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统计储量计算方法及金矿地质数据库及数据处理系统的建立

地质统计储量计算方法及金矿地质数据库及数据处理系统的建立

一、地质统计学的储量计算方法及建立金矿地质数据库及其数据处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黄松[1](2020)在《山博赛金矿床地质统计学模型构建与三维成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储量优化估算、成矿靶区预测对于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十分重要。矿床资源储量评估和深边部隐伏矿体的预测定位贯穿于矿床勘探、建设、运营、直至闭坑的整个生命周期。本文以吉尔吉斯斯坦山博塞卡林型金矿床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Surpac、Leapfrog、Supervisor等软件为主要研究工具,在地质多源数据信息挖掘、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以地质统计学和三维成矿预测理论为主要研究方法,完成了山博塞金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地质统计学估值参数优化、资源储量估值评价和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矿区原始地质资料的分析、整理,创建了多源地质数据库,完成了地形、地层、断层、物探异常区、化探异常区、矿化体等各种面模型与体模型的三维建模工作,并对包括岩石类型、矿物类型、围岩蚀变程度与类型、结构与构造类型、氧化程度、风化程度等地质模型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2)通过对影响矿床数据实验变异函数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样品间距、样品组合方法与长度、品位特高值处理、数据偏态分布比例效应等进行的数据分析,明确了多种变异函数影响因素的实施与优化可以保证获得稳定性更高的实验变异函数曲线,同时可以简化后期的变异函数拟合过程。(3)通过Supervior地质统计学软件对矿床主要矿体进行钻孔方向变异函数拟合,提取块金值;完成三方向变异函数拟合,提取搜索椭球体参数和克里格估值参数;计算应用指数模型下的变异函数,并创建对应的转换矩阵。(4)通过克里格临域分析,借助于回归斜率(Slope ofregression,SR)、克里格效率值(Kriging efficiency,KE)以及协方差(Covariance,CO)等指示参数,完成克里格估值相关流程的参数优化。块体尺寸、最大样品数、单孔最大样品数和离散系数等估值参数得到了最优化处理,块体模型估值结果与原始样品结果的相对误差明显缩小,估值结果精度也得到了显着提高。(5)通过普通克里格估值方法完成矿体资源储量估值,并采用品位-体积分段图以及品位-吨位累积分布图对估值结果进行评价;同时,通过指示克里格法、距离幂次反比法对矿体进行二次估值,进而对估值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并对不同估值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系统总结。(6)通过各个控矿因素的距离、密度场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地层约束、断层约束、物探异常区约束、汞锑砷三个化探元素异常区约束以及黄铁矿指示矿物密度分布约束为主要的控矿指标;通过灰色系统理论隶属度的复合计算得到成矿关联度数据;通过将成矿关联度与模糊层次评判法相结合构建模糊互补矩阵和模糊一致矩阵,得到成矿有利度数据;通过建立控矿指标与矿化品位分布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应用到预测矿化块体得到预测品位;最后,结合成矿有利度数据以及矿块预测品位,在山博塞金矿床研究区域圈定了三个主要的勘探潜力靶区。山博塞金矿床三维成矿预测工作的最终研究成果,为类似矿山隐伏矿体三维成矿预测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丁亮[2](2020)在《陕西省山阳县庙梁金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矿化空间分析》文中指出在当下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与应用领域日益扩大的社会背景下,地质三维建模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行业发展结合的典型实例。构建数字矿山,应用三维空间建模技术实现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体建模是实现矿山可视化的基础。这种方法不仅能便捷地实现地质数据时时存储、管理和更新,而且可形象直观的展示各种地质体在空间的形态结构和展布特征,此外在结合地质数据库基础上可分析地质体属性在空间变化规律,如矿体品位变化特征、岩浆岩矿化程度等,是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应用领域。本文以庙梁金矿以往各个阶段勘查地质资料为基础,在系统调查矿区野外地质特征条件下,以3DMine矿业工程软件为工具,构建了庙梁金矿地质数据库、数字地表模型、断层及矿体等实体模型。借助地质统计学中变异函数及变异椭球体等方法,构建实验变异函数,同时用理论变异函数拟合所得结果,在此基础上运用普通克里格和距离幂次反比赋值法对矿体实体赋值,分析变异椭球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各向异性和空间矿化特征。最后在矿体实体模型基础上构建矿体块体模型,结合地质数据库运用普通克里格法对矿体品位赋值,估算资源储量。此次研究阐述了庙梁金矿数据库及多种模型构建方法,在矿体实体模型基础上,利用实验变异函数和变异椭球体分析矿体在空间矿化规律,南北矿体在走向、倾向和厚度方向均存在各向异性特征,北部矿体在该三个主要方向的比值为1.66:1:1,南部矿体的比值为1.15:1:1。北部矿体矿化分布较均匀,相对集中且具有明显坐标变化特征,南部矿体实验变异函数有明显锯齿现象,表示贫富矿交替出现,具有一定的坐标变化性质,是受构造影响的典型表现。在实体模型及数据库基础上构建矿体块体模型和品位模型,得到庙梁金矿的金属资源储量。

刘占宁[3](2019)在《基于分形—地质统计学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研究》文中指出储量估算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贯穿于矿山规划、开发直至闭坑的整个生命周期,对采矿工程师进行资源评估、采矿设计及计划编制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利用已有地质数据实现地质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的基础上,借助距离幂次反比法、克里格方法和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对铁矿、蛇纹岩矿、瓷土矿的矿石品位进行估计。研究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及其特殊形式对距离幂次反比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提升距离幂次反比法估值效果的方法;研究将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引入到资源储量估算领域,对并其估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获得了较好的估值效果;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研究采用了多个矿体类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同种方法对不同矿体类型进行估值研究,检验了不同估值方法在不同矿体中的估值效果,为其它矿山使用该类方法进行估值活动提供了参考依据,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研究以铁矿、蛇纹岩矿和瓷土矿为对象,通过建立三个矿山的三维矿体模型与块体模型,分析了距离幂次反比法、克里格方法、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的估值效果。