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中心城区边缘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阮一晨[2](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程磊[3](2021)在《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强调生态基底、历史文化和产业经济一体化的统筹发展模式。然而在现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下,存在遗产保护力度不平衡、整体保护视野局限等问题,使得很多具有价值的历史空间被忽视,此类空间如何优化值得被关注。同时,对辽阳历史城镇的既有研究多集中于卫城、附属地等单一类型,缺乏各历史阶段之间的关联研究。基于此,提出利用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理念和方法,与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融合,将相关空间要素整合至同一模式下,解析空间关联特征,并利用生态优先的原则缓解城市历史景观的现实困境。研究主体分为“要素提取-空间解析-空间优化”三个部分。要素提取从理解城市历史景观的时间“层积性”和空间、文化“关联性”内涵出发,通过引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从空间结构和功能层面,解读该模式与城市历史景观体现的历史、当代和发展价值的关联。以此为导向梳理辽阳城市演变的区域背景和层积化过程,并结合典型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提取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建筑空间等要素,进而完成城市历史景观空间向“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空间转译。空间解析从功能视角揭示城市历史景观现状特征。通过总结斑块的功能、质量和空间价值分布,发现斑块空间存在梯度化分布特征;通过梳理廊道与斑块的空间关系,发现廊道功能弱化导致周边历史氛围及空间连接度减弱;通过分析基质空间的景观格局及生态敏感性特征,发现基质空间对斑块形成不同的“干扰”作用,存在差异性。基于此归纳空间功能“边缘化”、空间发展“局部化”、空间展示“单一化”的现实困境。空间优化针对现实困境,从生态保护优先的视角,提出“基质-廊道-斑块”的空间优化顺序。基质层面,依据生态适宜性评价划分适宜性较高、一般、较低三个层面的基质空间,融合空间特点,提出“修复-塑造-整治”的优化策略,指导“多样化”的空间展示;廊道层面,重点关注历史文化内涵关联、区域发展平衡和游览体验升级三个方面,结合阻力模型及上位规划,克服空间发展相互独立的倾向,形成“多层次”的内涵关联;斑块层面,在适应基质空间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廊道沿线可利用资源,分类型调整空间定位并提出优化策略,提升空间多样性并实现“多元化”发展。研究表明,通过将城市历史景观空间向“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转译,以及“基质划定-廊道串联-斑块扩增”的逆向空间优化思路,形成了“保护整体环境-强化空间关联-发展空间特色”的城市历史景观优化新模式,新模式在延续历史文化内涵特色、形成文化与发展良性互动、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康佳意[4](2021)在《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高品质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及云南的发展趋势,人们的夜间活动也逐渐增多,城市夜景逐渐受到关注。但不少城市忽视了夜间的整体风貌塑造,或仅仅采用简单的灯光亮化工程措施,导致夜间风貌不佳,缺乏可意象性。如何从城市意象的角度去思考和引导城市夜景规划,促进城市夜间风貌有效提升,值得思考。目前,云南省楚雄市的城市夜景缺乏规划引导,风貌不够彰显,夜景可意象性不高,不利于城市夜间形象展示。本论文基于城市意象视角,以问题为导向,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开展城市夜景意象与城市夜景规划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意象、城市夜景意象及其夜景规划的背景、理论、发展和案例,借鉴了夜景发展好的方面,也明确城市夜景整体性不足、可意象性不高和规划不合理等问题;然后,系统研究了影响城市夜景意象认知与夜景规划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空间(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主观感受和其他特殊情况,了解相关因素如何对城市夜景产生意象特征;其次,结合夜景意象调查分析了楚雄市城市夜景现状的优势与问题、现状夜景意象特征是否得到有效体现等内容,得到了楚雄市的城市夜景意象;接着,提出了楚雄市城市夜景总体定位、城市夜景规划、夜景控制与管理策略等内容。最终,提出结论,明确城市夜景规划应注意的五项误区,并提出要采用整体性及系统性夜景意象提升、以城市意象要素塑造城市夜景风貌、考虑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夜景风貌以及关注日间特色风貌展示对象四项夜景规划策略方法,建立物质要素(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与文化要素两方面的城市夜景意象系统,构建城市夜景规划框架。并针对以上主要结论提出反思,为同类中小城市的夜景风貌提升提供一定帮助。
胡汪琪[5](2021)在《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快速建设并广泛展开,政府为其提供相应优惠政策支持,并对其进行制度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业园区整体发展速度与质量,与此同时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相互之间发生了摩擦。最先从大城市的工业园区发现越来越容易出现产业与城镇发展分离、城市功能不完整、产业聚集效应弱、环境问题凸显等现象,而这些现象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并尝试去解决问题,针对大城市工业园区的规划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中的部分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受大城市优先发展倾向,小城镇的发展较为缓慢,但小城镇依然是城镇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其作为产业承载、人口承载、区域中心的重要功能;同时,小城镇依然是联系城乡的基础环节,是城之尾、乡之首。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完善对小城镇的发展具有卓越成效,当前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也出现类似大城市工业园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不同情况的问题,园区与小城镇布局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小城镇工业园区与城镇之间协调发展成为本文所需要规划研究的关键。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产城关系与空间布局理论,本文基于产城融合视角对小城镇工业园区布局规划策略进行研究,旨于以规划角度解决产城空间发展不协调所产生的问题并对园与城之间区域统筹规划。
罗梦婕[6](2020)在《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早期的科技产业园多将产业聚集作为为主要功能,忽视了自身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发展,产城分离的发展方式导致了诸多问题。产城融合理念为产业与城市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国内科技产业园纷纷在此理念导向下进行转型升级。科技产业园开始承担起除了产业活动以外的多项职能与使命,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产城融合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及科技产业园自身的复杂性,很多园区存在着孤立封闭、功能配置失衡及空间形态单一等问题,针对性研究亟待展开。本文此为切入点,回应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从产城融合与复合化设计两个关键点出发,通过调研访谈、比较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法,总结了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引入理论构建了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从城市、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展开复合化设计研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研究对象的规模、建设时间进行限定,并确定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现状问题分析与理论平台构建,分析国内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与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特征,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科技产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入理论构建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第三部分旨在解决问题,根据设计原则与目标,分别从城市和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对复合化设计进行分层构建。第四部分为设计总结与实践运用,将前文的设计研究进行总结,并将研究结论运用到实践项目中,说明研究结论在具体设计中的可行性。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并进行研究展望。本文在基础研究方面,构建了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在设计研究方面,通过从城市、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对科技产业园的复合化设计展开研究:指出科技产业园需要结合城市的规划布局来进行复合设计,形成联动发展的产城关系;指出园区内部需要通过多功能的合理配置、多流线的合理组织、多空间的复合设计,形成多样、开放、交流、弹性的园区。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科技产业园的转型发展有所助益。
