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肥:投资兴业 旅游居住的好去处(论文文献综述)
金明星[1](2021)在《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以A镇工业空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工业型小城镇往往承担着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任,而工业文明的进步飞跃与蜕变阵痛往往并存,因此,如何寻求高质量发展路径,复兴工业型小城镇的衰落经济,引导其产业转型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业型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新常态问题。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国家退二进三的号召,传统的工业型小城镇由于工业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外流、产品缺乏市场和竞争力、环境污染等原因面临系列发展困境,迫使城镇从增量扩展转向品质内涵提升。大量衰落的工业空间作为工业型小城镇传统产业经济的重要载体空间,存在巨大的再开发潜力,挖潜工业空间的转型利用,对促进工业型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完善城镇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提升空间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如何通过传统工业产业空间转型使工业型小城镇重新焕发活力,从而实现工业小城镇的转型复兴是本文集中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工业型小城镇的概念及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的内涵出发,明确本研究所界定的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重点为其传统工业空间。在此基础上,以归纳分析总结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工业型小城镇为对象,提炼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特征、转型影响要素,提出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并以我国西部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A镇为实证对象,为今后我国类似的工业型小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体系完善、工业空间转型以及建设现代高品质的城镇活力空间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首先,根据文献综述,对当前工业型小城镇转型背景及产业空间转型政策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传统工业空间的转型相关研究的梳理,探明相关理论研究的欠缺之处,明确本文研究意义,通过挖掘工业小城镇传统工业空间这一潜在的空间资源与城镇经济发力点,为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理论研究及实践提供一定借鉴。其次,基于归纳分析法,以产业转型与空间转型双视角出发,研究当前我国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及传统工业产业空间的转型模式,总结了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的四个特征:文化空间属性、功能空间属性、生态空间属性、创新空间属性,并提出其转型路径有基于功能演变的工业空间转型、基于产业升级的工业空间转型以及其他工业空间转型,从整体到局部,系统为我国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提供相应参考,推进其继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贡献。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A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探究其历史发展沿革及工业空间特征,剖析其产业发展困境,分析其产业转型方向与空间转型需求,综合上述研究,提出A镇工业空间转型路径:在产业转型上,提出传统产业升级与陶瓷产业植入、完善上下游产业体系,发展工业文化旅游产业,从而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在空间转型上,以文化、功能、生态、创新为驱动,提出工业空间转型路径如转型为文化创意空间、商业商务空间、生态景观空间、绿色产业空间等,构建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推动其转型发展。图[83]表[10]参[80]
唐雅琴[2](2021)在《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广西玉林城市建设史研究(1911-2019)》文中提出本文运用人居环境科学五大系统的划分方法,分析玉林市城市人居环境的历史特征和现状特点,站在区域整体的高度,全面梳理玉林市1911-2019年城市建设历程。通过充分发掘玉林城市历史照片,按历史发展顺序分别展现了玉林城市建设在民国时期(1911-1949)、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1949-1978)、改革开放至撤地设市时期(1979-1997)、撤地设市以来(1998-2019)四大历史阶段的重点建设内容和特点。通过分析玉林城市人居环境的演变和近百年来玉林城市建设的历程,探索不同历史阶段中玉林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对应关系,以联系的方法论探讨玉林城市建设空间形态演变的机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主导的人居环境影响因素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城市功能需求,从而形成了有明显时代烙印的城市发展格局和空间形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城市建设的空间演变是与城市人居环境元素的演变呈正相关的,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2)城市人居环境五大系统中,自然系统是玉林城市建设的基础,决定了城市的选址和空间发展方向;人和社会因素是最具有活力,也是最重要的变数。(3)玉林城市建设受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影响,对政治变革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对市场环境的影响有更高的灵敏性。未来玉林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将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其中,生态环境、地方文化、营商环境、综合交通和智慧信息将是主要的突破点。本文的研究创新点在于运用大量的城市历史照片进行直观展现城市建设,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来分析和提炼城市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的主要不足在于未来的前瞻性不够,数据量化分析不强,没有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进行细化分析。
