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小企业经营要素(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燕[1](2020)在《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 ——基于供给与采纳的双维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创业就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口红利不断减少,高技术引进壁垒增高,中小企业原有的成本发展优势逐渐减弱,亟需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知识产权不仅是创新成果的集中载体,更是点燃、激励创新的核心要素,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作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的基础保障,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为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尤其是对于基础薄弱、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现了显着的现实意义。首先,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核心主体是政府,拥有丰富的信息和数据,以及强大的资源整合、财政资金等支撑,具备面向中小企业供给优质、低价知识产权基础服务的条件。再者,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对知识产权服务中的“市场失灵”进行有效补充,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激活社会资源,实现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全面化、精细化、现代化发展。而事实上,尽管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可以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检索与分析、金融、维权援助等服务内容,但从范围、层次上看都还十分有限,服务体系结构不尽合理。另外,区别于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中小企业具备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经营特点及创新需求。然而,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无论是理论研究、政策制定,还是服务实践,都缺乏对各类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问题的系统分析与“个性化”探索。因此,加强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实现创新转型是摆在理论界面前的现实课题。本文将公共服务置于知识产权的场景且聚焦于中小企业,从供求双维度展开探讨。在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困境与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将中小企业创新采纳、决策与知识产权服务特性系统考量,阐释中小企业的风险顾虑及其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采纳的掣肘等论证,为优化公共服务项目的设计开发与组织实施、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指导和参考。本文内容包含以下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根据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背景和聚焦问题,对中小企业创新、知识产权及其公共服务等研究进行了综述。之后,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所采用的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对研究相关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和界定。接下来,对新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创新采纳、新公共管理、第三部门及多中心治理等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学术观点进行了介绍。第三章,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分析。综合已有研究和文献资料,基于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存在问题及其服务风险与现实困境的研究,对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供给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并探讨当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不足与成因,尝试从现实矛盾出发,初步阐明面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供给侧症结,为后续进一步从需求侧深入分析奠定基础。第四章,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风险与采纳分析。基于前述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存在问题及其服务风险与现实困境的研究,运用风险感知、创新采纳、组织决策、知识转移等理论观点,结合调研访谈,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风险顾虑进行了释义和解构,并以此建立制约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采纳的影响模型,实证检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需求中的影响因素及作用关系等微观机理。最后,通过实证研究结果的讨论,进一步解释了当下存在的某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现象,为探究中小企业“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需求提供了参考。第五章,国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实践与借鉴。选择国外知识产权建设较为先进的国家,将其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创新模式、特色做法等进行研究,总结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启发我国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建设优化。第六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启示与对策建议。结合前述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需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及国外实践经验等方面的研究结论,围绕破除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采纳中的各类制约,归纳并提出从经营保障、服务质量与能力、国际化及人才文化软环境等方向优化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总结全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对研究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进行分析和说明,并对有待继续探究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视角方面,针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中缺乏系统性的现状,聚焦服务对象——中小企业,从“供给-需求”的角度,对当下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完整的分析,有助通过宏观指导把控更微观层面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优化,给出的对策建议针对性和实操性更强。第二,内容方面,现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学术成果中对中小企业需求的关注较少,为数不多聚焦中小企业的研究多为某项公共服务的探讨,研究范围和深度有限。本研究创新性地围绕客户感知,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风险进行解构,纳入了服务情境、企业及个人三方面高相关性因素,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采纳机理进行刻画,得出了较为全面细致的研究结论。第三,实践性方面,以往的研究集中在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较为宏观层面的研究,定性探讨居多,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的实践指导性较弱。针对于此,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与中小企业服务需求的实际,从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保障、提升服务成效、深化国际合作、重视人才培养与文化塑造等方面提出较为具体的策略建议,以期为优化和解决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启发与决策依据。
赵志伟[2](2018)在《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综合评价研究力图解决由不同指标反映的复杂现象的统一评价问题。该方法在政府政策制定、企业经营决策以及相关学术评价研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网络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在信息多样化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一些社会高度关注,问题极为复杂的评价深化研究再次成为热点。本文开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问题即为其中之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别是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改善中小企业成长环境,支持其创新发展,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而无论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植政策的实施,政策效果的识别,以及利用金融资本投资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均需要针对其成长性给出评价。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企业成长评价的高度复杂性表现在:其成长过程是诸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各成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一些因素可能是决定性的;而影响成长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又是动态变化的。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市场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扩展,企业成长问题的复杂性也随之不断跃升。其相关研究具有推进企业成长性理论探索的意义。本研究定位在,充分反映中小企业成长环境变化,以服务政府和金融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扶植为目标,引进大数据相关技术,开展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力图进一步推动统计综合评价理论方法的发展。相关研究框架这样安排。第1章导论。给出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研究思路、主要方法与框架;明确创新性工作。第2章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理论方法基础。主要包括:1.界定中小企业概念;解读决定企业成长的外生和内生因素,归纳成长机制。2.给出评价指标测度集成与指标权重分配的统计综合评价方法。3.引入网络爬虫、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的文本挖掘技术与随机深林和Adaboost两种机器学习算法等相关大数据技术;为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中指标测度及评价结果检验等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第3章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构建研究。其中1.建立基于创新能力、企业家素质、产品竞争力、运营效率及环境风险等五大要素的评价理论模型。2.提出评价指标选取基本原则,及其指标选择的主要思路。3.基于测度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标准,构建中小企业成长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第4章是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信息测度与集成方法研究。主要解决指标可测性与数据可得性的问题。具体包含:1.进一步改进基于两阶段学习的专家群体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指标的有效测度。2.建立一种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指标测度方法,为指标测度提供一种新思路。3.进一步推进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信息集成技术。4.建立基于主客观信息优化模型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法。5.分别利用随机森林和Adaboost两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小企业成长性预测分类模型。第5章是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的成长性评价实证分析。第6章以结论形式给出全文内容回顾和研究展望。本研究力图在以下三方面开展创新性工作。其一,建立中小企业成长性理论模型及相应评价指标体系。以企业成长相关理论,及其当前企业成长环境变化为基础,建立一种基于五大核心要素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力求提出充分解释中小企业成长趋势与潜力的理论框架。其二,提出两种评价指标测度方法。为兼顾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完备性与可操作性,以及解决部分评价指标数据的可得性问题提供了技术选择。其中,1.基于两阶段学习的专家群体评价方法的改进,可进一步通过有效描述与集成专家群体主观偏好信息,作为部分难以直接测度定性指标的数据来源。2.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指标测度方法,利用网络爬虫与文本挖掘技术,通过抓取互联网数据并利用基于贝叶斯朴素分类算法的语义分析方法,转换成基于评价等级集合的顺序数据,解决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中数据缺失,或敏感性评价指标的测度问题。其三,构建基于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预测模型。针对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得到的最终评价结果中,存在着信息不充分且难以检验有效性的问题。