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土地与松树(寓言)(论文文献综述)
宋宝伟[1](2021)在《文学精神的建构与经验的赋形——近期黑龙江中篇小说写作研究》文中提出当下黑龙江中篇小说依旧表现出很强烈的现实主义的写作伦理,在底层写作、生命关怀、人性剖析、城市书写、乡土怀旧等层面,给予了深刻的思考和艺术的表现。既有对现实困顿生活的真切表现,也有对人性光辉的真诚礼赞,同时更有对当下城市萎顿人生的批判。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都表现出哲理化、寓言化特征。小说叙事灵活多变,语言坚实有力,对现代主义艺术表现手段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
张思远[2](2021)在《论迟子建小说的历史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迟子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登上文坛至今三十余年,奉献给文坛五六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她用细腻温情的笔触穿梭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表现历史的沧桑巨变,展示人世间的世态百相。阅读迟子建所有的文学作品发现,其作品叙事时间始于1910年,止于当下,她始终坚持将历史言说贯穿在她的文学创作中。迟子建在自己的历史书写中俨然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和秩序。她的书写是在历史与现实中遨游,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框定下的自由舞蹈,在限定下的自由歌唱。正是这种“不自由的自由”使迟子建的审美感觉更加活跃,但是她的历史书写从不与“史”相悖。迟子建这种独特的不同于当代其他作家书写的方式,为当下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可贵的经验。本文从历史书写的角度统摄迟子建的长篇创作,从书写的内容、思想内蕴、叙事策略以及价值意义等方面探究迟子建长篇小说创作的流变。第一章简述迟子建小说中历史图景。本章对迟子建小说中涉及的历史进行简要的概括和梳理,主要书写了其小说中四个重要的历史图景:哈尔滨鼠疫、伪满洲国史、“文革”背景下的个人史以及鄂温克族变迁史,意在通过梳理迟子建笔下涉及的历史事件,探寻她进入历史以及书写历史的方式。第二章论述迟子建历史书写中的思想内蕴,首先从传统文化入手分析迟子建历史书写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资源;其次从人性的角度探寻迟子建历史书写中对人性的终极关怀;最后从地域文化角度发掘迟子建历史书写中蕴含的地域文化品格。第三章挖掘迟子建小说的历史书写的策略。本章从小说结构、审美意象以及诗化语言三个方面探析迟子建历史书写中运用的叙事策略。探讨她历史书写中多种叙事结构的安排,分析其历史小说中的意象系统及诗意语言的独特作用。第四章探寻迟子建历史书写的当代文学史价值及意义。从作家严正历史叙述立场以及东北底层人民代言立场以两个方面阐释了她艺术立场的坚守;然后从作家对伪满历史和国民性反思角度阐释了迟子建历史书写的当代价值及意义。
王悦[3](2021)在《边地民间历史的浪漫想象与现实书写 ——论迟子建小说的传奇叙事》文中研究表明迟子建,一位来自黑龙江漠河的当代女作家,自然山川和神话传说赋予了她文学最初的灵感,故乡也给了她对生活和文学的独特感受。在三十多年的创作中,她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风格,迟子建的文学情怀始终和大自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的文学作品充满着诗意,她的创作根植于黑龙江地区,以温情的笔触描绘了那片土地上小人物的悲欢生活,同时也书写了很多人物的传奇性命运,还有原始部族的变迁、萨满宗教仪式、神秘诡谲的事件和坚守人生信仰的民族英雄。本文从传奇叙事这一角度切入文本,结合迟子建的文学创作,探究迟子建小说中的传奇叙事传统。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迟子建笔下的传奇世界,包括平民传奇、边地部落传奇、历史传奇、新英雄传奇。第二部分是迟子建书写传奇的具体手法,作家选取的是平常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事件,巧妙地运用了曲折的情节、魔幻的视角和交错的时空结构来使小说呈现出传奇性。第三部分从迟子建的个人成长经历、地域文化影响和文学传统的继承来论述迟子建小说传奇叙事的深层情结,深入探析迟子建书写传奇的动因。第四部分是迟子建传奇叙事的价值和意义,小说继承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传统,运用到当代小说创作之中,展现出更为独特的文学风貌,既有史传的写实风格,又有诗骚的浪漫主义特征,呈现出以虚写实、真幻交织的传奇性特征,传奇手法的运用也使迟子建的作品增添了更深厚的内蕴,展现出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通过研究迟子建小说中的传奇叙事,可以看到传奇叙事传统在当代文学的延续和发展,探索传奇叙事传统在当下作家创作中的意义。
丁明秀[4](2020)在《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这个时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作为研究的史料依据。在全面搜集散落于东北各大报纸副刊与杂志中的有关沦陷区儿童文学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解读,力图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对儿童文学的类型、主题、艺术表现及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等多方面的考察,形成对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发展状况的整体建构。纵向上,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放置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横向上,与同时期其他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进行对比。以期可以在宏观层面了解、把握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而探求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儿童文学的存在形态。揭示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创作者受制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选择,归纳概括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第一部分梳理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二是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第二部分具体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殖民语境是沦陷时期东北儿童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统治机构、文化政策、教育措施和文学阵地的分析,明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存语境。