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甲醚渐成能源新宠(论文文献综述)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16)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重点产业2016年度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豫政办[2016]24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制定的《河南省重点产业2016年度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重点产业2016年度行动计划》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医药产业、节能环保装备、消费品工业等8个重点产业,制定了10个年度行动计划,分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2016年度行动计划》《电子信息产业2016年度行动计划》《食品工业2016年度行动计划》《汽
徐晨彪[2](2014)在《小分子在二氧化钛表面的光化学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二氧化钛(Ti02)在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及有机污染物降解等诸多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甲醇等小分子在Ti02表面的光催化反应基元过程并不十分清晰,如果能从分子层次上认识这一过程,将有可能为发展高效催化剂提供新的思路。我们利用自行研制的基于高灵敏度质谱的表面光化学装置,系统研究了单分子层小分子覆盖的二氧化钛单晶表面(Rutile(110)表面和Anatase(101)表面)在紫外光照射后的反应动力学过程。结合飞行时间质谱(TOF-MS)和程序升温脱附谱(TPD)的方法,对光照过程中及光照结束后的脱附产物进行全面探测,真正实现了在分子水平上原位研究整个光化学反应过程。对甲醇分子在Rutile (110)表面的光化学反应研究中发现,光照时甲醇分子通过O-H键及C-H键的断裂形成甲醛,解离产生的大量氢原子转移到附近桥氧原子上,在表面升温过程中,大部分氢原子会夺取桥氧原子以水的形式脱附,同时产生表面氧空位,只有少量氢原子(~7%)会复合形成氢气脱附,随着表面氧空位浓度的增加,桥氧上剩余的氢原子更容易结合形成氢气脱附。甲醇分子在Anatase(101)表面的光化学反应与在Rutile(110)表面相似,但由于结构不同,Anatase(101)表面的桥氧原子更稳定,在升温过程中氢原子无法夺取桥氧原子生成水脱附,实验发现约有40%左右的桥氧上氢原子以氢气形式脱附出来,这也解释了Anatase (101)表面产氢效率较高的原因。我们在实验中发现甲醛及乙醛分子在Rutile(110)表面发生光化学反应需借助表面桥氧原子的辅助。应用不同波长激光照射样品表面研究发现光子能量对Rutile(110)表面光催化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应用波长为266nm激光照射时,甲醇分子光致解离的量子产率比355nm光照产率高两个量级左右。一种可能是光激发产生的电子和空穴直接与甲醇分子作用诱发化学反应发生,而不是传统理论认为的先弛豫后再与甲醇分子作用。另外一种可能是光致激发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复合后生成高激发模式的声子,与甲醇分子耦合后激发分子的某些振动模式,促使甲醇发生解离。应用400nm激光照射表面时,单独吸附在Rutile(110)表面的水分子基本没有表现出光化学反应活性。而在应用266nm光照时,实验中发现水分子吸附量的不同会明显影响水的光化学解离过程。当吸附量较低时可以观测到水分子的解离过程,但是随着吸附量的增加,水分子间会形成较强的氢键作用,降低了水分子的光解效率,实验中应用质谱探测的方法很难观测到水分子的解离过程。
赵子铭[3](2013)在《特色园区与阜阳煤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现阶段人们通过特有集中方法形成的产业集聚,进而以其拥有的国内国际竞争优势引领行业市场。这为发展经济、增强区域乃至国家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深化,国内及全球市场中多种经济成分的竞争日趋激烈;经过加入世贸组织后数十年的探索实践,全球化合作与竞争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加速产业集聚的重要性和迫切要求更加突出。如今,传统工业革命以来的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逐渐被未来发展学派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所替代。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它抓住了当前我国快速工业化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一样方兴未艾。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经济开发园区也又一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同时由于历史和发展规律的原因,中国开发区也处于重要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调整同在,发展仍是主旋律,调整将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中国开发区只有通过积极调整转型,才能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业布局的优化,实现产业管理能力、法制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水平的提升,实现中国开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工能源,也是许多重要化工品的主要原料。煤炭焦化、煤气化、合成氨、化肥已成为我国占主要地位并得到持续快速发展的煤基产业。随着煤制油、甲醇制烯烃,煤电一体化、IGCC多联产系统等技术进一步发展,大力发展煤基经济及产业园区对发挥煤炭资源优势,保障能源安全,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本文通过运用循环经济学、清洁生产理论、生态工业学、嵌入式直接投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多学科对全国煤基产业竞争格局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有特色的阜阳煤基产业集聚区的布局框架。通过对全国、安徽、阜阳煤基产业尤其是煤化工产业的层次分析,演绎和推理出现阶段煤基产业的发展态势与发展方向。从而科学制定出阜阳煤基产业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对阜阳煤基产业经济的SWOT分析,明确指出了阜阳煤基产业下一步重点发展方向,并制作出了阜阳煤基产业及主产品耦合链图。