王艺翔[3](2020)在《基于体验性理念下的创意街区景观营造策略 ——以合肥市半边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由创意产业催生的创意街区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迎来了建设高潮。创意街区相对于一般街区更加注重文创产业的发展以及创意元素的体现,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城市品牌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街区作为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对于城市居民的娱乐和城市文化的展示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街道景观体验功能的需求逐渐增加。街区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购物和观赏,而是提出了对街区体验的更广泛的需求。本文的研究的重点是创意街区体验性景观的营造,此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结合环境心理学、社会学、景观学和建筑学等对街区营造进行探讨。首先对创意街区和景观体验性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界定,其次对我国创意街区体验性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探讨,其次通过对国内优秀创意街区:南京1912、上海田子坊、成都宽窄巷子和其他优秀的创意街区案例研究,通过网络信息搜索,结合实地调查访问,对优秀创意街区景观营造策略和优秀的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在创意街区体验性景观营造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提升:景观小品的塑造、植物种类的选择、交往空间的营造、基础设施的优化以及创意元素的运用。结合总结的优秀创意街区景观设计策略,对合肥半边街体验性景观设计现状进行分析,综合运用实地调研、行为观察、SD评价和POE评价等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手法对合肥半边街进行数据量化分析。通过调研结果和量化数据分析半边街景观营造的优势和不足,并对街区景观营造体验感评价不足之处提出一定的景观优化策略。本研究对创意街区的景观营造策略进行梳理,从街区景观的体验性角度经验提出了一些营造建议,为之后创意街区体验性景观设计策略和具体设计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多学科交流,从不同角度对景观建设进行分析,促进新兴创意街区的产业的发展。
朱亚丹[4](2020)在《促进社交性活动的商业零售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济水平的提高、消费社会的发展、万物互联的迭代,不断推动消费升级。这对空间、建筑、城市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均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实体商业零售空间的功能与意义已经超出了物物交换的范畴,在互联与体验经济下亟需转型空间功能、优化空间设计,以更贴近人们及社会的需求。本文从消费社会理论入手,对消费、空间及交往的相关理论内在逻辑进行考察研究,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建立起消费——人——商业零售空间之间的联立模式,得出本研究的结论:互联体验时代的商业零售空间成为社交生活新容器,商业零售空间与公共空间重组,延伸了城市的公共领域,激发了城市活力。实体商业零售空间应从销售场所转变为社交、学习、分享、休闲的空间,增强与消费者的多维度联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社会归属和价值实现。在规划与设计城市商业零售空间时,有两个基本原则至关重要:确保人与活动在空间中聚集起来、鼓励在空间中度过更长的时间。对于促进社交性活动的商业零售空间设计提出策略与评价体系。在宏观上,商业零售空间与公共空间、社区及街道等联接重组,重点关注社会关系与建筑布局;在微观上,细致考察感知、交流与尺度、空间吸引体、空间组构等空间质量因子对人们社交性活动发展发生的影响。促进社交性活动商业零售空间设计策略与评价体系为商业零售空间升级转型提供了设计思路,对规划者和设计师具有参考价值。该论文有图46幅,表15个,参考文献105篇。
周莹[5](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张元龙[6](2020)在《城市轨道交通引导房价与土地利用的时空效应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这一出行方式以其运量大、速度快、价格便宜的优势,逐渐成为各大城市快速客运交通系统的主体。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能够丰富人们的出行方式,减少人们的出行时间和交通成本,并带来显着的外部性经济效应,对其沿线的房地产价值、周边土地利用形态、布局与开放强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而言,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显着提升其沿线区域的交通可达性,因而对沿线区域经济格局乃至整体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带来重要影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发展阶段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影响区的范围在500-2000m之间,不同城市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同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轨道线路对周边不同圈层的影响力间具有差异,直接影响其土地开发利用的形态。因此,对正在打造“公交都市”的合肥市开展针对性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内容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研究对象选取合肥市目前处于运营期、建设期、规划期不同生命周期的轨道交通线路周边2km范围内的居住房产项目;另一个层面是对不同时空效应下的合肥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模式探究,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了合肥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1,3,6号轨道交通线路典型居住型站点周边土地开发利用,结合TOD模式分析站点周边土地的用地功能调整、开发强度及开发时序的优化,实现站域内土地利用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前一层面结合Hedonic模型和GIS空间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后一层面借鉴前者分析的结果进行了用地定性优化调整,两者逻辑关系紧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轨道交通对沿线居住房价影响的时间效应。