第三部分划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类型。以报纸《泰东日报》的儿童副刊《儿童专刊》《儿童周刊》《少年》等(1931—1945)、《大同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儿童与学生》等(1933—1942)、《盛京时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周刊》等(1933—1942)、《国际协报》的儿童副刊《儿童》等(1934—1936)及杂志《满洲学童》(1936.10—1945.3)、《新满洲》(1939.1—1945.4)、《新青年》(1935.10—1942.6)、《麒麟》(1941.6—1945.1)等作为切入口,梳理、评析东北沦陷时期的童谣、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以期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面貌。第四部分考察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群体。通过对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的作家杨慈灯,郑毓钧、未名等有影响的作家及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创作情况的考察,致力于展现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同时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和由此引起的作品主题转型,并阐释其中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多样主题与艺术特色。在殖民统治之下,儿童文学主题表现出反抗、潜隐反抗与迎合三种倾向,每种主题倾向中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三种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互相渗透和流变的特征。第六部分是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通过对东北沦陷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呈现的特征分析,勾勒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东北沦陷区这个特殊时空使得儿童文学既遭到殖民统治的束缚,也使其在政策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文化殖民主义的二律悖反性使得东北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周爱勇[5](2020)在《“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文中提出风景书写是作家思考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最重视风景书写的当属废名。废名风景叙事的核心是表达其独特的审美理想,作者对“美”怀有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对“美”的推崇如同“朝圣”。废名推崇的“美”包括自然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等等美好事物,而他呈现这一切神圣之美时不可或缺、极度倚重的就是风景书写。风景叙事之于废名,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此不可的表达。惟此,论文选择从风景叙事角度对废名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分为上下两篇,除去绪论、结语共有六章。绪论主要梳理国内外风景叙事研究现状及废名小说研究中有关风景叙事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论题,概括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上篇题为“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形象问题,为第一、二、三章,分别从儿童、女性、自然三个角度深入,透视废名通过风景叙事表达“美的‘三位一体’”审美观念,即儿童的纯真之美、女性的人性之美与自然的风景之美合一的审美理想。下篇题为“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塑造问题,为第四、五、六章,探讨废名文体观、语言观、艺术观与风景书写的关系。结语总结本文重要观点,指出废名小说风景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价值意义。各章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题为“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审美理想如何通过“风景儿童化”表达。废名小说的儿童之美常与风景之美、女性之美并存,表现出和谐共生的景象。废名小说的风景儿童化叙事,通过风景陌生化、风景去道德化等,表现儿童眼中之景的“纯真新奇之美”,让人重拾自然与人性的美好。为凸显儿童眼中风景之奇特,废名小说中出现“视角越界”等违背叙事常规的现象。废名风景儿童化叙事往往给读者带去愉悦、轻松与暖意,但有些作品也会让人感到伤感、沉重与寒意,短篇代表作《桃园》便呈现出这样的“哀伤之美”。第二章题为“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如何通过“女性风景化”叙事表达其审美理想。女性风景化叙事是废名小说表达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将女性自然化、物化、诗画化和神圣化。在乡土题材小说中,废名多采用女性自然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与风景之美的融合讴歌乡土之美;在都市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则多采用女性物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的坍塌、风景之美在都市的隐匿,讽刺都市之恶。女性之美和风景之美的合一,是废名审美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将女性“诗画化”的风景叙事手法,营造女性与风景一体、人事与意境合一的“诗意世界”。