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文学理性精神批判

五四文学理性精神批判

一、五四文学理性精神批判(论文文献综述)

张承志[1](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袁师师[2](2020)在《抗战时期沈从文“国民性”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位极具国家情怀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对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灾难深重的中国有全面而深入的审美反思。在他的文学生涯中,他一直身体力行用他的文学创作实践,努力坚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所强调的“工具重造”和“经典重造”的艺术思想,使得他的文学创造体现出了非常深厚的时代担当意识。而在沈从文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尤以抗战时期特别是在昆明度过的八年中成为沈从文研究争议的焦点。抗战期间的创作是沈从文整个生涯的重要部分与节点,同样也是沈从文研究不容忽略的部分,既要前后连贯整体系统地把握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也应实事求是辨证的审视当时的沈从文。抗战时期的沈从文是他自诩乡下人旅程中“相当长,相当寂寞,相当苦辛”的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里,沈从文不但教书、写作,并付诸实践参加相应的文艺活动。而通过对这一时期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以及相关的抗战文艺活动进行观照,其中对于人的思考与理想人格的相关论述最终回归到国民性改造主题上。从其思想内涵具体文本表现来看,一面立足城市与乡村双重视角下观照乡下人的生命样式,从前神之尚存的湘西世界在现代文明的冲撞下,原先的本真与淳美之下潜藏着乡下人的理性蒙昧主体意识缺乏与道德高墙的逐渐崩毁。同时由于对乡下人生命认识之深与独特的生命体验,沈从文对现代时空下的乡村生命范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他发现在其“常”与“变”的交织过程中,乡下人的悲剧命运与未来走向。另一方面,沈从文站在都市文化空间角度反观现代文明下的城市中人的生存形态,揭露都市生活里人格的萎缩与堕落处,自觉从人的全面发展与民族复兴国家重造上批判反思国民劣根性。沈从文对国民性的批判与重建视角基于国家情怀,选择双重批判视角与异于同时代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其最终指归则是理想的“人”的建设,同时也是沈从文对人类理想生命的展望与构建。将沈从文“国民性”思想内涵书写表现的井喷期与明朗期——抗战时期作为研究的临界点,把握其抗战前后整个“国民性”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而可以把握其思想的最终指向以及承载意蕴。可以看到沈从文的改造国民性是其思想由“人性”论向“国民性”的聚焦,同时也能得出其独树一帜的普世性与审美诗化特质,同时也是对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改造国民性主题的延伸。

邱丹[3](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提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张婷[4](2019)在《“自我”意识的书写与嬗变 ——从郁达夫到余华的小说创作论》文中研究指明在二十世纪的长河中,五四时期和八十年代都是思想启蒙的重要年代。在启蒙主义语境下,人的意识开始觉醒,两个时代的文学语境都对“自我”意识进行主体性建构,突出表现为对于人的本质认知的突破,对“自我”价值诉求的追溯以及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寻觅。其中,同处于启蒙语境中的郁达夫与余华,代表了两个时代的文学中的“自我”意识书写,他们致力于追寻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呈现出“自我”的独立性,以在“自我”主体性建构、“自我”存在的描述等方面构建两个时代对话的可能性。论文的第一章从理论层面界定人的内部需求与外部价值,解读“自我”意识的理论建构与文学诉求。在启蒙主义的精神旗帜指引下,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实现了从人的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跨越,表现出客观层面人的解放与人的价值的觉醒,以及主观层面关注人的主体的张扬与内在心理的需求。同时,从人的文学到“自我”的文学反映出“自我”理论的艺术风格表征,杂糅了浪漫主义的对于内心世界的“表现”,以及现代主义对于人的心理分析。论文的第二章从思想立场认知五四时期和八十年代“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嬗变。在社会历史语境的传承与发展中,启蒙语境促进人的思想解放,从五四新文学到八十年代的文学思潮体现出“大写的人”的立场的兴起,文学致力于表现人的主体性。从郁达夫到余华,两个时代的“自我”意识书写产生共鸣,同时从文学史的纵向角度挖掘文学家们对于“自我”意识的不同阐发。论文的第三章从小说创作论的角度认知郁达夫与余华的小说创作中的“自我”意识的书写与发展。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主体的书写表现出个体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双重建构,虽然他笔下的主人公都表现出灵与肉的冲突与时代忧郁症的困惑,但同时这些知识分子们希望国家富强,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民族关怀意识。八十年代余华小说中的“自我”意识建构,展现出人生人性苦难的思想启蒙,突出强调“自我”的精神真实。从郁达夫到余华,“自我”意识的书写轨迹体现为主体性觉醒的同构与心理表现程度的异质。论文的第四章从艺术立场分析郁达夫与余华的小说创作中的“自我”形象的表现及衍变。郁达夫笔下的“自我”形象的艺术塑造具有性格真实的表征,他笔下的艺术风格具有以浪漫主义为主,兼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风格,以零余者的形象表现出“自我”存在的反思。余华在八十年代受到域外如卡夫卡、川端康成、博尔赫斯等作家的影响,其作品带有强烈先锋精神,关注人的心理世界,又以零度叙事的笔法诉说非理性的艺术风格。余华笔下的小说中故事是断裂的,时间是断裂的,“自我”的形象也是主观的存在,呈现出“自我”颠覆与“自我”的精神真实性。论文的第五章从郁达夫到余华的“自我”书写轨迹反思中国现代小说中“自我”书写的发展嬗变。从文学史的高度审视“自我”和人性的关系,在思想层面,从人中分裂出“自我”,“自我”又来叩问人性,博弈循环。在艺术层面,从郁达夫的“自我”的发现,到余华的“自我”的颠覆,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觉醒和深化,但余华在走向极致之后还要回归现实,回归到关于人性的挖掘的永恒主题,呈现出本体论的循环发展。从郁达夫到余华的文学“自我”书写的转变,可以代表中国现代文学走向当代文学对于“自我”意识刻画的一个缩影。经历了从关注人性的五四时期到抗日救亡时期的文学的转型,再跨越十七年文学到八十年代人情、人性的复归,这与时代语境变迁息息相关,体现文学对于人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循环与发展,以及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建构。

