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论文文献综述)
缪明杨[1](2021)在《关山初度尘未洗 策马扬鞭再奋蹄——记着名金融学家和金融教育家曾康霖教授的学术初心》文中提出西南财经大学的曾康霖教授,是我国着名金融学家和金融教育家,金融学基础理论建设的创新者,中国转轨金融理论奠基人,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心系国运,肩负使命,在数十年如一日知行合一的学习、研究和执教生涯中,发表了诸多有影响力的着述,推动了中国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金融人才,在学界、业界享有崇高的地位。本文仅从以下五个方面展现这位大家的风采和学术初心。
张笑然[2](2020)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哲学意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科学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了整体性的研究思路,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人学三个维度,探讨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哲学意蕴。辩证唯物主义维度。马克思批判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黑格尔对于劳动价值论的形而上学建构,揭示了形而上学的劳动价值论将社会的历史发展抽象为永恒的、非人的经济关系。与“经院式”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实现从“劳动价值”向“剩余价值”的逻辑转换。因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否定的辩证法和实践的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维度。通过劳动力成为商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穿了资本主义“平等”和“自由”的幻象,劳动力成为商品代表着死劳动对于活劳动的支配。从劳动到劳动力的转变,是哲学范畴向经济学范畴的发展,资本对于劳动者的规制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与经济结构的自发结果。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戳破资产阶级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构建出的历史观念的虚幻性,论证了价值概念是一个发展的历史过程。人学维度。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将“现实的人”作为历史范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劳动者的真实境遇,揭开商品之中蕴含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将关注的对象从哲学层面的“人”转向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劳动者。马克思正是从工人悲惨的生活状况与激化的阶级冲突出发,还原了人与人的真实关系,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文关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蕴含的哲学意蕴是“艺术的整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方法论,为劳动价值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使其更具科学性。另一方面,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现实性与实践性,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其他哲学的现实属性和实践特征。新时代劳动的形态与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现实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在当代劳动形态中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关照。新时代劳动精神坚持与发展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指导作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哲学意蕴将为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劳动关系的指导纲领提供理论支撑与思想引领。
高耀芳[3](2020)在《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论》及其手稿给予人类思想史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指出了人的解放的历史前景,而且在于马克思对被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维护者所宣扬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千年王国”的偏见,通过缜密的科学分析和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占有,客观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自由平等的外表下,对工人阶级残酷剥削压迫的事实。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证明了,资产阶级只不过是用新的剥削形式和方法取代了旧的,人类解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抗争必将为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奠定基础。如今,在我们研究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时,除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之外,通过当年马克思着作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制度弊端,特别是劳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以资为本,以人为手段的不道德、非伦理的生产关系或劳资关系的实质,从而研究和挖掘马克思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对于深刻把握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学说,深刻认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积极扬弃资本逻辑,努力调整劳动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没有伦理思想,甚至马克思反对将“伦理”和“道德”纳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过程中;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以其劳动伦理思想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点。事实上,研读《资本论》及其手稿,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批判,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道德和劳动伦理的现实矛盾的分析,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悖论及其产生的机制,如资本的快速增殖和扩张与劳动者社会地位和尊严的逆向生长,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界限以及阈值,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合价值性的分析进而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规律性。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千年王国”的神话。从思想史角度认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确立、发展和历史贡献,我们看到,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思想中,亚当·斯密首次使得劳动具有了主体本质,将其提升为政治经济学关注的对象,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具有一定影响。