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普通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李毅[1](2016)在《通道县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于2008年首次发现在水稻上发生并产生危害、2009年正式确认命名。该病毒病由白背飞虱传播,在南方水稻产区发生危害严重,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且一旦发生,暂无药可治,可乃水稻上的“癌症”。自2011年起,南方各省市加大了预测预报、预防预警和综合治理力度,明确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症状、病原特性、地理分布、传播途径、品种抗性等生物学特性,以及病害流行特点。至2014年,全国发病面积除2012年达到56.21万hm2以外,2011、2013和2014年的发病面积分别为32.04、23.21和11.13万hm2。2015年11月底统计,全国发病面积为21万hm2,明显低于发病高峰期的137万hm2,并且田间病丛率及严重发病田块比例也明显减少,病害总体上较轻,处于回落状态。尽管如此,其潜在流行的风险仍然很高,年年均有局部地区因调查监测和预防不到位而危害成灾,且一旦发病,无论采用何种措施其防治效果均不理想。本研究针对湖南省通道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本研究开展了系列的发生规律调查和防控技术构建的研究工作,在临口、双江、牙屯堡、溪口四个乡镇从不同播种期、药剂治理、品种抗性等方面开展研究,筛选出了选用抗性品种、提早播期、药剂拌芽谷、“治虱防矮”等技术措施,经济、简单,可操作性强,取得了明显效果,有效遏制南方黑条矮缩病在通道县的发生,建立了注重总体经济效益,技术上可操作性强的综合防治体系,对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刘宇艳[2](2016)在《三种水稻病毒感染后的介体昆虫细胞形态学研究》文中指出呼肠孤病毒科(iReoviridae)中几种侵染水稻的病毒多是由半翅目(Hemiptera)的飞虱科(Delphacidae)与叶蝉科(Cicadellidae)昆虫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的。其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主要由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进行传播,而非亲和介体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也能带毒,但不能传毒;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a)是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的主要介体;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是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的主要介体昆虫。病毒在虫体内的侵染循回过程需要克服虫体多重组织与膜屏障以及天然免疫屏障。本论文通过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在取食获毒后,三种水稻病毒SRBSDV、RDV和RGDV在相应的介体昆虫消化道内的增殖和扩散情况;并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ing,RNAi)技术干扰带毒介体昆虫体内siRNA(Small RNA interference)途径重要因子Dicer2(Dcr2)的表达,提高病毒在虫体内的复制水平,观察病毒过量复制对虫体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无毒飞虱和叶蝉的消化道组织形态与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白背飞虱与灰飞虱较为相似,其消化道均为中空细长管状。电镜下观察到中肠由内到外的结构分别为:围食膜、单层上皮细胞、基底膜和肌肉层。中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分布着数量较多的线粒体,靠近肠腔一侧分化出整齐排列的短杆状微绒毛,有围食膜覆盖在其表面。电光叶蝉和黑尾叶蝉的消化道结构为:食道末端连接滤室,管状中肠呈“U”字形弯曲,两端均与滤室相连,因此叶蝉消化道呈环状。电镜下观察到叶蝉的中肠由单层、具有微绒毛结构的上皮细胞,较厚的基底膜及肌肉层构成,围微绒毛膜覆盖在叶蝉消化道微绒毛表面。2.介体昆虫获毒后病毒在其体内的增殖与扩散观察。前期研究发现,病毒首先在介体昆虫中肠上皮细胞中建立初侵染点进行增殖,进而扩散到外层肌肉层;而SRBSDV在非亲和介体灰飞虱消化道内则始终分布在上皮细胞内,不能到达肌肉层。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病毒在亲和介体的消化道上皮细胞和外层肌肉层都会形成病毒复制和装配的场所——病毒原质(viroplasm),并在病毒原质外围形成包裹病毒粒体的约85 nm的管状结构,帮助病毒进行相邻细胞间和从上皮细胞到外层肌肉层的扩散,管状结构在肌肉层中沿着纵肌与环肌运输病毒。病毒的少量复制对于介体昆虫消化道超微结构没有明显影响。由于病毒的复制能力受到介体昆虫自身的组织屏障与抗病毒机制调控,因此我们推测病毒的侵染与介体昆虫健康之间存在着某种平衡性。3.利用RNAi手段干扰虫体siRNA抗病毒免疫途径关键因子Dcr2的表达后水稻病毒在介体消化道内侵染与增殖观察。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干扰DDcr2的表达后,病毒的复制量显着增加。电镜下观察到消化道上皮细胞内分布着大量的病毒粒体,且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SRBSDV在白背飞虱消化道系统侵染,中肠上皮细胞空泡化严重、细胞质弥散,微绒毛破裂消失。类似现象也发生在RGDV侵染的电光叶蝉中肠上。RDV在黑尾叶蝉中肠内复制的增加并不显着也没有造成明显的中肠病变。SRBSDV在灰飞虱消化道内的复制造成细胞肿胀,电子密度明显高于邻近细胞,微绒毛及围食膜断裂或缺失,细胞核与细胞质边界模糊。虽少量的病毒借助管状结构扩散至邻近细胞或到达肌肉层;但多数病毒仍限制在原来的上皮细胞内。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标记、透射电镜、及RNAi等方法,观察发现3种水稻病毒的正常复制对于介体昆虫消化道的组织结构不会造成显着伤害,这主要是由于受到虫体免疫系统的调控。另一方面也分析了介体昆虫siRNA抗病毒途径中的Dcr2能有效调控病毒增殖的功能,而调控的结果便是避免了病毒对介体昆虫造成的不利影响。这些研究直观地展示了病毒的侵染在介体昆虫体内引发的现象,进一步为解析介体昆虫持久传播水稻病毒的机制,及控制昆虫传播的水稻病毒病提供新思路。
