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林实生选择育种(论文文献综述)
石天磊[1](2021)在《“石门核桃”种质资源的评价与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认为核桃(Juglans regia L.)系胡桃科核桃属多年生落叶果树,是珍贵的食用干果和油料树种。我国核桃种植面积及产量居世界首位,审定的品种多达600多个,但部分主栽品种存在品质良莠不齐、抗病和抗逆性差等缺点。河北省“石门核桃”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遗传资源丰富,一度享誉国内外。本文针对“石门核桃”种质资源进行了收集保存、坚果品质评价、香气成分分析、鲜食核桃低温贮藏试验,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搜集获得了103份核桃资源,坚果多为圆形或近圆形果,单果质量12.15~24.11 g,核仁质量5.45~12.07 g,出仁率37.17%~61.57%,核壳厚度0.79~2.02mm。筛选出10个实生优株,具有大果、壳薄,易出整仁,核仁饱满、颜色浅,脂肪含量高,香而不涩等特点。对35份核桃资源进行了SSR分析,筛选出的16对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4810~0.7656之间,具有较高的多态性。以引物WGA4、WGA276和WGA294构建了35份核桃资源的指纹图谱。采用UPGMA法构建进化树,在遗传距离0.26处将35份资源分为五类,麻核桃品种‘盘龙纹’独自聚为一类,实生资源与其他品种资源分布于其他四类中。测定分析了8份核桃资源的主要香气物质,共检测到29种化合物,其中醛类物质11种,烷烃类物质4种,醇类物质3种,酯类物质3种,酚类物质1种,酸类物质4种,其他物质3种。8份核桃资源坚果的香气物质以醛类和烷烃类物质为主,其中,“石门核桃”、‘辽宁1号’、‘香玲’以醛类物质为主,‘清香’以烷烃类为主。香气浓郁的“石门核桃”中壬醛和(E,E)-2,4-十一烷二烯醛含量丰富。将“石门核桃”栽培品种‘早硕’与对照品种‘西岭’的青皮核桃用0.33 mm聚乙烯袋包装,贮藏在(0±1)℃冷库中。贮藏期间,两个品种的脂肪含量变化不明显,‘早硕’蛋白质含量20 d左右开始降低,而‘西岭’在60 d左右开始降低。结合POD、SOD和MDA的变化分析,‘西岭’比‘早硕’更耐贮藏,然而‘早硕’的含水量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西岭’,鲜食品质更佳。
戴艳花[2](2020)在《陆川油茶子代叶片及果实表型性状差异初步研究》文中提出陆川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份以及越南的北部地区,是南部油茶种植区较有发展潜力的物种之一,但现有油茶林中以实生林分为主,产量变幅大,大小年明显。为了更好的了解陆川油茶的遗传变异规律,指导陆川油茶育种,本文以陆川油茶实生林分、无性系、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从不同层次对陆川油茶叶片和果实表型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陆川油茶实生林分、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叶片叶重、叶柄长、叶片长、叶片宽、叶形指数、锯齿数、叶片尖端长度7个表型性状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无性系叶片平均变异系数和相对极差为14.9%和49.54%,半同胞家系单株叶片平均变异系数和相对极差为15.61%和41.73%,其中,叶片尖端长度差异最大,叶重次之,叶长、叶宽和叶形指数差异最小。半同胞家系内各单株间叶片的表型特征F值均极显着,而家系间均不显着,表明变异主要以家系内变异为主,占比39.79%,家系内单株间叶片表型性状变异丰富。2、陆川油茶半同胞家系间及家系内单株间果实单果重等表型性状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果高、果径及果形指数变异幅度较小,分别为5.59%~11.25%,其次是鲜出籽率和果皮厚度,变异系数为16.08%、19.33%,而籽粒数、单果重、鲜籽重和单籽重变异幅度最大,为26.69%~39.4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半同胞家系果实果高、籽粒数和鲜籽重的变异来源于家系内,果实鲜籽重的变异来源于家系间,而果实单果重、果径、果皮厚、果形指数和鲜出籽率5个性状的变异不仅来自于家系内,还来自于家系间。半同胞家系间多样性程度小于家系内,平均分化系数为43.90%,各表型分化系数变化幅度18.93~74.92%之间,鲜出籽率的变异以家系间变异为主,占比34.95%,果高、籽粒数和单籽重的变异以家系内变异为主。3、陆川油茶无性系和半同胞家系单株叶片叶重与叶长、叶宽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叶柄长度与叶片长度也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无性系果实表型性状相关性结果中,单果重与果高、果径、果皮厚、籽率数、鲜籽重之间,果高与果径、籽粒数、鲜籽重、鲜出籽率之间等18个关系呈现极显着正相关性(P<0.01);半同胞家系单株果实中则有19个关系呈现极显着正相关性(P<0.01)。半同胞家系果实单果重、果高、果径和果形指数与母本无性系果实形态特征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P<0.01)。陆川油茶无性系与母本有显着性差异(P<0.05),单株内叶片和果实的形态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果实形态特征的遗传稳定性要优于叶片形态特征。半同胞家系果实的形态特征较好的遗传了母株果实的形态特征。
关淑文[3](2020)在《竹叶花椒的皮刺发育分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竹叶花椒属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树体生长迅速、固土保水能力强、早实丰产,果实可用作食用调料和中药材,是具有很有的生态效益的经济树种。但竹叶花椒表面密生皮刺,这给竹叶花椒的种植、管理、采收、加工等工序造成一定麻烦,且目前尚未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本研究试图从形态学的观测角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因角度阐释竹叶花椒皮刺发育的部分分子机理,为日后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出少刺或无刺的竹叶花椒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对5个嫁接品系和1个实生品系共30株竹叶花椒的120段枝条的枝直径、皮刺数、皮刺高、皮刺长和皮刺宽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其次,对竹叶花椒嫁接树与实生树嫩梢上的叶和茎进行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出可能与竹叶花椒皮刺发育相关的CCR和CHS基因,然后依据筛选出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进行基因克隆。再利用NCBI、DNAMAN等软件对克隆得到的CCR和CHS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在竹叶花椒嫁接树和实生树各器官中CCR和CHS基因的具体表达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对5个性状的测量数据统计显示,皮刺高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皮刺数、皮刺长和皮刺宽,枝直径的变异系数最小。