合肥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轨道交通对沿线房价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居住房产项目每远离运营期的1号线站点周边100m,则项目价格下降165.9元/平方米;距离建设期的3号线路最近站点每增加100m,则项目均价下降97.9元/平方米;而房产项目距离规划期的6号线最近站点每增加100m,房价相应下降56.9元/平方米。(2)轨道交通对沿线居住房价影响的空间效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轨道交通线路对沿线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范围存在差异,处于运营期的轨道1号线对站点周围1000m以内空间范围的影响比较显着,建设期轨道3号线对距站点1200m以内空间范围的影响比较显着,而规划期轨道6号线则仅对站点周边800m范围内的区域房价影响比较显着,且同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对不同圈层范围内的房价影响显着性存在差异。(3)不同时期的居住型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优化策略。基于不同生命周期线路的空间效应,结合一般站点TOD圈层功能布局模式,分别对规划期的广德路站800m内站域、建设期的淮南路站1200m内站域、运营期的长淮站1000m内站域制定了土地优化利用调整方案,给出了站点不同影响区内的用地功能置换、街区路网加密、土地开发强度指标及建设引导策略,能够实现各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及周边的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设计、土地利用收益的“三位一体化”。本文综合分析了不同发展时期的轨道交通对沿线居住房产增值的作用程度和范围,并将定量分析的结果结合TOD理论,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站点周边土地资源的差异化互动开发模式,能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沿线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期为合肥市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交网络,实现城市交通战略,并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利用的协同规划及一体化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王霞[7](2020)在《基于茶旅一体化模式的信阳车云村乡村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对乡村旅游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在此大环境中,乡村问题的研究热度也一路高涨。乡村振兴需要将乡村历史文化、环境资源、风俗人情等集聚起来,激活乡村空间。而作为毛尖发源地的信阳而言,将茶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设计中,是信阳乡村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我国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乡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对以茶旅一体化为发展模式的乡村建设研究不多。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当前以茶旅一体化为导向的信阳乡村建设设计策略方法,是基于美丽乡村建设、历史文化传承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以期得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策略方法。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根据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制定论文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基础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及基础调研,基础理论部分主要梳理了茶旅一体化与乡村建设的相关理论,同时剖析茶旅一体化与乡村建设之间耦合关系,并运用德尔菲法归纳茶旅一体化模式的乡村建设指标因子,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建立三级指标评价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24项三级指标,计算各指标层权重,为后面具体针对车云村现状发展阶段等级划分提供评价标准;基础调研部分主要是对信阳车云村现状综合调研、分析和评价,在对车云村现有条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其指标层因子评估打分,确定车云村现状发展等级,找出车云村在茶旅一体化模式的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为车云村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依据。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包括建设策略及策略实证,建设策略部分在前文理论研究和量化分析基础上,因地制宜的提出设计原则,并从产业、文化、空间、景观、建筑、配套、保障七个层面提出“茶旅一体化”模式下的信阳车云村乡村建设策略;策略实证部分通过对车云村空间布局、景观节点、建筑单体的设计实践,进一步完善和验证了车云村建设策略,希望借此能为车云村的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参考,同时也为信阳市乃至全国其它同类型的乡村建设做出有益启示。
杨萌[8](2019)在《淮安清河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78年以来,开发区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遍地开花”,可谓跳跃式增长。诚然,这些开发区的建成和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激发了内生发展动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开发区政策优势弱化、要素瓶颈制约、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传统开发区的发展模式无法适应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开发区进入了“二次创业”的新阶段、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清河经济开发区历经十三年的建设发展,成为淮安市的重要增长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幻莫测,要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要求,转型升级发展迫在眉睫。园区作为全市发展的重要载体,面临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功能配套不完善、产业集聚度不高等多方面问题,亟需寻求转型发展新思路、加快挖掘新优势、探索发展新举措,不断增强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淮安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概述了开发区的定义、类型、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等概念,阐述了开发区发展和转型的相关理论,从发展历史、规划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配套设施、经济社会环境及管理体制等方面介绍了园区转型升级的现状,并提出了其转型升级面临的实际问题。