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米管结构聚苯胺的电阻率和磁化率(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1](2020)在《沿易磁化晶面断裂的片状稀土-过渡金属合金高频磁性和吸波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0.1-18 GHz电磁波吸收材料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以减少辐射电磁波对通讯器件造成的干扰。优秀的吸波材料不仅要有强的吸收和宽的频带,而且还应有薄的厚度。目前被大量报道的介电/粘接剂型吸波体,虽然吸收强,但厚度都比较大,尤其到C波段(4-8 GHz)、S波段(2-4 GHz)和L波段(1-2 GHz)。相对于介电型吸波体,磁粉/粘接剂吸波体由于有较高的磁导率,其厚度普遍比较薄。而想要使吸波体的厚度更薄,材料的磁导率需不断提高。本文选择易面各向异性R2Me17N3-x合金(R=Pr,Ce;Me=Fe,Co;0≤x≤3)作为研究对象,制备了R2Me17N3-x微米片。该微米片最大的特点是:易磁化晶面-(006)面和片面重合。利用磁场取向的方法,这些片在粘接剂中会彼此平行排列,这使得取向微米片面外的各向异性场极大地增加,从而导致磁矩分布在片面内,结果片面内的磁导率显着增加,因而降低了吸波体厚度。首先,我们选择有易磁化晶面-(006)面的Pr2Co17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表面活性剂辅助的高能球磨方法,制备了沿(006)晶面断裂的Pr2Co17微米片。然后采用表面双氧水氧化的方法,不仅降低了 Pr2Co17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物的介电常数,还抑制了涡流,使得取向Pr2Co17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物在C带和S带、在较薄的厚度下获得了强的吸收。为了进一步降低吸波体厚度,材料的磁导率需继续提高。众所周知,Fe基合金的磁导率通常要高于Co基合金,于是我们研究了Fe替代量对Pr2Co17-xFex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物磁导率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x=11和13的样品,磁导率明显高于相同体积分数、取向的Pr2Co17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物的磁导率。由于更高的磁导率,这两个样品在L带的吸波体厚度也很薄。但这两样品的介电常数太高,导致匹配性能较差,吸收峰不强。为了改善匹配性能,增强吸收,我们制备了沿(006)晶面断裂的Pr2Fe17N3微米片,与前面Fe替代Pr2Co17-xFex微米片相比,它的磁导率更高,而且由于不导电氮原子的存在,介电常数较低,因而在L波带上限2 GHz附近、在2.4 mm的厚度下,获得了-28.5 dB的强峰。通过对Pr2Fe17N3/PVB复合物磁导率的研究,我们发现该复合物在100 MHz的磁导率虚部μ"很低,如果磁导率实部μ’可以提高,那么这种材料在电力变压器磁粉芯中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于是我们选择饱和磁化强度更高、面内各向异性场更小的Ce2Fe17N3作为研究对象,制备了沿(006)晶面断裂的Ce2Fe17N3微米片。对于有65%体积分数Ce2Fe17N3微米片/聚氨酯复合物,它在100 MHz的μ’值为9.3,而100 MHz的μ"值只有0.56,则它在100 MHz的磁损耗角正切值只有0.06,这使得工作在100 MHz、有着高输出功率和低损耗的电力变压器的制造成为可能。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制备的有α-Fe析出的Ce2Fe17N3样品,在100 MHz的μ’值为13.5,在100 MHz的μ"值只有0.5,结果在100 MHz的磁损耗角正切值只有0.04。
王欢[2](2020)在《FeSiCr/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电子产品也不断的在扩展更新,而其产生的电磁波辐射由于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已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公害。电磁波辐射不仅会威胁人体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使得电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因此,吸波材料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将片状铁硅铬(FeSiCr)磁粉与导电高分子复合,可制备出既具有磁损耗又具有电损耗的复合材料,能有效的改善FeSiCr磁粉密度大和损耗机制单一等问题,从而使得吸波性能得到有效改善。本文以片状Fe SiCr磁粉为基体,将苯胺(An)单体通过原位聚合法聚合在Fe SiCr表面,制备出铁硅铬/聚苯胺(FeSiCr/PANI)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四探针测试仪对材料进行表征,并讨论了An含量和磁场大小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以及Fe SiCr磁粉表面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1)采用正硅酸乙酯(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TEOS)和硅烷偶联剂(KH550)对片状铁硅铬磁粉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改性剂的水解、缩合反应在铁硅铬磁粉表面分别引入了-OH和-NH2,能有效地改善FeSiCr磁粉和聚苯胺的界面结合能力,有利于提高吸波性能。(2)FeSiCr/PANI复合材料的有效吸收频带随着An含量的增加向高频移动。当An的加入量为2.50 g时,TEOS-FeSiCr/PANI复合材料在5.3 GHz具有的最大吸收峰为-19.39 dB,此时反射率小于-10 dB的频带宽约为1.6 GHz。当An的加入量为0.89 g时,KH550-FeSiCr/PANI复合材料的最小反射率为-15.7 dB,反射率小于-10 dB的频带宽约为1.52 GHz。(3)在磁场条件下制备的聚苯胺结构更规整,粒径更小,复合材料在磁场条件下因为取向作用形貌也发生改变。FeSiCr/PANI复合材料的有效吸收频带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向低频移动。当磁场大小为92 mT时,Fe SiCr/PANI-92m T复合材料的最小反射在4.81 GHz处可达到-15.9 dB,小于-10 dB的频带宽约为1.92 GHz。
胡云平[3](2020)在《碳纳米管(薄膜)及其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电子时代,高效的电磁屏蔽材料已成为人体健康、设备运行、信息安全的必要保障。现有电磁屏蔽材料或多或少存在质量大、成本高、力学强度低、厚度大、屏蔽效能低等问题。碳纳米管(CNTs)密度低,且具有出众的电性能、机械性能和吸波性能,可满足新一代电磁屏蔽材料质轻、宽频、高吸收的要求。针对环境恶劣、对形状要求复杂的特殊屏蔽领域,本文首先以耐候性、耐热性、机械性能优异且易于加工成型的聚芳醚酮(PPEK)为基体,碳纳米管为填料,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 PPEK/CNT复合膜,并分别采用萃取活化法、水致相分离法制备了 PPEK/CNT多孔复合膜,通过构造多孔结构、多层结构、三明治结构深入探讨了结构与电磁屏蔽性能的关系。进一步地,采用真空抽滤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薄膜,并通过原位共沉淀和化学氧化聚合制备了碳纳米管薄膜/Fe3O4/聚苯胺(BP/Fe3O4/PANI)复合材料。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研究了 PPEK/CNT复合薄膜及多孔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孔隙率、电性能、机械性能及电磁屏蔽性能。溶液共混法可实现高填充量下(15 wt%)碳纳米管在PPEK中的均匀分散。PPEK/CNT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的逾渗阈值为2wt%(1.24 vol%),复合薄膜的电导率、机械强度、电磁屏蔽效能均随碳纳米管填充量的增大而增大。PPEK/CNT多孔薄膜中的孔径随致孔剂含量(萃取活化法)和空气湿度(水致相分离法)的增大而增大,电导率及机械性能与之相反。多孔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及电性能均低于无孔复合薄膜。萃取活化法制备的多孔薄膜在8~18 GHz的平均屏蔽效能为23.5 dB,与PPEK/CNT复合薄膜相比提升了 40%。研究了多层结构和三明治结构对PPEK/CNT复合材料屏蔽性能的影响。不同CNTs含量的PPEK/CNT复合膜构造的多层结构可调节吸收损耗的贡献,但对屏蔽效能影响不大。通过在PPEK/CNT复合膜(屏蔽层)之间引入纯树脂层(透波层)构造了三明治结构。屏蔽层不变时,三明治结构的屏蔽效能随透波层厚度(d)的增大,呈现出下降-上升-持平-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各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取得屏蔽效能最大值和最小值时的d值之差基本相同。增加屏蔽层的屏蔽效能,有利于实现屏蔽材料的轻薄化和屏蔽性能高强化。增加透波层层数,有利于提升三明治结构的屏蔽效能。通过优化d值和屏蔽层,三明治结构在8~18 GHz的屏蔽效能可高达65 dB,与d=0时的屏蔽效能相比增长了144%,且屏蔽效能的提升主要是吸收损耗的贡献。为解决高填充量下碳纳米管分散困难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升填料含量,采用真空抽滤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薄膜。研究了分散介质及碳纳米管长径比对碳纳米管薄膜微观结构、电性能、机械性能及屏蔽性能的影响。首先借助研磨、超声、添加分散剂等方法,分别将三种不同结构的多壁碳纳米管CNT-A、CNT-B、CNT-C在水或乙醇中分散均匀。实验表明,碳纳米管在水中分散稳定性优异,在乙醇中分散稳定性较差。与乙醇体系制备的薄膜(BP-A-E、BP-B-E、BP-C-E)相比,水分散体系制备的薄膜(BP-A-W、BP-B-W、BP-C-W)中碳纳米管分布更均匀,最可几孔径较小,同时具有更优异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及电磁屏蔽性能。BP-A-W的电导率和拉伸强度与BP-A-E相比分别提升了 74%和665%。