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次仁卓玛[1](2020)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初中舞蹈“第二课堂”为例》文中提出舞蹈作为人体文化与身体教育的重要支脉,她是“人体生命的最美表现,精神世界的最佳象征”;她是“民族精神和族群情感最生动的载体”;她是“一切艺术之母”,“一切语言之母”;她更是人体运动规律和义理精蕴的综合载体。舞蹈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手段,可以称之为是开启美善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发育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人格完善品性的最佳时期。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甘南藏族自治州初中阶段舞蹈“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客观反映当前甘南州初中阶段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对甘南州舞蹈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反思,进而对甘南州舞蹈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可实施的策略及建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现状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主要以甘南州初中阶段舞蹈“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师资队伍、舞蹈设施设备及图书视频资料、对舞蹈教育的态度这四个方面的调查分析整理出以下较为关键的制约因素:外部环境的制约,校方重视程度不够,舞蹈专业教师紧缺,舞蹈教学资源利用不合理,初中阶段舞蹈教育的定位不明确等。第三章中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甘南州舞蹈教育的意见建议,主要包括重视舞蹈教育发展、舞蹈师资队伍的配备、合理利用舞蹈教育设施及图书影像资料、完善舞蹈“第二课堂”四个方面。第四章结语部分则是对全文的一个概括和总结。
王雅婷[2](2019)在《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龙泉中学为例》文中提出朴素的艺术教育古而有之,贯穿于整个人类的教育文明史和审美史之中。这种以文学、音乐、美术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教育活动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艺术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强调的是普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力和修养。十九大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中指出当前人民不断增强的精神需求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坚持中国的文化立场,这为提高全民族特别是新一代青年对于人文化价值认同、全面素质修养以及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70%,农村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基数大,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水平一定程度影响着国家义务教育的总体水平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成效。中学阶段对应的学生身心和年龄特征确定了此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青少年美的观念确立和审美自主性增强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美育将很大程度决定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乃至终身艺术教育的理念和取向,是美育的最佳时期。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的发展中也逐渐重视素质教育的开展,而美育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艺术教育急需在农村中学全面深入开展。我国农村中学的艺术教育相较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对落后并具有显着的区域发展差异,云南地处边陲,少数民族众多,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较为落后,农村艺术教育的状况具有普遍性,加上局部地区区位的特殊性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使得加强农村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尤显突出。本文以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中学为例,深入考察该校的艺术教育活动。基于艺术教育的视角和云南省中学艺术教育的大环境,提出艺术教育对农村中学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了解当前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农村艺术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相应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本文主要从不断规范改进学校农村中学艺术教育课堂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拓展丰富农村中学的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积极开发挖掘本土资源来丰富农村中学艺术教育课程并针对自然灾害灾后人文环境建设中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作用四个方面具体提出对策和措施。在论文的调查研究过程中,笔者利用灾后重建研究生支教的切身教学经历,充分运用文献索引法、调察研究法、分析归纳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探讨和分析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学者、教育工作者对农村艺术教育问题的思考,并能够一定程度为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不断推动农村艺术教育和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
起朝梅[3](2019)在《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振兴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淤泥彝族乡为例》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做出的重要部署,对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教育作为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系统,为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而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是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这两类学校的建设,是振兴乡村教育的必然要求与现实保障。本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以贵州省淤泥彝族乡为调查点,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了解淤泥乡教育的发展概况。并选取两所典型的乡村学校为个案,探究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障碍,从而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振兴提出可行性对策与建议。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在理论上厘清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民族地区乡村学校自身的独特性,从而为因地制宜地开发本土课程,以及构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发展路径提供思路。