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C的I/O模块损坏类型及防止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军[1](2021)在《基于EPICS的加速器过程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近代物理研究所承担了多项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的建设任务,例如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LEAF,SSC的直线注入器SSC-LINAC、珠江直线加速器治癌装置、新疆理化所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装置—PREF、空间环境地面模拟研究装置—SESRI、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等。控制系统的任务目标由原来专注于一台加速器的建设迈向多台共建,传统加速器子系统分工和建设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工程建设需求,需要对加速器过程控制技术中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系统设计方法,标准化、规范化的开发流程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程实施过程做相关技术研究,以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多台装置的建设任务。根据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的特点,其系统模块组成基本相似,主要由离子源、低能传输线、射频四极场加速器、中能传输线、高能传输线、同步环和各个终端组成。本文在完成LEAF、SSC-LINAC和珠江直线加速器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EPICS的加速器过程控制通用IOC模块和硬件设计标准,为加速器过程控制提供了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模板,在保证过程控制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软硬件开发及工程建设周期。论文对加速器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EPICS作为LEAF、SSC-LINAC和珠江直线加速器过程控制系统的软件架构,建立了LEAF的离子源控制系统,LEAF和SSC-LINAC的磁铁电源控制系统,三个项目的真空控制系统、仪表控制、SSC-LINAC和珠江直线加速器的磁铁温度监测系统、腔体状态监测系统和设备安全联锁系统等。主要技术成果有:采用协议转换将设备硬件接口统一化,并进行了IOC的模块化封装;总结了加速器过程控制系统常用的硬件设备,进行了设备级与系统级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按照相关规范制定了过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标准化流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系统整体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为加速器过程控制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模板。设计并建设完成的LEAF装置、SSC-LINAC和珠江直线加速器过程控制系统模块化、标准化程度高,维护和扩展简单高效;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能够保证加速器的高质量运行,为装置达到束流设计指标提供了可靠保障。
潘咪[2](2021)在《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监测保护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可产生特定的磁场条件,用于对进入ITER实验现场的所有机电设备进行静磁场合格测试。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具有子系统多、信号种类杂和受磁场干扰大的特点。为保证静磁场合格测试实验的正常进行,保护机器安全及操作员人身安全,该装置的监测保护系统必不可少。本文提出了在LabVIEW平台上实现的一套装置监测保护系统设计方案并对部分功能加以验证。首先,本文以对该系统的功能设计为切入点,明确本装置监测保护系统的设计要素,提出系统的集成设计方案。设计综合了 NI CompactRIO嵌入式系统、NI PXIe系统及以太网交换技术的硬件平台框架,且符合ITER对I&C现场控制系统架构的要求。采用基于消息循环的生产者-消费者的LabVIEW程序框架,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扩展性强且便于后期维护。其次,在集成设计基础上,完成了对监测保护系统的详细硬件设计。从传感器层、信号接口层、控制器及主机层进行结构设计及设备选型。为信号采集功能中提出的各类信号进行传感器的选型,并确定数量。设计3类信号转换电路以匹配I/O模块及数据采集卡接口参数。配置NICompactRIO嵌入式系统下位机以分担系统信号采集及安全联锁任务,可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采用NIPXIe采集机箱及数据采集卡采集10kHz以上的快速信号。考虑到设备工作产生的静磁场干扰,应用光纤通信方式实现远距离传输,有效削弱磁场干扰。最后,对系统的主要软件功能进行开发及验证,并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数据采集、水冷远控、报警逻辑处理及安全联锁保护模块等功能。交互界面体现了主要的功能且满足系统的功能需求。对快速AI采集、慢速AI采集、DI信号采集及DO指令下发功能进行验证,为后续进行联合调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雷兰宏[3](2021)在《反渗透水处理监控系统的设计》文中指出现有的反渗透水处理系统还存在着自动化监管性能低下、实时性弱、可靠性差、操作复杂且资源不能共享等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Android和PC相结合的反渗透水处理监控系统。系统利用4G网络作为传输媒介,对数据进行无线传输;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水质提前预测推理,避免因水质问题给人们健康造成危害或对反渗透膜造成损坏等;通过远程监控技术,工作人员无须亲临现场就能够监测水处理工艺的实时数据及运行状态,并能够远程控制现场的水处理设施。本文结合水处理工艺并利用数据采集与无线通信等技术完成了反渗透水处理监控系统的设计。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组成,上位机使用MVC设计模式开发了Android手机客户端和WEB服务器,并结合MySQL数据库完成了系统用户登录、数据显示、故障报警、设施控制、历史数据查询、水质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的设计;系统服务器主要完成了对系统的数据统计和水处理设备的信息管理;现场PC使用MCGS组态软件制作了监控画面,完成了各功能模块的界面设计。下位机以PLC为主控处理模块,它与4G DTU数据传输模块及各执行设备构成系统的硬件部分,根据反渗透水处理工艺需求,完成了系统通信部分设计、硬件接口部分设计及下位机程序编写。通过对水处理工艺及水质样本分析,建立了基于DE-LSSVM(差分进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水质预测理论模型,利用DE-LSSVM算法将处理好的水质进行训练及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提前对工艺参数进行修改,防止了水质不达标或膜损坏等问题。最后,通过对系统整体及各部分功能模块进行测试,验证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和效果。
