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十八学士图屏》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瑶[1](2021)在《明四朝(1436-1521)臣僚雅集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武一杰[2](2021)在《明代绘画中的文人雅集空间环境研究》文中指出
刘淑珍[3](2021)在《白居易对《史记》的接受研究》文中指出白居易是唐代文坛极具代表性的一位文人,其诗文创作数量在唐代首屈一指,且题材广泛、思想深刻、风格鲜明,历来为后世所称赏。白居易在文学创作过程中,频频引经据典,其中对《史记》的引用最为明显。基于此,本文以白居易对《史记》的接受为切入点,对接受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考察白居易对《史记》的接受,将有助于加深对白居易诗文的解读,进一步揭示他史笔、史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原因。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白居易接受《史记》的背景研究。《史记》之所以在唐代广泛传播,与统治者的重视、史学家的青睐以及应试者的追捧密不可分。社会环境、家庭氛围以及个人趣尚,是白居易接受《史记》的主、客观原因。第二章为白居易对《史记》征引情况的具体分析。白居易对司马迁其人其事的征引,相关诗文共计13篇;白居易诗文对《史记》的直接征引,共计307篇,占其创作总量的10.17%。白居易征引《史记》的方式主要有语典和事典两种,其中语典是指白居易诗文中字、词、句等对《史记》的引用,事典则以人物典故的征引为主。第三章为白居易对《史记》史笔的接受。白居易诗文的直笔实录与连类美刺皆是对《史记》的接受,正是受《史记》这种史笔的影响,形成了白居易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此外,白居易借助连类美刺的艺术风格,实现自己政治讽谏的目的。白居易多次将讽刺的矛头指向统治者、朝中权贵,可见他力求借助诗文媒介实现稽政之决心。第四章为白居易对《史记》史观及价值观的接受。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观,二是隐逸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蕴含的天人关系与出仕入仕问题的考量,对白居易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白居易继承了司马迁反对方术、诘难天命的天人观,以及趋舍有时、功成身退的隐逸观。后者对白居易立身行事提供了指导性作用,尤其是因忠被贬之后,作者常以此自我宽慰。从白居易的史观中,可以窥见其人生智慧与处世态度。
丁丁[4](2021)在《王一亭与20世纪初期海派艺术生态研究》文中指出艺术生态系统主要由“生境”、艺术生产者、艺术消费者和艺术分解者组成,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艺术生态系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单元,而是功能单元,是一个能量互给的循环系统。艺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某种具有稳态的“生境”之中进行着无休止的发展变异过程——生产、消费、分解、接触、碰撞、融合、发酵以及再生产活动。本文将海派艺术家王一亭置于这一结构和运行机制之中,以期考察他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作为艺术生产者,王一亭依靠“母体效应”所携带的艺术生产基因,顺利从一名“寄生种”成长为“优势种”,从“外来种”发展为“建群种”;作为艺术消费者,他能在消费优势种艺术产品的基础上转化为自身的生产养分;作为艺术分解者,他不仅能实现自我分解,也能为其他艺术生物体提供分解养分。除此之外,王一亭还活跃于海派艺术生态“边缘效应”之中。“边缘效应”是不同生态体或群落之间所产生的交叉区域,活动于其间的生物体被称之为“边缘种”。在此结构中,王一亭发挥着“中介者、开辟者、实践者和创新者”的功能。他穿梭于各种“边缘效应带”之间,汲取多元养分,属于典型的“边缘种”。在海派艺术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中,艺术生产群体和艺术分解群体往往以“画会”的形式聚拢在一起,在这一生态体中,评价、广告、定价及售卖机制等都以“垄断”的形式生成,生产机制带有商业化、商标化、量产化的特点。王一亭利用这一机制,有意“隐藏”工商业大亨的身份,以鬻画者的身份融入海派艺术生态之中,并利用人脉、媒体、展览、赞助、话语权等典型的“海派”生产方式,逐步从经济生态中的优势种跻身至艺术生态优势种的行列。