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挂云帆济沧海——青海省国债项目建设巡礼(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元[1](2022)在《信贷约束对中国家庭养老保险选择的影响 ——基于CFPS数据的研究》文中指出
朱洁[2](2017)在《基于人口流动视角的地方财政平衡研究》文中认为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通过上收财权和下放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通过提高"两个比重",中央政府在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对地方政府而言,一方面,财权的上收意味着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事权的下放意味着本级财政支出增多。地方政府在预算平衡约束下,本级财政收入不能满足支出需求,出现财政收支不平衡。由于地方财政收入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而财政支出具有很大的政策刚性,地方政府的本级财政收支缺口有扩大的趋势。2010年,我国各地区财政收支平衡系数均值为0.49,比1995年下降了 20.4%。这说明,"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的自给率降低,越来越依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但是,转移支付受规模和制度的局限,只能部分弥补地方政府既定的支出责任与收入之间的缺口,财政平衡效果一般。与此同时,人口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称,截至2014年10月1日,全国流动人口约2.43亿人,省际流动人口约9433万人。流动人口的大规模增长给地方财政收支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人口作为一种资源,大规模的流出使得流出地的地区生产总值下降,从而导致财政收入下降;相反的,会增加流入地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人口的流入会增加流入地的财政支出,减少流出地的财政支出。因此,人口流动会对地方财政收支平衡产生影响。而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影响的研究较少,基本上集中在研究人口流动对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和地区之间为吸引人口流入而展开的支出竞争,尚未系统研究人口流动与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关联。本文系统的研究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收入、支出和财政平衡的影响,具体而言:首先,人口流入通过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和存量资产价格来促进流入地财政收入增加,以及人口流入通过制度因素和人口流动因素增加流入地的财政支出;其次,分别实证检验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影响,得出人口流入能够促进地区生产总值和存量资产价格增长,从而使得流入地财政收入增加,且能够显着增加消费型支出;最后,综合分析以上两种效应,得出人口流入能够提高流入地的财政自给率,而人口流出降低流出地的财政自给率,从而加剧了地区间财力不均等和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实行人口流入地向流出地横向转移支付的政策,将有利于改善我国地区间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现状,进而更好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全文共分为7章,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并对主要概念进行界定。第2章是文献综述。综合分析了国内外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影响的相关文献,通过梳理和总结现有文献,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3章为人口流动与地方财政收支的现状分析。近年来,人口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的方向主要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大部分为劳动适龄人口。"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对财权进行上收,而对事权则进行下放。随之而来的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却不断攀升,加剧了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第4章是理论分析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收入、支出的作用机理。本章通过分析人口流动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和带动存量资产价格上涨,两种途径增加流入地财政收入;把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分为制度因素和人口流动因素,并把财政支出分为三种类型:生产型、消费型和维持型,分别分析人口流动对三类财政支出的影响。第5章分别实证检验了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收入、支出的影响。在分析人口流动对地区生产总值和房价的影响时,分别采用随机生产边界模型和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口流入能够促进流入地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并且推动流入地房价上涨。综合上述两种途径,人口流入能够显着的增加流入地财政收入。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收入的系统GMM回归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同样采用系统GMM的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人口流动对三类财政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口净迁移率的提高,仅消费型支出显着增加。第6章为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系数的影响。本章通过分析人口净迁移率与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系数的关系,认为提高净迁移率能够促进流入地的财政收支平衡,二者存在正相关。地方财政平衡的指标为地方自有收入的财政自给率。接着运用线性面板回归和门槛面板回归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显示,净迁移率的提高能够显着地促进净流入地的财政自给率,这意味着人口流入能够促进净流入地的财政收支平衡,而人口流出加剧了净流出地的财政收支不平衡。我国当前人口流动的现状,加剧了地区间的财政收支不平衡。