首先,研究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的其它特殊形式代替欧氏距离作为距离幂次反比法中距离权重计算方式,对闵可夫斯基距离用于距离权重计算中的估值品位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其次,研究了分形克里格方法和普通克里格方法的估值特征,将分形变异函数用于实验变异函数拟合。再次,研究使用训练图像代替变异函数,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引入到资源储量估算领域,并对其改进,提出了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分析了训练图像和离散区间区间数量对估值的影响。最后,横向比较不同估计方法的最优估计结果,分析不同估值方法的估值特征。通过研究铁矿、蛇纹岩矿和瓷土矿矿体品位的估值获得了以下成果。(1)分析了二维矿体剖面直接转换为三维剖面的原理,给出了二维转化为三维过程中的转换关系式,构建了铁矿、蛇纹岩矿和瓷土矿的地质数据库和矿体三维实体模型,确定了铁矿、蛇纹岩矿、瓷土矿的组合样样长。(2)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的其它特殊形式替代欧氏距离,用于距离幂次反比法中距离权重计算是可行的,且计算结果具有稳定性。研究扩展了距离幂次反比法距离权重的计算方式,给出了闵氏距离权重时TFe、Ni、MgO、Li2O和Ta2O5估值品位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样品点数量和品位分布对估值的影响,确定了闵氏距离下最优的品位估值结果。(3)相比于球型变异函数,采用分形变异函数可提升拟合效果,使得估值过程更便捷、估值结果更准确;相比与普通克里格方法,而分形克里格方法的估计结果是有偏的,其有更大的均值偏差;研究给出了分形变异函数、普通克里格方法下品位最优估值结果。(4)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引入到资源储量估算领域,研究了训练图像和离散区间数量对估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训练图像分辨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多点地质统计学的估值效果,但太大训练图像严重影响计算效率,且其并不能完全解决数据事件与数据模式间的匹配问题。在理论上,提升离散区间数量可提高估值准确性,实际上其会降低数据事件与数据模式的匹配率,降低估值准确性。为此,提出了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该方法可克服单纯多点地质统计学估值中低频品位信息不准确的问题。研究给出了混合方法下TFe、Ni、MgO、Li2O、Ta2O5品位的最优估计结果。(5)研究对比了距离幂次反比法、普通克里格方法、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的品位估值结果,分析了估值偏差特征、品位趋势特征、变异函数特征,并获得了如下认识:距离幂次反比法、普通克里格方法、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估计的TFe、Ni、MgO、Li2O、Ta2O5品位的均值较为接近,Ni和MgO品位有较大最小值偏差,该偏差主要受取样方式、品位分布影响,减少参与估值的个样品点数量在一定程度减小最大值和最小值偏差;估值品位与样品品位在变化趋势一致,克里格方法估计的Ni和MgO品位有较大的平滑特性,估值的平滑性同时也受到了样品空间位置的影响;参与估值的样品点数量对估值结果有较大影响,样品点数量越多,样品品位变异函数与估值品位变异函数之间的差异就越大;距离幂次反比法中距离权重计算方式对估值品位变异函数的影响不明显;勘探工程和样品分布同样对估值品位的变异函数是有影响的。混合估值方法的估值结果与距离幂次反比法和普通克里格方法相近,混合方法的估值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准确性,且估值理论更为先进。

娄渝明[4](2019)在《基于地质三维建模的西藏雄村矿区2号矿体深部资源定量预测》文中认为随着近地表矿的不断开采殆尽,寻找深部矿产资源成为未来资源勘查的主要方向,针对深部矿产勘查难度大、开采成本高的特点,需找到一种适应深部矿产定量预测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三维可视化建模方法的出现,为深部矿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它能够有效的预测深部矿产空间分布特征,并提供模型化展示和达到定量预测的目的,对于寻找新的可接替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项目专题《雄村矿集区深部资源潜力评价及靶区优选示范》和西藏天圆矿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横向委托项目《西藏谢通门县雄村矿区矿产勘查》,在典型示范区—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开展深部矿产三维可视化建模与定量预测研究。论文收集了研究区大量原始地质资料和勘探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合、数字化后,建立了西藏雄村2号矿体综合地质数据库,并利用成熟的商业三维地质建模软件Surpac,通过可视化三维建模和综合信息矿床预测的研究方法,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1)收集整理了雄村矿区原始地质资料,建立了2号矿体综合地质数据库,并利用Surpac软件构建了包括地表、矿体、构造、地质体在内的三维矿床实体模型,该模型具有空间属性,通过人机图形交互式操作,可直观的查看地质体内部空间分布特征。(2)对实体模型进行单元块划分,建立块体模型。通过对钻孔化验数据进行组合、特高品位处理后,分别利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和普通克里格法对2号矿体块体模型进行插值,估算得到矿体资源/储量,两种方法估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5%,但普通克里格法不仅考虑了矿体品位的变化性,还能通过方差验证来检验模型的合理性,较距离幂次反比插值方法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3)结合三维模型和地质控矿因素的定量化研究,在块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预测模型,通过证据权法和找矿信息量法对2号矿体深部资源进行预测,圈定了深部有利成矿靶区两处,通过预测模型计算得到深部潜在资源量Cu497189t、Au 19773kg和Ag 70323kg,其预测深度达到900m(海拔3950米),通过预测区与已知矿体的对比,计算出能找到矿的概率超过50%。该结果对今后指导矿区勘查工作部署,提高勘查项目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蒋新艳[5](2018)在《基于3Dmine的矿山三维模型建模及应用 ——以金顶铅锌矿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充分有效的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建立矿山三维地质建模系统相当重要;而在矿山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主要是矿山的数字化与实体模型构建,因此“数字矿山”己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而且是矿山开采和生产的核心部分。论文分析了国内外矿山软件及三维建模的研究现状,详细讨论了矿山三维建模的数据源和数据的特点,在建立矿山模型的数据库中,以勘探钻孔的定位表、岩性表、测斜表、化验表为主,构建矿山地质数据库,在矿山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讨论中,分别就地形模型、矿体模型和巷道模型、块体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行分析描述。