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外伤性单侧小关节脱位前路复位固定

颈椎外伤性单侧小关节脱位前路复位固定

一、颈椎创伤性单侧小关节脱位的前路手术复位与固定(论文文献综述)

周建强,张少杰,李志军[1](2021)在《儿童下颈椎内固定术主要术式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颈椎主要为头颈部多维运动提供力学支持,并保护延髓、脊髓生命中枢、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下颈椎一般指C3~7。近年来随着人群出行方式的改变,机动车事故、各类运动创伤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呈逐年增高趋势。儿童(本文指≤12周岁)颈椎损伤与成人相比较为少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脊柱创伤在所有脊柱创伤中约占10%,且多发于儿童的颈椎[1, 2]。

杨俊松,刘鹏,刘团江,闫亮,张正平,张海平,赵元廷,赵勤鹏,邹鹏,陈浩,拓源,贺宝荣,郝定均[2](2020)在《后方骨-韧带复合体损伤分级和严重程度评分对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入路选择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提出一种新的下颈椎损伤评分系统,即后方骨-韧带复合体损伤分级和严重程度评分(posterior ligament-bone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PLICS),并评估其指导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入路选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39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subaxial cervical fracture dislocations, SCFDs)且行单纯前路手术复位固定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354例纳入研究。PLICS评分由左、右侧柱及后柱三方面评分组成。后柱的损伤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赋予1~3分。侧柱损伤的评估包括韧带结构及骨结构,韧带损伤评估即侧块关节半脱位计1分,完全脱位或关节突绞锁时计2分;侧柱的骨折分为轻、中、重三度,分别赋予1~3分。对于侧柱的评估取韧带结构或骨结构损伤的最高得分,与后柱损伤的得分一并纳入PLICS总分的计算。将随访期间出现螺钉松动、钢板移位、颈椎后凸畸形或棘突间隙张开的患者归为失败组,其余患者归为成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PLICS评分,手术前后的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Sssociation,ASIA)分级。结果 35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0±4.0)个月。成功组339例,失败组15例。术后12个月随访时,失败组患者VAS评分由术前(6.9±0.6)分降至(1.9±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81,P<0.0001);成功组患者由术前(5.6±1.0)分降至(1.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52,P<0.0001);两组患者术前(t=-4.948,P<0.0001)及术后12个月随访时(t=-9.076,P<0.0001)VA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功组患者的NDI明显低于失败组(7.1%±1.2%vs 15.7%±2.7%,t=24.993,P<0.0001)。两组患者术前PLIC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77,P<0.0001)。根据PLICS评分绘制单纯前路术后内固定失败的ROC工作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81,95%可信区间为0.943,1.000,当PLICS评分为6.5分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927,敏感度0.994,特异度0.067。综合考虑PLICS评分的临床实用性及PLICS评分为7分时亚分类不同的临床结局,最终将阈值定为PLICS评分为7分且合并单侧重度侧块骨折。结论 PLICS评分系统的建立基于下颈椎后方三柱结构的解剖学基础,既兼顾了双侧侧块、棘突及椎板等骨性结构及侧块关节囊等韧带结构,又依据对每柱骨-韧带结构损伤特点赋值,量化地反映下颈椎后方三柱结构的总体损伤程度。通过两组患者术前PLICS评分与临床疗效的比较观察,最终确定PLICS评分≥7分且同时伴有单侧重度侧块骨折,单纯前路手术后内固定失败的风险较高,可考虑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

