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州地区主要板栗品种品质与贮藏加工性能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沈升法,项超,吴列洪,李兵,罗志高[1](2021)在《浙江省甘薯种质资源的品质鉴定与聚类分析》文中认为开展甘薯种质资源的品质鉴定评价,可以系统地了解种质的营养价值、食用品质和加工性能,为甘薯生产的品种选择和种质资源的育种利用提供依据。对2017-2019年浙江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征集的62份甘薯种质进行了干物率、胡萝卜素含量、生薯和熟薯可溶性糖含量以及食味的测定,并进行了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参试种质中,有高干物率品种24份,胡萝卜素含量≥5 mg/100 g·FW的品种5份,生薯可溶性糖含量超过水果甘薯六十日的品种7份,熟薯麦芽糖含量超过迷你甘薯心香的品种6份。生薯和熟薯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在生薯中蔗糖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27.00 mg/g·FW,占可溶性糖的47.49%。在熟薯中麦芽糖含量最高,麦芽糖与可溶性糖含量高度相关(r=0.925)。食味与熟薯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生薯可溶性糖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主成分F1、F2、F3、F4分别与食用品质、淀粉和油炸薯片加工性能、蔗糖含量有关,可以代表94.15%的甘薯品质变量信息。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参试种质的品质类型可以分为Ⅰ、Ⅱ、Ⅲ3个类群和Ⅰ-1、Ⅰ-2、Ⅱ-1、Ⅱ-2、Ⅲ-1、Ⅲ-2 6个亚群,依用途可以简要归类为:淀粉型23份,粮饲兼用型19份,优质食用型16份,油炸薯片型4份。总之,浙江省甘薯种质资源以淀粉型和粮饲兼用型为主,品质类型丰富,在鲜食及淀粉、全粉、薯脯、油炸薯片加工等用途上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张俞[2](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何引[3](2020)在《红富士苹果地方品质特征因子分析》文中提出由于受地理位置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红富士的品质随不同地域的变化而变化,而目前关于每个产区红富士的品质特征研究不明确,产地品牌优势发展受到阻碍。故本试验将对阿克苏、静宁、昭通、洛川、三门峡的5个产地红富士苹果,进行感官分析(外观、质地、滋味、香气)、理化指标(粗纤维、总糖、总酸、矿质元素)、挥发性组分测试分析,并通过方差分析得出5个产地红富士突出的特征,进一步深入了解不同地域红富士苹果的差异,以期提高各个产区红富士苹果的竞争力,发挥和保护产地品牌优势,促进各个产区红富士产业的长期发展。其结果如下:(1)通过对人员进行招募、筛选与培训,组建7名优选评价员的感官评价组,并确立了适合红富士QDA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词、参照物、5点标度及评价顺序等。获得了红富士苹果感官参数,分别为果肉颜色、糖心、果香(鼻)、植物香(鼻)、花香(鼻)、果香(口)、植物香(口)、甜度、酸度、硬度、脆度、纤维度、咀嚼时颗粒大小、粉质性。通过分析,得到5个产区红富士苹果突出的感官特征,表现为:阿克苏地区红富士普遍具有糖心,果香和花香浓郁、酸甜感强而平衡、质地偏硬,果色为红黄色夹杂,表面带有颗粒状果锈,果实较扁,且偏斜较严重;昭通地区红富士具有浓郁的植物香,口感偏粉质且具有颗粒感,果色整体为暗红色,果皮表面夹杂细小颗粒状果锈,果形较圆;静宁地区红富士口感偏甜,但弱于阿克苏地区,粉质性仅弱于昭通地区,果色大部分为红色,果实较圆,无明显斜坡;洛川地区红富偏脆,果色为絮状红色条纹,果实较圆,无明显斜坡;三门峡地区红富士果肉颜色呈淡黄偏向于米白色,纤维感偏强,果色为均匀的絮状红色条纹,夹杂少量的黄色,果皮表面夹杂细小颗粒状果锈,果实较圆但存在斜坡。(2)5个产区红富士苹果的理化指标浓度具有显着差异(p<0.05),得到了不同产地的红富士苹果的理化特征。阿克苏地区红富士总糖浓度最高(8.59?1.61%),静宁地区红富士总酸浓度最高(0.38?0.17%)。各个产区糖酸比结果为:昭通地区糖酸比值最高(43.38?16.94%),静宁地区最低(21.62?5.44%),阿克苏、三门峡、洛川地区糖酸比适中。阿克苏地区红富士的粗纤维浓度最高(0.20?0.04%)。矿质元素中,三门峡地区的K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995.61±193.30 mg/kg);对于Ca的浓度,三门峡地区的浓度显着高于其他地区(178.80?11.74 mg/kg);对于Mg的浓度,最高的地区为阿克苏(47.66?9.67 mg/kg);对于P的浓度,阿克苏产区浓度最高(94.66?20.78 mg/kg)。(3)经GC-MS检测,共鉴定出8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29种,醇类18种,醛类11种,酮类2种,萜烯类6种,挥发酸4种,苯类8种,其他类2种,所有地区中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39种。基于鼻香感官评价分值与挥发性组分的OAV值(OAV≧1)对比分析得出,果香为红富士的特征香气,静宁苹果表现出浓郁的果香,昭通地区植物香表现突出,阿克苏地区花香最强。
温玥[4](2019)在《外施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花芽形成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经济林树种,有着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外源赤霉素和多效唑是两种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较多的应用在调控花果发育等方面。为缓解油茶花芽和果实之间强烈的营养竞争,改善油茶大小年结实现象,本研究对生长势中庸的’湘林27’和旺盛’湘林14’油茶植株,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多效唑。利用13C同位素示踪技术,从营养物质、内源激素和源库关系的角度出发,探究了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花芽和果实的影响以及对不同节位叶片(源)制造的同化物向芽和果(库)分配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为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油茶生产上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建立油茶高产高效栽培体系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不仅显着提高了’湘林27’油茶花芽分化率和饱满度,还提高了花芽分化期间花芽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以及(GA3+IAA)/ABA,降低了脱落酸含量、ABA/IAA和ZT/GA3,且各浓度赤霉素对’湘林27’油茶花芽影响的作用大小依次为:300 mg/L>200 mg/L>100 mg/L。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抑制了’湘林14’油茶新梢的生长,却显着提高了花芽分化率、饱满度和花芽分化期间花芽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脱落酸的含量以及ABA/IAA和ZT/GA3,降低了赤霉素含量,且各浓度多效唑对’湘林14’油茶花芽影响的作用大小依次为:1500 mg/L>1000 mg/L>500 mg/L。(2)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显着提高了’湘林27’油茶果实发育期间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果皮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显着增加了果实各发育期果实赤霉素、生长素和玉米素含量以及(GA3+IAA)/ABA,却降低了脱落酸含量以及ABA/IAA和ZT/GA3,且各浓度赤霉素处理对’湘林27’油茶果实影响的作用大小依次为:300 mg/L>200 mg/L>100 mg/L。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显着增加了’湘林14’油茶种子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果皮可溶性糖含量,而多效唑对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在果实不同发育期的表现不同:显着降低了缓慢生长期和成熟期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了快速生长期和油脂转化期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着促进了快速生长期和油脂转化期果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加,降低了缓慢生长期果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此外,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显着降低了果实赤霉素、生长素和玉米素含量以及(GA3+IAA)/ABA,提高了脱落酸含量以及ABA/IAA和ZT/GA3,且各浓度多效唑处理对’湘林14’油茶果实影响的作用大小依次为:1500 mg/L>1000 mg/L>500 mg/L。