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县供销合作社:构建农资经营新机制

江苏省响水县供销合作社:构建农资经营新机制

一、江苏省响水县供销社:构筑农资经营新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马洪清[1](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用市场化的方式“改造小农”,将传统小农转变为市场化小农、现代小农,是当代中国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的关键,以提升广大农民实现“实质性自由”的“可行能力”。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小农传统的农业大国。数千年盛衰兴亡周期循环的史实表明,小农兴则国家兴,小农衰则国家衰,千千万万小农共同构筑了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石。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时代,大国小农仍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农情。《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从提升农民实现“实质性自由”和“可行能力”的基点,构建了一个认识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又或者说,研究视角的创新,使“组织与自由”这一主线贯穿于全书始终,得出一些主要的理论观点与结论,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政策建议。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任务,主要对选题背景、作者、作品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及其分类和意义。第三章为翻译实践报告的案例分析,采用理论、例句、分析三者结合的方式,探讨翻译过程中所发生的层次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结构转换及内部系统转换,对该文本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第四章是翻译实践总结,主要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翻译过程中的缺点。译者通过选取《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第五章以及第六章作为翻译文本,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理论,阐释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中日翻译过程中起到的指导作用,提高了对该理论的重视,进而为翻译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在词汇翻译中,通过范畴转换理论对词类加以处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介词之间的转换。在句法翻译中,通过结构转换理论将大量的中文长难句处理为日语短句,汉语主动形式译作日语被动句等方式,大幅提升译文文本可读性。译者通过对翻译报告的撰写和理论的研究,发现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农业经济类文本有很强的适应性。该实践报告对于译者自身今后的翻译实践以及其他译者对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认识和应用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译者认为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可以帮助译者翻越语言障碍,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将译文更加通顺、流畅地表达出来。此外,译者认为在充分理解翻译转换理论的基础上,译员还应学会如何在翻译实践中选取最合适的转换方式。

孔杰[2](2018)在《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根本,事关国计民生,世界各国历来重视。当下,我国人口数量众多、高居世界第一,粮食安全问题倍受政府和全世界重视。在土地、水等资源条件日益有限的情况下,囿于粮食生长周期、生命周期和消费的刚性、需求的不可替代性,这就决定了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当前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作为连接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桥梁与纽带,粮食流通对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市场、引导粮食消费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粮食流通整个环节中,购销作为其中重要一环,一头连着农民,另一头连着市民,生产出的粮食正是通过它及其载体——粮食购销企业,实现了从田头到餐桌的有序流动。目前,在这中间起主渠道作用的当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市场化大势下,不仅粮食购销实行了全面市场化,而且市场主体也全面实现了多元化,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相关主体在市场中通过竞争继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政策缺陷等因素,市场化改革以来,国有粮食购销体系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政策负效应日益显现,最低收购价引发了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居高不下、政府财政负担增大,粮食补贴政策达效有限;国有粮食购销体系中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竞争力和发展能力不足,经营品种单一、适应市场能力不强;政企分开不彻底,“九龙治水”、多头管理,企业和职工激励机制不完善;国际大粮商利用优势加强渗透、挤压市场;等等。对此,有必要从界定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基本概念入手,综合运用国有资产管理、宏观调控、公共政策等理论,针对当前我国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的现状和粮食流通面临的问题,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典型农业生产大国保护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粮农利益的一系列政策、经验和现行做法加以总结,在追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理性分析历次变革和政策调整的基础上,从推动粮改、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路出发,努力寻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体系三者的最佳结合点。同时,着重围绕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济实体、市场主体、宏调载体的定位,进一步制定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体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政策措施,努力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好、部门落实推进好、企业谋划发展好,促使其最终在市场化改革中真正实现做大做强做优,并发挥应有的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有效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冯志峰[3](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张鹏飞[4](2016)在《土地托管组织运行机制与运行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托管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土地托管模式若想获得推广,重要前提是土地托管组织可以正常运转。因此,研究土地托管组织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效果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土地托管组织运行机制的研究,本文在充分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制度的背景下,广泛吸收土地托管相关领域学科研究成果,运用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等方法,将土地托管组织的运行机制研究分为生成机制、维持机制、保障机制、变异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其中,生成机制是土地托管组织运行机制的前提,维持机制是运行机制的核心、保障机制是运行机制的重要条件,变异机制是运行机制的终结。生成机制、维持机制、保障机制是土地托管组织运行机制的正向机制,变异机制则是其负向机制,四者相互作用,互为一体,共同推动土地托管组织正常运转。对于土地托管组织运行效果的研究,本文在广泛吸收土地托管组织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土地托管发展较为成熟的邹平、汶上、嘉祥等地的托管组织,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实地调研,获取了土地托管组织相关运行数据。在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对构成土地托管组织的三种主要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选取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土地托管组织进行运行效果分析,对其经营成本、收益、利润进行估算,并对三种组织形式的经营特性和运行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最后,对利润、运行效率、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的比较结果进行解释,并总结三种形式各自的特性和优劣势。本文以土地托管组织运行机制和运行效果为研究重点,以土地托管组织的新视角,对土地托管组织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经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土地托管组织拥有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和较为可观的运行收益,同时也迎合了我国现有土地制度下农户的切实需求。一方面,土地托管解决了我国农民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土地托管组织也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并且提高托管农户的比较收益,并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土地托管是在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土地制度创新,土地服务形式创新,其与土地流转相比,更符合我国农户对于土地的复杂心理,更迎合广大农户的实际需求,并且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意义重大,值得国家大力推广。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推广过程中政府应因地制宜,选择最合适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模式,不可一概而论。目前,土地托管在法律保障、政策促进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有较多问题,亟待政府促进解决。

王信[5](2014)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有赖于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推动。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与金融机构发展虽历经三次大的变革和调整,但还是无法根本扭转大量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和乡镇层级)依然存在着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2月出台相关政策,大幅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境内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在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期望通过大力发展扎根农村、服务于“三农”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农村资金的部分回流,充分利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层次少、经营方式活的特点积极“支农”、“支小”和“支微”;同时,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现行竞争状况,提高经济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自2007年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推出已有6年多,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究竟发展情况如何?它们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相比,有何发展特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是否达到了预期政策效果和目标?这正是本文选题研究的意义之所在。本论文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线索,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发展机理和理论依据,并结合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三农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特征,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变迁及环境约束;然后,论文通过实地调查深入考察了我国三种类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现状、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找出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又运用试点发展的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支小”政策效果及影响政策效果发挥的制度设计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论文研究和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结合我国金融实际和三农发展需要,研究提出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定位、三种类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和策略选择,以及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全文共包括六大部分,各章节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和阐述。