刘科,穆智平,聂丕明,孙大卫,张正丰[3](2020)在《下颈椎小关节脱位复位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下颈椎小关节脱位常常导致颈椎三柱结构的破坏,是造成颈脊髓损伤的一个重要和普遍的原因。目前,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尽早复位、彻底减压、恢复椎间高度和颈椎正常序列、重建颈椎的稳定性。尽早复位对脊髓损伤患者来说尤为重要。但复位的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对实现复位和稳定的最佳方法仍然存在争议。笔者复习相关文献,就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作一综述,为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杨春[4](2020)在《高原环境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AO-C型)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单纯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of Cervical spine,FDCS)AO分型C型(AO type C,AO-C)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对2015.1.1-2019.5.31期间因FDCS经颈前入路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随访研究。采集所有病例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损原因、受伤到手术的时间,住院天数,影像学对病损节段及AO分型的诊断;颈椎管矢状径,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来判定FDCS患者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情况,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颈髓功能的判定采用改良版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记录以上指标的术前与术后数据(1周、3、6、12月)。将患者手术前、后的资料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比分析。结果共收治患者267例,行手术治疗者123例,其中行前路手术治疗者87例,符合AO-C型的FDCS并且接受颈前路手术复位者有62例,最后满足随访一年时间的患者有52例。本文研究者中男40例,女12例,年龄分布在24~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8±1.56岁,所有患者伤后3~14天内均完成开放手术治疗,平均8.19±0.42天。病损原因:交通伤30例,坠落伤15例,异物砸伤7例。所有患者的AO分型,具体C型亚型:C1型3例;C2型33例;C3型16例。全部病例均完善术前颈椎“三项”检查:X线(X-ray,X)平片,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重建(三平面+三维),磁共振影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52例经颈前入路行开放复位、固定手术者中,合并关节突绞锁共18例,单侧13例,双侧小5例;多数椎体脱位后的相对移位达50%以上。52例患者均在全麻下延皮纹经颈左前外侧入路切口行病灶清除,尽最大可能的做到彻底减压,均实现复位,达到了恢复颈椎序列、重建稳定性的目的,切口均按时拆线达到一期愈合。有效性的比较:(1)脱位节段术后较术前椎管横截面的侵占比平均恢复率超过60%。经颈前入路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38例,颈前入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14例,一年后骨融合率为92.31%,未见钉板松动,位置良好,钛网无下沉,无再骨折及假关节形成。(2)术后一周患者的感觉平面均有2~4个平面得到恢复,随访超过半年的患者,恢复达3~10(平均为6.5)个平面,肌力的恢复均上升至少一级,ASIA分级亦有1~3级不等,JOA、VAS评分较术前改善率,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术后超过90%的患者可获得较好长期稳定。结论FDCS经前入路手术可行、有效。具有以下特点:1、脱位椎体可在直视下完成复位,无明显因破损的椎间盘及骨折块对颈髓因复位而导致的再损伤;复位简便有效;能够重建稳定性。2、术中出血减少、手术程序得以简化。3、减少了资源消耗,降低了家庭、社会负担。