李耀鹏[5](2018)在《八十年代“五四话语”的征用与重构》文中指出“五四”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转型的重要时间节点和思想轴心已然成为了我们无法磨灭的精神印记,许多人的内心中都缔结着一份挥之不去的“五四情结”,“五四精神”和“五四传统”同样无可争议地对20世纪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跃迁产生着深刻的制导作用。伴随着时间的累积,“五四”已经逐渐地被凝固成一个伟大的“时间神话”和“思想图腾”,甚至有的论者指出,“整个20世纪都是五四的时代”。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们总是自觉地透过对“五四”的重新阐释来为自身的思想言说寻找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支点,因此,“五四”的阐释史也就形成了“五四”不断被历史化和寓言化的过程。本文主要以80年代历史语境中的“五四话语”作为研究对象,以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作为论述中心,意在通过阐明80年代回归“五四”的历史和思想诱因,以及80年代以何种内在方式回归了“五四”等思想和文化命题,进而相对清晰完整地呈现出80年代对“五四”进行重新阐释的历史状况。本文需要具体阐释的问题是:80年代重回“五四”的历史语境和缘由——80年代征用和重构“五四”的历史方式——80年代究竟建构了怎样的“五四”——揭示出其深层的时代及历史意义。之所以择取80年代的“五四话语”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其主要缘由在于80年代这一同时兼具着历史终结和开启意义的时间范畴中,无论是对50—70年代历史的反思亦或是在“全球化”的视野中考量80年代的历史和文化变革,80年代都鲜明地表征出“又一个五四时代”的特征。也就是说,80年代成功地借助了“五四”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中的“现代性起源”的神话地位为自身重新进入到“现代化”的历史秩序中找到了合法性依据。当然,强调和突显80年代历史意识的建构和文化变革对“五四传统”的继承,并不意味着将二者之间建立均质和透明的同构关系,及其作出表面化的覆盖式理解而忽略和遮蔽了差异性的存在。因此,本文作者以“征用和重构”作为叙述核心意在表明80年代与“五四”在思想和精神谱系上存在着历史“共振”,但又承认80年代历史语境中的“五四”与原初意义上的“五四”之间存在的历史距离和错位关系。论文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界说以及对80年代以来的“五四”研究现状进行历史性和宏观性的描述,从而阐释和确立了80年代“五四话语”研究的缘由和方法。论文第一章主要立足于从文学思潮的角度谈及80年代回归“五四”的思想动因和历史缘由。应该说,历史“祛魅”的时代契机促使人们产生整合“五四”与80年代之间内在历史联系的冲动和激情。一方面,“五四”的魂兮归来成为80年代反思历史和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的精神动力源,正是“五四”的精神感召使人们暂时淡忘了历史的创伤而重新进入到“现代化”的历史秩序中;另一方面,80年代又在“五四”的价值参照下有效地建构了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意识。论文第二章以80年代的文化论争作为思想聚焦点,通过对“五四”时期就纷争迭起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两个历史“元问题”的重新审视来看80年代的文化论者对“五四”持有的思想和文化立场。在80年代“文化热”的激烈论争中,“五四”时期形成的关于“传统”和“西化”的历史意识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和解构,而这种新的价值判断无疑包蕴和彰显着新的“五四观”。论文第三章至第六章则主要以启蒙、人道主义、国民性和科学主义四个“五四”时期的重要思想文化命题作为切入点,以此透视出80年代如何借由“五四”的力量完成了自身的历史建构和思想嬗变过程。其一,80年代在整体意义上是一个“启蒙时代”,80年代的“新启蒙”话语成为推动思想解放运动和历史变革的重要精神资源,“新启蒙”知识分子重新接续了“五四”的启蒙传统,但是却并未在80年代完成思想启蒙的历史使命。本文作者以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考证了“新启蒙”在80年代的发展图式,既强调了“潜在写作”中的启蒙思想对“新启蒙”形成的历史铺垫作用,同时又充分地意识到80年代的“新启蒙”话语在90年代的分化和瓦解。其二,对“人”的发现和书写构成了80年代文学最恒定的思想主旨,对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深情呼唤使80年代自觉地回归了“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传统。本文从8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两个层面谈及80年代人道主义话语实践的历史过程,在思想和审美的共融中解析人道主义话语构成的独特景观。在文化方面,通过对“异化”论、“主体性”以及美学中关于“人”的自由想象等问题的剖析读解80年代的文化论者对于“人”的历史姿态;在文学方面,通过对张贤亮和巴金等创作中“人性”修辞的建构审视80年代文学对“五四精神”的修复和重建。其三,历史的反思和“人”的再发现使80年代的文学叙事再次重提了“五四”时期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主题,“人”的现代化与国民灵魂的改造成为了80年代文化论者无法规避的现实难题。通过对韩少功、高晓声以及柏杨的文学创作中国民性主题的历史分析,既看到80年代对“五四”国民性批判传统的历史继承,又呈现出80年代文学叙事中国民性的独特面相。其四,80年代的历史转型和思想启蒙的现实需求使“五四”时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成为人们新的价值追求,科学不仅为80年代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对80年代的知识范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论文结语指出,“五四”在不断被征用和重构的历史进程中,其意义也在不断地衍生和增殖,“五四”并未真正地远离我们,当下时代仍旧需要“五四精神”。最后,需要指出和明确的是,面对80年代的“五四话语”这样厚重而极具历史感的研究对象,本文作者虽然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历史,但却无意于对其做出任何主观性的臆断和诗意化的阐述,而是试图打破那种在预设的秩序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场域中去解释历史的研究方法。尊重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研究的基本前提,让历史自己呈现出自身的效果是论文作者渴求达到的目的。

马新亚[6](2017)在《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从人学的视域来阐释沈从文的文学观。沈从文对理想人性的书写和对国民“阉寺性”人格的批判是与鲁迅所开启的“国民性批判”一脉相承的。沈从文的作品既有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又能在美学形态上克服“五四”新文学普遍存在的浅表化、概念化、单一化,把“文学的自觉”与“人的自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文学的启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使沈从文的文学观触及到了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重大命题;而以文学为本位的内在结构又使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意蕴:关注人的情感、本能、意志,关注人的个体真实性,关注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沈从文所构建的“湘西神话”,带有一种以复古形式表现出来的现代感;他对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的重造,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国民性改造”的内涵。基于以上主要观点,本文可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从词源学、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史、“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中西方对“启蒙”的反思与建构等几个方面出发,大致厘定“启蒙”的思想文化内涵;二是将聚焦点投射到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定历史时空,以陈思和先生对“五四”新文学的两大分类标准为依据,引入“文学的启蒙”这一概念。