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叶黄素循环的组成、功能和调节(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赵伟[1](2021)在《鳗草放氧复合体光失活介导的光合调节机制》文中指出本文以海洋高等植物鳗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叶绿素荧光、免疫印迹蛋白技术以及蛋白组分析技术,确定了鳗草光系统II(PSII)光抑制起源于放氧复合体(OEC)的光失活,完善了响应OEC光失活的光合调节机制,验证了“鳗草OEC易光损伤背景下,PSII环式电子传递和抗坏血酸向PSII反应中心提供电子的同时,NPQ、可供选择的电子流以及活性氧这些电子消耗能力低,以利于维持正常碳同化水平”的假设。最终阐明了鳗草在OEC光失活的背景下光合机构如何协同运转实现良好的碳同化。主要结果研究如下:1.鳗草响应放氧复合体光失活的光合调节机制鳗草(Zostera marina)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海洋被子植物,从陆地单子叶植物的淡水祖先进化而来,并成功地过渡到完全淹没的水下生活,进化历程特殊,呈现独特的光化学特性。光照射下,它的OEC优先失活,这可以通过K点相对可变荧光的增加和OEC外周蛋白Psb O、Psb P的下调得到证明。相应地,在蛋白分子和生理表型两个水平上探索了OEC失活背景下的光合调控作用。跨类囊体膜质子梯度传感器Psb S蛋白水平不变和非光化学猝灭(NPQ)诱导动力学符合单指数函数,验证了快速组分q E的缺乏。叶绿体呼吸、水-水循环、苹果酸合成和光呼吸关键酶的含量以及活性均未上调,表明替代电子流未被激活。光暴露过程中既没有单线态氧的显着产生也没有总抗氧化能力的增加,表明活性氧并未产生。这些低的电子消耗利于鳗草能有效地利用部分OEC光失活引起的有限电子来维持正常的碳同化水平。此外,阐明了PSII环式电子传递和抗坏血酸在鳗草中可以向PSII反应中心提供电子有效缓解P680+的氧化胁迫,防止PSII发生严重的损伤。最终,解答了在OEC光失活的背景下光合机构如何协同运转完成良好的碳同化。2.鳗草能量依赖型非光化学淬灭缺乏的潜在机制PSII荧光的非光化学淬灭(NPQ)是光合生物在高光条件下生存的最重要的保护机制之一。生活在浅水区的海洋被子植物鳗草存在以NPQ诱导能力弱、保护性NPQ(p NPQ)水平低为特征的低效NPQ。此外,叶绿素荧光和免疫蛋白印迹数据验证了NPQ的快速诱导组分,也就是能量依赖型组分(qE),在该物种中不存在。与缺乏光系统II(PSII)天线猝灭位点CP24、CP26以及CP29的褐藻相比,鳗草具有全部天线蛋白。而其潜在的q E缺乏机制是,放氧复合体(OEC)光失活限制了跨膜质子梯度(Δp H)的构建,导致Psb S不能发生质子化作用,因此无法诱导q E淬灭位点的形成。虽然光下构建的Δp H激活了紫黄素脱环氧化酶催化紫黄素通过花药黄素向玉米黄质的转换,但脱环氧化色素玉米黄质的淬灭能力弱。我们认为,低效率的NPQ有助于鳗草高效利用有限的电子进行光合作用,弥补OEC光失活对光合速率的不利影响。
唐超男[2](2021)在《外源独脚金内酯调控辣椒幼苗低温耐受性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文中提出辣椒(Capsicum annuum L.),作为一种典型的喜温性蔬菜,其生长和产量容易受到低温环境的限制。独脚金内酯(SLs),一种类胡萝卜素衍生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物与非生物胁迫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低温敏感型‘航椒4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叶片外源喷施独脚金内酯人工合成类似物(rac-GR24,SL)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Tis108,Tis),分析不同处理植株生长、光合作用、抗氧化防御和内源激素水平在低温胁迫下的变化,并利用转录组测序进一步分析差异基因表达模式,探索SL关于辣椒幼苗抵抗低温胁迫的效用,阐明独脚金内酯调控辣椒低温耐受性生理与分子机制。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独脚金内酯能够缓解低温胁迫对辣椒生长的抑制,减轻低温伤害,提高辣椒的低温耐受性。低温胁迫后,各处理植株生长(鲜重、干重和根系形态)受到抑制,叶片组织和生物膜系统发生损伤,可溶性糖、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增加;SL预处理辣椒植株的生长抑制、叶片组织和膜系统的损伤程度较单独低温处理辣椒轻,并进一步增加了以上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Tis预处理则加重了辣椒生长抑制与上述损伤程度,并降低了渗透调节物质积累。(2)独脚金内酯能缓解低温胁迫下辣椒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同时,SL预处理增加了气孔在低温胁迫前期(24 h)的闭合程度,导致气孔导度显着低于单独低温处理植株,但在低温胁迫后期(72 h)降低其闭合程度,导致气孔导度高于单独低温处理植株;Tis预处理效果与之相反。(3)施用SL缓解了低温下光合电子从OA到QB传递的抑制(VJ,φEo),保护了PSI受体侧的末端电子受体(φRo),优化了单位截面与单个活性反应中心的能量分配,抑制了ATP损失,并维持了卡尔文循环的正常进行,从而增加了辣椒在低温下对过剩激发能[(1-q P)/NPQ]的消耗,最终缓解了初始低温胁迫对辣椒幼苗的光抑制程度(Fv/Fm),提高了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Tis预处理效果与之相反。(4)长期低温胁迫(120 h)下,SL预处理通过提高叶黄素、玉米黄质、环氧玉米黄质和紫黄质积累,增加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DE)的活性,推进了叶黄素循环的脱环氧化[(Z+A)/(Z+A+V)]进程,从而增加辣椒在长时间低温胁迫后的能量耗散(NPQ),以减少PSII反应中心的过剩激发能[(1-q P)/NPQ],最终缓解了长期低温胁迫对辣椒幼苗的光抑制程度(Fv/Fm)。(5)低温胁迫下,经SM(硫酸链霉素,D1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植株的Fv/Fm均小于未经SM处理的植株,但施用SL和Tis植株的Fv/Fm在SM存在的低温条件下仍分别显着高于和低于未施用SL和Tis的植株,表明独脚金内酯对PSII的保护不依赖于D1蛋白的周转。(6)低温胁迫下,SL上调了Ca Cu/Zn-SOD、Ca Fe-SOD、Ca CAT、Ca APX、Ca DHAR、Ca MDHAR和Ca GR的表达,伴随相应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以及与As A/DHA和GSH/GSSH比值的增加,从而减少了O2.-和H2O2的积累。同时,SL降低了生长素(IAA)水平,进一步提高细胞分裂素(ZT)、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水平,动态改变脱落酸(ABA)水平。(7)对正常对照(NT)、单独低温胁迫(LT)、SL预处理植株低温胁迫(SL_LT)、Tis预处理植株低温胁迫(Tis_LT)四种处理辣椒叶片构建了12个c DNA文库,测序共获得77.19 Gb的Clean reads,三种低温处理组间筛选到8776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4473(51.0%)个上调表达基因和4303(49.0%)个下调表达基因。GO功能表征发现,基于NT处理的基因表达水平,Tis_LT显着富集到细胞组分的term多与光合作用相关(光系统、光系统II、光系统I、光合膜、类囊体、类囊体膜),且都是下调表达;基于LT处理的基因表达水平,SL_LT和Tis_LT也显着富集到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细胞组分term中,但分别上调和下调表达。KEGG通路注释发现,Tis_LT vs NT显着注释到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SL_LT vs LT主要注释到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通路;Tis_LT vs LT显着注释到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SL_LT vs Tis_LT显着注释到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光合作用,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卟啉与叶绿素代谢,碳代谢,以及氮代谢等KEGG通路。对低温胁迫下卟啉与叶绿素代谢、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光合作用,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和类胡萝卜素合成通路进一步分析,分别注释到18、21、29、31和15个差异表达基因,基本上均在SL_LT处理下高表达,LT处理下中度表达,Tis_LT处理下低表达。
陆小雨[3](2021)在《基于联合组学技术的红花槭叶片呈色机理分析和ArMYB89的基因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彩色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红花槭以其挺拔的干型和艳丽的叶色,在绿化、园林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红花槭全基因组序列的缺乏,制约着该物种的遗传基础研究,影响红花槭叶片变色的色素、基因调控机理尚不明确。前期研究表明,花青素的积累是红花槭叶片变红的主要原因。尽管部分MYB转录因子在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功能已得到证实,但对木本植物MYB转录因子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转录测序和模式表达分析阶段,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绘制了相对完整的红花槭基因组草图,利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技术,深度探索了红花槭叶片变色的分子机理,并结合功能研究明确ArMYB89与红花槭花青素积累的调控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红花槭基因组草图。利用Nanopore和Hi-C技术得到该物种的基因组大小为1.69Gb,其中N50为547.18Kb,99.61%的Contigs挂载到39条假染色体上;其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占69.85%,转座子的重复序列所占比例为67.14%;共预测得到基因64644个,平均基因长度为3801.1bp;共注释到红花槭中非编码RNA共7259个;能够注释到功能数据库的基因数目为62927个,占总基因数的97.34%;红花槭与其同属物种漾濞槭的亲缘关系较近,二者大约在6.34百万年前发生分化。2.红花槭叶色的形成与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与积累情况密切相关。将红花槭特殊叶色单株上不同分枝的绿叶、红叶和黄叶作为实验材料,在转录组测序中,红叶-绿叶比较组、黄叶-绿叶比较组和红叶-黄叶比较组中分别有14009个、20824个和13620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14527个、22193个和13490个差异表达基因下调;在代谢组分析中,在正离子模式下,红叶-绿叶比较组、黄叶-绿叶比较组和红叶-黄叶比较组中分别有706个、537个和192个差异积累代谢物上调,671个、1256个和906个差异表达基因下调;在负离子模式下,红叶-绿叶比较组、黄叶-绿叶比较组和红叶-黄叶比较组中分别有355个、141个和70个差异积累代谢物上调,434个、558个和607个差异积累代谢物下调。综合转录组和代谢组的KEGG通路富集情况,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与积累影响着红花槭叶色的形成。3.红花槭叶片呈红色的主要原因是花青素的积累,其含量和比例均高于其他两种色素,绿叶的形成是由于叶绿素的积累,而黄叶产生的原因则是叶片中叶绿素降解,类胡萝卜素显现,花青素的积累,三种色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红花槭花青素的合成代谢中,CHS基因正向调控花青素及其衍生物的生成,矢车菊素-3-(6’’-乙酰半乳糖苷)和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是红花槭叶片呈红色或者黄色的决定性因素。在红花槭叶绿素的合成代谢中,叶绿素a是发挥主要作用的色素,Ar POR正向调控叶绿素a的合成,而Ar NOL2逆向调控叶绿素a的生成。在红花槭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代谢中,衰老叶片的Ar LUT5-3和Ar LUT5-4的表达量降低,在它们对α-胡萝卜素的正调控下,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在叶片由绿变红或黄的过程中由α-分枝向β-分枝转变。4.对红花槭MYB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克隆了一个调控红花槭中花青素合成的MYB转录因子,命名为ArMYB89,并对其进行功能研究。