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根际细菌及酶活性动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丰[1](2018)在《甘肃荒漠灌区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产量质量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干旱荒漠绿洲区大田试验条件下,以甘肃省主栽品种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Gannong No.3)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研究了不同播种量(12、16、20、24 kg/hm2)和等行距配置(10、15、20 cm)及不等行距配置(60+40cm、60+30 cm)对苜蓿产量产量的影响,以期通过栽培措施的调控,挖掘紫花苜蓿的生产潜力,为进一步实现紫花苜蓿的高产、质优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及交互作用对苜蓿株高、干草产量、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有显着影响,对叶茎比、鲜干比、粗脂肪、钙、磷含量无显着影响。株高和干草产量随播种量和行距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行距为20 cm时,播种量为16 kg/hm2,苜蓿的株高最高(105.47 cm),播种量为20 kg/hm2,干草产量最高(25386.6 kg/hm2)。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播种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随行距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播种量为12 kg/hm2,行距为10cm时,苜蓿的粗蛋白含量最高(200.56 g/kg),酸性洗涤纤维(292.58 g/kg)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294.96g/kg)最低。2、对不同播种量及行距配置下苜蓿地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及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均随播种量和行距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播种量为16 kg/hm2时,行距为20 cm时,3种酶活性最高,在表层0-20 cm土层3种酶活性高于20-40 cm土层。3种酶及土壤呼吸随季节变化明显。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活性及土壤呼吸在夏季最高,春季最小,而脲酶在秋季达到最高,春季最小。3种酶与土壤呼吸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3、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2015-2017年各组合的株高、干草产量、叶茎比、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鲜干比、钙、磷等指标平均值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播种量为20 kg/hm2、行距为20 cm是荒漠灌区苜蓿产量(23927.83 kg/hm2)和品质最优的组合。本研究结果对苜蓿的栽培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贵卫[2](2018)在《茶树根际环境因子—细菌种群及功能相关性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茶树是我国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的重要经济植物,土壤酸化是降低茶树产量和品质及引起茶树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为揭示茶园土壤酸化的成因及其对微生物种群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本论文分析了不同茶园根际土壤的理化特性、细菌种群多样性及其功能多样性,并系统分析了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结果将茶园土壤修复及茶树绿色健康种植技术的研发提供指导。首先,系统分析了8个茶园根际土壤的主要理化特性。pH值:不同茶园根际土壤的pH值为4.05-5.08,差异较大,其中3个茶园土壤(KSM02、KSC01和 KSCX02)的 pH 低于 4.5;5 个茶园土壤(KSSO1、KSH01、KSM01、KSO1和KSC02)的pH高于4.5。大量元素:不同茶园根际土壤的OM、N、P、K、Na、Mg和Ca元素差异显着,其中 OM(8377-32231 mg/kg)和Na(5091-5171mg/kg)含量显着高于其它元素。微量元素:不同茶园根际土壤的Mn、Fe、Zn、Al和Pb元素差异显着,其中Al含量最高为120-584mg/kg。相关性分析:pH与OM、Mg、Mn和Ca呈正相关,与N、P、K、Na、Fe、Zn、Pb和Al呈负相关,其中pH 与 K(p<0.01)和 Al(p<0.05)显着负相关。其次,分析了不同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种群的多样性。采用l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茶树根际土壤细菌的主要种群。多样性指数:样品是KSO1的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KSSO1、KSM01、KSC02、KSH01、KSCX02和KSM02次之,KSCO1最低。门水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同为优势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次之;其中在样品KSM02、KSM01和KS01中,变形菌门/酸酐菌门的比值小于1。属水平:酸酐菌门的优势属最多,其中Gp2 丰度最大(10-25%),Gp1(1.49-9.89%)、Gp3(0.75-5.53%)和G办13(0.42-5.40%)次之,其它属较低。相关性分析:环境因子显着影响酸杆菌门的丰度,其中pH与Gp1、Gp3和Gp6显着正相关,与Gp2、Gp13和Gp14负相关,Al、P、K、Fe与酸酐菌负相关。可见,不同茶园根际土壤的细菌种群多样性存在差异,主要受pH和Al影响。再次,分析了不同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的功能多样性。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技术探究茶园根际细菌对不同碳源的代谢能力,发现KSC02的AWCD值和Mclntosh指数值最大,KSM01和KSCX02次之,KSS01最小。土壤KSM01的细菌对多聚物类和酚酸类的利用能力最强;土壤KSC02细菌对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类的利用能力最强;KSCX02细菌对所有碳源的利用能力均很弱。最后,探究了茶树根际细菌对酚酸的降解活性。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茶树根际土壤中筛选到10株酚酸降解菌,其中7株为Bacillus属,Citrobacter属、Lysinibacillus属和Paenibacillus属各1株;菌株B2、B1-2和B1-6对4种酚酸——香豆酸、混合酸、阿魏酸和肉桂酸的综合降解率最大。3株降解活性最强菌株可有效抑制4种酚酸对花生种子萌发率和培养生长的抑制,其中B1-2和B1-6对4种酚酸抑制花生发芽率的缓解作用最强。B1-2和B1-6与B2两两混合显着增强对羟基苯甲酸抑制花生发芽率的缓解作用(R1>-0.25)。综上,茶树根际土壤的理化特性、细菌种群多样性及其功能多样性之间存在差异和一定的相关性。pH和Al是差异最显着的理化因子;酸酐菌门和变形菌门同为茶园根际土壤的优势细菌,pH极低的根际土壤酸酐菌门丰度大于变形菌门;pH较低的根际土壤对6种碳源特别是羧酸和酚酸类的代谢活性较低,由此推测酸化是引起茶园土壤细菌种群差异的主要因素,而Al富集可能是引起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这对进一步揭示茶园土壤酸化和连作障碍机制具有指导意义,但有待深入研究。
王辉,李亚莉,苏丹,肖炜,周红杰[3](2015)在《宏基因组学在普洱茶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又叫微生物环境基因组学。通过从环境样品中提取全部微生物的DNA从而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利用基因组学研究环境样品中所包含的全部微生物的遗传组成及其群落功能。它是在微生物基因组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开发新的生理活性物质(或获得新基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近几年宏基因技术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研究。本研究就宏基因组学应用于普洱茶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等方面进行总结,展望宏基因组学应用于普洱茶微生物研究的发展前景。
