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产品监督检验制度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熊琪凯[1](2021)在《质量治理、产业环境驱动对产品实现过程质量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品质量危机事件的发生极大挫伤了我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与高质量需求的信心,尤其是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智能手机电池爆炸等重大质量危机事件的发生,对整个产业乃至全社会产生了深远的不良影响。而质量治理模式的不完善、治理力度的匮乏以及产业环境驱动力不足是这些质量危机事件发生的社会层面原因,这也部分体现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社会组织在强化质量治理成效与完善产业环境等方面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能有效抑制产品质量危机事件发生,但仅有研究探讨了质量治理力度与产业环境驱动力的部分因素对产品实现过程质量的影响关系。同时,相关研究忽略了企业内部影响因素的独立中介作用与链式中介作用,没能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内部能力与资源禀赋。因此,本研究聚焦产品质量危机的成因,探讨质量治理与产业环境对产品实现过程质量的作用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影响因子的中介效应。首先根据文献整理与评述结果,引入质量文化、资源保障以及质量改进三个产品质量危机企业内部影响因子,运用逻辑推导的方法,提出质量治理、产业环境通过内部影响因子影响产品实现过程质量的假设,并将其抽象化为直观的概念模型;其次,通过规范的研究设计对变量进行可操作化定义,并形成正式问卷;然后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对直接影响关系进行假设验证,基于Bootstrap法对间接作用进行了假设检验,并利用多元德尔塔法对质量文化主导性、企业资源保障能力以及质量改进有效性的独立中介作用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从政策层面与企业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与管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治理力度、产业环境驱动力均直接正向影响产品实现过程质量;在质量治理力度与产业环境驱动力间接影响产品实现过程质量的关系中,企业质量文化主导性、企业资源保障能力、质量改进有效性三者不仅具有独立中介作用,还具有两两组合及三重链式中介作用;企业质量文化主导性的独立中介效用要明显大于企业资源保障能力与质量改进有效性的独立中介效用,而后二者的独立中介效用之间并无明显差异。
王佳睿[2](2021)在《我国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互联网时代,产品众筹作为一种新型融资形式在众筹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品众筹是支持人通过众筹平台将闲置资金融出给项目发起人,以帮助其完成项目的研发、生产等活动,待众筹成功后支持人将免费或者以较低价格优先获得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融资活动。在产品众筹中,平台所展示发起人项目信息是支持人判断是否融资的重要依据,对信息披露进行有效法律监管直接关系到产品众筹能否在法治轨道内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健全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成为我国规范产品众筹这一新兴融资活动的当务之急。产品众筹信息披露是发起人依照规定通过众筹平台将项目信息真实地、完整地、及时地、准确地向支持人披露的过程。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是监管主体对产品众筹信息披露活动建立规则体系,并对产品众筹信息披露进行控制和干预的活动。与其他融资活动信息披露监管相比,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具有三个特点:监管主体多元化,即众筹平台的形式审查无法解决产品众筹的纠纷,还需要其他监管力量的介入;监管对象多样化,即对支持人投资行为的监管和发起人融资行为的监管;监管内容独特性,即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涵盖初次信息披露和持续信息披露全过程。通过对我国多彩投、开始吧、京东众筹、淘宝众筹和小米众筹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众筹平台协议进行样板实证分析,特别是对平台协议中信息披露的内容深入探究,发现目前我国产品众筹处在监管混乱和弱化状态。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则存在着监管主体不明确、监管内容不统一、监管救济途径缺失等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着产品众筹顺利发展。在完善我国产品众筹监管法律制度上,博弈理论、成本收益理论、监管合作理论可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在宏观上,明确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理念、原则与目标,是健全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基本前提。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的理念主要有政府干预理念、社会利益理念和包容性监管理念。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依循的基本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双审查相结合原则和支持人适度保护原则。在遵循产品众筹市场健康发展和监管工作有效进行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产品众筹市场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目标定位在规范产品众筹市场、提高支持人融资意识。在微观上,完善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主要环节,是健全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刚性需求。首先,明晰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主体。根据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实际需求,其监管主体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众筹平台和互联网金融协会。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的多元监管主体应该协调监管,通过明确监管范围、协调监管,可以有效预防监管空白和监管重叠。其次,明确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内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管内容有:对发起人融资行为、支持人投资行为和众筹平台服务行为进行有效监管。众筹平台监管内容有:比较分析不同众筹平台协议,总结出我国统一的众筹平台协议框架,进而明确产品众筹参与方的资质、强制信息披露与自愿信息披露并举、项目初次信息披露与项目持续信息披露相结合等内容。互联网金融协会监管内容有:互联网金融协会承担信息披露形式审查工作,应确定具体审查流程与内容。最后,健全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法律救济。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纠纷主要存在于发起人、支持人、众筹平台之间。应采取代表人诉讼以保护支持人权利,运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和众筹平台尽职调查责任的方式维护发起人或支持人的权益,通过众筹平台准入、退出等制度确定平台责任范围。总之,在产品众筹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传统的产品众筹监管思路、手段和制度严重滞后于产品众筹的迅速发展。通过反思我国现行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现状及问题,针对我国在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之策:在宏观上明确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理念、原则、目标,在微观上健全安全、科学、系统的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目前,我国产品众筹之实践,不论融资数额或影响力,均处于世界前列。健全的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将有助于我国产品众筹规范、有序、健康发展。随着未来对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研究的深入,将会形成更加成熟的产品众筹市场和完善的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
