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教授陈增海(论文文献综述)
赵亚林[1](2021)在《舒筋健脑方对脑瘫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1 目的1.1文献研究:探讨文献中治疗脑瘫中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中药用药提供依据。1.2药理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索益智仁治疗脑瘫(CP)作用机制,探寻改善脑瘫的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1.3临床研究:观察舒筋健脑方联合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SPR)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中药用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者的康复提供临床依据。1.4基础研究:基于Bcl-2/Bax、Caspase-3研究舒筋健脑方改善缺血缺氧脑损伤认知功能作用机制。2 方法2.1 文献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药治疗脑瘫的文献,采用EXCEL表格分析药物的服用方法、频次、四气五味及归经;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组方规律分析、SPSS Statistics 24进行药物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2.2药理研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得并筛选益智仁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cards、OMIM、TTD、DRUGBANK数据库获取CP的主要靶点,运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益智仁活性成分-靶点交集网络,利用String平台构建共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获得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蛋白靶点,通过微生信网对共同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2.3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者都采用SPR手术和康复训练,试验组术后同时给予口服舒筋健脑方颗粒2个月。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中国比内测试评分、GMFM-88评分、CSI评分、ADL评分、肌力、肌张力及患者和母亲的体质量表评分。2.4基础研究:7日的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米诺环素组、舒筋健脑方低、中、高剂量组6组,采用Rice-Vannucci模型建立脑瘫缺血缺氧脑损伤模型,术后给予称重、行为学检测和HE染色,之后对照组、模型组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药物组给予相对应的药物灌胃1周后,复测体重、行为学检测,取脑组织行免疫组化,查看海马CA1区Bcl-2、Bax、Caspase-3的表达。取脑中海马组织,采用WB检测Bcl-2、Bax、Caspase-3的蛋白量表达。3结果:3.1文献研究:用药频数前6位:当归、伸筋草、牛膝、黄芪、红花、白芍,用药性温,味为甘、辛、苦,归肝、肾、脾经,补虚药、祛风湿、活血化瘀药最多。关联分析核心用药透骨草、牛膝、伸筋草。提取6个公因子。聚类分析有当归;川芎、甘草、黄芪;杜仲、丹参、桂枝、红花、白芍、牛膝、木瓜、透骨草、鸡血藤、伸筋草。3.2药理研究:共筛选出益智仁有效活性成分8种,关键活性成分为:油酸、胡萝卜苷、β-谷甾醇等,益智仁作用于CP的靶点18个,PPI网络显示TP53、MYC、CASP3、CASP8、ALB等为核心靶点,共富集GO条目84条,KEGG通路292条(均P<0.05),主要富集在癌症信号通路。3.3临床研究:(1)两组基线未见异常,主要为男性,年龄5-13岁之间,多为头胎顺产,混合喂养,痉挛型脑瘫多为双瘫患者。(2)中国比内测试量表统计的智商分数,治疗后试验组比对照组的智商分数高(P=0.002<0.05),比治疗前的智商明显提高(P<0.05)。(3)GMFM-88评分中,治疗后试验组比对照组的运动评分均有提高,在评分C、D、E区的功能改善明显(P<0.05)。组内比较,除了对照组GMFM-A区P=0.094>0.05,其余四区及试验组的五个区的运功评分明显改善(P<0.05)。(4)CSI评分、ADL组内比较显示改善明显(P<0.05)。(5)肌力统计,治疗后两组比较,髂腰肌、股二头肌及胫后肌试验组比对照组好转(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都是髂腰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的肌力治疗后比治疗前好转(P<0.05)。(6)肌张力组内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好转(P<0.05)。(7)体质中试验组治疗前偏气虚和阴虚,治疗后均衡质和偏阴虚,对照组治疗前后都常见偏气虚的体质。母亲的以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3.4基础研究:(1)体重:术后给予灌胃1周后组间体重均明显改善(F=11.799,P=0.000<0.05)。中剂量和高剂量组体重比模型组改善明显(P<0.05)。(2)行为学:组间比较,术后24小时检测及灌胃1周悬吊实验、倾斜板实验、Longa评分差异明显(P<0.05)。灌胃1周后米诺环素组、中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比模型组悬吊时间延长(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缩短了倾斜的时间(P<0.05)。各用药组均可改善神经功能(P<0.05)。(3)HE染色:脑组织的海马CA1区对照组的神经细胞丰富且排列整体,细胞结构清晰。模型组的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外形不规则,胞浆减少,细胞核变小或者消失。(4)免疫组化表达中,米诺环素、中药低剂量组明显减少海马组织CA1区Bax、Caspase-3的表达(P<0.05),中药中剂量和高剂量增加Bcl-2的表达(P<0.05),减少Bax、Caspase-3的表达(P<0.05)。(5)WB实验统计分析:中药高剂量组促进Bcl-2的表达,米诺环素组、中药低中高剂量可以减少Bax蛋白的含量(P<0.05)。而药物治疗都可以提高Bcl-2/Bax的比值(P<0.05),且与中药剂量成正比。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与中药药物的剂量成反比,只有中药高剂量明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P<0.05)。4结论:4.1文献研究:脑瘫患者治疗应扶正与祛邪并用,补益肝脾肾扶助正气,以祛风活血通络祛邪,重视扶助正气药物。4.2药理研究: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益智仁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bcl-2、bax、caspase-3是细胞凋亡的主要基因蛋白,是之后基础实验研究的重点。4.3临床研究:中药可以辅助改善术后痉挛型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效的改善认知功能,有利于患者体质改善。4.4基础研究:在缺血缺氧脑损伤引起的脑部海马细胞损伤中,舒筋健脑方药物可以通过提高Bcl-2/Bax 比值比,降低Caspase-3的蛋白表达保护海马神经细胞,减轻细胞的凋亡,而且与药物的剂量成正相关性。
龙逢[2](2021)在《一多发性骨髓发育不良家系致病基因SMOC2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MED)(OMIM 132400)是一种骨软骨发育不良疾病,其遗传方式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部分患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现已发现8个致病基因,分别为COMP基因、COL9A2基因、COL9A3基因、DTDST基因、MATN3基因、COL9A1基因、CANT1基因和COL2A1基因。ME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轻到中度身材矮小和膝、髋等关节的早发性骨关节炎,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骨骺的骨化延迟和形状改变。骨骺形成于骨干两侧,骺端与骨干之间残留的软骨组织为骺板,也称为生长板(Growth Plate,GP)。生长板内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维持长骨纵向生长的动力。研究表明,MED的发生通常是由骨骺生长板中增殖区软骨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或异常分化、肥大区软骨细胞凋亡异常或钙化延迟等原因导致成骨异常引起的。在骨骺生长板中,除了软骨细胞外,还有大量软骨细胞外基质。软骨细胞外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胶原纤维和纤维基质。在胶原纤维和纤维基质间含有胶原蛋白(如Ⅸ型胶原蛋白)和非胶原性分子(如Matrilins和COMP)。已知MED致病基因的编码产物均为胶原蛋白或非胶原性分子。它们互相作用形成分子网络,介导胶原纤维和纤维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这种分子网络的失衡在MED及其他骨软骨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分泌蛋白,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能够单独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为骨组织的生长因子。BMP信号通路由三部分组成:分布在细胞外基质中的BMP配体、在细胞膜表面跨膜的BMP受体以及细胞内的SMAD蛋白。BMP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在骨骼发育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通路的异常可导致多种骨骼相关疾病的发生。SMOC2(SPARC-related modular calcium-binding protein 2)基因位于 6q27,全长232kb,包含13个外显子。该基因的编码产物SMOC2蛋白是一种分泌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最早在关节软骨外细胞基质中被发现。SMOC2及SMOC家族的蛋白中都含有细胞外钙结合结构域(Extracellular Calcium-bindingdomain,EC domain),该结构域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SMOC蛋白可通过EC结构域与胶原蛋白、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和整合素等进行结合。研究表明SMOC蛋白与HSPG的相互作用可影响BMP信号通路。除此之外,SMOC2还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胚胎发育、细胞周期、细胞粘附、组织纤维化和钙化、血管形成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目的1.分离鉴定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家系的致病基因;2.利用小鼠模型验证SMOC2基因变异的致病性;3.探究SMOC2基因变异导致骨骺发育不良的致病机制。研究方法1.采集MED家系成员血液样本,提取DNA,通过STR连锁分析检测已知致病基因是否为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在排除已知基因后,对该家系的Ⅱ-7、Ⅲ-14和Ⅳ-9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以发现新的致病基因。2.