大卫·李嘉图将劳动视为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但却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约翰·穆勒在两者的基础上,强调劳动活动中人的主动性,并对劳动伦理的后续分配正义问题进行阐述。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跨越”了劳动的历史性,提出一套完整的理想劳动者假设,为马克思探寻劳动伦理的终极旨归提供了启示。黑格尔是第一个将劳动置于伦理学视角中考察的思想家,从劳动内在否定性出发发现了劳动的现实性和持续性,从社会历史视域出发找到人的本质和劳动的内在关联。由是,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方法和观点,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以现实的、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视野,站在劳动人民立场和劳动解放高度,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中形成了其深刻而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统一、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的鲜明科学视角,马克思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批判的过程也就是其劳动伦理思想的展开过程。劳动价值理论使得马克思的伦理重心立足于劳动,从劳动发展史理解人类发展史,从劳动者的立场出发研究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对商品交换价值的极端推崇和对资本增殖的狂热追逐造成的对劳动者奴役状态的揭露和批判中彰显出了其劳动伦理思想。从劳动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工作日抗争、分工与协作的强制性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中造成劳动者生存界限的无限延伸,导致的劳资关系对立的局面,以及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及其所导致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资本扩张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社会两极分化恶果分析中,促使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得以扩展和丰富。可见,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深厚的理论载体。研究《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并不仅旨于构建一种合乎价值性和规律性的劳动规范和劳动原则,而在于从根本上辨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道德界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元伦理学”批判基点,在一切“批判”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劳动伦理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商品货币经济仍需大力发展,资本逻辑在扬弃的前提下仍然发挥着作用,探索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革命性贡献,利于我们回应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伦理思想的现实要求,从而进一步彰显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引领人类实现劳动自由自觉发展的现实解释力。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及其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新时代奋斗的历史征程中,继承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伦理思想,努力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劳动者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劳动者尊严的保护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并为构建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做出贡献。
赵少男[4](2018)在《劳动范型转换: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阐释》文中认为关于劳动价值的思想,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政治哲学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把劳动划分在人类创制活动领域。他对劳动的论述主要是服务于城邦体系的构成,劳动是政治生活的附庸,不具有独立的经济学意义。中世纪路德宗教改革引起的天职观转向,改变了流传已久的轻视劳动的社会倾向,劳动成为人们世俗生活的责任。到了近代政治哲学时期,“劳工神圣和劳动光荣”的劳动观被世人普遍接受。通过霍布斯和洛克等人对私有财产合法性的有益探讨,劳动更是作为私有财产的创造力量被提升到公共事务的普遍性高度。从私人经济领域内解放出来的劳动,被古典经济学家作为价值的创造性因素与价值学说相结合,最终形成了劳动价值论。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是与社会财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该时期劳动价值论的研究重心只停留在劳动创造的物的有用性上,无法理解劳动商品背后所隐藏的社会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把历史性纬度注入劳动概念的是黑格尔,他把劳动界定为一个能动过程,个人和社会通过劳动实现发展。为了解决物质利益的难题,马克思实现了研究重心的转移。他借助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经验方法,超越了黑格尔思辨哲学中的精神劳动思想。与此同时,他又把黑格尔劳动概念中强大的历史因素融入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实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外表运动和现实运动的自洽。总的来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理论为前提,以商品为切入点,分析商品形式背后隐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最终实现了资本主义“生理学解剖”。作为劳动价值论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理论转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实现了理论质变——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级的理论工具变为指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理论武器,使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自觉担负起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虽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正确揭示了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但围绕它科学性的争论从其诞生之初就未曾停止。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迥异于马克思所处的历史阶段,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效应遭受到普遍质疑。其中,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领域——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表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为了回应社会现实,新的理论纷纷出现。在生产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是哈特和奈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他们对后福特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劳动范型的非物质劳动倾向予以指认,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权力布展的全新机制和主体解放方式的变更。在消费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是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他依托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消费社会的断言,用符号价值解构了商品价值,宣称“生产终结”、“劳动终结”和“历史终结”。然而,上述两种理论,因为缺失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指导,最后在和现实问题相接洽时只能处在遥相呼应的理论对应中,缺少解决现实问题的可实施性。
