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新收获──《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简评(论文文献综述)
柴春椿[1](2021)在《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文中提出舜帝传说在历时长久的时空演变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多重叙事结构传承展演在当下。在空间上,传说发生地的转移与舜帝传说圈的形成反映出古史时代多元的部族关系和文化认同,影响着地方转场中民间传说空间叙事的建构;在时间上,舜帝传说的流变历经了从儒学化整合定型到故事化民间叙事转向的过程,影响着民间以传说为基础对地方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质的诠释体系的形成。同时,在舜帝传说的时空演变过程中,以始祖信仰、圣王信仰和孝德信仰为主体的舜帝信仰体系逐渐生成。本研究以舜帝传说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为线索,广泛搜集典籍文献、出土文献和古文字、民俗与民间文学活态资料、考古发掘及传世文物、方志碑刻、图像等资料,运用多重证据法、跨学科交叉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专题对舜帝传说与信仰进行系统研究,在探讨传说的深层文化意蕴和伦理内涵的同时,建立比较完整的舜帝传说及信仰体系,揭示传说流变与信仰建构的互动关系。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指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关于舜帝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了本研究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对研究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问题进行了界定。第二章:解读舜帝传说中蕴含的神话质素与原型,划分舜帝传说的主要类型。神话与传说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对现实层的群体反应,是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群体对历史本身的认知与理解。舜帝处于从神治时期向人治时期转化的最终阶段,历经了从神话形象到历史传说人物的演变,其神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天帝的身份等级及以鸟图腾为原型的重瞳神形之中,同时二妃神话原型也使舜帝传说拥有了神话的特质。舜帝传说经诸子的历史化改造后,神话成份愈益微弱,传说类型趋于定型,并于秦汉间得到整合,其主要传说类型大致可分为:生平事迹传说、尧舜禹禅让传说、君臣政治传说、音乐传说和后裔传说等。舜帝传说的类型划分,为下文进行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主体框架。第三章:探讨舜帝传说的部族文化意蕴与舜帝始祖信仰的生成发展。传说作为部族文化的符号载体,承载着族群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质素。舜帝传说类型和地域的阶段演绎,揭示了舜帝部族的迁徙轨迹;舜帝传说图腾信仰体系的演变整合,反映了部族的亲属族源与文明的渗透交融;部族间民俗文化在物质生产、制度建设、心意信仰等不同层面的相互作用,展现了多元部族的深度融合及中原文明的文化认同,直接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国家雏形的演进。古史传说中的舜帝作为部族首领和华夏民族的始祖,成了氏族祖先崇拜的对象与民族始祖信仰的焦点,在当下展现为以姓氏宗亲为核心的宗祖信仰。第四章:分析舜帝传说的儒学化过程与舜帝圣王信仰的发展演变。舜帝是儒家圣王谱系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传说体系的形成过程,即舜帝传说的儒学化过程:尧舜禅让的传说情节与尧天舜日的政治理想成为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典型符号;内圣外王的舜帝孝子传说蕴含了儒家德政一体的统治观念;舜帝礼乐传说使其参与到了儒家德育教化的建构过程之中。舜帝作为儒家内圣外王的典范,自然成为儒者和封建统治阶层构建的圣王信仰体系的关键个体,并以官方为宣扬道德伦理的圣王祭祀和民间具有功利性的圣王信仰两种形式传承至今。第五章:论述舜帝传说的多重叙事结构与舜帝孝德信仰的形成传承。传说作为一种叙事体式,在历时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具有超越文本的多种表现媒介。舜帝传说通过汉魏画像等图像叙事和古典文学叙事等历时性传承媒介,通过地方转场中以口头、文本、景观等民间叙事方式呈现的共时性叙事媒介,通过融合生活场景、体现信仰传承的仪式表演叙事等时空交融的行为叙事媒介,从表层的传说叙事活动逐渐深入到了民众的深层信仰空间,推动了以孝道为核心的舜帝民间信仰的生成发展和当代展演。从上述对舜帝传说的发展流变和信仰体系的生成过程的研究,可以看出舜帝传说与信仰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舜帝传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道德精神是舜帝信仰体系形成的基础,同时信仰的客观需求为传说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内在动力。
李秋霞[2](2021)在《《岭南逸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岭南逸史》是清中叶广东地区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小说以才子黄逢玉与张贵儿、李小鬟、梅映雪等佳人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为线索,描述了明代岭南地区两瑶叛乱和盗贼作乱的历史,具有浓重的岭南文化特点。在才子佳人小说盛行的时代,该书在文体上有所创新,在展示岭南风情、传播岭南文化以及战争书写方面都别具一格,具有较高的历史与文学价值,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岭南逸史》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因袭与发展。