其次,以个案的形式呈现两所不同类型乡村学校的发展状况,分别从纵向的历史角度考察M小学的发展历史,分析小规模学校兴盛与衰败背后的历史因素;又从横向的现实角度考察J小学的教学环境,探究乡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分析阻碍乡村学校振兴的现实因素。再次,从乡村教育的价值理念、乡村学校的外围环境及乡村学校的内部动力等三个方面,分析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振兴面临的现实障碍。研究发现,乡村教育价值观的功利化、乡村家庭支持的物质化、家校合作的形式化、乡村儿童学业态度的消极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的失衡化以及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表面化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发展。最后,提出振兴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可行性策略。其一,正确认识乡村学校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有限性,肯定乡村教育对于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重塑乡村教育价值观。其二,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丰富乡村儿童的业余生活和精神世界;完善乡村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确保乡村儿童安全入学;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促进乡村居民就近择业,帮助乡村家长回归家庭,从而为乡村儿童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环境。其三,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经济待遇与生活待遇,拓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实行多元的评价考核方式,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加大经济投入,完善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张帆[4](2016)在《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竞技体育试图通过自身“微调”来优化备受诟病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进程也逐渐遭遇瓶颈,尽管国家通过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归根结底诸如对金牌和物质利益的一元化强烈追求,使运动员主体地位日趋下降,尤其是淡化主体精神、人生价值等人文素质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未有根本改变。鉴于此,对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应是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与未来趋势。本研究以理论与实证、量化与质化相结合,以“培养出来什么”、“什么影响培养”、“如何进行培养”三个核心关键词为指引,将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分为三个研究。研究一运用模糊德尔菲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并采用决策试验与实验评估法、折衷排序法进行各指标的影响关系及达到理想绩效的优劣比较;研究二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5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约1000名后备人才作为研究样本,以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因素模型;研究三则在前述两个研究成果基础上,辅以实地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良性发展的教育路径。获致结论如下:1、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方面(1)指标体系结构上包含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111项观测点。4个一级指标为“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及“人文精神”等。其中以“人文精神”指标权重比率(30%,30%)为最高;“人文精神”指标中心度(8.59)与原因度(0.09)为最高;“人文知识”指标绩效排序(7.85)最佳与差距值(0.21)最小。(2)各一级指标及各次指标之间亦具有中度以上的相关性,但评定委员、竞技体校成员及兼具两者身份的人员对整体指标及“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一级指标的评价有显着性差异存在。2、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建构方面(1)“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而且也会间接通过“人际因素”因素的中介作用,同时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2)“学校因素”、“人际因素”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但不会通过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对人文素质产生间接效果。(3)“学训因素”不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而是通过“人际因素”的作用后,才会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4)“表现因素”不会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也不会通过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对人文素质产生间接效果。(5)“家庭动力学理论”、“差别接触理论”与“需求-压力理论”于本研究中可获得验证,至于“一般紧张理论”仅获得结果的部分支持。3、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方面(1)部分青少年运动员存在竞技理想模糊、人生价值取向扭曲、奥林匹克精神薄弱、运动协作精神不强、竞赛心理素质欠佳、道德人格不够高尚、自我调控能力较差、文明行为修养缺失、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匮乏等消极现象。(2)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青少年运动员夺标育人的助推器、人性回归的指南针、专业素质的耦合剂、体育发展的矫正器。(3)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应把握好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与金牌主义教育的关系、人文性与职业性教育的关系。(4)实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要树立“先成人再成才”、“先育人再夺标”竞技能力与人文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要激活文化教学与专项训练、文化教师与专项教练之间的2种联动;要重塑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等3类体系;要处理好师资队伍、校本课程、校园环境、评价体系等4项建设。