第一章是由沈从文的基本文学观念出发,依次考察了沈从文文学行为的缘起、他的“五四”观、他的“工具的重造”“抽象的抒情”“爱与美的新宗教”等代表性文学主张,从宏观的层面阐释了沈从文的文学观念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重要一支——“文学的启蒙”的赓续:一方面,他高举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强调要从人类求生的庄严景象出发,建设新的“做人观念”;另一方面,他主张文学的独立性,将“爱”“美”“生命”等抽象范畴纳入文学的表现领域,极大地拓宽了“五四”新文学哲学与审美的维度。第二章的主要分析了沈从文在以“文学”为手段进行启蒙的过程中,是如何对自身进行角色定位,并完成启蒙者的主体建构的:第一节以“乡下人”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离合关系为例,阐释了沈从文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重构,意在从侧面来考察沈从文在启蒙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第二节则以沈从文与文艺主潮、文艺论争的距离为横切面,由此透视他在“名”“实”之间的个体化选择。因为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所以本节内容未将重点放在直观层面呈现出来的启蒙者面对启蒙对象时的精英意识或者民间立场,而是将重心放在启蒙者对“理性”“知识”“科学”(包括流行一时的文学创作观念)等“名词”的态度上;第三节则以观念史的梳理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文化逻辑的层面来分析“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以及“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整体地阐述沈从文的人学思想,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心。沈从文的人学思想内涵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强力的呼唤,包括前中期对湘西原始生命强力的颂扬和后期对生命、本能、意志的标张;二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契合。这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沈从文理想人性建构的基石。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而文学只承担了启蒙的一部分任务——个体哲学意义上的人的重建,所以人的全面解放得以实现的外围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就被自动排除在外,但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粹性,沈从文才能够更加专注地探寻人最内在的心理根基,表现人的诗意存在形式,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现代文学史上人学思想的形上视野。第四章主要阐释了沈从文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如何消解与启蒙相伴而生的普遍人性以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如何用实感经验、文学想象来还原启蒙对象的具体性、历史性、真实性。沈从文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具体化思考,他的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对启蒙对象性别差异的关注和对人的精神、灵魂隐秘之地的观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启蒙理念的非历史化和现实语境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沈从文将“以不齐为齐”“各尽其性”等本土文化资源纳入到对启蒙对象的阶层差别的理解上的,促进了启蒙向现实语境的降落;沈从文用个体经验与记忆为我们呈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生命的多方,在共情的立场之上还原了下层人民的个体真实性。第五章侧重分析沈从文的启蒙路径与方式。沈从文主张为国人输入一个健康雄强的人生观。那么用怎样的路径与方式来激发国人的意志,使他们获得信心和力量呢?沈从文首先想到的是“文学革命”,接着他又提倡“爱与美的新宗教”“美育重造政治”,主张用多种艺术形式来提升国人的灵魂,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其次,他还对人的情感与本能的瞬间有所留心,并意图从中找寻启蒙的契机。在沈从文看来,思想文化固然重要,但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接受者都是人,因此如何解决“人心”的问题,如何让“做人观念”落到实处,如何对人的情感、本能进行因势利导,如何用审美的方式净化人的灵魂,重造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就成为启蒙的关键性问题。第六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阐释沈从文的价值重估标准对东方文化主体建构的启示:沈从文在“生命”基础上对体系、规则、主义的反抗与鲁迅的反抗方式有着相同的理路——不关注西方观念的具体内容,而关注观念背后的文化体系的整体性和支撑这种文化体系的精神机制;针对主体精神结构的缺陷,提倡意志品质的重塑。第二部分阐释沈从文的理想人性重建在现实境遇的得与失:沈从文所信奉的“文学革命”,是用文学的手段来完成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革,相对于社会革命给人带来的变化而言,这是一种更为深入、彻底的变化。沈从文提倡“文学革命”,意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建和民族国家的重建,但却因过分强调目标与手段的同一性而失去现实可行性,最终不免走向个人主义的穷途末路。

于惠[7](2017)在《公共生活视野下的梁实秋的“文学纪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纪律”,是梁实秋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高度浓缩并概括了梁实秋的古典主义文艺观之真义。抓住并研究“文学纪律”,就可以深入透彻地了解梁实秋古典主义文艺思想的内在逻辑。就目前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海外的梁实秋文艺思想的研究现状来看,其虽然在学理层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但较少选择较为宽广的视角进行研究,较少注意到梁实秋的公共知识分子身份,并结合此考察其建立文论体系的本质目的,也较少链接当代文论,彰显梁实秋的文艺思想在当代的意义、价值。采取文学介入公共生活的研究视角,对梁实秋的文艺思想进行研究,主要是受到玛莎·努斯鲍姆之《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的启发。“诗性正义”,主要是指一种建立在文学想象和情感基础上的正义规范,试图通过文学想象、情感等特质找寻到更具人性化更可靠的司法正义和裁判标准。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文学介入公共生活”的视角,在此视域中我们可以探寻文学凭借审美属性在公共生活中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梁实秋是积极介入公共生活的公共知识分子,其文艺思想也是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这就为本课题采用文学介入公共生活的视角研究其以“文学纪律”为核心命题的文艺观提供了可行性。基于此视角,并采用跨学科研究、关键词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梁实秋建立以“文学纪律”为核心命题的文艺思想的深层目的、意义以及在当代的理论价值等,便可以得到有效地探索。