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纯碱中总碱测定准确度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雪茹,张荣兰,崔斌[1](2021)在《污染食盐制备纯碱的综合与创新实验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一个提纯实验(粗食盐的提纯)、一个制备实验(纯碱的制备)和一个组成分析实验(混合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综合到一起,设计开发了一个大学化学综合与设计实验。在食盐提纯部分引入学生自主设计环节,在纯碱制备部分引入侯氏制碱工艺。通过该实验的实施,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减压过滤、结晶、滴定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纯碱制备中涉及的大量化学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科研素养。同时结合思政教育,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立于当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陈婧[2](2020)在《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碳酸盐分析及硼酸盐介稳区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盐湖卤水的基础物化性质研究是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由于碳酸盐型富硼卤水中碳酸盐准确测定的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致使相关基础研究大多停留在不含硼碳酸盐型卤水体系,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适用于碳酸盐型富硼锂卤水。而对于盐卤硼酸盐化学及硼酸盐结晶动力学的研究也集中在硫酸盐型及氯化物型卤水,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该类型卤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鉴于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碳酸盐分析问题及其中硼酸盐介稳区性质的研究现状,该博士论文在充分研究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经典分析方法(双指示剂法)、分光光度法及红外吸收光谱法原理的基础上,将经典化学滴定与仪器分析联用,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碳酸盐型富硼锂卤水中CO32-和HCO3-分别准确测定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富硼碳酸盐卤水体系中CO32-和HCO3-分别准确测定的难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体系中硼酸盐的介稳区性质,为后续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硼酸盐性质的系统研究打下初步基础。本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有:(1)针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无机碳浓度的测试条件进行了详细考察,初步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含硼体系中总无机碳的分析方法,硼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混合样品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加标回收率在100%±7%以内;但对于盐湖卤水样品的测定需进一步优化。(2)考察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卤水中无机碳的条件,建立了化学滴定联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准确测定含硼卤水中CO32-和HCO3-含量的分析方法。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0.5 mol/L,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在±4%以内,加标回收率在100%±10%范围内。与化学滴定联用分光光度法相比,本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等优点,可满足碳酸盐型卤水蒸发浓缩过程中CO32-和HCO3-准确测定的要求。(3)研究了Na+//Cl-,CO32-,SO42-,B4O72--H2O体系中硼砂溶解度性质,通过经验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了拟合。Na2SO4、Na Cl、Na2CO3均对硼砂有盐析作用,其影响顺序为:Na2CO3>Na2SO4>Na Cl;两种盐类共存时其影响大小为:Na Cl+Na2CO3>Na2SO4+Na2CO3。根据相关热力学参数,对所研究体系中硼砂溶解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解释。(4)研究了Na+//Cl-,CO32-,SO42-,B4O72--H2O体系中硼砂介稳区性质:硼砂介稳区宽度随降温速率的增加而变宽;随硼砂浓度增大、饱和温度升高而变窄。共存盐类对介稳区宽度影响顺序为:Na2CO3>Na2SO4>Na Cl;两种盐类的影响顺序为:Na2CO3+Na2SO4>Na2CO3+Na Cl。通过Nyvlt自洽成核方程理论和经典三维成核理论计算出相关成核参数,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对硼砂介稳区宽度变化规律进行解释。
马海忠[3](2020)在《高原地区小苏打生产工艺技术探究》文中指出着重讲述合成法生产小苏打,在高原地区受低气压影响,生产过程中碳化反应和产品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经过探究摸索出影响小苏打生产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从而进一步优化工艺指标以及操作的方法,摸索出一套适合高原地区生产食品级小苏打的生产工艺,使得生产稳定,实现达产达标。
曹彩虹,高扬[4](2018)在《电位滴定法在纯碱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电位滴定法在纯碱分析中的应用,尤其是在纯碱碳酸氢钠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可以更加及时、准确、高效指导生产。