本文将将机器学习技术引入中小企业成长型评价方法中,构建基于随机深林和Adaboost两种分类算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预测模型,通过增加评价对象成长性分类信息,并与综合评价方法结论进行比较,检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肖丽萍[3](2016)在《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研究(2001-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政府-社会组织三位一体合力对经济发展对人文社会环境甚至于自然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效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迫在眉睫的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地区还是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抑或是欠发展国家与地区对此都不可回避,也无法置身其外。而且,不可否认的是,欧盟这个在区域一体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且最为成功的共同体,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关注已久。尤其是它在经过20世纪最后十年的政策酝酿后,从本世纪伊始,在世界上率先颁布了一系列的“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因此,从治理理论的“新治理范式”角度对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进行分析,并在较短的时间轴上对该政策进行跟踪考察,力图从政府角度研究该政策的发展规律,以期能够经世致用。为此,本文聚焦于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思想起源、出台过程、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实践与效应,以及成员国在执行“欧盟企业社会政策”方面的不同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力图总结出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历史变迁的理论规律。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介绍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结构和主要创新点,并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运用进行了剖析。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从历史层面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在欧洲的伦理思想起源,以期从传统的哲理性上为本世纪其相关政策的出台做一个历史铺垫。第二章是本论文的聚焦点。它疏理了“欧盟企业社会政策”的出台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并着重于分析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和驱动原因,尤其是在其间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动态博弈,探寻出欧盟企业社会政策从“自愿原则”逐步向“法律规制”演化的趋势及其底蕴。第三章在前文“欧盟企业社会政策”出台与发展及其理论规律探索的基础上,对于这些在历时不足二十年的,利用政策工具理论为框架,尽可能对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实践与效果进行追踪分析。它将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实践工具分为规制、合作、促进和支持四种,并指出政策效应目前尚主要体现在对欧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方面,并且以成员国对相关政策的执行实践及其效应为主,要从理论上归纳出欧盟层面的政策实践及其效应有待时日。第四章从欧盟成员国对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的角度,选取英国、法国、丹麦、西班牙和中东欧作为典型进行模式化的归类分析,研究表明由于成员国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执行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时呈现出不同特点。第五章在前面四章层层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总结了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发展规律。这就是:法律规制的前提是全民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发展是一个从软性的自愿依从向法规化刚性政策过渡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成员国对政策工具的使用与其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相,但是落后地区起步晚却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最后,结合欧盟在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方面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经验就中国相关的发展现状提出借鉴。结语部分在凝练和提升本文研究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后续深入研究新课题。
方虹,赵淑华,陈向东,张军峰,张芳,彭博,杜萌,马博飞,陈星[4](2015)在《外贸综合服务业的发展及对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意义(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承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6.81.外贸综合服务业的形成现实基础与时代背景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已经正式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到中高速的"常态增长"阶段。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深化改革、鼓励创新、释放活力的"新常态"模式。另一方面,据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95.6亿美元,同比增长1.7%(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
曹东坡[5](2015)在《GVC和NVC视角下中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通过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长期以来,沿海地区产业集群面临升级困难的局面,尤其是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功能升级更难实现。当前,受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压力逐渐增大。因此,如何突破沿海地区产业集群面临的“升级难,功能升级更难”的局面,寻找产业集群升级的可行路径,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揭示了全球价值链治理这一因素对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并分析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和升级模式。随后,分析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成因和突破条件,提出了国内价值链下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路径,并对功能升级路径进行了验证。总体而言,本文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和升级模式。嵌入不同类型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升级策略,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也对应着集群不同的升级前景。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多嵌入俘获型治理模式的采购者驱动型价值链中,因而存在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的机会,但在功能升级上面临困难。综合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集群的分析,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具体体现在,在企业层面,沿海地区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需要在获取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同时提升创新能力。集群层面,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围绕进入跨国公司采购体系的企业形成配套产业链,强化外向型产业集群的网络效应;行业协会成为联通集群外部和内部社会资本的渠道,促进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的交流,更新和增加集群的社会资本。在政府层面,公共政策需要引导产业集群参与国际分工,调整嵌入价值链的时机和方式,推动集群升级发展。并指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模式,即深化OEM实现工艺升级和转型ODM实现产品升级。对宁波服装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证明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的可行性。(2)提出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突破条件和升级路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跨国公司对技术和市场的控制使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缺乏功能升级的空间,遭遇功能升级障碍。理论模型分析表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突破功能升级障碍的条件,受集群内供应商所能获得的本土优势(包括市场、社会资本、公共政策等)大小和获取高端要素的难易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路径选择上,需要依托本土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获取功能升级空间。在国内价值链条件下,通过发挥本土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路径有三种:在集群层面,一是优化产业组织体系,二是增加集群的社会资本;在政府层面,要对公共政策做出调整。获取高端要素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属于企业层面的升级路径,即通过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促进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基于价值链上合作企业间关系租金的分析表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在国内价值链条件下实现功能升级之后,借助于在国内价值链中获得的竞争力,集群中的企业能与跨国公司形成均衡型的价值链治理关系,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持续的功能升级。因此,依托本土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是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可行选择。(3)产业集群功能升级导向的国内价值链构建模式包括两种,一种是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主导构建国内价值链,另一种是依托专业化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核心企业主导构建国内价值链模式中,核心企业具有将更多价值链环节分包给集群内企业的内部动机,在这一过程中优化产业集群的组织体系,核心企业能够进入到更高端的价值链环节,实现功能升级,同时也将促进本土企业的动态升级。依托专业化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的模式中,专业化市场功能的发挥也进一步优化了集群的产业组织体系,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在国内价值链下,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社会资本的增加和公共政策的适应性调整也是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可行路径。对乐清电器产业集群和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表明,集群和政府层面的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路径具有现实可行性。(4)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吸纳高端要素的重要渠道,能够促进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为集群中企业提供了合作创新的条件,参加合作创新的企业能从事更多的创新活动。基于城市层面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而言,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产业集群创新水平的提高,但在细分行业中存在异质性。进一步的讨论指出,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利用本土市场构建的国内价值链,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内需市场发展自有品牌。因此,国内价值链条件下,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应更多的立足于创建和发展自有品牌,实现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对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企业层面的产业集群功能升级路径的可行性。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视角,结合价值链和产业集群的分析,提出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为推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陈玉和[6](2012)在《基于利益视角的信息研究》文中指出在世界信息经济风起云涌的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一国信息资源的富集程度和信息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利益的视角对信息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全面持久的获得更多的信息利益提供帮助。文章围绕信息利益问题逐层深入展开分析,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实践考察和对策展望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本理论分析主要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主要从信息利益概念的界定及理解、信息利益形成与配置的一般过程和信息利益的历史演变三个方面展开对信息利益基本理论的分析。首先,文章在综合考察了利益和信息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信息利益的内涵、特点和分类进行了分析;其次,在解析了信息利益概念的基础上对信息利益形成与配置总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三,从历史发展视角对信息利益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表现做了总体的考察。上述理论分析为下文信息利益实践的考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实践考察主要包括第四章至第七章的内容,主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来考察信息利益的实践活动。国内层面上,文章以中国的信息利益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的信息利益实践状况进行了考察,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信息利益的总体状况;国际层面上,文章选取国外实践信息利益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分别进行分析,根据他们各自信息利益的实现情况总结出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和引以为戒的教训。第三部分对策展望主要包括第八章和第九章的内容,主要是结合我国信息利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信息利益实践的经验,提出了更好地增进我国信息利益的主要对策,并进一步从更高的理论层面分析了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我国信息利益的持久获得指明了方向。文章的新意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章通过信息、信息资源以及利益等概念的梳理,明确界定和分析了信息利益概念及其历史演变,比较完整地建立了信息利益的理论框架,这些工作进一步扩展了利益理论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利益理论的内容;其次,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分别对我国宏观、中观和微观信息利益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在辅助证明了相关信息利益理论的同时,也更为具体的说明了我国各层次信息利益的实现状况,总体上论证较为系统全面;第三,文章在提出增进我国信息利益对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为持久增进我国信息利益提供了理论指导。
