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大气或溶液环境下辅照活体细胞装置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孙岩[1](2021)在《原子力显微镜轻敲模式下能量耗散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显微术由十六世纪的光学显微镜开始,逐步发展到二十世纪的电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帮助人们不断深入探索微观世界。AFM使用悬臂梁探针来探索微观世界,在轻敲模式下,探针的能量耗散影响相位图和质量因子。探针和试样在接触过程产生的能量耗散反映了试样的表面特性,表现为对相位图的影响;此外,减小系统能量耗散可以增大系统的品质因子,进而提升AFM系统的成像精度和准确性。探针的振动过程以及与试样的接触过程中均有多种因素会引起能量耗散,研究其能量耗散机理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本文在微尺度接触模型以及探针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探针与试样间黏附、塑性变形、液桥和空气阻尼等因素引起的能量耗散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应用振动理论和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了探针的动力学特性。使用点质量模型和欧拉-伯努利梁模型对探针的振动特性进行描述,并证明了上述两种模型在反映探针动力学特性方面具有等价性。阐明了轻敲模式下能量耗散对相位像和品质因子的影响。通过改进AFM系统进行示波器监测和ANSYS软件模拟悬臂梁单侧受限时受迫振动响应,由此首次提出:当探针轻微接触试样表面后,探针的稳态振动响应仍然可以保持近似于正弦曲线的状态,并解释了扫频实验中出现的“截断”现象。(2)定量研究了探针与试样间黏附力对能量耗散的影响。分析了几类经典接触模型的特点,考虑AFM测试的实际工况,选择了适用的接触模型。在不考虑毛细力的情况下,采用JKR接触模型描述了探针与试样在外力作用下的加载-卸载曲线,给出了AFM力曲线中失稳点对应在JKR加卸载曲线的位置。分析了悬臂梁刚度、试样弹性模量对分离力变化的影响规律;通过力曲线实验证明了上述对分离失稳位置判定方法是合理的,计算出在接触-分离过程中由黏附引起的能量耗散;建立了考虑试样粗糙度的接触模型,分析了接触分离过程中由试样粗糙度引起的能量耗散变化。(3)采用塑性接触理论和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试样发生塑性变形引起的能量耗散。提出在探针与试样接触时,仅在表面力的作用下试样表面就会发生塑性变形。在接触分离过程中,加载阶段可以用M-P接触模型中的全塑性接触状态描述,卸载阶段可用JKR模型描述。根据轻敲模式和接触模式下探针-试样的接触特点,给出了塑性变形的影响。讨论了针尖尺寸和试样屈服极限等因素对AFM测量结果的影响,指出在选择探针时应协调测量精度和对试样保护的关系。(4)总结了液桥生成的三种模型,包括液膜挤出模型、液膜流动模型和毛细凝结模型,并计算出在不同湿度下各模型生成液桥的体积。详细讨论了每个模型生成液桥体积达到平衡状态时与所需的时间尺度,结合AFM接触模式、力曲线模式、轻敲模式下探针与试样接触的特征时间,给出了不同操作模式下生成液桥的主要机理并给出液桥对接触模式和力曲线模式测量的影响。建立了液桥体积与能量耗散的关系,计算出AFM轻敲模式在不同环境湿度下由液桥引起能量耗散值的范围。(5)研究了空气黏性阻尼对AFM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黏性阻尼引起能量耗散的方法。通过实验证明了压膜阻尼效应对探针的振动有明显影响,采用自制微米小球探针、常规探针、光梁探针进行扫频实验,讨论了不同类型探针下压膜阻尼的作用机制;讨论了探针倾斜角、针尖高度、微米小球等因素对研究压膜阻尼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类型探针下压膜阻尼模型,其计算值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给出了探针结构设计的合理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充分考虑AFM的实际工况,基于理论计算和实验观察,给出了各类耗散机理及其能量耗散值。这为进一步校核测试系统来提高测试准确性提供了依据;为操作者在使用AFM时对各类操作参数和设定的选取提供理论支持。
孙文强[2](2021)在《自适应光学在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生物荧光显微镜采用荧光标记技术对生物体进行特异性结构和功能成像,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生物成像研究工具。其中光片荧光显微镜在对活体生物长时间高速成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光片显微镜采用照明和成像正交的光路结构,可以对生物样本进行快速片层面照明成像。与传统荧光显微镜相比,成像速度快且没有非焦面荧光成像干扰和光漂白问题。新型双光子光片显微镜进一步地发展了光片显微镜的优势,采用受生物体散射影响小的近红外波段飞秒脉冲光照明,利用扫描器件快速扫描形成的双光子虚拟光片,可以实现对生物深处大视场光片照明成像。但当前先进双光子光片显微镜的高分辨率(1μm)光片照明深度局限在170μm×170μm。这是因为活体生物组织是折射率不均匀的光学介质,双光子照明光在传播到生物组织深处的过程中会受到生物像差的影响,使得双光子照明聚焦光点严重弥散,能量集中度下降,光片厚度显着增加,严重时甚至无法激发荧光成像。针对上述问题,为消除生物像差的影响,本论文将直接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技术应用于双光子光片显微镜照明光路中,开展以下研究工作:针对自适应波前校正和双光子光片显微镜有机结合的问题,根据双光子光片显微镜的扫描特点和生物像差空间等晕区分布特性,提出一种双光子光片和自适应光学分等晕区波前校正成像的结合方法:将双光子光片扫描过程分解为局域扫描和全域扫描两个阶段。其中局域扫描阶段控制在等晕区范围内,以保证正确的波前校正;全域扫描阶段则解决跨等晕区的视场衔接问题,获得大视场下的校正与成像。通过利用高速扫描器件声光梯度可调变焦透镜(Tunable Acoustic Gradient lens,TAG)和倾斜镜扫描双光子焦点实现局域性的等晕区扫描,利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校正此等晕区内的生物像差,并轴向变焦完成不同等晕区的全域扫描校正拼接,在保持薄的高分辨率光片情况下,拼接扫描各等晕区为高分辨率大视场光片;同时提出利用连续可调扩束器,改变入射光束在显微物镜后瞳面处的光束口径,实现了可与自适应波前校正相结合,0.6μm~1.2μm厚度可调的300μm×300μm高分辨拼接大视场光片显微镜。针对双光子光片显微镜照明方向生物深处弱荧光信号难以实现波前探测的问题,提出在双光子光片显微镜照明光路中进行生物像差探测时,利用连续可调扩束器调小显微物镜使用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NA),得到受生物像差影响小的双光子激发焦点,将其作为荧光导星与等晕区解扫描技术相结合,实现同一等晕区内荧光探测信号增强的波前探测方法。为充分利用有限的荧光信号,选择使用开环光路结构和高增益的哈特曼EMCCD相机,并改进质心探测算法为相关探测算法提高应对弱荧光低信噪比下的哈特曼探测能力。在实现全域内不同等晕区的波前探测时,发现使用现有光路结构中的LCOS变焦完成不同等晕区的像差探测时,会使哈特曼探测器中探测到离焦像差,影响哈特曼探测器的探测能力。故提出在激发光路和像差探测光路的共光路部分引入消色差变焦透镜,消除变焦轴向移动探测不同等晕区生物像差时对哈特曼探测能力的影响,实现光片视场扩展下可同时进行波前探测和波前校正。为实现自适应波前校正和波前探测的有机配合,根据生物像差随时间分钟甚至小时级缓慢变化的特点,提出逐等晕区像差探测,保存全部像差后再进行全域内一次性对应各等晕区的波前校正扫描成像的方案。由于生物浅层处像差对于双光子光片影响较小,随着照明深度逐渐增加,像差对双光子光片具有显着影响,且深层处的等晕区大小一般在30~60μm,故对上述300μm×300μm大小的双光子光片实行浅层150μm×300μm不校正生物像差,后150μm×300μm深处由浅及深按照60μm×60μm,60μm×60μm和30μm×30μm的等晕区划分,并给出此21个扫描区域的波前探测和波前校正的扫描实现策略,最终完成单层300μm×300μm大小双光子光片的扫描校正时间为100ms,在完成自适应校正生物像差的同时保持系统快速面成像的优势。结合以上研究,理论分析和计算了自适应双光子光片显微镜系统的设计参数;完成了系统的光学设计,机械设计和控制设计;搭建了自适应双光子光片显微镜系统,并利用荧光微珠,若丹明荧光染料溶液测试了系统的分辨率,扫描视场和自适应波前探测和校正的有效性;最终对DAPI染色受精后48小时的斑马鱼胚胎进行了生物像差自适应校正成像,校正前后成像细节和成像对比度显着提高,实现了直接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在双光子光片显微镜照明光路中的有效应用。以上研究工作使得自适应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在活体生物组织中实现高分辨大视场快速成像观察成为可能,同时为自适应光学在三光子光片乃至四光子光片显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陈敏瑞[3](2020)在《纳米团簇点阵复杂导电网络的电阻输运特性及柔性传感器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密集纳米团簇渗流网络的导电能力对团簇面间距的变化高度敏感这一特性,可被用于构造多种传感器件。若采用柔性材料作为基底,纳米团簇渗流网络可以被用于制造新型的柔性力学传感器。由于在纳米团簇渗流网络中,电子输运同时还依赖于电子内能、隧道结的介电常数等,其电导对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亦会具有一定的响应。因此,基于密集纳米团簇渗流网络还能够获得多功能的柔性传感器件。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可穿戴电子设备呈现出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柔性传感器作为核心部件之一,直接决定了可穿戴设备的功能设计与未来发展。通过遍布全身的多功能传感设备,人们将尽可能多地获取各式各样的数据,以供分析和判断包括周围环境、运动健康、药物治疗等在内的信息。力学传感器,特别是压力与应变传感器在这些数据获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应用环境的特殊性,力学传感器要求应至少对包括触摸、温度等人体皮肤基本感知量作出响应,并进一步扩展到对气压、湿度、振动等更多的感知功能。近年来,可穿戴可植入的力学传感器领域取得了显着的进步。基于纳米技术的柔性可穿戴力学传感器具有尺寸小、轻薄便携、电学性能优异、集成度高、成本低、能耗小等特点,使其成为最受关注的柔性传感器之一。