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EFORMATION RATE CHANGES OF TECTONIC BELTS ALONG BOUNDARIES OF YUNNAN SICHAUN BLOCK AND RELATION TO GROUPED STRONG EARTHQUAKES(论文文献综述)
赵阳升[1](2021)在《岩体力学发展的一些回顾与若干未解之百年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在讨论若干岩体力学概念的基础上,较全面地回顾与分析了全世界岩体力学发展中科学与应用2个方面的重要成就及不足,其中,在岩石力学试验机与试验方法方面,介绍了围压三轴试验机、刚性试验机、真三轴试验机、流变试验机、动力试验机、高温高压试验机、多场耦合作用试验机、CT-岩石试验机、现场原位岩体试验及试验标准等;本构规律方面介绍了岩石全程应力-应变曲线、围压三轴与真三轴力学特性、时效与尺寸效应特性、动力特性、渗流特性、多场耦合特性、结构面力学特性、岩体变形破坏的声光电磁热效应等;岩体力学理论方面介绍了岩体力学介质分类、块裂介质岩体力学、强度准则、本构规律、断裂与损伤力学、多场耦合模型与裂缝分布模型;数值计算方面介绍了数值方法与软件、位移反分析与智能分析方法。清晰地论述了工程岩体力学与灾害岩体力学分类、概念及其应用领域划分,分析、梳理了大坝工程、隧道工程、采矿工程、石油与非常规资源开发工程等重大工程的岩体力学原理,以及各个历史阶段工程技术变迁与发展的工程岩体力学的重要成就,分析、梳理了滑坡、瓦斯突出、岩爆与地震等自然与工程灾害发生及发展的岩体力学原理,以及各个历史阶段的预测防治技术的灾害岩体力学重要成就。详细分析、讨论了8个岩体力学未解之百年问题,包括岩体力学介质分类理论、缺陷层次对岩体变形破坏的控制作用和各向异性岩体力学理论与分析方法 3个岩体力学理论问题,岩体尺度效应、时间效应、岩体系统失稳破坏的灾变-混沌-逾渗统一理论、完整岩石试件与岩体系统失稳破坏的时间-位置与能量三要素预测预报5个非线性岩体力学问题。
王志伟[2](2020)在《流体对断层带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川滇地区若干实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壳中广泛分布的断层系统为流体扩散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流体扩散会导致断层带孔隙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小,从而使得断层强度降低并易于活动。与注水相关的人类活动通常会诱发/触发地震活动,天然流体活动活跃的区域地震活动对应力场响应敏感,都与流体扩散造成断层应力状态与运动状态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人工注入和天然流体对断层带地震活动性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断层带应力状态与地震发生机理、判定地震危险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人工注水活动活跃的四川盆地和天然流体活动显着的滇西北地区为研究区,采用多种地震活动性分析方法包括微地震检测与定位、地震活动时空分布与统计参数分析、应力场反演以及断层稳定性分析等,研究流体对断层带地震活动特征的影响。其中关于人工注水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四川盆地荣昌长期废水注入诱发地震、长宁M6.0级地震序列的发震机理和地质力学条件;关于天然流体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红河断裂带北段维西-乔后断层的地震活动特征和远程强震对滇西地区地震活动的触发作用及其机理。获得的主要结果和认识如下。1.荣昌地区是一个长期废水处理场,间断性注水接近30年,引发的最大震级地震为M5.2级。2013年周围废水处理井都停运后,2016年年底仍发生了两次M4级以上的地震。本文对荣昌气田注水停止前后的地震活动进行了综合研究。ETAS模型的统计分析表明,地震活动受外界因素(注水)的影响显着,外部触发地震活动的比例超过70%。最大水平主应力轴的方向几乎水平(视倾伏角为2.6°±1.7°),其方位角为134°。引起上述M≥3.5级地震所需的流体超压范围为2.2至16.4 MPa。2013年周围注水井停止之后,在2016年12月再次发生了两次M4级以上地震,所需的流体超压分别为2.3和2.4 MPa。从触发前沿的r-t图可知,地震活动中存在良好的水力压力扩散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枯竭的储气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所以压力可以长期保存。通过分析震源的迁移模式、计算较大地震所需的流体超压以及多种统计参数特征,表明注水停止后的地震活动与注水过程中的地震活动相同,是由于枯竭气藏内部及其周围预先存在的断层延迟破裂引起的。2.长宁地区在2019年6月17日发生了M6.0级地震,截至2019年8月底,已观测到400次M≥3级地震,包括40次M≥4和5次M≥5级地震。长宁M6.0地震序列中的M≥4级地震的震源矩张量结果表明,矩心深度在1.3~7.6km之间。2018年12月17日兴文M 5.7地震后,长宁双河镇盐井地区的地震活动明显增加。兴文地震可能导致北北西方向的单向破裂,其终点靠近双河北西向断层。因此,长宁地震的发震断层可能终止了兴文地震的断层破裂,而兴文地震可能促进了长宁M 6.0地震的发生。通过对比分析长宁盐矿区和邻近的页岩气区的注水与地震活动之间潜在的联系,包括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统计参数特征、应力场反演结果以及计算断层活化所需流体超压力,表明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是由于流体注入引起的断层活化而发生的构造地震,与工业开采盐矿或页岩气存在关联。3.基于滇西北地区临时加密台站和区域固定台站地震观测资料,利用波形相关方法对2018年2月25日~2019年7月31日记录的连续波形进行高分辨率地震检测和高精度地震定位。研究表明,目前维西-乔后断层除了一些特殊的断层部位(交汇区、阶区等)外,地震活动微弱,但在其西侧可能存在一条隐伏的陡倾角右旋走滑断层,沿该断层小震活动活跃。地震频度、能量释放率、b值等统计参数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表明,维西-乔后断层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相对稳定,区域应力增强不明显;空间上大部分区域b值较高,低b值区主要分布在一些特殊的断层部位(如阶区、交汇区等),但尺度一般较小。ETAS模型统计结果表明,超过40%的地震活动可能受深层流体扰动和远程强地震触发等外部因素影响。由此认为,维西-乔后主断层目前活动性不强,但其西侧的隐伏分支断层小震活动丛集且有增强趋势,需要关注其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4.分析了2006年以来13次远程地震对滇西北地区地震活动的触发作用,重点分析了2019年6月17日长宁M 6.0地震的影响及其触发机制。研究表明,2006年~2018年2月25日期间周边地区发生的12次强震对滇西北地区的影响显着,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地下流体同震响应灵敏,表现为水井水温上升、水位上升、流量加速以及水氡含量显着变化。利用ETAS模型统计表明18%的地震活动由外部触发产生。利用30个流动地震台观测资料,采用波形匹配方法对2018年2月25日~2019年7月31日的微地震进行了检测和定位,表明地震成丛分布在渗透性非常高的断层末端、断层弯曲、断层阶区以及断层交汇部位等区域;ETAS模型统计揭示了15次外部触发地震活动增强阶段,均对应于地下流体流动加速。2019年6月17日M 6.0级长宁发生后,地下流体同震响应显着,触发地震活动逐渐增加并在震后第五天显着增加,应用β统计发现触发地震仍然丛集分布在上述断层发生反复破裂而受到严重破坏的区域。这表明,滇西北地区由于热流体分布广泛,远程强震极易引起流体流动加速并触发地震活动,而地下流体自身也存在加速活动导致触发地震活动增强的现象;断层系统的一些特殊构造部位渗透性非常高,流体易于活动并形成较高孔隙压,这可能是远程强震易于触发地震活动的原因。
牛玉芬[3](2020)在《基于InSAR技术的地震构造和火山形变获取及模型解译研究》文中认为地壳深部构造动力学过程会引起山脉隆升、盆地断陷等一系列复杂的地质构造现象,在此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这些频发的地质灾害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对地震周期与火山形变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并通过建立合理的灾害机理模型解译地震和火山等发生发展规律,对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等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作为远程遥感对地观测的全新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克服了传统形变监测手段的不足,可为高精度监测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形变及构建灾害机理模型提供必需的基础信息。特别是随着星载SAR传感器对地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SAR影像时空分辨率大大提高,SAR卫星的种类和成像模式日趋丰富,这为In SAR技术持续有效开展灾害形变监测等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文将以由地壳深部动力学过程引起的典型同震、震间、火山类型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针对当前In SAR技术在数据匮乏、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构造错综复杂、先验约束信息不足等极端条件下地震同震形变获取、断陷盆地震间形变探测、泥火山活动形变周期以及这些灾害机理解译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在分析不同断层活动特性、不同火山岩浆侵入模型对应不同In SAR形变场特性基础上,具体以共轭断层破裂2014年鲁甸地震、断层纵横交错的渭河盆地及复合源体的美国阿拉斯加Shrub泥火山为实例,系统开展基于In SAR高精度灾害形变场的精确获取及灾害机理模型的合理构建、灾害机理的综合解译研究工作。