郭建军[7](2012)在《独立以来新加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促进经济增长的成功政策都应该是因地制宜的,具体探讨不同国家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的特点就成为有价值的研究所在。本论题以经济全球化理论为指导,以跨学科视角,运用史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和国际关系视角,探讨新加坡政府如何把外向型经济政策置于全球化与区域化中进行一体化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论题选择外向型经济发展中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方面,即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和海外投资的区域化战略来进行论述。论题的主题是运用新加坡几十年的各种经济发展数据,通过论题设定的三个专题来分析新加坡外向型经济几十年的宏观发展历程,焦点是通过外向型经济宏观政策基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变化,探讨新加坡的对外经济关系。讨论时将侧重新加坡的区域化战略目标上,其中新加坡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系作为关注重点。论题的目的并不是要对新加坡经济发展做短期的预测,而是将新加坡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做长期的发展趋势研究为目的。独立后的新加坡领导人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新加坡在本地区和国际政治经济中所处的弱势地位,因此,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主张自由竞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实行经济自由化以促使各种经济力量均衡化,并在各种经济、政治力量的协调和竞争中形成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经济中心。研究结果表明,从新加坡独立以来近50年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历程观察,新加坡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始终是围绕着全球化与区域化来实施的,在发展战略上基于全球化与区域化发展经济的思想是新加坡外向型经济政策一体化发展的基石。而在全球化与区域化的作用之间,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作用受东南亚地区时局影响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中,并时强时弱。论题在论述过程中,在对外贸易战略方面,不是局限在具体的对外贸易政策上,而是重点放在了新加坡对外贸易的区域模式上,关注的焦点是新加坡国际经济关系,阐述新加坡由推动东盟国家经济一体化发展到追求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战略变化;在论述新加坡产业政策发展时,重点关注了宏观上旨在改善商务环境的各种政策措施上,探讨产业政策如何调整以适应全球化与区域化目标;在海外投资方面,主要阐释了新加坡以建设工业园区方式来实施区域化目标,并以此带动本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鉴于创新思想和观念是全球化重要的方面,论文参考了许多新加坡精英的回忆录,运用了大量的新加坡精英的关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区域化思想方面的文献,并结合微观案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启示意义。
范思琦[8](2011)在《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贸易理论一直致力于解释贸易的基础、影响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这些理论从宏观层面上揭示了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贸易活动的效用,但是其中都隐含了一个共同的假设――企业是同质性的,所有企业均由一个“代表性”的企业来表示,因而忽略了不同企业自身的内部特性。而最近十几年的研究却不断的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企业是异质性的,如企业之间的生产率、规模等基本特性是存在差异的。经验研究普遍证明了企业的异质性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研究框架,进一步探讨企业异质性如何影响不同企业的跨国行为。本文在模型分析中借鉴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以递进的方式分别研究了企业随机开展国际化经营和自觉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均衡问题。在随机情况下,异质性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时不仅需要克服所有企业都要面对的固定的进入成本和额外的经营成本,其在出口贸易中还需要面对额外的固定销售成本和额外的可变运输成本。当异质性企业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时,它所面对的成本则包括市场进入成本、额外的固定销售成本和两倍额外的固定经营成本。在一般均衡情况下,生产率较高的异质性企业成功走向国际市场的可能性更大,这其中生产率略低的企业仅以出口贸易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而生产率略高的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在所有企业中,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仅能服务于国内市场,生产率水平最低的企业则会被迫从市场中退出。在自觉情况下,异质性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分析背景更接近于现实情况,因其充分考虑了企业的主动性,所以不同企业采用的技术水平和雇佣的劳动力是存在差异的,因而不同企业所面临的边际生产成本和固定经营成本也是不同的。采用高技术的企业面对较低的边际生产成本和较高的固定经营成本,而采用低技术的企业则面对较低的固定经营成本和较高的边际生产成本。在均衡情况下,生产率水平越高的企业越容易成功的参与到国际化经营中来,行业内再分配效应在这种情况中依然显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会促进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化经营中来,企业利润和市场份额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会在这两个方面有所获益,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则会遭受损失。企业自我选择效应的逐渐完成将引发行业内的再分配效应,使行业综合生产率水平得以提高,异质性企业不断优胜劣汰,社会福利水平也会随着商品各类的增加而相应提高。企业异质性假设的出现打开了以往经济学研究中代表性企业的“黑箱”,使企业的内部特质得以融入到规范的经济分析之中,经济分析的结果得以具体到更具差异性的微观层面。但是,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在解释企业国际化经营时所加入的企业异质性变量却大都以生产率或规模作为衡量标准,促使分析得出的一个共同结论就是生产率越高或者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容易参与国际化经营,或者更容易参与更高级的国际化经营。这一结论更适合于解释那些生产率高、规模大的大型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然而在现实中的情况是,中小企业已经日益成为国际化经营中最活跃的主体,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大型企业,但是在同一行业中中小企业在现有的生产率和企业规模衡量中往往低于大企业,因此仅仅用生产率和企业规模来代表的企业异质性难以充分解释所有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为了使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能够更好的解释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问题,本文对企业的异质性内涵进行了拓展,认为企业异质性是一个可以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代表企业离散的或综合的性质的变量,它既可以是对企业某些特殊性的描述,如生产率、规模、劳动力质量、所有权结构、产品特性、管理功效、企业家才能、网络能力化、创新效率、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组织与管理等,也可以是对这些特殊性的综合概括。企业异质性具有隐蔽性、动态性、累积性、有效性、互补性、偏好性和学习性等特点。中小企业的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产品特性、企业家才能、网络化能力、创新效率、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等方面。中小企业是当今参与国际化经营的重要主体,这些典型的异质性可以通过相关渠道影响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行为。例如,中小企业可以依靠主营产品的差异形成独特的企业特性,其产品特性的异性决定了企业可以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极低的成本渗透国外市场;企业家才能异质性可以引发中小企业主动的或被动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网络化能力异质性可以增加中小企业与国外市场的联系机会等等。同时,异质性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出现了天生全球化趋势,利基市场的增加为异质性中小企业天生全球化提供了市场需求,科学技术进步为异质性中小企业天生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保障,中小企业集群为异质性中小企业天生全球化提供了关系网络,政策与金融支持为异质性中小企业天生全球化提供了外部动力。来自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实践证明了中小企业的异质性与其跨国经营的紧密联系。中小企业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均占据重要地位,它们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要主体。美国参与国际化经营的小企业通常在创新效率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异质性;欧盟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中小企业通常在企业家才能、产品特性、创新效率和网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异质性比较突出,天生全球化企业比重较大;日本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中小企业通常在生产率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异质性。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欧盟和日本异质性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都遭受了严重打击,企业倒闭、员工失业、进出口衰退、跨国经营萎缩等现象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金融危机的难关,支持中小企业更好的开拓国际市场,这些国家和地区从政策、金融等方面实施了众多创新举措,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逐渐恢复了在参与国际化经营中的积极性。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中,我们都看到了企业异质性与其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紧密关系。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批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以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参与了国际化经营。中国制造业企业占所有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呈上升趋势,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相对活跃。中国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在所有制形式和网络化能力等方面也体现出了较强的异质性。所有制形式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有企业凭借在生产规模、要素投入和利用政策上的优势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据较大比重,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自改革开放后日益成长为参与国际化经营的重要主体。网络化能力的异质性体现在许多中国企业通过与客户、其他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关系网络走向了海外市场,从而弥补了中国企业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不足。此外,中国异质性中小企业也在参与国际化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约有七成的进出口贸易额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加工贸易是中国中小企业参与出口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中国一半0以上的对外投资也是由中小企业来实现的,这类企业多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江等经济发达和对外经济活跃的地区。