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温暖之家”(论文文献综述)
杨攸[1](2021)在《甘孜藏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手机成瘾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文中提出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子产业的推陈出新。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为主导产业的时代,手机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帮助人们获取信息,从而成为最便捷的信息载体之一。但是,随着人们广泛地使用手机,手机成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高中生群体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此类现象。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自尊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为研究工具,探究高中生的自尊与自我控制在父母教养方式下与手机成瘾之关系:(1)在人口学变量上,手机成瘾与各维度差异明显:从年级上看,高二手机成瘾情况最甚,其次依次为高三,高一;从性别上看,低效性维度存在显着差异,即男生的平均值低于女生;从户口所在地上看,戒断性维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农村的平均值低于城市。(2)在人口学变量上,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存在显着差异:在年级上,高一年级在父亲/母亲情感温暖上的得分高于高二;城市学生在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上的得分均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在母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上的得分皆高于非独生子女;住校生在父亲情感温暖上的得分显着高于不住校的学生。(3)在人口学变量上,自我控制及各维度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年级自我控制差异显着,高一大于高二;农村学生在自我控制和冲动控制、健康习惯、节制娱乐上的得分高于城市学生;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控制和冲动控制、节制娱乐上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住校生在节制娱乐上的得分高于不住校的学生。(4)自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5)父母教养方式、自尊、自我控制和手机成瘾之间紧密关联:手机成瘾与自尊、自我控制显着负相关,与父亲/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母亲拒绝显着正相关;自尊与父亲/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母亲拒绝明显负相关,与自我控制、父亲/母亲情感温暖明显正相关;自我控制与父亲情感温暖明显正相关,与父亲/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母亲拒绝明显负相关。(6)自我控制在父/母过度保护、父/母拒绝和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均显着,且自尊调节了父亲过度保护和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
赵晓达[2](2021)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来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与进步。党和国家领导人连续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弘扬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发展中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志愿精神是志愿者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凝聚,体现了一种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引领着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志愿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培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志愿服务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追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起步较晚,方兴未艾。志愿精神来源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人们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形成了高尚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墨家、道家、佛家思想中都蕴含着志愿精神,这也是志愿精神能够在中国生成和弘扬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理论也为志愿精神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西方文化中,也蕴含着志愿精神。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精神、西方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公益思想、近代资产阶级的利他思想以及西方现当代思想家的公益理念,都体现着志愿精神。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不断深入发展,志愿精神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精神的重要内涵。志愿精神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导向、凝聚、激励、调节、人文教育等功能。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展现的志愿精神不仅具有志愿精神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进步性、示范性、时代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因此,对当代大学进行志愿精神培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志愿精神的形成体现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实践基础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志愿精神是人们在主观向善愿望的感召下,在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的前提下,长期从事慈善的志愿服务行为,不断升华个人思想品德,最终形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它的形成是由主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氛围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社会客观因素,主体的自由意志和精神境界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外因要想通过内因起作用,必须借助于实践。志愿精神是在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并积淀下来的。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性生产,若要将二者沟通起来,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志愿服务活动是依托生命实践的,它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但最终需要在实践中达成一致。志愿精神是人对待生命世界的一种态度,虽然从表面来看,它是人主观上的道德体认,但如若没有志愿活动的实践,也就没有生命世界的精神性生产。因此,志愿服务实践就是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因素统一的基础。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对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服务类型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参与大型活动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多。但通过梳理总结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资料,发现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水平还不够高,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深,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机制也不够完善。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的客观因素。首先,部分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内涵认识不足、参与志愿服务动机比较功利,对志愿精神的认知滞后于实践,在践行志愿精神时服务水平也不高,这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观因素。其次,在家庭中,家长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溺爱养成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少家庭志愿精神的传承。再次,在学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志愿精神相关内容,教育工作者本身对志愿精神不够了解,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各项机制不健全。