厚度为450μm的BP-A-W在8~18 GHz的屏蔽效能可达到101.7 dB,且以吸收损耗为主,与BP-A-E相比提升了 26%。不同长径比的碳纳米管复配有利于提升薄膜的电导率和屏蔽效能。BP-C-W厚度为45μm时,屏蔽效能可达到48 dB,且具有29300 dB.cm2/g的超高比屏蔽效能。研究并对比了碳纳米管薄膜多层结构与三明治结构对屏蔽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碳纳米管薄膜的层数,可在30~110 dB范围内调控多层结构薄膜的屏蔽效能。但随着薄膜层数的增加,屏蔽效能增长率及比屏蔽效能均快速下降。通过热压成型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薄膜/聚丙烯三明治结构(S-BP)复合材料。S-BP的屏蔽效能随d值的增加单调增加直至达到最佳值,随后进入平台期(X波段:d=0.32~0.42λ,λ=25 mm),之后继续增大d值,由于出现谐振峰,屏蔽效能急剧下降。Ku波段的平台期向较小d值方向移动。多层结构与三明治结构均可实现大于100 dB的屏蔽效能,且以吸收损耗为主。与具有相同屏蔽层组分的多层结构屏蔽材料相比,含有两层透波层的三明治结构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可提升90.7%,且屏蔽效能的提升主要是吸收损耗的贡献。为提升碳纳米管薄膜的电磁匹配程度,制备了 BP/Fe3O4和BP/Fe3O4/PANI复合薄膜,研究了 Fe3O4和聚苯胺对薄膜机械性能、电性能、磁性能、屏蔽性能的影响。随着沉积液中铁离子浓度的增大,Fe3O4的形貌由薄片状转变为颗粒状,且负载量逐渐增大。BP/Fe3O4的电导率随之下降,饱和磁化强度则随之增大。铁离子浓度为0.12 mol/L时,BP/Fe3O4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4.3 emu/g。碳纳米管与Fe3O4之间的界面极化,提升了复合薄膜的电磁屏蔽效能。聚苯胺在Fe3O4之间和Fe3O4与碳纳米管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补偿了 Fe3O4引起的电性能的损失,同时增强了碳纳米管、Fe3O4与聚苯胺之间的相互作用。BP/Fe304/PANI复合薄膜可保留碳纳米管薄膜的机械性能,同时提升其磁性能。由于磁损耗和界面极化衰减,BP/Fe3O4/PANI复合膜在5.85~18GHz的平均屏蔽效能(36.6 dB)与纯碳纳米管薄膜相比增长了 17.3%。
张磊[4](2016)在《聚苯胺/石墨纳米片复合导电防腐涂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力接地网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装置。由于接地网长期深埋地下,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破坏。目前最常用的镀锌钢接地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接地网腐蚀问题。导电防腐涂料作为一种兼顾导电性和防腐性的功能型涂料,为解决接地网腐蚀问题提供了新途径。传统导电防腐涂料导电性和防腐性差,易点蚀。为改善涂料导电性和防腐性,提高涂料抗点蚀性能,本论文以聚苯胺和石墨纳米片为填料,环氧树脂为成膜树脂,制备新型导电防腐涂料。通过SEM、FT-IR和TG测试分析聚苯胺和石墨纳米片形貌、结构、热稳定性;通过静置沉降试验和SEM测试分析偶联剂对聚苯胺分散性能影响;通过电导率测试表征聚苯胺和涂层的导电性能;通过浸泡试验、盐雾试验和塔菲尔极化曲线等测试表征涂层的防腐和抗点蚀性能。1、盐酸掺杂态聚苯胺最佳合成工艺:反应温度0℃,盐酸浓度1.0 mol/L,过硫酸铵与苯胺摩尔比1:1,反应时间6 h。本征态聚苯胺制备工艺:将盐酸掺杂态聚苯胺与0.1 mol/L氨水反应4 h脱掺杂。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最佳制备工艺:反应温度0℃,樟脑磺酸与聚苯胺摩尔比1:1,反应时间8 h。2、选用硅烷偶联剂KH570,采用预处理方式添加时,聚苯胺在环氧树脂中分散较均匀。PANI-EB具有最佳防腐和抗划伤性能,当PANI-EB添加量为0.2%时,涂层防腐和抗划伤性能最佳。3、石墨纳米片的加入提高了涂料的导电性能,随着石墨纳米片含量的增加,涂料的导电性能先增加后减小。当石墨纳米片含量为7.5%时,涂料导电性能最佳,体积电阻率达到1.72Ω·cm。涂料具有良好的的防腐和抗划伤性能,附着力为1级。本文制备的聚苯胺/石墨纳米片/环氧树脂导电防腐涂料不仅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防腐性能,而且具有独特的抗划伤性能,能解决涂层易点蚀问题,有效地延长接地网使用寿命,满足电力接地网使用要求。
卿旭堂[5](2014)在《功能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文中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电子行业兴起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的快速时代。在享受快捷信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了来自于电子技术发展所需要的能源方面的挑战和电子器件电磁波污染的困扰。超级电容器是一类介于传统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的新型储能和能源转换器件,可以应用于一些传统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不能胜任的领域,已经成为当今研究领域的热点。另外,电磁波吸波材料的轻质化、高效化研究也收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双电层电容电极材料和法拉第赝电容电极材料是两类重要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相关的研究工作众多。但是,这两类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双电层电容电极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道结构、优良的导电性、强化学耐蚀性以及低廉的价格,充放电速率快,但是比电容小。而法拉第赝电容电极材料具有很高的比电容量,其中过渡金属化合物比电容量大,但是导电性较差,可能会造成重金属污染;而导电聚合物价格便宜,工艺简单,但是其循环稳定性较差。为了获得均衡的性能,复合型电极材料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本论文在氮磷共掺杂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内嵌MnO2纳米颗粒的聚苯胺纳米管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石墨烯/钴镍双氢氧化物分级片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多级孔型磁性四氧化三铁微球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氮磷共掺杂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在本工作中,我们以价格便宜的生物源植酸作为掺杂酸原位聚合苯胺,制备了富含氮和磷两种元素的植酸掺杂导电聚苯胺,在800℃和氩气气氛保护下,对其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后得到了氮磷共掺杂的碳材料。在此方法中,植酸还作为含磷活化剂,可以原位活化碳材料得到多孔氮磷共掺杂碳材料,后者的孔隙主要集中于60 nm左右,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从而提高电化学性能。此方法实现了对碳材料的高杂原子浓度掺杂,在所合成的氮磷共掺杂碳材料中磷含量达到3.26%,杂原子总含量达到17.76%。在此杂原子掺杂水平上,碳材料的最大比电容达到236 F/g(0.5 A/g),倍率性能优秀,循环寿命非常长,在10 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0圈充放电循环后其比电容保留仍达到93%。而且,其电势窗达到了 1.9 V,最大能量密度达到21.8 Wh/kg。因此,所制备得到氮磷掺杂碳材料具有性质稳定、能量密度高的优势,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超级电容器材料。(2)内嵌MnO2纳米颗粒的聚苯胺纳米管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MnO2的导电性较差,但其理论比电容值很高,将MnO2以颗粒的形式内嵌入高导电性的聚苯胺中可以实现其电容性能的最大化利用。在本工作中,我们在植酸提供的酸性条件下以MnO2纳米管作为辅助性氧化模板合成了聚苯胺/MnO2纳米管。通过控制合成过程中MnO2的加入量,制备得到了内嵌MnO2纳米颗粒的聚苯胺纳米管。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分析发现,材料在扫描速率为5 mV/s的情况下,其比电容值可达到931 F/g,与贵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RnO2相当;而且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当电流密度增加到10倍时,其电容保留值高达约77%,而即便是电流密度增加到40倍,其电容保留值仍然达到约69%。同时,材料的导电性高,耐酸腐蚀性好,可以应用于比较苛刻的酸性环境。(3)石墨烯/钴镍双氢氧化物分级片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采用低温回流法以碱溶液同时还原氧化石墨烯和沉淀钴镍盐、一步制备了石墨烯/钴镍双氢氧化物复合物。此法经济、简便,不涉及到特殊仪器、高温和微波等条件,具有可应用价值。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碱源,制备得到不同分级形貌的石墨烯/钴镍双氢氧化物分级片。其中,以水解型弱碱六亚甲基四胺作为碱源合成的石墨烯/钴镍双氢氧化物复合物具有表面为纳米片网络的分级片结构,其孔隙为2.4 nm的介孔,其最大比表面积达到56 m2/g。对其进行电化学测试发现,其最大比电容值高达1335 F/g,特别地,特殊的分级片结构赋予了其非常高的循环稳定性,在以10 A/g的电流密度进行恒电流充放电10000圈后,其比电容值没有衰减反而增加到173%。因具有高比电容和高循环寿命,此复合物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4)多级孔型磁性四氧化三铁微球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采用一种简单经济的溶剂热法合成了具有多级孔结构、粒径均匀且可调的Fe3O4微球,使用的铁源为自制的具有结构引导功能的离子液体[BMIM][FeC14],碱源为氦水。通过控制氨水在体系中的体积比例,可以方便地调节Fe3O4磁性微球的粒径在411 nm~26 nm范围内变化而不影响其粒径的均一性。