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制氧拖车医用制氧设备控制系统设计

野外制氧拖车医用制氧设备控制系统设计

一、野战制氧挂车医用制氧设备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马帅,石梅生,张利芳,汪星[1](2021)在《野战条件下制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氧气在野战条件下战伤救治中的重要性以及制氧技术的一般分类,综述了目前主要制氧技术的原理和研究进展,总结了野战条件下氧气需求特点及各制氧技术特点,阐述了制氧装备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指出了未来应结合战时制氧技术的特点不断研发新型的制氧装备,构建完备的制供氧保障链,以为我军在野战条件下医疗救治用氧保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与装备支持。

丁攀[2](2019)在《基于铜氨法的自动化氧浓度检测仪的设计与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氧气已在医疗、工业、航空、国防等方面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关乎生命安全、国防科工等重要应用领域,氧气浓度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果氧气浓度不达标或控制不精确,常会导致严重事故。同时,我国高原地域广阔,高原边境争端和维稳处突任务艰巨,高原抗缺氧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军高原作业的难题。目前,上述重要应用领域均广泛采用多种类型制供氧设备进行用氧保障。为保障用氧安全,需定期对制供氧设备进行制氧浓度计量检测。另外,氧气的制备、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也需要严格监测氧气浓度。针对上述现实需求,实现氧气浓度的原位、快速、精确检测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目前,国内外已应用多种氧气浓度检测方法。顺磁性法、氧化锆法、激光法和离子流法等测氧方法虽然在测量精度、响应时间、便携性等方面优于现有的铜氨法测氧装置,但对于复杂电磁场、高原低温、低压等特殊环境下的氧浓度原位测量,上述方法由于易受测量环境影响,难以满足实际测量需求。依据GB8982-2009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和GB/T3863-2008工业氧,铜氨法是氧浓度检测的标准方法。目前我国的计量检定机构主要采用铜氨法对高原制供氧装备进行原位计量检测。然而,现有铜氨法测氧装置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很多不足,如纯手动操作,主观因素影响大,测量误差大,工作效率低等,难以满足计量检测的现实需求。为此,本文针对氧浓度检测的原位、快速、精确的实际需求,特别是提升铜氨法在高原等特殊环境下工作的适应性,依据铜氨法氧浓度检测原理,在现有铜氨法测氧装置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设计并研制了基于铜氨法的自动化氧浓度检测仪样机,并完成了样机性能测试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氧气浓度检测的实际需求及现有铜氨法测氧装置的缺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铜氨法自动化氧浓度检测仪的结构和功能设计。(2)依据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市场调研和性能对比分析,完成了系统核心器件的选型。(3)依据系统结构设计和器件选型,利用AutoCAD软件完成系统机械结构和核心组件的二维工程图绘制,指导工厂制作加工。(4)设计并开发了样机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硬件开发和软件开发。(5)组装样机并进行整机调试。样机组装完成后,利用该样机测量西安某地区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样机测量结果与BEE-AO-210型离子流氧气分析仪测量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调试结果显示,该铜氨法氧浓度检测仪样机工作正常,性能良好,能够完成测氧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可进一步开展性能测试实验研究。