中国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中小企业在企业家才能、网络化能力和产品特性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异质性,提高了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成功率。新一轮金融危机的蔓延揭露出了中国参与国际化经营企业在企业异质性方面的不足,中国企业除应加强危机意识、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外,更应该在生产率、创新效率和网络化能力等异质性方面加大建设力度,积极融入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之中,以创新产品突出企业品牌,在开放式的合作中形成集群效应,从而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宋伟[9](2011)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的速度、深度和广度也进入到了一个变化更加剧烈的时期,影响并推动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经济社会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蓬勃向前发展,市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特别是由于企业伦理失范引起的企业不良行为更是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这其中中小企业伦理失范问题则相对更为严重。以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推进社会转型时期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诉求,所以无论是以企业自身的微观角度还是以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中小企业伦理建设体系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概述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相关基础理论并界定相关概念,研究社会转型时期与中小企业伦理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必然性及价值目标。其次,建构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规范系统,主要分为企业外部伦理规范系统和企业内部伦理规范系统;为提高系统运行效果,对系统进行基于非线性、涌现性和自组织性的复杂性科学研究。再次,对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失范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中小企业伦理失范的原因。然后,提出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对策,包括建设的总体要求、宏观环境的优化对策以及微观途径。最后,运用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对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本文研究丰富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理论内容体系,拓展了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实践方法和途径,推进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自身加强企业伦理建设,更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的提高。论文研究为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对策参考,对于推动中小企业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有利作用,实现企业与社会共同的科学发展具有显着积极意义。
宋东风[10](2009)在《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整,这期间我国的经济由传统的“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要特征的国家主导型战略逐步被以市场取向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农轻重协调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城乡大中小型企业共同生存的工业化战略所取代。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小企业(主要是一些民营企业)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在随后的20多年间以勃勃生机成了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从此,以往在“制度外”生长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被列入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内”正式成分。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和迅速崛起,正在成为国家工业化的重要“一翼”和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中小企业现在的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这样的或那样的问题。为了保证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能够长期地生存下去,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人民的生活富裕带来高质量的产品,企业的制度创新就成了当务之急。本文选择中小企业组织制度创新作为研究的内容。企业组织创新是企业中的管理者为使组织系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或满足组织系统自身内在发展的需要,对内部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创造性调整、开发和完善的过程。目前国内外对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而对组织创新的研究相对较少,把企业组织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并从广义的角度来研究组织创新更是不多,且主要沿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分析框架来研究组织创新。由于这一分析框架存在局限性,使原本就不多的组织创新研究难以贴近企业实际。而目前我国企业在创新实践中普遍存在着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和其他制度创新相脱节,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结合不紧密的现实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效益和竞争优势。因此,开展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研究显得非常迫切,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切实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正是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多变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挑战及在创新实践中存在组织创新滞后、组织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相脱节等现实问题提出来的。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导论。从研究背景出发,分析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总结出创新的重要性,然后对国内外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继而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指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中小企业组织创新基本理论。首先对中小企业做了概念的界定,然后对传统的企业组织理论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对企业组织创新理论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界定。第三章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环境。首先回顾了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发展的历史,然后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最后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中小企业的功能创新。在定义了企业组织功能之后,分析了中小企业功能的构成要素,概括性的总结了中小企业的组织功能,并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四大功能并加以分析。把这些新的功能上升为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主要内容。第五章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创新。文章从组织结构的历史沿革开始,分别归纳了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进而分析了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权变因素,最后对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提出在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时设立一个战略发展委员会,并对战略委员会的功能和表现方式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中小企业组织机制创新。首先探讨了中小企业组织动力机制创新,其次分析了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方式,继而分析了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过程,最后对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障碍进行了总结。第七章中小企业组织创新实证分析。以青岛电冰箱厂为例,这个曾经亏损的中小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成长壮大为国际知名的大企业海尔。本章重点从组织创新的角度来考察青岛电冰箱厂成长壮大的历史。通过对青岛电冰箱厂历史的回顾,深入分析了青岛电冰箱厂组织创新的过程,总结了海尔集团过去组织创新的主要成效与启示,最后提出了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海尔路径。第八章中小企业组织创新趋势。总结了中小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新特点,中小企业组织结构面临的挑战,提出组织创新的新思维,最后对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方向进行了探讨。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大量收集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理论的基础上,试图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中小企业的组织创新。并在理论研究述评之后,从中小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开始分析,提出了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分别从中小企业组织的功能创新,中小企业组织的结构设计创新和中小企业的组织创新机制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的主要贡献是抓住经济生活中占有绝对数量的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中小企业组织创新所面临的环境变化,提出了中小企业功能创新的四大内容,继而从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提出在组织结构设计时设立一个战略发展委员会的创新型设计,并且从企业组织动力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一个理念:观念创新是基础,战略创新是主导,文化创新是保证,组织创新是根本。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小企业经营要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小企业经营要素(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 ——基于供给与采纳的双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产权是驱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
1.1.2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是中小企业创新的强有力支撑 |
1.1.3 知识产权服务的供给不足需要公共服务有效补位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中小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研究 |
1.3.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中小企业 |
2.1.2 知识产权 |
2.1.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知识产权理论 |
2.2.2 创新采纳理论 |
2.2.3 公共服务理论 |
第3章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分析 |
3.1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困境与公共服务 |
3.1.1 知识产权建设存在的问题 |
3.1.2 知识产权活动的风险来源 |
3.1.3 知识产权服务的现实困境 |
3.1.4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作用 |
3.2 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现状 |
3.2.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情况 |
3.2.2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沿革 |
3.2.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相关政策 |
3.2.4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成效 |
3.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服务范围、层次有限,结构不合理 |
3.3.2 与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链接不紧密 |
3.3.3 相关规制、人才等的配套保障不足 |
3.4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体制方面 |
3.4.2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参与主体方面 |
3.4.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机制建设方面 |