基于上述理论与方法,以3DMine软件作为建模工具,构建的矿山地质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金顶铅锌矿实测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实验,首先进行钻孔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表结构的设计与数据的录入;其次利用数据库软件,成功连接数据库与3DMine矿业软件,实现钻孔信息在视图窗口的属性信息显示;最后通过带高程的地形图或散点数据文件、矿体线数据文件、巷道中线或导线网数据文件,利用软件中的建模工具,对资源类型模型、地层模型、地表模型、矿体模型以及巷道模型进行构建。最后对实体模型进行优化与验证处理,分别实现了 3DMine软件下矿山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地形、构造、矿体、资源类型、巷道模型、块体模型的构建,可用于直观展示矿山地下地质地层结构,为矿山开发建设提供辅助决策。

张正民[6](2017)在《陕南汉阴长沟金矿三维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文中提出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不仅能够方便快捷地对地质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显示以及分析,而且可以形象直观地了解和观察地下矿体的分布状况。陕南汉阴县长沟金矿是安康市北部金矿带内重要金矿床之一,近些年来陕西省地矿集团公司第一地质队对该金矿区进行了较多的地表调研、槽探工程揭露、深部钻探和硐探工程验证等地质矿产勘查评价方法研究,积累了该金矿区相关地质矿产资料和数据,但现有的矿产勘查评价工作仅仅是对该区金矿单个矿体空间二维静态的简单描述,不能满足矿产勘查综合研究和实际分析的需求。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地质资料弥补传统的地质信息表达方法的缺陷,本论文以“陕西石泉-旬阳金矿整装勘查区关键基础地质研究”项目为依托基础,借助功能较齐全的Surpac三维建模软件,在综合分析了长沟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沟金矿的三维地质模型,实现了矿体的三维立体显示,探讨了进一步的找矿预测方向。论文主要研究了Surpac建模软件建立模型的原理以及模型建立的方法,提出了建立相应三维模型的创建流程,在此基础上:(1)通过对钻孔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研究Surpac软件地质数据库的类型,建立了长沟金矿区地质数据库;(2)研究了建立矿体实体模型的原理及方法,建立了长沟金矿区矿化体实体模型;(3)研究了建立巷道模型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长沟金矿区巷道模型;(4)研究了地表模型的建立方法,建立了长沟金矿区地表模型;(5)以地质统计学原理为基础研究长沟金矿区金矿化体Au品位空间分布特征并建立了Au品位变异函数模型;(6)研究矿体块体模型的建立原理和方法,建立了长沟金矿区块体模型,并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对块体模型估值,建立了长沟金矿区品位模型。最后,对长沟金矿区东、西部矿化体分别进行Au品位投影等值线图,总结金赋存规律,提出东矿化带沿矿化体向北西方向和深部具有进一步找矿的前景,西矿化带沿走向上向北西和南东方向以及深部向北具有进一步找矿的前景,并分别圈定东、西部矿化体预测靶区,确定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

陈建[7](2016)在《西藏嘎拉勒铜金矿床三维建模及资源量估算》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地质行业带来新的发展与变革,尤其在地质矿产勘查及地质资源量评估的方法上有所改进。传统的二维制图不能真切实际地反映地质体的状况,给矿产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一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为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数字矿山”应运而生,而实现数字矿山的基础就是矿床的三维可视化模拟。利用搜集的矿山原始地质资料建立矿产在地质体中的三维模拟来客观、逼真再现矿体在地下的分布形态、与周围地质体的接触关系等,为矿山的开发和利用指明正确的方向,提高矿山的工作效率,降低矿山的消耗成本。一旦建立矿床的三维模型,便可利用国际通用的地质统计学方法来估算资源量。本文以西藏嘎拉勒铜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充分搜集此矿区的地质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类,研究了地质的主要特征和矿体的产出形态,结合Micromine软件,主要完成了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1)利用整理好的地质资料,导入到MM软件,建立了矿床的地质数据库,根据钻孔数据库建立了矿体模型和地表模型,客观形象再现了矿体的空间特征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2)在地质剖面的解译中,阐明了在剖面上矿体圈定的基本原则。以及在圈定矿体轮廓线时需要注意的事项。(3)分析了样品特征,确定了组合样长为2米,利用平硐矿石的品位变化模拟变差函数并确定了合理的变异函数模型,确定了铜金品位的空间变异特征,建立了空块模型并阐述了搜索椭球体的基本知识,并设定相关参数,利用克里格法进行了空间品位插值,建立了矿体的矿块模型,估算矿体的资源量,并与传统地质方法进行对比。本论文主要以西藏嘎拉勒铜金矿为依托,结合Micro mine矿业软件讨论了矿床的三维建模及资源量估算的方法和原理。通过三维建模,可以形象、逼真地展现矿体的空间形态,应用国际通用的地质统计学方法,结合块体估值技术与Micromine软件,进行的资源量估算工作,以及勘查评价结果的验证,可有效地进行资源量动态管理。该工作方法不仅推进了该矿区矿山数字化建设的进程,所选择的评价参数方法、资源量估算原则等还为其它矿山的相关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方法。

陈健[8](2015)在《3D GIS-Surpac耦合下的金属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数字矿山是当前矿业研究的热点,是各个国家合理开采与利用矿产资源的主要议题之一,而矿床三维模型是数字矿山的基础,也是矿床的数字表征。作为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的一个分支,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结合地质上的逻辑思维和空间上的形象思维,通过信息的动态反馈以获取矿体空间形态变化和品位变化等地质规律。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基于3D GIS矿体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与可视化方法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并基于Surpac软件进行矿产储量计算。主要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在充分分析了已有地质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了分类、转换和处理,并运用Surpac软件检查和验证建模数据,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后建立了地质数据库,为矿体三维建模与储量计算奠定了基础。