韩乃顺[3](2015)在《Bt水稻-RDV-黑尾叶蝉三者关系的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水稻在生产中面临着水稻病虫害的严重侵袭。近几十年来,水稻普通矮缩病在我国部分地区高发,造成水稻产量的严重损失。2014年我国农业部再次授予转cry1Ab/crylAc水稻华恢1号和汕优63安全证书,允许其在湖北省进行为期五年(2014~2019)的田间生产应用。这预示着中国极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进行转基因抗虫水稻商业化种植的国家。转基因抗虫水稻-水稻矮缩病病毒.黑尾叶蝉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转基因水稻的广泛种植能否引起水稻病害和虫害的严重发生。本文以转基因抗虫水稻-水稻矮缩病病毒-黑尾叶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转cry1C和cry2A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及其对水稻普通矮缩病介体-黑尾叶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评判转Bt基因水稻是否有引起水稻其他病害和虫害的潜在风险,旨在为转基因水稻的成功商业化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另外,本文还对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的生物学特征与获毒能力随世代变化进行研究,探究黑尾叶蝉纯合系种群难以维持的原因及获毒能力随杂合度的变化趋势。主要结果如下:1.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在非选择条件下,转cry1C和cry2A基因抗虫水稻品系T1C-19和T2A-1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着高于其亲本对照MH63,而两种转基因水稻品系间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无显着差异。在选择条件下,T2A-1的抗性最强,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另两个品系显着降低。取食选择性结果表明,感染RDV的黑尾叶蝉对三种水稻的定向反应存在一定差异,接虫后2小时内,感染RDV的黑尾叶蝉对各品系的偏好性无显着差异;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感染RDV的黑尾叶蝉对T1C-19及亲本MH63的偏好性均显着高于T2A-1,而对T1C-19及亲本MH63间的偏好性无显着差异。2.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水稻类型(Bt vs non-Bt)对黑尾叶蝉卵历期、若虫发育历期、成虫初羽化鲜重和产卵量均有显着影响,其中转Bt基因水稻较亲本MH63:卵历期和产卵量降低、若虫发育历期增加、T1C-19成虫初羽化鲜重降低、T2A-1雄成虫初羽化鲜重降低而雌成虫初羽化鲜重增加。RDV病毒(RDV vs non-RDV)对黑尾叶蝉卵历期、若虫存活率、雄成虫初羽化鲜重、雄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有显着影响,其中MH63感染RDV后:卵历期、若虫存活率、雌成虫初羽化鲜重、雄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升高;T1C-19感染RDV后:卵历期缩短,而若虫存活率、雌成虫初羽化鲜重、雄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升高。T2A-1感染RDV后:卵历期、若虫存活率、雄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升高,而雌虫初羽化鲜重降低。转Bt基因与RDV二者综合因素只对黑尾叶蝉雄成虫寿命有显着影响,而对其他生物学参数影响不显着。3.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的生物学参数及获毒能力引起黑尾叶蝉种群随种群杂合度降低而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卵的孵化率和若虫存活率的显着降低,其他生物学特征随种群杂合度的降低无显着变化规律。获毒能力随种群杂合度的降低而显着下降。
刘雯煦[4](2013)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化学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水稻病毒病,该病害在我国的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部分地区呈爆发态势,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当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爆发成因和流行规律尚不完全清楚,同时缺乏十分有效的防治和干预措施。因此,面对当前大面积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现状,筛选出防控组合技术,对研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了拌种剂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及对白背飞虱的控制效果、拌种剂与病毒病抑制剂、拌种剂与秧田施用杀白背飞虱药剂、防虫网与杀白背飞虱药剂等配合使用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效果,并最终形成了湖南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化学防治技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用60%吡虫啉FS、70%噻虫嗪FS、25%吡蚜酮SC等拌种剂不同剂量拌种已催芽的水稻种子,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都能促进根的生长,分别为16.18cm、16.46cm、15.44cm,高于清水对照(14.42cm);都能增加秧苗的鲜重,分别为0.446g、0.436g、0.445g,高于清水对照(0.398g);都能轻微抑制株高,分别为33.53cm、34.67cm、34.52cm,高于清水对照(36.78cm);对水稻种子成苗率没有影响。同时,通过用60%吡虫啉FS(优拌)1g a.i./kg干种子、2g a.i./kg干种子、4g a.i./kg干种子、8g a.i./kg干种子处理稻种的大田试验表明,对水稻秧苗期生长表现安全。60%吡虫啉FS、70%噻虫嗪FS、25%吡蚜酮SC等3种拌种剂拌种能有效控制秧田期白背飞虱的发生,防效分别为82.53%、82.21%、68.75%。用60%吡虫啉FS(优拌)和10%吡虫啉WP2ga.i./kg干种子剂量处理已发芽的水稻种子,毗虫啉有效成份在叶鞘内残效期是不一样的,播种后7d分别是0.1074mg/kg和0.0733mg/kg;播种后21d,10%吡虫啉WP已检测不出吡虫啉的含量,而60%吡虫啉FS还有0.0147mg/kg含量。对白背飞虱的控制效果也不相同,60%吡虫啉FS播种后28d的防效在80%以上,而10%吡虫啉WP防效随时间推移而降低,播种28d后为11.54%。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效果:用60%吡虫啉拌种剂拌种的防效只有58.97%,在秧田期施25%吡蚜酮杀白背飞虱的防效只有62.07%,喷施超敏蛋白病毒抑制剂的防效只有51.73%,所以,均不能很好的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用吡虫啉拌种剂拌种和秧田期喷施杀飞虱药剂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只有51.63%~72.13%,不能有效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病的为害。