赵川中[7](2020)在《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青光镇为例》文中指出从广泛联系农村地区,到减缓“民工潮”社会压力,再到带动“三农”领域发展,我国小城镇所发挥的价值也跟随城镇化的深入而逐渐提升,成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我国小城镇在类型、规模、所处城镇化阶段等方面千差万别。从小城镇发展动力上来看,传统的小城镇通过连接农村来提供商贸服务功能,工业型小城镇通过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提供产业带动功能,城郊型小城镇通过承接大城市外溢提供疏散功能,旅游型小城镇通过开发自然风景资源提供游憩功能,小城镇这一概念的丰富性决定了在研究中不能将其一概而论。“几个村庄凝聚成可自给自足城邦之时,便是城市形成之时。其初衷是为了生存,其持续动力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1,亚里士多德这一本源性的阐述解释了城市存在的本质,而城市因规模过大产生负面效应的时候,便会有居民考虑离开大城市。目前,城镇化率较高的大城市在空间上正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掘,城市中心城区边界扩张并涵盖郊区的速度逐渐放缓,大城市之于其周边小城镇的空间关系也由吞并向各自独立转变。这些未被内化为城市中心区的小城镇在发展动能上面临着被动增长推力减少和主动发展经验不足的挑战,在空间上面临着空间发展分散、设施不够均好、城乡二元分化等问题。本论文正是以大城市周边这一地理区位共性入手,探寻该类小城镇所面临的问题,并在研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空间发展策略。为了明晰我国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发展状态,本研究采取了问卷和实地踏勘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并系统盘点我国小城镇因毗邻大城市,而出现的无序、分散的典型空间特征。并通过遥感数据揭示背后的空间形态原因,包含组团不紧凑导致服务设施效率低下、土地所有权差异诱发“贴边”建设、管控引导不够致使组团缺乏协同、城乡观念差异分化造成居民生活空间分化。为提高策略制定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本研究采取了指标选取、体系构建、赋值研究的方法,将重点、难点进行析出。最终,提出了四大空间发展策略:一、转变空间发展思路,镇、村统筹考虑;二、面向实施管理,宏观目标和发展路径并重;三、倡导价值观的多元化,塑造和谐共融的城乡风貌;四、注重历史记忆的传承,强化居民归属感。在实证研究上选取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在研究该镇自1984年以来的空间演进规律后,进行了四大空间发展策略的适用性分析,最后在国土资源评价、空间结构、生态网络、组团结局、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期望通过本研究为当下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空间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立鹏[8](2020)在《同城化背景下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句容宝华新城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逐渐进入都市圈一体发展、新城与老城结构优化的新阶段,各大城市高速发展,中小城市也随之迅速扩张。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提升自身以及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发展阶段,同城化发展是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2005年以后,我国开展了众多自上而下的同城化实践,当前阶段的同城化发展大多是以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为目的。边缘新城区在同城化发展中作为重要参与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边缘新城区在区域中发挥的作用,深刻地影响居住与就业空间的格局。以同城化发展为研究背景,聚焦受其影响的边缘新城区的职住空间,理论层面对既有研究进行丰富和补充,实践层面为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提供意见建议。基于此,论文以宝华新城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同城化背景下对居住-就业空间发展概况、特征、相互关系,进而对职住空间失配机制及协调发展策略进行研究。论文首先针对国内外同城化、边缘新城区以及居住就业空间进行理论梳理和总结,引出本文的切入点和理论创新意义,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随后,论文对宝华新城区所处的宁镇扬同城化区域进行发展概况分析,针对宝华新城区的发展过程进行分阶段的研究,并对宝华的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进行发展概况和总量测度研究,得出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的总量匹配特点。然后,选取整个宝华新城区为研究范围,以实际调研数据为研究基础数据,对宝华新城区的居住、就业空间和居住、就业人群进行综合研究,从单因子-主因子-聚类三个层面进行细致全面的研究和分析。而后,居住和就业空间特征为研究基础,从通勤角度的四个通勤因子对职住空间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通勤时间因子测算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的匹配度,同时综合通勤因子对结果进行修正。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从单因子、主因子和聚类三个层次对影响职住平衡的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居住和就业宝华新城区居住和就业空间的结构性匹配特征。最后,从同城化视角,对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总量与结构的双失配特征出发,从区域一体、职住空间、交通联系和配套设施四个方面研究职住空间失配机制。最后,立足同城化发展的背景,针对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失配机制,从四个角度探讨了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策略,以加快同城化发展步伐,促进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共计9万余字,图134张,表25个。
孙文秀[9](2020)在《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组织的转型与重构》文中提出新技术革命下的创新驱动引领全球经济社会进入新时期,创新成为城市谋求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经济、人才和空间成为主导城市转型与竞争的关键所在。以创新型城市杭州为例,论文系统构建了城市产业、人口、空间分析框架,并通过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现状比对以及规划政策梳理,深入研究剖析了杭州城市内部产业经济、社会人口及空间形态的格局特征及演变趋势。最终,论文形成以下结论:(1)创新驱动杭州城市经济产业在结构体系和空间布局上发生分化。伴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实现由工业型主导向服务型经济形态转型升级。创新经济中,金融商务产业空间迅速成长,呈现一主多副、层级化分布特点。信息软件产业空间爆发式蔓延增长,显现多中心、网络化布局特征。研发文创产业空间仍有待发展,表现为“极核-散点”布局结构。(2)创新驱动杭州城市社会人口在阶层结构和空间组织上发生分异。伴随着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社会分工进一步明确,创新和服务阶层不断扩增,而传统劳工阶层陷入塌缩。与此同时,人口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中心-边缘”格局转变,高学历人才以重要创新产业区为核心多中心、廊道式连绵布局。此外,杭州创新人才在社会属性、就业居住、精神价值及工作生活追求等方面也表现出自有的特征和需求。(3)创新驱动杭州实现产业分化和人口分异的同时,也推动城市空间组织发生变革。杭州城市空间不断转型重构过程中,格局结构显现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向多元化、网络化完善,用地空间有序扩张、多元融合。