构建突变型Smoc2基因敲入(knock-in)小鼠模型,利用X光测量小鼠身长,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鼠股骨和胫骨长度,应用micro-CT检测膝关节形态、骨密度和骨量,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软骨细胞的超微结构。制备小鼠胫骨石蜡切片后,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免疫染色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骨骺生长板的形态和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肥大、凋亡情况以及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3.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SMOC2基因病毒表达载体以及稳定过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SMOC2基因的细胞系,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检测BMP信号通路和MAPK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固相结合实验(Solid Phase Binding Assay,SPBA)和基于邻位连接技术的Duolink proximity ligation assay(DPLA)实验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结果1.一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家系致病基因SMOC2的分离鉴定我们在山东省临沂市收集到一个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家系,该家系中每一代都有患者且男女均有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征。家系中患者均出现了身材矮小和骨关节炎症状,部分患者还有骨化不均匀、骨质疏松等临床表现。本研究首先通过STR连锁分析排除了已知致病基因为该家系致病基因,然后使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对该家系的Ⅱ-7、Ⅲ14和IV-9进行检测,并筛选出9个候选致病变异。利用ExAC数据库过滤、保守性分析和Sanger测序验证,初步确定位于SMOC2基因第 11 外显子的变异(NM001166412.2:c.1076T>G,p.L359R)为该家系的候选致病变异。2.利用小鼠模型确定SMOC2基因变异的致病性本研究通过胚胎干细胞基因打靶技术,构建mSmoc2 knock-in小鼠。首先,对出生后30天(P30)和63天(P63)小鼠的身长、体重进行测量。在P30组和P63组中,mSmoc2knock-in小鼠的平均身长和平均体重均明显小于野生型小鼠。然后,对P30组和P63组小鼠的股骨和胫骨长度进行测量。mSmoc2 knock-in小鼠的平均股骨长度和平均胫骨长度也明显短于野生型小鼠。为了研究mSmoc2 knock-in小鼠长骨发育迟滞的原因,我们对小鼠胫骨生长板进行病理学分析。由于P30组小鼠的胫骨生长板已经开始出现缩窄闭合,因此我们选择出生后21天(P21)小鼠进行检测。不论在P21组还是P63组中,mSmoc2 knock-in小鼠生长板增殖区在整个生长板中所占比例都要小于野生型小鼠,肥大区所占比例都要大于野生型小鼠。在P21组中,野生型小鼠的生长板增殖区中的软骨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呈柱状分布;mSmoc2 knock-in小鼠的生长板增殖区中的软骨细胞排列松散、紊乱,呈柱状分布的较少,部分区域内无软骨细胞。P63组出现了与P21组相同的现象,而且程度更严重。对P21组小鼠生长板的PCNA检测和小鼠原代软骨细胞的EdU检测结果显示,mSmoc2 knock-in小鼠的PCNA和EdU阳性细胞比例低于野生型小鼠。Collagen X和Runx2是肥大软骨细胞标志物,Ihh是前肥大软骨细胞的标志物,这些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反映出软骨细胞的分化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P21组中,mSmoc2 knock-in小鼠的生长板中Collagen X和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hh蛋白的表达范围明显扩大。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在knock-in小鼠的原代软骨细胞中Collagen X基因和Ihh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对P21组小鼠的TUNEL检测发现mSmoc2 knock-in小鼠的生长板肥大区内凋亡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少于野生型小鼠。为了判断mSmoc2 knock-in小鼠是否出现关节炎表现,对12月龄同窝小鼠和经过3个月跑台实验的9月龄同窝小鼠进行micro-CT检查,结果显示杂合型mSmoc2 knock-in小鼠关节软骨下骨骨密度和骨量略低于野生型小鼠。膝关节切片的番红固绿染色并未发现杂合型mSmoc2knock-in小鼠膝关节软骨表面侵蚀增多。3.SMOC2基因变异导致骨骺发育不良的致病机制因为BMP信号通路在骨发育中起重要作用,BMP信号通路的异常可导致严重的骨骼疾病,所以本研究在体内和体外实验对BMP信号通路进行检测。研究发现过表达SMOC2基因的HEK293细胞系中,SMAD1/5/9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使用BMP2进行刺激后,SMAD1/5/9的磷酸化水平仍然明显低于对照组。过表达突变型SMOC2基因的HEK293细胞系中SMAD1/5/9的磷酸化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随后,我们用体内实验对mSmoc2 knock-in小鼠的Smad1/5/9磷酸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mSmoc2 knock-in小鼠软骨细胞中Smad1/5/9的磷酸化水平低于野生型小鼠。这说明过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SMOC2基因均能抑制BMP信号通路的传导。为了探究过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SMOC2基因抑制BMP信号通路传导的机制,本研究进行了以下实验。在过表达SMOC2基因的HEK293细胞系中,使用WB检测MAPK信号通路的相关分子发现其表达水平没有升高。随后使用活化的BMP受体进行拯救实验,发现SMAD1/5/9的磷酸化水平得到恢复。此后进行的Co-IP实验结果显示野生型和突变型SMOC2蛋白均能与IB型BMP受体(BMPRIB)进行结合。同时,Co-IP和固相结合实验还显示突变型SMOC2蛋白与COL9A1蛋白和HSPG结合能力下降,而与COMP蛋白和MATN3蛋白的结合能力不变。以上结果说明,过表达SMOC2基因抑制BMP信号通路传导的机制是软骨细胞外基质中过量的SMOC2蛋白与BMP受体结合,阻碍了 BMP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抑制了 BMP受体的活化,进而阻断了 BMP信号通路的传导。突变型SMOC2基因抑制BMP信号通路传导的机制是EC结构域的变异降低了SMOC2蛋白在软骨细胞外基质分子网络中的结合能力,从而使大量的SMOC2处于游离状态。游离的突变型SMOC2蛋白在细胞膜表面与BMP受体结合,阻碍了 BMP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和BMP受体的活化,进而抑制了 BMP信号通路的传导。创新性和意义本研究发现了一个导致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的新的致病基因SMOC2,并明确了位于EC结构域的变异可抑制BMP信号通路的传导,导致增殖区缩窄、肥大区增宽、软骨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密度降低、软骨细胞分化和凋亡异常。这为MED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邵银星[3](2021)在《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比研究接受内服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熏洗和接受常规保守治疗方案(牵引、针灸、练功)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总结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总体影响,探讨产生疗效的具体作用机制,为临床采用内服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本次研究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版),从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安庆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就诊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招募符合诊断标准、病例完整,并按时按要求完成治疗的患者72名。其中,36名随机分组的患者行腰椎牵引、针灸及练功治疗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另36名患者在以腰椎牵引、针灸和练功为基础的常规保守治疗上加以内服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所有患者经过为期两周的临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及随访6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疗效评定、VAS、JOA、ADL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评定中,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治疗结束后、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JOA、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JO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结束后、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IL-1β、IL-6、PGE2、TGF-β1、TNF-α、NO、5-H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后3个月、6个月,治疗组IL-1β、IL-6、PGE2、TGF-β1、TNF-α、NO、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患者临床有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熏洗是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炎症因子含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李宁[4](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提出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陈童慧[5](2020)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肾虚痰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经典方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肾虚痰瘀证的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的半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来源于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人民医院内科、骨科、中医和社区门诊患者,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择收集肾虚痰瘀证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编码,将患者单数归为治疗组、双数归为对照组。