凌杜华[5](2020)在《颈椎矢状骨折影像学分型及治疗选择》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根据颈椎矢状骨折在CT影像学的表现形态提出分型,并探讨其治疗选择。方法: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02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305例颈椎骨折病例中筛选颈椎矢状骨折病例,根据颈椎矢状骨折在CT上表现的骨折形态进行分型。记录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损伤原因、矢状骨折节段、合并伤及其治疗方式,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进行神经功能的评定,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颈椎矢状骨折与ASIA分级的相关性,并回顾性分析颈椎矢状骨折的治疗方式来探讨其治疗选择。结果:本研究纳入的颈椎矢状骨折病例共17例,占同期颈椎骨折的5.57%。其中男14例,女3例;年龄16-55岁,平均38岁,损伤原因主要为高处坠落9例,交通车祸6例,重物砸压1例,跌倒1例,矢状骨折节段主要分布在C5、C6。根据颈椎矢状骨折CT上表现的骨折形态,提出具体的分型如下:Ⅰ型(单纯椎体骨折型),单纯椎体骨折,无脱位,且不伴有椎弓(椎弓根或椎板)骨折,本组纳入4例,占23.53%(4/17);Ⅱ型(单侧椎弓骨折型),椎体骨折,无脱位,合并单侧椎弓(椎弓根或椎板)骨折,本组纳入3例,占17.65%(3/17);Ⅲ型(双侧椎弓骨折型),椎体骨折,无脱位,合并双侧椎弓(椎弓根或椎板)骨折,本组纳入1例,占5.88%(1/17);Ⅳ型(骨折脱位型):椎体骨折,颈椎脱位,伴或不伴椎弓(椎弓根或椎板)骨折,本组纳入9例,占52.94%(9/17)。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Ⅰ型相比于Ⅳ型,ASIA分级至少高一个等级的可能性是0.023倍(P=0.018),Ⅱ型相比于Ⅳ型,ASIA分级至少高一个等级的可能性是0.01倍(P=0.009)。1例Ⅳ型骨折患者入院4天后因呼吸衰竭、死亡,3例给予Halo-Vest支架固定,其中2例Ⅰ型骨折及1例Ⅱ型骨折,余13例予手术治疗,2例Ⅰ型骨折患者行前路手术;2例Ⅱ型骨折患者行前路手术;1例Ⅲ型骨折患者行后路手术;7例Ⅳ型骨折患者行前路手术,1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与治疗前ASIA分级相比,治疗后1月后3例(18.75%)患者ASIA分级有提升。结论:颈椎矢状骨折作为一种较为少见的颈椎骨折类型,多发生在高处坠落和交通车祸高能量暴力损伤中,伴有严重的脊髓损伤。我们基于CT影像学提出的颈椎矢状骨折分型简单、实用,可反映损伤的严重程度,对治疗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周建强[6](2020)在《儿童下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的有限元建模与力学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建立儿童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研究儿童颈部生物力学特性和损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完整而精细地建立6岁儿童下颈椎有限元模型,在验证该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使用自行数字化设计的个性化系列儿童颈前路锁定内固定系统(颈前路Orion钢板内固定:Anterior cervical Orion plate fixation,ACOP、颈前路椎体锁定钢板内固定:Anterior cervical vertebral locking plate fixation,ACVLP、颈前路单皮质椎弓根锁定钢板内固定:Anterior cervical single cortical pedicle locking plate fixation,ACSLP、颈前路双皮质椎弓根锁定钢板内固定:Anterior cervical bicortical pedicle locking plate fixation,ACBLP),并获“一种颈前路螺钉锁定内固定系统”专利授权(ZL201822056700.9)。对比分析这4种不同的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有限元力学性能、螺钉-骨抗拔出力试验的有限元对比分析,内固定方式的位移情况、应力峰值。结果与结论:1.成功仿真构建了儿童颈部有限元三维模型及复杂的解剖学结构和各椎骨几何尺寸的变化特征,为后续损伤机理研究提供新的计算手段;2.该三维有限元模型在6种工况(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3.各模型中ACBLP椎体及附件所承受应力最小,内固定最好且对临近节段影响相对较小,ACSLP次之;4.颈前路双皮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CBS)中螺钉把持能力或抗拔出能力更出色,而单皮质内固定次之,显示出椎弓根内固定较单纯椎体内固定有更大的稳定性;5.在螺钉拔出过程中,螺钉杆前部承受最大应力,应力向中部及尖部传递过程中呈衰减趋势;6.所有内固定模型中颈椎椎体部位应力峰值最大;7.颈前路Orion螺钉和椎体钉锁定螺钉内固定无螺钉位于椎弓根,故椎弓根几乎无力学传导;8.颈前路单皮质和双皮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后者椎弓根内应力峰值明显高于单皮质。