(2)以构建的地质数据库为支撑,通过对ArcGIS Engine10.1进行二次开发,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语言实现了矿体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与可视化系统算法。首先完成了多层DEMs+B-Rep的混合构模方式的实现算法和IDW空间插值算法,成功构建了三维矿体表面模型;其次实现了四面体剖分算法,对矿体三维表面模型进行网格离散处理,构建出了矿体三维体元模型;最后结合ActiViz.NET三维可视化工具包,实现矿体三维地质模型的可视化并将其集合于3D GIS中。(3)深入研究Surpac软件所支持的三维模型数据格式,通过综合分析后选用PLY格式作为3D GIS与Surpac软件的桥梁,基于面向对象程序语言实现了该文件格式的三维数据模型的输入、输出和拓扑重建,为后续利用Surpac软件对矿体进行储量计算奠定基础。(4)利用Surpac软件对外部构建的矿体三维模型依次进行了样品组合与分析、块体模型构建和品位模型构建的工作,最后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估算了矿体储量。实践结果证实了3D GIS–Surpac耦合下的金属矿体三维模型的构建与可视化和储量计算的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可为国内同类金属矿山的三维建模工作提供参考,促进金属矿床资源开采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刘冉[9](2015)在《蚕庄金矿七里山矿区地质建模及储量估算》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在矿山生产中的普及,矿业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也已被大部分地质工作者所接受,而传统的块段法因其在进行储量计算时存在计算量大、耗时长、精度不够高等不足,正逐渐被其他的储量计算方法所替代。本文以蚕庄金矿七里山矿区数据为例,应用3DMine软件对蚕庄金矿七里山矿区原始地质资料进行整合分析,运用地质统计学中的距离幂次反比法对金矿体进行储量估算,并与传统块段法进行对比,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本文利用3DMine软件,建立了七里山矿区钻孔数据库、地表模型、Ⅰ-1号矿体实体模型、块体模型和品位模型。2.运用地质统计学中的距离幂次反比法对块体进行估值,并按块段分别进行平均品位和平均厚度的计算,结果表明,七里山矿区Ⅰ-1号金矿体各块段的平均厚度较薄,均小于2m,说明矿体总体厚度也较薄,但厚度变化较均匀;各块段的平均品位均在3g/t左右,品位变化较均匀。3.运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对Ⅰ-1号矿体进行储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与传统块段法进行对比,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差不大,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尤其是332矿段。距离幂次反比法大大缩短了人工计算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陈东锋[10](2014)在《大尹格庄金矿床矿体三维建模与矿化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随着三维建模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采矿业界的需要,人们广泛利用三维可视化矿业软件进行地质体三维建模。三维建模能够形象地展现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走向、倾向等地质特征,便于地质人员获得更加深刻形象的认识。在矿体三维建模的基础上,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分析矿体空间变化结构,获得矿体和品位变化形态的空间分布展示,并基于此进行矿体品位估算与资源量的计算。最后计算与合并不同类别的矿化指标,并利用综合后的矿化指标作矿化投影分布,总结出矿化分布规律。本文结合科研项目,对大尹格庄金矿床的若干方面进行了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资料的数字化。数字化内容主要包含勘探线地质剖面图、中段地质平面图、钻孔柱状图、钻孔取样数据以及各种图件、报告和表格,针对不同数据类型采用不同的软件与方法进行提取。对于数字化后的数据,设计了一系列方法进行检查与整合,最终建立形成地质数据库。(2)探究了矿体三维建模的流程与方法。根据大尹格庄金矿床的实际情况,结合勘探线地质剖面图和中段地质平面图的数据,分别建立了两套矿体三维实体模型,并将它们进行综合,得到合理的矿体三维实体模型。(3)基于地质统计学,对①、②号矿体群Au品位进行了空间变化结构分析。利用普通克里格方法和距离反比加权法对矿体Au品位进行了估算,并将估算结果进行三维可视化显示。(4)基于矿体资源量估算结果,结合样品空间定位数据与钻孔轨迹数据,进行了矿化指标的计算与合并,对于合并后的矿化指标进行了立体空间中三个平面的投影计算,得到矿化投影分布图,总结出矿化空间分布规律。

二、地质统计学的储量计算方法及建立金矿地质数据库及其数据处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质统计学的储量计算方法及建立金矿地质数据库及其数据处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山博赛金矿床地质统计学模型构建与三维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金矿床勘查研究现状
        2.1.1 金矿资源分布情况
        2.1.2 金矿主要矿床类型
        2.1.3 卡林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2.2 地质统计学研究现状
        2.2.1 地质统计学的诞生与理论发展
        2.2.2 地质统计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2.3 三维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2.3.1 灰色关联分析法
        2.3.2 层次分析法
        2.3.3 模糊综合评判法
        2.3.4 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3 数据准备与三维地质建模
    3.1 矿床建模流程介绍
    3.2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3.2.1 区域地质
        3.2.2 矿区地质
        3.2.3 矿床类型
    3.3 数据库构建与数据审核
    3.4 三维模型圈定与地质解译
        3.4.1 地形模型
        3.4.2 矿体模型
        3.4.3 地层模型
        3.4.4 断层模型
        3.4.5 地球物理异常区模型
        3.4.6 地球化学异常区模型
        3.4.7 其它地质信息分析
        3.4.8 地质三维模型总结
    3.5 数据预处理
        3.5.1 区域化变量与地质域分析
        3.5.2 样品组合与统计分析
        3.5.3 特高品位处理
        3.5.4 样品分类处理
        3.5.5 无效与缺失样品处理
    3.6 本章小结
4 变异函数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优化拟合
    4.1 变异函数定义和性质
    4.2 实验变异函数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4.2.1 取样间距影响因素分析
        4.2.2 组合长度影响因素分析
        4.2.3 特高品位影响因素分析
        4.2.4 比例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4.2.5 其它影响因素分析