尽管王一亭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海派艺术生态当中拥有极其宽广的生态位,但在后世的艺术史书写中,王一亭的生态位与其生存的时代并不成比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王一亭艺术本体的问题。首先,王一亭在诗词、书法等“文人画”要素上的生产能力明显不如其他优势种。从其现存诗题而言,不论质量还是数量,创造性并不高。其次,王一亭稔熟于海派艺术生态的运行机制,也借此机制使自己成长为优势种之一,但艺术产品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海派艺术弊端,如应酬化、规模化、商品化、量产化等。在此机制之下,王一亭的艺术产品存在大众化、程式化、自我重复、用笔潦草、应付等“后海派”弊端,最终被当代艺术分解者打上“质粗而文不细”的标签。
安生[5](2021)在《十八学士与崇文政治:帝国形态的历史叙事及其文绘传统》文中研究表明唐太宗敕绘《十八学士写真图》以及由此形成的文绘传统,是以构图制式的唐宋转型、列仙之儒的政教讽谕、文德修治的谱系建构、隆古喻今的政治颂赞诸端为表现内容,以帝国皇权的正统史观与政教功用的大文艺史观为历史叙事的学理因由。其艺文意涵则是在绍述历史与型塑现实中,通过图示兴亡来寄寓王朝"一王法"的王政思想。
陈佳瑶[6](2021)在《想象与现实:明代以前雅集图类型略论》文中认为雅集作为传统中国画的经典题材,不断被摹画和复制,历史上的雅集活动和雅集图作品更是不计其数。本文以存世以及画史着录中的图像为依据,对明代以前经典雅集题材的绘画作品进行类型上的划分,以便在分析雅集作品时简要探析作画的依据。
廖垚[7](2021)在《宋代文人雅集类绘画中的园林活动与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雅集”作为文人雅士举行博古校勘、烹茶饮酒、抚琴对弈的文化集会,是文人阶层社交、娱乐的一种方式,园林就是文人开展艺术活动的理想载体,体现文人与自然、文化、精神高度契合的状态,无论是饮食活动、学术活动或是娱乐活动,其在雅集中的存在价值已超越活动本身,是感官之外的精神体验,是一种途径,一种媒介,一份情感寄托。在前人对雅集类绘画整体脉络发展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文人雅集类绘画的大量图像研究,挖掘绘画图像信息,在这过程中,对古代文人雅集活动进行历史溯源,理清宋代文人阶层活动和绘画的联系,追溯以母题形式为创作主体的源流,通过图像学的方式研究其所表达的造园手法、文人雅集类绘画中所蕴含的文人生活与理想、文人审美情趣以及文化思想。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论述不同母题类雅集绘画中的相同主题活动对园林空间的影响,针对具体的雅集活动进行归纳分类,并通过研究宋代文人雅集类绘画中所表现的园林主题活动,分析其特点与共性,梳理并总结雅集类绘画的传承和发展规律,从中总结出雅集主题活动与园林空间的关系;以不同集会主题和要素为起点,发散至不同摹本间的异同点,全面论述宋代风雅集会。对于创作实践提供多元想法参考,通过现代的表现手法尝试再现“十八学士”创作母题的雅集活动场景,从文人士大夫雅集活动的文化和精神层面出发,尝试分析雅集活动场所与园林空间的关系,进而总结雅集类绘画中的历史演变、细部刻画,以及表现空间布局、主题活动的程式,探讨宋代生活美学,再现时代文人风貌精神和思想底蕴,提升当代“文化自信”,给予研究雅集类题材绘画一种新的研究视域并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在现代生活方式、居住空间、审美情趣中起到新的发扬作用。研究在文人阶级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图文互证形式的雅集类绘画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研究以马远《西园雅集图》和刘松年《西园雅集图》为主的“西园雅集”类母题绘画作品,从微观角度对以“十八学士”为母题的如《摹周文矩十八学士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传宋《十八学士图》等系列绘画作品进行研究,对绘画中的园林要素分层对比,分析“十八学士”在传承过程中形成的以琴棋书画为主的构图定式,再将《梧阴清暇图》和《唐五学士图》与刘松年《摹周文矩十八学士图》吻合部分垂直拼合,以图文互证的方式直观对比,对相似摹本加以讨论,并横向对比同一母题类雅集绘画。