在红花槭基因组中共鉴定出393个MYB转录因子,这些Ar MYB成员在红花槭的34条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共线性分析表明,红花槭MYB家系中有16对串联重复基因对和247对片段重复基因对。q RT-PCR分析表明,红花槭中有5个第六亚组的R2R3-Ar MYB基因具有相同的表达模式,其中ArMYB89在红叶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绿叶。亚细胞定位实验表明,ArMYB89定位于细胞核。进一步的互作实验表明,ArMYB89蛋白在体内外都能与Ar SGT1相互作用。在烟草中过量表达ArMYB89可以提高转基因植株的花青素含量。综上所述,本研究在获得了红花槭全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联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明确了红花槭叶片的呈色机理,其叶片呈红色的主要原因在于花青素的大量积累。对调控红花槭中花青素合成的MYB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进一步功能研究发现,定位于细胞核上的ArMYB89在红叶中表达量显着高于绿叶,过表达该基因可以提高转基因植物的花青素含量,ArMYB89蛋白在体内外都能与Ar SGT1发生互作。本研究对深入了解红花槭叶片变色和MYB转录因子的作用机理具有启示作用,在为研究槭属树种定向改良提供特异基因资源的同时,对创新槭属物种种质资源和丰富彩叶树种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姜小春[4](2021)在《转录因子HY5系统调控番茄高光胁迫抗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是维持植株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为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但当光照强度超出植物所需的阈值时,就会对植物产生高光胁迫,造成光氧化细胞损伤和光抑制,极大地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长与发育。在光照充足的盛夏时节或高海拔地区,高光胁迫是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等蔬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而由转录因子介导的胁迫信号转导通路是植物应对逆境的重要适应机制之一。因此,解析蔬菜作物通过转录调控网络响应高光胁迫的作用机制,运用基因编辑、生理生化以及环境调控等方法提高蔬菜作物对高光环境的适应性,对实现蔬菜作物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基于此,本论文以番茄为研究材料,运用光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以及遗传学等技术,探讨了番茄植株对高光胁迫的系统响应效应;明确了介导番茄植株系统响应高光胁迫的信号转导通路;解析了转录因子LONG HYPOCOTYL 5(HY5)以及C2H2型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 17(ZFP17)在提高番茄植株高光抗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发现了番茄植株对高光胁迫具有系统响应效应。采用部分叶片遮光的方式使番茄植株局部叶片遭受高光胁迫,结果表明,对局部叶片进行高光胁迫能有效提高未遭受胁迫的远端(系统)叶片抵御高光胁迫的能力,并且通过进一步的光保护参数分析发现,局部叶片的高光胁迫能通过激活远端(系统)叶片的叶黄素循环来增强其依赖于非光化学淬灭(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的光保护能力,继而在后续远端(系统)叶片遭受高光胁迫时,极大地缩短了响应高光胁迫的反应时间,从而提高其高光胁迫抗性。第二,明确了介导番茄高光胁迫系统响应的信号分子。利用HY5相关突变体植株作为上部叶片与野生型植株的下部叶片进行嫁接,通过对下部叶片样品进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发现,在只有上部叶片照射高光时,HY5能在高光胁迫诱导下从上部叶片移动至黑暗中的下部叶片。进一步通过比较不同嫁接植株对高光胁迫的系统响应效应,结果显示,上部叶片中的HY5蛋白在介导番茄植株系统响应高光胁迫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第三,解析了转录因子HY5在激活叶黄素循环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基因表达以及蛋白含量的分析发现,高光胁迫能显着诱导HY5基因的表达以及蛋白的积累,同时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iolaxanthin de-epoxidase,VDE)以及质子梯度调节蛋白(Protein gradient regulation 5,PGR5)作为叶黄素循环的重要调节因子,它们的合成基因在高光胁迫诱导下也显着上调表达,VDE与质子感受器Psb S(PSII subunit S)的蛋白含量也显着增加,并且它们的时间动态变化趋势与HY5的变化趋势一致。进一步利用凝胶电泳迁移实验、酵母单杂、染色质免疫共沉淀以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Y5可通过直接结合启动子转录激活SlPGR5以及SlVDE的表达。第四,明晰了SlPGR5与SlVDE基因介导HY5调控番茄系统响应高光胁迫的信号转导通路。利用pgr5突变体植株以及vde基因沉默植株作为下部叶片与野生型植株的上部叶片进行嫁接,并对上部叶片进行高光胁迫处理,然后对黑暗中的下部叶片进行光保护参数分析。结果显示,下部叶片无论是缺失SlPGR5基因还是SlVDE基因,都会使得系统信号HY5失去下游目标基因,继而导致下部叶片叶黄素循环激活失败,减弱了番茄植株对高光胁迫的系统响应效应。以上结果证明了SlPGR5与SlVDE基因作为系统信号下游的信号受体,介导HY5调控高光胁迫的系统响应。第五,探究了C2H2型锌指蛋白ZFP17与HY5共同调控番茄高光胁迫抗性的作用机制。根据蛋白结构以及基因表达分析结果,筛选出显着受到高光胁迫诱导的C2H2型锌指蛋白ZFP17。继而我们通过ZFP17转基因植株的构建、蛋白互作关系验证以及基因沉默实验发现,在番茄植株发生高光胁迫时,ZFP17能与HY5发生蛋白互作,继而通过NPQ途径增强HY5对番茄高光胁迫抗性的正调控作用。
程园[5](2021)在《活性氧和MAPK级联途径在ASM调控三季梨果实衰老中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衰老是果蔬采后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是引起果蔬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活性氧(ROS)是引起果蔬衰老的关键因素之一,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途径作为信号传导途径参与多种防卫反应。本研究以三季梨果实为材料,研究采后苯并噻重氮(ASM)和PD98059(MAPK级联途径阻断剂)处理对常温贮藏期间果实ROS代谢、MAPK级联途径、转录因子及色素代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ASM处理提高了梨果皮和果肉中过氧化氢(H2O2)、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 A)含量,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DPH氧化酶(NO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以及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及其基因表达,但抑制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而PD98059+ASM处理抑制了ROS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但促进了C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2)ASM处理还促进了梨果皮和果肉中PcMAPKKK1、PcMAPKK2、PcMAPKK3、PcMAPK4和PcMAPK6表达,抑制了果皮和果肉中PcMYC2和PcPIF4表达,下调了果皮中PcHY5、PcPIF1和PcPIF3基因表达,但促进了果肉中PcHY5、PcPIF1和PcPIF3表达。PD98059+ASM处理降低了ASM处理正效应,削弱了MAPK级联途径的激活以及相关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3)采后ASM处理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延缓了果皮和果肉中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抑制了果皮中β-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以及叶黄素的积累。ASM处理促进了果皮和果肉中PcLYCE表达,抑制了果皮和果肉中PcNYC1、PcHCAR、PcPPH、PcSGR1/2、PcPAO、PcPSY、PcLYCB、PcCRTZ2和PcCCS1表达。PD98059+ASM处理加速了乙烯释放,促进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及其代谢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综上所述,采后ASM处理促进了梨果实ROS代谢,并激活MAPK级联途径,从而磷酸化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代谢过程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抑制了乙烯的合成,延缓果实的后熟和衰老。
杨世春[6](2021)在《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亚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光抑制保护和离子吸收分配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实际生产中,由于冬季的严寒和春季的倒春寒等原因,许多对低温敏感的重要园艺作物[如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常遭受亚低温胁迫,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因此,开辟抗亚低温胁迫的新思路,寻找新方法是当务之急。研究表明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可以增强番茄对亚低温的耐性,但具体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低温敏感型番茄品种‘金棚1号’幼苗为试材,探究外源ALA对番茄亚低温胁迫下的光抑制保护作用和矿质元素吸收转运的影响,以期丰富ALA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外源ALA增强了亚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的叶黄素循环,缓解了亚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叶片光系统Ⅱ(PSⅡ)和光系统Ⅰ(PSⅠ)的破坏。在亚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的PSII的实际量子产量[Y(Ⅱ)]、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II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Ⅱ)]、PSI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Y(Ⅰ)]、PSI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Ⅰ)]和PSI最大光氧化态P700含量(Pm)均受到抑制,非光化学淬灭(NPQ)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均升高。亚低温下外源施用ALA促使番茄幼苗叶片Y(Ⅱ)、Fv/Fm、ETR(Ⅱ)、Y(Ⅰ)、ETR(Ⅰ)和Pm显着回升,显着缓解了PSII和PSI受到的光抑制。亚低温处理增加了玉米黄质(Z)和叶黄素库(V+A+Z)的含量,提高了脱环氧化速率[(A+Z)/(V+A+Z)],上调了PSII的CP43叶绿素脱辅基蛋白基因(psbC)、D2蛋白基因(psbD)、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大亚基基因(rbcL)、RuBP小亚基基因(rbcS)表达,抑制了紫黄质脱环氧化酶基因(VDE)及玉米黄质环氧化酶基因(ZE)表达;而亚低温下外源施用ALA则进一步显着增加了Z和V+A+Z的含量、提高了(A+Z)/(V+A+Z);显着下调了psbC、psbD、rbcL、rbcS基因表达,显着地上调了VDE及ZE基因表达。表明在亚低温胁迫下,外源ALA能够通过增强叶黄素循环来保护PSII和PSI免遭光抑制破坏,从而缓解低温对幼苗光合机构的破坏和对电子传递的抑制,提高幼苗自身抗亚低温能力,进而维持了非光化学淬灭、光化学淬灭及热耗散三种能量耗散方式的平衡,促进亚低温下光能向光化学淬灭途径转移进入到光合产物中去。