刘科[7](2019)在《一种新型单纯前路复位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一种新型单纯前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技术报道和病例报道目的:报道一种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特别是伴有严重椎体骨折、小关节突骨折或是陈旧性脱位的新型单纯前路手术复位与内固定技术。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01月至2017年12月收到本组并应用此新型单纯前路技术治疗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病例共63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8例;年龄21-73岁(平48.8±12.2岁);脱位节段分布为C3/4-C7/T1(其中C3/4=4,C4/5=9,C5/6=26,C6/7=22,C7/T1=2);22例单侧脱位及41例双侧脱位;合并创伤性椎间盘突出的有18例,椎体骨折20例,关节突骨折14例;伤后ASIA分级包括17例A级,3例B级,3例C级,23例D级,17例E级。从受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为3-64天(平均9.5±8.5天),随访时间为术后12-24个月(平均16.1±4.5月)。所有患者经前路椎间盘完全切除后,先应用前路后凸偏心撑开技术复位,复位成功则继以前路钢板椎体钉固定,若复位失败则行前路小关节突切除并前路钢板椎弓根螺钉固定。分析其复位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出院后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SIA分级)、融合率等指标。结果:所有的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后凸偏心撑开技术直接复位成功52例(82.5%),其中包括单侧小关节脱位22例,双侧脱位30例,合并椎体骨折15例,关节突骨折7例,术前间隔时间在2周以内46例,2-4周6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6.2±21.9分钟,平均失血量为66.3±37.0毫升。复位失败的11例患者均为双侧小关节脱位,其中有2例为C7/T1小关节脱位,5例存在严重的椎体骨折,7例合并小关节骨折,术前间隔时间平均为16.5±16.4天(包括3例术前时间为2-4周,1例大于4周),辅以前路小关节突切除术,最终均成功复位。末次随访时,经后凸偏心撑开技术复位成功的52例患者,有20例(38.5%)的ASIA分级至少升高1级(其中包括3例术前A级到末次随访时升至2例B级和1例C级;3例术前C级升至D级;14例术前D级升至E级),没有1例出现分级下降。利用前路小关节突切除复位的11例患者中有3例ASIA分级升高1级(其中包括1例由术前A级升至B级,1例由B级升至C级,1例由D级升至E级)。复查融合率为100%,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1.前路后凸偏心撑开技术复位下颈椎关节脱位成功率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2.包含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前路小关节突切除以及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新型单纯前路手术流程治疗下颈椎关节脱位安全有效,特别适用于伴有严重的椎体骨折、小关节突骨折的脱位以及陈旧性脱位。第二部分新型单纯前路手术与传统后-前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回顾对照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对新型单纯前路手术与传统后-前入路手术的手术创伤及临床疗效的比较,寻求一种更优的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2年01月至2017年12月收到本组并行手术治疗的下颈椎关节脱位病例共93例。包括男性80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8.2±11.9岁(21-73岁);车祸伤24例,高处坠落伤28例,其他意外41例;脱位节段分布为C3/4-C7/T1(其中C3/4=6,C4/5=13,C5/6=33,C6/7=33,C7/T1=8);34例单侧脱位及59例双侧脱位;伤后ASIA分级包括29例A级,3例B级,6例C级,36例D级,19例E级。随访时间为术后12-24个月(平均15.9±4.8月)。根据治疗术式分为新型单纯前路手术组(63例)及传统后-前联合手术组(30例)。其中新型单纯前路手术包括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及前路小关节突切除复位技术。对比分析此新型单纯前路手术组与传统后-前联合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节段数、融合率、ASIA分级和JOA评分的改善值等指标。结果:所有的患者(单纯前路组63例和后-前联合手术组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复位成功率均为100%。其中单纯前路组63例患者中,有52例经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成功复位,剩下的11例辅以前路小关节突切除术得以复位。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类型、受伤节段、单/双侧小关节脱位及最初的ASIA分级、JOA评分等基线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前联合手术组手术时间(274.0±114.7 min)明显长于单纯前路手术组(88.6±35.0min)(p=0.000),后-前联合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及固定节段(275.0±183.2 ml;1.4±0.7)明显多于单纯前路手术组(92.5±84.0ml,p=0.000;1.2±0.5,p=0.030)。经过12个月的随访,两组均达到100%的融合率。两组的ASIA分级(p=0.900)及JOA评分(p=0.717)改善值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后-前联合手术相比,包含后凸偏心撑开复位及前路小关节突切除两种技术的单纯前路手术能达到相同的临床疗效,但造成的手术创伤更小,作为一种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新型手术流程,更值得推荐。