2、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显示,除枝直径外,皮刺长、宽、高和皮刺数在嫁接后存在极显着差异;无论是在皮刺长、宽、高还是在皮刺数方面,对照组(实生树)与各实验组(嫁接树)之间差异均极显着,而各实验组间大部分差异不显着。3、相关分析显示,皮刺长、皮刺宽、皮刺高和皮刺数相互之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且都与枝直径不相关。4、经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出可能与竹叶花椒皮刺发育相关的1个CCR基因和1个CHS基因。并成功克隆得到竹叶花椒CCR和CHS基因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Za CCR和Za CHS,NCBI ID为MK953726和MK953733,大小分别为990bp和1 173bp,编码329和390个氨基酸。5、Za CCR和Za CHS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35 680.65Da、42 710.46Da,理论等电点分别为5.93、6.35。蛋白序列分析结果表明Za CCR含有4个CCR功能结构域;Za CHS含有2个CHS高度保守序列和2个CHS功能结构域。6、Za CCR与甜橙、蜜柑、克里曼丁桔和毛白杨的CCR相似性分别为86.32%、86.02%、85.71%、71.00%;Za CHS与甜橙、克里曼丁桔、蜜柑和瓯柑的CHS相似性分别为80.51%、80.25%、80.00%、79.49%。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Za CCR与甜橙、克里曼丁桔、蜜柑的CCR亲缘关系较近;Za CHS与甜橙、克里曼丁桔、蜜柑的CHS亲缘关系较近。7、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Za CCR的表达量从高到低分别为:嫁接树茎、实生树茎、嫁接树叶、实生树叶;Za CHS的表达量从高到低分别为:嫁接树叶、嫁接树茎、实生树茎、实生树叶。
王秀荣[4](2020)在《优质晚花杏扁资源筛选及杏扁新品种选育》文中研究指明杏扁(Prunus armeniaca×P.sibirica)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oideae)杏属(Armeniaca Mill),其种仁饱满、味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树体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本研究针对目前我国优良杏扁品种少,尤其是集丰产、优质、晚花于一身的杏扁品种更少的生产实际问题,以抗冻优株的自然杂交实生后代为选育对象,通过重要性状变异调查、相关性分析,经初选、复选、新品种对比等研究,最终育成2个优质、晚花杏扁新品种。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对同一批自然杂交实生后代进行了重要性状变异程度的分析,其中基于开花期的变异,开花最早和最晚的单株盛花期可相差9d,盛花期最晚的单株为13-26,比对照品种‘龙王帽’和‘优一’分别晚9d和8d;基于早果丰产性的分析,早果性植株(定植第3年结果)占整个后代群体的80.8%,其中早期结果量最大的单株为16-20,单株结果数达612个;基于口感品质的分析中,杏扁仁的甜苦比例接近1:1,其中甜仁单株中优质率达21%;基于出仁率的分析,其中最高的达56%,单株编号为03-32;基于核壳厚度的分析,其中最薄的为0.53mm,单株编号为03-09。2.不同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杏核的“核壳厚度”与“单核重”之间相关关系强,与“单仁重”之间相关关系中等,与“出仁率”之间存在中等负相关关系;“成熟期”与“出仁率”之间相关关系弱,与“单仁重”之间相关关系极弱,与“单核重”之间不具有相关关系;“单仁重”与“出仁率”之间相关关系极弱。3.在初选中以品质优、出仁率高、晚花性、早果性重要性状作为衡量标准,分别筛选到182、218、130、189个优株。4.在复选中,首先综合品质、出仁率、晚花、早果丰产等特性得到优株21株,进一步参照树势、抗病性等性状得到优株13株。5.先后育成2个优质、晚花新品种,分别为‘张仁一号’(选育编号10-31)和‘张仁3号’(选育编号12-26),并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其中‘张仁一号’已于2019年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20190299。综上所述,实生选种仍然是杏扁育种的主要方式,是最为快捷、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经过多年努力,选育出优质、晚花、丰产新品种2个,以上研究填补杏扁晚花抗冻品种的空缺,可以确保本地区乃至全国杏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顾光仕[5](2020)在《锥栗农家品种栗疫病抗性的变异分析及遗传作图群体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锥栗(Castanea henryi)是我国特有的木本粮食树种。福建省建瓯市锥栗栽培历史悠久,通过不断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已形成了一批表型优良的农家品种。栗疫病的发生严重影响锥栗农家品种的产量和品质,选育高抗新品种是防治栗疫病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建瓯市主栽的17个锥栗农家品种为材料,建立锥栗疫病抗性的检测方法,进行锥栗农家品种栗疫病抗性及重要经济性状的变异分析,开展锥栗农家品种的人工杂交,研究锥栗杂交后代栗疫病抗性及苗期表型性状的变异,建立锥栗疫病抗性遗传作图群体。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锥栗疫病抗性的遗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联合利用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的方法选育抗病品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来自建瓯市水源乡锥栗农家品种的染病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根据形态学观察和DNA序列测定,可确定该病原菌就是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通过对锥栗农家品种“处暑红”和“油榛”离体枝条的栗疫病抗性检测,确定适合评价栗疫病抗性的时间为接种后的第21d。2.对锥栗农家品种的栗疫病抗性及重要经济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17个农家品种的栗疫病染病指数为23.55~59.00,其中栗疫病抗性最高的是小尖嘴,最易感病的是处暑红,将供试农家品种的抗病类型分为4类;24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7.78%~49.65%之间,平均变异系数为21.79%,其中可溶性蛋白的变异系数最小,果实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农家品种间的叶脉数存在显着差异(P≤0.05),栗疫病染病率和其他17个性状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对24个表型性状进行标准化排序,处暑红、乌榛和黄榛排前3位。聚类分析可将17个农家品种聚为4大类。3.