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重要的一种小说类型,纯正的才子佳人小说一般都有三个特征:小说主人公都是貌美才高、出身优越的才子和佳人;故事情节基本上都有“一见钟情-离别-团圆”三部曲;小说语言兼备“风雅”与“通俗”的美学风格。《岭南逸史》以才子佳人故事为基本框架,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模式设计以及美学风格上都有所因袭,但在爱情婚姻故事中糅杂了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以及神怪等题材,体现了才子佳人小说演变时期的一些特点,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更为广阔,揭示的社会矛盾更为尖锐,关注的重心也从个人欲望上升为社会关怀。第二章,才子佳人故事框架下的岭南历史叙事。《岭南逸史》的才子佳人故事是在明代广东地区瑶乱和贼乱四起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作者有明确的补史意图,在创作时大量参考了《明史》《永安县次志》《广东新语》等史书、方志中的记载,也吸收了一些民间故事,巧妙地运用黄逢玉、张贵儿二人作为线索人物,将战争与各方人物串联起来,敷衍成一个比较生动、曲折的故事。在才子佳人的故事框架下,小说比较全面、真实地展现了瑶民、官府、百姓和盗贼四者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岭南社会图景。在经世致用思潮与屈大均等先贤的影响下,作者借创作表达了他的民族融合意识和促进民族间和谐发展的治世方略。第三章,别具一格的战争书写。小说以鸦髻山、肇庆和磜头三大战役为中心,从宏观和微观多个角度呈现了战斗场面,描述了斗勇斗智斗法的多样化作战形式。在战争书写方面对《三国演义》多有借鉴,无论是在战争叙事手法、人物形象塑造还是故事情节的设置方面,都能看到《三国演义》的印迹。在继承的同时也有创新,作者将笔墨重点放在女性身上,精心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民族特征突出的女英雄形象;在战争描写中善于结合岭南自然风貌以及兵器和人物等特点,展现出了具有浓郁岭南地域特色的战争画面。
黄小菊[3](2021)在《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说在中国古代历来被视为“小道”,由小说走向经典经历了艰难的过程。明中后期随着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反程朱理学的泰州学派、王阳明心学以及李贽童心说在文化领域掀起一股改革的风潮,小说和戏曲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得到蓬勃的发展。文人对小说戏曲开始改观,不再视为“史之余”而是作为独立的文类。《三国志演义》借《三国志》之名进入文人的视野,罗贯中的文人化改编使其天然的具有精英阶层的烙印,而文人以通俗历史看待《三国志演义》,将其视为普及历史教化民众的通俗读物,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等“演义”系统诸本增加其历史性,而叶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朱鼎臣刊本在射利的目的下降低阅读的难度,降低发行的成本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局限于精英文人而是对文化水平低下的普通识字民众也敞开了阅读大门,极大了推动了《三国志演义》的传播。直到李贽打破文人对小说的成见,叶昼模仿李贽批评《水浒传》评点《三国志演义》,真正的跳出历史,将其当作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评点,刊刻者也改变传统按卷编排的形式,将二百四十段的《三国志演义》合并为一百二十回,虽然此时的回目还不对偶,不甚精美,两段也只是简单的合并,并没有完全融合,但是按回编目的形制标志着对《三国志演义》文体定位的改变,对《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地位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其后毛宗岗父子学习金圣叹评改《水浒传》对《三国志演义》进行了大范围的删改,使得《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得到统一、人物形象更加典型和思想主旨得到升华,成为了真正的经典文本,取代了之前流传的所有刊本,成为主流文本。本文主要探讨《三国志演义》版本演义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版本体系所呈现了不同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和特色。认为《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化经历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和学术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对《三国志演义》经典化文本的确立共同起着推动作用。以书坊主为主要发行者和整理者的《三国志演义》天然的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学属性,不同的书坊因为面向读者不同侧重也不同,江南刊本在兼顾商品属性时注重其文学性与历史性,因此呈现出文人化、历史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三国志演义》成为通俗历史读物,提高了它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建阳刊本以低廉的价格与江南刊本形成竞争优势,又通过增加图像的形式降低阅读门槛,插入大众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英雄故事吸引普通民众的兴趣,对《三国志演义》的广泛传播起到推动作用,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仅限于精英阶层阅读,而是取代《三国志平话》等民间戏曲成为普通大众了解三国历史人物故事的主要渠道。随着明末清初小说评点的兴起,文人对《三国志演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由早期视为通俗历史读本到注意演义与历史的区别,不再将《三国志演义》当作“史之余”和教化民众的工具,而是开始重视历史演义本身的文学价值。对历史演义文体全新认识是《三国志演义》摆脱历史的束缚,回归小说评论语境的关键,为《三国志演义》经典化作了理论准备。毛评本《三国志演义》总结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学术化的经验,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文体风格,同时对“拥刘反曹”主题思想和强化,使得《三国志演义》与传统儒家观念和统治阶层的利益相符合,被上下阶层共同接受。《三国志演义》版本在经济和思想文化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经典文本毛评本,经典文本的确立为进一步扩大《三国志演义》的影响奠定了条件,是《三国志演义》经典地位确立的基础。