3.4.4 对中小企业“个性化”分析与探索方面 |
第4章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风险与采纳分析 |
4.1 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风险顾虑 |
4.1.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感知风险的内涵 |
4.1.2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感知风险的结构 |
4.2 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采纳分析 |
4.2.1 理论依据 |
4.2.2 假设提出 |
4.2.3 模型构建 |
4.3 研究设计 |
4.3.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4.3.2 取样与数据收集 |
4.4 实证分析 |
4.4.1 样本特征 |
4.4.2 样本数据质量与检验 |
4.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4.5 研究结论和讨论 |
4.5.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感知风险及其维度构建 |
4.5.2 情境、企业及个人因素对服务风险的影响 |
4.5.3 风险感知对中小企业服务采纳意向的影响 |
第5章 国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实践与借鉴 |
5.1 典型国家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实践 |
5.1.1 美国 |
5.1.2 日本 |
5.1.3 韩国 |
5.1.4 新加坡 |
5.2 国际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项目——TISC |
5.2.1 TISC的基本情况 |
5.2.2 TISC与中小企业 |
5.2.3 TISC的推广成效 |
5.2.4 TISC在华的进展 |
5.3 国际实践与经验对我国的启发 |
5.3.1 强化知识产权人才保障,引入专家服务 |
5.3.2 降低创新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 |
5.3.3 引流知识产权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创新 |
5.3.4 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 |
5.3.5 加快和深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国际合作 |
5.3.6 “客户需求”导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 |
第6章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启示与对策建议 |
6.1 面向中小企业感知,解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需求 |
6.1.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核心是经营风险 |
6.1.2 企业决策人的心理风险问题值得关注 |
6.2 从中小企业实际出发,加强创新经营保障 |
6.2.1 加快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创新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6.2.2 持续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
6.2.3 加强政策引导与公共服务创新,完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 |
6.2.4 优化发展环境,健全知识产权的司法服务与法律监管体系 |
6.3 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质量与能力的提升 |
6.3.1 构建和打造高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
6.3.2 深化“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探索 |
6.3.3 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项目和机构品牌 |
6.4 继续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国际化建设 |
6.4.1 加快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国际化合作 |
6.4.2 助力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配套服务建设 |
6.5 重视对知识产权文化、人才的宣传与培养 |
6.5.1 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知识产权意识 |
6.5.2 重视对知识产权文化环境的培育塑造 |
6.5.3 加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发展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调查问卷1 |
调查问卷2 |
调查问卷3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与评析 |
1.2.1 关于企业成长概念认知的相关研究 |
1.2.2 综合评价理论方法的相关研究 |
1.2.3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相关研究 |
1.2.4 相关研究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主题与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3.4 创新性工作 |
第2章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理论方法基础 |
2.1 企业成长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1 企业与中小企业概念 |
2.1.2 企业成长评价的理论基础 |
2.2 统计综合评价的方法基础 |
2.2.1 评价指标测度与集成方法 |
2.2.2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方法 |
2.3 大数据相关技术 |
2.3.1 网络爬虫技术 |
2.3.2 基于朴素贝叶斯分配的文本挖掘技术 |
2.3.3 机器学习算法 |
第3章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
3.1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理论模型 |
3.1.1 创新能力:中小企业成长的动力与源泉 |
3.1.2 产品竞争力: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支撑 |
3.1.3 运营水平:中小企业成长的基础与保障 |
3.1.4 企业家素质:中小企业成长的核心要素 |
3.1.5 环境因素:中小企业成长面临的机遇与风险 |
3.2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1 统计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3.2.2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选取的特殊性 |
3.2.3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选取的主要思路 |
3.3 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创新能力测度 |
3.3.1 创新团队支撑 |
3.3.2 创新投入强度 |
3.3.3 创新活动效果 |
3.4 中小企业成长价值的产品竞争力测度 |
3.4.1 产品扩张能力 |
3.4.2 产品营销效率 |
3.4.3 消费者满意度 |
3.5 中小企业成长性的运营水平测度 |
3.5.1 人力资本实力测度 |
3.5.2 财务健康状况测度 |
3.5.3 企业管理能力测度 |
3.6 中小企业成长性的企业家素质测度 |
3.6.1 企业家品质 |
3.6.2 企业家能力 |
3.6.3 企业家声誉 |
3.7 中小企业成长价值的环境因素测度 |
3.7.1 区域环境支撑 |
3.7.2 市场行业风险 |
3.7.3 环境适应能力 |
第4章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信息测度与集成方法研究 |
4.1 基于群体偏好信息的评价指标测度方法研究 |
4.1.1 个体偏好信息测度 |
4.1.2 专家偏好自学习 |
4.1.3 群体偏好一致性检验 |
4.1.4 群体偏好一致性自调整 |
4.1.5 群体偏好信息集成 |
4.2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评价指标测度方法研究 |
4.2.1 文本数据的获取 |
4.2.2 文本数据的预处理 |
4.2.3 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的文本情感分析 |
4.2.4 文本数据转换 |
4.3 指标评价值的无量纲化方法 |
4.3.1 基准语言等级集合设定 |
4.3.2 语言等级信息基准语言集合分布转换 |
4.3.3 定量信息基准语言集合分布转换 |
4.4 综合评价分布信息集成与比较方法 |
4.4.1 基于主客观信息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法 |
4.4.2 基于证据理论的指标集成方法 |
4.4.3 综合评价信息的比较 |
4.5 基于机器学习的信息集成方法 |
4.5.1 样本与变量选择 |
4.5.2 数据预处理 |
4.5.3 分类算法运用 |
4.5.4 分类算法选择与比较 |
第5章 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的实证分析 |
5.1 问题描述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
5.3 评价信息集成 |
5.3.1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 |
5.3.2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
5.3.3 评价指标集成 |
5.4 评价结果的检验 |
第6章 内容回顾与研究展望 |
6.1 内容回顾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二、本研究的资料基础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五、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章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伦理基础追溯 |
第一节 古典时期工商业者社会责任思想观的萌生 |
第二节 中世纪宗教和行会对工商业者社会责任观的作用 |
第三节 启蒙思想家对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奠基 |
第四节 工业化及战后经济复苏对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伦理观的影响 |
第二章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出台的动因 |
一、美国与新兴经济体的挤压 |
二、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需要 |
三、欧盟福利国家制度摆脱困境的出路 |
四、全球化时代提升欧盟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 |
五、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大众媒体的助推 |
第二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出台与推进 |
一、《推动欧洲企业社会责任框架绿皮书》开启了政策的伊始 |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报告》确立了政策实践途径 |
第三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调整与加强 |
一、《推行增长与就业合作:使欧盟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优秀标杆》的政策调整 |
二、《2011-2014年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更新战略》的政策加强 |
第四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在中小企业的细化 |
一、欧盟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特殊性 |
二、欧盟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出台及其推进 |
第三章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实践及其效应 |
第一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实践 |
一、使用支持工具传播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
二、使用促进工具激励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 |
三、使用合作工具促进利益相关方对话 |
四、使用规制工具健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立法 |
五、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落实 |
第二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效应 |
一、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对欧盟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二、欧盟成员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执行效应 |
第四章 欧盟成员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模式比较 |
第一节 英国的市场机制运作模式 |
一、政府引领下突出市场调节机制的政策特质 |
二、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实施的助推 |
第二节 丹麦的协商合作模式 |
一、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国家行动计划 |
二、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组织化运动特征 |
第三节 法国的法律规制模式 |
一、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律框架使之成为国家意志 |
二、吸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广泛性并注重国际合作 |
第四节 西班牙聚焦于“就业增长”的模式 |
一、在政府与社会对话的相互协商中启动 |
二、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与就业政策的配合 |
第五节 中东欧国家的借助外力模式 |
一、东西欧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差异 |
二、波罗的海三国相对先进 |
三、新入盟中欧国家的合作共赢 |
四、其他巴尔干地区国家的相对落后 |
第五章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经验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经验分析 |
一、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动议与第三方即社会组织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
二、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出台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
三、法律规制的前提是全民意识的提升 |
四、政策工具的选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文化都密切相关 |
五、落后地区相对具有后发优势 |