孙晓康[4](2020)在《实时以太网POWERLINK在加速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加速器控制系统一般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控制系统,遵循所谓的“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s),由三部分组成:the Operator Interface、Data Communication、the Front-end Computers。数据通信在加速器控制系统中起着纽带的作用。随着加速器规模的增大和复杂度的提高,对数据通信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实时性是影响控制系统的关键因素,开展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Ethernet POWERLINK(简称POWERLINK)作为一种开源实时以太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特别是有高实时性需求的场合,例如高性能的同步运动控制应用,但是在加速器控制领域,与POWERLINK相关的研究和应用还很少。EPICS作为加速器控制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开发平台,目前还未见与POWERLINK相关的应用与研究。本论文将POWERLINK实时以太网技术和EPICS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应用研究工作。首先对POWERLINK通信协议进行了分析和性能测试。基于POWERLINK协议栈的开源实现版本openPOWERLINK,我们分别搭建了基于RT-Linux PC和FPGA软核的两套测试系统。采用网络分析仪netANALYZER和Wireshark软件抓取并分析了 POWERLINK数据帧,掌握了 POWERLINK协议的数据帧结构和通信机制,并测试了两套系统的通信周期。我们还根据测试系统的实测通信参数,发展了理论计算和仿真建模两种方法来估算POWERLINK系统的通信周期。其次设计了 EPICS环境下基于千兆POWERLINK的分布式IO系统。系统从站采用基于Zynq的控制器,主站是一台RT-Linux PC,PC上运行了 IOC应用程序和内核空间下的openPOWERLINK主站程序,基于进程间Socket通信开发了相应的EPICS设备驱动程序。我们搭建了 1个主站和10个从站组成的测试系统,测试系统的通信周期最快可到275μs,控制器本地响应时间约为400μs,系统全局响应时间为870μs。通过对系统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从站的光耦延时和主站响应延时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两点,我们设计了相应的改进方案,改进方案的主从站均采用Zynq控制器来实现,从站控制器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采用ADuM1400高速数字隔离器。基于改进方案我们搭建了由1个主站和5个从站组成的测试系统,系统的通信周期最快可到50μs,从站的本地响应时间为5μs,系统全局响应时间为160μs,测试结果表明改进方案的实时性能明显得到了提升。根据改进方案的实测结果,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理论计算和仿真建模方法,从而为POWERLINK的应用设计提供了依据。最后基于千兆POWERLINK设计了合肥先进光源设备保护系统(Hefei Ad-vanced Light Facility Equipment Protection System,HALF EPS)。HALF 是由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提出的第四代基于衍射极限储存环的同步辐射光源,目前正在开展HALF预研工程建设。HALF EPS由注入器分总体EPS和储存环分总体EPS组成,各分总体EPS基于独立的千兆POWERLINK设计,联锁控制器采用Zynq控制器。我们对HALF EPS的联锁保护逻辑进行了描述,统计了联锁信号的数量。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建模两种方法估算了注入器EPS的响应时间分别为802.100μs和798.184μs,储存环EPS的响应时间分别为1.643ms和1.634ms,均满足10ms响应时间的设计指标。最后基于Archive Appliance设计了 HALF EPS的历史数据存档与查询系统,基于Phoebus/Alarms设计了 HALF EPS报警系统。
周祥月[5](2020)在《机械压力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的今天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及人民社会生活物质不断丰富,中国正经历着从制造到创造的蜕变过程,为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实际需求,机械压力机及其自动流水线技术在汽车、农业机械、国防等大型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对短周期、高效率、高精度加工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机械压力机是金属板材压模成型的主要制造设备,紧密关系到我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近年来,由于新一代高性能材料的诞生并且投入使用,从而提高了对新能源和原材料的节约意识和强烈的惜时概念,从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机械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的性能设计。基于自动控制下的机械压力机可以代替人工手动操作,并且伴随智能化的提高,在提高设备精度的同时、其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也提高,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从而促使现代工业趋向于无人化模式靠拢。同时,对操作人员和投入使用机械设备的实时状态监控和维护管理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在对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以上方方面面的因素,据此在本课题中设计了基于PLC的机械压力机大型分布式电气控制调速系统,设计安全自动保护控制系统、ADC自动换模控制系统、系统功能控制程序等,并且配备Proface的HMI触摸屏人机界面,编辑出配套的人机界面监控系统。