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总结如下:(1)在系统分析In SAR技术在获取地震、震间、火山地表形变时所面临的主要误差源基础上,结合本文具体研究对象与内容,提出了合适的解决方法,并针对In SAR数据处理常面临的多源DEM配准融合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基于SAR成像几何的DEM配准方法。(2)深入系统开展了不同地壳活动类型的In SAR形变场模拟与特性分析:同震形变位错运动模型,震间形变运动模型,火山运动点源Mogi模型、近似垂直的矩形Dyke模型、水平矩形Sill及Penny-crack模型、Yang长椭球立体模型,并在模型构建理论基础上进行了In SAR地表形变场的正演模拟,对不同模型表现形式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总结,为后续不同构造模型反演研究提供了实际参考基础。(3)针对2014年鲁甸Ms6.5级共轭断层破裂地震事件中当前缺乏地震近场研究问题,首先采用精细D-In SAR技术获取了鲁甸地震同震近场地表变形,并以GPS远场同震形变为补充,结合余震分布确定了共轭断层几何结构,反演了鲁甸地震同震精细滑动分布,进一步根据同震库伦应力作用,发现了鲁甸地震表现出复杂的变形模式:主震与余震滑动深度在空间上互补,鲁甸地震主震及其后的余震可能已经完全释放了0-20km深处的累积弹性应变,余震可能是动态触发的结果;小河断裂及龙树断裂则有较强的应变累积,推断2020年5月18号发生的巧家地震可能与鲁甸地震有关。(4)针对渭河盆地内部错综复杂多条断层活动性事件中当前研究多仅关注盆地局部形变的GPS和水准测量为基础的问题,首先,根据升轨Sentinel-1数据及降轨ALOS-2Scan SAR数据精确获取大范围盆地垂向形变速率;进一步根据垂向速率场,分析了渭河盆地整个地表活动及主要断层活动性质,修正和识别了渭河盆地主要活动断层位置,并支持了争议断层—高家村-高店断裂的存在;最后针对渭河盆地中西部构造活动强烈地区,构建多断层模型进行多断层震间滑动分布反演,进一步分析了对应断层闭锁程度及其与历史地震之间的关系,证实了断层的蠕滑特性。(5)针对阿拉斯加复合源体Shurb泥火山活动性事件中对于该火山缺乏地面监测系统和历史信息的问题,结合In SAR技术深入开展对Shrub泥火山从地表形变高精度监测到复合源体模型合理构建及综合解译的系统研究,并据此提出了针对Shrub泥火山“主源体-多Sill”的长期活动概念模型。
侯争[4](2020)在《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地壳异常形变信息主要是指与地震、火山喷发等构造运动相关的异于板块或断层长期运动趋势的地壳形变现象,这些现象常表现为地壳的非线性运动。其中,俯冲带的慢滑移事件能够释放巨大能量,是造成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慢滑移等地壳异常形变信息的探测和分析有助于探索断层滑动机制,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论文以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和异常区域的地壳形变特征分析为主线,进行了基于GNSS坐标序列的噪声特征分析、时空滤波和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选用我国华北、京津、川滇及美国Akutan、Cascadia和新西兰Manawatu等地为实验区域,综合使用GAMIT/GLOBK、QOCA、CATS和Fakenet等专业软件实现数据处理和仿真。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利用地球物理资料,研究质量负荷对京津地区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的影响。扣除质量负荷后,N、E方向的谱指数分别呈现出增加和减小的趋势;U方向的线性速度变化最为明显,且北京强于天津;N、U方向的速度不确定性变化较大,平均变化率分别为45.53%和37.85%。(2)针对小尺度区域,研究叠加滤波、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的滤波特性。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可有效滤波,滤波后GNSS坐标序列的标准差降低了28%~47%,提取的共模误差相关系数均大于0.7。区域叠加滤波和主成分分析的滤波效果相似,但存在明显的过度滤波现象,而独立成分分析避免了过度滤波,且共模误差的区域特征更强。(3)针对共模分量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贡献值与空间响应相结合的解决方法。结果表明,川滇地区N、E、U三个方向的共模误差均为分形白噪声,且存在58.07天的共同周期,空间响应呈现出云南强于四川的区域分布特征。此外,在水平方向上探测到3个非线性信号,结合地震数据进行时空分析,推断它们可能与强烈地震有关。(4)提出了将独立成分分析与相对强度指数相结合的无震蠕滑信息探测方法。通过独立成分分析提高坐标序列的信噪比,避免了过度滤波的影响;以相对强度指数为振荡指标,有利于异常波动的探测。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探测地壳异常信息,不仅提高了坐标时间序列的信噪比,还确定了异常信息的测站分布。(5)利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探测慢滑移信息。针对异常信息起止时间难以确定的问题,探讨了根据慢滑移波动特征结合现有成果选取迟滞窗口的方案。明确了信号性质,确定了起止时间。提出了将信号振幅归一化为空间响应的方法,明晰了慢滑移的空间分布,揭示了断裂带的滑动特征。通过与独立成分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对比,证实了多通道奇异谱分析在确定异常信息的起止时间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能够揭示断裂带的滑动特征。(6)基于地壳异常形变信息的探测结果,研究了四川省的地壳形变特征变化,为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相较于2009~2013年,2014~2016年龙门山断裂带的主应变率、面膨胀率和最大剪应变率均明显减弱。其中,面压缩应变率由-7.18×10-8/a减小至-3.27×10-8/a,最大剪应变率降低了约3/4。相反,安宁河断裂带的面压缩应变率显着增强,极值达-1.04×10-7/a。鲜水河断裂带的最大剪应变率增强,且范围扩大。此外,龙门山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的基线长变化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
曾致[5](2019)在《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及断裂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滇块体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挤出和阿萨姆角NEE方向持续楔入造成川滇块体侧向挤出滑移,使得川滇块体东边界成为晚第四纪构造运动活跃和强震频发的地区之一。因此,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构造活动性质、应力积累和释放、断裂闭锁程度和地震活动规律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川滇块体及东边界地质构造背景、主要断裂活动、地震活动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川滇块体东边界2009-2017年GPS速度场资料和1985~2018年跨断层短水准资料,研究了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运动方式、形变特征及断裂活动特性,并结合1970~2018年在该区及周边地区发生的Ms≥3.0地震活动资料,综合分析了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初步结论:(1)基于2009~2017年相对欧亚板块的GPS水平速度场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水平形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GPS水平运动场及应变场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以东边界为界,水平运动速率由西侧点位26.55mm/a减小到东侧2.48mm/a,方向从北部的E、SEE向南逐渐偏转为SE、SSW向。水平方向应变率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对川滇块体东边界区域变形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主应变在NW-SE向挤压和SW-NE向拉张变形增强,最大剪应变值域以条带形式展布在东边界,并在鲜水河断裂道孚-石棉段、安宁河-则木河-大凉山断裂构造区和小江断裂宜良-建水段反映出相对高的应变积累背景和地震危险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域的水平形变模式,以华南块体为参考基准获得研究区水平形变场,结果表明川滇块体受到东边界动力因素和下地壳物质流的影响,呈现出北部向北运动、南部向南运动的格局,并以东边界为界东、西两侧左旋运动速率差异约(1.12~3.54)mm/a。(2)基于1980~2018年跨断层水准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断裂垂直形变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垂直活动存在较大差异。鲜水河断裂在1980~2018年间垂直活动剧烈,应力持续积累至今;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在1990~2010年间垂直活动可能处于“闭锁”状态,汶川地震后打破断裂停滞蠕动趋势,在2010~2018年间开始新的活动迹象,应力积累持续增强,同时小江断裂在2014~2018年可能存在“闭锁”特征,应加以关注。(3)基于1970~2018年Ms≥3.0地震活动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汶川Ms8.0地震后,可能引发川滇块体东边界2009~2018年Ms4.0以上中强地震的活跃,深部介质构造环境显示川滇块体东边界地震活动分段特征显着,呈现出活动断裂交汇处断层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与本文获得2009~2018年三维地壳运动结果相符合。进一步分析汶川地震后断裂应变积累和地震危险性可知,相比1999~2007年的GPS水平运动场结果,汶川地震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变形宽度最大,闭锁程度最高,地震活动危险性也较高,鲜水河断裂中南段和小江断裂南段地震活动危险性相对较低。(4)综合分析地壳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表明:鲜水河断裂中南段、安宁河-则木河-大凉山断裂构造区和小江断裂南段地震危险性进一步增加,应加以关注。