冯茜[5](2018)在《21世纪以来国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述评》文中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建立了科学而完整的关于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及商品生产、交换遵循价值规律的价值学说。马克思正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探寻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历来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西方话语的日益强势渗透,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试图用其他价值理论取代劳动价值论,否定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当前劳动价值论研究存疑颇多,如哪些劳动可以创造价值,财富和价值是否仅仅由工人的生产劳动创造,新的历史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能否解释当下现实的经济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深入研究,有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促进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赵剑英[6](2017)在《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探索中推进理论创新——读《思语迹:李铁映自选集》》文中指出《思语迹——李铁映自选集》反映了李铁映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进行探索的思想历程。文章认为,李铁映同志的思考紧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主意识、时代意识、问题意识。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其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成果已汇聚到中国共产党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洪流之中。
孙杰[7](2017)在《劳动、价值创造与经济增长》文中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关于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论断是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基础。针对GDP增长为什么能远远超过劳动投入增长的疑问,文章首先从理论上说明,GDP的跨期比较和货币价值储藏的功能要求在将复杂劳动折算成简单劳动时,必须以历史上的简单劳动作为折算复杂劳动的基准,才能进行价值的跨期比较和测度经济增长。伴随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劳动复杂程度总是不断提高,因而相对过去而言总会折算为更多的简单劳动时间,因此在总劳动投入量不变以及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下降的情况下,价值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是完全可能的。最后,使用模拟情景对这个结论进行了验证和说明。
杨航[8](2017)在《大数据时代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的经典理论,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但是真理永远都是相对的,大数据的今天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正是对其劳动和分配等诸多领域的实事求是和客观需求。本文从大数据时代下劳动形式角度出发,对我国当前非劳动生产要素的价值与价值分配进行分析,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为我国当下收入分配的制度提供新的视野。在逻辑框架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大数据时代含义及其特征:第二部分——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文本朔源,阐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的形成与发展;第三部分——对大数据时代的新形式下劳动价值理论内容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大数据时代中劳动价值论的新内涵和坚持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与实践路径的探讨,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两个角度再次阐述我国在新形势下坚持劳动价值理论的必要性。本文研究方法是历史追溯法与比较分析法,创新之处在,于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大数据时代的劳动价值理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式与内容的相同与差异,从形式上的大数据时代劳动价值理论回到内容上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为坚持社会主义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内涵。
张凯[9](2016)在《《资本论》第一卷诠释史研究 ——以中国为范围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资本论》是1848年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之后,马克思(以及恩格斯)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它最初发表于1867年。1899年中国刊物《万国公报》中《大同学》一文,开启了《资本论》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在中国的传播之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论》不断地进行着理解和诠释,形成了《资本论》在中国的诠释史。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发展史,也是中国人民在《资本论》基本原理指导下,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而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史。纵观《资本论》在中国的诠释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899年《资本论》传入中国到新中国成立,可以称为“政治-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第二个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可以称为“理论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第三个时期,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一直到现在,可以称为“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第一个时期,即“政治—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资本论》在中国的诠释是围绕“救亡图存”的主题展开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分别从本阶级的立场出发,从零星介绍、翻译到对《资本论》主要理论的解读,再到应用《资本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都在为本阶级的政治主张寻找理论依据,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资本论》的诠释,逐步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前途,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因此,在这一时期,《资本论》并不被视为学术研究的经典文本,各阶级对它的诠释也并非是一种纯学理性的探究,而是服务于阶级利益和政治需要,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诠释范式。