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摊铺稳定层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管晓炜[1](2020)在《机场飞行区工程关键节点施工测量方法和不停航施工组织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鉴于航空运输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的优势,机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各个地区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在各地大力建设新机场的同时,现有机场的迁建及改扩建等项目频繁上马,机场建设任务日益繁重。测绘工作贯穿机场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机场建设中涉及到的各种测量技术、方法、工序及施工组织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飞行区不停航状态下的施工测量与施工组织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可实践的解决方案,对3D数字化路面摊铺系统在机场建设中应用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获得了有益结论。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立足于多个民航机场飞行区项目施工测量实践,对民航机场飞行区施工从控制点布设、复核、加密到道面施工中涉及到的关键施工节点所采用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完成了民航机场独立坐标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其与地方坐标系统坐标转换方法研究,对适合机场施工测量的控制点平面和高程复核的方法,控制网布设技术要求和精度要求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用于民航机场永久控制网建立和维护的方法与建议。针对机场不停航施工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开展测量工作和进行施工组织提出了完整可行的解决方案,实际的机场建设实践应用证明了该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及有效性。飞行区不停航施工是在机场航班结束后进行,其原则是两个保证和两个必须。两个保证是保证飞行安全和机场正常运营,保证不停航施工顺利进行。围绕上述原则,对如何通过正确的测量方法,结合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方案,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浪费施工用料,提高施工效率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机场飞行区不停航施工测量和施工组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同类型的施工项目提供了参考。对3D数字化路面摊铺系统在机场不停航施工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与使用验证,分析了该系统的可操作性及优缺点,明晰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为类似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该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马宝君[2](2020)在《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量不断增加,高速公路桥梁等项目日渐增多、建设进程快、发展迅猛成为目前交通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而随着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桥梁持续进行大力的开发建设,并不断地投入生产运营,导致前期建成的高速公路桥梁势必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病害。高速公路的桥梁是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其中桥面作为病害集中暴发区,总是会成为问题的焦点。高速公路桥面铺装病害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速公路的运营成本,更是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故需从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控制,研究高速公路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从根本上降低病害的发生,提高高速公路桥梁等的服役时间,降低其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造价,并且减少工程养护成本支出,从整体上提升高速公路桥梁等在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本文以渭武高速公路陇南段的建设为研究背景,研究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混合料配合比和组合结构的物理性能指标。首先针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早期损伤及病害成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现,路面在施工和使用初期,主要有材料原因相关的病害有路面的表层裂缝、面层变形、铺装层表面损坏、层间的粘结防水损坏等。其次分析病害原因,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入手探讨路面铺装层结构,发现初期病害的成因主要有桥面铺装层受力工况和材料的力学性能不相适应、荷载的计算不完全、铺装层间粘结的粘结度不够、原材料质量控制不足等。结果表明:防水层的粘结强度对路面主体结构的整体受力变形影响显着,防水粘结层的质量直接决定公路桥面铺装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能;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层上面层粗集料宜采用石灰岩及玄武岩等碱性有机制砂,下面层粗集料宜采用石灰岩碎石;细集料宜采用碱性石灰岩机制砂;上面层沥青宜采用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为70#石油沥青,改性剂掺量为4%;下面层沥青宜采用70#石油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矿粉宜采用洁净的优质石灰岩粉为原材料等。最后研究了铺装施工原材料性能的技术性能要求,研究了铺装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总结了沥青施工各环节的控制要点。结果表明:上面层为满足良好的抗车辙、抗滑和抗渗性能,宜采用具有较好的抗疲劳和低温缩裂性能的SMA-13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控制在3-4.5%之间;下面层采用高温稳定性较好的SUP-20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控制在4%;为提高路面防水粘结材料的抗剪和抗拉的性能,采用抗渗性能为承受0.05MPa的SBR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桥梁铺装层的主要粘结材料;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施工质量控制应从混合料的拌和控制、运输控制以及施工控制等各方面进行。