武杏楷[3](2021)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机械加工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改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国防建设要求的日益提高和民用大飞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航空发动机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更为严格。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企业必须保证产品质量,通过改善自身质量管理体系适应市场,通过持续改进和降低生产成本把握市场机遇。论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和质量工具相结合的方法,对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机械加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善研究。在分析问题层面,依托M公司实例,构建M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M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使用Vensim软件模拟验证检验水平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解决问题层面,运用FMEA、流程图等质量工具针对质量检验、质量监督、质量意识等三个维度提出改善方案,并制定改善方案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国内外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介绍了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机械加工特点,明确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应用特点。(2)运用系统动力学和质量工具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现状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将系统动力学模型作为一个长期的政策模拟平台,为企业持续改进提供政策模拟方面的帮助,结合质量工具提出改善方案,为相关制造型企业结合自身现状改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一种途径。(3)依托M公司实例,通过运用FMEA等质量工具提高质量检验“事前控制”能力;通过规范审核制度、明确质量责任提高质量监督有效性;通过培养质量意识引导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制定改善效果评价指标,通过统计调查和过程能力指数评价改善效果。本论文将系统动力学和质量工具相结合,依托M公司实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矛盾和不足,运用质量工具提出改善方案和评价方法,从质量检验、质量监督、质量意识三个维度保证产品质量、持续改进、降低生产成本。期待论文能够为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企业和相关制造型企业改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一些参考。
郑冉[4](2021)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及其完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是指汽车产品生产者通过取回其在市场流通中具有缺陷问题的汽车产品,并对缺陷进行处理保证产品安全的法律制度。在此基础之上,生产者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相关的程序,及时向国家主管机关报告其汽车产品的缺陷问题、产生根源及处理方式等,并备案召回计划,在召回申请通过之后,立即发布公告对缺陷汽车产品进行召回改造,达到消除危害风险的目的。它具有主动性、预防性、广泛性、效益性、公益性特征,有利于提升汽车生产者的产品质量意识,保障消费者权益与整体安全,营造公平公正的汽车市场秩序。在法理层面,汽车产品生产者的召回义务源于安全保障义务,要求生产者作为汽车产品危险源的开创者,不仅要确保汽车产品符合安全性的基本要求,还需在汽车产品具有缺陷问题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干预。在西方国家的学理与实践中,从产品的不合理危险角度出发,将判断汽车产品缺陷的标准归纳为消费者预期说、风险利益衡量说、消费者预期说与风险利益衡量混合说、标准逃逸说四种。我国立法判断汽车产品缺陷的标准是安全技术与不合理危险两类标准,但是,由于立法内容的笼统与配套实施制度的缺失,不合理危险标准的具体适用规则不够明晰,导致立法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权益保护与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有鉴于此,亟待研究及完善我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规制现状,包括立法现状、司法现状以及行业实践现状。通过考察,发现既有规则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现有政府监管机制存在缺失,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立法体系难以与其他法律实现有效沟通衔接;第二,现有汽车产品缺陷认定体系在适用上存在不足,第三方检测机构不能确立专业权威地位;第三,召回实践活动存在消费者缺位现象,消费者缺乏有效途经参与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第四,缺陷汽车产品配套机制不够完善,召回信息收集与发布渠道不足,召回保险机制尚未建立,难以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随后,本文对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立法、执法体系进行梳理,得出如下经验与启示:需结合本国实际构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立法及监管模式;需具备先进且完备的汽车产品市场准入安全标准及检测机构;消费者需通过多种途经参与召回活动实现有效监督;通过完善配套机制促使生产者主动召回。最后,本文针对现有制度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建议对策:第一,完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立法规制体系,包括:实现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专门性、基本性国家立法,以便合理配置主管机关的权责、完善法定责任的承担方式。第二,构建合理的缺陷汽车产品认定标准及适用规则,包括:提高安全技术标准的科学性与及时性、完善不合理危险标准的适用规则、以及强化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专业性与权威性。第三,强化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包括增设消费者启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活动的请求权机制及增设消费者的参与监督机制。第四,完善配套治理机制,包括建立健全涉及汽车产品缺陷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通过构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保险机制,保障消费安全。
韩坤[5](2021)在《网络众筹双边市场参与者行为特征与风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互联网+”的战略部署下,国内中小微企业在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大的融资需求。为解决广大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难题,必须进行有效的金融创新,探寻与其适配的融资模式。网络众筹是一种“低门槛”、“大众化”、“灵活高效”的互联网化的新型小额融资模式,是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等传统融资方式的有益补充,并逐渐获得了广大创新创业者、各类企业乃至全社会的认可。网络众筹自2016年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后发展迅猛,新上线项目的增加吸引了投资人关注,也导致了竞争的加剧。研究网络众筹这一典型的双边市场如何通过参与双方的网络外部性促进双边主体的规模和交易量稳定增长,从而推动众筹平台乃至整个众筹行业稳步向前意义重大。同时,在当前加快构建经济新发展格局叠加新冠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鼓励和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也对金融构建数字化服务新模式、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正确理解网络众筹参与主体的行为特征以及由此引发的风险问题有助于提升创业者融资绩效,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加强众筹平台风险管理,引导网络众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为新发展格局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鉴于此,本文聚焦网络众筹双边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特征及风险问题,以通过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的上万个众筹项目数据为研究样本,以网络众筹双边参与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双边市场理论、产品二元价值结构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遵循“网络外部性—偏好—定价—风险”层层递进的研究逻辑,对网络众筹双边市场参与双方的网络外部性特征、投资人偏好与歧视、筹资人定价策略以及信息不对称下风险问题的存在性与缓释机制等问题加以理论研究,并采用实证分析支持相关论证。论文主要工作及发现如下:首先,在网络外部性特征方面,本文从双边市场网络外部性理论出发,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基准回归、调节效应回归以及异质性分析实证发现:(1)创业者竞争程度对融资绩效表现为负的净效应;平台内外部投资人关注度皆对融资绩效表现出正外部性净效应。此外,外部投资人关注度对融资绩效的促进作用存在“周末低谷效应”。(2)内部投资人的关注能有效缓解内部项目竞争对项目成功产生的负外部性效应,而对外部资金竞争调节作用不显着。