治疗组干预措施为桂枝茯苓丸加味每日一剂(桂枝10g,茯苓20g,牡丹皮10g,白芍12g,桃仁10g,姜黄15g,杜仲20g,续断15g,全蝎5g,炙甘草6g,每日一剂,水800ml,煎至400ml分两次,早、晚各服一次,饭后15-30分钟温服),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0.2g,每日一次;对照组采取的干预措施是塞来昔布胶囊,0.2g,每天一次,疗程4周。通过观察了两组膝骨关节炎患者VAS积分、WOMAC积分的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分析应用SPSS 25软件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数据的疗效和差异性。结果: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WOMAC-疼痛、僵硬、膝关节功能及总指数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WOMAC指数评分的差值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WOMAC指数评分的差值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各项上均有更好的表现。此外,治疗组2例显效,34例有效,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8例有效,19例无效,总有效率48.6%。两组总体疗效的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研究表明,桂枝茯苓丸加味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可明显地改善肾虚痰瘀证型的膝骨关节炎病人的症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塞来昔布胶囊的对照组高,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上有很大的优势,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为日后对此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一种借鉴。
车艳军[6](2020)在《基于生物力学适应性原理用于椎间盘退变再生修复的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轴向加载力学环境-椎间盘退变的微纳环境变化[目的]在微纳观层面观察轴向加载致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力学环境变化。[方法]发育成熟的雄性SD老鼠(平均体重400±15 g)3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对照组(Control,未对椎间盘进行任何干预)和四个干预组(使用定制的外固定装置来固定尾椎(Co7-Co10,对目标间隙Co8-Co9分别予以压缩2、4、6及8周)。在实验的各个时间节点对大鼠尾椎进行MRI及X线检测,评估椎间盘T2信号强度和椎间盘高度。实验结束后,予以大鼠安乐死,收集尾椎间盘进行组织病理学、糖胺聚糖(GAG)含量、终板结构、椎间盘弹性模量等检测评估。[结果]基于经典的Pfirrmann分级标准,我们在Pfirrmann Ⅱ级时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早期的椎间盘退变(Pfirrmann Ⅰ级和Ⅱ级,临床通常定义为“正常”状态)。Co8-Co9压缩2周后,椎间盘由Pfirrmann Ⅰ级过渡为Ⅱ级。此时,糖胺聚糖渐进性减少和水分的丢失导致髓核细胞异常再生。大而空泡状的脊索细胞逐渐被小而不活跃的成熟髓核细胞所取代,髓核细胞密度逐渐增大,且呈不均匀分布。功能细胞数量从Pfirrmann Ⅰ级的平均1404个下降到Ⅱ级的平均1244个(p<0.05)。组织学评分从Pfirrmann Ⅰ级的5.21分上升到Ⅱ级的5.57分(p<0.05)。然而,在Pfirrmann Ⅰ和Ⅱ级之间,髓核的总GAG含量未见显着差异(p>0.05)。经过4周轴向加载后,椎间盘退化为Pfirrmann Ⅲ级(临床早期变性期),此时髓核呈现出典型的细胞簇现象,水含量进一步减少。髓核细胞密度低于Ⅰ级和Ⅱ级。伴随着髓核和纤维环内层出现紊乱,部分纤维环出现裂隙。Pfirrmann Ⅲ级时髓核总GAG含量较Pfirrmann Ⅱ级显着降低(p<0.0001)。Co8-Co9经过6周的加载后,椎间盘退变为Pfirrmann Ⅳ级(中晚期临床变性),髓核细胞密度明显低于Ⅰ-Ⅲ级。髓核体积和总GAG含量也进一步减少,纤维环内外层明显紊乱,髓核与纤维环界限模糊,部分髓核被紊乱的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所替代,软骨终板明显纤维化,椎间隙轻至中度狭窄。Co8-Co9经过8周的压缩后,椎间盘退变为Pfirrmann Ⅴ级(临床终末期变性),髓核水含量几乎完全消失,近乎完全被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所替代。与Pfirrmann Ⅰ-Ⅲ级相比,V级大鼠髓核总GAG含量显着降低(p<0.0001),然而,Pfirrmann Ⅳ和Ⅴ级之间髓核总GAG含量未见明显差异(p>0.05)。此外,伴随着纤维环广泛纤维化及终板的硬化、甚至塌陷,髓核细胞几乎消失殆尽,组织学评分上升到14.43。与此同时,在Pfirrmann分级早期(Ⅰ-Ⅱ级)骨性终板的孔隙结构未见明显变化,但随着Pfirrmann分级(Ⅲ-V级)的增加,孔隙数量渐进性减少。骨性终板呈现粗糙的“虫噬样”破坏,同时伴有钙化、硬化及骨赘形成,终板的中央区域较外周区域更为明显。随着加载时间的延长(6-8周,Pfirrmann Ⅳ-Ⅴ),骨性终板结构进一步退化,且与时间呈正相关。经过2-8周的加载压缩,纤维环胶原纤维的单个纤维直径明显粗于对照组,且Pfirrmann Ⅰ-Ⅴ级的外层胶原纤维直径均较内层显着增大。在退变早期(Pfirrmann Ⅱ),纤维直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但随着压缩时间延长(Pfirrmann Ⅲ-Ⅴ),平均纤维直径显着增加(p<0.05)。与纤维直径所不同的是,在退变早期(Pfirrmann Ⅱ)与对照组(Pfirrmann Ⅰ)相比外层胶原纤维刚度均较内层胶原纤维刚度更大,即更硬一些(p<0.05),但内层胶原纤维相比未见明显差异。而在Pfirrmann Ⅲ级时,外层胶原纤维的平均弹性模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firrmann Ⅰ,p<0.05),但纤维环内层仍未见明显差异。在Pfirrmann Ⅳ和V,纤维环内外层胶原纤维刚度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椎间盘退变最初是一个沉默的亚临床过程。依据经典的Pfirrmann评分标准,在通常定义为临床正常状态时(Pfirrmann Ⅰ和Ⅱ),椎间盘的微纳结构已发生早期退变改变,表明Pfirrmann分级与椎间盘微纳环境的变化并不同步。通过评价不同Pfirrmann分级下骨性终板、纤维环等亚结构的微纳结构改变,提高了我们对椎间盘退变发病机制和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揭示椎间盘退变不仅是宏观MRI所表现的髓核水含量的丢失,还进一步涉及纤维环、骨性终板及髓核等亚结构在微纳尺度的改变。第二部分:原位制动力学环境-椎间盘退变的微纳环境变化[目的]在微纳观层面观察原位制动力学环境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力学环境变化。[方法]发育成熟的雄性SD老鼠35只(平均体重400±15 g),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对照组(Control,尾椎椎体仅置入克氏针),四个干预组(使用定制的外固定装置原位制动尾椎Co7-Co10),分别对目标节段(Co8-Co9)予以2、4、6及8周的原位制动固定。依照实验设计,在实验的各个时间节点对大鼠尾椎进行MRI及X线检测,评估间盘T2信号强度和椎间盘高度。实验结束后,对大鼠施行安乐死,收集尾椎间盘进行组织病理学、椎间盘结构形态、基因表达、弹性模量的检测评估。[结果]椎间盘高度从制动第6周开始明显下降。在第6周和第8周,椎间盘退变依据改良的Pfirrmann评分标准为Ⅲ级。原位制动的力学环境改变了椎间盘的基因表达。伴随着制动时间的延长,髓核逐渐出现典型的细胞簇现象。与此同时纤维环内层也开始出现不规则紊乱伴裂隙形成。与对照组相比,制动8周组髓核内胶原纤维弹性模量明显降低(p<0.05),与此同时纤维环弹性模量明显增大(p<0.05)。[结论]原位制动力学状态导致了目标间盘的退变,且与制动时间呈正相关。椎间盘退变不仅与宏观和微观尺度的改变相关,而且还与胶原纤维在纳米尺度的变化有关。进一步表明原位制动力学环境是诱使椎间盘退变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基于椎间稳定的可控制动牵引有助于轻中度退变椎间盘的再生修复[目的]探究及时可控的制动牵引能否恢复退变间盘的生物力学环境,进一步探讨牵引再生或修复退变间盘的可行性。[方法]49只6月龄的雄性SD大鼠(平均体重450±15 g)随机分为7组(每组7只)。A组(Sham):尾椎仅置入克氏针;B组(模型组):采用定制的外固定装置固定尾椎Co7-Co10并对目标间隙(Co8-Co9)进行4周的轴向压缩,致中度椎间盘退变;C组(实验对照组):同B组造模成功后移除外固定装置自行恢复;其余四个干预组(D-G组):Co8-Co9经历4周的压缩致中度椎间盘退变,然后分别予以2周、4周、6周和8周的轴向拉伸牵引。在实验的各个时间节点对大鼠尾椎进行MRI及X线检测,实验结束后,对大鼠施行安乐死,收集尾椎,对其间盘高度、T2信号强度、椎间盘组织病理学、髓核总GAG含量及骨性终板形貌进行测定。[结果]经过4周的轴向加载压缩,B-G组大鼠Co8-Co9椎体的椎间高度和T2信号强度较A组明显降低(Sham组,p<0.0001)。B组组织学评分平均为10.14分,髓核总糖胺聚糖(GAG)含量平均为238.21μg GAG/ng DNA。与对照组(A组)相比,骨性终板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经过轴向制动牵引2-8周后,与B组相比,E组Co8-Co9的椎间隙及T2信号强度明显恢复(p<0.0001),D组、F组及G组Co8-Co9间盘高度也有了明显的改善(p<0.0001),与此同时,T2信号强度也较B组明显恢复(p<0.001)。组织学评分从B组平均10.14分降至F组5.86分及E组5.57分(p<0.0001)。另外,髓核总GAG含量也从B组的平均238.21μg GAG/ng DNA上升到E组的601.02μg GAG/ng DNA(p<0.0001)。此外,D组和E组的骨性终板孔隙密度均较B组显着增加(D组vs B组,p<0.05;E组vs B组,p<0.0001)。[结论]通过成功构建生物力学退变模型,进一步表明椎间盘退变是在异常力学环境下由细胞介导的生化、力学和结构变化的级联反应。不是所有程度的椎间盘退变都能够再生或修复。再生修复退变间盘需要特定的环境及条件。基于制动-牵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中断了椎间盘退变的级联循环,但其牵引载荷的加载周期和幅度必须是适度可控的,若超出其生理力学范围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退变。为临床制定干预策略及优化牵引装置的使用提供参考。第四部分:低张力牵引模态积极重塑退变间盘微纳环境[目的]观察低张力牵引模态再生修复退变间盘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2只6月龄雄性SD大鼠,体重(435±15 g),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A组(模型组,使用定制的外固定装置固定尾椎Co7-Co 10并对目标间隙(Co8-Co9)进行4周的轴向压缩致中度椎间盘退变);B组(实验对照组,同A组造模成功后移除外固定装置自行恢复);剩余4个干预组(C-F组)C、E组同A组建模成功后分别予以2周及4周的高张力牵引(HTT-2w和4w);D、F组同A组建模成功后分别予以2周及4周的低张力牵引(LTT-2w和4w)。依照实验计划在各个时间节点对大鼠尾椎进行MRI及X线检测。实验结束后,对大鼠施行安乐死,收集尾椎,对实验节段椎间盘高度、T2信号强度、组织病理学、髓核总蛋白多糖含量、骨性终板形貌、髓核及纤维环胶原纤维直径及弹性模量进行测定。[结果]经持续轴向牵引2-4周后,C-F组大鼠的Co8-Co9椎间隙较A组明显增大(p<0.05)。