然而,实现柔性可穿戴力学传感器的高分辨、高灵敏、快速响应、低成本制造和复杂信号检测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将低维纳米材料与弹性基底耦合是当前构筑柔性传感器件的普遍方法。本论文采用以紧密间距耦合的方式排列于柔性衬底上的纳米团簇复杂导电网络构造力学传感器。论文实现了多种团簇点阵复杂网络、团簇点阵-柔性基底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案,对团簇点阵复杂导电网络的电子输运特性进行了探讨,并制备出对应变、压力和温度变化具有高灵敏响应的传感单元,探讨了其在气压精确测量、多功能电子皮肤等方面的应用。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通过团簇束流沉积将可控尺寸的金属团簇沉积至叉指电极上。将叉指电极接入微电流监控回路可实时监测纳米团簇薄膜电导的演变,并据此可以控制团簇在衬底上的沉积量,制备出电导精确可控的密集纳米团簇渗流网络。此外,通过调制到微米束径团簇束流的程控扫描沉积,在平行电极间可制备出覆盖率呈定向梯度分布的非均匀纳米团簇渗流网络。二、分析了沉积组装的纳米团簇网络的电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随着温度升高,纳米团簇网络的导电能力有所增强,表明了电子在纳米团簇网络中的量子输运行为。电流-电压曲线的发展符合标度理论,显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由于库仑阻塞作用,使得在较低温度段的曲线存在阈值电压。纳米团簇网络电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证明了:在低温段,电子的输运模式以变程跳跃为主;而在高温阶段,电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更符合热激活隧穿模型。测量梯度纳米团簇网络的电流-电压曲线时,发现了电子输运的不对称性,即电子以较低纳米团簇覆盖区域指向较高覆盖区域方向运动时的电导要远高于反方向时的电导。三、由沉积组装的纳米团簇网络与不同高分子聚合物衬底复合而成的柔性传感单元,能够对触感压力、温度等刺激具有响应特性。随着所选择衬底的机械特性不同,传感单元所表现出的感应能力各不相同。采用杨氏模量较低的PDMS作为衬底的传感单元灵敏度最高可达21.3k Pa-1,且能够分辨0.5 Pa的微小压力,响应时间大约为33 ms。而采用PET薄膜作为衬底的传感单元灵敏度为0.25 k Pa-1,但是在上万次的重复性试验中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响应能力。而传感单元的电导对温度的响应灵敏度约为0.00126 K-1,能够轻易分辨1 K以上的环境温度变化。在同一衬底上下表面对应位置组装传感单元,可以根据温度与触感压力导致同组内传感单元电导的不同变化趋势,分别解耦出温度与触感压力的变化,从而实现传感器的多功能化。将多功能的柔性传感器穿戴于身体表面,能够准确识别人体行为动作,并有效降低传感器对于触感信号的测量失真。四、将传感单元密封于一个参考空腔上可制备用于感应环境气压变化的传感器。当该柔性气压传感器以一层0.05 mm厚的PET薄膜作为衬底时,其灵敏度约为0.13 k Pa-1,分辨率约为0.5 Pa,响应范围约为0-1 k Pa。当以更厚的PET薄膜作为衬底时,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都有所降低,但其测量范围更大。这种分辨率极高的气压传感器能够分辨不同楼层高度的环境大气压之间的差异,因此,气压传感器又可以制作成高度传感器。在作为高度传感器时,其灵敏度约为0.00026 m-1,能够分辨1 m的高度变化。
阎龙[4](2020)在《掺稀土氟化物核壳纳米晶上转换光谱调控与发光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具有发射谱尖锐、反斯托克斯位移大和光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已经成为当今很多领域以及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超分辨纳米成像、信息安全和加密、温度传感、生物标记与诊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多层核壳结构设计的上转换纳米材料体系由于具有调控稀土元素空间分布、设计能量传递过程、调节稀土发光以及改善材料理化特性等优势,已经成为研究稀土上转换发光的重要基质载体。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报道了利用核壳结构设计调控稀土上转换发光的策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思考和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包括调控机理不明确、缺少在纳米尺度调节稀土离子能量传递的方案、核壳结构复杂导致合成难度提高、高浓度掺杂引起发光猝灭等,阻碍了对稀土上转换发光动力学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因此,系统开展如何实现稀土元素纳米尺度空间分布的精细调控、抑制稀土离子浓度猝灭效应、提高光色纯度以及实现多波长激发等研究,对于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科学问题,本论文提出了通过核壳结构设计构建界面能量传递(IET)发光模型,实现了一系列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同时在该模型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稀土离子在纳米尺度上的相互作用。系统研究了高浓度下Er3+的上转换发光现象及内在物理机制,通过引入和优化惰性壳层保护实现了纯Er3+体系的上转换发光。也系统研究了锂基质Er3+的发光特征以及可能的猝灭机制,通过调节核壳结构的壳层厚度等方法,成功实现了Er3+上转换红光发射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的特殊发光现象,并初步应用于温度传感。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深入研究了界面能量传递(IET)发光模型中的能量传递过程与规律。首先根据IET模型构建了双层核壳结构样品,将激活剂和敏化剂分隔在不同壳层,发现Yb3+调制的IET过程可以实现Er3+、Tm3+、Ho3+等的上转换发光,同时发现基于IET的核壳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抑制Er3+的反向能量传递并提高敏化剂掺杂浓度,进而提高发光强度。其次分析了Gd-Eu(Tb)体系的上转换动力学过程,通过对比能量迁移上转换(EMU)和IET两种结构设计的光谱及寿命,证实界面处的Gd3+优先向激活剂传递能量,而不是进行Gd3+离子间的能量迁移。进一步设计并构建了三层核壳纳米结构,利用惰性层厚度精细调控了施主-受主之间能量传递对于空间距离的依赖关系,深入揭示了纳米尺度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的物理机制,在实验上确定了Yb-Er/Tm/Ho、Gd-Eu/Tb、Nd-Yb等稀土离子之间能量传递主要限于1.6-2.1 nm范围内。最后,结合IET机制和能量迁移设计了核壳结构样品,在三层核壳结构的样品中实现了808/980 nm双波长激发的Eu3+、Tb3+上转换发光。并且运用时间门技术在光谱和寿命两个维度上对信息进行了编码译码,为多波长激发的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在信息安全存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2)系统研究了1530/980/808 nm激发下高掺杂Er3+的自敏化上转换发光现象。通过惰性层保护的核壳结构设计,发现增加纳米粒子表面惰性层厚度能够明显增强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和寿命,表明离子之间能量迁移到表面是引起高浓度掺杂Er3+上转换发光猝灭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随着Er3+掺杂浓度提高上转换发光强度提高、发光由绿色渐变为红色,通过光谱强度和激发功率依赖关系确认了1530 nm激发下交叉弛豫过程[4S3/2+4I9/2]→[4F9/2+4F9/2]和[4S3/2+4I13/2]→[4F9/2+4I11/2]是实现上转换红光发射的主要途径。为进一步调控Er3+自敏化上转换发光过程,系统研究了共掺其他稀土离子对于Na Er F4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引入少量Yb3+、Tm3+、Ho3+能够进一步纯化和增强上转换红光发射。最后,通过低浓度-高浓度-惰性层的核壳结构设计,可抑制内部Er3+之间的能量迁移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上转换发光。(3)系统研究了温度场环境下锂基体系红光上转换发光特征与规律。通过调控样品尺寸及惰性层厚度,发现Li Er F4@Li YF4在1530 nm激发下其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即上转换红光(668 nm)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在573 K时增大到室温强度的7.1倍。同时,调控惰性壳层Li YF4的厚度能够改变这种上转换发光热增强的现象。分析认为引起这种异常热增强发光的原因是晶格膨胀减弱了能量迁移造成的能量损失。利用这种独特的光学性质,以荧光比率和温度变化的关系,成功制备了在303-573 K的温度探针。该探针绝对灵敏度高,在573 K时最大绝对灵敏度达到0.1874 K-1,为研发新一代高灵敏度的荧光温度探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隋丽[5](2019)在《模拟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中虫生真菌与植物互作关系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生态系统中物种间存在多种类型的互作关系,其中植物-害虫或者害虫-天敌之间的偏害共栖关系日益受到关注,这些互作关系对作物质量及安全具有潜在的影响。虫生真菌是昆虫的病原性天敌,能够通过破坏昆虫组织或导致其养分缺失使昆虫致死,从而间接对植物起到保护作用,在农业有害昆虫防治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虫生真菌的双重生态学功能已经得到了较多认识,但关于虫生真菌植物内生性的研究仍不够深入,主要是缺乏探讨虫生真菌对植物的响应,以及对二者间互作关系的探究。