(3)进一步研究发现,创业者竞争对美食类项目成功的负外部性效应最小,而对科技类项目成功的负外部性效应最大。项目刚启动时对于其能否成功更为重要,项目要结束时对于人均投资额更为重要。随着融资目标的增大,创业者竞争对项目成功的负外部性效应以及投资人关注度对项目成功的正外部性效应也逐渐增大。其次,在投资人偏好与歧视方面,本文根据众筹产品的基础价值属性和超越价值属性对应的投资人偏好,引申出网络众筹的规模歧视和地域歧视两大问题,主要发现有:(1)投资人存在对小微企业的规模歧视,且该歧视属于有效统计歧视范畴。缓释因素中,项目融资经验和产品第三方背书皆能对规模歧视起到缓释作用,而较高的信息披露水平作用并不显着,且仅产品第三方背书能降低产品质量风险。通过O-B分解进一步发现,规模绩效差距的62.97%与小微企业所受歧视有关。(2)质量风险较低的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反而有着更差的融资绩效,网络众筹市场的地域歧视是一种非有效偏好歧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媒体污名化标签以及教育水平皆是影响地域排斥的重要因素,而仅前两者是引发投资人地域歧视的主要原因。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路径检验发现,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通过投资资金渠道、较低的教育水平和媒体污名化标签主要通过投资人数渠道,对融资绩效皆发挥出了负向效应。再次,在筹资人定价策略方面,针对前述研究结论中投资人关注的有限性和偏好歧视的普遍性,本文使用动态博弈模型分别比较筹资人提供同质产品菜单和异质产品菜单时,一次性定价、阶段式定价和菜单式定价三种定价方式的成功率的差异,进而确定最优定价方式——菜单式定价。其次,在理论分析定价菜单中的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对融资成功率产生的外部性效应基础上,利用京东众筹实际项目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发现,菜单式定价中最低价格对融资成功率表现为负效应,即最低价格越高,融资成功率越小;一定范围内最高价格对融资成功率表现为正效应,而超过界限后效应由正转负,也即最高定价与融资成功率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关系。此外,“草根”创业者相对于中小企业者具有更高的融资成功率,这得益于其适当的最高价格设置,由此带来更大的正效应弥补了其最低价格带来的更大的负效应。最后,在信息不对称下的众筹风险问题方面,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证的方式,首先基于投资人评价的文本挖掘,对网络众筹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性、时间趋势性以及经验异质性等问题加以研究,然后探究筹资人是否能够通过项目内外部信息传递及第三方信号的调节来缓解信息不对称。结果发现:(1)融资完成率高的产品,质量水平更低且逾期率更高,网络众筹中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随着时间的推进,低质量产品逐渐将高质量产品挤出众筹市场,逆向选择问题愈发严重;而道德风险问题逐渐得以缓解。同时,经验背景影响下筹资人的道德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而逆向选择在有经验筹资人样本中更加突出。(2)产品最高定价、信息披露程度能有效缓解众筹道德风险,丰富的产品分档数和灵活的产品分档价格差能显着缓解逆向选择问题;作为投资人的“筛选器”,较高的项目投资门槛能促进融资完成率提升,但反向阻碍融资成功率;项目外部信号中的筹资人经验和投资人支持数能够会减少投资人的风险感知,而交付时间越长会增加信息不对称下筹资人的道德风险,打击投资人的积极性;第三方测评报告能增强信息不对称下投资人对产品的了解和信心,同时正向调节信息披露程度、产品分档数和分档价格差。本文将多学科理论统一融合,系统纳入“网络众筹参与双方的行为特征及风险问题”的研究框架,并利用百度指数、网络爬虫以及文本挖掘等手段设计了诸多创新性指标,不仅扩展了网络众筹参与者行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明晰网络众筹双边参与者的网络外部性特征,丰富创业者竞争的相关研究,弥补投资人歧视问题及其缓释因素的研究空白,而且进一步了完善网络众筹中的信号传递机制,为缓解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提供有效支持,并为探讨投资人逆向选择和筹资人事后违约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就研究意义而言,本文的研究可为众筹双边参与者的理性策略、众筹平台的规范调整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整治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支持。
孙瑞亮[6](2021)在《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品认证制度是由第三方证明产品符合产品标准的制度。为实现美好生活向往,人们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产品认证法律制度作为国家质量治理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社会对于质量安全、质量秩序、质量信用、质量效能的价值追求。目前产品认证法律制度还存在着立法有缺陷、对标准认识含混、产品认证机构准入不完善、政府监管不到位、法律责任错配等等问题,因此必须重新检视产品认证法律制度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历史基础、现实基础,才能为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助益。循着“内涵—价值—规范—保障”的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基本研究路径,本文主要以分析“政府—产品认证机构—认证委托方(企业)—认证消费方(消费者)”四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为内线,以探讨标准(法律)制度、产品认证准入法律制度、产品认证监管法律制度、产品认证法律责任的不足为外线,从研究产品认证基本理论出发,概括了产品认证的构成条件、特征与功能。从认证的起源探究,认为产品认证本质上起源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比较了我国古代“物勒工名”制度未能演变为现代产品认证制度的原因,介绍了产品认证的发展历程。回顾了《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与《认证认可条例》施行前后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变迁演进,探讨了不同时期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及制度特征。结合目前产品认证乱象,在对我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体观察与具体探讨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我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危害。在概述美国、日本、英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比较了各国制度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为完善我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提供了可能借鉴。最后,本研究为完善我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提供了总体思路与具体建议。
付帅[7](2021)在《“元治理”视角下安康市产品质量共治研究》文中指出
任翔[8](2020)在《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品质量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元素,是社会关心、群众关注的热门话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其相对应的产品质量监管也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产品质量监管涉及政府、企业、消费者、第三方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横跨公共管理、法律制度、标准计量、认证检测、社会伦理等多门类学科。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或层面考量,产品质量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管。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我国现有的以行政监管为主的产品质量监管模式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与市场监管体系的改革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问题。这导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对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的法治化体系化研究,使产品质量监管领域的法制制度、监管模式从“源头立意”上就日渐式微,适应不了新形势新要求。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观念、结构、行为”三个维度,对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问题构建起新的分析路径,通过实证和比较研究对产品质量监管的法治目标、价值取向、法制结构、法治行为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的意见建议,从而有助于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法治化进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介绍了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围绕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产品质量监管相关基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相关的学科理论学说,并在本章最后结合当代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安排的实际,提出“观念—结构—行为”的分析范式,旨在对当代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路径选择问题上作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第二章探讨了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框架。