陈军[6](2019)在《长江中游地区壳幔横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文中指出长江中游及周边地区是中国地质过程复杂多样、地质资源丰富、地质灾害频发的重点区域,该区域是特提斯与太平洋叠加的大地构造域,在地球科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该区域是研究江汉盆地及其周缘山系的盆山耦合和动力学演化过程、华北华南板块的碰撞模式及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机制等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区域。前人在长江流域及其邻区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其构造演化过程及机制等问题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与此同时针对长江中游及周边区域的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及径向各向异性结构的研究仍存在一些模糊之处。本文利用布设在长江中游及周边区域的中国国家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网以及流动地震观测台阵142个台站记录的三分量连续波形数据,利用背景噪声面波层析成像技术结合远震面波层析成像技术获取研究区瑞雷/勒夫面波群速度/相速度结构以及瑞雷面波H/V。采用贝叶斯-蒙特卡洛方法联合反演瑞雷/勒夫面波群、相速度频散曲线与瑞雷面波H/V,构建了长江中游及周边区域的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以及40公里深度以内的径向各向异性结构。旨在为该区演化动力学研究提供地球物理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研究区瑞雷/勒夫面波群、相速度结构及瑞雷面波H/V结构。基于三分量地震连续波形数据,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技术结合远震面波层析成像技术及瑞雷面波H/V测量方法,本文获取了研究区830秒的瑞雷/勒夫面波群速度、880秒的瑞雷/勒夫面波的相速度结构及830秒的瑞雷面波H/V结构。(2)研究区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及径向各向异性结构。联合反演瑞雷/勒夫面波群、相速度频散曲线以及瑞雷面波H/V,本文构建了长江中游及周边区域的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以及40公里深度以内的径向各向异性结构。在上地壳(10km),江汉盆地主要呈现低速异常及正径向各向异性。大巴山西北部、武陵隆起附近区域以及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呈现高速和弱负各向异性特征。在中地壳(15-25km),大巴山的西北和东南两翼高速特征与大巴山横波速度差异逐渐减小,推断东西两个坚硬块体是引起大巴山隆起、阻隔青藏高原向东扩展与西太平洋向西伸展的重要因素;在下地壳及上地幔(25-50km),横波速度结构显示扬子板块呈现地壳厚度“V”型减薄。在岩石圈地幔中(50-80km),横波速度则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暗示东部岩石圈厚度为70-80公里左右。(3)江汉盆地及周缘造山带的盆山耦合关系。江汉盆地东西向剖面和南北向剖面的速度结构和径向各向异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揭示了不同的盆山协同演化过程。在东西方向上,受控于印度-欧亚碰撞以及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引起的弧后扩张;在南北方向上,地处于扬子板块中段的江汉盆地,则被江南造山带和秦岭-大别造山带中段夹持,自中生代中期以来经历了与江南造山带盆山耦合的海陆交互相-陆相叠合盆地-扬子与板块南北拼合的复杂动力学过程,加之菲律宾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叠加作用,导致了Moho面深度从江南造山带逐渐向江汉盆地抬升,而在商丹缝合线下方Moho面发生错断则与扬子板块-华北板块俯冲的古缝合线相对应。(4)三峡及周边区域地壳的径向各向异性结构与江汉盆地具有明显区别。在三峡地区的巴东-秭归-宜昌一带则呈现两支弱负径向各向异性,一支从四川盆地边缘的下地壳延伸至巴东-秭归上地壳,另一支则从江汉盆地下地壳正各向异性转化成弱负各向异性并延伸至巴东-秭归上地壳。而江汉盆地中地壳(深度为10-20公里)显示为负各向异性,下地壳则显示为正各向异性。三峡地区和江汉盆地径向各向异性结构的差异可能与岩浆底侵作用构造热事件或幔源岩浆上涌等因素有关。(5)大巴山与周边区域的构造演化。相对于汉南-米仓山隆起与黄陵背斜,大巴山在中下地壳呈现低速特征,中下地壳横波速度分布特征暗示,坚硬的汉南-米仓山隆起、黄陵背斜以及秦岭造山带是在中生代晚期以来陆内造山运动中形成大巴山系的重要原因,也是新生代以来阻挡青藏高原向东北和向东扩展的重要区域。汉南-米仓山-大巴山与黄陵背斜-江汉盆地出现两个抬升的区域,暗示青藏高原的东向扩展受到了汉南-米仓山的强硬阻挡,而大巴山的Moho面深度和地幔的横波速度扰动与汉南-米仓山并不一致,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青藏高原向东扩展的前锋并没有完全穿越大巴山,而岩石圈块体挤出变形与地壳增厚可能相互协调进行。(6)沉积层厚度和Moho面深呈“V”字型减薄的模式。综合分析研究区沉积层深度变化和Moho面深度变化,本文发现沉积层厚度和Moho面深呈“V”字型减薄的模式,但Moho面深度减薄的位置与沉积层厚度变薄的位置并不一致。这种差异可能是太平洋俯冲板块后撤以及青藏高原东向扩展作用,使研究区岩石圈地幔和中上地壳可能经历了不同的构造应力叠加作用引起的。
廖力[7](2018)在《巴颜喀拉块体东南缘应力演化及鲁甸地震自发破裂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巴颜喀拉块体活动导致的昆仑-汶川地震系列,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组7级以上地震序列,未来几年该块体仍是发生7级地震的主体地区。巴颜喀拉块体东缘从走滑运动向逆冲运动转换的构造动力学性质使得活动块体两个相邻边界带存在大地震序列的关联性,研究表明近期逐渐加速的块体东边界强震序列是北边界强震活动的响应,巴颜喀拉块体南边界的鲜水河断裂带同样以左旋走滑的方式向东边界挤压,但巴颜喀拉块体东南缘地震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强震大都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断裂带,东边界强震序列呈现加速状态;二是南边界鲜水河断裂带在1973年炉霍7.6级地震后,已有40多年没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鲜有6.5级以上强震,在此次地震序列中表现出一种大震缺失的状态,因此,巴颜喀拉块体东南缘主要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和研究。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及震后粘弹性松弛在解释余震序列分布,分析强震序列相互作用关系及未来地震危险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汶川地震之后,一些研究者利用弹性位错模型计算了汶川地震的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并对龙门山区域未来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估计。一些研究者分别计算了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后周边断层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以及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引起的同震和震后粘弹性松弛应力场变化,得到了汶川地震可能有效地促进了芦山地震的发生的结论。在应力演化过程中,震间构造应力加载对强震危险性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计算这部分应力积累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采用“负位错”的理论进行计算,这一方法虽然简洁,但假设了断层是完全闭锁的,可能会造成一定误差。本文拟以巴颜喀拉块体区域构造活动作为三维有限元模型的边界约束,综合研究区域介质速度、密度结构最新反演结果计算介质的弹性材料参数,从初始应力场出发模拟在构造应力和重力作用下的现今背景应力场,计算强震序列引起的区域内断裂带震前、震间、震后的应力演化,获得更为准确可靠的应力场结果。利用速率-状态关系计算库仑应力变化对研究区域背景地震发生率的改变,利用泊松概率过程计算研究区域在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震后未来10年6级以上强震的地震概率及研究区域主要断裂带的6级以上强震发震概率。除以上述准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巴颜喀拉块体东南缘应力演化及地震危险性,本文还以鲁甸地震为例,研究鲁甸地震从成核区开始破裂,然后扩展直至终止的自发破裂动力学过程,探索影响地震自发破裂位错的主要因素。研究内容:(1)建立巴颜喀拉块体东南缘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2)模拟巴颜喀拉块体东南缘主要断裂带上1900年以来7级以上强震序列的应力演化过程,并对强震序列对芦山地震的触发作用进行了研究,对比库仑应力场及等效应力场演化结果与背景地震活动的关系。(3)应用速率-状态关系研究库仑破裂应力对汶川地震、芦山地震震后研究区域的地震发生率的影响,应用泊松过程给出研究区域主要断层未来强震发生概率。(4)应用可以描述断层摩擦机制的FAULTS有限元软件对芦山地震断层错动方式,初始破裂点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汶川地震后,断层强度的变化对芦山地震的影响。(5)应用曲线有限差分方法建立鲁甸地震非平面断层自发破裂模型,模拟鲁甸地震在包谷垴-小河断裂上的自发破裂过程,分析影响鲁甸地震自发破裂过程的主要因素。本文的创新点:(1)以三维速度、密度反演结果建立能反映更真实地下介质的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2)从初始应力场出发,进行数十万年的应力场演化模拟直至获得与现今构造应力场更为吻合的背景应力场用于地震序列模拟;(3)采用泊松概率模型计算地震发生概率时直接基于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得到的库仑应力结果,充分考虑了同震、震间和震后效应的影响。同时,在考虑背景地震发生率时采用了更全面完整的地震目录,这可能使得对未来地震危险性的估计更准;(4)对鲁甸地震自发破裂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模拟,将震间应力积累过程与同震地震破裂过程的模拟结合起来。