韩晓阳[4](2013)在《茶树根际土壤氨氮转化菌的分离、鉴定及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茶树是一种喜欢铵态氮的植物,由于北方土壤硝化作用明显,一部分铵态氮被硝化,N素损失量较大。同时,在茶树生长季节茶农重施有机肥,而有机态氮转化成无机氮的速度慢,氮素供给量不足,不能够满足茶树对氮肥的需求。因此,如何在降低化肥使用量的同时,提高氨氮微生物转氨的能力,增强土壤有机肥转化速率,同时利用固氮微生物固定氮素,从而起到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的作用,成为目前生态茶园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拟从山东茶树根际土壤中筛选氨化菌和固氮菌等促生菌,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同时,将筛选出的高活性氨化菌(T1)、固氮菌(T2)和两者的混合菌(T3)接种茶园土壤,以不接种(CK)为对照,研究接种对根际微生物种群及多样性、土壤化学性质、茶苗生长及N代谢的影响,探讨土壤微生物与茶树生长发育的关系,为茶园土壤管理和茶树可持续生产提供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茶园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33株氨化细菌菌株。从中筛出三株不同种属的高活性菌株,经鉴定菌株SNT3属于芽孢杆菌属,菌株SNT6属于微小杆菌属,菌株SNT33属于不动杆菌属。三株菌株的最适宜生长温度均为35℃;在pH适宜范围和氨化能力方面,三株菌株存在明显差异,其中SNT3的菌株pH适宜范围最大,氨化能力最强。2.从茶园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6株固氮菌株。从中选出两株不同种属的菌株,经鉴定菌株GD5为褐球固氮菌,菌株GD15为恶臭假单胞菌。两菌株生长最适宜的pH7,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GD5具有溶磷作用和分泌生长素的能力,而GD15仅具有分泌生长素的能力。3.接种处理对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土壤化学特性有显着影响。接种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上升,优势度指数下降,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增加,物种之间更趋于稳定。同时接种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多,真菌总量有所减少。细菌中氨化细菌和自生固氮菌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硝化细菌的数量受到抑制。接种试验后根际土壤的pH都有所下降,T1和T3接种处理pH较高。在有机质方面,各处理含量变化不大,但接种处理促进了有机碳的积累。在速效养分方面,铵态氮、速效P、速效K接种处理显着高于对照处理。T1、T2、T3处理铵态氮浓度比CK分别提高40%、42%、65%;硝态氮浓度接种处理显着低于对照。在酶活性方面,接种处理酶活性高于对照。经分析细菌与铵态氮和4种土壤酶活性呈极显着正相关;真菌与铵态氮呈负相关,与硝态氮呈显着正相关,与土壤酶活性呈正相关;放线菌与脲酶和天门冬酰胺酶呈极显着正相关;特征性细菌与无机氮和土壤酶之间相关性明显且有一定的差异性。4.接种后茶苗生物量和新梢全N量显着高于对照。叶片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相似,均以处理20d最高。接种处理酶活性高于CK,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和褐球固氮菌处理无差别,与混合菌处理有差别但不显着。根系中NR活性变化不大。
汪强强[5](2013)在《适宜茶园间作豆科植物的筛选》文中提出本试验研究了四种豆科植物与茶树间作的氮素协调性、豆科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根系结瘤特性,并利用无氮培养基从与茶树间作的豆科植物根系中分离纯化固氮细菌,对其进行分类筛选和鉴定,旨在筛选出适宜的茶园间作豆科植物。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不同生育时期豆科植物为材料,测定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并以成年期豆科植物为材料,采用硝、铵氮素比为1:1的水培液测定其喜氮类型。结果表明,四种豆科植物的NR和GS活性因植物生育时期、器官而不同,它们之间的显着性也不同。四种豆科植物均有较强的喜硝特性,与喜铵的茶树间作具有氮素种类上的协调性。其中,以金达的总NR活性最高,GS活性最低,GS/NR值和吸氮量最小,最适宜茶园间作。(2)以豆科植物与福鼎大白成年茶树间作,观测豆科植物的生长和根瘤着生特性。结果表明,四种豆科植物与茶树根系吸收区在垂直分布上互补,也易形成密被的草甸,但紫花苜蓿根深分枝少,易与茶树形成养分竞争;长矛野豌豆也不适于间作。四种豆科植物根瘤的着生位置、色泽大致相同,但形状多样,重量上有显着性差异。(3)通过细菌固氮酶基因nifH克隆、全细胞蛋白电泳聚类分析、固氮酶活性测定筛选出4株高活性固氮菌,对其进行16SrDNA分子测序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并结合负染电镜观察,参照《伯杰细菌鉴定手册》进行鉴定和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四株固氮菌分别为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viscosum)、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sp.)、成团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 agglomerans)、产酸克雷伯克菌(Klebsiella oxytoca),其中,丛毛单胞菌为首次在植物根瘤中分离到该种属固氮菌;产酸克雷伯克菌(Klebsiellaoxytoca)固氮酶活性最高,达到37.82μmol·h-1·mL-1,与其他菌株存在极显着差异,也能利用试验所用的11种碳源,适生温度10-40℃,适生pH=4-10。(4)两种白三叶(铺地(Trifolium repens cv. PROP)和考拉(Trifolium repens cv.CLARE))均分离到固氮酶活性最高的产酸克雷伯克菌(Klebsiella oxytoca);地被型紫花苜蓿(金达(Medicago sativa cv. KINDER))分离到的三株高活性固氮菌株: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viscosum)、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sp.)、成团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 agglomerans),为分离菌株最多的植物;长矛野豌豆(Vicia sepiumLinn.)只分离到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viscosum),为分离效果较差的一种植物。可见,白三叶和紫花苜蓿在内生固氮菌株上具有相对的优势。
田亚玲[6](2012)在《银杏和茶树复合经营系统生理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江苏省常熟市虞山林场高密度银杏(Ginkgo biloba L.)和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复合系统、低密度银杏和茶树复合系统、茶树纯林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中的小气候环境、茶树光合特性、茶品质、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有机碳矿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不同模式间作系统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银杏和茶树复合经营模式可持续经营配套技术的完善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冬春季节银杏-茶树复合系统光照条件、温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与纯茶林基本相同,夏秋季节复合模式可显着降低茶园光合有效辐射和温度,提高相对湿度,为茶树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春秋冬三个季节不同种植模式下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夏季纯茶林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出现“午休”现象,间作林日变化则呈单峰曲线。与纯茶林相比,银杏-茶树复合系统茶树叶片茶多酚含量显着降低,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显着提高。2、不同模式土壤有机碳、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显着降低。银杏-茶间作林能显着提高土壤全磷、全钾及其速效养分的含量,表层土壤尤为明显。不同银杏间作密度对表层土壤养分无显着影响,仅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差异显着,表现为高密度银杏间作林大于低密度银杏间作林。3、不同模式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脱氢酶、脲酶、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总体上表现出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土壤酶具有季节变化规律,冬季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蛋白酶、蔗糖酶活性均比较低,夏季达到全年最高,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则在春季达到最高。银杏-茶间作显着提高各种土壤酶的活性。土壤酶与土壤养分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多酚氧化酶与养分无显着相关。4、不同模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季节变化显着,总体表现为夏秋季节大于冬春季节。不同模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垂直方向上均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间作林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高于纯茶林。不同土层土壤基础呼吸间作林表现出较强的呼吸强度。土壤微生物代谢商随土层加深显着升高。5、不同模式土壤细菌与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冬春季节较低,夏秋季节较高。银杏和茶树间作后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很小,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显着。银杏-茶间作林土壤细菌群落不同季节间相似性比较高,纯林模式土壤细菌群落相似系数较小。同一模式不同季节真菌群落相似性普遍较低。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生物量、土壤过氧化氢酶、蛋白酶以及蔗糖酶活性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6、不同模式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前期较高,后期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培养期间各模式各土层有机碳矿化速率符合对数函数,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符合线性函数。三种模式土壤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银杏-茶间作林与纯林的差异主要在020cm土层,而在底层土壤中,三种模式均无显着差异。7、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对三种模式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各模式土壤肥力质量指数(FI)依次为高密度银杏-茶间作林(FI=0.889)>低密度银杏-茶间作林(FI=0.611)>纯茶林(FI=0.179),两种银杏-茶间作林土壤质量指标均高于纯茶林,纯林土壤肥力质量最差。