以结构性研究来指导行为的分析范式作为本章的研究主线,系统详细地论述了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目标、动力、阻力和路径等四个方面。即根据对目标、动力、阻力和路径四个层面的探究,指出影响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过程中的关键动因及限制性因素,提出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选择呈现出观念上的渐进式、结构上的社会化、行为上的法治化的特点与趋势。第三章以产品质量监管制度的历史变迁为视角,首先从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探讨了产品质量监管的法治困境以及法治发展,对产品质量法制演进沿革进行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从观念、结构、行为三个维度阐述了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成效。最后,从前面一般性的制度构建层面的梳理上升到法治理念层面,重点探讨了当下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存在问题。第四章主要讨论对境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借鉴。文中采取“总-分”的思路,先将境外国家的产品质量监管模式分为产品主导型监管和消费者主导型监管两种类型,并借助“观念—结构—行为”的分析范式,对每种类型下的监管理念、法制结构和监管行为进行梳理分析。随后,具体分析各国产品质量监管特点及主要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启示。第五章结合前文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的措施的建议。包括在法治观念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产品质量监管价值取向,将意识形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行政本位”向市场经济下的“尊重市场规律”转变;在法制结构方面,要深化产品质量监管体制改革,要构建科学规范的多方参与制度体系,要加强各方主体间的联系与互动,要建立监管法制影响评估分析;在法治行为方面,要强化行政监管部门的行政检查方式,要细化消费者监管权利义务,要加强企业主体责任,要发挥多元社会主体监管优势,要提高信息传递质量。最后,本文虽然围绕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这一特定背景,尝试通过构建“观念—结构—行为”分析范式,并依据此范式从目标、动力、阻力和路径选择等层面系统剖析重构当下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法治理论和整体体系框架。然而,这一尝试是否能够涵盖并较为信服地解释当下中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所面临的难题与困境,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同时,最后一章结合实务给出的针对性意见建议,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观念—结构—行为”分析范式的可行性,但这一分析范式是否具有可迁移性并运用于其他领域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的法治化分析,还需要更充分细致的论证探讨。限于个人能力和时间精力,所有上述问题的解决寄望将来能有更多的学者共同努力。
贺志强[9](2020)在《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A公司压力容器质量改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质量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制造类企业的质量提升势在必行。作为石油化工类生产企业中常见设备,压力容器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包括泄露和爆炸等,危害极其严重。近年来,压力容器运行过程中事故时有发生,仅在2018年,全国共计发生压力容器安全事故9起,造成不同程度的生命财产损失。所以其质量也倍加受到社会关注。据统计,国内现有近两万家不同规模的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虽然这些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但多数企业都在积极寻求改进产品质量的方法,通过内部变革、加强控制等措施来提高产品质量。本文首先通过研读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压力容器质量形成过程,并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分析了影响制造质量的因素,找出了压力容器制造中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点。在掌握A公司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对外部客户的调查,发现了A公司压力容器产品质量问题,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是焊接质量,确定了提高焊接一次合格率的改进指标,识别了影响A公司焊接质量的三个重要因素,即原材料使用、焊接工艺评定以及焊接过程控制,结合2019年上半年生产过程的检测数据,从这三个因素分析了具体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质量问题的分析过程可以发现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质量控制的方法在保证产品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但是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也受到自身原理、操作过程等因素影响,如果检测工作质量不高,会导致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一方面不能真实的反应出产品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无法正确指导实际生产过程。本文通过对A公司内部无损检测工作质量调查,找到了错漏检现象严重、人员技术水平不足以及缺乏过程的指导和监督三个主要问题,通过相应对策的制定与实施,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改进了无损检测的工作质量。最后本文从改进产品质量角度分别提出了原材料供应商分类管理,注重使用焊接工艺评定预判质量问题和加强焊接全过程检验的改进措施,改进对策制定并实施后,通过分析和比较产品质量数据,验证了改进活动取得一定效果。在巩固制定计划的同时,将措施纳入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以确保其长期有效实施。针对本次质量改进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提出了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的建议。
高仕儒[10](2020)在《W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不仅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促进就业、促进科技进步的主力军。研发活动是此类企业的核心业务,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研发活动的合理有效运行是此类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但由于中小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投入不足,往往伴随着比大型企业更高的风险。如果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很可能导致研发成本高、效率低、人员流失严重、成果外泄,甚至研发失败等问题。因此,在研发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至关重要。科学完善的研发活动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研发效率,而且可以增强研发团队的合作精神,提高资金使用率并降低研发风险,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文章以西安市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W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界定、研发活动进行概述,重点讨论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特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流程。其次,以这些理论为基础,针对W公司研究与开发内部控制流程,详细分析了W公司在研发立项、研发实施、项目验收、研究成果开发与保护、研发评估阶段的运行情况,指出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有:各环节授权审批程序不严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等。最后,针对以上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完善了其内部控制制度。这些工作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论文采取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形式,根据成熟内部控制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学者对研发活动内部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内部控制研究切入到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中。通过论文的研究,为加强W公司研发活动内部管理、提高其对研发活动关键环节和关键流程的风险控制能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也为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对产品监督检验制度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产品监督检验制度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质量治理、产业环境驱动对产品实现过程质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质量治理相关研究 |