周连庆[8](2016)在《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文中研究表明与地震波衰减直接相关联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描述了地球介质的非弹性和非均匀性,是了解地下裂隙的数量、孔隙密度与分布以及孔隙中存在的流体含量的重要参数。测定衰减的横向变化不仅能为了解地下热结构、粘性和流变特性提供额外约束,更重要的是对于解释三维速度结构有重要意义,是理解地震波速度和地球介质密度横向不均匀分布的重要参数。本论文基于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形数据,采用层析成像的方法进行了不同尺度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首先基于地方震数据在3个典型水库库区进行了小区域三维精细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通过衰减结构的分布评估了地下流体的渗透和扩散状态。其中在紫坪埔水库库区,本论文通过汶川Ms8.0地震前后的三维衰减结构推断了紫坪埔水库库水渗透和扩散在Ms8.0地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然后利用Lg波在新疆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得到了新疆地区高分辨率的Lg波衰减结构图像。最后分别基于中短周期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面波,开展了中国大陆大尺度的衰减结构层析成像,通过改进振幅提取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其中,利用背景噪声面波进行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系首次基于完整的理论体系将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应用于衰减结构成像中,并系统形成了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完整数据处理和计算程序,进而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大陆地区得到了研究区高分辨率的背景噪声面波衰减图像。地方震层析成像是研究小区域典型构造区介质结构的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断层带、俯冲带、火山区和水库库区。尤其在水库库区,地方震成像技术是研究地下流体分布和状态的重要方法,是推断地震活动与地壳结构的精细关系以及地震发生机理的重要依据。水库库区地壳介质中孔隙流体的渗透和扩散是水库诱发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机理和进一步判定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将速度(VP)、波速比(VP/Vs)和衰减(Q值)结构成像相结合是分辨由于结构不连续或流体渗透导致的地下结构变化的最重要方法。本论文利用地方震成像技术在龙滩、三峡、紫坪铺三座大型水库库区开展了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三个库区高分辨率的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图像均揭示了水库库区周围介质的复杂性以及流体渗透对介质结构存在的影响,其中流体在库区下方断裂带中的渗透和扩散可能是地震发生的重要起点。龙滩和三峡库区的介质结构显示,库区下方浅层存在明显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分布特征,表明浅层介质发生了明显的流体渗透现象。龙滩水库库首区和主要河流下方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的异常深度达到了4-7km左右,表明龙滩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4-7km。三峡水库库区的仙女山断裂周围流体的渗透可能达到6km左右,其他主要河流下方的库水渗透可能只有2km左右。紫坪铺水库库区的三维Vp,Vp/Vs,Qp和Qs图像表明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10km以上,可能与水库周围存在深大断裂有关。我们推断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有可能是汶川Ms8.0地震发生的触发因素,进一步的证据需要结合水库蓄水前的三维介质结构进行更深入研究。汶川地震后,紫坪埔水库下方的高衰减区进一步扩大,表明该地震使得震源区周围的介质发生了明显破裂,流体沿断层和裂隙进一步渗透和扩散,导致高衰减区的范围比震前更大,深度更深。Lg波是区域范围内地震波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在地震图上表现最为突出的震相,因此Lg波Q值成像是了解区域构造特征并寻找介质异常区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基于Lg波,对新疆及邻近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Lg波衰减图像显示,QLg的分布形态与研究区地质构造紧密相关。帕米尔高原东北缘、青藏高原西北缘、南天山西段、北天山及其北缘的准噶尔盆地内部区域属于低Q0区,塔里木盆地西部、塔里木盆地东部、包括吐鲁番-哈密盆地的东天山、南天山东段以及北天山都属于高Q0区。根据研究区QLg值分布图像与地形的明显相关性,我们认为Lg波具有明显的通道波特征。并由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QLg分布图像的分区性推断这两个大型刚性盆地内部可能存在隐伏断裂。由于面波的优势周期比体波大,因此面波主要对较大尺度的构造特征有较好的采样。在地震图中超过一定的震中距范围,面波的能量往往很大,且在地球表面衰减较慢,对台站覆盖较差的区域也可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因此,面波层析成像是了解大尺度构造特征的重要数据,在少震区和台站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也同样适用。本论文基于中国大陆国家地震台网和区域台网的188个宽频带台站的10s和20s周期的地震瑞利面波,在相匹配滤波的基础上,提取了瑞利面波振幅比,并基于双台谱比的方法反演了中国大陆10s和20s面波的衰减结构图像。我们开发了自动测定地震振幅谱的方法,并与手动测定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实现了使用双台法基于大量地震数据反演得到了中国大陆高分辨率的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在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模型的分辨率达到了3°左右,在西部和中国大陆边缘地区,模型的分辨率在5°左右。本论文的成像结果与已有的中国大陆衰减结构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与地质构造特征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近年来,噪声面波成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摆脱了地震面波成像对地震定位和震源机制的影响,并不受地震发生无规律的限制。噪声面波成像已广泛应用于速度结构反演。由于背景噪声源的强度和分布随时间、位置和方向变化的复杂性,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振幅进而进行衰减结构的研究要远远落后于速度结构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基于数值模拟数据开展了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面波振幅并反演介质衰减系数的测试,表明可以从temporal flattening后的数据中正确提取瑞利波衰减。此后详细阐述了从背景噪声中提取瑞利波振幅的整个过程,并介绍了一种改进的temporal flattening方法。通过与实际地震面波中提取的衰减系数对比,我们认为从背景噪声中提取振幅计算一维衰减结构的方法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开展了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层析成像的研究。基于各向异性的噪声源分布和不均匀衰减结构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产生了100个台站长时间的背景噪声记录。采用180kmm和60km两种尺度的网格节点间距对研究区进行网格化,在两种尺度下进行了二维衰减结构层析成像。反演得到的衰减模型与设定的初始模型基本一致。检测板测试的结果也显示,本论文中提出的噪声面波振幅的提取方法和参数设置可以成功的反演二维衰减结构模型。最后,我们使用国家台网和区域台网146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真实的背景噪声数据,开展了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首先利用窄带滤波和异步temporal flattening等方法对背景噪声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噪声互相关,得到了10s和20s周期的1万多条台站对间的瑞利波经验格林函数,利用相匹配滤波技术和双台成像方法反演了10s和20s周期的瑞利波衰减图像。