潘丁文[5](2017)在《浅谈纯碱中盐含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工业碳酸钠产品盐分检验的几种分析方法(国标与英国标准)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如何提高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更好地把好出厂产品质量关。
马英[6](2017)在《碱金属硫酸盐对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硬化的影响》文中提出硫酸盐是硅酸盐水泥中重要的少量组分,来源于水泥熟料和混合材中的原生硫酸盐以及外掺石膏的外源硫酸盐组成。水泥中硫酸盐对水泥凝结、强度发展、体积稳定性等性能有重要影响。水泥生产应用过程中通常以总SO3含量来控制水泥的质量,一方面确定水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硫酸盐含量,另一方面也避免引入过高硫含量而导致混凝土体积稳定性不良和其他耐久性不良等问题,然而并没有考虑水泥中不同种类硫酸盐的含量和性能不同对水泥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差异。随着水泥生产技术革新和高硫煤扩大使用导致水泥中原生硫酸盐含量明显增加,且主要以碱金属硫酸盐形式存在。虽然已知水泥中主要的硫酸盐类型,但目前仍缺少有效方法区分不同类型硫酸盐的含量与分布情况,特别是难以测定不利影响较大的原生碱金属硫酸盐的含量与分布情况。目前有关碱金属硫酸盐对水泥性能的影响主要采用外掺化学试剂的方法,显然难以反映水泥中原生碱金属硫酸盐的影响。因此能准确分析水泥中原生碱金属硫酸盐含量以及分布情况,然后研究原生碱金属硫酸盐对水泥水化硬化过程的影响,对于水泥生产过程中控制合理的碱金属硫酸盐含量,以及调控新拌混凝土与水泥碱金属硫酸盐相关的性能包括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效果,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论文研究首先根据乙醇可在短时间溶出碱金属硫酸盐并抑制水化和石膏溶解,提出了50%(v/v)乙醇法测量可溶碱金属硫酸盐的方法,可有效测定熟料、水泥以及混合材中的碱金属硫酸盐含量,比现常用的2分钟水溶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同时根据碳酸钠能置换溶出水泥中石膏,提出了可准确测定水泥和混合材中石膏含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法。针对收集到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60种水泥、26种熟料和40种混合材样品,采用XRF分析方法,根据Taylor提出的经验公式法,结合优化的硫酸盐定量快速测量方法,同时采用提出的乙醇法和饱和碳酸钠溶液法,对碱金属硫酸盐及其他形式硫酸盐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泥和熟料中原生硫酸盐主要为碱金属硫酸盐,熟料中碱金属硫酸盐含量高于水泥中,表明混合材引入的碱金属硫酸盐含量相对较低。为了充分反映水泥中原生硫酸盐的影响,选用低硫低碱的水泥熟料,通过掺加高温煅烧模拟制备的单钾芒硝(K2SO4)、无水芒硝(Na2SO4)钾芒硝(K3NS4)和无水钾钙矾(KC2S3)等4种主要的碱金属硫酸盐,以代表水泥中存在的原生碱金属硫酸盐,试验研究对水泥早期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单钾芒硝(K2SO4)、无水芒硝(Na2SO4)和钾芒硝(K3NS4)对水泥水化硬化具有相似的作用效果,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无明显影响,虽然对1d抗压强度无明显影响,但显着降低28d和90d的抗压强度,显着增大水泥砂浆的干燥收缩;而无水钾钙矾(KC2S3)因为具有类似于石膏的CaSO4结构,与其他3种碱金属硫酸盐相比,则能起到调节凝结时间、促进强度发展和补偿收缩的作用,虽然与外掺石膏相比,后期强度有所降低,干燥收缩率和水养膨胀率有所增大,但可部分替代外掺石膏发挥积极作用。结果表明,水泥中原生单钾芒硝、无水芒硝和钾芒硝在水泥中的不利作用明显,虽然被计入水泥SO3的总量,但不能发挥外掺石膏的作用;掺加无水钾钙矾水泥水化后将生成类似AFm的硫铝酸钙产物,不能像外掺二水石膏水泥水化生成AFt,其有利作用仍需要进一步验证。碱金属硫酸盐在水泥中作用还会受水泥组成、水泥细度和养护条件影响,论文研究通过外掺C3A矿物、采用3种细度的水泥和20℃、55℃和85℃养护温度,试验研究了水泥C3A含量、水泥细度和养护温度对碱金属硫酸盐在水泥中的作,以探讨水泥中碱金属硫酸盐的适宜含量。结果显示,水泥中[Na2Oeq][C3A]/[SO3]2摩尔比低于0.5时,碱金属硫酸盐不利影响相对较小,随摩尔比减小,早期与后期抗压强度增加,干燥收缩率降低(小于1‰)和水养膨胀率减小。同时也通过实际水泥样品强度的分析,发现与[Na2Oeq][C3A]/[SO3]2摩尔比有一定的负相关性。随着水泥细度的增大,碱金属硫酸盐含量增加虽然延长水泥初凝时间,但降低强度和增大干燥收缩。随碱金属硫酸盐含量的增加,55℃和85℃的高温养护条件下的28d抗压强度降低;85℃高温养护下DEF膨胀会加速发生,水养膨胀率显着高于20℃和55℃情况。结果表明,对于较细的水泥和用于蒸养条件下的水泥制品以及经历较高水化热的情况,应严格控制原生碱金属硫酸盐的含量。针对粉煤灰和矿渣混合材已广泛用于水泥生产的实际情况,论文研究了碱金属硫酸盐对含粉煤灰和矿渣的水泥早期水化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单钾芒硝、无水芒硝和钾芒硝降低粉煤灰和矿渣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增大干燥收缩,相比于不含混合材的水泥,碱金属硫酸盐对含粉煤灰和矿渣的水泥凝结、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率的不利作用有所缓和,这可以归结为混合材对碱金属硫酸盐的稀释作用和碱金属硫酸盐对混合材一定程度上的激发作用。无水钾钙矾对含粉煤灰和矿渣混合材的水泥作用则不太明显。可以认为,水泥中原生碱金属硫酸盐对早期水化硬化的不利影响显着,虽然在掺加粉煤灰和矿渣混合材时有所缓和,但实际应用时,当[Na2Oeq][C3A]/[SO3]2摩尔比超过0.5时,应关注碱金属硫酸盐的不利影响,特别对于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控制和混凝土外加剂作用调控时更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何亮[7](2017)在《纤维素纤维纯化与溶解过程中的参数检测方法及传质与反应行为研究》文中认为目前,粘胶基再生纤维仍然是产能最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其年产能可占到再生纤维素纤维总产量的65%以上。然而,在其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如不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妥善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关于粘胶基再生纤维工业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仍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达到降低二硫化碳的使用量,开发出低毒化的清洁生产技术的目的,本文主要从提高粘胶基再生纤维生产过程中关键性参数的检测效率以及实现主要工艺流程的精准控制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还研究开发出一种经济可行的粘胶基再生纤维用纤维原料的纯化新工艺。