机械压力机设备是由电气控制系统、气路控制系统、油路控制系统共同配合驱动机械硬件来运转,本课题中主要是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来配合对部分气路控制和油路控制系统工作。整个控制系统分站有电柜主站、变频器分站、立柱操作分站、横梁分站、地坑分站、滑块分站模块、工作台分站等。其设计思路是根据先进压力机的工艺要求对压力机控制方法的确定及整个控制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元件选型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对主站及各个分站的实际接线设计、控制原理设计、PLC模块的接线图设计;对控制系统各分站电气元件的选型、自动保护控制系统的设计、对机械压力机工艺流程的各动作控制程序的设计及分析;配合编辑的HMI人机界面和最后对控制系统网络组态连接设置。经过本项目的最终调试试验,本控制系统既能满足了工业生产需求的高精度、高效率、高安全性、更灵活可控性,也能使设备管理维护人员更加详细掌握设备在工作中的状态,便于安全高效的运行与维护。
詹泰鑫[6](2020)在《39Ar富集装置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39Ar是一种在环境科学和考古学学科的同位素年代测定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但由于天然状态下39Ar的同位素丰度非常低,其同位素检测工作的效率非常低。39Ar富集装置是为解决39Ar同位素丰度过低问题而设计的一种检测前的预处理装置。39Ar富集装置是一种小型强流加速器装置,可通过“电离—质谱分离—打靶收集”过程提高39Ar的同位素丰度,以提高39Ar的同位素检测效率。控制系统是39Ar富集装置的大脑和神经。为保障装置能按预期目标安全稳定运行,并高效电离样本Ar气,高效传输、分辨和收集Ar+束,最终实现提高39Ar同位素丰度的目的,论文通过分析装置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装置控制需求,为39Ar富集装置设计了一种基于EPICS软件架构的控制系统方案。控制系统以工控机+PCI板卡、PLC控制器和串口服务器作为硬件平台,并通过中心交换机搭建分布式控制网络。PLC作为底层设备控制器负责RTD热电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采集和控制输出。工控机是控制系统的控制核心,运行着EPICS IOC程序和客户端交互软件(OPI)。EPICS IOC程序基于LabVIEW环境开发而成,并利用环境内部的DSC模块将控制程序接入EPICS架构中;OPI基于CSS环境进行开发,并通过配置IOC IP地址及将界面控件与PV(Process Variable)关联的方式,与EPICS IOC完成PV的同步更新。EPICS IOC程序是控制系统软件的核心,主要通过与PLC和底层设备控制器建立TCP连接,完成装置的状态监控和关键设备过程控制。关键设备过程控制是提高39Ar同为素丰度的关键,为简化该部分程序的设计,论文使用过程状态转移分析方法进行协助设计。同时为防止装置出现异常或故障时损坏设备甚至造成实验人员的人身伤害,EPICS IOC程序还设立了安全联锁保护子系统,用于实时监测装置运行状态,并在装置出现异常或故障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设备和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针对在装置运行测试过程中,出现的控制设备被离子源打火产生的浪涌电压损坏和强电磁环境下额信号干扰现象,论文提供了相应的有效解决方案。经过反复测试和调节,现控制系统已投入使用,并协助完成相关的Ar气富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可将39Ar同位素丰度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本论文设计的控制系统是39Ar富集装置能够实现预期设计目标的重要保障。
胡宁[7](2020)在《混合动力式医用控温毯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用控温毯作为人体辅助控温的主要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由于国内医用控温毯的研制起步较晚,其在控温精度、功能应用、操控界面、电磁兼容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针对以上不足,本文通过研究现代医用控温毯系统特性,并结合企业设计需求,提出基于混合动力式医用控温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国内外医用控温毯的设计模式,并结合最新国家相关标准,详细列举医用控温毯的硬性设计指标和功能扩展需求;通过对现有医用控温毯驱动方案的对比,提出半导体与压缩机混合驱动的组合形式,并对其驱动方式进行研究。本文选用STM32F4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并围绕该CPU分模块对外围电路进行设计;选用NTC热敏电阻和DS18B20作为机组不同测温部位的温度传感器,并分别针对其采集特性设计了采集隔离电路;为扩展机器功能需求,分别增加了信息存储、网络接口、语音预警等模块。采用改进后的MOS管全桥电路对半导体机组两端的电压大小和方向进行控制,并针对半导体导通电流反馈信号设计了采集隔离电路;根据功率驱动器件混合的特点,选用了控制变频器并设计了半导体驱动保护电路和MOS管开关电路。本文研究对比现有医用控温毯温控算法的优劣,提出分层模糊PID的控制理念,并借助Matlab工具对该温控算法的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基于μC/OS-III操作系统进行控制任务的软件开发,并分别对各任务流程进行分析;根据整机EMC测试实验,对测试方法以及相应的EMC整改方案进行了介绍。最终本文设计的机型成功完成各项技术指标的测试,并送交由国家食药总局指定的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混合驱动方案、分层模糊PID控制方案、软硬件电路设计方案和EMC隔离方案均能很好的应用于医用控温毯,并为其他医用温控设备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乔君超[8](2020)在《WH-5A3型加工中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加工中心是制造业的支柱,而数控系统(CNC)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在控制系统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编程功能操作加工中心,将G代码指令发送到加工中心控制系统内的处理器上,处理器接受到相关指令,对其进行解释为机器语言,发送给物理器件控制其完成加工。控制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使用预编码功能取代了传统手动操作,提升了加工中心的控制精度与使用效率。各大公司开发制控系统大多面向大型客户,控制精度高,但价格也较为昂贵,采取自身标准开发,扩展性与可升级能力较差。本文旨在为中小客户开发一款精度适宜、价格较低、采用开源架构、可升级、可扩展的控制系统,并与WH-5A3型小型多轴加工中心进行适配。一个标准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软件、加工中心受控单元、加工平台,本文将控制软件与加工中心所需的其他软件支持统称为软件系统,将受控单元归入电控系统。电控部分中,先对加工平台的技术路线进行探讨,选定了加工平台的类型;围绕加工平台的特性,确定了电控系统所需硬件资源;围绕硬件资源的分配实现设计扩展电路板,完成控制软件与受控单元的连接;接着设计了电控系统中的伺服模块与手轮模块,完成电控部分设计。软件部分按照加工中心G代码指令传递顺序,依次设计了用于输入代码的界面交互模块、用于解析规划的运动控制模块、用于信息管理的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技术支持的远程辅助模块,控制系统设计完成,并提升用户体验。本文最后对控制系统电控系统、软件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并进行整体加工测试,各模块工作正常,系统稳定性高,控制精度达到预期要求。