同时,本章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其中国外的研究动态主要从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演变、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国内研究动态主要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的新范式转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般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体来看,现有文献集中于传统农村金融体制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的研究,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背景、发展环境、试点现状及问题研究的较多,而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征、政策效果及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研究则较为欠缺。第二章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般分析”。本章主要对比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在准入条件、经营特点及功能作用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并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制度环境和理论依据。具体研究思路是,首先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接着对三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即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分别进行了界定;其次,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背景和制度环境,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增加农村市场的资金供给和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局面。最后,还探讨了支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研究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体系改革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有其产生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依据包括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农业信贷补贴论、长尾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及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第三章是“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现状与发展特征考察”。本章主要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首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的总体发展格局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分别对三种组织形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现状、发展特征、成效及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的区域分布分析发现,三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发展速度最快,但分布明显偏向东部地区;有银监会批准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缓慢,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分布在东中西部相对均衡,但在资本总额和贷款规模方面,东西差距巨大。论文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的试点现状、运营特征,认为村镇银行具有管理模式上与主发起行趋同化、运营支行化、定价管理粗放化、设立地点以县城为主等特点,存在着公司治理弱化、筹资难度大、经营成本高、盈利水平低、贷款风险高等问题。从福建及其他地区的小贷公司试点看,小贷公司的兴起推动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创新、拓宽了县域经济的资金来源,有效缓解了农村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问题,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民间非法借贷的蔓延;但小贷公司也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明确、融资杠杆率低、资金来源严重受限、专业管理人才不足、监管难度大等问题,论文还从法律定位、监管制度及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对小贷公司的问题根源进行了深层次的制度分析。本章最后,在比较分析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种运作模式(机构化运作管理模式、商业银行代管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来自四川、河南和山东三地调查资料,重点讨论了政府主导型村级资金互助社在设立原则、资金构成、组织架构等方面的运作特征。研究认为,资金互助社具有社员入股产权明晰,社区主导、自我管理,强调社区瞄准和封闭运作、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帮扶机制等发展特征;在扶贫支农方面,资金互助社具有村镇银行、小贷公司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目前也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治理结构不完善、项目运转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第四章是“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分析”。本章首先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的目标、政策传导过程和传导机理;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照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年规划目标,发现三类机构的数量规划目标只完成了60.7%,在地区分布目标上也没能实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农业大县和贫困地区倾斜的预期。接着,论文运用来自三省的农户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实证模型等方法,重点对村级资金互助社的支农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研究发现,农户是否参加互助社、是否使用互助资金与农户收入增长变量显着相关;但非贫困户利用资金互助社的机会更多,意味着互助资金对贫困户的支持力度还不足;农村互助资金使用效果的好坏,与借款农户的自身素质(如户主受教育年限、健康状况等)有着密切关系。调查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效果除了扶贫支农方面的经济价值,还具有融洽成员关系、干群关系等方面的社会管理功能,对村级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正向效应。本章最后深入探讨了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制度设计因素,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商业金融或普惠金融的性质(或目标)抉择、小型微利或规模经济的规模选择,以及经营策略选择、监管体制选择等制度设计层面,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发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要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回避或模糊处理这些制度设计层面的冲突。第五章是“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主要介绍和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其中发达国家重点比较分析了美国、法国和日本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点及经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析了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农村金融制度特色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经验。分析认为,国外经验的重要启示在于:农村金融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不能盲目照搬;强调政府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和保障等。第六章“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是全文研究的落脚点。针对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化问题,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经验,首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市场功能进行了总体定位;然后,根据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者各自不同特征,提出它们未来发展的各自模式选择及经营策略;最后,还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的具体建议。研究认为,在市场定位方面,要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村社区型小微金融机构和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生力军属性,坚持“支农、支小、支微”的服务原则和“特色化、能赚钱、可持续”的经营方针,并放宽准入条件、采取激励约束机制引进多元化资本投入,同时,构建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协同监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方面,认为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可选择总分行制或控股公司制模式;小贷公司的未来发展路径既可选择成为专业化的贷款零售商,也可创造条件逐步改制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则应是多方合作、相融共生模式,包括资金互助社与商业银行联合发展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区域联合发展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模式。除了模式选择,论文还提出了促进各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顾“支农、支小”政策目标和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具体策略建议。最后,论文还从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财政和货币扶持政策、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建立存款保险和农业保险制度等视角,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相关配套改革的系列政策建议,特别强调了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风险的分担和转移功能,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保险机构合作、农村信贷产品与农业保险产品合作途径及意义。纵观全文研究,始终以可持续发展为线索,重点探讨了影响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问题。只有深入了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特征及发展遇到的瓶颈,找出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政策效果发挥的各主要因子,才能创新性地提出兼顾支农政策需要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模式。论文研究的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包括:一是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性研究。论文较深入地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的目标、政策传导过程和传导机理,比较分析了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支小、支农”效果优劣,并通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社区互助性金融组织,不仅对农户家庭增收扶贫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还对村级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最后还深入探讨了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多方面制度设计因素,包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目标冲突、规模选择冲突、策略冲突及监管冲突等,认为制度设计层面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发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要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不能回避或模糊处理这些制度设计层面的矛盾冲突。