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钟敬文与歌谣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蕊[1](2021)在《钟敬文的客家歌谣研究》文中认为客家歌谣是钟敬文民间文艺研究乃至民俗学研究生涯的重要开端。在其客家歌谣的研究历程中,钟敬文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忱与使命感,其治学思路经历了伊始的以收录文本为重,到转向时的多元视角研究,再到后期对民间与民族的回归与坚守,无不透露着钟敬文对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钟敬文的治学态度也愈发成为后人学习的表率。
董德英[2](2021)在《中山大学《民俗》周刊与早期民俗学发展》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中山大学《民俗》周刊的编辑与出版又是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学术活动与实践。中山大学《民俗》周刊承继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对民众文化的关注,明确了办刊宗旨,初步确定了民俗学学科定位,在当时极其困难的办刊环境下,培养了一大批民俗学者和民间文化热爱者,影响并带动了其他地区的民俗研究活动。《民俗》周刊刊发的文章既有珍贵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也有民俗学问题的理论思考与研究。《民俗》周刊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文化宣传等方面展示了早期民俗学发展状况,也开启了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的新征程。
王璟,李宗刚[3](2020)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文学类课程设置探析》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文学受文学革命影响而蓬勃发展,积极承担启蒙使命,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多所大学开设了民间文学类课程。这些课程真实地反映了民间文学教育在其草创之初的积极探索状态,彰显了民间文学多重的价值和强大的影响。挖掘这一时期民间文学类课程史料,总结民间文学教育的发展特点,评价其所取得的成就并探索深层原因,这对于在新时代积极推进民间文学类课程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高校民间文学教育优势,推动民间文学发扬光大,具有重要意义。
钟俊昆,刘芸芸[4](2020)在《钟敬文的客家民间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和北大歌谣学运动的影响下,钟敬文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搜集和整理客家歌谣。他早期对客家民间文学的研究不仅影响了他后来的学术研究,而且推动了我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发展。钟敬文的学术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客家民间文学研究方法,提出的许多观点,对当今探讨客家民间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经验,以及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仍然具有意义。
买买提加帕尔·吐尔地巴衣[5](2020)在《劳动歌谣与民间生产技艺研究 ——以《中国歌谣集成_新疆卷》为例》文中指出民间歌谣是中国民间文学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歌谣是民间歌谣的重要样式,是我国人民长期劳动和集体生活的结晶。劳动歌谣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呼喊号子,而是劳动者自己所从事的劳动的态度,劳动者在劳动中当场发挥,即即兴创作的艺术创作。劳动歌谣是一种由体力劳动直接激发起来的民间歌谣。劳动歌谣不仅是人民的一种口号,而是蕴含着劳动人民创造的美妙的民间生产技艺。中国劳动歌谣呈现出中国人民漫长的劳动过程中创造的生产方式,及其劳动歌谣的内容蕴含着美妙的民间技艺。研究劳动歌谣可以挖掘中国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及其民间技艺,也能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文化建设过程。本文对《中国歌谣集成-新疆卷》中的劳动歌谣加以阐释,并对劳动歌谣中呈现出来的民间技艺进行初步的探讨。全文除了结论外,共计四个部分。绪论,内容包括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本文的创新之处,资料来源等。第一章,主要分析民间劳动歌谣呈现出的生产技艺丰富性。