李健[9](2020)在《玉米淀粉脱水及干燥控制技术改进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现今,玉米淀粉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为了便于运输和储存,我国规定玉米淀粉的含水量不高于14%,在淀粉的生产过程中,玉米淀粉脱水及干燥问题一直被广泛关注,所以连续的淀粉生产控制过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控制过程中,如何实现干燥后淀粉含水量的在线监测与实时控制一直是影响淀粉生产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整个生产过程中影响淀粉含水量的因素有很多,目前国内企业还没有寻得一种能够实现对淀粉含水量快速测量及实时控制的方法。当前国内外玉米淀粉行业的发展现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多采用手动控制,手动控制动作慢、误差高。对干燥后淀粉含水量的测量也是运用传统的离线测量方法,这种测量方式耗时长、效率低。一些企业直接采用现场人员用手触摸判断的方式,根据个人经验来判断淀粉含水量的高低,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及时得出结果,但工人的身体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都会对测量感知造成干扰,所以这种测量方式可信度并不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控制系统流程以提高产品品质显得尤为重要,本设计主要针对以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是对玉米淀粉脱水及干燥控制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采用进热蒸汽调节阀一拖四控制来实现空气加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的稳定。其次是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在线近红外分析仪,对干燥后淀粉含水量进行实时在线检测,采用一阶惯性数字化滤波算法减少工业现场复杂电磁环境下高频干扰对信号传输产生的影响,同时利用单边死区HDB-PID控制算法解决控制回路中的大滞后、超调振荡等问题,从而对淀粉干燥过程实现更加快速、稳定的控制。通过控制优化后的测量值能够稳定在目标值周围,偏差及标准差明显减小,说明控制效果稳定,目前淀粉水分的平均线由12.46%提高到13.16%,更加接近目标值,达到系统稳定的同时增加了企业收益。
韩杰[10](2020)在《基于STM32+FPGA的通用工业控制器设计》文中指出目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整个工业系统的核心设备,PLC直接影响了该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国内PLC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所垄断,我国自主研发的品牌仅仅占了很少的市场份额,并且市面上的PLC仍然存在兼容性差、开发困难、成本高等特点。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PGA的通用工业控制器,集成功能复杂、实时性好、通用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在硬件方面,分为主控制器和远程模块。主控制器采用整体式PLC结构,将核心板、接口板、开关电源通过接插件连接到一起。核心板使用STM32和FPGA作为控制芯片,并结合了二者各自的优势(STM32可执行复杂任务,FPGA可处理高速信号),使用512K的SRAM芯片IS62WV51216作为存储器。接口板上设计了16路数字量输入口、16路继电器输出口和8路晶体管输出口电路,这些输入输出口使用光耦或继电器进行电气隔离,通信接口方面还有RS485通信、USB通信、以太网通信等接口。开关电源采用它激式、PWM脉宽调制、变压器耦合型开关电源,能够将220V交流电压转化为控制器自身需要的24V直流电压,本文详细讲述了其电路设计步骤,尤其是高频变压器参数计算。远程模块主要针对主控制器控制端口不足的缺点,设计了远程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模块作为扩展模块,同时设计了远程通信模块,负责主控制器与各个远程模块之间的通信。在软件方面,主控制器上的STM32移植了Free RTOS嵌入式操作系统,能够更加合理的调用多任务、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在软件系统方面设计了STM32和FPGA共七套系统程序,设计了PC端和人机交互界面两种用户程序的编辑方式。在软件功能方面,本文设计了一些模块化功能,步进电机模块、PWM模块、SPWM模块、SVPWM模块、高速计数器模块和PID模块。在通信协议方面,远程模块之间使用RS485进行通信,参考了松下的MEWTOCOL-COM协议并设计了RM-COM协议,远程模块与主控制器通过以太网进行通信,采用Modbus协议。最后对本文设计的通用工业控制器进行各部分硬件和软件上的测试,并展示了工业机械臂实验平台作为应用案例,介绍了多种工业现场常见设备作为被控对象时与通用工业控制器之间的接线方式,体现了控制器的通用性和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二、PC的I/O模块损坏类型及防止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C的I/O模块损坏类型及防止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PICS的加速器过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加速器过程控制系统 |
2.1 过程控制概述 |
2.2 加速器过程控制系统 |
2.2.1 加速器过程控制组成 |
2.2.2 加速器过程控制特点 |
2.2.3 加速器过程控制要求 |
2.3 过程控制软件系统 |
2.3.1 软件实现功能 |
2.3.2 分布式控制系统 |
2.3.3 EPICS概述 |
2.3.4 EPICS IOC模块化封装 |
2.4 过程控制硬件系统 |
2.4.1 硬件基本构成 |
2.4.2 硬件实现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LEAF过程控制设计与实现 |
3.1 LEAF工程简介 |
3.2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
3.2.1 控制系统网络 |
3.2.2 控制系统架构 |
3.3 过程控制系统实现 |