所有四个干预组(C-F)的组织再生迹象均较B组明显。干预组(C-F)的组织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A组)和实验对照组(B组),其中LTT组(2周和4周组)均要优于HTT组(2周和4周组)。与模型组(A组)相比,干预组(C-F组)髓核总蛋白多糖含量显着增加(p<0.05)。经2-4周的干预后(HTT和LTT组),与A组相比,骨性终板孔隙形态、数量及直径明显恢复,LTT组优于HTT组,LTT-4w组明显优于LTT-2w组。在所有干预组中,内外层纤维环的平均胶原纤维直径均明显下降(p<0.05),但HTT组的纤维直径仍大于LTT组。与胶原纤维直径变化趋势一致,外层纤维环刚度较内层纤维环刚度更大。而在髓核中,胶原纤维直径和模量的变化趋势与纤维环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4个干预组对髓核弹性模量的影响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部分研究再次证实制动-牵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椎间盘退变的级联反应。低张力牵引模式减少了椎间盘的过度应力修复和骨赘形成。在促进退变间盘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同时,更好地重建了骨性终板,相比高张力牵引模式更有效改善了纤维环及髓核的微纳结构及力学微环境,且维持了退变间盘微环境的稳定,为退变间盘再生及修复重建提供了更好的保障。第五部分:低能量体外冲击波协同低张力牵引更好地促进中重度退变间盘的再生修复[目的]探究低能量体外冲击波联合低张力牵引对中重度退变间盘再生或修复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6月龄雄性SD大鼠35只(平均体重450±15 g),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A组(模型组,使用定制的外固定装置固定尾椎Co7-Co10并对目标间隙(Co8-Co9)进行4周的轴向压缩构建力学退变模型);B组(实验对照组,同A组造模成功后移除外固定装置进行8周的自由恢复);剩余3个干预组:C组(com-4w/tra-4w组)同A组建模成功后予以4周的低张力牵引;D组(com-4w/ESWT)同A组建模成功后予以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强度:0.15Mpa,频率:1Hz,冲击次数:1000/次,1次/周,共4次)干预;E组(com-4w/tra-4w/ESWT组,ESWT治疗参数同D组)同A组建模成功后予以低张力牵引联合低能量ESWT干预。遵照实验计划在实验各时间节点对大鼠尾椎进行MRI及X线检测。实验结束后,对大鼠施行安乐死,收集大鼠尾椎,对其实验节段椎间盘高度、T2信号强度、组织病理学、髓核总GAG含量、椎间盘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基因表达、骨性终板形貌、髓核及纤维环胶原纤维直径及弹性模量进行评估测定。[结果]退变椎间盘经持续低张力牵引、低能量ESWT干预或二者联合干预治疗后均能有效恢复椎间盘高度,诱导椎间盘再水化,但对于椎间盘高度的恢复,D组(com-4w/ESWT组)要弱于别的两组干预组(C组和E组),而对于诱导椎间盘再水化,则E组(com-4w/tra-4w/ESWT组)更胜一筹。C-E干预组经不同方式干预后,三组椎间盘均呈现出组织再生迹象。但实验对照组(B组)椎间盘未见明显组织再生。三个干预组(C-E组)的组织学评分均较A组及B组降低(p<0.0001),其中C组和E组评分均与D组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与E组的组织学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各干预组(C-E组)相比,其NP总GAG含量未见明显增加(p<0.05)。NP总GAG含量在A组和B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三个干预组中,D组NP总GAG含量恢复较C组及E组弱,其中C组vs D组(p<0.05),E 组 vs D 组(p<0.0001),而 C 组 vs E 组(p<0.05)。各干预组改变了椎间盘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基因的表达。各干预组明显上调了 AF中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和aggrecan基因表达(p<0.05),其中三个干预组对Ⅰ型胶原的调控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下调了 MMP-3、MMP-13及ADAMTs-4的基因表达(p<0.05)。其中三个干预组对ADAMTs-4的调控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AF趋势基本一致的是各干预组上调了髓核中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及aggrecan的基因表达(p<0.05),同时下调了 NP中MMP-3、MMP-13及ADAMTs-4基因表达水平(p<0.05)。其中对于合成代谢基因的调控,D组除Ⅱ型胶原外,其余要弱于C组及E组,其中E组调控最佳。经过各干预组(C-E组)干预后,与A组相比,骨性终板的孔隙结构呈现明显的恢复变化。C-E组终板孔隙数较A组明显增多(p<0.0001),其中 C 组 vs D 组(p=0.9724);C 组 vs E 组(p=0.0116);但 A 组与 B 组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5261)。此外孔隙直径也较前改善,其趋势与孔隙密度的趋势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三个干预组之间并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7213)。但值得注意的是,与A组及B组相比,D组(com-4w/ESWT组)及E组(com-4w/tra-4w/ESWT组)的骨性终板外周孔隙密度及孔径均得到明显恢复,而C组(com-4w/tra-4w组)则恢复较差。AF及NP中胶原纤维的弹性模量和直径随干预类型不同而变化,可以明确的是低张力牵引联合低能量ESWT干预对胶原纤维直径及模量的改善最大。[结论]低能量ESWT联合低张力牵引为中重度退变间盘的再生修复提供了更稳定的椎间环境。低能量ESWT通过降低MMP-3、MMP-13及ADAMTS-4和抑制胶原蛋白分解促进了间盘基质的再生。在轴向牵引促进间盘高度恢复及再水化的同时,联合低能量ESWT积极重建了骨性终板微纳结构,降低了纤维环的环张力及髓核的核应力,重塑了间盘再生修复必需的生物力学微环境。
潘婷[7](2020)在《刃针配合热敏灸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此次实验的临床观察对象是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CMPS)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刃针配合热敏灸法,并与普通针刺法做对照,更客观评价两种方法结合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能够在临床上为本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方法和参考。方法:本次实验总共收入了72例CMPS的患者,采集的病例都来自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及疼痛科的患者,收录的时间是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并且符合CMPS的诊断标准。实验开始前首先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实验中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刃针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36例实验中行常规针刺治疗。隔日治疗1次,14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实验患者用颈痛量表(NPQ颈痛量表)、麦吉尔(Mcgill)疼痛量表进行评价分析。NPQ颈痛量表和Mcgill疼痛量表作为治疗前、治疗后对患者疗效的判定标准。分析数据用SPSS 22.0软件完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水平,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可以进行比较。(2)两组患者治疗前NPQ颈痛评分、Mcgill疼痛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3)治疗后NPQ颈痛评分和Mcgill疼痛评分比较:(1)NPQ颈痛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数据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较对照组而言疗效更好。(2)Mcgill疼痛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数据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较对照组而言疗效更好。(3)综合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55%。两组总体疗效经秩和检验P<0.01,表明两组数据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刃针配合热敏灸的治疗方法和常规针刺治疗方法对于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都有良好的疗效。(2)在缓解和治疗患者的疼痛问题时,刃针配合热敏灸的治疗方法比普通针刺的治疗方法更显效。(3)刃针配合热敏灸的治疗方法对于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是安全的,并且疗效可见,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林夏[8](2020)在《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在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构建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模型并研发一套具有较强应用价值的绩效评价工具,系统的梳理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作用路径以及核心因素等,以期为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进程中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同时为三级公立医院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参考。【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医师绩效评价的理论、概念、方法、对象分类、指标体系、模型构建等内容进行总结、为后续的的研究设计提供依据。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医师绩效评价相关研究进可视化分析。(2)二手数据收集法。提取北京3家(93个)、沈阳2家(36个)、济南2家(40个)三级公立医院骨科和心内科主诊组主诊医师绩效相关数据。a.半结构化访谈。选取DRG支付制度改革三个试点城市北京2家、沈阳2家、楚雄2家共6家医院,每家医院选择一定数量的临床医生和管理者,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国家DRG质控中心、云南省DRG专业委员会相关管理者共30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3)专家咨询法。研究成立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相关专家、高校相关领域研究者、三级公立医院管理者、主诊医师在内的专家小组,共20人,承担了本研究全部流程的专家咨询工作,并通过层次分析等对指标进行降维和确定权重。(4)数据分析法。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法和解释结构模型,邀请专家组6名专家对26个影响因素作用矩阵进行打分,通过matlab进行矩阵计算,构建影响因素递阶结构模型。