不同粒径的Fe3O4磁性微球表现出各异的磁性质,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此Fe3O4磁性微球在高频和低频均具有比较理想的吸收,在16.5 GHz高频处的最小吸收为-25.3 dB;在1.4 GHz的低频处,其最小吸收达到-40.0 dB,如此优秀的微波吸收性能使得其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谷红波[6](2013)在《聚苯胺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巨磁阻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巨磁阻现象通过增加硬盘驱动器的记录密度,变革了磁存储行业,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磁场传感器,生物传感器,计算机硬盘驱动器以及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等领域。相较于传统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有机材料具有重量轻,易于加工,成本低廉,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近年来,在巨磁阻应用中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巨磁阻效应的温度依赖特性,有机材料很难在室温下获得较高的巨磁阻值。为获得室温下具有高巨磁阻值的有机材料,并研究导电高分子体系中巨磁阻现象的机理,本研究采用表面引发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导电高分子聚苯胺和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非磁性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硅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失重分析、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隧道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合成的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重点研究了合成的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巨磁阻性质。研究发现,本实验合成的聚苯胺复合材料在室温条件下具有很大的巨磁阻值。不仅在磁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中得到了这一独特的现象,还首次在非磁性的二氧化硅-聚苯胺、硅-聚苯胺、以及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中发现了这一现象。四氧化三铁负载量为30wt%的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达95.0%的巨磁阻值;二氧化硅质负载量为20.0wt%的二氧化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中获得高达95.5%的巨磁阻值;硅负载量为20.0wt%的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得到40.0%的巨磁阻值;硅负载量为10.0wt%的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巨磁阻值在5.5T磁场附近发生了从正值到负值的转变过程;六价铬离子作为氧化剂合成的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负磁阻值,而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合成的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中获得了正磁阻值。研究巨磁阻的机制有助于设计新型有机自旋电子器件,并且有利于未来发展巨磁阻新的应用方向。本研究采用莫特可变范围跃迁法则探讨了载流子在合成的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中的传输机制。在确定了合成的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遵循准3-维可变范围跃迁机制后,采用波函数坍缩模型对得到的正巨磁阻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巨磁阻效应中,定域长度a0和费米能级态密度N(EF)发生了变化,平均跃迁长度Rhop降低。并采用正向干涉模型对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中负磁阻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此同时,本研究还结合了波函数坍缩模型和正向干涉模型对硅的负载量为10.0wt%的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中发现的磁阻值在5.5T磁场附近从正值到负值的转变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波函数坍缩效应和正向干涉效应都对正巨磁阻产生了影响,但是只有正向干涉效应对负巨磁阻产生了影响。并采用a0,N(EF)和Rhop的变化对正巨磁阻进行了分析,而负巨磁阻效应与量子干涉效应有关。
李小虎[7](2012)在《聚苯胺包覆碳纳米管/聚醚酰亚胺抗静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聚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机械化学及热温性能,可以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由于其很高的绝缘性能,使得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静电荷无法释放造成材料的破坏。因此在不破坏其使用性能的同时提高聚醚酰亚胺的导电性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聚醚酰亚胺抗静电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聚苯胺包覆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填料制备出了良好抗静电性能的复合材料。首先,将苯胺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修饰到酸化碳纳米管的表面,制备出聚苯胺包覆碳纳米管。再通过溶液法将聚苯胺包覆碳纳米管和聚醚酰亚胺进行充分均匀的混合。最后将制备出来的复合材料溶液在模具里除去溶剂即得到碳纳米管/聚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而导电聚合物聚苯胺的包覆可以进一步降低填料的逾渗阀值。通过一系列测试表征,最后我们制备出的抗静电材料在添加量1.0%时表现出强烈的逾渗现象,并且其电导率达到1.781×10-8S/cm。结果表明用聚苯胺包覆碳纳米管填充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要高于纯碳纳米管/聚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我们制备出了不同苯胺与碳纳米管填料比例的聚苯胺包覆碳纳米管,并分别用盐酸、对甲苯磺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进行了掺杂。我们发现盐酸掺杂的聚苯胺包覆碳纳米管的粉末电导率最高。通过结果对比我们发现,填料比例为4:1时,盐酸掺杂的聚苯胺包覆碳纳米管最后制得的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电导率最高。
王小聪[8](2011)在《新型低维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控制制备及其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导电聚合物和纳米技术的结合,带来了许多新的化学和物理性能,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领域,正在成为近期导电高分子研究的热点。聚苯胺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设计具有特定形貌的聚苯胺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功能,是导电聚合物研究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本论文以聚苯胺纳米结构制备方法展开,探索出一系列简单有效的制备多种形貌的聚苯胺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了硬模板法及软模板法。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在有机酸(水杨酸、硬脂酸)掺杂下通过化学氧化聚合,首次控制合成多形貌聚苯胺纳米结构,包括颗粒、树枝状纳米纤维、纳米管、纳米纤维编织席和纳米碟等。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方法观察了产物形貌;综合运用紫外、红外、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等表征手段分析了聚合产物的分子结构;探讨了这种通过自组装作用形成的新形貌的机理。2.选择阈值最低、最具应用价值的树枝状纳米纤维为模板,首次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树枝状聚苯胺/SiO2(TiO2)复合纤维,煅烧除去有机成分,得到介孔结构树枝状无机物纳米纤维。提供了一种以聚苯胺纤维为模板合成新型无机物纳米结构材料的新方法。3.采用AAO模板结合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微波辅助加热的方法制备了有序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纤维。采用吸附聚合的手段,首次在有序介孔结构纳米纤维的介孔孔道内复合聚苯胺,获得介孔二氧化硅/聚苯胺复合纳米纤维。4.采用模板法合成导电的TiO2-PANI/PS复合微球及其衍生的TiO2-PANI复合中空微球和具有不同晶相的TiO2中空微球;同时合成了导电导磁的Fe3O4-PANI/PS复合微球及其及其衍生的中空微球。5.采用吸附聚合的手段,首次在PP/介孔二氧化硅复合薄膜的孔道内复合聚苯胺,制备出了具有柔性的、半透明导电PP/介孔SiO2/聚苯胺复合薄膜,复合薄膜在实用上具有很大的意义。