此外,赤霉素和多效唑处理分别促进了’湘林27和’湘林14’油茶当年和第二年果实产量性状的提高,以300 mg/L赤霉素和1500 mg/L多效唑提高效果最为明显。(3)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显着提高了’湘林27’油茶果实发育各时期第1、3和5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改善了叶片的光合性能,且各浓度作用大小分别为:300 mg/L>200 mg/L>100 mg/L。油脂转化期,300 mg/L赤霉素处理下,第5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以及最大光化学效率、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实际光量子产量分别达到14.42 μmol/(m2·s)、1.29 mg/g·Fw、0.94、91.01和0.22。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显着提高了’湘林14’油茶果实发育各时期第1、3和6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增强了叶片的光合能力,保障了光合作用的高效进行,且各浓度作用大小分别为:1500 mg/L>1000 mg/L>500 mg/L。油脂转化期,1500 mg/L多效唑处理下,第5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以及最大光化学效率、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实际光量子产量分别达到 13.98 μmol/(m2·s)、1.37 mg/g·Fw、0.91、89.90 和 0.22。(4)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改变了 ’湘林27’油茶各节位叶片制造的13C同化物在各器官的分配,尤其显着提高了 13C同化物在花芽和果实中的分配量,且各浓度作用大小分别为:300 mg/L>200 mg/L>100 mg/L。果实成熟期,300 mg/L赤霉素处理下,第1节位叶片制造的13C同化物在1花芽和果实中的分配量分别为8.22 mg和0.57 mg,第3节位叶片制造的13C同化物在3花芽和果实中的分配量分别为7.33 mg和9.23 mg,第5节位叶片制造的13C同化物在果实中的分配量为17.76 mg。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提高了’湘林14’油茶各节位叶片制造的13C同化物在花芽和果实中的分配量,且各浓度作用大小分别为:1500 mg/L>1000 mg/L>500 mg/L。果实成熟期,1500 mg/L多效唑处理下,第1节位叶片制造的13C同化物在1花芽和果实中的分配量分别为3.65 mg和0.88 mg,第3节位叶片制造的13C同化物在3花芽和果实中的分配量分别为2.11 mg和4.31 mg,第6节位叶片制造的13C同化物在果实中的分配量为12.32 mg。综上所述,外施赤霉素和多效唑不仅显着促进了’湘林27’和’湘林14’油茶花芽分化率、饱满度和连续两年果实产量性状的提高,改善了油茶大小年结实现象,还增加了不同节位叶片制造的同化物在花芽和果实中的分配量,分别以300 mg/L赤霉素和1500 mg/L多效唑的促进效果最佳。300 mg/L赤霉素处理下,’湘林27’油茶单株花芽分化率、当年种子重、单果重、出仁率和单株产量分别达到38.00%、10.20 g、20.06 g、45.36%和5.83 kg,第二年单株果实数和产量分别为323个和4.12 kg。此外,1500 mg/L多效唑处理下,’湘林14’油茶花芽分化率、当年单株果实数和产量以及第二年单株果实数和产量分别达到31.90%、290、4.92 kg、244 个和 4.04 kg。
宋影[5](2019)在《板栗剩余物堆肥及其对板栗幼苗生长和果实提质增产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板栗产业快速发展,板栗剩余物急剧增加。从资源化利用和提质增产目标出发,本研究以栗蓬与栗叶混合凋落物B、玉米秸秆Y、栗蘑菌渣Z、鸡粪F等剩余物为原材料,按照不同比例 BYZ(B:Y:Z:F=2:2:2:4)、BZ1(B:Z:F=4:2:4)、BZ2(B:Z:F=6:2:2)、ZF(Z:F=6:4)并添加EM或VT菌剂进行原位堆肥,突破以往板栗剩余物添加比例低的瓶颈,通过堆肥深施还田进行栽培应用,研究不同堆肥对板栗苗木生长、光合特性、栗树果实产量和品质、土壤磷的活化作用等影响,以期筛选板栗剩余物堆肥化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应用种类及比例,揭示堆肥促进板栗苗木生长和提质增产的作用机理,为实现板栗剩余物资源化利用,形成板栗产业环境友好丰产技术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与不添加菌剂、仅添加EM或VT菌剂相比,BYZ添加混合菌剂EM+VT可改善堆肥进程,显着增加高温期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促进堆体快速升温,堆肥C/N比下降最多(降幅为57.58%)。在添加混合菌剂EM+VT下,BZ1和BZ2均存在高温期真菌诱集过程,BZ1处理升温最快,氮磷钾含量最高,BZ2处理有机质含量最高;ZF处理表现出低有机质和低氮磷钾含量特征;总孔隙度大小排序为BZ2>BZ1>BYZ>ZF。可见,较高比例的叶与蓬混合物添加可改善堆肥理化性质。(2)板栗幼苗生长指标因堆肥种类和比例而异。添加1/8比例ZF、1/8比例BZ2,对板栗幼苗根长、根表面积及根体积特别是<2mm的根系指标促进效果最佳,苗木积累的总生物量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着增加;添加ZF可诱导板栗幼苗形成菌根,可作为板栗苗木培育的推荐配方。(3)与其他堆肥相比,深施BZ1不仅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还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水分、水势,并降低细根C/N、C/P、C/K,而且板栗增产效果最显着,平均产量总体表现为:BZ1>BYZ>ZF=BZ2。(4)4种堆肥产物磷形态特征及对土壤磷的活化存在显着差异,全磷含量以BZ1最高,BZ2最低,并均以无机磷为主(占比62.88%~73.62%),H20-Pi占全磷比例以BZ1和BZ2系列最好,其中BZ1水溶性磷含量也最高。等磷量大田试验表明,有机堆肥处理对土壤磷活化作用较强,施肥显着提高了活性H2O-Pi、NaHC03-Pi和中等活性NaOH-Pi含量,磷活化系数以BZ1处理最佳,且土壤各土层活性无机磷或中等活性无机磷分布与不同处理引起的有机质、土壤团粒结构、土壤水分的变化呈显着相关。与CK相比,添加1/8比例ZF处理显着提高了板栗苗木根际酸性磷酸酶的含量,且根、茎、叶总磷量增幅最大,并促进了磷向地上部转运,苗木根际土壤有效无机磷增加,有机磷特别是HCl-Po占全磷的比例下降幅度最大。(5)有机无机混施效应因配比不同而异。等氮磷钾条件下50%有机堆肥BZ1+50%无机肥配施处理表现出的促氮促磷混合效应,显着提升板栗产量、挣收益及品质,其产量和净收益分别为4104.77 kg.hm-2、7.33万元·hm-2,可作为当地板栗栽培中有机无机配施实践的较佳选择。
景鑫鑫[6](2019)在《温度和采收期对去青皮鲜核桃冻藏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鲜核桃因其含水量高、口感风味独特且保健功能优越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但鲜核桃存在严重采青现象,市场供应期主要局限于采收季节,采后贮藏保鲜期短且易出现褐变、霉变、失水、核仁软化发黑等品质劣变问题。本文以‘清香’去青皮鲜核桃为试材,研究不同温度和采收期对鲜核桃冻藏期间的感官品质、核仁营养品质、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油脂品质等的影响,确定适宜去青皮鲜核桃长期贮藏保鲜的温度和采收期;研究不同解冻温度对冻藏后鲜核桃复鲜品质的影响,筛选其最佳复鲜温度,以期建立鲜核桃冷冻-解冻复鲜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低温(-2℃0℃、-4℃-2℃、-7℃-5℃、-12℃-10℃)冻藏的‘清香’去青皮鲜核桃品质在冻藏期间均有所下降。在-2℃0℃条件冻藏4个月后霉变严重,-4℃-2℃条件下冻藏6个月后霉变不能食用。-7℃-5℃、-12℃-10℃条件下鲜核桃可冻藏10个月以上,生鲜风味接近贮前,且核仁含水量仍高于23%,总脂肪含量高于5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1%,脂肪酶活动度低;总酚、总黄酮含量与贮前相当,DPPH·清除率达83%以上,维生素E总含量保持在92 mg·kg-1以上;核仁油脂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较采收时均上升,碘值下降,但均保持在GB/T22327-2008《核桃油》规定的范围内。2.适期采收的(9月6日,40%左右青皮分离)和晚期采收(9月13日,75%以上青皮分离)的鲜核桃冻藏品质优于早期采收的(8月30日,青皮未开裂)。核仁含水率随采收时间推迟而下降,总脂肪含量随采收时间推迟而上升。冻藏10个月,各采期鲜核桃感官品质均有所下降,适期采收的和晚期采收的鲜核桃种仁风味优于早期采收的;各采期鲜核桃含水率均在21%以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与贮前相比差异不显着;脂肪含量分别为49.81%、53.23%和54.79%,且适期采收的和晚期采收的显着高于早期采收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贮前相比差异不显着,均保持在90%左右;各采期鲜核桃DPPH·清除率在83%以上,适期采收的鲜核桃维生素E总含量为95.17 mg·kg-1,显着高于早期采收和晚期采收的;各采期鲜核桃油脂品质指标均保持在GB/T22327-2008《核桃油》规定的范围内。综上所述,‘清香’鲜核桃适宜冻藏的采收成熟度为青皮分离40%75%。3.不同解冻温度对冻藏后鲜核桃复鲜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常温(20℃22℃)解冻用时最短,但核仁风味差,短期内出现发霉、发芽现象。0℃2℃和梯度升温(先于-4℃-2℃冷库3d,再转至0℃2℃存放)解冻复鲜后的鲜核桃风味接近贮前,含水率均在27%以上,营养品质、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油脂品质好。4.初步确定鲜核桃采后周年供应贮藏保鲜技术为:鲜核桃在青皮开裂分离40%75%时采收,采后去青皮、清洗、晾干后在-12℃-5℃条件下贮藏,于销售前在0℃2℃条件下解冻复鲜,复鲜后鲜核桃的感官品质及核仁品质接近贮前。
