发展,开辟了阐释与运作的新途径。第二章梳理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其思想演进的过程和特点。首先,分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陈独秀、李大钊对思想文化领导的关注以及思想的根本转变,这些标志着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萌芽。中国共产党开始重视和领导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工作并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教育,由此开始了对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伟大实践。但党对“文化领导权”思想的认识还未上升到“权”的高度。其次,探讨党的重要领导人瞿秋白对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的认识以及党的实践。本文认为,瞿秋白是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先行者,他首次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概念,阐明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进行文化战线上的斗争的必要性,构建了革命文艺“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中国共产党开始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去领导各种文化团体,并在文化战线的斗争中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争夺文化领导权的现实路径,但对无产阶级领导权却缺乏整体、系统的认识。最后,阐明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奠基人。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深刻阐明了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必然性,形成了系统的文化领导权思想,构建了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框架。《新民主主义论》作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基础,从政治、军事、文化各方面呈现出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整体把握,同时党开展了从各个领域对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争夺和建设的实践历程。第三章全面考察以争夺知识分子为途径实现文化领导权的斗争实践。通过国共两党对知识分子的抢夺凸显文化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重要作用,揭示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导权中的地位,通过呈现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发展轨迹以及重要影响彰显中国共产党话语主导权和文化领导权的获得,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重要地位及其对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重大作用。第四章从思想论战角度考察学术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斗争实践。在当时学术多元化的历史境遇中,马克思主义学者秉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治学态度并以其科学方法为指导,在学术思想领域开始了争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独特实践,通过科玄论战、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新儒学运动、“学术中国化”思潮的论争,批判了学术上的各种错误观点,辨明了事物的真理性,以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获得实现了对学术思潮的引领,并为中国社会变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学理依据和价值共识。第五章从政治思想领域考察夺取文化领导权的斗争实践。通过与国民党“中国之命运”的论战、中共对民盟的民主建国方案的批评引导以及三民主义论战,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体现政治思想在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彰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确立的必要性。第六章阐明和揭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夺取文化领导权的基本经验以及现实启示。本文认为,重视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的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的前提;同时,理论创新是实现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核心;建立广泛的文化统一战线是文化领导权的基础;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文化领导权的旨归;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是实现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主干力量。这些革命斗争中夺取文化领导权的经验也为新形势下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提供重要的启示与借鉴,即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夯实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坚实基础;把握社会、学术、政治思想等领域文化建设的不同规律,形成合力推动文化领导权的整体建设;在学术领域把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成为主干工程;创新宣传方式,引导新闻舆论的正确方向。