废名还将女性之美提升到宗教高度,通过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建构由圣洁女性与纯净风景合成的“人间圣境”,作为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废名的女性风景化叙事,体现了女性崇拜思想。第三章题为“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小说中的风景叙事如何表达废名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死观。废名认为自然世界是客观的物象存在,人类的情感意识投射其上,自然世界才能被感知和生发出意义。基于这种带有唯心色彩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废名小说通过风景书写,体现出境由心生、人生如梦的人生观,流露出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唯美倾向。为表达渴求美之永恒的“乌托邦”愿望,废名小说推崇静止时间观,在生死观上体现出歌颂死亡、以死亡来凝固留存美的极致唯美倾向。第四章题为“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废名小说文体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来表达。废名认为“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牠的故事,在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他的小说文体观是“要有文辞没有意思”,所以与文辞密切相关的风景描写就成为他文体实验中最为倚重的手段。废名被公认的小说诗化、散文化文体特征,其实是频繁使用风景比拟、风景象征、风景想象、风景典故等媒介营造意境和叙述故事的结果。大量风景书写的加入,淡化了小说情节,松散了叙事结构,冲击了传统小说讲故事方式,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文体界线,体现出废名的小说文体创新与自觉,也反映出古典文学对废名现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第五章题为“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的是废名语言文字观和风景叙事的关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时语言文字又有“言不及意”“言不尽意”的局限性,面对这种困境,废名小说通过风景叙事这种极具包容度和申延性的方式进行突围。其具体描写模式体现为:意欲言说——无法言说——风景出场“立像以尽言”——人景合一“得意而忘言”。废名小说语言还呈现出文白夹杂、汉英杂陈的文字形态,这不仅是求学经历和创作个性的外在显露,也是作者表达策略的自主选择。而当这种杂陈的语言形态用于风景叙事时,则往往是作者“澄明自由”心境的率性流露。废名对文字极为苛求,不仅要精炼而且要精美,对自己的小说反复修改,从篇章句段的增删到字词标点的调整,无不体现“求美增美”的追求。这种修改过程,在小说的风景书写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第六章题为“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废名的艺术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表达。对于艺术追求的真善美,废名认为应追求情感之“真”而非事实之“真”,而“美”的感情一定是“真”的和“善”的,由此他的艺术观和道德观就统一在“美”之上。面对“真而不美、美而不真”的困境,废名倡导用想象构筑艺术的“白日梦”去弥补,所以作者小说中的风景更多的是由当下风景引发的想象风景(“心景”)。这种独特的“心景”,体现出废名追求主观真实之想象之美、情感之美的艺术观。面对“善而不美、美而不善”的困境,废名借用“投身饲虎”典故,表达愿为美而献身,阐明自己“趋美从善”的审美取向和道德选择。在废名小说中,隐晦的思想、细腻的情感、抽象的理念、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多借助风景书写来表现,对废名而言,几乎是无风景不小说的。废名小说的风景叙事,已成为废名独特文体的重要标识。从风景叙事这个窗口透视,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废名小说的独特价值和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
胡依纯[6](2019)在《迟子建小说的乡土叙事及其美学意蕴》文中指出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和文学种类,乡土文学最早出现在19世纪20-30年代。而乡土小说作为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类型,自中国新文学发轫以来在文学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来自中国最北端的小村庄——北极村的迟子建,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坚持为故乡书写。在她深情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她笔下那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不仅仅是寒冷的代名词,还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美。迟子建十分注重对色彩的运用,色彩之于迟子建,既是她乡土文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她生命体验和审美体验的组成部分。在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描述当中,为它们涂抹上带有主观情感的色彩,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达,同时也强化了小说的审美力量。与五彩斑斓的乡土之景一起引起迟子建关注的,是同样多彩的民俗生活,她走进民间,努力挖掘民俗文化当中的诗意光芒,构筑起一个别具特色的“审美民间”。与此同时,迟子建的乡土叙事在意象和意境的创设方面亮点颇多,她将古典美学精神融入小说创作,使得意象、意境这两个美学范畴在其创作实践中延续了古老的美学生命。乡土生活在迟子建的笔下没有流于肤浅的文学语言表述,她认真地刻画着每一处乡土生活细节,细腻地酝酿着小说人物的情感起伏,同时也客观理性地面对人性善恶的问题,向读者传递崇真、尚美、向善理念,实现了“审美”和“教化”功能的平衡,使得小说没有沦为道德教化的说教工具,而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传递了“美”与“善”的真谛。在复杂的时代变迁中,尽管迟子建已经从北极村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但她为故乡书写的初心没变,她独特的文学追求与审美经验使其乡土小说具有了非凡的当代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秦崇文[7](2017)在《比较视域中的乡土书写与现代性想象 ——以福克纳和贾平凹作品为例》文中提出乡土是人类社会的意义生产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学是一个十分具有张力的概念,当乡土遭遇现代性,给作家带来的不仅仅是出于创作本能的文学书写,也为作家的现代性想象提供广阔的思想空间。