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1](2022)在《中国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诊疗指南(2021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门静脉癌栓(PVTT)发病率高、预后差, 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导致国际上对于肝癌合并PVTT的诊治标准仍未达成共识。因此,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推出了《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并于2018年进行了更新。近年来, 国内外在肝癌合并PVTT的诊治方面新出现了许多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启动了指南的更新, 旨在为我国肝癌合并PVTT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提供最新的指导性建议。
聂乐乐[2](2021)在《TACE与手术切除在治疗肝细胞癌伴Ⅰ/Ⅱ型门静脉癌栓中的临床疗效对比》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其主要的病理学类型,HCC易于侵犯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由此引发肝内播散转移和门静脉高压症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因而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与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对HCC伴PVTT形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治疗方式的不断改进,患者的预后也有所改善。目前临床上对HCC伴PVTT的治疗主要采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手术切除及多学科联合治疗,如何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仍存在分歧,因而有必要总结不同治疗方法对HCC伴PVTT的治疗效果,从而筛选出较好的治疗方法。目的:总结TACE与手术切除在治疗肝细胞癌伴Ⅰ/Ⅱ型门静脉癌栓中的疗效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8年11月确诊为HCC伴Ⅰ/Ⅱ型PVTT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组(40例)和TACE组(40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PVTT分型、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血小板计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情况(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肿瘤数目、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总直径,同时比较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血清TBIL、血清ALB及PT。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根据改良实体肿瘤评价标准(modify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 RECIST)对肝内病灶和癌栓进行疗效评估。所有病人采用门诊、住院和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时间及0.5年、1年、2年、3年生存率,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时间有无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与介入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在血清TBIL、血清ALB及PT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感染性休克、死亡等情况。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17.1个月)长于TACE组(8.5个月),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8.165,P=0.009)。手术组0.5年、1年、2年、3年生存率(77.5%、55.0%、32.5%、15.0%)均高于TACE组(60.0%、27.5%、15.0%、10.0%),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5.031,P=0.024)。手术组生存曲线优于TACE组(x2=4.117,P=0.041)。手术组患者的肿瘤总控制率(82.5%)高于TACE组(65.00%),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4.765,P=0.035)。单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癌栓分型(Ⅰ型/Ⅱ型)、Child-Pugh分级(A/B)、肿瘤数目(单发/多发)、肿瘤最大直径(≤7/>7cm)、AST(≤34/>34 U/L)对患者生存时间存在影响(P<0.05),而性别(男/女)、年龄(≤50岁/>50岁)、HBs Ag(阴性/阳性)、肿瘤总直径(≤9/>9cm)、AFP值(≤400/>400 ng/ml)、血小板计数(≤100/>100×109个/L)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门静脉癌栓分型(Ⅰ型/Ⅱ型)、肿瘤数目(单发/多发)、肿瘤最大直径(≤7/>7cm)是影响HCC合并Ⅰ型/Ⅱ型PVTT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HCC伴Ⅰ/Ⅱ型PVTT的患者,手术切除的疗效优于TACE。门静脉癌栓分型、肿瘤数目、肿瘤最大直径是影响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杨胜利[3](2021)在《125I粒子条联合血管支架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125I粒子条联合门静脉血管支架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疗的1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行经皮穿刺门静脉内125I粒子条联合血管支架植入术。每例患者植入粒子数量10~45粒,粒子活度0.8m Ci/粒,处方剂量100~120Gy。植入血管支架数量1~2枚。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门脉压力改善情况、累计生存率和支架通畅性。结果:17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1例术后并发穿刺道出血,1例支架未开通(门脉开通率94.1%)。门脉支架植入前患者平均门脉压力为(35.0±3.0)cm H2O,支架植入后平均门脉压力为(27.2±5.4)cm H2O,平均下降(7.8±4.3)cm H2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例患者获得随访(3~25个月),2例患者目前存活(其中1人存活时间超过1年,另1人存活时间超过2年),随访患者中13例死亡(肝功能衰竭8例,多发转移1例,肝癌结节破裂出血1例,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3例),其中1例最长存活14月。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43.53±55.56)d(95%CI,134.64~352.43d),中位生存时间为(145±20.61)d(95%CI,104.60~185.40d)。术后90天、180天和360天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15/15)、33.3%(5/15)和20%(3/15)。支架平均通畅时间为(209.93±55.88)d(95%CI,100.42~319.45d)。