3.3.1 真空控制系统 |
3.3.2 磁铁电源控制系统 |
3.3.3 离子源控制系统 |
3.3.4 仪器仪表控制 |
3.4 调试及运行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SC-LINAC过程控制设计与实现 |
4.1 SSC-LINAC工程简介 |
4.2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
4.2.1 控制系统网络 |
4.2.2 控制系统架构 |
4.3 过程控制系统实现 |
4.3.1 真空控制系统 |
4.3.2 磁铁电源控制系统 |
4.3.3 磁铁温度监测系统 |
4.3.4 设备安全联锁系统 |
4.3.5 腔体状态监测系统 |
4.4 调试及运行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珠江直线加速器过程控制设计与实现 |
5.1 珠江直线加速器工程简介 |
5.2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
5.2.1 控制系统网络 |
5.2.2 控制系统架构 |
5.3 过程控制系统实现 |
5.3.1 电磁兼容测试 |
5.3.2 控制机柜设计与装配 |
5.3.3 真空控制系统 |
5.3.4 磁铁温度监测系统 |
5.3.5 腔体状态监测系统 |
5.3.6 设备安全联锁系统 |
5.4 调试及运行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监测保护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介绍 |
1.2.1 磁场线圈 |
1.2.2 可编程电源系统 |
1.2.3 内循环水冷系统 |
1.2.4 EUT遥操系统 |
1.2.5 监测保护系统 |
1.2.6 配电系统 |
1.2.7 受试设备 |
1.3 虚拟仪器技术概述 |
1.3.1 LabVIEW的组成 |
1.3.2 LabVIEW的优点 |
1.4 Modbus TCP通信概述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监测保护系统的集成设计 |
2.1 系统功能 |
2.1.1 信号采集功能设计 |
2.1.2 远程控制功能设计 |
2.1.3 界面显示功能设计 |
2.1.4 安全保护功能设计 |
2.2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2.3 软件结构及功能模块设计 |
2.3.1 基于消息循环的生产者-消费者结构 |
2.3.2 软件结构主要循环 |
2.3.3 功能模块式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监测保护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信号测量 |
3.1.1 电流及电压测量 |
3.1.2 水路信号测量 |
3.1.3 磁场线圈信号测量 |
3.2 信号的转换 |
3.2.1 4-20mA转0-10V模拟量信号电路设计 |
3.2.2 干节点输入转换24V电平信号电路设计 |
3.2.3 24V电平信号转化为干节点信号电路设计 |
3.3 现场系统控制器设备选型 |
3.3.1 CompcatRIO系统及硬件选型 |
3.3.2 PXIe系统及硬件选型 |
3.4 通信技术及设备介绍 |
3.4.1 光纤通信及信号延长器 |
3.4.2 以太网交换技术及局域网配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监测保护系统的软件实现 |
4.1 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
4.1.1 快速AI采集 |
4.1.2 慢速AI采集 |
4.1.3 冷却塔控制逻辑处理 |
4.1.4 水槽除冰控制逻辑处理 |
4.1.5 慢速AI逻辑处理 |
4.1.6 安全联锁处理 |
4.2 软件界面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监测保护系统的功能测试 |
5.1 监测保护系统实验平台搭建 |
5.2 监测保护系统的功能验证 |
5.2.1 快速AI采集功能 |
5.2.2 慢速AI采集功能 |
5.2.3 DI/D0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反渗透水处理监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反渗透水处理监控系统设计 |
2.1 反渗透水处理工艺设计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 上位机设计 |
2.3.1 上位机功能设计 |
2.3.2 数据库设计 |
2.4 下位机设计 |
2.4.1 PLC选型及I/O配置 |
2.4.2 4G DTU模块的确定 |
2.4.3 与PLC相连的电路及外围电路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软件开发 |
3.1 上位机软件设计 |
3.1.1 数据通信模块设计 |
3.1.2 WEB服务器软件设计 |
3.1.3 Android手机客户端软件设计 |
3.1.4 基于PC的 MCGS软件设计 |
3.2 下位机软件设计 |
3.2.1 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设计 |
3.2.2 加氯、加药监控程序设计 |
3.2.3 混凝沉淀监控程序设计 |
3.2.4 反冲洗监控程序设计 |
3.3 基于DE-LSSVM的反渗透水质预测 |
3.3.1 LSSVM回归预测方法 |
3.3.2 基于差分进化(DE)算法的参数优化 |
3.3.3 基于DE-LSSVM的水质预测模型 |
3.3.4 基于DE-LSSVM的反渗透水质预测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测试 |
4.1 系统测试环境 |
4.2 4G DTU通信模块测试 |
4.3 MCGS功能模块测试 |
4.3.1 工艺运行及控制功能测试 |
4.3.2 故障报警功能测试 |
4.3.3 曲线显示功能测试 |
4.4 Android客户端整体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实时以太网POWERLINK在加速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加速器控制系统简介 |
1.1.2 实时性分类和实时以太网 |
1.1.3 加速器控制系统中的实时性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POWERLINK的ALBA设备保护系统 |
1.2.2 CERN在辐射区域关于POWERLINK的应用研究 |
1.2.3 上海光源的光束线前端真空泄漏快保护系统 |
1.3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POWERLINK通信协议研究 |
2.1 POWERLINK协议介绍 |
2.1.1 POWERLINK协议的基本特性 |
2.1.2 POWERLINK协议的网络模型 |
2.2 POWERLINK协议的实现 |
2.2.1 基于Linux系统实现POWERLINK协议 |
2.2.2 基于FPGA实现POWERLINK协议 |
2.2.3 测试小结 |
2.3 POWERLINK通信周期的理论计算 |
2.4 POWERLINK通信协议的仿真建模 |
2.4.1 OMNeT++仿真器 |
2.4.2 POWERLINK通信节点建模 |
第3章 EPICS环境下基于POWERLINK的分布式IO系统 |
3.1 主站PC方案的系统设计与开发 |
3.1.1 系统架构设计 |
3.1.2 主站程序的开发 |