与此同时,城市内部也涌现大量以科学城、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等为代表的创新空间形式,这类空间承载新技术要素、创新产业和人才,从而助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万宁娜[10](2020)在《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研究 ——基于城际联锁网络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文中提出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1月,时隔一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再次考察上海时指出,“上海要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标志着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大框架下,上海和长三角地区迎来了新的历史重要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一直以来,长三角地区始终是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最强、经济要素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但现有研究多是从传统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方法多采用传统的计量模型,虽然对理解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传统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分析快速发展的区域一体化。随着全球一体化使城市和区域联系从地区和国家内部逐渐扩散到世界范围,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研究城市和区域必须突破传统经济学的局限,需要在更大的视野下对城市和区域研究的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框架进行调整,要将城市和区域作为节点纳入到大型网络的范畴进行研究。本文将传统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相结合,将长三角大都市区纳入城市网络的分析框架和范畴,基于交叉学科的视角,采用INM城际联锁网络模型对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进行研究,并从非对称城际关系、关注落后地区和分区域等方面对INM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扩展,在一定程度上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探索和丰富。本文以上海和长三角大都市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以上海为核心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水平及政府干预下的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在理论分析、文献梳理及概念界定清晰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及特征事实为指导和依据,通过归纳总结、实证研究等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对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重点对上海的行政区划、政府主导下的一体化政策和战略规划演进等进行了归纳研究,并划分了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演进阶段,用SI指数比较了上海与OECD国家主要大城市在土地、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影响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即集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政府干预下的一体化政策,重点对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一体化政策与大都市区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借鉴了发达国家如纽约大都市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一体化互动发展的经验、政府规划和政策干预下的东京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经验。其次,本文通过跟踪记录2016-2019年企业设立的分支数据,从空间结构一体化的视角对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世界城市网络INM模型(城际联锁网络模型)对长三角大都市区26个城市的城际联系进行度量和考察,重点对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腹地和产业承接城市的区域重要程度进行研究,同时对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度量。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大都市区城市网络层级分化现象明显,发展并不均衡,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心城市在辐射和拉动次级城市和周边城市效应显着,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大都市区城市网络发展不均衡,网络多中心化、层级化现象明显。城市联系高度集中在发达的中心城市内部,外围城市之间的联系较少,处于网络边缘位置。综合各项指标,将长三角城市网络划分为一、二、三、四层级,其中上海是长三角地区层级最高的城市,属于核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宁波、无锡、苏州处于第二层级,属于中心城市;常州、南通、扬州、芜湖、嘉兴、泰州、镇江处于第三层级,属于次中心城市;其他城市处于第四层级,属于外围城市。中心城市分别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外围城市进行辐射和拉动,直接和间接效应总和约为50%,较为显着。从城市非对称曲线来看,7个中心城市与上海的城市能级和城市综合水平均有一定的差距。从省级层面来看,江苏省的城市排名靠前,安徽省排名靠后,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优势不突出,部分指标落后于宁波。从长三角地区五大亚城市圈与核心城市的联系来看,苏锡常都市圈位列第一,南京都市圈次之。此外,在对企业进行长三角地区内部与外部分区域度量时,结果显示长三角以外的企业选择在长三角设立分支的意愿并不强烈。以非长三角地区企业度量时发现,结果显示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在聚合链接占比、城市网络距离等方面比有了显着改善,这说明城市门槛效应对企业选择分支定位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上海核心城市地位的提升,门槛效应进一步提高,非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更倾向在二级中心城市设立企业分支。2016年6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颁布实施,规划期为2016-2020年。通过比对2016至2019年各项指标的变化,进一步研究4年来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和一体化水平的动态演变情况。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于2016年,2019年上海的门槛效应更加显着。由于上海较高的城市发展水平给企业带来了过高的成本等负面影响,导致企业尤其是长三角以外的企业进驻上海的意愿在进一步降低。4年来,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水平在进一步提高,企业选择落户除核心城市上海以外的其他城市,不仅没有对企业产生影响,相反还降低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成本。经过4年的发展,长三角大都市区城际联系普遍增多,表明城市联系更加紧密,但城市排名整体变化不大,2016年排名前列的城市在2019年的城际链接值的增幅要小于排名后列的城市。经过4年来的发展,大部分城市虽然没有跨出本层级范围,但是次中心城市和外围的排名均有显着变化,集中体现在浙江省城市的快速发展。最后,基于1997-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了区域一体化政策对长三角大都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提出三个假说,认为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将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划分为产业结构差异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两种路径,考察这两种路径方式下哪种路径对长三角大都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更为显着。为了确保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核心解释变量分别采取经济指标和政策指标两种指标进行度量。实证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产业结构调整下的两条路径的作用效果并不相同,两者具有显着的差异性,产业结构高度化路径的作用效果明显大于产业结构差异化路径的作用效果。造成差异性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各级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各种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在运用区域一体化政策时都偏向选择效率回报最高的产业结构转型政策,再加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我国政府自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转型的主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策的导向性,因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其作用效果显着大于产业结构差异化路径。