用拌种剂拌种,秧田期喷施杀白背飞虱药剂和抗病毒药剂30%毒氟磷、0.5%超敏蛋白、1%香菇多糖、8%宁南霉素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分别为88.05%、86.83%、86.40%、85.40%,防效都高达85%以上。因此,都能有效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的发生。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60%吡虫啉FS(优拌)拌种+秧田期喷施8%宁南霉素+移栽前喷施25%吡蚜酮和移栽后早期喷施8%宁南霉素+25%啉蚜酮的技术,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乳熟期调查,示范区发病率只有2.30%,而农民自防区发病率达11.20%。
潘凤英[5](2013)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抗性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19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的鉴定方法、不育系对SRBSDV的抗性、受SRBSDV侵染后的生理变化、抗性遗传规律、NBS类抗病基因进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果:1、SRBSDV的鉴定方法及19个水稻不育系对SRBSDV的抗性评价:根据已公布的SRBSDV S10(EU523360)基因序列,设计1对检测SRBSDV的特异引物,利用分子生物学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参照广东省生物防治实验站关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调查研究方案中的标准进行病株分级,对生产上常用的19个水稻不育系进行株高调查、病级划分,统计计算其发病率、病情指数、相对发病率。以病情指数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将19个不育系划分为4个抗性等级:(1)高抗:164S;(2)中抗:福3S、蜀光1268S、长广占63S;(3)中感:马S、95S、6201S;(4)高感:华莫m207S、华莫103S、中华38S、安S、FSA、6303S、25S、116S、华师wy-2S、安徽195S、培矮64S、春S。尚未发现免疫的材料。2、SRBSDV侵染水稻的生理生化变化:(1) SRBSDV感染的再生稻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变化以经鉴定为高抗、中抗、高感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各1个为材料,每种不育系选取发病等级为0级、1级、2级、3级的材料,采取水培的方法进行再生繁殖,研究SRBSDV感染对不育系再生稻根系生长的形态变化和根系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在没有SRBSDV侵染(0级)时,高抗和中抗不育系的根长分别是感病不育系的1.53和1.43倍,根表面积分别是感病不育系的1.66和1.27倍,根体积分别是1.78倍和1.13倍,根系活力分别是1.45倍和2.27倍,但是三者的根尖数没有显着差异。高抗与高感不育系的上述指标之间差异显着,高抗和中抗不育系差异不显着。受到SRBSDV侵染时,不育系内不同发病等级间随着发病程度的增高,各指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除了高抗不育系的根尖数,其余各基因型内各指标均随着发病等级的增加而表现出显着差异。SRBSDV感染对根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根系的粗细不同。(2)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对SRBSDV的抗性与内源激素的关系分析利用人工接种SRBSDV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内源激素的研究方法,对SRBSDV胁迫下高抗SRBSDV164S和高感SRBSDV培矮64S两个不同抗性不育系水稻幼苗植株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生长素(IAA)、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接种SRBSDV后,促进生长明类的激素GA3、IAA在培矮64S处理植株中含量平均值显着低于其对照植株,在第5和第6天感病症状开始出现时达到最低值;在164S处理植株中IAA含量平均值显着低于其对照植株,GA3含量平均值也低于对照植株,但未达到5%显着水平。2)抗御信号分子SA在处理植株中含量平均值显着高于对照植株,在感病症状开始出现时,其含量都达到最高值,但培矮64S在最高值后开始较快下降,而164S的SA含量则保持显着高于对照植株的水平。3)与衰老、死亡有关的内源激素ABA在处理植株中含量高于对照植株,培矮64S的ABA含量显着高于164S,与其对照植株差异显着;164S与其对照差异不显着。4)SRBSDV胁迫改变了植株体内IAA/ABA和GA3/ABA的平衡。(3) SRBSD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各病级的病毒含量针对SRBSDV CP基因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以水稻UBC为内参基因,建立SRBSDV CP两步法real time PCR绝对定量检测方法。对感SRBSDV的0级、1级、2级、3级水稻植株叶片SRBSDV CP基因的拷贝数进行绝对定量,结果显示,通过内参UBC校正后,病级之间SRBSDV CP基因拷贝数差异显着。3、不育系对SRBSDV的抗性遗传分析:以经鉴定为中抗和高抗SRBSDV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及感病对照TN1为材料,应用经典遗传学分析方法研究4个抗SRBSDV亲本抗病基因的对数。结果显示,164S与TN1杂交的F2代表现为15:1的抗感分离比例,表明供试亲本对SRBSDV的抗性均受2对显性基因控制。长广占63S、蜀光1268S、福3S这3个与TN1杂交的F2代表现为3:1的抗感分离比例,表明它们对SRBSDV的抗性均受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4、水稻系列不育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测序分析:本研究根据NBS-LRR类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对水稻系列不育系进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进行克隆与分析,结果显示,18个水稻不育系亲本及抗感病对照恩恢58、TN1,共获得了9类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这9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氨基酸相似性为49.5%-83.6%,与已知的9个NBS抗病基因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26.2%-100.0%。
