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和Ti双注入H13钢抗腐蚀钝化层的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徐雷[1](2012)在《高温离子注入工艺对钢表面氮注入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研究了高温氮离子注入工艺对钢表面形貌、相组成、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间断注入和降低束流的方法可以控制4135钢和H13钢表面的温升效应,在提高钢材表面性能的同时,避免了由于高温使得钢材表面发生回火而降低材料性能的发生。(2)在高温条件下,M2钢表面组织不均匀性氮离子注入层的性能有显着的影响。合金元素富集区和合金元素贫乏区相比,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合金元素富集区的硬度值均高于合金元素缺乏区的硬度值。合金元素富集区的注氮层的深度和浓度均高于合金元素贫乏区的。(3)4135钢经过高温注氮处理后,4135钢中形成了Fe4N硬质相,4135钢表面的显微硬度提高。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4135钢的注氮改性层的深度有所增加,但氮元素浓度峰值并未改变。在干摩擦条件下,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4135钢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逐渐降低。(4)H13钢经过高温注氮处理后,H13钢表面发生了固溶强化,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H13钢表面的显微硬度逐渐增加,注氮改性层的深度和氮元素峰值浓度均有所增加,氮元素的浓度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扩散特征。在干摩擦条件下,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 H13钢的磨损率逐渐降低,耐磨性能逐渐提高。与基材相比,经过注氮处理后,H13钢表面的摩擦系数降低,但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摩擦系数没有发生变化,H13钢的减摩性并未得到改善。
鞠慧[2](2011)在《H13钢回火处理及气体渗氮工艺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铝型材在建筑、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都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化的铝型材大量生产中,大部分采用挤压生产。挤压模具工作时直接与高温锭接触,同时承受高温、高压、剧烈摩擦等作用,工作条件极其恶劣,模具极易因磨损和疲劳而失效,这使得模具的使用寿命明显下降。H13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热作模具钢,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和表面改性处理,可使模具芯部保持足够好的强韧性,表面具有高硬度、耐磨、耐疲劳等性能。本文系统研究了气体渗氮前回火处理、渗氮工艺对H13钢芯部和表面渗氮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由于回火处理对H13钢的芯部组织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对回火过程中的温度和次数的二元控制,采用显微组织分析(OM)和硬度分析探讨了H13钢在不同回火状态下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对两种不同的渗氮工艺进行了测试分析。然后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分析了回火状态对渗氮层的深度、组织形貌、硬度以及相组成的影响。最后,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气体渗氮实验,综合分析比较了各工艺参数对渗氮层质量的影响,得到优化的渗氮工艺。研究发现,H13钢的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H13钢经1030℃淬火后,不仅在高温(560℃、600℃)回火,而且在中低温(350℃)回火后也可达到较佳的硬度,强韧性较好。二次回火比一次回火性能更佳。两种渗氮工艺相比,工艺1的渗氮深度比工艺2大,并且表面硬度高,具有更好的耐磨性。渗氮前的回火温度对渗氮层的深度影响显着,回火温度增加,渗氮层深度增大。在影响H13钢氮化工艺的因素中,对渗层硬度和渗层深度影响最显着的分别为氮化温度和氨气分解率。随渗氮温度的升高,表面硬度先增加后降低;随着分解率的增高,渗层深度先减少后增加。最佳氮化工艺为:渗氮前560℃回火,氮化温度535℃,氮化时间15h,氨气分解率50%,可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张立杰[3](2009)在《离子注入在金属表面改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离子注入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随着离子注入技术产业化和实用化的推进,预期在不久的将来,离子注入工艺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研究离子注入技术对金属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离子注入技术在提高和改善金属材料表面性能方面的应用。