3.1.3 从站控制器的设计与开发 |
3.1.4 测试系统搭建 |
3.1.5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3.2 全站FPGA方案的系统设计与开发 |
3.2.1 系统架构设计 |
3.2.2 从站控制器的设计与开发 |
3.2.3 EPICS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 |
3.2.4 测试系统搭建 |
3.2.5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3.3 全站FPGA方案通信周期的理论计算 |
3.4 全站FPGA方案的仿真建模 |
第4章 HALF设备保护系统的设计 |
4.1 HALF预研工程 |
4.2 加速器中的设备保护系统 |
4.2.1 设备保护系统的任务 |
4.2.2 国内外加速器的机器保护系统调研 |
4.3 HALF设备保护系统设计 |
4.3.1 HALF设备保护系统任务 |
4.3.2 HALF设备保护系统设计原则 |
4.3.3 HALF设备保护系统运行模式 |
4.3.4 HALF设备保护系统总体结构 |
4.3.5 联锁输入信号的预处理 |
4.4 注入器EPS设计 |
4.4.1 电子枪联锁系统 |
4.4.2 真空联锁系统 |
4.4.3 冷却水联锁系统 |
4.4.4 注入器分总体EPS联锁信号总结 |
4.4.5 注入器设备保护系统实时性能评估 |
4.5 储存环分总体EPS设计 |
4.5.1 真空联锁系统 |
4.5.2 冷却水联锁系统 |
4.5.3 真空部件温度联锁系统 |
4.5.4 高频联锁系统 |
4.5.5 注入联锁系统 |
4.5.6 储存环分总体EPS联锁信号总结 |
4.5.7 储存环设备保护系统实时性能评估 |
4.6 HALF设备保护系统的信息报警 |
4.7 HALF设备保护系统的历史数据存档与查询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机械压力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压力机分类及发展概况 |
1.2.1 压力机分类 |
1.2.2 发展概况 |
1.3 控制系统方案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主要研究与设计内容 |
1.4.2 本文结构思路 |
第2章 机械压力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机械压力机及其控制系统概述 |
2.1.1 主要组成结构部件 |
2.1.2 机械压力机工作性能分析 |
2.1.3 工艺流程 |
2.2 机械压力机技术方案 |
2.2.1 机械压力机安装布置规划 |
2.2.2 机械压力机技术参数选取 |
2.3 系统设计原则 |
2.3.1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
2.3.2 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
2.3.3 通信系统设计原则 |
2.4 主要组成部件的机电安装布置设计 |
2.4.1 横梁部件 |
2.4.2 滑块部件 |
2.4.3 移动工作台 |
2.5 机械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的构架设计 |
2.5.1 电气控制方法的选择 |
2.5.2 电气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PLC的机械压力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主电源供电线路设计 |
3.2 控制系统元件选型 |
3.2.1 PLC控制器 |
3.2.2 变频器调速装置 |
3.2.3 触摸屏选型 |
3.2.4 辅助电器元件选型 |
3.3 控制系统主要工作站设计 |
3.3.1 立柱操作站 |
3.3.2 电气控制柜工作站 |
3.3.3 横梁分站 |
3.3.4 地坑分站 |
3.3.5 左工作台分站 |
3.3.6 滑块分站模块 |
3.4 主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
3.4.1 三项异步电动机的功率计算 |
3.4.2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原理 |
3.4.3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 |
3.5 安全自动保护控制系统设计 |
3.5.1 安全保护系统结构概述 |
3.5.2 光电保护系统设计 |
3.5.3 离合器-制动器安全控制设计 |
3.6 ADC自动换模控制系统设计 |
3.7 控制系统网络通讯 |
3.7.1 Profibus-DP总线通信 |
3.7.2 工业以太网通信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PLC的机械压力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主电动机运行控制程序设计 |
4.2 润滑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
4.3 滑块装模高度调整控制程序设计 |
4.4 移动工作台控制程序设计 |
4.5 压力机行程控制 |
4.6 同ROBOT自动化数据交换程序设计 |
4.7 ADC自动换模功能控制程序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HMI人机界面设计 |
5.1 HMI人机界面设计原理与重点 |
5.1.1 设计原理 |
5.1.2 设计重点 |
5.2 HMI人机界面对主要模块动作的流程图设计 |
5.2.1 主电动机运行控制流程 |
5.2.2 润滑系统控制流程 |
5.2.3 装模高度调整控制流程 |
5.2.4 ADC自动换模功能控制流程 |
5.3 HMI对控制系统参数与状态的设置及显示设计 |
5.3.1 润滑系统监控画面 |
5.3.2 机床状态画面 |
5.3.3 模具参数设置与更换 |
5.3.4 DP总线网络监控画面 |
5.4 故障报警履历存档与查看功能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机械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运行调试与故障分析 |
6.1 控制系统的通信调试 |
6.1.1 PLC控制器与各分站单元的Profibus-DP组态设置 |
6.1.2 PLC控制器、HMI触摸屏及上位机PC的 Ethernet联网设置 |
6.2 变频器优化调试 |
6.3 机械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主要功能调试 |
6.3.1 设备调试前准备工作 |
6.3.2 基本功能 |
6.3.3 装模高度调整调试 |
6.3.4 ADC自动换模运行调试 |
6.3.5 行程运行控制 |
6.4 故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39Ar富集装置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39)Ar富集装置背景介绍 |
1.2 加速器装置控制系统概述 |
1.2.1 控制系统体系结构 |
1.2.2 国内外常用的加速器控制系统系统集成工具 |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3.1 课题研究意义 |
1.3.2 论文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控制方案设计 |