二是创新性地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选择。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兼顾支农政策目标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双重需要,论文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乡村社区型小微金融和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生力军的市场定位,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应该坚持“支农、支小、支微”服务方向和“特色化、能赚钱、可持续”的经营方针。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方面,认为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可选择总分行制或控股公司制模式,小贷公司则可选择成为专业化的贷款零售商或改制为村镇银行的发展路径,农村资金互助社则只有选择多方合作、相融共生的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在设计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经营策略时,始终坚持支农政策需要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二者兼顾。三是结合福建省的试点调查资料,较全面地考察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历史、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探讨了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层次制度根源,并提出了小贷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论文从现行法律法规出发,深入讨论了小额贷款公司在法律上的模糊性质定位及对小贷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分析了小贷公司未来两条发展路径的可行性及应具备的经营条件和制度环境,探讨了小贷公司现行的多头监管造成的有些管得太多、有些无人管的失序局面,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较全面的小贷公司发展策略及监管制度改革的建议。

张婕[6](2011)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分析 ——以江苏省响水县为研究对象》文中提出建国后,我国对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制度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农业合作形式曾经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主要经历了从改革开放以前的互助合作、人民公社到改革开放之后建立的各种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农村改革发展产生的新事物,是继家庭承包经营、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又一制度创新;随着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以传统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市场格局,提高了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也为政府实施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抓手。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弱势地位,运行机制存在诸多问题,使其在市场转型和博弈中发展缓慢。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由市场控制着资源的流向与配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和运行模式变化很快,不同地区的合作组织也各具特色,只有立足实际、找准典型、从动态发展和全部要素中分析提炼,才能找到合作社运行机制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寻求发展之道。因此,本研究在新时期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运动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立足于全国和江苏的实际发展状况,选取了“苏北粮仓”响水县作为研究对象;全文从管理、制度、经济等视角,将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首先采用调查访问、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经营模式及其运行特点进行纵向梳理与横向分类;接着从微观角度切入,结合典型案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调查与剖析;通过与发达国家典型农业合作社的对比分析,找到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行机制、效果等方面的缺失与失效环节;同时借鉴国外农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运用规范分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对策做了有针对性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发展与创新之道,以期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创新和探索发展扫除障碍、理清思路。

彭可茂[7](2007)在《中国油菜产业—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中国油菜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并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依据。论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主要理论基础,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中国油菜产业进行综合研究。论文以中国油菜产业运作的交易费用和利益主体的合约选择行为切入点,通过SCP分析范式和交易成本、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信息与合约的不完全性、交易频率等范畴,针对中国油菜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问题与特征,研究了油菜产业的主体行为特征、制度变迁因果、组织结构演进与经济绩效提升的问题,分析了中国油菜产业的发展规律与趋势特征,探索了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变量的影响中国油菜产业的产业组织形式、资源配置效率、经济绩效与福利效用的运作机理及实现途径。论文最后设计出了相关的对策与措施,为发展中国油菜产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现实的政策决策参考。论文主要回答了以下一些问题:对当前中国油菜产业组织结构及其成因从制度角度做出解释。对中国油菜产业组织的运行绩效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并从产业组织制度安排和产业主体行为选择方面剖析原因,进而提出关于油菜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运行绩效的一般性结论。对政府油菜产业相关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价,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参考。在对油菜产业进行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提升主体绩效为目标,提出油菜产业组织制度创新的途经,构建高绩效的油菜产业市场运行组织模式,引导和推进油菜产业组织的创新和产业技术的升级。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言,在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内容、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论文的整体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并介绍了主要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明确了论文的一些主要概念,随后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交易经济学与合约选择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农业产业化研究进展等方面的文献,为研究工作铺垫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将自1949年以来的生产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评述了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及其原因,阐释了技术进步特征和区域分布。进而以超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和灰色关联理论模型为分析手段,对中国油菜的投入—产出进行了深入分析,测算了技术效率、科技进步贡献率、要素产出特性、规模效益、要素关联度及排序等,并比较了三种测算结果。最后,根据CD生产函数结论,预测了国内未来30年的产量。第四章以油菜产业的生产组织运作的合约模式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形式产业组织的合约选择所带来的绩效为主线,以湖北省油菜产业组织为案例,着重研究了“公司(+基地)+农户”型、“专业合作协会+企业+农户”型和“纵向一体化”型油菜产业组织,对不同的产业组织在存在基础、组织结构、利益联结方式、运行方式、运行绩效等方面做了对比研究,为油菜产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第五章从植物油加工业的历史、现状与特征入手,在油菜加工行业的组织特性、竞争结构、市场结构、行业壁垒等方面分析了油菜加工行业组织结构。进而在研究行业企业行为的基础上,着重从行业经营绩效和行业规模经济这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了中国油菜加工业的交易行为与合约行为。行业经营绩效从全行业及区分产权的经营成果及资本运营绩效上展开研究;规模经济从全行业及区分产权的不同规模企业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为政策改进提供了思路。第六章首先从供需的角度测算并分析了居民食用植物油及菜籽油的消费状况与特征。其次,多角度地研究了居民食油购买行为特征。第三,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通过求解中国城乡居民食油的各种需求弹性,揭示了城乡居民食油消费行为与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第四,运用1998年~2004年的收入与消费数据,对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结构、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对研究。最后,探讨了中国食油发展的发展方向,为及时调整食油的生产、加工、流通和外贸结构、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需求提供了依据。第七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探讨。本章总结了油菜产业在如下方面的研究结论,包括:生产环节的资源配置效率、技术效率、科技进步贡献率等,及主要产业组织形式的绩效比较;加工环节的产业集中度、品牌市场占比、行业壁垒、不同产权的经营绩效、资本运营及规模经济;消费环节的购买行为介入度、品牌意识与偏好度、需求弹性、消费变动趋势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针对油菜生产效率特征,提高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针对油菜产业组织的行为与绩效特征,推行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建议;针对油脂加工行业结构与行为特征,提高行业绩效的政策建议;针对居民食油消费行为特征,提高社会剩余的政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选题接触学科前沿,具有开创性。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以交易主体的交易行为和合约选择为核心,对中国油菜产业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其选题接触学科前沿,具有开创性。第二,研究范畴有别于以往文献。本文以中国油菜产业的交易费用和合约选择为切入点,并将中国油菜产业分解为生产、加工及消费等环节,分别研究了中国油菜产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与经济效率问题,从而明显地有别于以往文献的研究范畴。第三,构造了一个基于SCP分析与新制度分析相结合的农业产业组织绩效的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着力对引致“绩效”的产业结构及主体行为进行分析,并把研究重点放在影响农业经济运行“绩效”的制度变量之上,不仅使制度变量内生于经济运行分析当中,并在对农业产业组织绩效问题的研究方面实现了新古典研究范式与新制度方法的融合。第四,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和定量分析。本文运用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和定量分析,利用数据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模型的设定和运算,对中国油菜产业进行综合研究,并设计出相关的对策与措施。