余春燕[4](2009)在《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沉积的CrAlN薄膜组织结构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CrN薄膜由于具有高的硬度、优良的耐腐蚀和耐磨损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模具和切削工具等领域。在面心立方的CrN中加入少量的Al可形成亚稳态的三元固溶体CrAlN,能进一步提高薄膜的机械性能。本文采用气体离子源增强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Ar+N2混合气体中溅射纯Cr和Al靶沉积CrAlN薄膜,研究了偏压和靶功率对薄膜组织结构、硬度和膜基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对薄膜抗多次冲击能力、抗高温氧化性和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同时为了进一步探究CrAlN薄膜的应用潜力,对未氮化和离子氮化H13钢基体上沉积的CrAlN薄膜的耐腐蚀性和在室温和600℃下的耐磨性能进行了探讨,得到如下结果:(1)基体偏压极大地影响着CrAlN薄膜的显微结构和硬度,在相同的Al/Cr靶功率比率下,随着基体偏压的增加,薄膜的致密度和硬度增加,薄膜抑制裂纹扩展的能力增强,膜基结合强度增加;且随着基体偏压的增加,CrAlN薄膜的(111)衍射峰的强度降低、峰变宽,这归因于晶粒尺寸和微观应力的变化。在相同的基体偏压下,随着Al/Cr靶功率比率的增加,薄膜的致密度和硬度也增加。(2)多次冲击试验表明,随着CrAlN薄膜致密度的提高,以及硬度和断裂韧性的增加,抗多冲能力提高。基体偏压为-120V时沉积的薄膜表现出最好的性能,具有高的硬度,良好的结合强度以及抗多次冲击能力。(3)循环氧化试验表明,CrAlN薄膜的抗氧化能力随基体偏压的增加而增加。主要是由于铝含量的增加导致薄膜表面形成更多的致密的铬铝混合氧化物,它们充当了氧原子向内扩散的阻碍层,减少了氮化物的进一步氧化;同时更多的铝与氮以共价键结合,提高了薄膜的热稳定性。(4) H13钢基体表面沉积CrAlN薄膜后显着提高了基体的耐腐蚀性能,且随着基体偏压的增加耐腐蚀性能增加,这是由于薄膜的致密度增加,晶粒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减小。H13钢经离子氮化和表面沉积CrAlN薄膜复合处理后,耐腐蚀性进一步提高,因为钢基体氮化形成的致密的铁氮化物能够有效阻止腐蚀介质侵入基体。(5)室温磨损试验表明:H13钢表面沉积CrAlN薄膜后,耐磨性提高,并且随着基体偏压的增加,耐磨性进一步提高。在600℃无润滑条件下的磨损试验表明:H13钢基体表面沉积CrAlN薄膜后,引起摩擦系数增大,但耐磨性提高。这是由于摩擦过程中CrAlN薄膜中的铝和铬发生氧化,生成硬质氧化物,引起磨料磨损,使得摩擦系数增大,但由于CrAlN薄膜高的硬度和断裂韧性,使得耐磨性提高。H13钢经离子氮化和表面沉积CrAlN薄膜复合处理的高温耐磨性没有提高,这是由于氮化过程中在钢表面所形成的化合物层降低了CrAlN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在高温摩擦过程中,薄膜容易从基体表面剥落,薄膜提高基体耐磨性的作用消失。
武志玮[5](2006)在《Ti、Nb离子注入工模具钢表面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离子注入技术在改善工模具材料的表面性能,减少材料损耗,提高机器使用寿命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具有与基体结合牢固、可添加不同离子而获得所需表面特性、可控性和重复性好以及无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MEVVA源强流离子注入机,将能量为105 keV,剂量为0.5×1017 ions/cm25.0×1017 ions/cm2的Ti离子和能量为120 keV,剂量为0.5×1017 ions/cm21.5×1017 ions/cm2的Nb离子,分别注入H13、Cr12MoV、W18Cr4V、M2和65Mn几种典型的工模具钢中;采用表面性能测试方法对注入前后材料表面的综合性能(硬度、摩擦系数、耐磨性和耐蚀性)进行测量;利用SEM、AES、XPS和EDX等分析手段对注入前后的材料表面形貌,注入元素的化学价态及浓度分布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Ti离子注入后的H13、Cr12MoV、W18Cr4V、M2和65Mn钢表面的显微硬度和抗磨损性能均有所提高,摩擦系数下降;耐蚀性提高,腐蚀速度减慢;并在表面形成化合物,减轻了材料表面铁元素的氧化;注入元素Ti在基材中的浓度呈现高斯分布,在约为102 nm处达到约为44%的峰值浓度,注入深度大于250 nm;Nb离子注入后,不仅改善了H13、Cr12MoV和M2钢表面的耐蚀性,显微硬度和抗磨损性能均有所提高,而且Cr12MoV和M2钢的摩擦系数有所下降。通过本论文工作为今后金属离子注入在工模具行业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李才巨,叶红榜,熊大民,朱心昆,苏云生,王剑华[6](2005)在《C+和Ti+注入铝型材热挤压模表面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应用MEVVA源离子注入技术,在氮化处理基础上对H13钢模具进行了C和Ti双重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研究。结果表明,C和Ti双重离子注入可以显着提高H13钢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摩擦系数,从而大幅度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使模具挤压产量由离子注入前的3.51t提高到9.86t,提高了近200%。
张通和,吴瑜光,刘安东[7](2003)在《钒和碳双注入钢的纳米结构、强化机制和抗磨损特性》文中指出研究了V +C双重离子注入合成纳米结构、相变和抗磨损机制 .研究表明 ,注入后可改变钢的成分 ,V与Fe原子比最高可达到 2 8% ;形成了纳米相弥散强化结构和无序相强化结构 .从而提高了钢表面硬度 ,表面硬度可提高 2 3%~ 14 6 % ;抗磨损也有着明显的提高 ,磨损阻抗为未注入钢的 2 .2~ 3.6倍