(6)在平原环境下开展样机性能测试实验,对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验证样机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被测气体为6组标准气体,每组重复测量6次,其中4组常量氧标准气体氧气浓度分别为30.0%、49.7%、70.3%、90.0%,2组高浓度氧标准气体氧气浓度分别为99.20%、99.60%。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范围内,6组标准气体测量结果均以不低于95%的概率包含标准值,可认为在平原环境下样机的测量结果真实、可靠,样机性能达到设计要求。(7)在模拟高原低压环境下开展样机性能测试实验,对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验证样机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利用爆炸减压温度复合舱模拟高原海拔3000 m、4000 m、5000 m低压环境,被测标准气体为1组49.7%的常量氧和1组99.60%的高浓度氧,2组标准气体每组重复测量6次。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范围内,2组标准气体测量结果均以不低于95%的概率包含标准值,可认为在模拟高原低压环境下样机的测量结果真实、可靠,样机性能达到设计要求。通过比较49.7%和99.60%两组标准气体的测量值可知,样机在平原环境和模拟高原低压环境下的测量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样机性能不受高原低压环境影响。总体而言,本课题设计和研发的铜氨法氧浓度检测仪样机具有如下技术特点:(1)结构设计合理。采用结构化设计,各部件易于组装和拆卸,便于维护保养。电路部分和器皿管路部分实现物理隔离,无液体交叉污染,安全耐用。(2)测量范围广,精确度高。测量范围能够覆盖氧气浓度全量程,测量重复性≤±1.0%。099%量程内测量分辨率0.3%,示值误差≤±0.5%FS;99100%量程内测量分辨率0.01%,示值误差≤±3%FS。(3)测量误差小,准确度高。采用光幕传感器和步进电机相结合的双液面调平方法取代原始的人工目测调平,降低了人为因素干扰,有效减小了系统误差,提高了测量准确度。(4)自动化程度和测量效率高。利用双向蠕动泵实现气液管路的自动化驱动控制,多档位流速调节能够实现被测气体的精确采集和测氧流程的精确控制。反应瓶中铜氨溶液吸收氧气采用涡轮驱动方式进行,能够有效加快化学反应速度。整机按照预定的测量步骤进行自动化操作,方便快捷。单次检测时间从原来的20分钟缩短到5分钟以内。综上所述,本课题设计和研发的基于铜氨法的自动化氧气浓度检测仪,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不仅能够减少测量过程中的人为误差,提高测量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而且能够提高测量效率和环境适应性,具有良好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石梅生,刘红斌,朱孟府,田涛,马军,邓橙,伍瑞昌[3](2018)在《野战帐篷医院系统医技保障单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开展医技保障单元研究,研制箱组式医技保障装备,为野战帐篷医院野外医疗救治提供医用氧气和医用水保障。方法:分析医技保障单元勤务定位,明确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基于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bsorption,PSA)制氧和膜分离制水原理,开展变频恒压式海拔高度自适应PSA制氧技术和集成膜分离制备医用水技术研究;以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作为箱体材质,采用箱仪一体化结构形式,研制箱组式医用制氧模块和医用制水模块。结果:研制的医技保障装备产氧量为1.3 Nm3/h,氧气体积分数为92.7%;清洗水和纯化水产水流量分别为433.7 L/h(25℃)和37.2 L/h(25℃),水质分别符合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关水质指标。结论:该套医技保障装备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可有效地保障野战帐篷医院在野外环境条件下开展医疗救治作业时所需的医用氧气和医用水。