对北京3家(93个)、沈阳2家(36个)、济南2家(40个)三级公立医院骨科和心内科主诊组主诊医师绩效相关数据,采用决策树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模型构建(1)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的发展战略为:坚持政府办医的公益性,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要提供医疗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诊疗及服务,重点发挥在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逐步落实三个转变,即“在发展方式上,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在投资方向上,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向扩大分配转变”。(2)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的关键问题分析结论为,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应以医疗质量为基础,评价内容应充分结合主诊医师岗位职责及特点,同时绩效评价应纳入基于DRG的绩效评价指标。(3)以上述研究结论为导向,研究明确了财务、外部业务、内部客户、学习成长四个维度的具体绩效目标。同时对绩效评价指标以及评价结构的应用分析,最终构建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2.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1)DRG支付制度下医师绩效评价的特点为:一是应加强医疗质量监督力度,提高非预期死亡(低风险组死亡率)指标的权重等。二是为防止不收重患的情况发生,可将DRG入组率纳入评价指标。三是为了防止分解住院提高给付,可提高非计划性30天再入院率的指标评价权重。四是重点病历病案首页填写的准确率、疾病入组错误率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五是通过提高临床路径的入径率、出径率和变异率等指标的权重提高临床路径的管理水平。六是纳入基于DRG的绩效评价指标。七是加强对医患关系的关注力度。(2)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7个一级指标(1.医疗费用、2.满意度、3,医疗质量、4.医疗效率、5.业务能力、6.管理能力、7.科研与带教)、13个二级指标(1.费用消耗指数、2.患者满意度、3.低风险组死亡率、4.非计划30天再入院率、5.甲级病案率、6.时间消耗指数、7.CMI、8.DRG组数、9.新技术使用及推广、10.主诊组的管理情况、11.文章发表、12.申请课题、13、带教情况)。指标的整体Cronbachα系数值为0.856,S-CV/Ave=0.96,KMO检验值为0.687,指标的信度、效度均较好。3.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1)研究从个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环境、个人特质三个层面提取出从宏观到微观共26个绩效影响因素,构建了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建框架模型。(2)区域经济、地理位置和医保支付制度是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体系中作用最大,也是其他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最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因素分别为工作满意度,其次是工作压力和收入水平,这三项因素同时也是中心度得分最高的因素。影响因素的层次为,第1层:主诊组的结构、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第2层:主诊组的设置模式、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第3层: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医院规模结构、医院战略和文化、医院收入和支出结构、医院的绩效和薪酬制度、科室的规模结构、医师职业精神、知识结构、家庭支持、收入水平;第4层:区域人口、医保支付制度、科室的类别、性别、年龄。第5层:地理位置、区域经济。(3)通过决策树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样本数据正确拟合的准确率达到93.12%,拟合效果较好。对主诊医师绩效影响的最关键因素分别是区域经济,其次为医师的收入水平,再次为年龄、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同时、医院的发展战略、医院的绩效制度、主诊组的管理模式、主诊组的人员结构等,均对医师的绩效结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1.研究构建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理论模型,模型以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为导向,对绩效评价的关键问题、四维度的具体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的原则、应用等绩效评价全流程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对于后续评价工具的开发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对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以及DRG支付制度改革对医师绩效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本研究开发了绩效评价工具。该工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相较于传统的医师绩效评价工具,更加适用于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使用的评价主体也更加具有针对性。3.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较为关键和重要的因素包括区域经济、地理位置、医师收入水平、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和年龄。同时医院的发展战略、医院的绩效制度、主诊组的管理模式、主诊组的人员结构等,均对医师的绩效结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创新与不足】1.研究创新(1)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模型模型以DRG支付制度改革为背景,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为导向,大健康理念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的新要求为基础,紧随医改进程和时代发展、较为符合我国医院管理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2)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评价工具针对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以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为主的功能定位,提高了的CMI以及医疗质量的指标权重;针对DRG支付制度下医师绩效评价的特点,指标纳入了非计划30天再入院率,甲级病案率和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情况。针对主诊医师岗位职责及要求,指标纳入了主诊组的管理情况,科研和带教等指标。该评价工具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评价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主体更加聚焦,指标的选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3)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包含了从区域经济等宏观因素到个人特质等微观因素在内的影响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分析了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相较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更加的系统、全面以及符合我国国情。将机器学习的方法引入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相较于结构方程模型等传统的统计方法,决策树对于数据的分布以及样本量的的限制较少,分析结论更加精确,也同样具有较强的层次性。2.研究不足(1)指标体系内绝大部分为结果指标,过程指标较少,对于医生诊疗行为的评价力度较弱。(2)在基于决策树的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研究采用了方便抽样法,抽取了北京、沈阳、济南。但是三个城市均位于北方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数据偏倚。
杨涛[9](2020)在《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第一章 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的解剖研究及起源分型目的了解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的解剖特点与深层血管的交通关系,为临床及改良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制作24侧下肢标本实施显微解剖,观测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的发出位置、外径、来源、走形特点;来源为次级分支给予标记,继续观测其发出位置、外径、走形,以及在外踝区与腓动脉主干、终末前穿支、终末支、后交通弓等血管的交通关系等,测量数据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7侧标本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直接来自主干,在外踝尖上3.8cm-7.8cm范围发出,血管外径为1.36±0.38mm。另7侧直接来自腓动脉次级分支,次级分支在外踝尖上8.4cm-15.4cm范围发出,血管外径为1.69±0.51mm;其中4侧次级分支在外踝区与深层血管存在交通,并共同汇合形成终末支进入外踝后间隙,另外3侧无交通关系。结论腓动脉终末后穿支发出位置及走行相对不恒定,可直接来源于腓动脉主干或次级分支,分析其与外踝区深层血管不同的交通关系,初步提出相关分型(三型六亚型),指导临床应用及皮瓣的转化应用。第二章 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及转化应用目的结合穿支分型分析带蒂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皮瓣修复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相关转化应用。方法自2017年3月到2019年8月均采用带蒂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皮瓣及相关皮瓣移植修复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共34例。创面位置:跟骨后侧15例,跟骨外侧7例,踝关节前侧5例,外踝4例,中足3例。创面缺损范围2.0cm×1.5cm-9.0cm×8.0cm。皮瓣切取范围4.0 cm×3.0 cm-15.0 cm×9.0 cm。术后随访观察皮瓣、供区恢复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价愈后功能。结果采用单纯穿支螺旋桨皮瓣19例,其中转化应用3例。采用携带腓肠神经改良穿支筋膜皮瓣15例。31例顺利成活,3例边缘小部分坏死。术后获得随访3-18个月,18例不臃肿,13例稍臃肿,3例臃肿。