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包覆的亲水性炭黑纳米颗粒(英文)

聚合物包覆的亲水性炭黑纳米颗粒(英文)

一、聚合物包覆的亲水性碳黑纳米粒子(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龚果[1](2021)在《核壳型镧系掺杂氟化钠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喷墨打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荧光防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商品的外包装,用以抵制假冒伪劣产品,保障消费者权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基于荧光材料特殊性质的荧光防伪技术层出不穷,荧光防伪图案的输出方式也是日新月异。在众多荧光材料中,镧系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声子能量小、透光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在荧光防伪领域展现了其显着优势。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具有简单高效、易规模化制备、成本低等优点,也逐渐成为荧光图案输出的重要方式。本论文旨在开发先进荧光防伪技术,通过设计合成具有优异且独特荧光性质的镧系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并利用喷墨打印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荧光防伪图案的输出。具体地讲,本论文研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镧系稀土掺杂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以镧系稀土离子油酸配合物为前驱体,通过热分解方法合成单分散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控制掺杂稀土离子的种类(Y3+、Yb3+、Er3+以及Tm3+)及比例,可实现三原色(红、绿、蓝)荧光UCNPs的合成。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的UCNP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的UCNPs均为纯六方相Na YF4纳米晶,且粒径均匀,平均直径约在20 nm左右。利用聚丙烯酸(PAA)对合成的UCNPs进行改性,得到亲水性UCNPs。以合成的亲水性三原色UCNPs为荧光填料,通过流延法成功制备出了聚乙烯醇(PVA)荧光薄膜。同时,以合成的亲水性三原色UCNPs为荧光填料配制荧光油墨,采用印章及喷墨打印方式,在纸基底上构建出了各种荧光防伪图案。该技术预期在防伪包装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2)荧光增强Na YF4:Ln3+@Na YF4:Yb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镧系稀土掺杂Na YF4上转换纳米材料应用于荧光防伪领域其荧光强度弱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不足,设计合成出了上转换荧光增强的活性Na YF4:Yb3+壳包裹Na YF4:Ln3+核壳纳米颗粒(CASNs),包括(Na YF4:Er3+/Tm3+@Na YF4:Yb3+、Na YF4:Yb3+/Er3+@Na YF4:Yb3+以及Na YF4:Yb3+/Tm3+@Na YF4:Yb3+,分别命名为CASNs-R、CASNs-G以及CASNs-B)。通过XRD、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合成的CASNs进行了表征,证明成功制备出了形貌规整、荧光强度高的核壳纳米颗粒。以CASNs-G为例,CASNs-G的荧光强度提高至Na YF4:Yb3+/Er3+核纳米颗粒的21倍。研究表明,CASNs荧光增强机制主要是由于:一方面,Na YF4:Yb3+活性壳的包裹降低了Na YF4:Ln3+核纳米颗粒的表面荧光淬灭的几率;另一方面,活性壳中敏化剂Yb3+的加入有利于颗粒吸收外界的能量并传递至Na YF4:Ln3+核纳米颗粒中,提高发光效率。将合成的荧光增强三原色CASNs通过表面亲水改性,并配制成荧光油墨,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实现高精度、高荧光强度、多色彩复合荧光防伪图案的输出。本研究工作有望推进镧系稀土掺杂Na YF4上转换纳米材料在荧光防伪领域中的应用。(3)哑铃状镧系稀土掺杂Na YF4:Ln3+@Na Gd F4:Ln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双模式荧光防伪通过纳米尺度下的“手术”实现荧光性能独特镧系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并探讨其在荧光防伪中的应用。为此,通过两步油酸调介下的热分解法,在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外延生长Na Gd F4:Ln3+下转换荧光壳层,合成出了具有上/下双模式荧光哑铃结构的单分散Na YF4:Ln3+@Na Gd F4:Ln3+核壳纳米颗粒(CSNPs)。研究表明,Na Gd F4:Ln3+壳层在Na YF4:Ln3+纳米颗粒表面的增长符合奥式熟化机制。由于β-Na Gd F4和β-Na YF4纳米晶的晶格不完全匹配,导致Na Gd F4:Ln3+壳层优先在Na YF4:Ln3+纳米颗粒的两端生长,并最终形成哑铃状结构。通过调节核以及壳层中所掺杂稀土离子的种类及比例,可实现CSNPs上/下转换荧光颜色的调控,从而调制出多种双模式荧光CSNPs。利用酸洗涤去除CSNPs表面油酸,得到亲水性CSNPs,并将其分散在水/乙醇/甘油混合溶剂中,配制水性荧光油墨。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在纸基底上,如A4纸、信封以及贺卡,构建荧光图案。该图案在自然光照下肉眼不可见,而在980 nm激光和254 nm紫外光的分别照射下,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精美且清晰的荧光防伪图案。该双模式荧光防伪技术具有简单、易操作等优点,为先进荧光防伪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4)Na YF4:Ln3+@可逆光致变色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多模式荧光防伪光致变色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异构化而产生的对外界的刺激的响应,在光信息存储,生物探针,分子开关以及荧光防伪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部分研究通过将螺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接枝在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制备出同时具有双模式荧光及可逆光致变色特性的荧光材料,并通过喷墨打印技术,探讨其在先进荧光防伪领域中的应用。为此,通过多步壳层修饰,在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外层包裹或接枝多个功能性壳层,得到可逆光致变色的CSNPs@p(GMA-co-SPMA)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通过FTIR、TGA以及TEM对合成的CSNPs@p(GMA-co-SPMA)进行了表征,证明成功制备出了双模式荧光及可逆光致变色的多壳层纳米颗粒。将合成的CSNPs@p(GMA-co-SPMA)颗粒分散于DMF溶剂中,制备荧光油墨,并通过喷墨打印在纸张上构筑先进荧光防伪图案。该图案具有双模式荧光,即在980 nm激光照射下显示出绿色荧光,而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显示出红色的荧光,并且在移除紫外灯后,该图案并不会马上消失,而是在自然光下显示出紫色的图案。这种CSNPs@p(GMA-co-SPMA)形成变色防伪图案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和多重响应性,复制难度较大,因而其防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许春丽[2](2021)在《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农药的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然而当前农药用量大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仍客观存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2021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利用功能材料改性与负载技术设计农药缓控释制剂,进行农药高效对靶沉积和可控释放,在促进农药减施增效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农药使用与防控剂量需求不匹配导致用药量大的问题,本研究以无机材料介孔二氧化硅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多糖作为载体,创新农药负载方法,优化制备工艺,设计研发多功能性农药缓控释载药体系,并进行了释放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旨在为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二氧化硅及其界面修饰载药体系的设计和性能研究a)设计了碳量子点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丙硫菌唑缓释纳米载药颗粒,缓释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效果优异,碳量子点赋予的荧光性有助于载药颗粒在植株中和菌丝体内的可视化观察,对于探究农药在作物体内的传输和分布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b)发展了基于乳液体系的同步羧甲基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界面修饰和嘧菌酯负载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改性后修饰载药,农药的载药量显着提高约6倍。未界面修饰的载药体系中有效成分嘧菌酯不具有敏感释放特性,而改性后载药体系具有p H敏感的释放特征:在弱酸性环境48 h累积释放量达到45%,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48 h内累积释放量可达到66%。改性修饰前后载药颗粒的有效成分释放均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改性功能材料的引入可使载药体系的生物活性提高约17%,纳米颗粒可实现在菌丝体和植株内传输;c)构建了界面多巴胺和金属铜离子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嘧菌酯载药体系,以具有杀菌活性的金属铜离子可以作为药物分子和载体之间的“桥梁”,通过金属配位键调控农药分子的释放。金属配位纳米载药颗粒的释放为Korsmeyer-Peppas模型,金属配位调控后缓释效果更优异,在24h内累积释放分别达到59.8%,45.5%和56.1%。载体材料具有协同的杀菌活性,可以提高载药颗粒在靶标作物上的沉积效果。(2)天然多糖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a)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接枝共聚物,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微囊。载体材料的p H和温度敏感特性赋予微囊环境响应释放特性,吡唑醚菌酯的释放随着p H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微囊化后吡唑醚菌酯的光稳定性显着增高,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降低;b)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了金属锰基羧甲基壳聚糖基水凝胶,以丙硫菌唑为模式农药验证了负载不同的农药时所选用的金属离子具有特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分数4%;油/水体积比1:10;Tween-80的质量分数2.0%;Mn2+的浓度0.2 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2.17%±0.83%和68.38%±2.56%。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溶胀和有效成分的释放具有p H敏感特性,碱性条件下有效成分释放较快,酸性条件下释放最慢。在相同的有效成分剂量下,水凝胶载药颗粒与丙硫菌唑原药相比可以增强对小麦全蚀病的杀菌能力。载药体系对小麦的生长具有营养功能,还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降低丙硫菌唑在土壤中的脱硫代谢;c)以农药分子恶霉灵作为凝胶因子,以具有表面活性的海藻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创新制备了具有不同流变性能的水凝胶载药体系。通过改变材料的比例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水凝胶。