韩文炎[7](2012)在《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择我国浙江绿茶产区为主的代表性茶园,包括不同理化性状、茶园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等典型土壤为研究材料,以不同生产力水平和植茶年龄茶园,及附近森林和蔬菜土壤为重点,采用田间调查与实验室培养相结合,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微生物分析技术,对茶园上壤微生物量、硝化作用强度、硝化微生物的种类及N2O释放特点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浙江75个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碳(C)在38.1-607.2mg/kg之间,平均为208.1mg/kg;微生物量C占总有机C的比例在0.21%-4.55%之间,平均为1.25%。微生物量氮(茚三酮反应态N)在1.76-76.14mg/kg之间,平均为20.67mg/kg;微生物量N占全N的比例在0.26%-9.09%之间,平均为1.80%。微生物量磷(P)在未检出到60.07mg/kg之间,平均为14.93mg/kg;微生物量P占全P的比例在0-10.20%之间,平均为3.06%。与多数耕地或森林土壤相比,茶园土壤微量物量C和N,以及微生物量C占总有机C的比例和微生物量N占全N的比例均偏低,但微生物量P与其它土壤相当,微生物量P占全P的比例高于其它土壤。2.茶园土壤微生物量受生产力水平、植茶年龄、pH、施肥量和茶树种植模式的显着影响。随着茶园生产力水平和植茶年龄的提高,土壤pH明显降低,有机C、全N、全P和有效态营养元素含量显着提高。微生物C、N和PLFAs含量表现为森林>低产>高产>中产茶园:土壤微生物C和ATP含量表现为50年>9年>森林>90年生茶园,微生物量N及微生物量N占全N量的比例表现为森林≥9年>50年>90年生茶园。茶园土壤pH低是导致微生物量少和生长代谢弱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除微生物量P外,微生物量C和N、微生物商、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和代谢商均与pH呈极显着正相关。适量施P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P,但过量施N降低微生物量C和N含量;随着茶园施氮量的提高,土壤微生物商C、N和P均呈极显着降低的趋势。对磷酯脂肪酸(PLFA)的分析表明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茶园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树龄的增加呈连续有规律的变化;PLFA标记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数量显着高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的数量;茶园土壤PLFA标记真菌和细菌的比例显着高于森林土壤,且PLFA标记真菌与细菌比例与代谢商呈显着负相关(R2=0.93,p<0.05)。茶园由常规种植向有机种植转换有利于提高土壤pH和有机C含量,有机茶种植年限越长,pH和有机C含量越高。茶园有机种植方式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量C、N和P的含量及微生物商C、N和P的比例,改善茶园土壤质量。3.尽管土壤pH很低,茶园土壤存在较强的硝化作用。浙江为主共130个茶园土壤的NO3--N含量在0~286.8mg/kg之间,平均为41.7mg/kg。其中低于20mg/kg的样品占41%,超过100mg/kg的样品占12%。茶园上壤净硝化速率在-6.08-6.54mg/kg-d之间,平均1.62mg/kg-d,约有10%的土壤处于N固定化状态。极大多数NO3--N含量特别高的土壤施N量高、pH低于4.0,净硝化速率呈负数,土壤中积累的NO3-是大量施氮的结果。15个茶园土壤总硝化速率在0.75~11.56mg/kg.d之间,平均为4.66mg/kg.d。土壤微生物对NO3--N的同化速率在0.29~7.67mg/kg.d之间,平均为3.01mg/kg.d,占总硝化速率的33.7%~76.7%,平均为61.5%;茶园土壤与pH呈中性的蔬菜土壤差异不大,但显着高于森林土壤。4.土壤硝化速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地使用类型(土壤植被)及其管理水平,与茶树种植模式和植茶树龄也有较大的关系,与土壤pH的关系则相对较小。蔬菜、茶园和森林三种土壤比较,蔬菜土壤的硝化速率最高,茶园土壤次之,森林土壤最低;不同生产力水平茶园比较:高产>中产>低产茶园。施肥对土壤硝化速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施N量的提高,土壤硝化作用随之增强,氮肥是刺激和促进硝化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重要因素。加入到蔬菜土壤的NH4+被迅速硝化,使土壤硝化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变化表现为一级动力学方程,而加入到茶园和森林土壤中的NH4+被逐渐缓慢硝化,在35天的培养期内硝化的NH4+占60%~80%,硝化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变化呈直线方程。适当降低茶园施N量,平衡供应土壤养分对于提高N素利用率,减少土壤NO3--N积累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的净硝化速率表现为有机茶园>常规茶园>荒芜茶园,不同植茶年龄土壤的总硝化速率表现为50年>90年>9年生茶园>森林。土壤中添加不同剂量的CaCO3后,总硝化速率没有随pH的提高而增加。5.导致酸性茶园土壤具有较强硝化活性的主要微生物是硝化古菌,而非硝化细菌。传统培养法没有检测到高生产力水平茶园土壤氨氧化细菌。DNA检测表明茶园土壤中硝化古菌(AO A) amoA基因拷贝数在5.5×104至2.4×107/g之间,平均为1.36×107/g,茶园土壤明显高于森林土壤;土壤硝化细菌(AOB) amoA基因拷贝数在未检出至4.40×106/g之间,平均为1.20×106/g。土壤硝化势与硝化古菌amoA基因拷贝数呈极显着正相关(p<0.001),但与硝化细菌amoA基因拷贝数的相关性不明显;土壤pH与硝化古菌amoA基因拷贝数的相关性不明显,但与硝化细菌amoA基因拷贝数却呈极显着正相关(p<0.001);AOA与AOB amoA基因拷贝数之比随土壤pH的降低呈指数曲线显着提高,表明AOA是酸性茶园土壤硝化作用的主要微生物。茶园土壤AOA和AOB群落组成随上壤pH和施N量发生变化,不同石灰施用量茶园土壤间AOA群落组成、高N与低N施肥土壤间AOB群落组成有显着区别。不同基因型的AOA和AOB种类对土壤pH和施N量具有不同的要求,说明不同种类的AOA和AOB对土壤生态环境具有不同的要求。6.茶园土壤具有较高的N20释放速率,施氮量高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浙江142个茶园土壤N20释放速率在0~4960μg/m2.h之间,平均为467μg/m2.h。不同土壤类型间表现为:高产>中产>低产茶园和菜园>森林土壤。土壤N20释放速率的年周期变化与气温(地温)变化一致。随着施N量的提高,N20释放速率显着增加。茶园土壤N20-N占施N量的比例在1.43%-3.44%之间,平均为2.28%。N20释放速率随土壤含水量的提高明显增加,土壤含水量与施N量存在一定的正交互作用,上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释放的N20也显着高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但pH对土壤N20释放速率的影响不大。土壤中添加杀菌剂会明显降低N20释放速率,N20释放速率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正相关,表明茶园土壤释放的N20主要是生物反硝化产生的。
伍丽,余有本,周天山,李冬花,冯雪,蒋堃[8](2011)在《茶树根际土壤因子对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茶树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为1.70×10598.70×105cfu/g,其中真菌数量为0.98×10326.30×103cfu/g,放线菌数量为3.28×10452.70×104cfu/g,细菌数量为1.04×10595.30×105cfu/g。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土壤含水量、pH、速效氮和速效磷明显影响真菌的数量;土壤pH、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明显影响放线菌的数量;土壤pH、速效氮、速效磷明显影响细菌的数量。通径分析显示,速效磷和pH是影响真菌、细菌的主要因子,其中速效磷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着水平,分别是0.995 3和0.828 8;pH的通径系数达到显着水平,分别是0.506 0和0.506 4;含水量、有机质对真菌和细菌数量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显着水平,但直接通径系数都未达到显着水平,主要是通过pH、速效磷和其他土壤因子的相互作用来影响真菌和细菌的数量。