门槛回归结果还表明当人口迁移率较低时,其对财政自给率的正效应较强,而随着人口迁移率的提高,这种正效应趋弱。第7章是总结全文。对本文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包括以下三点:第一,研究角度的创新。本文以人口流动作为逻辑起点,分析其对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影响,为促进地方财政收支平衡提供一种新的政策工具。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省际流动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张,对地方财政收支产生何种影响,之前并无学者进行系统研究。本文运用现有的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实证检验其对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提高省际人口净迁移率能够增加流入地的财政自给率,进而促进流入地的财政收支平衡,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财政收入效应大于财政支出效应。实行人口流入地向流出地横向转移支付的政策,将有利于改善我国地区间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现状。这为改善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提供了政策依据。第二,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在分析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时,将人口流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为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和对存量资产价格的推动两个方面。之前关于地方财政收入的研究,只重视地区生产总值的收入效应,而忽视存量资产对财政收入的贡献。随着我国存量资产价格的上涨,尤其以房价飙升最为明显,其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不容小觑。由于资产性税收规模扩大,进而使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其中,地区生产总值的促进作用分为"要素驱动"和"效率驱动",人口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提升作用,我们尤其关注"效率驱动"。实证结果表明,人口净迁移率与技术效率水平具有显着的正效应,提高净迁移率能够显着提高技术效率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挥"效率驱动"的作用,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关系时,把支出类型细分为生产型、消费型和维持型,分别实证检验人口流动对其影响,得出流入人口对消费型支出具有显着的正效应,对其他两种支出无显着影响。这为人口流入增加流入地的财政支出提供了实证依据。第三,研究方法的创新。在分析人口流动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时,采用随机生产边界模型。随机生产边界模型作为一种效率分析工具,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角度。该模型不仅能够从"要素效应"的角度分析人口流动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还能从"效率效应"的角度为其提供一种解释。在分析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影响时,分别用线性面板回归和门槛面板回归,两种回归方法均得出流动人口对促进流入地的财政收支平衡具有显着的正效应。通过对比二者的回归结果,位于净迁移率低区间的地区,提高净迁移率的财政平衡效应大于位于净迁移率高区间的地区。
王守义[3](2016)在《财政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的供给主体,县级政府获得了大量而稳定的来自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这些资金的规模及其在县级政府财政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比较大,已经成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是财政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会产生何种影响,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敏感程度,即以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值作为衡量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指标,通过对该指标方程求因变量(基本公共服务产出量)对自变量(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偏导数来表征变量间的敏感性,进而得出两种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产生的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证明在辖区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真实需求并未被完全显示及表达的情况下,上述理论模型仍然能够求得均衡解。为了清晰地展示我国不同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对县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全国省级层面样本和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广东省、中部省份中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安徽以及在西部地区中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云南这三个省份的县级层面样本,运用全国省级层面数据和三省2004-2014年县级政府财政收支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首先是就财政转移支付(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以及其他被选择的控制变量对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结构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计量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即财政转移支付的增加确实会引起样本省份的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结构发生改变,但两类转移支付带来的影响并不相同: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进一步分析了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及其占财政收入比重等因素对全国省级层面和云南、广东和安徽三省的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对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重要性远大于经济发达地区,而一般性转移支付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达地区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效率的提升。