聂海[8](2007)在《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既给我国农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又对我国农业发展、农产品流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出新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原有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不适应农业国际化和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需要改革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推广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初步打破了原有的以政府为主体的科技推广体系,不断增强市场机制在科技推广中的作用,加速了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的提高。但是我国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在改革中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作为农业科技创新重要源头之一的农业大学,其农业科技推广的优势和潜能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严重浪费了农业大学的推广资源。本文以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前提,运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趋势及改革取向。论述了我国大学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优势与动力,总结了大学进行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典型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农业科技需求的变化趋势,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成功经验,构建了符合国情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重点探讨了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基本框架、基本类型以及平台建设,提出新模式的运行机制及保障措施。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主要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阐明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点。第二章农业科技推广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农业科技推广的涵义以及农业推广框架原理、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农民行为改变原理等四个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当代世界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模式。本章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其改革取向我国现行的政府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曾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下,该体系出现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管理体系不规范、机制不灵活,推广与科研、教育三者之间衔接不紧密,农业科技推广费用严重不足,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脱节,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农业推广资源的配置与农民“最后一公里”的需求不适应等,出现了“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需要完善和创新。分析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趋势及其改革取向,认为完善和创新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应以充分发挥大学的农业科技推广优势与潜能为出发点,以建立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作为改革的切入点。第四章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实践与探索我国的农业大学具有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得天独厚的科技、人才与信息优势,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已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支重要的农业科技推广力量,也是我国多元化推广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典型的推广模式,如“农业专家大院”模式、“农业信息咨询”模式、“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农业科技大篷车”模式等,总结和分析这些典型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启示,为下一步构建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奠定了基础。第五章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构建在分析和借鉴美国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新模式在政府的指导与推动下,依托大学的科技人才优势,以项目为纽带,横向整合基层推广组织和科研机构等各种农业科技推广资源,形成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推广的合力,发挥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模式的基本类型有政府+大学、大学+企业、大学+协会、专家+市场四种。模式以大学的农业试验示范站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基础,以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和农业教育培训体系为支撑,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科技示范户、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培训服务。第六章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建立了推动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顺利实施的六种运行机制,主要有大学推广模式的管理机制、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机制、规范有序的项目运作管理机制、大学自主设立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筹资机制、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农民参与式机制以及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内在动力机制等,提出保障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正常运行的六项措施,主要有加强政策法律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科技有效利用以及加强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试点工作等。

匡远配[9](2006)在《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研究 ——以农技推广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已经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如火如荼。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全面的“一面”,是“和谐一环”,也是“新”内容。但是,目前,县乡财政困难是普遍现象,贫困地区更加突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已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严重障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县乡财政困难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结果。县乡财政困难不能全部归咎于财政体制,但是财政体制难逃其责。要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就得为县乡财政解困,就要创新财政体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公共财政是财政体制变革的目标所在。我国已经提出公共财政普照农村,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已经或将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或多或少产生多面影响。 论文的研究总目的就是分析县乡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影响,探讨农村公共财政框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路和对策。 论文通过不同时期财政政体制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回顾,得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有财政方面的原因。换句话说,财政体制是影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因素之一。论文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选择了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制度、财政管理体制和税费改革,来探讨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然后,探讨财政困难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其背后的作俑者还是财政体制和政府供给效率。财政困难影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还存在一些载体和媒介。同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反过来会影响财政体制。财政体制是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三个层面来影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 论文的重点在实证分析。论证了农技推广的准公共产品特性。采用调查方法、案例方法和典型分析方法,来分析财政体制对农技推广的影响。安徽省YX县是贫困县,存在严重的财政困难。在这种背景下,论文描述财政困难下该县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人员配备、推广内容、推广方式、推广决策程序和职能发挥等,得出与农村公共财政对农技推广的要求差距很大。同时,分析农技推广经费情况,证明农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是农技推广事业发展落后的根源,而且分析推广经费是从财力和效率两个方面来作用和传导其影响的。由此来折射和证明财政体制确实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深刻影响。 论文提出公共财政下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路是:(1)财力和效率并重。这是最重要的思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财力保障和资金注入是前提。同时,供给系统的效率是基础,提高供给系统“转换系数”也很重要。(2)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思路。一是从财政体制完善和创新入手,短期目标就是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中长期看,就是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二是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提高其供给效率;三是在配套政策上努力。(3)从“三个向度”创新的思路。一是横向创新主要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边界,供给制度与行政体制、土地、户籍等制度集合的衔接、容纳和互动;二是纵向改革,处理好各级政府的责任和权利,财权和事权对称。基层政府不要向自治组织卸责。三是动态性创新。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具有渐进性,需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袁建岐[10](2006)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政权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其跨越式发展有赖于高效便捷且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以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指导,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差距及其金融支持不足的危害,探讨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揭示了造成县域金融抑制的制度基础及其它根源,以实现县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提出了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实施有约束条件的县域金融深化政策及加强县域金融支持的措施选择。全文共由九章组成。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农村金融、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等国内外己有研究文献做了回顾与评述;最后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可能的创新之处做出了说明。第二章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金融与经济高度相关,本章从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入手,阐明了金融及其体系的动员储蓄、降低风险、减少成本、监督经理和促进交换功能,分析了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阐述了金融结构变化规律、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的政策取向,农村金融发展领域的农业信贷补贴、农村金融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与困境。本章首先分析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和成效;从县域金融支持的差距出发,详细分析了县域金融机构、权限及信贷投放量萎缩的表现及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危害;从县域金融本身、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金融生态等角度探讨了县域金融现状难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成因;最后对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县域金融状况做了描述。第四章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支持关系的实证分析。本章通过建立模型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检验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以陕西省为例考察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证实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更好的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功能,对农村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第五章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供给的特征与缺陷。金融组织体系是保障金融支持政策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伴随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发生过许多变化。本章在对我国县域金融改革与发展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从县域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其功能和绩效,指出正规金融的不足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迅速分蘖,致使县域非正规金融成为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力量。最后在探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缺陷的基础上,分析了县