此外,还对纤维素纤维原料的物化性质对粘胶基再生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反应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具体内容如下:针对目前粘胶基再生纤维生产过程中纤维原料纯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操作繁琐、耗时,开发出了基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快速测定方法。首先,基于可见光谱耦合统计学分析技术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纤维素纤维中α-纤维素含量的新方法。其次,利用相反应转化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建立了可批量测定纤维素纤维中α-,β-,和γ-纤维素含量的高效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的数据与传统的滴定法测得的数据高度一致,说明本方法可用于纤维素纤维生产企业及科研院所中纤维素纤维中α-,β-,和γ-纤维素含量的大批量检测。基于光散射原理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纤维素纤维反应性能的新方法,通过与改良的Fock法进行结果对比,发现两种方法的相对偏差小于11%,说明本方法在快速评价纤维素纤维的反应性能时结果是可靠的。然而,该方法在测定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硫化氢气体,操作时需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本文还利用相反应转化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可批量测定纤维素纤维原料反应性能的高效方法。利用一种统计学分析技术——偏最小二乘法对纤维素纤维原料的主要物化参数与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做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当灰分和结晶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时,最主要的影响参数依次是粘度、α-纤维素含量以及羧基含量。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给出了各参数对反应性能影响程度的量化值,这对于改善纤维素纤维反应性能的工艺参数调整提供了一种更为理性的思路。利用流动注射技术结合紫外/可见光谱法建立了一种在线监测冷碱抽提过程中半纤维素溶出量的方法。并利用该监测方法,分析了不同冷碱抽提条件下半纤维素溶出量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冷碱抽提过程中半纤维素的溶出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挖掘冷碱抽提工艺纯化纤维素纤维的潜力奠定了理论基础。针对单段式冷碱抽提纯化纤维素纤维原料时碱液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冷碱抽提新工艺——回用冷碱液式冷碱抽提法,并针对该工艺过程进行了传质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得出了较好的回用碱液工艺参数。此外,还对抽提后浆料反应性能的改善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后对冷碱液中半纤维素的利用途径进行了简单分析。搭建了在线监测黄化反应过程的衰减全反射-紫外/可见光学传感器平台,并建立了配套的实时预测纤维素纤维溶解情况的化学统计学模型。通过该装置和模型的配套使用,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纤维素纤维溶解情况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在已知黄化反应温度和时间的情况下,该模型能实现纤维素纤维溶解情况的实时预测。最后还利用该测定平台,建立了黄化反应终点的光谱学判断方法。本终点判断方法的建立,为粘胶基纤维黄化过程的准确控制给出了很好的依据。
安利营,李赫然,闫冬成,李俊锋,张广涛[8](2016)在《玻璃配合料均匀度的测定》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滴定法、电导法、光反射密度法和X荧光法测试配合料均匀性的原理,比较了这些方法的测量范围、测量效果、测量速度和测量测量成本,指出X荧光法不仅可以测试配合料全组分的均匀性,而且可以测试配合料偏离设计充分的程度,并对测量过程中误差的来源和去除方法进行了分析。
李洋[9](2016)在《碱对水泥基材料收缩开裂及砂岩石粉活性的影响机制》文中认为水泥基材料长寿命服役和安全运行是实现我国“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而在研究组成对水泥基材料劣化行为的影响时,发现碱虽是水泥基材料中的一种微量组分,却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水泥基材料的早期收缩和开裂,严重影响了其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所以,碱作为劣化组分被严格控制。随着现代水泥基材料组分的多样化及服役环境的日趋恶劣,碱的来源向多元化发展,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在研究碱对水泥基材料的劣化问题时,一般以当量Na2Oeq(Na2Oeq=Na2O+0.658K2O)来考虑碱含量,未对Na+、K+的影响予以区分,且在水泥基材料中Na+、K+有着ROH、R2S04和RCl(R为Na和K)等多种存在形式,而这些因素对分析和控制水泥基材料早期收缩和开裂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开展不同类型碱对水泥基材料早期收缩和开裂影响的研究,以满足现代水泥基材料在不同劣化环境下的长寿命服役要求。本文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严酷环境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长寿命的基础研究-严酷环境下长寿命混凝土材料微结构形成与调控”(2015CB655101)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基金)—“水工混凝土纳米粒子结构参数多样性研究及性能调控”(51379163)。研究了不同类型碱对水泥基材料收缩和开裂性能影响的差异性。