王新星[9](2011)在《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电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它的开发和应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应用的太阳能电池大都以硅材料或无机化合物为基础,它们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为了改善太阳能电池的性能、降低制造成本、减少大规模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科学家探索了许多新材料、新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原料价格低廉、柔性及可制备大面积器件等优点,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它的转换效率还很低。在众多因素中,光生电荷的传输是影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碳纳米管具有极高的电荷传输能力,被广泛用于光电子器件如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光伏电池的制备等。聚苯胺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紫外可见及近红外光谱区具有优良的光吸收性,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聚苯胺作为电子给体材料(D),碳纳米管作为电子受体材料(A)制成复合薄膜,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复合体系在微观上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增大给体/受体(D/A)的界面面积,期望提高复合体的电传输性能。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用浓硫酸和浓硝酸(体积比为3:1)的混合液纯化了碳纳米管,并对纯化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与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能谱图研究表明经酸处理的碳纳米管纯度得到了提高,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碳纳米管的管壁上接枝了羟基、羧基官能团。2.对超声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了分散性观察,发现超生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在有机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形成了良好的分散。采用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通过改变碳纳米管含量,制备出了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不同的复合材料。3.将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分别分散于有机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中,采用简单易行的浸渍提拉法使其在玻璃基底上成膜,在50℃下烘干。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薄膜的表面及断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发现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复合薄膜中碳纳米管分散均匀,共混法中碳纳米管大多仍团聚成束,复合薄膜厚度为1μm左右,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对原位聚合法制备的薄膜光吸收性进行了表征与分析。4.利用四探针电阻仪、光电导测试仪对复合薄膜的光电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探讨了碳纳米管含量、超声波处理时间、制备方法、热退火对复合薄膜电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电导率从1.6×10-2s/cm增加到了120×10-2s/cm;光照下,碳纳米管和聚苯胺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碳纳米管上的离域电子与聚苯胺主链上的π电子之间形成π-π共轭,增加了主链的有效共轭长度,使复合薄膜的电导率得到提高。
苟宇[10](2010)在《聚苯胺纳米管的原位合成机理及电磁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苯胺纳米管除具有其作为导电聚合物的优异性能外,还具有更强的分子链排列有序性、比表面积大及独特的中空结构等优点。聚合物材料的性质与其微观形貌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具有独特形貌的聚苯胺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形成机理及其功能化应用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首先以苯胺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和氧化剂,手性樟脑磺酸(CSA)为原位掺杂剂,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得掺杂态的聚苯胺纳米管结构,并且通过对反应条件如苯胺浓度、掺杂酸浓度、苯胺与掺杂酸摩尔比、掺杂酸种类以及引发剂浓度等的调节,得到不同管型、内外径和壁厚的纳米管,以及其它低维纳米结构。研究表明,聚苯胺纳米管的最佳制备条件为:3/4≤nCSA/nANi≤1,0.05M≤[ANi]≤0.1M,nAPS/nANi=1.1,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大于16 h,滴加氧化剂起反应体系静置。制得聚苯胺纳米管外径:200-500 nm,内径:100-300 nm,电导率:10-3-100S/cm。研究还发现所制得聚苯胺纳米管的分子排列更加规整有序,同时CSA还诱导聚苯胺分子链形成一定的螺旋构型。其次,本论文在聚苯胺纳米管制备的基础上放大实验,研究聚苯胺低维纳米结构的电磁性能和热性能,并总结相应的规律。研究表明:CSA掺杂聚苯胺纳米管电导率明显大于纳米纤维及纳米颗粒,并且随着有效掺杂度和分子链排列规整性的提高,其导电率有突变式增长;手性聚苯胺纳米管呈现出室温抗磁性,而非手性纳米颗粒则随外加磁场的增大逐渐由抗磁性转变为超顺磁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掺杂度和分子链排列有序性,可提高聚苯胺纳米结构的热性能。再次,本论文以CSA掺杂聚苯胺纳米矩形管为研究对象,从观察胶束形貌、表征胶束结构以及分析聚合过程中产物形貌等方面展开工作,以期提出其合理的形成机制。通过对胶束形貌和结构的观察分析,首次提出了基于双层平面胶束模型的聚苯胺纳米矩形管形成机理。对反应过程产物PH值、分子结构及形貌等的分析表明,聚合过程可依次分为胶束形成、异质结构低聚物产生和矩形管形成三个阶段。最后,为了应用化研究的需要,本论文通过对原位合成的传热-传质控制,成功实现了聚苯胺低维纳米材料放大100倍批量生产。同时对不同形貌,以及手性非手性聚苯胺产物的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聚苯胺纳米管和纤维的磁损耗和介电损耗均优于纳米颗粒,并且其手性结构产物既有介电损耗也有磁损耗,而HCl掺杂的纳米颗粒则没有磁损耗;手性聚苯胺纳米管和纤维均表现出优良的吸波性能,且最大衰减和吸收频带等均优于同电导率数量级下的非手性产物。结果表明产物的手征性和形貌是影响聚苯胺低维纳米结构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的主要因素。
二、纳米管结构聚苯胺的电阻率和磁化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管结构聚苯胺的电阻率和磁化率(论文提纲范文)
(1)沿易磁化晶面断裂的片状稀土-过渡金属合金高频磁性和吸波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波吸收材料研究现状 |
1.2.1 介电型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
1.2.2 磁损耗为主的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
1.2.3 金属SMCs吸波体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1.3 磁粉芯研究现状 |
1.3.1 磁粉芯的整体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3.2 铁氧体磁粉芯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3.3 软磁金属/合金磁芯研究现状和问题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理论部分 |
2.1 理论背景 |
2.2 复数磁导率 |
2.3 磁导率的频散 |
2.3.1 畴壁位移导致的频散和损耗 |
2.3.2 磁畴转动导致的频散和损耗 |
2.4 磁导率的拟合 |
2.5 GHz磁导率—Snoek极限 |
2.6 稀土-过度金属合金R_2Me_(17)(R=稀土,Me=Fe,Co) |
2.6.1 R_2Me_(17)合金磁晶各向异性 |
2.6.2 R_2Me_(17)合金饱和磁化强度 |
2.6.3 R_2Me_(17)晶体结构 |
2.6.4 R_2Me_(17)合金相图 |
2.7 微波吸收 |
2.7.1 干涉相消模型 |
2.7.2 反射损耗峰频 |
2.7.3 反射损耗峰强 |
2.7.4 吸收带宽 |
2.7.5 RL的计算 |
2.7.6 阻抗匹配 |
2.7.7 传输线理论 |
2.7.8 直入射下多层吸波体反射损耗计算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3.1 球磨、氮化和取向方法的相关背景 |
3.2 样品的制备 |
3.2.1 原粉的制备 |
3.2.2 球磨片状化 |
3.2.3 氮掺杂 |
3.2.4 取向R_2Me_(17)和R_2Me_(17)N_3微米片的制备 |
3.3 表征和测量 |
3.3.1 晶体结构的表征 |
3.3.2 微观形貌的表征 |
3.3.3 微区结构的表征 |
3.3.4 表面化学成分的表征 |
3.3.5 静态磁性的测量 |
3.3.6 电磁参数的测量 |
第四章 沿c晶面断裂Pr_2Co_(17)微米片的高频磁性和吸波性能 |
4.1 引言 |
4.2 Pr_2Co_(17)原粉的表征 |
4.3 高能球磨制备的Pr_2Co_(17)微米片 |
4.3.1 高能球磨时间对晶体结构的影响 |
4.3.2 高能球磨时间对微观形貌的影响 |
4.3.3 高能球磨样品微区结构的表征 |
4.3.4 高能球磨时间对静态磁性的影响 |