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两国均面临着不同的现代性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地球村的实现,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交往密切,在各个层面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对话关系。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美国作家福克纳和中国作家贾平凹的作品作为分析两国现代性的文本,两者都是典型的乡土作家,因文化差异、时代背景的不同,在作品的地域空间书写上具有相似性与关联性,同时在表达上、审美观念等方面有所不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认知上有差异也有共鸣。本论文从历史和文化(思想史)角度,通过对乡土、乡愁、现代的文学转向以及现代性的相关理论的梳理,借助福克纳和贾平凹的作品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在比较文学的视域中对福克纳和贾平凹的乡土书写与现代性想象的逻辑展开进行论述,对中美乡土文学与现代性的关系进行比较辨析,见微知着,进一步了解中西方古今文学思想及文化思想的差异性与共通性,以及在面对现代化过程的不同应对策略和书写景观,挖掘现当代文学中的乡土书写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当代价值。论文分五个部分,绪论主要对研究背景、选题缘起、学术史回顾、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创新之处、选题目的以及意义进行概述。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从现代性、乡土、乡愁的基本概念出发,剖析在此语境下的作家的文学实践活动,从作家的乡土乌托邦建构与消解、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等方面对福克纳和贾平凹的乡土叙事与现代性想象进行逻辑展开。第二章以对话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福克纳和贾平凹的乡土书写进行比较研究,剖析两者乡土书写的差异和汇通性,以及对乡土的互文性进行探讨。第三章分析福克纳和贾平凹在后现代语境中的乡土书写探索,从书写的内容、技法层面等进行论述,同时,以福克纳和贾平凹的乡土守望与现代突围为个案,强调乡土书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当代意义。最后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现代性不同于美国的现代转化型道路,中国现代性因其具有厚重的“乡土”色彩和“后发外生”特性,在与域外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中彰显出特有的乡土中国的当代内涵。乡土作为一种虚构而非实体的存在,亦非对社会历史变迁的“模仿”或“再现”,“乡土文学”是人们在社会建构过程中产生的虚构的想象物。作家的乡土书写是对现代性问题的一种应激,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文本呈现,作家的话语与修辞成为一种“现代性的症候”,而当不同国度的作家对这一症候做出呈现时,便构成了一种广义的现代性的对话。对话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探讨两者在作品中对本国现代性问题的不同呈现,通过美国现代性的他山之“石”而攻对我国的现代性问题之“玉”。
刘洋[8](2017)在《东北地区油画造型的发展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造型艺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演进,从简单的上古岩画逐渐地丰富和发展,衍变成了由绘画、雕塑、摄影和建筑、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共同组成的一个庞大的艺术家族。而绘画艺术中造型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观念更新的历史。对造型的理解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创造,更为重要的是时代的变迁以及审美方式的改变也影响了艺术家的判断。我们可以通过造型本身了解作品所生成的环境,种族、时代,以及悄然发生改变的观念。如果把造型当作打开艺术家观念的钥匙,莫不如说是时代改变了对造型的认知。而东北地区油画造型的发展演变同样也受到了上述因素的影响,通过东北地区油画造型的发展我们可以了解作品背后生成的动因,每一件油画作品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通过造型的特点进入到东北地区油画演变的过程之中,试图通过造型的演变找到东北地区油画造型的共性。艺术家、作品、时代等共同形成了一条无法割裂的纽带,分析地域作品的同时要将它放置到属于自身的时间与空间,试图接近真相,找到东北地区油画造型的突出特征。而内容框架结构分为上篇、中篇、下篇、外篇、结论,上篇主要论述东北油画造型所关联的文化背景对其的影响;而中篇是研究东北油画造型形成的内因与演变,尤其是以1985年中国现代社会的历史转折点为界所进行的分析;下篇是东北代表性油画家的作品分析;外篇是东北地域文化与油画造型特征的演变;最后是结论部分,得出东北油画造型的演变特征。上篇为第一章;通过东北文化背景的分析来说明对于东北油画造型演变的影响。中篇为第二章;第二章是通过油画作品的形式与图像的关系来分析作品造型形成的背后动因;第三章是下篇(人物志),通过代表性东北油画家的不同阶段的作品来分析东北地区油画造型一些多样复杂的特征。而第四章是外篇;集中讨论地域文化对于东北油画造型的影响;第五章是结论部分,集中系统的论证了东北地区油画造型发展演变的过程。
陈实[9](2017)在《伪满洲国童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伪满洲国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期间,殖民者将童话作为意识形态宣传和文化侵略的一种工具,指派或倡导作家创作一种将“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等殖民宣传植入其中的童话,意在教育和影响青少年。同时,一些爱好童话创作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以“附逆”“迎合”“解殖”等姿态,发表了数量不可忽视的童话作品,并在伪满洲国后期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本论文主要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从探究伪满洲国童话的源流开始,对伪满洲国的童话概念进行梳理,以这一时期公开出版的童话作品为线索,分析殖民者如何利用童话进行“未来国民”的塑造,分析伪满洲国童话写作的两种分流与多重向度,以此呈现殖民地童话创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以“一刊”“一报”“一人(作家)”的案例形式,对伪满洲国的童话创作进行从平台到作家的全面分析。