林彬[3](2020)在《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为改善钢桥面铺装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对山东胜利黄河公路大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等六座国内典型钢桥铺装调研的基础上,对钢桥面铺装层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及层间粘结性能等展开了试验研究,最后在依托工程上实施了钢桥面铺筑技术的应用。GA10配比设计中粉胶比相同的情况下,关键筛孔(0.075mm、2.36mm和4.75mm)通过率对GA10性能的影响较大:0.075mm、2.36mm筛孔通过率越低,则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越好;4.75mm筛孔通过率越高,则高温和低温性能都比较好。粉胶比相同的情况下,GA10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性和贯入度增量主要受沥青胶浆比例的影响。0.075mm筛孔通过率越低,则流动性越差,贯入度增量越小。集料棱角性对GA10贯入度增量和低温破坏应变影响较大,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不宜采用棱角性过强的集料。防水粘结材料类型对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体系影响显着。本文采用的TOPEVER材料在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力学等方面均优于Eliminator。根据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桥面铺装施工及营运结果,本文研究成果在依托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袁平平[4](2020)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及经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行车流量和行车荷载与日俱增,水泥混凝土路面凭借其在公路建设中的诸多优势,在我国的使用比例很大。但与日俱增的使用年限,在极端天气、湿度和地质条件等作用下,使得诸如开裂、破碎、板角断裂和脱空等不同方面的病害愈加频繁,从而严重影响了道路车辆的行驶安全,制约了其作为城市主干路的交通服务能力。因此,未来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白改黑”项目必然逐渐成为城市道路改造的趋势,对实现城市道路全寿命周期内的投资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技术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白改黑”展开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评价方法,即引入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和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到“白改黑”技术方案评价体系中,为后期选择最优技术方案提供理论支撑。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单件产品研制和生产的成本不足以用来判断产品总费用的多少,决策人员应该将生产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这两方面进行结合,考虑总体成本。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研究:(1)分析了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基于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引入到项目技术经济分析体系中,实现项目以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包括其概念、特点以及进行经济评价的标准,并论述了全生命周期费用管理的必要性,为项目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和技术经济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本文研究案例项目建设的自然环境及公路现状概况、对国内三种常用的“白改黑”技术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包括各方案的特点、施工要求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三种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各方案实施方法及流程的异同,比较了三者的优缺点,界定了适用范围。(3)以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项目为实例,选择了目前成熟的直接罩面技术方案、冲击碾压技术方案和碎石化技术方案三大类技术方案,对比分析了各技术方案的优势与适用性。通过全寿命周期理论得出各技术方案的全寿命周期费用,然后利用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对上述三种技术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合理性分析以及社会影响性分析,最后综合比选得出最优方案。本文通过研究论证,在“白改黑”技术方案评价体系中,引入全寿命周期理论和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为“白改黑”技术方案选择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能够实现道路工程建设“降本增效”的目的。
高涛涛[5](2020)在《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沥青混凝土极佳的防渗性能和良好的变形能力,在土石坝中作为防渗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施工过程中,心墙层间结合是施工的重点,同时也是心墙结构的薄弱环节。施工中常对已冷却的结合面采取加热措施来保证其层间结合质量,随着国产沥青品质的提高以及施工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沥青混凝土常规温度下层间结合已在碧流河水库大坝等工程得到应用。《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363-2016中常规温度下层间结合质量因缺乏相关强度试验验证而未列入施工规范,因此对常规温度下层间结合质量展开相关强度试验验证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展开相关研究,为此前往纳达水库工程和苏洼龙水库工程进行相关试验。在纳达水库工程摊铺试验中,采用人工摊铺方式研究红外线加热和火焰喷灯两种常用加热方式下结合面的防渗性能和力学性能,以及红外线加热70℃、50℃、30℃和不加热四种不同温度下结合面的防渗性能和力学性能。在苏洼龙水库摊铺试验中,现场通过机械摊铺对层间冷结合和热结合进行力学性能研究,同时对日连续施工多层工况下层间结合进行力学性能研究。通过分析上述试验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人工摊铺时,红外线加热和火焰喷灯加热两种加热方式下结合面力学强度和防渗性能无明显区别,但变形能力方面红外线加热优于火焰喷灯加热。(2)红外线加热四种结合温度下结合面的力学性能和防渗性能表明,层间结合加热温度对层间结合质量无明显关系,主要原因为上层沥青混合料“排气”过程中进一步使结合面温度上升,淡化了加热效果。(3)机械摊铺沥青混凝土时,日施工一层情况下,冷结合面是否加热对结合面力学性能方面无明显区别,与红外线加热不同温度下层间结合力学性能结论一致。(4)机械摊铺连续施工时,底层沥青混凝土层面温度为100~110℃,结合面力学强度优于日施工一层情况下层间结合强度,但变形能力较弱于日施工一层工况下试件变形能力。建议连续多层施工时,可等待层面温度进一步降低再进行施工操作。(5)综合分析两个工程项目层间结合研究结论,两个工程项目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施工中,均可采用层间冷结合处理方式。同时其结合面强度研究成果可为规范的下次修订提供参考。