最后,在社会上,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公益精神的冲击,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资金短缺,社会传统公德的缺失,这些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客观因素。只有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效果的主客观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路径主要是高校的教育引导,家庭、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以及学生的自我培育。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高校应当发挥其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各项机制,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庭、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充足的保障。大学生作为践行志愿精神的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应当强化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从知、情、信、意、行五方面着手,真正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确保我国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志愿服务实践是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认识源于实践。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中。通过抗击疫情、服务大型活动等大型事件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支教、社区服务等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通过关爱、帮助服务对象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通过克服志愿服务中的艰难险阻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大学生只有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才能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与认识,才能形成真正的志愿精神。
刘媛媛[3](2021)在《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 ——自尊和共情的链式中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和共情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选取黑龙江省及江苏省某三所高中共650名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版》《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利他行为自陈问卷》施测,得出如下结论:1.父母教养方式在高中生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女生经历了更多的信任鼓励型和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男生经历了更多的专制型、忽视型和溺爱型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是否离异上存在显着差异,父母未离异的高中生经历了更多的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更少的忽视型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在学业成就上存在显着差异,学优生经历了更多的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学困生经历了更多的忽视型教养方式。2.自尊水平在学业成就上存在显着差异,从学优生到学困生自尊水平依次递减。3.共情能力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女生共情能力更强;共情能力在独生与否上存在显着差异,非独生的高中生共情能力更强;共情能力在班干部与否上存在显着差异,班干部共情能力更强。4.利他行为在班干部与否上存在显着差异,班干部利他行为更多。5.相关分析表明,信任鼓励型和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均与自尊、共情能力以及利他行为显着正相关;溺爱型和忽视型父母教养方式均与自尊、利他行为显着负相关;专制型教养方式与自尊水平显着负相关;自尊与共情能力及利他行为均显着正相关;共情能力与利他行为显着正相关。6.结构方程表明:信任鼓励型、情感温暖型、溺爱型及忽视型教养方式分别通过三条路径影响高中生的利他行为:一是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共情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自尊和共情的链式中介作用。
孟晓清[4](2021)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青春期孩子身心发进展到了关键期,自我意识一步发展并成熟,在这段时期,父母教养方式会对初中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提高自我接纳和自我和谐水平,作用于人际信任水平的改变。本研究分别探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于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以及内在机制。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自我接纳量表》、《自我和谐量表》以及《人际信任量表》展开调查,研究对象为山西省大同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生,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共发放1200份问卷,回收问卷942份,其中有效问卷882份,回收有效率达到93.6%。本研究调查结果如下:(1)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以及人际信任在性别特征、年级特征、父母文化程度上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父母拒绝对自我接纳、人际信任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对自我和谐有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情感温暖对人际信任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对自我接纳、自我和谐有负向预测作用,父母过度保护对人际信任、自我接纳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对自我和谐具有负向预测作用。(3)自我接纳和自我和谐在父母拒绝与人际信任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着,且存在链式中介作用,路径图为父母拒绝→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际信任;自我接纳和自我和谐在父母情感温暖与人际信任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着,且存在链式中介作用,路径图为父母情感温暖→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际信任;自我接纳和自我和谐在父母过度保护与人际信任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着,且存在链式中介作用,路径图为父母过度保护→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际信任。
李贞慧[5](2021)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文中指出本研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幼儿学习品质及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家长选择教养方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创造性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研究选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选取幼儿家长作为问卷填写对象,幼儿家长及大班幼儿作为访谈对象,共收集问卷1040份、访谈资料13份。使用SPSS20.0及Amos21.0统计软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及科学分析,应用Nvivo11.0执行访谈资料编码处理。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该地区父母教养方式现状良好,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2)儿童学龄段在民主性与放任性教养中存在显着差异,父亲职业在民主性与专制性教养方式上均存在差异性,父亲文化程度与母亲职业在专制性教养方式中存在显着差异,母亲学历与家庭结构在溺爱性教养方式上存在显着差异。家长职业、学历在儿童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着差异。儿童学龄段、家庭结构、家长职业与学历在幼儿学习品质上存在显着差异。(3)除溺爱性教养外,其他三种教养方式均与幼儿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关性。幼儿学习品质与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相关性。(4)除溺爱性、放任性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及其各维度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外,其余两种教养方式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关系。民主性、专制性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呈显着正向预测作用,放任性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呈显着负向预测作用。幼儿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品质及各维度均存在显着正向线性影响关系。(5)自我效能感在民主性教养方式、放任性教养方式、专制性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6)认知发展、情感态度、技能水平3大范畴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关系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大范畴各自具有不同的构成维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理清父母教养方式、幼儿学习品质、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提出父母优化教养方式,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幼儿教师协助家长,科学地促进幼儿发展;社区统筹多方力量,推动幼儿教育的进步三个针对性可操作策略。