宋泉[8](2017)在《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文中认为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历史上影响全局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作为大后方的出版重镇,云集了众多的出版文化人、产生了大量的出版机构、出版了洋洋大观的战时读物,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现象”。“文化城”中的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供应社”或“文供社”),诞生于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39年,在短短的两年间,它逆势而生,迅速成长为桂林“文化城”最大的出版企业,与国际新闻社和救亡日报社并称为“三大进步团体”,对国统区抗战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传播媒介组织的文化供应社,在抗战出版史上有着独特的“地方性”、“政治性”和“进步性”的特征,对抗战时期出版传播活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由于出版史学界尚没有关于地方出版机构文化供应社的专门研究,传播学界对于非常态环境下的媒介组织也鲜有论述,本文探索性地以抗战时期的文化供应社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为什么文化供应社能够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逆势发展”和“文化供应社是如何开展抗战文化传播活动的”问题,并通过对史料的爬梳、整理和数理分析解决这一疑问,为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基于出版活动的文化传播特性,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出版史的个案,借助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理论,构建文化供应社的分析框架,并从文化供应社诞生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对其组织管理模式、出版同人群体、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及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深入剖析,洞察文供社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的媒介生存和传播活动。一定媒介组织的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系统的变化紧密相连的。本文首先从抗战的社会背景及桂林“文化城”的特殊环境入手,考察了文化供应社诞生的社会生态系统。在战争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政治局势动荡、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出版机构大规模西迁,相对稳定的传播生态系统被打破。而这一时期的桂林,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新桂系开明的政治姿态,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实施,成为出版事业的再生之地。文化供应社便是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由新桂系民主人士与进步文化人共同建立的具有广西地方“官办”性质的特殊出版机构。在企业组织制度和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做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桂系与中共之间的策略性平衡。以“股份制”为企业组织制度的文化供应社,在股东构成上体现了新桂系力量与进步文化人之间的融合,以新桂系官方的资本支持和进步文化人的智力支持,共同支撑了文化供应社在地方文化事业上的迅速发展。股份公司的管理制度甚至成为了文供社拒绝中央恶意“收编”的重要托辞。在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的管理层李任仁、陈劭先、万仲文等是国民党民主人士,编辑出版部门的核心成员胡愈之、邵荃麟、宋云彬等是中共领导下的进步文化人。他们联合了广大知名的作家,求同存异、互相合作,体现了文供社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的包容性与进步性。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物体现了抗战时期文化传播“大众化”的特点。“大众化”不仅是战争年代社会大众对抗战文化普及的迫切需求,也是媒介组织在面临巨大民族矛盾之时的自觉意识。文化供应社的编辑出版活动在胡愈之的主持之下,大规模地开展了通俗读物的生产与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室图书”,该丛书不仅通过建立村街文化室实现了大众文化在空间上的布局,还通过连续出版物《新道理》实现了战时信息时间上的延展与更新。青少年文艺、社科类图书的出版也是文供社出版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年文库”、“青年文库”、“文学创作丛刊”等丛书,以及《新水浒》、《鲁迅语录》等书籍的畅销与普及,促进了进步文学作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同时,文化供应社创办了《文化杂志》,倡导自由、批判的学术思想,树立严谨、理性的文化品格,引导了桂林“文化城”的文化建设;此外,还与广西地方文教组织进行合作,出版了《干部政策》、“国民教育丛书”等图书,服务于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成为桂林“文化城”出版业的生力军。在书籍传播的工作上,文化供应社不仅积极拓展和建立渠道,还通过门市、批发、邮购和流动发行等发行方式将图书输送到读者手中。即使是物资匮乏、经济萧条的抗战年代,文供社也没有忽视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对出版物的营销,从《大公报》(桂林版)的“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中就可窥视桂林“文化城”活跃的出版生态和文供社强大的营销能力。为了将进步的抗战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受众之中,文供社开展了多种宣传方式,还加入“新出版业联合总处”为进步出版业争夺“话语权”。在文供社出版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其出版活动取得了显着的传播效果。不断再版的出版物体现了文供社在出版传播上“量”的积累,受众信件的反馈也体现了文供社出版物“质”的保证。此外,文化供应社对进步文化人的保护与转移,在抗战文化低潮时期的坚守与创造,都对桂林“文化城”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文化供应社发展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为改革路上的出版机构提供历史的镜鉴。抗战文化的构成不是单一性的,抗战文化的传播也非简单通达的,只有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下洞察个案,才能找出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和历史逻辑。文化供应社作为抗战时期地方性的出版机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抗战出版文化的一个横切面,为我们展示了非常态社会环境下一种成功的出版模式。尽管文供社在战争的硝烟中仅走过了 15年的艰难历程,但其轰轰烈烈的文化传播活动在历史的天空中也留下了光照的痕迹。
