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合梁与连续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朗[1](2018)在《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结构的梁构件与节点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结构体系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重量轻、施工便捷以及造价低廉等优点。在组合梁腹板上开洞形成蜂窝组合梁,利用这些洞口走设备管道,能有效降低建筑层高。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段承载力受扩张比、第一洞口间距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梁构件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展开深入研究。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提出了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的构造,并对梁柱节点进行了试验研究,且节点试件在蜂窝组合梁端出现了塑性铰。为了验算梁柱节点的强度,还需要知道节点核芯区抗剪承载力。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继续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1)对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段承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设计了两个蜂窝组合梁试件,每个试件有两个悬臂端。对蜂窝组合梁悬臂端进行了单调往复加载,研究了扩张比、第一洞口间距对蜂窝组合梁的强度、刚度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考虑了弯剪相互作用的影响,提出了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段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与相关计算公式。(2)对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段承载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蜂窝组合梁悬臂梁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设置了与试验时相同的约束条件和加载方案,考虑了混凝土和钢材的材料非线性与几何非线性以及混凝土的开裂。参数与试件相同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改变扩张比、第一洞口间距、原梁高、跨高比、洞口偏心和配筋率等6个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这些参数对悬臂梁模型承载力与破坏模式的影响。对比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的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段承载力的计算公式。(3)对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核芯区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设计了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模拟节点核芯区试件,该试件的主要组成元素为钢梁、箍筋、核芯区混凝土。对模拟节点核芯区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核芯区发生剪切破坏时的强度、刚度、延性和耗能性能等力学性能。提出了适用于此类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选取了国内外6个构造与本节点类似的梁柱节点,对比了试验值与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值,验证了节点核芯区抗剪承载力公式的适用性。
黄新晃[2](2017)在《不同轴压比新型RCS组合结构空间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复合焊接环式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蜂窝钢梁组合结构是本课题组提出的一种新型RCS组合结构体系。本文通过改变轴压比对6个采用端板普通螺栓连接的带组合楼板空间梁柱组合件,采用1/2缩尺模型进行了的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对试验过程现象进行了描述,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复合焊接环式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蜂窝钢梁组合件的应变变化、滞回及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延性性能、耗能性能等影响抗震性能的重要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得到轴压比对新型RCS空间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的影响。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轴压比下的复合焊接环式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蜂窝钢梁带楼板空间梁柱组合件的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发现:试件基本都以梁端塑性铰破坏为主,滞回曲线介于弓形和梭形之间,延性及耗能性能优良,RC柱及试件节点核芯区轻微破坏,满足“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计算准则;依据试验数据分析,建议出具体的抗震设计数值,分别以1/300、1/60、1/25、1/15的层间位移角对应构件基本完整、轻度破坏、中度破坏、重度破坏(临近倒塌)等阶段数值性能表征作为参考变形分析值;和不带楼板试件比对分析,发现楼板的存在明显提高了试件初始刚度和各阶段承载力;延性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变形分析,由钢梁变形引起的层间位移角影响最大,占据了绝大部分比重;本文分析得到骨架曲线与本次试验实际骨架曲线一致性较高,可提供参考给类似的地震反应试验研究。