张建华[8](2020)在《《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书画收藏可追溯至西汉。作为西汉皇家图书典藏和编校机构,石渠阁在汉宣帝时曾一度成为储藏功臣和贤大夫画像的重要场所。随着西汉灭亡,“石渠阁”早已被毁,但“石渠”之名却保留下来。清乾隆时期,皇家书画收藏达致顶峰,乾隆皇帝遂借“石渠”之名,于乾隆九年(1744)钦命官修《石渠宝笈》;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再次下令编修《石渠宝笈续编》。嘉庆二十年(1815),嘉庆皇帝钦命编修《石渠宝笈三编》。《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总计255册,所收书画家共863人,收录书画作品计7757件,是宫廷书画着录的集大成之作。《石渠宝笈》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系统整理和总结,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唐中后期以来,随着题、款、记、跋、印成为文人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人画的文学性亦大大增强。在《石渠宝笈》收录的全部书画家和书画作品中,包括文人画家50人,文人书画作品1039件。其中,具有文学属性的“题”2280个,“款”1310个,“记”648个,“跋”856个,“印章”13796个。这为从《石渠宝笈》收录的文人画题、款、印、记、跋、印出发,探讨它们的文学内涵和文学价值提供了基本的文献支撑。题与款是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形式、位置与作品之间互相增益,使之成为统一整体。题始于唐,元代时,在画上题书诗文成为文人画作品上增添诗情画意的一种文学介入艺术的手段。题是画不尽意的补充与补白;款则起说明、叙事的作用。第一章“《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的文学属性”,以王维、苏轼、徐渭为个案,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不尽意,以言补之”“画如戏影”等方面,探讨《石渠宝笈》中文人画题款的文学类型、特征及价值。第二章“儒释道背景下的《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继续就《石渠宝笈》中的文人画题款展开深入讨论。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在文人画创作中有着深刻体现。本章大体按照儒释道三个思想来源,从作为儒家的帝王画家群体、作为佛家的禅宗画家群体和作为道家的道家画家群体入手,探讨儒家的“帝王品位”、禅宗的“不立文字”、道家的“技进于道”在《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中的具体表现。文人画中的词句印、成语印与文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画印因尺寸之限,不能洋洋洒洒,只能约而言之,但方寸之间亦可看出文人学者的绘画理念、文学理念和文人情怀,彰显文人印的文学属性。文人画记,也称文人画识,亦是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常规表现形式为一记、补记、再记,然后又记,或者一识、又识。从功能上看,《石渠宝笈》中收录的唐代文人画“记”以叙事为主,宋之后“记”开始借鉴诗赋的表达方式,逐渐产生了抒情和议论。第三章从画印之“闲章不闲”“乾隆闲章”以及画记之文学叙事、文学抒情等方面,详细阐述《石渠宝笈》中文人画印、记的文学表达。文人画的跋位于题款记印之后,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表达对文人画、题、款、记及印文的感受,它在画外另行书写并与画一起装裱,成为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探讨“《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元素”,基本结论是:文人画跋具有描写、叙事、抒情、议论等文学功能;文人画跋与辨伪、流传递藏密不可分,历代文人收藏家的跋文是古代题画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画跋形成了具有独立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格调,使中国绘画从游于技而上升到游于艺,最后上升到道的层面,从而与院体画、画工画、民间画等区别开来。《石渠宝笈》收录的大量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不仅拓宽了中国古代诗文的题材内容,而且以其诗画一体、文画一体、题画一体形式提升了题、款、记、跋、印文的艺术表现力。