    4.3 变异函数模型拟合与结构分析
        4.3.1 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
        4.3.2 变异函数的套合
        4.3.3 山博塞金矿区理论变异函数拟合
        4.3.4 本章小结
5 块体模型构建与资源储量估算
    5.1 研究内容与方法概述
        5.1.1 普通克里格估值法
        5.1.2 指示克里格估值法
        5.1.3 距离幂次反比法
    5.2 块体模型估值影响因素分析
        5.2.1 块体尺寸KNA分析
        5.2.2 最大样品数KNA分析
        5.2.3 离散化系数KNA分析
    5.3 块体模型估值
        5.3.1 块体模型参数
        5.3.2 克里格估值参数
        5.3.3 克里格估值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矿床地质条件分析与三维成矿预测
    6.1 控矿因素分析与指标提取
        6.1.1 地层信息控矿指标提取
        6.1.2 断层信息控矿指标提取
        6.1.3 地球物理信息控矿指标提取
        6.1.4 地球化学信息控矿指标提取
        6.1.5 矿物分布信息控矿指标提取
        6.1.6 其它信息控矿指标提取分析
        6.1.7 控矿指标与矿化分布相关性分析
    6.2 三维成矿预测体系构建
    6.3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的权重确定
        6.3.1 预测因素隶属度确定
        6.3.2 控矿因素灰度关联法分析
        6.3.3 因素权重值模糊层次法分析
        6.3.4 预测结果与分析
    6.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三维定量成矿预测
    6.5 三维成矿预测成果分析
        6.5.1 预测结果二维可视化分析
        6.5.2 预测结果三维可视化分析
        6.5.3 预测结果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陕西省山阳县庙梁金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矿化空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区交通及自然地理介绍
    1.3 三维地质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庙梁金矿的勘查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二章 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及背景
        2.1.2 区域地层
        2.1.3 区域构造
        2.1.4 区域岩浆岩
        2.1.5 区域矿产
    2.2 矿区地质特征
        2.2.1 矿区地层
        2.2.2 矿区构造
        2.2.3 矿区岩浆岩
        2.2.4 矿区角砾岩
    2.3 矿床地质特征
        2.3.1 矿体地质特征
        2.3.2 矿石特征
        2.3.3 围岩蚀变与变质作用
第三章 地质数据库构建及可视化
    3.1 地质钻孔数据特征
    3.2 地质数据库及存储方式
    3.3 庙梁金矿钻孔数据库构建及可视化
        3.3.1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简介
        3.3.2 3DMine地质数据结构
        3.3.3 庙梁金矿钻孔数据库构建
        3.3.4 庙梁金矿钻孔数据管理及三维可视化
        3.3.5 庙梁金矿钻孔数据库构建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区三维实体建模及可视化研究
    4.1 三维地质建模基本理论
        4.1.1 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4.1.2 数字地表模型构建方法
        4.1.3 3DMine三维实体建模原理及方法
    4.2 矿区数字地表模型
    4.3 矿区实体模型构建
        4.3.1 矿体模型
        4.3.2 断层模型
    4.4 矿区构建实体模型意义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庙梁金矿地质样品统计分析研究
    5.1 地质统计学基本理论
        5.1.1 区域化变量概念
        5.1.2 变异函数理论
        5.1.3 空间变异椭球体模型
        5.1.4 距离幂次反比法与克里格法
    5.2 庙梁金矿地质样品分析
        5.2.1 原始样品统计分析
        5.2.2 特异值处理
        5.2.3 组合样品统计分析
    5.3 庙梁金矿金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5.3.1 实验变异函数计算
        5.3.2 实验变异函数的拟合
        5.3.3 变异函数地质解译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矿区块体模型构建及应用
    6.1 块体模型构建原理及流程
        6.1.1 块体模型构建原理
        6.1.2 块体模型构建流程
    6.2 庙梁金矿块体模型构建
        6.2.1 属性参数设置
        6.2.2 条件约束
    6.3 庙梁金矿品位模型构建
    6.4 庙梁金矿资源储量估算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分形—地质统计学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三维地质建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储量估算与地质统计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分形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5.3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矿山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研究
    2.1 矿山基本特征
        2.1.1 铁矿矿山地质
        2.1.2 蛇纹岩矿矿山地质
        2.1.3 瓷土矿矿山地质
    2.2 矿山地质数据库
        2.2.1 铁矿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2.2.2 蛇纹岩矿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2.2.3 瓷土矿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2.3 三维矿体模型的构建
        2.3.1 铁矿三维矿体模型
        2.3.2 蛇纹岩矿三维块体模型
        2.3.3 瓷土矿三维矿体模型
    2.4 样品统计与组合
        2.4.1 铁矿体样品品位统计与组合
        2.4.2 蛇纹岩矿体样品品位统计与组合
        2.4.3 瓷土矿体样品品位统计与组合
    2.5 本章小结
3 距离幂次反比法改进及应用研究
    3.1 距离类型
        3.1.1 闵可夫斯基距离
        3.1.2 标准化距离
        3.1.3 相关距离
    3.2 距离幂次反比法及其改进
        3.2.1 距离幂次反比法
        3.2.2 品位估值研究方案
        3.2.3 品位估值实现过程