张皓[3](2017)在《新型预制预应力砼梁与柱组合件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结构现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约束混凝土结构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性能,提高构件的强度和延性。基于以上两种结构的优势,本文提出一种端板螺栓连接的新型预制预应力砼梁与柱组合件,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完成了14个新型组合件和1个现浇节点的拟静力试验,对其破坏形态、强度、刚度、延性、耗能能力、节点分类标准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合件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延性和耗能能力与现浇节点接近,组合件节点为刚性。(2)对该种新型组合件的连接及高强箍筋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照(?)计算得到的普通纵筋墩头焊接连接可靠,采用坡口焊焊接的焊板安全储备很高,在端板局部焊接钢板条可有效提高其抗弯性能。当高强与普通箍筋的单价之比小于2且平均约束应力接近时,采用高强箍筋更为经济。(3)基于修正变角桁架+拱模型,考虑螺旋箍筋及预应力约束作用,推导得到包含等效矩形箍筋腹筋夹角α’、剪跨比λ、约束混凝土强度fcck、拱受压区高度x等系数在内的梁受剪承载力理论公式。根据实际情况对该理论公式进行简化,简化公式为Vu=ρsvbfsvhs+(1-ββ’)Vfcckbζh。结合高强箍筋梁受剪破坏试验资料对该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实用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马宏伟,林朗,刘和星[4](2016)在《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试验》文中认为为推广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结构体系,提出了一种梁贯通式的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节点核芯区采用双U形箍筋贯穿梁腹板,并在梁上下翼缘位置设置柱短钢板箍.对两个1/2缩尺的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试件和一个模拟节点核芯区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扩张比为1.2的试件在非洞口处出现了钢梁的弯曲破坏,扩张比为1.3的试件同时在洞口和非洞口处同时出现了钢梁的弯曲破坏.提出了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节点试件试验值与计算值吻合.两个节点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呈理想的梭形,且延性系数分别为4.55和4.30,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分别为0.46和0.38,说明节点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刘和星[5](2016)在《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结构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建筑结构体系,该体系充分发挥钢材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长处,具有施工便捷、造价低等优点。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适用于这种结构体系,应用此类节点,传统的钢梁腹板开洞,利用这些洞口走设备管道,能有效降低建筑层高,节约钢材。为了研究此类节点的破坏机理、抗震性能、节点的承载力以及蜂窝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同时进一步推动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结构体系在我国的发展,本文对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进行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设计了两个1/2缩尺的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试件和一个模拟节点核芯区试件,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对节点的强度、刚度、延性、耗能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节点的无量纲弯矩-转角曲线提出了此类节点的分类标准;同时,根据试验结果及现行规范,初步提出了梁贯通式组合梁-混凝土柱节点核芯区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节点试件均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较好的延性和耗能性能。节点的层间位移延性系数分别为4.55、4.30,转角延性系数为4.66、4.60;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分别为0.46、0.38,说明了节点具有很好的延性及耗能性能。(2)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有限元计算时的加载制度与试验加载制度同为力与位移混合加载。通过将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得知,节点的破坏模式与试验的相同,两个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值比试验值3.58%、7.1%,最大转角的误差小于7%,刚度的误差在5%以内,均在容许的范围内,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精确性。(3)考虑钢梁梁高、扩张比以及蜂窝洞口位置等参数对节点性能的影响,设计了18个节点试件,对这些节点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同时,根据有限元参数化分析的结果对前文提出的节点抗剪承载力公式进行修正,并通过6个国内外节点试验的试验值与修正后的公式计算值比较,验证了该公式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钢梁高和蜂窝钢梁扩张比对节点的承载力及刚度影响较大,而蜂窝洞口到柱表面的距离对节点的破坏形式影响较大。
张谦[6](2015)在《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节点及框架施工技术》文中认为作为一种新型框架,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的特点。现有规范、规程对这种框架的设计、施工均无相关规定。本文对现浇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节点施工技术、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施工技术、装配整体式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预制构件连接节点及装配整体式框架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在端板十节点钢板箍约束下翼缘削弱节点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端板+节点钢板箍的约束将节点脆性剪切破坏变为延性剪切破坏;节点内钢梁翼缘相当于压杆-拉杆模型中的拉杆,削弱节点内钢梁翼缘不利于抗震,增加栓钉和补强被削弱翼缘可提高节点抗震性能,为提高节点抗震性能应完全补强翼缘;(2)采用宽端板+节点钢板箍约束中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同时提高了节点内组合梁翼缘高度范围箍筋体积配筋率;采用端板+节点钢板箍约束边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节点内组合梁翼缘高度范围箍筋体积配筋率等同于翼缘削弱节点内组合梁翼缘高度范围箍筋体积配筋率,对4个宽翼缘钢筋连接节点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宽端板+节点钢板箍的约束效果要好于端板+节点钢板箍的约束效果;提高中柱节点内混凝土翼缘高度范围箍筋体积配筋率有利于节点抗震;对于边柱节点,在避免混凝土局部剪切破坏和局部受压破坏情况下,端板+节点钢板箍才能发挥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3)在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梁柱节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节点的受力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的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且简单实用;(4)通过2个外包钢管+栓杆连接梁、1个现浇对比梁的重复加载试验和4个外包钢管+栓杆连接柱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接缝两侧纵筋墩头锚固且灌浆料灌缝的外包钢管+栓杆连接方式的性能,并分析了其受力机理。