其中新疆西南部、青藏高原西部、东部地区和研究区其他的边缘地区的图像分辨率在2.5°-5°之间,其他地区衰减图像的分辨率达到了2.5°左右。衰减图像与地质构造特征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与中国大陆已有的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图像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利用真实的地震背景噪声记录,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瑞利波振幅,并进行二维瑞利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是可行的,为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提供了另一条途径,摆脱了对地震发生的依赖且可以提高衰减图像的分辨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戴宗辉[9](2016)在《利用地震背景噪声研究川滇地区强震前后波速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后,川滇地区又先后分别于2013年4月20日和2014年8月3日发生芦山Ms7.0级地震和鲁甸Ms6.5级地震,两次地震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上述两次强震发生后,国内众多学者已从震源机制、发震构造与地震危险性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地震的孕育与发生涉及地下岩层应力的不断积累与所积累的能量的突然释放,应力及能量的积累与释放将会导致地下介质状态或性质的变化。从长期研究目标来看,监测强震前、后地下介质性质的时变特征,能够帮助理解地震的孕育与发生过程,同时也将有助于的地震预报实践。现有研究表明,利用重复地震或人工震源可以提取地下介质波速的时变特征,从而监测地下介质性质或状态的变化。然而,重复地震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匀以及人工震源成本高昂,其在监测地下介质波速的应用上具有较大局限性。地震背景噪声方法的出现,为监测地下介质波速时变特征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方法。利用地震背景噪声研究地下结构及监测介质波速的相对变化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由于地震背景噪声数据易于获取,背景噪声方法相比其它传统方法具有较大优势。且与研究静态速度结构的噪声层析成像不同,利用背景噪声研究介质波速相对变化的方法能够反映介质波速的动态变化过程。本论文分别在上述两次地震的震源区附近选取了部分地震台站,利用地震台站的连续波形记录,采用地震背景噪声方法分别提取了两次地震前后周边介质波速的相对变化。在对芦山地震的研究中,本论文共选取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11个地震台站,共组成55个台站对,其中两个台站对由于台间距过大,未获得稳定的相对波速变化,排除上述两个台站对,最后分析研究了53个台站对的相对波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芦山地震的发生,造成了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局部区域介质波速的急剧变化,并且该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大致以龙门山断裂带为界,断裂带以西同震降低,断裂带以东则同震升高。本论文还利用GPS观测数据,计算了部分台站对的基线长度变化及局部区域的面应变,通过对比发现,面应变同震增大的区域其介质波速在震后均表现为急剧减小,而面应变同震减小的区域其介质波速则同震增大;台站对基线长度的同震变化与其间介质波速的同震变化也具有类似规律。另外,介质波速同震相对变化量与基线长度(面应变)同震相对变化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介质波速的同震变化量与基线长度、面应变的同震变化量均线性相关。在鲁甸地震的研究中,本论文共使用了13个地震台站的连续波形记录,根据计算结果,共有31个台站对的介质波速震后出现降低,23个台站对出现升高,另外24个台站对则未出现明显的同震变化。从鲁甸地震同震波速变化的空间分布中可以看出,较大幅度的同震波速变化主要集中于则木河断裂-小江断裂及莲峰断裂区域。在与周边主要活动断层的应力积累进行对比后发现,震后应力增强的区域其介质波速表现为同震升高,应力减弱的区域其波速则表现为同震降低;同时,两者的变化幅度也成正相关关系。另外,本论文还提取了2014年4月5日云南永善Ms5.1级地震前后周边介质波速的同震变化,并讨论了其对鲁甸地震的影响。根据对上述两次地震的研究,我们认为应变(应力)场的变化是震后介质波速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李媛[10](2015)在《汶川Ms8.0地震近震源区震前形变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汶川震前在震中区及其附近存在多种形变资料,比如GPS、地倾斜、跨断层水准、重力等。根据汶川震前的形变观测资料分析研究表明,和远震区变形相比,近震区变形趋势减弱,而且在龙门山断层附近呈现变异带;在汶川震前3‐8年时间段的变形以及重力变化相对来说比较显着,而在震前1-3年的时间段内变化逐渐趋于平缓。呈现“越靠近震中变形越不显着;越靠近震前,变形越平缓”的这一特点。根据形变场、重力场以及密度场的资料及理论分析,表明三者存在较为紧密的关系。因为地壳物质密度的变化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汶川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深层动力过程。为揭示震前变形现象,本文开展了利用重力反演地壳密度的研究。利用龙门山区域重力网提供的1996-2007年的13期的流动重力资料,借助重力位场三维反演技术,对近震区地下不同深度的物质密度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整个地区的密度变化分布不均匀,个别区域密度变化显着,尤其在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布格重力异常图、地壳等厚图和密度变化图均表现为梯度陡变带,是物质变迁和构造变形差异运动强烈的地带,说明地表构造和深部构造都位于变异带上;在时间序列上,不同时间段内地壳介质密度的变化速率呈现横向不均匀性和阶段性,龙门山地区在震前10年密度变化就有增大的趋势,震前8-5年间变化最为剧烈,而临震前的变化则比较平缓;在垂向上,一定深度范围内,随深度的增加密度变化的程度越来越显着,说明深部的地壳活动比浅部活动大的多。此外,临震前短期内,重力变化、密度场变化空间分布上均呈现有序性和相对集中性,与形变场震前减熵的现象是吻合的。总之,密度场动态变化的趋势和重力场以及形变场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密度动态变化场的结果为选取适合汶川地震的孕育模型以及动力演化过程提供支持和佐证:为解释震前浅部小变形和深部密度显着变化的矛盾现象,提出汶川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是上地壳和下地壳不处于同一个力源匹配系统,导致上、下地壳运动不统一的结果;结合密度变化的特征,选取出适合汶川地震的组合—硬化孕育模型,对震前短期以及近震源区的无显着变形这一现象进行了一定的揭示,加深了对震前形变前兆变化的机理的认识。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地表形变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地下密度)建立近震源区的孕震演化过程与动力学过程,用深部的地球物理资料为孕震模型提供支持,进而探讨震前小形变的机理。由于地下深部的变形涉及多方面的未明确因素,而且深部变形难以被精细探测,故本文的研究未能对地形变机理做出完善的解释,但为深部的密度变化及地壳形变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
二、DEFORMATION RATE CHANGES OF TECTONIC BELTS ALONG BOUNDARIES OF YUNNAN SICHAUN BLOCK AND RELATION TO GROUPED STRONG EARTHQUAK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FORMATION RATE CHANGES OF TECTONIC BELTS ALONG BOUNDARIES OF YUNNAN SICHAUN BLOCK AND RELATION TO GROUPED STRONG EARTHQUAKES(论文提纲范文)
(2)流体对断层带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川滇地区若干实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1.2 人工注水诱发地震研究概况 |
1.3 天然流体对地震活动性影响研究概况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微地震检测与定位 |
2.2 ETAS模型统计分析 |
2.3 震源机制解计算 |
2.4 应力场反演和流体超压计算 |
2.5 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计算 |
2.6 二维断层表面的流体压力扩散 |
2.7 断层稳定性分析 |
第3章 荣昌气田长期废水处理诱发地震活动特征 |
3.1 引言 |
3.2 地震活动随时间分布特征 |
3.3 地震活动随空间分布特征 |
3.4 应力场反演及所需流体超压力计算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长宁地区工业注水与M6级地震之间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长宁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
4.3 兴文M5.7级地震对长宁M6级地震的影响 |
4.4 长宁M6级地震序列应力场模式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加密地震观测讨论红河断裂带北段维西-乔后断层的地震活动性特征 |
5.1 引言 |
5.2 微地震检测结果分析 |