通过对比分析阜阳与外阜的资源禀赋条件及阜阳地处中原开发区、皖北重点开发区、国家扶贫区等优惠政策叠加优势尤其是后发展区位优势,提出阜阳煤基产业园区发展应首先聚集全市范围内煤基企业标准化入园;并积极服务好昊源化工集团、晋煤集团等煤基龙头企业榜样性入园。通过对中国经济现状及阜阳煤基产业发展的定性分析,建立阜阳煤基产业园区的钻石模型对阜阳煤基产业经济行业及全球竞争力进行针对性分析,更加清晰、直观的掌握了产业园区的主动竞争态势,更准确的指导规划阜阳煤基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布局及循环产业链建立,更有效地指导阜阳煤基产业园区的建设实践。提出煤基园区开发与新型城镇建设同步,开发性融资与园区建设同行的政府与企业耦合式合作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地方政府园区开发性资金短缺的发展障碍和产业园区运行管理效率问题。提出园中园经营模式,在基础设施和基本要素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大型央企项目融资与招商渠道优势,引进台塑集团等全球着名企业,牵领台湾产业园、医疗耗材产业园、国际物流园等,从子园区顶层设计开始就引进全球最先进规划理念和经营制度,有效分散经营风险,发挥全球500强企业的市场辐射与产业带动作用。
许培星[4](2013)在《对上海发展新能源公交车技术路线的建议》文中提出国际上将新能源分为三大领域:一是可再生能源,如水电、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如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二是新工艺能源,如利用新工艺制造氢气作为燃料;三是新发现能源,如可燃冰等。21世纪汽车燃料将由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转向清洁的新能源。我国开发新能源汽车实施"三纵三横"布局:三纵——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三横——电池、电机、电控。目前,混合动力公交车、纯电动公交车和燃料电
卢婧[5](2013)在《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经济学探索》文中指出20世纪下半叶,随着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建筑、生产与消费等领域消耗的化石能源数量陡然增多,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日益加大,城市热岛效应加剧,诱发全球变暖,引发极端气候灾害,已经严重危及人类生存安全与发展安全。灾害来袭,任何国家都不能幸免,也不能独善其身。中国做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还较弱,且时逢城市化发展中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高碳发展的生态环境陷阱。在各国纷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发展与保护并重,促进城市发展低碳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低碳城市,实现既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又保障城市发展安全双重目标势在必行。因而,从经济学角度深入研究低碳城市发展问题,是理论界与实践界跨越生态环境陷阱的战略性课题,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在最新研究成果的有益启发下,从经济学角度对中国低碳城市进行深入探索,形成结构比较严谨的逻辑体系。本文由八章构成。主要内容是:(1)第一章导论。阐述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中国发展低碳城市的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评述;简要介绍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框架结构、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2)第二章低碳城市的理论基础。明晰低碳城市的内涵,阐述低碳城市的经济理论基础;构建低碳城市的度量指标。(3)第三章城市低碳交通。阐明城市低碳交通的内涵;对中国当前城市交通现状进行分析;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启示,构建中国城市低碳交通的实现模式。(4)第四章城市低碳能源。在阐明城市低碳能源理论基础上,对国内外城市低碳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借鉴研究,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低碳能源利用的实现模式。(5)第五章城市低碳建筑。阐释城市低碳建筑的内涵与相关理论;借鉴发达国家低碳建筑的经验;结合国情设计低碳建筑的激励机制,构建中国低碳建筑的实现模式。(6)第六章城市低碳生产。明晰城市低碳生产的基本理论;借鉴发达国家城市低碳生产的成熟经验;提出中国城市低碳生产的5R原则,构建中国城市低碳生产的实现模式。(7)第七章城市低碳消费。界定城市低碳消费的含义、特征、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与生态意义;借鉴发达国家城市低碳消费的经验与有益启示;提出低碳消费的5S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低碳消费的实现模式;设计低碳消费的激励机制。(8)第八章低碳城市的机制设计与对策选择。从财政、金融及行政、法律等方面进行促进低碳城市的机制设计;提出了征收碳税、投资津贴等应对对策。本文拟实现的创新点主要是:其一,从经济学角度,明晰了城市低碳消费、生产、交通、建筑及能源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外溢效应,拟实现低碳城市的经济理论创新。其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低碳建筑实现模式,强调重要低碳公共建筑实行政府主导管理模式,一般低碳公共建筑实行政府调控模式,低碳商品房实行市场调节模式,拟实现实践层面的创新。最后,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低碳城市问题,构建严谨的逻辑分析体系,拟实现研究视角的创新。