叶冬娇[6](2021)在《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亲子依恋、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使用《中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心理弹性问卷》《亲子依恋问卷》对639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高中生手机依赖整体得分较低,突显性维度得分较高,手机依赖检出率为12.1%。女生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得分显着高于男生;学困生手机依赖得分显着高于其他学生;单亲家庭的高中生在戒断性、强迫性维度及手机依赖总分上得分显着高于非单亲家庭;日均使用手机时间越长手机依赖越严重。2.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发现,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均分最高。年级上差异主要表现为高三学生在信任鼓励型、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得分较高;学业成绩方面,学困生在消极型教养方式上的得分显着高于其他学生;居住地为农村的学生在溺爱型、忽视型教养方式上得分显着高于城镇学生;忽视型教养方式在母亲教育程度上存在差异。3.高中生亲子依恋水平总体较高。高二年级亲子依恋得分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年级;在学业成绩上,学困生在亲子依恋不同维度及总分上得分显着高于其他学生;单亲家庭的亲子依恋得分显着低于非单亲家庭;亲子依恋质量越低日均使用手机时间越长。4.高中生心理弹性在性别上差异显着,男生在情绪控制维度显着高于女生,女生在人际协助维度显着高于男生;积极认知维度上,高三年级显着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学业成绩与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分呈显着的正相关;高中生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在父亲教育程度上存在差异。5.相关分析表明,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教养方式与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呈显着的负相关,与手机依赖呈显着的正相关;信任鼓励型、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与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呈显着的正相关,与手机依赖呈显着的负相关。6.专制型、信任鼓励型、情感温暖型、溺爱型教养方式对手机依赖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亲子依恋和心理弹性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忽视型教养可以通过亲子依恋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进行预测。
赵彤[7](2021)在《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职业价值观影响及相关模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研究一采用访谈法探究五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影响因素。研究二以774名大学生为被试,探究家庭教养方式、核心自我评价、心理资本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研究采用分层取样和方便取样的方式,从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发放问卷,建立家庭教养方式—核心自我评价—职业价值观的中介模型。心理资本调节家庭教养方式对职业价值观的关系。所得结论如下:(1)家庭教养方式、核心自我评价、心理资本、职业价值观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显着。(2)父母亲拒绝与保健、发展、核心自我评价、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显着负向相关;父母情感温暖与之正相关。父母过度保护与核心自我评价、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显着负向相关。(3)核心自我评价和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显着正向相关。(4)发展与核心自我评价显着负向相关。职业价值观各维度与心理资本总分、自我效能、乐观、希望显着正向相关。(5)核心自我评价在家庭教养方式、职业价值观二者间发挥中介效应。(6)心理资本在家庭教养方式对职业价值观之间关系中存在调节作用。
纪媛[8](2021)在《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及实施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时代,作为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大学生,承载着众多压力与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提出要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带动其开放内心、发现并感受身边与世界的美好。人文关怀教育符合大学生的情感需要及教育发展规律,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黑龙江省H大学的实地调查,试图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前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试图总结和探索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全文共分五章:绪论,主要阐明问题的缘起、研究的目的意义,总结梳理了国内外人文关怀及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研究动态,界定“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教育”“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等概念,确定了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理论依据及独特价值,阐明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理论依据,剖析大学生成长中人文关怀教育的独特价值。第二章为现状调查,了解和展现了黑龙江省H大学的基本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重点了解教师的认知及态度、学生的认知、需求及满意度、教育方式方法等当前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实施情况。第三章,阐述了当前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开展中教育理念重视形式,轻视实效;教育内容“一刀切”,缺乏课程、过于理论化,脱离学生实际探索学生喜好及忽视学生心理诉求;教育方式方法忽视大学生主体意识、过于刻板,例行公事、情感素质及隐性教育相对弱化;教育实施存在缺乏制度支持与专业队伍,家长不重视、学生配合度低等问题,并将问题的原因归结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学生本身等四个方面。第四章,从人文关怀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国家与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形成教育合力等层面入手,试图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与策略。本研究认为,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使其感受温暖的力量与美好。只有在国家、社会、学校及教师、家长与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才能以全新面貌积极推动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实践。
徐慧雯[9](2021)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升级以及大规模的市场需求,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在当代,手机确实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也为现代人严重的手机依赖问题提供了温床。而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青少年而言,由于他们还不够成熟,自控性还有待提高,手机就成为他们无法完全掌控的一样工具。根据初中生半依赖半成熟的特点,研究引入了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心理韧性三种变量,旨在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在手机依赖层面上的影响以及研究一般自我效能和心理韧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蒋奖、鲁峥嵘(2010)修订过的《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文版》(s-EMBU),张建新,王才康等(2001)修订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于肖楠和张建新(2007)翻译修订的《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和熊婕等人编制的《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安徽省六安市、亳州市三所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进行方便性抽样调查,共计650人作为被试,分发问卷,并统一收回。