黄欢[6](2020)在《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受铺筑厚度的制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实际中多采用分层施工,层间的连续状态为非连续状态,不满足于设计过程的层间连续,非连续状态的层间方式降低了完整基层的承载能力,造成基层受力不利。本文以试验研究不同层间状态的路用性能和有限元建模分析不同层间状态的力学性能为核心,探究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的基层的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国内现状调查与分析。(2)原材料试验及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3)大厚度基层材料路用性能实验研究。包括不同层间状态的基层材料劈裂强度、弹性模量、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等。(4)基层不同施工方式(分层、全厚施工)路面力学特性分析。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整层施工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分层施工基层结构之间力学性能。(5)大厚度基层施工技术研究。本文主要结论:(1)室内试验共模拟3种不同层间结合状态中,完全连续状态层间结合状态良好。(2)不同层间状态,试件抗压强度差异明显,龄期为7d时,完全连续试件强度比半连续状态高15.7%,比光滑状态高18.2%。不同龄期的试件,强度规律相同。(3)不同层间状态的小梁试件抗折强度差异明显,完全连续状态试件的抗折强度比半连续状态高51.2%,比光滑状态高73.5%。(4)不同层间状态影响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回弹模量。(5)不同层间状态,试件的劈裂强度没有明显差异。这应该和劈裂强度施加荷载的方式有关。(6)在标准轴载作用下,大厚度基层路面结构路面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采用分层施工的路面结构,路表弯沉减小14.3%,基层层底拉应力减小7.3%;在重载作用下,大厚度基层路面结构路表弯沉减小11.4%,基层层底拉应力减小13.0%。(7)在标准轴载作用下,整层施工时,基层厚度为30cm与分层施工36cm在层底拉应力指标是相同的,即整层施工可减小基层的设计厚度。
王彩虹[7](2020)在《基于预防性养护的小粒径超薄罩面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部分地区缺乏行之有效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手段,结合当前道路安全、舒适等建设管理要求,本文基于公称最大粒径4.75mm开展一种小粒径开级配超薄罩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组成选定、采用级配为OGFC-5、对比两种不同的高粘沥青混合料性能,确定各自的沥青用量,其次深入开展性能试验研究,综合评价两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抗水损坏性能、排水性能、抗滑性能、耐久性能,最终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在确定好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之后,在ABAQUS有限元模拟下,利用正交设计法设计出试验方案,变化罩面材料模量、修复层厚度、粘结界面材料等参数计算出对路面最大竖向变形量、罩面与旧路面层间最大剪应力性能指标,利用灰关联算法判断各因素对路面最大竖向变形和旧路面层间最大剪应力影响力的大小,通过SPSS软件计算建立因素与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方程,借助MATLAB软件分析,可得出罩面材料模量、修复层厚度、粘结界面材料最佳组合解。对小粒径超薄罩面施工技术展开探讨,其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运输、粘层的施工、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接缝的处理以及后期养护和质量检测等相关施工过程,为现场施工进行有效的指导。
井彩霞[8](2019)在《内蒙古地区农村公路全寿命期能耗及碳排放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公路建设事关千家万户,关系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根本利益,也是通往城市的人员及商品流动的基础通道,农村公路建设全寿命周期内能耗及排放总量巨大,影响着我国公路节能减排的整体实施效果。论文研究内蒙古地区农村公路寿命周期内对环境造成影响,选取内蒙古地区三种典型路面结构,进行了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的能耗与碳排放测算,并结合环境评价模型对典型路面结构进行了比选,为内蒙古地区绿色农村公路及“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论文分析了LCA方法工程应用基本理论,查阅了LCA在公路工程领域内的相关应用,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框架分析了农村公路寿命周期内筑路材料生产、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运营养护、改建拆除四个阶段消耗影响因素,确定能耗计算范围,选取1km长的农村公路为单元,利用实际工程的清单用量,建立计算模型,测算结果表明模型合理正确。筑路材料生产阶段是农村公路建设期能耗最高、排放最多的阶段;由于水泥掺量较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三种路面结构中总能耗最高,但在综合考虑三种路面结构的服役寿命后,砂石路面能耗最大,水泥路面能耗最小。论文采用环境设计提出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对三种路面结构在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内排放的废气划分为全球变暖、光化学烟雾、富营养化以及酸化四类环境影响,运用标准化统一了四类环境影响中代表气体的量纲,通过加权将四类环境影响统一量纲,得出了三种路面结构的环境影响值并综合了服役寿命。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路面;农村公路在全寿命周期内会增加上述四种环境影响发生的概率,其中光化学烟雾发生的风险最高。农村公路采用水泥路面最为环保,其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便于小体量施工,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手段降低水泥生产能耗与排放,可进一步降低环境影响。