4.4 磁场旋转取向的Pr_2Co_(17)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物 |
4.4.1 取向复合物的XRD |
4.4.2 取向复合物的断面 |
4.4.3 取向Pr_2Co_(17)微米片的静态磁性 |
4.5 微波磁导率和介电常数 |
4.5.1 球磨时间对取向Pr_2Co_(17)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物磁导率的影响 |
4.5.2 磁粉含量对取向Pr_2Co_(17)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物磁导率的影响 |
4.5.3 磁粉含量对取向Pr_2Co_(17)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4.5.4 磁粉含量对取向Pr_2Co_(17)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物吸波性能的影响 |
4.5.5 表面氧化对取向Pr_2Co_(17)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物磁导率的影响 |
4.5.6 磁导率拟合 |
4.5.7 表面氧化对取向Pr_2Co_(17)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4.5.8 表面氧化对取向Pr_2Co_(17)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物吸波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e替代对Pr_2(Co_(1-x)Fe_x)_(17)微米片磁导率和吸波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和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r_2Co_(17-x)Fe_x原粉的晶体结构 |
5.3.2 Pr_2Co_(17-x)Fe_x原粉的微观形貌 |
5.3.3 高能球磨Pr_2Co_(17-x)Fe_x的晶体结构 |
5.3.4 高能球磨Pr_2Co_(17-x)Fe_x的微观形貌 |
5.3.5 取向Pr_2Co_(17-x)Fe_x微米片的晶体结构 |
5.3.6 取向Pr_2Co_(17-x)Fe_x微米片的截面 |
5.3.7 取向Pr_2Co_(17-x)Fe_x微米片的静态磁性 |
5.3.8 取向Pr_2Co_(17-x)Fe_x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物的复数磁导率 |
5.3.9 (μ_i-1)fr值 |
5.3.10 取向Pr_2Co_(17-x)Fe_x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物的复介电常数 |
5.3.11 取向Pr_2Co_(17-x)Fe_x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物的吸波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更高磁导率、更低频段和更薄厚度Pr2Fe17N3吸波体制备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前驱体Pr_2Fe_(17)微米片的制备 |
6.2.2 Pr_2Fe_(17)N_3微米片的制备 |
6.2.3 取向Pr_2Fe_(17)N_3微米片的制备 |
6.3 表征和测量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晶体结构 |
6.4.2 表面成分 |
6.4.3 微观形貌 |
6.4.4 超微结构 |
6.4.5 静态磁性 |
6.4.6 电磁参数 |
6.4.7 微波吸收性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变压器磁粉芯用、高磁导率低损耗Ce_2Fe_(17)N_3的制备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法 |
7.2.1 Ce_2Fe_(17)N_3颗粒的制备 |
7.2.2 取向Ce_2Fe_(17)N_3的制备 |
7.3 表征和测量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高能球磨-晶体结构 |
7.4.2 高能球磨-微观形貌 |
7.4.3 高能球磨-静态磁性 |
7.4.4 高能球磨-微波磁导率 |
7.4.5 行星球磨-晶体结构 |
7.4.6 行星球磨-微观形貌 |
7.4.7 行星球磨-静态磁性 |
7.4.8 行星球磨-微波磁导率 |
7.4.9 Ce_2Fe_(17)N_3/α-Fe微米片/聚氨酯复合物的磁谱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沿(006)晶面断裂的Pr_2Co_(17)微米片 |
8.1.2 Fe替代的Pr_2Co_(17-x)Fe_x微米片 |
8.1.3 沿(006)晶面断裂的Pr_2Fe_(17)N_3微米片 |
8.1.4 沿(006)晶面断裂的Ce_2Fe_(17)N_3微米片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Ⅱ MoS_2制备、表征和电谱 |
附录Ⅲ Fe过量Ce_2Fe_(17)N_3晶体结构 |
致谢 |
(2)FeSiCr/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吸波材料 |
1.2.1 吸波材料的分类 |
1.2.2 吸波材料的工作原理 |
1.2.3 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 |
1.2.4 反射率 |
1.3 FeSiCr合金的吸波性能 |
1.4 聚苯胺概述 |
1.4.1 聚苯胺的结构和性质 |
1.4.2 聚苯胺的制备方法 |
1.4.3 聚苯胺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内容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流程图 |
2.3.2 实验方案 |
2.4 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仪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3 傅里叶红外光谱 |
2.4.4 四探针测试仪 |
2.4.5 矢量网络分析仪 |
第3章 聚苯胺的制备及吸波性能 |
3.1 聚苯胺的制备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盐酸浓度对导电性的影响 |
3.2.2 氧化剂用量对导电性的影响 |
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4 微观形貌分析 |
3.5 X射线衍射分析 |
3.6 吸波性能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FeSiCr表面改性的制备及表征 |
4.1 正硅酸乙酯改性FeSiCr合金表面 |
4.1.1 制备 |
4.1.2 微观形貌分析 |
4.2 硅烷偶联剂改性FeSiCr合金表面 |
4.2.1 制备 |
4.2.2 微观形貌分析 |
4.2.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FeSiCr/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 |
5.1 FeSiCr/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5.2.2 X射线衍射分析 |
5.2.3 微观形貌分析 |
5.2.4 吸波性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磁控原位聚合FeSiCr/PANI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
6.1 磁场下聚苯胺的制备和表征 |
6.1.1 微观形貌分析 |
6.1.2 X射线衍射分析 |
6.2 磁控原位聚合FeSiCr/PANI复合材料及吸波性能 |
6.2.1 微观形貌分析 |
6.2.2 吸波性能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碳纳米管(薄膜)及其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碳纳米管概述 |
1.1.1 碳纳米管的结构与分类 |
1.1.2 碳纳米管的性能 |
1.1.3 碳纳米管的制备 |
1.1.4 碳纳米管的改性 |
1.2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1.2.1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 |
1.2.2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
1.3 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与改性 |
1.3.1 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 |
1.3.2 碳纳米管薄膜的性能及其改性 |
1.4 碳纳米管薄膜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1.4.1 碳纳米管薄膜复合材料的制备 |
1.4.2 碳纳米管薄膜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 |
1.5 电磁屏蔽概述 |
1.5.1 电磁波及其危害 |
1.5.2 电磁屏蔽的原理 |
1.5.3 电磁屏蔽性能的评价 |
1.5.4 电磁屏蔽性能的表征方法 |
1.5.5 电磁屏蔽材料的分类 |
1.6 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 |
1.7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电磁屏蔽用PPEK/CN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样品制备 |
2.3.1 PPEK/CNT母料的制备 |
2.3.2 PPEK/CNT复合薄膜及多孔复合薄膜的制备 |
2.3.3 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结构及性能表征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PPEK/CNT复合薄膜及多孔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 |
2.5.2 PPEK/CNT多孔复合薄膜的孔隙率 |
2.5.3 PPEK/CNT复合薄膜及多孔复合薄膜的电性能 |
2.5.4 PPEK/CNT复合薄膜及多孔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 |