因此,当我们在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时,在普遍提升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的同时,应加大针对西部落后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2)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对三省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行为和供给效率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对财政总体支出效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3)财政分权对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行为及供给效率的影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别,而分权作用的这种区域性差别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居民收入水平并没有必然和直接的联系,但是财权按照一定的税收原则选择适度下放,事权要有一定的上收,这样的做法确实有其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财政转移支付在使用过程中对地方政府行为造成的扭曲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损失。(4)作为重要控制变量,行政管理支出和经济建设支出的增加对县级政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广东和安徽两省相比于云南省,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支出的增加会促进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提高,而在云南省,实证结果则表现出显着的负面影响。(5)从制度运行和实施机制的角度讲,基本公共服务的委托人(上级政府)和代理人(下级政府)、供给方(各级政府)和需求方(辖区居民)之间如果能够形成具备良好激励约束的委托代理机制,那么对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使用效率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的政策建议为:(1)进一步改革财政体制,改善转移支付制度和政策,改进并规范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行为,提高供给效率。(2)构建并完善以委托代理机制为主的机制体系,激励、约束和监督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行为,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3)构建层次清晰的法律制度以及监督和反腐机制,以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在分配、使用和事后的绩效评估等全过程的监管。
苏超[4](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程雷[5](2012)在《基于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多集中于对个人经济生活的维系,即生存权是社会保障的第一要义;二战以后随着凯恩斯经济干预主义和“福利国家”的涌现,使得政府责任形象得到加强;而社会保障与国民福利待遇相一致,体现出“福利国家”的公民资格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由此造成的“福利依赖”病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冲击下遭到质疑,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是在这种自由主义强烈要求“去福利化”的背景下,政府干预行为和政府责任遭到多方诘责,而中国就在这样的世界经济格局和自由主义思潮背景下打开了国门,我们也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面对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转型,新中国成立以来那种立足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体制遭到市场力量的冲击。中国中央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手段,试图通过市场方式完成经济和社会转型,同时把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包袱”甩给市场,对于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则付阙如。而市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使得各地政府用于社会保障项目的公共物品处于完全不平等发展的状态,甚至使得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育成为无法利用当地财政支持的重要负担。因此笔者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中政府责任的递进与公民权利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同时,笔者也倾向于把政府责任与公民权利看作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石。本研究在挖掘政府责任的前提下,把社会保障的最终主体明确起来,同时廓清公民权利意识的真正觉醒正是社会保障体现政府责任的潜在促动力量。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点是,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存在及其困局,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指引下,将我国人数众多的农村居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群体纳入到一个更为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中来,这些问题已经提上了国家或至少省一级公共政策的制定议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对于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安全网”——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需求也日益迫切。