1.2.2 产业环境相关研究 |
1.2.3 产品实现过程质量相关研究 |
1.2.4 质量治理对产品实现过程质量影响研究 |
1.2.5 产业环境对产品实现过程质量影响研究 |
1.2.6 企业内部因素对产品实现过程质量影响相关研究 |
1.2.7 现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案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2.1 直接影响假设提出 |
2.1.1 质量治理力度直接影响产品实现过程质量假设提出 |
2.1.2 产业环境驱动力直接影响产品实现过程质量假设提出 |
2.2 间接影响质量假设提出 |
2.2.1 质量治理力度间接影响产品实现过程质量假设提出 |
2.2.2 产业环境驱动力间接影响产品实现过程质量假设提出 |
2.2.3 内部影响因子的链式中介作用假设提出 |
2.3 概念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变量测量 |
3.2 预试问卷分析 |
3.2.1 项目分析 |
3.2.2 信度分析 |
3.2.3 效度分析 |
3.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3.1 样本选择 |
3.3.2 问卷发放 |
3.3.3 问卷回收 |
3.3.4 描述性统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4.1 数据质量检验 |
4.1.1 正态分布检验 |
4.1.2 信度分析 |
4.1.3 效度检验 |
4.1.4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2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4.2.1 概念模型拟合优度指数分析 |
4.2.2 概念模型路径系数拟合 |
4.2.3 中介效应检验 |
4.2.4 独立中介效应比较分析 |
4.2.5 各路径效应占比分析 |
4.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4.3.1 质量治理力度对产品实现过程质量直接影响结果分析 |
4.3.2 产业环境驱动力对产品实现过程质量直接影响结果分析 |
4.3.3 企业文化主导型中介作用影响结果分析 |
4.3.4 企业资源保障能力中介作用影响结果分析 |
4.3.5 质量改进有效性中介作用影响结果分析 |
4.3.6 链式中介作用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实践启示 |
5.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2)我国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产品众筹的研究 |
1.2.2 关于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的研究 |
1.2.3 关于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研究 |
1.2.4 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实证分析法 |
1.3.2 规范分析法 |
1.3.3 法经济学研究法 |
1.3.4 比较研究法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基本理论 |
2.1 产品众筹的内涵 |
2.1.1 产品众筹的界定 |
2.1.2 产品众筹的属性 |
2.1.3 产品众筹的法律关系 |
2.2 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厘定 |
2.2.1 信息与信息披露的含义 |
2.2.2 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的界定 |
2.2.3 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内涵 |
2.3 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特殊性辨析 |
2.3.1 监管主体的特殊性 |
2.3.2 监管对象的特殊性 |
2.3.3 监管内容的特殊性 |
2.4 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理论依据 |
2.4.1 博弈理论 |
2.4.2 成本收益理论 |
2.4.3 监管合作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存在的法律问题 |
3.1 我国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现状 |
3.1.1 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的典型样本分析 |
3.1.2 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现状梳理 |
3.2 我国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法律问题的分析 |
3.2.1 监管主体不明确 |
3.2.2 监管内容不统一 |
3.2.3 监管救济途径缺失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理念、原则与目标 |
4.1 我国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理念 |
4.1.1 政府干预理念 |
4.1.2 社会利益理念 |
4.1.3 包容性监管理念 |
4.2 我国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基本原则 |
4.2.1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
4.2.2 双审查相结合原则 |
4.2.3 支持人适度保护原则 |
4.3 我国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目标 |
4.3.1 规范产品众筹市场 |
4.3.2 提高支持人融资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
5.1 明晰我国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主体 |
5.1.1 监管部门的监管 |
5.1.2 众筹平台的监管 |
5.1.3 行业协会的监管 |
5.1.4 多元监管主体的协调监管 |
5.2 明确我国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内容 |
5.2.1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内容 |
5.2.2 众筹平台的监管内容 |
5.2.3 互联网金融协会的监管内容 |
5.3 完善我国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的法律救济 |
5.3.1 支持人权利的保护措施 |
5.3.2 发起人权利的保护措施 |
5.3.3 产品众筹平台承担的责任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机械加工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 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概述 |
2.1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
2.1.1 传统质量管理 |
2.1.2 二十世纪的质量管理 |
2.1.3 现代质量管理 |
2.2 质量工具及方法 |
2.2.1 质量工具 |
2.2.2 质量方法 |
2.3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
2.3.1 ISO9001 概述 |
2.3.2 AS9100 概述 |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4.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
2.4.2 系统动力学的应用 |
第3 章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现状研究 |
3.1 M公司简介 |
3.2 M公司产品机械加工加工特点 |
3.2.1 材料难加工且原材料要求高 |
3.2.2 形状与结构复杂 |
3.2.3 加工精度高 |
3.3 M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
3.3.1 M公司质量组织结构 |
3.3.2 质量检验现状 |
3.3.3 质量监督现状 |
3.3.4 质量意识现状 |
第4 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建模研究 |
4.1 系统动力学建模原理 |
4.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4.3 构建因果关系图 |
4.3.1 质量管理体系系统因果关系图 |
4.3.2 质量检验子系统 |
4.3.3 质量监督子系统 |
4.3.4 质量意识子系统 |