外包钢管+栓杆连接梁未出现钢筋滑移现象,说明镦头锚固性能良好;装配整体式梁承载力和延性均好于现浇梁,说明外包钢管+栓杆连接方式可靠;外包钢管+栓杆连接柱均未在连接处破坏,延性较好,说明接缝两侧纵筋镦头锚固且灌浆料灌缝的外包钢管+栓杆连接方式可靠,抗震性能较好。当柱中纵筋较密时,提出了钢套筒锚固钢筋的构造措施;(5)研究了不同构造板-板连接节点的抗剪性能,并分析了其受力机理。结果表明,板侧做成齿槽形式,同时将板侧的下胡子筋焊接成三角架形式,既能有效抗剪且具有较好的延性。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板与板(梁)的连接构造;(6)研究了现浇框架梁柱节点、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及不需要临时支撑的装配整体式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施工技术。工程实践表明,给出的节点施工技术省时、省力,同时2种节点便于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反映良好;本文给出的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施工技术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且简单、快捷,效率比绑扎普通箍筋提高2倍以上;相对于普通箍筋,使用高强箍筋能节约钢筋50%;本文给出的装配整体式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的施工工艺合理,其施工速度比其它装配整体式结构要快50%以上。
张兴虎,马国文,马宏伟,姜维山[7](2014)在《SC梁与CCSHRC柱端板螺栓连接节点试验》文中研究指明为了验证钢与混凝土组合梁(SC梁)与高强复合连续螺旋箍约束钢筋混凝土柱(CCSHRC柱)节点的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对足尺的端板螺栓连接的SC梁与CCSHRC柱节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节点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了节点核心区抗震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组合节点受力合理,破坏前梁端形成明显的塑性铰,同时由于高强螺栓预压力的存在以及钢板箍的约束作用,使得核心区混凝土处于三轴受压应力状态,抗震受剪承载力显着提高,大大改善了节点区的抗剪能力,同时也增大了节点的刚度,所得抗震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马国文[8](2014)在《组合梁与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端板螺栓连接组合节点研究》文中提出端板螺栓连接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SC梁与CCSHRC柱组合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能够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材料在各自结构和经济上的优势。但通过对地震震害的调查,发现装配式结构的节点连接性能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可靠性较差,难以满足对抗震的要求。所以为了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针对这个薄弱环节,需要对SC梁与CCSHRC柱组合结构的节点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弄清这一新型组合节点的破坏机理、受力机制,以及研究端板及螺栓的设计,螺栓施加预拉应力对节点刚度的影响,对于指导设计、推广组合梁与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体系,以及相关规程的制定都有重要的价值。就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分析总结端板螺栓组合节点的计算模型,并讨论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以及推导端板厚度的设计公式,同时结合国内外试验研究给出端板螺栓连接节点构造措施,为相关规范的编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2)详细深入的分析SC梁(钢与混凝土组合梁)与CCSHRC柱(高强复合螺旋箍钢筋混凝土柱)节点的受力机理,提出节点的受力模型,并提出构造上的设计建议。同时结合国内外试验资料,分析推导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3)在本课题组所做的端板螺栓连接节点试验以及华侨大学所做的12个试件的试验基础上,通过对以上试验的深入分析,以及试验数据的处理,进一步验证本文针对端板螺栓连接这一新型组合节点所提出的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并与日本、美国等规范的公式进行对比分析。
张龙[9](2014)在《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结构节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作为一种近年来才兴起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它是传统的纯钢结构和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继承与发展,其兼备二者的优点。它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材这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而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这种结构体系是将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这两种性能不同的结构构件在其连接节点处进行组合,也正因如此,节点在整个结构体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是荷载在梁、柱等构件之间传递的枢纽,在设计、施工等过程中稍有不慎,将危及整个建筑结构。而目前我国相关领域对节点的研究工作还不多,研究内容也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首先以CECS标准《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结构技术规程》CECS347:2013中给出的节点形式为例,对其受力机理进行研究,利用混凝土斜压杆原理和混凝土桁架原理分析其传力路径,分析节点的各种加强措施在传力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对节点强度的影响,并以相关试验加以证明。而后本文又对端板厚度和高强预应力螺栓施加预应力大小对节点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本文结合前文研究内容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建议给出了节点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和约束混凝土柱中所用高强箍筋的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计算公式。以期对今后的节点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有利的参考。