刘科,邓珏,张正丰[8](2019)在《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采用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患者63例,其中男55例,女8例,年龄21~73岁(48.8±12.2岁)。脱位节段:C3/4 4例,C4/5 9例,C5/6 26例,C6/7 22例,C7/T1 2例;单侧脱位22例,双侧脱位41例。合并创伤性椎间盘突出18例,椎体骨折20例,关节突骨折14例。伤后ASIA分级:A级17例,B级3例,C级3例,D级23例,E级17例。从受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为3~64d(9.5±8.5d)。复位成功后,椎间置入装满自体骨的cage并用前路钢板椎体钉固定。术后随访9~24个月(15.7±5.1个月)。分析其复位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出院后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SIA分级)、融合率等指标。结果: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直接复位成功52例(82.5%),其中包括单侧小关节脱位22例,双侧脱位30例;合并椎体骨折15例,关节突骨折7例;受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在2周以内46例、2~4周6例;手术时间为76.2±21.9min,术中出血量为66.3±37.0ml。复位失败的11例患者辅以前路小关节突切除术,最终均成功复位。末次随访时,经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复位成功的52例患者中,20例(38.5%)的ASIA分级至少升高1级(3例术前A级患者末次随访时升至B级2例、C级1例,3例由术前C级升至D级,14例由术前D级升至E级),其余32例的ASIA分级保持不变(包括9例A级,2例B级,7例D级及14例E级);融合率为100%,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 :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复位下颈椎小关节脱位成功率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

刘鹏[9](2018)在《基于FSU功能可恢复性的脊柱创伤治疗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众所周知,脊柱创伤的治疗原则包括复位、稳定和减压;前两者针对脊柱的支持功能,后者为脊髓及脊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脊柱的节段间运动功能,对于生活质量有显着影响,然而,在治疗脊柱创伤的过程中,恢复脊柱序列、稳定损伤节段和神经组织减压受到关注,尽最大努力恢复或保留脊柱的运动功能,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不同的解剖节段,脊柱的运动功能对人体的意义存在显着差异。基于理论分析与临床实践,笔者从功能性脊柱单元(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的“功能可恢复性”作为预判指标,来重新思考脊柱创伤中如何尽最大努力保留脊柱活动节段,使脊柱创伤治疗效果在现有水平上有所提升。方法与结果:本研究采用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生物力学研究(有限元模型仿真研究)为主,结合文献回顾与分析。第一章上颈椎创伤—保守与手术治疗对FSU运动功能的影响此部分采用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为主,结合文献分析,研究枕骨髁至C2-3椎间盘这一节段的损伤。综合既往解剖学、运动学、笔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提出“寰椎前份-齿状突-韧带复合体”是寰枢关节运动与稳定的核心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分别阐明寰椎骨折、寰椎横韧带损伤、齿状突骨折的各种治疗对寰枢运动功能的影响;通过13例寰椎骨折保守治疗中期随访的结果,首次对比了国际上最常用的Spence原则和Dickman分型两种方法预测寰枢关节稳定性的准确性差异,结果提示Dickman分型预测准确性高、保守治疗有助于部分保留寰枢关节运动功能;对于Hangman骨折,从损伤机制入手,提出治疗方案的设计不应关注骨折本身,而是应该关注C2-3椎间关节功能是否具有可恢复性。第二章下颈椎创伤—手术策略优化对减少融合FSU数量的影响此部分是在前期下颈椎(C3-7)创伤后稳定性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解读基础上,对优化后的手术策略进行临床验证,以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为主。笔者提出,根据下颈椎FSU的组成部分的功能,界定前、后侧张力带;对具备手术指征的下颈椎创伤,根据张力带损伤侧来选择手术入路与固定方式,可以仅做损伤FSU的固定融合,既可避免内固定失效,又可最大程度保留其余正常FSUs的运动功能。第三章胸、腰椎创伤—融合与减压策略及其对FSU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此部分研究了创伤后胸椎、腰椎FSU椎间关节保留的可能性、融合策略和减压策略。首先通过21个病例平均长达15.9年的影像学随访,观察创伤对胸、腰椎椎间盘退变加速的远期影响,发现终板损伤程度、局部后凸程度是影响退变加速的重要因素,对于预判创伤所涉及的FSU是否具有功能可恢复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其次,以此为基础,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提出对胸腰椎创伤的非融合、选择性融合和全节段融合策略,其中非融合与选择性融合有助于保留创伤FSU的运动功能;根据神经功能不同状态提出减压策略,减压策略对与融合策略具有间接影响。结论:对于高能量创伤导致的椎体骨折或者骨折-脱位,治疗应聚焦于FSU的软性组件—椎体间连接。如果椎间连接具有重新恢复生理载荷下稳定功能的可能性,治疗决策中应该考虑保留运动功能;否则应将脊柱创伤所涉及的FSU予以永久、坚固的融合。结论关键点:1.以“寰椎前份-齿状突-韧带复合体”和C2-3椎间关节的功能可恢复性为基础,有助于深刻理解寰椎骨折、寰椎横韧带损伤、齿状突骨折和Hangman骨折,并妥善地进行治疗决策。2.准确判断下颈椎创伤中张力带失效侧及范围,有助于采用最短FSU固定及恰当的入路选择处理下颈椎创伤,最大程度保留下颈椎正常FSU。3.胸、腰椎创伤处理中评估终板损伤程度、局部后凸畸形等因素有助于预判损伤FSU是否具有功能可恢复性。对具有可恢复性的FSU及时采用内固定治疗,可以采用非融合或者选择性融合策略,以最大程度保留FSU活动度;对已丧失FSU运动功能恢复可能者,则融合该节段以获得永久稳定。