何西硕[4](2018)在《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现有的医用制氧装备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无法准确了解制氧装备运行情况,不能预判故障原因,造成维修周期长、维修难度大的现象。针对现有的医用制氧装备系统不具有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功能,研究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研究方法为:首先进行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其中硬件设计包括硬件网络搭建和通信网络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控制程序研发和人机界面设计;然后依据故障树分析法原理,建立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的故障树模型,依据二元决策图法对制氧装备故障树模型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研究故障诊断方法;最后建立制氧装备各设备故障率的GM(1,1)模型,计算出制氧装备故障率、制氧装备各设备故障率与设备使用年份相关关系模型,将制氧装备各设备故障率的GM(1,1)模型代入该关系模型中,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待定参数,并依据预测模型研究制氧装备的预防性维修故障率,从而为制氧装备预防性维修策略提供可靠依据。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实现对制氧装备的本地监控与故障诊断及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通过对该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使用简单方便,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提高制氧设备故障检修的效率与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章恩光[5](2017)在《浅谈医用氧气系统的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用氧气是医院生命支持系统中最关键的一种气体,如何保证医用氧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很多医院都需要面对的问题。由于氧气是一种特殊的药品,很多医院的管理人员其实对其并不熟悉。本文针对氧气源的选择、氧气系统的设计和日常管理等几个问题,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和经验,阐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医院的医用系统管理人员参考。