蒋德春,杨洪,金道超[6](2012)在《水稻矮缩病媒介昆虫及其传毒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水稻矮缩病是不同病毒引发的几种植株矮缩症状的总称。为全面了解该病媒介昆虫的传毒机制,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毒、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锯齿叶矮缩病毒和草状矮化病毒引发的水稻矮缩病的媒介昆虫及其传毒机制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分析和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顾永林[7](2012)在《水稻矮缩病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矮缩病,又称水稻普通矮缩病、普矮、青矮等,病原为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该病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稻区,寄主有水稻、野生稻、稗、看麦娘、早熟禾、雀稗等。水稻矮缩病毒主要由黑尾叶蝉传播,一般苗期和分蘖期最容易感染病毒病。发病初期,在新叶叶脉上出现黄绿色或黄白色小点。随后,小点沿叶脉逐渐延长,形成排列成行的断续条点。发病后期,病株叶色浓绿,质地僵硬,植株矮缩。对于水稻矮缩病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以及化学防治黑尾叶蝉为主,在加强栽培管理和提高植株抗性的基础上,采用生长期喷药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策略。
宋兆强[8](2011)在《水稻灰飞虱抗性QTL定位和黑条矮缩病抗病性鉴定方法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灰飞虱除能直接刺吸水稻汁液引起植株黄叶枯死、水稻千粒重下降和稻米品质降低之外,并且其能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水稻主要病毒病。近年,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危害日益加重,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迅速成为江淮稻区最为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抗性基因发掘,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手段培养抗病虫水稻品种,被认为是控制稻飞虱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多年调查发现,籼稻品种IR24对灰飞虱具有明显的抗性。本研究利用由粳稻品种Asominori与籼稻品种IR24的杂交组合衍生的重组自交F10家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及其衍生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群体,进行了水稻灰飞虱抗性QTL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其中CSSL群体有2个,即AIS(以Asominori为背景,置换片段来自IR24)和IAS(以IR24为背景,置换片段来自Asominori)。分别采用耐性、排趋性和抗生性鉴定方法进行研究,发现IR24对灰飞虱的抗性是耐性和排趋性造成的。利用耐性鉴定方法,利用RIL群体共检测到1个灰飞虱抗性QTL,位于第7染色体上;利用AIS群体检测到分布在第8、11和12染色体上的3个灰飞虱抗性QTL;利用IAS群体检测到的2个QTL,分别位于第3和8染色体上。采用排趋性鉴定方法,利用RIL群体共检测到2个灰飞虱抗性QTL,分别位于第11、12染色体上;利用AIS群体检测到分布在第7和9染色体上的2个灰飞虱抗性QTL;而利用IAS群体仅在第3染色体上检测到的1个QTL。其中,第3染色体与X249紧密连锁的QTL在耐性检测、排趋性检测方法均被检测到,说明该抗性位点能够稳定表达;而与第8染色体标记X278紧密连锁的QTL在以Asominori、IR24为背景的两个CSSLs群体都能检测到,表明该抗性位点是稳定存在的。以灰飞虱作为传毒媒介的水稻黑条矮缩病近年来在江淮稻区严重发生,导致大幅度减产。目前江苏省黑条矮缩病已取代条纹叶枯病,成为江苏主要水稻病害。现在还没有RBSDV抗性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建立一种有效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抗病性评价方法。本文利用冷藏黑矮病株饲喂灰飞虱后传毒的方法并进一步优化传毒途径以用于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抗病性评价,实验结果也为该病的机理研究提供最可靠的实验依据。我们发现,接虫量、虫龄对传播黑条矮缩病的影响非常大,采用1-2龄若虫、加大接虫量是提高传毒效率的有效手段,而水稻不同苗期、循回期、病叶冷藏时间对传毒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灰飞虱农业危害巨大,灰飞虱的研究需要大量试虫,目前的灰飞虱饲养体系并不完善。同时目前缺乏一种成熟的灰飞虱传毒平台,建立传毒平台,发展一种优良、标准的传毒平台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性的鉴定检测必不可少。为提高灰飞虱饲养效率和建立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平台,本文设计了一种规模灰飞虱饲养和黑条矮缩病传毒平台。对该平台内水稻、灰飞虱的生长状态、生存环境(光照、温度、湿度)进行了系统测定,实践效果优良。作为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平台,该装置显着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实现水稻定量播种、黑条矮缩病精量传毒,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黑条矮缩病抗病性鉴定标准。作为养虫平台,具有养虫规模大效果好,自动化饲养,适种作物、适养昆虫广泛,制造成本较低等优点,对目前的养虫体系进行了改良。
李臻,王庆国,姚方印,刘炜[9](2011)在《水稻普通矮缩病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普通矮缩病(又称普矮病),是由叶蝉传播的一类病毒性病害,近年来有扩散的趋势。该病在水稻上的发病症状表现为感病植株矮小、无效分蘖增多、根系发育不良、叶片僵直、不能抽穗,造成水稻减产和绝收,给粮食生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主要就病原及其介体、病毒检测方法、基因工程及RNA干扰技术培育抗病性种质及品种筛选等方面对近年来水稻普通矮缩病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该病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
