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城乡老年人1998、1999、2000年死因别顺位(论文文献综述)
吕玉环[1](2020)在《《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文本《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以下简称《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是由山口大学大学院东亚研究科成员编着的国际经营管理类书籍,于2018年3月23日由日本中央经济社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国际视角出发,分三部分共14个章节阐述了以东亚国家为主的医疗福利制度的构建及医疗经营现状,主要介绍了东亚各国医疗制度基本情况、医疗经营及地区医疗福利状况。其中,第一部分“东亚各国医疗制度简介”主要从六个视角介绍了日本、韩国、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同时介绍了英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与之进行比较;第二部分“医疗经营”主要从三个视角分别介绍了不同规模的公立医院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影响护士离职的因素、老后所需资金的推测分析;第三部分“地区医疗养老”则从五个视角分析了日本各地区预防医疗的动向、医疗地域变迁及其可持续性、地区全民医疗的公私协作及针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必要医疗合作。本书属于企业管理专业类书籍,其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医疗·福利系统的构建与相关设施的有效经营。以日本为首,从经营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考虑东亚医疗与养老的可持续性方案。本翻译报告通过分析原文,将专业术语和长句分为经济、医疗、护理3类。文中专业词汇表述严谨、准确,需要准确充分的把握原文信息,避免漏译、错译。为此,有必要在翻译过程中考虑中文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例如直译、变译、加注解释法等。此外,由于中日语言上的差异,且日语文章的逻辑性与汉语不同,因此翻译时语言的逻辑转换也是不可缺少的。原文的逻辑性如果直接套用在译文上,原文的本意可能会有所偏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翻译时需要通过逻辑补充、逻辑转换、逻辑重构等翻译方法来保障译文的逻辑性。此外,该文本由不同作者共同编着而成,所以各章节之间的语言表达存在差异,所以本翻译报告在保证译文内容准确的前提下,尽力还原作者的语境语气及写作风格?只有把握医疗、养老类书籍的文体特征,才能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其语言结构特色,并做到有的放矢,翻译出更为地道、专业的译文文本?本翻译实践报告参考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所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文本中所出现的专有名词、复杂长句等翻译重点及难点进行分析。对原文要遵守“信”,对译文要保证“达”,对译文表达要追求“雅”。原文主要是以医疗为研究目的的着作,在本次翻译中对“信、达、雅”的理解为:“信”是对原文的理解;“达”是译文与原文的契合度;“雅”是译文表述的可接受度。在实际进行翻译工作时,针对专业词汇采用了直译、变译及加注解释的翻译方法;针对文本翻译采用了逻辑增补、逻辑转换与逻辑重组的翻译策略。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保证行文流畅,处理好译文与原文的关系,结合上下文语境探究文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进而翻译出译文读者所能接受的文本。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对笔者所选文本的执笔机关、文本特点及在翻译过程中所参考的翻译理论进行简单介绍;第二章:主要从词语和句子两个方面结合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进行分析,简析医疗经营类文本的翻译特点并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第三章:此次翻译实践的总结及感想。随着现代医疗、福利制度的快速发展,为促进相关知识和理论的完善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医疗、福利制度相关书籍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翻译报告的目的是了解东亚各国的医疗及福利制度,分析原文语言的特征和表达的逻辑性。在此基础上,以编写专业且易懂的译文为目标。
徐乐飞[2](2020)在《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期望寿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根据政府提出的“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指标,对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全民死亡信息进行描述和探索分析,了解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亡情况、死亡原因及死因变化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主要致死疾病死因,分析居民期望寿命及重大疾病去死因期望寿命。该研究一方面了解人群主要死因及死因谱变化,另一方面发现南京市鼓楼区居民健康状况同规划纲要提出的具体要求之间的差距,为政府实现“健康江苏”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促进居民健康提出科学建议。[研究方法]从南京市鼓楼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收集2014-2018年该地区居民死亡报表信息,从南京市公安局获取南京市鼓楼区2014-2018年常驻人口数据,结合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对死亡数据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对死因进行归类。