刘显胜[6](2017)在《军队高原特需卫生装备需求与研发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军正处在军事后勤改革的关键时期,由以往的成建制、区域化卫勤保障转变为现代全局性一体化综合卫勤保障,是卫勤技术装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期。尤其是特殊局部环境卫勤保障,如高原、寒区、热区、戈壁、坑道、海洋、太空等。本研究主要围绕高原特殊环境下卫勤保障的物质基础——卫生装备展开研究。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特殊,具有低压、低氧、低温和低湿的特点,严重威胁高原官兵健康、降低进驻高原官兵作业能力和作战能力。高原卫勤保障需要面对的自然条件恶劣、受领的任务较重、保障的面积大、机动的距离远、区域道路崎岖,地方卫生资源差等特殊情况,对卫勤部队自身保障要求高,对高原卫生装备的依赖性大。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归纳法、头脑风暴、专利研究、专家咨询、现场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立足高原特殊环境和我军高原部队卫生装备现况,致力满足未来高技术条件下高原局部战争卫勤保障需求,并实施相关需求、问题与研发战略研究。当前军队卫生装备体系中尚无针对高原特殊环境的卫生装备体系。高原部队当前所用卫生装备仍以平原卫生装备为主,结合高原相关用氧装备以及进行部分性能改造、组件加装或组合融合的方式使用。这些装备在研发之初未考虑到高原环境的针对性,装配高原部队使用后往往容易引发适应性、稳定性、机动性、维护保养维修以及撤收展开等问题,影响高原卫勤训练和平战时卫勤保障效能的发挥。本课题组提出HASDHE概念后又以高原部队需求为牵引,拟从装备的研发设计源头着手研究专门针对高原特殊环境的系列卫生装备。研究以“需求”为出发点,进行HASDHE相关理论分析,探讨HASDHE研发可能涉及的问题,探索未来HASDHE研发的影响因素和方向,并以此提出未来HASDHE短期和长期研发战略,主要内容详述如下:1.概述。阐述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2.军队HASDHE需求研究。(1)从Y理论因素、环境因素、人的因素、装备勤务职能因素、未来战争因素五个方面进行HASDHE需求影响理论分析。(2)进行专家深度访谈。探索高原卫生装备现有的问题和困难,听取专家对HASDHE研发的意见和建议,讨论军队HASDHE研发影响因素和研发方向,整理归纳汇总制定出军队高原特需卫生装备需求、问题与研发战略研究专家咨询表。(3)需求调查研究。本研究采用头脑风暴、专家访谈、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等多种研究方式开展HASDHE需求研究工作。筛选调研对象为高原卫生装备相关的管理、科研和医疗岗位的现役军官或文职干部,部分专家还兼任各单位野战医疗所所长或副所长,对野战卫生装备很熟悉。具体单位涉及武汉联勤保障基地、西宁联勤保障中心、西藏军区卫生处、新疆军区卫生处和第三军医大学、后勤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以及西藏总医院、成都总医院、兰州总医院、解放军第4医院、解放军第5医院、解放军第8医院、解放军第42医院等多家单位。从整体和分类两个方面调查专家对HASDHE需求的认同程度,并进行赋值和统计分析。3.军队高原卫生装备现况研究。本研究通过专家调查分析探讨我军军队卫生装备现况,包括专家对军队卫生装备现状的整体满意度、对保障官兵健康满意度以及分类调查卫生装备保障效能满意度,并预见性探索卫生装备对未来高技术条件下高原局部战争卫勤保障满意度。4.军队HASDHE问题研究。本研究从重要性、环境适应性、技术、战争适应性以及研发难度和迫切性五个方面探索军队HASDHE研发之问题。研究发现HASDHE科技含量高,对高原特殊环境和高原战争特殊卫勤保障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强,其研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得到专家充分认同。但是专家普遍认为未来HASDHE研发的难度大,受影响的因素多,HASDHE研发之路尚远。5.军队HASDHE研发因素研究。(1)HASDHE研发影响因素多,专家认同度从高到低依次是高原卫勤需求、高原官兵健康需求、技术、人才、政策、经济、理论、国际局势和国内局势。(2)未来HASDHE研发方向专家认同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微型化、模块化、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一体化、集约化和无人化。(3)案例研究。根据高原凝血特点和现有止血带功能,我们提出高原医用止血带初步研制构想。根据高原环境及伤病员转运、后送特点,我们初步提出高原型担架初步研制构想。6.军队HASDHE研发战略方案研究。通过前期问题、影响因素和发展方向研究,结合高原卫勤保障特点及HASDHE研发的军事意义,研究认为军队HASDHE研发战略须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战略方案准备。(1)军队HASDHE研发短期战略方案。一是改善高原装备通用性,缩短HASDHE研发周期;二是掌握高原官兵疾病谱,提高HASDHE研发准度;三是突出高原环境针对性,明确HASDHE研发方向。(2)军队HASDHE研发长期战略方案。一是军队HASDHE研发平台创建战略;二是军队HASDHE研发人才培养战略;三是军队HASDHE四级防控装备体系构建战略。