张兵[9](2019)在《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全球沥青路面原材料越来越短缺,以及节能减排、绿色环保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利用废旧轮胎加工成橡胶粉后加入到沥青中,制成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以及公路管理和建设部门的亲睐。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结合了橡胶沥青的优点,在橡胶沥青的制造原料中加入了其他相关工业原料,从而对橡胶沥青进行改进而获得的产品。改进后的稳定型橡胶可满足日常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主要包括:(1)其独特的缓冲性能使车辆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保持更低的噪声;(2)提高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3)在强紫外线照射的状态下能够保持较高的稳定性;(4)具有独特的不易沉淀特点;(5)有足够的吸光能力,避免司机受地面反射光的影响。正是基于这些特点,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可用于道路路面的表面磨耗层。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市政道路为依托,进行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的应用研究。着眼于将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用于城市道路超薄表面层或大修道路超薄加铺罩面,本文系统研究了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的工程适用条件、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施工工艺等,论证了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超薄混合料在道路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从而为其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卢斌[10](2019)在《快速同步施工型超薄沥青磨耗层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高速发展,我国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的目标和要求也更加高效、安全、合理和快速化。同时随着公路建设的高质量和快速化,我国大量公路的养护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实现高效率的同时保证养护质量。其中快速养护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快速且应用较多的新方向。超薄沥青磨耗层是近几年来养护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超薄沥青磨耗层能有效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抗噪性能,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能够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因此快速同步施工型超薄沥青磨耗层的研究便十分具有意义。本文通过对快速同步施工型超薄沥青磨耗层的配合比设计、层间粘结性能和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整个超薄磨耗层的配合比设计阶段进行系统研究,以使其级配更加适合快速同步的施工要求。选用更适合磨耗层的沥青和集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的研究。结合施工特点分析确定采用间断级配形式,结合我国相关级配的研究初步确定了超薄磨耗层的级配范围。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级配类型对超薄沥青磨耗层的影响,采用修正后的贝雷法指标进行评价,提出了修正后贝雷法的推荐参数。同时通过VMA预估法实现超薄沥青磨耗层的级配优选并更易满足设计要求。在体积指标的确定上推荐采用塑封法,同时回归分析了体积法和塑封法的关系,为实际生产设计提供指导。以Superpave设计方法为基础,提出了超薄沥青磨耗层混合料设计体系。结合修正后贝雷法技术指标进行评价,从而进行超薄沥青磨耗层的配合比设计,通过性能试验验证这种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合理性。通过BISA3力学分析软件对层间粘结,最大剪应力进行了分析,针对SBS改性乳化沥青进行开发。通过对不同厚度和水平下的分析,提出了超薄沥青磨耗层的抗剪强度指标要求。通过不同的粘结强度测试方案,提出了粘结强度的技术要求。从而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对粘结强度和抗剪强度的技术要求。基于快速同步施工型超薄沥青磨耗层的设计要求和强度要求,同时结合我国现有且常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手段,对整个生产、运输、摊铺、压实以及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控制及评定标准。
二、浅谈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摊铺稳定层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摊铺稳定层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机场飞行区工程关键节点施工测量方法和不停航施工组织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研究现状 |
1.2.2 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场施工控制测量 |
2.1 民航机场独立坐标系统 |
2.1.1 机场独立坐标系统 |
2.1.2 坐标转换 |
2.1.3 机场独立坐标系与西安1980坐标系的相互转换 |
2.2 机场飞行区施工控制点布设 |
2.2.1 机场控制点精度要求以及控制点的交接 |
2.2.2 平面控制点复测 |
2.2.3 高程控制点复测 |
2.3 平面控制点加密测量 |
2.3.1 导线法测量控制点加密(南京禄口机场) |
2.3.2 GPS静态法加密控制测量 |
2.4 高程控制点加密测量 |
2.5 民航机场永久性控制网的建立和维护的探讨 |
第3章 机场道面不停航摊铺施工 |
3.1 国内沥青混凝土施工发展现状 |
3.2 机场飞行区道面不停航施工方式 |
3.3 不同停航施工方式下道面施工测量和组织方案 |
3.3.1 全天候集中关闭跑道进行跑道大修施工 |
3.3.2 机场正常运转状态下的跑道道面大修 |
3.3.3 不停航施工组织方案要点分析 |
3.3.4 不停航施工技术方案 |
3.4 沥青混凝土道面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分析 |
3.4.1 原材料质量控制 |
3.4.2 混合料质量控制 |
3.4.3 摊铺碾压控制 |
3.4.4 高程及厚度控制,确保摊铺成品厚度,及高程精度 |
第4章 民航机场施工组织及施工测量应用 |
4.1 拓扑康mmg GPS测量系统概述 |
4.1.1 系统工作原理 |
4.1.2 系统的组成 |
4.2 传统摊铺施工存在的问题 |
4.3 配合成套设备应用的施工组织及施工测量方法的改进 |
4.3.1 施工测量方法改进 |
4.3.2 施工组织方案改进 |
4.4 工程应用实例及与传统方法的对比分析 |
4.4.1 工程应用实例 |
4.4.2 数据分析 |