本论文将由如下一些章节构成:第一章:引言。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源起和现实意义,作者力图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做出新的解读,同时立足于社会保障从维持生存权利,逐步成长为护佑公民各项社会权利的一棵“参天大树”。同时,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提供服务之间,始终存在着“效率与公平”的争论,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正在摆脱单纯追求效率的目标,回归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观。在引言部分,作者对国内外有关社会保障、公民权利和政府责任的文献做了梳理和回顾,并阐发了自已的见解。第二章:国家起源和政府责任的确立。简要论述了国家的几种起源学说:自然产生、暴力掠夺、社会契约学说。当代人类均生活在国家、政府管理之下,社会保障的福利享受也有赖于某一政府执政能力的改善。国家责任可以简单分为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国家责任对内方面体现了一个政府有能力对属地内居民施加保护,从征税、徭役到施以法律制裁;即在对内方面,国家责任转化为政府责任。笔者在探讨政府责任的契约理论基础上,提出政府责任是社会保障得以存在的理论基础之一。同时,笔者定义了政府责任在本文中的使用范围。第三章:笔者溯及了公民权利的历史:从个人主义的财产权利、生命权利到政治权利中的选举与被选举权,目前发展成为一种包含多种要素的社会权利。社会保障成为维系公民权利的制度性安排,公民权利从消极的被保护角色演变成为积极的权利索取,政府责任则从被动的“守夜看护”到积极干预和维护公民权利,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出现使得政府责任的形象饱满起来。文中着重介绍了罗斯福倡导的公民“四大自由”和T.H.马歇尔的公民资格问题。在反思世界大战的杀戮、经历美国黑人运动和女权运动的过程中,罗尔斯提出了“基于分配的公平正义”理念、英国学者A.J.M.米尔恩提出了“实践理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对公民权利给予这样的要求:“同样的情况应该总是被同样地对待,只存在相关差别的地方,才应该有不同的待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反战游行、黑人运动和女权主义兴起都表明了公民权利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地。作为公民权利在社会保障中的对照,笔者试着把马斯洛的“人类需要五层次”学说与社会保障中的公民权利做了略有新意的对比,同时揭示出社会保障的演变也是公民权利逐步提升的过程。在中国本土方面,笔者对皇权时代的臣民做了简明扼要的交代,揭示出依附于治河民族的“大一统、超稳定”结构很难自发产生公民权利意识。当晚清的衰败引起列强的侵入给我们以生存压力和冲击,同时带来了公民权利“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故,笔者探析了民国以来的公民权利发展变化,特别是新中国城乡分治下的不平等公民待遇以及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对公民权利的促醒,而这一切又与当时的世界格局的发展态势相匹配。第四章: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来历及福利国家变迁,包括古代的慈善制度和民间互助行为以及宗教在社会救助、慈善事业中的影响。政府从事社会保障发轫于1601年的英国《济贫法》是当前中国学界的公认事件,而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创立揭开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序幕,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则对当代各国社会保障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贝弗里奇报告》把“福利国家”的概念植入欧洲国家的社会实践。不惟如此,笔者探求了社会保障相关的理论基础有:1.利他主义、互助行为;2.自由主义的不干涉原则;3.父爱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影响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六项扣除”是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理论基础。从生存权利入手,分析了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制度存在对公民权利的维护,论述生存权实为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同时指出公民权利一直在发展变化,而社会保障制度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早期的《济贫法》到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全民保险,乃至二战以后的福利国家出现。本章重点介绍了英国《济贫法》、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父爱主义”倾向和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以及凯恩斯经济干预学说和《贝弗里奇报告》暨二战以后的福利国家建设。第五章:探讨在政府责任的原则下,社会保障制度何去何从。公民权利从历经屈辱的受助、以丧失其他权利为代价获得最起码的生存救助开始,政府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对底层民众施以援手,多包含了恩赐的成分。同时,笔者在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之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做了简单概括。特别是在新型的市场经济状态下,社会保障作为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物品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社会保障不仅有助于公民权利的维护,更大程度上具有体现公平正义的伦理学意义。特别是,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石油危机”导致的“经济滞胀”引发的社会保障变革和自由主义势力再度兴起。在追求经济效率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迎来了自已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第六章:中国工业主导下的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建设。本章回顾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即在政治指导思想上接受苏联模式影响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劳动保险)制度也带有苏联影响的痕迹,而不乏自已民族国家的特色。