总结了先进地区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园区实际,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发展定位,即要成为“清江浦区东部绿色生态科技新城区、淮安市产业转型的创新中心、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区”,明确了“一年一台阶、五年翻一番、十年成标杆、全面创一流”的发展目标,以及转型升级五大方面的具体对策,分别为:分析研判发展形势,把握转型发展方向;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注入转型发展动力;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加快产城融合步伐;聚焦要素资源保障,突破跨越发展瓶颈以及完善运营体制机制,实现最大发展合力。
宋沁[9](2019)在《杭州西湖龙井村历史溯源与旅游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村落是华夏的根,中国的魂,它承载着乡愁,蕴藏着大量弥足珍贵的遗产资源。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担负起新时代带动乡村振兴打赢脱贫致富攻坚战的重任。由于历史缘由,我国大多数村落存在“千村一面”的困境,面临着同质化、无序发展、村落定位不明等问题,因此对乡村旅游景观环境规划可持续的设计研究尤为重要。本论文研究根据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研,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村一品”、“一街一景”的村落特色,在综合考虑传统村落呈现的人文地理、历史脉络、民俗风情以及传统文化承载的村落空间形态格局等因素,提出打造美丽乡村的新思路。首先,本文以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龙井村的环境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旅游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的探讨,从环境宏观的生态学理论、中观的环境空间设计理论、微观的景观美学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乡村景观设计对指导未来传统村落旅游规划发展的关键作用。研究重点定位于历史名城杭州西湖风景区特色“景中村”龙井村及周边旅游景观的改造设计理论研究,研究成果对当地的村落文化开发具有现实意义。其次,本研究建立对杭州西湖龙井村历史与文化脉络的梳理以及村落现状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展开。村落的旅游景观遵循“因地而变、顺势而为”的设计策略,依据生态旅游、文脉传承、品牌营造、视觉美感等景观设计理念,尊重龙井村落原始景观环境中地形、地貌、植被、水景等自然样貌,通过保留、还原与再生当地历史文化遗址、空间格局、建筑庭院、环境设施等景观要素,运用民族文化旅游学理论同时植入适合当代旅游消费需求的具有生态性、地域性、体验性、开放性的村落旅游业态,提出西湖龙井村村落旅游景观设计提升的方法论,从而达到延续杭州龙井村千年历史名村古朴风貌的目的。研究方法也为现代传统村落旅游景观设计积累经验。最后,站在全域旅游文化背景下,应用对国内外相关环境景观设计理论与设计案例研究,来佐证设计实施策略的可行性。杭州西湖龙井村的旅游景观设计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研究,从宏观到微观,尤其是通过对村落着名的景观节点设计案例改造,验证了现代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本土化、特色化”的品牌营造模式,研究加强了对村落传统文化的保护作用,提升了村落的文化品牌形象,提高了新时代西湖龙井村旅游的商业价值,从而带动了村落旅游就业率,为政府、村民和观光者都提供了双赢互利的新局面。
邢璐[10](2018)在《盐城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旅游是旅行和游览的结合,是对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观赏。旅游活动其实是一种高品质的文化活动,体现着文化与文明的认同,体现为审美的愉悦和享受,体现出人们对生活品质乃至生活意义的追求。现代旅游越来越强调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公民的生活品质备受重视。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间里,我国乡村旅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争奇斗艳、百花绽放的局面,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和各省市都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目标,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是带动乡村富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盐城市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在资料查询、实地走访调研、相关部门咨询的基础上,对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优势条件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制约其发展的具体问题,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盐城大纵湖乡村旅游处于“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背景之下,借助江苏省特色小镇战略和盐城市“十三五”规划中“一核两轴三带多节点”旅游空间新格局,具备良好的发展背景和势头。且大纵湖乡村旅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目前拥有度假景区、三官村、七星农场、蟒蛇河风景带等多个功能区,其中度假景区被评为国家级AAAA景区,发展条件不断成熟,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二是,盐城大纵湖乡村旅游具备独特的优势和开发条件。其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政策条件优惠,是盐城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湖泊湿地资源和200多种生物资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独特的神话传说和多位历史名人;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是国家重点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之一;客源市场活跃,地处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三是,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七类: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理解不深;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乡村旅游宣传营销力度不够;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有待完善;管理运营服务水平不高;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缺乏。