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要提高优质企业在上海的落户和设立总部的比例。近年来,随着上海核心城市地位的不断提升,门槛效应也随之提高,城市门槛效应对企业选择分支定位的城市有具一定的影响,而非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更倾向选择在长三角大都市区内的二级中心城市设立分支,以降低企业在核心城市落户或设立总部及分支的各类成本。鉴于此,上海要进一步降低低端落后企业留沪的比例,将有限的资源留给国内外大型优质企业,进一步提高优质企业总部在上海的落户比例,保留上海的城市核心功能。此外上海作为核心城市,其对外围城市的直接辐射拉动效应远低于间接辐射拉动效应。建议要进一步提高上海对外围城市的直接辐射效应,从而提高长三角一体化水平。第二,要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对长三角大都市区外围城市的辐射拉动效应,从而提高区域一体化水平。中心城市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外围城市产生的作用效应总和约为50%,较为显着。外围城市要加速发展,不能局限于第四层级和外围城市内部,要加强与高层级、中心城市的联系与合作。中心城市的城际链接不能仅停留在第一、二层级内部,要更多地扩散和覆盖到到第三、四层级的城市。第三,建议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的城市能级、缩小与上海的差距,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从非对称曲线来看,上海的整体城市能级仍远高于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今后上海的非核心功能要向这些周边中心城市疏解的话,这些城市的匹配和承载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中心城市要加强与核心城市上海的联系,提高城市服务水平,积极做好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第四,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积极引导产业结构朝着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和大都市区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调整,加强三省一市的合作,科学制定长三角大都市区内产业协同发展的制度机制和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的正向效应,消除地方行政壁垒、加强地区联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上海中心城区边缘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中心城区边缘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主要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数据驱动 |
1.3.2 公共中心体系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定性研究方法 |
1.5.2 定量分析方法 |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章节组织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
2.5 借鉴与启示 |
2.5.1 研究借鉴 |
2.5.2 研究启示 |
3 研究框架 |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
3.4 本章小结 |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
4.1.1 中心度的评价 |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
4.2.1 指标权重计算 |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
4.3.4 功能关联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5.5.2 基础设施建设 |
5.5.3 城市空间调整 |
5.5.4 经济发展 |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
5.6 本章小结 |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
6.2.1 经验目标 |
6.2.2 价值目标 |
6.2.3 规律原则 |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
6.3.1 空间优化指引 |
6.3.2 服务优化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
7.2 主要创新之处 |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
个人简介 |
(3)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时期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新挑战 |
1.1.2 既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存在局限性 |
1.1.3 辽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具有紧迫性 |
1.2 概念解析与研究对象界定 |
1.2.1 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1.3.2 城市历史景观的发展与实践 |
1.3.3 辽阳历史城镇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探索:引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研究城市历史景观的可行性 |
2.1 城市历史景观的内涵与价值 |
2.1.1 城市历史景观的内涵 |
2.1.2 城市历史景观的价值 |
2.2 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解读城市历史景观 |
2.2.1 模式的空间特征与城市历史景观 |
2.2.2 模式的功能特征与城市历史景观 |
2.2.3 本节小结 |
2.3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转译与分类 |
2.3.1 斑块:体现历史景观的层积性 |
2.3.2 廊道:强化历史景观的关联性 |
2.3.3 基质:承载历史景观的完整性 |
2.4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思路与数据来源 |
2.4.1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思路 |
2.4.2 优化过程基础数据来源说明 |
2.5 本章小结 |
3 提取:辽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化过程与转译 |
3.1 区域发展特征与城镇背景解读 |
3.1.1 驿道体系奠定历史文化格局 |
3.1.2 卫城体系凸显中心城市作用 |
3.1.3 铁路体系强化历史景观层积 |
3.1.4 区域发展特征对辽阳的指导 |
3.2 辽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过程研究 |
3.2.1 明及明前的建城基础 |
3.2.2 后金攻占后双核发展 |
3.2.3 清末民初的城市扩张 |
3.2.4 工业化引领多级发展 |
3.3 典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现状和类型 |
3.3.1 历史文化街区现状 |
3.3.2 历史文化街区类型 |
3.4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的分类转译 |
3.4.1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类型及构成 |
3.4.2 城市历史景观廊道类型及构成 |
3.4.3 城市历史景观基质类型及构成 |
3.5 本章小结 |
4 解析: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特征研究 |
4.1 斑块空间的梯度化分布特征 |
4.1.1 多元-统一-单一的内涵转变 |
4.1.2 分化-均质-衰败的风貌展示 |
4.1.3 分散-聚集-零星的价值输出 |
4.1.4 空间困境一:梯度化分布导致空间功能“边缘化” |
4.2 廊道空间的功能性弱化特征 |
4.2.1 人工廊道与斑块分布关系 |
4.2.2 自然廊道与斑块分布关系 |
4.2.3 空间轴线与斑块分布关系 |
4.2.4 空间困境二:功能性弱化导致空间发展“局部化” |
4.3 基质空间的差异化关系特征 |
4.3.1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质背景特征 |
4.3.2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质生态特征 |
4.3.3 基质与斑块的空间关系模式 |
4.3.4 空间困境三:基质存在差异而保护模式“单一化” |
4.4 本章小结 |
5 优化: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策略 |
5.1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划定基质空间 |
5.1.1 辽阳市域生态适宜性评价 |
5.1.2 生态适宜性评价与上位规划的耦合 |
5.1.3 城市历史景观基质的分类优化策略 |
5.2 构建阻力模型优化历史景观廊道 |
5.2.1 基于阻力模型挖掘潜在廊道 |
5.2.2 基于综合交通规划提取人工廊道 |
5.2.3 基于蓝绿线控制图提取自然廊道 |
5.2.4 城市历史景观廊道的分类优化策略 |
5.3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适应性优化 |