运用SPSS26.0和Amos24.0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偏差检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母亲过度保护教养方式、父亲温暖教养方式、母亲温暖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源地上差异显着,其余变量在不同家庭所在地间平均值无显着差异;父亲拒绝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的乐观维度以及心理韧性在性别上差异显着,其余变量在性别间平均值均无显着差异。(2)父亲拒绝、母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与手机依赖显着正相关,父亲温暖和母亲温暖与手机依赖显着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负向预测手机依赖,两者显着负相关;心理韧性与手机依赖呈现显着负相关。(3)心理韧性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手机依赖变量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4)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在父亲、母亲拒绝的教养方式和手机依赖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在父亲、母亲温暖的教养方式和手机依赖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在父亲、母亲保护的教养方式和手机依赖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李婧姝[10](2021)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及干预》文中提出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带有父母的“印记”,可以说,父母的言谈举止对个体的影响伴随一生。父母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乃至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程度。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关系,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自我认知,是个体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自我和谐作为评判自我认知的重要标准,是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与自己内心感受协调程度的一种反映。基于此,本研究以自我和谐为中介变量,对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以某市三所初中共650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对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和人际关系进行测量,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同时,对干预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并根据干预结果提出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人发展中可行有效的教育实践建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初中生父母情感温暖、父母过度保护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母亲过度保护、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刻板性以及自我和谐总分上差异显着;父母拒绝、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交际与交友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农村地区的学生和城市地区的学生在父母过度保护上存在显着差异;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初中生在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以及人际关系上均存在显着差异。2.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和人际关系之间两两相关。3.自我和谐在父母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起部分中介作用。4.针对提高初中自我和谐所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初中生自我和谐程度,改善初中生人际关系。
二、“大学生温暖之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温暖之家”(论文提纲范文)
(1)甘孜藏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手机成瘾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研究背景 |
2.文献综述 |
2.1 手机成瘾 |
2.1.1 手机成瘾的概念 |
2.1.2 手机成瘾的测量 |
2.1.3 国外对高中生手机成瘾的研究 |
2.1.4 国内对高中生手机成瘾的研究 |
2.2 父母教养方式 |
2.2.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2.2.2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
2.2.3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2.3 自尊 |
2.3.1 自尊的概念 |
2.3.2 自尊的测量 |
2.3.3 自尊的相关研究 |
2.4 自我控制 |
2.4.1 自我控制的概念 |
2.4.2 自我控制的测量 |
2.4.3 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
2.5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自我控制、手机成瘾四者间的关系 |
2.5.1 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的相关研究 |
2.5.2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
2.5.3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间的调节作用 |
2.5.4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控制间的调节作用 |
3.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目的 |
3.4 研究意义 |
3.4.1 理论意义 |
3.4.2 实践意义 |
3.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2.1 人口学变量调查表 |
4.2.2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 |
4.2.3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
4.2.4 自尊量表 |
4.2.5 自我控制量表 |
4.3 研究内容 |
4.4 研究程序 |
5.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共同方法偏差 |
5.2 问卷完成情况 |
5.3 描述性统计及人口学差异 |
5.3.1 描述性分析 |
5.3.2 各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 |
5.3.3 各变量在年级上的差异 |
5.3.4 各变量在户口所在地上的差异 |
5.3.5 各变量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 |
5.3.6 各变量在是否住校上的差异 |
5.4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5.5 有调节的的中介效应分析 |
5.5.1 自尊、自我控制对父亲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的效应分析 |
5.5.2 自尊、自我控制对母亲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的效应分析 |
6.分析与讨论 |
6.1 高中生手机使用及手机成瘾特点分析 |
6.2 高中生自我控制特点分析 |
6.3 高中生自尊特点分析 |
6.4 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分析 |
6.5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自我控制和手机成瘾的相关分析 |
6.6 自我控制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6.7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
7.教育建议 |
8.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 |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
自我控制量表 |
自尊量表 |
致谢 |
(2)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志愿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
(一)志愿服务的涵义与特征 |
(二)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方兴未艾 |
(三)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与社会道德建设 |
二、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的关系 |
(一)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 |
(二)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 |
三、志愿精神的思想来源 |
(一)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 |
(三)西方公益思想的借鉴 |
四、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
(一)志愿精神的内涵 |
(二)志愿精神的特征 |
五、志愿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一)志愿精神的导向功能 |