经世致用、泛政治化和各取所需是这一诠释范式的特点。这种诠释范式为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伟大历史使命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但囿于当时的时代条件,这种诠释范式也存在对理论本身研究不足或者研究深度不够的情况,割裂了《资本论》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第二个时期,即“理论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已经彻底完成,《资本论》在中国的定位也由“革命的武器”转向“建设的科学”。这一时期,《资本论》中译本的修订完善以及重译工作基本完成;宣传、解说和注释《资本论》的通俗化读本陆续出版;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的学术争鸣一度活跃起来。与实行“一边倒”的政策、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相适应,这一时期中国不仅翻译出版了苏联《资本论》通俗化诠释和学术化研究方面的着作,而且在《资本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学术取向上,都烙上了苏联印记。直面历史性经典文本,通过对文本含义和作者原意的把握,挖掘《资本论》一般性普遍性原理,进而应用这些原理,去认识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这一时期各种诠释的共同之处。这种从历史性的维度出发,运用翻译、通俗化阐释和学术争鸣等诠释方式展开的对经典文本含义和经典作家原意的理解和解释,本质上是一种“理论哲学—经济学”的诠释范式。回归经典、求真求同和单向听从是这种诠释范式的特点。这一诠释范式下的《资本论》的理解和诠释,较好地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却忽视了诠释者自身独特的诠释学情境,没有把《资本论》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和当下中国所面临的具体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具有教条主义或本本主义倾向,未能开启经典文本的时代意义。第三个时期,即“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诠释者通过反思过去社会主义建设和《资本论》研究的经验与教训,逐渐意识到对《资本论》的理解与诠释不能停留在对其普遍性原理的把握上,而应将普遍性原理与当下中国具体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的基础上,开启经典文本的时代意义。这一时期,作为“理论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深化和补充的“实践哲学—经济学”的诠释范式逐渐形成。反思现实、创生意义和互有倾诉构成了“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的特点。该诠释范式下的《资本论》的理解和解释在目标取向上逐渐由面向历史文本,追寻作者原意走向结合中国现实,开启文本新意;在理解重心上由偏重事实性考量走向注重价值性判断;在理解过程上,由“视域转换”走向“视域融合”。这种转变意味着中国《资本论》研究已经由“照着说”走向了“接着说”,开启了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资本论》研究。“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顺应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符合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相统一的理论精神。总体而言,《资本论》在中国的诠释史,不能简单视为单纯的文本诠释史,可以认为,它是以文本诠释的方式折射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对《资本论》诠释史的梳理和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资本论》这部伟大的经典在中国社会的翻译、介绍、传播的历程,有助于对《资本论》这部伟大经典的正确理解和合理诠释,而且也有助于发现和拓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理解和诠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性意义,甚至也有助于以《资本论》的普遍原理为依据,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
刘晨[10](2016)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继承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从其问世至今,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从未间断,争论也从未停止。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劳动价值论在我国遇到了诸多新挑战,面临着来自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考验。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研究如何坚持并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用它来更好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一个关系重大且值得深入研究的基础理论课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条件。既有当时深刻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原因,又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合理借鉴。正是基于对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基于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理论的充分理解与批判,马克思经过潜心研究,深入解析,最终提出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是“商品二因素学说”。具体来说,使用价值和价值是构成商品的两个因素,前者属于自然属性,后者属于社会属性。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价值到交换价值再到价格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其中就蕴含了货币的起源与本质。马克思正是在分析商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生产劳动”的内涵。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是指生产商品和价值的一种劳动。它不同于一切社会都存在的,作为人类生产条件而存在的劳动。生产劳动是指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不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叫非生产性劳动。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是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劳动二重性的人。他认为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属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摒弃了亚当·斯密在劳动价值论上的混乱主张,承接并完善了大卫·李嘉图在这一理论上的合理内容,他坚持劳动创造价值一元论丝毫不动摇。我们在分析商品价值的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正确区分劳动和劳动力的不同。劳动是指人类的生产活动,而劳动力则是劳动者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从事某种具体劳动的能力,它存在于一切社会中。