本章是分为四节内容,按照劳动歌谣的分类,分别论述为农业歌谣与农业生产技艺,狩猎歌谣与农牧业生产技艺,狩猎技艺,林业歌谣与伐木,搬运技艺,畜牧歌谣与畜牧技艺等,并指出劳动歌谣中蕴含了比较丰富的有关民间生产技艺内容。第二章,阐述了劳动歌谣中民间生产技艺的科学性。本章是论文的重点和难点。探析劳动歌谣中蕴含着的民间生产技艺的科学知识、科学生产依据和科学价值。劳动歌谣表达了劳动人民依靠自己的实际劳动经验,在生产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劳动生产并创造新的工业技术。为民间生产技术规范已经向科学升华到永远不会消灭的源头。第三章,本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反思并总结民间生产技艺在劳动歌谣中保存,传承。认为劳动歌谣是传承民间生产技艺的途径之一,进一步分析和具体论述劳动歌谣在发扬并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
刘璐[6](2020)在《《歌谣周刊》研究》文中指出《歌谣周刊》作为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第一部专业的刊物,从1922年12月17日创刊至今已接近百年,但它依然光彩照人。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尤其是新文学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歌谣运动,包括其文化产物《歌谣周刊》所体现的民主、科学和民族觉醒意识深深激励和鼓舞着现代的莘莘学子。笔者将通过讨论《歌谣周刊》缘起的背景与刊物之间的关系,厘清时代背景对刊物产生的影响。歌谣运动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分支,其蕴藏的自由民主、思辨批判的启蒙思想对它的创刊精神、搜集歌谣的倾向、讨论和同情民间歌谣中的社会群像的影响值得研究;同时也要考虑歌谣运动的政治抱负、文学观念和艺术审美对刊物的学术倾向和文艺审美机制的影响。其次,作为一部学科刊物,早期学者在采集、整理、分类歌谣时候的困境和解决办法,为以后研究学者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整理知识分子和学者主动探讨《歌谣周刊》中歌谣研究引发的热潮,为其之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然后,从其“民间性”的特点介入,从“民间性”体会其民间文学的创作特征和思想内涵;同时关注《歌谣周刊》中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和“民俗”中来体会《歌谣周刊》的实质内核“民间性”。最后从其“学术的”和“文艺的”创刊目的来论证刊物的价值意义。一方面肯定其在学术领域的成就主要在于对民俗学资料搜集,另一方面鼓励《歌谣周刊》的文艺审美价值来自于以刘半农为主体,追求歌谣文艺审美,同时以新诗取法于歌谣创作来推动新诗革命的学者。通过以上的探讨来把握《歌谣周刊》对中国的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从而为我国当前的民间文学研究注入新的生命活力。所以,《歌谣周刊》对于我国学科史和文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民间文学,一方面自主自主结合中国的民间特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学理论成果,比如“古史辨派”、“双重文学观”等等;另一方面通过描写乡村民俗、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存状况的歌谣,为新文学开拓了新的艺术视野,扩大了新文学创作的题材范围,丰富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内容;而且新诗以歌谣作参考跳出了格律的框架,挣脱了语言的束缚,使方言入诗成为新诗革命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由于民间歌谣本身依靠人民的特性,更是直接推动了新诗界出现民歌体叙事诗。所以,研究《歌谣周刊》的价值意义就在于此,不仅仅是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的纪念,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现实的价值导向意义,即引导民间文学学科发展重心重回资源搜集、调查、研究、采风的初心,缓解当前无人关注民间文学资源的尴尬处境。