韩笑妍[6](2012)在《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经济一体化继续推进,带动了商品与资本、技术、信息和服务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深。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最为显着的表现形式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方兴未艾。而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促进了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大市场的形成,无论国际间还是国内区域合作,都是以分工利益和专业化利益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在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产业对接。产业对接其实是区域间产业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如何进行产业对接对于我国欠发达地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对接”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国内呼声较高的有:泛珠三角其他地区与珠三角产业对接、京津唐产业对接等;闽台产业对接、粤港产业对接等;国际间比较热的对接有:中国沿边省份与东盟产业对接、山东半岛与日韩产业对接等。就现实情况看,相对落后的地区是产业对接的发动者和支持者,发达地区对产业对接有所呼应,但实际行动并不积极,也没有具体抓手。可以说,产业对接的规模和效率并没有理论预计的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及各种壁垒的存在都是产业对接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同处华北,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具有悠久的合作历史。随着内蒙古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与国内外经贸合作频繁,尤其是与环渤海五省市在对口支援、能源工业、商贸和社会事业方而的合作更加密切。但从繁体上看,这种产业合作主要停留在能源、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层面上,还处于产业对接的初级阶段,缺少统一分工和协调机制。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关系主要是选择合适的产业分工模式,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合力。如何优化区域内部的资源配置,使之形成区域竞争力,实现双方的共赢,是环渤海五省市和内蒙古而对的重要问题。“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也对内蒙古重点开发区做了明确规定。困家规划的出台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对接提供了巨大市场潜力和题材。内蒙古与环渤海五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的多层次性使得两区域今后存在着广阔的产业合作空间。本文从产:业对接的视角,探讨如何发挥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要素合理组合的基础上,加强产业合作,沿着观察-实证-分析-判断的研究路线,借助于区位熵等计量方法,分析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双方产业对接的对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注重提出产业对接既要符合自身利益,保障自身产业对接中利益最大化,也要建立符合对接方的利益的合作机制,保障对接方在产业对接中的利益,达到双赢的局面,降低合作的风险与交易费用,提高合作各方的投资回报率和合作项目的成功率。避免陷入围绕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来论述。论文主要内容为:导论:本部分为全文的总括性章节。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特别是论述了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内蒙古如何与相对发达的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重要价值。接下来做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进行了布局。第一章:产业对接的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对产业对接、产业转移、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等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并对产业对接概念进行界定,提炼出与本文具体研究对象有重叠和可运用的相关理论及规律,并探讨其在内蒙古与环渤海产业对接下应用的可行性。第二章:主要论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通过对内蒙古经济和环渤海地区在历史上的经贸往来及合作基础进行深入的挖掘,并结合当前两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各自的优势,探讨了产业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通过对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现状和问题的剖析,从供求层面、政策层面和企业成长层面,对双方产业对接的潜力进行挖掘和论证。第四章:重点阐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通过修正后的区位熵方法确定产业对接的内容,其对接内容包括:工业对接、农牧业对接和第三产业对接。在确定了对接的内容后,就工业、农牧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式进行详尽的剖析和阐述,提出可操作性的路径参考。第五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前儿章研究基础上,结合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实践,提出加快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对策建议。
褚萍[7](2011)在《中国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entrepreneurship)引起了学术界与公共政策决策者们的密切关注。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人类进入21世纪后,创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创业的核心要件就是把思想转化为经济机遇的活动。创业是创新和变化的源泉,创业刺激了生产力和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创业型经济”不仅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创业中实现了就业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政府通过制定有效的创业政策和创业机制来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自由化导致了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强。学界既有的研究表明,“创业型经济”的主要对象是发达国家,创业政策也主要受到发达国家政策决策者重点关注。