劳动力本身并不是商品,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具备了一定条件以后它才成为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不但是商品,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在于它的使用价值与一般普通商品不同。劳动力商品在使用过程中除了能把自身价值生产出来,还能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剥削工人进而能够迅速发家致富,其奥秘和根本原因正是这个剩余价值。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改变,理论本身也要不断的向前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也不例外。从诞生之日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受到了来自多方的责难,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价值论”观点来攻击劳动价值论的合理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主张价值或价格应从需求或效用的角度来决定。他们的效用价值论是一种主观价值论,是不正确的。但他们主张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可以通过调整供求关系来实现商品价格的均衡,这一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要素价值论”主张资本、土地、劳动、科技、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全都创造价值,把商品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的生产、价值的形成和价值的增殖过程混为一谈,把劳动力等同于一般生产要素,其实质是要否定劳动价值论,从而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但是,要素价值论承认要素投入者拥有所有权,并凭其获得一定的收入,这对于调动各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虽然都有“天然的”缺陷,但从某种程度上讲,也还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正是与这些不同价值理论的激烈交锋,推动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自身发展和进一步完善。新科技革命成果在社会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科技不仅快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时也大大拓宽了生产劳动的外延,一些新型劳动如知识劳动、管理劳动等也都应纳入生产劳动的范畴。在新形势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要符合现阶段国内、外的实际情况,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适应社会主义新经济实践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好的引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论文提纲范文)
(1)关山初度尘未洗 策马扬鞭再奋蹄——记着名金融学家和金融教育家曾康霖教授的学术初心(论文提纲范文)
从学党史看一位高校教授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崇敬 |
为人类求解放,严谨治学、务实求真的精神矢志不渝 |
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受益终身 |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认知事物必须有批判性思维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思维慎密、博大精深 |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从《读书笔记》看一位金融学家的睿智和用心 |
从做学问的特点看一位学者的逻辑思维 |
为学生着想撰写研究性着作 |
引导学生扩大视野,跨学科研究问题 |
近年他特别关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方面的论述 |
金融研究要“以民为本” |
金融研究要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基 |
把文化、宗教纳入金融事业发展的研究当中 |
从密切联系中国实际看一位高校退休教师,仍然着力进行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
着力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问题研究 |
从多方面关心弟子的成长 |
从怎样深入实际看一位学者的调查研究 |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哲学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导言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概念的界定 |
1.5.1 以“马克思”命名的劳动价值论的界定 |
1.5.2 本文中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哲学意蕴”的界定 |
1.6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哲学意蕴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
2.1.1 劳动价值论的产生与发展 |
2.1.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与历史意义 |
2.1.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根本特征 |
2.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互建构 |
2.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
2.2.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现实性与实践性 |
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蕴 |
3.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 |
3.1.1 形而上学的劳动价值论 |
3.1.2 形而上学导致的后果:资本逻辑的抽象统治 |
3.1.3 马克思对于形而上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 |
3.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特征 |
3.2.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对立统一原则 |
3.2.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质量互变规律 |
3.2.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性与实践性 |
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4.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现实的人的真实境遇 |
4.1.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切入点:商品 |
4.1.2 马克思劳动价值对现实的人的真实境遇的揭露:死劳动支配了活劳动 |
4.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露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社会历史因素 |
4.2.1 劳动力成为商品代表了资本对于劳动的支配 |
4.2.2 劳动与劳动力的差异及其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4.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价值概念的历史性 |
4.3.1 价值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范畴 |
4.3.2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价值概念的揭露 |
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人学意蕴 |
5.1 人的异化: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对于人的异化 |
5.1.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关注的是现实的人 |