2.5.5 PPEK/CNT复合薄膜及多孔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 |
2.5.6 PPEK/CNT复合薄膜的电磁屏蔽性能 |
2.5.7 多孔结构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
2.5.8 多层结构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
2.5.9 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3 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样品制备 |
3.3.1 碳纳米管分散液的制备 |
3.3.2 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 |
3.4 样品表征 |
3.4.1 碳纳米管及其分散液表征 |
3.4.2 碳纳米管薄膜结构及性能表征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碳纳米管的形貌表征 |
3.5.2 碳纳米管的分散性与超声时间的关系 |
3.5.3 碳纳米管分散液的稳定性 |
3.5.4 超声处理对碳纳米管结构的影响 |
3.5.5 碳纳米管薄膜的形貌 |
3.5.6 碳纳米管薄膜的孔径结构 |
3.5.7 碳纳米管薄膜的孔隙率及接触角 |
3.5.8 碳纳米管薄膜的热稳定性 |
3.5.9 碳纳米管薄膜的机械性能 |
3.5.10 碳纳米管薄膜的电性能 |
3.5.11 碳纳米管薄膜的热导率 |
3.5.12 碳纳米管薄膜的电磁屏蔽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4 碳纳米管薄膜及其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样品制备 |
4.3.1 碳纳米管薄膜及其多层结构材料的制备 |
4.3.2 碳纳米管薄膜/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4.4 样品表征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碳纳米管薄膜/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压力选择 |
4.5.2 碳纳米管薄膜/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 |
4.5.3 碳纳米管薄膜/聚丙烯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4.5.4 碳纳米管薄膜/聚丙烯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
4.5.5 碳纳米管薄膜多层结构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
4.5.6 碳纳米管薄膜/聚丙烯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
4.5.7 多层结构与三明治结构电磁屏蔽性能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电磁屏蔽用磁性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样品制备 |
5.3.1 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 |
5.3.2 BP/Fe_3O_4复合薄膜的制备 |
5.3.3 BP/Fe_3O_4/PANI复合薄膜的制备 |
5.4 样品表征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及元素分析 |
5.5.2 复合薄膜的结构表征 |
5.5.3 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 |
5.5.4 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 |
5.5.5 复合薄膜的电性能 |
5.5.6 复合薄膜的磁性能 |
5.5.7 复合薄膜的电磁屏蔽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第二章补充数据 |
附录B 第三章补充数据 |
附录C 第四章补充数据 |
附录D 第五章补充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聚苯胺/石墨纳米片复合导电防腐涂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接地网腐蚀、机理与影响 |
1.1.1 接地网腐蚀与防护意义 |
1.1.2 接地网腐蚀机理 |
1.1.3 接地网腐蚀的影响因素 |
1.2 接地网防腐蚀措施及存在问题 |
1.3 接地网用导电防腐涂料研究现状 |
1.4 聚苯胺在导电防腐涂料的作用 |
1.4.1 聚苯胺结构及性能 |
1.4.2 聚苯胺合成方法 |
1.4.3 聚苯胺复合导电防腐涂料 |
1.5 石墨纳米片在导电防腐涂料的作用 |
1.5.1 石墨纳米片简介 |
1.5.2 石墨纳米片制备方法 |
1.5.3 石墨纳米片复合导电防腐涂料 |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聚苯胺和石墨纳米片制备流程 |
2.2.2 聚苯胺/石墨纳米片复合导电防腐涂料制备流程 |
2.3 结构与性能检测 |
2.3.1 导电性测试 |
2.3.2 溶解性测试 |
2.3.3 防腐性能测试 |
2.3.4 抗划伤性能测试 |
2.3.5 附着力测试 |
2.3.6 大电流冲击测试 |
2.3.7 塔菲尔极化曲线测试 |
2.3.8 扫描电镜分析 |
2.3.9 红外光谱分析 |
2.3.10 热重分析 |
第三章 聚苯胺合成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聚苯胺合成制备 |
3.2.1 苯胺单体预处理 |
3.2.2 盐酸掺杂态聚苯胺合成制备 |
3.2.3 本征态聚苯胺合成制备 |
3.2.4 樟脑磺酸掺杂态聚苯胺合成制备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盐酸掺杂聚苯胺导电性影响因素 |
3.3.2 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导电性影响因素 |
3.4 聚苯胺的表征 |
3.4.1 聚苯胺溶解性 |
3.4.2 扫描电镜分析 |
3.4.3 红外光谱分析 |
3.4.4 热重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制备 |
4.2.1 聚苯胺预处理 |
4.2.2 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偶联剂种类及用量对聚苯胺分散性能影响 |
4.3.2 偶联剂添加方式对聚苯胺分散性影响 |
4.3.3 聚苯胺/环氧树脂涂层表观形貌测试 |
4.3.4 聚苯胺对PANI/EP涂料耐酸性能影响 |
4.3.5 聚苯胺对PANI/EP涂料耐碱性能影响 |
4.3.6 聚苯胺对PANI/EP涂料抗划伤性能影响 |
4.3.7 涂层塔菲尔极化曲线 |
4.4 小结 |
第五章 聚苯胺/石墨纳米片/环氧树脂导电防腐涂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聚苯胺/石墨纳米片/环氧树脂导电防腐涂料制备 |
5.2.1 石墨纳米片制备 |
5.2.2 聚苯胺/石墨纳米片/环氧树脂导电防腐涂料制备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石墨纳米片扫描电镜分析 |
5.3.2 石墨纳米片对涂料导电性能影响 |
5.3.3 石墨纳米片对涂料耐酸性能影响 |
5.3.4 石墨纳米片对涂料耐碱性能影响 |
5.3.5 石墨纳米片对涂料抗划伤性能影响 |
5.3.6 附着力测试 |
5.3.7 大电流冲击测试 |
5.3.8 塔菲尔极化曲线 |
5.3.9 涂层扫描电镜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功能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超级电容器概述 |
1.1 超级电容器的介绍和基本特点 |
1.2 超级电容器的一般结构 |
1.3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
1.4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
第二节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2.1 碳材料 |
2.2 过渡金属化合物 |
2.3 导电聚合物 |
第三节 复合型电极材料 |
3.1 氮磷共掺杂碳材料的研究进展 |
3.2 MnO_2/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3.3 石墨烯/钴镍双氢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
第四节 隐身吸波材料概述 |
4.1 吸波材料的介绍及分类 |
4.2 铁氧体吸波材料的研究概况 |
4.3 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合成 |
第五节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氮磷共掺杂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2.1 试剂 |
2.2 实验步骤 |
2.3 测试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3.1 聚苯胺碳前体的形貌 |
3.2 PNC的光谱分析 |
3.3 PNC的形貌分析 |
3.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内嵌二氧化锰纳米颗粒的聚苯胺纳米管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2.1 试剂 |
2.2 实验步骤 |
2.3 测试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3.1 内嵌MnO_2纳米颗粒的PANI-M纳米管的表征 |
3.2 PANI-M纳米管中MnO_2含量的控制 |
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石墨烯与钴镍双氢氧化物分级片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2.1 试剂 |
2.2 实验步骤 |
2.3 测试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3.1 GNC分级片的微观形貌 |
3.2 GNC分级片的分析表征 |
3.3 GNC的电化学性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微球的可控合成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2.1 试剂 |