水凝胶的溶胀具有离子和p H敏感特性,适用于土壤撒施场景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降低恶霉灵土壤中的淋溶,适用于茎叶喷雾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提高在靶标作物界面的沉积性能。本论文从载药体系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作为切入点,使载体材料在实现有效成分负载和控制释放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又赋予载体材料荧光性能、营养功能、靶向沉积和植物保护等功能特性。无机载体材料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在提高载药颗粒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其荧光性能可实现载药颗粒传输的可视化,界面修饰提高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同时调控有效成分的环境响应释放特性;有机载体材料壳聚糖基载药体系可以赋予有效成分温度和p H双敏感释放特性,同时发挥协同增效的生物活性和营养功能,提高农药靶向沉积和抗雨水冲刷能力。本研究充分围绕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界面修饰方法和高效的制备工艺,创新了农药负载方法,研发了功能型载药体系,为农药的减施增效和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对农药产品升级换代和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冯瀚[3](2021)在《金属有机骨架改性的聚芳醚砜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安全、便捷、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在水循环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合适的膜分离技术,可以对污水进行净化,因此膜分离技术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膜分离具有选择性好、能源效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水处理技术。超滤技术能有效去除胶体和大分子物质,因此已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食品加工、生物制药分离等领域。超滤膜在污水净化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可以保护水资源免受天然有机物的侵害。然而,超滤膜本身也存在着低水通量、易被污染等问题。膜污染会降低超滤膜的渗透通量,从而严重地影响膜的分离性能。因此,需要对超滤膜进行改性,提升膜的抗污染性能以降低污染程度和延长使用寿命。目前对超滤膜进行改性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物理共混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改性方法。超滤膜的物理共混改性通过简单的制备方法如引入亲水性纳米材料,可以提高超滤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能力。本研究工作中,首先,使用物理共混改性的方法对超滤膜进行改性。本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设计并制备了基于纳米多孔材料金属有机骨架(MOFs,UiO-66-NH2)和亲水性碳量子点(CQDs)的纳米复合材料,用于改性聚醚砜(PES)超滤膜。碳量子点采用柠檬酸热解的方法制备,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缩合剂,与UiO-66-NH2通过缩合反应合成UiO-66-NH2@CQDs。此外,系统研究了制备的超滤膜的孔隙率、膜形貌、亲水性、渗透性和抗污染性能。复合超滤膜的水通量显着提高(达到了358.5 Lm-2h-1),是原始聚醚砜膜的水通量的1.82倍。此外,复合膜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截留率均维持在95.0%以上。复合超滤膜同样具有较强的抗污染性能,添加了0.5%UiO-66-NH2@CQDs的复合超滤膜的最高通量回复率达到了77.6%。添加UiO-66-NH2@CQDs的复合超滤膜比单独添加CQDs或UiO-66-NH2的超滤膜具有更好的渗透性和抗污染性能。研究表明,碳量子点与金属有机骨架相结合的新型亲水纳米填料在超滤膜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地,采用共混改性与本体改性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制备了新型超滤膜。以EDC和NHS为联结剂,通过聚乙烯亚胺包覆UiO-66制备了UiO-66@PEI纳米复合材料。并以磺化聚醚砜(SPES)为基体聚合物,制备了新型的超滤膜。系统研究了所制备膜的孔隙率、膜形态、亲水性和超滤等性能。添加UiO-66@PEI的磺化聚醚砜复合膜的水通量显着提高(达到了372.0 Lm-2h-1),是未改性的初始聚醚砜膜水通量的1.91倍。此外,复合膜的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均维持在90%以上。复合膜具有较强的抗污染性能,其最高的通量回复率(共混了0.5%UiO-66@PEI的超滤膜)达到了82.11%。通过UiO-66@PEI改性的超滤膜与仅通过UiO-66改性的超滤膜相比,展现出更好的渗透性和抗污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亲水性纳米填料聚乙烯亚胺包覆的金属有机骨架在水处理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综上所述,本论文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和聚醚砜等材料,制备出一系列的新型超滤膜,研究表明,改性后的超滤膜有着明显优于聚醚砜超滤膜的渗透性和抗污染性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艳宏[4](2021)在《换热器导热自清洁抗冲蚀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换热器是工矿、电力、化工、航天等行业中的关键装备,但是其腐蚀问题非常严峻。换热器腐蚀不仅会降低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影响正常的生产,还会造成每年经济损失约三千亿美元。传统防腐技术包括:添加化学药剂、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使用耐腐蚀金属材料等。防腐涂层技术是将涂层喷涂在换热器表面,可以有效隔绝金属材料与环境介质中的腐蚀性液体和颗粒物等的接触,防止了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反应和冲刷腐蚀的形成,减少了换热器的腐蚀,从而保护设备,在换热器防腐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商用防腐涂层有丙烯酸、改性有机硅、环氧呋喃、环氧酚醛、改性酚醛树脂、环氧氨基和氟碳涂料等。但这些防腐涂料的制备和性能也存在缺陷,如溶剂使用量大且易挥发、固化温度高且耗时长、硬度低、易被污染、抗冲刷性能低、制备成本高等。因而急需开发一种自清洁、耐腐蚀、导热性能好、成本低、易于现场应用的防腐涂层。本文为了降低换热器的防腐成本和便于现场施工等,选择氧化铝、石墨、双酚A环氧树脂和593固化剂作为制备复合涂层的材料。本文通过共混的方式,将不同粒径、类型和负载量的导热填料与环氧树脂共混制备了导热复合涂层,并通过低表面能氟化物对复合涂层表面进行疏水改性,考察了填料的粒径、类型和负载量对环氧树脂复合涂层表面粗糙度、导热性能、疏水性能和抗冲刷性能等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共混的方式,在相同负载量下,将不同粒径氧化铝(Al2O3)导热填料与环氧树脂(Epoxy)所制备的Epoxy/Al2O3导热复合材料涂覆和喷涂于铝片上,并对所制备复合涂层表面进行疏水改性。研究Al2O3颗粒的粒径对复合涂层的导热系数,发现,填充30 nm、1~3μm、20μm的Al2O3所制备复合涂层的导热性能相近,其中填充30 nm Al2O3的复合涂层热分布均匀,具有最好的导热性能,为2.52 W/m·k,填充74μm复合涂层的导热性能最差,为1.6 W/m·k;不同粒径Al2O3所制备复合涂层的抗冲刷性能不同,Epoxy/A74的失重率重大,为0.6143 mg/g。(2)填料的分散行为对提高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粒径的Al2O3颗粒在环氧树脂中表现出不同的分散行为。随着粒径的增大,聚集体逐渐明显,当粒径大于20μm时,形成微乳突。填料粒径越小,分散越均匀,形成的传导路径越连续。(3)通过共混的方法将石墨(graphite)添加到Epoxy中制备了Epoxy/graphite复合涂层,复合涂层的导热系数随着graphite负载量的增加而提高,在70 wt%的负载量下,Epoxy/graphite的导热性能大于Epoxy/Al2O3,分别为2.85 W/m·k和2.52W/m·k。为了增加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向Epoxy/graphite复合涂层中以共混和接枝的方式添加了1.5 wt%的氧化镧(La2O3),结果表明,Epoxy/graphite@La2O3复合涂层的抗冲刷性能最好,当填料负载量为65 wt%时,Epoxy/graphite、Epoxy/graphite/La2O3、Epoxy/graphite@La2O3的失重率分别为0.1195 mg/g、0.0558 mg/g、0.0398 mg/g。La2O3的添加不仅提高了复合涂层耐磨、抗裂的性能,还改变了复合涂层的结构,使得复合涂层更加致密,且使得复合涂层的亲水性能发生了改变,当石墨添加量较大时,由超亲水变为亲水性。

吕龙飞[5](2021)在《密胺海绵基碳泡沫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5G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电磁污染。对电磁波进行吸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研究者对电磁波吸收材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导电聚合物、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等传统电磁波吸收材料因其自身具有的有效吸收频带窄,密度大,制备过程繁琐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碳材料因其密度轻,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磁波吸收材料领域。然而,目前研究表明,碳材料仍存在电导率高、阻抗匹配差等缺点。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论文使用密胺海绵作为碳材料的前驱体,通过氮气焙烧的方法制得密度较低的碳泡沫(CF)。通过引入金属纳米粒子、铁氧体、硫化物、导电聚合物,使其在碳泡沫表面形成匹配层,有效地改善了材料的阻抗匹配,最终制备出具有强反射损耗,宽吸收频带的电磁波吸收材料。通过对材料的表面化学状态、组成比例以及材料的微观结构等物化性质进行表征,结合对材料电磁参数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其电磁波吸收机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氮气气氛下以密胺海绵为前驱体,采用共沉淀—焙烧法将粒径尺寸为20~600 nm的CuNi纳米粒子修饰在碳泡沫表面。研究结果表明,与纯碳材料和单金属修饰的CF相比,CuNi 比为1:1条件下制得的样品CuNi11在1.6 mm厚度下的最大反射损耗为-50.20 dB,厚度为1~5 mm时有效带宽为3~18 GHz。电磁波吸收机理研究表明,CuNi11/CF复合材料对电磁波吸收性能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适宜的CuNi比例所带来的良好的阻抗匹配。(2)利用溶剂热法在碳泡沫表面生长了尺寸约为100 nm的1T/2H相MoS2纳米片。结果表明,水热时间为8 h制得的MoS2/CF复合材料在10.2 GHz处的最大反射损耗为-45.88 dB,对应的匹配厚度为2.2 mm,有效吸收带宽为5.68 GHz。结果表明,较低介电常数的1T/2H相MoS2作为匹配层包覆在CF外部,形成了介电常数梯度渐变的电磁波吸收材料。电磁波能够尽可能多的进入材料内部,有效改善了复合材料的阻抗匹配,使CF的高衰减特性得以有效发挥。(3)利用水热—焙烧法将一维NiCo2O4纳米针生长在碳泡沫表面,形成兼具磁损耗与介电损耗的NiCo2O4/CF复合材料。样品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水热时间为8 h时制备的NiCo2O4/CF复合材料最大反射损耗高达-63.06 dB(厚度为2.8 mm),有效吸收带宽为4.72 GHz(厚度为1.3 mm)。磁损耗的引入丰富了材料的损耗类型,磁导率与介电常数的平衡为阻抗匹配提供了可能。除此之外,一维材料易于极化的特性使材料在与电磁波作用时产生了大量偶极子,材料内部的偶极子极化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4)通过过量浸渍法将厚度为200~500 nm的ZIF-67纳米片生长在碳泡沫表面,之后在空气气氛下通过低温焙烧将ZIF-67纳米片转化成含Co3O4的碳纳米片。最终制得Co3O4/CF复合材料。向碳泡沫中引入含铁氧体的多孔碳在不改变复合材料特性的前提下使材料的密度进一步降低。反应时间为1h条件下制得的Co3O4/CF在10.72 GHz处的最大反射损耗为-46.58 dB,有效吸收带宽为5.4 GHz。研究结果表明,低结晶性CO3O4/CF复合纳米片的引入能够阻断碳泡沫的径向接触,从而降低材料的电导率。与单一组分的Co3O4纳米片相比,Co3O4/CF复合纳米片内部丰富的界面极化为CF电磁波吸收性能的提高提供了保证。(5)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盐酸环境下将苯胺聚合在碳泡沫表面制得纳米锥状聚苯胺/CF复合材料。通过对其电磁参数的分析探明反应时间对复合材料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样品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合时间为24 h条件下制得的聚苯胺碳泡沫复合材料在1.3 mm厚度下,17.52 GHz处的最大反射损耗高达-51.96 dB,在1~5 mm厚度下样品的有效吸收带宽达到了14.4 GHz。对电磁波吸收机理进行研究可知,聚苯胺碳泡沫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主要由电导损耗组成。样品在低频处的弛豫时间越长,样品的极化损耗越大。以上研究结果不仅对材料内部介电损耗的类型进行了划分,而且为进一步探明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机理提供了思路。