5.1.2 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 |
5.2 人的解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旨归 |
5.2.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门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 |
5.2.2 人的解放与劳动解放的统一 |
5.3 人的发展: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
5.3.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为了劳动者的发展 |
5.3.2 依靠劳动实现人的发展:劳动与自由的统一 |
6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哲学意蕴的当代价值 |
6.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
6.2 充分发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哲学意蕴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插图数据来源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3)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选题意义 |
一、研究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劳动立场”创新 |
二、理论研究视角创新 |
三、理论主线创新 |
四、文本和现实的视域融合创新 |
第五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梳理劳动伦理与道德批判思想 |
二、从资本逻辑的制约中探究道德对资本的限制 |
三、从历史演进的向度解析劳动伦理的内在蕴含 |
四、从实践的维度挖掘劳动伦理及劳资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六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第一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和价值的真正结合 |
一、亚当·斯密:劳动创造财富 |
二、大卫·李嘉图:劳动是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 |
三、约翰·穆勒:劳动的福利原则 |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劳动者假设 |
一、圣西门:神的道德原则引领 |
二、傅立叶:协作制度设计方案 |
三、欧文:劳动共同体的试验 |
第三节 黑格尔的劳动哲学思想 |
一、劳动是人自觉的理性活动 |
二、社会性是劳动的本质属性 |
三、市民社会中的劳动者贫困 |
第二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马克思话语追溯 |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概念定位 |
一、“劳动”的概念分析及道德蕴含 |
二、“劳动力”的概念分析及伦理蕴含 |
三、“劳动伦理”的概念蕴含 |
四、劳动伦理生成的逻辑架构 |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原初话语追溯 |
一、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文本溯源 |
二、马克思的“劳动的立场”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坐标 |
一、理论定位:一本“大写的劳动伦理” |
二、隐性线索:人的存在方式批判 |
三、双重维度:事实指向性与价值规范性 |
四、逻辑走向: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统一 |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道德”、“伦理”与美德 |
二、“资本”、“资本逻辑”与“资本拜物教” |
三、“道德资本化”与“资本道德化” |
四、“劳动资本化”与“资本劳动化” |
第三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逻辑理路 |
第一节 商品·货币·资本·证券:劳动伦理思想批判奠基 |
一、商品到商品拜物教:劳动的“一般化” |
二、货币到货币拜物教:劳动的“社会化” |
三、资本到资本拜物教:劳动的“抽象化” |
四、证券到符号拜物教:劳动的“虚拟化” |
第二节 剩余价值论:劳动伦理思想批判的核心 |
一、劳动价值论:伦理重心由“资本”转向“劳动” |
二、工作日抗争:剩余价值获取的双重界限 |
三、分工与协作:资本控制和主导劳动主体 |
四、机器的应用:两大阶级矛盾激化 |
第三节 资本积累:劳动伦理思想的分析空间 |
一、资本的“原罪”:资本对劳动和生产资料的剥夺 |
二、所有权的悖论:劳动伦理制度化批判内核 |
三、资本规模扩张:资本主义抽象劳资关系的形成 |
四、资本垄断峰值:劳动关系被金融绑架 |
第四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内涵 |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前置性问题 |
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
二、分工与协作的强制型 |
三、扩大再生产增加了劳动道德的可能性 |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个人所有制的组织形式 |
二、社会协作的劳动伦理方式 |
三、工人主导的劳动伦理原则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基本属性 |
一、劳动伦理的历史性 |
二、劳动伦理的社会性 |
三、劳动伦理的阶级性 |
四、劳动伦理的主体性 |
五、劳动伦理的受制性 |
六、劳动伦理的发展性 |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命题:资本主义劳资关系 |
一、两种生产力的耦合构筑伦理基点 |
二、法权与伦理的张力形成阐释空间 |
三、分配关系掩盖了其的实证性用法 |
第五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向 |
第一节 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之维 |
一、感性的活动是现代转向的变革机理 |
二、劳动时空的解放是现代转向的桥梁 |
三、“人之为人”的劳动现代转向梯次 |
第二节 剖析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脉络 |
一、信用体系在劳动活动中的道德审视 |
二、知识劳动指涉伦理价值的理性求证 |
三、诚实劳动视域下劳动教育伦理诉求 |
第六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劳动伦理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映证 |
一、劳动道德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状态 |
二、劳动伦理推进了我国工会组织的发展进程 |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
一、双重和谐关系是社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特质 |
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平等是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 |
三、企业家精神是实现我国企业创新发展基本条件 |
四、注重企业道德是构建我国劳动伦理的现实任务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
一、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 |
二、坚持基本分配制度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时代底色 |
三、完善劳动法律关系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 |
四、共享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精神导向 |
第四节 实现劳动不断解放的现实道路指向 |
一、数字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新常态” |
二、制度正义是实现劳动伦理的文化指引 |
三、人的自由自觉构成劳动伦理的至善之境 |
四、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构建是客观历史的必然 |
五、劳动神圣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伦理追求 |
参考文献 |