利用5个农家品种进行了双列杂交,共获得15个杂交组合的果实,杂交果实性状间均存在一定的变异,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在9.25%~35.87%之间,平均变异系数为18.19%,果苞高的变异系数最小,坚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4.对锥栗农家品种杂交后代的栗疫病抗性及苗期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27个家系的栗疫病染病指数从20到45不等,平均染病指数为30.77;其中疫病抗性最高的是JO4×JO1和JO6×JO12它们的染病指数均为20,最易感病的家系是JO12×JO6,染病指数为45。各性状变异系数在15.18~29.41%之间,平均变异系数为21.08%。家系间栗疫病染病率、苗高、叶片长、叶片长宽比、叶柄长和叶面积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对27个家系群体进行了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的选择。5.对4个较大的F1家系的栗疫病抗性及苗期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家系JO6×JO12的栗疫病染病率变异系数(19.43%)和苗期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25.54%)较大。结合亲本的分子标记遗传距离,确定JO6×JO12家系可以作为构建锥栗遗传连锁图谱的作图群体。
李艳丽,熊欢,彭小博,邹锋,袁德义[6](2019)在《锥栗嫁接苗与实生苗叶片解剖特征及光合特性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2年生锥栗嫁接苗与实生苗为试材,比较分析2种苗木在叶片生长状况、形态结构及光合特性上的差异,为锥栗的良种苗木繁育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主要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法和石蜡切片法。【结果】①嫁接苗与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现量子效率(AQY)及叶绿素(a+b)含量(Cc)等光合指标的差异显着(P<0.05),嫁接苗的Cc为(4.35±0.47)mg·dm-2>实生苗(2.43±0.48)mg·dm-2,Pmax为(6.77±0.01)μmol·m-2 ·s-1>实生苗(5.13±0.002)μmol·m-2 ·s-1。②叶片的生长指标,嫁接苗的叶面积和叶干物质量较高、比叶面积较低,嫁接苗叶面积为(44.23±5.78)cm2是实生苗(24.55±4.57 cm2)的1.80倍。③与实生苗相比,嫁接苗的叶片厚度、主脉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气孔密度以及叶脉密度等结构指标均较高。其中,嫁接苗的栅栏组织厚度、主脉厚度及下表皮气孔密度分别高出实生苗35%、38%和50%。【结论】锥栗苗木的光合能力与叶片结构特征关系密切,嫁接苗叶片的生长状况优于实生苗,对光的适应性和光合利用能力强于实生苗。
王丽媛[7](2019)在《柿雄性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雄花形成的调控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柿(Diospyros kaki Thunb.)属于柿科(Ebenaceae)柿属(Diospyros)植物,是原产我国的、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在食品、保健、化工和医药等领域的开发价值和应用潜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柿绝大部分栽培品种为完全雌株、少数雌雄同株或杂性同株(同时开雌花、雄花和两性花),柿野生种质零星分布在适生山区,在这些野生种质中,偶然存在少量完全雄株。柿雄性种质资源的缺乏及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一方面严重限制了柿杂交育种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因限制了2n花粉得率高的雄性种质资源的筛选,进而也不利于多倍体育种工作的进行,最终阻碍了柿种质创新和优良品种的培育。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有必要在提高现有柿雄性种质资源利用水平的同时,探索人工培育雄性资源的方法。而柿开花特性复杂,其原因尚未阐明,要培育雄性种质,首先需要探索柿花形成的调控机理。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对课题组收集、保存的国内外现有柿雄性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了解其具体的遗传背景;同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揭示性别决定基因OGI和Me GI甲基化水平对雄株形成的调控机理,及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柿单性花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然后在以上理论问题获得突破的基础上,研究外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土壤水分和花芽碳氮比调控对柿花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不但为现有雄性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也为人工培育雄性种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5对SSR引物对47份柿完全雄性资源、2份雄全同株资源和11份中国雌雄同株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67份完全雌性资源、38份日本资源(其中包括25份雌雄同株资源)以及28份近缘种为对照,结果表明:15对引物共获得144个等位基因和316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获得9.60个等位基因和21.07个基因型,其中位点ssr DK11/DQ097479遗传变异程度最高。从地理分布来看,柿雄性资源在适生的野外山区普遍存在。UPGMA和ME聚类方法分别将193份资源分为16组和12组,其中陕西省来源的雄性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低,湖北木兰山来源的雄性资源遗传多样性最高,该地区的资源可以被分为遗传关系较远的两类,一类与江西、江苏、湖南野柿及‘火晶’等主栽涩柿品种和‘耀县五花柿’等雌雄同株涩柿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另一类与云架山雄性资源和罗田甜柿(包括‘甜宝盖’)亲缘关系较近。此外,各来源地间的野生雄性资源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隔离,并且大部分日本来源的柿资源可被单独聚为一类。(2)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分子克隆和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BSP),以中国特有的56个完全雄株柿树为实验材料,以15个雌雄同株和21个完全雌株为对照,研究前期报道的雌雄同株柿性别决定基因OGI和Me GI对柿完全雄株的性别调控模式。结果表明,在完全雄株柿树中,产生雄花所必须的基因(OGI)和其启动子区域的Kali序列是保守的,并且Kali序列表现出的高水平甲基化抑制了OGI基因的表达。