首先,建基于古典主义文艺立场的“文学纪律”包括“有纪律”的内容和“有纪律”的形式,而且,“有纪律”的形式是服务于“有纪律”的内容的。据“有纪律”的内容的具体内涵可知,“文学纪律”是以伦理的态度、健康普遍的人性、理性制约想象及情感为“纪律”的具体所指,是以古典主义、伦理、人性、理性为关键词的。以这些具有特定内涵的关键词为切入点,深度解析了梁实秋的以“文学纪律”为核心命题的文艺思想,并指出其精髓为理性、节制、均衡。其次,梁实秋不仅是我国着名的散文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位目前学界鲜少注意到的在上世纪上半叶积极介入公共生活的公共知识分子,他的文艺观与公共生活有密切关系。从文学介入公共生活的角度来看,梁实秋建立以“文学纪律”为核心命题的文艺思想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建立一套文论体系,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文论史的发展做出贡献,也不仅是为了倡导健康的人性及伦理,而主要是希望藉“文学纪律”之途在当时的公共生活中推介以理性、节制、均衡为精髓的新人文主义思想。而在新人文主义学说与五四新文化思想相背离、并为新文化阵营排斥的严峻情形中,梁实秋吸取了学衡“前辈”直接推介新人文主义而失败的教训,采取了通过建立文艺思想的间接方式在公共生活中倡导新人文主义思想的“迂回战术”。再次,彰显出梁实秋文艺思想的是他的五本文学批评论文集,其内容主要是介绍白璧德的文艺观、反思五四文学、批判革命文学。从文学介入公共生活的视角出发,分析指出梁实秋的“文学纪律”实质上是藉这些文学之途径抨击了白璧德所批判的、以及隐藏于五四文学、革命文学背后的浪漫主义思想。而梁实秋在这里所抨击的浪漫主义,主要是沿用了白璧德所界定的情感的浪漫主义,是一种缺乏理性节制的感情至上的激进主义思想。具体而言,梁实秋建立以“文学纪律”为核心命题的文艺思想以及推介新人文主义的意义,在于抨击了在他看来蔓延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缺乏理性节制的听命于情感冲动的浪漫主义激进思想。最后,以文学介入公共生活为视角及纽带,比较研究了“文学纪律”与“诗性正义”,探讨了“文学纪律”对“诗性正义”、“伦理美学”的理论补充,彰显出“文学纪律”在当代的理论价值与生命力。当然,梁实秋的以“文学纪律”为核心命题的文艺思想中有内在的矛盾,梁实秋对五四文学的反思及对浪漫主义的理解存在偏颇处。

姜丽清[8](2016)在《启蒙视域下的五四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启蒙运动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不仅在欧洲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更促成了法国大革命的发生。这一运动及其精髓也传到了中国,并在五四时期大放异彩。启蒙运动的精神促进中国现代小说意识的觉醒,五四小说也因此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成为五四启蒙运动中文学成就最高的领域之一。而五四小说从理论到观念、从创作到技巧的很多根本性变革,都是在西方思想、观念以及西方大量的小说作品及创作理论被翻译、介绍到中国后发生的。它不仅为我国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新的内容,也达到了新的深度。并且,五四小说的艺术态度、艺术格调、包括艺术宗旨等等都明显区别于中国的旧小说。鉴于西方启蒙运动与五四启蒙运动的诸多不同之处,将五四小说放到中西启蒙的广阔视域下进行研究,更可见五四小说的许多实绩与不足。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对启蒙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中西方启蒙运动内涵与外延上的不同,以此为视域背景来观照五四小说。同时,论文还对国内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考察与梳理,并提出论文的主体框架与研究思路,也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第一章以启蒙为视角考察五四的“文学研究会”小说创作,第一节分析“文学研究会”以“启蒙”为文化宗旨的特点,第二节考察“文学研究会”创作的启蒙特色,其对底层人民蒙昧状态的揭示以及作品中鲜明的理性色彩,都彰显了“文学研究会”的这一启蒙性质;第三节将关注重点放在了代表“文学研究会”创作实绩之一的“问题小说”上。这一部分对象征着中国现代小说序曲的“问题小说”与代表着西方启蒙文学独特成就的哲理小说进行了比较研究,肯定了“问题小说”创作实绩的同时也指出了“问题小说”哲理上的不够深刻、书信体结构使用的技巧上的不足、与哲理小说题材领域的不同以及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巨大差异。在“问题小说”与“哲理小说”的比较中,可窥见中西启蒙思想内涵,为理解五四小说提供新的角度。第二章考察的是乡土写实小说的启蒙视角与策略。第一节分析了乡土写实小说的启蒙视角:婚俗描写中折射出的封建桎梏、对顽固的封建落后观念的批判、对封建势力压迫下的乡民的悲惨生活的揭露。第二节探讨了启蒙理性烛照下的国民性批判,以启蒙理性为五四小说带来的“科学”、“民主”为武器,以“科学”的姿态对乡民的“迷信”进行批判,以“民主”的理念反对奴性崇拜,并对集体无意识背后的国民心理进行了批判。第三节探讨的是启蒙者与被启蒙者间的文化心理距离,分析了乡土写实小说的作家对乡民的“俯视”姿态,指出了鲁迅在启蒙之路上的卓越成就,同时指出了乡土写实小说作家作为“先知先觉”者的启蒙策略的不足之处。乡土写实小说的启蒙视角与策略可以从特定的角度反映出五四启蒙先驱的某些启蒙诉求。当然也由于时代与个人的局限,这一启蒙视角与策略也反映出他们的启蒙局限。第三章探讨了浪漫抒情小说的启蒙书写。第一节考察了浪漫主义与启蒙主义的渊源,并梳理了二者的关系,指出二者互补才能使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第二节分析的是作为浪漫主义“精神之父”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他对理性的批判使启蒙在本来的高度上更进一步,而这一主张又使浪漫主义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之源。第三节分析的是五四启蒙运动中的浪漫主义。中国的现代浪漫主义植根并成长于五四启蒙运动的土壤,带有五四启蒙运动的独特烙印,因此与欧洲的浪漫主义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同时,又对“平民文学”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平民化、边缘化的不同之处进行了对比,以便对五四启蒙运动中的浪漫主义进行深入辨析。第四节论述了浪漫抒情小说的启蒙书写,分析了浪漫抒情作家的流浪气质与个性主义启蒙实绩。第四章探讨了五四启蒙文学的个别不足之处。第一节分析的是五四启蒙先驱对于易卜生的“误读”,分析了有意误读与无意误读背后的深刻原因。第二节分析了五四启蒙运动中理性的不足,以至于从思维革命的角度来看,五四启蒙运动是未竟的思想启蒙运动。结语部分肯定了西方启蒙运动对于五四文学的深刻影响,也指出由于西方启蒙运动自身的困境及其遭遇到的外部危机,为五四启蒙运动带来了变数甚至某种程度上的逆转,影响了五四文学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启蒙自身内部具有两种相互批判的张力,完全可能拯救启蒙于自身的悖论之中。同时其内在资源的丰富性,又使启蒙成为了现代性之母。最后,在看到西方启蒙对于五四小说发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应看到五四启蒙小说以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改造启蒙思想时显示的东方文化的内在力量,这也彰显了五四启蒙小说的独特价值所在。