这三个案例将以实证的方式具体对应第一章中提出的“两种分流及多重向度”:第二章以《满洲学童》作为案例,代表着殖民者的“植入与控制”。对《满洲学童》杂志及其所刊部分童话的考述,将重现伪满洲国“植入式童话”这一创作现象,揭露殖民者对儿童刊物的把控与设置,探讨他们利用童话来虚构乐土的实质。同时,以该杂志上“抗击英美”的童话为例,更深层次分析“献纳文体”的时代寓意,探究童话作家真心与无意的迎合,以此重现殖民地童话创作的纠结与挣扎;第三章以《泰东日报》作为案例,展示两种分流之中较为复杂的“中间层”,这里包含了“把控”“游离”“解殖”等多种形式的童话创作,且“把控”下有“附逆”“合作”“迎合”,“游离”中有“自觉与不自觉”“自我与时局”,“解殖”时有“消解与挣扎”。这些童话创作分流中的多重向度,正是隐藏于《泰东日报》这类报刊的文艺栏目之中。同时本章将着重分析《泰东日报》文艺副刊所掀起的“童话热潮”,并以此追溯伪满洲国时期“关东州”特殊童话土壤与作家源流的形成过程;第四章以伪满洲国时期着名童话作家杨慈灯为案例,将他作为童话作者中“游离与解殖”的代表。该章对杨慈灯的生平进行考证,梳理他在公开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分析其军旅作品与童话作品之间的关系,并着重论述其童话创作中的两个向度。以此展现游离于殖民者“官方意识”之外的童话作家的生存与创作情况;第五章是对伪满洲国“满系”“日系”“蒙系”“俄系”“鲜系”作家多语系、多族群童话创作情况的考察,尽可能地呈现童话创作的交汇处与多样性,以期从伪满洲国各语系及族群童话写作的幻想、植入与附和之中,探究殖民者倡导的“植入式童话”与作家主观意识形态之间“同与异”的撕扯与张力。结语部分则探讨日本殖民者如何全面立体地渲染“新大陆”“新满洲”,如何将“苦海”虚构为“乐土”,并重点分析童话作为“解殖文学”的重要价值。对伪满洲国童话的研究,将再现这一时空的童话写作现象,弥补这一时期童话史料的缺失,衔接童话研究的断层,为中国文学史提供多样性的参考,与其他殖民地文学研究互为烛照、补充与参考,暴露日本殖民者培养“未来国民”的文化殖民计划,从儿童文学参与文化殖民的角度提出新思考,同时也将为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学、外国文学、翻译文学等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李秀荣[10](2015)在《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指明一月1.《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英译与传播研究》,缪佳,《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44—47、51页。2.《白话为诗与新诗正统的确立》,颜同林,《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54—59页。3.《“包容那幽渺的与广大的……”——陈黎读札》,何言宏,《星星》(诗歌原创上旬刊),2013年1月,第140—141页。4.《奔突的熔岩遭遇隐藏的火山——比较诗学中的海子与戈麦》,葛胜君,《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50—52、98页。5.《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精神的再发现》,罗小凤,《长沙理工大
二、黑土地与松树(寓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土地与松树(寓言)(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精神的建构与经验的赋形——近期黑龙江中篇小说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底层写作的生命关怀与伦理坚守 |
二、历史书写中的人性烛照 |
三、城市写作中的现代意识 |
(2)论迟子建小说的历史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迟子建小说历史图景的呈现 |
(一)哈尔滨鼠疫与伪满洲国史 |
(二)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史 |
(三)兴衰变迁的鄂温克民族史 |
二、迟子建历史书写的思想内蕴 |
(一)历史语境下的家园守望 |
(二)历史书写中的人性剖析 |
(三)黑土地的国民精神发扬 |
三、迟子建历史书写策略 |
(一)多种叙事结构与历史的表达 |
(二)意象营造与历史的审美想象 |
(三)叙述语言与历史的诗意呈现 |
四、迟子建历史书写的当代价值 |
(一)创作立场的坚守 |
(二)历史回望与反思 |
(三)诗意历史的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边地民间历史的浪漫想象与现实书写 ——论迟子建小说的传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黑土地孕育的北国传奇——迟子建小说中的传奇世界 |
(一)平民传奇:日常生活中的飞扬人生 |
1.平凡生命中的奇崛 |
2.日常生活中的奇异 |
(二)边地部落传奇:传统神秘的萨满文化 |
1.原始崇拜的萨满民俗 |
2.神秘的萨满跳神仪式 |
(三)历史传奇:宏大历史的消解和日常化书写 |
1.神秘奇特的历史故事 |
2.虚构想象的历史人物 |
(四)新英雄传奇:时代引领下的民族新英雄 |
1.苦难中坚守人生信仰 |
2.凡俗日常中凸显崇高 |
二、“无奇之所以为奇”——迟子建小说的传奇笔法 |
(一)曲折传奇的情节构造 |
1.预言应验的奇幻梦境 |
2.跨越生死的灵魂对话 |
3.强烈的戏剧性死亡 |
(二)神秘魔幻的叙述视角 |
1.超越常规的傻子视角 |
2.灵性自然的动物视角 |
(三)时间空间的双重建构 |
1.时间空间的纵横交错 |
2.时空自由转换和穿插 |
三、民间文化和文学传统的融合——迟子建小说的传奇情结 |
(一)北极村的成长之旅 |
1.神话传说的忠实“听众” |
2.“原始风景”的灵气浸润 |
(二)民间文化的历史积淀 |
1.“寒冷的高纬度”与独特的民俗 |
2.萨满宗教文化的崇拜 |
(三)中外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1.中国古典神秘主义的承续 |
2.西方魔幻主义手法的吸纳 |
四、叙事传统的继承和当代传奇的演绎——迟子建小说的传奇价值 |
(一)迟子建传奇叙事的独特性 |
1.凡俗日常的人性传奇 |
2.苍凉之中的温情底色 |
3.对传统和民间的肯定 |
(二)迟子建传奇叙事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
1.整合了古代小说的叙事模式 |
2.实现了文学性和通俗性的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理由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理由 |
二、研究内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儿童文学史研究 |
(二)关于东北儿童文学研究 |
(三)关于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