此外,Me GI基因启动子上游250 bp范围内的高水平CHH类型甲基化与雄花的形成密切相关。这一结果说明柿完全雄株与雌雄同株相比,都具有OGI基因,且该基因表达量极低,雄花的产生都与Me GI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高有关,但为何柿完全雄株仅开雄花,而雌雄同株可开两种性别类型的花,其原因依然未知。(3)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caspase-9和cyt-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RT-q PCR技术,以性别分化的形态学关键时期为依据,从4月5日(雌/雄蕊原基产生)到4月17日(单性花对应性器官败育)分5个时间点采集柿‘禅寺丸’的雄花芽,并以雌花芽为对照,探究单性花中对应性器官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变化情况以及关键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雌花芽中的雄蕊原基和雄花芽中的雌蕊原基积累大量凋亡细胞的时期分别为大小孢子发生期(4月14日)。对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发现,与AMC9(与动物中caspase蛋白(caspase基因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执行者)结构和功能相似,该基因可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产生)同源基因的高表达与雄花中雌蕊原基的败育呈正相关关系;与Me GI(高表达具有促进柿雌花发育、抑制雄花发育作用的转录因子)、BAG5(抗凋亡的胁迫诱导基因,可以阻止cyt-c的释放,有反细胞程序性死亡能力)、Aif A(该基因存在于细胞核内时,高表达具有促进DNA降解,促进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作用)和HSP70(热激蛋白编码基因,植物受到胁迫后,该基因表达量增加,凋亡细胞数量减少)同源基因的高表达可以促进雄蕊原基的败育,导致雌花的形成。以上结果表明,对应性器官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是导致单性花形成的直接原因。(4)将促雌因子乙烯利、5-氮杂孢苷以及外源玉米素(ZT)、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的混合液茎干注射到野生完全雄株柿树中,将不同浓度的促雄因子GA3茎干注射到完全雌株栽培种‘次郎’中。此外,以盆栽‘次郎’为材料,开展了土壤水分梯度和花芽碳氮比(C/N)对柿花形成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完全雄株柿树茎干注射乙烯利可以显着降低雄花的花粉粒直径和花粉体外萌发的花粉管长度。茎干注射5-氮杂孢苷、乙烯利以及ZT、ABA和IAA混合液能显着提高Me GI同源基因的表达量,并在柿花对应性器官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关键时期(4月14日)显着提高ACO(乙烯合成促进基因)同源基因的表达量,降低WRKY28(ABA信号转导的负调控因子)同源基因的表达量,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雌作用。相反,对完全雌株柿树茎干注射GA3可显着提高完全雌株柿花中退化雄蕊的长度,并于4月显着升高了WRKY28同源基因、IAA32(IAA信号转导的负调控因子)同源基因和GA20OX2(赤霉素合成促进基因)同源基因的表达量,并降低ACO同源基因的表达量,这些结果都表明GA3具有促雄作用。与土壤体积含水率为20%的对照相比,较高水平的土壤水分(55%和45%土壤体积含水率)处理可明显促进完全雌株柿花中雌蕊长度的增加,花芽中高水平的碳氮比(C/N)对雌花中雌蕊和退化雄蕊长度的增加也有促进作用。此外,不同处理可显着改变柿花中可溶性糖、蔗糖、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等同化产物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酶的活性。
郭召学,蒋胜艳,张绍阳,于海英,郑燕飞[8](2018)在《近20年我国李新品种选育概况文献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开展沙子空心李新品种选育研究,通过检索和筛选获得了近20年我国选育的53个李新品种的主要期刊文献,并统计和分析其中的每个李品种的名称和类别、期刊名称、报道年份、选用育种方法、主要育种单位、品种审定单位、育种开始年份、新品种审定年份等信息。调查结果表明,李新品种选育研究报道多集中在《园艺学报》、《中国果树》和《果树学报》等期刊上;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李育种研究工作在全国占有主体地位;成熟期、抗寒性、品质和丰产性为李新品种主要选育目标;杂交育种和实生选种是李育种的主要方式,芽变育种也是李育种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对沙子空心李新品的种选育研究提供了参考。
张子杰[9](2018)在《三江地区油茶种质资源研究及优良种质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重要经济树种,在广西三江县的农业经济中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当地经营管理粗放,良种利用率低,大多数油茶林还处于低产状态。研究区域油茶种质重要性状变异规律,选择与利用优良种质,对提高区域油茶林生产力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三江地区广泛栽植的小果、孟江(中果)和“岑软”系列(大果)三种油茶为研究对象,以种实性状为主要指标,在主要油茶林分的初选优株基础上,调查分析了优株的生长、枝叶、种实性状与经济指标的表型变异,以及在“岑软”品系中的遗传变异。复选了综合性状优良的个体。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分析对比了不同类型油茶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类型间的遗传距离,研究了“岑软”品系的交配系统,构建了三个类型油茶初选种质的指纹图谱。本研究对当地油茶种质资源的保育和改良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获得的结果如下:(1)三个类型油茶初选优株中,孟江油茶在树体生长方面优于“岑软”油茶和小果油茶,“岑软”油茶在果实含油量方面优于另外两个类型,在产油效率方面小果油茶表现最好。(2)“岑软”油茶无性系具有更好的遗传稳定性,家系内的变异更广泛。但家系种实经济性状总体上优于无性系,其中家系果实含油量均值超过无性系83.64%。(3)初选优株根据综合评价模型,按照5%入选率,分别复选出6株“岑软”油茶优株,3株孟江油茶优株,9株小果油茶优株,可供改良利用。(4)对三个类型油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孟江油茶>“岑软”油茶>小果油茶。遗传距离分析表明,孟江油茶与“岑软”油茶间的遗传关系更近。(5)“岑软”油茶交配系统研究表明,“岑软”油茶在当地为高度异交,且不存在相关性交配。(6)基于SSR分子标记构建了初选优株的指纹图谱,根据类型内指纹图谱的共性可以区分不同类型油茶。论文提出了关于对该地区油茶种质资源保育、改良与利用的策略和途径,对“岑软”系列有性与无性繁殖在经济性状上的较大差异应引起重视的建议。对于油茶的相关研究及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应用参考价值,对于三江地区油茶种质资源的管理、改良与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德,熊仁次,吴翠云,高疆生[10](2016)在《枣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枣树已发展成我国生态经济林的一个优势树种,具有显着地经济和生态效益。而优良枣品种的选育是发展枣产业的前提,本文就目前枣品种选育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品种选优、实生选种、单株选育、芽变育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及生物技术在枣树育种上的特点及趋势。