史玉辉[9](2016)在《朱光潜诗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历史文化语境和理论活动整体结构中观照朱光潜诗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传统文化的角色定位问题,不单纯以“中西融通”或“借西释中”来为传统文化划定身份,而是从理论主体、理论文本、理论建构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重新评估,以期发掘朱光潜诗学思想的理论诉求和价值取向。本文力图以文化诗学、心理学为主要方法,在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化辨析立场、个性趣味与深层文化心理等方面剖析朱光潜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与情感态度;继而将文本细读与历史语境结合,阐发朱光潜诗学文本蕴含的文化精神与传统的内在关联;进一步在中西交流的文化语境中探寻传统文化之于朱光潜诗学建构的意义。基于事实的存在与逻辑的可能,分六章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朱光潜诗学思想中的角色定位问题,推动朱光潜诗学思想研究的发展,启发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第一章与第二章从理论主体角度探讨朱光潜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与情感态度。朱光潜视传统文化为创造的根基。他细致反思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以文化辨析立场纠正“五四”新文化运动反传统做法的偏颇。朱光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爱不仅是他个人一生的兴趣喜好,传统文化对其人格生成起决定性作用,而且也体现出集体无意识的民族根性。朱光潜既在理智上认同、也在情感上珍爱传统,超越两难、情理相融。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阐释朱光潜诗学文本蕴含的核心文化精神。“作诗决不如说话”的主张与格律研究确立旧诗格律传统的根基地位,坚持新诗语言的民族性,继承抒情本位的中国诗歌传统,对传统艺术精神作出现代诠释。言意关系研究强调“无言之美”与“诗以有限寓无限”,继承传统的美学追求,张扬中国诗特有的含蓄美,包蕴了诗性超越等中国文化精神。“静穆”以东方哲学为基础,深蕴着儒家礼乐、道家虚静、佛家的止观禅定相融的中国哲学精神和以诗提升人格的理想。朱光潜诗学文本所蕴含的核心文化精神是中国诗的抒情、含蓄的艺术精神,是儒、道、释融和的中国哲学精神,是“兴于诗”的诗教精神。第六章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朱光潜诗学建构以及中西融通特质的重要意义。儒家哲学思想是朱光潜诗学思想的基础。真善美统一与礼乐精神是其诗学建构的原则。朱光潜诗学中西融通的特质体现在话语方式、科学精神是西方的,但对诗审美价值的追求却是中国传统的。中国人文精神是朱光潜诗学思想的核心。

王玉珠[10](2015)在《“现代评论派”与中国现代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评论派”得名于综合性周刊《现代评论》,是1920年代中后期出现在中国思想文化论坛上的一个重要的自由主义同人团体,也是1920——1930年代以胡适为首的“英美派”自由主义文人的重要一翼。在20世纪初新式学堂和留学生教育兴起的背景之下,“现代评论派”同人大多曾留学英美,他们不仅通过潜心研修形成了英美自由主义的价值理念与知识系统,并且也受到英美文化与社会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了“英美派”绅士的气质风度。凭借优越的海外留学背景,他们在回国后主要集结于全国最着名的知识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并成为在各自专业领域中具备话语权威的知识精英。在1920年代中后期,面对古老中国的现代转型何去何从的宏大历史命题,“现代评论派”以同人刊物《现代评论》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积极的言说。他们以英美自由主义为共同的精神信仰,为中国的现代化设计了自由主义的理想图式以及相应的实现路径,在其时相对宽松、自由的思想文化论坛上呈现出独树一帜之处。“现代评论派”探求中国现代转型的图式与路径具有较高的系统性,他们主要从人格精神、思想空间、政治秩序以及生命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人格精神的塑造上,“现代评论派”既着力于倡导人的独立性与自主精神,也特别地提倡容忍异己的雅量,独立与容忍成为有机统一的理想化人格要素。在思想空间的创设上,“现代评论派”既呼吁思想的自由与多元,又倡导以理性对之进行规范和引导。在政治秩序的建构上,旨在保障人权的民主与法治成为该派所理想的政治运行机制。在生命方式的选择上,该派同人在物质与精神、艺术与自由的相互融合中,展示了一种真挚、舒展的心境与自然自在的生命状态。为实现这一理想图式,“现代评论派”设计出长远而具体的渐进主义路径。其中,以反传统为基础、以价值重建为目标的“启蒙”是根本性的路径;同时他们还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在既定的社会秩序中渐进地实现政治改良。在文化问题领域,“现代评论派”主要在教育、文艺、学术等方面展开批评指导与实际的创作,从而为中国现代转型提供相应的思想文化基础;在政治问题领域,该派则在善后会议、“金佛郎案”等舆论干政实践中,试图直接推进社会政治革新。“现代评论派”以及整个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现代转型方案最终并不被历史所选择。与激进思潮和社会革命风起云涌的现实国情的相互错位,以及与缺失自由的中国文化传统的难以接榫,是其悲剧性际遇的根本原因;同时欧陆政治文化传统对中国现实与历史的亲和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英美派”的生存空间;而在主观上,“现代评论派”等自由知识分子绝少投身实际政治活动的保守姿态、远离“大多数”的精英立场及其仕途情怀与自由人格的相互冲突,使其自由主义学说缺乏实践性的品格,因而难以在社会生活中发生较大的实际效用,甚至可以说他们的话语影响力在知识群体之外是较为微弱的。不过,“现代评论派”的现代化方案作为中国历史转型期的一种参与和建构,又有着合理的地位与意义,尤其是其启蒙理想,不仅是对“五四”的继承,更是在价值理性上对“五四”的超越。而在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内部,“现代评论派”不仅是新文化阵营分化后自由主义运动正式兴起阶段的重要一环,并且也成为后起自由主义社团的重要精神源头。在现代性的整体视域中,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思想启蒙理念显示出强烈的现实感召力,因而能够与社会主义精神在现代性的追寻上实现互动与对话。同时,超越政治对抗的思想,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法治化民主政治理念,以及其渐进主义的政治改良路径,也对当今朝着现代化行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时过境迁,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反而散发出了烛照现实的思想光芒,而其本身也理应被“照亮”。

二、五四文学理性精神批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四文学理性精神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1)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抗战时期沈从文“国民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理论意义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沈从文“国民性”思想缘起:抗战前后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直觉朦胧与情感孕育期
        一、社会美与丑的熏染
        二、救国理想的触动
    第二节 摸索实践与逐步深化期
        一、地理文化空间转化中的摸索
        二、乡村与都市双重视角下的不断深化
    第三节 理性自觉与孤寂坚守期
        一、主体身份的理性自觉
        二、现实的热情与虚空世界里的坚守
第二章 抗战时期沈从文“国民性”思想内涵之书写表现
    第一节 对乡村文化空间下生命形态的剖析
        一、理性蒙昧
        二、主体意识缺乏
        三、道德堕落
    第二节 对都市文化空间中病态人格的批判
        一、“阉寺性”阴性人格涌现
        二、“雄强精神”气质的弱化
        三、历史责任感的缺失
    第三节 对国民“雄强精神”的礼赞
        一、原初强悍韧劲与战斗精神的张扬
        二、抗战守土与浴血奋战民族气节的彰显
第三章 抗战时期沈从文对“国民性”的理想建构
    第一节 改变心态与观念