(四)关于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溯源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倡导 |
(二)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二、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 |
(一)东北新文学运动 |
(二)20年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形态 |
第二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 |
一、严苛的统治机构 |
二、极端的文化政策 |
三、奴化的教育措施 |
四、飘摇的文学阵地 |
第三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类型 |
一、童谣、儿歌与儿童诗 |
(一)童谣 |
(二)儿歌 |
(三)儿童诗 |
二、童话 |
(一)童话与教育 |
(二)“纯童心文学”与讽刺控诉 |
(三)借鉴中改写 |
(四)翻译童话的殖民想象 |
三、儿童小说 |
(一)现实主义的儿童短篇小说 |
(二)描画“世界”的长篇儿童小说 |
四、儿童剧 |
(一)报刊中的儿童剧 |
(二)广播中的儿童剧 |
第四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作家研究 |
一、突出的作家——杨慈灯 |
(一)异化形象书写现实人生 |
(二)利用幻想增强作品趣味 |
(三)揭露儿童精神受到摧残 |
二、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 |
三、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 |
(一)殖民地生存境遇的书写 |
(二)失去家园者的无限悲凉 |
(三)麻木到觉醒的转变历程 |
第五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
一、深重的苦难 |
(一)生活的困苦 |
(二)精神的创伤 |
(三)生命的消亡 |
二、激烈的抗争 |
(一)反抗者的旗帜 |
(二)抗争中的和声 |
(三)黑暗里的低吟 |
三、满洲的颂歌 |
(一)悬赏征文 |
(二)献纳文体 |
四、艺术特色 |
(一)东北方言俗语的运用 |
(二)隐喻反讽的运用 |
第六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批评 |
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成果 |
二、儿童文学批评的内容 |
(一)关注读者与呼唤作品 |
(二)童话创作的理论建树 |
(三)童话的整体、个案批评 |
三、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 |
结语 |
一、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 |
二、文化殖民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后记 |
(5)“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学(小说) 风景研究概述 |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
二、废名小说(风景)研究概述 |
(一) 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新时期前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
(三) 新时期以来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
三、论题的提出与创新之处 |
(一) 论题的提出 |
(二) 论文创新之处 |
上篇 “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 |
第一章 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儿童风景化与“纯真新奇之美” |
一、“童恋三部曲”与追求“纯真之美” |
(一) “童恋三部曲”:《柚子》、《初恋》、《鹧鸪》 |
(二) “发乎情止乎礼”的叙事模式 |
二、风景的“陌生化”、“去道德化”与追求“新奇之美” |
(一) 风景的“陌生化” |
(二) 风景的“去道德化” |
(三) 儿童视角与“视角越界” |
第二节 儿童风景化与“哀伤之美” |
一、孤独恐惧之情与“以风景为家” |
(一) “桃园两个日头”与内心寒冷孤独 |
(二) “橘树之梦”:渴望打破乏爱生活的美梦 |
(三) “茅屋大概不该有”:生活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双重缺失 |
(四) “桃子好吃”与隔膜误解 |
二、风景叙事的诗意化、反讽性与“桃园之美” |
(一) 未被发现的“心病”与“美”的损毁者 |
(二) “哀伤之美”与复杂的风景叙事特征 |
第二章 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桃源之景”与“风景的阴暗面” |
一、女性自然化风景叙事与乡土“桃源之景” |
(一) “桃源三部曲”与人性之美的赞歌 |
(二) 女性自然化与乡土之美的赞歌 |
二、女性物化风景叙事与都市“风景的阴暗面” |
(一) 风景反讽与都市小说的女性物化 |
(二) “风景道德化”与以城市为背景的小说 |
三、赞“美”刺“丑”—审美理想的殊途同归 |
第二节 “诗意世界”与“人间圣境” |
一、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与“诗意世界” |
(一) 早期小说的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
(二) 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
二、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与“人间圣境” |
(一) 女性崇拜与“美即宗教”:从人道主义到唯美主义 |
(二) 女性之美: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 |
第三章 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自然之美是心灵之美的折射 |
一、追求心灵之美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
(一) “画图上的相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自然观 |
(二) “最美的自然,还是人类的情感”: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人生观 |
二、追求心灵之真的世界观 |
(一) “世界正同一个人的记忆一般大小”—世界即记忆 |
(二) “真善美三个字都是神”—“世界原不是虚空的” |
第二节 渴求美之永恒与死亡审美化 |
一、“雨中山果落”: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
(一) 废名早期小说的死亡问题—作为人生主题的表现方式 |