郑先超[10](2013)在《新型装配式混合结构抗震体系试验及理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提出了一种新型抗震混合结构体系,其由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柱、钢-混凝土组合梁、不加后浇面层的预制空心板装配整体式楼盖组成。采用本文提出的新型柱-柱、板-板、梁-板连接方式,将专门预制构件厂生产的结构构件运输至工地,进行现场吊装、就位、拼接,形成整体结构,从而既保证结构抗震性能优良性,又实现了建筑工业化和耗能低碳化。(1)基于国内外现有装配式结构研究成果,结合外包钢加固技术和钢管混凝土的理论,提出了新型钢板箍+栓筋的节点连接方式。新型连接的纵筋在节点部位不连续,弯矩的纵向拉应力由外包钢板箍传递,用横穿栓筋作为外包钢板箍和混凝土构件之间的剪力键。(2)设计、制作了1:2的新型柱连接的受弯性能试验模型,进行了低周单向反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板箍+栓筋连接节点方式的装配整体式构件在变形、承载力、裂纹开展情况等方面的性能明显优于纯钢板箍连接节点方式,与现浇构件接近。(3)考虑栓筋和高强灌浆料的参与作用,假定钢板箍与混凝土构件之间没有滑移,建立新型柱连接的受弯计算模型,推导出节点内力新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比较吻合。利用滑移理论对钢板箍长度进行优化,得出钢板箍的长度取纵向钢筋基本锚固长度的0.6倍。(4)进行了8根足尺的钢板箍+栓筋式连接的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柱和现浇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表明:装配整体式框架柱,在配筋面积、轴压比等相同的情况下,与整浇柱抗震性能相近,没有明显退化。(5)对装配整体式柱的新型节点的传力机制进行分析,提出内力计算分析模型,建立了节点的屈服和峰值荷载计算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本文公式是正确合理的。(6)采用三维实体单元,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局部外包钢板箍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栓筋式柱-柱连接进行精细化分析,钢板箍的应力与变形、高强箍筋的应力、钢板箍与混凝土柱之间的滑移、柱连接截面的滑移以及整个构件的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证明分析模型正确,可用于参数分析。(7)不考虑钢板箍与混凝土柱之间的滑移,采用考虑高强箍筋对混凝土约束作用混凝土本构模型、纤维梁单元,利用ABQAS软件对试件进行滞回的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用此模型对新型连接的装配整体式高强螺旋箍筋柱进行非线性分析是可行的。(8)基于试验结果,提出新型连接高强螺旋箍筋装配整体式柱的恢复力模型,进行滞回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表明运用此模型可以对新型连接装配整体式柱进行抗震性能分析。(9)提出新型楼盖连接:板端伸出的钢筋做成U型与钢梁的纵筋锚固,将板侧的传递竖向荷载的齿槽改为传递水平力的齿槽形式,并将板侧伸出的胡子筋部分弯折焊接成三角形式,新型楼盖连接增强装配楼盖的面内刚度。(10)对新型板-板连接进行抗剪承载力的试验研究,测试了在剪压状态下的节点承载能力,并与只靠素混凝土粘结抗剪的试件做了比较:齿槽具有很强的抗剪能力;若齿槽中有钢筋承担拉力,齿槽处于压剪状态下,承载能力提高,并具有一定的延性。(11)进行了预应力空心板的竖向加载现场试验,用软件ANSYS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连接形式下的楼盖结构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能力和较大的刚度,具有双向板的破坏特征。楼盖侧向加载计算表明其平面内刚度能满足结构计算的刚度无限大的假定,新型装配式楼盖具有替代整体现浇楼板或普通预制板+后浇面层楼盖的可行性和可靠性。(12)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不加后浇面层的新型预制楼盖钢板剪力墙三层结构模型和整浇楼盖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动力特性相近,楼盖面内变形比较接近。通过柱脚应变分析和底部层间剪力的分配的计算,两种楼盖对地震作用的传递能力接近。(13)提出用非刚性楼盖的“串并联质点系”的空间动力模型对振动台试验模型进行计算分析,通过楼盖刚度参数变化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给出新型楼盖的平面内刚度。
二、组合梁与连续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合梁与连续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结构的梁构件与节点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结构相关构件的研究状况 |
1.2.1 蜂窝组合梁相关构件的研究现状 |
1.2.1.1 组合梁的研究状况 |
1.2.1.2 蜂窝梁的研究状况 |
1.2.1.3 蜂窝组合梁的研究进展 |
1.2.2 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的研究现状 |
1.3 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结构相关梁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
1.3.1 钢梁-混凝土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
1.3.2 组合梁-混凝土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
1.3.3 蜂窝梁-混凝土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框架结构的设计 |
2.1 蜂窝组合梁的设计与计算 |
2.1.1 蜂窝组合梁的设计 |
2.1.2 正弯矩区段承载力计算 |
2.1.2.1 正弯矩区段非洞口截面承载力 |
2.1.2.2 正弯矩区段洞口截面承载力 |
2.1.3 负弯矩区段承载力计算 |
2.2 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设计 |
2.2.1 复合螺旋箍约束混凝土的基本原理 |
2.2.2 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的设计构造要求 |
2.2.2.1 柱的轴压比限值 |
2.2.2.2 箍筋加密区构造要求 |
2.2.2.3 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 |
2.3 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核芯区的设计 |
2.3.1 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核芯区的构造 |
2.3.2 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的验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段承载力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件设计 |
3.3 试验装置、加载制度与测量内容 |
3.4 材性试验 |
3.4.1 混凝土材性试验 |
3.4.2 钢筋与钢材的材性试验 |
3.5 试验过程与破坏现象 |
3.5.1 ZL1试件 |
3.5.2 ZL2试件 |
3.6 试验结果分析 |
3.6.1 荷载-挠度曲线与刚度分析 |
3.6.2 强度分析 |
3.6.3 应变分析 |
3.6.3.1 蜂窝钢梁翼缘应变情况 |
3.6.3.2 蜂窝钢梁腹板应变情况 |
3.6.3.3 蜂窝钢梁腹板剪切应变情况 |
3.6.3.4 组合梁负筋应变情况 |