事实上,面临着“贫困、就业”等难题的发展中国家,更应该通过创业活动和发展创业型经济努力获取国家竞争优势,尤其是中国,应该充分借鉴欧美经验,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创业活动和创业型经济发展。正因如此,近几年中国从学术界到政府都非常关注和重视创业活动和创业经济。所谓创业是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进行开创新企业或改进原企业的一种市场活动。而创业型经济(Entrepreneurial economy)是相对于管理型经济(Managed economy)而言的,它是基于企业家的创意和创新,以新办“创业型公司”为主要途径,微观上实现企业家个体价值,宏观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创业型经济表现为创业活动多,创新发明与专利多,创业型中小企业多。与传统经济相比,创业型经济具有较高的创业启动与退出率,较高的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较高的经济增长等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全球性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正在掀起一股空前强劲的创业热潮。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创业规模效应。到2006年,中国已经新增创业企业60多万家,新增注册资本1万亿元,每天平均有1500多个企业诞生,有30亿资本下海淘金。创业型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创业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一是机会型创业占主流;二是创业活跃程度高;三是高科技、高成长型创业企业发展态势迅猛;四是创业地域特征明显。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市场发育程度和市场机制不健全。作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西部地区,要改变落后状态必须从提高内生素质入手,寻找新的动力源,必须要关注经济增长的核心和潜力因素——创业,这不仅关系着西部地区未来的经济前景,也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发展创业型经济,探索适宜的创业型经济发展路径,是西部地区提高内生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在于:基于目前国内外学界现有研究状况,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熊彼特创新理论等为基础,力图从创业型经济的经济学属性出发,分析了中国的创业活动和创业型经济发展历程及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现状,探索了创业型经济在西部地区发展的矛盾与瓶颈,在立足于对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进行SWTO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对策建议。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突破了学术界从管理学视角研究创业活动及创业型经济问题,而是从经济学视角切入,运用经济学原理系统研究创业型经济及相关问题,并给出创业型经济的经济学解释和经济学属性;二是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创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现过程,并深入挖掘其实现条件;三是在政策设计方面,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从政策目标、总体框架、具体实施重点、工具选择等方面对西部地区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进行了较为深入探讨,提出了适合中国西部特征的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现了集成政策体系的特点。
王爱华,范振洪[8](2009)在《山东与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探析》文中提出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一体化新趋势以及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日本产业海外转移出现了新动向和新特点,山东与日本作为重要的产业合作伙伴,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产业合作的转轨与升级问题。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将为彼此展现诸多机会和良好前景,不失为一条转变发展方式,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新增长的重要途径。为此,山东要抓住机遇,重点对双方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现状,以及彼此产业中存在的优弱势作出深入与准确分析,明确双方产业合作的领域选择和最佳对接点,并寻求加快山东与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举措与建议。
二、二甲醚渐成能源新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甲醚渐成能源新宠(论文提纲范文)
(2)小分子在二氧化钛表面的光化学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TABLE OF CONTENTS |
图表目录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表面科学发展及二氧化钛的相关研究 |
1.1.1 表面化学及分析技术的发展 |
1.1.2 二氧化钛的研究与应用 |
1.1.3 二氧化钛的结构和性质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甲醇在Rutile(110)表面的相关研究 |
1.2.2 水在Rutile(110)表面的相关研究 |
1.2.3 甲醇和水分子在Anatase(101)表面的相关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基于质谱探测的表面光化学实验装置 |
2.1 超高真空系统 |
2.1.1 超高真空腔体部分 |
2.1.2 气路部分 |
2.1.3 样品架部分 |
2.2 质谱部分 |
2.2.1 四极杆质谱仪及工作原理 |
2.2.2 四极杆质谱的分辨能力 |
2.3 飞秒激光系统 |
2.3.1 飞秒激光器 |
2.3.2 倍频及三倍频系统 |
2.4 纳秒激光系统 |
2.5 气体脱附理论 |
2.5.1 气体脱附理论 |
2.5.2 脱附峰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甲醇在Rutile(110)表面的光化学研究 |
3.1 实验方法和原理 |