随访期内有9例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共行24例次)。结论:125I粒子条联合血管支架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安全可行,能降低门脉压力,防止消化道大出血,恢复部分肝脏血流灌注,扩大肝动脉化疗栓塞适应症,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邢昊[4](2020)在《苯甲酰甘氨酸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病因。我国最新癌症数据表明,HC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三位,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其他类型癌症不同的是,HCC显示出强烈的血管侵袭倾向。肿瘤细胞侵入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形成门静脉癌栓,是HCC进展的重要标志。肝切除术是HCC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治疗手段,然而术后出现的肿瘤复发制约了手术的疗效,进一步提高肝切除手术疗效的关键有赖于HCC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代谢物是在代谢过程中发生化学转化的小分子,能够直接反映机体细胞代谢的变化。利用代谢组学研究生物系统中所有的小分子代谢物,可以提供生命系统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动态代谢反应的整体信息。本研究探索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S-MS)技术的代谢组学检测平台在HCC中的应用,寻找并评估特征性代谢分子对HCC术后预后预测价值,进一步就HCC特征性代谢分子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第一部分利用代谢组学检测肝癌组织样本的代谢谱特征,对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术后组织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发现苯甲酰甘氨酸这一特征性差异代谢物,并利用靶向代谢组学对苯甲酰甘氨酸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进行定量验证;研究第二部分评估苯甲酰甘氨酸在HCC术后预后判别上的价值,定量检测术后肝癌组织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分析其含量水平与肿瘤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筛选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并分别构建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实现对HCC术后长期预后的个体化预测;研究第三部分进一步对苯甲酰甘氨酸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探索苯甲酰甘氨酸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影响,并利用公共数据库数据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甘氨酸N乙酰转移酶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索,以期进一步揭示HCC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为寻找预后个体化评估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的第一部分利用UPLS-MS技术平台建立组织样本的代谢谱分析方法,收集50名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样本,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肝癌组织、近端癌旁(距切缘<2cm)、远端癌旁(距切缘≥2cm)及门静脉癌栓组织进行测定。首先,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计算模型的解释率和预测率,并通过内部验证的方法检验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根据代谢物筛选条件筛选出在四种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显着的代谢物,将筛选所得差异代谢物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与公共代谢数据库中的谱图进行比对,从而鉴定出差异代谢物的种类。最后,运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平台在四种组织中定量检测目标代谢物的含量,进一步确认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在HCC中的变化情况。研究的第二部分,首先结合前述苯甲酰甘氨酸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对426名接受了肝切除治疗的HCC患者术后样本进行检测,定量测定肝癌组织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利用X-tile软件探索苯甲酰甘氨酸用于预后判断的最佳界值,并分析苯甲酰甘氨酸含量的高低表达与患者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数据用于模型变量筛选和模型构建,在验证集中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索影响HC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危险因素,将患者组织样本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作为变量纳入至筛选过程中,分别构建预测OS和RF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利用一致性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获益。最后根据列线图预测值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比较分组后患者的预后差异。研究的第三部分,首先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检测苯甲酰甘氨酸在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并探索苯甲酰甘氨酸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在公共数据库以及代谢通路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寻找调控苯甲酰甘氨酸的关键酶。通过TCGA公共数据库探索调控苯甲酰甘氨酸关键酶甘氨酸N乙酰转移酶(Glycine Nacyltransferase,GLYAT)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特征、患者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探索GLYAT在肝癌细胞系中的功能,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并筛选GLYAT过表达和敲减细胞系,采用分子功能学实验方法探索GLYAT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以及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在明确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在体动物模型验证GLYAT对肝癌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结果研究第一部分对50例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四种术后组织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谱测定。建立OPLS-DA模型后,模型解释率R2Y和预测率Q2分别达到0.726和0.708,内部验证显示模型拟合程度好,表明该模型稳定、有效。