二、经济林实生选择育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林实生选择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1)“石门核桃”种质资源的评价与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我国核桃资源及评价 |
1.2.2 我国核桃的育种工作 |
1.2.3 “石门核桃”的相关研究 |
1.2.4 分子标记在核桃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 |
1.2.5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在香气成分测定中的应用 |
1.2.6 核桃香气成分的测定 |
1.2.7 鲜食核桃贮藏技术的研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石门核桃”种质资源坚果品质评价与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材与取样 |
2.1.2 核桃坚果经济指标的测定 |
2.1.3 核仁脂肪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石门核桃”资源的坚果品质分析 |
2.2.2 10 个优选单株坚果品质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SSR标记的“石门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植物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DNA提取 |
3.2.2 PCR反应体系及扩增 |
3.2.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SSR引物筛选及多态性信息 |
3.3.2 核桃资源指纹图谱的构建 |
3.3.3 核桃资源的聚类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8 份核桃资源坚果主要香气物质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仪器及条件 |
4.1.3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萃取温度的优化 |
4.2.2 萃取时间的优化 |
4.2.3 核桃香气成分的测定与比较分析 |
4.2.4 核桃香气成分的特征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鲜食核桃‘早硕’的低温贮藏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鲜食核桃含水量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5.2.2 鲜食核桃贮藏效果的分析 |
5.2.3 鲜食核桃贮藏期脂肪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分析 |
5.2.4 鲜食核桃贮藏期间SOD、POD和 MDA含量的变化分析 |
5.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2)陆川油茶子代叶片及果实表型性状差异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油茶研究概况 |
1.1.1 油茶发展及价值 |
1.1.2 油茶种质资源情况 |
1.1.3 陆川油茶的研究相关情况 |
1.2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1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2.3 油茶相关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4 陆川油茶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广西宁明县派阳山林场鸿鸪分场陆川油茶林分 |
2.2.2 子代试验林分 |
2.3 主要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试验方法 |
2.5.1 叶片形态测定方法 |
2.5.2 果实形态测定方法 |
2.5.3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陆川油茶叶片表型差异分析 |
3.1.1 叶片形态特征分析 |
3.1.2 叶片异同性和性状变异特征分析 |
3.2 陆川油茶果实表型差异分析 |
3.2.1 陆川油茶果实形态特征分析 |
3.2.2 果实异同性和性状变异特征分析 |
3.2.3 果实经济性状综合评价分析 |
3.2.4 半同胞家系子代间和子代内果实表型性状分化程度分析 |
3.3 陆川油茶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 |
3.3.1 无性系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 |
3.3.2 半同胞家系子代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讨论 |
4.2 结论 |
4.3 主要创新点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附图 |
(3)竹叶花椒的皮刺发育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 |
1.绪论 |
1.1 竹叶花椒 |
1.1.1 竹叶花椒的概述 |
1.1.2 竹叶花椒研究现状 |
1.2 转录组 |
1.2.1 转录组的概述 |
1.2.2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上的应用 |
1.3 皮刺发育的研究现状 |
1.3.1 皮刺的概述 |
1.3.2 皮刺存在的优缺点 |
1.3.3 皮刺发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木质素的生物合成 |
1.4.1 木质素和皮刺的关系 |
1.4.2 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1.4.3 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的概述 |
1.4.4 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功能 |
1.4.5 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的研究现状 |
1.5 黄酮(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
1.5.1 类黄酮与皮刺的关系 |
1.5.2 类黄铜的生物合成途径 |
1.5.3 查尔酮合成酶的概述 |
1.5.4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功能 |
1.5.5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的目标、意义 |
1.6.1 选题目标 |
1.6.2 选题意义 |