王磊[7](2016)在《基于变压吸附技术的连续不间断制供氧装备研究》文中提出氧气是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物质。人体通过呼吸从外界获取需要的氧气,并参与体内生物的氧化作用,为人体提供能量。缺氧可导致人体新陈代谢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及时补充氧气能有效提高危重病人救治率、降低伤死率,加速体弱病人身体康复速度,同时氧疗也是对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高原反应与高原病等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此外日常生活的氧保健也可快速消除机体疲劳,提高识别能力。在灾害救援及战时伤病员的救治都需要大量的呼吸用氧气。氧气可通过制氧装备现场制备,并通过供氧装备输送供给。制供氧技术包括氧气制备技术和氧气增压技术。目前,常用的制氧技术为变压吸附法,它是一种以空气为原料,以电力为动力,通过分子筛的吸附分离作用可连续不间断制备氧气的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制氧系统。氧气增压技术主要为活塞式气体增压技术,是一种压力范围广,增压效率高,适应能力强的连续不间断氧气增压技术。现有的制供氧装备主要有模块化制供氧装备、组合化制供氧装备和一体化制供氧装备,能满足一般的用氧需求,但是大多数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灾害救援及战时既可制得直供呼吸的常压氧气又可增压供呼吸机、麻醉机用氧的需求。本研究基于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和活塞式氧气增压技术,建立了制供氧集成技术工艺流程,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技术,进行了制供氧装备的结构布局设计和优化分析以及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研制出连续不间断制供氧装备。建立的连续不间断制供氧集成工艺流程包括制氧单元、供氧单元和控制单元三个功能单元。制氧单元由空压机、吸附塔、缓冲罐和其他组件组成,实现了空气中氧氮的分离,生产制备出常压氧气,可直接输出供人呼吸使用,也可输送给供氧单元进行增压输送用。供氧单元由增压泵、缓冲罐和其他组件组成,把制氧单元制备的氧气增压,供呼吸机、麻醉机使用。控制单元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AD模块、人机界面和其他组件组成,实现了监控和管理整机运行的功能。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自动控制技术和人机界面技术,设计了制供氧装备的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接收AD模块接受的传感器信号,通过人机界面实现人机交互,并输出控制信号。依据控制原理建立制供氧控制流程,选型可相互兼容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AD模块、人机界面和各种传感器。通过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人机界面进行软件编写设计,实现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I/O地址规划,接线端子定义和安全报警设置,以及人机界面的用户界面设计和参数的正确显示。制供氧装备的控制系统实时监控制供氧装备的运行状况和氧气的流量、浓度、压力等参数,可独立处理安全事件,实现人机交互,确保整机安全稳定地连续不间断运行。通过对吸附塔、空压机、增压泵和缓冲罐等制供氧装备主要元器件的选型,采用SolidWorks软件对制供氧装备进行布局设计和整机结构设计,选用304不锈钢作为框架、托架和面板材料,生产制造出制供氧装备。装备的外部尺寸为537×709×880mm,整机质量为91kg,电源为AC220V/50Hz,功率为650W(制氧)/900W(制供氧)。为保证制供氧装备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应用ANSYS软件分别对整机框架和空压机、吸附塔、增压泵、缓冲罐托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框架最大应力为30.595MPa,远小于304不锈钢材料的屈服强度,最大变形为0.12211mm,变形程度很小。空压机、吸附塔、缓冲罐托架的最大应力分别为25.2MPa、28.02MPa、0.15MPa,均小于304不锈钢材料的屈服强度,最大变形分别为0.043mm、0.33mm、0.0001mm,均不影响正常使用。另外,为避免共振对重要元器件印制电路板造成损害,对印制电路板进行了模态分析,将固定方式由四角固定改为三边固定,提高了前六阶固有频率,特别是一阶频率由50.584Hz上升至203.65Hz,抗震性能显着提高,完全满足工作需求。为进一步研究制供氧装备的性能,对制供氧装备的制氧性能和供氧性能进行了分析检测。制氧性能分析结果显示,开机时间为3min时,产氧浓度即可上升到90%,说明开机性能良好;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产氧流量维持在8.6L/min,产氧浓度维持在90.8%,并保持稳定。事实上,产氧浓度与产氧流量和收率有关,产氧浓度随产氧流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收率的增加而减小,且当收率超过35%以后,产氧浓度减小的趋势明显增大。供氧性能分析结果显示,供氧压力、供氧流量和供氧浓度随运行时间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供氧压力为0.38MPa,供氧流量为8.9L/min,供氧浓度为93.8%,供氧性能稳定。采用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和活塞式氧气增压技术研制的制供氧装备能够连续不间断生产制备常压氧气,直供人直接呼吸使用,也可将制得的氧气连续不间断增压供呼吸机、麻醉机使用,可替代氧气瓶供氧,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可车载,也可独立使用,既可用于灾害救援及战时使用,也可用于平时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磊,朱孟府,陈平,邓橙,吴太虎,刘志猛,闵昌敏[8](2016)在《小型医用制供氧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研制一种适合于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的可连续不间断制供氧的小型医用制供氧系统。方法 :该小型医用制供氧系统依据变压吸附制氧及氧气增压技术建立制供氧工艺,应用Solid Works软件进行系统结构设计和模拟分析,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进行控制系统设计,样机试制成功后进行制供氧性能评价。结果:该小型医用制供氧系统可制备氧气并可增压供氧,产氧流量大于10 L/min,产氧体积分数大于90%,供氧压强可达0.38 MPa,其外型尺寸为537 mm×709 mm×880 mm,质量为91 kg,电源为AC220 V/50 Hz,功率为650 W(产氧)、900 W(制供氧)。结论:该小型医用制供氧系统既可产生常压氧气供患者自主呼吸或保健氧疗,又可对氧气增压供呼吸机、麻醉机使用,能够实现氧气的连续不间断供应,有效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用氧需求。