2.外源ALA缓解了亚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根系生长和形态结构的伤害。亚低温胁迫会破坏番茄幼苗的根系形态结构,使根系活力、根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而外源ALA能够消除亚低温对根系形态结构的不良影响,显着提高了番茄幼苗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促进根尖数及根分支数的发生,显着提高了番茄幼苗在亚低温胁迫下的根系活力,减小根系中的丙二醛含量和根系相对电导率,同时显着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总之,亚低温下预喷ALA能够提高根系活力,提高根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根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从而减少因亚低温胁迫而产生的活性氧对番茄幼苗根系细胞的伤害,进而有效缓解亚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根系生长的抑制,增强番茄幼苗根系对亚低温的抗性。3.外源ALA能够缓解亚低温对番茄幼苗元素转运及分配的抑制。在亚低温胁迫下,新叶、老叶、根和茎中的干物质含量显着降低,其中根部受抑最严重,N、P、K、Fe、Mg、Ca元素向地上部(尤其是叶幼嫩部位)转运受阻。在亚低温胁迫前预喷施外源ALA,番茄幼苗新叶的生长受抑情况得到显着缓解,地上部分(新叶、老叶和茎)N含量、叶部P含量、植株整体的K含量、整体Fe含量、叶Mg含量、根Mg含量及叶Ca含量显着提高,降低了N在老叶中的分配率,提高了P和K在新叶中的分配率,Fe、Mg和Ca在根和茎中的分配率显着降低,在叶片中的分配率显着提高。综上所述,亚低温胁迫下,外源预喷施ALA通过增强叶黄素循环对番茄叶片PSII和PSI起到了光抑制保护作用,增强番茄根系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缓解亚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根系形态结构的破坏和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促进亚低温胁迫下营养元素向番茄幼苗地上部分的吸收转运。
张波[7](2021)在《基于蛋白质-酯化淀粉乳液构建辣椒红素/叶黄素微胶囊及其性质研究》文中提出辣椒红素和叶黄素是两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颜色鲜艳、安全性高、具有极大的生物学功能优势。辣椒红素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类色素,在使用中不加以限量;叶黄素是存在于人眼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但由于结构中的多个共轭双键,导致水溶性和稳定性差,限制在工业上的应用。微胶囊技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材料(壁材)把气、液或固体材料(芯材)包覆成微小颗粒,可减少环境的干扰、减弱对机体的直接刺激、掩盖或延缓风味物质释放、提高芯材稳定性、转化为易处理的固体物质等功能。本研究用三种酯化改性方式(辛烯基琥珀酸酐、醋酸和柠檬酸酯化)处理淀粉,不同比例复配乳清蛋白和酪蛋白酸钠为乳化剂(蛋白质与酯化淀粉的比例分别为:10:0、9:1、7:3、5:5、3:7、1:9、0:10),制备水包油型的辣椒红素/叶黄素乳液,利用喷雾干燥技术构建微胶囊。研究调控蛋白质和淀粉酯组分比例对微胶囊微观结构、理化性质和贮藏稳定性的影响。为拓展辣椒红素/叶黄素在食品、生物、制药等工业上的应用,提高其他脂溶性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水分散性等提供参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单一改性淀粉做乳化剂乳化效果较差,水包油型乳液体系呈现出较大液滴和聚集体;大部分微胶囊颗粒表面较光滑,相对完整,改性淀粉含量高的微胶囊产品表面出现孔洞和破损,蛋白质含量高的体系中无明显裂纹或孔隙。(2)微胶囊得率最高可达82.18%,随着壁材中蛋白质含量的减少而降低;水分含量均低于应用在食品领域干粉的最大含水量值3.00%~4.00%,达到较低水平;辣椒红素和叶黄素经微胶囊化后,溶解度显着提高至49.71%以上,且随着壁材中改性淀粉含量的减少,溶解度逐渐增大;本研究中三种壁材浸润于水的时间长短:酪蛋白酸钠>改性淀粉>乳清蛋白;微胶囊中改性淀粉含量最高的产品负载率较低,蛋白质的添加有助于提高微胶囊整体的负载率,改善包埋效果;负载率较高的微胶囊粉末产品的明度L*值也较高;辣椒红素微胶囊和叶黄素微胶囊的粒径分布范围分别为1~60μm和1~180μm,壁材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微胶囊的平均粒径较小,d(4,3)和d(3,2)值较为接近;微胶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高于室温,在一般的贮存条件下可以保持较稳定状态,且蛋白质的添加有助于提高微胶囊的热力学稳定性;乳液体系均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稠度系数K(25°C)>K(50°C),流体指数n(25°C)<n(50°C)。(3)光照和高温均可显着影响辣椒红素和叶黄素微胶囊的稳定性。三种辣椒红素微胶囊中,以乳清蛋白复配OSA马铃薯淀粉构建形成的微胶囊的保留率较高,贮藏稳定性较好;在三种叶黄素微胶囊中,以酪蛋白酸钠和醋酸绿豆淀粉复合作为壁材的叶黄素微胶囊贮藏稳定性较好,贮藏15天后保留率较高。
周芷亦[8](2021)在《GABA联合NaCl调控西兰花芽苗叶黄素积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叶黄素(Lutein)是一种无维生素A活性的含氧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蔬菜、花卉、水果及一些藻类生物中,其结构的独特性使它具备多种生理功能。西兰花是一种高纤维蔬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在预防癌症及慢性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题以品种为“青峰”的西兰花种子为实验材料并进行发芽,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西兰花芽苗生理生化、叶黄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喷施外源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优化西兰花芽苗中叶黄素积累的最佳培养条件,并进一步探讨GABA联合NaCl处理对西兰花芽苗中类胡萝卜素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影响,最后从基因水平分析叶黄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初步明确外源GABA联合NaCl对西兰花芽苗叶黄素积累的调控作用,为生产品质优良并且富含叶黄素的西兰花芽苗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比不同光照、不同温度下西兰花芽苗叶黄素的积累量,筛选得到芽苗富集叶黄素的适宜培养条件为25℃室温、16 h光照/8 h黑暗光循环条件。以不同浓度NaCl对西兰花种子进行喷施处理,50、100 mmol/L NaCl处理下芽苗芽长显着增加,而200-300 mmol/L高浓度NaCl处理显着抑制了芽苗的伸长。随NaCl浓度增大,其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大,。NaCl浓度为100 mmol/L时芽苗中叶黄素含量达546.25 μg/g,较对照组显着提高了 37.54%,其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也显着提升。(2)通过对芽苗培养条件进行工艺优化,得到NaCl浓度为83.91 mmol/L,GABA浓度为1.18 mmol/L,发芽时间4.38 d为西兰花芽苗叶黄素积累的最佳培养条件,模拟该条件测得芽苗中叶黄素含量为641.45 μg/g DW,与预测值接近,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此外芽苗中叶黄素抗氧化能力显着高于对照组,新黄质、紫黄质、叶黄素、α-隐黄质、β-隐黄质、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 68.76%、50.41%、43.49%、18.10%、11.65%、40.89%、27.34%。(3)外源GABA处理对西兰花芽苗生长及叶黄素的积累具有促进作用,GABA联合NaCl处理下,西兰花芽苗的鲜重、干重、芽长均显着增加,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 43.52%、83.76%、30.88%。与单独NaCl处理相比,GABA联合NaCl处理有效提高了芽苗中叶黄素及其他类胡萝卜素、硫苷、异硫氰酸盐、萝卜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经联合处理后,芽苗叶片中叶黄素及萝卜硫素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显着提高了 16.66%和46.58%,芽苗茎部中硫苷含量较对照组提高约62.81%。(4)利用RT-qPCR技术对GABA联合NaCl处理下西兰花芽苗代谢途径PSY、LCYB、LCYE、HYD、ZEP、VDE、CCD1、CCD7关键酶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与单独NaCl处理组相比,GABA联合NaCl处理下LCYB、LCYE、VDE基因表达水平显着提高了 79.64%、10.14%、43.99%,CCD1 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下降了 25.06%,PSY、HYD、ZEP、CCD7 基因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
张金玲[9](2021)在《臭柏对光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臭柏(Juniperus sabinaL.)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化防治和城乡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是毛乌素沙地唯一的天然常绿针叶乡土灌木,它的天然更新通常需要建立在其他灌木的树冠保护下,但是随着苗龄的增长,臭柏可以逐渐适应强光环境,最终生长在全光照下。天然更新过程中,随着苗龄和光强的增长,臭柏的叶片形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由最初的刺叶占优势转变为以鳞叶为主。目前尚不清楚臭柏由最初的阴生特性转变成阳生特性的苗龄进程及其对光胁迫的响应策略;并且随苗龄的增加,光照对臭柏异形叶的形态及其光胁迫的响应策略仍不明确。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强度、苗龄、异形叶对臭柏光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本文依据已有研究基础,以小龄级(1-3年生)和大龄级(4-6年生)臭柏和成年臭柏为试材,设置低光照(10%)、中光照(50%)和全光照(100%)三个透光处理,采用光学扫描法、叶绿素荧光分析法、二氧化碳变量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徒手切片法测定了臭柏的生长、叶片形态、光合、荧光和光合色素的变化,分析了小龄级和大龄级臭柏对光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特征,明确了臭柏更新过程中由阴生转为阳生的基于色素转换的光胁迫适应机制和苗龄进程,解析了苗龄和光照强度对异形叶的影响过程,揭示了异形叶形成的苗龄进程及其对光胁迫的不同响应策略。主要结果如下:(1)小龄级2年生臭柏在10%和50%光照下的存活率大于100%光照,说明2年生臭柏为阴生特性苗。但小龄级4年生臭柏在50%和100%光照下的存活率大于10%光照,且在100%光照下的株高显着高于10%和50%光照,可见4年苗龄的臭柏具有由阴生特性转为阳生特性的趋势。大龄级7年生臭柏在1 0%光照下的存活率极显着低于50%和100%光照,说明7年生臭柏为典型的阳生特性苗木,且极不耐阴。小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地径和冠幅生长趋势均与100%光照一致,且均显着高于10%光照;而大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地径和冠幅生长趋势均与10%光照一致,且均显着低于100%光照处理,表明中光照有利于小龄级臭柏地径和冠幅的生长,但抑制大龄级臭柏地径和冠幅的生长。(2)1年生臭柏在10%、50%和100%光照下,以及2-6年生臭柏在10%光照下的叶片形态均以刺叶为主;相反,2-6年生臭柏在50%和100%光照下的叶片形态均以鳞叶为主。叶片长度和叶片节间长度呈正相关关系,二者长度范围分别为0.8~7.4 mm和0.7~4.2 mm。叶片长度和单位面积叶片干质量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同长度叶片的单位面积叶片干质量会受到光照的附加影响。小龄级比大龄级臭柏有显着高的叶片节间长度和叶片长度,和显着低的单位面积叶片干质量,说明小龄级臭柏叶片含水量高,叶片结构疏松。