3.2 CD_3OH在Rutile(110)表面的光化学分步解离过程 |
3.3 光化学产物甲酸甲酯的生成 |
3.3.1 光氧化产物甲酸甲酯 |
3.3.2 甲酸甲酯生成机理 |
3.3.3 甲酸甲酯生成过程中的同位素效应 |
3.4 甲醇在Rutile(110)表面产生氢气的机理 |
3.5 不同激光光子能量对甲醇光催化解离速率影响的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水分子在Rutile(110)表面的光化学反应 |
4.1 水分子在Rutile(110)表面的光化学反应研究 |
4.2 共吸附水和甲醇分子在Rutile(110)表面的光化学反应研究 |
4.3 利用266 nm飞秒光在Rutile(110)表面制备氧空位 |
4.4 本章小结 |
5 甲醛和乙醛分子在Rutile(110)表面的光化学反应 |
5.1 甲醛分子在Rutile(110)表面的光化学反应研究 |
5.2 乙醛分子在Rutile(110)表面的光化学反应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小分子在Anatase(101)表面的光化学反应 |
6.1 甲醇分子在Anatase(101)表面的光化学反应研究 |
6.2 水分子在Anatase(101)表面的光化学反应研究 |
6.3 甲醚分子在Anatase(101)表面的光化学反应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与创新点 |
7.2 创新点摘要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质谱仪器探测的不同分子质谱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特色园区与阜阳煤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际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预期创新性研究成果 |
1.5.1 预期研究成果 |
1.5.2 拟创新点 |
第2章 特色园区及相关理论发展实践 |
2.1 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发展实践 |
2.1.1 循环经济理论的起源与演变 |
2.1.2 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
2.2 清洁生产理论的内涵与发展 |
2.2.1 清洁生产思想及学说 |
2.2.2 清洁生产的发展实践 |
2.3 工业生态学理论与实践 |
2.3.1 工业生态学基本内涵 |
2.3.2 工业生态学的研究领域 |
2.3.3 工业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起源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则基础 |
2.5 交易费用和工业共生理论 |
2.5.1 交易费用理论 |
2.5.2 共生系统中的企业交易成本 |
2.5.3 共生系统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
2.6 产业集群理论 |
2.7 非平衡发展理论 |
2.8 增长极理论 |
2.9 核心—外围理论 |
2.10 空间扩散理论 |
2.11 FDI与嵌入式投资理论 |
第3章 经济开发区及煤基产业发展路径 |
3.1 国内开发园区的发展 |
3.1.1 国内开发园区发展背景 |
3.1.2 国内开发园区发展历程 |
3.1.3 国内开发园区的发展作用 |
3.1.4 国内开发园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
3.1.5 国内开发园区发展的前景展望 |
3.2 煤基产业的发展路径 |
3.2.1 煤基产业与煤化工 |
3.2.2 新型煤化工产业特点与发展 |
3.2.3 新型煤化工产业链 |
3.2.4 现代煤基产业发展趋势 |
3.3 全国煤基产业园区分布及效益分析 |
3.4 典型成功煤基产业园区经验启示 |
3.4.1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
3.4.2 内蒙古鄂尔多斯大路煤化工园 |
3.4.3 阳煤太化清徐煤化工园区 |
3.5 安徽煤基产业经济发展路径 |
第4章 阜阳煤基经济及其园区产业发展 |
4.1 阜阳市自然资源与经济概况 |
4.1.1 阜阳市区位、资源与经济条件 |
4.1.2 颖东区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 |
4.2 阜阳煤基产业及其经济发展 |
4.3 阜阳经济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
4.3.1 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 |
4.3.2 阜阳市经济开发区 |
4.3.3 安徽颍东经济开发区 |
4.3.4 国投新集口孜东矿 |
4.4 阜阳经济产业园区对比分析 |
4.4.1 各园区业态同质化现象严重 |
4.4.2 园区招商普遍水平低下 |
4.4.3 阜合产业园经验借鉴 |
4.5 设立阜阳煤基产业园区项目风险评估 |
4.5.1 政策性风险 |
4.5.2 技术变革性风险 |
4.5.3 市场变化性风险 |
4.5.4 金融变化性风险 |
4.5.5 决策管理性风险 |
4.5.6 不可预见性风险 |
4.6 阜阳煤基产业园区项目SWOT分析 |
4.6.1 Strengh |
4.6.2 Weakness |
4.6.3 Opportunity |
4.6.4 Threat |
第5章 制度创新促推阜阳煤基产业发展 |
5.1 产业集聚促成产业园区起步发展 |
5.1.1 全市煤基产业标准化集聚 |
5.1.2 扩大煤基龙头企业示范效应, |
5.1.3 引入先进产业规化理念,拓展煤基经济主导产业链 |
5.2 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引领阜阳煤基经济可持续发展 |
5.2.1 着力应用新型技术,引领园区产能跨越式增长 |
5.2.2 大型央企和跨国集团嵌入式、规范化运作,确保产业园区产业稳定发展 |
5.2.3 耦合式经营解决开发性资金短板,园中园模式分散经营风险 |
5.3 钻石模型分析-营造园区核心竞争力 |
5.3.1 迈克尔·波特钻石理论 |
5.3.2 阜阳煤基产业园区生产要素优势分析 |
5.3.3 阜阳煤基产业园区需求市场优势 |
5.3.4 阜阳煤基产业园区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
5.3.5 阜阳煤基产业园区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状况 |
5.3.6 阜阳煤基产业园区机会因素分析 |
5.3.7 阜阳煤基产业园区政府因素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简介 |
附录2 论文发表及学术成果 |
(4)对上海发展新能源公交车技术路线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能源公交车比选 |
1. 燃料电池公交车 |
2. 纯电动公交车 |
3. 混合动力公交车 |
二、新能源公交车技术路线 |
(5)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经济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评述 |
1.2.1 对低碳城市含义的研究 |