张通和,吴瑜光,刘安东,张旭,王晓妍[8](2003)在《C和W双注入H13钢的抗腐蚀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用多次扫描电位法研究了C和W双注入H13钢的抗腐蚀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分析,还讨论了抗腐蚀增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过30周期腐蚀后,H13钢表面出现了严重的腐蚀现象,表面上的腐蚀坑形状和排列具有晶态特征。C和W双注入H13钢经过50周期腐蚀后,发现表面仅出现了很轻微的腐蚀现象。当注量较低时,表面出现了小而浅的腐蚀坑,腐蚀坑的形状和排列没有出现晶态特征,说明抗腐蚀钝化层为非晶态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腐蚀特性;当注量较大时,经过长达88周期腐蚀后,表面仍未出现腐蚀坑,说明抗腐蚀特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张通和,吴瑜光,刘安东,张旭[9](2002)在《C和Ti双注入H13钢抗腐蚀钝化层的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多次扫描电位法研究了金属 Ti与 C双注入抗腐蚀和抗点蚀钝化层生成的条件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腐蚀坑 ,发现注入层表面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钝化层 .这种钝化层既能抗酸性腐蚀 ,又具有优良的抗碱性点蚀特性 .测量结果表明 ,在 C注量不变时 ,增加 Ti注量可使抗腐蚀特性增强 ;而在 Ti注量不变时 ,增加 C注量可使抗点蚀特性增强 .
张通和,吴瑜光,刘安东,张旭[10](2002)在《金属离子注入纳米结构和特性》文中研究指明材料中纳米弥散相的形成对材料强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离子注入技术在材料表面容易形成这种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 ,经过 Ti注入的钢 ,表面形成了直径为 10~ 30 nm丝状的 Fe Ti和 Fe Ti2 相 ,其长度为 15 0~ 32 0 nm ,当束流密度分别为 2 5~ 5 0μA.cm-2 时 ,弥散相的密度分别为 1.2× 10 11和 6 .5× 10 10 cm-2 ,其平均直径则分别为 10和 18nm.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 Ti样品表明 ,注入后表面形成的抗腐蚀钝化层也为丝状纳米结构 ,细丝直径 2 5~ 6 0 nm,长度10 0~ 2 0 0 nm,密度约 2 .2× 10 9cm-2 .这种致密的结构具有很强的抗磨损特性和抗腐蚀特性 .抗磨损特性提高了 8倍 .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 ,随注量的增加 ,腐蚀电流密度 Jp 明显下降 ,用 3× 10 17cm-2 注量的 Ti注入 H13钢 Jp 比未经注入之值降低到 0 .12 5 %~ 0 .0 5 0 % ;W注入聚脂膜 (PET)形成了 10~ 2 0 nm W的析出相 ,这种相的析出使 PET表面硬度增加 ,抗磨损和抗腐蚀特性增强 ,并使之形成了优良的导电层
二、C和Ti双注入H13钢抗腐蚀钝化层的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和Ti双注入H13钢抗腐蚀钝化层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高温离子注入工艺对钢表面氮注入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离子注入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1.2.1 提高材料的表面强度和硬度 |
1.2.2 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
1.2.3 提高材料的抗疲劳强度 |
1.2.4 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 |
1.2.5 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
1.3 高温离子注入材料表面改性 |
1.3.1 铁基合金的高温离子注入 |
1.3.2 非铁金属及合金的表面改性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样品的制备 |
2.1.1 注入设备 |
2.1.2 实验材料 |
2.1.3 样品制备 |
2.1.4 注入工艺 |
2.2 注入样品的表征 |
2.2.1 表面形貌 |
2.2.2 结构成分 |
2.2.3 力学性能 |
2.3 摩擦磨损试验 |
第三章 间断注入方式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
3.1 间断注入方式对 4135 钢性能的影响 |
3.1.1 表面形貌 |
3.1.2 显微硬度 |
3.1.3 摩擦磨损性能 |
3.2 间断注入方式对 H13 钢性能的影响 |
3.2.1 表面形貌 |
3.2.2 相结构 |
3.2.3 显微硬度 |
3.2.4 摩擦磨损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2 钢组织不均匀性对高温氮离子注入性能的影响 |
4.1 表面形貌 |
4.2 表面粗糙度 |
4.3 AES 分析 |
4.4 相结构 |
4.5 显微硬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注入剂量对 4135 钢性能的影响 |
5.1 表面形貌 |
5.2 AES 分析 |
5.3 相结构 |
5.4 显微硬度 |