叶片节间长度、叶片长度和叶片鲜/干重比值均随着光照的增强而减小,而单位面积叶片干质量随着光照的增强而增大,说明光强增大使得叶片含水量降低,叶片结构更加紧实。小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单位面积叶片干质量的连年变化趋势与100%光照一致;而大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单位面积叶片干质量的连年变化趋势与10%光照一致,说明中光照促使小龄级臭柏叶片更加紧实,但基本不会影响大龄级臭柏叶片紧实度。(3)在明确了小龄级和大龄级臭柏对光胁迫生态响应的苗龄进程基础上,测定了两个苗龄级臭柏的光合、荧光和色素生理指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苗龄级臭柏对光胁迫的光合响应和色素转换策略。结果表明,小龄级臭柏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系统Ⅱ运行效率均显着低于大龄级,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均显着高于大龄级臭柏。与100%光照相比,10%光照下的臭柏显着降低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显着提高了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系统II运行效率,50%光照下的各项指标均在10%和100%光照处理之间。小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系统Ⅱ运行效率的连年变化趋势与100%光照一致;而大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系统Ⅱ运行效率的连年变化趋势与10%光照一致,说明中光照增加了小龄级臭柏遭受光抑制的风险并使其提高了光化学运行效率,但基本不会造成大龄级臭柏的光抑制也不会对其光化学运行效率造成影响。(4)就色素转换而言,小龄级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比值均显着低于大龄级,而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和叶黄质含量均显着高于大龄级。β-胡萝卜素和叶黄质含量在不同光照下均无显着差异。10%光照比100%光照下的臭柏有显着高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总量和α-胡萝卜素含量,有显着低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量/叶绿素总量、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比值和玉米黄质含量,而50%光照下的各项指标均在10%和100%光照处理之间。小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总量/叶绿素总量比值的连年变化值与100%光照更接近;而大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总量/叶绿素总量比值的连年变化值与10%光照更接近,说明小龄级臭柏在中光照下积极调整色素比例防御光抑制,但大龄级臭柏在中光照下并未在色素比例上做出积极响应。(5)基于苗龄和光照分别对臭柏叶片形态产生影响的研究结果,进而分析了成年臭柏异形叶在全光照胁迫下的解剖结构响应策略。结果表明,鳞叶角质层厚度极显着大于刺叶,而近轴面和远轴面的表皮系统厚度均极显着小于刺叶,说明鳞叶主要通过较厚的角质层反射阳光、防止水分散失,而刺叶主要通过较厚的整个表皮系统来抵抗阳光、保持水分。鳞叶的气孔开张比、气孔开张度、气孔长度和宽度均极显着地大于刺叶,而气孔密度极显着地小于刺叶,说明鳞叶较耐阳耐旱,刺叶依赖较大的气孔密度和灵敏的气孔关闭来应对强光干旱胁迫。鳞叶和刺叶的叶片厚度和主脉厚度均无显着差异,但鳞叶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紧密度和树脂道面积均显着大于刺叶,而木质部厚度、木质部厚度/维管束厚度和叶片组织疏松度均极显着小于刺叶,说明鳞叶可通过较大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紧密的叶片结构来适应强光干旱,而刺叶通过增强输导组织来应对强光干旱。(6)关于臭柏异形叶在全光照胁迫下的光合生理响应结果为:刺叶有显着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瞬时羧化速率、潜在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光化学效率、电子转化速率和光系统Ⅱ运行效率,而鳞叶有显着高的胞间CO2/大气CO2比值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刺叶有显着高的叶绿素a、叶绿素b、环氧玉米黄质、紫黄质含量和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比值,而鳞叶有显着高的玉米黄质、叶黄质和类胡萝卜素总量,和显着高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总量/叶绿素总量比值。刺叶和鳞叶的β-胡萝卜素和α-胡萝卜素含量均无显着差异。臭柏刺叶的叶黄素总量显着低于鳞叶,而胡萝卜素总量与鳞叶无显着差异。(7)基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臭柏异形叶间的光胁迫响应存在显着差异,而刺叶和鳞叶的形成随着苗龄和光照发生变化。为了探究苗龄单因素对臭柏光胁迫响应的影响,剔除异形叶对苗龄的混淆作用,选取了相同光照下叶形无显着差异的2和5年生臭柏,具体分析了臭柏苗龄对光胁迫的季节响应。结果表明,2年生比5年生臭柏有显着低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总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显着高的潜在水分利用效率、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比值、玉米黄质和叶黄质含量;苗龄对叶绿素荧光指标无显着影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系统Ⅱ运行效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玉米黄质和叶黄质分别在6月、7月和8月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玉米黄质和叶黄质的季节变化呈现出明显的互补模式。2年生臭柏在50%光照下的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季节变化趋势与100%光照一致;而5年生臭柏在50%光照下的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季节变化趋势与10%光照一致,说明中光照增加了 2年生臭柏遭受光抑制的风险,但基本不会造成5年生臭柏的光抑制。
赵晓彬[10](2020)在《甘蓝型油菜叶片杂色基因初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文中指出甘蓝型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植物油供给60%依赖进口的背景下,提高甘蓝型油菜单产和总产对于食用植物安全供给意义重大。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其发育对植物产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植物杂色突变体叶绿体发育存在缺陷,是研究叶绿体发育分子机理的理想材料,解析叶绿体发育的分子机理也将为作物高产的理论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杂色突变体ZY-4和ZY-8为研究对象,对两个突变体中控制叶片杂色性状的基因进行了遗传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表型及细胞学观察:两个杂色突变体新叶杂色,叶片生长过程中逐渐转绿。大田播种条件下,ZY-4叶片的白色部分占叶片面积比例高于ZY-8。两个突变体叶片绿色区域中的细胞含有正常的叶绿体,而白色区域中的细胞含有结构异常的质体。ZY-4叶绿素含量与叶黄素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于ZS11,达到显着水平;ZY-8绿素含量与ZS11相比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着水平2.分别在ZS11、ZY-4、ZY-8幼苗出土后五个不同时期和部位(7DAS子叶、7DAS生长点、9DAS第一片真叶、11DAS第一片真叶、13DAS第一片真叶)进行表型观察和叶绿体透射电镜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子叶叶绿体发育受阻,真叶发育初期9DAS出现杂色表型,细胞学观察发现杂色部位细胞的叶绿体生物发生过程受阻。3.遗传定位分析:ZY-4和ZY-8分别与ZS11构建轮回群体,第二代后轮回亲本为分离群体中杂色单株,对两个来自ZY-4和ZS11的轮回群体BY137、BY142,和一个来自ZY-8和ZS11的轮回群体BY56进行遗传分析发现,三个群体中正常绿色植株与杂色植株符合1∶1的分离比,群体中杂色表型受到一对隐性核基因的控制。三个群体各自构建3个正常池与3个杂色池,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SA)结合油菜60K芯片扫描SNP进行基因的初定位。在BY137、BY142、BY56中各定位到一个位点,分别位于C04染色体36-37Mb、A08染色体10-15Mb、A08染色体11-12Mb区段。因此推测:ZY-4中存在两个位点(C04,A08)控制杂色表型,其中一个位点(A08)与ZY-8控制杂色表型的基因等位。4.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对五个时期的幼苗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ZY-4和ZY-8与ZS11分别有21,379和20,322个差异表达基因,ZY-4中有3199个持续下调表达差异基因,1349个持续上调表达差异基因;ZY-8中有3104个持续下调表达差异基因,1420个持续上调表达差异基因。对ZY-4、ZY-8和ZS11幼苗五个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ZY-4和ZY-8中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翻译过程相较于ZS11都发生了显着的改变,但两个突变体之间在免疫系统与应激反应过程中存在许多差异。对相关差异通路中的差异基因转录水平分析发现,光合作用基因在两个突变体中都被严重的抑制,早期叶绿体发育所需的翻译基因持续表达,这是转录水平叶绿体发育受阻的表现。在免疫系统相关基因中,降解氧化蛋白的蛋白酶基因及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紊乱,说明两个杂色突变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叶绿体反馈信号基因及其下游基因在两个突变体中呈现不同的调节方式,进一步说明ZY-4和ZY-8中由于叶绿体结构的破坏造成氧化应激。ROS组织化学分析显示,在五个幼苗时期,ZY-4和ZY-8叶片中总ROS含量始终较低,却出现氧化应激的表型,说明ZY-4和ZY-8叶绿体的氧化损伤并不是ROS积累直接造成的。5.候选基因分析:通过对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转录分析发现,在两个突变体中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基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表达模式的紊乱,上下游基因之间不能协同表达,推测ZY-4与ZY-8表型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受阻有关。结合初步定位信息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定位区段中基因表达情况,筛选候选基因。结合拟南芥中同源基因功能注释,发现与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3)同源基因Bna A08g17160D和Bna A08g17170D很可能是ZY-4和ZY-8中杂色的突变位点。
二、植物叶黄素循环的组成、功能和调节(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叶黄素循环的组成、功能和调节(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鳗草放氧复合体光失活介导的光合调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PSII光抑制研究进展 |
1.1.1 PSII受体侧光抑制 |
1.1.2 PSII供体侧光抑制 |
1.1.3 其它PSII光抑制 |
1.2 光合调节的研究进展 |
1.2.1 电子传递调节 |
1.2.2 碳固定调节 |
1.2.3 能量耗散调节 |
1.2.4 抗氧化系统调节 |
1.3 非光化学淬灭的研究进展 |
1.3.1 非光化学淬灭光保护效率的分析方法 |
1.3.2 非光化学淬灭的调节因子 |
1.3.3 不同藻类中的非光化学淬灭机制 |
1.4 研究对象 |
1.4.1 鳗草的分类地位和进化历史 |
1.4.2 鳗草的光合生理研究进展 |
1.5 研究技术 |
1.5.1 叶绿素荧光技术 |
1.5.2 氧释放测量技术 |
1.5.3 免疫印迹蛋白分析技术 |