竺青[4](2021)在《古代小说研究主流范式的呈现——《文学遗产》创刊六十五年揭载小说论文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遗产》创刊65年来共发表古代小说研究论文634篇,其中,阐释性论文334篇,占52.68%;实证性论文300篇,占47.31%。发表小说名着论文277篇(含《聊斋志异》),占全部小说论文的43.69%;白话小说论文162篇,占25.55%;文言小说论文103篇(不含《聊斋志异》),占16.24%;专题论文92篇,占14.51%。70年来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是国内古代小说研究的主流范式,《文学遗产》揭载的论文是其具体呈现;以古代小说主流研究范式的呈现为观察视角,以《文学遗产》论文数量和选题分布状况为视点,通过定量分析,或可精细描述古代小说学术史"森林"中一棵特殊"树木"的生长过程和状态。
李红[5](2020)在《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说话艺术可溯之源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先秦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已经出现说故事的因素,先秦瞽曚俳优说唱孕育了最早的说话艺术。到了后代,隋代侯白“能说一个好话”,唐代宫廷与民间都有频繁的说话活动。宋代是中国传统说话繁荣发展时期,不仅出现专门的“说话四家”,还有勾栏瓦舍这样的专门演出场所供说话艺术活动。说话艺人组织了专门的行会、书会,挂牌演出,盛极一时。宋代说话艺术的高度繁荣发展到元代实现了从口头到书面的飞跃。本文研究课题是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元刊平话刊行于元代,它既是元代通俗小说的代表,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又是中国传统说话艺术高度繁荣的表现,课题本身显现着文学与文艺双重价值。本文将元刊平话置于传统说话视域下,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笔者希望能够在这样一个新视角下,通过努力做出一点点新意,能够在前辈学者研究基础上对元刊平话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谈及的元刊平话主要指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不涉及其它。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指的是元代建安虞氏书商在元至治年间刊刻发行的讲史平话,是五种平话的合称,包括:《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新刊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新刊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新刊全相秦并六国平话》。这些平话作品每一种都分上中下三卷,除封面插图外,正文每页上面三分之一篇幅为图像,下面三分之二为文字,这种以图像和文字并出为形式的讲史平话,称之为“全相平话”。论文共六章内容,叙述过程中均采用元刊平话作品简称,分别从平话概念的界定;传统说话到元刊平话成书;元刊平话叙事相关问题;元刊平话外在表现形式;元刊平话内在审美特点;元刊平话对后世影响这六个方面展开论述。论文第一章是平话概念的界定。平话一词最早作为方言出现,是广西方言的一种,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是历史上人口流动与当地语言融合而成的一种方言形式。福建闽东地区也有被称为平话的方言,从语言学角度来看作为方言的平话与元代刊行的平话文本似乎并无关系,实际上两者存在一定联系。平话一词不同于话本,不同于词话、诗话等同时代其他说唱文本。“平话”与“评话”一度混称,实则是不同概念,论文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元刊平话是元代刊印的用当时流行的白话写成的通俗文学作品,是传统说话繁荣发展从口头到书面的重要体现。论文第二章论述从传统说话到元刊平话成书。传统说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击鼓说唱俑的出土成为传统说话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传统说话在两宋呈现繁荣局面,出现专门说话家数,两宋说话繁荣发展直接促进了元刊平话成书。元刊平话在元代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模仿说话人套语、表演方式、临场敷演等特点,同时依傍史书,借鉴民间传说及同时代元杂剧逐渐成书。论文第三章论述元刊平话叙事相关问题。元刊平话作为元代通俗小说代表,在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叙事话语上都具有鲜明特征。元刊平话采用顺序联结性的线性叙事结构,围绕主要人物串联故事情节,在历史全知叙事视角下,从大时空叙事开始,长于预叙,以说话人的口吻体现叙述者声音,其间多穿插诗词韵语赋文,呈现诗性叙事话语特征。元刊平话不以儒家正统思想为标准,从普通大众审美需求出发,体现民间宗教思想,抒写平民英雄,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论文第四章论述元刊平话外在表现形式。元刊平话采用“全相”模式,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文字简化,与市民阶层白话无异,这种浅俗直观的形式会拥有更多读者,使普通大众的阅读过程轻松愉快,对普通读者具有很强吸引力。平话作品行间距较密,没有标点符号断句,阅读起来难免不便,阴文刻印给读者十分醒目的感觉,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到阴文提示的内容或者页码,极大方便了读者阅读。论文第五章论述元刊平话内在审美特点。元刊平话继承传统说话口头表演流畅、自然、朴实、生动、善于敷演等特点,虚构故事,带有鲜活可爱的民间气息,呈现出虚实相生、亦奇亦俗、浅显直率的审美特点。