5.3.1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适应性优化原则 |
5.3.2 基于现状要素扩增城市历史景观斑块 |
5.3.3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分类优化策略 |
5.4 基于空间优化的网络构型生成 |
5.4.1 城市历史景观网络构型 |
5.4.2 城市历史景观发展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表目录 |
附录2 空间分析基础数据库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相关政策对城市风貌提升的要求 |
1.1.2 城市夜景风貌容易被忽视 |
1.1.3 城市夜景正成为夜间活力、夜间经济的重要支撑 |
1.1.4 市民日益增长的夜间美好生活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城市意象 |
1.3.2 城市夜景意象 |
1.3.3 城市夜景规划 |
1.3.4 可意象性 |
1.4 研究综述 |
1.4.1 城市意象的研究综述 |
1.4.2 城市夜景意象的研究综述 |
1.4.3 城市夜景规划的研究综述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夜景规划引导的实践动态 |
2.1 国外城市夜景及夜景规划的实践研究动态 |
2.2 国内城市夜景及夜景规划的实践研究动态 |
2.2.1 国内城市夜景规划的实践探索 |
2.2.2 国内涉及城市夜景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动态 |
2.2.3 国内城市夜景对氛围感受、行为活动的研究动态 |
2.2.4 国内实践的问题与小结 |
2.3 云南地域性城市夜景规划的研究动态 |
2.3.1 云南省地域特色夜景规划引导的研究动态 |
2.3.2 楚雄彝族自治州及楚雄市夜景规划引导的研究动态 |
2.3.3 云南省实践的问题与小结 |
2.4 城市夜景相关案例分析 |
2.4.1 大同市夜景案例研究 |
2.4.2 鄂尔多斯市夜景案例研究 |
2.4.3 武定县中心城区夜景案例研究 |
2.5 城市夜景负面案例实践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城市夜景意象与夜景规划的因素分析研究 |
3.1 影响城市夜景意象与夜景规划的主要因素 |
3.2 物质空间因素分析研究 |
3.2.1 夜景的区域因素 |
3.2.2 夜景的边界因素 |
3.2.3 夜景的道路因素 |
3.2.4 夜景的节点因素 |
3.2.5 夜景的标志物因素 |
3.3 主观感受因素分析研究 |
3.3.1 夜间的行为活动因素 |
3.3.2 夜景的氛围感知因素 |
3.3.3 夜景的地域特色因素 |
3.4 特殊情况因素分析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楚雄市城市夜景意象现状调查研究 |
4.1 研究区域现状概况 |
4.1.1 区位交通概况 |
4.1.2 社会文化概况 |
4.1.3 规划范围概况 |
4.2 楚雄城市夜景意象调查分析 |
4.2.1 调查范围 |
4.2.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4.2.3 问卷调查主要结论 |
4.3 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的现状问题与启示 |
4.3.1 现状夜景的主要问题 |
4.3.2 现状夜景的主要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楚雄市城市夜景规划研究 |
5.1 城市夜景规划的基础依据 |
5.1.1 人文社会环境 |
5.1.2 自然地理环境 |
5.2 城市夜景规划的原则 |
5.3 城市夜景总体定位 |
5.4 城市夜景整体规划 |
5.4.1 区域夜景规划引导 |
5.4.2 边界夜景规划引导 |
5.4.3 道路夜景规划引导 |
5.4.4 节点夜景规划引导 |
5.4.5 标志物夜景规划引导 |
5.4.6 楚雄城市夜景总体布局 |
5.5 城市夜景规划的可意象性强化 |
5.5.1 协调楚雄城市夜景特质 |
5.5.2 城市夜景的其他引导 |
5.6 夜景控制与管理策略引导 |
5.6.1 夜景控制策略 |
5.6.2 夜景管理策略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城市夜景规划应注意的误区 |
6.1.1 避免与白天的城市风貌规划同等对待 |
6.1.2 避免简单采用灯光亮化形象展示 |
6.1.3 避免夜景规划色彩搭配过于随意 |
6.1.4 避免夜景规划产生“过度”现象 |
6.1.5 避免夜景规划缺乏主观感受等方面的考虑 |
6.2 中小城市夜景规划的策略方法 |
6.2.1 体现整体性、系统性的夜景意象提升 |
6.2.2 以城市意象要素塑造城市夜景风貌 |
6.2.3 考虑融入地域文化的夜景风貌 |
6.2.4 关注日间特色风貌展示对象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附录 D:调查问卷 |
(5)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层面: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建设需求 |
1.1.2 空间层面:功能各异、协调互补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形成诉求 |
1.1.3 建设层面:产城融合是小城镇工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方向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问题、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理论实践研究概述 |
2.1 国内外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城融合 |
2.1.2 工业园的空间布局 |
2.1.3 小城镇与主城区 |
2.2 产城融合与小城镇工业园发展相关理论 |
2.2.1 增长极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强调突出产业集群效应 |
2.2.2 紧凑城市理论阐释用地混合重要作用 |
2.2.3 精明主义和新城市主义理论主张居住与人文环境的塑造 |
2.3 产城融合与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综述 |
2.3.1 产城融合相关研究 |
2.3.2 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研究 |
2.3.3 产城融合理念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分析 |
2.4.1 丹麦卡伦堡成功案例研究 |
2.4.2 上海金桥产业园区成功案例 |
2.4.3 凤翔县产业园区规划案例研究 |
2.4.4 成功案例经验 |
2.5 研究评述小结 |
第三章 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产城融合策略研究 |
3.1 小城镇工业园区与主城区空间布局关系 |
3.1.1 园区与主城区空间关系影响因素 |
3.1.2 小城镇工业园—城及园区内部空间布局关系 |
3.2 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发展呈产城分离趋势及原因 |
3.2.1 园区产城分离的现象 |
3.2.2 产城分离趋势的空间布局原因 |
3.3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总体布局思路 |
3.3.1 园—城区域要素协调发展 |
3.3.2 产业协调,发展产业集群化 |
3.3.3 功能复合,用地分布多元化 |
3.3.4 生态融合,注重自然和谐化 |
3.3.5 职住平衡,保障生活品质化 |
3.3.6 文化彰显,突出园区地方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空间融合发展评价 |
4.1 工业园区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
4.2 小城镇工业园产城融合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
4.2.1 小城镇工业园区评价步骤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3 构建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程度评价体系 |
4.3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程度评价标准 |
4.3.1 评价指标的取值根据 |
4.3.2 确定小城镇工业园评价指标的理想值 |
4.4 小城镇工业园区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1 构造判断矩阵 |
4.4.2 计算各特征向量及一致性检验 |
4.5 小城镇工业园区评价体系的构建 |
4.5.1 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4.5.2 小城镇工业园产城融合程度的评价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城融合视角下景谷县林产工业园案例研究 |
5.1 景谷县威远镇林产工业园概况 |
5.1.1 景谷县威远镇基本介绍 |
5.1.2 林产工业园区概况 |
5.1.3 园区发展SWOT分析 |
5.1.4 相关规划解读 |
5.2 林产工业园区总体空间布局 |
5.2.1 园区与威远镇主城区的空间关系 |
5.2.2 园-城区的空间统筹 |
5.2.3 园区内部空间布局分析 |
5.3 林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总体策略 |
5.3.1 林产工业园区与威远镇主城区融合策略 |
5.3.2 园区内部产城融合策略 |
5.4 林产工业园区功能多元布局 |
5.4.1 园区总体分区,统筹规划 |
5.4.2 功能融合整体布局形式 |
5.4.3 功能融合单元内部构建 |
5.4.4 园区突出产业,形成集聚 |
5.5 林产工业园区融合布局规划 |
5.5.1 园区人口规模预测 |
5.5.2 用地多元,合理混合布局 |
5.5.3 道路通畅,对外联系密切 |
5.5.4 突出地域特色,融合工业文化 |
5.6 林产工业园区综合生态可持续性规划 |
5.6.1 生态防护治理 |
5.6.2 走向循环经济 |