伍丽[9](2010)在《不同品种茶树根际微生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测试了11个茶树品种三大类群根际微生物的的数量,分析了其与茶树品种、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具体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茶树根际微生物的差异性及变化趋势。槠叶齐12号夏季微生物的总量的含量最高(1.606×107个/克干土),秋季白毫早最高(9.88×106个/克干土),除了龙井长叶、槠叶齐12号和浙农113根际微生物总量在秋季的数量低于夏季,其它的品种根际微生物在秋季的总量都高于夏季。夏季根际真菌数量最多的是白毫早(9.48×103个/克干土),放线菌数量最多的是日本薮北种(2.39×105个/克干土),根际细菌数量最多的是槠叶齐12号(1.587×107个/克干土)秋季各种微生物最多的是槠叶齐12号(2.638×104个/克干土)、槠叶齐12号(5.473×105个/克干土)、白毫早(9.53×106个/克干土)。(2)不同品种茶树根际土壤的理化指标。夏季含水量最高的是南江1号(22.1%),秋季是龙井长叶(21.4%);夏季根际土壤pH值最高的是南江1号,日本薮北种的pH值最低;秋季,大部分品种品种间pH值的差异没有达到显着水平。其中只有乌牛早和碧云在秋季的pH值低于夏季的pH值。夏季土壤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最高的分别是南江1号(226.59mg/kg)、乌牛早(52.398 mg/kg)和乌牛早(250.849mg/kg),秋季速效K的差异不明显,速效N、速效P含量最高的分别是宜昌大叶种(126.57mg/kg)、白毫早(16.57 mg/kg)。不同品种间树茶根际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在夏秋两季的差异表现的都不明显,只有南江1号、乌牛早、碧云、日本薮北种、安徽7号在秋季的含量都高于夏季,宜昌大叶种在夏秋两季的含量变化明显。(3)茶树根际微生物的数量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土壤含水量、pH值、速效氮和速效磷明显影响真菌的数量;土壤pH值、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明显影响放线菌的数量;土壤pH值、速效氮、速效磷明显影响细菌的数量和微生物总量。通径分析显示:速效磷和pH值是影响真菌、细菌和微生物总量的主要因子,其中速效磷的通径系数达到了极显着水平(0.9953),主要是通过pH值、速效磷和其它土壤因子的相互作用来影响真菌、细菌的数量以及微生物的总量。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显着水平,但直接通径系数都未达到显着水平,主要是通过pH值、速效磷和其它土壤因子的相互作用来影响真菌、细菌的数量以及微生物的总量。(4)茶树根际真菌的种群分布。初步鉴定常见种属有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根霉属(Rhizopus)、毛霉属(Mucor)和镰刀菌属(Fusarium)等12个属。在11种不同的茶树品种中,真菌大部分都是以青霉属、曲霉属、根霉属出现的,其次是毛霉属、粘帚霉属、镰刀菌属等真菌出现。不同的茶树品种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种类及其所占微生物总数得比例都不相同,日本薮北种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种类最多,达12种,龙井长叶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种类最少,仅有5种。
郭育红[10](2010)在《铝胁迫对不同类型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态的影响》文中认为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长期的林业生产实验表明,连栽导致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而且这种生产力下降现象随着杉木连栽次数的增加越加明显,杉木连栽障碍已成为阻碍南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学者从杉木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制度及自毒作用等角度对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随着全球酸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铝毒害造成的森林衰退已引起全球生态学家的密切关注。我国南方土壤为富铁铝化的酸性土壤,在全球环境恶化的综合作用下,杉木人工林的铝毒害已成为限制杉木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论文通过外源铝胁迫及模拟生物培养的方法,以杉木一代林、杉木二代林及阔叶林土壤为培养基质,通过测定铝胁迫下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微生物区系及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并结合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从而对铝胁迫下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揭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pH值及生物学特性对铝胁迫的应答机制,实现杉木人工林林地可持续经营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铝胁迫均会导致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pH值下降;且随着铝胁迫浓度的升高,不同林分类型根际及非根际土壤pH值下降幅度越大。活性铝对土壤的致酸作用主要发生在胁迫前期;而在胁迫中期和胁迫后期,被酸化的土壤pH逐渐回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处理间pH差异逐渐减小。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在同等铝浓度作用下pH降幅大小顺序为二代林>一代林>阔叶林,表明阔叶林对铝胁迫引起的土壤酸化的缓解作用大于一代林和二代林。2.随着活性铝胁迫浓度的增加,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说明适当浓度的铝能够促进细菌数量的增加,而随着浓度的增加这种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强度减弱;就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差异而言,根际土壤的细菌数量普遍较非根际多;3种林分类型间的差异相比,阔叶林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小,说明阔叶林细菌在外界铝胁迫作用下的缓冲能力最好。3.随着活性铝含量的增加,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放线菌的数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说明适当浓度的铝能够促进放线菌数量的增加,而随着浓度的增加这种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强度增加且低浓度铝对放线菌数量的促进作用小于细菌,即放线菌对铝毒的忍耐能力小于细菌。4.随着土壤活性铝含量的增加,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呈增加的趋势,且随铝胁迫浓度增加其真菌呈梯度递增趋势,胁迫后期的增加幅度高于胁迫前期和胁迫中期;3种林分类型相比,真菌增加幅度大小关系为二代林>一代林>阔叶林,根际的增幅也较非根际大。5.土壤脲酶在低浓度活性铝作用下活性升高,高浓度活性铝作用下其活性呈下降趋势。杉木一代林、二代林及阔叶林相比,土壤脲酶活性的降低幅度大小顺序为阔叶林>一代林>二代林。且由于根际效应的影响,使根际脲酶活性降低幅度小于非根际。6.随着活性铝含量的增加,土壤蔗糖酶活性呈降低的趋势,且中期的降低幅度大于前期和后期,非根际土壤活性降低的幅度高于根际土壤。3种林分类型降低幅度大小关系为二代林>一代林>阔叶林。7.随着活性铝含量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说明在一定的胁迫时间内适当铝浓度处理能够促进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升高,而随着浓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这种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且前期抑制强度最大,后期抑制作用强度减小。3种林分类型相比,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幅度大小顺序为阔叶林>一代林>二代林;且由于根际效应的影响,使根际酶活性降低幅度小于非根际。8.随着活性铝含量的增加,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随着浓度的增加这种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3种林分类型相比,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幅度大小顺序为二代林>一代林>阔叶林;就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而言,根际多酚氧化酶活性降幅小于非根际。
二、不同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根际细菌及酶活性动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根际细菌及酶活性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荒漠灌区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产量质量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回顾 |
1.1 甘肃荒漠灌区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需求 |
1.2 播种量和行距对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1 播种量对苜蓿产量质量的影响 |
1.2.2 行距对苜蓿产量质量的影响 |
1.3 播种量和行距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与研究方法 |
2.1.1 样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1 株高及干草产量 |
2.2.2 营养成分 |
2.2.3 土壤酶及土壤呼吸 |
2.3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产量的影响 |
3.1 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的株高影响 |
3.2 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鲜干比的影响 |