徐建星[5](2011)在《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GX实验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初中数学教改实验”的简称(“G”、“X”分别为“高效”一词的汉语拼音Gao Xiao的首字母),是陈重穆先生、宋乃庆教授于1992年正式提出并实施,以“减负提质”为核心,旨在通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师生负担、提升学生能力与素质,是一项融教育思想、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性数学教学改革实验。GX实验教学原则的“32字诀”是: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中;先做后说,师生共作。它是GX实验的基本理念,其中“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等观念已渗透到数学教育中,影响广泛。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否则“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减负提质要落实到中小学各科的课程与教学中,但反思当下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师生负担过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现象,更有必要对GX实验的教学原则进行传承与挖掘。数学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一系列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这些改革构成了数学学科教育的发展史,在数学教学的历史长河中,不是今天的教学创造了教学的历史,而是教学的历史造就着今天的教学。教学的传统与历史远比我们所能认识的要丰富、深厚与完整,它们是先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的智慧累积,是人类教学发展的“源”与“流”。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人们对数学课程改革理解的偏见或缺失,课堂教学改革出现的简单与重复等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遗忘了以前许多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割裂了数学教学改革的历史,不前返教学改革的历史就失去了继承传统的阶梯,没有“源”与“流”的改革与发展将会迷失正确的路向。本研究主要在素质教育视域下,审视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以期在当下教育背景下挖掘与激活GX实验的教学原则,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同时也反思GX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过程中主要以GX实验教学原则的集中体现——“GX32字诀”为研究基点与核心,具体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学、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教育改革涵盖的教育理论与改革理论二个维度上,结合数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相关教学问题展开研究。除导言、文献综述与结语外,论文还有6章,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3、4、5、6章,主要参照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理论框架,把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历程划分为酝酿、启动、实施、提升四个阶段。对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研究,首先梳理本阶段中影响改革的因素,力图把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置于当时的背景下进行思考,然后根据教育改革的两大构成要素:教育理论——改什么的问题;改革理论——如何改的问题。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在教育理论维度上的分析,主要在当代素质教育视域下,本源性的梳理每一个发展阶段GX实验教学原则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在每一个阶段GX实验教学原则是什么;其次,在改革理论维度上的分析,主要在GX实验教学原则构思、启动、实施与提升的历程中,窥视其改革实践的策略与方法。基于两个维度的分析,系统探讨了GX实验教学原则由散到聚,由教材到教法,再到教材与教法融合于一体的教学改革实验的内涵及其实践的方法策略。通过教学改革事件的衔接,还原了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从数学观、数学教学观、数学学习观等角度系统梳理了GX实验教学原则的整体概貌。第二个部分为第7章,主要对GX实验作一个方法上的考量。由于GX实验是一项数学的教学实验,因此把讨论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把GX实验置于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式下来思考,从GX实验的发展路径来看,GX实验属于经验的——科学家的研究传统。从GX实验教学原则构建的路向来分析,GX实验属于数学——归纳的研究范式:二是把GX实验置于教学实验的视角下来审视,GX实验是一项自然教学环境下的准实验,通过其改革事件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GX实验的实验假设、实验变量、实验评价等。并试图回答人们对GX实验科学性、方法论上的追问。第三部分为第8章,主要根据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启示当下的数学课程改革要认识数学形式化谱系,构建学校数学的知识体系;切实物化理念,构建易于师生操作的一体化课程资源;高效课堂释放课外,突破减负提质的现实困境;加强教师培训的“数学化”,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等。反思认为GX实验教学原则的研究要进一步提高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水平,加强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传播与发展。研究的拟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从改革史的角度,首次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尽管对GX实验研究的硕博学位论文有十余篇,期刊论文有一百四十余篇,但这些主要是对GX实验教材编写、教学效果、学习策略等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缺少整体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弥补了这一缺失;二是研究中采用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大量的改革史料从质与量两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按教学理论与改革理论两个维度,通过改革事件的续接,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进行全景式的发展性透视;三是通过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历史挖掘,为数学教学改革史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增添了一份素材,为当下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当然,研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如对GX实验研究史料的挖掘还不是很全面,对GX实验史料的理论提炼还有待提高,如何进一步继承与深化GX实验教学原则的内涵与特色,当下GX实验如何再发展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也是以后将继续探讨的问题。