王圣仪[7](2018)在《基于SPME-GC-MS技术对燕山地区九种板栗品种风味指纹图谱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建立能够较好地表征板栗的地域属性的标准风味指纹图谱,对燕山板栗风味指纹图谱研究了几个重要方面,结果如下:1.优化了固相微萃取的参数:称板栗2.0 g于15 m L顶空样品瓶内,58.5℃水浴18 min,用65μm PDMS/DVB萃取头萃取50 min后于230℃进行GC-MS解吸5 min。2.检测了九个品种燕山板栗的香气成分,共检测出香气成分42种,大板红、短枝、燕奎、燕丽、燕龙、燕紫、早丰、紫珀、遵玉中测出香气化合物分别为18种、18种、20种、17种、23种、19种、23种、15种、13种。3.燕奎、燕丽、燕龙和早丰香气强度的峰值在贮藏期120 d时出现,紫珀和遵玉在贮藏期150 d时出现,大板红的香气强度分别在60 d达到峰值,短枝和燕紫在刚采收时香气强度最大。4.通过PCA分析得到7个主成分,其中贡献率较最大化合物有癸醛、十一醛、金合欢基乙醛、异丁香酚甲醚、壬醛、甘菊蓝、薄荷醇、L-薄荷酮、壬酸甲酯、间二氯苯、辛酸乙酯、庚酸乙酯、十二烯、右旋萜二烯、alpha-柏木烯、2-正戊基呋喃、苯乙醛、1-辛烯-3-醇、反式-2-壬烯醛、壬烯、2-苯基巴豆醛、庚醇、反式-2,4-癸二烯醛、肉桂酸乙酯、癸醇、正十五酸、3,4-环氧四氢呋喃、香叶基丙酮。5.使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9种板栗分成四类,利用聚类分析剔除差异大的板栗样品样本,用4个主要共有峰和6个次要共有峰取其峰面积的均值,建立了燕山地区板栗的风味对照指纹图谱。6.通过相似度分析对辽宁、山东、以及湖北地区的生板栗香气成分色谱图与燕山地区生板栗风味对照图谱进行比较,得到燕山板栗的最小相似度为0.8816,其他地区板栗的最大相似度为0.8359,因此判断通过计算相似度的方法可以评价生板栗的质量,能很好的用于鉴别燕山板栗与其他地区板栗。
肖愈[8](2018)在《蛹虫草SN-18固态发酵鹰嘴豆对其理化特性和功能活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鹰嘴豆是世界第二大消费豆类,富含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营养和保健的双重功效,在世界粮食生产及消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外对于鹰嘴豆的研究和食品中的开发应用已有多年,然而,目前我国对于鹰嘴豆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深加工利用比较少,未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开发的格局。固态发酵食品基质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高环保的生产加工方式,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大规模利用,还可以充分提高食品的营养保健价值,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蛹虫草作为一种公认的安全性丝状食用真菌,除菌体本身具有丰富的营养保健价值外,也像其他丝状真菌一样,具有产酶种类丰富、活性强、催化效率高等特点,同时蛹虫草固态发酵可以对植物基质进行生物转化,提高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其生物活性功能。另一方面,由于豆类成分的添加能弥补面包等谷物类食品中必需氨基酸及生物功能活性成分的不足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对于诸如此类面包的开发及品质改善的研究,多局限于豆类成分的简单加入及改良剂如真菌酶等的使用,关于对原料成分的加工处理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以蛹虫草为菌种,对鹰嘴豆进行固态发酵处理,系统研究蛹虫草固态发酵过程中产酶情况以及固态发酵对鹰嘴豆酚类物质含量、生物活性功能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并以蛹虫草发酵的鹰嘴豆基质作为功能性辅料,研究其对面包加工特性的影响,研制出一种新型鹰嘴豆面包。本研究包含五部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蛹虫草固态发酵鹰嘴豆过程中产酶情况和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蛹虫草SN-18发酵鹰嘴豆能产生丰富的微生物酶系,包括α-淀粉酶、β-葡糖苷酶、木聚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及酯酶,且初期产酶能力较弱,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产酶能力逐渐提高。鹰嘴豆中总酚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含量显着增加,发酵8天后,其总酚含量由未发酵的659.17 μg没食子酸当量/g干重鹰嘴豆(μg GAE/g d.w.)提高至1928.21 μg GAE/g d.w.。研究显示酚类化合物的增加与蛹虫草发酵鹰嘴豆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微生物酶系密切相关,总酚含量与α-淀粉酶、β-葡糖苷酶、木聚糖酶、蛋白酶、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及酯酶的决定系数R2值分别为0.9358、0.8228、0.7496、0.8157、0.8690、0.8591 和 0.4661。2.蛹虫草固态发酵对鹰嘴豆抗氧化活性及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蛹虫草固态发酵显着提高了鹰嘴豆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潜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以及由Fenton试剂诱导的pUC18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极性提取溶剂分析表明,提取溶剂的极性对鹰嘴豆中多酚及皂苷类抗氧化物的提取效率有显着影响。在所用到的80%甲醇,80%乙醇和去离子水3种不同提取溶剂中,发酵鹰嘴豆80%甲醇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潜力在所评价的样品中抗氧化效果最强,其EC50值分别为1.21 mg/mL、0.94 mg/mL和4.15 mg/mL,同时,80%乙醇提取效果显着优于去离子水提取的效果。HPLC分析结果表明蛹虫草发酵期间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莽草酸、绿原酸、芦丁、大豆苷元、染料木黄酮和鹰嘴豆芽素A得到了释放。鹰嘴豆抗氧化活性的提高与发酵过程中多酚及皂苷类物质的增加有显着的相关性。3.蛹虫草固态发酵鹰嘴豆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通过建立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研究了蛹虫草发酵的鹰嘴豆(CFC)及未发酵鹰嘴豆(UFC)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细胞的保护作用。MTT实验结果表明,CFC及UFC提取物在50-800μg/mL浓度下对PC12细胞增殖无显着影响。CFC及UFC不同溶剂提取物可以不同程度的减轻由H20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提高细胞的存活率,且呈剂量依赖效应。倒置相差显微镜结果显示CFC/UFC提取物处理可以显着改善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同时研究发现各CFC提取物处理组对细胞的保护效果要显着强于UFC提取物处理组。在800μg/mL的浓度下,CFC80%甲醇、80%乙醇及去离子水提取物(M-CFC,E-CFC,W-CFC)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84.80%,77.24%及71.99%,显着高于同浓度下UFC相对应的各溶剂提取物处理组,且以M-CFC处理组效果最佳。生化分析结果表明,CFC/UFC不同溶剂提取物可以显着降低H2O2诱导的PC12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泄露,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提高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且呈剂量依赖效应。该研究结果表明CFC/UFC提取物可通过改善细胞内抗氧化系统,清除胞内ROS,发挥保护作用。CFC处理组对GSH含量、SOD及CAT活力的提升效果及LDH和ROS水平的降低效果要显着强于UFC组。