吴建生[9](2017)在《晚清社会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社会小说数量既多,成就亦大,但很多作品之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将社会小说整体看待为一种小说类型,无法准确反映晚清社会小说的真实面貌。本文通过辨析晚清小说界是在何种情境下使用“社会小说”这一概念,以及“社会小说”代表作品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差异,尝试将“社会小说”视为一种因应“改良社会”思潮产生的文学潮流,并把此潮流中的作品进一步归为四种各具特色的小说类型:政治小说、暴露小说、世事小说和类史小说。论文分别考察它们的文学传承、发展动因、主要特点和演化流变,以勾勒出这四类小说的主要面貌和发展过程;同时关注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革新因素,考察这些革新因素在小说现代转型中所起的作用。论文结构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晚清社会小说的研究价值,回顾学界对晚清社会小说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对社会小说进行辨析。追溯“社会”词义在晚清的改造和发展,分析其所包含的现代政治观念。讨论当时小说分类的理论与实际做法,分析时人如何看待社会小说以及如何使用这一名词。通过对几种代表性作品进行比较,辨明社会小说之间所存在的明显差异,论证把社会小说归为文学潮流的合理性;从“社会”词义出发,结合作品的实际状况,分析“社会小说”潮流下可能包含的四种小说类型。第二章围绕政治小说展开讨论。阐述中国教化传统对小说界革命提倡的重要影响,分析教化传统内涵在晚清所产生的变异。论述政治小说从发现到勃兴的概貌,探讨政治小说勃兴与迅速衰落的原因。通过对政治小说主题的分析,辨析政治思潮是如何影响小说创作以及这些主题的浪漫化特征。第三章针对暴露小说进行讨论。从政治权威的倒塌和小说出版的市场化两方面来分析暴露小说风行的原因。讨论暴露小说的主题、题材特点,分析其“现形”手法所蕴含的意味。讨论暴露小说的“滑稽”美学风格,辨析此种“狂欢化”叙事并不具备太多现代性因素。第四章讨论世事小说。从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晚清经世主义思潮、小说界革命的推动等方面分析世事小说繁荣的原因,论述世事小说在题材、内容、情感等方面与政治小说、暴露小说的差异。探讨世事小说对于晚清短篇小说兴盛的影响,分析短篇小说首先进行现代转型的原因与特点。讨论世事小说的“抒情性”品格,包括情感特征、表现形式,分析“抒情性”在促使小说从“为社会”到“为人生”转变中的作用。第五章讨论类史小说。辨析类史小说与传统历史小说的差异,分析其所蕴含的线性历史观与开放历史观,以及对小说叙事手法和风格所造成的影响。从风俗史、文化史角度辨析类史小说与其它社会小说的差异。讨论类史小说典型的叙事结构,辨析类史小说与言情小说的区别,讨论社会言情小说应如何归类以及类史小说在民国时期的发展演变。结语部分从政治、商业、艺术三个维度,讨论作为整体的社会小说的发展过程以及内部的此消彼涨。附录部分包括社会小说相关编年等,均与论文写作密切相关。此外还有稀见报刊所载小说作品表,则是笔者在查阅原始资料时所得,多数未被小说工具书所着录。
王磊[10](2015)在《政治与学术的双向展开——章太炎与近代报刊 ——章太炎与近代报刊》文中提出章太炎是中国近代着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他的身份概括起来说就是革命家和学者,或者又可称之为学术与政治的统一。然而,章太炎还有一报人角色常为世人忽略,他自戊戌走出书斋,踏入知识分子的救亡之途,就开始了参与报业的人生之旅。章太炎一生以不同角色参与过的报刊达十余种之多,曾经为中外87家报刊撰写过文章,他在中国近代新闻舆论界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章太炎的办报历程经过戊戌变法的洗礼,得到初步的磨砺,《民报》时期是他宣传革命的巅峰,民国初建,章太炎以报刊为平台实行监督政府之责,晚年他致力于国学研究,并与弟子创办学术期刊。本文借用了学界对章太炎思想研究之成果,主要关注章氏办报所努力的三个面相:革命宣传、舆论监督和保存文化(从章氏思想内核来看,表现为“恢廓民权”和保存国性)。章太炎作为报人,正处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代,走上报人之路,既有文化传统的内在理路,又有作为职业选择的现实要求。戊戌时期是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的萌发期,晚清经世实学思潮成为章太炎这一时期办报的重要指导思想,章太炎继承了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遗产:“学会—报刊—学堂”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他对报刊和学会的实践可谓情有独钟、贯穿一生。“苏报案”前,章太炎先后发表《正仇满论》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展开了和保皇派的两次论战,革命思想遂在国内传播开来。“苏报案”,章太炎因言获罪,却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章氏被国内外舆论塑造成为“革命圣人”的形象,三年牢狱修习佛学,为他在《民报》时期的宣传革命道德奠定了基础。章太炎在西牢期间,为《国粹学报》撰稿,成为《国粹学报》的灵魂人物,1906年,他出狱之后,成为东京《民报》主编,在《民报》中宣传国粹和宗教,打开了《民报》革命宣传之新局面,太炎弟子以东京国学讲习会为阵地完成集结,形成代表国粹和东方文化的撰稿人群体,从而区别于代表西学的孙中山一系。本文将君宪派和革命派所办报刊纳入比较研究之中,强调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因子,同时,围绕梁启超和章太炎思想的同异,主要论述了《新民丛报》与《民报》所构建的不同的法国大革命图景以及两派人士关于个人与国家权利的论争。相比之下,《民报》和《新民从报》都比较关注民众道德和启蒙,《民报》注重对留学生、新军进行革命之宣传,但是,就其对国内之传播效力而言,《新民丛报》的启蒙效果则影响更加深远。学术期刊是戊戌“学战”的一种延续,那时的学者普遍认为一国学术之兴亡,关乎国家命运之存废。章太炎为《国粹学报》所订立的学术独立之标准,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保存国粹思潮之下,章太炎在报刊舆论中积极应对学术领域的反传统和反国粹言论,在语言文字领域,他与提倡万国新语的《新世纪》周刊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且在舆论中塑造了“化圣为凡”的孔子形象。《学林》杂志和《教育今语杂志》可以看作章太炎举办学术期刊和教育期刊的一种有益尝试。辛亥时期上承戊戌,下启五四,乃是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的第二时期,《国粹学报》正处于其中,在民族主义革命和西方列强侵凌的双重危急之下,宣传国粹无阻于革命,但是,那时的学术期刊却很难做到完全的价值独立。民国建立之后,章太炎致力于政党政治,以民党自居,他所主办的《大共和日报》已经超越了政党报刊的角色,而努力维护国家之权益,以监督政府为视角重新审视章太炎与民国初年的政治舆论间的关系,可以促使我们摆脱传统学界对章太炎认识所存在的偏见。晚年,章太炎及其弟子先后又有两次集结,分别创办了《华国月刊》和《制言》杂志,这既是他们对戊戌时期传播模式的进一步实践,又是对中西“学战”理念的延续,章太炎对欧化主义者与五四时期的西化论者的反对可谓一脉相承,《华国月刊》同仁以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成为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反对派,《制言》杂志同样延续了这一文化立场。学术界对章太炎的新闻思想已经有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在结论处对此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再次强调了章氏办报宗旨在其一生中的连贯性。当然,章太炎在办报活动中所坚持的政治与学术的双向进路,在他身上同样表现出一种紧张,由此延伸出求是与致用,精英与大众(传播对象),雅与俗(报刊文体)方面的紧张感,这正是章太炎在新闻思想和办报实践中的特点所在。