元刊平话基本依据史实,在实的基础上又多敷演虚构;善于造奇,满足普通读者猎奇心理,追求人物描写的俚俗之气;平话去繁就简突出主线,粗线条讲述故事,洒脱豪迈,直率地表达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反映民众心声,通俗易懂,保有通俗小说草创时期的最初形态。论文第六章论述元刊平话对后世影响。元刊平话是传统说话艺术及通俗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具有文学与文艺双重价值。元刊平话上承传统说话,不仅促进后世“评话”、“评书”艺术的再兴,更对明代章回体小说产生重要影响。元刊平话作品为章回体小说在故事内容和整体框架上提供了前提准备,章回体小说继承了元刊平话诸多特点,同时也进行了较大改造,《三国演义》与《封神演义》是成功改造的代表。通过《三国志平话》与《三国演义》,《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章回体小说直承元刊平话而来,正是有了元刊平话作品前期创作的探索与实践,才有了后来章回体小说的巨大成功。总的来说,元刊平话承继中国传统说话艺术而来,是传统说话口头讲史到书面讲史的飞跃,这个飞跃完成的标志就是平话。元人用笔将口头讲史故事记录下来,并开创性地编成小说予以刊行,使中国通俗小说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元刊平话代表着中国通俗小说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证的繁荣时期,在中国传统说话发展视域下审视元刊平话,不仅可以厘清传统说话发展脉络,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处在开创时期的元刊平话,其成书过程、表现形式、审美特点等对后代章回体小说的重要影响,元刊平话直接促进了后世章回体小说的出现与全面繁荣。
刘梦瑶[6](2020)在《《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死亡”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母题,《三国演义》大规模、多层次展现了“死亡”众生相。本文以毛评本《三国演义》中的死亡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分类统计死者、死亡类型的基础上,探究《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艺术及其文化内涵。全文共四章:第一章运用文献梳理和统计分析方法梳理了明前“三国”故事与《三国演义》中的死亡叙写概况。首先对魏晋、唐宋和金元三个阶段的志人、志怪、话本小说,诗,词,散文,金院本,元杂剧及戏文等文学体裁中的“三国”死亡故事作了宏观概述。其次从死亡故事中的死者人数及死亡类型两个角度客观了解《三国演义》死亡叙写的具体内容,梳理了120回本《三国演义》中5大故事板块、20个故事单元的538位记名(姓)死者、46位佚名死者及172处群体死亡描写,并从自然死亡和非自然死亡两方面分析了全书的死亡类型。第二章和第三章在辩证运用中西叙事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深化对《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研究。第二章主要从《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节点、死亡叙事空间、死亡叙事时序及死亡叙事节奏四个角度探讨《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艺术。第三章主要从《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视角、死亡叙事手法和死亡叙事语言三个角度对《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艺术进行研究。第四章讨论《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的文化内涵,运用文本解读与文化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死亡叙写的政治态度和死亡价值观两大角度剖析《三国演义》死亡叙写的精神文化内涵,并根据《三国演义》“美丑对照”的死亡叙写安排,挖掘小说推崇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生死观和“武死战,文死谏”的价值规范。此外,小说既对主动赴死的仁人志士致以崇高敬意,也用死亡来惩戒见利忘义、苟且退缩之徒。
张潮寒[7](2020)在《《于少保萃忠传》研究》文中指出七十回本《于少保萃忠传》是明代沈士俨、孙高亮所写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本论文以《于少保萃忠传》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并总结《于少保萃忠传》这部小说在国家伦理、叙事艺术、地域民俗文化和小说的意义等几个方面的特点。本论文前的绪论部分介绍了《于少保萃忠传》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绪论详细梳理了《于少保萃忠传》的版本、作者及成书年代问题,并分类总结了前人在小说思想内容、叙事艺术、地域文化及文学史地位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而本论文的正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研究《于少保萃忠传》的主题与国家伦理。小说的主题旨在宣扬忠君爱国思想,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但小说在宣扬传统忠君思想的同时,还进一步将“忠于君王”发展为“忠于社稷”,在理论上强调国家至上性和尊重个体的宽容精神,并要求大臣具备一定的勇气和智慧。于谦“忠于社稷”的思想中蕴含了一种国家伦理。国家伦理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忠君思想有所突破,对奸臣的评价趋于客观,还倡导“化夷为夏”的新型民族思想,甚至揭示了明君圣主虚伪的一面。然而小说中书写的国家伦理无力对君主进行约束,且往往和非理性因素紧密结合,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章研究《于少保萃忠传》的叙事艺术。小说以全知视角为主来宣扬政教,以内视角来展现作者才学。小说在叙事时序上以平铺直叙为主,以此将流行的各种小说的风格融汇,同时还借助谶纬方术和超情节人物进行预叙,以加深小说的宿命感,并用直述式的方法插叙次要人物的相关情节,以此刻画人物、连缀情节及深化主题。