张文婷[6](2021)在《电荷俘获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存储的需求不断增长,对新一代存储器件的要求,除了要具有高可靠性之外,还期望其具有可穿戴性、可移植性以及质量轻、环境友好等应用性优势。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具有可用单晶体管实现、非破坏性读取、可大面积制造、易于和有机电路集成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的主流。在这种存储器中,电荷俘获材料作为电荷存储的功能层,其成分、质量和性能会对器件的存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本论文针对当前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中电荷俘获材料制备工艺复杂、可控性差等问题,探索制备电荷俘获性能好、工艺简单可控的材料,分别设计制备了以多晶硅单浮栅、多晶硅+碳量子点双浮栅、碳量子点/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纳米结构作为电荷俘获层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通过逐次改进电荷俘获层结构及材料成分变化,期望获得更大的存储窗口、更长的保持时间、以及更低的操作电压。论文对不同电荷俘获层结构器件的存储特性及存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设计并制备了以多晶硅作为电荷俘获层的单浮栅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器件结构为n+-Si/Si O2/Poly-Si/PMMA/pentacene/Au。其中,多晶硅采用传统工艺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技术制备,为连续介质浮栅层。采用连续介质浮栅结构,既避免了纳米颗粒浮栅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又增大了有源层与浮栅层之间的有效隧穿面积,增大了存储窗口。深入研究了器件编程/擦除过程中有源层与浮栅层之间的电荷转移机理。对多晶硅浮栅OFETM的隧穿层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器件隧穿层厚度为85 nm,可在±80 V,0.1 s的编程/擦除电压下获得25.86 V的最大存储窗口,存储电流开关比102,保持时间达103 s。2.设计并制备了以多晶硅+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作为电荷俘获层的双浮栅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器件结构为n+-Si/Si O2/Poly-Si+CQDs/PMMA/pentacene/Au。该结构是为解决单浮栅器件的隧穿层厚度减薄时,浮栅层俘获的电荷发生横向泄露,导致器件保持特性下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结构。器件采用纳米颗粒修饰多晶硅表面构建双浮栅,利用两种材料的协同效应改善器件的保持特性,同时增大存储窗口。实验采用一步微波辅助水热法合成的碳量子点作为器件的第二层浮栅,基于此结构制得隧穿层厚度为75 nm的样品,可在VP/E=±55 V/0.1 s的操作电压下获得42.37 V的最大存储窗口,保持时间可达104 s。与具有相同隧穿层厚度的多晶硅浮栅OFETM相比,存储窗口增大了36.5%,保持时间提升了两个数量级。此外,该器件在不同的编程/擦除条件下的阈值电压变化非常明显,具有实现大容量、多值存储的潜力。3.设计并制备了以CQDs/PVP复合纳米结构作为电荷俘获层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器件结构为n+-Si/Si O2/CQDs+PVP/pentacene/Au。该结构是为解决PVP电荷俘获层和并五苯有源层之间能量势垒限制导致器件擦除速度慢、存储窗口小的问题而提出的新型结构。实验采用具有优良电子俘获特性的碳量子点对PVP聚合物驻极体进行掺杂,构建CQDs/PVP复合纳米电荷俘获层,通过两种材料共混后的协同效应,实现在无需光照也不增大操作电压的情况下对器件的擦除操作。深入研究了器件的工作机理及PVP层中掺杂碳量子点浓度对器件存储特性的影响。对电荷俘获层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样品在(VP=-60 V,0.1 s)、(VE=+60 V,0.3 s)的编程、擦除条件下可获得8.41 V的存储窗口,器件呈现出双向存储特性,保持时间可达104 s。

佟育奎[7](2021)在《配位亲和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制备及对生物活性成分的分析》文中指出样品前处理技术是在测定复杂样品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即在分析、检测前对目标化合物进行预处理,使目标化合物从复杂样品中分离,减少复杂基质对目标化合物的影响。固相萃取技术因其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和富集倍数、有机溶剂消耗量少、操作便捷等优点,已经成为最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之一。不同类型的化合物根据其自身结构不同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固相萃取吸附剂,在目标物质与吸附剂之间通过一些特定的相互作用(例如:氢键作用、正负电荷吸引、化学键合等)将二者结合,使得目标物质从原有的基质中脱离出来;再选择合适的解吸溶液,将目标物质从吸附剂上解吸出来。配位亲和作用是一种基于结构互补的共价作用,通过目标物质与固相萃取吸附剂上的亲和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将目标物质准确、快速的分离。本论文将基于配位亲和作用,制备一系列识别性能好、稳定性高、吸附时间短的固相萃取吸附剂,并用于复杂样品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检测,以实现简便、快捷、高效的分析复杂样品的目的。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1.制备了一种L-赖氨酸亲和的中空固相萃取吸附剂。该吸附剂具有稳定的中空结构,由于引入了聚多巴胺涂层,使得吸附剂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将制备的吸附剂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用于分析动物肝脏中胆红素的含量。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吸附剂的形貌和粒径大小,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热重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吸附剂的特征结构、热稳定性和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固相萃取的条件和吸附剂的选择性进行了优化和探讨。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吸附剂的最大吸附量为12.00 mg g-1,吸附时间为27 min,该方法对胆红素的检出限为0.067 g m L-1,相对标准偏差为7.3%。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从复杂基质中选择性的提取胆红素。2.制备了一种没食子酸亲和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吸附剂。由于没食子酸的多羟基结构,可以大大增加吸附剂对顺式二羟基类物质的结合机会。分子印迹的引入可以较好的避免非特异性结合,提高吸附材料的选择性。为了证明吸附剂的成功合成,对吸附剂进行了多种表征(例如: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比表面积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同时对吸附剂的合成过程、吸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吸附剂的选择性进行了讨论。本实验结合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种中药材中木犀草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吸附剂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24 mg g-1,平衡吸附时间为30 min,该方法对木犀草素的检出限为0.02 mg 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63%。在实际样品中可以准确快速的分离和吸附木犀草素,加标回收率在93.9–114.2%之间,该方法可以准确的用于复杂基质中木犀草素的测定。3.制备一种大孔金属氧化物基-硼酸双亲和分子印迹吸附剂。将3-氨基苯硼酸同时作为硼亲和功能单体和印迹聚合单体,在过硫酸铵的氧化聚合下引入硼酸亲和识别位点并形成印迹聚合层。双重位点的引入使得吸附剂的制备过程更为便捷,改善了传统的分子印迹吸附剂繁琐的制备过程,同时对糖蛋白的亲和能力相比传统吸附剂也得到极大的增强。对吸附剂进行了系统的表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吸附剂进行了形貌分析,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比表面积分析仪、差热重分析仪、X射线单晶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吸附剂的结构、比表面积、热稳定性、晶格结构、元素含量等进行了相应的分析。随后对吸附剂的合成过程、吸附实验条件、洗脱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和考察,并对材料的选择性进行了讨论。本实验结合固相萃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鸡蛋白中的卵清蛋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位点的分子印迹吸附剂,双亲和分子印迹吸附剂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更快的吸附速率和更好的选择识别能力,在45 min内对卵清蛋白的吸附达到平衡,材料的饱和吸附量为110.4 mg g-1。通过凝胶电泳对吸附剂吸附、洗脱后的蛋白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复杂样品中卵清蛋白的选择性分离。