(二) 《枣》和《墓》—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
二、“我所想像之死盖就是一个想像”:因惜美而想象死亡 |
(一) 《桥》上卷下篇的死亡审美化 |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死亡审美化 |
三、“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因存美而向往死亡 |
(一) “做人类的坟墓”—凝固诗意生活之美 |
(二) “细竹之睡”—“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 |
(三) “投身饲虎”—以身“殉美” |
(四) “春天无今昔”—渴求时间静止与美之永恒 |
下篇 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四章 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以风景叙事为媒介的文体实验 |
一、风景、故事与典故—中外文体之辨 |
(一) 中外文学异同的整体认知与自我定位 |
(二) 中外文学风景书写异同的认知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二、小说文体内部的实验与创新 |
(一) 早期小说:风景结构文本与风景人物化 |
(二) 以《莫须有先生传》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反讽与文体创新 |
三、跨文体的小说文体实验与创新 |
(一) 《去乡》、《花炮》:诗化、散文化、戏剧化 |
(二) 《桥》上卷上篇:“要有文辞没有意思”与小说散文化 |
第二节 “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
一、中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
(一) 《桥》上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
(二) 《桥》下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
(三) 《桥》“风景典故”运用的统计分析 |
二、外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
(一) 外国小说、诗歌、戏剧中的风景典故运用 |
(二) 外国风景典故运用背后的“风景” |
第五章 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语言的困境与突围—“言意之辨”的具象化 |
一、“言不及意”与“言不尽意”的语言困境 |
(一) “言能及意”“由言及意”与“言不及意”“言不尽意” |
(二) 人物无法言说与叙述者“代言” |
(三) 从“踌躇满志”到“很是疲倦”:“言意之辨”思考的深化 |
二、“立像以尽意”与“得意忘言”的语言突围 |
(一) 《桥》的语言突围 |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语言突围 |
第二节 语言文字形态的杂陈—“亦庄亦谐”的无碍之境 |
一、文白夹杂—“澄明自由”心境的自然流露 |
(一) 文白夹杂与风景典故的运用 |
(二) 文白夹杂与“庄”“谐”艺术效果 |
二、汉英杂陈—讽刺与抒情的强化表达 |
(一) 早期小说的汉英杂陈:情节讲述 |
(二) 中期小说的汉英杂陈:反讽与抒情 |
(三) 后期小说的汉英杂陈:事实陈述 |
第三节 语言文字的修改—“求美增美”的极致追求 |
一、以《竹林的故事》集为代表的早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
二、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
(一) 文本意境的营造 |
(二) 思想情感之美、心境之美和想象之美的凸显 |
(三) 小说叙述视角的甄选 |
(四) 标点符号的修改 |
第六章 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想象之美与现实之真 |
一、“时景”(现时之景)与“心景”(想象之景) |
二、“想像的雨不湿人”:从局部到整体的“心景”运用 |
(一) 《清明》:“心景”的章内运用 |
(二) 《今天下雨》:“心景”的整章运用 |
(三) 《桥》上卷下篇:“心景”的整篇运用 |
三、小说文本内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
(一) 小说文本内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
(二) 小说文本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
第二节 情感之美与道德之善 |
一、爱情叙事与风景叙事的“交响曲” |
(一) 早期小说:情感与道德的和谐相生 |
(二) 中期小说:情感与道德博弈后的再度和谐 |
二、艺术与道德关系之思的小说文本内表达:人物的艺术自觉 |
(一) 《莫须有先生传》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
(二) 《桥》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
结语 |
附录:废名小说创作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迟子建小说的乡土叙事及其美学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乡土文学的界定 |
第二节 迟子建及其乡土叙事 |
第三节 迟子建乡土小说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迟子建笔下的多彩乡土 |
第一节 多彩与黑白:乡土文学的色彩之美 |
第二节 迟子建乡土小说中色彩运用的象征意义 |
第三节 色彩与迟子建乡土小说审美 |
第二章 迟子建小说的风俗与信仰叙事 |
第一节 朴素多彩的民风民俗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萨满教 |
第三章 迟子建小说的乡土意象 |
第一节 迟子建对小说意象的选择 |
第二节 意象营造与审美 |
第四章 迟子建小说的乡土意境 |
第一节 营造意境的方法之一:情景交融 |
第二节 营造意境的方法之二:虚实相生 |
第五章 迟子建乡土叙事的形式追求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教化与迟子建的人性书写 |
第二节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第三节 乡土的守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比较视域中的乡土书写与现代性想象 ——以福克纳和贾平凹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福克纳与贾平凹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乡土书写与现代性想象的逻辑展开 |
第一节 现代性与乡土文学生成语境 |
第二节 乡土、乡愁与空间 |
第三节 乡土乌托邦世界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种“乡土”的对话:本土想象与民族寓言 |
第一节“约克纳帕塔法”场景与“商州—西安”天地 |