通过与公共数据库的代谢谱数据相比对,最终共鉴定出17种在肝癌组织、近端癌旁组织、远端癌旁组织及癌栓组织中表达差异显着的代谢物,分属于氨基酸类、嘌呤类、有机酸类、胆汁酸类、弱酸类、酮类、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类。代谢通路分析显示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以下通路: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及亚牛磺酸代谢,嘌呤代谢和苯丙氨酸代谢。本研究进一步将每种差异代谢物在不同组别中的相对含量进行对比后发现,苯甲酰甘氨酸在远端癌旁、近端癌旁、肝癌组织及癌栓组织中的含量逐渐降低。运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平台定量检测苯甲酰甘氨酸的在远端癌旁组织、近端癌旁组织、肝癌组织及癌栓组织中的含量差异,结果显示苯甲酰甘氨酸含量趋势与前述一致。因此,利用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筛选得到苯甲酰甘氨酸,其是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术后组织中的特征性差异代谢物。第二部分研究共纳入了426名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采用靶向代谢组学定量检测切除术后肝癌组织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利用X-tile软件确定了区分苯甲酰甘氨酸高、低表达的最佳界值为0.215 ng/m L。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训练集(N=286)和验证集(N=140),在训练集中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训练集中影响HCC患者手术后OS的因素,结果显示苯甲酰甘氨酸低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术前高AFP水平、最大肿瘤直径、多发肿瘤、大血管侵犯、术中输血;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苯甲酰甘氨酸低表达是影响HCC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Child-Pugh评分、最大肿瘤直径、肿瘤数目、大血管侵犯、切缘≤1公分。将以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得到的OS和RFS相关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变量纳入列线图预测模型,从而实现对1、3、5年OS和RFS生存概率的预测。OS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是0.763和0.795,RFS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是0.750和0.765。利用校准曲线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评价OS和RFS列线图预测模型一致性,结果显示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贴合良好,表明预测模型的一致性理想。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OS和RFS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优于BCLC分期和TNM分期的临床获益。第三部分研究首先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检测肝癌细胞系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结果显示其在肝癌细胞系的表达量低于正常肝细胞系,苯甲酰甘氨酸直接处理肝癌细胞可以抑制其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通过检索代谢网络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显示苯甲酰甘氨酸属于苯丙氨酸代谢通路中的终末产物,其代谢途径单一,由关键酶GLYAT直接调控,苯甲酰甘氨酸水平与GLYAT密切相关。干扰GLYAT后苯甲酰甘氨酸的含量亦降低。基于以上结果,我们推测GLYAT在HCC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TCGA公共数据库探索GLYAT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的GLYAT表达量显着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收集67例HCC患者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同时收集其中11例HCC合并门静脉侵犯患者的门静脉癌栓组织,进一步在肝细胞癌临床样本中验证GLYAT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LYAT在癌旁组织、肝癌组织和门静脉癌栓组织中表达量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GLYAT表达与微卫星灶和微血管侵犯的发生相关,表达量越低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LYAT低表达是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在肝癌细胞系中进行GLYAT表达量的检测,与正常肝细胞相比,肝癌细胞系中的GLYAT表达量降低。过表达GLYAT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侵袭能力,而敲减GLYAT则增加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侵袭能力。体内研究亦证实GLYAT表达水平降低可以促进Huh7细胞的皮下成瘤能力,过表达GLYAT后则抑制皮下成瘤能力。进一步检测EMT相关蛋白,结果显示过表达GLYAT使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而E-cadherin的表达上升。在GLYAT敲减组中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而E-cadherin的表达则降低。机制研究部分检测了过表达和敲减GLYAT后多种经典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GLYAT下调了PI3K、Akt和m TOR的磷酸化水平,进而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活化,而GLYAT的表达下调则激活PI3K/Akt/m TOR通路。加入m TOR激酶抑制剂PP242处理之后则可以逆转GLYAT敲减后肝细胞癌的恶性表型,抑制GLYAT表达下调引起的细胞侵袭和迁移。以上结果提示GLYAT的表达下调通过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肝癌细胞中的EMT过程,进而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本部分研究证实GLYAT可能是一种有效的HCC预后生物标志物和调控HCC进展的关键靶点。研究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UPLS-MS技术检测平台,建立了稳定的HCC患者术后组织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分析方法,鉴定出HCC组织样本中特征性差异代谢分子。运用靶向代谢组学定量检测分析苯甲酰甘氨酸在远端癌旁、近端癌旁、肝癌组织及癌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在上述组织中逐渐降低。第二部分研究基于第一部分所建立的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426名接受肝切除术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苯甲酰甘氨酸定量检测,并确定了苯甲酰甘氨酸用于预后判断的最佳分界值。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了苯甲酰甘氨酸含量是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通过构建整合代谢物苯甲酰甘氨酸含量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HCC术后预后实现精准地个体化预测。