第二节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发展现状 |
一、中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 |
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制定与施行概述 |
第三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中国借鉴 |
一、经济转型期提供了中国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良机 |
二、对中央政府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建议 |
三、对地方政府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建议 |
四、对促进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方面的建议 |
结语 |
译名对照表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GVC和NVC视角下中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1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重要概念的界定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关于GVC及其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1 GVC及其治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2.1.2 GVC治理模式及其演进的相关研究 |
2.2 地域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研究 |
2.2.1 地域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影响因素 |
2.2.2 地域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路径 |
2.3 GVC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研究 |
2.3.1 GVC治理与产业集群升级的关系 |
2.3.2 嵌入GVC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 |
2.4 NVC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研究 |
2.5 简要评价 |
第三章 嵌入GVC的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 形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GVC治理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 |
3.1.1 模型的基本框架 |
3.1.2 GVC治理视角下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 |
3.2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3.2.1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整体特征 |
3.2.2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格局的定量测度 |
3.3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
3.3.1 产业集群整体位于GVC低端环节 |
3.3.2 创新能力薄弱,自有品牌缺失 |
3.3.3 企业间协作程度较低,竞争失序 |
3.3.4 产业集群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难以持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入GVC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工艺和产品升级 |
4.1 引言 |
4.2 GVC治理与产业集群升级 |
4.2.1 GVC的驱动机制 |
4.2.2 不同GVC治理模式下的产业集群升级前景 |
4.3 嵌入GVC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选择 |
4.3.1 嵌入GVC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一个综合性分析 |
4.3.2 嵌入GVC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 |
4.4 嵌入GVC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模式 |
4.4.1 深化OEM与产业集群工艺升级 |
4.4.2 转型ODM与产业集群产品升级 |
4.5 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成因、突破条件及升级路径 |
5.1 引言 |
5.2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成因 |
5.2.1 跨国公司的技术控制 |
5.2.2 跨国公司的市场控制 |
5.3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突破——理论模型分析 |
5.3.1 模型的基本框架 |
5.3.2 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突破条件 |
5.3.3 产业集群突破功能升级障碍的影响因素 |
5.4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实现路径 |
5.4.1 构建NVC体系——发挥集群和政府层面的本土优势 |
5.4.2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吸纳高端要素,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
5.5 进一步的讨论 |
5.5.1 NVC对接GVC:均衡型GVC中的功能升级 |
5.5.2 理论模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NVC构建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集群和政府层面 |
6.1 引言 |
6.2 本土市场优势与NVC构建 |
6.3 NVC的构建模式 |
6.3.1 核心企业主导型NVC构建模式 |
6.3.2 专业化市场型NVC构建模式 |
6.4 NVC下产业组织体系优化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6.4.1 核心企业主导型NVC下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6.4.2 专业化市场型NVC下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6.5 NVC下社会资本增加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6.6 NVC下公共政策调整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6.7 案例分析 |
6.7.1 案例分析之一 |
6.7.2 案例分析之二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与NVC下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企业层面 |
7.1 引言 |
7.2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
7.2.1 NVC下产业集群吸纳高端要素的渠道——生产者服务业集聚 |
7.2.2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机制分析 |
7.2.3 理论模型分析 |
7.3 实证分析 |
7.3.1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7.3.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7.4 进一步的讨论: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与NVC下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7.5 案例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对策建议 |
8.1 全文总结 |
8.2 对策建议 |
8.2.1 政府层面的建议 |
8.2.2 集群层面的建议 |
8.2.3 企业层面的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利益视角的信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
四、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注释 |
第一章 信息利益的理论基础及文献梳理 |
第一节 信息利益的含义 |
一、信息及相关概念解析 |
二、利益概念及利益思想的演变 |
三、信息利益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信息利益的特征 |
一、信息利益的动态性和时效性 |
二、信息利益的渗透性和共生性 |
三、信息利益的竞争性和共享性 |
四、信息利益的累积性和系统性 |
第三节 信息利益的分类 |
第四节 信息利益相关思想文献综述 |
注释 |
第二章 信息利益的形成与配置 |
第一节 信息利益的创造与形成 |
一、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的前提 |
二、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的动力体系 |
三、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的主要途径 |
四、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路径的选择 |
第二节 信息利益的配置 |
一、信息利益的交换及利益影响 |
二、信息利益分享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手段 |
第三节 信息利益的实现与意义 |
一、信息利益实现的特点 |
二、信息利益实现的表现 |
三、信息利益实现的意义 |
注释 |
第三章 信息利益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农业文明时代的信息活动方式与信息利益 |
一、农业文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二、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信息活动的特点 |
三、农业文明时代信息利益的体现 |
第二节 工业文明时代的信息活动方式与信息利益 |
一、工业文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二、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信息活动的特点 |
三、工业文明时代信息利益的体现 |
第三节 信息文明时代的信息活动方式与信息利益 |
一、信息文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二、信息文明时代人类信息活动的特点 |
三、信息文明时代信息利益的体现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信息利益的宏观考察 |
第一节 信息利益与国家信息安全 |
一、国家信息安全 |
二、信息利益与国家信息安全的关系 |
三、中国信息安全现状 |
第二节 信息利益与国际信息贸易 |
一、全球化视野下的信息利益 |
二、中国国际信息贸易的分析 |
第三节 信息利益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一、中国信息要素状况的辩证考察 |
二、中国信息利益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中国信息利益的区域分析 |
一、信息利益与区域经济发展 |
二、信息利益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信息利益的中观考察 |
第一节 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 |
一、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轨迹的辩证考察 |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三、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二节 中国传统产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一、传统产业信息化的基本理论 |
二、农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工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四、服务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第三节 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 |
一、基本数据的准备 |
二、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方法一 |
三、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方法二 |
注释 |
第六章 中国信息利益的微观考察 |
第一节 信息利益与企业竞争力 |
一、企业竞争力的含义 |
二、信息资源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表现 |
第二节 中国企业信息利益状况的考察 |
一、企业获取信息利益的前提条件 |
二、中国企业信息利益现状的考察 |
第三节 个人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一、个人信息利益的理论分析 |
二、个人信息利益的实证研究 |
注释 |
第七章 国外信息利益的实践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美国的信息政策 |
二、美国的信息利益状况 |
三、美国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第二节 日本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日本的信息政策 |
二、日本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日本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第三节 韩国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韩国的信息政策 |
二、韩国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韩国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第四节 印度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印度的信息政策 |
二、印度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印度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注释 |
第八章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对策 |
第一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总体思路 |
一、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基本战略 |
二、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宏观对策 |
一、国家全面发展中实现信息利益的对策 |
二、增进区域信息利益的对策 |
第三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中观对策 |
一、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 |
二、增进传统产业信息利益的对策 |
第四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微观对策 |
一、促进企业信息利益实现的对策 |
二、增进个人信息利益的对策 |
注释 |