小说还采用空间叙事,借助人物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来连缀情节和塑造人物,借助空间的不同将人物的经历划分阶段,并通过人物位移的频次来影响叙事节奏。第三章研究《于少保萃忠传》蕴含的地域民俗文化。小说中写到了许多浙江的地理景观,这些地理景观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给小说带上了一定的地域色彩。这部小说在“于谦崇拜”形成的过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由此而形成于祠祈梦的风俗,于谦从人逐步变成城隍、科举神乃至梦神。“于谦崇拜”也体现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小说中还写了许多巫术文化,这些巫术以预知巫术为主,除了其本身的认识价值外,还承担着一定的叙事功能。预知巫术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这种功利目的迫切要求人们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则体现了人的力量。第四章研究《于少保萃忠传》的意义。一方面是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即其较早出现了叙述者和作者相分离的倾向、展现才学的特征和超情节人物组合,且对于明末时事小说的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是小说的现实意义,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历史,具有一定的历史认识价值;同时又产生了一定的教化作用,促进读者完善道德修养,并在为人处事的方法上给予读者些许启迪。
梅新林[8](2019)在《七十年来明清小说戏剧研究的成就与启示》文中提出在1949年建国以来的七十年间,伴随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独立、复兴与自觉的历史进程,明清小说戏剧研究在各个不同领域都取得了显着成绩,集中体现在文献整理、经典诠释、理论研究与文学史撰写四大板块上,彼此的学理关系是:以文献整理为基础,以经典诠释为核心,以理论研究为引领,以文学史撰写为集成。通过对四大板块的回顾、总结与展望,从中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郝文涛[9](2019)在《明清神魔小说评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魔小说是明清通俗小说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个小说流派,其评点也随着通俗小说评点的兴起而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神魔小说评点作为一个整体,既有与整个明清通俗小说评点保持一致的地方,同时也有许多自己的特色和价值。本文选取明、清两代共计29种神魔小说评点本为研究对象,结合整个明清通俗小说评点和神魔小说的发展,采用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辅以与其他小说流派评点的横向比较,力求对明清神魔小说评点作出客观、全面的阐述和评价。本文除绪论和余论外,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梳理明清神魔小说评点的发展过程,揭示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同时对神魔小说评本的具体情况和评点的具体形态进行概述。第二章主要以评点者为中心,对评点者的身份、评点缘由进行总结和分析。第三章探讨明清神魔小说评点所呈现出的总体特征,包括内容的多样性和世俗性、语言的趣味性和讽刺性、浓郁的宗教气息和教化色彩以及具有一定的文学审美性。第四章着重探讨评点所体现的“小说观”,包括对小说观念的总体认识以及人物、情节、结构等方面具体的小说创作理论。第五章主要关注评点所体现出的思想观念,包括女性观念、命运观念、伦理观念和历史观念等。本文力图通过以上几个章节的阐述,对明清神魔小说评点的价值和地位作合理的评价和定位。
柳鹤[10](2019)在《文章学视野下的《聊斋志异》冯镇峦评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评论有近20家之多。诸家之中,冯镇峦的评点用力极大,着墨较多,对《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篇章文法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分析。文章学对明清小说评点有深重的影响,明末清初的小说理念、小说创作及阅读鉴赏都有向文章靠拢的倾向。在这种评点风潮的影响下,冯镇峦同样以文章学理念关照《聊斋志异》。近年来学者们对冯评《聊斋志异》的关注逐渐增多,但相关研究多以西方文艺理论阐释古代文言小说评点。对此,本文站在传统文章学视野下分析冯镇峦的评点,以期能有更为深入的发掘,使评点内涵更为原汁原味的呈现。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冯镇峦评点《聊斋志异》的背景入手,探究明清小说评点兴盛的基本情况及背后原因,力求从宏观视角上总体把握冯镇峦的评点理念。第二、三、四章对冯评《聊斋志异》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主要从文体论、文法论、文辞论三方面展开,构建起冯镇峦小说批评的理论体系。冯镇峦对《聊斋志异》文体的界定,涉及到文章学中文道论、文用论等方面的内容,他对当时有关《聊斋志异》文体的质疑进行了有力的驳斥,并提出自我具有建设性的见解。文法论分为章法、笔法、句法、字法几个层面,展现冯镇峦对前人文法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以及他在《聊斋志异》文法探索中取得的成就。冯镇峦在语言文辞上的评点较为琐细,本文总结了其所揭示的蒲松龄造语自然鲜活、繁简相宜两方面的关窍,归纳了冯氏在《聊斋志异》语言特色上的论说。第五章论定了冯镇峦的评点贡献,并提出了冯评对当下古代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新收获──《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简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新收获──《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简评(论文提纲范文)
(1)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研究综述 |
1.2.1 古史时代及神话的整体研究传统 |
1.2.2 考据学视角传说考证的研究困境 |