1.2.2 有关低碳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借鉴研究 |
1.2.3 对国内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研究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低碳城市的经济理论基础 |
2.1 低碳城市的内涵 |
2.1.1 城市的概念 |
2.1.2 低碳城市的概念 |
2.1.3 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 |
2.2 低碳城市的经济学属性 |
2.2.1 包容性属性 |
2.2.2 市场与政府结合属性 |
2.2.3 效率与公平兼顾属性 |
2.3 低碳城市的经济理论基础 |
2.3.1 低碳经济理论 |
2.3.2 城市经济理论 |
2.3.3 结构经济理论 |
第3章 城市低碳消费 |
3.1 城市低碳消费理论 |
3.1.1 城市低碳消费内涵 |
3.1.2 城市低碳消费函数 |
3.1.3 低碳视角下的消费演进规律 |
3.2 国外城市低碳消费及启示 |
3.2.1 欧盟的低碳消费 |
3.2.2 日本的低碳消费 |
3.2.3 美国的低碳消费 |
3.3 5S 低碳消费原则与促进模式 |
3.3.1 低碳消费的“5S”原则 |
3.3.2 低碳消费政府示范模式 |
3.3.3 居民低碳消费模式 |
3.4 城市低碳消费激励机制 |
3.4.1 个人可支配收入激励机制 |
3.4.2 价格激励机制 |
3.4.3 小足迹激励机制 |
3.4.4 低碳族群培育机制 |
3.4.5 低碳消费环境激励机制 |
第4章 城市低碳生产 |
4.1 城市低碳生产理论 |
4.1.1 低碳企业 |
4.1.2 低碳生产目标 |
4.1.3 低碳生产函数 |
4.2 国外城市低碳生产实践与启示 |
4.2.1 现代都市农业 |
4.2.2 循环经济生产模式 |
4.2.3 城市废弃物处理产业化 |
4.3 城市低碳生产面临的困境 |
4.3.1 碳减排成本高 |
4.3.2 缺乏低碳技术支撑 |
4.3.3 低碳产品品质及价格限制 |
4.3.4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4 城市低碳生产的实现模式 |
4.4.1 三大产业低碳化升级模式 |
4.4.2 城市循环生产及 5R 模式 |
4.4.3 生产全链条低碳化模式 |
4.4.4 政企合作模式 |
4.4.5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模式 |
第5章 城市低碳交通 |
5.1 低碳城市交通的理论 |
5.1.1 低碳城市交通内涵 |
5.1.2 低碳城市交通的特征 |
5.1.3 低碳城市交通的理论基础 |
5.1.4 低碳交通的效应 |
5.2 中国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现状 |
5.2.1 城市交通现状 |
5.2.2 城市交通碳排放情况 |
5.2.3 城市交通能源利用现状 |
5.3 国外城市低碳交通与启示 |
5.3.1 完善公共交通体系、设立 BRT 快速公交通道 |
5.3.2 鼓励绿色出行发展慢行交通 |
5.3.3 发展清洁能源汽车减少尾气污染 |
5.3.4 交通需求管理维护交通秩序 |
5.4 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建设 |
5.4.1 低碳交通的实现模式 |
5.4.2 低碳交通的支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低碳能源 |
6.1 城市低碳能源理论 |
6.1.1 城市低碳能源的内涵 |
6.1.2 城市低碳能源的分类及特征 |
6.1.3 低碳城市的能源系统 |
6.2 国内外城市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经验与启示 |
6.2.1 发达国家城市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 |
6.2.2 国内城市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 |
6.2.3 经验与启示 |
6.3 城市低碳能源的技术支持与促进模式 |
6.3.1 城市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支持 |
6.3.2 中国城市低碳能源利用的模式 |
第7章 城市低碳建筑 |
7.1 城市低碳建筑理论 |
7.1.1 低碳建筑的内涵 |
7.1.2 低碳建筑的特征 |
7.1.3 低碳建筑的作用机理 |
7.2 国外城市低碳建筑与启示 |
7.2.1 欧洲国家低碳建筑 |
7.2.2 日本的低碳建筑 |
7.2.3 美国的低碳建筑 |
7.2.4 经验与启示 |
7.3 低碳建筑的实现模式 |
7.3.1 低碳公共建筑的政府主导模式 |
7.3.2 低碳商品房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
7.3.3 低碳建筑全周期低碳化模式 |
7.4 城市低碳建筑的激励机制 |
7.4.1 低碳新建筑的绿色信贷激励机制 |
7.4.2 旧房低碳化改造的投资津贴机制 |
7.4.3 低碳建筑的碳交易参与机制 |
第8章 低碳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低碳城市发展的理念支撑机制 |
8.1.1 城市发展模式的低碳理念 |
8.1.2 市民行为的低碳理念 |
8.1.3 城市管理的低碳理念 |
8.2 低碳城市发展的约束机制 |
8.2.1 低碳城市发展的碳排放总量约束 |
8.2.2 低碳城市发展的低碳生产约束 |
8.2.3 低碳城市发展的低碳消费约束 |
8.3 低碳城市发展的激励机制 |
8.3.1 低碳城市发展的低碳理念激励 |
8.3.2 低碳城市发展的低碳生产激励 |
8.3.3 低碳城市发展的低碳消费激励 |
8.4 低碳城市发展的评价机制 |
8.4.1 低碳城市发展的评价标准 |
8.4.2 低碳城市发展的评价内容 |
8.4.3 低碳城市发展的评价考核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6)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创新与不足 |
六、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产业对接与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产业对接概念界定 |
一、产业对接的内涵与外延 |
二、产业对接的分类 |
三、产业对接的策略 |
第二节 产业转移理论 |
一、产业转移的含义 |
二、产业转移的分类 |
三、产业转移的特点 |
第三节 产业承接理论 |
一、产业承接的含义 |
二、产业承接的类型 |
三、产业承接点的选择 |
第四节 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
一、发达与欠发达区域产业对接基础理论 |
二、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
第五节 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 |
一、产业对接的区域间相互关系 |
二、产业对接中区域间的决策博弈 |
三、产业对接的区域效应 第二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及现实基础 |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 |