杨德卫,叶新福[10](2011)在《中国水稻矮化类病毒病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水稻矮化类病毒病是我国水稻常见的病毒病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十几个省市都有普遍发生,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就水稻矮化类病毒病发病概况、分类、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及发病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水稻矮化类病毒基因组研究的情况,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水稻矮化类病毒病抗病材料的筛选、抗性基因定位及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地分析了当前水稻矮化类病毒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水稻矮化类病毒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水稻普通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普通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通道县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 |
1.1.1 病原 |
1.1.2 病症 |
1.1.3 寄主范围 |
1.1.4 暴发原因 |
1.2 研究进展 |
1.2.1 流行演变动态及特点 |
1.2.2 主要毒源地分析 |
1.2.3 测报工作实践 |
1.2.4 早期的传统防治 |
1.2.5 新型的防治措施 |
1.2.6 防治与当地经济发展方向相适应 |
1.2.7 解决好杀虫剂抗药性的对防治效果的影响 |
1.2.8 早中晚稻整体防治 |
1.3 南方黑条矮缩病的防治药剂 |
1.3.1 杀虫剂 |
1.3.2 抗病毒剂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播插期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程度分析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时间和地点 |
2.3 材料与方法 |
2.4 试验方法 |
2.5 田间记载 |
2.6 结果与分析 |
2.7 试验结论 |
第三章 不同水稻品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分析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 试验方法 |
3.3 鉴定方法及标准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结论与建议 |
第四章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不同药剂防治效果分析 |
4.1 试验示范条件 |
4.2 试验设计和安排 |
4.3 调查和记录 |
4.3.1 气象及土壤资料 |
4.3.2 药效调查 |
4.4 试验结果 |
4.5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种子不同处理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效果分析 |
5.1 试验设计 |
5.1.1 选择材料 |
5.1.2 种子处理方法 |
5.1.3 田间设计 |
5.1.4 田间管理 |
5.1.5 观察鉴定方法 |
5.2 示范地点 |
5.3 实验结果与统计分析 |
第六章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
6.1 示范片基本情况 |
6.2 主要综合防治措施 |
6.3 统计与鉴定 |
6.4 示范片结果分析 |
6.5 推广应用情况调查 |
6.6 推广应用效益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技术要点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三种水稻病毒感染后的介体昆虫细胞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水稻病毒病的相关研究 |
1.1.1 三种水稻病毒病的发生 |
1.1.2 三种水稻病毒的寄主范围与危害症状 |
1.1.3 三种水稻病毒的分类地位与形态特征 |
1.1.4 三种水稻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
1.1.5 三种水稻病毒的传播介体与传播方式 |
1.2 透射电镜观察昆虫消化系统的组织学与细胞超微形态学 |
1.3 病毒的侵染对介体昆虫的影响 |
1.4 植物病毒与介体昆虫的亲和性差异研究进展 |
1.5 RNAi途径调控病毒在介体昆虫体内持久侵染的研究进展 |
1.5.1 siRNA途径在昆虫抗病毒方面的作用 |
1.5.2 Dicer基因调控病毒在昆虫体内增殖的作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稻病株和介体昆虫 |
2.1.2 实验试剂和抗体 |
2.1.3 实验主要器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饲毒 |
2.2.2 介体昆虫电镜样品的制备 |
2.2.3 介体昆虫免疫荧光标记 |
2.2.4 dsRNA的体外合成与注射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介体昆虫消化道组织学与形态学 |
3.1.1 介体飞虱消化道超微结构的观察 |
3.1.2 介体叶蝉消化道超微结构的观察 |
3.2 水稻病毒在介体昆虫消化系统的增殖与扩散 |
3.2.1 SRBSDV在白背飞虱消化系统的增殖和扩散 |
3.2.2 SRBSDV在灰飞虱消化道的增殖和扩散 |
3.2.3 SRBSDV侵染对介体飞虱消化道超微结构的影响 |
3.2.4 RDV在介体黑尾叶蝉消化系统的增殖和扩散 |
3.2.5 RGDV在介体电光叶蝉消化道的增殖和扩散 |
3.3 三种水稻病毒过量增殖引起的介体消化道超微结构变化 |
3.3.1 昆虫RNAi途径相关基因dsRNA的体外合成 |
3.3.2 免疫荧光与透射电镜观察干扰虫体Dcr2基因的表达对病毒增殖的影响 |
3.4 小结 |
4 讨论与展望 |
4.1 病毒在介体昆虫体内的增殖与扩散 |
4.2 介体昆虫获毒后,病毒对其消化道超微结构的影响 |
4.3 病毒在亲和介体与非亲和介体内的亲和性差异比较 |
4.4 RNAi调控病毒在介体昆虫消化道的增殖和扩散 |
4.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试剂及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
致谢 |
(3)Bt水稻-RDV-黑尾叶蝉三者关系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1.1 转Bt基因水稻研究概况 |
1.2 转Bt基因水稻的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 |