2 嫁接对竹叶花椒皮刺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地概况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嫁接后皮刺变化情况 |
2.2.2 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
2.2.3 相关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转录组分析 |
3.2.2 引物设计 |
3.2.3 竹叶花椒总RNA的提取 |
3.2.4 竹叶花椒总c DNA的合成 |
3.2.5 竹叶花椒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的克隆 |
3.2.6 竹叶花椒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蛋白序列分析 |
3.2.7 转录模式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转录组分析 |
3.3.2 RNA提取 |
3.3.3 竹叶花椒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克隆 |
3.3.4 竹叶花椒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蛋白序列分析 |
3.3.5 竹叶花椒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转录模式分析 |
3.4 讨论 |
4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转录组分析 |
4.2.2 引物设计 |
4.2.3 竹叶花椒总RNA的提取 |
4.2.4 竹叶花椒总c DNA的合成 |
4.2.5 竹叶花椒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 |
4.2.6 竹叶花椒查尔酮合成酶基因蛋白序列分析 |
4.2.7 转录模式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转录组分析结果 |
4.3.2 RNA提取 |
4.3.3 竹叶花椒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克隆 |
4.3.4 竹叶花椒查尔酮合成酶基因蛋白序列分析 |
4.3.5 竹叶花椒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转录模式分析 |
4.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导师简介 |
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优质晚花杏扁资源筛选及杏扁新品种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1 前言 |
1.1 杏扁概述 |
1.1.1 杏扁树的生态作用 |
1.1.2 杏扁的营养价值 |
1.1.3 杏扁的经济效益 |
1.1.4 杏资源分布及杏扁产业状况 |
1.1.5 杏扁品种缺乏及花期霜冻害问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
1.2 杏品种选育主要方式 |
1.2.1 杂交选育 |
1.2.2 实生选育 |
1.2.3 远缘杂交 |
1.2.4 芽变选育 |
1.3 生物技术在杏资源分析及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实生后代重要性状调查 |
2.3.2 新品种DUS测试 |
2.3.3 各性状间相关关系分析 |
2.4 主要仪器设备 |
2.5 分析软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杏扁抗冻优株自然杂交实生后代重要性状的变异评价 |
3.1.1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开花期变异分析 |
3.1.2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早果性及早期结果量变异分析 |
3.1.3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杏仁甜苦性变异分布情况 |
3.1.4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核重变异分布情况 |
3.1.5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仁重变异分析 |
3.1.6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出仁率变异分析 |
3.1.7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杏仁口感品质变异分析 |
3.1.8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核壳厚度变异分析 |
3.1.9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成熟期变异分析 |
3.2 杏扁抗冻优株自然杂交实生后代重要性状相关性分析 |
3.2.1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杏核核壳厚度与单核重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2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仁重与核壳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3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出仁率与核壳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4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出仁率与成熟期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5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仁重与出仁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6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仁重与成熟期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7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口感品质与出仁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8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核重与成熟期之间的相关关系 |
3.3 从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丰产、优质、晚花新品系 |
3.3.1 基于杏仁口感品质特性进行的初选 |
3.3.2 基于出仁率性状进行的初选 |
3.3.3 基于开花期进行的初选 |
3.3.4 基于单株早期结果量进行的初选 |
3.3.5 依据各初选性状进行的复选 |
3.3.6 依据树体生长情况及抗病性进行的再复选 |
3.3.7 建立新品系试验园 |
3.4 育成2个杏扁新品种并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
3.4.1 新品种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3.4.2 新品种果实性状 |
3.4.3 新品种物候期 |