此外,随着气候变化的逐渐加剧,生态学家对气候变化诱导的物种互作关系作用强度和模式的认识仍然缺乏,尤其是关于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虫生真菌-植物在气候变化条件下作用关系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些知识的认识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农业生态系统中虫生真菌与作物之间的互作关系,为丰富物种互作关系理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深入了解虫生真菌的双重生态学作用,在促进作物生长及有效防控作物虫害发生方面均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研究采用控制实验,以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物种玉米、球孢白僵菌和亚洲玉米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虫生真菌在植物中的定殖规律,以及定殖后对玉米植株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模拟两种主要气候变化条件(增温和CO2浓度增加),从虫生真菌的两条作用途径(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阐释对植物的作用效果,进一步揭示农业生态系统中虫生真菌与植物之间的生态适应性及潜在机制。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球孢白僵菌能够通过多种接种方式(浸种法、灌根法、茎部注射法和叶面喷施法)在玉米植株内定殖,并呈现自下而上扩散的规律性,白僵菌孢子偏好在叶片部位聚集。结果表明,白僵菌的最佳人工接种方式为浸种法和灌根法,最适的接种浓度为1×107个孢子/mL,灌根法定殖检测率最高,为76.7%。球孢白僵菌在玉米不同组织部位上的定殖具有显着差异。各球孢白僵菌接种处理中,均以叶部定殖的白僵菌孢子数量最多,玉米根部仅在浸种和灌根处理中可见少量孢子,而茎部均未观测到孢子定殖。(2)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不同球孢白僵菌施用方式及接种浓度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均具有正效应,玉米植株高度、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中,玉米出苗第14 d,采用浸种法,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液为1×107个孢子/mL时,平均植株高度最高,比对照组增加16.5%;同时,该浓度下球孢白僵菌浸种,玉米苗期叶长、叶宽、叶面积也显着增加,玉米出苗第26 d,叶长、叶宽、叶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9.6%、18.6%和24.4%;还发现球孢白僵菌对玉米生物量、抗性酶活力及营养元素含量均有一定促进作用。此外,通过从植物分离出来的菌株与原始菌株相比较,发现玉米植株对球孢白僵菌的生物学性状(孢子萌发率、产孢量、菌种生长速率和毒力)也有正向作用。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植物与虫生真菌之间是互惠共生关系。(3)增温对植物与虫生真菌相互作用的影响是不对称的,表现在增温使虫生真菌和植物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转变成了偏利共生关系。实验发现,在增温条件下,虫生真菌对植物生长无显着影响,而植物对虫生真菌的生长依然保持积极的促进作用。植物对温度作用的响应十分敏感,表型上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表现为,玉米生长各时期植物高度均显着增加,地上生物量上升(增加6.93%)。另外,玉米植株内两种主要抗性酶(PAL、PPO)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10.79%和10.95%,玉米茎秆中N元素和K元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64%和5.22%。而虫生真菌作为植物内生菌,并没有引起植物表型(植株高度和生物量等)发生改变。反之,在增温条件下,植物仍然可以为虫生真菌提供生存空间及养分物质,并且有利于菌种活力增强。研究揭示了物种间的作用模式能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同时证明了温度是维系植物和虫生真菌之间平衡关系的决定性因素。(4)大气CO2浓度升高增强了虫生真菌和植物之间作用的稳定性,二者依然呈现互惠共生关系。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球孢白僵菌对玉米植株的生长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及提高植株的抗性;同时,玉米植株对球孢白僵菌也具有正效应,有利于菌种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毒力的增加;此外,研究表明白僵菌-玉米共生体对亚洲玉米螟有一定调控作用,共生体对一代、二代亚洲玉米螟个体的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表现为玉米螟取食量、化蛹率、羽化率和产卵量均发生变化,其中羽化率和产卵量变化最显着,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球孢白僵菌处理组比正常条件下对照组分别降低43.02%和42.51%。说明虫生真菌不仅可以直接促进植物的生长,还可以通过对植食性昆虫的间接调控作用,对植物产生叠加的正效应。综上所述,白僵菌能够在宿主植株内呈规律性扩散(自下而上)并定殖,与其形成互惠共生关系。在气候变化条件下(温度和CO2升高),虫生真菌和植物的互作模式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基于物种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变化以及对周边环境生物的作用结果。本研究获得了对虫生真菌在植物中定殖特性及对植物影响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明确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虫生真菌和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本研究为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业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和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提供理论依据,丰富了对农业生态系统中多营养级作用理论的认识,还能够补充传统的生物防治理念,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农业管理措施提供新的思路。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本研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栾秉钰[6](2019)在《等离子体内OH自由基在溶液表面的扩散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在众多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得益于其高效性,而其高效性又源于等离子体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粒子,其存在时间较短,且活性较强,对许多分子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例如:溶液中的ONOOH,HO2,H2O2及许多水合分子等。然而这些活性粒子中能够穿过气液交界面进而达到被处理物的却很少,其中主要有O,O2(a1Δ),O3,OH,氢氧化物和NOx氧化物等。这些活性粒子的形成和相互转化的过程均与OH自由基有关,OH自由基的量直接影响这些粒子的产生,并决定其量的多少,所以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本论文中我们分别在平行场和垂直场的放电模式下,通过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对5 ml的2.0,5.0,10.0,20.0,50.0 mM浓度下的DMSO溶液处理5分钟,处理后的溶液在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分析,分别测量出甲醛和甲酸的浓度,再计算OH自由基的浓度。实验证明了溶液中的OH自由基,并非由放电区域内OH自由基扩散进入溶液,而是由等离子体作用于溶液时在其表面产生的,其含量与等离子体在溶液表面的电势降成正比,生成的OH自由基会转化为长寿命的粒子如过氧化氢等,这些长寿命粒子能够扩散进入溶液。为了增加溶液中OH自由基含量,我们还通过253.6nm的紫外光辅照等离子体处理DMSO溶液,发现在平行场和垂直场处理条件下溶液中OH自由基含量都有所增加,平行场条件下增量尤其显着,由此可知紫外光的辐照能够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从而增加溶液中的OH自由基的含量。大气压冷等离子体(cold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s,CAPPs)和液体尤其是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已被广泛研究并且用于水的净化、化学和纳米材料合成以及医学和生物领域。高活性粒子再将气体等离子体的反应活性转移到溶液中,从而在活体细胞和组织中诱导特定的生化反应。例如,一旦溶液中的活性粒子达到一定浓度,病原微生物将被灭活,细菌生物膜将被去除。虽然这种方法在实验室规模的体外实验中效果突出,但是将等离子体去除细菌生物膜整合到复杂的现实生活系统中,例如水产养殖池,仍然任重道远。这是因为将足够浓度的特定物质输送到大型水族箱中的生物膜覆盖表面,同时将溶液保持在对生物体,比如鱼健康最适宜的温度和pH范围是非常困难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证实了水下等离子体微泡(建立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模式的新型微等离子体反应器产生)充当运输工具,可以有效地将等离子体活性物质输送到人造和活体生物膜上,同时将溶液pH保持在适宜的范围。由此原位产生的等离子体活化水(plasma activated water,PAW)有效地减少了致病生物膜生物量并防止新生物膜的生成。在直径25 cm的鱼缸中,每天不到一分钟的放电,所产生的水下微等离子体气泡可以将足够量的活性氧和氮化合物(reactive oxygen and nitrogen species,RONS)引入到PAW中以去除生物膜,并改善鱼的健康状况。放电产生的RONS主要包括:过氧化氢,臭氧,亚硝酸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等。利用化学试剂模拟PAW并进行生物膜去除实验,结果表明,CAPPs产生的一氧化氮对细菌生物膜的去除,是一种关键的生物活性物质,其能够促进生物膜分散、细胞释放(失去膜屏障)和细胞失活。