1.5.4 蛋白组学分析技术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鳗草响应放氧复合体光失活的光合调节机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与培养 |
2.1.2 实验处理 |
2.1.3 吸收测量 |
2.1.4 氧释放测量 |
2.1.5 叶绿素荧光测量 |
2.1.6 蛋白提取,酶解和TMT标记 |
2.1.7 高p H反相液相色谱分离 |
2.1.8 液相色谱-质谱(LC-MS/MS)分析 |
2.1.9 蛋白组生信分析 |
2.1.10 免疫印迹蛋白分析 |
2.1.11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光抑制位点 |
2.2.2 蛋白组特征 |
2.2.3 电子传递调节 |
2.2.4 碳固定调节 |
2.2.5 抗氧化防御 |
2.2.6 能量耗散 |
2.2.7 保护机制 |
2.3 讨论 |
3.鳗草能量依赖型非光化学淬灭缺乏的潜在机制 |
3.1 材料方法 |
3.1.1 鳗草采集 |
3.1.2 光处理 |
3.1.3 氧释放测量 |
3.1.4 叶绿素荧光测量 |
3.1.5 ECS分析 |
3.1.6 免疫印迹蛋白分析 |
3.1.7 样品处理和抽提 |
3.1.8 高效液相色谱 |
3.1.9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光合效率 |
3.2.2 NPQ特征 |
3.2.3 NPQ光保护效率 |
3.2.4 ΔpH构建 |
3.2.5 PsbS以及叶黄素循环动力学 |
3.2.6 OEC活性 |
3.3 讨论 |
4 结论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外源独脚金内酯调控辣椒幼苗低温耐受性的生理与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低温对植物的影响 |
1.1.1 低温抑制植物生长 |
1.1.2 低温破坏植物光合作用 |
1.1.3 低温诱导植物氧化损伤 |
1.2 植物对低温的响应与适应机制 |
1.2.1 渗透调节物质积累 |
1.2.2 光合作用保护机制启动 |
1.2.3 抗氧化防御能力增强 |
1.2.4 植物激素对低温的响应与调控 |
1.3 独脚金内酯功能概述 |
1.3.1 独脚金内酯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
1.3.2 独脚金内酯与植物的非生物胁迫 |
1.3.3 独脚金内酯与植物的生物胁迫 |
1.4 转录组学在植物低温胁迫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独脚金内酯缓解辣椒幼苗的低温损伤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培养条件 |
2.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外源应用rac-GR24和Tis108 对辣椒叶片独脚金内酯含量的影响 |
2.2.2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生长的影响 |
2.2.3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2.2.4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根系形态的影响 |
2.2.5 独脚金内酯减小低温下辣椒幼苗的膜系统损伤 |
2.2.6 独脚金内酯增加了低温下辣椒的渗透调节物质 |
2.3 讨论 |
第三章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幼苗光合机构的保护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培养条件 |
3.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2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3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气孔形态的影响 |
3.2.4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5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幼苗线性电子传递的影响 |
3.2.6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幼苗叶绿体ATPase活性与ATP含量的影响 |
3.2.7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幼苗卡尔文循环酶活性的影响 |
3.2.8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幼苗D1 蛋白周转、叶黄素及叶黄素循环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独脚金内酯有效缓解低温下辣椒幼苗光合色素的降解 |
3.3.2 独脚金内酯显着改善低温下辣椒幼苗的光合性能 |
3.3.3 独脚金内酯通过增加低温下吸收光能的消耗和耗散减轻了辣椒幼苗PSII的光抑制程度 |
第四章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叶片抗氧化能力与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培养条件 |
4.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叶片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
4.2.2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3 独脚金内酯对编码抗氧化酶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 |
4.2.4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叶片As A-GSH循环的影响 |
4.2.5 独脚金内酯对低温下辣椒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独脚金内酯调控辣椒幼苗低温耐受性的转录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与培养条件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2.1 转录组测序数据与比对情况分析 |
5.2.2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5.2.3 差异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5.2.4 KEGG通路注释分析 |
5.2.5 叶绿素合成代谢通路分析 |
5.2.6 光合代谢通路分析 |
5.2.7 类胡萝卜素代谢通路分析 |
5.2.8 q RT-PCR验证 |
5.3 讨论 |
5.3.1 RNA测序和响应低温胁迫的DEGs |
5.3.2 DEGs的功能表征 |
5.3.3 KEGG通路注释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基于联合组学技术的红花槭叶片呈色机理分析和ArMYB89的基因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红花槭概述 |
1.1.1 红花槭简介 |
1.1.2 红花槭繁育及引种的研究进展 |
1.2 组学技术的简介 |
1.2.1 基因组学 |
1.2.2 转录组学 |
1.2.3 代谢组学 |
1.3 叶片中主要色素概述 |
1.3.1 叶绿素 |
1.3.2 类胡萝卜素 |
1.3.3 类黄酮类色素 |
1.4 花青素的代谢途径及转录调控 |
1.4.1 花青素的代谢途径 |
1.4.2 花青素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红花槭的全基因组测序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物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软件及其参数 |
2.2.4 红花槭DNA的提取和质量控制 |
2.2.5 Suvey预估红花槭基因组的大小 |
2.2.6 红花槭基因组测序 |
2.2.7 红花槭基因组的组装 |
2.2.8 红花槭基因组的注释分析 |
2.2.9 红花槭基因组的进化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红花槭基因组的Survey分析 |
2.3.2 红花槭基因组测序数据质控 |
2.3.3 红花槭基因组的组装结果 |
2.3.4 红花槭基因组的注释分析 |
2.3.5 红花槭基因组的进化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红花槭叶片的转录组与代谢组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红花槭叶片的转录组分析 |
3.2.2 红花槭叶片的代谢组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红花槭叶片的转录组分析结果 |
3.3.2 红花槭叶片的代谢组分析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组学技术的红花槭叶片变色机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 |
4.2.2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红花槭中花青素的代谢机理分析 |
4.3.2 红花槭中叶绿素的代谢机理分析 |
4.3.3 红花槭中类胡萝卜素的代谢机理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ArMYB89基因的功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ArMYB89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2 ArMYB89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
5.2.3 ArMYB89蛋白的相关实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ArMYB89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2 ArMYB89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
5.3.3 ArMYB89蛋白的相关实验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转录因子HY5系统调控番茄高光胁迫抗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植物对高光胁迫的响应 |
1.1.1 高光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1.2 植物应对高光胁迫的响应和保护机制 |
1.1.3 叶黄素循环参与NPQ调节的机制研究 |
1.2 系统调控在植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 |
1.2.1 植物对胁迫的系统响应效应 |
1.2.2 介导胁迫系统调控的信号分子 |
1.3 转录因子HY5 对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抗性的影响 |
1.3.1 转录因子HY5的结构与功能 |
1.3.2 转录因子HY5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的作用机制 |
1.4 锌指蛋白(ZFs)对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抗性的影响 |
1.4.1 锌指蛋白的定义与结构 |
1.4.2 C2H2型锌指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的作用研究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番茄植株对高光胁迫具有系统响应效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株材料及培育方式 |
2.1.2 光诱导及光胁迫处理 |
2.1.3 RNA的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 |
2.1.4 全蛋白的提取及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
2.1.5 叶绿素荧光和光谱质量的测量 |
2.1.6 类胡萝卜素的提取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
2.1.7 方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上部叶片光诱导促进了下部叶片中叶黄素循环相关基因表达和蛋白积累 |
2.2.2 上部叶片光诱导通过叶黄素循环激活了下部叶片的光保护机制 |
2.2.3 上部叶片提前光诱导使下部叶片快速激活叶黄素循环从而增强高光抗性 |
2.3 讨论 |
3 HY5 蛋白介导高光胁迫系统响应过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番茄植株材料、植株培育方式及嫁接处理 |
3.1.2 光诱导及光胁迫处理 |
3.1.3 全蛋白的提取及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