2.2 实验步骤 |
2.3 测试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3.1 Fe_3O_4微球的物相分析 |
3.2 Fe_3O_4微球的微观结构 |
3.3 粒径调节与磁性 |
3.4 微球的生长机理 |
3.5 微波吸收性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致谢 |
(6)聚苯胺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巨磁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巨磁阻效应的研究进展 |
1.2.1 多层金属结构中巨磁阻效应 |
1.2.2 有机半导体中的巨磁阻效应 |
1.2.3 自旋电子设备研究现状 |
1.3 聚苯胺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4 聚苯胺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巨磁阻现象研究进展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2.1 主要实验原料和实验设备 |
2.1.1 主要实验原料及试剂 |
2.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 |
2.2.2 二氧化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 分析表征 |
2.3.1 红外光谱测试 |
2.3.2 纳米结构观察 |
2.3.3 热失重测试 |
2.3.4 X射线衍射测试 |
2.3.5 拉曼光谱测试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
2.3.7 介电性质测试 |
2.3.8 电阻温度依赖性测试 |
2.3.9 磁性能测试 |
2.3.10 磁阻性能测试 |
第3章 聚苯胺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 |
3.1 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3.1.1 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 |
3.1.2 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结晶结构分析 |
3.1.3 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
3.1.4 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观察 |
3.1.5 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介电性质分析 |
3.1.6 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磁性能分析 |
3.2 二氧化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3.2.1 二氧化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 |
3.2.2 二氧化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
3.2.3 二氧化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观察 |
3.2.4 二氧化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介电性质分析 |
3.3 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3.3.1 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 |
3.3.2 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
3.3.3 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观察 |
3.3.4 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介电性质分析 |
3.4 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3.4.1 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 |
3.4.2 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
3.4.3 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4.4 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拉曼光谱分析 |
3.4.5 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观察 |
3.4.6 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介电性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苯胺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巨磁阻性能 |
4.1 引言 |
4.2 聚苯胺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巨磁阻性能 |
4.2.1 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巨磁阻性能 |
4.2.2 二氧化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巨磁阻性能 |
4.2.3 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巨磁阻性能 |
4.2.4 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巨磁阻性能 |
4.3 可变范围跃迁区域电传导机制 |
4.3.1 导电高分子电传导行为研究 |
4.3.2 电传导机制-莫特法则 |
4.3.3 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中电传导机制 |
4.3.4 二氧化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中电传导机制 |
4.3.5 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中电传导机制 |
4.3.6 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中电传导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巨磁阻现象的理论分析 |
5.1 引言 |
5.2 正向干涉模型和波函数坍缩模型 |
5.2.1 正向干涉模型 |
5.2.2 波函数坍缩模型 |
5.3 波函数坍缩模型探究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中巨磁阻现象 |
5.3.1 二氧化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中巨磁阻现象研究 |
5.3.2 硅-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巨磁阻现象研究 |
5.3.3 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巨磁阻现象研究 |
5.4 正负巨磁阻现象分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聚苯胺包覆碳纳米管/聚醚酰亚胺抗静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分子材料抗静电研究 |
1.1.1 高分子材料静电的产生与危害 |
1.1.2 高分子材料抗静电研究进展 |
1.1.3 聚醚酰亚胺抗静电 |
1.2 抗静电的方法 |
1.2.1 表面导通 |
1.2.2 本体导通 |
1.3 碳纳米管的性能及表面改性 |
1.3.1 碳纳米管的性能 |
1.3.2 碳纳米管的改性 |
1.3.3 聚苯胺-碳纳米管的制备 |
1.4 碳纳米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1.4.1 机械法 |
1.4.2 化学修饰法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聚苯胺包覆碳纳米管/聚醚酰亚胺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验原料及仪器 |
2.1.2 碳纳米管的酸化 |
2.1.3 聚苯胺包覆碳纳米管 |
2.1.4 溶液法制备聚醚酰亚胺抗静电复合材料样品 |
2.1.5 测试表征内容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红外表征 |
2.2.2 XPS 表征分析 |
2.2.3 XRD 表征分析 |
2.2.4 TGA 表征 |
2.2.5 透射电镜表征 |
2.2.6 扫描电镜表征 |
2.2.7 聚醚酰亚胺的机械性能表征 |
2.2.8 复合材料电性能表征 |
2.3 小结 |
第三章 聚苯胺包覆碳纳米管对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验原料及仪器 |
3.1.2 碳纳米管的酸化处理 |
3.1.3 酸掺杂聚苯胺包覆碳纳米管的制备 |
3.1.4 溶液法制备聚醚酰亚胺抗静电复合材料样品 |
3.1.5 测试表征内容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酸掺杂的聚苯胺/碳纳米管/PEI 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2.2 不同的苯胺与碳纳米管填料比对聚苯胺/碳纳米管/PEI 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8)新型低维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控制制备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导电聚苯胺的概述 |
1.1.1 聚苯胺的分子结构 |
1.1.2 聚苯胺的掺杂方式 |
1.1.3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 |
1.1.4 聚苯胺的导电机理 |
1.1.5 聚苯胺的聚合机理 |
1.1.6 聚苯胺的性质 |
1.1.7 聚苯胺的应用 |
1.2 低维聚苯胺纳米材料的制备 |
1.2.1 聚苯胺纳米管/纳米纤维的制备 |
1.2.2 聚苯胺纳米颗粒的制备 |
1.2.3 聚苯胺纳米片的制备 |