二、江苏省响水县供销社:构筑农资经营新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响水县供销社:构筑农资经营新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翻訳タクスの绍介
    1.1 テキスト选択の背景
    1.2 テキストの绍介
        1.2.1 テキストの出典
        1.2.2 着者のプロフィール
        1.2.3 テキストの内容
第二章 キャトフォードの翻訳シフト论
    2.1 翻訳シフト论の概要
    2.2 キャトフォードの翻訳分类
    2.3 関连研究
第三章 実例分析
    3.1 レベルのシフト
    3.2 カテゴリーのシフト
        3.2.1 构造的シフト
        3.2.2 クラスのシフト
        3.2.3 ユニットのシフト
        3.2.4 体系内シフト
第四章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附録Ⅰ:原文
附録Ⅱ:訳文
谢辞

(2)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个案研究法
        三、系统分析法
        四、经验总结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粮食
        二、粮食安全
        三、粮食流通
        四、粮食流通体系
        五、国有粮食购销体系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国有资产管理理论
        二、宏观调控理论
        三、公共政策理论
第二章 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发展演变和组织架构
        一、发展演变
        二、当前组织架构
    第二节 现状
        一、粮食流通主渠道
        二、粮食储备载体
        三、国家粮食政策执行主体
    第三节 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的负效应羁绊了市场化
        二、激发整个体系活力的难度较大
        三、管理体系与形势要求不相适应
        四、国际大粮商先发优势带来冲击
第三章 国内外粮食政策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粮食政策经验借鉴
        一、美国:世界粮食生产最发达国家
        二、欧盟:世界粮食主要生产和消费区
        三、日本:地少人多的发达国家
        四、巴西:地广人稀的发展中大国
    第二节 我国粮食政策历史沿革及主要成效
        一、我国粮食政策的历史沿革
        二、粮食生产直补政策及成效
        三、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成效
        四、后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成效
第四章 完善市场化下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理顺粮食流通管理体系
        一、粮食须有工作部门管理
        二、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为切入点
    第二节 科学制定粮食政策
        一、制定科学的粮食收购政策
        二、合理调整粮食信贷政策
    第三节 提升粮食储备管理水平
        一、更新观念,强化运用新技术,着力推广生态储粮
        二、运用现代物流理论,指导粮食储备管理,降低流通成本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化做好粮食储备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节 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一、强化市场竞争意识
        二、确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深入探索多种经营
        四、优化选人用才机制
    第五节 拓展国有粮食购销体系服务功能
        一、在“强身健体”上下功夫拓展功能
        二、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拓展功能
        三、在“多元服务”上下功夫拓展功能
    第六节 加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现代化改造
        一、确立现代管理理念
        二、完善现代管理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3)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4)土地托管组织运行机制与运行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粮食安全重要性及保障粮食安全途径研究
        2.1.2 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关研究
        2.1.3 种植业规模化、机械化经营研究
        2.1.4 土地托管相关研究
        2.1.5 总体评价
    2.2 土地托管相关理论基础与理论辨析
        2.2.1 地租理论
        2.2.2 规模经济理论
        2.2.3 运行机制理论
        2.2.4 土地托管与土地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辨析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3.1 土地托管相关概念界定
        3.1.1 土地相关概念
        3.1.2 农村土地产权辨析
        3.1.3 土地托管内涵辨析
    3.2 土地托管主体辨析
        3.2.1 土地托管需求主体
        3.2.2 土地托管供给主体
    3.3 土地托管推广价值解析
        3.3.1 宏观推广价值解析
        3.3.2 微观推广价值解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托管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4.1 土地托管组织运行机制的生成机制
        4.1.1 客观环境诱生需求
        4.1.2 客观环境诱生供给
        4.1.3 主观因素引致需求
        4.1.4 主观因素引致供给
    4.2 土地托管组织运行机制的维持机制
        4.2.1 组织管理机制
        4.2.2 利润生成机制
        4.2.3 利益分配机制
        4.2.4 技术创新机制
    4.3 土地托管组织运行机制的保障机制
        4.3.1 法律规范机制
        4.3.2 风险控制机制
        4.3.3 政策促进机制
    4.4 土地托管组织运行机制的变异机制
        4.4.1 农户嬗变机制
        4.4.2 技术进步机制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托管组织运行效果分析
    5.1 专业合作社运行效果分析
        5.1.1 全泉农机专业合作社简介
        5.1.2 全泉农机专业合作社运行现状
        5.1.3 全泉农机专业合作社成本分析
        5.1.4 全泉农机专业合作社收益分析
    5.2 供销合作社运行效果分析
        5.2.1 义桥金水桥供销社简介
        5.2.2 义桥金水桥供销社运行现状
        5.2.3 义桥金水桥供销社成本收益分析
    5.3 家庭农场运行效果分析
        5.3.1 汶上农场简介
        5.3.2 汶上农场成本收益分析
    5.4 土地托管组织不同形式运行效果比较
        5.4.1 土地托管组织经营特征比较
        5.4.2 土地托管组织运行成果比较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土地托管组织发展建议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1.1.2 城乡统筹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需求特点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般分析
    2.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关系
        2.1.1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路径的定位选择
        2.1.2 村镇银行的界定
        2.1.3 小额贷款公司的界定
        2.1.4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界定
    2.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背景及试点实践分析
        2.2.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背景
        2.2.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出台
        2.2.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践分析
    2.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重要性与经济功能的理论分析
        2.3.1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意义
        2.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经济功能
    2.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理论依据
        2.4.1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农业信贷补贴论
        2.4.2 长尾理论
        2.4.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4.4 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现状与发展特征考察
    3.1 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总体发展格局
        3.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区域分布比较
        3.1.2 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考察
        3.2.1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
        3.2.2 村镇银行的主要特征分析
        3.2.3 我国村镇银行试点发展的调查分析
        3.2.4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考察
        3.3.1 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3.3.2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特征
        3.3.3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情况的调查分析
        3.3.4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分析
        3.3.5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3.4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考察
        3.4.1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3.4.2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主要特征
        3.4.3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发展的调查分析
        3.4.4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分析
    4.1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规划的政策目标分析
        4.1.1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规划目标
        4.1.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传导过程及规划政策效果分析
        4.1.3 政策传导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4.2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应的实证研究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互助资金对农民增收效果的实证分析
        4.2.3 农村资金互助社对村级社会治理的影响效应分析
    4.3 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制度设计因素分析
        4.3.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性质冲突:商业金融or普惠金融?