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也表明,与UFC提取物相比,CFC提取物更能显着降低PC12细胞的凋亡率,PC12细胞经M-CFC,E-CFC及W-CFC组处理后,细胞凋亡率由模型组的54.67%分别降为29.78%,32.80%及36.21%。以上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显着提高了鹰嘴豆对抗H20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能力,从而能够保护PC12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相关性分析表明,发酵鹰嘴豆对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样品中酚类及皂苷类物质含量的提高。4.蛹虫草固态发酵鹰嘴豆营养价值、物理化学性质和功能特性研究研究了蛹虫草固态发酵对鹰嘴豆粉营养价值和蛋白质组成的影响,以及随之引起的对鹰嘴豆粉物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提高了鹰嘴豆粗蛋白、真蛋白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体外蛋白质消化率。在蛹虫草发酵过程中,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分子量大的鹰嘴豆蛋白降解产生了一些新的小分子蛋白。对于发酵后的鹰嘴豆(CFC),分子量大于60kDa的蛋白条带消失了,降解成了更多小分子量的蛋白,其中小于30 kDa的蛋白含量占66.87%。此外,发酵期间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其半抑制浓度为0.668 mg/mL。鹰嘴豆粉的吸水性指数、持水能力、脂肪吸收能力和蛋白的乳化性能在固态发酵后得到了显着提高。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发酵鹰嘴豆粉可作为营养及功能性配料应用到食品中,如焙烤食品,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品质特性。5.发酵和未发酵鹰嘴豆粉的添加对小麦面包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与普通小麦面包作比较,研究了蛹虫草发酵鹰嘴豆粉(CFC)和未发酵鹰嘴豆粉(NFC)的添加对面包品质(包括主要营养成分、比容、面包色泽、分子流动性、面包质构及感官评价)以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小麦面包相比,在面包中添加CFC显着提高了面包比容、降低了面包硬度,改善了面包质构、持气能力提升、使面包质地变得疏松,这得益于CFC中含有丰富的真菌酶系以及固态发酵对鹰嘴豆蛋白理化和功能特性的改善。然而,NFC的添加对面包品质产生了不良影响,降低了面包比容、增强了面包硬度。低场核磁共振(LF-NMR)结果表明,三种面包中1H NMR流动性不同,水分结合状态差别比较大,这可能影响面筋网络结构的形成,引起面包质构特性的差异。CFC面包感官评价效果最好,且在外观、组织、色泽和总体接受度上得分最高。NFC及CFC的添加均能提高面包中总酚含量,增强了面包的抗氧化活性,且CFC的添加对面包抗氧化性能的改善效果更显着。
古娜斯·叶尔肯[9](2017)在《玫瑰花酱制作优化及贮藏条件对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具有丰富的玫瑰资源,玫瑰花酱是新疆维吾尔族传统特色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其传统加工工艺技术落后,产品卫生质量差。本研究以新疆和田本土种植的大马士革玫瑰花为原料,对玫瑰花酱加工工艺参数和原辅料配比进行优化,对玫瑰花酱的品质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同时研究贮藏条件对玫瑰花酱品质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玫瑰花酱原料品种的筛选。对和田大马士革玫瑰和紫枝玫瑰的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为:两个品种玫瑰的维生素C、粗纤维、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着,还原糖含量差异显着,紫枝的还原糖含量比大马士革的还原糖含量高出38.14%;矿物质元素中钙和锌含量差异显着,紫枝的钙和锌含量分别比大马士革高出26.79%、41.18%,其他矿物质元素含量不显着;检出的18种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7种,紫枝总氨基酸含量比大马士革高27.85%;大马士革的活性成分中多糖、多酚、黄酮的含量,分别比紫枝高31.74%、41.23%、25.13%。紫枝的花色苷含量比大马士革高61.26%;大马士革和紫枝玫瑰花中检出的香气化合物分别为32种、41种,差异显着,但大马士革玫瑰中醇类物质含量较高,香气突出,与保加利亚玫瑰主要香气成分对比发现,大马士革与保加利亚玫瑰的香气成分相近;通过制酱对比显示,大马士革玫瑰花酱的感官评分比紫枝玫瑰花酱高,其涩味平淡,玫瑰香浓郁,色泽鲜艳,外观和品质上均比紫枝玫瑰花酱好。因此本课题以大马士革玫瑰作为玫瑰花酱的原料。(2)玫瑰花酱制作工艺优化。以大马士革玫瑰花为原料,考察了不同甜味剂及其添加量、护色剂及其添加量对玫瑰花酱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较合适的甜味剂为白砂糖和果葡糖浆。玫瑰花、白砂糖和果葡糖浆的最佳配比为:1:2.5:0.5;通过单因素对比了护色剂柠檬酸、苹果酸、抗坏血酸、氯化钠和L-半胱氨酸对玫瑰花酱护色效果,并进行了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最佳的配方为柠檬酸0.16%、苹果酸0.16%、氯化钠0.31%。(3)玫瑰花酱品质分析。对传统工艺和新工艺玫瑰花酱的感官指标、营养成分含量、香气成分、抗氧化性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工艺玫瑰花酱感官评分比传统工艺玫瑰花酱高,其新工艺玫瑰花酱的色泽鲜亮、组织状态均匀、无返砂、抗氧化能力强,且重金属含量比传统工艺玫瑰花酱的重金属含量低,表明新工艺生产明显提高玫瑰花酱的品质。(4)贮藏条件对玫瑰花酱品质的影响。考察了光照和温度对玫瑰花酱品质的影响,玫瑰花酱分别在常温见光、常温遮光和4℃冷藏条件下贮藏,间隔30 d测定其褐变度、活性成分,观察其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玫瑰花酱的褐变度增大,色泽逐渐变暗。贮藏120 d后其褐变速度加快、感官品质迅速开始降低、活性成分也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4℃冷藏玫瑰花酱色泽、活性成分均高于常温贮藏,但玫瑰花酱在4℃冷藏120 d后,出现了糖结晶,组织状态不均匀。
艾超[10](2014)在《河北沿海地区果树产业发展主要模式及实现路径》文中研究表明河北沿海地区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是国务院确定的率先发展地区,也是河北省果品生产的重要基地。总结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果树产业的优势及制约因素,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河北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率先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先进地区果树产业研究现状,辨析其借鉴意义的基础上,详细调查了河北沿海地区果树种植业、果品加工业、果树旅游休闲业的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果树产业发展资源禀赋状况及其发展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清晰了果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SWOT分析结果表明,河北沿海地区果树产业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并具备优良的资源禀赋条件,但区域区位优势尚待发挥,农业产业链条尚需延伸,资源利用水平尚需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尚需加强,农业经营方式亟待转变。同时,也面临着果品市场竞争压力较大,果品市场竞争压力较大外部环境的威胁。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的“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改良果品品种,培育知名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京东板栗、沧州金丝小枣、黄骅冬枣、山海关樱桃、昌黎葡萄等特色优势果品基地”的要求,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经验,本研究提出,河北沿海地区果树产业发展存在“产业链条延伸”、“龙头企业带动”和“农业文化传承”等3种发展模式。实现河北沿海地区果树产业的快速发展,需遵循“制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升级,完善投资体制,延伸产业链条,创新组织形式,强化市场开发,改善发展环境”等7条具体路径。
二、温州地区主要板栗品种品质与贮藏加工性能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州地区主要板栗品种品质与贮藏加工性能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甘薯种质资源的品质鉴定与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可溶性糖测定方法 |