4.4.3 新系统在不停航施工中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桥面铺装结构设计概况 |
1.2.2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概况 |
1.2.3 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发展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选题目的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桥面铺装层病害分析及质量控制 |
2.1 工程实例介绍 |
2.2 桥面铺装层病害调查 |
2.3 桥面铺装层病害原因分析 |
2.3.1 结构理论与设计的影响 |
2.3.2 水的影响 |
2.3.3 温度的影响 |
2.3.4 施工工艺的影响 |
2.3.5 桥面防水粘结层的影响 |
2.3.6 桥面铺装层结构受力的影响 |
2.4 桥面铺装受力情况分析 |
2.4.1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受力特点 |
2.4.2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结构受力分析 |
2.4.3 桥面铺装受力分析结论 |
2.5 材料质量控制 |
2.5.1 集料的质量控制 |
2.5.2 沥青质量控制 |
2.5.3 填料质量控制 |
2.5.4 纤维的质量控制 |
2.5.5 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及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桥面铺装桥面防水粘层材料及性能研究 |
3.1 桥面铺装防水粘层材料应具备的功能 |
3.2 本文研究的防水粘层材料和铺装层结构型式 |
3.2.1 本文研究的防水粘层材料 |
3.2.2 研究的桥面结构型式 |
3.3 不同防水粘层材料的层间抗剪性能 |
3.4 不同粘层材料的层间抗拉性能 |
3.5 不同粘层材料的层间抗渗性能 |
3.5.1 加压渗水试件的制备 |
3.5.2 加压渗水装置的开发与加压渗水试验 |
3.5.3 加压渗水试验结果分析 |
3.6官亭1#特大桥公路桥面铺装工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面铺装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4.1 铺装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确定 |
4.1.1 铺装上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确定 |
4.1.2 铺装下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确定 |
4.2 铺装上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 |
4.2.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2.2 确定最佳油石比 |
4.3 铺装上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性能验证 |
4.3.1 谢伦堡析漏试验检验(烧杯法) |
4.3.2 肯塔堡飞散试验检验 |
4.3.3 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试验检验 |
4.3.4 动稳定度试验检验 |
4.3.5 低温抗裂性检验 |
4.4 铺装下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 |
4.4.1 初选级配 |
4.4.2 沥青用量的估计 |
4.4.3 试验级配的评价 |
4.4.4 选择设计级配的沥青用量 |
4.4.5 最大次数验证 |
4.4.6 设计结论 |
4.5 铺装下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性能验证 |
4.5.1 水稳定性检验 |
4.5.2 高温稳定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施工质量控制 |
5.1 沥青混合料拌合质量控制 |
5.1.1 矿料级配的控制 |
5.1.2 拌合温度的控制 |
5.1.3 油石比的控制 |
5.2 防水粘结层施工质量控制 |
5.2.1 桥面板的准备工作 |
5.2.2 机械设备要求 |
5.2.3 防水粘层材料施工质量控制 |
5.3 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控制 |
5.4 桥面铺装压实质量控制 |
5.4.1 合理的碾压温度 |
5.4.2 合理的压实速度与遍数 |
5.4.3 压实中的其他问题 |
5.4.4 沥青混合料碾压工程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渭武高速公路官亭1#特大桥桥面铺装工程性能检测 |
6.1 检测指标要求 |
6.2 检测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钢桥面铺装病害实例调查与分析 |
2.1 山东胜利黄河公路大桥 |
2.1.1 概述 |
2.1.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1.3 桥面破坏原因 |
2.2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 |
2.2.1 概述 |
2.2.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3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 |
2.3.1 概述 |
2.3.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3.3 桥面铺装影响因素 |
2.4 安庆长江大桥 |
2.4.1 概述 |
2.4.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4.3 桥面病害原因 |
2.5 南京第二长江大桥 |
2.5.1 概述 |
2.5.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5.3 桥面铺装影响因素 |
2.6 润扬长江大桥 |
2.6.1 概述 |
2.6.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6.3 桥面病害原因 |
2.7 钢桥面铺装主要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
2.7.1 裂缝 |
2.7.2 车辙 |
2.7.3 脱层、推移 |
2.7.4 鼓包 |
2.7.5 坑槽 |
2.7.6 其他破坏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桥面铺装层混合料级配优化 |
3.1 钢桥面铺装用SMA混合料优化 |
3.1.1 原材料选择 |
3.1.2 SMA材料组成设计与优化 |
3.2 基于体积设计法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3.2.1 原材料性能检测 |
3.2.2 基于体积设计法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3.2.3 基于逐级填充理论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研究 |
3.2.4 小结 |
3.3 浇注式(GA)沥青混凝土优化 |
3.3.1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 |
3.3.2 浇注式沥青结合料性能试验 |
3.3.3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性能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及其层间粘结性能研究 |