王宇航[10](2018)在《单纯前路和前后联合手术治疗伴有后方结构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对比》文中认为目的:探索有后方结构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单纯前路手术的疗效和适应症。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治疗的2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均有椎体骨折脱位、椎间盘损伤和神经学症状,并分别或同时存在椎间小关节骨折脱位、椎板骨折、棘突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等后方不稳定的情况。28例患者采用不同术式,10例患者行单纯前路手术,并在前路手术内固定完成后拍摄颈椎前屈位片评价颈椎稳定性,设为实验组。18例患者行前后路联合手术,设为对照组。随访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评估颈椎稳定性等情况,比较年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术前、术后椎间高度、Cobb角、JOA和VAS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例的年龄和住院时间无显着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病例术后椎间高度、Cobb角、JOA和VAS评分均较术前好转,有显着差异(P<0.05);而组间术前、术后椎间高度、Cobb角、JOA和VAS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除1例患者神经功能未改善外,其余患者Frankel分级均得到1--2级改善,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内植物情况良好。结论:伴有后方结构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在前路手术后通过术中前屈位片评价,认为稳定的病例可以不行后路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并且具有损伤小等优势。

二、颈椎创伤性单侧小关节脱位的前路手术复位与固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椎创伤性单侧小关节脱位的前路手术复位与固定(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下颈椎内固定术主要术式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儿童颈椎的发育特征
2 常用的患儿下颈椎手术
    2.1 经前路下颈椎内固定术
    2.2 经后路下颈椎内固定术
    2.3 经前-后联合入路下颈椎内固定术
3 总结与展望

(4)高原环境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AO-C型)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临床表现
        1.1.3 专科查体
        1.1.4 影像检查
    1.2 治疗
        1.2.1 术前准备
        1.2.2 手术方法
        1.2.3 术后处理
    1.3 患者随访情况
    1.4 并发症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术前基本资料及占比情况
    2.2颈椎管矢状径的比较
    2.3 对比手术前后JOA、VAS评分
    2.4 ASIA分级比较
3 讨论
    3.1 FDCS 及 SCI 的致病机制
    3.2 FDCS的治疗原则
    3.3 治疗术式的演变
    3.4 前路复位固定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基础
    3.5 前路手术治疗的提出
    3.6 前路手术治疗的优点
    3.7 研究局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FDCS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
学习期内发表论文
致谢