一、自然环境与地理区位 |
二、延续几千年的部族冲突与融合 |
三、历史上的交流与互利 |
四、同处新中国成立后的“华北区”及经济上密切联系 |
第二节 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 |
一、“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 |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因素和优势产业 |
第三节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状况分析 |
一、环渤海经济圈概况 |
二、环渤海经济圈结构与比较优势 |
三、“十一五”期间环渤海经济圈的特点 |
第四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一、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必要性 |
二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链的互补性和对接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与区域合作现状 |
一、总体现状 |
二、主要领域和形式 |
第二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特征 |
一、对接的自发性与低层次性 |
二、重政府轻企业 |
三、低效率 |
四、各种壁垒因素的存在 |
五、政策与法律体系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潜力分析 |
一、供求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
二、政策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
三、企业成长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第四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 |
第一节 产业对接的原则 |
一、发挥比较优势与互利共赢 |
二、实现内蒙古可持续发展 |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四、企业为主、政府引导 |
第二节 产业对接的总体构想 |
一、内蒙古的区位功能定位 |
二、产业对接的阶段性 |
第三节 产业对接的内容确定 |
一、区位熵模型与修正 |
二、农业产业对接 |
三、工业产业对接 |
四、第三产业对接 |
第四节 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
一、内蒙古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
二、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
三、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
第五节 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
一、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
二、环渤海经济圈农牧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
三、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
第六节 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
一、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
二、环渤海服务业发展情况 |
三、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第五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经验借鉴 |
一、欧盟成员国的产业对接经验 |
二、对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启示 |
第二节 培育区域共同市场 |
一、要素市场对接 |
二、消费市场对接 |
三、市场管理体制对接 |
第三节 产业规划对接 |
一、规划体系合理对接 |
二、规划流程与制定方式对接 |
三、规划协调机制保障 |
第四节 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一、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
二、总体上加快构建区域物流业发展格局 |
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对接 |
第五节 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
一、地方政府间的密切合作与有序引导 |
二、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
三、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
四、推动企业优化重组与合理兼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后记 |
(7)中国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 |
六、论文的写作技术线路图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创业型经济的兴起、内涵及特征 |
一、创业型经济的基本元素 |
二、创业型经济的兴起及缘由 |
三、创业型经济的内涵 |
四、创业型经济的特征 |
第二节 创业型经济基础理论 |
一、创业型经济的类型 |
二、创业型经济基本理论 |
三、创业型经济的概念模型 |
四、创业型经济的意义 |
第三节 创业型经济内在机理分析 |
一、创业型经济的经济学属性分析 |
二、创业型经济与经济发展 |
第二章 创业型经济相关基础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创业教育因素与创业型经济 |
一、创业型经济的创业教育因素 |
二、创业型经济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
第二节 文化因素与创业型经济 |
一、创业型经济的制度文化因素 |
二、创业型经济的创业文化因素 |
第三节 环境因素与创业型经济 |
一、创业型经济的创业环境因素 |
二、创业型经济的创业政策环境 |
三、基于GEM(全球创业观察)模型的创业环境分析 |
第四节 经济增长因素与创业型经济 |
一、创业型经济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
二、创业型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
第三章 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中国创业型经济发展概况 |
一、中国创业型经济发展现状 |
二、中国各地区创业活动发展概况 |