3.3 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不同播种量和行距配置下苜蓿株高的差异 |
3.4.2 不同播种量和行距配置下苜蓿鲜干比的差异 |
3.4.3 不同播种量和行距配置下苜蓿干草产量的差异 |
第四章 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
4.1 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叶茎比的影响 |
4.2 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
4.3 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中性、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 |
4.4 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钙磷含量的影响 |
4.5 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营养品质的综合影响 |
4.6 讨论 |
4.6.1 不同播种量和行距配置下苜蓿叶茎比的差异 |
4.6.2 不同播种量和行距配置下苜蓿营养成分的差异 |
4.6.3 不同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营养品质的综合影响 |
第五章 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根际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 |
5.1 不同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根际脲酶活性的影响 |
5.2 不同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根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 不同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根际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5.4 不同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根际土壤呼吸的影响 |
5.5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项目来源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茶树根际环境因子—细菌种群及功能相关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茶树概述 |
1.1 茶树的有效成分 |
1.2 茶树的资源现状 |
2 土壤酸化研究进展 |
2.1 土壤酸化现状 |
2.2 茶树土壤酸化成因 |
2.2.1 外源酸化因子 |
2.2.2 内源酸化因子 |
2.3 土壤酸化的防治 |
2.3.1 自毒物质的分解 |
2.3.2 酸碱调节 |
2.3.3 增加有机质 |
2.3.4 平衡营养 |
2.3.5 微生态调控 |
3 微生物与茶树土壤酸化的相关性 |
3.1 微生物与茶树的互作 |
3.1.1 茶树根际微生物种群多样性 |
3.1.2 茶园根际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
3.2 茶树土壤酸化对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影响 |
4 实验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茶树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茶树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
2.1.1 茶树根际土壤pH |
2.1.2 茶树根际土壤大量元素 |
2.1.3 茶树根际土壤其它元素 |
2.2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茶树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 |
3.1.1 茶树根际土壤pH值 |
3.1.2 茶树根际土壤大量元素 |
3.1.3 茶树根际土壤其它元素 |
3.2 统计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茶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宏基因组测序 |
2.1.1 总基因组DNA提取 |
2.1.2 宏基因组文库构建 |
2.1.3 高通量测序 |
2.2 生物信息分析 |
2.2.1 数据处理和质控 |
2.2.2 操作分类单元聚类分析 |
2.2.3 样本复杂度分析 |
2.2.4 微生物间相互关系分析 |
2.2.5 功能预测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Illumina测序及序列分析 |
3.2 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 |
3.3 细菌群落结构 |
3.3.1 门水平群落结构 |
3.3.2 属水平群落结构 |
3.5 细菌群落间相关性 |
3.6 功能预测 |
3.7 统计分析 |
3.7.1 RDA分析 |
3.7.2 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茶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功能多样性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Biolog Eco检测 |
2.2 酚酸降解菌分离 |
2.2.1 酚酸降解菌筛选 |
2.2.2 酚酸降解菌的功能应用 |
2.3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Biolog Eco检测 |
3.2 酚酸降解菌分离 |
3.2.1 酚酸降解菌筛选 |
3.2.2 酚酸降解菌的功能应用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培养基的配制 |
附录二 重要溶液的制备 |
致谢 |
(3)宏基因组学在普洱茶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宏基因组学的概念 |
3 宏基因组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3.1 宏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 宏基因组文库构建与筛选 |
3.3 宏基因组文库的分析 |
4 宏基因组学在研究普洱茶微生物的应用 |
4.1 普洱茶中微生物DNA的提取 |
4.2 鉴定普洱茶中的微生物 |
4.3 普洱茶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
5 宏基因组学在普洱茶研究的应用前景 |
5.1 构建优质普洱茶微生物群落体系 |
5.2 应用于普洱茶茶园管理 |
5.3 开发普洱茶深加工新产品 |
(4)茶树根际土壤氨氮转化菌的分离、鉴定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根际促生菌 |
1.2.1.1 种类 |
1.2.1.2 对植物的促生作用 |
1.2.2 微生物菌肥研究进展 |
1.2.2.1 微生物菌肥的种类 |
1.2.2.2 微生物菌肥的作用 |
1.2.2.3 微生物菌肥的发展趋势 |
1.2.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
1.2.3.1 传统方法 |
1.2.3.2 生物化学方法 |
1.2.3.3 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 |
1.2.4 茶树根际微生物研究动态 |
1.2.4.1 茶树根际微生物的组成 |
1.2.4.2 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1.2.4.3 根际微生物对茶树的作用 |
1.2.4.4 微生物菌肥在茶树上的应用 |
1.2.5 茶树氮素营养 |
1.2.5.1 茶树氮素代谢基础 |
1.2.5.2 氮素对茶树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接种方法及土壤样品的采集 |
2.1.2 固氮菌对照菌株来源 |
2.1.3 引物序列 |
2.1.4 接种茶苗样品采集 |
2.1.5 主要试剂 |
2.1.6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培养基的制备 |
2.2.2 菌株的分离、纯化 |
2.2.3 高效菌株活性测定 |
2.2.4 SDS-PAGE 全细胞聚类 |
2.2.5 16 S rDNA 分子鉴定 |
2.2.6 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鉴定 |
2.2.7 菌株特性分析 |
2.2.8 微生物计数 |
2.2.9 土壤速效养分测定 |
2.2.10 土壤 pH 和有机质测定 |
2.2.11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2.12 茶苗生物量统计 |
2.2.13 全氮测定 |
2.2.14 氮素酶活性测定 |
2.2.15 土壤微生物 DNA 提取、纯化及酶切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氨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 |
3.1.1 氨化细菌的分离及初选 |
3.1.2 高效菌株的筛选 |
3.1.3 高效菌株的鉴定 |
3.1.4 高效菌株生长条件及功能特性 |
3.2 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 |
3.2.1 固氮菌的分离及初选 |
3.2.2 菌株的筛选 |
3.2.3 菌株的鉴定 |
3.2.4 菌株生长条件及功能特性 |
3.3 接种对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 |
3.3.1 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动态 |
3.3.2 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3.3.3 根际土壤化学特性分析 |
3.3.4 微生物与根际土壤无机氮及酶活性的相关性 |
3.4 接种对茶苗的影响 |
3.4.1 茶苗生物量 |
3.4.2 茶苗新梢和根系氮含量 |