《石渠宝笈》文人画中的题、款、记、跋、印文,虽然主要作为文人画的附属品而存在,但却以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及其所包含的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入思考和精神价值的独特贡献,形成了与之相关的文人画题款文学、题记文学、题跋文学、印文文学。《石渠宝笈》文人画文学具有的哲学思考、文学内涵和精神品格,已使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张楠[9](2020)在《古代绘画中的醉饮图》文中认为"醉饮图"最早可见于汉墓壁画中。偃师辛村新莾壁画中就有男女主人的醉饮图(图1)。西壁为男主人宴饮图,共7人3组,左上1组绘一主一仆,男主似乎喝多,正在呕吐,仆人小心翼翼扶着。东壁为女主人宴饮图,共9人4组。左下角的女主人酒后衣衫不整,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准备离开宴席。此后,醉饮图在着述和传世作品中不断被提到,有皇帝亲自督导创作的,有悬挂厅堂或者作为壁画绘制的,后来被文人墨客所推崇,醉饮图的程式越来越多,不同时代形成了不同的主题特点,更有一个个饮酒而聚的雅集成为了固定的图像模式,不断传承。
许欣悦[10](2020)在《南宋风物志 ——《锦绣万花谷》宋人世俗探源》文中指出《锦绣万花谷》为南宋时期的类书,主要是供给平民百姓阅读的实用书籍,具有鲜明的“市井文化”特色,时人多次参考,后世多次印刻。其在“闻必求,求必览”且“取之怀袖”的过程中,以“獭祭鱼”(即以“罗列故实”之意)的收录方式保存了宋之前的典章故事、轶闻杂谈与宋时人们的社会风物、生产、生活器用的基本面貌,其类似“百科全书式”的文献中,展现了宋代社会物用与生活方式审美下的赏物面貌。相对于北宋初年编纂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主要为宫廷皇室、士大夫使用的类书而言,《锦绣万花谷》更为普及并被大众广泛接受。故此,对此文献研究意义明确,即以实在的社会生活物用资料来呈现我国中古社会的大众设计史实。本文选择以《锦绣万花谷》中涉及风物相关词条、史经典籍为研究南宋世俗风物之样貌的文献基础,并将编纂者散落抄录至《锦绣万花谷》中各门类下的、与风物有关的类目词条进行分类,站在其类目布局的大框架下考析其涉及的物名词条原典来源,且作有条理的梳理与归纳。以《锦绣万花谷》中的风物典词条与宋人的笔记、绘画、书法、工艺等作品作为文献互证基础,以此梳理书中各门类下的风物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整理出一条《锦绣万花谷》中展现的物用,直至呈现风物史线索。线索一,风物的传承在于追述风物原典的初始样貌,南宋风物是由汉唐至北宋,经社会环境与自然条件承袭而成的,《锦绣万花谷》中大量辑录了前人风物典籍片段,为南宋风物经历代延续久积而成的生活风物形态探究提供了资料;线索二,再现了世俗风物与传统礼制风物的不同,商品经济对传统礼制的冲击、北宋至南宋时南北杂集碰撞与融合,在风物上表现为奢靡僭越风与世俗化,书中蒐集的宋时正史、时人诗词文句,保存了传统礼制传承下风物的坚守与改变以及各个阶层风物表现中的世俗迷恋;线索三,文人审美成为南宋风物赏用的主流,书中辑录的前人与南北宋人文章、诗词片段中,可以看到入宋以后,阶级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朝廷、士人、社会教化下致使南宋世俗风物更加偏向文气。由此串联起来,以设计学视阈解读《锦绣万花谷》文献背后呈现的宋代风物中的物与百姓生活方式,可为风物史研究中宋代“物”的复原提供一个可供参照的版本,进而为设计史研究开掘更多可以佐证历史生活真实面貌的写照文献。
二、明《十八学士图屏》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十八学士图屏》考(论文提纲范文)
(3)白居易对《史记》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白居易接受《史记》的背景 |
第一节 唐代《史记》传播与接受的环境与条件 |
一、统治者的重视 |
二、史学家的青睐 |
三、应试者的追捧 |
第二节 白居易接受《史记》的原因 |
一、社会环境 |
二、家庭氛围 |
三、个人趣尚 |
第二章 白居易对《史记》的征引 |
第一节 白居易征引《史记》的统计 |
一、白居易对司马迁其人其事的征引 |
二、白居易诗文对《史记》的征引 |
第二节 白居易诗文对《史记》接受的具体表现方式 |
一、语典 |
二、事典 |
第三章 白居易对《史记》之史笔的接受 |
第一节 直笔实录 |
一、《史记》之直笔实录 |
二、白居易之直笔实录 |
第二节 连类美刺 |
一、《史记》之连类美刺 |
二、白居易之连类美刺 |
第四章 白居易对《史记》之史观及价值观的接受 |
第一节 天人观 |
一、反对方术 |
二、诘难天命 |
第二节 隐逸观 |
一、趋舍有时 |
二、功成身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白居易诗歌引用《史记》统计 |