罗毅[6](2011)在《西南民族地区初中阶段民族学生素质问题研究 ——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经济基础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加之民族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较低,对子女期望不高,教育方式不科学,导致学生出现学习适应不良、行为不端等问题,民族学生素质整体呈现较低水平。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少年在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撞与互融中迷失,整体素质水平的低下是他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清楚地认识自己和认识生活,以非理性、非健康的思维方式去思量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九年义务教育之外能够继续再深造的民族学生为数不多,初中毕业后这些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生活的很大部分时间是在成群结伙游手好闲,甚至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威胁,这对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未来发展无疑是个致命的硬伤。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学生素质,为把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中健康完整的一分子并服务社会,促进少数民族整体素质提高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倡导教育要为社会需求服务,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然而更要强调的是,教育的本质不是要得到好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获得更好的工作和晋升机会,而是要通过教育让人学会判断真、善、美,让人学会分辨假、丑、恶。在尚且不能有利自身、有利家庭的认知下何谈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栋梁之才,本文对少数民族学生素质建设强调教育本质的回归,强调作为教育客体的单独而纯粹的人的回归。瑞丽作为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存在特殊性,同时又具有代表性。笔者通过实地到瑞丽调查,对学生、教育工作者以及相关人士进行交流访问,结合当地数据资料并借鉴其他相关研究成果,从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角度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强调从大环境着眼,从小细节入手,通过改善环境、转变思想、革新传统的教育方式,大力开展民族学生素质建设,使民族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认识自我,健康而自信地学习和生活,为地区的稳定、和谐、长远发展提供必要基础。
陶晓辉[7](2005)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民族地区素质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民族地区如何推行素质教育的问题,从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在推行中所遇到的困难及相应对策三方面予以分析。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须协调好社会各层面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陶晓辉[8](2005)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民族地区素质教育》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民族地区如何推行素质教育的问题,并分别就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在推行中所遇到的困难及相应对策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等,也不能急,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须协调好社会各层面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陶晓辉[9](2005)在《试论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及改革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和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针对我国民族地区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改革步伐,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陶晓辉[10](2005)在《试论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和措施》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和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针对我国民族地区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改革步伐,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浅谈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甘南藏族自治州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初中舞蹈“第二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舞蹈教育 |
(二)普及型舞蹈教育 |
(三)“第二课堂”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五、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现状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
一、样本基本情况 |
(一)学生样本 |
(二)教师样本 |
二、舞蹈课程的开展情况 |
(一)舞蹈“第二课堂”课程开设情况 |
(二)舞蹈“第二课堂”课程教学形式 |
(三)舞蹈“第二课堂”课程评价方式 |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师资队伍 |
(一)舞蹈教师的数量 |
(二)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 |
(三)舞蹈教师的职业定位 |
(四)舞蹈教师的薪资待遇 |
(五)舞蹈教师的教学压力 |
(六)舞蹈教师的培训 |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四、舞蹈教学基础设施及图书影像资料 |
(一)教学基础设施 |
(二)图书及影像资料 |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五、对舞蹈教育的态度和认识 |
(一)学校对舞蹈教育的重视程度 |
(二)教师对舞蹈教育的态度和认识 |
(三)学生对舞蹈教育的态度和认识 |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加强舞蹈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一、重视舞蹈教育发展 |
(一)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舞蹈教育的定位 |
(二)转变传统舞蹈教育观念 |
(三)舞蹈教育经费的落实 |
二、舞蹈师资队伍的建设 |
(一)师资培训 |
(二)师资引进 |
三、合理利用设施设备及图书视频资料 |
(一)舞蹈教室 |
(二)图书视频资料 |
四、完善舞蹈教育 |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用 |
(二)课程评测机制的完善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图表情况说明 |
附录二 甘南州中学舞蹈教育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三 甘南州中学舞蹈教育现状调查(舞蹈教师问卷)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龙泉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艺术教育的内涵及作用 |
一、艺术教育的内涵 |
二、艺术教育的作用 |
第二节 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开展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 |
二、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二章 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中学艺术教育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鲁甸县龙头山镇概况 |
一、龙头山镇基本概况 |
二、龙头山镇基础教育概况 |
第二节 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中学艺术教育概况 |
一、龙泉中学艺术教育教师队伍概况 |
二、龙泉中学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概况 |
三、龙泉中学艺术教育被认知水平和价值判断 |