5.5 摩擦磨损性能 |
5.5.1 摩擦系数 |
5.5.2 磨损率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注入剂量对 H13 钢性能的影响 |
6.1 表面形貌 |
6.2 AES 分析 |
6.3 相结构 |
6.4 显微硬度 |
6.5 摩擦磨损性能 |
6.5.1 摩擦系数 |
6.5.2 磨损率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2)H13钢回火处理及气体渗氮工艺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H13 钢的概述 |
1.2.1 H13 钢化学成分及性质 |
1.2.2 H13 钢的发展 |
1.2.3 H13 钢的应用现状 |
1.3 H13 钢的热处理工艺 |
1.3.1 退火 |
1.3.2 淬火 |
1.3.3 回火 |
1.4 H13 钢的表面强化技术 |
1.4.1 渗氮处理 |
1.4.2 其他表面强化技术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案 |
第2章 回火工艺对H13 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2.1 实验方案 |
2.2 实验检测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显微组织分析 |
2.3.2 力学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渗氮工艺对H13 钢渗氮层的影响 |
3.1 实验方案 |
3.2 实验结果检测 |
3.2.1 显微组织观察 |
3.2.2 显微硬度测试 |
3.3 不同渗氮工艺对渗氮层组织的影响 |
3.4 不同渗氮工艺对渗氮层硬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回火工艺对H13 钢气体氮化层的影响 |
4.1 试样制备 |
4.2 实验检测 |
4.3 回火温度对渗氮层组织的影响 |
4.4 回火温度对渗氮层硬度的影响 |
4.5 回火温度对渗氮层相成分的影响 |
4.6 回火次数对渗氮层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正交实验法的渗氮工艺参数的优化 |
5.1 试样制备 |
5.2 正交实验结果 |
5.2.1 试样外观特征 |
5.2.2 渗氮层表面硬度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3 渗氮层深度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4 渗氮层表面相分析 |
5.2.5 最优化工艺参数的确定 |
5.3 优化工艺与实际生产工艺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沉积的CrAlN薄膜组织结构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硬质薄膜气相沉积技术 |
1.2.1 硬质薄膜气相沉积技术的发展 |
1.2.2 磁控溅射基本原理及发展 |
1.3 硬质薄膜的研究现状 |
1.3.1 硬质薄膜材料 |
1.3.2 硬质薄膜的发展 |
1.3.3 金属氮化物硬质薄膜研究现状 |
1.3.4 CrAlN 薄膜研究进展 |
1.4 溅射薄膜微结构的研究 |
1.5 薄膜性能的研究 |
1.5.1 膜基结合强度 |
1.5.2 薄膜硬度与抗磨性 |
1.5.3 断裂韧性 |
1.6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CrAlN 薄膜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表征方法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CrAlN 薄膜的组织结构 |
2.3.2 CrAlN 薄膜相结构及择优取向 |
2.3.3 CrAlN 薄膜的硬度 |
2.3.4 CrAlN 薄膜与H13 钢基体的结合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CrAlN 薄膜抗多次冲击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设备与方法 |
3.2.1 试验方法 |
3.2.2 表征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偏压对CrAlN 薄膜性能的影响 |
3.3.2 偏压对CrAlN 薄膜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CrAlN 薄膜高温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设备与方法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表征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CrAlN 薄膜的成分及相结构分析 |
4.3.2 CrAlN 薄膜的高温抗氧化性研究 |
4.3.3 CrAlN 薄膜的耐腐蚀性研究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CrAlN 薄膜磨损性能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设备与方法 |
5.2.1 试验方法 |
5.2.2 表征方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CrN 薄膜与CrAlN 薄膜室温磨损性能 |
5.3.2 CrAlN 薄膜高温磨损性能的研究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H13 钢离子氮化后表面沉积CrAlN 薄膜的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试验设备与方法 |
6.2.1 试样制备 |
6.2.2 试验方法 |