第九章 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一、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辩证考察 |
二、信息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第二节 信息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
一、信息化能够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条件 |
二、可持续发展具体实现路径客观需要具备的条件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信息利益的实现 |
一、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信息伦理 |
二、科学发展观引领信息化建设 |
三、科学发展观引领信息文明建设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独立以来新加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
1.1.2 研究视野开阔的理论意义 |
1.1.3 对中国的启示 |
1.2 主要概念阐释 |
1.2.1 外向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
1.2.2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
1.2.3 全球化与区域化 |
1.2.4 新加坡 |
1.2.5 东南亚 |
1.3 学术史回顾 |
1.3.1 国外学者关于新加坡经济的研究概述 |
1.3.2 国内学者关于新加坡经济的研究概述 |
1.3.3 新加坡研究中的非经济类文献 |
1.4 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关于新加坡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
1.4.2 关于以全球化或区域化视角的新加坡研究文献 |
1.4.3 新加坡外向型经济与全球化和区域化研究的思路 |
1.4.4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5 论题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研究的视角和思路 |
1.5.2 分析框架 |
1.5.3 内容的选择 |
第2章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参与全球化和区域化 |
2.1 殖民地经济遗产与独立对新加坡经济的影响 |
2.2 外向型经济发展历程:从1965年至今 |
2.3 外向型经济发展绩效 |
2.4 外向型经济发展动力:参与全球化和区域化 |
2.4.1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战略 |
2.4.2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化发展战略 |
第3章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新加坡外向型经济基石 |
3.1 对国际贸易的依赖与经济发展的脆弱性 |
3.2 对外贸易与国际市场 |
3.2.1 国际贸易商品 |
3.2.2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
3.3 新加坡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 |
3.4 对外贸易发展的区域模式 |
3.4.1 增长三角 |
3.4.2 东盟自由贸易区 |
3.4.3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
3.4.4 个案:新加坡与美、日、中自由贸易协定 |
3.5 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与区域化的努力 |
第4章 产业发展战略:面向全球化和区域化目标 |
4.1 产业理论和概念 |
4.2 产业结构演变 |
4.3 宏观产业政策变迁 |
4.4 人才战略与外资政策 |
4.4.1 人力资源管理与吸引外资政策统筹设计 |
4.4.2 独立以来的教育发展 |
4.4.3 工业化人才培养战略 |
4.4.4 国际化人才思想和战略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
4.5 法定机构与政联企业 |
4.6 扶持本国私营企业 |
4.7 金融市场发展 |
第5章 海外投资的区域化战略 |
5.1 海外投资发展概况 |
5.2 海外投资的措施 |
5.3 "向区域进军"战略 |
5.4 中国战略:以苏州工业园为代表的中新战略合作为例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新加坡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与区域化战略 |
6.2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模式 |
6.3 产业政策中的全球化与区域化理念 |
6.4 海外投资在区域化战略中的作用 |
6.5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6.5.1 关于新加坡宏观经济政策挑战的方面 |
6.5.2 新加坡如何处理全球化与区域化二者之间的关系 |
6.5.3 关于广义的产业政策方面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立意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研究 |
1.2.2 关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研究 |
1.3 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企业同质性与异质性假设的演进过程 |
2.1 同质性假设下的企业国际化经营 |
2.1.1 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性质的假设 |
2.1.2 国际贸易理论对企业同质性的假设 |
2.1.3 同质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
2.2 异质性假设下的企业国际化经营 |
2.2.1 企业异质性假设的理论与实证推进 |
2.2.2 异质性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原因 |
2.2.3 贸易自由化对异质性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效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异质性企业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 |
3.1 异质性企业随机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均衡分析 |
3.1.1 模型的基本假定 |
3.1.2 封闭经济中的均衡 |
3.1.3 开放经济中的均衡 |
3.2 异质性企业自觉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均衡分析 |
3.2.1 模型的基本假定 |
3.2.2 封闭经济中的均衡 |
3.2.3 开放经济中的均衡 |
3.3 异质性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综合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异质性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
4.1 异质性在中小企业层面的适用性 |
4.1.1 企业异质性内含的延伸 |
4.1.2 中小企业的异质性表现 |
4.2 异质性对中小企业国际化行为的解释 |
4.2.1 异质性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渠道 |
4.2.2 异质性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动因、方式和效用 |
4.2.3 影响异质性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外部因素 |
4.3 天生全球化企业中的异质性中小企业 |
4.3.1 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提出 |
4.3.2 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特点 |
4.3.3 异质性中小企业的天生全球化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外异质性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践 |
5.1 美国异质性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
5.1.1 小企业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 |
5.1.2 金融危机对美国小企业及其国际化经营的影响 |
5.1.3 美国国际化经营小企业的异质性 |
5.1.4 美国异质性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环境 |
5.2 欧盟异质性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
5.2.1 中小企业在欧盟经济中的作用 |
5.2.2 金融危机对欧盟中小企业及其国际化经营的影响 |
5.2.3 欧盟国际化经营中小企业的异质性 |
5.2.4 欧盟异质性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环境 |
5.3 日本异质性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
5.3.1 中小企业在日本经济中的作用 |
5.3.2 金融危机对日本中小企业及其国际化经营的影响 |
5.3.3 日本国际化经营中小企业的异质性 |
5.3.4 日本异质性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异质性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践 |
6.1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与企业异质性 |
6.1.1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背景 |
6.1.2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概况 |
6.1.3 中国国际化经营企业的异质性 |
6.1.4 中国异质性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环境 |
6.1.5 中国异质性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阻碍与建议 |
6.2 中国异质性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践 |
6.2.1 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 |
6.2.2 中国国际化经营中小企业的异质性 |
6.2.3 中国异质性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环境 |
6.2.4 中国异质性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阻碍与建议 |
6.3 金融危机对中国异质性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 |
6.3.1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与贸易的影响 |
6.3.2 金融危机对中国异质性企业国际化经营环境的影响 |
6.3.3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 |
6.3.4 后危机时代中国异质性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与评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评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 论文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
第2章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理论依据及价值目标 |
2.1 社会转型相关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2.1.2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 |
2.2 社会转型时期的界说及现实表征 |
2.2.1 社会转型时期的界说 |
2.2.2 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表征 |
2.3 中小企业的内涵 |
2.3.1 企业的涵义和本质 |
2.3.2 中小企业的涵义和特点 |
2.4 企业伦理的内涵 |
2.4.1 企业伦理的涵义 |
2.4.2 企业本质的伦理考量 |
2.4.3 中小企业伦理的特异性 |
2.5 社会转型时期与中小企业行为的内在关联 |
2.5.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经营的特殊环境 |
2.5.2 中小企业:社会转型时期的双面作用 |
2.5.3 社会转型时期与中小企业行为的相互影响机理 |
2.6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必然趋势 |
2.6.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经营的限制性 |
2.6.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抉择的应然性 |
2.6.3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共识性 |
2.6.4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主体间性 |
2.7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价值目标 |
2.7.1 追求有德性的经营 |
2.7.2 筑牢精神生产力 |
2.7.3 踏上企业公民之路 |
2.7.4 倾力公益慈善事业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规范的系统建构 |
3.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规范系统的界说和建构原则 |
3.1.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规范系统的界说 |
3.1.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规范系统建构的原则 |
3.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的外部伦理规范系统 |
3.2.1 企业与生态环境的伦理规范 |
3.2.2 企业与竞争者的伦理规范 |
3.2.3 企业与合作者的伦理规范 |
3.2.4 企业与消费者的伦理规范 |
3.2.5 企业与政府的伦理规范 |
3.2.6 企业与社区的伦理规范 |
3.2.7 企业与网络的伦理规范 |
3.2.8 企业与公益慈善的伦理规范 |
3.3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的内部伦理规范系统 |
3.3.1 企业与经营者的伦理规范 |
3.3.2 企业与员工的伦理规范 |
3.3.3 企业与安全生产的伦理规范 |
3.3.4 企业与技术创新的伦理规范 |
3.4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规范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
3.4.1 系统的非线性 |
3.4.2 系统的涌现性 |
3.4.3 系统的自组织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失范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概况 |
4.1.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规范化概况 |
4.1.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失范化概况 |
4.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失范的主要问题 |
4.2.1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
4.2.2 不正当竞争行为广泛存在 |
4.2.3 诚信缺失问题极为严重 |
4.2.4 偷税漏税现象较为普遍 |