第三节 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中学艺术教育相关调查及分析 |
一、龙泉中学艺术教育调查问卷 |
二、龙泉中学艺术教育调查结果 |
三、龙泉中学艺术教育调查分析 |
第三章 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落实不到位导致艺术教育长期缺位 |
一、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贯彻落实不到位 |
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
三、功利性教育导向导致艺术教育在农村中学长期缺乏自身价值和地位 |
第二节 艺术教育的师资整体水平不高致使教学主动性缺失 |
一、艺术教育的师资业务素质导致教学能力不足 |
二、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完整 |
三、教师教学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机械 |
四、艺术课教师自我价值的负面认知对教学主动性造成的影响 |
第三节 艺术类课程设置不能充分符合培养目标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
一、艺术类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
二、艺术类课程内容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
第四节 艺术教育的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不足制约教学手段的更新 |
一、艺术教育的教学设备与条件严重不足 |
二、教学理念和手段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
第五节 相关人群的认识态度偏差阻碍艺术教育主体意识的提升 |
一、学校教育理念缺失,导致艺术教育难以深入开展 |
二、学生家长态度偏差,造成艺术教育长期不受重视 |
三、学生主体认识不足,影响艺术教育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
第四章 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不断规范改进农村中学艺术教育课堂内容与形式 |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农村中学艺术教育 |
二、在第二课堂中深化农村中学艺术教育 |
三、在艺术表演及创造中升华农村中学艺术教育 |
第二节 进一步拓展丰富农村中学课外艺术教育活动 |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挖掘课外艺术活动的独特育人作用 |
二、加强管理,健全体制,从制度上保障艺术活动的持续开展 |
三、挖掘资源,完善设施,最大程度发挥艺术教育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
第三节 开发挖掘本土资源丰富农村中学艺术教育课程 |
一、云南省中学本土艺术资源的基本情况 |
二、充分开发与利用本土艺术资源的艺术教育意义 |
三、积极拓宽云南省中学本土艺术资源的利用的有效手段 |
第四节 鲁甸县龙头山镇灾后人文环境建设中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作用 |
一、学校艺术教育对灾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
二、艺术教育活动对灾区人文环境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
三、农村中学艺术教育对灾后重建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振兴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淤泥彝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现实困境:乡村学校遭遇生存危机 |
(二) 时代机遇: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
(三) 个人反思:教育研究当回归生活 |
二、概念界定 |
(一) 乡村 |
(二) 乡村学校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困境研究 |
(二) 关于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发展研究 |
(三) 关于乡村学校的多视角个案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的与问题 |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 研究过程与实施 |
(四)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理论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学校发展 |
一、乡村教育对乡村振兴的价值 |
(一) 乡村教育具有重要文化价值 |
(二) 乡村教育具有间接经济价值 |
二、乡村振兴与乡村学校的关系 |
(一)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文化振兴 |
(二) 乡村学校是乡村文化的聚点 |
三、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学校的影响 |
(一)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学校提供发展契机 |
(二) 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学校提出严峻挑战 |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思路 |
(一)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乡村学校的紧迫性 |
(二) 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特性 |
(三) 因地制宜开发本土课程的思路 |
(四) 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发展思路 |
1. 帮助乡村小规模学校解决生存式发展问题 |
2. 帮助乡村寄宿制学校解决内涵式发展问题 |
3. 帮助乡村儿童回归家庭实现乡村学校全面发展 |
第三章 个案描述:淤泥彝族乡教育发展的现状考察 |
一、乡村学校的外围环境 |
(一) 淤泥乡文化发展概况 |
1. 一个县级市的设立 |
2. 一个彝语音译的地名 |
3. 一场更名的博弈 |
4. 一个歌舞之乡 |
5. 一个崇敬神灵的民族 |
(二) 淤泥乡教育发展概况 |
1. 淤泥乡的学校概况 |
2. 淤泥乡的师资概况 |
3. 淤泥乡的生源概况 |
二、乡村学校的个案分析 |
(一) M小学:一个教学点的兴衰历程 |
1. 曲折坎坷的建校历程 |
2. 学校领导的更迭交替 |
3. 乡村学校的自我拯救 |
4. 戛然而止的办学进程 |
5. M小学的困境与出路 |
(二) J小学:一所寄宿校的真实图景 |
1. 乡村教师的工作日常 |
2. “代课教师”的生存现状 |
3. 乡村学校的课程实施 |
4. 寄宿学校的后勤环境 |
(三) 繁荣与萧条:两所乡村学校的发展比较 |
1. 外围环境的影响 |
2. 学校自身的因素 |
第四章 问题透视:民族地区乡村学校面临的困境分析 |
一、乡村教育的价值迷失 |
(一) 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 |
1. 民族文化的日益衰落 |
2. 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的转变 |
3. 传统道德规范的凋零 |
(二) 教育价值的功利取向 |
1. 追求温饱阶段 |
2. 物质追求阶段 |
3. 精神追求阶段 |
(三) 乡村学校的应试追求 |
二、乡村学校的外围环境薄弱 |
(一) 家庭支持的物质化 |
1. 教育支持上注重物质供给 |
2. 教育投入上注重经济付出 |
3. 教育关注上注重学业成绩 |
(二) 家校合作的形式化 |
1. 观念误区导致家长不愿配合 |
2. 水平有限导致家长不会配合 |
3. 就业困难导致家长不能配合 |
(三) 乡村儿童学业态度的消极化 |
1. 物质生活的改善养成好逸恶劳的性格 |
2. 乡村儿童受到的教育影响多样而复杂 |
3. 现代媒体设备入侵乡村儿童的精神世界 |
三、乡村学校的内生动力不足 |
(一) 乡村学校的师资严重欠缺 |
1. 乡村教师的结构性失衡 |
2. 乡村教师的老龄化严重 |
(二) 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
1. 乡村教师的非教学性任务繁重 |
2. 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薄弱 |
3. 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欠缺 |
4. 乡村校长的任职意愿日益降低 |
(三) 乡村学校的素质教育难以落实 |
1. 学校教育的应试导向 |
2. 专业师资与设备的缺乏 |
(四) 乡村学校的硬性办学条件薄弱 |