窦建洪,郑理华,何兴华,张礼安,秦伏秋,甄鑫,屠伟峰[9](2014)在《移动式医用高压氧供系统的研制》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移动式医用高压氧供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和总体性能,并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移动式医用高压氧供装置的发展概况,对其未来的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进行了展望。目的:研发一套适用于现场紧急医疗救援的移动式医用高压氧供系统,既可用于单个麻醉机的氧源供应,亦可满足多人同时吸氧。方法:综合利用PSA(变压吸附)技术、PLC(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技术和微型空压机技术,采用Pro/E建模软件进行三维结构设计,并根据YY/T0298-1998要求及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机械加工。结果:研制出一种可移动的(60kg)、流量为10L/min的移动式医用高压氧源供给装置(0.30MPa),该机设计先进、结构合理、制作精良、方便移动,符合便携式的要求,适宜广大农村偏远地区医疗单位的氧源供应或灾害紧急医疗救援。结论:移动式医用高压氧供系统对于野战和院外的紧急医疗救援具有重要的作用。

黄坚[10](2014)在《国家级医疗救援队人员编配和装备训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每年因自然灾害、灾难事故以及社会治安等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1]。近几年来,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洪涝灾害、冰雪灾害等为代表的全国范围内的突发公共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2]。随着经济社会建设高速发展,我国工业事故日益频发,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种意识形态冲突、社会阶层差距矛盾越发突出,“东突”、“疆独”、“达赖分裂集团”等在国外势力支持下越发嚣张,不断制造恐怖事件,社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公共安全问题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3]。为完成日益增多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国家级医疗救援队,由解放军总医院,第2、3、4军医大学,7个军区和新疆、西藏军区总医院抽组,每支编60人,主要担负国际、国内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任务[4]。重点参与完成国际、国内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核生化事件、空中紧急运输、海上应急搜救、医疗防疫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紧急事态的应急救援和安全保卫备勤任务[5]。各省、市、自治区地方政府也成立了规模等级不一的各种医疗救援队[6]。随着灾害医学日益受到重视,医学救援队的建设方法也不断进行摸索。装备训练是提高医疗救援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通过研究国家级医疗救援队装备训练,对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救援队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7]。本课题采用情报调研法、专家咨询法、需求分析方法、对比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家级医疗救援队组室设置、人员编配、保障能力和装备的训练方法、操作流程、考核标准开展研究,分析评价了国家级医疗救援队通用装备、分类后送装备、手术装备、重伤急救装备、伤员留治装备、医疗保障装备、防疫防护装备、综合保障装备训练的特点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家级医疗救援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改善和提高的建议。本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内外机动卫勤分队与装备建设现状。采用情报调研和综合归纳的方法回顾了国家级医疗救援队成立的背景。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工业事故、突发紧急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形势分析,凸显出我国成立国家级医疗救援队的紧迫性。通过对我国应急医疗救援管理体系进行分析,综述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国家应急管理法规建设、国家应急管理预案建设以及军队应急管理,分析评价了美俄德日军应急医疗卫勤组织指挥机制、医疗培训与训练的组织开展。第二部分是国家级医疗救援队人员编配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分别从人员编制、组室设置、队员能力要求、各组室主要工作、保障目标等方面对国家级医疗救援队人员组成特点、工作分工、能力要求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提出国家级医疗救援队人员编配方法,明确了职责任务,对编制人员进行合理的扩充;确定了各组室专业设置、主要工作及保障能力。第三部分是国家级医疗救援队装备训练研究。采用需求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对比研究法。研究了国家级医疗救援队展开训练的场地要求、场地选择的方法以及展开的方式,明确了装备展开和撤收的人员分组、展开流程和注意事项。并研究了国家级医疗救援队重点装备的训练方法、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以紧急手术背囊为例进行了说明。对比研究实施前后,全队展开时间由200分钟缩短为90分钟,撤收时间由170分钟缩短为80分钟,分队出动时间由115分钟缩短为58分钟,队员对装备的熟悉程度由47.9%提高到94.5%。最后,简要概括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

二、野战制氧挂车医用制氧设备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野战制氧挂车医用制氧设备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野战条件下制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物理制氧
    1.1 深冷法
        1.1.1 深冷法制氧工艺流程的研究进展
        1.1.2 深冷法制氧装置的研究进展
    1.2 PSA法
        1.2.1 吸附剂的改性研究进展
        1.2.2 PSA制氧工艺流程的研究进展
    1.3 膜分离法
2 化学制氧
    2.1 超氧化物制氧
    2.2 氯酸盐分解
    2.3 水电解
3 各制氧技术在野战条件下的应用
    3.1 野战条件下氧气需求的特点
        3.1.1 战伤救治用氧
        3.1.2 高原用氧
    3.2 各制氧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4 结语