3.7 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承载力 |
3.7.1 近支座非洞口截面的承载力 |
3.7.2 第一洞口中心截面的承载力 |
3.7.2.1 第一洞口中心截面的纯弯承载力 |
3.7.2.2 第一洞口中心截面的纯剪承载力 |
3.7.3 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承载力 |
3.8 负弯矩区的设计建议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段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
4.1 概述 |
4.2 蜂窝组合梁试件的有限元模型 |
4.2.1 混凝土的模拟 |
4.2.1.1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4.2.1.2 混凝土的有限元模拟单元与破坏准则 |
4.2.1.3 混凝土的开裂与压碎处理 |
4.2.2 钢材的模拟 |
4.2.3 模型的网格划分 |
4.2.4 模型的边界条件与求解设置 |
4.3 有限元分析及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3.1 挠度曲线对比 |
4.3.2 混凝土翼板的应力分析及裂缝开展 |
4.3.3 蜂窝钢梁变形对比与受力分析 |
4.3.4 翼板纵筋分析 |
4.4 蜂窝组合梁试件的参数化分析 |
4.4.1 有限元模型参数设计 |
4.4.2 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 |
4.4.3 模型参数影响分析 |
4.4.3.1 扩张比 |
4.4.3.2 第一洞口间距 |
4.4.3.3 原梁高 |
4.4.3.4 跨高比 |
4.4.3.5 洞口偏心 |
4.4.3.6 配筋率 |
4.5 负弯矩区蜂窝组合梁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修正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核芯区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5.1 概述 |
5.2 试件设计 |
5.2.1 节点核芯区的受力情况分析 |
5.2.2 模拟节点核芯区试件尺寸 |
5.3 试验装置、加载制度与量测内容 |
5.3.1 试验加载装置 |
5.3.2 加载制度 |
5.3.3 测量内容 |
5.4 材性试验 |
5.4.1 混凝土材性试验 |
5.4.2 钢筋与钢材的材性试验 |
5.5 试验过程与破坏现象 |
5.6 试验结果分析 |
5.6.1 核芯区的破坏形态界定 |
5.6.2 模拟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分析 |
5.6.3 模拟节点试件的骨架曲线分析与强度分析 |
5.6.4 应变分析 |
5.6.4.1 核芯区钢梁腹板及翼缘应变 |
5.6.4.2 核芯区高强箍筋应变情况 |
5.6.4.3 核芯区贯穿纵筋应变 |
5.6.5 模拟节点试件的刚度、延性及耗能性能分析 |
5.6.5.1 模拟节点核芯区试件的刚度分析 |
5.6.5.2 模拟节点核芯区试件的延性分析 |
5.6.5.3 模拟节点核芯区试件的耗能能力 |
5.7 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核芯区的抗剪承载力 |
5.7.1 节点核芯区混凝土抗剪承载力 |
5.7.2 节点核芯区钢梁腹板抗剪承载力 |
5.7.3 节点核芯区复合箍筋抗剪承载力 |
5.7.4 节点核芯区抗剪承载力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不同轴压比新型RCS组合结构空间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试验方案及试验现象分析 |
2.1 试验方案 |
2.1.1 试件设计 |
2.1.2 试件制作 |
2.1.3 材料的力学性能 |
2.2 加载设计 |
2.2.1 加载装置 |
2.2.2 加载制度 |
2.3 量测方案 |
2.4 试验现象分析 |
2.4.1 试件RCS-J1(轴力F=311.1kN) |
2.4.2 试件RCS-J2(轴力F=349.9kN) |
2.4.3 试件RCS-J3(轴力F=388.8kN) |
2.4.4 试件RCS-J4(轴力F=427.7kN) |
2.4.5 试件RCS-J5(轴力F=466.6kN) |
2.4.6 试件RCS-J6(轴力F=505.5kN)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结果分析 |
3.1 抗震性能分析 |
3.1.1 滞回曲线分析 |
3.1.2 骨架曲线分析及主要特征点确定 |
3.1.3 延性性能分析 |
3.1.4 耗能能力分析 |
3.1.5 刚度退化分析 |
3.1.6 强度衰减分析 |
3.2 变形性能分析 |
3.2.1 梁端弯矩-梁端弯曲曲率关系 |
3.2.2 梁端剪力-梁端剪切变形关系 |
3.2.3 层间剪力-柱端弯曲曲率关系 |
3.2.4 层间剪力-节点核芯区剪切变形关系 |
3.2.5 各种变形成份所占比例 |
第4章 恢复力模型 |
4.1 引言 |
4.2 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3 建议的恢复力模型 |
4.3.1 确定骨架曲线 |
4.3.2 确定卸载刚度和再加载刚度 |
4.3.3 确定滞回环规则 |
4.4 建议的骨架曲线与试验骨架曲线对比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新型预制预应力砼梁与柱组合件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装配式建筑结构 |
1.1.2 约束混凝土结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梁柱组合件研究现状 |
1.2.2 约束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试件组成特点 |
2 新型预制预应力砼梁与柱组合件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件介绍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验加载装置 |
2.2.3 试验测量内容 |
2.2.4 试验加载制度 |
2.3 试件制作 |
2.3.1 钢筋骨架绑扎 |
2.3.2 焊板及端板焊接 |
2.3.3 局部挤压螺旋环制作 |
2.3.4 应变片粘贴 |
2.3.5 柱钢板箍焊接 |
2.3.6 焊板与普通纵筋墩头焊接 |
2.3.7 预埋管布置 |
2.3.8 混凝土浇筑及试件成型 |
2.3.9 施加预应力 |
2.3.10 试件组装 |
2.4 试验材料性能 |
2.4.1 混凝土 |
2.4.2 钢筋与钢板 |
2.4.3 灌浆料 |
2.5 试验过程及现象 |
2.6 本章小结 |
3 试验结果分析 |
3.1 引言 |
3.2 抗震性能 |
3.2.1 滞回曲线 |
3.2.2 骨架曲线 |
3.2.3 柱顶位移延性 |
3.2.4 梁端转角延性(第二批) |
3.2.5 强度降低及强度退化 |
3.2.6 累积位移延性系数 |
3.2.7 平均割线刚度及环线刚度 |
3.2.8 梁端塑性铰区弯曲刚度 |
3.2.9 柱钢板箍应变 |
3.2.10 耗能能力 |
3.3 本章小结 |
4 梁与柱组合件连接研究 |
4.1 引言 |
4.2 相关连接分析 |
4.2.1 普通钢筋墩头焊接 |
4.2.2 焊板与端板焊接(第二批) |
4.2.3 预应力及端板螺栓连接 |
4.3 高强箍筋的经济性 |
4.4 组合件节点分类标准 |
4.4.1 新型端板螺栓连接 |
4.4.2 试验M-θ关系曲线 |
4.4.3 新型组合件节点类型判别 |
4.5 本章小结 |
5 梁受剪承载力分析 |
5.1 引言 |
5.2 梁端受剪承载力理论分析 |
5.2.1 基本假定 |
5.2.2 桁架+拱模型的剪切受力分析 |
5.2.3 桁架+拱模型中相关参数确定 |
5.2.4 桁架+拱模型受剪承载力实用公式 |
5.2.5 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概况 |
1.1试件设计原则 |
1.2试件设计 |
1.3试验加载装置 |
1.4加载制度与测量内容 |