4.4 系统动力学流图模型仿真与结果分析 |
4.4.1 建立流图模型 |
4.4.2 系统模型仿真假设 |
4.4.3 系统模型参数设置 |
4.4.4 模型计算 |
4.4.5 模型验证 |
4.5 质量改善目标 |
4.5.1 质量检验子系统改善目标 |
4.5.2 质量监督子系统改善目标 |
4.5.3 质量意识子系统改善目标 |
第5 章 质量管理体系改善方案 |
5.1 质量检验子系统的改善方案 |
5.1.1 优化来料检验 |
5.1.2 优化检验资源配置 |
5.1.3 预防质量故障 |
5.2 质量监督子系统的改善方案 |
5.2.1 增强质量审核有效性 |
5.2.2 完善质量程序文件及记录控制制度 |
5.2.3 完善质量培训与考核制度 |
5.3 质量意识子系统的改善方案 |
5.3.1 培养质量意识 |
5.3.2 建立质量改进评比机制 |
5.3.3 质量文化建设 |
第6 章 质量管理体系改善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
6.1 实施效果评价指标 |
6.2 实施效果评价方法 |
6.2.1 统计调查法 |
6.2.2 应用SPC计算过程能力方法 |
6.3 实施效果分析 |
第7 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及其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结构 |
2.1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概念内涵 |
2.1.1 汽车产品缺陷的概念与内涵 |
2.1.2 汽车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 |
2.1.3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概念及其内涵 |
2.1.3.1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类型 |
2.1.3.2 产品缺陷与主动召回/强制召回的关系 |
2.2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特征与功能 |
2.2.1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特征 |
2.2.2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功能 |
2.2.3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
2.2.3.1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与其他产品召回 |
2.2.3.2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与汽车产品保修 |
2.2.3.3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与产品强制收回 |
2.3 生产者召回义务的法理来源 |
2.4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基本原则 |
2.4.1 维护公共利益原则 |
2.4.2 社会公平原则 |
第3章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现状及其不足 |
3.1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现状 |
3.1.1 中央层面的立法梳理 |
3.1.2 地方层面的立法梳理 |
3.2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规范实践 |
3.2.1 基于司法案例的实证分析 |
3.2.2 基于行业实践的实证分析 |
3.3 我国现有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规制困境 |
3.3.1 现有政府监管机制存在缺失 |
3.3.2 汽车产品缺陷认定标准及规则适用不足 |
3.3.3 召回实践活动存在消费者缺位现象 |
3.3.4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配套机制不完善 |
第4章 国外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规制及经验借鉴 |
4.1 美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 |
4.1.1 法律依据及政府权责 |
4.1.2 具体规则内容 |
4.2 日本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 |
4.2.1 法律依据及政府权责 |
4.2.2 具体规则内容 |
4.3 欧洲国家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 |
4.3.1 法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 |
4.3.2 德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 |
4.3.3 英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 |
4.4 国外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经验借鉴 |
4.4.1 结合本国实际构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立法及监管模式 |
4.4.2 具备严格的汽车产品安全标准及专业的认证机构 |
4.4.3 消费者多途径参与缺陷汽车产品召回 |
4.4.4 完备的配套机制促使生产者以主动召回替代强制召回 |
第5章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完善对策 |
5.1 完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立法体系 |
5.1.1 尽早完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立法模式 |
5.1.2 立法对行政监管职责的配置合理化 |
5.1.3 实现法定责任承担方式的多样化 |
5.2 构建合理的缺陷汽车产品认定标准及适用规则 |
5.2.1 提高安全技术标准的科学性与及时性 |
5.2.2 完善不合理危险标准的适用规则 |
5.2.3 强化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
5.3 强化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
5.3.1 增设消费者启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请求权机制 |
5.3.2 增设消费者的参与监督机制 |
5.4 完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配套治理机制 |
5.4.1 健全涉及汽车产品缺陷的信息披露机制 |
5.4.2 建立健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保险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网络众筹双边市场参与者行为特征与风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网络众筹概念界定与模式说明 |
1.3.1 网络众筹的概念界定 |
1.3.2 网络众筹的分类模式界定 |
1.3.3 本文研究的网络众筹模式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结构安排与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网络众筹参与者概念特征与运行机制研究 |
2.1.1 网络众筹参与者的概念及特征 |
2.1.2 网络众筹融资模式的运作流程 |
2.1.3 网络众筹融资模式的运行机制 |
2.2 网络众筹投资人行为特征研究 |
2.2.1 参与动机 |
2.2.2 羊群效应 |
2.2.3 地域效应 |
2.2.4 责任扩散效应 |
2.3 网络众筹筹资人行为特征研究 |
2.3.1 网络众筹模式和项目类型的选择 |
2.3.2 项目阈值机制选择 |
2.3.3 项目设计与信号传递 |
2.3.4 筹资人自身特征与信号传递 |
2.4 网络众筹参与者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双边市场理论 |
2.4.2 产品二元价值结构理论 |
2.4.3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
2.4.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网络众筹双边市场网络外部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1 创业者竞争程度与众筹融资绩效 |
3.2.2 投资人关注度与众筹融资绩效 |
3.3 研究设计 |
3.3.1 变量定义 |
3.3.2 计量模型构建 |
3.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4.1 创业者竞争和投资人关注度的外部性效应探究 |
3.4.2 投资人关注度对创业者竞争外部性效应的调节作用 |
3.5 异质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3.5.1 创业者竞争和投资人关注度外部性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3.5.2 稳健性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众筹双边市场投资人偏好研究之规模歧视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 |
4.2.1 众筹产品的二元价值结构分析 |
4.2.2 网络众筹双边市场的规模歧视 |
4.3 研究设计 |
4.3.1 变量定义 |
4.3.2 计量模型构建 |
4.3.3 样本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网络众筹规模歧视存在性及所属类型探究 |
4.4.2 网络众筹规模歧视缓释因素探究 |
4.4.3 网络众筹规模歧视的O-B分解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众筹双边市场投资人偏好研究之地域歧视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 |
5.3 研究设计 |
5.3.1 变量定义 |
5.3.2 计量模型构建 |