5.7 林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度评价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2018年部分规模以上入园企业情况 |
附录D: 评价体系中B2-C、B3-C等判断矩阵结果 |
(6)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相关概念解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产城融合的研究 |
1.3.2 关于科技产业园的研究 |
1.3.3 现有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与相关理论 |
2.1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
2.1.1 国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
2.1.2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
2.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特征分析 |
2.2.1 产城融合理念的特征解读 |
2.2.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特征 |
2.3 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共生理论 |
2.3.2 紧凑城市理论 |
2.3.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与设计目标 |
3.1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 |
3.1.1 调研对象选取与框架确立 |
3.1.2 园区孤立封闭,与城市融合度较低 |
3.1.3 功能配置失衡,难以满足产业发展 |
3.1.4 街道形象单一,缺乏活力与特色 |
3.1.5 空间形态单一,忽视人文关怀 |
3.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的必要性 |
3.2.1 城市土地复合利用的要求 |
3.2.2 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 |
3.2.3 中小企业群体发展的要求 |
3.2.4 人群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 |
3.3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复合化设计原则 |
3.3.1 整体协同原则 |
3.3.2 多样混合原则 |
3.3.3 高效可达原则 |
3.3.4 弹性适应原则 |
3.4 基于现状问题的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目标 |
3.4.1 园区与城市的融合互动:促进资源共享 |
3.4.2 功能配置的复合化:满足多样需求 |
3.4.3 交通组织的复合化:增加街道活力 |
3.4.4 空间组织的复合化:关注人性体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融合互动设计 |
4.1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与城市互动的构建基础 |
4.1.1 从产城分离转向产城融合的园城关系 |
4.1.2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产业空间更新的组成部分 |
4.1.3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交通空间体系的组成部分 |
4.1.4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社区生活的综合服务配套 |
4.2 科技产业园回归城市的选址互动 |
4.2.1 科技产业园的选址分析 |
4.2.2 科技产业园回归城市的方式 |
4.2.3 科技产业园的选址策略 |
4.3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交通的整合衔接 |
4.3.1 使用人群的交通行为特征分析 |
4.3.2 与城市交通站点的衔接分析 |
4.3.3 与城市道路网络的整合设计 |
4.3.4 与未来地铁站点的预接设计 |
4.4 科技产业园与周边地块的融合共享 |
4.4.1 科技产业园周边用地类型分析 |
4.4.2 沿园区边界布置共享设施 |
4.4.3 园区的适度开放与分区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的复合化设计 |
5.1 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要素分析 |
5.1.1 由单一产业园区转向综合型园区的规划布局 |
5.1.2 科技产业园的功能要素分析 |
5.1.3 科技产业园的内部交通要素分析 |
5.1.4 科技产业园的空间要素分析 |
5.2 科技产业园功能配置的复合化设计 |
5.2.1 适应多种产业活动的产业功能配置 |
5.2.2 构建宜业宜居园区的生活服务功能配置 |
5.2.3 形成创新软环境的产业服务功能配置 |
5.2.4 促进各类功能有机融合的多维复合 |
5.3 科技产业园内部交通组织的复合化设计 |
5.3.1 高效分流的动态交通组织 |
5.3.2 高效复合的静态交通布局 |
5.3.3 整合多种功能的交通空间 |
5.4 科技产业园空间组织的复合化设计 |
5.4.1 适应不同规模企业的复合型产业空间 |
5.4.2 适应人群多样使用的复合型服务空间 |
5.4.3 适应人群交往行为的复合型开放空间 |
5.4.4 复合未来发展需求的分期开发模式 |
5.4.5 复合文化要素的整体空间环境营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实践 |
6.1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策略总结 |
6.1.1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融合互动策略总结 |
6.1.2 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的复合化策略总结 |
6.2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项目设计实践 |
6.2.1 项目概况及场地环境 |
6.2.2 园区与城市融合互动的设计策略应用 |
6.2.3 园区内部规划的复合化设计策略应用 |
6.3 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实践应用的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科技产业园访谈录 |
附录三 案例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青光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
1.1.2 大城市的发展走向区域协同合作 |
1.1.3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问题亟待解决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案例借鉴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2.1.2 核心边缘理论 |
2.1.3 增长极理论 |
2.2 国外相关案例 |
2.2.1 美国华盛顿雷斯顿小镇 |
2.2.2 英国伦敦韦林花园小城镇 |
2.2.3 日本大阪千里新镇 |
2.2.4 国外相关案例小结 |
2.3 国内相关案例 |
2.3.1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 |
2.3.2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 |
2.3.3 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 |
2.3.4 国内相关案例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影响因素研判 |
3.1 空间发展情况调查 |
3.1.1 公众问卷 |
3.1.2 小城镇实地踏勘 |
3.1.3 调查情况小结 |
3.2 空间发展诱发因素与问题诊断 |
3.2.1 组团不紧凑导致设施服务效率低下 |
3.2.2 土地所有权差异诱发“贴边”建设 |
3.2.3 管控引导不够致使城镇功能分散 |
3.2.4 城乡观念差异造成居民生活空间分化 |
3.3 空间发展策略的拟定与修正 |
3.3.1 基于OSM模型的策略拟定 |
3.3.2 基于关联度的策略修正 |
3.3.3 赋值与结果研究 |
3.3.4 修正情况小结 |
3.4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策略 |
3.4.1 倡导镇村统筹的全域规划 |
3.4.2 宏观目标和发展路径并重 |
3.4.3 塑造和谐共存的城乡风貌 |
3.4.4 注重历史记忆的实体表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光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
4.1 青光镇概况与特征 |
4.1.1 区位与交通 |
4.1.2 人口与产业 |
4.1.3 历史与文化 |
4.2 青光镇空间发展阶段辨识 |
4.2.1 集镇和工业基地的双核分置阶段 |
4.2.2 村宅和厂房相间的沿路蔓延阶段 |
4.2.3 贴边建设严重的空间分散阶段 |
4.2.4 刚性管控下的增长减速阶段 |
4.2.5 空间发展阶段辨识小结 |
4.3 大城市周边空间发展策略在青光镇的适用性分析 |
4.3.1 “消化”天津外环的超尺度公园存在困难 |
4.3.2 空间组织无序分散的问题亟待解决 |
4.3.3 多元化的空间需求未能满足 |
4.3.4 对近代工业遗存的重视程度不够 |
4.4 青光镇空间发展策略 |
4.4.1 进行面向实施的国土资源评价 |
4.4.2 建立镇域和镇区一体化的空间结构 |
4.4.3 构建“大生态、小组团”的生态网络 |
4.4.4 塑造“产、城、村、田”交融的组团格局 |
4.4.5 营造留有近代工业记忆的公共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同城化背景下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句容宝华新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同城化研究综述 |