4.1 影响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性能因素研究 |
4.1.1 试件放置时间对贯入度的影响 |
4.1.2 试验温度对贯入度的影响 |
4.1.3 不同级配对贯入度的影响 |
4.1.4 不同矿粉对贯入度的影响 |
4.2 防水粘结层 |
4.2.1 防水粘结层性能验证 |
4.2.2 组合结构疲劳性能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桥面铺装技术在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中的应用 |
5.1 工程背景 |
5.1.1 气候条件 |
5.1.2 交通条件 |
5.1.3 桥面主要结构参数 |
5.1.4 其他条件 |
5.2 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桥面铺装方案 |
5.3 铺装材料技术要求 |
5.3.1 行车道防水粘结层 |
5.3.2 行车道沥青混合料铺装层 |
5.3.3 排水管及填缝料 |
5.4 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桥面铺装施工技术要求 |
5.4.1 铺装施工基本规定 |
5.4.2 铺装层施工准备 |
5.4.3 试验路铺装 |
5.4.4 喷砂除锈及防腐层 |
5.4.5 边缘防、排水处理 |
5.4.6 改性沥青加工与贮存 |
5.4.7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施工 |
5.4.8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
5.4.9 SMA混合料施工 |
5.4.10 施工缝设置与处理 |
5.4.11 交通开放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及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技术经济分析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 |
2.1.1 全寿命周期理论 |
2.1.2 全寿命周期经济评价标准 |
2.1.3 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必要性 |
2.2 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学分析 |
2.2.1 技术经济分析内容 |
2.2.2 技术经济分析原则 |
2.2.3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
2.3 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评价 |
2.3.1 施工方案经济分析内容 |
2.3.2 施工方案经济指标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分析 |
3.1 双港大道建设环境分析 |
3.1.1 沿线自然环境分析 |
3.1.2 显现沿线公路现状 |
3.2 “白改黑”技术方案设计 |
3.2.1 直接罩面方案 |
3.2.2 机械重铺法 |
3.2.3 碎石化方案 |
3.3 “白改黑”技术方案对比分析 |
3.3.1 实施方法 |
3.3.2 实施流程 |
3.3.3 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经济分析 |
4.1 工程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
4.1.1 路面现状分析 |
4.1.2 路面改造方案 |
4.1.3 工程造价概算及其影响 |
4.2 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分析 |
4.2.1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
4.2.2 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
4.2.3 运维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
4.3 施工综合风险分析 |
4.3.1 项目影响分析 |
4.3.2 施工不利风险分析 |
4.3.3 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例应用 |
5.1 项目基本概况 |
5.1.1 基本概述 |
5.1.2 重难点分析 |
5.1.3 实施必要性 |
5.2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组织实施方案 |
5.2.1 资金来源及组织架构 |
5.2.2 高弹橡胶沥青施工工艺 |
5.2.3 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 |
5.2.4 项目完工质量检测 |
5.3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经济效益分析 |
5.3.1 投资估算分析 |
5.3.2 经济评价分析 |
5.3.3 社会效益分析 |
5.4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保障机制 |
5.4.1 质量保障机制 |
5.4.2 进度保障机制 |
5.4.3 安全保障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的发展 |
1.2 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研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沥青混凝土层间结合研究进展 |
1.3 提出问题 |
1.3.1 层间结合加热方式及温度控制问题 |
1.3.2 室内马歇尔成型模拟现场碾压成型的结合质量问题 |
1.3.3 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强度检测问题 |
1.3.4 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和摊铺层数对层间结合性能的影响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难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4.3 本文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4.4 论文结构体系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
2.1 纳达水库工程原材料及配合比 |
2.1.1 工程概况 |
2.1.2 气象条件 |
2.1.3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测 |
2.1.4 推荐配合比 |
2.2 苏洼龙水库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1 工程概况 |
2.2.2 气象条件 |
2.2.3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测 |
2.2.4 推荐配合比 |
2.3 本章小结 |
3 纳达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研究 |
3.1 试验方案设计 |
3.1.1 结合面摊铺方式选择 |
3.1.2 试验场地选择 |
3.1.3 主要施工设备 |
3.1.4 摊铺试验方案 |
3.2 结合面试验段取芯方式 |
3.2.1 结合面横向取芯 |
3.2.2 结合面纵向取芯 |
3.3 两种加热方式下层间结合质量研究 |
3.3.1 两种加热方式下结合面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