2 试验现象与破坏形态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节点刚度 |
3.2 节点的滞回特性 |
3.3 骨架曲线 |
3.4 应变分析 |
3.5 核芯区抗剪承载力 |
3.6 变形能力与延性 |
3.7 耗能性能 |
4 结论 |
(5)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节点的研究概况 |
1.2.1 组合梁-混凝土柱节点的研究概况 |
1.2.2 蜂窝钢梁-混凝土柱节点的研究概况 |
1.2.3 钢梁-混凝土柱节点的研究概况 |
1.3 组合梁-CSHRC柱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 |
1.3.1 组合梁的研究状况 |
1.3.2 复合螺旋箍砼柱的研究状况 |
1.3.3 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框架体系的研究状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蜂窝组合梁-复合箍混凝土柱结构的设计 |
2.1 概述 |
2.2 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的设计原理 |
2.2.1 复合螺旋箍约束混凝土的基本原理 |
2.2.2 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的构造措施 |
2.2.2.1 柱箍筋加密区 |
2.2.2.2 柱轴压比限值 |
2.2.2.3 柱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 |
2.2.2.4 箍筋加密区平均约束应力 |
2.3 蜂窝组合梁的设计原理 |
2.3.1 蜂窝钢梁的设计 |
2.3.2 蜂窝组合梁非洞口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2.3.3 蜂窝组合梁洞口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2.3.4 蜂窝组合梁抗剪连接件的计算方法 |
2.4 蜂窝组合梁设计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件设计 |
3.2.1 模型的相似理论 |
3.2.3 试件的构造 |
3.3 试件装置及加载制度 |
3.3.1 试验装置 |
3.3.2 加载制度 |
3.4 试件量测内容及方案 |
3.4.1 应变测量 |
3.4.2 力和位移及节点转角测量 |
3.5 材性试验 |
3.5.1 混凝土材性试验 |
3.5.2 钢材与钢筋的材性试验 |
3.6 试验过程及破坏现象 |
3.6.1 LJD01试件试验过程描述 |
3.6.2 LJD02试件试验过程描述 |
3.6.3 LJDB01试件试验过程描述 |
3.7 标准试件的试验结果分析 |
3.7.1 节点的滞回曲线分析 |
3.7.2 节点的骨架曲线分析 |
3.7.3 节点的分类 |
3.7.4 节点的强度、刚度、延性及耗能性能分析 |
3.7.4.1 节点的强度分析 |
3.7.4.2 节点的刚度分析 |
3.7.4.3 节点的延性分析 |
3.7.4.4 节点的耗能能力分析 |
3.7.5 应变分析 |
3.7.5.1 蜂窝钢梁翼缘的应变情况 |
3.7.5.2 蜂窝钢梁腹板的应变情况 |
3.7.5.3 蜂窝钢梁洞口处的应变情况 |
3.7.5.4 短钢板箍的应变情况 |
3.7.5.5 柱箍筋的应变情况 |
3.7.5.6 柱纵筋的应变情况 |
3.7.5.7 组合梁负筋的应变情况 |
3.7.6 节点的恢复力模型 |
3.8 模拟节点核芯区试件的试验结果分析 |
3.9 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3.9.1 节点核芯区钢梁腹板的抗剪承载力 |
3.9.2 节点核芯区混凝土的抗剪承载力 |
3.9.3 节点核芯区箍筋的抗剪承载力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
4.1 概述 |
4.2 节点的有限元模型 |
4.2.1 混凝土的有限元模拟 |
4.2.1.1 混凝土的有限元模拟单元及破坏准则 |
4.2.1.2 混凝土的开裂与压碎处理 |
4.2.1.3 混凝土的本构 |
4.2.2 钢材的有限元模拟 |
4.2.3 模型的有限元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加载方案及求解设置 |
4.3 有限元分析及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3.1 节点的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对比 |
4.3.2 节点混凝土的应力分析及裂缝开展 |
4.3.3 蜂窝钢梁的受力分析 |
4.3.4 面承板的受力分析 |
4.3.5 短钢板箍的受力分析 |
4.3.6 柱箍筋的受力分析 |
4.3.7 柱纵筋的受力分析 |
4.3.8 组合梁负筋的受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的参数化分析 |
5.1 有限元分析试件设计 |
5.2 节点试件的强度及滞回性能分析 |
5.3 各参数的影响分析 |
5.4 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抗剪承载力公式 |
5.4.1 国外学者提出的节点抗剪承载力公式 |
5.4.2 国内学者提出的节点抗剪承载力公式 |
5.4.3 修正后的节点抗剪承载力公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6)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节点及框架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强度热处理钢筋 |
1.3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 |
1.4 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 |
1.5 钢梁混凝土柱节点 |
1.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
1.7 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翼缘削弱节点抗震性能 |
2.1 前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2.2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2.2.3 量测内容及应变片布置 |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1 破坏形态与破坏过程分析 |
2.3.2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2.3.3 节点延性分析 |
2.3.4 节点耗能能力 |
2.3.5 强度退化 |
2.3.6 刚度退化 |
2.3.7 节点剪切变形 |
2.3.8 节点应变分析 |
2.4 小结 |
3 宽翼缘钢筋连接节点抗震性能 |
3.1 前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3.2.2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3.2.3 量测内容及应变片布置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破坏形态与破坏过程分析 |
3.3.2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3.3.3 节点延性分析 |
3.3.4 节点耗能能力 |
3.3.5 强度退化 |
3.3.6 刚度退化 |
3.3.7 节点剪切变形 |
3.3.8 节点应变分析 |
3.4 小结 |
4 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节点受力机理、受剪承载力及设计方法 |
4.1 节点受力机理 |
4.1.1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 |
4.1.2 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 |