穆勇峰[8](2021)在《聚芳醚砜/羟基磷灰石纳米管复合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以来最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之一,与传统的絮凝、吸附、蒸馏等水净化方法相比,膜分离法具有能耗低、二次污染小等优势,作为膜分离技术中的重要分支——超滤分离技术,目前仍需对其分离效率、运维成本等方面问题进行改善,这些问题和分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超滤膜息息相关,而目前超滤膜存在的渗透性低、易受污染等缺点,则与膜自身的结构及性质有关,本文以聚芳醚砜类材料为膜基体,以羟基磷灰石纳米管(HANTs)为纳米添加剂,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复合超滤膜并系统研究了其性能。羟基磷灰石是人体骨组织中的主要无机成分,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但由于羟基磷灰石本身的亲水性不足,并且无机纳米材料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差,无法直接作为一种添加剂来改善膜的性能。本论文首先通过聚多巴胺(PDA)的包覆以及牛磺酸的二次接枝对HANTs进行修饰,将修饰后的HANTs引入聚醚砜(PES)膜中,改性后的复合膜水通量提升显着,达到纯PES膜的2.6倍,但对于牛血清蛋白(BSA)抗污染性提升不强,通量恢复率最高为77.9%,并将进行同样改性手段的短棒状纳米羟基磷灰石和管状纳米羟基磷灰石对膜性能的改进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当以管状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改性剂时,可以以更小掺杂比例获得更高的膜渗透性。考虑到两步法修饰较为繁琐,接着我们利用海藻酸钠(SA)对HANTs进行简便的一步法修饰得到HANTs-SA,HANTs-SA的引入对膜的渗透性及抗污染性均有一定提升。通过前面两部分的研究,我们发现通过将改性的HANTs与PES共混制备复合膜,一般会使膜的渗透性得到较大改善,然而对于膜的抗污染性提升有限,因此我们同时对膜基体材料和HANTs进行改性,首先合成了侧链含羧基的聚芳醚砜,同时制备利用PDA和聚乙烯亚胺(PEI)共沉积涂层修饰的HANTs,一方面,膜基体中的羧基可以增加膜的表面亲水性,同时羧基的存在可以对带有负电的BSA和腐殖酸(HA)产生静电排斥,提高了膜的抗污染性(对BSA和HA的FRR值最高分别达到90.8%和93.7%);另一方面,PEI的引入使纳米管表面带有大量氨基,与膜基体中羧基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可以提高两者的相容性,研究结果也表明PDA和PEI两者的结合使超滤膜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为了弥补单一共混改性方法的缺点,进一步提升膜的抗污染性,将共混改性和表面修饰的方法结合起来,首先通过将含叔胺基团的聚芳醚砜与两性离子PEI修饰的HANTs进行复合,再通过表面修饰将制得的复合膜中的叔胺基团转变为亲水性更强的两性离子,运用共混改性与表面修饰相结合的策略,得到了综合性能优异的超滤膜,对BSA和HA的FRR值最高分别达到93.4%和96.1%)。

许实龙[9](2021)在《碳及碳基金属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21世纪,新材料是工业的基础,也是国家新兴产业的主要战略之一。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和碳基金属材料已广泛用于催化领域。然而,该领域目前面临两方面的挑战:1)传统的纳米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复杂的程序和特定的前体。小分子价格便宜,结构多样,使其成为制备碳材料的理想原料。然而,小分子通常具有高的蒸气压并且容易热挥发,这使得难以热解成碳。从小分子前体开始,设计一种简单通用的制备新碳材料的方法仍然面临挑战。2)小尺寸双金属纳米粒子因暴露更多的金属位点和独特的几何/电子结构,展现出先进的协同催化性能。然而,对于传统的湿浸渍法,<2 nm的超小碳载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仍然面临重大挑战。因为随着粒径的减小,金属种类由于表面自由能而急剧增加而趋于强烈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文发展了一种过渡金属盐催化碳化有机小分子制备碳材料的普适性方法,以及基于金属与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发展了一种制备碳基小尺寸双金属催化剂的方法。随后,将这种制备的催化剂用于有机催化,工业催化,和苛刻条件下的生物质转化。取得的相关成果如下:1.发展了一种过渡金属盐协助碳化催化有机小分子制备多功能碳材料的普适性方法。为了证明该方法的普适性,选择了 15种不同的有机前驱体和9种不同的过渡金属盐((Co(NO3)2、Fe(NO3)3、Cr(NO3)3、Cu(NO3)2、Mn(NO3)2、Ni(NO3)2、AgNO3、Zn(NO3)2、H2PtCl6)),来合成丰富的多功能碳材料体系。该合成方法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控制碳材料的形貌、比表面积、孔隙率、杂原子掺杂和石墨化程度。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凝胶渗透色谱(GPC),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系列表征,探明了碳材料的形成机理:在低温条件下形成了热稳定的低聚物中间体,经进一步高温碳化制得多孔碳材料。由于高表面积和孔隙率以及大量的氮/金属掺杂,CM-Phen/Co/SiO2催化剂对乙苯选择性氧化为苯乙酮的转化率高达91.4%,选择性达到97.9%。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2的酸性和碱性条件下,CM-DBrPhen/Co/SiO2催化剂的HER超电势分别为158 mV和271 mV。2.基于金属与硫掺杂碳载体之间的强化学相互作用,发展了一种制备小型合金纳米团簇的通用方法。采用介孔硫掺杂碳为载体材料,合成了 27种双金属纳米簇材料库,该库由3种贵金属(即Pt,Rh,Ir)和8种其他金属(Al,Cr,Co,Cu,Ga,Ru,Sn和Pb)相互组合而成,纳米簇平均粒径为0.7-1.4nm。研究发现,金属和硫掺杂碳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得高温下也能极大地抑制金属的聚集,进而得以通过常规的浸渍方法制备高度合金化且尺寸小的双金属纳米颗粒。粉末X射线衍射(PXRD),H2程序升温还原(TPR),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技术,XPS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光谱等系列表征有力地证明了小尺寸合金催化剂的形成。在硝基芳烃的选择性氢化,高温下的丙烷脱氢和N-杂环的氧化脱氢中证明了超小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增强的催化性能。3.通过将Pt与高熔点金属Nb合金化,制备了高度水热稳定的催化剂。通过在900℃的高温下用高表面积的碳黑载体进行H2还原而制得Pt-Nb合金催化剂。该碳黑载体可抑制高温下的金属烧结,从而导致生成尺寸仅为2.2 nm的合金化PtNb颗粒。利用Nb位点提供的表面酸性质和尺寸效应的优势,制备的碳载小尺寸Pt-Nb合金催化剂表现出了将乙酰丙酸氢(LA)化成γ-戊内酯(GVL)(TOF=0.66 s-1)和水煤气变换反应(2.51 × 10-2 molco s-1 molPt-1)的优异性能。更重要的是,得益于高熔点Nb(2468℃)的固有稳定性,与商用Pt/C和Ru/C催化剂相比,Pt-Nb合金催化剂在水热稳定性试验中没有明显活性衰减。

李学林[10](2021)在《二维Ti3C2Tx基复合材料的改性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石燃料日益消耗及其引起的环境问题,推进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可再生能源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需要高效的能源转换/储存装置确保其在电网中并网工作的稳定性。超级电容器作为先进的储能技术在各种储能设备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其有限的能量密度仍然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因此,探索具有高能量和功率密度的新型电极材料,已成为该领域科学研究的目标。MXene材料由于能够提供高能量和功率密度,已经成为极具竞争力的电极材料。层间离子的插入和脱出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使它们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活性和碱金属离子快速存储能力。Ti3C2Tx是MXene材料中具有高的化学或电化学稳定性的典型代表,然而低容量伴随着缓慢的电化学动力学,以及层间自堆叠、塌陷和氧化,严重阻碍了它们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实际应用。针对上述Ti3C2Tx在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在多层Ti3C2Tx片层表面均匀包覆聚多巴胺(PDA)层以阻止Ti3C2Tx在水溶液中进行简单液相复合反应时发生氧化;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改善Ti3C2Tx的自堆叠问题,利用PDA层的优异二级反应平台在Ti3C2Tx片层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管(CNTs)和负载二氧化锰(MnO2);并设计出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粘结剂的Ti3C2Tx-CNTs浆料,通过浸涂法实现了 40 mg cm-2的高活性质量负载电极,为Ti3C2Tx基超级电容器的进一步实际应用研究提供指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原位聚合的PDA作为包覆层,实现了对HF刻蚀的多层Ti3C2Tx的包覆保护,对比分析不同盐酸多巴胺添加比例对Ti3C2Tx表面PDA包覆层的微观形貌、组分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成功控制并优化了 PDA层对Ti3C2Tx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当盐酸多巴胺与Ti3C2Tx的质量浓度比为1:2时,有效避免了 Ti3C2Tx在水环境容易氧化的问题,并且PDA结构中的邻苯二酚与Ti3C2Tx表面Ti原子间强的配位键结合,增强了基体的结构稳定性。该复合材料可以继续作为基体材料,利用其表面的PDA层二级反应平台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优化设计,从而构筑电化学性能更加优异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2)采用简单热解法,以优化后的Ti3C2Tx@PDA为基体材料,PDA层还原的Co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尿素作为碳源,在Ti3C2Tx片层表面原位生长了 CNTs。对比分析前驱体中不同尿素添加比例对Ti3C2Tx@CNTs复合材料的组成、形貌、结构以及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实现了 TiC2Tx片层表面CNTs的可控生长。结果表明,垂直生长的CNTs在克服Ti3C2Tx片层的自堆叠问题的同时有效扩张其层间空间,使更多氧化还原反应活性位点暴露出来,同时为电解质离子的传输提供快速通道。以优化后的Ti3C2Tx@CNTs-6.0电极组装的对称器件,表现出的最高面积能量密度为9.4μWh cm-2,最高面积功率密度为5444.0 μW cm-2。这种在Ti3C2Tx上原位生长CNTs构筑三维网络结构的策略,对其他MXene材料改善自堆叠问题具有借鉴意义。(3)分别采用水热法和液相共沉淀法,以Ti3C2Tx@PDA为基体材料,高锰酸钾作为锰源,制备得到不同形貌MnO2修饰改性的Ti3C2Tx@MnO2复合材料,对其进行元素组成、微观形貌、物相结构等分析,探讨了 MnO2在Ti3C2Tx@PDA表面的可能生长及形貌转变机理,并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DA可将[MnO4]-直接还原为MnO2并均匀固定在基体表面,在温和的环境中自然生长成为纳米碎片状δ-MnO2,在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导向作用下生长成为纳米线状α-MnO2,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用下沿着CTAB胶束团周围生长成为纳米花球状α-MnO2,以及水热反应较高温度压力下生长成为米粒状α-MnO2;不同形貌MnO2的负载在引入赝电容的同时,对Ti3C2Tx片层的自堆叠起到抑制作用。对Ti3C2Tx@MnO2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综合比较后可知,Ti3C2Tx@δ-MnO2 NSs和Ti3C2Tx@α-MnO2 NWs电荷转移阻抗更小,循环稳定性更高,表现出更佳的电化学性能,有效提升Ti3C2Tx在正电位窗口下的比电容,从而拓宽了其作为正极材料的应用。(4)基于纳米片状MnO2负载的Ti3C2Tx@δ-MnO2复合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通过优化Ti3C2Tx片层表面MnO2的生长情况以及MnO2的实际负载量,实现了复合材料结构的合理设计和配置,深入探讨了MnO2纳米片的引入对Ti3C2Tx物相结构、电化学活性和电荷存储机理的影响,并通过动力学过程分析深入探究了该复合电极的储能机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Ti3C2Tx@δ-MnO2-0.06电极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以及优异的面积比电容,其电容是由扩散控制贡献和非扩散控制贡献组合而成的,以该电极组装的Ti3C2Tx@δ-MnO2-0.06//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在0~1.8 V工作电压范围内的最高面积能量密度为110.4 μWh cm-2,最高面积功率密度为9493μW cm-2,并且可以为商业LED等提供能量,表明Ti3C2Tx@δ-MnO2-0.06复合材料作为储能应用的巨大可能性,这种用简单方法实现MnO2纳米片修饰Ti3C2Tx片层的策略可以推广至其他MXene成员进行储能研究,并为其他MXene材料的有效结构设计提供了思路。(5)采用简单浸涂法,以PMMA作为粘结剂,异丙醇-超纯水(4:1)作为溶剂,CNTs作为导电添加剂,设计制备了高活性质量负载的Ti3C2Tx-CNTs复合电极(40 mg cm-2)。研究了 CNTs的添加比例对Ti3C2Tx-CNTs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集流体对活性材料质量负载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泡沫镍为集流体的Ti3C2Tx-CNTs-20电极可以实现更高的活性质量负载以及更佳的电化学性能,基于该电极组装的Ti3C2Tx-CNTs-20//MnO2-CNTs-20非对称器件,最大面积能量密度达440.3μWh cm-2,最大面积功率密度为55652 μW cm-2,可以为LED灯组持续供电,这种简单的浸涂法对其他MXene基电极实现高活性质量负载具有普适性。