        一、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
        二、建立素朴坚韧的人生观
    第二节 重塑信仰
        一、重塑信仰之目的
        二、重塑信仰与经典重造
    第三节 坚守真、善、美的生命本体
        一、认知理性的建立——“从实生活取证”
        二、道德理性的建设——简单生命庄严处
        三、至美人格——“生命具神性”
第四章 抗战时期沈从文“国民性”反思与理想建构之意义
    第一节 沈从文“国民性”反思批判之意义
        一、“人性”向“国民性”思想的聚焦
        二、文体综合下的审美诗化
    第二节 沈从文“国民性”理想建构之意义
        一、对中国近现代文化危机的克服
        二、理想“至美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自我”意识的书写与嬗变 ——从郁达夫到余华的小说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价值
        0.3.2 研究方法
1 “自我”意识的理论建构与文学诉求
    1.1 “自我”的理论界定和认知解读
        1.1.1 人的内部本质:物质与精神的共同诉求
        1.1.2 人的外部定位:社会环境的综合评判
    1.2 从人到“自我”:启蒙精神中“自我”意识的构建
        1.2.1 人的解放:人的社会地位和自身价值的觉醒
        1.2.2 主体的张扬:自我的个性需求和内在心理的诉求
    1.3 “自我”的艺术表现:人的文学与“自我”的文学
        1.3.1 自身价值的诉求与自我真实存在的浪漫书写
        1.3.2 主体自我的解析与自我内在心理的艺术表现
2 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嬗变
    2.1 社会历史语境的发展:“人的意识”的发端与嬗变
        2.1.1 五四时期反封建思潮: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
        2.1.2 八十年代启蒙思潮: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开拓
    2.2 从新文学到八十年代思潮:“大写的人”的立场复兴
        2.2.1 “自我的发见”:“民主”“科学”与人道主义的声音
        2.2.2 “人啊人”:八十年代关于人的主体性复归的呐喊
    2.3 从郁达夫到余华:“自我”意识的理论建构与解构
        2.3.1 郁达夫“自我就是一切”论
        2.3.2 余华“精神真实”论
        2.3.3 “自我”意识的共鸣及其历史演变足迹
3 郁达夫与余华小说创作中“自我”意识诉求的书写及其发展
    3.1 “自我”主体的诉求:民族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双重建构
        3.1.1 “自我”情怀的现代关注:民族国家命运的主题观照
        3.1.2 “自我”主体的当代困惑:人生人性苦难的思想启蒙
    3.2 “自我”存在的描述:自我个性的张扬与自我真实的寻觅
        3.2.1 五四“自我”的独白:灵肉冲突与时代忧郁症的苦闷
        3.2.2 八十年代“自我”的挣扎:精神真实与内在自我的“虚伪”
    3.3 两个时代的“自我”共谋及碰撞:自我形象与自我心理的书写趋势
        3.3.1 “自我”主体性的觉醒与创作的同构
        3.3.2 “自我”形象的心理轨迹书写的异质
4 郁达夫与余华小说创作中“自我”形象表现的艺术及衍变
    4.1 “自我”与人的心理塑造的现实与现代
        4.1.1 零余者形象与“自我”存在的真实描述
        4.1.2 “自我”颠覆与精神真实的心理开掘
    4.2 “自我”故事的叙事:浪漫颓废与荒诞迷惘的不同美感
        4.2.1 “作家的自叙传”与自我暴露的感伤抒情
        4.2.2 “绝望的心理自传”与自我分裂的潜意识流程
    4.3 两种形式的“自我”叙事及演变:从性格塑造走向心理分析的艺术探索..
        4.3.1 “自我”性格的共同反思:“自我”表现与“自我”审视
        4.3.2 “自我”心理的不同探索:“自我”的个性解放与“自我”的颠覆
5 从郁达夫到余华:现代小说创作中“自我”书写发展嬗变的反思
    5.1 自我觉醒与人性拷问:现代小说创作中“人与自我”的本体论循环
    5.2 自我困惑与审美救赎:现代小说叙事中“心理真实”的艺术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5)八十年代“五四话语”的征用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想象“五四”的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界说
    二、选题的确立与研究方法的阐释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浮出历史地表的“五四话语”
    第一节 历史“祛魅”与“五四”的魂兮归来
    第二节 80年代的历史和文化意识与“五四传统”
第二章 80年代文化论争视域中的“五四”
    第一节 “五四”“全盘反传统”主义的论辩
        一、“五四”反传统思想的历史探源
        二、“文化寻根”与《河殇》:“回归传统”与“反传统”的对峙姿态..
        三、80年代对“全盘反传统”主义的质疑和解构
    第二节 别求新声:重构“西方”及其“西化”意识的重审
第三章 “启蒙”到“新启蒙”的历史变革
    第一节 80年代思想启蒙的先声:“潜在写作”中的启蒙之光
        一、鲁迅精神风骨与“七月诗派”的启蒙立场
        二、用生命献祭“五四”:黄翔的“野兽”诗学
    第二节 “新启蒙”话语的知识考古
    第三节 王元化与《新启蒙》
    第四节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与“五四”的历史重释
第四章 80年代的人道主义话语实践
    第一节 人道主义复归的历史诱因
    第二节 人归何处:“想象人的苍凉之美”
        一、两种“异化”观的争论
        二、“主体性”与“人”的再发现
        三、在“美的自由王国”中想象“人”
    第三节 “五四”“人的文学”传统的复活与生长
        一、历史反思中的“人性”修辞
        二、“反抗的诗魂”:“朦胧诗”与“一代人”的精神觉醒
        三、“越轨的笔致”:身体介入历史的叙事
        四、《随想录》:忏悔者的心灵独语与“五四精神”的修复
第五章 “人”的现代化与国民灵魂的改造
    第一节 80年代的国民性话语焦虑
    第二节 “阿Q主义”的幽灵:80年代文学的国民性话语面相
        一、《爸爸爸》:文化劣根与国民性隐喻
        二、“陈奂生系列”:高晓声的国民性想象
        三、如何“现代”,怎样“丑陋”:柏杨的文化省思与国民性批判
第六章 “五四”科学精神的历史铸塑
    第一节 思想启蒙与科学信仰的建构
    第二节 科学精神的失落:80年代的唯科学主义倾向
    第三节 金观涛与《走向未来》丛书的科学立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80年代以来“五四”研究书目辑要
    二、《新启蒙》杂志文章列表(第1—6期)
    三、《走向未来》丛书书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沈从文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第一节 “做人观念”与“人的自觉”
        一、沈从文与“五四”和“五四人”
        二、“工具的重造”
    第二节 “抒情”与“文学的自觉”
        一、情与理的交融
        二、情感的深度
        三、“抒情”与“文学的启蒙”
第二章 “乡下人”的边缘立场与启蒙者的建构
    第一节 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与重构
        一、“乡下人”的边缘立场
        二、用“抽象原则”重建知识分子
        三、对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坚守
    第二节 “名”“实”之间的角色定位
        一、对鲁迅“战士”角色的评判
        二、中西启蒙运动中的“名”与“实”