1.2.3 民俗学视野传说类型的研究趋势 |
1.2.4 新时代解读舜文化的研究热潮 |
1.2.5 以区域为范畴的民间研究成果 |
1.3 研究方法 |
1.4 重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神话与传说:先秦舜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
2.1 舜帝传说的神话原型解析 |
2.1.1 帝舜:帝之称谓的神话性质 |
2.1.2 舜妻:二妃传说的神话原型 |
2.1.3 重瞳:舜帝神形中的原型崇拜 |
2.2 舜帝传说主题的整合定型 |
2.2.1 生平事迹传说 |
2.2.2 尧舜禹禅让传说 |
2.2.3 君臣政治传说 |
2.2.4 音乐传说 |
2.2.5 后裔传说 |
第三章 舜族三迁:舜帝传说的部族文化意蕴与始祖信仰 |
3.1 舜帝传说的部族格局 |
3.1.1 舜帝传说的考古学背景 |
3.1.2 舜帝指涉部族的多样性 |
3.1.3 舜臣所属部族的多元化 |
3.2 舜帝传说的部族关系与文化意蕴 |
3.2.1 图腾崇拜与舜帝部族的寻根溯源 |
3.2.2 民俗互渗与多元部族的文明交汇 |
3.2.3 传说演绎与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 |
3.3 舜帝部族融合与民族国家的发展 |
3.3.1 华夏民族的肇始时期 |
3.3.2 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成 |
3.3.3 舜帝传说的始祖信仰 |
第四章 尧天舜日:舜帝传说的儒学化与圣王信仰 |
4.1 禅让传说与儒家政治理想的勾勒 |
4.1.1 禅让传说的雅俗共择 |
4.1.2 儒家理想政治的畅想 |
4.1.3 尧天舜日意象的符号化 |
4.2 孝子传说与儒家德政一体的形成 |
4.2.1 受权模式的随德转移 |
4.2.2 以孝为始的仁政体系 |
4.2.3 内圣外王的德政一体 |
4.3 礼乐传说与儒家德育教化的建构 |
4.3.1 克己复礼的礼制教化 |
4.3.2 始于远古的乐教传统 |
4.3.3 舜帝传说的圣王信仰 |
第五章 传说与故事:舜帝传说的叙事结构与孝德信仰 |
5.1 时空流转的图象叙事 |
5.1.1 汉代舜帝形象图:叙事主体的时空再现 |
5.1.2 北魏情节叙事图:语图互仿的结构象征 |
5.1.3 宋金孝子意象图:深层结构的意识表现 |
5.2 历时传承的文学叙事 |
5.2.1 时空、审美与义理:诗歌叙事 |
5.2.2 传说的故事演绎与传承:通俗文学 |
5.3 地方转场的民间叙事 |
5.3.1 口承文本叙事:信仰的地方诠释 |
5.3.2 空间景观叙事:信仰的物质载体 |
5.3.3 仪式表演叙事:信仰的行为传承 |
5.4 舜帝传说的孝德信仰 |
5.4.1 信仰整体中的个体表达:“二十四孝”传说的时代传承 |
5.4.2 当代孝德信仰的文化展演:运城舜帝德孝文化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舜帝民间传说地方文本汇总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岭南逸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岭南逸史》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因袭与发展 |
第一节 才子佳人小说模式及其发展 |
一、才子佳人小说的外在形式 |
二、才子佳人小说的精神内涵 |
三、才子佳人小说的演变 |
第二节 《岭南逸史》对才子佳人小说模式的继承 |
一、才貌兼备的才子佳人形象 |
二、三段式情节结构 |
三、诗意语言下的才女气质 |
四、佳人的才女气质与才子佳人积极的爱情观 |
第三节 《岭南逸史》对才子佳人小说模式的突破 |
一、文武双全、胆识有加的才子佳人形象 |
二、杂糅了英雄传奇、神怪、历史演义等题材 |
三、从个人欲望追求向社会问题关怀的深化 |
第二章 才子佳人故事框架下的岭南历史叙事 |
第一节 史料来源与创作方法 |
一、以正史为柱,搭建故事框架 |
二、以方志见闻为梁,建构岭南时空 |
三、以黄逢玉、张贵儿为牵线人,引出故事全貌 |
第二节 展现明末岭南地区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 |
一、岭南地区瑶民的内部矛盾 |
二、官府与瑶民之间的矛盾 |
三、盗匪同官府之间的矛盾 |
四、底层百姓同官府、瑶民、盗匪之间的矛盾 |
第三节 历史叙事中的民族意识 |
一、《岭南逸史》中的历史叙事掠影 |
二、经世致用思潮下作者的理想追求 |
三、表现作者的民族融合意识与治世方略 |
第三章 别具一格的战争书写 |
第一节 《岭南逸史》中的战争书写概况 |
一、主要战事与战争对象 |
二、斗勇斗智斗法的战争场面 |
第二节 对《三国演义》的借鉴与创新 |
一、对《三国演义》人物与战争情节的模仿 |
二、对《三国演义》数字程序的方式组织结构的借鉴 |
三、对性格鲜明的女英雄形象的塑造 |
第三节 具有岭南特色的战争书写 |
一、展示岭南地区的自然风貌 |
二、穿插岭南歌谣、土语 |
三、战争中的岭南器物与昆仑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化 |
二 《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 |
第一章 嘉靖壬午本:《三国志演义》的文人化 |
第一节 “证文辞、通好尚”:嘉靖壬午本的文人化 |
第二节 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
第三节 “羽翼信史”:《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人化的特点及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演义》的历史化 |
第一节 版本形制上的历史化 |
第二节 “按鉴音释”: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
小结 |
第三章 志传本:《三国志演义》的通俗化 |
第一节 “志传”诸本形制特征及通俗化表现 |
第二节 “志传”诸本正文内容的通俗化表现 |
小结 |
第四章 李卓吾评本:《三国志演义》的学术化 |
第一节 李卓吾评本前的《三国志演义》批评 |
第二节 李卓吾评本及其对《三国志演义》的批评 |
第三节 “人各一是非”:《三国志演义》学术化特色及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毛评本:《三国志演义》经典文本的确立 |
第一节 “雅俗共赏”:毛评本对《三国志演义》文体风格的修订 |
第二节 情节的修订 |
第三节 毛评本的评点思想及意义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4)古代小说研究主流范式的呈现——《文学遗产》创刊六十五年揭载小说论文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聚焦经典 |