3.4.4 新品种保护情况 |
3.4.5 ‘张仁一号’的适宜种植的区域、环境以及栽培技术 |
4 讨论 |
4.1 实生选种仍然是杏品种选育中最省工且见效最快的方法 |
4.2 解决杏扁花期受冻问题,根本性方法还是选育出开花晚的品种 |
4.3 杏扁品种选育中,口感品质应作为重要考量指标 |
4.4 育种工作必须有明确目标,掌握正确有效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杏扁产业分布及杏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锥栗农家品种栗疫病抗性的变异分析及遗传作图群体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锥栗概述 |
1.1.1 锥栗的利用价值 |
1.1.2 锥栗资源分布 |
1.1.3 锥栗栽培技术研究 |
1.2 栗疫病概述 |
1.2.1 栗属树种感染栗疫病的症状 |
1.2.2 栗疫病抗性的检测 |
1.2.3 栗疫病的防治 |
1.2.4 栗疫病的研究进展 |
1.3 林木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
1.3.1 选择育种 |
1.3.2 杂交育种 |
1.3.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3.4 转基因技术 |
1.4 栗属树种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4.1 板栗 |
1.4.2 锥栗 |
1.4.3 欧洲栗 |
1.4.4 美洲栗 |
1.4.5 日本栗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锥栗疫病抗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2.1.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2.1.4 病原菌序列分析 |
2.1.5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原菌分离结果 |
2.2.2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2.2.3 病原菌核糖体DNA-ITS序列测定 |
2.2.4 锥栗疫病抗性评价 |
2.3 结论与讨论 |
3 锥栗农家品种栗疫病抗性及重要经济性状的变异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栗疫病抗性的检测 |
3.1.3 重要经济性状的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锥栗农家品种栗疫病抗性评价 |
3.2.2 变异分析 |
3.2.3 方差分析及重复力估计 |
3.2.4 相关性分析 |
3.2.5 锥栗农家品种的聚类分析 |
3.2.6 表型性状的评价 |
3.3 结论与讨论 |
4 锥栗农家品种的有性杂交及杂交果实性状的变异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人工杂交 |
4.1.3 果实收集及性状测定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变异分析 |
4.2.2 方差分析 |
4.2.3 优良杂交组合的选择 |
4.3 结论与讨论 |
5 锥栗杂交后代栗疫病抗性及苗期表型性状的遗传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栗疫病抗性的检测 |
5.1.3 苗期表型性状的测定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栗疫病抗性评价 |
5.2.2 变异分析 |
5.2.3 方差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
5.2.4 相关性分析 |
5.2.5 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的选择 |
5.3 结论与讨论 |
6 锥栗疫病抗性遗传作图群体的建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栗疫病抗性的检测 |
6.1.3 苗期性状的测定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锥栗F1群体栗疫病抗性及苗期表型性状的变异分析 |
6.2.2 亲本分子标记分析 |
6.2.3 作图群体的确定 |
6.3 结论与讨论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锥栗嫁接苗与实生苗叶片解剖特征及光合特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测试项目及方法 |
1.2.1 叶片显微结构和生长参数 |
1.2.2 叶绿素含量 (Cc) |
1.2.3 光合参数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片生长参数 |
2.2 叶片显微结构特征 |
2.2.1 表皮细胞 (EC) |
2.2.2 叶肉细胞 (MC) |
2.2.3 叶脉特征 (VC) |
2.2.4 气孔特征 (SC) |
2.3 叶片光合参数 |
2.3.1 光合-光响应曲线 (Pn-PPFD) |
2.3.2 光合参数 |
2.4 叶片结构与光合特性的相关关系 |
3 讨 论 |
4 结 论 |
(7)柿雄性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雄花形成的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3 柿野生种质资源及其性别格局现状 |
1.4 植物性别分化的研究进展 |
1.4.1 植物性染色体性别决定系统 |
1.4.2 植物花发育相关基因对性别分化的调控 |
1.4.3 植物花器官发育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现象研究 |
1.4.4 植物性别分化调控技术研究 |
1.5 柿花性别分化的研究进展 |
1.6 问题与策略 |
1.7 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柿野生雄性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柿种质资源材料 |
2.1.2 DNA提取与SSR检测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2.2.2 不同地区柿雄性资源遗传多样性 |
2.2.3 193份柿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三章 柿雄花形成的甲基化机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PCR检测 |
3.1.3 目的片段的克隆测序 |
3.1.4 RT-q PCR |
3.1.5 OGI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检测 |
3.1.6 MeGI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检测 |
3.1.7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PCR检测 |
3.2.2 Kali和 OGI的序列分析 |
3.2.3 Kali序列与OGI基因的关系 |
3.2.4 OGI和 Me GI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3.2.5 OGI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检测 |