6.2.3 表征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H13 钢表面离子氮化后的性能 |
6.3.2 离子氮化与磁控溅射沉积CrAlN 薄膜复合处理后试样的耐磨性 |
6.3.3 H13 钢表面渗氮后沉积CrAlN 薄膜的耐腐蚀性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
(5)Ti、Nb离子注入工模具钢表面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工模具钢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1.3 离子注入技术 |
1.3.1 离子注入技术的特点 |
1.3.2 离子注入技术的发展状况 |
1.3.3 离子注入在金属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
1.4 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Ti 离子注入工模具钢的表面改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内容 |
2.2.1 实验材料与试样制备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金相组织观察 |
2.3.2 材料表面形貌SEM 观察 |
2.3.3 EDX 能谱分析 |
2.3.4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3.5 AES 结果及其分析 |
2.3.6 显微硬度 |
2.3.7 抗磨损性能 |
2.3.8 耐蚀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b 离子注入工模具钢的表面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 |
3.2.1 实验材料与试样制备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EDX 能谱分析 |
3.3.2 显微硬度 |
3.3.3 抗磨损性能 |
3.3.4 耐蚀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C+和Ti+注入铝型材热挤压模表面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硬度 |
2.2 微观结构 |
2.3 在线实验 |
3 讨论 |
3.1 摩擦磨损机理 |
3.2 氮化处理与离子注入的关系 |
4 结论 |
(7)钒和碳双注入钢的纳米结构、强化机制和抗磨损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条件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1 V和C金属离子注入表面硬度的变化 |
2.2 磨损实验 |
2.3 V和C双注入俄歇分析 |
2.4 V+C注入钢纳米结构的形成 |
3 结论 |
(8)C和W双注入H13钢的抗腐蚀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1 H13钢腐蚀后表面形貌 |
2.2 C6W3样品腐蚀后表面形貌 |
2.3 C3W6样品腐蚀后表面形貌 |
2.4 C6W6样品腐蚀后表面形貌 |
3 结论 |
(9)C和Ti双注入H13钢抗腐蚀钝化层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条件与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1 H13钢腐蚀后形貌 |
2.2 C+Ti注入抗腐蚀钝化层的观察 |
2.3 C+Ti注入抗腐蚀特性 |
2.4 C+Ti注入抗点蚀钝化层的观察 |
2.5 C+Ti注入抗点蚀特性 |
3 结论 |
(10)金属离子注入纳米结构和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Ti注入钢纳米结构的形成 |
2.2 Ti注入钢横截面照片 |
2.3 抗腐蚀纳米相的观察 |
2.4 W注入PET纳米析出相 |
2.5 材料特性的改善 |
3 结论 |
四、C和Ti双注入H13钢抗腐蚀钝化层的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温离子注入工艺对钢表面氮注入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D]. 徐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9)
- [2]H13钢回火处理及气体渗氮工艺优化的研究[D]. 鞠慧. 湖南大学, 2011(08)
- [3]离子注入在金属表面改性中的应用[J]. 张立杰. 科技资讯, 2009(20)
- [4]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沉积的CrAlN薄膜组织结构和性能研究[D]. 余春燕. 太原理工大学, 2009(01)
- [5]Ti、Nb离子注入工模具钢表面改性研究[D]. 武志玮. 天津大学, 2006(05)
- [6]C+和Ti+注入铝型材热挤压模表面改性研究[J]. 李才巨,叶红榜,熊大民,朱心昆,苏云生,王剑华. 材料工程, 2005(09)
- [7]钒和碳双注入钢的纳米结构、强化机制和抗磨损特性[J]. 张通和,吴瑜光,刘安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6)
- [8]C和W双注入H13钢的抗腐蚀机制研究[J]. 张通和,吴瑜光,刘安东,张旭,王晓妍. 核技术, 2003(08)
- [9]C和Ti双注入H13钢抗腐蚀钝化层的形成[J]. 张通和,吴瑜光,刘安东,张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
- [10]金属离子注入纳米结构和特性[J]. 张通和,吴瑜光,刘安东,张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