二、聚合物包覆的亲水性碳黑纳米粒子(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合物包覆的亲水性碳黑纳米粒子(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核壳型镧系掺杂氟化钠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喷墨打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荧光防伪
        1.2.1 荧光防伪机制
        1.2.2 荧光防伪标志构建
        1.2.3 荧光材料
    1.3 镧系掺杂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
        1.3.1 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概述
        1.3.2 镧系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3.3 镧系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荧光调控
    1.4 核壳型镧系掺杂NaYF_4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
        1.4.1 核壳结构的构建方法
        1.4.2 核壳结构增强激发光吸收
        1.4.3 核壳结构调制激发波长
        1.4.4 核壳结构增强荧光发射
        1.4.5 核壳结构多模式荧光
    1.5 镧系掺杂氟化钠纳米材料喷墨打印防伪研究进展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镧系稀土掺杂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热分解法合成三原色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
        2.2.2 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PAA改性
        2.2.3 PVA/NaYF_4:Ln~(3+)上转换荧光复合薄膜的制备
        2.2.4 NaYF_4:Ln~(3+)上转换荧光油墨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2.3.2 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
        2.3.3 PVA/NaYF_4:Ln~(3+)上转换荧光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2.3.4 NaYF_4:Ln~(3+)荧光油墨的制备及防伪图案的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荧光增强NaYF_4:Ln~(3+)@NaYF_4:Yb~(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NaYF_4:Ln~(3+)@NaYF_4:Yb~(3+)核/活性壳纳米粒子的合成
        3.2.2 水性CASNs油墨的制备
    3.3 结果和讨论
        3.3.1 CASNs-G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3.3.2 不同Yb含量活性壳CASNs-G纳米颗粒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3.3 三原色CASNs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3.3.4 水性CASNs油墨的制备及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哑铃状镧系稀土掺杂NaYF_4:Ln~(3+)@Na GdF_4:Ln’~(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双模式荧光防伪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RE-oleate油酸稀土配合物前驱体的制备
        4.2.2 NaYF_4:Ln~(3+)UCNPs核的合成
        4.2.3 NaYF_4:Ln~(3+)@Na GdF_4:Ln’~(3+)CSNPs的合成
        4.2.4 CSNPs水性荧光油墨的配制
    4.3 结果和讨论
        4.3.1 哑铃状CSNPs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3.2 哑铃状CSNPs的生长机制
        4.3.3 哑铃状CSNPs的荧光性质研究及荧光色彩调控
        4.3.4 CSNPs水性荧光油墨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4.3.5 喷墨打印构建双模式荧光防伪图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aYF_4:Ln~(3+)@可逆光致变色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多模式荧光防伪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N-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螺吡喃(SPMA)单体的合成
        5.2.2 RE-oleate油酸稀土配合物前驱体的制备
        5.2.3 UCNPs-G核的合成
        5.2.4 CSNPs-G的合成
        5.2.5 CSNPs@Si O_2-NH_2纳米颗粒的合成
        5.2.6 CSNPs@Si O_2-CDTPA纳米颗粒的合成
        5.2.7 CSNPs@p(GMA-co-SPMA)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
        5.2.8 CSNPs@p(GMA-co-SPMA)荧光油墨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SPMA单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5.3.2 CSNPs@p(GMA-co-SPMA)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5.3.3 喷墨打印构建多模式荧光防伪图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验材料及药品
附录2 实验设备及表征仪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
        1.1.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
        1.1.2 农药减施增效战略需求和零增长方案
    1.2 农药损失途径与影响因素
        1.2.1 农药损失途径
        1.2.2 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1.3 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研究进展
        1.3.1 农药载药体系的设计理念
        1.3.2 农药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1 无机材料
        1.3.2.2 有机材料
    1.4 农药控释放技术与研究进展
        1.4.1 控制释放途径及其分类
        1.4.2 控制释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5 释放机理研究
        1.5.1 零级释放动力学模型
        1.5.2 一级动力学模型
        1.5.3 Peppas模型
        1.5.4 Higuchi模型
        1.5.5 Gallagher-Corrigan模型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基载药体系设计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碳量子点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1 试剂与材料
        2.2.1.2 仪器与设备
        2.2.2 实验操作
        2.2.2.1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2.2.2.2 丙硫菌唑纳米载药颗粒的制备
        2.2.2.3 纳米颗粒的表征
        2.2.2.4 载药量与释放性能测定
        2.2.2.5 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活性测定
        2.2.2.6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在菌丝体及小麦植株的传输情况
        2.2.3 结果与分析
        2.2.3.1 纳米颗粒表征
        2.2.3.2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载药量及缓释性能
        2.2.3.3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杀菌活性
        2.2.3.4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吸收传导性能
        2.2.4 结论
    2.3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1.1 材料与试剂
        2.3.1.2 仪器与设备
        2.3.2 实验操作
        2.3.2.1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3.2.2 氨基化MSN的合成
        2.3.2.3 乳化法同步包封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3.2.4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2.3.2.5 载药量测定
        2.3.2.6 体外释放试验
        2.3.2.7 杀菌活性测定
        2.3.2.8 纳米载药体系在菌丝体及靶标作物的传输性能测定
        2.3.3 结果与讨论
        2.3.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2.3.3.2 纳米颗粒的表征
        2.3.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2.3.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2.3.3.5 载药体系吸收传导性能研究
        2.3.4 结论
    2.4 多巴胺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4.1.1 材料与试剂
        2.4.1.2 仪器与设备
        2.4.2 实验操作
        2.4.2.1 MSN的合成
        2.4.2.2 PDA修饰MSN的制备
        2.4.2.3 铜离子键合多巴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4.2.4 荧光标记功能化的纳米颗粒的合成
        2.4.2.5 多巴胺和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2.4.2.6 载药量测定
        2.4.2.7 体外释放性能测定
        2.4.2.8 杀菌活性测定
        2.4.2.9 靶标作物界面的接触角测定
        2.4.2.10 菌丝体对载药纳米颗粒的吸收测定
        2.4.3 结果与讨论
        2.4.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2.4.3.2 纳米颗粒表征
        2.4.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2.4.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2.4.3.5 载药体系接触角研究
        2.4.3.6 传输性能研究
        2.4.4 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温度和p H双重敏感壳聚糖微囊载药体系的构建及释放性能
        3.2.1 材料和方法
        3.2.1.1 材料和试剂
        3.2.1.2 仪器和设备
        3.2.2 实验操作
        3.2.2.1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3.2.2.2 载药微囊的制备
        3.2.2.3 载药微囊的表征