该研究使用EXCEL 2019、SPSS 22.0、SAS9.4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主要研究指标有:(1)人口学特征指标:人口数、人口负担系数。(2)死亡水平指标:粗死亡率、不同性别与年龄段死亡率及死因别死亡率。(3)死因顺位指标:不同性别及年龄段居民的死因构成及顺位。(4)主要死因变化趋势:应用趋势卡方检验进行分析。(5)期望寿命和减寿指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及减寿率。[研究结果]1.居民人口学特征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共监测4,639,386.5人,其中男性2,315,420人,女性2,323,966.5人,男女性别比为1:1。监测中15岁以下儿童为543,207.5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1.71%,15~64岁劳动人口3,376,075人,占总人口72.77%,65岁以上老年人口720,104人,占总人口15.52%。0~14岁及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增长,总负担系数、负担儿童系数和负担老年系数由2014年的33.30%、14.38%和18.92%上升至2018年的42.14%、18.18%和23.96%。2.居民死亡情况(1)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全死因死亡人数28,044人,男性15,789人,女性12,255人,平均粗死亡率为604.48/10万。总体粗死亡率、不同性别粗死亡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总体标化死亡率、不同性别标化死亡率均表现为缓慢降低趋势(x2趋势检验P<0.05)。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具体按年龄分层,5年中在40~80岁年龄段,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2)2014-2018年里每年1岁以下死亡占比都是最低,在1%以下,1岁到44岁虽然年龄跨度大,但总体死亡占比很低,男女分别低于2%,45岁至64岁男女死亡占比较高,65岁以上年龄组死亡占比最高,男女合计占比达总死亡的80%左右。(3)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婴儿死亡率最低2.67‰,最高5.5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最低3.31‰,最高6.74‰。参照健康江苏规划目标,除了2015年超出规划指标外,其它四年均达标。(4)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孕产妇死亡数都为0,无孕产妇死亡情况发生。(5)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居民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保持在9%~9.5%,相对稳定,且已经低于纲要目标提出的2030年低于10%的指标。3.人口死因谱变化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因顺位排前列的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外因,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占45.19%,肿瘤死亡占31.10%,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占8.97%,外因占3.16%,这四种死因合占88.42%,呈现了高度集中状态。研究的五年里,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外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等种类疾病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检验P<0.05)。五年死因顺位变化不大。不同年龄段主要死因顺位差别体现在婴儿组,婴儿组前5位死因分别为围生期疾病、先天性疾病、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外因,1岁后围生期疾病便不再出现在死因顺位前5位中,1岁后的年龄组中,至65岁进入老年之前,主要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外因、呼吸系统疾病等,65岁老年后循环系统疾病上升至顺位第一位,且占据约50%的死亡数,而外因则退出顺位前5。4.主要致死疾病死因分析(1)5年中,共死于循环系统疾病的有12,673人,其中男性6,666人,女性6,007人,五年来性别粗死亡率均为男性略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11:1。循环系统疾病死因中,死亡率最高的是脑血管疾病,男性死亡率达77.53/10万,女性达73.48/10万,第二位为缺血性心脏病,男、女死亡率分别为47.31/10万、40.22/10万,男女死亡率差异不明显。45岁前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相对较低,不超过3/10万,45岁后死亡率开始升高,65岁以后死亡率显着升高,且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2)肿瘤居于死因顺位第二位,5年里肿瘤死亡人数共8,721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1.10%,5年总粗死亡率为187.98/10万,其中男性为231.92/10万,女性为144.19/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是女性的1.61倍,且5年里男女肿瘤死亡率都出现上升趋势。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气管、支气管、肺癌,其次是胃癌、结直肠癌、其它肿瘤、肝癌、胰腺癌,其中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15岁以下肿瘤死因主要为白血病、脑部肿瘤等,15~45岁青壮年肿瘤死因最高的为其它肿瘤,死亡率1.53/10万,45岁以后肿瘤死亡率开始升高,最高的仍然为气管、支气管、肺癌,其次为肝癌,65岁后年龄组肿瘤死亡率最高,顺位第一的仍为气管、支气管、肺癌,死亡率高达229.69/10万,其次为胃癌,死亡率为105.54/10万,再次为结直肠癌,死亡率为106.37/10万。