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二元身份制的确立,城镇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成为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最大受益群体;农民则处于一种极为不利的“二等公民”身份,他们的福利缺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和竞争冲击,脆弱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面临崩溃,而新型的社会保障、全民享有的制度体系迟迟不能建立。同时,笔者挖掘了改革开放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中国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深刻的外部环境因素。单纯追求效率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力图回到更加公平正义的理想选择。同时依循《社会保险法》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谈了自已的看法:1.养老保险偏离公平正义的价值初衷;2.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偏低,好在近年逐步加大投入用以改善民生问题。最后紧紧围绕政府责任在财富转移过程中的困局,指出如何保证财富转移中避免财富损失和对经济效率的侵害,即在公平-效率当中如何把握一个适当的“度”。第七章:对构建我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建议。笔者反复强调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应当迈向公平正义的指归。在此情况下,中国应当努力回归社会保障的公平正义目标,而不是仅仅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力量:经济蛋糕的做大、做强更要强调在于对蛋糕——经济财富的分配更加合理。其中分析了构建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因素:强大的财力、国力支撑与民间储蓄力量;有效低廉的政府运行成本、强大的政党力量和民心所向的政治保证。笔者用社会保障支出和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所占比例,对中国社会保障功能作了量化分析,并且与发达国家做了历史性对比,指出中国发展和壮大社会保障事业的有利条件。在对中国社会保障能力的比较分析中,笔者认为中国国民消费率多年来一直趋于下降,从社会保障角度看,表明国民没有解除后顾之忧,有钱也不敢花;在不能指望政府提供有效帮助的情况下,国民个人只好求助于自已的积蓄,所以持续走高的储蓄积累同样抑制了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最后,指出中国社会保障与世界的比较中,中国的社会保障各项指标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第八章:对未来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做了一些初步展望,即在前几章铺垫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期待更加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
林冠宏[6](2010)在《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诊断与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重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因此,建筑也将超越工业、交通等其他行业而最终成为能耗的首位,建筑节能将成为提高全社会能源使用效率的首要方面。本文针对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诊断与改造现状,分析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障碍,明确改造目标和实施计划;提出了适用于青海省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改造指标体系,并阐述了各指标的涵义和计算方法。根据模糊数学理论提出了可改造指标的诊断评价隶属度函数,并制定了诊断评价标准,用于青海省城镇既有建筑节能的诊断过程中的评分,联合运用建筑物整体能耗诊断评价等级和方法,给出了确定既有居住建筑需要改造的对象指标的方法。最后运用既有建筑节能宏观层面激励理论,对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改造经济激励措施和能耗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探求适合青海省的资金投入模式,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和节能改造资金分摊方案。本文的青海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研究方法与成果可为我国其他既有居住建筑的设计研究和节能改造提供一定的宝贵经验,对实现居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咨协会业务协调部[7](2009)在《全国最新工程咨询单位名录》文中提出
计言[8](2003)在《直挂云帆济沧海——青海省国债项目建设巡礼》文中研究说明 东方风来:青藏高原春潮涌动 4年来,国家向青海投入国债资金92亿元,带动地方投资142亿元,建成一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和社会事业项目,解决了一些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从1998年开始,青海经济的发展速度逐渐赶上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步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轨道。200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更是达到了12%的高增长速度,正所谓“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国债项目建设为青海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千秋功业:国债项目撑起青海开发建设的半壁江山
二、直挂云帆济沧海——青海省国债项目建设巡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挂云帆济沧海——青海省国债项目建设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人口流动视角的地方财政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财政平衡 |
1.2.2 人口流动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逻辑结构 |
1.5 本文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财政平衡的文献综述 |
2.1.1 地方财政不平衡度量的文献综述 |
2.1.2 转移支付对财政平衡影响的文献综述 |
2.2 人口流动与财政收支关联的文献综述 |
2.2.1 人口流动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文献综述 |