并基于现代材料检测技术-等温量热仪、压汞仪、非接触电阻率仪、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纳米压痕技术等,从宏观到微观,系统的探索了不同类型碱对水泥基材料收缩和开裂差异性的影响机制。同时,以活性砂岩石粉为新型掺合料,研究了其含碱量对水泥基材料ASR膨胀变形的抑制作用,并从碱溶出及碱固化角度,提出了合理利用新型掺合料抑制ASR膨胀变形的关键因素。从而为有效控制不同类型碱对水泥基材料收缩、开裂及耐久性劣化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研究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中A1相和Si相的组成、迁移形式及微观力学特性,系统的分析和揭示了当外界碱为ROH型时,Na+和K+对水泥基材料早期收缩和开裂影响机制,可为修正水泥基材料收缩和开裂模型提供了原子尺度的力学参数。K+比Na+更易促进水泥基材料早期收缩,包括化学收缩、自收缩及干燥收缩,从收缩应力上分析,其作用机制表现为K+比Na+促进了水泥基材料孔结构的进一步细化,赋予了水泥基基体更大的收缩驱动力;而从主要变形相C-S-H分析,其作用机制表现为K+比Na+更易促进C-S-H的增多、C-S-H聚合度的提高,并减少了限制变形的AFt相。相同浓度下,K+比Na+使水泥基材料早期开裂敏感性提高50%,其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收缩率的大小,但更为重要的微观机制在于:①K+比Na+更易降低C-S-H簇间的粘结力,使C-S-H更易彼此脱粘;②K+比Na+更易增加Al原子对C-S-H链中Si原子取代率,使C-S-H的力学性能降低;③K+比Na+更易增加HD C-SH-/LD C-S-H比值,降低了水泥基材料的“延伸性”。2.通过研究水泥基材料水化硬化过程、孔结构、水化产物电学特性及Al相和Si相的迁移特征,揭示了不同类型碱,包括ROH、R2S04和RCl,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机制及对收缩和开裂的影响机制。这为在不同劣化环境中,合理控制水泥基材料收缩和开裂提供了技术支撑。根据对水泥基材料收缩和开裂性能的影响,不同类型碱的作用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C1>R2SO4>ROHO基于宏观和微观分析,不同类型碱对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与不同阴离子对水泥水化历程和微结构发展差异性有关,表现为孔结构细化程度、AFt向AFm的转化效率、Al取代率及C-S-H聚合度的不同。而对于开裂性能,除与收缩性能有关外,还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类型碱影响了C-S-H表面电学特征,使其对孔隙溶液中的离子吸附发生改变,影响了C-S-H簇问的粘结特性。此外,在不同类型碱中,Na+和K+对收缩和开裂的影响也不同。对于收缩性能,在所有研究的碱类型中,K+比Na+更易促使水泥基材料收缩变形。但对于开裂性能,在ROH中,K+比Na+更易促进水泥基材料开裂,而在RC1和R2SO4中,Na+比K+更易促进水泥基材料开裂。这主要归因于不同碱类型下,Na+和K+对水泥浆体水化进程及微结构形成的促进作用不同,即水泥基材料早期结构发展越快,越容易开裂。3.以具有一定碱含量的砂岩石粉作为新型掺合料,在探明砂岩石粉取代方式、掺量和比表面积对水泥基材料内部碱含量的影响前提下,通过研究砂岩石粉活性、碱溶出及固碱特征,建立了砂岩石粉参数与抑制ASR型膨胀变形的关系,并揭示了其抑制作用的机制。这为合理利用新型掺合料有效抑制ASR型膨胀变形指明了方向。砂岩石粉对抑制ASR型膨胀变形的效果随比表面积的提高,先减小在增大,发生最大膨胀变形的比表面积为610m2/kg,但在一定的比表面积和掺量下可有效抑制ASR,其作用特点表现为:砂岩石粉的总碱溶出量随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大,对水泥基材料孔隙溶液碱浓度有提高作用,但增加石粉比表面积的同时也提高其水化活性,这又进一步促进了可有效固碱的水泥水化产物C-S-H的含量和聚合度的提高,使水泥基材料固碱量增加,当这种固碱量大于碱溶出量时,水泥基材料膨胀量降低,反之膨胀量增加。此外,在相同掺量下,砂岩石粉以取代砂的掺入方式抑制效果高于取代水泥的掺入方式。4.对比分析了掺粉煤灰或矿渣的水泥基材料水化历程差异、浆体孔溶液特征、水化产物C-S-H的Ca/Si比及结构组成,从宏细观角度探究了粉煤灰和矿渣对水泥基材料早期收缩开裂影响的机理。这为合理选择抑制不同类型高碱水泥基材料收缩和开裂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在非高碱的水泥基材料中,掺量均为30%的粉煤灰和矿渣都可有效抑制水泥基材料的早期收缩和开裂。但在高碱水泥基材料中,粉煤灰仅能有效抑制ROH和R2S04类型碱的收缩和开裂,而矿渣基本不具备抑制高碱水泥基材料收缩和开裂的能力。基于碱吸附效应考虑,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粉煤灰较矿渣更易促进低Ca/Si比C-S-H的生成,使水泥基浆体吸附碱的能力增加,降低了碱的作用效果;而基于碱激发效应考虑,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碱对矿渣的激发效应明显高于粉煤灰,造成了矿渣体系中的水化历程、孔结构细化程度及弹性模量发展明显高于粉煤灰体系,使得矿渣体系中收缩驱动力增加,同时应力累积加速,收缩和开裂敏感性增加。需要注意的是RCl对粉煤灰体系和矿渣体系收缩和开裂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水泥水化的影响,当RCl大量存在时,常规的抑制水泥基材料收缩和开裂的方法值得商榷。此外,对于Na+和K+的影响,粉煤灰和矿渣提高了抑制含较高Na+水泥基材料收缩和开裂的能力,主要的原因在于粉煤灰和矿渣的二次反应生成了大量低Ca/Si比的C-S-H,其吸附Na+的能力大于K+,由此降低了Na+的作用效果。
朱明翠,朱彩霞[10](2014)在《混合指示剂在总碱度测定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传统双指示剂(酸碱滴定)法测定碱度时采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终点难以准确判断。本文采用CTAB-MO混合指示剂取代甲基橙,将变色范围限定在更窄的范围,同时滴定终点由无色变为红色,易于观察,克服了甲基橙由黄色变为橙色终点难以观察的缺点。
二、提高纯碱中总碱测定准确度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纯碱中总碱测定准确度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污染食盐制备纯碱的综合与创新实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原理 |
3 仪器和试剂 |
4 实验步骤 |
4.1 NaCl的提纯 |
4.2 NaHCO3中间产物的制备 |
4.3 Na2CO3的制备 |
4.4 Na2CO3含量的测定 |
5 实验注意事项 |
6 思考题 |
7 结语 |
(2)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碳酸盐分析及硼酸盐介稳区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CO_3~(2-)和HCO_3~-的分析方法概述 |