1.2.1 样品处理 |
1.2.2 色谱分析 |
1.3 肉色分级 |
1.4 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
1.5 干物率测定方法 |
1.6 食味指标评价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品质性状 |
2.2 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
2.3 主成分分析 |
2.4 系统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浙江省甘薯种质资源的由来与用途 |
3.2 甘薯营养成分与食用品质、加工性能的关系 |
(2)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
一 服务功能特性 |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红富士苹果地方品质特征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引言 |
1.1 不同产地红富士的品质研究现状 |
1.2 其他品种苹果品质研究 |
1.3 苹果品质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1 检测分析方法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感官特征因子分析 |
引言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红富士QDA方法构建 |
2.2.2 QDA感官评价 |
2.2.3 外观颜色与形状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人员的筛选 |
2.4.2 参数、参照物的确立 |
2.4.3 标度的确立 |
2.4.4 评价顺序 |
2.4.5 外观颜色与形状 |
2.4.6 不同产地红富士苹果感官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化特征因子分析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 |
3.1.1 材料 |
3.1.2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总糖浓度的测定 |
3.2.2 总酸浓度的测定 |
3.2.3 粗纤维浓度的测定 |
3.2.4 矿质元素浓度的测定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5个主产区红富士糖酸浓度的统计分析 |
3.4.2 5个主产区红富士粗纤维浓度的统计分析 |
3.4.3 5个主产区红富士矿质元素浓度的统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挥发性组分分析 |
引言 |
4.1 实验材料 |
4.1.1 材料 |
4.1.2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制备 |
4.2.2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 |
4.2.3 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条件 |
4.2.4 定性与定量方法 |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产地红富士苹果挥发性组分分析 |
4.4.2 鼻香与挥发性组分结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表 |
(4)外施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花芽形成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油茶概述 |
1.1.1 油茶简介 |
1.1.2 油茶的生产现状 |
1.1.3 油茶大小年结实现象的成因 |
1.2 花芽分化的研究进展 |
1.2.1 花芽分化进程的研究 |
1.2.2 内源激素在花芽分化中的作用 |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
1.3 果实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
1.3.1 果实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
1.3.2 内源激素在果实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1.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 同化物分配的研究进展 |
1.4.1 同化物分配的原则 |
1.4.2 同化物分配方法的研究 |
1.4.3 内源激素在同化物分配中的作用 |
1.4.4 影响同化物分配的因素 |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花芽和果实的影响 |
2.3.2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不同节位叶片光合特性和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花芽的影响 |
2.4.2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果实的影响 |
2.4.3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不同节位叶片光合特性和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花芽分化和果实产量性状的影响 |
3.1.1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花芽分化的影响 |
3.1.2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果实产量性状的影响 |
3.1.3 讨论与小结 |
3.2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花芽和果实营养物质的影响 |
3.2.1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花芽和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2.2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花芽和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3 油茶花芽分化率和果实产量与营养物质的关系 |
3.2.4 讨论与小结 |
3.3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花芽和果实内源激素的影响 |
3.3.1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花芽内源激素的影响 |
3.3.2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果实内源激素的影响 |
3.3.3 油茶花芽分化率和果实产量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
3.3.4 讨论与小结 |
3.4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不同节位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1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不同节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2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不同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4.3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不同节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4.4 讨论与小结 |
3.5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不同节位叶片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
3.5.1 赤霉素对'湘林27'油茶不同节位叶片同化物分配量的影响 |
3.5.2 多效唑对'湘林14'油茶不同节位叶片同化物分配量的影响 |
3.5.3 讨论与小结 |
4 总讨论与结论 |
4.1 总讨论 |
4.1.1 外施赤霉素对'湘林27'油茶花芽的影响 |
4.1.2 外施多效唑对'湘林14'油茶花芽的影响 |
4.1.3 外施赤霉素对'湘林27'油茶果实的影响 |
4.1.4 外施多效唑对'湘林14'油茶果实的影响 |
4.2 结论 |
4.3 创新点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板栗剩余物堆肥及其对板栗幼苗生长和果实提质增产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农林剩余物堆肥研究概述 |
1.2 废弃物堆肥高效降解菌系筛选及构建研究现状 |
1.2.1 堆肥进程及微生物研究方法 |
1.2.2 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演替动态 |
1.2.3 影响因素调控及腐熟指标评价 |
1.2.4 木质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的筛选及应用研究现状 |
1.3 堆肥产品应用研究现状 |