2.2.2 人口流动与财政支出关联的文献综述 |
2.3 国际间人口流动财政效应的文献综述 |
2.4 本章小结: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中国人口流动与地方财政收支现状分析 |
3.1 中国人口流动状况考察 |
3.1.1 中国人口流动概况 |
3.1.2 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总体特征 |
3.1.3 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流向特征 |
3.1.4 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结构特征 |
3.2 中国省级地方财政收支现状分析 |
3.2.1 中国财政体制变迁概况 |
3.2.2 省级地方财政收入现状分析 |
3.2.3 省级地方财政支出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收支作用机理 |
4.1 人口流动的财政收入效应 |
4.1.1 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收入作用渠道 |
4.1.2 人口流动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 |
4.1.3 人口流动对存量资产价格的影响 |
4.2 人口流动的财政支出效应 |
4.2.1 人口流动对流入地财政支出的影响 |
4.2.2 人口流动对流出地财政支出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人口流动对地区生产总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生产函数的构建 |
5.1.2 技术效率函数的构建 |
5.1.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1.4 模型回归结果 |
5.1.5 回归结果的经济意义 |
5.2 人口流动对存量资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房价为例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数据来源与统计特征 |
5.2.3 模型的构建 |
5.2.4 模型回归结果 |
5.2.5 回归结果的经济意义 |
5.3 人口流动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变量选取 |
5.3.2 变量统计特征 |
5.3.3 模型的构建 |
5.3.4 模型回归结果 |
5.3.5 回归结果的经济意义 |
5.4 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5.4.2 变量统计特征 |
5.4.3 模型的构建 |
5.4.4 模型回归结果 |
5.4.5 回归结果的经济意义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口流动对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影响 |
6.1 财政收支比与净迁移率的统计分析 |
6.1.1 财政收支比的统计分析 |
6.1.2 人口净迁移率的统计分析 |
6.1.3 财政收支比与净迁移率的相关性分析 |
6.2 线性面板回归分析 |
6.2.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6.2.2 变量统计特征 |
6.2.3 模型构建 |
6.2.4 线性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
6.2.5 回归结果的经济意义 |
6.3 非线性面板回归分析 |
6.3.1 非线性的可能性 |
6.3.2 门槛面板模型原理 |
6.3.3 门槛面板回归结果 |
6.3.4 回归结果的经济意义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人口流动对流入地财政收入具有显着的促进效应 |
7.1.2 人口流动对流入地消费型支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 |
7.1.3 人口流动影响地方财政收支平衡 |
7.2 政策建议 |
7.2.1 构建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弥补人口流动的外部性 |
7.2.2 放松低禀赋人口流动性的限制,缩小地区间财政不平衡 |
7.2.3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流动人口户籍歧视 |
7.2.4 地方政府增加消费型支出以满足流入人口的需求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财政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4.1 财政转移支付 |
1.4.2 基本公共服务 |
1.4.3 供给效率 |
1.4.4 委托代理理论 |
1.4.5 机制设计理论 |
1.5 文献综述 |
1.5.1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 |
1.5.2 关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 |
1.5.3 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理论 |
1.5.4 财政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分析 |
1.5.5 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结构和效率 |
1.5.6 财政支出绩效评估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
2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2.1 基本经济理论分析 |
2.1.1 理论模型构建 |
2.1.2 对市场交易成本问题的说明 |
2.2 基于委托代理机制的理论模型 |
2.2.1 可行性分析 |
2.2.2 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显示 |
2.2.3 进一步的分析结论 |
2.3 理论假设 |
2.4 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结构影响的计量模型 |
2.4.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
2.4.2 数据处理 |
2.5 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影响的计量模型 |
2.5.1 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的成本函数模型简介 |
2.5.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3 实证分析:全国省级层面 |
3.1 主要变量 |
3.2 敏感性分析 |
3.3 随机前沿分析(SFA)及趋势性分析 |
4 实证分析:云南省 |
4.1 主要变量 |
4.2 敏感性分析 |
4.3 趋势性分析 |
4.4 随机前沿分析(SFA)的估计结果及分析结论 |
5 实证分析:广东省 |
5.1 主要变量 |
5.2 敏感性分析 |
5.3 趋势性分析 |
5.4 随机前沿分析(SFA)的估计结果及分析结论 |
6 实证分析:安徽省 |
6.1 主要变量 |
6.2 敏感性分析 |
6.3 趋势性分析 |