1.2.1 化学滴定法 |
1.2.2 离子色谱法 |
1.2.3 离子选择性电极 |
1.2.4 分光光度法 |
1.2.5 红外吸收光谱法 |
1.3 结晶概述 |
1.3.1 结晶动力学概述 |
1.3.2 Nyvlt自洽方程理论 |
1.3.3 经典三维成核方程理论 |
1.3.4 硼酸盐结晶过程研究 |
1.4 本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化学滴定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_3~(2-)和HCO_3~-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CO_3~(2-)和HCO_3~-测定原理 |
2.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3 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无机碳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吸收波长的选择 |
2.3.2 pH的影响 |
2.3.3 缓冲溶液的选择 |
2.3.4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2.3.5 温度的影响 |
2.3.6 显色剂的用量 |
2.3.7 共存离子的影响 |
2.3.8 显着性检验 |
2.3.9 硼酸盐、碳酸盐和碳酸氢盐混合溶液体系中CO_3~(2-)的测定 |
2.3.10 卤水样品中CT测定 |
2.4 小结 |
第3章 化学滴定联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CO_3~(2-)和HCO_3~-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仪器装置及原理 |
3.2.3 干扰离子实验设计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进样体积对C_T的影响 |
3.3.2 C_T测量范围 |
3.3.3 共存离子对C_T结果的影响 |
3.3.4 C_T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及准确度 |
3.3.5 CO_3~(2-)和HCO_3~-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及准确度 |
3.3.6 碳酸盐型卤水中碳酸盐的分析应用 |
3.4 小结 |
第4章 Na~+//Cl~-,SO_4~(2-),CO_3~(2-),B_4O_7~(2-)-H_2O体系硼砂溶解度性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4.2.2 各组分组成的分析方法 |
4.2.3 实验步骤及原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晶固相组分测定 |
4.3.2 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硼砂的溶解度性质 |
4.3.3 NaOH-Na_2B_4O_7-H_2O体系中硼砂溶解度性质 |
4.3.4 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硼砂的溶解度性质 |
4.3.5 Na_2SO_4-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硼砂的溶解度性质 |
4.3.6 Na_2SO_4、NaCl、Na_2CO_3对Na_2B_4O_7 硼砂溶解度影响对比 |
4.3.7 Na~+//Cl~-,SO_4~(2-),B_4O_7~(2-)-H_2O体系中硼砂热力学性质 |
4.4 小结 |
第5章 Na~+//Cl~-,SO_4~(2-),CO_3~(2-),B_4O_7~(2-)-H_2O体系硼砂介稳区性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5.2.2 实验原理 |
5.3 Na~+//Cl~-,SO_4~(2-),B_4O_7~(2-)-H_2O体系介稳区宽度 |
5.3.1 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介稳区宽度 |
5.3.2 NaOH-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介稳区宽度 |
5.3.3 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介稳区宽度 |
5.3.4 Na_2SO_4-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介稳区宽度 |
5.3.5 Na_2SO_4、NaCl、Na_2CO_3对Na_2B_4O_7 介稳区宽度影响对比 |
5.4 Na~+//Cl~-,SO_4~(2-),B_4O_7~(2-)-H_2O体系中Na_2B_4O_7 成核动力学 |
5.4.1 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成核动力学 |
5.4.2 NaOH-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成核动力学 |
5.4.3 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成核动力学 |
5.4.4 Na_2SO_4-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成核动力学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高原地区小苏打生产工艺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反应原理 |
2 工艺流程简述 |
3 影响小苏打结晶质量的因素和调控 |
3.1 碱液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
3.2 进气量的影响 |
3.3 塔压的影响 |
3.4 其他因素影响 |
4 影响产品总碱量的因素 |
4.1 进气量的影响 |
4.2 塔压的影响 |
4.3 热碱液中NaHCO3含量的影响 |
4.4 干燥尾气温度的影响 |
5 小苏打结块原因及采取措施 |
5.1 干燥尾气温度 |
5.2 冷却温度 |
5.3 其他因素 |
(4)电位滴定法在纯碱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位滴定法在纯碱氯化物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
1.1 操作步骤 |
1.2 优势分析 |
2 电位滴定法在纯碱碳酸氢钠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
2.1 纯碱中碳酸氢钠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
2.1.1 双指示剂法 |
2.1.2 氯化钡法 |
2.2 方法验证 |
3 ZDJ-3D型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碳酸氢钠 |
3.1 电位滴定法测定原理 |