1.3.1 有机肥应用研究 |
1.3.2 栽培替代基质利用研究 |
1.3.3 堆肥提取液应用研究 |
1.4 堆肥产品对土壤磷的活化作用及其机理研究现状 |
1.4.1 土壤磷素特征 |
1.4.2 堆肥产品对土壤磷的活化作用 |
1.4.3 堆肥产品对土壤磷的活化机理 |
1.5 板栗剩余物堆肥研究 |
1.6 存在的问题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7.2 研究目的 |
1.8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思路 |
1.8.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堆肥材料 |
2.1.2 供试植株 |
2.2 试验设计 |
2.2.1 堆肥试验设计 |
2.2.2 堆肥产品应用效果研究试验设计 |
2.2.3 堆肥对土壤磷的活化利用研究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堆肥指标测定 |
2.3.2 植物指标测定 |
2.3.3 土壤指标测定 |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板栗剩余物田间堆制及优良堆肥配方获取 |
3.1 研究背景与内容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配方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
3.2.2 不同配方堆肥过程中水分变化 |
3.2.3 不同配方堆肥过程中pH变化 |
3.2.4 不同配方堆肥过程中EC变化 |
3.2.5 不同配方堆肥过程中高温期可培养微生物种群和数量变化 |
3.2.6 不同堆肥产品发芽指数(GI)分析 |
3.2.7 不同处理堆肥的有机碳和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 |
3.2.8 不同处理堆肥产品的容重和孔隙度 |
3.2.9 不同处理堆肥产品的磷形态特征 |
3.3 小结 |
4 堆肥添加对板栗幼苗生长、叶根特征及磷吸收的影响 |
4.1 不同有机堆肥添加对苗木生长指标的影响 |
4.2 不同有机堆肥添加对苗木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
4.3 不同有机堆肥添加对苗木光合作用的影响 |
4.4 苗木形态主成分分析及排序 |
4.5 堆肥添加对板栗幼苗根际基质磷形态及苗木磷吸收的影响 |
4.5.1 板栗幼苗育苗基质基本理化性质变化 |
4.5.2 不同添加比例有机堆肥对苗木根际土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5.3 不同添加比例对苗木根际土磷形态分布的影响 |
4.5.4 不同添加比例对板栗幼苗碳氮磷钾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
4.6 小结 |
5 堆肥深施对板栗园褐土理化性状、叶根特征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
5.1 堆肥深施对土壤的改良效果 |
5.1.1 不同有机堆肥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5.1.2 不同有机堆肥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5.1.3 不同有机堆肥处理下微生物数量差异 |
5.1.4 堆肥添加对板栗结果园褐土磷形态的影响 |
5.2 不同有机堆肥对结果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5.3 不同有机堆肥对结果树根系形态及营养特征的影响 |
5.4 不同有机堆肥对板栗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5.5 土壤、叶片、根系及产量指标的相关分析 |
5.6 讨论 |
5.6.1 堆肥深施对土壤保水性和孔隙状况及果实产量的影响 |
5.6.2 堆肥深施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
5.6.3 堆肥深施对土壤化学性状及微生物的影响 |
5.6.4 堆肥深施对土壤磷形态特征的影响 |
5.6.5 堆肥深施对叶片光合及根系特征的影响 |
5.7 小结 |
6 有机-无机配施比例对板栗叶片氮磷营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1 不同施肥模式下板栗叶片氮磷营养特征 |
6.2 不同施肥模式下板栗产量及单粒重差异 |
6.3 有机无机配施模式下叶片氮磷含量及产量预测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比较 |
6.4 不同施肥模式下板栗果实品质差异 |
6.5 板栗产量与叶片氮磷含量的相关性 |
6.6 不同施肥模式下经济效益分析 |
6.7 讨论 |
6.7.1 不同施肥模式对板栗叶片氮磷含量、N/P及有机无机混施效应影响 |
6.7.2 不同施肥模式板栗产量、净收益及品质差异与叶片氮磷性状相关性 |
6.8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温度和采收期对去青皮鲜核桃冻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核桃的起源及分布 |
1.2 核桃的主要营养成分 |
1.2.1 脂肪及脂肪酸 |
1.2.2 蛋白质 |
1.2.3 矿物质及维生素 |
1.2.4 总酚和总黄酮 |
1.3 我国核桃产业的发展现状 |
1.4 鲜核桃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
1.4.1 鲜核桃适宜采收期的研究 |
1.4.2 鲜核桃贮藏方式的研究 |
1.4.2.1 低温贮藏 |
1.4.2.2 不同气调包装贮藏 |
1.4.2.3 不同保鲜剂处理 |
1.4.2.4 辐照处理 |
1.4.2.5 热处理 |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冻藏温度对去青皮核桃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指标测定方法 |
2.1.4.1 感官品质测定及方法 |
2.1.4.2 营养品质指标测定 |
2.1.4.3 抗氧化物质测定 |
2.1.4.4 油脂品质指标测定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温度对鲜核桃冻藏期间感官品质的影响 |
2.2.2 不同温度对鲜核桃冻藏期间营养品质的影响 |
2.2.2.1 不同冻藏温度对核仁含水率的影响 |
2.2.2.2 不同冻藏温度对核仁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2.2.3 不同冻藏温度对核仁总脂肪含量的影响 |
2.2.2.4 不同冻藏温度对核仁脂肪酶活动度的影响 |
2.2.2.5 不同冻藏温度对核仁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2.2.3 不同温度对鲜核桃冻藏期间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
2.2.3.1 不同冻藏温度对核仁总酚含量的影响 |
2.2.3.2 不同冻藏温度对核仁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2.3.3 不同冻藏温度对核仁DPPH·清除率的影响 |
2.2.3.4 不同冻藏温度对核仁维生素E总含量的影响 |
2.2.3.5 不同冻藏温度对核仁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2.4 不同温度对鲜核桃冻藏期间油脂品质的影响 |
2.2.4.1 不同冻藏温度对核仁油脂酸价的影响 |
2.2.4.2 不同冻藏温度对核仁油脂过氧化值的影响 |
2.2.4.3 不同冻藏温度对核仁油脂碘值的影响 |
2.2.4.4 不同冻藏温度对核仁油脂皂化值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采收期对‘清香’去青皮核桃冻藏期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3.1.2 仪器设备与主要试剂 |
3.1.3 指标测定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采收期对鲜核桃冻藏期间感官品质的影响 |
3.2.2 不同采收期对鲜核桃冻藏期间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2.1 不同采收期对鲜核桃冻藏期间核仁含水率的影响 |
3.2.2.2 不同采收期对鲜核桃冻藏期间核仁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2.3 不同采收期对鲜核桃冻藏期间核仁总脂肪含量的影响 |
3.2.2.4 不同采收期对鲜核桃冻藏期间核仁脂肪酶活动度的影响 |
3.2.2.5 不同采收期对鲜核桃冻藏期间核仁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采收期对鲜核桃冻藏期间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3.1 不同采收期鲜核桃冻藏期间核仁总酚含量的影响 |
3.2.3.2 不同采收期鲜核桃冻藏期间核仁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2.3.3 不同采收期鲜核桃冻藏期间核仁DPPH·清除率的影响 |
3.2.3.4 不同采收期对鲜核桃冻藏期间核仁维生素E总含量的影响 |
3.2.3.5 不同采收期对鲜核桃冻藏期间核仁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4 不同采收期对鲜核桃冻藏期间核仁油脂品质的影响 |
3.2.4.1 不同采收期鲜核桃冻藏期间核仁油脂酸价的影响 |
3.2.4.2 不同采收期鲜核桃冻藏期间核仁油脂过氧化值的影响 |
3.2.4.3 不同采收期鲜核桃冻藏期间核仁油脂碘值的影响 |