        三、沈从文的遁“名”求“实”
    第三节 “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与“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
        一、“压扁人性的乡愿”——抗争传统儒学
        二、“吾丧我”——抗争现代文明
第三章 沈从文的人学思想
    第一节 概述部分
    第二节 生命强力的彰显
        一、都市空间的“爱欲”
        二、湘西世界的“爱欲”
        三、“爱欲”的抽象与升华
        四、沈从文“爱欲”书写中的“灵”与“肉”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契和
        一、以人与自然的契合为形态
        二、以民族文化重建为现实目标
        三、以“世界主义”为延伸
        四、在“立人”中的意义与局限性
第四章 具体地看待启蒙对象
    第一节 “妇女解放”问题中的性别及其它
        一、关注性别差异
        二、观照人的精神与灵魂的隐秘之地
    第二节 “各尽其性”中的阶层差异
        一、下层人民与知识阶级的两个世界
        二、关注阶层差异与启蒙在现实语境中的着陆
        三、底层启蒙思想的多向性
    第三节 “原人意味”中的个体真实性
        一、本土语境中的弱化
        二、个体经验与记忆中的还原
        三、在思想与文学史中的意义
第五章 启蒙的路径、方式与契机
    第一节 文学的路径:践行“文学革命”的长远目标
        一、对文学与人性的信仰
        二、与梁启超启蒙话语形态的相似之处
    第二节 感性的方式之一:高举“爱”与“美”的旗帜
        一、抵御宗教与“现代政治”
        二、重造人的心理本体
    第三节 感性的方式之二:捕捉情感与本能的瞬间
第六章 理论意义与现实境遇
    第一节 以“生命”为标尺的现代文化主体建构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人性的根本重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公共生活视野下的梁实秋的“文学纪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的视角
    三、研究的框架、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第一章“文学纪律”之内涵:以理性、节制、均衡为精髓
    第一节“有纪律”的文学内容
    第二节“有纪律”的文学形式
    第三节“文学纪律”的精髓
第二章“文学纪律”之目的:倡导新人文主义思想
    第一节 梁实秋及其文艺观的公共性
    第二节“文学纪律”背后之目的:推介新人文主义
    第三节 区别于学衡派的推介策略
第三章“文学纪律”之意义:抨击“情感的浪漫主义”思想
    第一节 介绍白璧德文艺观:抨击“情感的浪漫主义”
    第二节 反思五四文学:以抨击浪漫主义为旨趣
    第三节 批判革命文学:抨击浪漫主义之又一途径
第四章“文学纪律”之启示:链接当代文论
    第一节“文学纪律”与“诗性正义”之比较
    第二节“文学纪律”对“诗性正义”、“伦理美学”的理论补充
余论:“文学纪律”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启蒙视域下的五四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启蒙的概念辨析
    第二节 比较视野中的中西启蒙运动
        一、西方启蒙的目标——从“理性王国”到“自我启蒙”
        二、五四启蒙的目标——“立人”与“救亡”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研究设想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文学研究会”小说与启蒙
    第一节“文学研究会”的启蒙特质
        一、对新文化运动启蒙传统的呼应
        二、“文学研究会”的小说观念变革
        三、“为人生”主张的启蒙追求
    第二节“文学研究会”小说创作的启蒙特色
        一、祛魅——揭示底层人民生活的蒙昧状态
        二、理性——对于启蒙的自觉追求
    第三节 启蒙哲理小说与五四问题小说
        一、与哲学的密切联系
        二、书信体与叙事结构
        三、题材领域的差异
        四、人物形象的差异
第二章 乡土写实小说的启蒙视角与策略
    第一节 乡土写实小说的启蒙视角
        一、用启蒙立场审视封建婚俗
        二、以理性主义立场批判落后的文化观念
        三、以启蒙者身份抨击封建制度
    第二节 启蒙理性烛照下的国民性批判
        一、以理性的“科学”之光对“迷信”的批判
        二、以启蒙的“民主”的理念反对奴性崇拜
        三、对“集体无意识”背后的国民心理的批判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距离——启蒙者对乡民的“俯视”
第三章 浪漫抒情小说的启蒙书写
    第一节 作为浪漫主义“精神之父”的启蒙思想家——卢梭
        一、理性框架内的“道德启蒙”
        二、“回归自然”与浪漫主义
    第二节 浪漫主义与启蒙主义的关系
        一、浪漫主义对启蒙主义的继承
        二、浪漫主义与启蒙主义在某种程度上的对立
        三、浪漫主义对于启蒙主义的补充与超越
    第三节 五四启蒙运动中的浪漫主义
        一、五四启蒙运动中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
        二、“平民文学”与边缘化、平民化的欧洲浪漫主义姿态
    第四节 浪漫抒情小说的启蒙书写
        一、“流浪”的气质
        二、孤独寂寞的个性主义启蒙者
第四章 五四启蒙文学之殇
    第一节 五四启蒙先驱对易卜生的“误”读
        一、忽略艺术而专注思想:启蒙导向下的有意“误读”
        二、由“救出自己”到“独善其身”:对个人主义的曲解
        三、从“精神革命”到“社会革命”:反抗社会的目标旨归
        四、从“人的问题”到“妇女问题”:对“娜拉”内涵的改造
        五、从“自由之巅”到“柴米油盐”:评判标准的迷误
    第二节 理性不足:未竟的思维革命
        一、理性追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吊诡
        二、理性与非理性的纠结
        三、缺失的启蒙理性方法论
        四、理性与信仰的冲突与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朱光潜诗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朱光潜与传统文化研究综述
    二、研究对象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反思“五四”:朱光潜对传统的理性认同
    第一节 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对工具理性的反思
        二、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反思
        三、对传统与西方关系的反思
    第二节 对策:文化辨析立场
        一、历史意识与演化观
        二、分析:文化的可分性与逻辑解析
        三、多元化视野与坚持民族个性
第二章 朱光潜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
    第一节 朱光潜珍爱传统文化
        一、自幼形成的个人兴趣到一生的信仰
        二、广博的读诗趣味
    第二节 传统文化是朱光潜人格形成的基石
        一、以儒家为主导儒道互补的人格结构
        二、朱光潜的人格正是诗的教化的写照
    第三节 情理相融超越两难
        一、情感上的珍爱与理性上的认同相融
        二、超越两难的原因
    第四节 集体无意识的文化遵从
        一、传统文化情结
        二、集体无意识
        三、文化的原动力
第三章 作诗决不如说话:新诗本体与民族性的坚持
    第一节 朱光潜格律研究概说
        一、两大诗学问题聚焦格律的探究