4.2.5 面对风险的冷漠表现 |
4.2.6 对员工采取的非人本化管理 |
4.2.7 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 |
4.3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失范的宏观原因 |
4.3.1 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经济失调 |
4.3.2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 |
4.3.3 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的滞后 |
4.3.4 社会舆论监督的乏力 |
4.3.5 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 |
4.4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失范的微观原因 |
4.4.1 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 |
4.4.2 企业伦理自律的缺失 |
4.4.3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模糊 |
4.4.4 企业风险关联视角的局限 |
4.4.5 企业生产价值链条的制约 |
4.4.6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 |
4.4.7 非政府组织推力的空白 |
4.5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失范原因的耦合分析 |
4.5.1 双摆耦合模型 |
4.5.2 中小企业伦理失范原因的耦合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对策 |
5.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总体要求 |
5.1.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指导思想 |
5.1.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 |
5.2 创造有利于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宏观环境 |
5.2.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5.2.2 大力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5.2.3 着力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体系 |
5.2.4 努力构建全民监督体系 |
5.2.5 以优秀传统文化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 |
5.3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微观途径 |
5.3.1 树立和培育中小企业伦理价值观及伦理文化 |
5.3.2 以企业伦理管理强化中小企业伦理自律 |
5.3.3 实施常态化建设以促进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
5.3.4 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有效推力 |
5.3.5 切实提高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信息化水平 |
5.3.6 拓展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国际化视野 |
5.3.7 深入开发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资源 |
5.3.8 全面加强中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5.3.9 推动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多维主体协同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评价 |
6.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评价指标的遴选 |
6.1.3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状况评价模型的构建 |
6.2.1 未确知测度评价的基本原理 |
6.2.2 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6.3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未确知测度评价分析 |
6.3.1 数据获取与检验 |
6.3.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评价实证分析 |
6.3.3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二: 2007-2009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大事记 |
(10)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基本理论 |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2.1.1 美国、日本、欧盟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
2.1.2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
2.1.3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评价 |
2.1.4 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2.2 企业组织理论 |
2.2.1 古典组织理论 |
2.2.2 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 |
2.2.3 现代组织理论 |
2.3 组织创新理论 |
2.3.1 组织涵义的界定 |
2.3.2 企业组织构成要素内在分析 |
2.3.3 组织创新涵义界定 |
2.4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
2.4.1 政策鼓励企业创新 |
2.4.2 生存发展要求企业自主创新 |
2.5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内涵 |
2.5.1 中小企业创新内容分析 |
2.5.2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框架 |
第三章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环境 |
3.1 中小企业组织发展历史回顾 |
3.1.1 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原因 |
3.1.2 我国中小企业的历史演变 |
3.1.3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政策演变 |
3.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
3.2.1 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 |
3.2.2 我国中小企业的制度特征 |
3.2.3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
3.3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内部环境分析 |
3.3.1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意义 |
3.3.2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范畴 |
3.3.3 企业成长阶段理论分析 |
3.4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外部环境分析 |
3.4.1 外部环境分类 |
3.4.2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
3.4.3 中观经济环境 |
3.4.4 科学技术环境 |
3.4.5 新环境对中小企业组织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小企业组织功能创新 |
4.1 中小企业组织功能 |
4.1.1 中小企业组织功能涵义 |
4.1.2 企业组织的战略目标 |
4.2 中小企业组织功能构成要素 |
4.2.1 企业构成要素 |
4.2.2 组织功能构成要素 |
4.3 中小企业组织社会责任功能创新 |
4.3.1 组织社会责任功能的由来 |
4.3.2 我国中小企业组织社会责任功能现状 |
4.3.3 中小企业组织社会责任功能创新内涵 |
4.4 中小企业组织文化功能创新 |
4.4.1 中小企业组织文化的发展历史 |
4.4.2 中小企业组织文化的形成 |
4.4.3 中小企业组织形象 |
4.4.4 中小企业组织文化的健全 |
4.4.5 新时期中小企业文化的变革 |
4.5 中小企业组织危机管理功能创新 |
4.5.1 危机事件和危机管理的产生 |
4.5.2 中小企业组织危机管理的方法 |
4.5.3 加强中小企业组织沟通以应对危机管理 |
4.6 中小企业战略功能创新 |
4.6.1 中小企业组织战略创新的意义 |
4.6.2 企业战略的中心任务 |
4.6.3 基于组织战略创新的企业决策 |
4.6.4 基于组织战略创新的中小企业组织智商建设策略 |
第五章 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创新 |
5.1 企业组织结构的历史沿革 |
5.1.1 传统组织结构的分析 |
5.1.2 传统组织结构模式的比较分析 |
5.1.3 组织结构设计思想近年的发展 |
5.2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创新思想 |
5.2.1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
5.2.2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创新的思路 |
5.2.3 从传统设计到全过程设计 |
5.3 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权变性 |
5.3.1 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的权变因素 |
5.3.2 企业环境和企业战略关系分析 |
5.3.3 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战略划分 |
5.4 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创新过程 |
5.4.1 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程序 |
5.4.2 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创新内容 |
5.4.3 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的横向设计 |
5.4.4 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的纵向设计 |
5.5 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创新模式 |
5.5.1 战略发展委员会的功能 |
5.5.2 战略发展委员会的实现形式 |
第六章 中小企业组织机制创新 |
6.1 中小企业组织动力机制创新 |
6.1.1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进行组织创新 |
6.1.2 中小企业组织外部动力创新 |
6.1.3 中小企业组织内部动力创新 |
6.2 中小企业组织制度机制创新 |
6.2.1 组织创新方式的划分 |
6.2.2 各种创新方式之间的关系分析 |
6.2.3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动力与创新制度之间的关系 |
6.3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过程 |
6.3.1 组织创新过程基本理论 |
6.3.2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过程模型 |
6.3.3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步骤 |
6.3.4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过程的特征 |
6.4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障碍 |
6.4.1 人类活动系统的特点 |
6.4.2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障碍的理论分析 |
6.4.3 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系统的动力障碍——实践分析 |
第七章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实证分析 |
7.1 从青岛电冰箱厂到海尔集团 |
7.1.1 早期的青岛电冰箱厂 |
7.1.2 今天的海尔集团 |
7.1.3 从组织创新的角度考察海尔 |
7.2 青岛电冰箱厂组织创新的过程 |
7.2.1 组织结构评估与选择的要素 |
7.2.2 青岛电冰箱厂组织创新的阶段 |
7.3 青岛电冰箱厂组织创新的成效与经验 |
7.3.1 青岛电冰箱厂组织创新的成效 |
7.3.2 青岛电冰箱厂组织创新的经验 |
7.4 青岛电冰箱厂组织创新对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启示 |
7.4.1 青岛电冰箱厂组织创新的思考 |
7.4.2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海尔路径 |
第八章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趋势 |
8.1 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的新特点 |
8.2 中小企业组织结构面临的挑战 |
8.2.1 新环境带来的挑战 |
8.2.2 适应性的新型组织结构模式 |
8.3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新思维 |
8.4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方向 |
8.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经济全球化与中小企业经营要素(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 ——基于供给与采纳的双维分析[D]. 李燕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赵志伟.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7)
- [3]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研究(2001-2015)[D]. 肖丽萍. 云南大学, 2016(06)
- [4]外贸综合服务业的发展及对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意义(研究报告)[A]. 方虹,赵淑华,陈向东,张军峰,张芳,彭博,杜萌,马博飞,陈星.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2014年研究课题汇编, 2015
- [5]GVC和NVC视角下中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 曹东坡. 南京大学, 2015(01)
- [6]基于利益视角的信息研究[D]. 陈玉和. 复旦大学, 2012(03)
- [7]独立以来新加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视角[D]. 郭建军. 云南大学, 2012(08)
- [8]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D]. 范思琦. 吉林大学, 2011(08)
- [9]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研究[D]. 宋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10]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研究[D]. 宋东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