魏蒙[7](2020)在《《歌谣》周刊中的儿歌研究 ——以《歌谣》周刊第一册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五四时期,北京大学以《歌谣》周刊为阵地,掀起了征集民间歌谣、研究歌谣的热潮。《歌谣》周刊是歌谣运动的产物,收集有丰富的民间歌谣和歌谣研究资料。歌谣运动是“五四”知识分子新诗民间化探索的有益尝试,现今重新审视这场五四时期的歌谣运动,研究《歌谣》周刊,对于思考民间歌谣与新诗的关系、民间歌谣与现代大众思想启蒙研究都有着较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歌谣》周刊第一册(1922年-1924年,共48期)的儿歌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五四时期民间儿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探究其与五四时期大众思想启蒙、儿童现代教育以及“五四”白话新诗的语言和审美趣味的关联及其意义。论文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关于北大歌谣运动和《歌谣》周刊的介绍,梳理北大歌谣运动的历史概况,包括歌谣运动的产生、发展、落潮的历史过程及歌谣研究会和《歌谣》周刊的相关情况。通过对《歌谣》周刊第一册中儿歌的整理研究,以表格形式呈现相关数据,具体介绍、分析儿歌的征集情况和内容特色。第二章主要是探究《歌谣》儿歌对“五四”大众思想启蒙的意义。此章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梳理歌谣运动与清末民初语言运动的联系,分析歌谣运动与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的相互关系。第二部分分析儿歌对“五四”大众思想启蒙的影响,阐释儿歌体现的儿童个体意识和儿歌中反映的妇女问题,揭示儿歌对于大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启发民智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的内容是关于儿歌与儿童现代教育问题的探讨,儿歌表现形式生动活泼,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对儿童的日常生活知识教育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第三章分析儿歌与“五四”白话诗歌语言的关系。儿歌的语言生动活泼,是“五四”白话新诗语言的重要资源之一。以白话口语入诗的儿歌语言,增强了白话新诗语言的大众性与表现力。另外,自然的节奏韵律与可歌唱性特征的儿歌对白话新诗的音乐形式产生重要影响,为白话新诗突破旧传统的束缚,形成自然和谐的节奏韵律提供了重要助力。第四章探讨了儿歌与“五四”白话新诗的审美趣味。儿歌自由活泼的文体、生动多趣的表现方法、率真朴实的情感特征构成其独特的审美性,刘半农、胡适等“五四”白话诗人积极向民间儿歌取法,丰富了“五四”白话新诗多样化的文体形式和表现手法,儿歌的率真朴实丰富了白话新诗的诗歌内质,对早期白话新诗的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何玉立[8](2020)在《贾平凹小说与戏曲民歌的互文研究》文中认为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较为受关注的作家之一,学界对其小说创作研究已经呈现较为完备的趋势。因此,本篇论文引入“互文性”相关概念研究贾平凹小说中出现的戏曲和民歌,以期从此切入点探索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内在基点和审美内涵,更以贾平凹小说互文性在戏曲民歌上的体现,来寓目整个当代文学中互文性的魅力所在。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贾平凹小说中戏曲和民歌的互文:首先从戏曲和小说的关系开始切入,论说贾平凹小说与戏曲的互文关系。戏曲与小说相结合的传统由来已久,亦跟贾平凹个人作为一个陕西人的戏曲选择有关。而在《秦腔》中戏曲的互文叙事极大地为小说增光添彩,秦腔在主题氛围的营造上有着助力作用,且作家巧妙借用秦腔“戏中戏结构”揭示小说中人物心理变化和情节发展,此举将戏曲秦腔完美地融合进小说行文中,文曲之间呈现出一派和谐之势。其次从民歌的角度分析贾平凹小说与民歌的互文关系。民歌与文学的关系肇始久矣,而在五四时期的“歌谣运动”又将其发展向前推进。以戏曲类推,民歌的互文叙事主要体现在民歌长于歌唱抒情的特征对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情节构筑和氛围营造方面的襄辅之功。所以纵然民歌在贾平凹小说中出现不多,却也成为其小说特色之一。最后在前面两部分戏曲民歌的互文叙事之上,可进一步探索贾平凹小说与戏曲民歌互文的功能意义。针对互文性的特性,主要是对互文本的传承和对受文本的创新意义,因此此部分又分为两方面,一是以戏曲和民歌为代表的民间文学视域下的多种意蕴,在地区精神文化、民俗特色和地域风貌的传承和延续上功不可没。二是戏曲和民歌对于小说的叙事和审美有一定的创新。戏曲和民歌的介入使得小说叙述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叙述接受上也对读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与此同时更对贾平凹小说的语言、内容和审美风格有提升空间。由于互文性本身的性质和机制,对于读者的要求颇高,是以其内在局限性也值得深思。