(3)呼吸系统疾病死因在死亡率上排位第三,5年来南京市鼓楼区居民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总2,515人,其中男性为1,552人,女性为963人,男性是女性的1.61倍,占总死亡人口数的8.97%,其中男性占5.53%,女性占3.4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出现在整个年龄段中,高发在70岁以后,且全程中男性显着多于女性。死亡率最高的死因类型为感染和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两大疾病。(4)外因死亡最多的是意外跌落,其次为交通事故,这两类死因占伤害死亡数的52.71%,60岁以后人群意外跌落数量明显较高,交通事故男性死亡率较女性高,25岁以后自杀者明显增多。5.期望寿命及减寿情况分析南京市鼓楼区居民2014-2018年5年男性平均期望寿命为82.33岁,女性86.42岁,女性期望寿命高于男性,两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年中男性期望寿命基本保持平稳,女性有所增高。去死因增寿年数最多的是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两大疾病,分别增寿10.69±2.23岁和4.02±0.28岁。同时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外因位于减寿顺位的前3位。[研究结论]1.2014-2018年5年里鼓楼区总体人口保持平稳,但总负担系数、负担儿童系数和负担老年系数逐年上升。2.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标化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与全省趋势一致,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除2015年外均达健康江苏规划目标,而孕产妇死亡率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均以达标。3.南京市鼓楼区居民主要四大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外因,占全人群的88.42%。循环系统疾病占比最多的为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且这两类疾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循环系统疾病;气管、支气管、肺癌是肿瘤死因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其次是胃癌和结直肠癌;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群中,因感染死亡占50.14%,其次是肺气肿、阻塞性肺病,占31.30%;外因死亡率逐年增加,其中意外跌落是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伤害,其次为交通事故。4.南京市鼓楼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男性期望寿命基本保持平稳,女性有所增高。去死因增寿年数最多的是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两大疾病,且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外因是减寿顺位的前3位。
奕倩[3](2019)在《2014年2018年广东省居民创伤性脑损伤与脊髄损伤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与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injury,TSCI)是指由直接或间接机械力作用引起的脑或脊髓功能的改变。TBI和TSCI是高致残性和高致死性疾病,严重危害病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和经济损失。由于目前对TBI和TSCI的临床治疗尚无明显突破,因此,了解TBI和TSCI的死亡情况、时间趋势及引起死亡的外部原因对于评估TBI和TSCI的严重性、确定风险因素、制定预防干预策略和措施至关重要。目的:了解2014年至2018年广东省居民TBI和TSCI死亡情况,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城乡和外因的死亡率差异及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广东省创伤性脑损伤和脊髓损伤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死因监测系统。本研究收集了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广东省28个国家疾病监测点(Disease Surveillance Points,DSPs)的死亡个案信息,采用国际疾病标准分类编码——第十次修订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对死因进行编码和分类。采用频数(百分数)对广东省创伤性脑损伤和脊髓损伤死亡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进行描述,以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参照,计算各性别、年龄、城乡、年份和特定外因的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并估计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2检验比较各亚组间死亡率的差异,使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2014年~2018年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本研究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和脊髓损伤死亡与社会人口因素的关系。