白居易散文引用《史记》统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王一亭与20世纪初期海派艺术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Content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问题、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生态系统的组分 |
第一节 海派艺术生态中“非艺术环境”的变化 |
一、海派艺术生态之土壤:近代上海城市生态体系的形成和财富的聚集 |
二、上海文化生态的“现代性” |
三、王一亭及家族在“非艺术环境”中的应对策略 |
第二节 作为艺术生产者的王一亭 |
一、王一亭与“母体效应” |
二、从“寄生种”到“伴生种” |
三、从“伴生种”到“优势种” |
第三节 作为艺术消费者的王一亭 |
一、王一亭艺术消费中的审美认同 |
二、王一亭艺术消费中的审美转型 |
第四节 作为艺术分解者的王一亭 |
一、王一亭在艺术生态中的自我分解 |
二、王一亭与海派分解群体的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群落的“边缘效应” |
第一节 “边缘效应”一: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过度带 |
一、海派艺术生态中传统与现代之“熵” |
二、王一亭与艺术市场中的“边缘效应” |
三、王一亭与艺术本体中的“边缘效应” |
第二节 “边缘效应”二:日本艺术群落的影响 |
一、日本艺术分解者和消费者对海派艺术生态的影响 |
二、王一亭:海派艺术生态中的“边缘种” |
第三节 “边缘效应”之三:王一亭与西方艺术生态 |
一、王一亭的“综合艺术”实验——摄影与笔墨的融合 |
二、王一亭与中西画法间的“边缘效应” |
三、王一亭与油画“民族化” |
小结 |
第三章 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海派艺术生态的自维性和调节功能 |
一、从“通都”到“沪上”:艺术种群的“大迁徙” |
二、从“野”到“文”:海派艺术分解群体的自维性 |
第二节 海派艺术生态系统运行方式的形成 |
一、艺术消费机制的形成 |
二、艺术生产者的循环生产 |
三、分解群体及分解方式的形成 |
第三节 王一亭在海派艺术生态运行机制中的角色 |
一、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的消费机制 |
二、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的分解机制 |
三、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的生产机制 |
小结 |
第四章 王一亭在海派艺术生态中的生态位 |
第一节 王一亭在海派艺术价格体系中的生态位 |
一、艺术品价格的生态位属性 |
二、王一亭“画润”与生态位 |
第二节 王一亭在艺术史中的生态位 |
一、中国传统画学史中的生态位 |
二、王一亭与《海上墨林》 |
三、 “现代”艺术通史中的生态位 |
四、王一亭在近现代及海派艺术史中的生态位 |
第三节 王一亭艺术史生态位的再厘定 |
一、王一亭艺术史生态位的时空维度 |
二、王一亭艺术“产品”的生态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十八学士与崇文政治:帝国形态的历史叙事及其文绘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论 |
二、列仙之儒与文绘传统 |
三、“一王法”的建德史观 |
(6)想象与现实:明代以前雅集图类型略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雅集图类型一:想象雅集 |
二、雅集图类型二:现实雅集 |
三、结语 |
(7)宋代文人雅集类绘画中的园林活动与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综述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宋代文人雅集相关研究 |
1.2.2 宋代文人雅集个案研究 |
1.2.3 宋代文人园林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宋代文人雅集活动与园林演变 |
2.1 文人雅集活动与园林发展的社会背景 |
2.1.1 北宋的右文政策 |
2.1.2 经济的繁荣发展 |
2.1.3 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
2.2 文人园林和雅集类绘画的兴盛 |
2.2.1 园林的发展 |