1.着作类 |
2.期刊类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劳动范型转换: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第一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想渊源 |
一、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
(一)古代政治哲学:劳动是自然正义的附属品 |
(二)近代政治哲学:劳动是财产权的物质前提 |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 |
(一)威廉·配第:劳动是财富之父 |
(二)亚当·斯密:价值创造二元论 |
(三)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一元论 |
三、黑格尔哲学中的劳动概念 |
(一)图宾根时期:劳动范畴的思辨哲学化 |
(二)耶拿时期:作为依赖体系的普遍劳动 |
(三)《精神现象学》:作为主奴辩证转换机制的劳动 |
(四)《法哲学原理》:个体劳动本质上的社会性 |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出场与品格 |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实证批判转向 |
(一)物质利益难题的缘起 |
(二)物质利益难题的切入 |
(三)物质利益难题的破解 |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超越性品格 |
(一)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超越 |
(二)对黑格尔精神劳动的超越 |
第三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要义 |
一、价值实体: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
(一)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
(二)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 |
二、剥削秘密:被遮蔽了差异的劳动与劳动力 |
(一)价值规律与雇佣劳动的二律背反 |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链接路径 |
三、价值本质:掩盖在物与物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 |
(一)拜物教的诞生: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化 |
(二)拜物教的扬弃:超越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
第四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后现代挑战 |
一、非物质劳动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
(一)后工业时代的劳动范型转型 |
(二)非物质劳动及其社会建构 |
(三)非物质劳动与劳动价值论 |
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
(一)从生产异化到消费异化 |
(二)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 |
(三)从商品规律到结构规律的价值革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21世纪以来国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以往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
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思想中“劳动”的不同解读 |
三、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价值”的不同理解 |
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否需要坚持和创新 |
五、总结 |
(6)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探索中推进理论创新——读《思语迹:李铁映自选集》(论文提纲范文)
一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彩诠释 |
三提出构建中华民族价值观 |
四系统而深刻地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
结语 |
(7)劳动、价值创造与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GDP增长为什么能远远超过劳动增长? |
二、文献回顾: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吗? |
三、对劳动、技术进步、价值创造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解释:GDP概念的厘清 |
四、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跨期基准与GDP增长:一个模拟情景 |
五、结论 |
(8)大数据时代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缘由与价值 |
1. 选题缘由 |
2. 选题价值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 主要研究方法 |
2. 创新之处 |
一、大数据时代含义与特征研究 |
(一) 大数据时代含义 |
1. 大数据 |
2.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 |
3. 信息增长的需求 |
(二) 大数据时代特征与功能 |
1.一切将被数据化 |
2. 数据预测未来 |
3. 数据的控制力 |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 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之源: 古典劳动价值论 |
1. 威廉·配第: 劳动时间决定“自然价格” |
2. 亚当·斯密: 科学而庸俗的劳动价值论 |
3. 大卫·李嘉图: 资产阶级视野下劳动价值论的最高峰 |
(二) 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思想形成 |
1. 马克思对古典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
2. 马克思对价值论的探索 |
3. 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思想形成 |
(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渊源及主要内容 |
1. 劳动创造价值 |
2.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价值二重性 |
3. 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理论 |
(四) 从“物质生产领域”考察到对大数据时代的研究:现代劳动价值论的建构 |
三、大数据时代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挑战与机遇 |
(一) 大数据时代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
(二) 大数据时代对劳动价值论的挑战 |
1. 要素价值论 |
2. 创新价值论 |
(三) 大数据时代对劳动价值论的机遇 |
1. 丰富理论新含义 |
2. 增添理论的时代性内容 |
四、大数据时代中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
(一) 大数据时代劳动论的新内涵 |
1. 大数据时代劳动分工的丰富化和复杂性 |
2. 大数据时代劳动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 |
3. 大数据时代劳动的新意义 |
(二) 大数据时代劳动价值论的新视野 |
1. 劳动创造财富的新变化 |
2.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与最终共富目标 |
五、大数据时代坚持劳动价值论意义与实践路径研究 |
(一) 大数据时代坚持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
1. 坚持劳动价值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2. 坚持劳动价值论对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
(二) 大数据时代下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实践路径 |
1. 我国大数据产业应用现状与不足 |