四是,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应利用优势、转化劣势,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要有:政府引导乡村旅游科学发展;强化乡村旅游的内涵建设;整合优化旅游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完善基础设施及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创新旅游产品避免同质化低端竞争;加强宣传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二、合肥:投资兴业 旅游居住的好去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肥:投资兴业 旅游居住的好去处(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以A镇工业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理念的转变 |
1.1.2 自身因素的驱动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借鉴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工业型小城镇 |
2.1.2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3 理论借鉴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城市更新理论 |
2.3.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4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3.5 城市触媒理论 |
2.4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
3.1 小城镇产业转型发展历程 |
3.1.1 相关政策梳理 |
3.1.2 产业转型驱动因素 |
3.1.3 产业转型与空间转型联系机制 |
3.2 产业空间转型模式研究 |
3.2.1 转型为文化创意空间 |
3.2.2 转型为商业商务空间 |
3.2.3 转型为生态景观空间 |
3.2.4 转型为绿色产业空间 |
3.3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
3.3.1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特征 |
3.3.2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影响要素 |
3.3.3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研究—A镇工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
4.1 A镇历史发展沿革及工业空间特征 |
4.1.1 A镇概况 |
4.1.2 历史发展沿革 |
4.1.3 工业空间特征 |
4.2 A镇产业转型与空间需求 |
4.2.1 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4.2.2 产业转型趋势与条件 |
4.2.3 产业空间转型需求 |
4.3 A镇工业空间转型原则 |
4.3.1 以宏观政策为支撑 |
4.3.2 以产业引领为方向 |
4.3.3 以空间需求为导向 |
4.3.4 以政企协作为保障 |
4.4 A镇工业空间转型路径 |
4.4.1 产业转型与工业空间转型响应 |
4.4.2 基于功能演变的工业空间转型 |
4.4.3 基于产业升级的工业空间转型 |
4.5 A镇工业空间转型实证 |
4.5.1 产业空间结构调整 |
4.5.2 工业空间功能演变 |
4.5.3 绿色工业空间升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广西玉林城市建设史研究(1911-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内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城市建设史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建设史研究 |
1.3.2 国内城市建设史研究 |
1.4 国内外人居环境的主要理论 |
1.4.1 国外人居环境研究 |
1.4.2 我国人居环境研究 |
1.5 研究的技术方法 |
1.5.1 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城市建设史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玉林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概况 |
2.1 自然系统 |
2.1.1 地域区划 |
2.1.2 水系与城市选址 |
2.1.3 地形气候与农业 |
2.2 人类系统 |
2.2.1 考古遗迹 |
2.2.2 民系源流 |
2.3 居住系统 |
2.3.1 古城格局 |
2.3.2 民居遗存 |
2.4 社会系统 |
2.4.1 产业经济 |
2.4.2 民俗文化 |
2.5 支撑系统 |
2.5.1 城防体系 |
2.5.2 内城街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居环境视角下的玉林城市建设百年历史演变 |
3.1 封建州城蝶变现代城镇(1911-1949) |
3.1.1 人居环境主导元素 |
3.1.2 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
3.1.3 本阶段城市建设特征 |
3.2 计划经济下玉林城市建设迎来工业时代(1949-1978) |
3.2.1 人居环境主导元素 |
3.2.2 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
3.2.3 本阶段城市建设特征 |
3.3 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城市迅速扩张(1979-1997) |
3.3.1 人居环境主导元素 |
3.3.2 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
3.3.3 本阶段城市建设特征 |
3.4 新世纪城市建设全方位突飞猛进(1998-2019) |
3.4.1 人居环境主导元素 |
3.4.2 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
3.4.3 本阶段城市建设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居环境视角下玉林城市建设空间形态演变机制研究 |
4.1 玉林市城市人居环境因素的演变 |
4.1.1 自然生态的演变 |
4.1.2 人的演变 |
4.1.3 社会的演变 |
4.1.4 建筑的演变 |
4.1.5 网络的演变 |
4.2 玉林城市人居环境元素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力评价 |
4.2.1 评价指标选取 |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城市建设综合影响力的计算结果 |
4.3 玉林市城市建设的空间形态演变(1911-2019) |
4.3.1 民国时期(1911-1949) |
4.3.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1949-1978) |
4.3.3 改革开放至撤地设市(1979-1997) |