        二、关于格律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确立旧诗格律传统的根基地位以维护新诗的本体性
        一、将旧诗纳入新诗研究的领域
        二、新诗格律建设必须以旧诗传统为根基
        三、做诗决不如说话:格律之于新诗的本体意义
    第三节 格律研究坚持新诗的民族性
        一、强调语言本体与注重中国语言的民族性
        二、文字本身见出音乐:彰显中国诗的抒情传统与审美特质
        三、坚持诗的音乐性、抒情性与抵制西化
第四章 诗以有限寓无限:言意研究在传承中创新
    第一节 朱光潜的言意观
        一、无言之美
        二、语言与思想情感平行一致
        三、诗以有限寓无限
    第二节 “无言之美”与传统“无言”的观点
        一、继承:承传“大美不言”的美学追求
        二、运用:孔子“无言”与审美经验的创造性
        三、回归:“无言之美”的内在超越精神与传统一脉相承
    第三节 “诗以有限寓无限”与中国古代诗歌言意之辨
        一、探讨“含蓄”
        二、强调心理活动
        三、“诗以有限寓无限”的文化内蕴
第五章 朱光潜“静穆”诗学观念的东方哲学基础
    第一节 研究“静穆”东方哲学基础的理由
        一、有关“静穆”的观点
        二、寻“静穆”东方之根的理由
    第二节 “静穆”与儒的“和”、道的“心斋”和佛的“禅定”
        一、“静穆”与儒家的“和”
        二、“静穆”与道家的“心斋”“虚静”
        三、“静穆”与佛家的“止观”“禅定”
    第三节 “静穆”的核心是人格
        一、“静穆”与“怡情养性”
        二、“静穆”与人格
        三、“静穆”与人生理想
        四、“静穆”的文化价值
第六章 传统文化对朱光潜诗学建构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儒家哲学思想是朱光潜诗学研究的基础
        一、真善美合一的诗学研究
        二、以儒家礼乐精神建构诗学思想
    第二节 传统文化决定朱光潜中西融通的特质
        一、传统文化是朱光潜理解西方的“前结构”
        二、中国人文精神是朱光潜中西融通的核心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反思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现代评论派”与中国现代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缘由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三、研究历史与现状
    四、研究理路与创新
第一章 “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转型背景
    第一节 民族危亡之际
        一、政治秩序的败坏与崩溃
        二、文化秩序的式微与瓦解
        三、不同面向的建构路径
    第二节 “五四”知识者的路向选择
        一、现代知识者群体的形成
        二、文化空间与舆论环境
        三、路向与方略上的大论战
        四、路径拓展与思想分野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滥觞与兴起
        一、晚清自由主义的滥觞
        二、“五四”自由主义的兴起
        三、“现代评论派”的集结
第二章 “别求新声于异邦”——以英美自由主义为思想资源
    第一节 英美自由主义传统
        一、英美古典自由主义
        二、英美现代自由主义
        三、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第二节 留学英美与英美派群体
        一、留英旅美的教育经历与体验
        二、英美式的价值理念与角色意识
        三、移植:基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第三章 “现代评论派”的自由主义图式与路径设计
    第一节 舆论平台:《现代评论》
        一、创办:行使与争夺话语权
        二、原则:独立、理性、务实
        三、宗旨:公共论坛的建立
    第二节 自由主义的理想图式
        一、人格精神:独立与容忍
        二、思想空间:多元与理性
        三、政治秩序:民主与法治
        四、生命方式:自然自在
    第三节 路径设计:启蒙与改良
        一、启蒙:反传统与价值重建
        二、改良:温和渐进的社会变革
第四章 “现代评论派”的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实践
    第一节 教育改革的探讨
        一、改良大学教育
        二、提倡社会教育
        三、追求教育自由
    第二节 自由主义文艺批评
        一、印象式的审美批评
        二、宽容合度的绅士批评
        三、《西滢闲话》的文艺短评
        四、《现代评论》的新文学广告
    第三节 自由主义文艺创作
        一、以人为本的创作立场
        二、健康纯正的艺术追求
        三、“现代社文艺丛书”
        四、新进作家的创作
    第四节 超越的学术研究
        一、学术传播与学理输入
        二、着力倡导科学研究
第五章 “现代评论派”对政治改良的学理探讨——以舆论干政为主要方式
    第一节 公共关怀意识的凸显
        一、书生论政的传统情怀
        二、超然议政的现代意识
    第二节 舆论干政及其效用
        一、善后会议与国民会议
        二、庚款与“金佛郎案”
        三、关税自主与关税会议
        四、民众运动与“三·一八”惨案
第六章 “现代评论派”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困境及其成因
    第一节 悬隔于现实国情及文化传统
        一、与现实国情的根本错位
        二、与文化传统的难以接榫
    第二节 欧陆政治文化传统的适应性
        一、法国大革命在中国的影响力
        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亲和性
    第三节 主观维度的缺失与不足
        一、“坐而言”而非“起而行”
        二、远离“大多数”的精英立场
        三、仕途情怀与自由人格的冲突
结语
    一、作为一种转型方案的局限性与合理性
    二、对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推手意义
    三、自由主义的思想遗产与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五四文学理性精神批判(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2]抗战时期沈从文“国民性”思想研究[D]. 袁师师. 吉首大学, 2020(03)
  •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4]“自我”意识的书写与嬗变 ——从郁达夫到余华的小说创作论[D]. 张婷. 辽宁大学, 2019(01)
  • [5]八十年代“五四话语”的征用与重构[D]. 李耀鹏. 吉林大学, 2018(01)
  • [6]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D]. 马新亚.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7]公共生活视野下的梁实秋的“文学纪律”研究[D]. 于惠. 苏州大学, 2017(04)
  • [8]启蒙视域下的五四小说研究[D]. 姜丽清. 吉林大学, 2016(03)
  • [9]朱光潜诗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D]. 史玉辉.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现代评论派”与中国现代转型[D]. 王玉珠. 兰州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五四文学理性精神批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