1. 小规模学校的硬件设施难以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 |
2. 寄宿制学校的条件改善落后于其规模扩张的速度 |
第五章 走出困境: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振兴的对策探讨 |
一、回归初心:发展乡村教育的长远动力 |
(一) 厘清乡村教育的功能 |
1. 乡村教育个体与社会功能的有限性 |
2. 乡村教育肩负乡村文化振兴的使命 |
(二) 重塑乡村教育价值观 |
1. 乡村学校应服务于乡村儿童的成长 |
2. 乡村民众应重视学校教育的本体价值 |
二、改善环境:振兴乡村学校的外部条件 |
(一) 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
1. 丰富乡村儿童的业余生活与精神世界 |
2. 提高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质量 |
(二) 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
1. 改善乡村居民的出行方式 |
2. 确保乡村儿童安全入学 |
(三) 促进乡村居民家门口就业 |
1. 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
2. 帮助乡村父母回归家庭 |
三、提升质量:振兴乡村学校的关键要素 |
(一) 拓宽乡村教师的补充渠道 |
1. 建立长效的支教体系 |
2. 完善特岗教师实施计划 |
3. 增加代课教师的入编路径 |
4. 定向培养少数民族师范生 |
(二) 调动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
1. 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
2. 提升乡村校长的职业吸引力 |
(三) 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实开展 |
1. 实行多元的评价考核方式 |
2. 推动乡村心理咨询室的建设 |
(四) 加强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
1. 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 |
2. 加快乡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速度 |
3. 推动乡村学校的后勤服务社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文素质相关研究 |
1.2.2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
1.2.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 |
1.3 研究应用价值 |
1.3.1 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
1.3.2 为培养主体学校提供借鉴素材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文素质 |
2.1.2 人文素质教育 |
2.1.3 指标体系 |
2.1.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 |
2.1.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
2.2 理论基础 |
2.2.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方法论 |
2.2.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偏差影响因素的理论观点 |
2.2.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的理论观点 |
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思路 |
3.1.1 掣肘的根源 |
3.1.2 转轨的捩点 |
3.1.3 困境的消弭 |
3.2 技术路线 |
3.2.1 准备阶段 |
3.2.2 执行阶段 |
3.2.3 完成阶段 |
4 研究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 |
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4.1.1 研究目标 |
4.1.2 研究内容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架构 |
4.3.1 建构指标体系 |
4.3.2 指标体系调查 |
4.4 研究工具 |
4.4.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初步建构 |
4.4.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问卷初稿审查与修改 |
4.4.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问卷实施程序 |
4.5 资料处理 |
4.5.1 数据处理 |
4.5.2 数据分析 |
4.6 结果与分析 |
4.6.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专家意见整合分析 |
4.6.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权重分配分析 |
4.6.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影响关系分析 |
4.6.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绩效排序分析 |
4.6.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实证调查分析 |
4.7 讨论 |
4.7.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结果 |
4.7.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相对权重关系结果 |
4.7.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指标绩效及影响关系 |
4.7.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结果 |
5 研究二: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建构 |
5.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5.1.1 研究目标 |
5.1.2 研究内容 |
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架构 |
5.3.1 自变量 |
5.3.2 中介变量 |
5.3.3 因变量 |
5.4 研究假设 |
5.5 研究工具 |
5.5.1 研究工具撰拟说明 |
5.5.2 研究工具内容说明 |
5.5.3 研究工具检验 |
5.6 资料处理 |
5.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6.2 卡方检验 |
5.6.3 t检验 |
5.6.4 单因子方差分析 |
5.6.5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6.6 信度分析 |
5.6.7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 |
5.7 结果与分析 |
5.7.1 研究样本暨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
5.7.2 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
5.8 讨论 |
5.8.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因素 |
5.8.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 |
5.8.3 相关理论支持结果 |
6 研究三: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 |
6.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6.1.1 研究目标 |
6.1.2 研究内容 |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研究方法 |
6.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应把握的关系 |
6.3.1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 |
6.3.2 人文素质教育与金牌主义教育的关系 |
6.3.3 人文性教育与职业性教育的关系 |
6.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应做出的选择 |
6.4.1 从根本上转变竞技运动功利主义的偏颇价值观 |