按照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对TBI和TSCI的死亡外因进行分类,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广东省28个国家疾病监测点(DSPs)覆盖户籍人口约2,400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5.7%。其中男性占比51%,65岁以上老年群体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为10.6%。2014年~2018年,共收集死因监测系统死亡个案信息数目约60万条(每年约12万条)。TBI死亡的流行情况:(1)2014年~2018年,广东省DSPs每年TBI死亡人数2,678~3,925人,粗死亡率为11.97/10万~16.30/10万。经年龄调整后,标化死亡率由2014年的11.55/10万上升至2015年的15.43/10万,随后有所下降。五年平均粗死亡率为13.52/10万,平均标化死亡率为12.90/10万;(2)男性和农村居民的TBI死亡风险更高,调整其他因素后,标化死亡率比分别为2.29和2.00。随着年龄的增长,TBI标化死亡率先降后升,呈“√”型分布,5~14岁儿童死亡率最低(2.45/10万);(3)机动车辆交通事故(7.55/10万)和跌倒(4.36/10万)是导致TBI死亡的两个主要外部原因。前者是75岁以下居民TBI死亡的首要原因,而后者是7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主要死因;(4)行人是交通事故死亡的高风险群体。在14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行人死亡占交通事故总死亡构成比逾60%。而对于15~64岁人群,摩托车交通事故是导致TBI死亡的第一顺位外因;(5)2014年~2018年,汽车乘客/驾驶员、摩托车驾驶员和其他交通工具乘客/驾驶员的TBI标化死亡率分别增加了55.81%、14.08%和43.08%。45岁以上人群发生汽车交通事故和摩托车交通事故TBI死亡率大幅上升。TSCI死亡的流行情况:(1)广东省DSPs每年TSCI死亡人数78~199人,粗死亡率为0.35/10万~0.81/10万。经年龄调整后,标化死亡率逐年上升,由2014年的0.29/10万上升至2018年的0.72/10万,上升幅度148.28%。五年平均粗死亡率为0.63/10万,平均标化死亡率为0.53/10万(SE=0.02);(2)男性和农村居民的TSCI死亡风险高于女性和城市居民,调整其他因素后,标化死亡率比分别为2.23和4.58。TSCI标化死亡率随年龄增加直线上升(0.01/10万~8.87/10万),呈“/”型分布;(3)不同于TBI死亡外因,从2014年到2018年,跌倒(0.28/10万)是导致各年龄段TSCI死亡的最主要外部原因,尤其是7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占比达62.28%;(4)按照所使用的交通工具进行分类发现,摩托车和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是造成TSCI死亡的第一和第二顺位外部因素;(5)2014年~2018年,75岁及以上人群TSCI死亡率有上升趋势(P<0.05),其中由跌倒造成的创伤性脊髓损伤死亡率从3.37/10万增长至7.38/10万,增长幅度104.15%。结论:2014年~2018年广东省TBI标化死亡率维持在较高水平,TSCI标化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居民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男性、65岁以上老年人和农村居民是TBI和TSCI死亡的高危群体。交通事故是导致中青年和儿童TBI死亡的首要原因,而跌倒则是65岁以上老年人主要原因。行人和摩托车驾驶员的TBI和TSCI死亡率均有所上升。在制订创伤性脑损伤和脊髓损伤预防措施时应考虑加强道路安全(头盔、限速、禁止酒驾等)和预防跌倒(体育锻炼、康复训练等)以减少TBI和TSCI的发生和死亡。
王佳[4](2019)在《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自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以来,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其最突出的特征包括出生率持续偏低、死亡率居高不下和外来移民人口补偿能力显着减弱三个方面。受此影响,俄罗斯人口持续多年出现负增长,全国人口总数逐年下滑。此次人口危机因其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久,影响程度之深,已经成为事关俄罗斯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性问题,引起了俄朝野各界的普遍高度关注。当代俄罗斯的人口形势是在全球人口向现代化发展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形成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欧美国家为首的世界各国人口纷纷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转变,传统的多子女大家庭模式逐步被少子女的现代家庭模式取代,居民生育意愿显着下降,人口生育水平降至自然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增长趋缓甚至步入负增长阶段。在全球人口转变的背景下,俄罗斯的人口发展也同样面临着向现代人口模式转变的必然趋势。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它既受到了俄人口发展历史上形成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差异等传统人口因素的影响,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转型时期的激进改革对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冲击则是此次人口危机的助推器,不仅加快了危机爆发的进度,也增强了危机蔓延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并加重了它的灾难性后果。为摆脱日益严峻的人口形势,俄政府出台了包括鼓励居民生育、降低人口死亡率和吸引外来移民在内的一系列应对人口危机的配套措施,旨在扭转持续多年的人口负增长趋势,同时增强外来移民对人口再生产的补偿能力。上述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俄罗斯人口总数自2010年起恢复增长。2013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人口出现了自苏联解体以来的首次自然增长。