(二)志愿精神的凝聚功能 |
(三)志愿精神的激励功能 |
(四)志愿精神的调节功能 |
(五)志愿精神的人文教育功能 |
六、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及培育的重要意义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第二章 志愿精神的形成机理 |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与主观因素 |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因素 |
(二)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 |
(三)实践: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础 |
二、志愿精神的形成过程 |
(一)从志愿服务认知到志愿服务行为 |
(二)从志愿服务行为到志愿服务行为习惯 |
(三)从志愿服务行为习惯升华为志愿精神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调查对象分析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的成效 |
(一)践行志愿精神的队伍不断壮大 |
(二)当代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 |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在大型事件中得以体现 |
(五)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逐渐受到重视 |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当代大学生整体志愿精神水平不够高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够深 |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 |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机制不够完善 |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
(二)家庭、高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路径 |
一、高校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主渠道作用 |
(一)提高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 |
(二)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机制 |
(三)营造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良好氛围 |
二、家庭、政府、社会应积极支持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
(一)家庭应充分发挥支持引导作用 |
(二)政府应充分发挥统筹保障功能 |
(三)社会应充分发挥平台功能 |
三、当代大学生注重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与养成 |
(一)当代大学生主动加强对志愿精神理论的学习 |
(二)当代大学生主动增强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 |
(三)当代大学生坚定践行志愿精神的意志 |
(四)当代大学生主动践行志愿精神 |
第五章 志愿服务实践——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 |
一、在大型事件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抗击疫情,培养家国情怀与民族担当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大型活动,培养爱国精神与责任意识 |
二、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支教服务,奉献青春与生命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奉献知识与汗水 |
三、在对志愿服务对象的关爱中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关爱服务对象,培育友爱精神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帮助服务对象,培育互助精神 |
四、在志愿服务的艰难险阻中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困难,培育坚强的品质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危险,培育勇敢的品质 |
结语 |
附录一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访谈问题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 ——自尊和共情的链式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假设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假设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父母教养方式 |
2.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界定 |
2.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基础 |
2.1.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工具 |
2.1.4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
2.2 自尊 |
2.2.1 自尊的概念界定 |
2.2.2 自尊的理论基础 |
2.2.3 自尊的测量工具 |
2.2.4 自尊的影响因素 |
2.3 共情 |
2.3.1 共情的概念界定 |
2.3.2 共情的理论基础 |
2.3.3 共情的测量工具 |
2.4 利他行为 |
2.4.1 利他行为的概念界定 |
2.4.2 利他行为的理论基础 |
2.4.3 利他行为的测量工具 |
2.4.4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
2.5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共情和利他行为四者之间的关系 |
2.5.1 父母教养方式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
2.5.2 自尊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
2.5.3 共情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 |
2.5.4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共情和利他行为的关系 |
第3章 过程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
3.2.2 《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版》 |
3.2.3 《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 |
3.2.4 《利他行为自陈问卷》 |
3.3 研究程序 |
3.3.1 施测程序 |
3.3.2 数据处理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2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4.3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共情及利他行为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
4.3.1 父母教养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3.2 自尊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3.3 共情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3.4 利他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4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共情和利他行为的相关分析 |
4.5 中介效应检验与链式中介模型构建 |
4.5.1 自尊、共情在信任鼓励型教养方式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
4.5.2 自尊、共情在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
4.5.3 自尊、共情在溺爱型教养方式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
4.5.4 自尊、共情在忽视型教养方式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共情及利他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
5.2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共情及利他行为的相关关系讨论 |
5.2.1 父母教养方式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
5.2.2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关系 |
5.2.3 父母教养方式与共情的关系 |
5.2.4 自尊与共情能力的关系 |
5.2.5 共情能力和利他行为的关系 |
5.2.6 自尊和利他行为的关系 |
5.3 自尊和共情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利他行为的中介作用 |
5.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6章 教育实践启示 |
6.1 家庭中,父母注重教养方式 |
6.2 学校内,老师注重教育方式 |
6.3 社会上,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节选)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父母教养方式 |
2.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2.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 |
2.1.3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2.1.4 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划分 |