(2)基于铜氨法的自动化氧浓度检测仪的设计与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基于铜氨法的自动化氧浓度检测仪的设计和样机研制
    1 铜氨法氧浓度检测仪整体设计
        1.1 系统功能需求及设计要点
        1.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1.3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2 样机配件选型
        2.1 测量光幕传感器
        2.2 升降电机
        2.3 双向蠕动泵
        2.4 搅拌电机
    3 基于CAD的样机组件设计与加工
        3.1 整机结构图设计
        3.2 工作台设计
        3.3 涡轮搅拌器设计
        3.4 玻璃器皿设计
        3.5 组件加工制作
    4 样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4.1 控制系统硬件开发
        4.2 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5 样机组装与调试
        5.1 样机组装
        5.2 样机调试
    6 结果
第二部分 基于铜氨法的自动化氧浓度检测仪样机性能测试
    1.平原环境下的性能测试实验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2.模拟高原低压环境下的性能测试实验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3)野战帐篷医院系统医技保障单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功能需求分析
    1.1 作业功能
    1.2 作业能力
        1.2.1 医用氧制备能力
        1.2.2 医用水制备能力
    1.3 机动形式
2 单元构成与结构设计
    2.1 单元构成
    2.2 结构设计
3 关键技术研究
    3.1 变频恒压式海拔高度自适应变压吸附 (press-ure swing absorption, PSA) 制氧技术
    3.2 集成膜分离制水技术
4 实验与结果
5 结语

(4)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硬件设计
    2.1 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介绍
        2.1.1 氧气生产工艺
        2.1.2 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总体架构
    2.2 系统硬件设计
        2.2.1 确定功能需求
        2.2.2 提出设计方案
        2.2.3 控制器的选型
        2.2.4 系统硬件网络搭建
    2.3 系统通信网络设计
        2.3.1 提出方案
        2.3.2 控制器与模拟量输入模块通信
        2.3.3 控制器与上位机通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软件设计
    3.1 制氧装备控制程序研发
        3.1.1 提出方案
        3.1.2 程序研发
    3.2 系统人机界面设计
        3.2.1 组态软件的选择
        3.2.2 组态画面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氧装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
    4.1 制氧装备常见故障
    4.2 故障树分析法
        4.2.1 故障树模型的建立
        4.2.2 故障树模块化
        4.2.3 故障树转化为二元决策图
    4.3 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规则库编写
    4.4 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4.5 制氧装备预防性维修故障率预测
        4.5.1 模型的建立
        4.5.2 制氧装备故障率预测
        4.5.3 误差检验与拟合图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应用效果
    5.1 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运行监控
    5.2 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特点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浅谈医用氧气系统的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氧气供应源的选择及制氧机的弊端
    1.1 从国家法规层面
    1.2 从技术———产品组分和纯度层面
    1.3 从经济性———设备的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层面
    1.4 从日常运行层面
        1.4.1 产品的质量控制
        1.4.2 产品的可追溯性
        1.4.3 设备的维修
        1.4.4 配套设施
        1.4.5 供氧能力
2 氧气系统的设计和日常管理
    2.1 气体的质量
    2.2 足够的供应量
    2.3 气体的识别
    2.4 可持续供气
3 医用气体的运行管理