尽管近年来人口危机的状况有所缓和,但就目前人口形势来看,俄罗斯未来面临的人口问题依旧严峻。居民生育意愿仍然偏低,无法保证维持人口数量稳定所需的出生率水平。随着上世纪90年代人口危机最严峻时期出生的女性逐渐步入生育年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育龄女性数量将面临显着减少的局面,人口出生率预计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人口死亡率水平尽管有所回落,但与大部分欧美国家相比依然处于高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口死亡率难以出现较明显的下降,俄罗斯人口自然负增长的规模很可能将持续扩大。在外来移民对人口自然损失的补偿能力难有实质性提升的背景下,当代俄罗斯面临的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人口增长的前景仍不容乐观。本论文的研究以当代俄罗斯人口问题的严峻形势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人口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及俄政府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并对其实施成效和不足进行评价。同时,通过比较并借鉴世界同类国家应对人口问题的经验,为俄罗斯摆脱人口危机提出可行建议,并对俄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做出预测。论文由绪论、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思路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对俄罗斯的人口发展历史进行回顾,论述了旧俄时期和苏维埃时期俄罗斯人口的主要发展阶段;第二章重点分析了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严峻形势,从低出生率、高死亡率和日益减弱的移民人口补偿能力三个方面,着重对人口危机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论述;第三章从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观等因素入手,详细探讨了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产生的原因;第四章重点分析了俄罗斯政府实施的提高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和增强移民吸引力等应对人口危机的主要措施,并对相关措施的成效和不足进行了评价。结语部分论述了俄罗斯人口的发展前景,并就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解决尝试提供可行性建议。人口危机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难以一蹴而就。一方面,受人口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影响,单纯依靠人口自身的再生产能力,已经很难维持人口数量的动态平衡。因此,俄罗斯应更加重视外来移民的人口替代效应,充分发挥移民的人口补偿能力,着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移民环境,进一步加大引进外来移民的力度,秉承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人口交流,充分利用邻国的人口资源禀赋,实现双方资源的优势互补。在吸引外来国际移民的同时,优化整合国内人口资源配置,推动区域间人口流动同样可作为俄罗斯应对人口问题的可行途径。另一方面,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居民的家庭、婚姻和生育观念在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多样性影响下发生了现代化转变。因此,俄政府应从文化和价值观层面入手,健全有利于人口发展的长效机制,更加重视培养居民对待婚姻和家庭的责任感,提高家庭在社会舆论及居民思想观念中的威望,从根本上引导社会环境向有利于家庭和生育的方向转变。总体而言,鉴于俄罗斯未来依旧严峻的人口发展形势,俄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人口和移民政策的财政投入,为应对人口危机措施的落实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保障。因此,经济发展才是未来俄罗斯解决人口危机的最根本途径。
柳效敬[5](2019)在《中国人口死因构成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健康是人口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预期寿命作为测量人口死亡水平的指标之一,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健康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预期寿命的快速增加本质上是死因结构变动的结果。为应对城镇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和生态环境等的变化带来的健康新挑战,为2030年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的目标,从人口死亡谱入手研究人口预期寿命的变动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对2002-2016年不同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探讨死亡水平下降过程中主要疾病和死因构成的差异;其次在对死亡率漏报调整的基础上,了解不同人口群体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随后利用Arriaga分解法对预期寿命进行年龄别死亡率和死因别死亡率上的分解,量化不同年龄组以及不同死因对于预期寿命变动的贡献情况,并重点了解预期寿命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受不同年龄、不同死因影响的变化,最后通过去死因分析审查去除某一疾病后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后,我国居民死因构成比发生了明显变化,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成为威胁我国人口健康的前五大死因。