3.2 方法验证 |
3.3 方法优势 |
3.4 调试中的重点环节 |
4 结语 |
(5)浅谈纯碱中盐含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标检验方法 (汞量法) |
1.1 方法提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1.4 分析步骤 |
1.4.1 参比溶液的制备 |
1.4.2 试样的测定 |
1.5 结果计算 |
2 国标方法同英国标准方法的对比试验 |
2.1 试验过程 |
2.2 测试结果 |
2.3 试验结论 |
3 摩尔法同汞量法的对比 |
3.1 摩尔法的原理 |
3.2 试验过程 |
3.3 测定结果 |
3.4 试验结论 |
4 在汞量法和摩尔法操作中控制溶液酸度重要性 |
4.1 摩尔法中酸度的控制 |
4.2 汞量法中酸度的控制 |
5 汞量法和摩尔法的优劣性比较 |
(6)碱金属硫酸盐对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硬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水泥中硫酸盐的来源、类型和含量变化 |
1.1.1 水泥中硫酸盐的来源 |
1.1.2 水泥中硫酸盐的类型 |
1.1.3 水泥中硫酸盐的含量变化 |
1.2 水泥中硫酸盐与碱的关系 |
1.3 水泥中硫酸盐的作用 |
1.3.1 硫酸盐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1.3.2 硫酸盐对强度、收缩和混合材活性激发作用的影响 |
1.3.3 硫酸盐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 |
1.3.4 硫酸盐对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
1.4 水泥中碱金属硫酸盐的作用 |
1.4.1 水泥组分对碱金属硫酸盐作用的影响 |
1.4.2 水泥细度对碱金属硫酸盐作用的影响 |
1.4.3 养护条件对碱金属硫酸盐作用的影响 |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和化学分析方法 |
2.2.2 水泥水化过程测试分析 |
2.2.3 水泥水化硬化物理性能测试分析 |
2.2.4 水泥化学和矿物成分分析 |
3 碱金属硫酸盐在水泥中的分布 |
3.1 硫酸盐测试分析方法 |
3.1.1 SO_4~(2-)快速测试方法的优化 |
3.1.2 乙醇溶液溶解法 |
3.1.3 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法 |
3.2 水泥熟料中碱金属硫酸盐的分布 |
3.2.1 水泥熟料的物理性能分析 |
3.2.2 水泥熟料中碱金属硫酸盐的分布 |
3.2.3 水泥熟料中碱的分布 |
3.3 水泥中碱金属硫酸盐的分布 |
3.3.1 水泥的物理性能分析 |
3.3.2 水泥中碱金属硫酸盐的分布 |
3.3.3 水泥中碱的分布 |
3.4 混合材中碱金属硫酸盐的分布 |
3.4.1 粉煤灰中碱金属硫酸盐的分布 |
3.4.2 固硫灰中硫酸盐的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4 碱金属硫酸盐对水泥早期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 |
4.1 碱金属硫酸盐的模拟制备 |
4.1.1 碱金属硫酸盐的性质 |
4.1.2 碱金属硫酸盐的模拟制备 |
4.1.3 碱金属硫酸盐的活性分析 |
4.2 碱金属硫酸盐对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1 碱金属硫酸盐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4.2.2 碱金属硫酸盐对强度发展的影响 |
4.2.3 碱金属硫酸盐对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
4.3 碱金属硫酸盐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 |
4.3.1 碱金属硫酸盐对早期水化放热量的影响 |
4.3.2 碱金属硫酸盐对水化程度的影响 |
4.3.3 碱金属硫酸盐对孔溶液离子浓度的影响 |
4.3.4 碱金属硫酸盐对水化产物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水泥组成、细度和养护条件对碱金属硫酸盐作用的影响 |
5.1 碱金属硫酸盐对不同C_3A含量水泥水化硬化的影响 |
5.1.1 C_3A的模拟制备 |
5.1.2 对不同C_3A含量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5.1.3 对不同C_3A含量水泥强度发展的影响 |
5.1.4 对不同C_3A含量水泥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
5.1.5 对不同C_3A含量水泥水化放热和水化程度的影响 |
5.1.6 对不同C_3A含量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5.2 碱金属硫酸盐对不同细度水泥水化硬化的影响 |
5.2.1 对不同细度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5.2.2 对不同细度水泥强度发展的影响 |
5.2.3 对不同细度水泥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
5.2.4 对不同细度水泥水化放热和水化程度的影响 |
5.2.5 对不同细度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5.3 碱金属硫酸盐对早期高温养护下水泥水化硬化的影响 |
5.3.1 对早期高温养护下水泥强度发展的影响 |
5.3.2 对早期高温养护下水泥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
5.3.3 对早期高温养护下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5.4 碱金属硫酸盐适宜含量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6 碱金属硫酸盐对混合材水泥早期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 |
6.1 碱金属硫酸盐对粉煤灰水泥早期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 |
6.1.1 对粉煤灰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6.1.2 对粉煤灰水泥强度发展的影响 |
6.1.3 对粉煤灰水泥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
6.1.4 对粉煤灰水泥水化放热和水化程度的影响 |
6.1.5 对粉煤灰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6.2 碱金属硫酸盐对矿渣水泥早期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 |