王佳[7](2018)在《真空紫外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装置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质谱成像在材料、生物和药学等领域均有很多重要的应用。对样品进行质谱成像分析,能获取样品中不同分子的组成和空间分布信息,从而进一步研究样品的物理、生物和化学现象。现在常用的方法有二次离子质谱(SIMS)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LDI)。SIMS能实现样品中分子碎片(m/z<1000)的亚微米空间分辨的质谱成像;MALDI方法碎片比SIMS方法少,能得到大分子的质谱成像,但是由于基质效应,其商业化的仪器空间分辨率往往大于10μm;因此人们致力于发展同时具有SIMS(亚微米空间分辨)和MALDI(大质量分子探测)优点的质谱成像方法。本小组历时四年多,成功搭建了一台亚微米真空紫外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VUVDI-MSI)装置。本人利用汞蒸气四波混频产生高强度真空紫外光,以此作为解吸/电离源,获得大量样品质谱以及生物组织、单细胞的VUV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结果:(1)将三束共轴激光通过汞蒸气池,利用四波混频产生高强度VUV光(125.3 nm),实现空间分辨率为2×5μm2的真空紫外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通过该仪器对尼罗红和纤维蛋白原β链(FGB)以及果蝇大脑切片进行测试,并与商品化质谱方法SIMS进行比较。这些结果表明VUVDI方法的分子碎片少,灵敏度高,优于紫外光解吸/电离以及SIMS(Bi3+源)方法。(2)获得胆固醇标准样品的VUVDI质谱,以及小鼠食道切片和小鼠受精卵中的胆固醇的质谱成像。发现样品的主要质谱峰来自于胆固醇母体分子,胆固醇分子主要分布在小鼠食道的内壁粘膜上。这些结果表明VUVDI方法为测量组织和细胞中的胆固醇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3)实现500 nm空间分辨的质谱成像,通过对标样和单细胞样品分析,与ToF-SIMS比较,发现VUVDI方法的离子产率、碎片和图像对比度有明显提高。此外,获得VUV光解吸/电离的荧光图像和质谱信号、顺序地检测出混合系统中的不同分子、通过调整激光能量密度获得样品二级质谱信息,并且发现VUVDI的基质增强效应。
殷志斌[8](2018)在《基于激光离子源的飞行时间质谱研制及其在固体分析和单细胞化学—形貌共成像应用》文中认为基于激光电离源的飞行时间质谱作为一门新兴的成像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生物组织中元素和分子的成像领域。但受限于仪器检测灵敏度(采样效率、电离效率、传输效率)以及光学衍射极限(空间分辨率)等瓶颈问题,使之难以跨入到高空间分辨的质谱成像行列中。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用于同时获得微纳尺度形貌及化学信息的新型激光离子源来提高空间分辨率,同时引入激光后电离源以提高电离效率,实现了单细胞中药物分子的高空间分辨率化学-形貌共成像的应用。此外,本论文还介绍了基于激光电离源的飞行时间质谱用于固体样品中的元素和薄层分析、金属有机物元素和分子同时分析、金属结合肽气相合成与相互作用研究等应用。下面简要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内容:1.研制了一台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LDI-TOFMS)以及激光解吸-激光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LD-LPI-TOFMS)。LDI-TOFMS质量分辨本领可达7000,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离效率和避免基质峰干扰,并最终满足单细胞成像的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另一束266 nm激光作为后电离源,并将LD-LPI-TOFMS用于纳米薄层、溶液残渣以及金属合金等实际体系的元素分析中。实验结果表明,LD-LPI离子源可获得亚纳米级的平均溅射率(0.026 nm/pulse),并可用于纳米薄层的厚度测量;对15种镧系元素混合样可获得ng/g检出限以及飞克级绝对检出限,相对灵敏因子为0.5-2.5,可进行残渣元素的无标样半定量分析;对金属合金样品中的痕量元素检出限可低至10-100ng/g。2.研制了一台纳米有孔针尖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Nano-ATDI-TOFMS),可获得亚微米空间分辨率的单细胞化学-形貌共成像。这是因为Nano-ATDI新型离子源兼具高传输效率(高真空下)、高电离效率(157 nm单光子电离)、高空间分辨率(采样光斑近似等于针尖尖端曲率直径)。Nano-ATDI-TOFMS在原黄素纯样上可以获得约350 nm直径、270 nm半峰宽和70 nm深度的弹坑并测得质谱信号,绝对检出限可低至0.44amol。对原黄素点阵镀层(7.5×7.5μm2网格)进行成像,根据16%-84%规则算得该技术的成像分辨率为250nm。在Hela细胞表面可获得平均直径为400 nm的弹坑点阵,并以250 nm/pixel的步距完成了对单细胞中原黄素(喂药浓度为50μM)药物分布的质谱成像。Nano-ATDI源作为仪器离子源的一部分,其自带的AFM扫描功能使该仪器同时具备了高空间分辨率的形貌成像分析能力,因此可实现化学-形貌共成像。此外,还可获得三维重构后的化学成像,大大拓展了质谱技术在微纳尺度下对单细胞进行综合表征的能力。3.首次将氦气辅助高功率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HILI-TOFMS)用于金属酞菁、金属卟啉以及生物多肽的分析检测。通过改变离子源中的He气压,可在同一张谱图上同时获得该分子含有的金属/非金属、特征碎片和分子信息。基于实验结果,提出热扩散解吸机理用来解释在高能激光作用下依然可获得完整分子离子峰的原因。此外,谱图中质子附着现象也为无基质多肽直接分析提供了可能性,使HILI-TOFMS有望成为一种无机/有机/生物质谱多功能一体化的分析方法。4.搭建了一套大气压下激光电离-电喷雾电离源(LI-ESI)用于“裸”金属离子与多肽的气相合成及气相作用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ESI方法相比,通过LI-ESI源可以获得更高气相稳定性的金属结合肽。并结合理论计算提出了一种大气压下激光溅射后的粒子扩散模型及激光电离机理,用于解释大气压下“裸”金属离子的产生以及金属结合肽高气相反应产率的问题。此外,利用LI-ESI方法探究了多肽序列中碱性氨基酸的个数及相对位置对Cu2+结合位点的影响,并根据质子流动模型提出CID碎片断裂机理。LI-ESI方法的开发为金属组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唐丽娜[9](2017)在《纳米传感针的研制及其对生物活性分子和中药调控一氧化氮释放监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和目的传统中医药以其整体治疗及其独特的科学理论而着称于世。中医药在各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上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其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依据中医药理论,针对不同症候,运用不同复方,可使模型动物全脑或着不同脑区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发生变化。虽然这些变化在程度、性质以及作用机理上均存在差异,但说明中医药对调节神经递质及其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样,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源于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药物的直接干预不同,针灸可能是通过激发机体的潜能,启动内在的多种调控机制间接参与作用。针灸作用于穴位,人体穴位与经脉的三维结构处会发生分子事件。因此,研制测定穴位区神经递质水平和分子事件的传感针,对阐明中药和针灸的治病机理意义重大。传感针是以中医针灸针为基体,应用多种现代技术加工制备,赋予了其感知人体微区中的pH值、氧分压、温度、组织胺、钙离子等信息变化的功能,具有中国特色。关于传感针的较早研究多是在传感的表面涂覆高分子敏感膜用于监测信号分子。然而高分子敏感膜修饰层是通过物理吸附到传感针表面的,结合不牢固,且敏感膜厚度并不均匀,影响信号传输。最重要的一点是针刺入体内,高分子敏感膜易脱落。而且此传感表面粗糙,结构不稳,很难实现检测的稳定性。所以需要研制一种更为牢固,灵敏度高,性能足够稳定的传感针。纳米材料具有多个优点:例如比表面积大、催化效率高、吸附能力强、表面活性位点多等。近些年来利用纳米材料特殊性质,研究者将其引入传感器的设计中,目的是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其中,纳米材料石墨烯因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导电性、较强的吸附性能和较快的电子传递速度及优良的电催化活性等相关优势,成为了制备各类传感器的理想材料,在发展新型储能材料、生物器件设计、生物分子检测、生化分析和分子医疗诊断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重视。本研究拟将纳米技术与传统针灸针结合,制备新型纳米材料功能化的传感针,用于生物活性分子如多巴胺(DA)、一氧化氮(NO)的检测及中药调控NO释放监测的研究。用此纳米传感针实时在体监测体内重要生物活性分子,既可以反映中药调节神经递质作用,又可以探究针灸作用于人体穴位过程中产生的活性分子量的变化,为探讨中药或针灸治病机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与结果运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石墨烯或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的针灸传感针,用该纳米传感针实现了对pH、DA的电化学检测和大鼠穴位处NO的实时监测。在此基础之上,应用纳米传感针对四种中药活性成分调控NO释放进行实时监测研究。