3.3.2 两种加热方式下结合面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3.3.3 两种加热方式下结合面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
3.3.4 两种加热方式下层间结合试验结果分析 |
3.4 不同加热温度下层间结合质量研究 |
3.4.1 不同加热温度下结合面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
3.4.2 不同加热温度下结合面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3.4.3 不同加热温度下结合面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
3.4.4 不同加热温度下层间结合试验结果分析 |
3.5 沥青混凝土结合面温度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苏洼龙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设计 |
4.1.1 试验场地选择 |
4.1.2 主要施工设备 |
4.1.3 摊铺试验方案 |
4.2 不同工况下苏洼龙水库沥青心墙结合面强度试验 |
4.2.1 不同工况下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
4.2.2 不同工况下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4.2.3 不同工况下层间结合试验结果分析 |
4.3 纳达水库和苏洼龙水库层间结合研究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典型路面结构 |
1.1.2 (大厚度)半刚性基层的概念及性能 |
1.1.3 半刚性基层应用现状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
2.1 原材料试验 |
2.1.1 水泥 |
2.1.2 粗集料 |
2.1.3 细集料 |
2.2 配合比设计 |
2.2.1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 |
2.2.2 击实试验 |
2.2.3 无侧限抗压强度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试验 |
3.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3.1.1 试验方案 |
3.1.2 无侧限抗压强度(C-B-3) |
3.1.3 无侧限抗压强度(C-C-2) |
3.2 抗折强度 |
3.2.1 实验方案 |
3.2.2 实验数据分析 |
3.3 抗压回弹模量 |
3.3.1 实验方案 |
3.3.2 实验结果 |
3.4 劈裂强度 |
3.4.1 实验方案 |
3.4.2 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厚度(全厚式)基层力学性能分析 |
4.1 力学分析模型及设计参数 |
4.1.1 力学模型 |
4.1.2 设计参数 |
4.2 标准轴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 |
4.2.1 工况一(分层施工) |
4.2.2 工况二(全厚度整层施工) |
4.3 重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分析 |
4.3.1 工况一(分层施工) |
4.3.2 工况二(全厚度整层施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厚度(全厚度)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 |
5.1 施工设备要求 |
5.1.1 摊铺机 |
5.1.2 压路机 |
5.2 施工工艺 |
5.2.1 施工准备 |
5.2.2 施工 |
5.3 试验段施工工艺及质量评价 |
5.3.1 试验段概况 |
5.3.2 施工设备 |
5.3.3 检测数据及质量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7)基于预防性养护的小粒径超薄罩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超薄罩面技术概况 |
1.2.2 小粒径薄罩面性能及粘结层研究 |
1.3 研究的内容 |
1.3.1 小粒径超薄罩面配合比设计 |
1.3.2 小粒径超薄罩面安全性能研究 |
1.3.3 旧路面修复结构性能分析 |
1.3.4 小粒径超薄罩面施工技术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小粒径超薄罩面配合比设计 |
2.1 原材料选择及其性能 |
2.2 矿料级配设计 |
2.3 沥青用量设计 |
2.4 混合料制备及相关技术要求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小粒径超薄罩面性能研究 |
3.1 级配的确定 |
3.2 确定沥青用量 |
3.3 沥青混合料路用安全性能 |
3.3.1 高温稳定性 |
3.3.2 低温抗裂性 |
3.3.3 抗水损坏性 |
3.3.4 抗滑性能 |
3.3.5 排水性能 |
3.3.6 耐久性能 |
3.3.7 层间粘结性能 |
3.3.8 安全性能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旧路面修复结构性能研究 |
4.1 ABAQUS有限元简介 |
4.2 路面结构结构及材料参数 |
4.3 边界条件 |
4.4 荷载类型 |
4.5 接触关系 |
4.6 计算模型假设 |
4.7 路面结构有限模型 |
4.8 正交试验法设计 |
4.9 性能指标灰关联分析 |
4.10 性能指标关系建模 |
4.11 预测分析 |
4.12 本章小节 |
第5章 小粒径超薄罩面施工技术 |
5.1 施工准备 |
5.2 小粒径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
5.3 小粒径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
5.4 粘层施工 |
5.5 小粒径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
5.6 小粒径超薄罩面压实 |
5.7 施工接缝的处理 |
5.8 养护与交通管制 |
5.9 质量控制 |
5.10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内蒙古地区农村公路全寿命期能耗及碳排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能源及排放测算方法现状 |
1.2.2 LCA研究现状 |
1.2.3 LCA在道路工程中应用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全寿命周期及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基础理论 |
2.1 寿命周期定义 |
2.2 方法论与技术框架 |
2.2.1 目的和范围确定 |
2.2.2 清单分析 |
2.2.3 影响评价 |
2.2.4 全寿命周期解释 |
2.3 全寿命周期评价的优点与局限 |
2.3.1 优点 |
2.3.2 局限性 |
2.4 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基础理论 |
2.4.1 对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
2.4.2 清单分析 |
2.4.3 影响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筑路材料环境负荷清单研究 |
3.1 能源系统清单 |
3.2 筑路材料清单分析 |
3.2.1 沥青 |
3.2.2 水泥 |
3.2.3 集料 |
3.3 施工机械清单分析 |
3.3.1 装载机 |
3.3.2 拌合站 |
3.3.3 自卸汽车 |
3.3.4 摊铺机 |
3.3.5 平地机与拖拉机 |
3.3.6 混凝土搅拌机与吸水设备 |
3.3.7 压路机 |