2.1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
2.2 ~(39)Ar富集装置工作原理与被控设备 |
2.2.1 装置工作原理 |
2.2.2 装置被控设备 |
2.3 控制需求 |
2.4 控制方案 |
2.4.1 硬件结构 |
2.4.2 硬件选型 |
2.4.3 软件开发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程序设计 |
3.1 控制程序子系统划分 |
3.2 设备状态监督控制子系统 |
3.2.1 基于PLC的设备状态监控程序 |
3.2.2 基于Lab VIEW的设备状态监控程序 |
3.2.3 远程监控界面 |
3.3 关键设备过程控制子系统 |
3.3.1 离子源进气控制 |
3.3.2 二极磁铁质谱分析 |
3.3.3 收集靶温度过热保护和防饱和机制 |
3.4 安全联锁保护子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场调试与测试 |
4.1 网络调试助手工具 |
4.2 界面与测试 |
4.2.1 离子源进气流量控制界面 |
4.2.2 二极磁铁扫谱界面与扫谱测试 |
4.2.3 收集靶控制界面与测试 |
4.2.4 装置运行测试 |
4.3 调试过程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4.3.1 离子源打火导致控制设备损坏 |
4.3.2 强电磁环境下的信号干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混合动力式医用控温毯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医用控温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2 系统总体方案研究 |
2.1 驱动系统研究 |
2.1.1 常见驱动模式研究 |
2.1.2 混合驱动方案研究 |
2.2 整机结构布局研究 |
2.3 控制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2.4 控制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主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微控制器电路设计 |
3.1.1 微控制器选型 |
3.1.2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3.2 温度传感器采集电路设计 |
3.2.1 温度传感器选型 |
3.2.2 温度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2.3 采集隔离电路设计 |
3.3 其他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3.1 水位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3.2 电流反馈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4 操作界面电路设计 |
3.5 外围存储模块设计 |
3.6 语音提示模块设计 |
3.7 网络模块设计 |
3.8 主板电源模块设计 |
3.8.1 电源模块选型与总体结构设计 |
3.8.2 电源电路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4 驱动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1 驱动电路总体结构 |
4.2 半导体模块驱动电路设计 |
4.2.1 PWM输出隔离电路设计 |
4.2.2 MOS管并联调压电路设计 |
4.2.3 H桥换向电路设计 |
4.2.4 滤波电路设计 |
4.3 直流压缩机与变频控制器选型 |
4.4 其他模块电路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控温算法研究 |
5.1 现有控温模式研究 |
5.2 分层模糊PID控温方案研究 |
5.2.1 分层模糊PID控温方案设计 |
5.2.2 分层模糊PID的具体实现 |
5.3 系统仿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软件设计 |
6.1 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 |
6.1.1 μC/OS-Ⅲ简介 |
6.1.2 μC/OS-Ⅲ移植 |
6.2 控制系统任务设计 |
6.1.1 传感器采集任务 |
6.1.2 操控面板任务 |
6.1.3 混合驱动任务 |
6.1.4 其他任务 |
6.3 操作界面软件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系统调试及其电磁兼容测试 |
7.1 系统硬件调试 |
7.2 系统功能调试 |
7.2.1 操作面板和传感器任务调试 |
7.2.2 TEC机组输出调试 |
7.2.3 压缩机机组输出调试 |
7.3 整机调试 |
7.4 系统电磁兼容测试 |
7.4.1 电快速脉冲群抗干扰(EFT)测试 |
7.4.2 浪涌抗干扰(SURGE)测试 |
7.4.3 辐射发射(RE)测试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控板电路原理图 |
附录B 驱动板电路原理图 |
附录C 信息参照表集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WH-5A3型加工中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 本论文的内容与结构 |
1.4 小结 |
第二章 WH-5A3 型加工中心控制系统设计 |
2.1 加工中心加工平台结构 |
2.2 加工中心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3 电控系统总体设计 |
2.3.1 电控系统结构选型 |
2.3.2 Machinekit分析 |
2.3.3 电控系统规划 |
2.4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2.4.1 传统软件系统设计 |
2.4.2 智能化软件系统设计 |
2.5 小结 |
第三章 WH-5A3 型加工中心控制系统电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控制系统电控系统设计 |
3.2 控制系统硬件资源分配 |
3.3 BeagleBone扩展板功能实现 |
3.4 伺服模块功能实现 |
3.5 手轮模块功能实现 |
3.6 小结 |
第四章 WH-5A3 型加工中心控制系统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控制系统软件系统架构 |
4.2 界面交互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1 界面交互模块需求分析 |
4.2.2 界面交互模块功能实现 |
4.3 运动控制模块功能实现 |
4.4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1 数据存储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
4.4.2 高并发高可用架构设计与实现 |
4.5 远程辅助模块设计与实现 |
4.6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2 电控系统测试 |
5.2.1 进给轴性能测试 |
5.2.2 主轴性能测试 |
5.2.3 手轮性能测试 |
5.3 软件系统测试 |
5.4 整体加工测试 |