        4.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冲突:小型微利or规模经济?
        4.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策略冲突:水平竞争or垂直合作?
        4.3.4 监管冲突:降低准入门槛or严格的审慎监管?
    4.4 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
        4.4.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4.4.2 利率市场化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
        4.4.3 农村金融市场中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5.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5.1.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5.1.2 法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5.1.3 日本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
    5.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5.2.1 印度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
        5.2.2 孟加拉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
    5.3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
    6.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及宏观政策调整
        6.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功能定位
        6.1.2 放宽准入条件,采取激励约束机制引进多元化资本投入
        6.1.3 构建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协同监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
    6.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2.1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2.2 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2.3 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3 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选择
        6.3.1 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培育良好的目标客户群
        6.3.2 创新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
        6.3.3 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增强金融创新能力
        6.3.4 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定价能力
        6.3.5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资源,提升金融支农服务水平
    6.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6.4.1 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货币政策扶持力度
        6.4.2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加强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6.4.3 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改善小微金融存款环境
        6.4.4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1-6)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分析 ——以江苏省响水县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合作经济的历史渊源
        1.2.2 合作经济研究的发展
        1.2.3 合作经济研究的现状
    1.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1 我国农业合作经济制度的变迁
        1.3.2 农民合作组织研究现状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点和难点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理论概述
    2.1 合作社的本质规定
        2.1.1 合作社的定义
        2.1.2 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2.1.3 合作社本质属性的探讨
    2.2 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界定
        2.2.1 农民合作组织的内涵
        2.2.2 农民专业协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2.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界定
        2.2.4 传统合作社与股份制合作社
    2.3 合作社运行机制的演进和制度安排
        2.3.1 合作社的构成与运行模式
        2.3.2 合作社运行机制的演进分析
        2.3.3 合作社运行机制的制度安排
    2.4 我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总体情况
        2.4.1 发展规模
        2.4.2 发展地域
        2.4.3 经营领域
        2.4.4 经济效益
        2.4.5 运行模式
    2.5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5.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和必要性
        2.5.2 运行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 江苏省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
    3.1 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与趋势
        3.1.1 发展规模呈现"双聚集效应"
        3.1.2 苏南、苏北区域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3.1.3 合作形式由单一合作向多元化合作拓展
        3.1.4 经营领域由农业一产向二、三产业深度延伸
        3.1.5 服务理念从寻找销售市场到上规模、重品牌
        3.1.6 运行机制由松散联结向依法规范转变
        3.1.7 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3.2 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概况
        3.2.1 经济和农业概况
        3.2.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概况
    3.3 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类统计与发展现状分析
        3.3.1 从经营管理趋势看,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合作关系趋于紧密
        3.3.2 从发展规模看,总数不断提升,带动效应明显增强
        3.3.3 从地区分布看,专业合作社覆盖范围广,但整体覆盖率不高
        3.3.4 从产业分布看,种养业为主:粮食产业集中趋势比较明显
        3.3.5 从经营服务内容看,"产加销一体化服务"比例大幅提升
        3.3.6 从运行效果看,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规模偏小
4 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分类与运行机制分析
    4.1 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与运行特点
        4.1.1 "农民联合体"模式及其运行特点
        4.1.2 "部门带动"模式的运行机制与运行特点
        4.1.3 "产业整合"模式及其运行
        4.1.4 "龙头带动"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运行绩效
        4.1.5 小结
    4.2 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分析
        4.2.1 投资机制
        4.2.2 产权运行机制
        4.2.3 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
        4.2.4 决策机制
        4.2.5 经营机制
        4.2.6 利益分配机制
    4.3 兴旺小杂粮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剖析
        4.3.1 合作社基本情况
        4.3.2 合作社运行机制分析
5 外国与台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及其经验启示
    5.1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
        5.1.1 "市场推动"模式
        5.1.2 "民办官助"模式
    5.2 "市场推动"模式—美国"新一代合作社"运行机制创新与启示
        5.2.1 运行机制
        5.2.2 创新经验与启示
    5.3 "民办官助"模式—日本和台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5.3.1 日本农协的功能、运行机制与发展经验
        5.3.2 台湾农会的运行机制与成功经验
    5.4 其他方面启示与经验总结
        5.4.1 运行机制的规范健全,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动力之源
        5.4.2 拓展服务功能和延伸产业链条,是合作社联结市场的必要手段
        5.4.3 农工联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
        5.4.4 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扶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根基
        5.4.5 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业之途
6 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
    6.1 合作社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6.1.1 投资主体单一、外部融资渠道狭窄,发展资金不足
        6.1.2 财务关系混乱、产权边界模糊,民主管理难以落实
        6.1.3 制度结构存在缺陷,领办人素质低、人才不足
        6.1.4 经营渠道不宽、品牌意识不强,利润增值空间有限
        6.1.5 利益联结链条松散,分配方式随意混乱
    6.2 外部环境与政府激励不足
        6.2.1 农产品市场发育不健全,发展环境不够宽松
        6.2.2 当地龙头企业数量较少且能力有限,对本行业的覆盖范围不大
        6.2.3 宣传力度跟不上发展需要,市场认知度不高
        6.2.4 政府不够重视,对合作社的运行监管空白
        6.2.5 基层部门缺乏统筹协调,推进失衡现象比较严重
        6.2.6 合作社资金运转困难,应享受的法人待遇和优惠政策未全面落实
7 完善和发展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和建议
    7.1 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加强对合作社的支持
        7.1.1 职能支持—撤销职能越位,促进建立基层农业行业协会
        7.1.2 财政支持—增加扶持资金投入,开辟新的投资渠道
        7.1.3 价格支持—实行价格补贴,缩小工农业产品剪刀差
        7.1.4 信贷支持—由政府部门担保或贴息,鼓励多方资本投入
        7.1.5 税收扶持—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加快资产积聚速度
    7.2 全方位优化合作社的外部发展环境
        7.2.1 拓宽销售渠道,完善市场网络,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
        7.2.2 广泛宣传,提高认识,依靠政府扶持与培育能人经济相结合
        7.2.3 金融扶持与技术开发相结合
        7.2.4 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7.3 合作社自身健全、规范内部运行机制