2 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研究进展 |
2.1 水稻普通矮缩病简介 |
2.2 水稻普通矮缩病病毒的寄主及危害症状 |
2.3 发病规律 |
2.4 防治策略 |
3 媒介昆虫—病毒—植物互作关系的研究 |
3.1 病毒对介体昆虫的直接作用 |
3.2 病毒对介体昆虫的间接作用 |
第二章 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及对黑尾叶蝉取食选择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水稻 |
2.1.3 带毒黑尾叶蝉种群的建立 |
2.1.4 感染RDV水稻及黑尾叶蝉的检测 |
2.1.5 水稻发病率与病情指数的计算 |
2.1.6 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 |
2.1.7 感染RDV的黑尾叶蝉对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取食选择性 |
2.1.8 健康黑尾叶蝉对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取食选择性 |
2.1.9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非选择条件下,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 |
2.2.2 选择条件下,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 |
2.2.3 感染RDV的黑尾叶蝉对转Bt基因抗虫水稻及其亲本的取食选择性 |
2.2.4 健康黑尾叶蝉对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取食选择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水稻 |
3.1.2 供试昆虫 |
3.1.3 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发育的影响 |
3.1.4 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繁殖的影响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发育的影响 |
3.2.2 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繁殖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生物学特征及获毒能力的世代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黑尾叶蝉种群的纯化 |
4.1.3 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生物学特征的世代变化 |
4.1.4 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获毒能力的世代变化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生物学特征的世代变化 |
4.2.2 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获毒能力的世代变化 |
4.3 讨论 |
总结 |
本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化学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
1.1 病原及病原介体 |
1.2 病害症状 |
1.3 寄主范围 |
1.4 爆发原因 |
1.5 发生特点 |
1.6 流行分布与为害范围 |
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研究进展 |
2.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统治理 |
2.2 新形势下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治理 |
2.2.1 稻飞虱种群共治方针 |
2.2.2 多种水稻害虫共治方针 |
2.2.3 水稻病毒病重点专治方针 |
2.2.4 防控技术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针 |
2.2.5 延缓杀虫剂抗药性方针 |
2.2.6 早中晚稻区别防治方针 |
2.3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相关药剂 |
2.3.1 杀虫剂 |
2.3.2 抗病毒剂 |
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不同药剂拌种对水稻种子安全性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室内试验 |
2.2.2 大田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拌种剂对水稻秧苗根长的影响 |
3.1.1 室内试验 |
3.1.2 田间试验 |
3.2 拌种剂对水稻秧苗株高的影响 |
3.2.1 室内试验 |
3.2.2 田间试验 |
3.3 拌种剂对水稻秧苗鲜重的影响 |
3.3.1 室内试验 |
3.3.2 田间试验 |
3.4 拌种剂拌种后对水稻成苗率的影响 |
3.4.1 室内试验 |
3.4.2 大田试验 |
3.5 60%吡虫啉FS(优拌)不同剂量拌种对水稻生长影响 |
3.5.1 对株高的影响 |
3.5.2 对根长的影响 |
3.5.3 对鲜重的影响 |
3.5.4 对分蘖数量的影响 |
3.5.5 对成苗率的影响 |
4 结论 第三章 不同药剂对水稻秧苗期白背飞虱控制效果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吡虫啉等不同杀虫剂拌种对水稻秧田白背飞虱控制效果 |
2.2.2 不同剂型吡虫啉拌种后秧苗叶鞘吡虫啉的残留量检测 |
2.2.3 不同剂量吡虫啉FS拌种对水稻秧田白背飞虱的控制作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吡虫啉等不同杀虫剂拌种对水稻秧田白背飞虱控制效果 |
3.2 不同剂型吡虫啉拌种后水稻秧苗叶鞘吡虫啉的含量变化情况 |
3.3 不同剂量吡虫啉FS拌种对水稻秧田白背飞虱的控制作用 |
4 结论 第四章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组合技术 |
1 引言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药剂拌种和施颗粒剂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处理 |
2.2 秧苗期施杀飞虱药剂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处理 |
2.2.3 施药方法 |
2.3 药剂拌种+秧苗期施药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处理 |
2.3.3 施药方法 |
2.4 拌种剂拌种+抗病毒剂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处理 |
2.4.3 施药方法 |