3.2.4.4 不同采收期鲜核桃冻藏期间核仁油脂皂化值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去青皮鲜核桃冻藏后的解冻复鲜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4.1.2 仪器设备与主要试剂 |
4.1.3 指标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解冻温度对冻藏鲜核桃解冻时间的影响 |
4.2.2 不同解冻温度对冻藏鲜核桃感官品质的影响 |
4.2.3 不同解冻温度对冻藏鲜核桃营养品质的影响 |
4.2.3.1 不同解冻温度对冻藏鲜核桃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2.3.2 不同解冻温度对冻藏鲜核桃含水率、总脂肪含量的影响 |
4.2.3.3 不同解冻温度对冻藏鲜核桃脂肪酶活动度的影响 |
4.2.3.4 不同解冻温度对冻藏鲜核桃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4.2.4 不同解冻温度对冻藏鲜核桃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
4.2.5 不同解冻温度对冻藏鲜核桃油脂品质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基于SPME-GC-MS技术对燕山地区九种板栗品种风味指纹图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燕山板栗简介 |
1.1.1 燕山板栗的突出地位 |
1.1.2 燕山板栗产业现状 |
1.2 食品中风味物质的研究现状 |
1.2.1 食品风味物质的特点 |
1.2.2 食品风味物质的提取技术 |
1.2.3 食品风味物质的分析方法 |
1.2.4 板栗风味物质的研究现状 |
1.3 风味指纹图谱 |
1.3.1 指纹图谱的概念 |
1.3.2 指纹图谱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
1.3.3 指纹图谱信息的处理方法 |
1.4 研究燕山板栗香气成分及风味指纹图谱的内容以及意义 |
第二章 SPME-GC-MS 法萃取生板栗香气成分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 |
2.1.1 原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GC-MS条件 |
2.2.2 样品处理方法 |
2.2.3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2.4 响应面试验的设计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分析 |
2.3.1 SPME萃取生板栗香气的单因素条件优化 |
2.3.2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2.3.3 响应面结果的验证实验 |
2.4 误差分析 |
2.4.1 萃取温度对生板栗性质的影响 |
2.4.2 感官评价试验 |
2.5 小结 |
第三章 燕山地区板栗香气成分的分析 |
3.1 材料 |
3.1.1 原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九个品种燕山板栗香气成分的构成 |
3.3.2 冷库贮藏下燕山板栗香气成分的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燕山板栗风味指纹图谱的研究 |
4.1 材料 |
4.1.1 原料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燕山地区生板栗香气成分的PCA分析 |
4.3.2 燕山地区生板栗香气成分的聚类分析 |
4.3.3 燕山板栗风味指纹图谱的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蛹虫草SN-18固态发酵鹰嘴豆对其理化特性和功能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鹰嘴豆研究进展 |
1.1 鹰嘴豆资源概况 |
1.2 鹰嘴豆的营养成分 |
1.3 鹰嘴豆的功效与作用 |
1.4 鹰嘴豆的加工现状 |
1.5 鹰嘴豆在面包加工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2 固态发酵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2.1 概述 |
2.2 传统固态发酵食品 |
2.3 固态发酵用于改善食品营养价值及理化特性 |
2.4 固态发酵用于生产食用酶制剂 |
2.5 固态发酵在物质转化及生物活性增效方面的应用 |
2.6 固态发酵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
3 蛹虫草及其应用 |
3.1 蛹虫草概述 |
3.2 蛹虫草营养成分及功能活性 |
3.3 蛹虫草在物质代谢及生物转化方面的应用 |
3.4 蛹虫草相关食品的开发现状及应用 |
4 本课题立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4.1 立题背景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4.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蛹虫草固态发酵鹰嘴豆过程中产酶情况和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和讨论 |
2.1 蛹虫草SN-18发酵过程中产酶情况 |
2.2 蛹虫草SN-18发酵过程中总多酚含量的变化情况 |
2.3 蛹虫草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释放量与产酶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蛹虫草固态发酵对鹰嘴豆抗氧化活性及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和讨论 |
2.1 鹰嘴豆发酵后总酚和总皂苷含量变化 |
2.2 鹰嘴豆发酵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2.3 鹰嘴豆发酵后对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变化 |
2.4 鹰嘴豆发酵前后酚类化合物的HPLC分析 |
2.5 鹰嘴豆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与总酚、总皂苷的关系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蛹虫草固态发酵鹰嘴豆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CFC/UFC样品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 |
2.2 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
2.3 CFC/UFC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4 CFC/UFC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形态学变化 |
2.5 荧光染色法观察结果 |
2.6 CFC/UFC处理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内ROS的影响 |
2.7 CFC/UFC对细胞外LDH泄漏率的影响 |
2.8 CFC/UFC对细胞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2.9 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
2.10 CFC/UFC处理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周期的影响 |
2.11 总酚及总皂苷与细胞各测定指标之间的关系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蛹虫草固态发酵对鹰嘴豆营养价值及理化功能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和讨论 |
2.1 基本营养成分 |
2.2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3 CFC和NFC中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布 |
2.4 物理化学特性分析 |
2.5 功能特性分析 |
2.6 ACE抑制活性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发酵和未发酵鹰嘴豆粉的添加对小麦面包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三种面包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
2.2 面包的比容和密度 |
2.3 面包的色泽 |
2.4 面包的质构特性 |
2.5 低场核磁共振(LF-NMR)分析 |
2.6 面包的感官评价分析 |
2.7 NFC及CFC的添加对面包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工作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玫瑰花酱制作优化及贮藏条件对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玫瑰产业发展现状 |
1.1.1 国外玫瑰发展现状 |
1.1.2 国内玫瑰发展现状 |
1.1.3 新疆玫瑰资源及其优势 |
1.2 玫瑰资源的应用价值 |
1.2.1 玫瑰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