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纳米传感针的研制及其用于检测神经递质多巴胺首先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合成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Go),采用拉曼光谱法对Go进行表征;然后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一步沉积法将Go还原修饰至针灸针的尖端,得到电化学还原的石墨烯(ERGO)修饰的传感针(G-AN),并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CV)考察修饰前后的纳米传感针的电化学性能。拉曼光谱的结果表明Go合成成功。相比于裸针,G-AN在铁氰化钾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增加,说明ERGO修饰层可以有效加速针灸针表面的电子传递。为了探究G-AN对pH的响应,我们采用开路电位法,对不同pH的磷酸盐缓冲液(PBS)进行测量。实验结果发现采用开路电位法测量的电位几秒钟便达到稳定,随着溶液pH的增加,电位信号负向增加。以pH对电位作图,可以看到在pH为2.0-10.0范围内,两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E=0.0209-0.0299pH,R2=0.9921,线性方程显示传感针对pH响应灵敏度为29.9mV/pH。最后,我们将G-AN用于对神经递质多巴胺(DA)的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裸针,DA在G-AN上的电化学响应明显增强,且在抗坏血酸(AA)共存条件下能够成功区分DA与AA的不同氧化峰,说明G-AN有较好的选择性。在最优条件下,将传感针对DA进行定量的分析,结果显示在1.0×10-7mol/L1.0×10-5mol/L范围内,D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24μM,且将此传感针在PBS溶液中放置一周后或插入鼠脑组织后,修饰层均呈现较好的稳定性。最后采用标准添加法,此传感针实现了人体血清环境中DA的检测。第二部分:纳米传感针活体在穴实时监测一氧化氮首先在铁卟啉和Go水溶液中,加入水合肼与氨水,通过一步还原法制备了卟啉功能化的石墨烯,然后采用扫描电镜,紫外光谱法以及X射线能谱对其进行表征;制备传感针时先在针灸针上溅射一层金颗粒,然后用电化学方法将卟啉功能化的石墨烯沉积于针灸针尖端,针体部分绝缘。制备的传感针结合了石墨烯优越的电化学性能与铁卟啉分子良好的催化性能,实现了细胞水平以及穴位处NO的实时监测。实验结果显示,溶液环境中,NO在此传感针上的电化学响应比裸针明显增强,说明功能化石墨烯修饰层能够有效加速针灸针表面的电子传递。在干扰物存在的条件下能够成功检测NO,说明此传感针抗干扰能力强。在最优条件下,将该传感针用于溶液中NO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5.0×10-9mol/L2×10-7mol/L范围内,NO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3.2nM,将传感针置于1mkcl溶液中保存10天后,其电流信号仍保持在初始电流信号的82%以上,显示该传感针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随后,将此传感针用于细胞水平NO的检测。精氨酸(L-Arg)在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形成NO。实验结果显示,当加入L-Arg刺激细胞时,电流信号明显增大,随时间增长又趋于稳定;而当精氨酸甲酯(l-name)与细胞共孵育后,再加入L-Arg刺激细胞,由于l-name的抑制作用,没有检测到NO的响应电流。没有细胞存在情况下,加入L-Arg刺激,也不会产生电流信号的变化。说明我们制备的功能化的针灸传感针可以实时检测细胞水平NO的释放。在此基础上,利用该传感针在大鼠穴位处进行活体实时NO监测实验,将功能化的传感针分别刺入成年大鼠不同穴位,足三里、曲池和中腕,当加入L-Arg刺激穴位时,发现电流信号明显增加,说明在L-Arg刺激下NO会在穴位处释放并能被实时监测到。作为空白实验,在穴位处加入PBS时,无明显电流信号变化,说明监测到的NO信号是在穴位通过L-Arg的刺激而产生的,实验进一步说明该传感针具有活体实时检测的能力。第三部分:中药活性成分对细胞水平NO释放的影响NO产生或释放异常可能介导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调控NO生理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治疗意义。实验涉及的四种单味药有青藤、益母草、葛根和大蒜,其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为青藤碱、水苏碱、葛根素以及大蒜素。首先观察四种药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人体脐静脉内皮细胞(HUVRCs)培养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与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24h后,用mtt法和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的活性,结果显示不同药物在50μg/ml浓度或者更低浓度对内皮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采用NO还原酶试剂盒方法检测不同药物培养下细胞NO释放水平,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知,青藤碱与水苏碱对HUVRCs中NO释放有抑制的作用,而葛根素和大蒜素对HUVRCs中NO释放有促进的作用。再者,将纳米传感针置于细胞培养皿中,并加入L-Arg刺激,使用电化学三电极系统,实时电流法进行检测不同药物对NO释放电流信号的影响。在药物共孵育的HUVRCs中加入L-Arg刺激,其电流信号与无药物的对照组有明显不同。水苏碱和青藤碱作用组电流明显要小于对照组;而葛根素和大蒜素作用组电流要高于对照组电流。说明此传感针检测的中药调控NO水平结果与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结论1.将纳米技术与传统针灸针相结合,制备了纳米材料功能化的针灸传感针。2.所制备的纳米传感针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修饰层稳定等优点。3.石墨烯修饰的传感针实现了对pH以及神经递质DA的检测,且可以用于血清环境中DA的检测。4.卟啉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的传感针实现了细胞水平以及活体在穴实时NO的监测。5.中药活性成分水苏碱和青藤碱可以抑制细胞中NO释放;相反,葛根素和大蒜素可以促进NO释放。
李和平,于达仁,孙文廷,刘定新,李杰,韩先伟,李增耀,孙冰,吴云[10](2016)在《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研究进展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简要回顾了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和分类,从基础研究和应用两个不同的层面分析了大气压与低气压放电等离子体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就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在生物医学、环境保护、先进材料合成、主动流动控制以及辅助燃烧等典型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包括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在上述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亟待解决的主要科学和技术问题等。基于此,凝练了目前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源基础和应用研究所面临的共性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问题,这对今后该领域开展多学科深度融合的、以应用为导向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在大气或溶液环境下辅照活体细胞装置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大气或溶液环境下辅照活体细胞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原子力显微镜轻敲模式下能量耗散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
1.2.1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
1.2.2 原子力显微镜轻敲模式探针 |
1.3 影响AFM成像的因素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微纳谐振器的尺寸特性及能量耗散 |
1.4.2 TM-AFM下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3 微尺度下的接触问题 |
1.4.4 毛细力对AFM测量的影响 |
1.4.5 黏性阻尼以及压膜阻尼对AFM的影响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AFM动力学特性以及能量耗散与品质因子的关系 |
2.1 点质量模型(谐振子模型) |
2.2 连续梁模型(欧拉-伯努利梁) |
2.3 点质量模型和连续梁模型的等价性 |
2.4 AFM轻敲模式下的相位像 |
2.4.1 AFM轻敲模式下的相位图 |
2.4.2 AFM轻敲模式下的相位成像理论 |
2.5 AFM轻敲模式下的品质因子 |
2.6 AFM非对称条件下梁的振动响应 |
2.6.1 非对称条件下碰撞的简化模型 |
2.6.2 非对称条件下碰撞的ANSYS模拟 |
2.6.3 扫频实验中的截断现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FM中由黏附接触引起的能量耗散 |
3.1 接触中的失稳现象 |
3.2 弹性接触模型 |
3.2.1 Hertz接触理论 |
3.2.2 Derjaguin-Muller-Toporov(DMT)模型 |
3.2.3 Johnson-Kendall-Roberts(JKR)模型 |
3.3 疏水性PDMS材料的制备 |
3.4 不同探针刚度、试样弹性模量的力曲线实验 |
3.5 粗糙度对能量耗散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FM中由塑性变形引起的能量耗散 |
4.1 针尖-试样表面间相互作用力 |
4.1.1 L-J势 |
4.1.2 范德华力 |
4.2 塑性屈服的判定准则 |
4.3 塑性接触模型 |
4.4 力-位移曲线表征塑性功 |