4.1.3 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 |
4.2 节点受剪承载力分析 |
4.2.1 节点水平作用剪力计算 |
4.2.2 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4.3 节点设计方法 |
4.3.1 节点剪力计算 |
4.3.2 节点截面验算 |
4.3.3 节点受剪承载力验算 |
4.3.4 节点构造 |
4.4 小结 |
5 装配整体式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连接节点力学性能 |
5.1 前言 |
5.2 柱-柱连接节点 |
5.2.1 外包钢管+栓杆连接梁试验 |
5.2.2 外包钢管+栓杆连接柱试验 |
5.2.3 外包钢管+栓杆连接节点传力机理 |
5.2.4 柱-柱连接节点承载力计算 |
5.2.5 柱-柱连接节点构造设计 |
5.2.6 柱-柱连接节点防火设计 |
5.2.7 钢套筒锚固 |
5.3 板-板(梁)连接节点 |
5.3.1 板-板连接节点抗剪性能试验 |
5.3.2 齿槽十三角筋抗剪机理 |
5.3.3 装配整体式楼盖、屋盖板构造 |
5.4 装配整体式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节点 |
5.5 小结 |
6 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施工技术 |
6.1 前言 |
6.2 现浇框架梁柱节点施工技术 |
6.3 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施工技术 |
6.3.1 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类型 |
6.3.2 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的优点 |
6.3.3 材料要求 |
6.3.4 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施工工艺 |
6.3.5 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施工要点 |
6.3.6 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6.3.7 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工程应用 |
6.3.8 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效益分析 |
6.4 装配整体式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施工技术 |
6.5 装配整体式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效益分析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摘要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节点试验轴压比为零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SC梁与CCSHRC柱端板螺栓连接节点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概述 |
1.1 试件设计 |
1.2 试件的材性 |
1.3 加载装置 |
1.4 加载制度 |
1.5 测点布置 |
2 试件破坏过程 |
3 节点核心区抗震受剪承载力 |
3.1 节点各部分抗剪贡献 |
3.1.1 混凝土的贡献 |
3.1.2 钢板箍的贡献 |
3.1.3 箍筋的贡献 |
3.1.4 轴压力的贡献 |
3.2 节点核心区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
4 构件设计 |
4.1 高强螺栓的预拉力 |
4.2 端板厚度 |
5 结语 |
(8)组合梁与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端板螺栓连接组合节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端板螺栓组合节点的概述 |
1.3 端板螺栓组合节点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问题和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端板螺栓组合节点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端板螺栓连接梁柱节点设计 |
2.1 概述 |
2.2 螺栓的设计 |
2.2.1 受力模型一 |
2.2.2 受力模型二 |
2.2.3 受力模型三 |
2.2.4 受力模型四 |
2.2.5 本文建议计算模型 |
2.3 端板的设计 |
2.3.1 T 型构件模型的三种破坏形式 |
2.3.2 美国 AISC(2005)规程设计方法 |
2.3.3 欧洲规范 EC3 设计方法 |
2.3.4 我国《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设计方法 |
2.3.5 本文建议计算模型 |
2.4 节点的刚度 |
2.4.1 概述 |
2.4.2 本文建议的构造措施 |
3 组合节点的受力机理和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 |
3.1 组合节点的破坏模型分析 |
3.1.1 概述 |
3.1.2 破坏模型分析 |
3.2 组合节点的受力机理分析 |
3.2.1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 |
3.2.2 钢梁与混凝土柱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 |
3.3 国内外 RCS 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研究 |
3.3.1 国外对 RCS 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的研究 |
3.3.2 国内对 RCS 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的研究 |
3.4 本文建议的节点受剪承载力公式 |
3.4.1 混凝土的贡献 |
3.4.2 钢板箍的贡献 |
3.4.3 箍筋的贡献 |
3.4.4 轴压力的贡献 |
3.4.5 本文建议公式 |
4 组合节点受剪承载力公式的试验验证 |
4.1 概述 |
4.2 试验方案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件的设计和制作 |
4.2.3 试验的加载装置 |
4.2.4 试验的加载制度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试件的破坏模式 |
4.3.2 试验结果 |
4.4 承载力公式的验证 |
4.4.1 梁端荷载与节点剪力之间的换算 |
4.4.2 承载力的验算与分析 |
4.5 其他试验验证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结构节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RCS 组合结构概念的提出 |
1.3 RCS 组合结构的特点 |
1.3.1 美国 RCS 组合结构的构造及特点 |
1.3.2 日本 RCS 组合结构的构造及特点 |
1.4 RCS 组合结构节点的研究 |
1.4.1 美国 RCS 组合结构节点的研究状况 |
1.4.2 日本 RCS 组合结构节点的研究状况 |
1.4.3 我国 RCS 组合结构的发展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RCS 组合结构节点构造形式及受力机理分析 |
2.1 工程上所采用节点的主要构造形式 |
2.1.1 “柱贯通型”节点构造形式 |
2.1.2 “梁贯通型”节点构造形式 |
2.2 节点核心区的受力分析 |
2.3 采用端板螺栓连接的“柱贯通型”节点的相关试验研究 |
2.3.1 试验概况 |
2.3.2 试验装置 |
2.3.3 加载制度 |