(5)颈椎矢状骨折影像学分型及治疗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收集并筛选病例资料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记录一般及临床资料
    2.4 治疗方式
    2.5 临床疗效评估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颈椎矢状骨折病例一般资料
    3.2 颈椎矢状骨折的X线表现
    3.3 颈椎矢状骨折的MRI表现
    3.4 颈椎矢状骨折的CT表现
    3.5 颈椎矢状骨折分型
    3.6 颈椎矢状骨折分型与ASIA分级的相关性
    3.7 颈椎矢状骨折治疗方式
4. 讨论
    4.1 颈椎矢状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4.2 颈椎矢状骨折的损伤机制
    4.3 颈椎矢状骨折的非手术治疗
    4.4 颈椎矢状骨折的手术治疗
    4.5 颈椎矢状骨折合并伤及并发症的治疗
    4.6 颈椎矢状骨折的预后
5. 结论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成果
致谢
附件

(6)儿童下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的有限元建模与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6岁儿童下颈椎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有效性验证
    1.0 引言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C4/5间盘摘除后下颈椎前路内固定技术的有限元比较
    2.0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4种内固定模型螺钉-骨抗拔出力试验的有限元分析
    3.0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儿童下颈椎内固定术相关诊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7)一种新型单纯前路复位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一种新型单纯前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技术报道和病例报道
    2.1 引言
    2.2 资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新型单纯前路手术与传统后-前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回顾对照研究
    3.1 引言
    3.2 资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下颈椎关节脱位复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1.2 手术流程
    1.3 测量与评价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3 讨论

(9)基于FSU功能可恢复性的脊柱创伤治疗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上颈椎创伤—保守与手术治疗对FSU运动功能的影响
1.1 前言
1.2 寰椎骨折
    1.2.1 材料与方法
    1.2.2 结果
    1.2.3 讨论
1.3 枢椎骨折
    1.3.1 齿状突骨折
    1.3.2 创伤性枢椎滑脱
1.4 寰枢椎复合型骨折
1.5 核心观点汇总 第二章 下颈椎创伤—手术策略优化对减少融合FSU数量的影响
2.1 前言
    2.1.1 下颈椎FSU的运动学特征与功能解剖
    2.1.2 下颈椎创伤的分型与争议
2.2 基于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解读的下颈椎创伤手术策略优化:临床病例验证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3 核心观点汇总 第三章 胸、腰椎创伤—融合与减压策略及其对FSU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3.1 融合策略研究1—胸、腰椎椎体骨折对相邻椎间盘退变程度的长期影响
    前言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1.4 结论
3.2 融合策略研究2——胸、腰椎骨折选择性融合策略临床应用初探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2.4 结论
3.3 胸、腰椎骨折减压策略研究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
    3.3.3 讨论
    3.3.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脊柱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单纯前路和前后联合手术治疗伴有后方结构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对象和方法 2.2
    一般资料 2.3
    手术方法 2.4
    术后处理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手术情况 3.3
    稳定性情况 3.4
    JOA、VAS
    评价 4
    讨论 4.1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原则及治疗现状 4.2
    选择单纯前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适应症 4.3
    单纯前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优点 4.4
    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手术注意事项 4.5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颈椎创伤性单侧小关节脱位的前路手术复位与固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下颈椎内固定术主要术式研究进展[J]. 周建强,张少杰,李志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04)
  • [2]后方骨-韧带复合体损伤分级和严重程度评分对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入路选择的价值[J]. 杨俊松,刘鹏,刘团江,闫亮,张正平,张海平,赵元廷,赵勤鹏,邹鹏,陈浩,拓源,贺宝荣,郝定均. 中华骨科杂志, 2020(22)
  • [3]下颈椎小关节脱位复位方法研究进展[J]. 刘科,穆智平,聂丕明,孙大卫,张正丰. 中华创伤杂志, 2020(06)
  • [4]高原环境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AO-C型)的疗效分析[D]. 杨春. 西藏大学, 2020(02)
  • [5]颈椎矢状骨折影像学分型及治疗选择[D]. 凌杜华.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6]儿童下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的有限元建模与力学分析[D]. 周建强.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7]一种新型单纯前路复位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D]. 刘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8]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J]. 刘科,邓珏,张正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9(01)
  • [9]基于FSU功能可恢复性的脊柱创伤治疗策略研究[D]. 刘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10]单纯前路和前后联合手术治疗伴有后方结构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对比[D]. 王宇航. 中国医科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颈椎外伤性单侧小关节脱位前路复位固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