二、香港学者纵论粤港风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学者纵论粤港风云(论文提纲范文)
(1)原创财经类微信公众号“饭统戴老板”运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微信公众号的研究 |
1.3.2 财经类微信公众号的研究 |
1.3.3 原创微信公众号的研究 |
1.4 研究样本选取与方法 |
1.4.1 研究样本选取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难点 |
第2章 财经类公众号概况 |
2.1 财经类微信公众号 |
2.1.1 财经类公众号的类型 |
2.1.2 财经类公众号的基本发展阶段 |
2.1.3 财经类公众号普遍存在的运营问题 |
2.2 原创财经类微信公众号 |
2.2.1 “原创财经类微信公众号”概念 |
2.2.2 原创财经类公众号发展 |
第3章 “饭统戴老板”公众号概况 |
3.1 “饭统戴老板”新媒体运营与发展现状 |
3.2 “饭统戴老板”公众号传播效果 |
3.3 “饭统戴老板”微信公众号的创作理念 |
3.3.1 着力国内市场,由点及面推广全球资讯 |
3.3.2 着力“内容池”,吸引“用户池”和“粉丝池” |
3.4 “饭统戴老板”公众号价值选择 |
3.4.1 打破文化圈层,助推财经知识普及 |
3.4.2 组建数据整合团队,注重团队合作 |
第4章 “饭统戴老板”公众号运营策略 |
4.1 栏目功能设置:交叉性与交互性 |
4.1.1 注重推送文章交叉性 |
4.1.2 注重与受众交互性 |
4.2 话题内容选择:热点覆盖面广 |
4.2.1 文章话题类型多元 |
4.2.2 文章关键词关联性强 |
4.3 标题拟定特色:短小精悍幽默化 |
4.3.1 标题形式多样,受众好奇心与话题讨论性并重 |
4.3.2 严控字数,注重单字(词)深意 |
4.4 视觉化传播编排:突出主题的观点性 |
4.4.1 “先图后文”的固定阅读形式 |
4.4.2 图片选取的观点性较为突出 |
4.5 语言风格固定:严谨且幽默 |
4.5.1 专业与诙谐并重,严谨不失趣味 |
4.5.2 新媒体背景下受众需求的运营考量 |
4.5.3 犀利与温柔相辅,客观不失信心 |
4.6 “饭统戴老板”公众号传播方式 |
4.6.1 推送频率和时段固定且特殊 |
4.6.2 聚焦科技热点,满足充实内涵与投资需求 |
第5章 “饭统戴老板”公众号运营不足 |
5.1 注重受众倾向性削弱议程设置的目的性 |
5.2 议题选择广泛性遮蔽议程设置的周期性 |
5.3 编辑排版单一性降低议程设置的吸引性 |
第6章 “饭统戴老板”公众号对行业的启示 |
6.1 凡推必精,打造个人财经品牌 |
6.2 坚持打造原创推送文章为核心 |
6.3 高层级信源拟人化“戴老板”形象 |
6.4 构建双向互动性的软文运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2)南京国民政府侨刊研究(1937-1945) ——以侨务机构的四种期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二、选题论证 |
三、学术史综述 |
四、学术要点 |
五、相关界定 |
第一章 国民政府侨务机构的历史回顾 |
一、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 |
(一)历史沿革 |
(二)组织机构 |
(三)抗战时期的侨务工作 |
二、国民党海外部 |
(一)历史沿革 |
(二)组织机构 |
(三)抗战时期的侨务工作 |
第二章 1937—1945 年国民政府侨刊的创办与概况 |
一、侨委会期刊的创办与概况 |
(一)全面抗战爆发前的侨刊回顾 |
(二)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三种侨刊 |
(三)《华侨青年》 |
二、海外部《华侨先锋》的创办与概况 |
(一)创办宗旨 |
(二)栏目设置及征稿条例 |
(三)创办及经营情况 |
三、侨务领导人与侨刊 |
(一)陈树人与侨刊 |
(二)吴铁城与侨刊 |
(三)刘维炽与侨刊 |
四、侨刊与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 |
(一)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 |
(二)侨刊对侨务政策的体现和补充 |
第三章 侨刊对华侨抗战的动员 |
一、海外华侨的潜在力量 |
(一)华侨的人数及其在海外的分布 |
(二)南洋华侨的职业与经济力量 |
(三)华侨的爱国心及其与国民党的密切关系 |
二、国民党要员出国宣慰华侨 |
三、坚定抗战信念 |
(一)驳斥日寇谬论与伪宣传 |
(二)坚持抗战 |
四、对华侨的建议 |
(一)经济方面支援祖国抗战 |
(二)积极参与二期抗战 |
(三)积极参与精神总动员 |
(四)合理应对欧战与日本南进 |
(五)积极参与国际宣传 |
第四章 侨刊注重报道华侨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
一、侨刊关于华侨抗战贡献的专栏 |
二、侨刊中有关华侨贡献的内容 |
(一)抵制日货与讨汪 |
(二)捐款捐物 |
(三)投资建设 |
(三)回国服务 |
三、侨刊对华侨抗战贡献的评价 |
第五章 侨刊对发展华侨教育的重视 |
一、华侨教育问题 |
(一)对华侨教育问题的检讨与认识 |
(二)论华侨教育的发展与改进 |
(三)论战后侨民教育 |
二、归国侨生 |
(一)归国侨生与回国升学接待所 |
(二)对归国侨生的认识 |
(三)对归国侨生的要求与期望 |
三、翁之达的侨教观 |
(一)侨校问题 |
(二)发展不同形式的教育问题 |
(三)侨生问题 |
第六章 侨刊对救济华侨问题的关注 |
一、救济华侨的背景 |
二、国民政府救侨的原因及政策 |
三、侨刊报道的对华侨的救济 |
(一)救济华侨 |
(二)救济侨生 |
四、论救侨 |
第七章 侨刊关于其他方面的内容 |
一、侨刊关于国民党海外党务方面的内容 |
(一)抗战时期的海外党务工作 |
(二)对发展海外党务提出的要求与建议 |
(三)对中国共产党的负面评价 |
(四)海外各地国民党党务的发展历史 |
二、侨刊对国民党军队抗战形象的塑造 |
三、侨汇与复员问题 |
(一)侨汇问题 |
(二)海外复员问题 |
第八章 关于侨刊的历史思考 |
一、国民政府四种侨刊之间的异同 |
(一)相同之处 |
(二)不同之处 |
二、国民政府侨刊与汪伪政府《侨务季刊》的对比研究 |
(一)汪伪政府《侨务季刊》简介 |
(二)相同之处 |
(三)不同之处 |
三、国民政府侨刊的性质 |
(一)新闻性 |
(二)文艺性 |
(三)商业性 |
(四)政治性 |
(五)指导性 |
四、评价与启示 |
(一)积极作用 |
(二)存在的问题 |
(三)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的成立 |
第一节 南京局成立的历史背景 |
一、战后苏联对华政策 |
二、战后美国对华政策 |
三、国民党的对共政策 |
四、中共的应因之策 |
第二节 中共中央南京局的组织系统 |
一、中共中央南京局的组织机构 |
二、中共中央南京局下属各级党组织 |