        7.3.1 以股份合作制为导向,设置科学合理的产权结构
        7.3.2 健全组织结构,完善规章制度
        7.3.3 完善民主管理和平等决策机制,引入外部专家管理制度
        7.3.4 加强审计监督管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7.3.5 注意利益联结的互利与双赢,建立有效地积累和风险防范机制
        7.3.6 增强服务功能,注重品牌建设,创新经营理念
    7.4 与时俱进,创新思路
        7.4.1 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一个有利于实施产业化战略的特色产业
        7.4.2 建立新型农业生产、加工利益联结机制
        7.4.3 加强联姻,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创"企业化经营"模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7)中国油菜产业—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论文结构
    1.6 可能的创新
    1.7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的界定
    2.2 交易经济学与合约选择理论
    2.3 产业组织理论
    2.4 农业产业化理论
3 中国油菜生产发展特征与资源配置评价
    3.1 中国油菜生产发展概况及原因
    3.2 中国油菜生产发展的主要特征
    3.3 中国油菜生产的分布与产业集中度分析
    3.4 中国油菜生产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测定
    3.5 中国油菜生产的生产函数测定
    3.6 中国油菜生产的生产要素关联分析
    3.7 中国油菜生产的产量预测
4 中国油菜产业生产组织运作合约模式选择的效率比较
    4.1 中国农业的产业组织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
    4.2 农业产业组织选择的影响因素
    4.3 中国农民的生产与交易制度变迁分析
    4.4 湖北省油菜产业概况及特征
    4.5 契约型农业产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型农业产业组织
    4.6 “专业合作协会+企业+农户”型农业产业组织
    4.7 “纵向一体化”型农业产业组织
5 中国油菜加工业的交易与合约分析
    5.1 中国植物油加工业的发展与特征
    5.2 中国油菜加工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研究
    5.3 中国植物油脂加工行业的企业行为分析
    5.4 中国植物油脂行业的经营绩效分析
    5.5 中国植物油加工行业规模经济研究
6 中国油菜产品市场的消费特征与目标模式选择
    6.1 中国居民食油及油菜产品的消费状况与特征
    6.2 中国居民食油购买行为特征研究
    6.3 消费者行为计量模型的确定与对需求弹性的测算
    6.4 中国城乡居民食油消费趋势变动研究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致谢
附录: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8)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论文的基本思路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农业科技推广理论基础
    2.1 农业科技推广的界定
        2.1.1 “农业科技推广”溯源
        2.1.2 农业科技推广的涵义
        2.1.3 农业科技推广的地位与作用
    2.2 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原理
        2.2.1 农业科技推广框架原理
        2.2.2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
        2.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
        2.2.4 农民行为改变原理
    2.3 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模式
        2.3.1 当代世界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模式
        2.3.2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界定
    2.4 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其改革取向
    3.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进
        3.1.1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科技推广
        3.1.2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科技推广
    3.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绩效评价
        3.2.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取向
        3.3.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趋势
        3.3.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取向
    3.4 小结
第四章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实践与探索
    4.1 农业科技推广是大学的重要社会功能
    4.2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优势
        4.2.1 科技与人才优势
        4.2.2 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优势
    4.3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动力
    4.4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历程
        4.4.1 新中国成立前大学的农业科技推广
        4.4.2 新中国成立后大学的农业科技推广
        4.4.3 大学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4.5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典型模式分析
        4.5.1 “农业专家大院”模式
        4.5.2 “农业信息咨询”模式
        4.5.3 “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4.5.4 “农业科技大篷车”模式
    4.6 小结
第五章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构建
    5.1 美国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经验借鉴
        5.1.1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的法律基础
        5.1.2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体系
        5.1.3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
        5.1.4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经费
        5.1.5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特点
        5.1.6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5.2 我国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构建
        5.2.1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5.2.2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5.2.3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
        5.2.4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基本框架
        5.2.5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基本类型
        5.2.6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平台建设
    5.3 大学农业推广模式与传统政府农业推广模式的比较分析
        5.3.1 大学农业推广模式与政府农业推广模式的比较
        5.3.2 大学农业推广模式的特点与作用
    5.4 小结
第六章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
    6.1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运行机制
        6.1.1 建立推动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管理机制
        6.1.2 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机制
        6.1.3 建立规范、有序的项目运作管理机制
        6.1.4 建立大学自主设立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筹资机制
        6.1.5 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的农民参与式机制
        6.1.6 建立大学科技推广的内在动力机制
    6.2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保障措施
        6.2.1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6.2.2 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
        6.2.3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6.2.4 加快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6.2.5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科技有效利用
        6.2.6 加强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试点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研究 ——以农技推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背景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提出
        1.2 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策略的提出
        1.3 我国为县乡财政困难“解困工程”启动
        1.4 新时期我国扶贫工作面临新问题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文献回顾
        3.1 政府间财政关系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3.2 财政支出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3.3 分税制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3.4 农民负担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3.5 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3.6 公共财政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4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4.1 研究框架
        4.2 研究方法
    5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5.1 论文的创新点
        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公共财政和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
    1 公共财政与农村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
        1.1 公共财政
        1.2 公共财政的职能
        1.3 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1.4 农村公共财政
    2 公共产品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
        2.1 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
        2.2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2.3 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