32例恢复保护性感觉,2例感觉无明显恢复。AOFAS踝-后足评价,优良率85.2%。结论根据穿支解剖分型可指导带蒂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皮瓣的切取及临床应用,还可改良进一步转化应用,扩大修复范围,丰富修复方法,拓宽手术适应症,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陶扶林[10](2020)在《快速成型技术制备个体化可降解多重载药控释内植物局部介入治疗骨肉瘤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约占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40%,为原发髓内高度恶性的肿瘤,预后极差,致死率、致残率高,给无数患者和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传统的骨肉瘤治疗方式包括术前大剂量化疗、根治性骨肉瘤切除术和术后大剂量化疗三部分,但传统治疗方案副作用明显,为达到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需加大全身化疗剂量,导致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致命性副作用。因此,传统给药方式不仅没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年限,反而使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临床工作中迫切需要一种全身副作用小并且局部疗效确切的新型给药方式解决这一难题。20世纪80年代Klemm发明庆大霉素珠链,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物制成的含有庆大霉素的珠链式载药内植物,将其放置在炎症部位,缓慢地释放药物起到局部抗菌作用,局部用药可避免庆大霉素全身使用的副作用,开启了局部载药内植物临床使用的先河。受到庆大霉素珠链的启发,医疗科研人员发明出不同类型的载药内植物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肿瘤局部化疗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局部化疗是指将化疗药物与生物相容性载体相结合,置入体内特定部位后缓慢释放药物,以达到肿瘤局部治疗的目的。局部化疗因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血药浓度低、药物副作用小等优点而较全身化疗有明显的优势,但传统药物载体如骨水泥等只能使用单一药物、药物释放特性不稳定不可控、需二次手术取出、不能个体化治疗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故急需一种个体化、可多重给药、释药特性稳定可控、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的新型载药内植物用于骨肉瘤的局部化疗。合适的制作材料是构建良好内植物的关键,本实验所选用的聚左旋乳酸(PLLA)作为手术缝线材料已安全使用近30年,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已被广泛接受,是临床常用的生物材料之一。在骨科临床治疗中,PLLA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既可制作骨科内固定物,也可制作组织工程学支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塑性强、降解速度与骨缺损修复速度相对一致等优点。快速成型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科研领域最为前沿、热点的科学技术之一,对制造业的发展有革命性的影响,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快速成型技术最早由Deckard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明并获得专利,经过近20年的发展,快速成型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并逐步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相对于传统内植物的制作方法,快速成型技术用于载药内植物的制备具有下列优势:个体化定制、精确实体制作、材料多元化、无需组装、制作时间短、制作所需空间小、便携性高、无制造技术壁垒、制作成本与设计复杂程度无直接关联、制作成本与制作多样化无直接关联等。可以依据癌灶部位、形态等具体情况或手术结果制作出不同形态和尺寸的内植物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根据治疗方案的具体情况可以制作骨髓内、病灶周围软组织、转移部位的选择性个体化载药内植物,使治疗效果最优化、药物副作用最小化,避免药物耐药性和药物滥用情况的发生。良好的生物材料结合快速成型技术带来的全新制造方式为骨肉瘤的局部化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将快速成型技术与局部载药内植物技术联合应用预期可以达到以下目的:根据患者药物敏感试验和肿瘤病理学特征制定出强针对性的化疗药物组合;依据患者自身情况制作不同剂量或可变剂量的载药内植物;可以实现四载药甚至多重载药配药方案;可以实现药物的同时释放、交替释放、梯度释放,使药物释放的浓度和速度都得到精确调控;根据全身和病灶具体情况可以制定全身、骨髓内、病灶周围软组织、转移部位的选择性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依据癌灶部位、形态等具体情况或手术结果制作出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内植物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基于快速成型技术制备个体化可降解多重载药控释内植物用于骨肉瘤局部化疗的可行性。研究目的1、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快速成形制备及其安全性的研究。2、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在动物模型体内对骨肉瘤治疗有效性试验研究。研究方法1、运用mimics 10.0软件,根据人体解剖学特征及生物力学,设计出球形、圆柱形的内植物,然后以PLLA粉末成型3D打印技术将材料加工成设计模型,最后制备载药内植物。2、扫描电镜观察PLLA球形打印多孔内植物的微观结构并进行孔隙率测定。3、关于PLLA球形打印载药内植入细胞毒性的研究。测试PLLA球形打印多孔载药内植物对U20S增殖活性的影响。4、PLLA球形内植物对皮肤致敏的试验研究。将PLLA球形多孔内植物浸提液涂于小鼠备皮区,14天后进行皮肤过敏反应评分测定。5、PLLA球形内植物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将PLLA粉末用生理盐水配成1%及10%的混悬液,用带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经口灌胃给药,然后进行一般观察、死亡情况观察、体重测定及大体解剖,并进行脏器重量和组织病理学检查。6、PLLA球形打印载药内植物植入试验研究。将PLLA球形多孔载药内植物植入新西兰大白兔后每天观察记录饮食、自主活动、死亡、手术伤口及病理观察。7、PLLA球形内植物血液相溶性试验研究。进行溶血试验,凝血四项检测,动态凝血试验,血小板粘附试验检测血液相溶性。8、PLLA球形内植物生物降解试验研究。将PLLA球形多孔载药内植物放于洁净的100 ml三角瓶中,并装满人工体液,然后进行pH值测定,吸水率及失重率测量。9、细胞悬液注射法与组织块移植法建立小鼠骨肉瘤模型的比较研究。细胞悬液法及组织块移植法建立小鼠骨肉瘤的模型,然后观察各组小鼠生长情况,测量各组肿瘤大小,并计算各组小鼠的成瘤率。10、载药内植物在动物模型体内释药特性试验研究。将造模成功的小鼠植入PLLA球形多孔载药内植物后进行生物样品预处理及生物分析实验。11、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在动物模型体内对骨肉瘤治疗有效性试验研究。将造模成功的小鼠肿瘤切除后,植入等体积的载药内植物,并进行治疗有效性评价。实验结果1、球形载药内植物含药量最高,可用其进行后续研究。2、在扫描电镜下,内植物孔道丰富,表面光滑,孔的内壁比较粗糙,有利于细胞的粘附。PLLA球形多孔内植物的孔隙率为(85.14±2.16)%,表明PLLA内植物符合生物材料的要求:孔隙率>80%。3、PLLA内植物的毒性反应分级呈0级或1级,表明该内植物无体外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4、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LLA球形多孔载药内植物对豚鼠无致敏作用,其致敏强度为弱致敏性。5、整个试验期间无动物死亡,各组试验动物临床观察无异常。试验组动物(给予1%、10%PLLA混悬液)体重增长正常,与溶媒对照组无显着差异。试验组动物脏器重及脏体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6、所有试验动物术后情况良好,饮食及自主活动正常,整个试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手术伤口部位无红肿、渗液、化脓等感染。所有试验动物伤口 Ⅰ期愈合。PLLA球形多孔载药内植物植入后12w,病理切片可见:植入物周围可见极少量淋巴细胞,炎性细胞的数量明显降低。炎性反应分级为Ⅰ级,囊壁形成为Ⅲ级。7、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溶血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血小板黏附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8、实验前5周,pH值无明显的变化,维持在7.4左右;从第6周开始,pH值开始明显的降低,至实验结束,pH值下降至6.3左右。载药内植物为多孔结构,水分子可沿孔隙进入到球形内部,随着内植物在PBS溶液中的降解,其吸水率也有所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吸水率无明显变化,水分子在材料内部已经达到平衡。在降解试验初期,其失重率较低;随着PBS与内植物的充分接触,其失重率增大,至试验结束,失重率可达40%以上。9、细胞悬液注射组共有3只在观察期内未能成瘤,且肿瘤生长的速度较组织移移植法低,其成瘤率为70%。组织块移植组所有小鼠均成瘤,肿瘤生长速度较快,成瘤为100%,明显高于细胞悬液注射法成瘤率(p<0.05)。10、试验动物术后伤口部位无红肿、渗液、化脓等感染。11、手术伤口部位无红肿、渗液、化脓等感染。常规治疗组试验动物出现3例死亡,且该组动物自主活动减少,有脱毛。其余各组动物未见异常。根据micro-CT扫描及肿瘤标志物等指标变化水平评价示抑癌作用明显,治疗有效。结论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空隙丰富,孔隙率大,含药量高;无体外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致敏强度为弱致敏性,无亚急性毒性反应,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治疗方式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安全可靠;将载药内植物植入骨肉瘤的小鼠模型中,实验组肿瘤标志物等肿瘤活性指标表达水平受限,表明该研究治疗方式对骨肉瘤有明显抑制作用,治疗有效。
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教授陈增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教授陈增海(论文提纲范文)
(1)舒筋健脑方对脑瘫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医认识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型 |
4 体质 |
5 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缺血缺氧脑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
1 细胞凋亡 |
2 氧化应激 |
3 兴奋性氨基酸 |
4 单胺类神经递质 |
5 炎症反应 |
6 钙离子 |
7 NO及NOS酶类 |
8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