5.3.3 样本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网络众筹双边市场地域歧视存在性及所属类型验证 |
5.4.2 网络众筹双边市场地域歧视问题的影响因素探究 |
5.4.3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地域歧视路径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关于基准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5.5.2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众筹双边市场筹资人定价策略研究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产品众筹筹资人定价策略内涵 |
6.2.2 不同定价方式对众筹融资成功率的影响 |
6.2.3 异质产品菜单式定价下的众筹融资成功率 |
6.2.4 研究假设 |
6.3 研究设计 |
6.3.1 变量定义 |
6.3.2 计量模型构建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融资成功率与菜单式定价 |
6.4.2 异质性分析 |
6.5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6.5.1 最高定价分级 |
6.5.2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不对称下众筹双边市场风险问题存在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理论分析 |
7.2.1 网络众筹双边市场中逆向选择问题形成机理 |
7.2.2 网络众筹双边市场中道德风险问题形成机理 |
7.3 研究设计 |
7.3.1 变量定义 |
7.3.2 计量模型构建 |
7.3.3 样本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网络众筹双边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存在性检验 |
7.4.2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时间趋势性 |
7.4.3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经验异质性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信息不对称下众筹双边市场风险问题的缓释研究 |
8.1 引言 |
8.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8.2.1 缓解道德风险问题 |
8.2.2 缓解逆向选择问题 |
8.2.3 项目外部信号缓解信息不对称 |
8.2.4 第三方背书调节作用 |
8.3 研究设计 |
8.3.1 变量定义 |
8.3.2 计量模型构建 |
8.3.3 样本说明 |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8.4.1 缓解网络众筹道德风险的实证研究 |
8.4.2 缓解网络众筹逆向选择的实证研究 |
8.4.3 网络众筹外部信号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实证研究 |
8.4.4 第三方背书对项目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调节作用 |
8.5 稳健性检验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产品认证基本理论 |
第一节 产品认证的概念 |
一、认证概述 |
二、产品认证的概念 |
第二节 产品认证的特征 |
一、中介性 |
二、符合性 |
三、标志性 |
四、社会性 |
第三节 产品认证的功能 |
一、指导消费者消费并保护消费者利益 |
二、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
三、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
第二章 产品认证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产品认证的起源 |
第二节 产品认证的发展 |
第三章 我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沿革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
一、《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施行之前(1978—1991年) |
二、《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施行之后(1992—2002年) |
三、《认证认可条例》施行之后(2003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的总体观察 |
二、我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 |
第三节 我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危害 |
一、我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 |
二、我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的危害 |
第四章 国外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发展与特色 |
第一节 国外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发展与特色 |
一、美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发展与特色 |
二、日本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发展与特色 |
三、英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发展与特色 |
第二节 国外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一、各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共性 |
二、各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区别与原由 |
三、国外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借鉴 |
第五章 完善我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思路与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我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思路 |
一、规整产品认证法律体系 |
二、纠正产品认证法律制度设计偏向 |
三、科学认识产品认证机构的经营性与社会性 |
四、理顺政府与产品认证机构的关系 |
第二节 完善我国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
一、产品认证标准不是产品认证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
二、完善产品认证机构准入法律制度 |
三、健全产品认证监管法律制度 |
四、产品认证机构应适用过错推定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范围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基础理论与分析范式构建 |
第一节 产品质量监管概述 |
一、产品、质量与产品质量 |
二、监管与产品质量监管 |
三、产品质量监管工具 |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管相关理论 |
一、法经济学理论 |
二、政府管制理论 |
三、安全价值理论 |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管范式建构:一种法治化分析路径 |
一、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初始法制状态 |
二、“观念——结构——行为”法治化分析路径的建构 |
第二章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框架 |
第一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目标 |
一、价值目标:打造协同治理的法治监管模式 |
二、结构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法治平衡 |
三、行为目标:形成多元协同、社会共治的法治格局 |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动力来源 |
一、内在动力:现代质量监管理念的嵌入 |
二、外在动力:法律制度供求的非均衡 |
三、直接动力:利益驱动下的理性选择 |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阻力因素 |
一、思想阻力:理念认知滞后 |
二、结构阻力:制度变迁及其路径依赖 |
三、行为阻力: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 |
第四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选择 |
一、观念选择:渐进式路径 |
二、结构选择:社会化路径 |
三、行为选择:法治化路径 |
第三章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变迁 |
第一节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制度演进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
二、改革放开后的产品质量监管制度 |
三、产品质量监管法制演进沿革述评 |
第二节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成效 |
一、监管理念从国家权力走向公民权利 |
二、监管法制从自利型走向服务型 |
三、监管行为从单一手段走向多元化手段 |
第三节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运行存在问题 |