5.3 维西-乔后断层附近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远程强震触发滇西北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及其机制 |
6.1 引言 |
6.2 滇西北地区 2006~2018.02.25 地震活动特征 |
6.3 加密观测期间地震活动特征 |
6.4 长宁M6.0地震对滇西地区地震活动和地下流体的远程触发特征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InSAR技术的地震构造和火山形变获取及模型解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nSAR技术发展 |
1.2.2 InSAR同震形变监测及解译研究现状 |
1.2.3 InSAR震间形变监测及解译研究现状 |
1.2.4 InSAR火山形变监测及解译研究现状 |
1.3 研究存在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InSAR技术及SAR辅助技术 |
2.1 引言 |
2.2 InSAR技术原理 |
2.2.1 InSAR原理 |
2.2.2 D-InSAR原理 |
2.3 时序InSAR技术 |
2.3.1 Stacking InSAR技术 |
2.3.2 SBAS InSAR技术 |
2.3.3 PS-InSAR技术 |
2.3.4 MSBAS技术 |
2.4 构造形变监测主要误差源 |
2.4.1 DEM误差 |
2.4.2 对流层延迟 |
2.4.3 电离层影响 |
2.4.4 基线误差 |
2.4.5 相位解缠误差 |
2.5 基于SAR成像几何的DEM配准技术 |
2.5.1 DEM配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2.5.2 基于SAR成像几何特征的DEM配准原理 |
2.5.3 重庆羊角滑坡实验对比及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壳运动模型及InSAR形变场模拟 |
3.1 引言 |
3.2 同震断层活动 |
3.2.1 同震位错与地表形变模型构建 |
3.2.2 InSAR同震形变场模拟 |
3.3 震间断层活动 |
3.3.1 震间断层活动模型 |
3.3.2 InSAR震间形变场模拟 |
3.4 火山岩浆活动 |
3.4.1 火山活动模型概述 |
3.4.2 火山活动与地表形变模型构建 |
3.4.3 InSAR火山活动形变场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14年鲁甸地震同震形变监测-共轭断层破裂模型构建 |
4.1 引言 |
4.2 鲁甸地震背景 |
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1 GPS同震远场形变 |
4.3.2 D-InSAR同震形变 |
4.4 同震位移场模型反演 |
4.4.1 断层模型设计 |
4.4.2 同震滑动分布 |
4.5 讨论 |
4.5.1 滑动分布结果对比 |
4.5.2 库伦应力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渭河盆地震间形变监测-多断层震间模型构建 |
5.1 引言 |
5.2 地质构造背景 |
5.3 SAR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5.3.1 SAR数据的选取 |
5.3.2 单轨道SAR数据处理策略 |
5.3.3 二维速率场分解 |
5.3.4 可靠性检验 |
5.4 渭河盆地活动性分析 |
5.4.1 盆地整体地表形变分析 |
5.4.2 盆地断层活动性分析 |
5.5 渭河盆地中西部地区断层震间模型构建及滑动分布计算 |
5.5.1 滑动分布反演方法 |
5.5.2 高家村-高店断裂及秦岭北缘断裂东段 |
5.5.3 渭河断裂西段及其北部部分断层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hrub泥火山形变监测-复合源体火山模型构建 |
6.1 引言 |
6.2 Shrub泥火山 |
6.2.1 泥火山简介 |
6.2.2 Shrub泥火山活动背景 |
6.3 SAR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6.3.1 SAR数据选取 |
6.3.2 数据处理策略 |
6.3.3 结果及分析 |
6.4 火山模型构建 |
6.4.1 模型选择 |
6.4.2 多干涉对模型计算 |
6.4.3 火山源体积时序变化 |
6.5 讨论 |
6.5.1 火山概念模型 |
6.5.2 火山活动与地震关系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 |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的必要性 |
1.1.2 慢滑移信息探测的意义 |
1.1.3 GNSS研究基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 |
1.2.2 GNSS坐标时间序列时空滤波方法 |
1.2.3 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方法 |
1.2.4 基于GNSS的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 |
2 地球参考框架与水平速度场基本理论 |
2.1 地球参考框架理论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地固坐标系与惯性坐标系转换 |
2.1.3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
2.1.4 ITRF建立与转换 |
2.2 水平运动速度场建立 |
2.2.1 板块构造理论 |
2.2.2 ITRF速度场 |
2.2.3 相对于板块运动的速度场 |
2.2.4 实例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研究 |
3.1 噪声模型及其协方差阵 |
3.1.1 幂律噪声 |
3.1.2 噪声协方差阵 |
3.1.3 线性速度不确定性估计 |
3.2 噪声模型确定 |
3.2.1 功率谱分析 |
3.2.2 极大似然估计 |
3.3 顾及地表质量负荷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研究 |
3.3.1 研究背景 |
3.3.2 GNSS数据来源 |
3.3.3 地球物理资料来源 |
3.3.4 最优噪声模型确立准则 |
3.3.5 质量负荷对谱指数的影响 |
3.3.6 质量负荷对最优噪声模型的影响 |
3.3.7 质量负荷对速度估计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时空滤波及ICA异常信息探测 |
4.1 时空滤波方法 |
4.1.1 区域叠加滤波 |
4.1.2 主成分分析 |
4.1.3 独立成分分析 |
4.2 非高斯性判断 |
4.3 小尺度区域GNSS网三种时空滤波方法比较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时空滤波结果分析 |
4.3.3 仿真实验 |
4.4 基于ICA的川滇地区时空分析及异常信息探测 |
4.4.1 分量顺序确定 |
4.4.2 仿真实验 |
4.4.3 川滇地区共模误差特征分析 |
4.4.4 异常信息探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相对强度指数的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探测与分析 |
5.1 探测方法 |
5.1.1 时空滤波 |
5.1.2 相对强度指数 |
5.1.3 瞬态蠕滑事件概率转换 |
5.2 仿真实验 |
5.3 实例分析 |
5.3.1 Akutan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探测 |
5.3.2 四川省地表位移异常信息探测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多通道奇异谱分析的慢滑移信息探测与分析 |
6.1 探测方法 |
6.1.1 多通道奇异谱分析 |
6.1.2 窗口选择 |
6.2 仿真实验 |
6.3 实例分析 |
6.3.1 Cascadia消减带慢滑移信息探测 |
6.3.2 新西兰Manawatu慢滑移信息探测 |
6.4 本章小结 |
7 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
7.1 地壳形变特征参数 |
7.1.1 水平应变率场 |
7.1.2 基线变化时间序列 |
7.2 芦山地震前后四川省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
7.2.1 研究背景 |
7.2.2 水平速度场分析 |
7.2.3 主应变率场分析 |
7.2.4 面膨胀率场分析 |
7.2.5 最大剪应变率场分析 |
7.2.6 基线长变化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川滇地区CMOCON基准站线性速度估计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及断裂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GPS地壳形变研究现状分析 |
1.2.2 跨断层地壳形变研究现状分析 |
1.2.3 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川滇块体东边界地质构造与断裂活动特征 |
2.1 研究区域的选取 |
2.2 研究区地质构造 |
2.3 研究区主要断裂 |
2.3.1 鲜水河断裂 |
2.3.2 安宁河断裂 |
2.3.3 则木河断裂 |
2.3.4 大凉山断裂 |
2.3.5 小江断裂 |
2.4 块体模型原理 |
2.5 模型参数检验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GPS速度场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水平运动 |
3.1 研究区GPS水平速度场运动特征 |
3.2 研究区地表水平应变场运动特征 |
3.3 基于区域参考框架下的GPS水平形变速度场 |
3.3.1 块体模型拟合速度差分析 |
3.3.2 基于区域参考框架下的GPS水平形变运动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跨断层水准资料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活动 |
4.1 跨断层短水准测量 |
4.2 跨断层水准资料概况 |
4.3 水准数据资料处理方法及流程 |
4.3.1 水准数据处理方法 |
4.3.2 水准数据处理流程 |
4.4 断裂垂直形变时空变化特征 |
4.5 断裂垂直活动特征 |
4.5.1 鲜水河断裂垂直活动特征 |
4.5.2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垂直活动特征 |