第一节 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脑瘫用药规律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益智仁治疗脑性瘫痪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舒筋健脑方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基于Bcl-2/Bax、Caspase-3探讨舒筋健脑方改善HIBD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一多发性骨髓发育不良家系致病基因SMOC2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一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家系致病基因SMOC2的分离鉴定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结果 |
1.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家系调查及患者临床表现 |
2. STR连锁分析排除己知致病基因为该家系的致病基因 |
3. 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筛查候选致病基因 |
讨论 |
第二部分 利用小鼠模型明确SM0C2基因变异的致病性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结果 |
1. 小鼠组织Smoc2蛋白表达检测 |
2. mSmoc2 knock-in小鼠构建 |
3. mSmoc2 knock-in小鼠表型分析 |
4. mSmoc2 knock-in小鼠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异常 |
5. mSmoc2 knock-in小鼠软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 |
6. Smoc2~(L359R/+)小鼠未表现出骨关节炎表现 |
讨论 |
第三部分 SM0C2基因变异导致骨骺发育不良的致病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结果 |
1. 过表达SMOC2基因使SMAD1/5/9的磷酸化水平降低 |
2. 过表达突变型SMOC2基因使SMAD1/5/9的磷酸化水平降低 |
3. mSmoc2 knock-in小鼠软骨组织内Smad1/5/9的磷酸化水平降低 |
4. SMOC2基因抑制SMAD1/5/9磷酸化并非通过MAPK信号通路 |
5. 野生型和突变型SMOC2蛋白通过竞争性结合Ⅰ型BMP受体抑制SMAD1/5/9的磷酸化 |
6. 突变型SMOC2蛋白与COL9A1结合能力下降 |
7. 突变型SMOC2蛋白与HSPG蛋白结合能力下降 |
讨论 |
Western blot原始数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英文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腰椎间盘突出症简介 |
1.1 定义 |
1.2 流行性病学研究 |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
2.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名的研究 |
3.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研究 |
4.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的研究 |
4.1 气滞血瘀证 |
4.2 风寒湿滞证 |
4.3 湿热痰滞证 |
4.4 肝肾亏虚证 |
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
5.1 针灸治疗 |
5.2 腰椎牵引 |
5.3 推拿手法 |
5.4 正骨手法 |
5.5 练功治疗 |
5.6 内服中药治疗 |
5.7 中药熏洗治疗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病例的来源 |
2.病例的选择标准 |
2.1 临床诊断标准 |
2.2 病例纳入标准 |
2.3 病例排除标准: |
2.4 病例脱落标准 |
2.5 病例终止和剔除标准标准 |
2.6 注意事项 |
3.治疗方法 |
3.1 基础治疗方案-对照组 |
3.2 常用中医综合方案+基础治疗方案-治疗组 |
3.3 .注意要点 |
4.评价指标 |
4.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4.2 化验指标的测定 |
5.安全性观察指标 |
6.统计学方法 |
7.结果 |
7.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7.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评定: |
7.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化验指标的评定: |
7.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 |
8.讨论 |
8.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8.2 炎症介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 |
8.3 中医对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探讨 |
8.4 独活寄生汤方药分析 |
8.5 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
8.6 存在问题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
第一节 南迁福州 |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
第二节 北归济南 |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
小结 |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
四、争取“国立”运动 |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
第一节 教育改革 |
一、招生改革 |
二、教学改革 |
第二节 公卫服务 |
一、参与医疗救灾 |
二、疫病防治服务 |
三、公共卫生教育 |
第三节 支援战争 |
一、踊跃参军参干 |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
小结 |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
一、“三自”革新运动 |
二、医院经费改革 |
三、“三反”“五反”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
一、宗教色彩浓厚 |
二、亲美思想严重 |
三、政治意识淡漠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
一、常规思政教育 |
二、爱国爱党教育 |
三、亲苏学苏教育 |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肾虚痰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膝骨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骨关节病概述 |
二、流行病学研究 |
三、病因研究 |
四、发病机制研究 |
第二节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概况 |
一、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二、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现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脱落、剔除标准 |
六、终止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治疗方法 |
二、观察指标 |
三、疗效评价标准 |
四、数据处理统计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三、VAS评分和WOMAC评分比较 |
四、实验室检查(ESR、CRP)疗效分析 |
五、疗效比较 |
六、安全性检测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膝骨关节炎肾虚痰瘀证的病机探讨 |
一、KOA发病基础在于肾虚 |
二、“痰瘀”既是KOA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
第二节 桂枝茯苓丸的方义 |
第三节 桂枝茯苓丸中主要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
第四节 临床疗效分析与结论 |
第五节 问题与展望 |
一、研究样本量较少,观察疗程短 |
二、观察指标较为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基于生物力学适应性原理用于椎间盘退变再生修复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轴向加载力学环境——椎间盘退变的微纳环境变化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原位制动力学环境——椎间盘退变的微纳环境变化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基于椎间稳定的可控制动牵引有助于轻中度退变椎间盘的再生修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四部分: 低张力牵引模态积极重塑退变间盘微纳环境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五部分 低能量ESWT协同低张力牵引更好地促进中重度退变间盘的再生修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综述 椎间盘退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主持项目 |
参与项目 |
国家发明专利 |
主编专着 |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致谢 |
(7)刃针配合热敏灸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方案 |
1.1 研究内容 |
1.2 诊断标准 |
1.2.1 中医诊断标准 |
1.2.2 西医诊断标准 |
1.2.3 纳入标准 |
1.2.4 排除标准 |
1.2.5 脱落标准 |
1.3 注意事项 |
1.4 异常情况的处理 |
1.5 总体疗效评定 |
1.6 主要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2.1 治疗组 |
2.2.2 对照组 |
2.3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基线水平 |
3.2 NPQ颈痛评分 |
3.3 Mcgill疼痛评分 |
3.4 总体疗效 |
4 讨论 |
4.1 肌筋膜炎相关理论认识 |
4.2 刃针和热敏灸治疗的理论依据 |
4.2.1 刃针治疗的理论依据 |
4.2.2 热敏灸治疗的理论依据 |
4.3 激痛点相关理论认识 |
4.3.1 激痛点概念 |
4.3.2 颈肩部常见激痛点位置及相应解剖 |
4.3.3 激痛点与热敏穴关系探讨 |
4.4 关于穴位选择的探讨 |
4.5 关于疗效选取的探讨 |
4.6 实验结果的讨论 |
4.6.1 基线水平分析 |
4.6.2 NPQ颈痛评分分析 |
4.6.3 Mcgill疼痛评分分析 |
4.6.4 总体疗效分析 |
4.7 安全性分析 |
4.8 依从性分析 |
5 不足及展望 |
6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8)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5.1 医师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1.5.2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
1.5.3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 |