    3.3 铁矿矿体品位估值
        3.3.1 距离权重对TFe品位估值的影响
        3.3.2 样品点数量对TFe品位估值的影响
    3.4 蛇纹岩矿矿体品位估值
        3.4.1 距离权重对蛇纹岩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3.4.2 样品点对蛇纹岩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3.5 瓷土矿矿体品位估值
        3.5.1 距离权重对瓷土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3.5.2 样品点对瓷土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克里格方法在矿石品位估算中的应用研究
    4.1 分形理论
        4.1.1 分形原理提出
        4.1.2 分形特征与分形维数
        4.1.3 矿石品位分形插值
    4.2 变异函数
        4.2.1 有基台模型
        4.2.2 无基台模型
        4.2.3 分形变异函数
    4.3 克里格方法原理及矿石估值
        4.3.1 普通克里格法
        4.3.2 分形克里格方法
        4.3.3 矿石品位估值方案
    4.4 变异函数的拟合
        4.4.1 铁矿样品品位变异函数拟合
        4.4.2 蛇纹岩矿样品变异函数拟合
        4.4.3 瓷土矿变异函数拟合
    4.5 克里格方法估值结果
        4.5.1 铁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4.5.2 蛇纹岩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4.5.3 瓷土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多点地质统计学的改进及应用研究
    5.1 多点地质统计学基本原理
    5.2 SNESIM方法基本原理
        5.2.1 SNESIM方法
        5.2.2 SNESIM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形式
    5.3 SNESIM方法改进研究
        5.3.1 品位估值中的特殊问题处理
        5.3.2 训练图像的建立
        5.3.3 一种新的矿石品位估值方法
    5.4 铁矿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5.5 蛇纹岩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5.5.1 Ni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5.5.2 MgO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5.6 瓷土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5.6.1 Li_2O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5.6.2 Ta_2O_5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矿石品位估值方法的估值特征研究
    6.1 铁矿估值品位对比
        6.1.1 估值品位偏差分析
        6.1.2 估值品位趋势分析
        6.1.3 估值品位变异函数分析
    6.2 蛇纹岩矿估值品位对比
        6.2.1 估值品位偏差分析
        6.2.2 估值品位趋势分析
        6.2.3 估值品位变异函数分析
    6.3 瓷土矿估值品位对比
        6.3.1 估值品位偏差分析
        6.3.2 估值品位趋势分析
        6.3.3 估值品位变异函数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地质三维建模的西藏雄村矿区2号矿体深部资源定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地质建模
        1.2.2 成矿预测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矿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矿区地质概况
        2.2.1 地质概况
        2.2.2 矿体特征
第3章 综合地质数据库的建立
    3.1 资料现状与数据需求
    3.2 地质矿产资料数字化
    3.3 数据库的建立
第4章 三维模型的构建
    4.1 三维模型的构建流程
    4.2 三维模型的构建
        4.2.1 地表模型的构建
        4.2.2 矿体模型的构建
        4.2.3 地质体模型的构建
第5章 块体模型的构建
    5.1 块体模型的构建流程
    5.2 块体模型的品位插值
        5.2.1 距离幂次反比法
        5.2.2 普通克里格法
第6章 综合预测模型
    6.1 预测模型的构建
        6.1.1 提取控矿因素
        6.1.2 证据权重预测模型
        6.1.3 信息量预测模型
    6.2 预测结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基于3Dmine的矿山三维模型建模及应用 ——以金顶铅锌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第二章 金顶铅锌矿的地质概况
    2.1 勘查简史与勘查报告审批情况
    2.2 开采简史
    2.3 矿区地质概况
        2.3.1 矿区地质特征
        2.3.2 矿床地质特征
        2.3.3 资源储量估算
    2.4 基础资料
        2.4.1 建模依据的基础资料
        2.4.2 勘探线坐标网
        2.4.3 基础图件的处理
第三章 金顶铅锌矿钻孔数据库的构建
    3.1 金顶铅锌矿的钻孔数据库
        3.1.1 钻孔数据库的准备工作
        3.1.2 钻孔数据的处理
        3.1.3 钻孔数据库的建立
    3.2 钻孔数据库的校核
    3.3 数据库的三维展示
第四章 金顶铅锌矿矿山三维模型的构建
    4.1 地表模型的构建
        4.1.1 现状及空区
        4.1.2 断层实体模型
    4.2 滑坡面及第四系模型
    4.3 3D地形地质图构建
        4.3.1 主要地层模型建模
        4.3.2 自然类型模型建模
        4.3.3 矿体实体模型建模
        4.3.4 实体模型布尔运算及3D实体矿床
    4.4 巷道模型构建
        4.4.1 水平巷道的建模方法
        4.4.2 直立、倾斜巷道的建模方法
    4.5 块体模型的构建
        4.5.1 块体模型的参数设置
        4.5.2 块体属性设置
        4.5.3 块体赋值
        4.5.4 估值方法及参数设置
        4.5.5 资源统计分析
第五章 金顶铅锌矿三维模型应用分析
    5.1 数据库的即时连接与钻孔数据信息的便捷显示
    5.2 矿山管理
    5.3 露天采场境界设计
    5.4 储量动态管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陕南汉阴长沟金矿三维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区概况
        1.2.1 研究区位置
        1.2.2 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及经济状况
    1.3 研究现状概述
        1.3.1 国内外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三维建模软件的开发现状