6.4 随机前沿分析(SFA)的估计结果及分析结论 |
7 比较分析、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比较分析 |
7.2 主要结论 |
7.3 政策建议 |
7.4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源起和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1.3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1.4 文献综述 |
2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责任 |
2.1 国家的诞生与人类群居的内在需求 |
2.1.1 先民的初期认识:自然产生国家 |
2.1.2 为生存斗争而形成的国家 |
2.1.3 从权利让渡到公民身份意识的觉醒:社会契约与国家 |
2.2 国家意志的执行——政府责任与治国方略 |
2.2.1 国家意志与政府执行力 |
2.2.2 政府责任在本文中的界定 |
2.3 政府责任及其理论基础 |
2.3.1 责任与政府责任 |
2.3.2 政府责任的契约理论基础 |
3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民权利 |
3.1 公民权利的确认 |
3.1.1 何谓“公民” |
3.1.2 文艺复兴与公民权利苏醒 |
3.1.3 自由主义的权利观 |
3.2 当代公民权利运动 |
3.2.1 罗斯福倡导的公民“四大自由”及其影响 |
3.2.2 T.H.马歇尔的公民权利及其资格问题 |
3.2.3 社会保障中公民权利与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学说 |
3.3 公民权利的基本内容 |
3.4 中国百姓由臣民到公民的转变 |
3.4.1 古代的臣民 |
3.4.2 晚清民国的公民意识觉醒 |
3.4.3 新中国以来的公民权利意识:城乡分治与逆城市化 |
3.4.4 市场经济冲击下的公民权利意识苏醒 |
4 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对公民权利的维护 |
4.1 古代的社会救助:以生存权利为目的 |
4.1.1 原始互助和慈善救济 |
4.1.2 中国古代的政府赈济 |
4.2 欧洲社会保障的诞生与成长 |
4.3 社会保障中的宗教文化影响 |
4.4 社会保障的思想溯源:互助、利他、父爱及其它 |
4.4.1 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助:源于动物群体的本能 |
4.4.2 社会保障的利他主义思想 |
4.4.3 社会保障的父爱主义倾向 |
4.4.4 自由主义及其社会保障理念 |
4.4.5 马克思的劳动六项扣除暨中国的社会保障(福利)框架评析 |
4.5 社会保障对公民权利的制度性保护 |
4.5.1 作为制度存续的社会保障法:生存的歧视代价 |
4.5.2 国家-政府干预公民权利的肇始 |
4.5.3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民权利保护 |
4.6 从《济贫法》到《贝弗里奇报告》 |
4.6.1 《济贫法》的诞生:安抚民众,稳定压倒一切 |
4.6.2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创建:父爱主义的滥觞 |
4.6.3 美国《社会保障法》:凯恩斯主义经济干预措施对自由放任经济的反抗 |
4.6.4 英国《贝弗里奇报告》:把福利国家的公民权利扩展到全体国民 |
5 政府责任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及福利国家演变 |
5.1 政府责任的制度性体现:社会保障制度构建 |
5.1.1 制度定义的多样性 |
5.1.2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及历史定位 |
5.2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
5.2.1 社会保障的安抚作用:消除贫困和降低犯罪 |
5.2.2 社会保障解除后顾之忧:促进国内消费和人口政策执行 |
5.3 作为公共物品提供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 |
5.3.1 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 |
5.3.2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必须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 |
5.3.3 公共物品弥补市场失灵:社会保障的“底线公平” |
5.3.4 社会保障促进教育公平:化解“二元户籍”危机 |
5.4 世界经济“滞涨”引发的社会保障改革 |
5.4.1 石油危机与经济“滞涨” |
5.4.2 福利国家面对的经济形势 |
6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存在问题 |
6.1 (重)工业化主导下的新中国社会福利建设 |
6.1.1 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 |
6.1.2 农民阶级及户籍制度分析 |
6.1.3 基于身份户口差别的中国社会保障(福利)制度建设 |
6.2 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传统社会保障(福利)制度解体 |
6.2.1 人民公社解体和农村脆弱的福利保障消失 |
6.2.2 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缺失 |
6.2.3 初步的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6.3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不同探索 |
6.3.1 城镇社会保障从放弃到行业自保 |
6.3.2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6.4 现行《社会保险法》制度下的不平等养老保险待遇 |
6.4.1 养老保险概要 |
6.4.2 现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 |
6.5 医疗保险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政府支出 |
6.5.1 医疗保险——特殊行业的信息不对称 |
6.5.2 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分析 |
6.6 作为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及其困局 |
6.6.1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政府与公民关系: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博弈 |
6.6.2 财富转移中的损失计量:奥肯漏桶效应 |
7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设计 |
7.1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回归公益初衷,与公平正义的理念同行 |
7.1.1 公平正义的理念分析 |
7.1.2 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理念暨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之争 |