1.5.4 基于DEMATEL-ISM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1.5.5 基于决策树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1.5.6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提升策略 |
1.6 资料来源 |
1.6.1 文献资料来源 |
1.6.2 数据资料来源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法 |
1.7.2 SWOT分析法 |
1.7.3 现场调研法 |
1.7.4 数据分析方法 |
1.7.5 数据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法 |
1.8 研究逻辑框架 |
1.9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9.1 创新之处 |
1.9.2 不足之处 |
2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2.1 医师绩效评价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2.1.1 资料来源 |
2.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3 统计分析 |
2.1.4 结果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2.2 绩效影响因素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
3.1 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SWOT分析 |
3.1.1 优势 |
3.1.2 劣势 |
3.1.3 机遇 |
3.1.4 挑战 |
3.1.5 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 |
3.2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关键问题分析 |
3.2.1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应以医疗质量为基础 |
3.2.2 评价内容应充分结合主诊医师岗位职责及特点 |
3.2.3 评价指标应纳入基于DRG的绩效评价相关指标 |
3.3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原则 |
3.4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维度及具体目标 |
3.5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6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
3.7 DRG支付制度改革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框架 |
3.8 本章小结 |
4 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 |
4.1 国内外医师绩效评价指标的描述性系统评价 |
4.1.1 资料与方法 |
4.1.2 结果 |
4.2 DRG支付制度改革下医师绩效评价特点分析 |
4.2.1 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基本情况 |
4.2.2 研究对象 |
4.2.3 研究工具 |
4.2.4 数据分析 |
4.2.5 结果 |
4.2.6 DRG支付制度改革医院管理及医师产生的影响 |
4.2.7 DRG支付制度下医师绩效评价的特点分析 |
4.3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 |
4.3.1 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选取 |
4.3.2 确定专家组 |
4.3.3 德尔菲专家咨询 |
4.3.4 信度分析 |
4.3.5 效度检验 |
4.3.6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框架模型的构建 |
5.1.1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医疗教育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5.1.3 医师个人特质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5.1.4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框架模型 |
5.2 基于DEMATEL-ISM的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建模 |
5.2.1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影响因素释义 |
5.2.2 建模分析步骤 |
5.2.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4 DEMATEL分析 |
5.2.5 ISM分析 |
5.3 基于决策树的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及样本说明 |
5.3.2 变量取值 |
5.3.3 医师绩效实证评价结果分析 |
5.3.4 决策树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讨论与建议 |
6.1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模型构建讨论 |
6.2 绩效评价工具研发讨论 |
6.3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讨论 |
6.3.1 绩效影响因素遴选 |
6.3.2 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讨论 |
6.4 策略建议 |
6.4.1 加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力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
6.4.2 医院应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特征及医院功能定位的组织发展战略 |
6.4.3 建立科学的、精细化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组管理模式 |
6.4.4 提升医学院校教育质量,提高医师绩效教育的重视程度 |
6.4.5 提升医师工作满意度水平 |
6.4.6 关注医师心理健康,提升医师压力应对能力 |
6.4.7 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的医师薪酬水平与激励机制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创新 |
7.1.1 研究内容创新 |
7.1.2 研究方法创新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7.3.1 研究样本的展望 |
7.3.2 研究思路的扩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件3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打分表 |
附件4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件5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分表 |
(9)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的解剖研究及起源分型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章 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及转化应用 |
2.1 前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典型病例(根据不同穿支分型) |
2.5 讨论 |
2.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外踝区”腓动脉源带蒂轴型皮瓣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快速成型技术制备个体化可降解多重载药控释内植物局部介入治疗骨肉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快速成形制备及其安全性研究 |
前言 |
实验过程 |
1 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快速成形制备 |
2 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物理性质的研究 |
3 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细胞毒性的研究 |
4 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皮肤致敏试验研究 |
5 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
6 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植入试验研究 |
7 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血液相容性试验研究 |
8 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生物降解试验研究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局部介入治疗骨肉瘤的有效性研究 |
前言 |
实验过程 |
1 细胞悬液注射法与组织块移植法建立小鼠骨肉瘤模型比较研究 |
2 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在动物模型体内释药特性试验研究 |
3 PLLA球形载药内植物在动物模型体内对骨肉瘤治疗有效性试验研究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编书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一 |
英文文章二 |
四、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教授陈增海(论文参考文献)
- [1]舒筋健脑方对脑瘫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D]. 赵亚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一多发性骨髓发育不良家系致病基因SMOC2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机制研究[D]. 龙逢. 山东大学, 2021(12)
- [3]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D]. 邵银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5]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肾虚痰瘀证的临床研究[D]. 陈童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基于生物力学适应性原理用于椎间盘退变再生修复的基础研究[D]. 车艳军. 苏州大学, 2020(06)
- [7]刃针配合热敏灸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潘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8]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林夏.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9]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D]. 杨涛. 郑州大学, 2020(02)
- [10]快速成型技术制备个体化可降解多重载药控释内植物局部介入治疗骨肉瘤的研究[D]. 陶扶林. 山东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