6.2.1 对矿渣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6.2.2 对矿渣水泥强度发展的影响 |
6.2.3 对矿渣水泥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
6.2.4 对矿渣水泥水化放热和水化程度的影响 |
6.2.5 对矿渣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纤维素纤维纯化与溶解过程中的参数检测方法及传质与反应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纤维素纤维溶解体系的研究进展 |
1.2.1 衍生化溶解体系 |
1.2.2 水相直溶体系 |
1.2.3 非水相直溶体系 |
1.3 主要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市场现状分析 |
1.4 粘胶基再生纤维素纤维制备过程中“三废”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1.4.1 废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1.4.2 废渣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1.4.3 废水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1.4.4 追本溯源——从源头上减少“三废”排放量 |
1.5 粘胶基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基本制备流程 |
1.6 粘胶液制备过程中涉及的主、副反应机理解析及关键参数表征 |
1.6.1 碱化及老成过程中的主、副反应机理解析及关键参数表征 |
1.6.2 黄化及熟成过程中的主、副反应机理解析及关键参数表征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7.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快速测定纤维素纤维中的 α-, β-和 γ-纤维素含量新方法的建立 |
2.1 基于可见光谱法耦合化学统计学分析快速测定纤维素纤维中 α-纤维素含量 |
2.1.1 前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本节小结 |
2.2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技术高效测定纤维素纤维中的α-,β-,和γ-纤维素含量 |
2.2.1 前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4 本节小结 |
第三章 快速评价纤维素纤维原料反应性能新方法的开发 |
3.1 基于光散射原理建立一种快速测定纤维素纤维反应性能的方法 |
3.1.1 前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4 本节小结 |
3.2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批量测定纤维素纤维原料的反应性能 |
3.2.1 前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本节小结 |
第四章 纤维素纤维的物化性质对其反应性能的影响机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和药品 |
4.2.2 分析测试方法 |
4.2.3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单因素分析 |
4.3.2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冷碱抽提过程中半纤维素溶出动力学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与药品 |
5.2.2 冷碱抽提工艺操作及在线监测 |
5.2.3 光谱数据处理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半纤维素溶出量的在线监测平台搭建及效果评价 |
5.3.2 冷碱抽提过程中半纤维素的溶出规律 |
5.3.3 半纤维素的溶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用冷碱液抽提过程中主要组分的传质行为解析及工艺优化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药品及原料 |
6.2.2 实验步骤 |
6.2.3 分析方法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回用碱液过程中相关组分的传质理论计算 |
6.3.2 回用碱式冷碱抽提工艺参数优化 |
6.3.3 冷碱抽提后浆粕反应性能的改善 |
6.3.4 冷碱抽提过程副产物——半纤维素的糖组成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黄化反应过程控制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药品和材料 |
7.2.2 粘胶液制备及在线检测 |
7.2.3 光谱数据处理及建模分析 |
7.3 结果和讨论 |
7.3.1 黄化反应过程控制模型的建立 |
7.3.2 黄化反应过程中纤维素纤维的溶解动力学 |
7.3.3 黄化反应终点的判断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溶解浆中α-, β-, γ-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
附件2 溶解浆反应性能的测定可见光谱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9)碱对水泥基材料收缩开裂及砂岩石粉活性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现代水泥基材料碱来源的多元化 |
1.2.2 不同类型碱对水泥基材料水化的影响 |
1.2.3 碱对水泥基材料早期收缩及开裂敏感性的影响 |
1.2.4 碱对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结构的影响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5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
2.1 主要原材料及性质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矿渣 |
2.1.5 骨料 |
2.2 水泥基材料碱度的调节方式 |
2.3 宏观性能测试 |
2.3.1 砂浆早期开裂试验方法 |
2.3.2 砂浆棒变形特性 |
2.3.3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2.4 微观实验方法 |
2.4.1 X射线荧光分析 |
2.4.2 红外光谱分析 |
2.4.3 X射线衍射分析 |
2.4.4 场发射扫描电镜 |
2.4.5 电阻率 |
2.4.6 原子力显微镜 |
2.4.7 综合热分析 |
2.4.8 核磁共振 |
2.4.9 纳米压痕 |
2.4.10 孔结构分析 |
2.4.11 样品磨抛制备方法 |
第三章 K~+、Na~+对水泥基材料早期收缩及开裂的影响机制 |