        3.2.2.4 载药微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3.2.2.5 环境响应型释放性能测定
        3.2.2.6 载药微囊的光稳定性测定
        3.2.2.7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测定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改性壳聚糖的表征
        3.2.3.2 载药微囊的表征
        3.2.3.3 载药微囊配方优化结果
        3.2.3.4 载药微囊环境响应性缓释性能研究
        3.2.3.5 载药微囊光稳定性研究
        3.2.3.6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研究
        3.2.4 结论
    3.3 协同增效锰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3.3.1 实验材料
        3.3.1.1 材料与试剂
        3.3.1.2 仪器与设备
        3.3.2 实验操作
        3.3.2.1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
        3.3.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3.3.2.3 正交实验设计
        3.3.2.4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3.3.2.5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
        3.3.2.6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3.3.2.7 水凝胶释放性能测定
        3.3.2.8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3.3.2.9 丙硫菌唑凝胶颗粒在小麦植株中的剂量分布规律
        3.3.2.10 样品准备
        3.3.3 结果与讨论
        3.3.3.1 水凝胶的制备
        3.3.3.2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3.3.3.3 不同条件对水凝胶微球成型的影响
        3.3.3.4 单因素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3.3.3.5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3.3.3.6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3.3.3.7 水凝胶释放性能研究
        3.3.3.8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3.3.3.9 丙硫菌唑在植物体内的剂量分布情况研究
        3.3.3.10 水凝胶营养功能研究
        3.3.4 结论
    3.4 农药作为凝胶因子的壳聚糖基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3.4.1 材料与方法
        3.4.1.1 材料与试剂
        3.4.1.2 仪器与设备
        3.4.2 实验操作
        3.4.2.1 水凝胶制备
        3.4.2.2 水凝胶表征
        3.4.2.3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设计
        3.4.2.4 水凝胶载药稳定性测定
        3.4.2.5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3.4.2.6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3.4.2.7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测定
        3.4.2.8 水凝胶土壤淋溶性能测定
        3.4.2.9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测定
        3.4.2.10 水凝胶的接触角测定
        3.4.2.11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3.4.3 结果与讨论
        3.4.3.1 水凝胶的表征
        3.4.3.2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制备影响因素
        3.4.3.3 水凝胶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测定
        3.4.3.4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3.4.3.5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3.4.3.6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研究
        3.4.3.7 水凝胶在土壤淋溶性能研究
        3.4.3.8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研究
        3.4.3.9 水凝胶的接触角研究
        3.4.3.10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3.4.4 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创新点
    4.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金属有机骨架改性的聚芳醚砜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引言
    1.1 膜分离技术
        1.1.1 分离膜的定义和分类
        1.1.2 分离膜的发展和最新现状
    1.2 超滤膜技术简介
        1.2.1 超滤膜的材料分类
        1.2.2 超滤膜的制备
    1.3 超滤膜的改性
        1.3.1 共混改性
        1.3.2 本体改性
        1.3.3 表面改性
    1.4 聚芳醚砜材料
    1.5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1.6 碳量子点简介
    1.7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所用仪器及测试方法
        2.2.1 X射线衍射(XRD)
        2.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2.3 热失重分析(TGA)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2.5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2.2.6 核磁共振能谱(NMR)
        2.2.7 接触角测试(CA)
        2.2.8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TEM)
        2.2.9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FESEM)
        2.2.10 孔隙率(ε)及平均孔径(r_m)的测定
    2.3 超滤循环实验
第3章 聚醚砜/碳量子点接枝金属有机骨架的复合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纳米粒子的合成与制备
        3.2.1 UiO-66-NH_2的合成
        3.2.2 碳量子点的制备
        3.2.3 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3.3 超滤膜的制备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纳米粒子的表征
        3.4.2 超滤膜的性能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磺化聚醚砜/聚乙烯亚胺包覆金属有机骨架复合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纳米粒子的合成与制备
        4.2.1 UiO-66 的合成
        4.2.2 聚乙烯亚胺修饰的金属有机骨架的制备
    4.3 磺化聚醚砜的制备
    4.4 超滤膜的制备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纳米粒子的表征
        4.5.2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4.5.3 超滤膜的性能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换热器导热自清洁抗冲蚀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换热器的腐蚀机制及防腐技术
        1.1.1 换热器的腐蚀机制及危害
        1.1.2 换热器的防腐技术
    1.2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
        1.2.1 导热高分子材料导热机理和导热模型
        1.2.2 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1.2.3 填料的性能对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1.3 自清洁表面的构建
    1.4 涂层的抗冲刷性能研究进展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疏水Epoxy/Al_2O_3导热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2 实验步骤及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填料性能的表征
        2.2.2 填料含量的确定
        2.2.3 不同粒径Al_2O_3的Epoxy/Al_2O_3复合涂层的导热性能
        2.2.4 不同粒径Al_2O_3的Epoxy/Al_2O_3复合涂层的导热性能
        2.2.5 不同粒径Al_2O_3的Epoxy/Al_2O_3复合涂层的导热性能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疏水Epoxy/Al_2O_3导热复合涂层导热机理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 实验步骤及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Epoxy/Al_2O_3复合材料表面形貌表征
        3.2.2 Epoxy/Al_2O_3复合材料表面形貌表征
        3.2.3 不同粒径Al_2O_3的Epoxy/Al_2O_3复合涂层的流变性能
        3.2.4 环氧树脂润湿Al_2O_3的行为对导热性能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poxy/graphite导热抗冲刷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2 实验步骤及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Epoxy/graphite导热复合涂层的性能研究
        4.2.2 La_2O_3对Epoxy/graphite导热抗磨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
        4.2.3 La_2O_3@graphite对 Epoxy导热抗磨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密胺海绵基碳泡沫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吸波原理及分类
        1.2.1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吸波原理
        1.2.2 电介质型电磁波吸收材料
        1.2.3 磁介质型电磁波吸收材料
        1.2.4 电阻型电磁波吸收材料
    1.3 碳基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现状
        1.3.1 一维碳基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现状
        1.3.2 二维碳基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现状
        1.3.3 三维碳基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现状
    1.4 密胺海绵基碳泡沫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测试方法
    2.1 实验药品及设备
        2.1.1 实验化学试剂
        2.1.2 实验仪器及生产厂家
    2.2 材料表征及电磁波吸收性能测试
        2.2.1 X射线衍射分析仪
        2.2.2 拉曼光谱分析仪