4.5.3 小江断裂垂直活动特征 |
4.5.4 研究区域垂直活动特征综合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及地震活动综合分析 |
5.1 研究区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5.1.1 研究区地震活动时空特征 |
5.1.2 震源深度与活动构造的关系 |
5.2 汶川Ms8.0 地震后断裂带应变能积累特性研究 |
5.2.1 跨断层GPS水平剖面计算 |
5.2.2 汶川地震后断裂应变积累和地震危险性 |
5.3 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软件着作权 |
附录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6)长江中游地区壳幔横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区域地质简况 |
1.2.2 研究区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方法的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本原理与方法技术 |
2.1 背景噪声面波层析成像 |
2.1.1 格林函数的提取 |
2.1.2 相速度、群速度频散曲线的提取 |
2.1.3 相速度、群速度正演 |
2.1.4 反演计算 |
2.2 瑞雷面波H/V计算方法 |
2.2.1 H/V基本原理 |
2.2.2 互相关提取 |
2.2.3 瑞雷面波H/V测量 |
2.2.4 H/V筛选标准的确定 |
2.3 远震面波双平面波层析成像 |
2.3.1 传统成像方法的系统误差 |
2.3.2 远震双平面波法基本原理 |
2.3.3 二维灵敏度核函数 |
2.4 面波反演与径向各向异性 |
2.4.1 贝叶斯-蒙特卡洛反演 |
2.4.2 先验模型参数 |
2.4.3 瑞雷面波频散曲线与H/V联合反演 |
2.4.4 瑞雷面波与勒夫面波联合反演 |
2.4.5 径向各向异性 |
第三章 背景噪声与远震数据处理 |
3.1 背景噪声数据处理 |
3.1.1 地震台站分布 |
3.1.2 地震背景噪声数据处理 |
3.2 远震面波数据处理 |
3.2.1 地震事件数据处理 |
3.2.2 计算瑞雷面波H/V |
3.3 面波层析成像 |
3.3.1 背景噪声面波层析成像 |
3.3.2 双平面波层析成像 |
3.3.3 面波群速度和相速度分布图 |
第四章 横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结构及地质意义 |
4.1 研究区地质背景 |
4.1.1 区域地质 |
4.1.2 区域构造 |
4.1.3 区域构造演化 |
4.2 横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结构反演 |
4.3 反演结果及其地质意义 |
4.3.1 横波速度与径向各向异性结构 |
4.3.2 反演结果的地质意义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巴颜喀拉块体东南缘应力演化及鲁甸地震自发破裂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巴颜喀拉块体东南缘应力演化及地震危险性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地震应力演化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2 应力调整与地震发生概率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3 断层自发破裂模拟研究进展与现状 |
1.3 应力演化及地震危险性研究中一些问题及本文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方案 |
1.4.1 应力演化及强震发生概率研究方案 |
1.4.2 地震自发破裂研究方案 |
1.4.3 本文研究内容安排 |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地球动力学模拟方法介绍 |
2.1 地球动力学基本方程 |
2.1.1 基本方程 |
2.1.2 Maxwell模型本构关系 |
2.1.3 FAULTS模型本构关系 |
2.2 有限元方法 |
2.2.1 有限元方法的原理 |
2.2.2 弹性力学的有限元方法 |
2.3 曲线有限差分方法 |
2.3.1 弹性动力学方程在曲线坐标系的表示形式 |
2.3.2 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格式 |
2.4 应力演化及断层错动方式模拟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处理 |
2.4.1 断层的处理 |
2.4.2 模拟地震的发生 |
2.5 断层自发破裂模拟中一些问题的处理 |
2.5.1 断层描述 |
2.5.2 摩擦准则 |
2.5.3 断层格点描述 |
2.6 库仑破裂应力计算 |
2.6.1 计算原理 |
2.6.2 计算方法 |
2.7 小结 |
第三章 巴颜喀拉块体东南缘7级强震序列应力演化对芦山地震的影响 |
3.1 计算模型 |
3.1.1 模型参数 |
3.1.2 模型可靠性检验 |
3.1.3 强震参数 |
3.2 计算结果 |
3.2.1 强震序列库仑破裂应力同震变化对芦山地震的影响 |
3.2.2 库仑破裂应力年变化速率 |
3.2.3 芦山地震震源处的应力演化 |
3.2.4 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破裂空段应力状态分析 |
3.2.5 演化应力场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讨论 |
3.3.2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应力变化和背景地震活动分析强震发生概率 |
4.1 地震发生概率理论模型 |
4.1.1 速率-状态摩擦本构关系 |
4.1.2 Dieterich地震发生概率模型 |
4.1.3 断层摩擦本构参数与应力扰动持续时间确定 |
4.1.4 强震发生概率模型 |
4.2 汶川地震后地震发生率及强震发生概率 |
4.3 芦山地震后地震发生率及强震发生概率 |
4.3.1 应力扰动持续时间确定 |
4.3.2 强震发生概率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芦山MS7.0地震断层破裂方式的数值模拟 |
5.1 龙门山断裂带模型建立 |
5.1.1 龙门山断裂带几何模型 |
5.1.2 模型的底部边界 |
5.1.3 模型的介质参数 |
5.1.4 位移边界条件 |
5.2 流变强度差异对地壳运动速率的影响 |
5.3 芦山MS7.0级地震断层初始破裂点和断层错动方式的数值模拟 |
5.4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鲁甸地震自发破裂模拟 |
6.1 模型 |
6.1.1 计算环境配置 |
6.1.2 断层结构 |
6.1.3 应力状态与动力学参数 |
6.1.4 速度结构 |
6.2 自发破裂模拟结果 |
6.3 鲁甸地震自发破裂影响因素讨论 |
6.3.1 断层几何的影响 |
6.3.2 背景应力场的影响 |
6.3.3 滑动摩擦系数的影响 |
6.3.4 等效平面断层 |
6.4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1.1 介质速度与波速比结构的研究意义 |
1.1.2 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
1.1.3 速度与衰减结构综合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动态 |
1.2.1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2.2 Lg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2.3 地震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2.4 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基于地方震体波的速度与衰减成像研究 |
1.3.2 基于Lg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
1.3.3 基于地震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
1.3.4 基于背景噪声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
1.4 章节安排 |
第一部分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二章 龙滩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
2.1 水库库区三维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
2.2 构造背景 |
2.3 方法与原理 |
2.3.1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
2.3.2 三维Q_P和Q_S层析成像 |
2.3.3 分辨率分析 |
2.4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研究 |
2.4.1 数据 |
2.4.2 一维速度模型的建立 |
2.4.3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
2.4.4 棋盘测试 |
2.4.5 分辨率分析 |
2.4.6 三维V_P和V_P/V_S分布结果 |
2.4.7 研究区地震重新定位 |
2.5 三维Q_P和Q_P/Q_S层析成像研究 |
2.5.1 数据处理与t~*估计 |
2.5.2 检测板测试 |
2.5.3 分辨率分析 |
2.5.4 三维Q_P与Q_S分布结果 |
2.5.5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三峡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
3.1 研究意义 |
3.2 构造背景 |
3.3 数据处理 |
3.4 三维V_P,V_P/V_S,Q_P和Q_S层析成像 |
3.4.1 一维V_P结构反演 |
3.4.2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
3.4.3 t~*估计 |
3.4.4 Q_P和Q_S层析成像 |
3.4.5 分辨率分析 |
3.5 结果 |
3.5.1 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结果 |