2.2 人际信任 |
2.2.1 人际信任概念 |
2.2.2 人际信任的测量 |
2.2.3 人际信任的维度 |
2.2.4 人际信任的理论 |
2.3 自我接纳 |
2.3.1 自我接纳的概念 |
2.3.2 自我接纳的相关研究 |
2.4 自我和谐 |
2.4.1 自我和谐的概念 |
2.4.2 自我和谐的理论 |
2.5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
2.5.1 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
2.5.2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人际信任的关系 |
2.5.3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人际信任的关系 |
2.6 当前研究的不足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4.1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 |
3.4.2 人际信任量表(ITS) |
3.4.3 自我接纳量表(SAQ) |
3.4.4 自我和谐量表(SCCS) |
3.5 数据处理 |
4 数据分析 |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描述性统计 |
4.2.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描述性统计 |
4.2.2 初中生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描述性统计 |
4.3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口学变量差异性分析 |
4.3.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性别差异 |
4.3.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年级差异 |
4.3.3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父亲文化程度差异 |
4.3.4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母亲文化程度差异 |
4.4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相关性分析 |
4.4.1 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相关性分析 |
4.4.2 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相关性分析 |
4.5 中介效应检验 |
4.5.1 初中生父亲拒绝、自我接纳、自我和谐对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检验 |
4.5.2 初中生父亲情感温暖、自我接纳、自我和谐对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检验 |
4.5.3 初中生父亲过度保护、自我接纳、自我和谐对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检验 |
4.5.4 初中生母亲拒绝、自我接纳、自我和谐对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检验 |
4.5.5 初中生母亲情感温暖、自我接纳、自我和谐对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检验 |
4.5.6 初中生母亲过度保护、自我接纳、自我和谐对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检验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际信任的现状 |
5.1.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分析及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1.2 初中生自我接纳现状分析及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1.3 初中生自我和谐现状分析及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1.4 初中生人际信任现状分析及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 |
5.2.1 初中生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 |
5.2.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
6 教育启示 |
7 结论 |
8 研究创新点及研究不足 |
8.1 研究创新点 |
8.2 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5)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 研究重难点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理论基础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第3章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的现状分析 |
3.1 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分析 |
3.2 幼儿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 |
3.3 幼儿学习品质现状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间的实证分析 |
4.1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之间的回归分析 |
4.3 幼儿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品质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影响原因的分析 |
5.1 访谈资料质性分析 |
5.2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与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的分析 |
第6章 提升幼儿学习品质的对策建议 |
6.1 以民主性教养方式为主,提升幼儿学习品质 |
6.2 以专制性教养方式为辅,提升幼儿学习品质 |
6.3 提升幼儿自我效能感,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对幼儿学习品质影响的问卷》 |
附录 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亲子依恋、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假设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假设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手机依赖的研究综述 |
2.1.1 手机依赖的概念界定 |
2.1.2 手机依赖的理论解释 |
2.1.3 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 |
2.1.4 手机依赖的测量 |
2.2 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综述 |
2.2.1 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界定 |
2.2.2 家庭教养方式的理论模型 |
2.2.3 家庭教养方式的测量 |
2.3 亲子依恋的研究综述 |
2.3.1 亲子依恋的概念界定 |
2.3.2 亲子依恋的理论模型 |
2.3.3 亲子依恋的测量 |
2.4 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 |
2.4.1 心理弹性的概念界定 |
2.4.2 心理弹性的理论模型 |
2.4.3 心理弹性的测量 |
2.5 家庭教养方式、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
2.5.1 家庭教养方式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
2.5.2 家庭教养方式和亲子依恋的关系研究 |
2.5.3 家庭教养方式和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 |
2.5.4 亲子依恋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
2.5.5 心理弹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
2.5.6 亲子依恋和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 |
3 过程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中学生手机依赖量表》 |
3.2.2 《家庭教养方式量表》 |
3.2.3 《亲子依恋问卷》 |
3.2.4 《心理弹性问卷》(RSCA) |
3.3 数据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2 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和手机依赖的总体情况 |
4.3 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和手机依赖的差异性检验 |
4.3.1 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人口学变量差异性检验 |
4.3.2 高中生亲子依恋人口学变量差异性检验 |
4.3.3 高中生心理弹性人口学变量差异性检验 |
4.3.4 高中生手机依赖人口学变量差异性检验 |
4.4 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分析 |
4.5 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和手机依赖的模型建构 |
4.5.1 专制型教养方式与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和手机依赖的模型建构 |
4.5.2 信任鼓励型教养方式与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和手机依赖的模型建构 |
4.5.3 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与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和手机依赖的模型建构 |
4.5.4 溺爱型教养方式与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和手机依赖的模型建构 |