        2.2.3 场发射扫描电镜
        2.2.4 高分辨透射电镜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
        2.2.6 振动样品磁强计
        2.2.7 矢量网络分析仪
        2.2.8 热重分析仪
第3章 CuNi纳米粒子负载碳泡沫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1T/2H MoS_2纳米片负载碳泡沫的制备及其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NiCo_2O_4纳米针负载碳泡沫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过程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ZIF-67衍生Co_3O_4纳米片负载碳泡沫的制备及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实验过程
    6.3 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聚苯胺纳米锥负载碳泡沫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原料
        7.2.2 实验过程
    7.3 结果与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电荷俘获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有机电子学概述
        1.1.2 有机信息存储
    1.2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
        1.2.1 浮栅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
        1.2.2 聚合物驻极体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
        1.2.3 铁电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
    1.3 面临的主要问题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的结构、原理、材料及制备工艺
    2.1 引言
    2.2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2.3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的器件结构
    2.4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参数
        2.4.1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的场效应特性参数
        2.4.2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2.4.3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的存储特性参数
    2.5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的材料及制备工艺
        2.5.1 衬底材料
        2.5.2 活性层有机半导体材料
        2.5.3 绝缘介质材料
        2.5.4 电极材料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晶硅浮栅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
    3.1 引言
    3.2 器件结构设计及制备过程
        3.2.1 器件结构设计
        3.2.2 制备过程
    3.3 器件各功能层AFM表征
    3.4 器件特性及存储机理研究
        3.4.1 场效应特性
        3.4.2 存储特性及机理研究
        3.4.3 隧穿层厚度对操作电压和存储窗口的影响
        3.4.4 隧穿层厚度对保持特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量子点修饰多晶硅的双浮栅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
    4.1 引言
    4.2 器件结构设计及制备过程
        4.2.1 器件结构设计
        4.2.2 碳量子点合成
        4.2.3 器件制备过程
    4.3 表征
        4.3.1 碳量子点TEM和XPS表征
        4.3.2 碳量子点在多晶硅表面分布的AFM表征
        4.3.3 隧穿层和有源层的AFM表征
    4.4 器件特性及存储机理研究
        4.4.1 场效应特性
        4.4.2 存储特性
        4.4.3 碳量子点增大器件存储窗口的作用机理
        4.4.4 操作电压作用时长对存储窗口的影响
        4.4.5 保持特性
        4.4.6 抗疲劳特性
        4.4.7 多值存储特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QDs/PVP复合纳米结构俘获层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
    5.1 引言
    5.2 器件结构设计及制备过程
        5.2.1 存储器件结构设计
        5.2.2 CQDs/PVP复合纳米层电容结构设计
        5.2.3 制备过程
    5.3 CQDs/PVP复合纳米层的AFM表征
    5.4 器件特性及存储机理研究
        5.4.1 场效应特性
        5.4.2 碳量子点掺杂浓度对器件存储特性的影响
        5.4.3 单一PVP电荷俘获层器件的存储机理
        5.4.4 CQDs/PVP复合纳米结构提高器件存储性能的作用机理
        5.4.5 PVP层中掺杂碳量子点浓度过大引起器件性能衰退的机理研究
        5.4.6 保持特性
    5.5 大气环境对存储特性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实验仪器与设备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配位亲和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制备及对生物活性成分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样品前处理简介
        1.1.1 样品前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1.1.2 样品前处理的要求
        1.1.3 常见样品前处理方法
    1.2 固相萃取技术简介
        1.2.1 固相萃取技术概述
        1.2.2 固相萃取原理及过程
        1.2.3 固相萃取吸附剂的作用机理
        1.2.4 固相萃取吸附剂的种类及应用
    1.3 生物活性成分
        1.3.1 生物活性成分简介
        1.3.2 生物活性成分分类
        1.3.3 生物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L-赖氨酸亲和中空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样品中胆红素的分离富集应用
    2.1 前言
    2.2 材料与实验
        2.2.1 试剂及仪器
        2.2.2 色谱分离条件
        2.2.3 材料的合成
        2.2.4 吸附试验
        2.2.5 标准样品制备
        2.2.6 从动物肝脏样本中富集胆红素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PDA@L-lys吸附剂的表征
        2.3.2 吸附过程优化
        2.3.3 吸附动力学和静态吸附过程
        2.3.4 选择吸附实验和竞争吸附实验
        2.3.5 可重复利用性实验
    2.4 方法学评价
    2.5 实际样品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没食子酸亲和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中药材中木犀草素的分离富集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色谱分析方法
        3.2.3 没食子酸亲和印迹吸附剂的制备
        3.2.4 印迹条件与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3.2.5 平衡与吸附动力学实验
        3.2.6 选择性吸附实验和竞争吸附试验
        3.2.7 实际样品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G-MIP吸附剂的表征
        3.3.2 印迹条件的优化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3.3.4 吸附平衡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
        3.3.5 选择性吸附试验和竞争吸附试验
        3.3.6 吸附剂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
    3.4 方法评价
    3.5 实际样品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硼酸-金属双亲和分子印迹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样品中卵清蛋白的分离富集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硼酸-金属双亲和分子印迹吸附剂的制备
        4.2.3 印迹条件与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4.2.4 平衡与吸附动力学实验
        4.2.5 选择性吸附实验
        4.2.6 实际样品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MIPs吸附剂的表征
        4.3.2 印迹条件的优化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4.3.4 吸附平衡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
        4.3.5 选择性吸附试验
        4.3.6 吸附剂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
    4.4 方法评价
    4.5 蛋白活性分析
    4.6 实际样品分析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聚芳醚砜/羟基磷灰石纳米管复合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膜分离技术
        1.2.1 分离膜的定义
        1.2.2 分离膜的发展历程
    1.3 超滤分离技术
        1.3.1 超滤技术简介
        1.3.2 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1.3.3 超滤膜的主要性能
    1.4 聚芳醚砜材料简介
    1.5 超滤膜的改性研究现状
        1.5.1 聚合物本体改性法
        1.5.2 共混改性法
        1.5.3 表面修饰法
    1.6 本论文设计思想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2.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2.2.2 核磁共振波谱测试(NMR)
        2.2.3 热失重分析(TGA)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2.2.6 粉末X射线衍射(XRD)
        2.2.7 比表面积分析(BET)
        2.2.8 接触角测试(CA)
        2.2.9 扫面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2.2.10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AFM)
        2.2.11 紫外可见光谱测试(UV-vis)
        2.2.12 超滤膜孔隙率、整体平均孔径的测定
        2.2.13 分子量截留(MWCO)和孔径分布测定
    2.3 超滤循环实验
第三章 聚醚砜/牛磺酸接枝聚多巴胺包覆羟基磷灰石纳米管复合超滤膜的制备
    3.1 引言
    3.2 合成与制备
        3.2.1 羟基磷灰石纳米管的合成
        3.2.2 PDA修饰羟基磷灰石纳米管的制备
        3.2.3 牛磺酸二次接枝修饰羟基磷灰石纳米管的制备
        3.2.4 PES/HANTs-DA-TA复合超滤膜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羟基磷灰石纳米管的表征
        3.3.2 PES/HANTs-DA-TA复合超滤膜的表征
        3.3.3 PES/HANTs-DA-TA复合超滤膜的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醚砜/海藻酸钠修饰羟基磷灰石纳米管复合超滤膜的制备