三、中国创业型经济发展的现实约束分析 |
四、中国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意义 |
第二节 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一、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概况 |
二、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三、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的现实约束 |
第四章 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SWOT分析 |
第一节 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
一、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来无限创业机会 |
二、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优势是构筑创业经济的微观基础 |
三、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支撑体系的相对优势 |
第二节 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劣势条件分析 |
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
二、西部地区创业活动水平较低 |
三、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相关服务体系不健全 |
四、西部地区创业政策对创业型经济的扶持力度较弱 |
五、西部地区创业教育发展滞后 |
六、西部地区创业文化和创业精神匮乏 |
七、西部地区创业环境的深化研究不足 |
第三节 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机遇分析 |
一、创业政策支持为创业型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二、西部地区处于经济发展扩张阶段 |
三、西部地区经济转型带来机遇 |
四、区域经济合作带动创业型经济发展 |
五、全球化引发竞争性发展动力 |
第四节 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挑战因素分析 |
一、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受到体制性障碍的约束 |
二、西部创业型企业创业融资难、资金缺口大 |
三、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
四、国家加强自主创新的要求与市场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 |
五、后金融危机时代风险扩大化与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 |
六、民族问题与边疆安全问题的要求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美国硅谷创业型经济的发展路径与模式借鉴 |
一、美国硅谷创业型经济发展概况 |
二、美国硅谷创业型经济成功的因素 |
第二节 中关村创业型经济的发展路径与模式借鉴 |
一、中关村创业型经济发展历程 |
二、中关村创业型经济发展状况 |
三、中关村创业型经济成功的因素 |
第三节 促进西部地区创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加大创业资金扶持,疏通各种融资渠道 |
二、强化创业政策引导,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
三、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创业企业自身发展 |
四、提倡创业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文化氛围 |
五、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基础人才 |
六、加快社会体制改革,营造良好体制环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8)山东与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山东与日本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合作可行性分析 |
(一) 具备了良好的意愿对接条件 |
(二) 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对接条件 |
(三) 投资合作初见端倪 |
二、山东与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机会分析 |
(一) 信息产业的合作机会 |
(二) 节能环保产业的合作机会 |
(三) 新能源产业的合作机会 |
(四) 生物工程产业的合作机会 |
(五) 新材料产业的合作机会 |
三、扩大山东与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
(一) 选准彼此利益契合点, 提高合作成功率 |
(二)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培育人才优势 |
(三) 盯住跨国公司, 不放弃中小企业 |
(四) 消除瓶颈, 优化产业配套环境 |
(五) 针对资本特点, 完善投资环境 |
四、二甲醚渐成能源新宠(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重点产业2016年度行动计划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10)
- [2]小分子在二氧化钛表面的光化学动力学研究[D]. 徐晨彪.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3]特色园区与阜阳煤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D]. 赵子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6)
- [4]对上海发展新能源公交车技术路线的建议[J]. 许培星. 交通与运输, 2013(04)
- [5]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经济学探索[D]. 卢婧. 吉林大学, 2013(08)
- [6]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D]. 韩笑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7]中国西部地区创业型经济发展研究[D]. 褚萍.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8]山东与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探析[J]. 王爱华,范振洪. 东北亚论坛,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