4.5.5 忽视型教养方式与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和手机依赖的模型建构 |
5 讨论与分析 |
5.1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
5.1.1 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1.2 高中生亲子依恋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1.3 高中生心理弹性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1.4 高中生手机依赖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2 各变量的相关讨论 |
5.2.1 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亲子依恋的关系 |
5.2.2 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
5.2.3 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
5.2.4 高中生亲子依恋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
5.2.5 高中生亲子依恋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
5.2.6 高中生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
5.3 亲子依恋与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
5.4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4.1 创新 |
5.4.2 不足 |
6 建议 |
6.1 家庭方面 |
6.2 学校方面 |
6.3 社会方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职业价值观影响及相关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家庭教养方式概述 |
1.1.1 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 |
1.1.2 家庭教养方式的测量 |
1.2 职业价值观概述 |
1.2.1 职业价值观的概念 |
1.2.2 职业价值观的测量 |
1.3 核心自我评价概述 |
1.3.1 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 |
1.3.2 核心自我评价的测量 |
1.4 心理资本概述 |
1.4.1 心理资本的概念 |
1.4.2 心理资本的测量 |
1.5 家庭教养方式、职业价值观、核心自我评价和心理资本的关系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践意义 |
3 研究一 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过程 |
3.2.1 研究对象 |
3.2.2 资料收集 |
3.2.3 信效度检验 |
3.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3.1 人口学特征 |
3.3.2 家庭教养方式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
3.3.3 核心自我评价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
3.3.4 心理资本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
3.4 讨论 |
4 研究二 家庭教养方式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工具 |
4.3.3 研究程序 |
4.3.4 统计工具及方法 |
4.3.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4 研究结果 |
4.4.1 家庭教养方式、职业价值观、核心自我评价和心理资本的总体特征值 |
4.4.2 家庭教养方式、职业价值观、核心自我评价和心理资本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
4.4.3 家庭教养方式、职业价值观、核心自我评价和心理资本的相关分析 |
4.4.4 家庭教养方式、职业价值观和核心自我评价的回归分析 |
4.4.5 核心自我评价和心理资本的作用分析 |
4.5 讨论 |
4.5.1 家庭教养方式、职业价值观、核心自我评价和心理资本在人口学上的差异 |
4.5.2 家庭教养方式、核心自我评价和职业价值观的相关关系 |
4.5.3 心理资本在家庭教养方式、核心自我评价和职业价值观中的作用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二 调查问卷 |
致谢 |
(8)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及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人文关怀教育 |
(二)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法 |
(三)访谈法 |
第一章 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理论依据及独特价值 |
一、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的人文关怀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的人文关怀思想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思想 |
(四)西方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
二、大学生成长中人文关怀教育的独特价值 |
(一)满足学生成长内心需求 |
(二)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四)营造和谐温暖校园氛围 |
(五)提升教育实施效果 |
(六)培养主体意识 |
第二章 H大学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现状 |
一、调查样本情况 |
二、学校树立人文关怀教育理念 |
(一)营造温馨校园氛围 |
(二)温暖师生内心 |
三、以思政课堂为主要实施途径 |
四、开展多样化人文关怀实践活动 |
五、肯定优质影视资源的人文关怀教育价值 |
六、教师认同人文关怀教育、参与意愿及满意度较高 |
(一)教师对人文关怀概念的认知 |
(二)教师认同度及参与意愿较高 |
(三)教师对人文关怀教育的满意度 |
(四)教师开展人文关怀教育活动的难易度 |
七、大学生具有人文关怀教育的需求与期望 |
(一)大学生对人文关怀教育认知存在差异 |
(二)大学生对人文关怀教育具有需求 |
(三)大学生对学校人文关怀教育存在期待 |
(四)关注优质网络影片资源的教育价值 |
第三章 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一、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教育理念重形式、轻实效 |
(二)教育内容适切性不足 |
(三)教育方式方法忽视情感 |
(四)教育实施缺乏多方配合 |
二、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影响因素 |
(一)社会负面环境诱导冲击 |
(二)学校理念僵化迟滞导致 |
(三)家庭情感关怀忽视引起 |
(四)受学生自身内心封闭影响 |
第四章 有效实施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路径 |
一、更新人文关怀教育理念 |
(一)坚持情感引导理念 |
(二)树立回归生活理念 |
(三)重视自然体会理念 |
二、丰富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内容 |
(一)关注大学生多元情感诉求 |
(二)引导大学生感受生命重量 |
(三)帮助大学生重塑家国情怀 |
三、改进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途径 |
(一)坚持情理结合,注重心理疏导 |
(二)促进师生交流,实现情感对话 |
(三)利用优质影视教育资源 |
(四)关注学生自我内省教育 |
四、形成人文关怀教育合力 |
(一)国家、社会提供支持 |
(二)学校提供相关规章制度保障 |
(三)家庭加强陪伴与家校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父母教养方式 |
1.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1.1.2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
1.1.3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1.2 一般自我效能感 |
1.2.1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1.2.2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1.2.3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
1.3 心理韧性 |
1.3.1 心理韧性的概念 |
1.3.2 心理韧性的测量 |
1.4 手机依赖 |
1.4.1 手机依赖的概念 |
1.4.2 手机依赖的测量 |
1.5 变量间的相关研究 |
1.5.1 父母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
1.5.2 父母教养方式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
1.5.3 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的关系 |
1.5.4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的关系 |
1.5.5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
1.5.6 心理韧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
第二章 问题提出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实践意义 |
2.4 研究创新点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文版 |
3.2.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
3.2.3 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 |
3.2.4 手机成瘾倾向量表 |
3.3 数据记录分析方法 |
3.4 研究假设与模型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2 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特点 |
4.2.1 父母教养方式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