4.5 弹性滞后能量耗散 |
4.6 塑性接触引起能量耗散的计算 |
4.6.1 塑性耗散的数值计算 |
4.6.2 ANSYS模拟计算塑性功损耗 |
4.6.3 接触模型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FM中由液桥引起的能量耗散 |
5.1 毛细力与液膜厚度 |
5.1.1 毛细力的概念 |
5.1.2 液膜厚度的计算 |
5.2 液桥挤出模型 |
5.3 液桥流动模型 |
5.4 毛细凝聚模型 |
5.5 三种液桥形成机制对比 |
5.6 毛细力的计算 |
5.7 针尖-试样分离时毛细力所做的功 |
5.8 AFM不同操作模式下的液桥生成模型及影响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FM中由空气阻尼引起的能量耗散 |
6.1 空气黏性阻尼 |
6.1.1 MEMS在不同环境下阻尼 |
6.1.2 空气黏性阻尼计算 |
6.1.3 空气黏性阻尼引起的能量耗散计算 |
6.2 AFM中滑膜阻尼与压膜阻尼 |
6.2.1 压膜阻尼的相关实验 |
6.2.2 滑膜阻尼 |
6.2.3 压膜阻尼 |
6.3 常规带针尖探针压膜阻尼实验 |
6.4 无针尖探针压膜阻尼研究 |
6.4.1 无针尖探针压膜阻尼实验 |
6.4.2 无针尖探针压膜阻尼计算 |
6.4.3 考虑悬臂梁倾斜角的计算 |
6.4.4 无针尖探针简化模型计算 |
6.5 微米小球探针的压膜阻尼研究 |
6.5.1 微米小球探针的制备 |
6.5.2 微米小球探针等效参数的计算 |
6.5.3 球针扫频实验 |
6.5.4 微米小球压膜阻尼研究 |
6.5.5 微米小球压膜阻尼简化模型计算 |
6.6 常规带针尖探针扫频实验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附件 |
(2)自适应光学在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镜在三维活体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
1.2 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镜的局限性与自适应光学技术 |
1.2.1 生物像差对双光子光片的影响 |
1.2.2 自适应光学技术 |
1.3 自适应光学在生物荧光显微镜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1.4 自适应光学在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镜中的应用难点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结合波前校正和视场扩展的双光子光片激发照明系统研究 |
2.1 引言 |
2.2 结合波前校正和双光子光片视场扩展的方法 |
2.3 像差影响模拟与激发光路自适应系统设计要求 |
2.4 自适应波前校正大视场双光子光片激发照明光路系统设计 |
2.4.1 空间光调制器同时完成像差校正和视场扩展的模拟分析 |
2.4.2 光路结构设计分析 |
2.4.3 系统参数计算分析 |
2.4.4 光路的关键器件选型和光路光学设计 |
2.5 波前校正大视场双光子光片激发照明光路系统实验验证 |
2.5.1 激发照明光路装调与测试 |
2.5.2 荧光成像光路的装调与测试 |
2.5.3 样品槽的设计和组装 |
2.5.4 实验样品的制备 |
2.5.5 系统横向分辨率测试 |
2.5.6 波前校正大视场光片验证实验 |
2.6 小结 |
第3章 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镜像差探测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哈特曼波前探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3.3 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系统中哈特曼探测生物像差难点与解决方法 |
3.3.1 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镜中哈特曼探测生物像差难点 |
3.3.2 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镜中弱荧光的哈特曼探测方法 |
3.4 关键器件的参数设计分析 |
3.4.1 哈特曼波前探测器的参数设计分析 |
3.4.2 变焦透镜的参数设计分析 |
3.5 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镜像差探测光路系统实验验证 |
3.5.1 像差探测光路的设计 |
3.5.2 像差探测光路装调 |
3.5.3 弱荧光波前探测验证实验 |
3.6 小结 |
第4章 自适应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系统研究 |
4.1 引言 |
4.2 变焦透镜实现视场扩展下波前探测和校正的扫描方法 |
4.3 自适应双光子光片系统控制时序与扫描实现分析 |
4.4 自适应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系统的总体设计 |
4.4.1 系统的光学设计 |
4.4.2 系统的机械设计和样品架改进设计 |
4.5 自适应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系统的装调与测试 |
4.5.1 整体光路装调 |
4.5.2 响应矩阵的测量 |
4.5.3 系统自适应功能有效性实验测试 |
4.5.4 共光路变焦透镜扩展视场实验 |
4.6 自适应校正生物像差成像实验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纳米团簇点阵复杂导电网络的电阻输运特性及柔性传感器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团簇及纳米粒子 |
1.2 单电子学 |
1.3 团簇点阵及其复杂导电网络 |
1.4 基于团簇/纳米粒子点阵的传感技术 |
1.4.1 气氛传感器 |
1.4.2 生物传感器 |
1.4.3 力学传感器 |
1.4.4 温度传感器 |
1.5 基于团簇或纳米粒子及其点阵的柔性传感器 |
1.6 本文结构与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纳米团簇点阵导电网络的电子输运特性 |
2.1 引言 |
2.2 密集纳米团簇点阵导电网络的电子输运模型 |
2.3 纳米团簇点阵导电网络结构的制备 |
2.3.1 叉指微电极的准备 |
2.3.2 磁控等离子体气体聚集法制备纳米团簇 |
2.3.3 纳米团簇点阵导电网络结构可控沉积 |
2.3.4 纳米团簇点阵导电网络结构的形态学表征 |
2.4 纳米团簇密集点阵导电网络的输运特性 |
2.4.1 输运性质的测量系统 |
2.4.2 纳米团簇密集网络的电子输运特性 |
2.5 纳米团簇密集网络梯度结构的非对称输运 |
2.5.1 纳米团簇梯度点阵导电网络结构的制备与表征 |
2.5.2 纳米团簇梯度点阵导电网络结构的非对称输运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密排团簇点阵导电网络的多功能电子皮肤 |
3.1 引言 |
3.2 通过多层纳米团簇点阵实现复合传感功能的原理 |
3.3 基于纳米团簇点阵的柔性传感单元的制备 |
3.4 柔性传感单元的显微形态表征 |
3.5 柔性传感单元的力学响应特性 |
3.5.1 柔性传感单元对应变的响应特性 |
3.5.2 柔性传感单元对压力的响应特性 |
3.6 柔性传感单元对温度的响应特性 |
3.7 多功能电子皮肤——基于团簇点阵导电网络的柔性温敏压力传感器 |
3.8 多功能电子皮肤的应用演示 |
3.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密集纳米团簇点阵的气压传感器 |
4.1 引言 |
4.2 纳米团簇点阵气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
4.3 纳米团簇点阵气压传感器的响应特性 |
4.3.1 气压传感器响应特性的测量 |
4.3.2 传感器对气压的响应行为 |
4.3.3 传感器性能调控 |
4.4 高度传感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致谢 |
(4)掺稀土氟化物核壳纳米晶上转换光谱调控与发光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稀土离子的光谱性质 |
1.3 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机理 |
1.4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组成 |
1.5 核壳结构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进展 |
1.5.1 稀土掺杂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及表面改性技术 |
1.5.2 基于核壳结构调控的上转换能量传递过程 |
1.5.3 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应用 |
1.5.4 高掺杂Er~(3+)上转换发光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1 本论文的来源 |
1.6.2 本论文的目的与研究意义 |
1.6.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共沉淀法 |
2.3.2 热分解法 |
2.4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
2.4.1 晶体结构表征 |
2.4.2 透射电镜表征 |
2.4.3 发射光谱 |
2.4.4 荧光寿命 |
2.4.5 变温光谱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界面能量传递(IET)构建与上转换发光调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核纳米粒子的合成 |
3.2.2 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 |
3.2.3 多层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 |
3.2.4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层间厚度的调节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Yb~(3+)调制的IET上转换发光研究 |
3.3.2 Gd~(3+)调制的IET上转换发光研究 |
3.3.3 纳米尺度能量传递研究 |
3.3.4 双波长激发上转换纳米粒子结构设计与发光调控 |
3.3.5 寿命成像防伪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壳结构多波长激发自敏化上转换发光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样品晶体结构与形貌表征 |