        1.3.3 研究区调研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1.6 研究进展及新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矿区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层
        2.1.2 区域构造
        2.1.3 区域岩浆岩
    2.2 矿区地质特征
        2.2.1 矿区地层
        2.2.2 矿区构造
        2.2.3 矿区岩浆岩
    2.3 矿区矿床地质特征
        2.3.1 矿体特征
        2.3.2 矿石特征
        2.3.3 围岩蚀变特征
    2.4 矿区成矿特征分析
第三章 矿区地质数据库的结构
    3.1 地质数据储存方式
    3.2 长沟矿区地质数据库的创建
        3.2.1 Surpac地质数据结构
        3.2.2 长沟矿区地质数据库结构
        3.2.3 地质数据导入过程
    3.3 长沟矿区地质数据库空间显示
    3.4 长沟矿区地质数据库创建意义
第四章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4.1 实体模型的建立
        4.1.1 模型建立原理与方法
        4.1.2 模型建立过程与原则
    4.2 长沟矿区实体模型的建立
        4.2.1 矿化体实体模型
        4.2.2 巷道模型
    4.3 实体模型建立意义
        4.3.1 矿化体实体模型建立意义
        4.3.2 巷道实体模型建立意义
    4.4 长沟矿区地表模型的建立
        4.4.1 地表模型的建立过程
        4.4.2 地表模型建立意义
第五章 长沟矿区地质样品统计分析研究
    5.1 地质统计学基本理论
        5.1.1 区域化变量概念
        5.1.2 变异函数理论
        5.1.3 克里格法插值
        5.1.4 距离幂次反比法
    5.2 长沟矿区地质样品组合分析
        5.2.1 原始样品统计分析
        5.2.2 组合样品统计分析
    5.3 长沟矿区金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5.3.1 实验变异函数的计算
        5.3.2 实验变异函数的拟合
        5.3.3 矿化体品位空间结构特征
第六章 块体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6.1 模型的建立原理与流程
        6.1.1 模型的建立原理
        6.1.2 块体模型的建立流程
    6.2 长沟矿区块体模型的建立
        6.2.1 定义块体模型参数
        6.2.2 添加块体模型属性值
        6.2.3 定义约束
    6.3 长沟矿区品位模型的建立
        6.3.1 样品组合建立品位线文件
        6.3.2 块体模型赋值
        6.3.3 生成品位模型
    6.4 长沟矿区块体品位模型建立意义
第七章 长沟矿区成矿预测研究
    7.1 东矿化带特征
    7.2 西矿化带特征
    7.3 找矿靶区圈定与预测方向
结论与存在问题
    8.1 结论
    8.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7)西藏嘎拉勒铜金矿床三维建模及资源量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软件的研究
        1.2.2 三维建模的模型概念
        1.2.3 资源量估算的方法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大地构造位置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区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矿区地质特征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2.4 围岩蚀变
    2.3 矿体特征
        2.3.1 矿体形态
第3章 矿床地质勘查概况
    3.1 勘查工程的部署
    3.2 勘查工程的地质设计
        3.2.1 工程间距
        3.2.2 工作方法与手段
第4章 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4.1 研究区资料搜集
    4.2 地质数据库构建
        4.2.1 地质数据库设计
        4.2.2 资料整理与入库
        4.2.3 数据库映射与审核
    4.3 钻孔的三维显示
第5章 矿床三维可视化模拟
    5.1 三维地质体建模原理及方法
    5.2 研究区地形模型构建
    5.3 研究区矿体模型构建
        5.3.1 矿体边界的地质解译
        5.3.2 MM软件中直接建模
        5.3.3 借助二维图形导入建模
第6章 资源量估算探究
    6.1 样品数据处理
        6.1.1 样品统计分析
        6.1.2 统计确定组合样长
        6.1.3 线框赋值
    6.2 变异函数拟合
        6.2.1 变异函数拟合
        6.2.2 搜索椭球体建立
        6.2.3 交叉验证
    6.3 块体模型的创建
        6.3.1 块体的划分
        6.3.2 利用搜索椭球体进行品位插值
    6.4 资源/储量估计
        6.4.1 资源量类别划分方法
        6.4.2 资源量估算结果
        6.4.3 资源量估算可靠性评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图 1
附图 2
附图 3

(8)3D GIS-Surpac耦合下的金属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进展
        1.2.2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现状分析
        1.2.3 国内外矿业软件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建模工作准备
    2.1 矿区地质特征
    2.2 矿体地质特征
    2.3 建模原始资料及其处理
        2.3.1 建模原始资料
        2.3.2 原始资料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3.1 三维地质建模基本理论
        3.1.1 三维地质建模概述
        3.1.2 3D数据模型分类及对比
        3.1.3 三维地质建模的空间插值算法
        3.1.4 四面体剖分
    3.2 基于 3D GIS地质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3.2.1 数据库总体设计
        3.2.2 主要数据库表详细设计
    3.3 基于 3D GIS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及算法实现
        3.3.1 三维地质构模数据结构设计与实现
        3.3.2 矿体三维地质模型算法实现
        3.3.3 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系统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3D GIS-SURPAC软件耦合中间件研究
    4.1 SURPAC软件所支持的三维模型数据格式
    4.2 三维地质模型解析
        4.2.1 PLY文件格式存储机制
        4.2.2 三维数据模型的读取与渲染
        4.2.3 三维数据模型的输出
    4.3 三维数据模型转换与实例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SURPAC矿产资源储量计算
    5.1 矿体三维模型实例验证与分析