第二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与南京谈判 |
第一节 中原解围:“应先解决中原问题” |
一、中原内战“一触即发” |
二、视察宣化店 |
三、缓解中原危局 |
四、营救转移突围人员 |
第二节 东北停战谈判 |
一、东北内战问题之由来 |
二、让出长春换和平 |
三、力促六月休战谈判 |
四、再次作出重大让步 |
第三节 谈判黄河归故 |
一、历史复杂的黄河归故 |
二、“先修故道再堵决口” |
三、谈判善后救济 |
第四节 支持第三方面奔走和谈 |
一、从五人直接会谈到五人小组会谈 |
二、为了教育人民 |
三、愤责折衷方案 |
第三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与统战工作 |
第一节 “千百颗子弹打在一个标的上” |
一、各民主党派的建立 |
二、“对进步朋友应多加关注” |
三、“为奔走和平之举” |
第二节 “至诚至勇反内战” |
一、下关:“你们的血不会是白流的” |
二、昆明:“暗杀枪声已洞穿一切政治欺骗” |
三、成都:“为民主必须反特务” |
第三节 “再接再厉争民主” |
一、共同抵制伪“国大” |
二、拒不承认伪“宪法” |
三、“绝不参加一党独裁之政府” |
第四节 “造成最广泛的阵容” |
一、“在军队中进行有力的系统工作” |
二、争取国民党上层民主人士 |
第四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与第二条战线的开辟 |
第一节 “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 |
一、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对学生的政策 |
二、领导上海学生游行 |
三、抗议美军暴行 |
第二节 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 |
一、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工人的状况 |
二、领导工人经济斗争 |
三、领导工人政治斗争 |
第三节 蓬勃发展的民变运动 |
一、蓄势:“保存力量,隐蔽待机” |
二、反抗:反“清剿”反“三征” |
三、角力:“实行小搞,准备大搞” |
第五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的宣传工作 |
第一节 “活泼多样的宣传形式” |
一、召开新闻发布会 |
二、“办报就是打政治仗” |
三、建立新华社南京分社 |
第二节 贯彻党的宣传方针 |
一、宣传要赢得人心 |
二、以真实批驳谣言 |
三、加强宣传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宣传“也要讲究统战政策” |
一、争取中立报纸 |
二、统战记者工作 |
三、海外沟通与宣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三、对国内外高新区法治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 |
一、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二、论文创新 |
第一章 区域法治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与概念探析 |
一、“地方法治”或“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 |
二、“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探析 |
第二节 区域法治研究的基本框架 |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 |
二、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 |
第二章 高新区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区域法治动力及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
一、地方法治竞争理论及其局限性 |
二、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 |
三、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一、科技是高新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动力 |
二、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 |
第三章 高新区法治的立法建构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历史检视 |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及政策、立法变迁 |
二、高新区立法的现实检讨 |
三、我国高新区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的域外经验 |
一、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方面的立法实践 |
二、域外立法实践对我国高新区立法的启示 |
第四章 高新区的行政法治 |
第一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综合执法 |
第三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促进型行政 |
第五章 高新区法治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部门法属性 |
一、区域立法的概念评判 |
二、高新区地方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与“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 |
一、“先行先试”立法模式的界定 |
二、法治试验的功能及其完善 |
第三节 高新区立法的复制与推广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价值探寻:比较法学的视角 |
三、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基本功能:比较方法的转向 |
四、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步骤设计:功能比较的运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李铁夫的“革命艺术”观——从李铁夫的漫画《今日时局》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革命艺术观之发韧——从《今日时局》说起 |
二、李铁夫广西之行——革命艺术观新的探索与思考 |
三、至诚地为人民工作—与大时代同行 |
结语 |
(6)基于框架理论的“新粤商”媒介形象建构 ——以中国大陆报刊(2008-2017)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再现真实:媒介形象相关研究 |
2.2 商人群体:粤商相关研究 |
2.3 交汇传承:传统粤商与新粤商形象 |
2.4 相关理论概述 |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3 抽样设计 |
3.4 定义和编码 |
4 新粤商媒介形象的新闻框架分析 |
4.1 新粤商报道的基本情况 |