4.2.2 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间的差异 |
4.3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特点 |
4.3.1 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
4.3.2 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
4.4 心理韧性的基本特点 |
4.4.1 初中生心理韧性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
4.4.2 初中生心理韧性在性别上的差异 |
4.5 手机依赖的基本特点 |
4.5.1 初中生手机依赖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
4.5.2 初中生手机依赖在性别上的差异 |
4.6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
4.7 中介效应检验 |
4.7.1 一般自我效能与心理韧性在父亲过度保护与手机依赖间中介分析 |
4.7.2 一般自我效能与心理韧性在父亲拒绝与手机依赖间中介分析 |
4.7.3 一般自我效能与心理韧性在父亲温暖与手机依赖间中介分析 |
4.7.4 一般自我效能与心理韧性在母亲过度保护与手机依赖间中介分析 |
4.7.5 一般自我效能与心理韧性在母亲拒绝与手机依赖间中介分析 |
4.7.6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在母亲温暖与手机依赖间中介作用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和手机依赖的特点 |
5.1.1 父母教养方式的人口学差异 |
5.1.2 中介变量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心理韧性的人口学差异 |
5.1.3 手机依赖的人口学差异 |
5.2 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
5.2.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
5.2.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韧性关系 |
5.2.3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依赖关系 |
5.2.4 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关系 |
5.2.5 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手机依赖关系 |
5.2.6 初中生心理韧性和手机依赖关系 |
5.3 中介作用分析 |
5.3.1 心理韧性对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分析 |
5.3.2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间中介作用分析 |
5.4 教育启示 |
5.4.1 通过家庭教育改善手机依赖 |
5.4.2 学校采取措施改善手机依赖 |
5.4.3 家校合作 |
5.5 研究不足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及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1.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1.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
1.1.3 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 |
1.1.4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
1.2 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
1.2.1 自我和谐的概念 |
1.2.2 自我和谐的理论研究 |
1.2.3 自我和谐的研究现状 |
1.2.4 自我和谐的测量 |
1.3 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
1.3.1 人际关系的概念 |
1.3.2 初中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
1.3.3 人际关系的理论研究 |
1.3.4 人际关系的测量 |
1.4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
1.4.1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
1.4.2 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 |
1.4.3 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 |
1.5 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研究 |
1.5.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
1.5.2 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历程 |
1.5.3 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理论 |
第二章 问题提出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现实意义 |
2.3 研究假设 |
2.4 研究创新 |
第三章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 |
3.2.2 自我和谐量表(SCCS) |
3.2.3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3.3 施测程序 |
3.4 数据处理 |
3.5 各研究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3.5.1 父母教养方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3.5.2 自我和谐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3.5.3 人际关系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3.6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
3.6.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 |
3.6.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
3.6.3 初中生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
3.7 初中生自我和谐在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3.7.1 初中生自我和谐在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与人际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3.7.2 初中生自我和谐在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与人际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3.8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和人际关系基本情况与讨论 |
3.8.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情况与讨论 |
3.8.2 初中生自我和谐的基本情况及讨论 |
3.8.3 初中生人际关系的基本情况及讨论 |
3.8.4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 |
3.8.5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
3.8.6 初中生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
第四章 初中生自我和谐的干预研究 |
4.1 研究过程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目的 |
4.1.3 研究假设 |
4.1.4 研究方案 |
4.2 结果分析 |
4.2.1 干预组、对照组前测差异比较 |
4.2.2 干预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
4.2.3 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
4.2.4 干预组、对照组前后测差值差异比较 |
4.3 干预效果及讨论 |
第五章 总讨论 |
5.1 初中生自我和谐在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的分析与讨论 |
5.2 教育实践建议 |
5.2.1 家庭教育 |
5.2.2 学校教育 |
5.2.3 个人发展 |
5.3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大学生温暖之家”(论文参考文献)
- [1]甘孜藏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手机成瘾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 杨攸.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赵晓达.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 ——自尊和共情的链式中介作用[D]. 刘媛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 孟晓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 李贞慧.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6]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亲子依恋、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D]. 叶冬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职业价值观影响及相关模型分析[D]. 赵彤.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及实施路径研究[D]. 纪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D]. 徐慧雯. 河北大学, 2021(02)
- [10]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及干预[D]. 李婧姝. 河北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