4.3.4 撤地设市以来(1998-2019)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玉林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展望 |
5.1 玉林城市人居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5.1.1 优先发展生态文明,严格保护绿水青山 |
5.1.2 发掘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品位 |
5.1.3 优化居住用地布局,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
5.1.4 提升城市营商环境,全面振兴产业经济 |
5.1.5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巩固城市支撑系统 |
5.2 玉林市城市人居环境的展望 |
5.2.1 以生态环境为红线,统筹安排国土空间规划和建设 |
5.2.2 以立体交通为突破,谋求玉林市商贸业的复兴 |
5.2.3 以地方文化为灵魂,打造具有广西岭南特色的大城市 |
5.2.4 以智慧信息为辅助手段,促进城市运营和管理的高效率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研究特色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玉林城建大事记 |
(3)基于体验性理念下的创意街区景观营造策略 ——以合肥市半边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阐述 |
1.1.1 创意街区概念的产生 |
1.1.2 创意街区的特点 |
1.2 景观体验性相关概念阐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现实意义 |
2.4 研究内容 |
2.5 研究方法 |
2.5.1 文献研究法 |
2.5.2 问卷调查结合SD评价与POE评价 |
2.5.3 多学科交叉学习 |
2.5.4 案例分析法 |
2.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我国创意街区体验性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讨 |
3.1. 街区体验性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 |
3.1.1. 同质化现象严重,街区特色不明显 |
3.1.2. 植物景观营造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
3.1.3. 体验性基础设施和特色景观小品的缺乏 |
3.2. 问题成因探讨 |
3.2.1. 对街区植物景观体验性营造的研究不足 |
3.2.2 过于重视街区的商业化,街区文化景观展示不足 |
3.2.3. 街区景观的艺术思维与落地施工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
第四章. 创意街区优秀案例分析 |
4.1 成都宽窄巷子 |
4.1.1 街区概况分析 |
4.1.2 设计理念分析 |
4.1.3 成都宽窄巷子街区体验性景观营造分析 |
4.2 南京1912创意街区 |
4.2.1 街区概况分析 |
4.2.2 街区设计理念 |
4.2.3 街区体验性景观营造 |
4.3 上海田子坊 |
4.3.1 街区概况分析 |
4.3.2 街区设计理念 |
4.3.3 街区体验性景观营造 |
第五章. 创意街区体验性景观营造原则与方法 |
5.1 创意街区体验性景观营造原则 |
5.1.1 观赏性 |
5.1.2 参与性 |
5.1.3 生态性 |
5.2 创意街区体验性景观营造方法 |
5.2.1 景观小品的塑造 |
5.2.2 植物类型的选择 |
5.2.3 交往空间的营造 |
5.2.4 基础设施的优化 |
5.2.5 创意元素的运用 |
第六章. 合肥半边街案例分析 |
6.1 合肥半边街街区概况 |
6.2 街区设计理念 |
6.3 街区景观营造 |
6.3.1 街区景观小品分析 |
6.3.2 街区植物配置分析 |
6.3.3 街区交往空间分析 |
6.3.4 街区基础设施分析 |
6.3.5 街区创意元素分析 |
6.4 街区体验性景观营造效果研究与评价 |
6.4.1 合肥半边街游人相关分析 |
6.4.2 街区问卷调查对半边街的景观分析 |
6.4.3. SD评价和使用后评价对街区体验性景观的应用方法 |
6.4.4. SD评价和使用后评价对街区景观的评价结论 |
6.5 合肥半边街景观总结与提升建议 |
6.5.1. 景观小品与交往空间的塑造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 |
6.5.2 街区植物色彩丰富度与植物种类时尚性的优化 |
6.5.3 街区景观铺砖的优化 |
6.5.4 注重创意产业对街区景观的塑造 |
6.5.5 鼓励街区店铺商家进行自主景观设计 |
6.5.6 注重街区后期景观管理与维护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促进社交性活动的商业零售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7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消费社会的理论 |
2.2 空间与交往的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案例研究与分析 |
3.1 苹果全球旗舰店——新城市广场 |
3.2 星巴克——“第三空间”崛起 |
3.3 新型书店——文化社交空间 |
3.4 北京朝阳大悦城“度刻”空间——社交客厅 |
3.5 本章小结 |
4 互联体验消费时代的城市商业零售空间发展新机制 |
4.1 新零售与体验经济下的消费升级 |
4.2 社交性消费与商业零售空间转向 |
4.3 商业零售空间成为社交生活新容器 |
4.4 本章小结 |
5 设计实践:促进社交性活动的银行营业厅设计探索 |
5.1 中国银行扬州智慧银行旗舰店——城市新客厅 |
5.2 中银宏图三胞店——“第三空间”的植入 |
5.3 中国银行江苏省银行网点标准化设计——从必要性到社交性 |
5.4 本章小结 |
6 促进社交性活动的商业零售空间设计策略与评价体系 |
6.1 宏观层面:社会关系与建筑布局 |
6.2 微观层面:影响社交性活动的空间质量因子 |
6.3 本章小结(设计评价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城市轨道交通引导房价与土地利用的时空效应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城市轨道交通 |
2.1.1 概述 |
2.1.2 轨道交通的特点 |
2.2 房地产价格及影响因素 |
2.2.1 房地产价格 |
2.2.2 居住房价的影响因素 |
2.3 时空间效应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区位理论 |
2.4.2 级差地租理论 |
2.4.3 特征价格理论 |
2.4.4 TOD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特征价格模型构建 |
3.1 城市轨道交通对房产价格影响的研究方法 |
3.1.1 平均值比较法 |
3.1.2 交通成本模型法 |
3.1.3 特征价格模型法 |
3.1.4 不同研究方法的比选 |
3.2 HEDONIC模型方法概述 |
3.2.1 特征价格模型的假设条件 |
3.2.2 特征价格模型函数形式的选择 |
3.3 研究变量选择 |
3.3.1 因变量的选取 |
3.3.2 特征变量的选取 |
3.4 模型的检验 |
3.4.1 统计检验 |
3.4.2 计量经济学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肥市轨道交通沿线房产增值的时空效应研究 |
4.1 合肥市轨道交通概述 |
4.1.1 总体概况 |
4.1.2 研究对象概况 |
4.2 数据来源 |
4.2.1 数据收集与获取 |
4.2.2 数据库的建立 |
4.3 研究模型的计算与检验 |