3.4.3 茶苗氮代谢酶活性及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适宜茶园间作豆科植物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茶园间作的研究进展 |
1.2.1.1 茶园间作模式和间作物种类 |
1.2.1.2 豆科植物在茶园间作中的应用现状 |
1.2.1.3 茶园间作的生态效应 |
1.2.1.4 山东茶区茶园间作的研究进展 |
1.2.2 茶园氮素营养和利用的研究进展 |
1.2.2.1 氮素对茶树的生理作用 |
1.2.2.2 茶树对氮素的吸收特性 |
1.2.2.3 茶园氮素与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1.2.2.4 影响茶树氮素吸收的因素 |
1.2.2.5 茶园氮素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
1.2.3 茶园微生物及固氮菌的研究进展 |
1.2.3.1 茶园微生物的组成 |
1.2.3.2 茶园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1.2.3.3 茶园微生物的作用 |
1.2.3.4 茶园固氮微生物 |
1.2.3.4.1 固氮微生物概述 |
1.2.3.4.2 豆科植物根瘤形成的基因调控 |
1.2.3.4.3 茶园固氮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设备与仪器 |
2.3 实验设计 |
2.3.1 豆科植物间作的氮素协调性研究 |
2.3.2 豆科植物生长特性的研究 |
2.3.3 豆科植物固氮性能的研究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豆科植物间作的氮素协调性研究 |
2.4.1.1 豆科植物氮素喜氮类型 |
2.4.1.2 豆科植物氮素代谢主要酶活性测定 |
2.4.2 豆科植物生长特性及着生根瘤的调查 |
2.4.3 根系内生固氮细菌的分离纯化 |
2.4.3.1 培养基的制备 |
2.4.3.2 细菌的分离纯化 |
2.4.4 细菌基因组 DNA 的提取和检测 |
2.4.5 固氮酶 nifH 基因的克隆和检测 |
2.4.6 固氮细菌 SDS-PAGE 全细胞蛋白电泳分析 |
2.4.7 固氮细菌固氮酶活性的测定 |
2.4.8 高固氮酶活性菌株鉴定 |
2.4.8.1 16SrDNA 分子鉴定 |
2.4.8.2 细胞形态学特征鉴定 |
2.4.8.3 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
2.4.9 固氮菌生长特性研究 |
2.4.9.1 细菌的生长曲线的测定 |
2.4.9.2 细菌对 pH 值和温度的响应曲线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豆科植物间作的氮素协调性研究 |
3.1.1 豆科植物喜氮类型 |
3.1.2 豆科植物氮素代谢主要酶活性 |
3.1.2.1 硝酸还原酶(NR)活性比较 |
3.1.2.2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比较 |
3.1.2.3 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比值 |
3.1.3 豆科植物喜氮类型和氮素代谢主要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 |
3.2 豆科植物生长特性 |
3.2.1 豆科植物根系和分枝数的动态变化 |
3.2.2 豆科植物成年期生长指标调查 |
3.3 豆科植物根瘤着生情况 |
3.4 固氮菌的分离、纯化和 nifH 基因检测 |
3.5 固氮细菌 SDS-PAGE 全细胞蛋白电泳分析 |
3.6 固氮菌株的固氮酶活性比较 |
3.7 固氮菌株的鉴定 |
3.7.1 16SrDNA 分子鉴定 |
3.7.2 形态学鉴定 |
3.7.3 生理生化特性鉴定 |
3.7.3.1 碳源利用特性 |
3.7.3.2 细菌生化反应与需氧特性 |
3.8 菌株的生长特性 |
3.8.1 菌株的生长曲线 |
3.8.2 菌株的 pH 值和温度响应曲线 |
4 讨论 |
4.1 关于植物内生固氮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方法 |
4.2 筛选菌株的种属特性和来源植物分析 |
4.3 间作物的种类、生长特性与间作适宜性的讨论 |
4.4 豆科植物喜氮类型、酶活性及适宜生育时期的讨论 |
4.5 茶园间作豆科植物的筛选结果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银杏和茶树复合经营系统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2.1 林农复合经营研究概况 |
2.2 林茶间作研究进展 |
2.3 林农复合系统生理生态效应 |
2.3.1 林农间作对小气候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2.3.2 林农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3.3 林农间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3.4 林农间作对微生物的影响 |
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概述 |
2.4.1 稀释平板培养法 |
2.4.2 Biolog 微平板法 |
2.4.3 PLFA 法 |
2.4.4 分子生物学方法 |
2.5 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银杏-茶树间作系统环境因子及茶树的光合特性和茶叶品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测定方法 |
1.2.1 环境因子及光合特性的测定 |
1.2.2 茶叶有效成分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银杏-茶树间作对茶园环境因子的影响 |
2.1.1 茶园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 |
2.1.2 茶园温度的日变化 |
2.1.3 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 |
2.2 银杏-茶树间作对茶树光合参数的影响 |
2.2.1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
2.2.2 茶树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
2.2.3 茶树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日变化 |
2.2.4 茶树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 |
2.3 茶树叶片光合特征参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2.4 银杏-茶树间作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银杏-茶树间作对茶园环境因子的影响 |
3.2 银杏-茶树间作对茶光合作用的影响 |
3.3 银杏-茶树间作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
第三章 银杏-茶树间作对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样品采集 |
1.3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模式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
2.2 不同模式土壤全氮含量 |
2.3 不同模式土壤水解氮含量 |
2.4 不同模式土壤全磷含量 |
2.5 不同模式土壤速效磷含量 |
2.6 不同模式土壤全钾含量 |
2.7 不同模式土壤速效钾含量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银杏-茶树间作对茶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样品采集 |
1.3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银杏-茶树间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1.1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
2.1.2 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 |
2.1.3 土壤脱氢酶活性 |
2.1.4 土壤脲酶活性 |
2.1.5 土壤蛋白酶活性 |
2.1.6 土壤蔗糖酶活性 |
2.2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3.1 间作银杏对茶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 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
3.3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分析 |
第五章 银杏-茶树间作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样品采集 |
1.3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年动态 |
2.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与年动态 |
2.3 土壤微生物活性 |
2.4 土壤微生物特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分析 |
2.5 土壤微生物特性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3.1 银杏-茶树间作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3.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
3.3 土壤微生物活性 |
3.4 土壤微生物特性与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
第六章 银杏-茶树间作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样品采集 |
1.3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微生物总 DNA 的提取 |
2.2 PCR 扩增 |
2.3 DGGE 指纹图谱 |
2.3.1 土壤细菌 16SrDNA 基因的 PCR-DGGE |
2.3.2 土壤真菌 18SrDNA 基因的 PCR-DGGE |
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