(一)1954—1963年 |
(二)1980—2019年 |
(三)小结 |
二 凝视文本 |
(一)白话小说研究 |
1.1954—1963年 |
2.1980—2019年 |
3.小结 |
(二)文言小说研究 |
1.1954—1963年 |
2.1980—2019年 |
3.小结 |
三 拓宽视域 |
四 结语 |
(5)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展望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展望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平话概念的界定 |
第一节 作为方言的平话 |
第二节 平话与其他文本比较 |
一、平话与话本比较 |
二、平话与诗话、词话比较 |
第三节 平话与评话混用 |
第四节 如何定义元刊全相平话 |
第二章 从传统说话到元刊平话成书 |
第一节 传统说话的繁荣 |
一、唐前说话艺术的兴起与发展 |
二、唐代说话艺术的成熟 |
三、两宋说话艺术的繁荣 |
第二节 元刊平话与说话的密切关系 |
一、元刊平话对说话套语的模仿 |
二、元刊平话对说话表演方式的模仿 |
三、元刊平话对说话人临场敷演的模仿 |
第三节 元刊平话产生的社会条件 |
一、元代社会现实影响平话作品的产生 |
二、元代具备平话刊印发行的社会文化条件 |
三、元代尚俗尚直的社会风气促进平话形成 |
第四节 元刊平话人物故事的来源 |
一、对史书内容的继承借鉴和直接照搬 |
二、对史书零星记载的敷演铺叙 |
三、完全虚构无史可证的情节 |
四、与元杂剧故事的同构 |
五、咏史诗对元刊平话的影响 |
第三章 元刊平话叙事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叙事内容 |
一、故事内容 |
二、塑造平民化英雄人物 |
三、民间宗教思想的体现 |
第二节 叙事结构 |
一、顺序联结性的线性叙事结构 |
二、以主要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结构 |
第三节 叙事话语 |
一、历史全知叙事视角 |
二、以说话人的口吻体现叙述者声音 |
三、诗性叙事话语的表现 |
第四章 元刊平话外在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全相”模式 |
一、封面插图 |
二、正文插图 |
第二节 醒目的阴文 |
一、诗词诏奏提示下文类阴文 |
二、提示故事情节类阴文 |
三、提示国名类阴文 |
四、分卷或标记页码数字类阴文 |
第五章 元刊平话内在审美特点 |
第一节 虚实相生 |
一、依据史书以实为主 |
二、虚实参半,有意虚构 |
第二节 亦奇亦俗 |
一、善于造奇,满足读者猎奇愿望 |
二、人物描写追求俚俗之气 |
第三节 浅显直率 |
一、去繁就简突出主线 |
二、粗线条讲述故事 |
三、直率的人物描写风格 |
第六章 元刊平话对后世影响 |
第一节 对后世说话及章回体小说的影响 |
一、促进“评话”、“评书”艺术再兴 |
二、对明代章回体小说的影响 |
第二节 《三国志平话》与《三国演义》比较分析 |
一、《三国演义》对《三国志平话》的继承演变 |
二、《三国志平话》与《三国演义》内在差异 |
第三节 《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比较分析 |
一、《封神演义》对《武王伐纣平话》的承袭 |
二、《封神演义》与《武王伐纣平话》内在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后记 |
(6)《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明前文学作品“三国”故事与《三国演义》的死亡叙事概述 |
第一节 明前文学作品“三国”故事中的死亡叙事概述 |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死亡叙事概述 |
第二章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艺术(上) |
第一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节点 |
第二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时序 |
第三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空间 |
第四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节奏 |
第三章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艺术(下) |
第一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视角 |
第二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手法 |
第三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语言 |
第四章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死亡叙事的正统观念 |
第二节 死亡叙事的生死观与价值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于少保萃忠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选题意义 |
第一章 忠君主题与国家伦理 |
第一节 于谦形象蕴含的忠君思想 |
一、忠于君王与忠于社稷 |
二、国家至上与尊重个体 |
三、无畏之勇与变通之智 |
第二节 对传统忠君思想的解构 |
一、客观评价奸臣 |
二、“化夷为夏”的民族思想 |
三、揭示圣主的虚伪 |
第三节 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
一、无力约束君主 |
二、理性力量缺失 |
第二章 叙事的角度与时空变化 |
第一节 主次分明的叙述视角 |
一、以全知视角宣扬政教 |
二、以人物的内视角显露才学 |
第二节 灵活多变的叙事时序 |
一、传记式的平铺直叙 |
二、谶纬方术式预叙 |
三、直述式的插叙 |
第三节 空间叙事的功能 |
一、以于谦的位移链接小说情节 |
二、以空间的不同划分情节阶段 |
三、以位移的频率调节叙述节奏 |
第三章 地域特色与民俗文化 |
第一节 地域风光与人文景观 |
一、以自然景观抒发作者情志 |
二、以人文景观凸显地域色彩 |
第二节 “于谦崇拜”与浙江民俗 |
一、《于少保萃忠传》与“于谦崇拜”的形成 |
二、“于谦崇拜”的地域性特征 |
第三节 民俗文化与预知巫术 |
一、预知巫术的叙事功能 |
二、预知巫术的功利性及其影响 |