2.2.2 雅集类绘画的兴盛 |
第三章 宋代文人雅集绘画中的园林主题活动及其与空间的关系 |
3.1 宋代文人雅集类绘画中的表现形式 |
3.1.1 文人雅集类绘画的构图形式 |
3.1.2 文人雅集类绘画的人物关系 |
3.2 文人雅集类绘画中的创作母题溯源 |
3.2.1 兰亭修禊母题 |
3.2.2 西园雅集母题 |
3.2.3 十八学士母题 |
3.3 文人雅集类绘画中的不同主题活动与园林空间关系 |
3.3.1 以博古、校勘为主的活动与园林空间关系 |
3.3.2 以烹茶、饮酒为主的活动与园林空间关系 |
3.3.3 以抚琴、对弈为主的活动与园林空间关系 |
3.4 文人雅集类绘画中的园林陈设与空间关系 |
3.4.1 大型园林陈设在园林空间中的作用 |
3.4.2 小型园林陈设在园林空间中的作用 |
第四章 《西园雅集图》和《十八学士图》的园林要素综合分析 |
4.1 西园雅集图绘画的园林要素研究分析 |
4.2 十八学士(琴棋书画)绘画的园林要素分析与复原 |
4.2.1 十八学士绘画的园林要素 |
4.2.2 《摹周文矩十八学士图》图像复原 |
4.3 文人士大夫阶层文化精神 |
4.3.1 文化对雅集和园林的推动 |
4.3.2 群体自我的觉醒 |
4.3.3 超脱物质的精神追求 |
第五章 总结 |
5.1 结论概述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章所涉绘画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8)《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的文学属性——以王维、苏轼、徐渭为个案 |
第一节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石渠宝笈》与王维 |
一、文学与图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二、《辋川图》(图像)与《辋川诗》的对应 |
第二节 “画不尽意,以言补之”:《石渠宝笈》与苏轼 |
一、苏轼的诗画关系论 |
二、“画不尽意,以言补之”:《石渠宝笈》中的苏轼 |
第三节 “画如戏影”:《石渠宝笈》与徐渭 |
一、《石渠宝笈》所录徐渭《泼墨十二种》中的题 |
二、《石渠宝笈》与徐渭《写生牡丹》 |
三、《石渠宝笈》与徐渭《写生》 |
四、《石渠宝笈》与徐渭画竹 |
五、《石渠宝笈》与徐渭画荷 |
第二章 儒释道背景下的《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以帝王、禅僧、文学家三个团体为例 |
第一节 作为儒家的帝王品位与《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 |
一、《石渠宝笈》中的宋徽宗 |
二、政治与文化的双重辉煌:《石渠宝笈》中的明宣宗 |
第二节 禅宗“不立文字”与《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 |
一、《石渠宝笈》中的巨然 |
二、《石渠宝笈》中的梁楷、法常 |
三、《石渠宝笈》中的吴镇 |
四、《石渠宝笈》中的朱耷、石涛 |
第三节 道家“技进于道”与《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 |
一、《石渠宝笈》与宋徽宗的《瑞鹤图》 |
二、《石渠宝笈》中的黄公望 |
第三章 《石渠宝笈》文人画印记的文学表达 |
第一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印之“闲章不闲” |
第二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印之“乾隆闲章” |
第三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叙论 |
一、《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叙事 |
二、《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议论 |
第四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抒情 |
第四章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元素 |
第一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功能 |
一、《石渠宝笈》中文人画跋的描述功能 |
二、《石渠宝笈》中文人画跋的言情功能 |
三、《石渠宝笈》中文人画跋的评辨功能 |
第二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流传递藏 |
一、帝王收藏文人群体画跋 |
二、文人名臣群体文人画跋 |
三、商人收藏家群体文人画跋 |