2.5 防虫网+喷杀虫剂育秧技术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 |
2.5.1 试验材料 |
2.5.2 试验处理 |
2.5.3 施药方法 |
2.6 示范试验 |
2.6.1 示范地基本情况 |
2.6.2 示范内容 |
2.7 调查方法 |
2.8 计算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药剂拌种和施杀虫颗粒剂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 |
3.2 秧苗期施飞虱药剂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 |
3.3 药剂拌种+秧苗期施杀虫剂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 |
3.4 拌种剂拌种+抗病毒剂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 |
3.5 防虫网+喷杀虫剂育秧技术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 |
3.6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化学防控大面积防治示范试验效果 |
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主要创新点 |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
(5)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抗性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研究进展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1.1 光温敏核不育系研究进展 |
1.1.2 光温敏核不育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研究进展 |
1.2.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危害及发生规律 |
1.2.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研究进展 |
1.2.3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症状与鉴别 |
1.2.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治理 |
1.3 植物抗病机理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的抗病性概述 |
1.3.2 植物R基因介导的质量抗病性 |
1.3.3 与诱导抗性有关的寄主激素变化 |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的应用及问题 |
1.4.1 RT-qPCR的应用范围 |
1.4.2 RT-qPCR存在的问题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鉴定方法及19个水稻不育系的抗性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RT-PCR扩增SRBSDV-S10目的基因 |
2.2.2 菌液PCR鉴定 |
2.2.3 重组质粒SRBSDV-S10的PCR鉴定 |
2.2.4 重组质粒SRBSDV-S10的测序分析 |
2.2.5 19个水稻不育系不确定病株RT-PCR结果 |
2.2.6 各品种发病率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3 SRBSDV侵染水稻的生理生化变化 |
3.1 SRBSDV感染的再生稻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变化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结论与讨论 |
3.2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对SRBSDV的抗性与内源激素的关系分析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3 SRBSD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各病级的病毒含量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3 讨论 |
4 不育系对SRBSDV的抗性遗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供试亲本对SRBSDV的抗感反应 |
4.2.2 供试亲本抗SRBSDV基因的对数测定 |
4.3 讨论 |
5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测序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序列的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水稻总DNA的提取 |
5.2.2 同源序列PCR扩增结果 |
5.2.3 目的片段的回收与克隆 |
5.2.4 重组质粒的鉴定 |
5.2.5 抗病基因同源片段DNA序列相似性分析 |
5.2.6 抗病基因同源片段氨基酸保守序列分析 |
5.2.7 RGAs的氨基酸序列聚类分析 |
5.2.8 RGAs的氨基酸序列同源分析 |
5.3 讨论 |
6 全文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鉴定方法及19个水稻不育系的抗性评价 |
6.1.2 SRBSDV侵染水稻的生理生化变化 |
6.1.3 不育系对SRBSDV的抗性遗传分析 |
6.1.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水稻矮缩病媒介昆虫及其传毒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5种水稻矮缩病的症状、病原及传毒媒介的比较 |
2 传毒特点 |
3 5种水稻矮缩病媒介昆虫的传毒规律 |
3.1 黑尾叶蝉对普通水稻矮缩病的传毒规律 |
3.2 灰飞虱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规律 |
3.3 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规律 |
3.4 褐飞虱对锯齿叶矮缩病和草状矮化病的传毒规律 |
4 水稻矮缩病媒介昆虫传毒的分子机制 |
4.1 传毒媒介的分子快速鉴定 |
4.2 传毒媒介和病毒的分子识别机制 |
5 展望 |
(7)水稻矮缩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及特征 |
2 侵染循环 |
3 发生规律 |
4 危害症状 |
5 防治方法 |
5.1 综合防治策略 |
5.2 农业防治 |
5.3 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 |
5.4 化学防治 |
(8)水稻灰飞虱抗性QTL定位和黑条矮缩病抗病性鉴定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灰飞虱的危害和防治 |
2 水稻灰飞虱生物学习性 |