5.4.1 模拟加工测试 |
5.4.2 实际加工测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玉米淀粉脱水及干燥控制技术改进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玉米淀粉加工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1.3 DCS控制技术国内外发展动态及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章 玉米淀粉脱水及干燥工艺 |
2.1 玉米淀粉的应用 |
2.2 淀粉脱水及干燥工艺流程 |
2.3 淀粉脱水干燥主要设备 |
2.3.1 空气加热器 |
2.3.2 干燥管 |
2.3.3 刮刀离心机 |
2.3.4 在线近红外分析仪 |
2.4 淀粉脱水及干燥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
2.5 主要参数监测点及控制难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玉米淀粉脱水及干燥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PCS7 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
3.2 PCS7 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3.3 控制硬件设计组态 |
3.4 网络通讯设计 |
3.4.1 PROFINET |
3.4.2 现场通信设备 |
3.4.3 第三方通讯设计 |
3.5 控制系统冗余分析 |
3.6 系统柜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系统程序与人机界面设计 |
4.1 PCS7 基本功能块 |
4.1.1 电机控制功能块 |
4.1.2 阀门控制功能块 |
4.1.3 数字量监控功能块 |
4.1.4 模拟量监控功能块 |
4.1.5 PID控制器功能块 |
4.2 空气加热器出口温度监测控制回路设计 |
4.3 含水量监测控制回路设计 |
4.4 解碎盘称重控制回路设计 |
4.5 上位机操作界面 |
4.5.1 玉米淀粉工艺主画面 |
4.5.2 用户管理器 |
4.5.3 操作记录及消息报警系统 |
4.5.4 历史趋势曲线及数据归档 |
第5章 玉米淀粉脱水及干燥控制技术改进与应用 |
5.1 数字化滤波算法 |
5.1.1 惯性滤波算法基本原理 |
5.1.2 一阶惯性数字化滤波电路 |
5.1.3 一阶惯性滤波在PCS7 系统中的应用 |
5.2 空气加热器温度节能控制改进 |
5.2.1 出口温度定值控制 |
5.2.2 蒸汽调节阀一拖四节能控制 |
5.3 成品淀粉含水量控制算法改进 |
5.3.1 含水量控制流程 |
5.3.2 常规PID控制器算法 |
5.3.3 常规PID控制回路仿真 |
5.3.4 常规死区PID控制器 |
5.3.5 单边死区HDB-PID控制算法 |
5.3.6 单边死区控制程序设计应用 |
5.3.7 控制程序应用及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10)基于STM32+FPGA的通用工业控制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1.3.1 论文主要工作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方案设计 |
2.1 PLC系统简介 |
2.1.1 PLC的产生 |
2.1.2 PLC的基本结构 |
2.1.3 PLC的软件系统 |
2.1.4 PLC的工作过程 |
2.2 整体方案架构 |
2.3 主控制器方案设计 |
2.3.1 核心板方案设计 |
2.3.2 接口板方案设计 |
2.3.3 电源方案设计 |
2.4 远程模块方案设计 |
2.5 软件方案设计 |
2.5.1 嵌入式操作系统 |
2.5.2 软件系统 |
2.5.3 模块化功能 |
2.5.4 通信协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主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3.1.1 核心板 |
3.1.2 接口板 |
3.1.3 开关电源 |
3.2 远程模块的硬件设计 |
3.2.1 通用部分电路 |
3.2.2 数字量输入输出电路 |
3.2.3 电源电路 |
3.2.4 模拟量输入电路 |
3.2.5 模拟量输出电路 |
3.3 电磁兼容性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FreeRTOS的移植 |
4.2 软件系统 |
4.2.1 系统程序 |
4.2.2 用户程序 |
4.3 模块化功能设计 |
4.3.1 步进电机模块 |
4.3.2 PWM模块 |
4.3.3 SPWM模块 |
4.3.4 SVPWM模块 |
4.3.5 高速计数器模块 |
4.3.6 PID模块 |
4.4 通信协议 |
4.4.1 Modbus协议 |
4.4.2 RM-COM协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测试 |
5.1 系统硬件测试 |
5.1.1 开关电源测试 |
5.1.2 主控制器功能测试 |
5.1.3 模拟量输入/输出测试 |
5.2 系统软件测试 |
5.2.1 RM-COM通信协议测试 |
5.2.2 PID模块测试 |
5.2.3 SPWM/SVPWM模块测试 |
5.3 应用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录一 开关电源参数表 |
四、PC的I/O模块损坏类型及防止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PICS的加速器过程控制研究[D]. 刘小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监测保护系统的设计[D]. 潘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3]反渗透水处理监控系统的设计[D]. 雷兰宏.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4]实时以太网POWERLINK在加速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孙晓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机械压力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D]. 周祥月.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6]39Ar富集装置控制系统设计[D]. 詹泰鑫.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0(01)
- [7]混合动力式医用控温毯控制系统研究[D]. 胡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WH-5A3型加工中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乔君超.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9]玉米淀粉脱水及干燥控制技术改进与应用研究[D]. 李健. 吉林化工学院, 2020(10)
- [10]基于STM32+FPGA的通用工业控制器设计[D]. 韩杰. 东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