4.2 取景框架:新粤商报道的内容分析 |
4.3 叙事框架:新粤商报道的话语分析 |
4.4 本章小结及研究发现 |
5 新粤商报道框架的影响因素及传播策略 |
5.1 新粤商报道框架的影响因素探究 |
5.2 基于品牌传播特点的新粤商传播策略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 |
致谢 |
(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 |
第一节 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
二、列宁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
三、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
第二节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文化领导权的实践 |
一、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 |
二、西欧共产党的实践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建党初期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思想萌芽 |
一、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领导权认识的历史背景 |
二、陈独秀、李大钊对于思想文化领导的重视 |
三、中国共产党争取思想文化战线领导权的初步实践 |
四、中国共产党争取思想文化战线领导权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初步提出 |
一、大革命失败后思想文化战线的形势 |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概念的提出 |
三、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时期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斗争 |
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争夺文化领导权的特点 |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系统形成 |
一、延安时期文化领导权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毛泽东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争夺文化领导权问题上的特点 |
第三章 以争夺知识分子为途径实现文化领导权 |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教训 |
一、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错误 |
二、知识分子问题上的错误导致的后果 |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争夺与培养 |
一、建立左翼文化团体 |
二、建立文化统一战线 |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大量吸收知识分子 |
一、抗战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争夺 |
二、谁抢到知识分子,谁就抢到天下 |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
第四节 知识分子在争夺文化领导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形成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作用 |
第四章 学术领域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引领与导向 |
第一节 学术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意义 |
一、学术领域是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阵地 |
二、学术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的特点 |
三、确立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是争夺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方式 |
第二节 在学术论战中引领学术研究的方向 |
一、科玄论战中唯物史观派的引领导向 |
二、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历史影响 |
三、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新儒学运动的批判及影响 |
四、“学术中国化”思潮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及主导 |
第五章 政治思想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斗争与博弈 |
第一节 政治思想领域夺取文化领导权的意义 |
一、政治思想是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核心领域 |
二、政治思想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任务 |
第二节 国共两党关于“中国之命运”的论战 |
一、“中国之命运”提出的背景 |
二、国共两党的思想交锋 |
三、中国共产党批判《中国之命运》的意义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民盟建国方案的引导 |
一、民盟的“民主统一和平建国”方案 |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国方案 |
第四节 三民主义论战 |
一、国民党将三民主义儒学化 |
二、汪精卫对三民主义的歪曲 |
三、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践行以及对歪曲三民主义的批判 |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夺取文化领导权的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夺取文化领导权的基本经验 |
一、重视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的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的前提 |
二、实现理论创新是实现文化领导权的核心 |
三、建立广泛的文化统一战线是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基础 |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旨归 |
五、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是实现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主干力量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夺取文化领导权的现实启示 |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 |