4.3.2 高掺体系Er~(3+)的上转换光谱性质 |
4.3.3 纳米粒子表面猝灭现象研究 |
4.3.4 共掺体系发光调控与增强 |
4.3.5 能量迁移研究与发光增强核壳结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锂基质Er~(3+)上转换发光调控及红光热增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核纳米粒子的合成 |
5.2.2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合成 |
5.2.3 制备透射电镜样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样品结构与形貌 |
5.3.2 红光上转换热增强现象研究 |
5.3.3 热增强发光机理探讨 |
5.3.4 温度探针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模拟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中虫生真菌与植物互作关系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虫生真菌与植物作用的直接途径 |
1.2.2 虫生真菌与植物作用的间接途径 |
1.2.3 环境因素对虫生真菌的作用 |
1.2.4 环境因素对植物的作用 |
1.2.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地点及研究对象 |
2.1 研究地点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 |
2.1.2 模拟气候变化的设施 |
2.2 研究对象 |
2.2.1 研究系统 |
2.2.2 植物——玉米 |
2.2.3 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 |
2.2.4 昆虫——亚洲玉米螟 |
第3章 球孢白僵菌在玉米中的定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BbOFDH1-5-GFP在玉米组织内的分布 |
3.2.2 BbOFDH1-5-GFP在玉米组织内的定殖检测率 |
3.2.3 球孢白僵菌不同接种方式对玉米生长的作用 |
3.3 讨论及结论 |
3.3.1 球孢白僵菌在玉米中的定殖规律分析 |
3.3.2 球孢白僵菌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3 虫生真菌在植物中定殖的作用机理 |
3.3.4 小结 |
第4章 增温条件下虫生真菌-植物的互作关系 |
4.1 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 |
4.1.1 实验设计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球孢白僵菌在玉米组织内的定殖检测率 |
4.2.2 球孢白僵菌作用下玉米植株的变化 |
4.2.3 玉米植株对球孢白僵菌的作用 |
4.3 讨论及结论 |
4.3.1 常温条件下植物与虫生真菌之间的互作关系 |
4.3.2 增温条件下植物与虫生真菌之间的互作关系 |
4.3.3 小结 |
第5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虫生真菌-植物互作关系 |
5.1 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 |
5.1.1 实验设计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CO_2浓度变化条件下球孢白僵菌在玉米组织内的定殖检测率 |
5.2.2 CO_2浓度变化条件下球孢白僵菌定殖对玉米植株的作用 |
5.2.3 CO_2浓度变化条件下玉米植株对球孢白僵菌的作用 |
5.2.4 球孢白僵菌-玉米共生体作用下亚洲玉米螟的变化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植物和虫生真菌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5.3.2 植物-虫生真菌共生体对亚洲玉米螟的作用分析 |
5.3.3 大气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植物和虫生真菌之间的互作关系 |
5.3.4 增温及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虫生真菌-植物互作关系影响的差异分析 |
5.3.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
(6)等离子体内OH自由基在溶液表面的扩散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冷等离子体简介 |
1.2 气体放电形式简介 |
1.2.1 电晕形式放电(Corona Discharge) |
1.2.2 弧光形式放电(Arc Discharge) |
1.2.3 辉光形式放电(Glow Discharge) |
1.2.4 介质阻挡形式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 |
1.3 介质阻挡放电特点 |
1.3.1 介质阻挡放电机理 |
1.3.2 典型介质阻挡放电装置 |
1.3.3 介质阻挡放电的应用价值 |
1.4 羟基自由基(·OH)基本概述 |
1.4.1 羟基自由基(·OH)的活性 |
1.4.2 羟基自由基的测量 |
1.4.3 羟基自由基的应用 |
1.5 等离子体对生物细胞的处理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
1.6.1 论文研究内容 |
1.6.2 论文研究目的 |
第二章 介质阻挡放电射流装置 |
2.1 垂直场APGD射流 |
2.2 平行场APGD射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53NM紫外线对放电过程中对OH自由基的影响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方法 |
3.2.1 等离子体放电装置 |
3.2.2 DMSO溶液的制备和检测试剂的处理 |
3.2.3 253.6nm紫外装置的安装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等离子体处理DMSO溶液的产物分析 |
3.3.2 等离子体处理后溶液中OH自由基含量 |
3.3.3 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活性粒子扩散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等离子体气泡:用于分散细菌生物膜的有效载体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方法 |
4.2.1 等离子体放电装置 |
4.2.2 电学和光学特性分析 |
4.2.3 生物膜样品的制备和PAW处理 |
4.2.4 PAW的物理化学性质测量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等离子体微泡用于活性物质的生成 |
4.3.2 来自等离子体微泡和PAW中的NO自由基 |
4.3.3 等离子体微泡用于鱼类皮肤感染的治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真空紫外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装置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论文结构说明 |
第2章 质谱成像(MSI) |
2.1 引言 |
2.2 质谱简介 |
2.3 质谱成像 |
2.4 二次离子质谱成像 |
2.5 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 |
2.5.1 简介 |
2.5.2 横向分辨率 |
2.5.3 基质效应 |
2.6 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 |
2.7 样品制备 |
2.7.1 样品的前处理 |
2.7.2 基质选择和沉积 |
2.8 小结 |
第3章 四波混频产生VUV/XUV光 |
3.1 引言 |
3.2 真空紫外光/极端真空紫外光 |
3.3 四波混频产生VUV/XUV原理 |
3.3.1 双光子共振增强四波混频 |
3.3.2 单光子共振增强四波混频 |
3.4 Ke/Xe气双光子共振增强四波混频 |
3.5 汞蒸气双光子共振增强四波混频 |
3.6 汞蒸气单光子共振增强四波混频 |
3.7 四波混频汞蒸气池 |
3.8 小结 |
第4章 VUV解吸电离/质谱成像实验基础 |
4.1 引言 |
4.2 四波混频激光器系统 |
4.2.1 Nd:YAG固体激光器 |
4.2.2 染料激光器 |
4.2.3 波长校正 |
4.3 电子、离子和VUV光探测及其信号采集 |
4.3.1 电子、离子探测 |
4.3.2 VUV光强探测 |
4.3.3 电子、离子和光信号采集 |
4.4 VUV聚焦光斑大小测量 |
4.5 单束光汞蒸气双光子共振四波混频 |
4.6 小结 |
第5章 微米级空间分辨的VUVDI-MSI装置 |
5.1 引言 |
5.2 装置介绍和实现 |
5.2.1 激光器系统 |
5.2.2 光学透镜系统设计 |
5.2.3 真空和质谱扫描系统 |
5.2.4 电子控制和数据采集 |
5.2.5 样品准备 |
5.3 实验结果 |
5.3.1 VUVDI质谱简单尝试 |
5.3.2 微米级空间分辨的和微米级光斑表征 |
5.3.3 VUVDI质谱与商业化仪器比较 |
5.3.4 指纹的VUVDI质谱成像 |
5.3.5 果蝇大脑切片VUVDI-MSI及与ToF-SIMS结果比较 |
5.4 小结 |
第6章 小鼠食道组织和受精卵内胆固醇VUVDI质谱成像 |
6.1 引言 |
6.2 实验过程和样品处理 |
6.2.1 仪器部分 |
6.2.2 VUVDI-MSI实验参数 |
6.2.3 样品处理 |
6.3 结果和分析 |
6.3.1 小鼠食道组织切片质谱 |
6.3.2 小鼠食道组织切片质谱成像 |
6.3.3 小鼠受精卵中胆固醇的质谱成像 |
6.4 小结 |
第7章 亚微米空间分辨VUV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 |
7.1 引论 |
7.2 实验装置和方法 |
7.2.1 实验流程 |
7.2.2 实验样品准备 |
7.2.3 亚微米聚焦设计和实现 |
7.2.4 实验条件 |
7.2.5 数据分析参数 |
7.3 VUV光荧光检测和亚微米溅射表征 |
7.3.1 荧光成像和质谱同时检测 |
7.3.2 亚微米溅射表征 |
7.4 质谱与ToF-SIMS结果对比 |
7.5 VUV光能量密度对质谱的影响和基质增强效应 |
7.5.1 能量密度对质谱的影响 |
7.5.2 基质增强效应 |
7.6 单细胞质谱成像结果和分析 |
7.7 小结 |