2.4.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不同形式碳、氮的相关分析 |
2.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酶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3.1 银杏-茶树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动态 |
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相似性 |
3.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
第七章 银杏-茶树间作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作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样品采集 |
1.3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模式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 |
2.2 不同模式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 |
2.3 不同模式土壤有机碳矿化率 |
2.4 土壤有机碳矿化相关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3.1 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动态 |
3.2 银杏-茶树间作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3.3 不同土层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第八章 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模式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测定结果 |
2.2 土壤肥力质量判断矩阵的构建以及权重的计算 |
2.2.1 不同模式土壤养分的判断矩阵和权重 |
2.2.2 不同模式土壤酶活性的判断矩阵和权重 |
2.2.3 不同模式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判断矩阵和权重 |
2.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2.4 不同模式土壤肥力综合指标的判断矩阵 |
2.5 不同模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九章 总结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银杏-茶树间作对茶树光合特性及茶品质的影响 |
1.2 银杏-茶树间作系统土壤养分状况 |
1.3 银杏-茶树间作系统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
1.4 银杏-茶树间作系统土壤微生物特性 |
1.5 银杏-茶树间作系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1.6 银杏-茶树间作系统土壤有机碳矿化 |
1.7 银杏-茶树间作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2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7)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茶园土壤微生物性状研究进展) |
1.1 茶园土壤微生物特性 |
1.1.1 土壤微生物组成及其变化 |
1.1.2 茶园土壤微生物量 |
1.1.3 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
1.1.4 茶园土壤酶活性 |
1.1.5 茶园土壤其它生物性状 |
1.7 茶园土壤硝化作用 |
1.2.1 茶园土壤硝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1.2.2 茶园土壤硝化微生物及硝化机理 |
1.3 茶园土壤反硝化作用 |
1.3.1 茶园土壤反硝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1.3.2 茶园土壤反硝化微生物及其机理 |
1.4 研究背景、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内容 |
2 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土壤采集与处理 |
2.2.2 研究方法 |
2.2.2.1 土壤微生物量C测定 |
2.2.2.2 土壤微生物量N(Ninhydrin N)测定 |
2.2.2.3 土壤微生物量P测定 |
2.2.2.4 其它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2.3.2 土壤微生物量C及其占有机C的比例 |
2.3.3 土壤微生物量N及其占全N的比例 |
2.3.4 土壤微生物量P及其占全P的比例 |
2.4 小结 |
3 树龄和生产力水平对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取样地点及方法 |
3.2.2 研究方法 |
3.2.2.1 土壤微生物量C、N和P含量的测定 |
3.2.2.2 土壤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测定 |
3.2.2.3 土壤基础呼吸测定 |
3.2.2.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3.2.2.5 其它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
3.3.2 土壤微生物量C、N和P含量 |
3.3.3 土壤三磷酸腺苷(ATP)含量 |
3.3.4 土壤基础呼吸与微生物代谢商(qCO_2) |
3.3.5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3.4 讨论 |
3.4.1 茶园生产力水平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商的影响 |
3.4.2 茶树种植年龄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商的影响 |
3.4.3 pH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商的影响 |
3.4.4 土壤微生物量与基础呼吸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
3.4.5 土壤ATP含量与其它微生物量的关系 |
3.5 小结 |
4 有机和常规种植模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取样地点及茶园管理方式 |
4.2.2 土壤采集与处理 |
4.2.3 样品分析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种植模式对土壤pH和有机C等养分全量的影响 |
4.3.2 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效态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4.3.3 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C、N和P的影响 |
4.3.4 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商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有机茶种植对土壤pH和有机C含量的影响 |
4.4.2 有机茶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4.5 小结 |
5 茶园土壤硝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净硝化速率测定茶园及取样方法 |
5.2.1.1 调查茶园地点与取样方法 |
5.2.1.2 不同施氮量茶园与取样方法 |
5.2.1.3 不同pH茶园及取样方法 |
5.2.1.4 不同树龄茶园与取样方法 |
5.2.1.5 不同种植模式茶园与取样方法 |
5.2.2 总硝化速率测定茶园及取样方法 |
5.2.3 样品测定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茶园上壤NO_3~--N积累和净硝化速率 |
5.3.1.1 供试茶园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
5.3.1.2 茶园土壤NO_3~--N积累和净硝化速率 |
5.3.2 土壤NO_3~--N积累和净硝化速率影响因素 |
5.3.2.1 茶园氮肥用量 |
5.3.2.2 土壤pH值 |
5.3.2.3 土壤植茶年龄 |
5.3.2.4 茶园管理方式 |
5.3.2.5 其它因素 |
5.3.3 土壤总硝化速率 |
5.4 讨论 |
5.4.1 土壤NO_3~--N累积成因 |
5.4.2 影响茶园土壤硝化速率的因素 |
5.5 小结 |
6 茶园生产力水平和氮肥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取样地点及方法 |
6.2.2 样品测定 |
6.2.3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
6.3.2 土壤净硝化速率 |
6.3.3 氮肥对土壤净硝化速率的影响 |
6.3.4 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微生物同化率 |
6.4 讨论 |
6.4.1 土壤pH与硝化速率之间的关系 |
6.4.2 施肥对土壤硝化速率的影响 |
6.5 小结 |
7 茶园土壤硝化微生物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取样茶园及方法 |
7.2.2 样品分析 |
7.2.2.1 传统培养法对土壤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 |
7.2.2.2 现代微生物分子生物技术对土壤硝化微生物的研究 |
7.2.2.3 其它分析 |
7.2.3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传统培养法对茶园土壤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 |
7.3.2 现代微生物分子生物技术对土壤硝化微生物的研究 |
7.3.2.1 土壤pH和硝化势 |
7.3.2.2 土壤amoA基因丰富度及其与硝化势和pH的关系 |
7.3.2.3 茶园土壤AOA和AOB群落组成 |
7.3.2.4 茶园N肥和石灰使用量对AOA和AOB群落组成的影响 |