一、监管理念守旧,价值目标冲突 |
二、法制体系内容交叉冲突,与市场实际脱节 |
三、监管行为倚重运动式监管,参与主体单一 |
第四章 境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借鉴 |
第一节 产品主导型监管 |
一、监管理念 |
二、法制结构 |
三、监管行为 |
第二节 消费者主导型监管 |
一、监管理念 |
二、法制结构 |
三、监管行为 |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管立法体系分析及启示 |
一、各国产品质量监管立法体系的分析 |
二、各国产品质量监管立法体系的启示 |
第五章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路径 |
第一节 强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观念变革 |
一、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
二、产品质量监管法治意识形态革新 |
第二节 重塑产品质量监管法治结构 |
一、深化产品质量监管制度改革 |
二、构建科学规范的多方参与制度 |
三、优化各方主体间联系互动制度 |
四、建立监管法治影响评估分析制度 |
第三节 优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行为 |
一、加强行政监管部门的行政检查方式手段 |
二、细化消费者监管权利义务 |
三、加强企业主体责任 |
四、发挥多元社会主体监管优势 |
五、提高信息传递质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9)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A公司压力容器质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2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质量管理 |
2.1.1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
2.1.2 质量管理的特性 |
2.1.3 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
2.2 质量改进 |
2.2.1 质量改进的过程 |
2.2.2 质量改进的常用工具 |
2.2.3 质量改进的作用和意义 |
2.3 压力容器质量管理内容 |
2.3.1 压力容器质量的三个阶段 |
2.3.2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影响因素 |
2.3.3 压力容器质量控制的要点 |
2.4 压力容器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2.5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 |
本章小结 |
3 A公司质量管理现状 |
3.1 公司概况 |
3.1.1 资源优势 |
3.1.2 组织机构设置 |
3.2 A公司质量保证体系 |
3.2.1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
3.2.2 质保体系运行状况 |
3.3 A公司压力容器质量 |
3.3.1 问题调查 |
3.3.2 产品质量原因分析 |
3.4 改进内容分析 |
3.4.1 改进指标选定 |
3.4.2 指标影响要素 |
本章小结 |
4 A公司质量改进策划 |
4.1 压力容器质量改进 |
4.1.1 成立质量改进小组 |
4.1.2 改进目标确定 |
4.1.3 确定主要原因 |
4.2 检测工作质量分析 |
4.2.1 检测资源配置 |
4.2.2 存在问题调查 |
4.2.3 检测问题原因分析 |
4.3 无损检测质量改进措施 |
本章小结 |
5 产品质量改进方案与实施 |
5.1 制定对策 |
5.2 对策实施 |
5.3 实施效果评价 |
5.3.1 目标效果评价 |
5.3.2 产生效益评价 |
5.4 制定巩固措施 |
5.5 总结及下一步计划 |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A公司组织机构图 |
附录 B A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图 |
附录 C A公司质量职责分配表 |
附录 D A公司压力容器质量调查表 |
附录 E 访谈人员信息表 |
附录 F A公司供应商绩效考核评价打分表 |
附录 G A公司焊接过程检验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W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硏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
2.2 研发活动概念 |
2.3 理论基础 |
2.3.1 内部控制理论 |
2.3.2 风险管理理论 |
2.4 研发活动的主要风险和关键控制环节 |
2.4.1 研发活动主要风险 |
2.4.2 研发活动关键控制流程 |
2.5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特征 |
2.5.1 受益于市场化程度较高 |
2.5.2 研发创新能力有限 |
2.5.3 研发投入强度不足 |
2.5.4 研发管理体系不健全 |
2.6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内部控制体系 |
2.6.1 研发活动内部控制目标 |
2.6.2 研发活动内部控制要素 |
2.6.3 研发活动内部控制流程 |
第三章 W公司研发活动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W公司的基本情况 |
3.1.1 公司简介与公司组织架构 |
3.1.2 公司基本财务状况 |
3.1.3 研发活动状况及重要性 |
3.2 W公司研发活动内部控制现状 |
3.2.1 研发立项阶段的内部控制现状 |
3.2.2 研发过程阶段的内部控制现状 |
3.2.3 研发验收阶段的内部控制现状 |
3.2.4 研究成果开发与保护阶段的内部控制现状 |
3.2.5 研发活动评估的内部控制现状 |
3.3 W公司研发活动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3.1 研发立项阶段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3.2 研发过程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3.3 研发验收阶段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3.4 研究成果开发与保护阶段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3.5 研发项目评估环节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W公司研发活动内部控制优化方案设计 |
4.1 W公司研发活动内部控制优化目标与原则 |
4.1.1 研发活动内部控制优化目标 |
4.1.2 研发活动内部控制优化原则 |
4.2 W公司研发活动立项阶段内部控制优化方案设计 |
4.2.1 研发活动立项阶段制度优化 |
4.2.2 研发活动立项阶段流程优化 |
4.3 W公司研发实施阶段内部控制优化方案设计 |
4.3.1 研发实施阶段制度优化 |
4.3.2 研发实施阶段流程优化 |
4.4 W公司研发活动验收阶段内部控制优化方案设计 |
4.4.1 研发活动验收阶段制度优化 |
4.4.2 研发活动验收阶段流程优化 |
4.5 W公司研究成果开发与保护阶段内部控制优化方案设计 |
4.5.1 研究成果开发与保护阶段制度优化 |
4.5.2 研究成果开发与保护阶段流程优化 |
4.6 W公司评估环节内部控制优化方案设计 |
4.6.1 研发活动评估制度改进 |
4.6.2 研发活动风险评估体系完善 |
第五章 W公司研发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实施保障措施 |
5.1 优化研发组织结构,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
5.2 完善立项审批环节,保障研发项目可行 |
5.3 保障研发过程管控,促进研发进展实施 |
5.4 改进研发验收环节,提高研发监督机制 |
5.5 加强研发成果保护,维护专利成果安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四、对产品监督检验制度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质量治理、产业环境驱动对产品实现过程质量影响研究[D]. 熊琪凯.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我国产品众筹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王佳睿. 辽宁大学, 2021(02)
- [3]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机械加工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改善研究[D]. 武杏楷.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4]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及其完善研究[D]. 郑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5]网络众筹双边市场参与者行为特征与风险问题研究[D]. 韩坤. 山东大学, 2021(11)
- [6]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研究[D]. 孙瑞亮. 甘肃政法大学, 2021
- [7]“元治理”视角下安康市产品质量共治研究[D]. 付帅. 长安大学, 2021
- [8]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研究[D]. 任翔.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9]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A公司压力容器质量改进研究[D]. 贺志强.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10]W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D]. 高仕儒.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