4.3.1 模型计算 |
4.3.2 模型检验 |
4.4 合肥市轨道交通沿线房产增值效应分析 |
4.4.1 轨道交通对沿线居住房产价格影响的时间效应 |
4.4.2 轨道交通对沿线居住房价影响的空间效应 |
4.4.3 轨道交通对沿线房产增值的时空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时空效应的合肥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策略 |
5.1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总体利用策略 |
5.1.1 轨道交通规划时期 |
5.1.2 轨道交通建设时期 |
5.1.3 轨道交通运营时期 |
5.2 规划期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策略探究 |
5.3 建设期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策略探究 |
5.4 运营期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策略探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基于茶旅一体化模式的信阳车云村乡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 |
1.1.2 信阳乡村工作推进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茶旅一体化研究概况 |
1.3.2 乡村建设研究概况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茶旅一体化及乡村建设基础研究 |
2.1 茶旅一体化基础研究 |
2.1.1 茶旅一体化基本概念 |
2.1.2 茶旅一体化相关基础理论 |
2.1.3 茶旅一体化主要内容研究 |
2.1.4 茶旅一体化现状发展模式 |
2.2 乡村建设基础研究 |
2.2.1 乡村建设基本概念 |
2.2.2 乡村建设相关基础理论 |
2.2.3 乡村建设主要内容研究 |
2.2.4 乡村建设原则概述 |
2.3 茶旅一体化与乡村建设耦合分析 |
2.3.1 茶旅一体化与乡村建设主要内容 |
2.3.2 茶旅一体化与乡村建设耦合关系 |
2.4 茶旅一体化与乡村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
2.4.1 茶旅一体化模式的乡村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
2.4.2 茶旅一体化模式的乡村建设评价权重设置 |
2.4.3 茶旅一体化模式的乡村建设综合评价方法 |
2.5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
2.5.1 云放生态茶村 |
2.5.2 台湾木栅茶区 |
2.5.3 日本静冈茶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云村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车云村概况 |
3.1.1 自然条件 |
3.1.2 人文环境 |
3.1.3 社会经济 |
3.2 车云村现状综合分析 |
3.2.1 车云村现状风貌分析 |
3.2.2 车云村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
3.2.3 车云村SWOT矩阵分析 |
3.3 茶旅一体化模式的车云村乡村建设现状评分 |
3.3.1 车云村各项指标打分 |
3.3.2 车云村各项指标成绩 |
3.3.3 车云村综合评价等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茶旅一体化模式的车云村乡村建设策略 |
4.1 车云村乡村建设原则 |
4.1.1 整体性原则 |
4.1.2 地域性原则 |
4.1.3 微介入原则 |
4.1.4 文化性原则 |
4.1.5 经济性原则 |
4.2 车云村乡村建设策略 |
4.2.1 产业:以茶促旅,三产融合 |
4.2.2 文化:以旅兴茶,活态传承 |
4.2.3 空间:茶旅互动,三生协同 |
4.2.4 景观:景文融合,统筹资源 |
4.2.5 建筑:旅游置入,营建文脉 |
4.2.6 配套:主客共享,设施互补 |
4.2.7 保障:共同参与,社会协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茶旅一体化模式的车云村乡村建设方法与实践 |
5.1 整体布局构建 |
5.1.1 空间格局 |
5.1.2 空间层次 |
5.1.3 空间结构 |
5.2 景观节点植入 |
5.2.1 节点景观的空间再激活——茶村入口广场 |
5.2.2 茶文化与乡村环境互动——茶文化长廊 |
5.3 建筑单体设计 |
5.3.1 旅居一体的建筑新范式——新民居建筑 |
5.3.2 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活化——茶文化博物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信阳车云村旅游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B茶旅一体化模式的乡村建设指标意见征询表 |
附录C车云村乡村建设现状发展阶段评分表 |
(8)淮安清河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3 淮安清河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现状 |
3.1 清河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史沿革 |
3.2 清河经济开发区规划与空间布局概况 |
3.3 清河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概况 |
3.4 清河经济开发区配套设施概况 |
3.5 清河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环境概况 |
3.6 清河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情况 |
4 清河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
4.1 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 |
4.2 城市空间布局与规划方面 |
4.3 园区功能配套方面 |
4.4 现有产业发展与升级方面 |
4.5 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方面 |
5 清河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
5.1 产业发展面临多方困境制约 |
5.2 管理体制机制弊端凸显 |
5.3 政策优势和可用资源不断弱化 |
5.4 发展内生动力和后劲不足 |
6 国内外先进地区开发区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 |
6.1 国外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 |
6.2 国内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发展经验 |
6.3 对清河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启示 |
7 推动清河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7.1 分析研判发展形势,把握转型发展方向 |
7.2 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注入转型发展动力 |
7.3 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加快产城融合步伐 |
7.4 聚焦要素资源保障,突破转型发展瓶颈 |