7.3.2.5 茶园土壤不同硝化古菌和硝化细菌对环境的反应 |
7.4 讨论 |
7.5 小结 |
8 茶园土壤反硝化作用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供试茶园 |
8.2.2 实验方法 |
8.2.2.1 茶园土壤N_2O释放速率测定 |
8.2.2.2 土壤含水量及其与N交互作用对N_2O释放的影响 |
8.2.2.3 土壤有机质和pH对N_2O释放的影响 |
8.2.2.4 杀菌剂对土壤N_2O释放的影响 |
8.2.3 样品分析 |
8.2.4 数据处理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茶园土壤N_2O释放状况 |
8.3.2 不同类型土壤N_2O释放的年周期变化 |
8.3.3 茶园土壤释放N_2O-N占肥料N的比例 |
8.3.4 施N对土壤释放N_2O的影响 |
8.3.5 土壤含水量及其与N交互作用对土壤N_2O释放的影响 |
8.3.6 pH和有机质含量对土壤N_2O释放的影响 |
8.3.7 杀菌剂对土壤N_2O释放的影响 |
8.3.8 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与N_2O释放的关系 |
8.4 讨论 |
8.5 小结 |
9 论文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9.1 全文结论 |
9.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9.3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8)茶树根际土壤因子对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土 样 |
1.2 方 法 |
1.2.1 土壤因子的测定 |
1.2.2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 |
2.2 逐步回归分析 |
2.3 通径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9)不同品种茶树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1.3.1 茶树品种 |
1.3.2 茶树年龄 |
1.3.3 土壤肥力 |
1.3.4 栽培方式 |
1.3.5 土壤物理性状及土壤类型 |
1.3.6 根系分泌物 |
1.3.7 生育季节 |
1.4 茶树根际微生物对茶树的影响 |
1.4.1 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促进茶树的生长 |
1.4.2 提高茶树的抗逆性 |
1.5 微生物资源在茶树上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实验设计 |
2.3 方法 |
2.3.1 土样的采集 |
2.3.2 土壤因子的测定 |
2.3.3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记数 |
2.4 真菌的鉴定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品种茶树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差异性比较 |
3.1.1 不同品种茶树根际真菌数量的差异比较 |
3.1.2 不同品种茶树根际放线菌数量的差异比较 |
3.1.3 不同品种茶树根际细菌数量的差异性比较 |
3.1.4 不同品种茶树根际微生物总量 |
3.1.5 不同茶树品种根际微生物三大类群所占的比例 |
3.2 不同品种茶树根际土壤因子的差异性比较 |
3.2.1 不同品种茶树根际含水量的差异性比较 |
3.2.2 不同品种茶树根际pH值的差异性比较 |
3.2.3 不同品种茶树根际速效N的差异性比较 |
3.2.4 不同品种茶树根际速效P的差异性比较 |
3.2.5 不同品种茶树根际速效K的差异性比较 |
3.2.6 同品种茶树根际土壤有机质的差异性比较 |
3.3 茶树根际土壤因子对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3.1 根系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 |
3.3.2 逐步回归分析 |
3.3.3 通径分析 |
3.4 不同茶树品种间根际真菌的多样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品种间根际土壤肥力的差异 |
4.1.2 不同品种间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差异 |
4.1.3 茶树根际土壤因子对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1.4 不同品种间根际真菌种群的差异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铝胁迫对不同类型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人工林衰退研究进展 |
1.1.1 国外人工林衰退研究现状 |
1.1.2 我国人工林衰退研究现状 |
1.2 铝毒害研究概述 |
1.2.1 土壤铝毒害形成机制 |
1.2.2 铝毒害的作用机制 |
1.2.3 铝毒害降解机制研究进展 |
1.3 土壤微生物研究概述 |
1.3.1 土壤微生物生态功能分析 |
1.3.2 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 |
1.3.3 土壤酶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
1.3.4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 |
1.4 杉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机理研究进展 |
1.4.1 杉木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的营养机理 |
1.4.2 杉木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的自毒作用机理 |
1.4.3 杉木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的铝毒害机理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地基本概况 |
2.2 实验材料来源 |
2.3 试验设计 |
2.3.1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交换性铝含量测定 |
2.3.2 铝胁迫浓度的确定 |
2.4 实验方法 |
2.4.1 根际及非根际土壤收集 |
2.4.2 根际及非根际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测定 |
2.4.3 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测定 |
2.4.4 根际及非根际土壤酶活性测定 |
2.5 试验管理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铝胁迫对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PH 值的影响 |
3.2 铝胁迫对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3.2.1 铝胁迫对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3.2.2 铝胁迫对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3.2.3 铝胁迫对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3.3 铝胁迫对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1 铝胁迫对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3.2 铝胁迫对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3.3 铝胁迫对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3.4 铝胁迫对不同林分类型杉木幼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不同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根际细菌及酶活性动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荒漠灌区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产量质量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D]. 田丰.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9)
- [2]茶树根际环境因子—细菌种群及功能相关性探究[D]. 王贵卫.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4)
- [3]宏基因组学在普洱茶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J]. 王辉,李亚莉,苏丹,肖炜,周红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06)
- [4]茶树根际土壤氨氮转化菌的分离、鉴定及效应研究[D]. 韩晓阳.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5]适宜茶园间作豆科植物的筛选[D]. 汪强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6]银杏和茶树复合经营系统生理生态效应研究[D]. 田亚玲.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7]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研究[D]. 韩文炎. 浙江大学, 2012(06)
- [8]茶树根际土壤因子对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伍丽,余有本,周天山,李冬花,冯雪,蒋堃. 西北农业学报, 2011(04)
- [9]不同品种茶树根际微生物的研究[D]. 伍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2)
- [10]铝胁迫对不同类型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态的影响[D]. 郭育红.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