3.3.8 洒水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公路全寿命期能耗及碳排放测算 |
4.1 模板工程农村公路概况 |
4.2 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LCA目的和范围 |
4.2.1 计算范围与边界 |
4.2.2 计算模型 |
4.2.3 功能单元 |
4.3 农村公路筑路材料生产阶段能耗及排放计算 |
4.4 农村公路建设阶段能耗与排放分析 |
4.5 农村公路运营期养护阶段能耗及排放 |
4.6 农村公路结构拆除阶段能耗及排放 |
4.7 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能耗及碳排放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废气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
5.1 清单结果分类 |
5.2 特征化及影响评价 |
5.2.1 全球变暖潜力(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
5.2.2 富营养化潜力(Eutrophication potential, EP) |
5.2.3 光化学烟雾潜力(photochemical ozone creation potential, POCP) |
5.2.4 酸化潜力(acidification potential, AP) |
5.3 综合环境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稳定型橡胶沥青机理与优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配合比设计研究 |
2.1 原材料性能评价与选择 |
2.1.1 稳定型橡胶沥青 |
2.1.2 粗集料 |
2.1.3 细集料 |
2.1.4 填料 |
2.2 目标配合比设计 |
2.2.1 集料筛分及矿料组成设计 |
2.2.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2.3 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 |
2.4 小结 |
第三章 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路用性能研究 |
3.1 高温稳定性 |
3.1.1 试验过程 |
3.1.2 试验结果 |
3.2 低温抗裂性 |
3.2.1 试验过程 |
3.2.2 试验结果 |
3.3 水稳定性 |
3.3.1 试验方法 |
3.3.2 试验结果 |
3.4 层间粘结性能 |
3.5 抗压回弹模量 |
3.6 小结 |
第四章 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工程评价性研究 |
4.1 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适用条件研究 |
4.2 依托工程概况 |
4.3 原路面技术状况评定 |
4.4 病害检测及处治 |
4.4.1 车辙病害 |
4.4.2 裂缝病害 |
4.4.3 其他病害 |
4.4.4 病害处理及技术方案 |
4.5 小结 |
第五章 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要求 |
5.1 一般规定 |
5.2 对原路面的要求 |
5.3 施工准备 |
5.4 铺筑试验段 |
5.5 施工 |
5.6 施工质量控制 |
5.7 施工后路面质量 |
5.8 小结 |
第六章 经济技术效益分析研究 |
6.1 材料价格分析 |
6.2 社会效益分析 |
6.3 小结 |
主要结论及建议 |
1、主要结论 |
2、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快速同步施工型超薄沥青磨耗层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路线 |
第2章 超薄沥青磨耗层的SUPERPAVE配合比设计 |
2.1 引言 |
2.2 试验原材料(原材料要求) |
2.2.1 粗集料 |
2.2.2 细集料 |
2.2.3 填料 |
2.2.4 沥青胶结料 |
2.2.5 层间粘结剂 |
2.3 磨耗层级配 |
2.3.1 磨耗层级配特点 |
2.3.2 级配类型评价分析方法 |
2.3.3 修正后贝雷法参数的确定 |
2.3.4 VMA预估 |
2.4 SUPERPAVE配合比设计 |
2.4.1 SGC旋转压实方法 |
2.4.2 马歇尔击实法 |
2.4.3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确定 |
2.4.4 体积指标的确定 |
2.4.5 配合比设计 |
2.4.6 性能试验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快速同步施工型超薄沥青磨耗层层间粘结性能 |
3.1 引言 |
3.2 层间粘结性能的理论计算 |
3.2.1 典型结构的剪应力 |
3.2.2 厚度对剪应力的影响 |
3.2.3 水平力系数对剪应力的影响 |
3.2.4 层间抗剪指标 |
3.3 层间粘结性能试验 |
3.3.1 粘结强度测试方案及方法 |
3.3.2 乳化沥青的性质 |
3.3.3 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薄沥青磨耗层施工工艺 |
4.1 引言 |
4.2 生产设备要求 |
4.2.1 拌合厂 |
4.2.2 同步摊铺机 |
4.3 乳化沥青用量调整 |
4.4 施工工艺 |
4.4.1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
4.4.2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
4.4.3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
4.4.4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
4.4.5 沥青混合料的接缝处理 |
4.5 质量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浅谈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摊铺稳定层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场飞行区工程关键节点施工测量方法和不停航施工组织实施研究[D]. 管晓炜.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6)
- [2]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D]. 马宝君. 长安大学, 2020(06)
- [3]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研究[D]. 林彬.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及经济分析[D]. 袁平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高涛涛.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D]. 黄欢.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预防性养护的小粒径超薄罩面性能研究[D]. 王彩虹.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8]内蒙古地区农村公路全寿命期能耗及碳排放研究[D]. 井彩霞. 长安大学, 2019(07)
- [9]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的应用研究[D]. 张兵. 长安大学, 2019(07)
- [10]快速同步施工型超薄沥青磨耗层设计与应用研究[D]. 卢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