3.1.4 叶绿素荧光的测量 |
3.1.5 RNA的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 |
3.1.6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类胡萝卜素 |
3.1.7 方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上部叶片高光诱导促使HY5从上部叶片移动至下部叶片 |
3.2.2 上部叶片的HY5在激活下部叶片光保护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3.2.3 上部叶片的HY5在提高下部叶片高光胁迫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
3.2.4 上部叶片的HY5在调控高光胁迫系统响应中发挥主要作用 |
3.3 讨论 |
4 光信号转录因子HY5转录激活SlPGR5与SlVDE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总RNA的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 |
4.1.2 全蛋白的提取及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
4.1.3 重组蛋白的诱导纯化与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MSA) |
4.1.4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IP) |
4.1.5 烟草双分子荧光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LUC) |
4.1.6 酵母单杂交实验 |
4.1.7 方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HY5诱导SlPGR5、SlVDE基因的表达 |
4.2.2 HY5可正向转录调控SlPGR5基因 |
4.2.3 HY5可正向转录调控SlVDE基因 |
4.3 讨论 |
5 Sl PGR5与SlVDE介导HY5调控高光胁迫系统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株培育与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 |
5.1.2 植株嫁接、光诱导与光胁迫处理 |
5.1.3 RNA的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 |
5.1.4 全蛋白的提取及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
5.1.5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类胡萝卜素 |
5.1.6 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
5.1.7 方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SlPGR5介导上部叶片光诱导后下部叶片叶黄素循环的启动 |
5.2.2 SlPGR5介导上部叶片光诱导后下部叶片高光抗性的提高 |
5.2.3 SlVDE介导上部叶片光诱导后下部叶片叶黄素循环的启动 |
5.2.4 SlVDE介导上部叶片光诱导后下部叶片高光抗性的提高 |
5.3 讨论 |
6 HY5与ZFP17互作调控番茄植株高光胁迫抗性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番茄植株材料及培育方式 |
6.1.2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6.1.3 高光胁迫处理 |
6.1.4 总RNA的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 |
6.1.5 叶绿素荧光的测量 |
6.1.6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类胡萝卜素 |
6.1.7 双分子荧光互补(Bi FC)实验 |
6.1.8 烟草双分子荧光素酶互补成像(LCI)实验 |
6.1.9 重组蛋白的诱导纯化及GST pull-down实验 |
6.1.10 方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番茄植株响应高光胁迫的锌指蛋白合成基因SlZFPs的筛选 |
6.2.2 ZFP17通过热耗散途径正调控番茄高光胁迫抗性 |
6.2.3 HY5与ZFP17可进行蛋白互作 |
6.2.4 ZFP17增强HY5对番茄高光胁迫抗性的正调控作用 |
6.3 讨论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作者简介 |
论文发表 |
(5)活性氧和MAPK级联途径在ASM调控三季梨果实衰老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苯并噻重氮(acibenzolar-S-methyl,ASM)在果蔬防腐保鲜中的应用 |
1.1.1 采前处理 |
1.1.2 采后处理 |
1.1.3 ASM诱导果实抗性的机理 |
1.2 果蔬体内ROS代谢 |
1.2.1 ROS产生 |
1.2.2 ROS清除系统 |
1.2.3 ROS的功能 |
1.3 MAPK级联途径 |
1.3.1 MAPK级联途径功能 |
1.3.2 MAPK级联途径与ROS的关系 |
1.4 转录因子 |
1.4.1 MYC2 转录因子 |
1.4.2 光敏色素相互作用因子(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s,PIFs) |
1.4.3 下胚轴伸长5(elongated hypocotyl5,HY5) |
1.5 色素代谢 |
1.5.1 叶绿素代谢 |
1.5.2 类胡萝卜素代谢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ROS代谢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材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方法 |
2.3.1 处理和取样 |
2.3.2 ROS产生相关指标测定 |
2.3.3 ROS清除相关指标测定 |
2.3.4 ROS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2.3.5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ROS产生的影响 |
2.4.2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ROS清除系统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MAPK级联途径以及转录因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材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方法 |
3.3.1 处理和取样 |
3.3.2 MAPK级联途径和TF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MAPK级联途径的影响 |
3.4.2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TFs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色素代谢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材料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方法 |
4.3.1 处理和取样 |
4.3.2 乙烯释放量测定 |
4.3.3 叶绿素含量测定 |
4.3.4 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
4.3.5 叶绿素降解及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中相关酶的基因表达 |
4.3.6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果实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
4.4.2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中叶绿素代谢的影响 |
4.4.3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果皮和果肉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亚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光抑制保护和离子吸收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2 低温下植物的光抑制及保护机制 |
1.2.1 低温下植物光抑制的现象及原因 |
1.2.2 叶黄素循环对胁迫下植物光抑制的保护作用 |
1.3 逆境胁迫对植物营养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1.3.1 逆境胁迫对植物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1.3.2 逆境胁迫对植物磷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1.3.3 逆境胁迫对植物钾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1.3.4 逆境胁迫对植物铁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1.3.5 逆境胁迫对植物镁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1.3.6 逆境胁迫对植物钙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1.4 ALA提高植物对逆境的耐受性 |
1.4.1 ALA提高植物对低温胁迫的耐性 |
1.4.2 ALA提高植物对其他逆境的耐性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亚低温胁迫下外源ALA对番茄幼苗光抑制保护机制的影响 |
2.1 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处理 |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3.1 叶绿素荧光系数测量 |
2.1.3.2 叶黄素循环组分测定 |
2.1.3.3 RNA提取及qRT-PCR分析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亚低温胁迫下外源ALA对番茄幼苗叶片光系统II的影响 |
2.2.2 亚低温胁迫下外源ALA对番茄幼苗叶片光系统I的影响 |
2.2.3 亚低温胁迫下外源ALA对番茄幼苗叶片非光化学淬灭及光化学淬灭的影响 |
2.2.4 亚低温胁迫下外源ALA对番茄幼苗叶黄素循环物质含量及其氧化还原效率的影响 |
2.2.5 亚低温胁迫下外源ALA对番茄幼苗叶黄素循环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6 亚低温胁迫下外源ALA对番茄幼苗光系统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外源ALA对亚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处理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3.1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量 |
3.1.3.2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量 |
3.1.3.3 Pro含量的测量 |
3.1.3.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3.1.3.5 MDA、根系活力和REC测定 |
3.1.3.6 根系形态结构观察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源ALA对亚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形态结构的影响 |
3.2.2 外源ALA对亚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3 外源ALA对亚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MDA含量和REC的影响 |
3.2.4 外源ALA对亚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5 外源ALA对亚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亚低温胁迫下外源ALA对番茄幼苗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处理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3.1 干物质量测定 |
4.1.3.2 N、P、K元素含量测定样品的消煮 |
4.1.3.3 Fe、Mg、Ca元素含量测定样品的消煮 |