四、文人画家与理论家群体文人画跋 |
第三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格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数据统计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古代绘画中的醉饮图(论文提纲范文)
竹林七贤的醉后 |
十八学士之宴饮 |
田间醉归 |
饮中八仙醉后 |
一人独醉 |
结语 |
(10)南宋风物志 ——《锦绣万花谷》宋人世俗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缘起 |
二、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路径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研究对象《锦绣万花谷》历史定位 |
第一章 《锦绣万花谷》的编纂及内容概述 |
第一节 《锦绣万花谷》物名分类 |
第二节 《锦绣万花谷》中列目布局 |
第三节 《锦绣万花谷》中征引搜集文献典考 |
第二章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的实证 |
第一节 服饰织绣——风物典中的服饰 |
第二节 珍馐嘉旨——风物典中的饮食器 |
第三节 建筑房舍——风物典中的营造 |
第四节 客路行舟——风物典中的出行 |
第三章 《锦绣万花谷》中映射出的南宋风物史貌 |
第一节 四方辐辏——风物典中的商业 |
第二节 常心乐事——风物典中的乐事 |
第三节 百工竞巧——风物典中用品 |
第四章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史流传至南宋展现的生活方式 |
第一节 教育“畅和”——知识下移 |
第二节 食俗尚“乐”——“此皆京师旧人” |
第三节 岁时讨“喜”——民间风土节令 |
第五章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史貌折射出的宋时风物意蕴 |
第一节 逾礼奢侈、好尚虚荣 |
第二节 市井流通之世俗风物——世俗情 |
第三节 匠人炼器之文人用器——文人意 |
结论 |
一、《锦绣万花谷》记载的风物传承具有实证与佐证的依据,是考据宋代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 |
二、《锦绣万花谷》宋人视角所投射出的“识物”与“赏物”,是宋代市井生活设计的写照。 |
三、《锦绣万花谷》的文献挖掘与研究,是对当今设计领域非遗保护与古物今传的再认识。 |
附录一 史籍类书的比较 |
附录二 《永乐大典》引用《锦绣万花谷》 |
附录三 《锦绣万花谷》版本图录 |
附录四 文中举例《锦绣万花谷》中的类目词条对应原文索引 |
附录五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与图谱对比图例表 |
附录六 继《锦绣万花谷》之后风物史记述的延传文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明《十八学士图屏》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明四朝(1436-1521)臣僚雅集图研究[D]. 陈佳瑶.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明代绘画中的文人雅集空间环境研究[D]. 武一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3]白居易对《史记》的接受研究[D]. 刘淑珍.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王一亭与20世纪初期海派艺术生态研究[D]. 丁丁.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5]十八学士与崇文政治:帝国形态的历史叙事及其文绘传统[J]. 安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1(01)
- [6]想象与现实:明代以前雅集图类型略论[J]. 陈佳瑶. 美术文献, 2021(01)
- [7]宋代文人雅集类绘画中的园林活动与要素研究[D]. 廖垚. 东华大学, 2021(01)
- [8]《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研究[D]. 张建华. 河北大学, 2020(02)
- [9]古代绘画中的醉饮图[J]. 张楠. 收藏, 2020(08)
- [10]南宋风物志 ——《锦绣万花谷》宋人世俗探源[D]. 许欣悦.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