岳永逸[9](2020)在《“土着”之学:司礼义的中国民俗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年来,外国学者关于中国民俗的研究始终与中国学者的民俗学有着深度互动。这就有必要将中国民俗学定义为研究中国民俗的一门科学,从而拓展其范围,丰富其内涵。在现代中国民俗学运动中,1936—1949年生活在中国北部的司礼义(Paul Serruys)就是这样一位重要的民俗学家。作为一名传教士,他将学术研究视为一种对神的崇拜,并追求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在大同城南乡村方言的调查研究中,口传的谜语、儿歌、故事等对他日显重要,进而对桑干河畔数十个村庄的诸多民俗事象展开了深入调研。遵循人类语言习得是从声音开始的基本规律,其关于当地婚俗、谜语、儿歌和故事等的研究不但重视方言,还逐一标注方音的国际音标、进行语法注释,再译成英文或法文,展开比较与诠释。他既能看到儿童谜语和成人谜语、儿童故事和成人故事这些不同文类内部的差异,也能洞察这些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互文性;既能看到在孩童中流传的相互戏谑的绰号之类韵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也能洞悉韵语故事和儿童故事之间的连带性。这些将语境和文本有机结合的研究,始终是在与中外学者相关研究对话基础上展开的。其民俗学浓厚的方言学色彩,使得将之视为"方音民俗学"抑或柳田国男所言的"土着之学"也不为过。不仅如此,司礼义的"土着"之学也促使我们反思究竟何为民俗学,并有助于直面明显充满焦虑却又俨然"显学"的东亚诸国的非遗民俗学。
陈燕玉[10](2019)在《论北大《歌谣周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大《歌谣周刊》创刊于1922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在新旧学术体系转型的特殊时期应运而生。当时最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以其为阵地发表文章、研讨学问、传播思想,北大《歌谣周刊》成为现代学术体系建立的重要源头之一。《歌谣周刊》的主旨是研究和保存民间文化,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与当下非遗学科完全重合,可以说《歌谣周刊》是现代非遗学科在中国本土的重要源头。本论文则以《歌谣周刊》为中心,通过周刊参与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调查、整理、研究的成果,从中总结出他们的研究对于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提供有益的经验。
二、钟敬文与歌谣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钟敬文与歌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钟敬文的客家歌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结缘: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 |
第一,“五四”背景下歌谣运动的召唤。 |
第二,生活环境的渲染。 |
第三,对客家歌谣生活语境的考察。 |
二、转向:研究视角的多元化 |
三、回归:回到民间的坚守 |
(2)中山大学《民俗》周刊与早期民俗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众情怀:《民俗》周刊承继《歌谣》周刊 |
二、编辑与出版:《民俗》周刊艰难前行 |
三、学科雏形:《民俗》周刊与早期民俗学发展 |
四、结 论 |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文学类课程设置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间文学勃兴的使命阐释与民间文学类课程的研究价值 |
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文学类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
三、民间文学类课程的效果评价 |
第一,民间文学教育与时俱进,积极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
第二,民间文学学科的交叉性使得民间文学类课程显示出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势。 |
第三,民间文学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开放性特点对专业人才的自然选择。 |
四、结 语 |
(4)钟敬文的客家民间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钟敬文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学术缘起与理论来源 |
(一)生活经验与学术经历规约着钟敬文早期客家民间文学的收集与整理 |
(二)生活环境与氛围促成钟敬文收集客家山歌 |
(三)钟敬文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资料来源与理论方法 |
二、钟敬文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 |
(一)秉持客家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三个原则 |
1. 全面搜集 |