1.2.1.1 国外研究综述 |
1.2.1.2 国内研究综述 |
1.2.1.3 同城化研究述评 |
1.2.2 边缘新城区研究综述 |
1.2.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2.3 边缘新城区研究述评 |
1.2.3 居住、就业空间耦合研究综述 |
1.2.3.1 国外研究综述 |
1.2.3.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3 居住、就业空间耦合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关于同城化 |
2.1.2 关于大城市 |
2.1.3 关于边缘新城区 |
2.1.4 关于职住空间 |
2.2 研究对象、范围与内容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内容 |
2.3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2.3.1 数据处理 |
2.3.2 研究方法 |
2.3.3 因子选择 |
2.3.4 技术路线 |
2.4 本文的创新点和关键点 |
2.4.1 本文的创新点 |
2.4.2 研究关键问题 |
第三章 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概况及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测度 |
3.1 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概况 |
3.1.1 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概况 |
3.2 宝华新城区发展过程及居住-就业空间概况 |
3.2.1 宝华新城发展过程 |
3.2.2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概况 |
3.3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测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研究 |
4.1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研究基础资料获取 |
4.2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研究框架 |
4.2.1 指标体系确立 |
4.2.2 指标因子筛选 |
4.2.3 职住分离与平衡判定与划分 |
4.3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
4.3.1 社会属性 |
4.3.2 经济属性 |
4.3.3 居住特征 |
4.3.4 密度特征 |
4.3.5 住区类型 |
4.3.6 配套设施 |
4.3.7 环境特征 |
4.4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的主因子分析 |
4.5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的聚类分析 |
4.5.1 高端居住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
4.5.2 主动改善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
4.5.3 刚需购房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
4.5.4 失地安置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研究 |
5.1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研究基础资料获取 |
5.2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研究框架 |
5.2.1 指标体系确立 |
5.2.2 指标因子筛选 |
5.2.3 职住分离与平衡判定与划分 |
5.3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
5.3.1 社会属性 |
5.3.2 经济属性 |
5.3.3 居住特征 |
5.3.4 密度特征 |
5.3.5 企业类型 |
5.4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的主因子分析 |
5.5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的聚类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
6.1 基于通勤因子的宝华新城区职住关系解析 |
6.1.1 通勤时间 |
6.1.2 通勤方式 |
6.1.3 通勤费用 |
6.1.4 通勤距离 |
6.2 基于通勤因子的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测算 |
6.2.1 基于通勤时间的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测算 |
6.2.2 基于综合通勤因子的居住-就业匹配度测算 |
6.3 边缘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影响因素剖析 |
6.3.1 宝华新城区居住人群居住-就业空间分离度影响因素剖析 |
6.3.2 宝华新城区就业人群居住-就业空间分离度影响因素剖析 |
6.3.3 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不匹配特征总结 |
6.4 同城化背景下边缘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失配机制剖析 |
6.4.1 边缘新城区缺乏与中心城市平等对话机会 |
6.4.2 中心城市就业空间与边缘新城区居住空间布局不协调 |
6.4.3 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边缘新城区居民通勤交通需求不匹配 |
6.4.4 边缘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充足 |
6.5 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策略 |
6.5.1 构建边缘新城区与中心城市平等交流平台 |
6.5.2 优化区域产业与居住空间格局 |
6.5.3 实现通勤交通一体化发展 |
6.5.4 完善边缘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匹配特征 |
7.1.2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内部结构特征 |
7.1.3 影响边缘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均衡性的因素 |
7.1.4 同城化背景下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失配机制 |
7.1.5 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策略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之处 |
7.2.2 对未来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企业职工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9)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组织的转型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 新科技革命推动创新成为重要驱动力 |
1.1.2 国家: 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
1.1.3 城市: 创新发展与转型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概念及范围界定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创新驱动下的城市产业、人口和空间 |
2.1.1 创新驱动城市产业分化 |
2.1.2 创新驱动城市人口分异 |
2.1.3 创新驱动城市空间演化 |
2.2 创新驱动下的产业空间 |
2.2.1 地区化的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
2.2.2 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系统 |
2.2.3 网络化的“流空间” |
2.3 创新驱动下的社会空间 |
2.3.1 创新阶层的特征 |
2.3.2 创新阶层的需求与地方品质 |
2.4 创新驱动下的城市创新空间 |
2.4.1 城市创意场 |
2.4.2 高科技产业园和科学城 |
2.4.3 特色小镇 |
2.4.4 创新街区 |
2.4.5 众创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创新产业格局发展 |
3.1 产业经济概况 |
3.1.1 产业结构分化 |
3.1.2 创新产业发展与产业创新投入 |
3.2 创新产业空间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3.2.1 研究数据选择与获取 |
3.2.2 基于GIS的产业空间研究 |
3.3 创新产业的空间格局特征 |
3.3.1 金融商务产业空间 |
3.3.2 信息软件产业空间 |
3.3.3 研发文创产业空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社会人口演变发展 |
4.1 社会人口概况 |
4.1.1 社会结构分异 |
4.1.2 创新人才发展 |
4.2 社会人口演化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4.2.1 基于统计数据的人口空间研究 |
4.2.2 基于问卷调查的创新阶层研究 |
4.3 社会人口演化空间格局特征 |
4.3.1 人口数量的空间格局演化 |
4.3.2 人口质量的空间格局演化 |
4.4 创新阶层特征需求研究 |
4.4.1 现状-社会属性 |
4.4.2 现状-日常工作 |
4.4.3 现状-休闲生活 |
4.4.4 追求-精神价值 |