3.2.6 MeGI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检测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柿雄花形成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H&E染色 |
4.1.3 TUNEL染色 |
4.1.4 IHC染色 |
4.1.5 RT-q PCR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H&E染色 |
4.2.2 TUNEL染色 |
4.2.3 IHC染色(caspase-9) |
4.2.4 IHC染色(cyt-c) |
4.2.5 与雄蕊原基败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4.2.6 与雌蕊原基败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肥处理对柿花形成的调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
5.1.3 水分处理 |
5.1.4 C/N处理 |
5.1.5 表型观察 |
5.1.6 RT-q PCR |
5.1.7 生理物质的测定 |
5.1.8 C/N测定 |
5.1.9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了完全雄株中雄蕊的生长发育 |
5.2.2 外源GA_3增加了完全雌株中退化雄蕊的长度 |
5.2.3 高含量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增加了完全雌株中雌蕊的长度 |
5.2.4 高C/N处理增加了完全雌株中雌蕊和退化雄蕊的长度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2.1 创新点 |
6.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近20年我国李新品种选育概况文献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年份选育李新品种数量 |
2.2. 李新品种育种单位与区域分布 |
2.3. 李新品种选育主要方法 |
2.4. 李新品种育种目标 |
3.讨论 |
3.1. 育种年数与育种方式选择 |
3.2. 李新品种育种研究的局限性 |
4. 结论 |
(9)三江地区油茶种质资源研究及优良种质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油茶育种研究进展 |
1.1 油茶研究概况 |
1.1.1 三江地区油茶种质资源利用概况 |
1.2 油茶形态学研究 |
1.2.1 生长变异研究 |
1.2.2 经济性状变异研究 |
1.3 基于分子标记的油茶遗传研究 |
1.3.1 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2 基于分子标记的植物交配系统研究 |
1.3.3 基于分子标记的指纹图谱构建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任务 |
1.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2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任务 |
1.4.3 要解决的主要科学与技术问题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三江县自然概况 |
2.2 不同类型油茶初选优株 |
2.2.1 小果油茶与孟江油茶初选优株 |
2.2.2 “岑软”油茶初选优株 |
2.3 初选优株指标调查 |
2.3.1 树体生长与枝叶性状 |
2.3.2 种实性状指标 |
2.4 DNA提取与SSR-PCR反应 |
2.4.1 油茶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
2.4.2 SSR引物的筛选 |
2.5 统计分析 |
2.5.1 生长与种实性状分析 |
2.5.2 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 |
2.5.3 交配系统分析 |
3 小果与孟江油茶优株初选及其表型变异 |
3.1 小果油茶树体生长变异 |
3.2 小果油茶种实性状变异 |
3.3 孟江油茶树体生长变异 |
3.4 孟江油茶种实性状变异 |
小结 |
4 “岑软”品系油茶无性系与家系遗传变异 |
4.1 “岑软”品系油茶家系间和无性系间树体生长变异 |
4.2 “岑软”品系油茶无性系间种实性状变异 |
4.3 “岑软”品系油茶家系系间种实性状变异 |
4.4 无性系与家系内植株间种实变异 |
4.5 “岑软”油茶嫁接与实生繁殖对种实性状影响的对比 |
小结 |
5 三种类型油茶对比与利用 |
5.1 树体生长性状对比 |
5.2 种实生长与经济指标对比 |
小结 |
6 复选优良单株 |
6.1 主成分选取 |
6.2 函数的建立及分析 |
6.3 优株的选择与评价 |
小结 |
7 不同类型初选优株遗传多样性与类型间系统关系 |
7.1 位点扩增统计 |
7.2 三种类型油茶的遗传多样性对比分析 |
7.3 各类型内优株间亲缘关系分析 |
7.4 三种油茶类型间遗传关系 |
小结 |
8 “岑软”品系油茶的交配系统 |
8.1 SSR-PCR扩增结果 |
8.2 四个岑软油茶品种遗传差异 |
8.3 岑软油茶的交配系统分析 |
小结 |
9 三种油茶类型种质的指纹图谱构建 |
9.1 基于SSR技术建立油茶指纹图谱 |
小结 |
10 讨论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孟江油茶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 |
附表2 小果油茶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枣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枣树的选择育种 |
1.1 地方品种选优 |
1.2 实生选种 |
1.3 单株选育和芽变育种 |
2 杂交育种 |
3 倍性育种 |
4 生物技术在枣育种上的应用 |
4.1 分子育种 |
4.2 离体培养研究 |
4.3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
4.4 枣品种选育的特点及展望 |
四、经济林实生选择育种(论文参考文献)
- [1]“石门核桃”种质资源的评价与遗传多样性分析[D]. 石天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2]陆川油茶子代叶片及果实表型性状差异初步研究[D]. 戴艳花. 广西大学, 2020
- [3]竹叶花椒的皮刺发育分子机理研究[D]. 关淑文. 西南林业大学, 2020(01)
- [4]优质晚花杏扁资源筛选及杏扁新品种选育[D]. 王秀荣.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5]锥栗农家品种栗疫病抗性的变异分析及遗传作图群体的建立[D]. 顾光仕. 福建农林大学, 2020
- [6]锥栗嫁接苗与实生苗叶片解剖特征及光合特性比较[J]. 李艳丽,熊欢,彭小博,邹锋,袁德义. 西南农业学报, 2019(04)
- [7]柿雄性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雄花形成的调控机制[D]. 王丽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8]近20年我国李新品种选育概况文献调查研究[J]. 郭召学,蒋胜艳,张绍阳,于海英,郑燕飞. 铜仁学院学报, 2018(09)
- [9]三江地区油茶种质资源研究及优良种质选择[D]. 张子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枣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J]. 王德,熊仁次,吴翠云,高疆生.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