第8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8.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激光离子源的飞行时间质谱研制及其在固体分析和单细胞化学—形貌共成像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况 |
1.1 引言 |
1.2 基于激光离子源的飞行时间质谱简介 |
1.2.1 直接激光电离源 |
1.2.2 直接激光解吸/电离源 |
1.2.3 单光子/多光子激光后电离源 |
1.3 基于激光采样的质谱成像技术发展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激光解吸/电离及激光解吸-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研制 |
2.1 仪器结构与特点 |
2.2 真空系统 |
2.3 激光解吸-激光后电离源 |
2.4 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 |
2.4.1 双场反射式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设计及参数优化 |
2.4.2 离子推斥区及加速区 |
2.4.3 偏转板 |
2.4.4 双场反射器 |
2.4.5 离子检测器 |
2.4.6 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
2.4.7 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的总体设计图 |
2.5 仪器整机及初步调试结果 |
2.6 研究工作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激光解吸-后电离质谱在纳米薄层、溶液残渣及合金中元素分析的应用 |
3.1 激光解吸-后电离质谱用于纳米薄层的深度分析 |
3.1.1 引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2 激光解吸-后电离质谱用于稀土元素分析及绝对检出限考察 |
3.2.1 引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激光解吸-后电离质谱用于金属合金中的元素分析 |
3.3.1 引言 |
3.3.2 实验部分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研究工作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纳米有孔针尖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研制及单细胞化学-形貌共成像应用 |
4.1 引言 |
4.1.1 单细胞整体质谱分析(Proling) |
4.1.2 单细胞质谱成像分析(Imaging) |
4.1.3 单细胞质谱成像的瓶颈问题 |
4.1.4 单细胞化学-形貌共成像的现有技术 |
4.1.5 研究意义 |
4.2 纳米有孔针尖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Nano-ATDI-TOFMS)的研制 |
4.2.1 纳米有孔针尖解吸电离源(Nano-ATDI)的研制 |
4.2.2 仪器整机 |
4.2.3 样品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ano-ATDI-TOFMS用于原黄素PVD镀层的弹坑点阵实验 |
4.3.2 Nano-ATDI-TOFMS用于原黄素PVD镀层的分子成像研究 |
4.3.3 Nano-ATDI-TOFMS用于单细胞成像的弹坑点阵实验 |
4.3.4 Nano-ATDI-TOFMS用于单细胞中原黄素药物的化学-形貌共成像 |
4.4 研究工作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高功率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用于金属酞菁及卟啉分析 |
5.1 引言 |
5.1.1 金属酞菁及卟啉化合物简介 |
5.1.2 金属酞菁及卟啉化合物的常规分析方法 |
5.1.3 研究意义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 |
5.2.2 样品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HILI-TOFMS用于金属酞菁及卟啉化合物分析 |
5.3.2 热扩散解吸机理 |
5.3.3 HILI源中激光能量及波长对离子种类和信号强度的影响 |
5.3.4 HILI-TOFMS用于生物多肽分析 |
5.3.5 HILI-MS、ESI-MS、MALDI-MS及LDI-MS用于金属卟啉分析的谱图比较 |
5.3.6 HILI-MS气压梯度图与ESI-MS/MS (CID)能量梯度图比较 |
5.3.7 HILI-MS逆向用于金属有机物及金属结合肽的气相合成 |
5.4 研究工作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激光电离-电喷雾电离质谱用于“裸”金属离子-多肽的气相相互作用研究 |
6.1 引言 |
6.1.1 气相相互作用的研究意义 |
6.1.2 金属离子-多肽分子相互作用的常规分析方法 |
6.2 实验部分 |
6.2.1 激光电离-电喷雾电离源(LI-ESI)的设计 |
6.2.2 样品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LI-ESI源用于金属结合肽的气相合成 |
6.3.2 多肽/金属盐配比、溶剂pH及LI-ESI激光能量对金属结合肽产率的影响 |
6.3.3 大气压激光溅射后的粒子扩散模型及激光电离机理 |
6.3.4 LI-ESI与传统ESI方法所产生的金属结合肽气相稳定性比较 |
6.3.5 多肽序列中碱性氨基酸个数和相对位置对Cu~(2+)结合位点的影响 |
6.4 研究工作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纳米传感针的研制及其对生物活性分子和中药调控一氧化氮释放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纳米传感针的研制及其用于检测神经递质多巴胺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1.2 实验所用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纳米传感针的制备 |
2.2 纳米传感针对pH的响应 |
2.3 传感针对DA的检测 |
2.4 纳米传感针修饰层的稳定性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纳米传感针研制的表征 |
3.2 纳米传感针对pH的响应 |
3.3 DA在不同界面上的电化学响应 |
3.4 传感针修饰层的稳定性 |
4 讨论 |
第二章 纳米传感针活体在穴实时监测一氧化氮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1.2 实验所用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卟啉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2 NO敏感的针灸传感针构建 |
2.3 NO标准溶液的制备 |
2.4 功能化石墨烯的传感针对溶液中NO电化学检测 |
2.5 内皮细胞NO释放的检测 |
2.6 活体中检测NO的释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卟啉功能化石墨烯的性能 |
3.2 针灸传感针的制备表征 |
3.3 功能化传感针对NO的电化学检测 |
3.4 内皮细胞NO释放的检测 |
3.5 活体在穴实时监测NO |
3.6 传感针修饰层的稳定性 |
4 讨论 |
第三章 中药活性成分对细胞水平一氧化氮释放的影响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1.2 实验所用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的观察 |
2.2 MTT法分析药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
2.3 药物对细胞一氧化氮释放的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药物的鉴别研究 |
3.2 MTT法细胞活性分析 |
3.3 荧光染色法细胞的活性分析 |
3.4 药物对细胞释放NO的影响 |
3.5 药物对细胞释放NO的电化学检测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中药对一氧化氮释放影响研究 |
1 中药的历史 |
2 一氧化氮的发现 |
3 中药对NO的影响 |
4 NO研究对中医药研究的意义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博士研究生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在大气或溶液环境下辅照活体细胞装置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子力显微镜轻敲模式下能量耗散的机理研究[D]. 孙岩.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自适应光学在双光子光片荧光显微镜中的应用研究[D]. 孙文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3]纳米团簇点阵复杂导电网络的电阻输运特性及柔性传感器件应用[D]. 陈敏瑞. 南京大学, 2020(04)
- [4]掺稀土氟化物核壳纳米晶上转换光谱调控与发光机理研究[D]. 阎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模拟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中虫生真菌与植物互作关系的作用[D]. 隋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9
- [6]等离子体内OH自由基在溶液表面的扩散及其应用研究[D]. 栾秉钰. 厦门大学, 2019(07)
- [7]真空紫外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装置及应用[D]. 王佳. 清华大学, 2018(04)
- [8]基于激光离子源的飞行时间质谱研制及其在固体分析和单细胞化学—形貌共成像应用[D]. 殷志斌. 厦门大学, 2018(07)
- [9]纳米传感针的研制及其对生物活性分子和中药调控一氧化氮释放监测的研究[D]. 唐丽娜.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09)
- [10]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研究进展综述[J]. 李和平,于达仁,孙文廷,刘定新,李杰,韩先伟,李增耀,孙冰,吴云. 高电压技术,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