7.2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保证条件 |
7.2.1 国力、财力支撑与民间储蓄力量 |
7.2.2 有效低廉的政府运行成本值得期待 |
7.2.3 政党力量和民心所向的政治保证 |
7.2.4 社会保障具有的总体能力分析 |
7.3 中国社会保障与世界的比较 |
7.4 充满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设计 |
8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 |
后记 |
(6)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诊断与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既有建筑节能诊断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 |
1.2.2 国内 |
1.3 国内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经验 |
1.3.1 国外 |
1.3.2 国内 |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研究步骤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现状和改造目标 |
2.1 青海省地理概况和气候特征 |
2.1.1 青海省地理概况 |
2.1.2 青海省气候特征 |
2.2 青海省住区环境和既有居住建筑现状 |
2.2.1 青海省住区环境特点 |
2.2.2 青海省既有居住建筑现状 |
2.3 青海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障碍分析 |
2.3.1 技术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 |
2.3.2 未成立建筑节能管理部门 |
2.3.3 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3.4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资金来源问题 |
2.3.5 建筑节能意识的差导致组织协调难度大 |
2.4 青海省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和实施计划 |
2.4.1 青海省适用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规范 |
2.4.2 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目标和计划 |
第三章 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指标体系 |
3.1 城镇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
3.1.1 规定性指标 |
3.1.2 性能性指标 |
3.1.3 年能耗评估 |
3.2 构建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指标体系 |
3.2.1 明确节能改造指标体系的建立的目标 |
3.2.2 确定研究范围 |
3.2.3 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指标体系 |
3.2.4 各诊断与改造评价指标的涵义和算法 |
第四章 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指标诊断评价 |
4.1 模糊诊断评价集的隶属度函数 |
4.1.1 负效应指标的隶属度函数 |
4.1.2 正效应指标的隶属度函数 |
4.2 可改造指标的诊断评价 |
4.2.1 外墙结构传热系数A_1的诊断评分隶属度函数 |
4.2.2 屋面结构传热系数A_2的诊断评分隶属度函数 |
4.2.3 楼地面结构传热系数A_3诊断评分隶属函数 |
4.2.4 外窗结构传热系数A_4的诊断评分隶属函数 |
4.2.5 外窗遮阳系数A_5的诊断评分隶属函数 |
4.2.6 外窗气密性等级A_6的诊断评分隶属函数 |
4.2.7 再生能源利用A_7的模糊诊断评隶属函数 |
4.2.8 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A_8的诊断评分隶属度系数 |
4.2.9 室外管网实时供水温降A_9的诊断评分隶属函数 |
4.2.10 室外管网热输送效率A_(10)的诊断评分隶属函数 |
4.2.11 采暖系统补水率A_(11)的诊断评分隶属函数 |
4.2.12 循环水泵实时耗电输热比A_(12)的诊断评分隶属函数 |
4.3 建筑物整体能耗诊断评价 |
4.4 选定应进行改造的因素对应的指标 |
第五章 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诊断实例 |
5.1 青海省某城镇既有居住建筑概况 |
5.2 青海省某城镇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诊断 |
第六章 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对策与措施建议 |
6.1 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
6.1.1 外墙节能改造 |
6.1.2 屋面节能改造 |
6.1.3 外窗节能改造 |
6.1.4 太阳能暖房 |
6.1.5 室内采暖系统节能改造 |
6.2 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研究 |
6.2.1 国内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资金的投入模式 |
6.2.2 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资金投入模式选择 |
6.2.3 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资金投入的政策建议 |
6.2.4 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资金分摊研究 |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四、直挂云帆济沧海——青海省国债项目建设巡礼(论文参考文献)
- [1]信贷约束对中国家庭养老保险选择的影响 ——基于CFPS数据的研究[D]. 王晓元. 河北地质大学, 2022
- [2]基于人口流动视角的地方财政平衡研究[D]. 朱洁. 山东大学, 2017(08)
- [3]财政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影响研究[D]. 王守义. 云南大学, 2016(04)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5]基于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 程雷.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6]青海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诊断与改造研究[D]. 林冠宏. 长安大学, 2010(03)
- [7]全国最新工程咨询单位名录[J]. 中咨协会业务协调部. 中国工程咨询, 2009(Z1)
- [8]直挂云帆济沧海——青海省国债项目建设巡礼[J]. 计言. 中国投资, 2003(01)
标签:转移支付论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