3.5.2 Q_P和Q_S层析成像结果 |
3.6 讨论 |
3.7 结论 |
第四章 紫坪铺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
4.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4.1.1 汶川M_s8.0地震震源区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现状及动态 |
4.1.2 紫坪铺水库与汶川M_s8.0地震的关系研究现状及动态 |
4.2 构造背景 |
4.3 数据 |
4.4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
4.4.1 一维速度模型的反演 |
4.4.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
4.4.3 棋盘测试 |
4.4.4 分辨率分析 |
4.4.5 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结果 |
4.5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
4.5.1 t~*测定 |
4.5.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
4.5.3 分辨率分析 |
4.5.4 三维Q_P和Q_S成像结果 |
4.6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
4.7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
4.8 讨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二部分 区域Lg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五章 新疆地区Lg波衰减成像 |
5.1 引言 |
5.2 区域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
5.3 方法与原理 |
5.4 Q_(Lg)层析成像 |
5.4.1 数据处理 |
5.4.2 Q_(Lg)平均值反演 |
5.4.3 棋盘测试与分辨率测试 |
5.4.4 研究结果 |
5.5 讨论 |
5.6 结论 |
第三部分 大尺度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六章 中国大陆地震面波衰减成像 |
6.1 引言 |
6.2 方法原理 |
6.3 数据处理 |
6.4 结果 |
6.5 讨论 |
6.6 结论 |
第四部分 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七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
7.1 引言 |
7.2 方法 |
7.3 从理论数据中提取一维面波振幅 |
7.4 从真实数据中提一维面波振幅 |
7.5 基于模拟数据的二维衰减结构成像 |
7.5.1 参数设置 |
7.5.2 模型反演 |
7.5.3 检测板测试 |
7.6 讨论和结论 |
第八章 中国大陆背景噪声强度时空分布图像 |
8.1 引言 |
8.2 数据处理 |
8.3 结果 |
8.4 讨论与结论 |
第九章 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
9.1 引言 |
9.2 方法与数据处理 |
9.3 结果 |
9.4 讨论与结论 |
第十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计划 |
10.1 结论 |
10.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利用地震背景噪声研究川滇地区强震前后波速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区的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 |
1.1.1 川滇地区地质构造背景 |
1.1.2 川滇地区地震活动概况 |
1.2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震背景噪声方法 |
2.1 地震背景噪声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地震背景噪声方法的早期探索 |
2.1.2 地震背景噪声在层析成像中的应用 |
2.1.3 地震背景噪声在监测波速变化中的应用 |
2.2 地震背景噪声方法的理论基础 |
2.2.1 利用地震背景噪声提取格林函数 |
2.2.2 走时偏移的计算 |
2.2.3 相对波速变化的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资料与数据处理 |
3.1 台站与数据 |
3.1.1 选取的地震台站 |
3.1.2 数据资料 |
3.2 数据处理 |
3.2.1 单台数据预处理 |
3.2.2 互相关计算及叠加 |
3.2.3 走时偏移计算 |
3.2.4 相对波速变化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芦山地震前后介质波速变化特征分析 |
4.1 相对波速变化的时变特征 |
4.2 同震波速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 同震波速变化与GPS应变场的相关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鲁甸地震前后介质波速变化特征分析 |
5.1 同震波速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 2014年4月5日云南永善Ms5.1 级地震对鲁甸地震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进一步的研究 |
6.1 主要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汶川Ms8.0地震近震源区震前形变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震前形变问题的提出 |
1.2 震前形变研究的现状 |
1.3 震前形变机理研究方法的探讨 |
第二章 龙门山地区的地质概况 |
2.1 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地质背景 |
2.2 龙门山断裂带主干断裂带深部构造以及产生变形的动力学背景 |
2.2.1 龙门山断裂带主干断裂带深部构造背景 |
2.2.2 龙门山断裂带变形的动力学背景 |
2.3 龙门山断裂带形变观测能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汶川 8.0 级地震震前形变特征分析 |
3.1 除重力之外的形变特征分析 |
3.1.1 近震源区域地倾斜变化特征 |
3.1.2 沿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的跨断层水准变化 |
3.1.3 GPS观测结果 |
3.1.4 应变情况 |
3.1.5 形变特征总结 |
3.1.6 震前变形特征的讨论 |
3.2 重力变化特征 |
3.3 地形变和重力的特征及两者关系的探究 |
第四章 重力密度的反演计算 |
4.1 重力反演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4.2 三维反演的原理及过程 |
4.2.1 正演的原理 |
4.2.2 重力异常反演的基本原理 |
4.3 重力异常数据的预处理 |
4.3.1 重力网起算基准点不稳定性产生的干扰的消除 |
4.3.2 水文因素引起的重力变化的扣除 |
4.3.3 高程变化引起的重力变化的扣除 |
4.4 反演中存在的问题及尽可能解决的方法 |
4.5 汶川地震近震源区的密度变化的反演结果 |
4.5.1 整个区域的密度变化的时空演化特征与分析 |
4.5.2 局部小区域密度的动态变化与分析 |
4.5.3 关于密度演化特征的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汶川地震前近震源区密度变化特征及机理探讨 |
5.1 关于地下密度变化、重力和地表形变的关系探究 |
5.2 关于汶川地震的形变机理的探讨 |
5.2.1 汶川地震孕育的动力学过程与形变机理 |
5.2.2 汶川地震的孕震机理与形变机理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DEFORMATION RATE CHANGES OF TECTONIC BELTS ALONG BOUNDARIES OF YUNNAN SICHAUN BLOCK AND RELATION TO GROUPED STRONG EARTHQUAKES(论文参考文献)
- [1]岩体力学发展的一些回顾与若干未解之百年问题[J]. 赵阳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1(07)
- [2]流体对断层带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川滇地区若干实例研究[D]. 王志伟.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3]基于InSAR技术的地震构造和火山形变获取及模型解译研究[D]. 牛玉芬. 长安大学, 2020(06)
- [4]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 侯争.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及断裂活动研究[D]. 曾致.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6]长江中游地区壳幔横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D]. 陈军.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7]巴颜喀拉块体东南缘应力演化及鲁甸地震自发破裂模拟研究[D]. 廖力.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8(01)
- [8]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D]. 周连庆.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11)
- [9]利用地震背景噪声研究川滇地区强震前后波速变化特征[D]. 戴宗辉.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6(02)
- [10]汶川Ms8.0地震近震源区震前形变特征的研究[D]. 李媛.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