2.1 形态特征 |
2.2 寄主植物 |
2.3 生活习性 |
3 水稻灰飞虱的防治研究 |
3.1 灰飞虱大爆发原因 |
3.2 灰飞虱防治研究 |
3.3 水稻灰飞虱抗性QTL定位 |
4 水稻抗稻飞虱机理研究 |
4.1 植物抗虫性的概念 |
4.2 植物对昆虫的直接和间接防御 |
4.3 植物防御诱导的信号调控 |
4.4 水稻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机制研究 |
5 水稻灰飞虱生长的环境因素 |
5.1 温度对灰飞虱饲养的影响 |
5.2 湿度对灰飞虱饲养的影响 |
5.3 光照和光周期对灰飞虱饲养的影响 |
6 水稻灰飞虱的饲养方法研究状况 |
第二章 利用RIL和CSSLs群体检测水稻灰飞虱抗性QTL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材料种植与灰飞虱采集 |
1.3 抗虫性鉴定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亲本Asominori与IR24及RIL、CSSL群体的抗虫性表现 |
2.2 RIL、CSSL群体的抗虫性表现 |
2.3 抗灰飞虱QTL检测 |
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性鉴定方法研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 |
2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形态特征 |
3 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株生育后期田间死亡原因 |
4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5 黑条矮缩病的传染途径分析 |
6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
6.1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源的筛选 |
6.2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基因定位情况 |
6.3 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遗传学研究的现实困难 |
7 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研究的紧迫性 |
第二章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性鉴定方法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病毒来源 |
1.3 传毒介体的筛选 |
1.4 传毒介体的获毒 |
1.5 传毒介体的传毒 |
1.6 发病症状调查 |
2 试验内容 |
2.1 循回期的优化 |
2.2 水稻对RBSDV响应时期的研究 |
2.3 灰飞虱接虫量的优化 |
2.4 灰飞虱介体传毒虫龄的优化 |
2.5 病株冷藏时间对灰飞虱介体传毒的影响 |
3 实验结果 |
3.1 循回期的优化 |
3.2 接虫量的优化 |
3.3 水稻对RBSDV响应时期的研究 |
3.4 不同虫龄灰飞虱传毒的优化 |
3.5 病叶冷藏时间对传毒效率的影响 |
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规模灰飞虱饲养及黑条矮缩病传毒平台的探索 |
1 实验意义 |
1.1 规模灰飞虱饲养的意义 |
1.2 黑条矮缩病传毒平台的意义 |
2 设计构思与制作方案 |
2.1 设计构思 |
2.2 设计体系构成 |
2.3 设计体系制作 |
3 实践效应检验 |
3.1 装置内水稻、灰飞虱生存环境测定 |
3.2 装置内水稻、灰飞虱生长状况测定 |
3.3 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平台的实现 |
3.4 作为养虫平台的改良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全文结论与创新之处 |
1 全文结论 |
2 本文创新之处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水稻普通矮缩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及病原介体 |
1.1 病原及生物学特性 |
1.2 病原基因组及编码蛋白功能分析 |
1.3 病原介体 |
2 病害检测 |
2.1 分子生物学方法 |
2.1.1 RT-PCR检测法 |
2.1.2 斑点杂交检测法 |
2.1.3 直接电泳检测法 |
2.2 其他检测方法 |
3 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育种 |
3.1 田间抗病品种筛选 |
3.2 水稻抗矮缩病毒基因工程 |
4 展望 |
(10)中国水稻矮化类病毒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矮化类病毒病的研究概况 |
1.1 水稻矮化类病毒病的发病概况 |
1.2 水稻矮化类病毒病分类及发病症状 |
1.3 水稻矮化类病毒病的传播途径及发病机理 |
2 水稻矮化类病毒的研究 |
3 水稻矮化类病毒病抗性的相关研究 |
3.1 水稻矮化类病毒病抗病材料筛选鉴定 |
3.2 水稻矮化类病毒病抗病基因的定位 |
3.3 水稻矮化类病毒病抗病基因的克隆 |
4 水稻矮化类病毒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1 抗病种质匮乏 |
4.2 抗病鉴定方法的缺乏 |
4.3 研究基础相对薄弱 |
5 展 望 |
四、水稻普通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通道县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D]. 李毅.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2]三种水稻病毒感染后的介体昆虫细胞形态学研究[D]. 刘宇艳.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4)
- [3]Bt水稻-RDV-黑尾叶蝉三者关系的初探[D]. 韩乃顺. 浙江大学, 2015(08)
- [4]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化学防控技术研究[D]. 刘雯煦.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5]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抗性反应研究[D]. 潘凤英. 广西大学, 2013(02)
- [6]水稻矮缩病媒介昆虫及其传毒机制的研究进展[J]. 蒋德春,杨洪,金道超. 贵州农业科学, 2012(05)
- [7]水稻矮缩病的研究[J]. 顾永林. 农业灾害研究, 2012(01)
- [8]水稻灰飞虱抗性QTL定位和黑条矮缩病抗病性鉴定方法探索[D]. 宋兆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1)
- [9]水稻普通矮缩病研究进展[J]. 李臻,王庆国,姚方印,刘炜. 生命科学, 2011(10)
- [10]中国水稻矮化类病毒病的研究进展[J]. 杨德卫,叶新福. 福建农业学报,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