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夯实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坚实基础 |
三、把握不同领域的文化建设规律,合力推动文化领导权的整体建设 |
四、在学术领域把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成为主干工程 |
五、创新宣传方式,引导新闻舆论的正确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抗战文化”研究热与非常态社会环境下媒介研究的冷思考 |
一、“抗战文化”与“非常时期”的出版业研究 |
二、桂林“文化城”独特历史现象中的文化供应社 |
三、基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下的抗战出版史个案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综述:有关“抗战文化”、“桂林'文化城'”和“出版史个案”的研究概况 |
一、关于“抗战文化”与“抗战出版史”的研究情况 |
二、关于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研究情况 |
三、关于抗战时期出版个案的研究情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体内容与创新点:基于传播学理论构架的出版史个案研究 |
一、基于历史学研究的史料爬梳 |
二、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内容构架 |
三、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文化供应社:非常态社会环境下诞生的媒介组织 |
第一节 冲突与流徙:抗战时期的文化传播生态 |
一、战时文化变迁:出版业的西迁与空间格局的转变 |
二、意识形态博弈:日伪、中央、中共战时文化政策之比较 |
三、聚合与多元:战时出版业的文化传播特征 |
小结 |
第二节 求同存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
一、新桂系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开放的政治姿态 |
二、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统一战线策略在广西的实践 |
三、地利与人和:桂林“文化城”形成的硬、软条件 |
四、桂林“文化城”独特的文化传播现象分析 |
小结 |
第三节 新军突起:文化供应社的诞生与发展 |
一、序曲:广西建设研究会对进步文化传播的铺垫 |
二、筹备与成立(1939年) |
三、发展期(1939年—1942年) |
四、转型期(1942年—1944年) |
五、重建期(1945年—1948年) |
六、转移期(1949年—1953年)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股份制”的出版企业与“进步性”的出版同人 |
第一节 “二元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模式与组织架构 |
一、文供社的董事会、监事会构成及股东会议制度 |
二、文供社的企业融资及增股状况 |
三、文供社的企业构架与运行 |
小结 |
第二节 进步性的人事组织策略与危机应变 |
一、建社初期的人事结构及学习型组织建设 |
二、皖南事变后的人事调整与出版人的坚守 |
小结 |
第三节 “监护人”:文供社的管理层 |
一、李任仁:“数茎红花带雨横” |
二、陈劭先:“海内几人同” |
三、陈此生:抗战文化合作的“桥梁” |
四、万民一、万仲文、赵晓恩:临危受命的“掌门人” |
小结 |
第四节 “把关人”及“舆论领袖”:文供社的编辑群与作者群 |
一、胡愈之:大众文化出版的操盘手 |
二、邵荃麟:进步文化建设的思想者 |
三、傅彬然、宋云彬、杨承芳等:学养深厚的出版专家 |
四、文供社的作者群:进步文化传播的“舆论领袖”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众化”语境下文供社的出版生产 |
第一节 抗战语境下的传播受众与文化出版 |
一、抗战时期的传播受众的特征 |
二、抗战时期“大众化”的出版特征 |
三、桂林“文化城”的出版物概况 |
小结 |
第二节 文化供应社的编辑方针及出版概况 |
一、制定与完善(1939年—1942年):以通俗读物为核心的编辑方针及书刊生产 |
二、发展与转型(1942年—1944年):以文艺类书籍为主的书刊生产 |
三、收缩与转移(1944年—1953年):以重版为主的维持性生产 |
小结 |
第三节 “文化室图书”与《新道理》:“大众化”传播语境下的通俗读物 |
一、大众文化传播的空间布局:“文化室图书” |
二、大众文化传播的时间延展:《新道理》杂志 |
小结 |
第四节 从“大众文艺读物”到“文学创作丛刊”:抗战文艺向深处挖掘之路 |
一、“大众文艺读物”的生产 |
二、通俗文学单行本的流行 |
三、青少年文艺类丛书的普及 |
四、“文学创作丛刊”的问世 |
小结 |
第五节 《文化杂志》月刊:学术理论的阐扬与抗战文艺的传播 |
一、《文化杂志》的创刊与编辑内容分析 |
二、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学术理性的阐扬 |
三、“文艺”栏目的设置与抗战文学的传播 |
小结 |
第六节 地方性出版物:权力场的借势与平衡 |
一、《干部政策》:广西地方干部建设学校的教材出版 |
二、“国民教育丛书”:广西“新县制”下的国民基础教育指导书 |
三、其他广西地方性书籍及学术书籍的出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供社战时的发行策略与话语权的斗争 |
第一节 文供社发行渠道的建设与拓展 |
一、1939年—1941年:发行部门的草创与发展 |
二、1941年—1943年:发行业务的壮大与延伸 |
三、1944年—1953年:抗战末期发行工作的转移与战后的重建 |
小结 |
第二节 文供社的发行方式 |
一、门市与批发 |
二、邮购业务 |
三、流动发行 |
小结 |
第三节 文供社的营销策略 |
一、品牌形象的建立 |
二、行政力量推广 |
三、自办期刊推广 |
四、广告宣传推广 |
五、书刊促销策略 |
第四节 “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与战时桂林出版生态 |
一、广告主体分析 |
二、广告内容分析 |
三、广告书价分析 |
小结 |
第五节 抗战文化的多形式传播与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
一、形式多样的抗战文化传播形式 |
二、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供社的出版传播效果、历史贡献及思考 |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活动的传播效果 |
一、出版物的传播覆盖面与数量 |
二、传播受众的反馈与影响 |
小结 |
第二节 文供社抗战文化传播的历史贡献 |
一、团结和保护了大量进步文化人维系了进步文化事业的开展 |
二、在文化运动低潮时期繁荣了抗战文化与地方文化 |
三、对抗战文化研究特别是抗战文学研究保存了大量的史料 |
四、为中国现代出版精神的建设提供历史参考 |
第三节 文供社出版活动的历史局限 |
一、通俗读物的过剩与经典作品的缺乏 |
二、权力场的博弈影响了出版生产的不稳定 |
三、战后未能延续文化生命服务地方出版事业的遗憾 |