(6)军队高原特需卫生装备需求与研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概述
    1.1 课题来源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背景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军队HASDHE需求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军队HASDHE需求理论分析
    2.3 军队HASDHE需求专家访谈
    2.4 军队HASDHE需求调查研究
第三章 军队高原卫生装备现况研究
    3.1 军队高原卫生装备满意度调查
    3.2 军队高原卫生装备现况分析
    3.3 军队高原卫生装备特点分析
第四章 军队HASDHE问题研究
    4.1 军队HASDHE研发重要性问题研究
    4.2 军队HASDHE研发可行性问题研究
    4.3 军队HASDHE环境适应性问题研究
    4.4 军队HASDHE研发技术问题研究
    4.5 军队HASDHE战争适应性问题研究
    4.6 军队HASDHE研发难度和迫切性研究
第五章 军队HASDHE研发因素研究
    5.1 军队HASDHE研发影响因素研究
    5.2 军队HASDHE研发方向研究
    5.3 军队HASDHE涉略学科门类分析
    5.4 军队HASDHE案例研究
第六章 军队HASDHE研发战略方案研究
    6.1 军队HASDHE研发卫勤基础分析
    6.2 军队HASDHE研发军事意义分析
    6.3 军队HASDHE研发短期战略方案
    6.4 军队HASDHE研发长期战略方案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军队卫生装备及高原卫生装备历史和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基于变压吸附技术的连续不间断制供氧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氧气制备技术
        1.2.2 氧气增压技术
        1.2.3 制供氧装备
    1.3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制供氧技术研究
    2.1 变压吸附平台建立
        2.1.1 分析仪器
        2.1.2 实验内容
        2.1.3 实验装置
        2.1.4 工艺时序
    2.2 变压吸附制氧性能的影响因素
        2.2.1 吸附时间
        2.2.2 均压时间
        2.2.3 产氧流量
    2.3 活塞式气体增压技术
    2.4 不间断制供氧集成工艺流程的建立
        2.4.1 设计依据
        2.4.2 不间断制供氧集成工艺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供氧装备控制系统设计
    3.1 控制原理及控制流程
        3.1.1 控制原理
        3.1.2 控制流程
    3.2 主要硬件选型及软件设计
        3.2.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3.2.2 AD模块
        3.2.3 人机界面
        3.2.4 传感器
    3.3 软件设计
        3.3.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计
        3.3.2 人机界面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供氧装备结构设计及模拟分析
    4.1 主要元器件选型及设计
        4.1.1 吸附塔
        4.1.2 空压机
        4.1.3 增压泵
        4.1.4 缓冲罐
        4.1.5 连接管路
    4.2 整机结构布局设计
        4.2.1 整机结构布局
        4.2.2 外观布局
        4.2.3 样机的制备
    4.3 力学分析
        4.3.1 框架静力分析
        4.3.2 托架静力分析
        4.3.3 印制电路板模态分析及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供氧装备性能分析
    5.1 制氧性能分析
        5.1.1 产氧浓度
        5.1.2 产氧流量
    5.2 供氧性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小型医用制供氧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艺流程
2 结构设计
    2.1 结构布局
    2.2静力分析
3 控制设计
4 性能评价
5结论

(10)国家级医疗救援队人员编配和装备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目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应急救援力量与装备建设现状
    2.1 国家级医疗救援队成立的背景
    2.2 国内卫生装备与训练现状
    2.3 外军卫生装备和训练现状
第三章 国家级医疗救援队人员编配研究
    3.1 现状与问题
    3.2 方法
    3.3 结果
    3.4 结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装备训练与考核方法研究
    4.1 现状与问题
    4.2 方法
    4.3 结果
    4.4 效果
    4.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The Current status of medical support in military operations other than war in China and overseas
    References
附件
在读期间取得成果
致谢

四、野战制氧挂车医用制氧设备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野战条件下制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进展[J]. 马帅,石梅生,张利芳,汪星. 医疗卫生装备, 2021(08)
  • [2]基于铜氨法的自动化氧浓度检测仪的设计与研制[D]. 丁攀.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3]野战帐篷医院系统医技保障单元研究[J]. 石梅生,刘红斌,朱孟府,田涛,马军,邓橙,伍瑞昌. 医疗卫生装备, 2018(05)
  • [4]制氧装备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与应用[D]. 何西硕. 天津工业大学, 2018(12)
  • [5]浅谈医用氧气系统的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J]. 章恩光. 医用气体工程, 2017(03)
  • [6]军队高原特需卫生装备需求与研发战略研究[D]. 刘显胜. 第三军医大学, 2017(12)
  • [7]基于变压吸附技术的连续不间断制供氧装备研究[D]. 王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02)
  • [8]小型医用制供氧系统的研制[J]. 王磊,朱孟府,陈平,邓橙,吴太虎,刘志猛,闵昌敏. 医疗卫生装备, 2016(05)
  • [9]移动式医用高压氧供系统的研制[A]. 窦建洪,郑理华,何兴华,张礼安,秦伏秋,甄鑫,屠伟峰. 广东省医学装备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资料汇编, 2014
  • [10]国家级医疗救援队人员编配和装备训练研究[D]. 黄坚. 第三军医大学, 2014(01)

标签:;  ;  ;  

野外制氧拖车医用制氧设备控制系统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