6.4.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呼唤人文素质的教育 |
6.4.3 建构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路径 |
6.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1234”教育路径 |
6.5.1 一个理念 |
6.5.2 二种联动 |
6.5.3 三类体系 |
6.5.4 四项建设 |
7 综合讨论 |
7.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价值判断 |
7.1.1 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人文知识) |
7.1.2 掌握为人的基本道理(人文思想) |
7.1.3 学会必要的处事能力(人文方法) |
7.1.4 形成稳定的体育精神(人文精神) |
7.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的理性认识 |
7.2.1 人文素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2 人文素质发展偏差的主要成因 |
7.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的现实选择 |
7.3.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夺标育人的助推器 |
7.3.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性回归的指南针 |
7.3.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专业素质的耦合剂 |
7.3.4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体育发展的矫正器 |
7.4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7.4.1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方面 |
7.4.2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方面 |
7.4.3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方面 |
8 研究结论 |
8.1 本研究指标体系可概括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指标要素 |
8.2本研究影响模型可勘查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影响机制 |
8.3 本研究教育路径可提供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教育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需要 |
1.1.2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素质教育概述 |
2.1.1 素质教育的提出 |
2.1.2 素质教育的内涵 |
2.1.3 素质教育的特征 |
2.2 GX实验教学原则概述 |
2.2.1 教学原则概述 |
2.2.2 数学教学的主要原则 |
2.2.3 GX实验的数学教学原则 |
2.3 GX实验研究述评 |
2.3.1 GX实验的经验总结性研究 |
2.3.2 GX实验的理论基础研究 |
2.3.3 GX实验的推广与迁移研究 |
2.4 GX实验的阶段划分 |
2.4.1 教学改革过程的阶段性理论 |
2.4.2 GX实验的四个阶段 第3章 GX实验对中学数学形式化的批判与重建 |
3.1 对中学数学形式化的批判 |
3.1.1 基础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 |
3.1.2 数学教学改革的传统 |
3.1.3 数学教学内容的过度形式化 |
3.1.4 数学教学过度形式化的批判 |
3.2 GX实验淡化形式的提出与初步形成 |
3.2.1 淡化数学形式的思想溯源 |
3.2.2 GX实验教学原则初步形成的主要路径 |
3.2.3 酝酿阶段GX实验教学原则的教材呈现 |
3.3 GX实验教学原则初步形成的基础 |
3.3.1 丰厚的学术背景奠定了重建的数学基础 |
3.3.2 多元化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重建的平台 |
3.3.3 多套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建的实践经验 第4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由教材到教法的渗透与融合 |
4.1 教法改革启动的影响因素 |
4.1.1 教材多样化的政策 |
4.1.2 教师参与改革的阻力 |
4.1.3 改革理念由教材到教法的发展 |
4.1.4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事件的道德诱因 |
4.2 教材与教法融合的初步试验 |
4.2.1 编写GX实验教材与启动实验 |
4.2.2 初步试验的效果 |
4.3 教材与教学融合的改革策略 |
4.3.1 关注智力、政策和精神的有机融合 |
4.3.2 构建数学教学原则表达的民族话语 |
4.3.3 切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实施与形成 |
5.1 GX实验数学教学原则的实践与澄清 |
5.1.1 教学改革核心观点的实践与澄清 |
5.1.2 形式化与非形式化之争 |
5.1.3 GX实验教学原则的确认 |
5.2 实施阶段的GX实验教学原则 |
5.2.1 "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形成 |
5.2.2 "积极前进,循环上升"的形成 |
5.2.3 "开门见山,适当集中"的形成 |
5.2.4 "先做后说,师生共作"的形成 |
5.3 GX实验教学原则实施与形成的对策 |
5.3.1 构建观点澄清的多元化路径 |
5.3.2 构建学导研三级互动的培训制度 |
5.3.3 构建基于教学现实的改革策略 第6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 |
6.1 实施后的追问 |
6.1.1 追问GX实验"32字诀"的内涵 |
6.1.2 追问GX实验的理论基础 |
6.1.3 追问GX实验的方法 |
6.1.4 追问GX实验的推广 |
6.2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 |
6.2.1 GX实验数学观的分析 |
6.2.2 GX实验教学观的构建 |
6.2.3 GX实验学习观的发展 |
6.2.4 GX实验教材意涵的挖掘 |
6.2.5 GX实验教学原则的整体认识 |
6.3 GX实验教学原则提升与完善的路向 |
6.3.1 演绎与归纳的双向理论构建 |
6.3.2 科学精神的改革导引 |
6.3.3 学术传播推动改革的发展 第7章 GX实验研究的方法考量 |
7.1 基于数学教育研究范式的审视 |
7.1.1 数学教育研究概述 |
7.1.2 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式 |
7.1.3 GX实验的研究范式 |
7.2 基于教学实验方法的审视 |
7.2.1 教学实验的内涵与特征 |
7.2.2 GX实验的实验设计 |
7.2.3 GX实验的实施程序 |
7.2.4 GX实验的实验评价 |
7.3 实验方法的现实反思 第8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研究的启示与反思 |
8.1 GX实验教学原则研究的启示 |
8.1.1 认识数学形式化谱系,构建学校数学的知识体系 |
8.1.2 切实物化理念,构建易于师生操作的一体化课程资源 |
8.1.3 高效课堂释放课外,突破减负提质的现实困境 |
8.1.4 加强教师培训的"数学化",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 |
8.1.5 协调利益与力量,构建和谐改革共同体 |
8.1.6 遵循实践的理性,推动数学课程改革的稳步发展 |
8.2 对GX实验教学原则研究的反思 |
8.2.1 GX实验教学原则的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8.2.2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实证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一:1993-2008年以GX实验为主题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GX实验的博硕学位论文统计表 |
附录三:陈重穆先生关于GX实验的部分报告、信件、手稿 |
附录四:宋乃庆教授组织教材编写活动的文件 |
附录五:GX实验学校的实验计划 |
附录六:沙坪坝区实验学校考试通知、考试成绩与教师概况统计表 |
附录七:GX实验教师的调查问卷 |
附录八:GX实验教研员的访谈提纲 后记 |
(6)西南民族地区初中阶段民族学生素质问题研究 ——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一章 学生素质建设基本理论及基本现状 |