    4.1 引言
    4.2 合成与制备
        4.2.1 海藻酸钠修饰羟基磷灰石纳米管的制备
        4.2.2 PES/HANTs-SA复合超滤膜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ANTs-SA的表征
        4.3.2 PES/HANTs-SA复合超滤膜的表征
        4.3.3 PES/HANTs-SA复合超滤膜的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含羧基聚芳醚砜/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修饰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管复合超滤膜的制备
    5.1 引言
    5.2 合成与制备
        5.2.1 含羧基聚芳醚砜的合成
        5.2.2 PDA/PEI共沉积修饰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管的制备
        5.2.3 PSF-COOH-30%/HANTs@PDA/PEI复合超滤膜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含羧基聚芳醚砜(PSF-COOH-30%)的化学结构
        5.3.2 HANTs@PDA/PEI的表征
        5.3.3 PSF-COOH-30%/HANTs@PDA/PEI复合超滤膜的表征
        5.3.4 PSF-COOH-30%/HANTs@PDA/PEI复合超滤膜的性能研究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含两性离子聚芳醚砜/两性离子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管复合超滤膜的制备
    6.1 引言
    6.2 合成与制备
        6.2.1 含叔胺基团的聚芳醚砜(PSF-TA-30%)的合成
        6.2.2 两性离子聚乙烯亚胺(ZPEI)的合成
        6.2.3 两性离子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管的制备
        6.2.4 复合膜的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含叔胺基团的聚芳醚砜(PSF-TA-30%)的化学结构
        6.3.2 HANTs@TA-ZPEI的表征
        6.3.3 复合超滤膜的表征
        6.3.4 复合超滤膜的性能研究
    6.4 本章小节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碳及碳基金属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碳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1.1 生物质制备碳材料研究进展
        1.1.2 热解离子液体法制备碳材料研究进展
        1.1.3 热解合成的聚合物制备碳材料研究进展
        1.1.4 热解MOF/COF制备碳材料研究进展
    1.2 超小合金团簇制备的研究进展
        1.2.1 聚合物/树状大分子包裹-液相还原法
        1.2.2 直接热解金属簇前驱体法
        1.2.3 强静电吸附作用
        1.2.4 表面无机金属化学法
    1.3 超小合金团簇的应用进展
        1.3.1 电催化
        1.3.2 工业催化
        1.3.3 生物质转化
        1.3.4 其他反应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2章 过渡金属催化碳化有机小分子制备多孔碳材料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碳材料的合成
        2.2.2 仪器和设备表征
        2.2.3 催化乙苯氧化反应
        2.2.4 催化硝基苯氢化反应
        2.2.5 电催化HER测试
        2.2.6 电催化ORR测试
    2.3 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2.4 碳材料在异相催化中的应用
        2.4.1 乙苯选择性氧化
        2.4.2 硝基苯氢化反应
    2.5 碳材料在电催化中的应用
        2.5.1 酸性条件下HER/ORR性能
        2.5.2 碱性条件下HER性能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硫限域合成碳载合金纳米团簇催化剂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催化剂制备
        3.2.2 催化对氯硝基苯选择性加氢
    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3.1 制备和表征超小Pt-Co合金团簇材料
        3.3.2 探究小尺寸合金纳米团簇形成的机理
        3.3.3 超小合金纳米团簇库普适性制备
        3.3.4 超小合金纳米团簇的催化应用
        3.3.5 高温丙烷无氧脱氢催化
        3.3.6 N-杂环的氧化脱氢反应
    3.4 硫碳的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碳载小尺寸PtNb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水热反应催化性能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Pt-Nb合金催化剂的合成
        4.2.2 催化LA氢化
        4.2.3 催化WGS反应
    4.3 Pt-Nb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4.4 水热催化反应
        4.4.1 催化LA加氢形成GVL
        4.4.2 催化WGS反应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5.2.1 论文创新
        5.2.2 论文不足
    5.3 论文展望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10)二维Ti3C2Tx基复合材料的改性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二维MXene材料
        1.2.1 Ti_3C_2T_x的合成方法
        1.2.2 Ti_3C_2T_x的结构与性质
    1.3 Ti_3C_2T_x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1.3.1 Ti_3C_2T_x的储能机理
        1.3.2 Ti_3C_2T_x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1.3.3 Ti_3C_2T_x基超级电容器器件研究现状
    1.4 Ti_3C_2T_x基超级电容器存在的问题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 实验部分
    2.1 研究方案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Ti_3C_2T_x@PDA的制备
        2.3.2 Ti_3C_2T_x@CNTs的制备
        2.3.3 Ti_3C_2T_x@MnO_2的制备
        2.3.4 Ti_3C_2T_x@δ-MnO_2的制备
        2.3.5 Ti_3C_2T_x-CNTs浆料的制备
    2.4 材料表征方法
    2.5 电极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2.5.1 工作电极制备
        2.5.2 电化学性能测试
3 原位聚合PDA改性Ti_3C_2T_x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Ti_3C_2T_x@PDA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3.3 PDA对Ti_3C_2T_x的表面修饰作用
    3.4 Ti_3C_2T_x@PDA电极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3.5 本章小结
4 原位生长CNTs改性Ti_3C_2T_x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Ti_3C_2T_x@CNTs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4.3 Ti_3C_2T_x@CNTs电极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4.4 Ti_3C_2T_x@CNTs//Ti_3C_2T_x@CNTs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的性能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形貌MnO_2改性Ti_3C_2T_x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Ti_3C_2T_x@MnO_2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5.3 不同形貌MnO_2的生长机理
    5.4 Ti_3C_2T_x@MnO_2电极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5.5 本章小结
6 纳米片状MnO_2改性Ti_3C_2T_x及其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Ti_3C_2T_x@δ-MnO_2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6.3 Ti_3C_2T_x@δ-MnO_2电极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6.4 Ti_3C_2T_x@δ-MnO_2/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的性能
    6.5 本章小结
7 高活性质量负载Ti_3C_2T_x-CNTs电极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Ti_3C_2Tx-CNTs电极的表征及超级电容器性能
    7.3 MnO_2-CNTs电极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7.4 Ti_3C_2T_x-CNTs//MnO_2-CNTs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的性能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四、聚合物包覆的亲水性碳黑纳米粒子(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核壳型镧系掺杂氟化钠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喷墨打印[D]. 龚果.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1)
  • [2]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D]. 许春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金属有机骨架改性的聚芳醚砜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冯瀚. 吉林大学, 2021(01)
  • [4]换热器导热自清洁抗冲蚀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刘艳宏. 山西大学, 2021(12)
  • [5]密胺海绵基碳泡沫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的研究[D]. 吕龙飞. 山东大学, 2021(11)
  • [6]电荷俘获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的研究[D]. 张文婷. 兰州大学, 2021(09)
  • [7]配位亲和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制备及对生物活性成分的分析[D]. 佟育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8]聚芳醚砜/羟基磷灰石纳米管复合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穆勇峰. 吉林大学, 2021(01)
  • [9]碳及碳基金属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D]. 许实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10]二维Ti3C2Tx基复合材料的改性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D]. 李学林.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聚合物包覆的亲水性炭黑纳米颗粒(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