4.1.3.4 元素分配率、贡献率及转运系数(translocation factor,TF)计算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3.1 ALA缓解亚低温对番茄幼苗生长抑制作用 |
4.3.2 亚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某些元素的吸收分配的影响 |
4.3.3 ALA提高亚低温下番茄幼苗对某些元素的吸收分配 |
4.3.4 ALA对亚低温下番茄幼苗各器官对植株的转运特征的影响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蛋白质-酯化淀粉乳液构建辣椒红素/叶黄素微胶囊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辣椒红素 |
1.1.1 辣椒红素简介 |
1.1.2 辣椒红素性质与功能 |
1.2 叶黄素 |
1.2.1 叶黄素简介 |
1.2.2 叶黄素来源与分布 |
1.2.3 叶黄素性质及功能 |
1.3 微胶囊技术概述 |
1.3.1 微胶囊介绍 |
1.3.2 微胶囊技术介绍 |
1.3.3 喷雾干燥技术介绍 |
1.3.4 食品中的微胶囊壁材 |
1.4 活性成分微胶囊化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乳清蛋白-OSA马铃薯淀粉酯-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试验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分析 |
2.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2.3.2 辣椒红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2.3.3 辣椒红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2.3.4 辣椒红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2.3.5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2.3.6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2.3.7 辣椒红素微胶囊颗粒的晶体特性 |
2.3.8 辣椒红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2.3.9 辣椒红素微胶囊色度值 |
2.3.10 辣椒红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2.3.11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2.3.12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2.3.13 主成分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乳清蛋白-柠檬酸绿豆淀粉酯-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分析 |
3.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3.3.2 辣椒红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3.3.3 辣椒红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3.3.4 辣椒红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3.3.5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3.3.6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3.3.7 辣椒红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3.3.8 辣椒红素微胶囊色度值 |
3.3.9 辣椒红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3.3.10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3.3.11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3.3.12 主成分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酪蛋白酸钠-醋酸小麦淀粉酯-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分析 |
4.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4.3.2 辣椒红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4.3.3 辣椒红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4.3.4 辣椒红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4.3.5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4.3.6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4.3.7 辣椒红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4.3.8 辣椒红素微胶囊色度值 |
4.3.9 辣椒红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4.3.10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4.3.11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4.3.12 主成分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酪蛋白酸钠-OSA绿豆淀粉酯-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剂与材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分析 |
5.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5.3.2 叶黄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5.3.3 叶黄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5.3.4 叶黄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5.3.5 叶黄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5.3.6 叶黄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5.3.7 叶黄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5.3.8 叶黄素微胶囊色度值 |
5.3.9 叶黄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5.3.10 叶黄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5.3.11 叶黄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5.3.12 主成分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酪蛋白酸钠-醋酸绿豆淀粉酯-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剂与材料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试验方法 |
6.2.4 数据处理 |
6.3 结果分析 |
6.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6.3.2 叶黄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6.3.3 叶黄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6.3.4 叶黄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6.3.5 叶黄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6.3.6 叶黄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6.3.7 叶黄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6.3.8 叶黄素微胶囊色度值 |
6.3.9 叶黄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6.3.10 叶黄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6.3.11 叶黄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6.3.12 主成分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乳清蛋白-柠檬酸马铃薯淀粉酯-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剂与材料 |
7.2.2 仪器与设备 |
7.2.3 试验方法 |
7.2.4 数据处理 |
7.3 结果分析 |
7.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7.3.2 叶黄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7.3.3 叶黄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7.3.4 叶黄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7.3.5 叶黄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7.3.6 叶黄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7.3.7 叶黄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7.3.8 叶黄素微胶囊色度值 |
7.3.9 叶黄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7.3.10 叶黄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7.3.11 叶黄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7.3.12 主成分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GABA联合NaCl调控西兰花芽苗叶黄素积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叶黄素及其生理功能 |
1.1.1 叶黄素的理化性质 |
1.1.2 叶黄素的生理功能 |
1.2 叶黄素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 |
1.2.1 高等植物中叶黄素的合成及降解途径 |
1.2.2 植物中叶黄素的富集及其在基因水平上的研究 |
1.3 西兰花中类胡萝卜素及其他营养物质 |
1.4 外源诱导对西兰花的影响 |
1.5 GABA与植物生长的研究进展 |
1.5.1 GABA及其生理功能 |
1.5.2 GAB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2 NaCl处理对西兰花芽苗叶黄素积累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实验设计 |
2.3.2 实验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光照处理对芽苗叶黄素积累的影响 |
2.4.2 不同温度处理对西兰花芽苗叶黄素积累的影响 |
2.4.3 不同NaCl浓度处理对芽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2.4.4 不同NaCl浓度胁迫处理对芽苗叶黄素积累的影响 |
2.4.5 不同NaCl浓度处理对芽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GABA联合NaCl处理对西兰花芽苗叶黄素积累的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3.1 实验设计 |
3.3.2 叶黄素含量的测定 |
3.3.3 其它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3.3.4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
3.3.5 ABTS自由基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
3.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4.2 响应面实验结果 |