    3 财政体制的基本理论
        3.1 财政体制的概念
        3.2 多级财政体制的理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财政体制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历史变迁
    1 中国现行的政府基本级次和财政层级
        1.1 中国现行的政府基本级次
        1.2 中国财政体制的基本级次
    2 中国政府间财政合理划分
    3 中国的财政体制沿革
        3.1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调整
        3.2 中国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3.3 中国县乡财政体制
    4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
        4.1 人民公社时期的财务关系与公共产品供给:1958-1978年
        4.2 改革开放到税费改革以前的财政关系与公共产品供给:1979-2000年
        4.3 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2000-今
    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5.1 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不足
        5.2 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结构失衡)
        5.3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和质量
        5.4 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公平性,表现为城乡不平衡和地区不平衡
        5.5 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方式不符合WTO规则的要求
    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理论分析
    1 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的一般分析
        1.1 需求(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因素
        1.2 供给因素
        1.3 “双向”作用因素
        1.4 制度环境影响公共产品供给
    2 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框架分析
        2.1 财政分权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2.2 分税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2.3 转移支付、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2.4 财政管理制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2.5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3 县乡财政困难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分析
        3.1 中国的县乡财政困难现状
        3.2 县乡财政困难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机理分析
        3.3 县乡财政困难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具体影响
    4 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影响机理分析
        4.1 制度层面:影响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4.2 体制层面:影响公共产品供给公平性
        4.3 机制层面:影响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县乡财政体制与财政状况——以YX县为例
    1 YX县的基本情况介绍
        1.1 YX县的农业发展状况
        1.2 YX县的经济实力
    2 YX县的财政体制和财政状况
        2.1 分税制前的县财政体制和财政状况:1979-1993年
        2.2 分税制改革以后到税费改革的县财政体制:1994-1999年
        2.3 税费改革以后的财政体制:2000年——今
        2.4 YX县财政困难现状分析
    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县级财政体制和状况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以YX县农技推广为例
    1 农技推广的准公共产品性分析
        1.1 农技推广的概念
        1.2 中国农技推广的公共产品特征和公益性分析
        1.3 农技推广的公益性的案例分析
    2 中国农技推广体系介绍
        2.1 我国农技推广发展的阶段
        2.2 我国农技推广的发展状况
    3 县乡财政体制和状况对农技推广的影响
        3.1 YX县的农技推广的组织情况
        3.2 财政困难对YX县农技推广的影响情况
        3.3 农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是农技推广事业发展落后的根源
        3.4 财政体制对农技推广事业的影响
    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乡级财政体制和财政状况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以B镇财政与农技推广为例
    1 B镇的基本情况介绍
    2 B镇的财政体制和财政状况介绍与比较
        2.1 B镇财政收入情况与比较
        2.2 B镇财政支出情况与比较
        2.3 B镇的财政缺口与比较
        2.4 乡镇债务与比较
        2.5 “村财乡管”体制
    3 B镇农技推广事业的典型介绍
        3.1 乡镇农技推广组织机构
        3.2 农技部门的人员、办公设施情况
        3.3 农技推广事业开展情况
        3.4 乡镇农技推广经费情况
        3.5 乡镇农技推广系统的处境
    4 财政体制和财政状况对乡镇农技推广系统的影响
        4.1 乡镇财政困难,影响农技推广事业
        4.2 事权、财权分配失衡导致乡镇财政困难,从而影响农技推广
        4.3 转移支付制度不利于乡镇农技推广事业
        4.4 财政管理体制影响农技推广事业发展
        4.5 “村财乡管”使得村组织行政化和资金困难,影响乡镇农技推广事业
    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公共财政框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路和对策
    1 论文结论
    2 公共财政体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路
    3 公共财政体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
        3.1 县乡财政解困的对策研究
        3.2 实施均衡性财政制度,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3.3 尽快构筑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体制
        3.4 其他制度的协同变迁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县乡财政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关联分析
附录二: B乡镇的财政收支情况
附录三: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标准
致谢
作者简介

(10)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
    2.1 金融及其功能演化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2.3 金融与经济增长模型
    2.4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第三章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与困境
    3.1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实践
    3.2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困境及其影响
    3.3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抑制的成因
    3.4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县域金融状况
第四章 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支持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4.2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4.3 结论及启示
第五章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供给的特征与缺陷
    5.1 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5.2 县域正规金融组织及其绩效
    5.3 县域非正规金融组织及其作用
    5.4 现有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缺陷
第六章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需求的主体与内容
    6.1 县域经济特征及其类型
    6.2 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径
    6.3 县域金融需求主体及内容
    6.4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需求特点
第七章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
    7.1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的目标
    7.2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的思路
    7.3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的原则及步骤
第八章 强化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8.1 积极推进县域金融制度创新
    8.2 建设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县域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
    8.3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壮大金融支持的经济基础
    8.4 优化县域金融发展外部环境,形成金融支持的良好氛围
第九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江苏省响水县供销社:构筑农资经营新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马洪清.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 孔杰. 东南大学, 2018(12)
  • [3]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土地托管组织运行机制与运行效果研究[D]. 张鹏飞. 山东财经大学, 2016(08)
  • [5]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D]. 王信.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6]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分析 ——以江苏省响水县为研究对象[D]. 张婕.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7]中国油菜产业—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研究[D]. 彭可茂.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8]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D]. 聂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9]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研究 ——以农技推广为例[D]. 匡远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10]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袁建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标签:;  ;  ;  ;  ;  

江苏省响水县供销合作社:构建农资经营新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