第二节 个人主义与天人合一 |
第三节 他者视域与乡土实践的互文性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后现代语境中乡土书写探索 |
第一节 社会之镜与理想之灯 |
第二节 西方境界与中国气魄 |
第三节 文化突围与乡土书写的当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东北地区油画造型的发展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造型论 |
上篇(东北地区油画的渊源) |
第一章 东北地区油画的文化背景 |
一、影响近代东北地区文化的形成 |
(一)清代至近代的东北移民浪潮 |
(二)闯关东带来的中原文化与东北萨满文化对于油画造型的影响 |
二、近代东北经济开发的国际背景 |
(一)伪满洲国时期的日本文化的背景 |
(二)现代社会概念下的苏俄文化对于油画造型的影响 |
三、现代东北文学的启蒙对于油画造型的影响 |
四、延安鲁艺与鲁迅美术学院 |
(一)延安鲁艺美术系文化内涵的弘扬 |
(二)鲁迅美术学院所传承的延安精神 |
中篇(1985年历史的转折点) |
第二章 东北地区油画作品形式与图像的转变造型分析 |
一、东北地区油画作品的题材分类 |
(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题材的油画作品造型分析 |
(二)作品的地域性造型分析 |
(三)油画作品的现代性转变因素分析 |
二、东北地区油画作品的形式分析 |
(一)以地域符号作为表现的构成 |
(二)东北地区民族符号的再演绎 |
(三)质朴简约——线性表达 |
(四)画家对肌理的情绪梳理 |
三、东北地区油画的图像比较 |
(一)从延安到“表现”的图像分析 |
(二)从写实到抒情的图像分析 |
下篇(人物志) |
第三章 东北油画家代表人物分析 |
一、东北血脉 |
(一)肃穆之势—韦尔申 |
(二)表现的力度—郭晓光 |
(三)情绪的抒写——贾涤非 |
(四)孤独的灵魂—王岩 |
(五)涂抹的抽象——王易罡 |
(六)阳光下的行者—赵开坤(1954—2016年) |
二、东北情怀 |
(一)抒情之美—宋惠民 |
(二)质朴之美—宫立龙 |
(三)静寂之美—刘仁杰 |
(四)任传文—迹化时光的流逝 |
(五)宏阔之美—郑艺 |
三、东北新生代 |
(一)王兴伟 |
(二)李大方 |
(三)贾蔼力 |
(四)秦琦 |
外篇(造型东北) |
第四章 地域文化与作品造型分析 |
一、东北地域文化与特征(伪满殖民下的东北文脉) |
二、东北地区油画造型语言地域性分布 |
(一)以沈阳为中心的具象写实油画语言的集中 |
(二)以长春为中心的表现性油画语言的集中 |
三、作品造型与地域文化(东北文化的特定性) |
四、作品造型的社会属性(东北社会属性的特定性) |
五、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与中国东北地区油画中的“表现性”之比较 |
六、油画造型语言的东北特性 |
(一)崇尚力度与力量的“表现性”造型特征的成熟 |
(二)70、80后超现实、荒诞的语言的彰显 |
结论:东北地区油画造型发展演变分析 |
一、油画造型语言在东北的发展 |
(一)从封闭的造型语言走向开放的造型语言 |
(二)从抒情走向力度表现的造型语言 |
(三)从具象写实到“虚像”造型语言的生成 |
二、油画造型的东北时代性 |
(一)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 |
(二)由写实走向变形 |
(三)由封闭走向开放 |
三、东北地区油画的传承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图录 |
后记 |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伪满洲国童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东亚殖民主义视野下的伪满洲国童话 |
第一节 伪满洲国文学史料体系的建立 |
第二节 东亚殖民主义视野下的伪满洲国童话 |
第一章 伪满洲国童话写作与“未来国民”的塑造 |
第一节 伪满洲国“童话”的源流 |
第二节 何为伪满洲国的童话 |
第三节 “未来国民”的塑造 |
第四节 伪满洲国童话的勃发 |
第五节 童话创作的多重向度 |
余论 |
第二章 《满洲学童》与“植入式童话” |
第一节 殖民者的想象与读物把控 |
第二节 《满洲学童》的“精神强化”与“植入式童话” |
第三节 童话中“鬼畜米英”的修辞与实践 |
第四节 童话“击灭米英”的时代寓意 |
第五节 献纳文体:童话真心与无意的迎合 |
余论 |
第三章 《泰东日报》童话:在形式与立场之间 |
第一节 《泰东日报》“童话土壤”的形成 |
第二节 辽东半岛“童话的热潮” |
第三节 形式与立场——童话复杂的边界 |
余论 |
第四章 杨慈灯童话的两个向度 |
第一节 杨慈灯小传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的现实之昼与童话之夜 |
第三节 两个向度:奇幻讽刺与幽暗控诉 |
余论 |
第五章 幻想、植入与协和:同与异的张力 |
第一节 虚实与浮沉——中国作家的童话创作 |
第二节 描绘与把持——“日系”作家的童话创作 |
第三节 失语与掺杂——“鲜系”“俄系”文人的无奈 |
第四节 幻想、植入与协和:同与异的张力 |
余论 |
结语: “乐土”的建构与解构 |
第一节 “王道乐土”的立体虚构 |
第二节 作为“解殖文学”的童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满洲学童》现存原刊目录(共82本) |
附录二: 1931-1945年《泰东日报》所刊童话作品目录索引 |
附录三: 1931-1945年杨慈灯作品目录 |
附录四: 1945-2017年伪满洲国文学研究论文目录 |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黑土地与松树(寓言)(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精神的建构与经验的赋形——近期黑龙江中篇小说写作研究[J]. 宋宝伟. 文艺评论, 2021(06)
- [2]论迟子建小说的历史书写[D]. 张思远.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边地民间历史的浪漫想象与现实书写 ——论迟子建小说的传奇叙事[D]. 王悦.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D]. 丁明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D]. 周爱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6]迟子建小说的乡土叙事及其美学意蕴[D]. 胡依纯. 深圳大学, 2019(11)
- [7]比较视域中的乡土书写与现代性想象 ——以福克纳和贾平凹作品为例[D]. 秦崇文. 北方民族大学, 2017(02)
- [8]东北地区油画造型的发展演变研究[D]. 刘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9]伪满洲国童话研究[D]. 陈实.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10]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李秀荣.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