4.4.5 追求-工作生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转型与重构 |
5.1 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
5.1.1 西湖时代1.0: 单中心城市 |
5.1.2 钱塘时代1.0: 趋江发展——多中心城市 |
5.1.3 钱塘时代2.0: 跨江发展——多中心组团式城市 |
5.2 跨江发展: 城市空间格局的转型与重构 |
5.2.1 空间结构格局优化 |
5.2.2 公共中心体系优化 |
5.2.3 用地空间布局优化 |
5.3 城市创新空间的发展 |
5.3.1 创新空间的兴起与发展 |
5.3.2 新城模式: 科技城 |
5.3.3 集镇模式: 特色小镇 |
5.3.4 园区-工作坊模式:众创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3 创新点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附录 |
A: 杭州市创新人才构成特征和空间需求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研究 ——基于城际联锁网络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大都市区形成机制及一体化驱动因素相关文献综述 |
二、城际联锁网络相关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 |
一、从非对称城际关系视角对INM城际联锁网络模型进行了扩展 |
二、从落后地区和分区域视角对INM城际联锁网络模型进行了扩展 |
三、从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方面对区域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扩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城市、都市、大城市、大都市 |
二、全球城市、世界城市、国际大都市 |
三、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 |
第二节 城市化和大都市区一体化相关理论 |
一、城市化理论 |
二、大都市区和城市全球化发展理论 |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一、核心——边缘理论 |
二、区域非均衡理论 |
第四节 城市场理论 |
一、场理论 |
二、场理论相关模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历程及驱动因素探究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形成与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历程回顾 |
一、城市雏形期 |
二、多功能经济中心时期 |
三、城市恢复期 |
四、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
第二节 上海城乡一体化演进路径及驱动因素探析 |
一、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行政区划演变 |
二、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主导下的政策和战略规划演变 |
三、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演变 |
第三节 上海郊区一体化及城乡一体化现状测度 |
一、上海郊区一体化 |
二、城乡扩张指数 |
三、用城乡扩张指数度量上海城乡一体化现状 |
第四节 上海在长三角大都市区中核心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
一、上海在长三角大都市区中核心地位的表现 |
二、上海核心地位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都市区一体化主要驱动因素探究 |
第一节 集聚经济形成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大都市区一体化 |
一、集聚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 |
二、从静态集聚经济到动态集聚经济的转变 |
三、基于核心——边缘模型下的一体化与产业集聚模型 |
第二节 纽约、东京大都市区(圈)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纽约大都市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一体化互动发展经验 |
二、东京大都市圈政府干预政策与一体化互动发展经验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际联锁网络视角下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城际联锁网络视角研究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现实背景 |
一、基于城际联锁网络视角研究区域和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全球化背景 |
二、基于城际联锁网络视角研究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现实背景 |
三、基于城际联锁网络视角研究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有关拓展 |
第二节 构建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城际联锁网络模型 |
一、城际联锁网络模型及对模型的修正 |
二、数据节点层:长三角大都市区主要城市样本数据 |
三、数据子节点层:大都市区企业样本数据 |
第三节 基于静态数据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数据结果初步分析 |
二、聚合链接结果分析 |
三、相对链接度结果分析 |
四、空间网络距离结果分析 |
五、辅助指标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多中心化的长三角大都市区的空间联系测度 |
一、上海与五大亚都市圈的空间联系 |
二、上海及中心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辐射拉动效应 |
三、非对称性关系下的长三角大都市区城际联系测度 |
第五节 数据比较分析下的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动态演变 |
一、数据结果初步分析 |
二、聚合链接结果分析 |
三、空间网络距离结果分析 |
四、辅助指标结果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一体化政策对长三角大都市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一、区域一体化政策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
二、我国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现实背景 |
三、提出区域一体化政策影响区域经济实现路径的三个假说 |
第二节 基于基准路径对区域一体化政策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构建基准模型 |
二、样本数据及变量说明 |
三、基准模型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三节 基于中介路径对区域一体化政策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初始中介路径模型的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
二、中介路径模型的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
三、稳健性说明及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一、政策建议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实证部分的数据样本、初始矩阵、运算结果矩阵及面板模型的变量数据指标值等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四、上海中心城区边缘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D]. 程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D]. 康佳意.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D]. 胡汪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D]. 罗梦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青光镇为例[D]. 赵川中.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8]同城化背景下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句容宝华新城区为例[D]. 陈立鹏. 东南大学, 2020
- [9]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组织的转型与重构[D]. 孙文秀.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10]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研究 ——基于城际联锁网络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D]. 万宁娜.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标签:城市经济论文;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上海规划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国家中心城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