各类主要死因对人口的健康威胁还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性别差异最显着的是恶性肿瘤和心脏病,城乡差异最显着的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2002-2016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由71.27岁提高至76.87岁,其中呼吸系统疾病的改善对于预期寿命的增长贡献了 1.65岁,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群体贡献了其中的70.79%;损伤和中毒的改善对于预期寿命的增长贡献了 0.98岁,0-44岁的年轻人口贡献了其中的84.66%;脑血管疾病的改善对于预期寿命的增长仅贡献了 0.22岁,主要是由于65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群体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造成的。根据上述结论,本文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居民预期寿命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杜晓宇[6](2019)在《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居民全死因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背景社会因素的对某些疾病死亡率有一定的影响,如能很好的认知并了解其中的关系,则可为制定疾病控制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一个地区范围内,时间跨度长的流行病相关数据可以很好的用来分析社会因素的影响。全球疾病负担组织(GBD)研究表明,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传染性疾病、母婴疾病、围产期疾病和营养不良疾病的发病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常用来评估一个地区卫生系统状况。在1996年至2014年间,中国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79%,尽管这一比率仍高于高收入国家。在中国,社会因素对人群归因死亡率的长期影响尚未得到系统性的评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城市。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上海市居民经历了以下重大社会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污染工业的发展(1949-1980),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6-1976),改革开放(1979-)和甲肝大流行(1988年1月)。根据世界银行的人均收入标准:上海在1994年以前属于低收入地区;在1996-2005年期间属于中低收入地区;在2006年以后属于中高收入地区。上海市的出生登记制度建立于1987年,比全国早14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上海一些地区的人口不断增加。为了评估社会事件对上海市自然人口增长的分死因死亡率的影响,我们选择杨浦区作为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地区。选择杨浦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杨浦区的经济水平在上海市区中处于中等水平;其次,杨浦区的居民经历了上述所有公共事件;三是杨浦区户籍居民人口相对稳定,1974-2014年期间从0.77×106到1.0×9106。这主要是由于大型企业的引进受到限制和严格的户籍制度。杨浦区户籍居民在研究期间的人口流入和流出相对有限。因此,研究在人口自然增长状态下社会事件对死亡率的影响,杨浦区的居民人口数据具有非常好的代表性。二、材料本文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1974-2014年上海市杨浦区疾病控制中心死亡登记系统,其中囊括所有上海市杨浦区户籍人口死亡信息。疾病分类编码采用ICD-10分类编码。三、方法1、对41年间各主要疾病的死因顺位,性别比、死亡率变化趋势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2、死亡率分解方法:(1)计算方法:同一个人口不同时间的死亡率差别可以看作不同人口结构人口的死亡率差别进行分解。死亡率变化分解采用一种无残差的方法:假定需分解人口A和人口B粗死亡率差别:=年龄结构的差别(以A和B分年龄死亡率的平均值为权重)+非年龄结构的差别(以A和B年龄结构为权重)=人口因素贡献值+非人口因素贡献值其中:设Diff为人口A与人口 B的死亡率差,则:=人口因素贡献值+非人口因素贡献值其中:其中:人口因素贡献率=人口因素贡献值/(人口因素贡献值+非人口因素贡献值)*100%非人口因素贡献率=非人口因素贡献值/(人口因素贡献值+非人口因素贡献值)*100%这里年龄结构差别即两人群人口因素导致的死亡率差别,非年龄结构差别即两人群非人口因素导致的死亡率差别。(2)数据整理方法:把上海市杨浦区1975-2014年分为4段,分别为A段(1975年-1984年);B段(1985年-1994年);C段(1995年-2004年);D段(2004年-2014年)。取各年份段分死因分年龄组死亡人数平均数和杨浦区各年份段个年龄组人口数进行计算。由于需要计算粗死亡率差值,所以计算的年份分别为:B-A=(1985年-1994年)-(1975年-1984年);C-B=(1995年-2004年)-(1985年-1994年):D-C=(2004年-2014年)-(1995年-2004年);3、时间趋势分析方法:死亡率时间趋势分析试图找到一段时间内死亡率变化的趋势分段。本文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Program4.3.1.0(April,2016)软件进行。该软件能够较好的找到死亡率变化的最优模型。在模型的拟合上,按照Joinpoint从0-5的顺序依次进行,寻找最大P值的Joinpoint数量。4、人口预测方法:用1945年Leslie发明的利用目前的年龄结构状况,得到未来的年龄结构和数量随时间演变的动态预测。5、构建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数据准备本研究中的年龄-时期-队列分析纳入了 20岁及以上的人群,因为年轻人(20岁及以下)的死亡率较低。