2. 实践路径探索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资本论》第一卷诠释史研究 ——以中国为范围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状况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资本论》诠释史的基本概念和分期 |
第一节 《资本论》诠释史的基本概念 |
一、诠释 |
二、诠释史 |
第二节 《资本论》第一卷诠释史分期 |
一、《资本论》原着写作出版简况 |
二、《资本论》诠释史分期的依据 |
三、《资本论》诠释史的三个时期 |
第二章“政治—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1899—1949) |
第一节 第一个时期对《资本论》的不同诠释 |
一、零星介绍 |
二、翻译 |
三、解读 |
四、应用 |
第二节 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异同及其原因 |
一、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共同性及其原因 |
二、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
第三节 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评价 |
一、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特点 |
二、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积极意义 |
三、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历史局限性 |
第三章“理论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1949—1978) |
第一节 第二个时期对《资本论》的不同诠释 |
一、翻译工作基本完成 |
二、通俗化诠释初见成效 |
三、学术化研究一度活跃 |
第二节 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异同及其原因 |
一、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共同性及其原因 |
二、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
第三节 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评价 |
一、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特点 |
二、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积极意义 |
三、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历史局限性 |
第四章“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1978— ) |
第一节 第三个时期对《资本论》的不同诠释 |
一、劳动价值论诠释 |
二、剩余价值论诠释 |
三、资本积累理论诠释 |
第二节 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异同及其原因 |
一、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共同性及其原因 |
二、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
第三节 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评价 |
一、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特点 |
二、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积极意义 |
第五章 《资本论》的诠释范式及其历史演变 |
一、“政治—经济学”诠释范式 |
二、“理论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 |
三、“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科研成果 |
(10)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继承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的社会条件 |
1. 商品经济居于支配地位 |
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凸显 |
3. 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
(二)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渊源 |
(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哲学基础 |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
(一)“商品二因素”学说 |
1. 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性 |
2.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3.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辩证关系 |
4. 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
(二)“劳动二重性”学说 |
1.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有对立统一性 |
2.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 |
3. 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
(三)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
1. 劳动和劳动力 |
2. 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
(四)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
1. 成本价格和利润 |
2.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 |
(一) 劳动价值论在和其它不同价值理论的交锋中日趋完善和发展 |
1. 边际效用价值论 |
2. 要素价值论 |
(二)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
(三) 新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创新 |
1. 将服务劳动纳入生产劳动的范畴 |
2. 将知识劳动纳入生产劳动的范畴 |
3. 将管理劳动纳入生产劳动的范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关山初度尘未洗 策马扬鞭再奋蹄——记着名金融学家和金融教育家曾康霖教授的学术初心[J]. 缪明杨. 银行家, 2021(11)
-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哲学意蕴研究[D]. 张笑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D]. 高耀芳. 兰州大学, 2020(01)
- [4]劳动范型转换: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阐释[D]. 赵少男. 河南大学, 2018(01)
- [5]21世纪以来国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述评[J]. 冯茜. 经济问题, 2018(02)
- [6]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探索中推进理论创新——读《思语迹:李铁映自选集》[J]. 赵剑英. 哲学动态, 2017(09)
- [7]劳动、价值创造与经济增长[J]. 孙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8]大数据时代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D]. 杨航.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2)
- [9]《资本论》第一卷诠释史研究 ——以中国为范围的考察[D]. 张凯. 安徽师范大学, 2016(05)
- [10]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继承与发展问题研究[D]. 刘晨.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劳动价值论论文; 资本论论文; 价值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剩余价值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