3.1 本章实验方案 |
3.1.1 试验配合比 |
3.1.2 化学收缩及自收缩表征 |
3.1.3 C-S-H微观力学特征表征 |
3.2 K~+、Na~+对水泥基材料开裂敏感性、收缩及强度的影响 |
3.2.1 水泥基材料开裂试验 |
3.2.2 水泥基材料化学收缩、自收缩及干燥收缩 |
3.2.3 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
3.3 K~+、Na~+对水泥基材料水化硬化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 |
3.3.1 水泥基材料的水化进程 |
3.3.2 水泥基材料的CH含量 |
3.3.3 水泥基材料的孔结构 |
3.4 K~+、Na~+对水泥基材料Al相水化产物的影响 |
3.4.1 水泥基材料电阻率试验 |
3.4.2 水泥基材料晶相组成 |
3.4.3 水泥基材料Al相水化产物晶相转化过程 |
3.5 K~+、Na~+对水泥基材料Si相水化产物的影响 |
3.5.1 水泥基材料中C-S-H簇的粘结力 |
3.5.2 水泥基材料中C-S-H链的结构组成 |
3.5.3 水泥基材料中C-S-H的形变能力 |
3.6 水泥基材料收缩性能与其微结构间的关系 |
3.7 水泥基材料开裂性能与其微结构间的关系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类型碱及K_2O/Na_2O比对水泥基材料的早期收缩及开裂的影响机制 |
4.1 本章实验方案 |
4.1.1 试验配合比 |
4.1.2 不同阴离子碱pH表征 |
4.1.3 不同阴离子碱电化学特性表征 |
4.2 不同阴离子对溶液pH的影响 |
4.3 不同类型碱对水泥基材料开裂敏感性、收缩及力学特性的影响 |
4.3.1 水泥基材料开裂试验 |
4.3.2 水泥基材料自收缩及干燥收缩 |
4.3.3 水泥基材料抗折强度 |
4.4 不同类型碱对水泥基材料水化特征的影响 |
4.4.1 水泥基材料水化热试验 |
4.4.2 水泥基材料TG/DTG试验 |
4.4.3 不同类型碱对水泥颗粒Zeta电位的影响 |
4.4.4 水泥基材料电阻率试验 |
4.5 不同类型碱对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孔结构的影响 |
4.5.1 压汞试验 |
4.5.2 吸水动力学试验 |
4.6 不同类型碱对水泥基材料微结构的影响 |
4.6.1 水泥基材料晶相组成 |
4.6.2 水泥基材料中Al相结构 |
4.6.3 水泥基材料中C-S-H结构 |
4.7 不同类型碱对水泥基材料收缩、开裂影响机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碱量对砂岩石粉活性及变形性能的影响机制 |
5.1 本章实验方案 |
5.1.1 试验配合比 |
5.1.2 砂岩石粉碱溶出及硅溶出表征 |
5.1.3 砂岩石粉-水泥胶凝体系固碱能力表征 |
5.2 砂岩石粉的碱溶出特性 |
5.3 砂岩石粉的Si溶出特性 |
5.4 砂岩石粉对降低碱骨料反应膨胀变形的作用 |
5.4.1 砂岩石粉代水泥 |
5.4.2 砂岩石粉代砂 |
5.5 砂岩石粉-水泥胶凝体系孔溶液碱度 |
5.6 砂岩石粉-水泥胶凝体系固碱能力 |
5.6.1 砂岩石粉对水泥基材料水化程度的影响 |
5.6.2 砂岩石粉对水泥基材料C-S-H结构的影响 |
5.7 砂岩石粉对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5.7.1 工作性能 |
5.7.2 抗压强度 |
5.8 砂岩石粉降低ASR膨胀变形的作用机制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碱水泥基材料开裂及收缩的抑制措施 |
6.1 本章实验方案 |
6.1.1 试验配合比 |
6.1.2 不同类型碱对掺合料的活化作用 |
6.1.3 水泥基材料溶液相特征 |
6.2 水泥基材料开裂敏感性及收缩特性 |
6.2.1 水泥基材料开裂试验 |
6.2.2 水泥基材料收缩特性 |
6.2.3 水泥基材料抗折强度 |
6.3 水泥基材料水化硬化特征 |
6.3.1 粉煤灰和矿渣的水化活性 |
6.3.2 水泥基材料水化进程 |
6.3.3 水泥基材料的孔结构 |
6.4 水泥基材料孔隙溶液与微观结构 |
6.4.1 不同类型碱对粉煤灰/矿渣-水泥浆体孔溶液中碱离子影响 |
6.4.2 不同类型碱对掺粉煤灰及矿渣水泥浆体Si-O结构的影响 |
6.4.3 不同类型碱掺粉煤灰/矿渣-水泥浆体微结构组成的影响 |
6.5 粉煤灰及矿渣对高碱水泥基材料收缩、开裂的影响机制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K~+、Na~+对水泥基材料早期收缩及开裂的影响 |
7.1.2 不同类型碱及K_2O/Na_2O比对水泥基材料的早期收缩及开裂的影响 |
7.1.3 含碱量对砂岩石粉活性及变形性能的影响机制 |
7.1.4 高碱水泥基材料开裂及收缩的抑制措施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混合指示剂在总碱度测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 方法原理 |
2 实验方法 |
2.1 CTAB-MO与MO-靛蓝混合指示剂比较 |
2.2 CTAB-MO与甲基橙分别标定HC1溶液比较 |
2.3 CTAB溶液与甲基橙混合比例的试验 |
2.4 混合指示剂用量 |
2.5 混合指示剂测定工业纯碱总碱度 |
3 结果与讨论 |
3.1 CTAB-MO与MO-靛蓝混合指示剂比较结果 |
3.2 CTAB-MO与甲基橙分别标定HC1溶液结果比较 |
3.3 CTAB溶液与甲基橙混合比例的试验结果见表2 |
3.4 混合指示剂用量实验结果 |
3.5 测定工业纯碱总碱度的结果比较测定 |
4 结论 |
四、提高纯碱中总碱测定准确度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污染食盐制备纯碱的综合与创新实验设计[J]. 刘雪茹,张荣兰,崔斌. 大学化学, 2021
- [2]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碳酸盐分析及硼酸盐介稳区性质研究[D]. 陈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03)
- [3]高原地区小苏打生产工艺技术探究[J]. 马海忠. 纯碱工业, 2020(02)
- [4]电位滴定法在纯碱分析中的应用[J]. 曹彩虹,高扬. 纯碱工业, 2018(04)
- [5]浅谈纯碱中盐含量分析[J]. 潘丁文. 纯碱工业, 2017(05)
- [6]碱金属硫酸盐对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硬化的影响[D]. 马英. 重庆大学, 2017(06)
- [7]纤维素纤维纯化与溶解过程中的参数检测方法及传质与反应行为研究[D]. 何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8]玻璃配合料均匀度的测定[A]. 安利营,李赫然,闫冬成,李俊锋,张广涛. 电子玻璃技术2016(总第48期), 2016(总第48期)
- [9]碱对水泥基材料收缩开裂及砂岩石粉活性的影响机制[D]. 李洋. 武汉大学, 2016(06)
- [10]混合指示剂在总碱度测定中的应用[J]. 朱明翠,朱彩霞.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