第一节 素质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一、素质的内涵 |
二、素质的构成要素 |
第二节 西南民族地区初中阶段民族学生素质基本情况 |
一、文化素质基本情况 |
二、道德素质基本情况 |
三、心理素质基本情况 |
第三节 西南民族地区初中阶段民族学生素质建设的意义 |
一、提高当地少数民族素质 |
二、促进民族学生心理健康 |
三、保护当地民族特色文化 |
四、减少毒品、艾滋病危害 |
第二章 瑞丽市初中阶段民族学生素质现状 |
第一节 瑞丽市教育政策及环境 |
一、瑞丽市概况 |
二、瑞丽市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瑞丽市初中阶段少数民族学生素质现状 |
一、聚居少数民族学生素质现状 |
二、杂居少数民族学生素质现状 |
第三章 瑞丽市初中阶段民族学生素质偏低的根源及相关原因 |
第一节 社会历史根源 |
一、经济条件限制 |
二、边境环境影响 |
三、社会文化冲击 |
第二节 政府视角 |
一、教育投入有限,缺乏教育监督 |
二、缺乏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教育 |
三、少数民族未成年犯罪问题突出 |
四、村落文化建设、农民培训滞后 |
第三节 家庭视角 |
一、父母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
二、家庭酗酒吸毒现象危害 |
三、教育方式单一缺乏温情 |
第四节 学生视角 |
一、心理适应能力弱 |
二、自制力缺乏和同伴影响 |
三、缺少广阔的眼界 |
第四章 提高西南民族地区初中阶段民族学生素质的对策选择 |
第一节 强化政府作为 |
一、加大教育投入,拓宽教育融资渠道 |
二、加大政策性投入 |
三、促进村落文化建设,加强忧患教育 |
第二节 强化学校管理,优化基础教育课程 |
一、优化课程设置和制度安排 |
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
三、改变防艾禁毒教育方式,加强普法教育 |
四、关注民族学生心理健康,丰富课余生活 |
第三节 重视家庭教育和继续教育 |
一、共同学习,提高素质 |
二、亲情教育,亲子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民族地区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 在我国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
(一) 素质教育是全国教育变革的总趋势 |
(二) 我国民族地区受惠于传统应试教育的相对较少 |
二、 在我国民族地区推行素质教育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一) 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
(二) 实施民族素质教育必然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三、 在我国民族地区实施和提高素质教育的对策 |
(一) 分类推行素质教育 |
(二) 切实改变社会对教育价值取向的评判 |
(三) 努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加大民族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 |
(8)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民族地区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我国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
(一) 素质教育是全国教育变革的总趋势 |
(二) 我国民族地区受惠于传统应试教育的相对较少 |
二、在我国民族地区推行素质教育中必然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一) 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
(二) 实施民族素质教育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
三、在我国民族地区如何实施并提高民族素质教育的对策 |
(一) 分类推行素质教育 |
(二) 实切努力改变社会对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判断 |
(三) 努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加大民族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 |
(10)试论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和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约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关键因素 |
(一) 部分领导干部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
(二) 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观没有树立起来 |
(三) 学校外部环境状况不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行 |
(四) 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难以适应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
二、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
(一) 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 |
(二)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
(三) 实施素质教育, 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
三、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
(一) 加快办学体制改革, 推动教育产业化进程 |
(二) 调整教育资源布局结构, 科学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办学效益 |
(三)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
(四) 改革大中专院校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
(五)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
四、浅谈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甘南藏族自治州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初中舞蹈“第二课堂”为例[D]. 次仁卓玛.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龙泉中学为例[D]. 王雅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振兴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淤泥彝族乡为例[D]. 起朝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5]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 徐建星. 西南大学, 2011(06)
- [6]西南民族地区初中阶段民族学生素质问题研究 ——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例[D]. 罗毅.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7]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民族地区素质教育[J]. 陶晓辉.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 [8]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民族地区素质教育[J]. 陶晓辉.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 [9]试论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及改革对策[J]. 陶晓辉. 民族教育研究, 2005(04)
- [10]试论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和措施[J]. 陶晓辉.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