1.2.4 聚苯胺复杂纳米结构的制备 |
1.3 聚苯胺/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 |
1.4 本论文设计思想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有机弱酸酸掺杂控制合成多形貌聚苯胺纳米材料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水杨酸掺杂制备聚苯胺纳米结构材料 |
2.3.2 硬脂酸掺杂合成聚苯胺纳米结构材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维聚苯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纤维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树枝状聚苯胺/二氧化硅的复合纤维的制备 |
3.3.2 树枝状聚苯胺模板法合成树枝状无机物纳米材料 |
3.3.3 聚苯胺/有序介孔二氧化硅复合纤维的制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机物-PANI/PS 功能复合微球及其中空微球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模板微球的制备 |
4.2.2 PANI/PS复合微球的制备 |
4.2.3 TiO_2-PANI/PS复合微球的制备 |
4.2.4 导电导磁Fe_3O_4-PANi/PS复合微球的制备 |
4.2.5 中空(复合)微球的制备 |
4.2.6 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iO_2-PANI/PS复合微球及其中空微球的制备 |
4.3.2 导电导磁双功能Fe_3O_4-PANi/PS复合微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聚苯胺复合薄膜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聚丙烯-介孔二氧化硅/聚苯胺复合薄膜 |
5.3.2 聚苯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薄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电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太阳能电池简介 |
1.2.1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
1.2.3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
1.2.4 聚合物太阳电池 |
1.3 碳纳米管概述 |
1.3.1 多壁碳纳米管与单壁碳纳米管区别 |
1.3.2 碳纳米管的性质 |
1.4 聚苯胺概述 |
1.4.1 聚苯胺的分子结构 |
1.4.2 聚苯胺的掺杂和导电机理 |
1.4.3 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聚苯胺 |
1.4.4 聚苯胺的性能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碳纳米管的纯化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碳纳米管的纯化方法 |
2.2.1 气相氧化法 |
2.2.2 液相氧化法 |
2.2.3 离心过滤法 |
2.2.4 电化学氧化法 |
2.3 实验过程 |
2.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3.2 实验过程 |
2.4 纯化前后的碳纳米管表征与分析 |
2.4.1 碳纳米管表面形貌(SEM)及能谱 |
2.4.2 碳纳米管X射线衍射(XRD) |
2.4.3 碳纳米管拉曼光谱(Raman) |
2.4.4 碳纳米管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FT-IR) |
2.5 本章小结 |
3 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3.2.1 碳纳米管的分散性观察 |
3.2.2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3.3 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3.3.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3.3.2 实验过程 |
3.3.3 复合薄膜的表面及断面形貌(SEM) |
3.3.4 复合薄膜的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3.3.5 复合薄膜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 |
3.4 本章小结 |
4 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光电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能 |
4.2.1 复合材料导电机理 |
4.2.2 碳纳米管含量对复合薄膜电导率的影响 |
4.2.3 超声时间对复合薄膜电导率的影响 |
4.2.4 制备方法对复合薄膜电导率的影响 |
4.2.5 热退火对复合薄膜形貌及电导率的影响 |
4.3 光照下复合薄膜电导率的变化 |
4.3.1 聚合物的光电导 |
4.3.2 光照下复合薄膜电导率的变化 |
4.4 有机半导体中的界面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聚苯胺纳米管的原位合成机理及电磁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技术及聚合物纳米材料 |
1.1.1 纳米技术概述 |
1.1.2 一维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 |
1.1.3 导电聚合物纳米结构 |
1.2 聚苯胺低维纳米结构 |
1.2.1 聚苯胺纳米结构的制备 |
1.2.2 纳米结构聚苯胺中的分子结构 |
1.3 聚苯胺纳米管的形成机理 |
1.3.1 硬模板法制备聚苯胺纳米管的机理 |
1.3.2 软模板法制备聚苯胺纳米管的机理 |
1.3.3 其他机理解释 |
1.3.4 影响聚苯胺纳米管形成的因素 |
1.4 聚苯胺纳米结构的电磁学性能 |
1.4.1 聚苯胺纳米结构的电磁学性能 |
1.4.2 聚苯胺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电磁学性能 |
1.5 本论文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苯胺纳米管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2 手性聚苯胺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 |
2.2.3 分析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苯胺一维纳米结构形貌表征 |
2.3.2 聚苯胺纳米管的结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苯胺纳米管的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分析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SA掺杂聚苯胺纳米结构的电导率 |
3.3.2 手性聚苯胺纳米结构的磁学性能分析 |
3.3.3 聚苯胺纳米结构热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苯胺矩形纳米管的形成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产物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胶束的分析 |
4.3.2 聚合过程产物分析 |
4.3.3 聚苯胺矩形纳米管形成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苯胺纳米管电磁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主要实验设备和原料 |
5.2.1 主要实验原料 |
5.3 实验过程 |
5.3.1 批量样品的制备 |
5.3.2 同轴波导试样制备与电磁参数的测试 |
5.3.3 反射率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大批量制备样品的形貌 |
5.4.2 聚苯胺纳米结构的电磁参数分析 |
5.4.3 聚苯胺纳米结构的吸波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纳米管结构聚苯胺的电阻率和磁化率(论文参考文献)
- [1]沿易磁化晶面断裂的片状稀土-过渡金属合金高频磁性和吸波性能[D]. 王鹏. 兰州大学, 2020
- [2]FeSiCr/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D]. 王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碳纳米管(薄膜)及其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D]. 胡云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4]聚苯胺/石墨纳米片复合导电防腐涂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磊. 长安大学, 2016(02)
- [5]功能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 卿旭堂. 南京大学, 2014(05)
- [6]聚苯胺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巨磁阻性能研究[D]. 谷红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1)
- [7]聚苯胺包覆碳纳米管/聚醚酰亚胺抗静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小虎. 北京化工大学, 2012(10)
- [8]新型低维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控制制备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 王小聪. 天津大学, 2011(05)
- [9]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电学性能研究[D]. 王新星. 郑州大学, 2011(04)
- [10]聚苯胺纳米管的原位合成机理及电磁学性能研究[D]. 苟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