2. 忠实记录 |
3. 慎重整理 |
(二)倡导对客家民间文学进行多角度的综合研究 |
(三)强调客家民间文学研究应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
(四)反映客家劳动儿女的爱情观以及客家妇女的特征 |
三、钟敬文客家民间文学学术研究的影响 |
(一)对20世纪20年代歌谣学运动的影响 |
(二)对民间文学本身发展的影响 |
四、钟敬文客家民间文学学术研究亦有不足之处 |
结语 |
(5)劳动歌谣与民间生产技艺研究 ——以《中国歌谣集成_新疆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劳动歌谣的综合性研究 |
1.2.2 相关民间技艺的研究 |
1.2.3 相关劳动歌谣与民间生产民俗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资料来源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劳动歌谣中生产技艺的丰富性 |
2.1 劳动歌谣中的农牧业生产技艺 |
2.1.1 劳动歌谣中农业生产技艺 |
2.1.2 劳动歌谣中的畜牧业生产技艺 |
2.2 劳动歌谣中的狩猎、林业生产技艺 |
2.2.1 劳动歌谣中的狩猎生产技艺 |
2.2.2 劳动歌谣中的林业生产技艺 |
2.3 劳动歌谣与织绣技艺 |
2.3.1 劳动歌谣中的刺绣技艺 |
2.3.2 劳动歌谣中的织毛技艺 |
2.4 劳动歌谣中的营造技艺 |
2.5 劳动歌谣中的制皮技艺 |
3 劳动歌谣中民间生产技艺的科学性 |
3.1 劳动歌谣中的民间生产技艺是生产知识的总结 |
3.2 劳动歌谣中的民间生产技艺的科学性分析 |
3.3 劳动歌谣中民间生产技艺的科学价值 |
4 劳动歌谣中民间生产技艺的传承性 |
4.1 劳动歌谣与民间生产技艺的保存 |
4.2 劳动歌谣与民间生产技艺的传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相关民间生产技艺的歌谣 |
附录1 :相关农牧业生产技艺的劳动歌谣 |
附录2 :相关林业与狩猎生产技艺的劳动歌谣 |
附录3 :手工业技艺的劳动歌谣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歌谣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2 《歌谣周刊》的创刊缘起 |
2.1 《歌谣周刊》与歌谣运动 |
2.2 《歌谣周刊》中的歌谣观 |
3 《歌谣周刊》与歌谣的采集整理 |
3.1 《歌谣周刊》中歌谣的采集整理 |
3.2 《歌谣周刊》的采集整理原则 |
3.3 《歌谣周刊》的采集整理困难 |
4 《歌谣周刊》中歌谣分类与内容研究 |
4.1 《歌谣周刊》中歌谣的分类 |
4.2 《歌谣周刊》的歌谣内容研究 |
5 《歌谣周刊》中的“民间性” |
5.1 歌谣创作的“民间性” |
5.2 歌谣中的“民生”和“民俗” |
6 《歌谣周刊》的价值意义 |
6.1 学术的价值:民俗学意识的萌芽和资料积累 |
6.2 文艺的价值:新诗的创作取法的来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歌谣周刊》总选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歌谣》周刊中的儿歌研究 ——以《歌谣》周刊第一册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二、《歌谣》周刊相关研究概述 |
(一) 北大歌谣运动研究 |
(二) 《歌谣》周刊研究 |
(三) 歌谣与新诗的关系研究 |
(四) “五四”儿歌研究 |
第一章 《歌谣》周刊中的儿歌概况 |
第一节 北大歌谣运动的兴起与《歌谣》周刊 |
一、北大歌谣运动的发生 |
二、歌谣研究会与《歌谣》周刊 |
第二节 《歌谣》周刊中的儿歌 |
一、《歌谣》周刊儿歌概览 |
二、《歌谣》周刊儿歌分类 |
第二章 《歌谣》周刊儿歌与“五四”启蒙教育 |
第一节 歌谣运动与清末民初语言运动 |
一、歌谣征集与国语变革 |
二、走向民间的时代歌谣 |
第二节 《歌谣》周刊儿歌与“五四”大众思想启蒙 |
一、儿童个体意识的发现 |
二、妇女问题折射“人”的意识 |
第三节 《歌谣》周刊儿歌与儿童现代教育 |
一、日常生活知识教育 |
二、人生价值观的启蒙 |
第三章 《歌谣》周刊儿歌与“五四”白话诗歌语言 |
第一节 《歌谣》儿歌与现代白话诗歌语言 |
一、活泼多趣的儿歌语言 |
二、清新真切的叙事语言风格 |
第二节 《歌谣》儿歌与白话新诗音乐形式 |
一、自然的节奏韵律 |
二、歌唱性特征 |
第四章 《歌谣》周刊儿歌与“五四”白话诗歌的审美趣味 |
第一节 自由活泼的文体 |
一、自由自在的民间情趣 |
二、多样化的新诗体式 |
第二节 生动多趣的表现方法 |
一、譬喻、拟人和白描 |
二、白话新诗对儿歌的艺术借鉴 |
第三节 率真朴实的情感特征 |
一、真挚自然的抒情 |
二、童真童趣的诗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贾平凹小说与戏曲民歌的互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曲相和:与戏曲的互文 |
第一节 戏曲的文学浸染 |
第二节 戏曲的互文叙事 |
第二章 文谣相融:与民歌的互文 |
第一节 民歌的文学渊源 |
第二节 民歌的互文叙事 |