本研究第三部分对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GLYAT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研究策略探索了GLYAT在HCC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HCC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分析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变化情况。临床组织样本分析证实GLYAT是一个潜在的HCC预后标志物,GLYAT能够显着抑制HCC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GLYAT的表达下调通过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促进HCC中的EMT过程,提高了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因此,HCC特征性代谢分子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可能具有作为HCC进展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并且可能是未来治疗干预的新途径。
余孝俊,刘子美,赵红川,王国斌,黄帆,吴若林,侯刘进,叶征辉,张兴华,戴清清,耿小平[5](2020)在《巨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文中指出目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简称HCC)门静脉癌栓发生率可达40%~60%,且一旦合并门静脉癌栓往往预示患者预后不佳,本文就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临床特点予以初步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2018年间6例及2016年以前4例共10例经手术切除治疗的巨大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A组),同时对比分析同期10例巨大HCC无门静脉癌栓患者(B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情况、术后重大并发症及死亡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A、B两组患者男女比分别为:9∶1及8∶2,平均年龄52岁及53岁,合并症例数为1例及3例,HBV阳性人数9例(90%)及6例(60%),术前肝功能均Child-Pugh A级(100%),肝硬化比例分别8及6例(80%及60%),最大肿瘤直径平均值分别为13.8 cm及12.6 cm,多发肿瘤病例分别为6例(60%)及2例(20%),术前甲胎蛋白阳性(>20 ng/ml)例数分别为8例(80%)及10例(100%),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14.2天及9.8天;大范围肝切除分别为9例(90%)及5例(50%),术中平均肝门阻断总时间分别为39.7 min及33.0 min,其中第一肝门阻断比例分别为7/10例(70%)及8/10例(80%),术中平均出血量343及435ml;重大并发症发生率为1例(10%)及0例(0%),无术后3月内死亡;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长分别为256及209 min,该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门静脉癌栓分型Ⅰ型1例、Ⅱ型8例、Ⅲa型1例、Ⅳ型0例,其中术前有影像学提示门静脉癌栓者仅5例,其中Ⅱ型4例、Ⅲ型1例。2016年后A、B组病理证实有效微脉管侵犯(MVI)为6/6例及2/6例,差异显着。2016年后A、B组各6例患者中获回访存活病人分别1人(术后存活20个月)及2人(术后存活20个月及50个月)。结论巨大HCC合并Ⅰ型及Ⅱ型门静脉癌栓经仔细评估后行手术治疗仍是安全可行的,术前多发肿瘤可能是巨大HCC合并门静脉癌栓的高危因素之一;MVI是巨大HCC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早期表现。
明思远[6](2020)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行FOLFOX4方案门静脉灌注化疗的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PVTT)术后辅助门静脉灌注FOLFOX4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52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四组:A组,术后行门静脉灌注化疗组,手术切除肿瘤、取栓术后行门静脉灌注化疗;B组,单纯手术组,单纯行手术切除肿瘤、取栓术;C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组,单纯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组,TACE+125I粒子植入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观察术后生存期、术后肿瘤进展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本研究中A组(n=9)术后行门静脉灌注化疗组平均生存期18个月,0.5年、1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73.2%、53.0%;B组(n=12)单纯手术组平均生存期13个月,0.5年、1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37.2%、27.3%;C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组(n=13)平均生存期7个月,0.5年、1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33.8、11.3%、0%、0;D组TACE+125I粒子植入组(n=18)平均生存期11个月,0.5年、1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76.4%、22.4%、0%。A组生存率同其他治疗组比较,预后要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A组、B组、C组和D组平均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13月、6月、2月和4月,A组较B组、C组、D组肿瘤进展时间明显延长,P值均<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各组间的治疗方式(P=0.001)和肿瘤大小(P=0.040)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3.COX多因素分析统计各组间的治疗方式和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因素。4.A组与B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值>0.05,A组、B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C组、D组,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值>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值>0.05,A组、B组住院费用明显多于C组、D组,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间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值>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并发症比较,A组与B组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感染、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胆汁漏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未出现肝功能衰竭严重并发症,两组间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着差异,P值>0.05。A组、C组和D组之间需经门静脉或肝动脉途径灌注化疗药物,化疗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包膜下积液、白细胞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各组间化疗后并发症比较无显着差异,P值>0.05。结论:1、肝癌术后行门静脉化疗组在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生存预后较其他各组有明显的提高。2、术后治疗方式和肿瘤体积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3、肝癌术后行门静脉化疗组及单纯手术组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要大于TACE组和TACE+125I粒子植入组。4、肝癌术后行门静脉化疗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其他各组无显着差异。