    5.2 矿体品位建模
        5.2.1 样品组合及基本统计分析
        5.2.2 块体模型
        5.2.3 品位模型
    5.3 储量计算与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蚕庄金矿七里山矿区地质建模及储量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与理论来源
    1.2 国内外矿产储量估算方法总结
    1.3 研究区位置及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工作概述
        1.5.1 研究内容
        1.5.2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2.1.1 胶东群
        2.1.2 荆山群
        2.1.3 粉子山群
        2.1.4 蓬莱群
        2.1.5 第四系
    2.2 构造
    2.3 岩浆岩
        2.3.1 玲珑岩体
        2.3.2 郭家岭岩体
        2.3.3 滦家河岩体
        2.3.4 脉岩
    2.4 区域矿产分布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特征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2 矿体特征
    3.3 矿石特征
        3.3.1 矿石物质成分
        3.3.2 矿石结构构造
    3.4 围岩蚀变
    3.5 成矿阶段
        3.5.1 热液成矿期
        3.5.2 表生期
第4章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介绍
    4.1 三维核心模块
    4.2 测量模块
    4.3 地质模块
        4.3.1 地质数据库
        4.3.2 三维建模
        4.3.3 块体模型
        4.3.4 地质统计模块
        4.3.5 储量计算模块
    4.4 绘图模块
第5章 地质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5.1 钻孔信息数据分析
    5.2 地质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
    5.3 样品组合分析
    5.4 样品基本统计分析
第6章 矿床实体建模
    6.1 地表模型的建立
        6.1.1 地形模型的构建方法
        6.1.2 地形模型的构建步骤
    6.2 实体模型的建立
        6.2.1 剖面转换后提取矿体线
        6.2.2 矿体实体模型
第7章 创建块体与品位模型
    7.1 块体模型技术概述
    7.2 块体模型的创建
        7.2.1 单元块与次级块尺寸确定
        7.2.2 矿体实体条件约束
    7.3 品位模型的创建
        7.3.1 提取各个块段边界线
        7.3.2 单元块单一属性赋值
        7.3.3 建立品位模型
第8章 储量估算
    8.1 平均厚度计算
    8.2 平均品位计算
    8.3 储量估算结果与传统块段法进行对比
第9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大尹格庄金矿床矿体三维建模与矿化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选题依据
    1.2 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地质资料数字化与地质数据库建立
    2.1 矿区地质特征
        2.1.1 矿床地质特征
        2.1.2 矿体地质特征
    2.2 地质资料数字化
        2.2.1 地质资料的收集
        2.2.2 地质资料的扫描数字化
        2.2.3 地质勘探工程数字化
    2.3 数据的检查与整合
        2.3.1 数据的检查
        2.3.2 数据的整合
    2.4 地质数据库的建立
第三章 矿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3.1 地质工程数据模型与构建
        3.1.1 勘探工程模型与构建
        3.1.2 勘探线模型与构建
        3.1.3 地质剖面图模型与构建
    3.2 矿体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与构建方法
        3.2.1 矿体线串模型与圈定方法
        3.2.2 矿体线框模型与连接方法
        3.2.3 矿体块体模型与构建方法
    3.3 大尹格庄金矿床矿体三维模型构建
        3.3.1 基于勘探线地质剖面图的三维实体建模
        3.3.2 基于中段地质平面图的三维实体建模
        3.3.3 结合剖面图与中段图的三维实体建模
        3.3.4 大尹格庄金矿床矿体块体模型的建立
第四章 矿体空间变化结构分析与矿体储量估算
    4.1 矿体空间变化结构分析
        4.1.1 样品数据统计
        4.1.2 变异函数及椭球体计算
    4.2 块体单元估值与矿体储量计算
        4.2.1 普通克里格法估值
        4.2.2 距离反比加权法估值
        4.2.3 矿体储量计算与三维可视化显示
第五章 矿化指标提取与矿化分布规律分析
    5.1 巨大立方体空间与立体单元划分
    5.2 矿化指标提取与计算
        5.2.1 矿化指标定义
        5.2.2 矿化指标的计算与综合
    5.3 基于矿化指标的矿化投影分布
        5.3.1 矿化投影分布图
        5.3.2 矿化空间分布规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地质统计学的储量计算方法及建立金矿地质数据库及其数据处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博赛金矿床地质统计学模型构建与三维成矿预测[D]. 黄松.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2]陕西省山阳县庙梁金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矿化空间分析[D]. 丁亮. 长安大学, 2020(06)
  • [3]基于分形—地质统计学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研究[D]. 刘占宁.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4]基于地质三维建模的西藏雄村矿区2号矿体深部资源定量预测[D]. 娄渝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5]基于3Dmine的矿山三维模型建模及应用 ——以金顶铅锌矿为例[D]. 蒋新艳.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6]陕南汉阴长沟金矿三维模型的建立与应用[D]. 张正民. 长安大学, 2017(04)
  • [7]西藏嘎拉勒铜金矿床三维建模及资源量估算[D]. 陈建.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8]3D GIS-Surpac耦合下的金属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研究[D]. 陈健. 江西理工大学, 2015(04)
  • [9]蚕庄金矿七里山矿区地质建模及储量估算[D]. 刘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3)
  • [10]大尹格庄金矿床矿体三维建模与矿化分布规律研究[D]. 陈东锋. 中南大学, 2014(02)

标签:;  ;  ;  

地质统计储量计算方法及金矿地质数据库及数据处理系统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