7.5 完善运管体制机制,实现强大发展合力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杭州西湖龙井村历史溯源与旅游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概念导入 |
1.3.1 乡村旅游景观 |
1.3.2 旅游景观设计 |
1.3.3 乡村旅游品牌 |
1.4 国内外乡村旅游景观研究现状 |
1.4.1 国外乡村旅游景观研究现状 |
1.4.2 国内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
1.4.3 乡村旅游景观相关条例规范 |
1.4.4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评价体系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第2章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及原则 |
2.1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学理论 |
2.1.2 空间设计理论 |
2.1.3 景观美学理论 |
2.1.4 旅游品牌理论 |
2.2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原则 |
2.2.1 可持续原则 |
2.2.2 地域性原则 |
2.2.3 美学原则 |
2.2.4 体验性原则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杭州西湖龙井村旅游景观历史现状与需求分析 |
3.1 龙井村人文历史 |
3.1.1 龙井村历史沿革 |
3.1.2 龙井村文脉传承 |
3.1.3 龙井村历史遗存 |
3.2 龙井村村落现状 |
3.2.1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
3.2.2 山谷林立的村庄格局 |
3.2.3 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 |
3.3 龙井村旅游景观综合评价 |
3.3.1 龙井村旅游资源优势 |
3.3.2 龙井村景观现存的问题与原因 |
3.3.3 龙井村旅游品牌缺失的原因 |
3.4 龙井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受众需求 |
3.4.1 政府规划部门的要求 |
3.4.2 村落游客的需求 |
3.4.3 村落原住民的需求 |
3.4.4 龙井村旅客调查问卷结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杭州西湖龙井村旅游景观设计路径 |
4.1 龙井村旅游景观设计思路 |
4.1.1 龙井村旅游景观设计框架 |
4.1.2 挖掘和延续龙井村的文化 |
4.1.3 保护和提升龙井村的旅游景观 |
4.1.4 打响龙井村茶文化旅游景观品牌 |
4.2 龙井村旅游景观设计定位 |
4.2.1 布局构思 |
4.2.2 空间布局 |
4.2.3 龙井村各区块发展思路 |
4.3 龙井村旅游景观空间布局 |
4.3.1 龙井村合理的功能布局 |
4.3.2 龙井村多样的建筑类型 |
4.3.3 龙井村自然的道路景观 |
4.3.4 龙井村原生的植物景观 |
4.3.5 龙井村优美的水景观 |
4.4 龙井村重要景观节点设计 |
4.4.1 龙井村道路景观设计 |
4.4.2 龙井村建筑环境设计 |
4.4.3 龙井村公共设施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湖龙井村旅游景观设计实践 |
5.1 龙井村旅游景观改造方案概述 |
5.2 实践项目一老龙井十八颗御树景观改造 |
5.2.1 项目基地分析及问题 |
5.2.2 设计改造 |
5.3 实践项目二休闲游戏设施改造 |
5.3.1 项目基地分析 |
5.3.2 设计改造 |
5.4 实践项目三街巷景改造提升 |
5.4.1 街巷景观环境现状 |
5.4.2 街巷景观环境设计 |
5.5 实践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盐城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盐城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与现状 |
一、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背景 |
二、大纵湖乡村旅游的开发现状 |
第三章 盐城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条件 |
一、地理区位条件 |
二、政策优惠条件 |
三、资源条件 |
四、社会经济条件 |
五、客源市场条件 |
第四章 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理解不深 |
二、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 |
三、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
四、乡村旅游宣传营销力度不够 |
五、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有待完善 |
六、乡村旅游管理运营服务水平不高 |
七、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
第五章 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建议 |
一、政府引导乡村旅游科学发展 |
二、强化乡村旅游的内涵建设 |
三、整合优化乡村旅游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
四、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建设 |
五、创新乡村旅游产品避免同质化低端竞争 |
六、加强乡村旅游宣传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 |
七、加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合肥:投资兴业 旅游居住的好去处(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以A镇工业空间为例[D]. 金明星.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广西玉林城市建设史研究(1911-2019)[D]. 唐雅琴. 广西大学, 2021(12)
- [3]基于体验性理念下的创意街区景观营造策略 ——以合肥市半边街为例[D]. 王艺翔.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4]促进社交性活动的商业零售空间设计研究[D]. 朱亚丹.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城市轨道交通引导房价与土地利用的时空效应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张元龙.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茶旅一体化模式的信阳车云村乡村建设研究[D]. 王霞. 湖南大学, 2020
- [8]淮安清河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杨萌.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9]杭州西湖龙井村历史溯源与旅游景观设计研究[D]. 宋沁.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2)
- [10]盐城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D]. 邢璐.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