颜克松[7](2020)在《TACE联合125I粒子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脉癌栓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电子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筛选与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PVTT患者相关的文献,并检索了相关文献中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两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相关数据资料,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或改良的Jadad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应用Stata 12.0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了12篇文献,共1057例HCC伴PVTT患者。其中,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组(试验组)466例,单纯TACE治疗组(对照组)591例。Meta分析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提高患者的6个月生存率(OR=4.23,95%CI:[3.19,5.62],P<0.001)、1年生存率(OR=4.75,95%CI:[3.49,6.46],P<0.001)、2年生存率(OR=11.12,95%CI:[2.45,50.55],P=0.002)。试验组的PVTT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OR=5.65,95%CI:[3.16,10.11],P=0.002)、肝内肿瘤的ORR(OR=1.73,95%CI:[1.22,2.46],P=0.002)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行TACE治疗的平均次数要多于对照组(WMD=0.52,95%CI:[0.32,0.73],P<0.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09,95%CI:[0.03,0.2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常见不良反应(如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肝功能异常等)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HCC合并PVTT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肝内肿瘤与PVTT的ORR。
张学文[8](2019)在《手术切除与TACE治疗肝细胞癌伴Ⅰ/Ⅱ型门静脉癌栓病人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手术切除与TACE治疗肝细胞癌合并Ⅰ/Ⅱ型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肝胆脾外科和介入科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8例肝细胞癌合并Ⅰ/Ⅱ型门静脉癌栓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外科切除治疗组(n=28)和TACE治疗组(n=30),比较两组长期生存率,并分析病人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外科切除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3.0个月,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7%、54.1%、29.2%、14.6%,TACE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6.4个月,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3.3%、23.3%,13.3%,8.9%(P=0.036<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多个肿瘤(HR:2.578,95%CI[1.365-4.868],P=0.004),AST>34IU/L(HR:2.509,95%CI[1.266-4.972],P=0.008)是影响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肝细胞癌伴Ⅰ/Ⅱ型门静脉癌栓病人,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明显好于TACE治疗,多个肿瘤和AST>34IU/L是病人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吴孟超,程树群,陈敏山,蔡建强,孙居仙,郭荣平,毕新宇[9](2016)在《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共识(2016年版)(讨论稿)》文中指出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排第5位,每年新发的肝癌病例和死亡病例有一半以上发生在中国[1]。我国肿瘤登记地区的最新数据表明,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第2位[2]。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肝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早期肝癌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多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为进展期。目前,肝癌的治疗总体预后仍不理想[3]。
郭荣平,韦玮,徐立,张耀军,赵明,习勉[10](2015)在《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广东专家共识(2015版)》文中指出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第5大常见恶性肿瘤,占肿瘤致死原因的第2位,每年新发肝癌病例和死亡病例一半以上发生在中国[1]。据最新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道结果显示:我国肿瘤登记地区肝癌发病率已居恶性肿瘤第4位,病死率居第2位[2]。过去20年,肝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多数患者诊断肝癌时病情已为进展期,预后不理想[3-4]。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为主,占95%以上。肝癌
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2)TACE与手术切除在治疗肝细胞癌伴Ⅰ/Ⅱ型门静脉癌栓中的临床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及其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HCC诊断标准 |
2.3 PVTT的诊断 |
2.4 TACE治疗方法 |