第四节 对文化供应社出版传播活动历史的思考 |
一、“压制还是包容”:文化体制的策略选择 |
二、“顺为还是变革”:媒介组织的战时选择 |
三、“迎合还是引导”:传播主体的文化选择 |
本文结论 |
附录一: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大事记 |
附录二: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编印书籍目录 |
附录三: 《文化杂志》分类目录索引 |
附录四: 相关图片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晚清社会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晚清社会小说的研究价值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社会小说”辨析 |
第一节 “社会”一词含义 |
第二节 晚清小说分类理论及“社会小说”的提出 |
第三节 作为文学潮流的“社会小说” |
第二章 社会小说之一:政治小说 |
第一节 教化传统:从旧小说到新小说 |
第二节 政治小说的发现及勃兴 |
第三节 政治小说的主题:民族独立与国家建设 |
第三章 社会小说之二:暴露小说 |
第一节 暴露小说风行的原因 |
第二节 现形:暴露小说看待社会的方式 |
第三节 滑稽:暴露小说的风格及意味 |
第四章 社会小说之三:世事小说 |
第一节 现实主义传统及晚清世事小说的繁荣 |
第二节 世事小说与短篇小说的兴盛 |
第三节 抒情性:世事小说的独特品格 |
第五章 社会小说之四:类史小说 |
第一节 不同以往的“历史意识” |
第二节 文化史与风俗史:不断展开的社会画卷 |
第三节 类史小说向社会言情小说演变 |
结语: 过渡形态的社会小说 |
附录 |
附录一 社会小说相关编年 |
附录二 政治小说作品表 |
附录三 暴露小说作品表 |
附录四 白话报刊所刊载小说 |
附录五 晚清报刊中的短篇小说 |
附录六 商务印书馆出版小说考及作品表 |
附录七 稀见报刊所载小说作品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政治与学术的双向展开——章太炎与近代报刊 ——章太炎与近代报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在求是与致用之间 |
(二) 新闻学视野下之章太炎 |
二、学术史之综述 |
(一) 以新闻学开局面 |
(二) 以思想史立根基 |
(三) 各章内容之学术追踪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 |
第二章 作为学问家报人的章太炎 |
一、章太炎与近代报刊关系之简述 |
二、章太炎步入报业原因探析 |
(一) 章太炎与浙江士人的职业选择 |
(二) 文人论政的传统 |
三、章太炎办报内容的三个面相 |
四、结语 |
第三章 1900前章太炎的办报活动 |
一、章太炎办报之思想基础 |
(一) 晚清经世实学与传统学术的初次转型 |
(二) 对维新变法之宣传 |
二、维新遗产:学会与报刊的有机结合 |
三、以报刊开浙江风气之先 |
四、结语 |
第四章 革命风潮之初盛:章太炎与《苏报》 |
一、章太炎与保皇派的两次论争 |
(一) 《正仇满论》:章太炎与保皇派的第一次论争 |
(二) 章太炎与保皇派的第二次论争 |
二、作为《苏报》撰稿人的章太炎 |
三、1903年革命风潮中之《苏报》 |
四、“苏报案”对于章太炎个人之影响 |
五、国内外舆论与“革命圣人” |
(一) 舆论之关注 |
(二) 行动的自由主义者 |
六、“苏报案”之影响力 |
七、结语 |
第五章 从革命到启蒙:章太炎与《民报》 |
一、章太炎及其主办之《民报》 |
(一) 章太炎接手《民报》 |
(二) 章太炎主办《民报》之理念 |
二、章太炎主持《民报》后的新开拓 |
(一) 新气象之总体概述 |
(二) 《俱分进化论》之指导意义 |
(三) 略论前六期《民报》之办报旨趣 |
(四) 太炎弟子的首次集结 |
(五) 《民报》传播对象研究 |
(六) 《民报》与晚清侠风 |
三、《民报》与革命舆论的构建 |
(一) 君宪派所办报刊与《民报》的相关性因子 |
(二) 《民报》所构建之法国大革命图景 |
(三) 章太炎对君宪派国家主义的否定 |
(四) 章太炎与革命道德之舆论构建 |
四、启蒙与革命:《新民丛报》与《民报》在国内之传播效力 |
五、结语 |
第六章 国粹与“学战”:章太炎与辛亥前的学术期刊 |
一、学术报刊:戊戌“学战”的一种延续 |
(一) 《民报》宗旨与《国粹学报》相通 |
(二) 《国粹学报》的灵魂 |
(三) 国粹、国故和国性 |
二、对晚清舆论中的反传统思想之否定 |
(一) 反传统思想之否定 |
(二) 语言文字学所造成之舆论 |
三、《国粹学报》所构建的孔子形象 |
(一) 近代报刊舆论中的孔子 |
(二) “化圣为凡”的孔子形象 |
四、“国粹”之传播效力 |
(一) 《国粹学报》在学术界之影响力 |
(二) 辛亥革命前学术期刊之特征 |
五、《教育今语杂志》:中国教育史上的隐秘一页 |
(一) 《教育今语杂志》之创办 |
(二) 《教育今语杂志》之教育观 |
(三) 《教育今语杂志》之发行及影响 |
六、结语 |
第七章 舆论监督与报刊转型:章太炎与《大共和日报》 |
一、政党政治之实践与报刊转型 |
(一) 《大共和日报》创刊之背景 |
(二) 以“完全共和政府”为职志 |
(三) 致力于政党监督和舆论监督 |
(四) 在“党报”与“国报”之间 |
二、《大共和日报》致力于舆论监督之努力——以民国元年为中心 |
(一) 鼓吹共和 |
(二) 消弭党争 |
(三) 对南京临时政府之监督 |
三、章太炎与民国元年之舆论界 |
四、结语 |
第八章 学术民间化之新探索:章太炎与《华国月刊》 |
一、《华国月刊》之创建 |
(一) 太炎弟子的第二次集结 |
(二) 对新文化—新文学之反动 |
二、《华国月刊》之表现 |
(一) 致力于国故研究之领域 |
(二) 民间道路的坚守 |
三、瞥观《制言》杂志 |
四、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香港学者纵论粤港风云(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创财经类微信公众号“饭统戴老板”运营策略研究[D]. 王雨康. 塔里木大学, 2020(10)
- [2]南京国民政府侨刊研究(1937-1945) ——以侨务机构的四种期刊为中心[D]. 吕承祯.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研究[D]. 朱凤强.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D]. 邹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5]李铁夫的“革命艺术”观——从李铁夫的漫画《今日时局》说起[J]. 黄大德. 美术学报, 2018(05)
- [6]基于框架理论的“新粤商”媒介形象建构 ——以中国大陆报刊(2008-2017)报道为例[D]. 陈薇. 暨南大学, 2018(01)
- [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与实践研究[D]. 刘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8]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D]. 宋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9]晚清社会小说研究[D]. 吴建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10]政治与学术的双向展开——章太炎与近代报刊 ——章太炎与近代报刊[D]. 王磊.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