1.2.2 玫瑰的香气成分 |
1.2.3 玫瑰的加工利用现状 |
1.3 国内外玫瑰花酱加工现状 |
1.3.1 国外玫瑰花酱加工现状 |
1.3.2 我国玫瑰花酱研究进展 |
1.3.3 传统玫瑰花酱生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
1.3.4 控制玫瑰花酱色泽稳定性的方法 |
1.4 玫瑰花酱的消费需求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玫瑰花酱原料品种的筛选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玫瑰花营养成分的测定 |
2.2.2 玫瑰花活性成分的测定 |
2.2.3 香气成分分析 |
2.2.4 传统玫瑰花酱的制作工艺 |
2.2.5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试验方法 |
2.2.6 原料品种的筛选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两个品种玫瑰花营养成分分析 |
2.3.2 两个品种玫瑰花中氨基酸含量分析 |
2.3.3 两个品种玫瑰花的活性成分含量分析 |
2.3.4 两个品种玫瑰香气成分 |
2.3.5 两个品种玫瑰制成玫瑰花酱感官品质的对比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玫瑰花酱工艺优化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材料 |
3.1.2 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新工艺玫瑰花酱的制作工艺 |
3.2.2 感官评价方法 |
3.2.3 甜味剂种类的选择 |
3.2.4 原辅料对比的选择 |
3.2.5 褐变度的测定 |
3.2.6单因素实验 |
3.2.7 响应面法优化玫瑰花酱护色工艺条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甜味剂种类的筛选 |
3.3.2 原辅料比的选择结果 |
3.3.3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4 玫瑰花酱无硫护色剂最佳配方的确定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4章 玫瑰花酱品质分析 |
4.1 材料与试剂 |
4.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水分的测定 |
4.3.2 灰分的测定 |
4.3.3 褐变度的测定 |
4.3.4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4.3.5 总酚的测定 |
4.3.6 黄酮的测定 |
4.3.7 花色苷的测定 |
4.3.8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3.9 O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3.10 O~(2-)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3.11 香气成分分析 |
4.4 数据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传统工艺与新工艺玫瑰花酱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对比分析 |
4.5.2 传统工艺与新工艺玫瑰花酱的重金属含量对比分析 |
4.5.3 传统工艺与新工艺玫瑰花酱的抗氧化性对比分析 |
4.5.4 传统与新工艺玫瑰花酱的挥发成分的定性分析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5章 贮藏条件对玫瑰花酱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试剂 |
5.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玫瑰花酱的贮藏 |
5.3.2 总酚的测定 |
5.3.3 黄酮的测定 |
5.3.4 花色苷的测定 |
5.3.5 褐变度的测定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玫瑰花酱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的变化 |
5.4.2 玫瑰花酱贮藏过程中总酚含量的变化 |
5.4.3 玫瑰花酱贮藏过程中黄酮含量的变化 |
5.4.4 玫瑰花酱贮藏过程中花色苷含量的变化 |
5.4.5 玫瑰花酱贮藏过程中颜色的变化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玫瑰花酱原料品种的筛选 |
6.1.2 玫瑰花酱工艺优化 |
6.1.3 玫瑰花酱品质分析 |
6.1.4 贮藏条件对玫瑰花酱品质的影响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河北沿海地区果树产业发展主要模式及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落实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
1.2.2 提升果树产业社会经济效益 |
1.2.3 提高果品市场竞争能力 |
1.2.4 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资源 |
1.2.5 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发展 |
1.2.6 改善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数学分析法 |
1.4.4 综合归纳法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河北沿海地区 |
1.5.2 特色果树产业 |
1.5.3 SWOT 分析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美国 |
2.1.2 法国 |
2.1.3 以色列 |
2.1.4 韩国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生产研究 |
2.2.2 加工及营销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河北沿海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
3.1 果树种植 |
3.1.1 总体情况 |
3.1.2 秦皇岛市 |
3.1.3 唐山市 |
3.1.4 沧州市 |
3.2 果品加工 |
3.2.1 秦皇岛市 |
3.2.2 唐山市 |
3.2.3 沧州市 |
3.3 果树旅游休闲 |
3.3.1 秦皇岛市 |
3.3.2 唐山市 |
3.3.3 沧州市 |
第四章 河北沿海地区果树产业发展 SWOT 分析 |
4.1 河北沿海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
4.1.1 优势 |
4.1.2 劣势 |
4.2 河北沿海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的机会与威胁 |
4.2.1 机会 |
4.2.2 威胁 |
第五章 河北沿海地区果树产业发展模式及路径 |
5.1 发展模式 |
5.1.1 产业链条延伸型 |
5.1.2 龙头企业带动型 |
5.1.3 农业文化传承型 |
5.2 实现路径 |
5.2.1 制定发展规划,清晰发展理念 |
5.2.2 优化发展模式,推进产业升级 |
5.2.3 完善投资体制,创新发展机制 |
5.2.4 延伸产业链条,壮大发展规模 |
5.2.5 改革经营体制,创新组织形式 |
5.2.6 强化市场开发,打造名优品牌 |
5.2.7 加强制度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温州地区主要板栗品种品质与贮藏加工性能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甘薯种质资源的品质鉴定与聚类分析[J]. 沈升法,项超,吴列洪,李兵,罗志高.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01)
- [2]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3]红富士苹果地方品质特征因子分析[D]. 何引. 塔里木大学, 2020(11)
- [4]外施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油茶花芽形成和果实品质的影响[D]. 温玥.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5]板栗剩余物堆肥及其对板栗幼苗生长和果实提质增产作用机理研究[D]. 宋影.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6]温度和采收期对去青皮鲜核桃冻藏品质的影响[D]. 景鑫鑫.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7]基于SPME-GC-MS技术对燕山地区九种板栗品种风味指纹图谱的研究[D]. 王圣仪.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8(12)
- [8]蛹虫草SN-18固态发酵鹰嘴豆对其理化特性和功能活性的影响[D]. 肖愈.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9]玫瑰花酱制作优化及贮藏条件对品质的影响[D]. 古娜斯·叶尔肯.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10]河北沿海地区果树产业发展主要模式及实现路径[D]. 艾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