2.5 手术切除治疗方法 |
2.6 观察指标 |
2.7 随访 |
2.8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
3.2 治疗前后TBIL、ALB及 PT比较结果 |
3.3 治疗情况及并发症情况 |
3.4 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比较 |
3.5 短期疗效评价 |
3.6 预后因素分析 |
3.6.1 影响HCC伴 PVTT患者生存时间的单因素分析 |
3.6.2 多因素分析 |
3.6.3 不同门静脉癌栓分型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 |
3.6.4 肿瘤数目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 |
3.6.5 肿瘤最大直径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概述 |
4.2 TACE治疗 |
4.3 手术切除治疗 |
4.4 预后因素分析 |
4.4.1 不同门静脉癌栓分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
4.4.2 肿瘤数目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
4.4.3 肿瘤最大直径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TACE 与手术切除在治疗肝细胞癌伴Ⅰ/Ⅱ型门静脉癌栓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
参考文献 |
(3)125I粒子条联合血管支架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内容与方法 |
2.1 手术器材及设备 |
2.2 手术操作步骤 |
2.3 手术成功标准 |
2.4 观察指标 |
2.5 术后处理 |
2.6 术后随访 |
3 统计学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苯甲酰甘氨酸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基于UPLS-MS技术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代谢组学研究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特征性代谢分子苯甲酰甘氨酸在肝切除术后预后预测价值评估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在肝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肝细胞癌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5)巨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一般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
3 讨论 |
(6)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行FOLFOX4方案门静脉灌注化疗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TACE联合125I粒子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脉癌栓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纳入标准 |
2 文献排除标准 |
3 检索方法 |
4 文献筛选 |
5 数据提取 |
6 质量评价 |
7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文献的检索结果 |
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
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与偏倚风险 |
4 Meta分析结果 |
4.1 生存率 |
4.2 肿瘤客观缓解率 |
4.3 TACE次数 |
4.4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4.5 死亡原因 |
5 敏感性分析 |
6 发表偏倚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肝细胞癌合并门脉癌栓行TACE联合放射治疗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手术切除与TACE治疗肝细胞癌伴Ⅰ/Ⅱ型门静脉癌栓病人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定义 |
2.2 研究对象 |
2.3 手术方法 |
2.3.1 手术切除方法 |
2.3.2 TACE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术后生存率 |
3.2 预后因素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共识(2016年版)(讨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1 PVTT的诊断及分型 |
2 肝细胞癌合并PVTT多学科诊治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 流程及路径 |
3 PVTT的首次治疗 |
3.1 手术治疗 |
3.2 术前放疗降期后手术治疗 |
3.3 非手术治疗 |
3.3.1 TACE |
3.3.2 放射治疗 |
3.3.2. 1 外放射治疗 |
3.3.2. 2 内放射治疗 |
3.3.3 索拉非尼治疗 |
3.3.4 系统化疗 |
3.3.5 局部治疗 |
3.3.6 对症支持治疗 |
4 展望 |
四、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诊疗指南(2021年版)[J].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杂志, 2022(04)
- [2]TACE与手术切除在治疗肝细胞癌伴Ⅰ/Ⅱ型门静脉癌栓中的临床疗效对比[D]. 聂乐乐. 南昌大学, 2021(01)
- [3]125I粒子条联合血管支架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D]. 杨胜利.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苯甲酰甘氨酸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D]. 邢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5]巨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J]. 余孝俊,刘子美,赵红川,王国斌,黄帆,吴若林,侯刘进,叶征辉,张兴华,戴清清,耿小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20(04)
- [6]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行FOLFOX4方案门静脉灌注化疗的疗效评价[D]. 明思远.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7]TACE联合125I粒子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脉癌栓疗效的Meta分析[D]. 颜克松.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 [8]手术切除与TACE治疗肝细胞癌伴Ⅰ/Ⅱ型门静脉癌栓病人疗效比较[D]. 张学文.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 [9]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共识(2016年版)(讨论稿)[J]. 吴孟超,程树群,陈敏山,蔡建强,孙居仙,郭荣平,毕新宇. 肝癌电子杂志, 2016(01)
- [10]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广东专家共识(2015版)[J]. 郭荣平,韦玮,徐立,张耀军,赵明,习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5(09)
标签:肝癌论文; 氨基乙酸论文; 化疗药物论文; 门静脉论文;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