第三章 贾平凹小说与戏曲民歌互文的功能意义 |
第一节 延续:民间文学下的多重意蕴 |
第二节 创新:叙事多变与审美提升 |
第三节 互文性的局限和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作者硕士阶段科研成果、获奖情况一览表 |
(9)“土着”之学:司礼义的中国民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为中国民俗学 |
二学术研究:一种崇拜 |
三直面民俗资料的无心插柳 |
四民俗资料的方言属性 |
五自治的民俗:不同文类的互释 |
六非自然的状态:成就及不足 |
七“土着”之学 |
八民俗学为何?东亚的焦虑 |
(10)论北大《歌谣周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写作思路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一章 《歌谣周刊》的创刊和发展过程 |
第一节 创刊背景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潮流 |
二、西学东渐 |
三、歌谣征集处与歌谣研究会的促进作用 |
第二节 创刊、发展和停刊 |
一、《歌谣周刊》的创刊 |
二、《歌谣周刊》的中断与恢复 |
三、《歌谣周刊》的停刊及影响 |
第三节 参与主体 |
一、主要参与者 |
二、一般撰稿者 |
三、社会呼应者 |
第二章 《歌谣周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搜集 |
第一节 《歌谣周刊》调查与搜集非遗文本的原则与方法 |
一、《歌谣周刊》搜集非遗文本的原则 |
二、《歌谣周刊》搜集非遗文本的方法 |
第二节 《歌谣周刊》搜集所得非遗文本的类型 |
一、内容分类 |
二、地域分布 |
第三节 《歌谣周刊》所存非遗文本的独特价值 |
一、非遗自然变异性所造成的保护困难 |
二、《歌谣周刊》文本对变异性的弥补 |
第四节 妙峰山香会调查实践个案分析 |
一、妙峰山香会调查活动源起 |
二、妙峰山香会调查方法实践 |
第三章 《歌谣周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多维度的理论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法 |
二、地理空间研究法 |
三、整体性研究法 |
四、母题研究法 |
第二节 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理论贡献 |
一、顾颉刚孟姜女研究的贡献 |
二、顾颉刚孟姜女研究的影响 |
第四章 《歌谣周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与地位 |
第一节 《歌谣周刊》开启了近代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 |
第二节 《歌谣周刊》初步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原则 |
第三节 《歌谣周刊》奠定了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范式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歌谣周刊》目录 |
附录二:歌谣选录(收集歌谣) |
附录三:歌谣集录(歌谣汇编)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钟敬文与歌谣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钟敬文的客家歌谣研究[J]. 张蕊.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04)
- [2]中山大学《民俗》周刊与早期民俗学发展[J]. 董德英. 民俗研究, 2021(02)
-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文学类课程设置探析[J]. 王璟,李宗刚. 民俗研究, 2020(04)
- [4]钟敬文的客家民间文学研究[J]. 钟俊昆,刘芸芸. 中华文化论坛, 2020(04)
- [5]劳动歌谣与民间生产技艺研究 ——以《中国歌谣集成_新疆卷》为例[D]. 买买提加帕尔·吐尔地巴衣.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6]《歌谣周刊》研究[D]. 刘璐.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歌谣》周刊中的儿歌研究 ——以《歌谣》周刊第一册为中心[D]. 魏蒙.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贾平凹小说与戏曲民歌的互文研究[D]. 何玉立.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9]“土着”之学:司礼义的中国民俗学研究[J]. 岳永逸. 民族文学研究, 2020(01)
- [10]论北大《歌谣周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D]. 陈燕玉.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