3.4.3 优化工艺与验证实验 |
3.4.4 GABA联合NaCl处理对芽苗叶黄素及其他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
3.4.5 GABA联合NaCl处理对芽苗叶黄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4.6 GABA联合NaCl处理下芽苗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GABA联合NaCl处理对西兰花芽苗叶黄素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3.1 种子发芽 |
4.3.2 芽长的测定 |
4.3.3 鲜重及干重的测定 |
4.3.4 含水率的测定 |
4.3.5 叶黄素及其他类胡萝卜素的提取与测定 |
4.3.6 硫代葡萄糖苷的提取与测定 |
4.3.7 异硫氰酸盐的提取与测定 |
4.3.8 萝卜硫素的提取与测定 |
4.3.9 黑芥子酶活性测定 |
4.3.10 内源GABA的提取与测定 |
4.3.11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4.3.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GABA联合NaCl处理对芽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4.4.2 GABA联合NaCl处理对芽苗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
4.4.3 GABA联合NaCl处理对芽苗生物活性物质及黑芥子酶活性的影响 |
4.4.4 GABA联合NaCl处理下芽苗抗氧化能力分析 |
4.4.5 GABA联合NaCl处理下芽苗不同部位鲜重、干重、含水率变化 |
4.4.6 GABA联合NaCl处理下芽苗不同部位叶黄素的含量分布 |
4.4.7 GABA联合NaCl处理下芽苗不同部位硫苷的含量分布 |
4.4.8 GABA联合NaCl处理下芽苗不同部位萝卜硫素的含量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5 GABA联合NaCl处理对西兰花芽苗叶黄素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2.4 种子发芽 |
5.2.5 西兰花芽苗总RNA的提取 |
5.2.6 总RNA纯度、浓度及完整性的检验 |
5.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检测 |
5.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西兰花芽苗总RNA的提取 |
5.3.2 GABA联合NaCl处理对芽苗叶黄素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5.3.3 GABA联合NaCl处理下芽苗叶黄素含量与其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臭柏对光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胁迫和光抑制的研究现状 |
1.2.2 重要的光胁迫适应-热耗散的研究现状 |
1.2.3 光合色素热耗散的研究现状 |
1.2.4 异形叶的研究现状 |
1.2.5 苗龄的研究现状 |
1.2.6 臭柏的研究现状 |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展望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
2.1 气候特征 |
2.2 土壤条件 |
第三章 臭柏生长和叶片形态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3.1.2 连年生长臭柏的生长和叶片形态指标的测定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臭柏存活率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3.2.2 臭柏生长指标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3.2.3 臭柏叶片形态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3.2.4 臭柏叶片指标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3.3 讨论 |
3.3.1 臭柏生长指标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3.3.2 臭柏叶片形态和叶片指标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3.4 小结 |
第四章 臭柏对连年光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4.1.2 连年生长臭柏光合和荧光指标的测定 |
4.1.3 连年生长臭柏光合色素的测定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臭柏光合和荧光指标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4.2.2 臭柏光合色素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4.3 讨论 |
4.3.1 臭柏光合和荧光指标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4.3.2 臭柏光合色素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4.4 小结 |
第五章 臭柏异形叶解剖结构对光胁迫的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臭柏异形叶解剖结构的测定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臭柏异形叶表皮系统特征对光胁迫的响应 |
5.2.2 臭柏异形叶横切面结构对光胁迫的响应 |
5.3 讨论 |
5.3.1 臭柏异形叶表皮系统特征对光胁迫的响应 |
5.3.2 臭柏异形叶横切面结构对光胁迫的响应 |
5.3.3 臭柏异形叶气孔特征对光胁迫的响应 |
5.4 小结 |
第六章 臭柏异形叶对光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臭柏异形叶光合和荧光指标的测定 |
6.1.3 臭柏异形叶光合色素指标的测定 |
6.1.4 臭柏异形叶叶片指标的测定 |
6.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光胁迫对臭柏异形叶叶片指标的影响 |
6.2.2 臭柏异形叶光合指标对光胁迫的响应 |
6.2.3 臭柏异形叶叶绿素荧光指标对光胁迫的响应 |
6.2.4 臭柏异形叶光合色素指标对光胁迫的响应 |
6.3 讨论 |
6.3.1 臭柏异形叶光合指标对光胁迫的响应 |
6.3.2 臭柏异形叶叶绿素荧光指标对光胁迫的响应 |
6.3.3 臭柏异形叶光合色素指标对光胁迫的响应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相同叶形下不同苗龄臭柏对光胁迫的季节响应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不同苗龄臭柏光合和荧光指标的测定 |
7.1.3 不同苗龄臭柏光合色素指标的测定 |
7.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苗龄臭柏光合和荧光指标对光胁迫的季节响应 |
7.2.2 不同苗龄臭柏光合色素对光胁迫的季节响应 |
7.2.3 不同苗龄臭柏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7.3 讨论 |
7.3.1 不同苗龄臭柏光合和荧光指标对光胁迫的季节响应 |
7.3.2 不同苗龄臭柏光合色素对光胁迫的季节响应 |
7.3.3 不同苗龄臭柏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7.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甘蓝型油菜叶片杂色基因初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叶绿体进化与叶绿体基因组进化 |
1.2 叶绿体的发育 |
1.2.1 叶绿体发育基本过程 |
1.2.2 光形态建成对叶绿体发育的调控 |
1.2.3 叶绿体反馈信号对叶绿体发育的调控 |
1.3 杂色突变体分类与研究进展 |
1.3.1 杂色突变体分类 |
1.3.2 杂色变异机理研究进展 |
1.3.3 芸薹属叶色相关研究进展 |
1.4 类胡萝卜素的功能与生物合成 |
1.4.1 类胡萝卜素生物功能与作用 |
1.4.2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核心酶 |
1.4.3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调节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群体构建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叶绿素测定 |
2.2.2 叶绿体透射电镜观察 |
2.2.3 DNA提取 |
2.2.4 BSA混池与60K甘蓝型油菜SNP芯片分析 |
2.2.5 SSR标记的开发及分析 |
2.2.6 PCR扩增、凝胶电泳和银染检测 |
2.2.7 幼苗叶片RNA提取与转录组测序 |
2.2.8 测序结果处理与分析 |
2.2.9 ROS组织化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色突变体表型观察与叶绿素含量测定 |
3.2 杂色突变体遗传学分析 |
3.3 杂色突变体基因初步定位 |
3.4 杂色突变体幼苗期叶片表型观察与叶绿体透射电镜观察 |
3.5 杂色突变体幼苗期转录组测序与数据分析 |
3.6 杂色突变体转录组数据GO与 KEGG富集分析 |
3.7 叶绿体相关通路基因表达综合分析 |
3.7.1 光合作用与翻译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7.2 免疫系统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7.3 叶绿体-细胞核反馈信号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8 联合转录组与基因定位结果预测候选基因 |
3.9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通路基因表达分析 |
3.10 杂色突变体与ZS11中ROS组织化学分析 |
4 讨论 |
4.1 BSA芯片与转录组测序结合是图位克隆有效手段 |
4.2 ZY-4和ZY-8杂色程度不同的原因分析 |
4.3 ZY-4和ZY-8中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的调节 |
4.4 叶片杂色表型分子机理对比分析 |
4.5 高光效育种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研究中开发的分子标记和引物 |
附录Ⅱ:转录组数据可靠性分析 |
附录Ⅲ:杂色突变体差异表达基因GO与 KEGG富集结果 |
附录Ⅳ:作者简介和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植物叶黄素循环的组成、功能和调节(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鳗草放氧复合体光失活介导的光合调节机制[D]. 赵伟. 烟台大学, 2021(09)
- [2]外源独脚金内酯调控辣椒幼苗低温耐受性的生理与分子机制[D]. 唐超男.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联合组学技术的红花槭叶片呈色机理分析和ArMYB89的基因功能研究[D]. 陆小雨.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 [4]转录因子HY5系统调控番茄高光胁迫抗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姜小春. 浙江大学, 2021(01)
- [5]活性氧和MAPK级联途径在ASM调控三季梨果实衰老中的作用机制[D]. 程园. 渤海大学, 2021(09)
- [6]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亚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光抑制保护和离子吸收分配研究[D]. 杨世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蛋白质-酯化淀粉乳液构建辣椒红素/叶黄素微胶囊及其性质研究[D]. 张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8]GABA联合NaCl调控西兰花芽苗叶黄素积累的研究[D]. 周芷亦.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9]臭柏对光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D]. 张金玲.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10]甘蓝型油菜叶片杂色基因初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D]. 赵晓彬.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