2.3.4 试件 LJD01 的柱顶水平力与层间位移的关系曲线分析 |
2.3.5 模拟端板螺栓节点核心区试件的试验结果 |
2.3.6 试件的柱顶水平力与层间位移的关系曲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端板螺栓连接节点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端板螺栓连接的优缺点 |
3.3 高强螺栓的研究 |
3.3.1 高强预应力螺栓的分类 |
3.3.2 端板螺栓连接节点中高强螺栓施加预应力大小的计算 |
3.4 端板厚度的计算以及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梁柱节点的受剪承载力研究 |
4.1 概述 |
4.2 国内外对梁柱节点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研究 |
4.3 本文对梁柱节点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研究 |
4.4 关于节点受剪承载力公式中的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10)新型装配式混合结构抗震体系试验及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低碳混合结构在国内的应用发展 |
1.1.2 低碳混合结构在国外的应用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2.1 对高强度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的研究 |
1.2.2 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节点的研究 |
1.2.3 对螺旋箍筋柱与柱的节点的研究 |
1.2.4 对预制板楼盖整体性能的研究 |
1.3 论文的构成 |
1.3.1 试验研究 |
1.3.2 理论分析 |
2 新型柱节点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
2.1 新型装配整体式抗震混合结构体系 |
2.2 新型连接柱节点提出 |
2.3 新型连接柱节点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
2.3.1 试件的制作 |
2.3.2 加载方案 |
2.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新型连接柱节点理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型连接装配整体式柱的试验及理论分析 |
3.1 概述 |
3.2 钢板箍+栓筋连接的装配整体式柱试验研究 |
3.2.1 试件概况 |
3.2.2 试件的加载 |
3.2.3 测点布置及量测 |
3.2.4 试验破坏形态 |
3.2.5 试验结果分析 |
3.3 新型连接柱的有限元非线性分析 |
3.3.1 基本假定及单元选取 |
3.3.2 模型的建立 |
3.3.3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3.3.4 相关参数分析 |
3.4 新型连接装配整体式柱理论分析 |
3.4.1 上下柱与外包钢板箍接触处混凝土的屈服剪力 |
3.4.2 上下柱与外包钢板箍接触处混凝土承载力计算 |
3.4.3 节点接缝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3.4.4 节点上下端位置的混凝土柱的纵向钢筋的锚固 |
3.4.5 装配整体式柱柱脚承载能力分析 |
3.4.6 理论计算与试验值比较 |
3.5 新型连接装配整体式柱的恢复力模型 |
3.5.1 纤维梁柱单元模型 |
3.5.2 构件的力-位移滞回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装配整体式楼盖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
4.1 引言 |
4.2 新型连接装配整体式楼盖 |
4.2.1 新型预制板及新型连接的提出 |
4.2.2 新型预制空心板的受力性能 |
4.3 板缝连接构造抗剪试验研究 |
4.3.1 试件的制作和测点的布置 |
4.3.2 试验加载及试验现象 |
4.4 新型连接装配整体式楼盖整体性分析 |
4.4.1 基本假定 |
4.4.2 计算单元的选取 |
4.4.3 基本参数 |
4.4.4 竖向荷载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5 楼盖抗震性能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的混合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
5.1 试验概况 |
5.2 模型设计 |
5.2.1 模型尺寸 |
5.2.2 模型相似关系 |
5.3 模型制作 |
5.4 试验方法 |
5.5 加载试验 |
5.6 试验结果分析 |
5.6.1 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 |
5.6.2 模型结构的地震反应 |
5.6.3 模型结构的层间剪力分配 |
5.7 本章小结 |
6. 考虑楼盖平面内变形的空间结构动力分析 |
6.1 串并联质点系 |
6.1.1 自由振动方程 |
6.1.2 楼盖水平刚度矩阵 |
6.1.3 结构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
6.1.4 质点的相对侧移 |
6.2 试验模型空间动力分析 |
6.2.1 空间动力分析模型 |
6.2.2 现浇楼盖的试验模型计算 |
6.2.3 新型连接装配楼盖模型的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组合梁与连续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结构的梁构件与节点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 林朗.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2]不同轴压比新型RCS组合结构空间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研究[D]. 黄新晃. 华侨大学, 2017(02)
- [3]新型预制预应力砼梁与柱组合件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 张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7)
- [4]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试验[J]. 马宏伟,林朗,刘和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2)
- [5]蜂窝组合梁—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 刘和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6]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节点及框架施工技术[D]. 张谦.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7]SC梁与CCSHRC柱端板螺栓连接节点试验[J]. 张兴虎,马国文,马宏伟,姜维山.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4(02)
- [8]组合梁与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端板螺栓连接组合节点研究[D]. 马国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9]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结构节点研究[D]. 张龙. 天津城建大学, 2014(07)
- [10]新型装配式混合结构抗震体系试验及理论分析[D]. 郑先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