第四章 小说史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其他小说的推动 |
一、对以往小说的继承与发展 |
二、对时事小说的影响 |
第二节 后世传播与现实意义 |
一、小说演绎与史料价值 |
二、对读者的教化与后世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七十年来明清小说戏剧研究的成就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1.文献发掘。 |
2.文献考录。 |
3.文献编纂。 |
(1)传谱。 |
(2)文集。 |
4.文献综论。 |
三 |
1.《红楼梦》的经典诠释。 |
2.“四大奇书”的经典诠释。 |
3.《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的经典诠释。 |
4.《牡丹亭》《长生殿》与《桃花扇》的经典阐释。 |
四 |
1.明清小说戏剧文体研究。 |
2.明清小说戏剧评点研究。 |
3.明清小说戏剧序跋研究。 |
4.明清小说戏剧专论研究。 |
5.明清小说戏剧专题—综合研究。 |
五 |
1.通代文学史中的明清小说戏剧史研究。 |
2.通代小说戏剧史中的明清小说戏剧史研究。 |
3.明清断代文学史中的小说戏剧史研究。 |
4.明清相对独立的小说戏剧史研究。 |
六 |
(9)明清神魔小说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一)神魔小说的命名 |
(二)神魔小说的界定 |
(三)小说评点的界定 |
二、神魔小说评点的研究现状评述 |
(一)神魔小说评点本文献资料 |
(二)神魔小说研究 |
(三)小说评点研究 |
(四)神魔小说评点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的意义 |
(一)进一步丰富神魔小说的研究 |
(二)进一步丰富明清小说批评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清神魔小说评点的总体观照 |
第一节 明清神魔小说及神魔小说评点的发展 |
一、萌兴期的神魔小说评点 |
二、繁荣期的神魔小说评点 |
三、神魔小说评点的发展期和衰退期 |
第二节 神魔小说评本及评点概貌 |
一、神魔小说评本概述 |
二、神魔小说评点形态概述 |
第二章 明清神魔小说的评点者 |
第一节 明清神魔小说评点者的身份 |
一、书坊主 |
二、下层文人 |
三、中上层文人及官员 |
四、其他身份的评点者 |
第二节 神魔小说评点者的评点原因 |
一、书商牟利 |
二、下层文人的谋生需要 |
三、朋友邀请或委托 |
四、出于对作品的喜爱 |
五、出于教化目的 |
六、其他原因 |
第三章 明清神魔小说评点的总体特征 |
第一节 内容多样性和世俗性 |
第二节 语言趣味性和讽刺性 |
第三节 浓郁的宗教气息和教化色彩 |
第四节 具有一定的文学审美性 |
第四章 明清神魔小说评点所体现的小说观 |
第一节 对小说观念的总体认识 |
第二节 小说创作理论 |
一、小说人物形象塑造 |
二、小说情节设置 |
三、小说叙述和描写 |
四、小说结构和线索 |
第五章 明清神魔小说评点所体现的思想观念 |
第一节 明清神魔小说评点所体现的女性观念 |
第二节 明清神魔小说评点所体现的命运观——以《封神演义》为中心 |
第三节 明清神魔小说评点所体现的伦理观——以《封神演义》为中心 |
第四节 明清神魔小说评点所体现的其他思想观念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10)文章学视野下的《聊斋志异》冯镇峦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冯评《聊斋志异》的背景 |
第一节 明清时期文人的“文章观” |
一、崇文思想的蔓延 |
二、“文章观”的发展 |
第二节 明清小说“文章化”与小说评点方式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小说评点风潮对冯评的影响 |
一、对篇章结构的重视 |
二、对小说虚构的理解 |
第二章 冯评对《聊斋志异》文体的认识 |
第一节 对“一书兼二体”的驳斥 |
第二节 “文章小说体”的提出 |
第三章 冯评对《聊斋志异》文法的探讨 |
第一节 注重整体的章法讨论 |
一、伏埋照应 |
二、行文勾连 |
第二节 注重文势的笔法探析 |
一、险笔叠出 |
二、开合自如 |
第三节 对句法、字法的总结 |
第四章 冯评对《聊斋志异》文辞之美的揭示 |
第一节 揭示文辞自然鲜活之美 |
一、体物工细 |
二、情貌刻画 |
三、词令之妙 |
第二节 揭示文辞繁简相宜之美 |
一、语言简切 |
二、颊上添毫 |
第三节 揭示文辞典雅古峭之美 |
一、文辞雅致 |
二、结尾峭直 |
第五章 冯评《聊斋志异》的价值 |
第一节 冯镇峦评点的意义与贡献 |
一、时代价值:自觉的批评意识 |
二、理论意义:短篇小说叙事艺术之发掘 |
三、传播作用:对《聊斋志异》读法的总结提示 |
第二节 冯镇峦评点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启发 |
一、立足文本分析的批评方法 |
二、以文章美为感受中心的批评理念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新收获──《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简评(论文参考文献)
- [1]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D]. 柴春椿. 山西大学, 2021
- [2]《岭南逸史》研究[D]. 李秋霞.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D]. 黄小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4]古代小说研究主流范式的呈现——《文学遗产》创刊六十五年揭载小说论文解析[J]. 竺青. 中国文化研究, 2021(01)
- [5]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D]. 李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研究[D]. 刘梦瑶.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于少保萃忠传》研究[D]. 张潮寒.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七十年来明清小说戏剧研究的成就与启示[J]. 梅新林. 文学遗产, 2019(05)
- [9]明清神魔小说评点研究[D]. 郝文涛. 暨南大学, 2019(02)
- [10]文章学视野下的《聊斋志异》冯镇峦评点研究[D]. 柳鹤. 集美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