我们在1976-2014年期间每5年将登记人群划分为亚组,并将登记人群划分为不同年龄组,间隔为5年。之后,我们形成了一张Lexis图表,按年龄(a),时期(p)和队列(c)列出死亡病例和person-year。我们以癌症致死原因为例来说明Lexis图是如何构建的。Lexis图中的人年数使用以下公式计算:(1/3Lap+1/6La+1,p+1)×y(6La,p+1/3a+1.p+1)×y(B)其中公式A用于计算上三角形的人年,公式B用于计算下三角的person-year。L表示期间p的平均人口规模,y表示时期,年龄和队列的间隔年份(本研究中为5年)。模型拟合数据准备后,将年龄,时期和队列数据拟合到模型中,表示为:log[r(a,p)]=f(a)+g(p)+h(c),其中f(a),g(p)和h(c)分别代表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的影响。每个变量分为线性和非线性函数。我们用平滑的自然线条描述非线性函数。由于APC模型中存在共线性(c=p-a),我们将周期效应的斜率平均约束为0。周期和队列的趋势在图3中显示为风险比率。风险比率是与参考年份相比的死亡风险,参考年份队列上设定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年份)和时期上设定为1980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的第一年)。6、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进行预测为了预测2015-2030年期间的死亡率,构建一个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该模型与之前描述的相似但不完全相同。首先,为了平衡乘法模型中的指数增长,选择power 5作为链接函数而不是常用的log link。Moller在2002年证明了power 5作为预测中的联系的优势.其次,使用最近的死亡率数据而不是整个时间段范围数据来构建模型,因为最近的数据在预测未来死亡率方面更有价值。在R软件(版本3.4.3)中使用Epi package和Norpred package进行APC模型分析。四、结果上海市杨浦区在1974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为12.18%,1984年为9.21%,1994年为10.49%,2004年为15.77%,2014年为18.22%,老龄化状况逐年加剧。1974-2014年间全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伤害、内分泌和营养代谢疾病。1974-2014年年龄别死亡人口占比最高的年龄段分别为 75-年龄组(16.83%),85-年龄组(16.58%),80-年龄组(16.13%),70-年龄组(14.00%),65-年龄组(10.31%)。除0-岁组之外,年龄别死亡人口占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分死因中年龄别死亡人口占比较高的大多数集中在70-以上人群。以10年分段的全死因顺位分析显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变化不大,为前3位,上升幅度较大的为内分泌和营养系统疾病,全户籍中从第7位上升到第4位,男性户籍中从第9位上升到第4位,女性户籍中从第7位上升到第4位。下降幅度较大的为泌尿系统疾病,全户籍从第8位下降到第10位,男性户籍人口从第7位下降到第10位,女性户籍人口从第8位下降到第10位。1974-2014年间上海市杨浦区期望寿命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女性期望寿命高于男性期望寿命。1974-1990年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总体期望寿命最低年份为1981年(72.98岁),之后呈现上升趋势,从1990年74.2岁上升为2014年79.35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整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并保持较低水平的趋势.1974年到1988年之前死亡率从8.3/1000(1974年)上升到39.6/1000(1988年),而1988年之后迅速下降到4/1000(1998年)之后保持较低水平(5/1000以内)。传染性疾病和母婴疾病死亡人数占比从1974的7.66%,逐年缩小至2014年的1.8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占比从1974年的86.03%逐年增加至2014年的94.42%,意外伤害死亡占比从1974年的6.31%减少至2014年的3.72%。传染性疾病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粗死亡率从40.240/10万下降到16.345/10万,标化死亡率从40.383/10万下降到10.300/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粗死亡率从1974年的451.983/10万逐步上升至828.180/10万,标化死亡率在1998年之后下降,从1998年519.936/10万下降至2014年313.477/10万。意外伤害粗死亡率变化幅度不大,1974年为33.139/10万,2014年为32.598/10万,其中最高点为1978年57.496/10万,最低为2013年28.314/10万,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1974年为36.536/10万,2014年为13.649/10万。最高为1978年57.496/10万,最低为1982年34.429/10万。1974-2014年间,杨浦户籍居民平均41879864人/年,共发生死亡290332例(男154050例,女136282例)。第一类疾病,第二类疾病和第三类疾病死因死亡人口分别占总死亡人口比为3.80%、86.50%和5.56%。1974年至2015年间死亡占比前5位的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心脏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糖尿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肝硬化和消化道溃疡,分别占所有死亡总数的35.05%、28.36%、11.35%、3.45%和3.22%。癌症死亡人口平均寿命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口平均寿命短7.7年。而在年龄《60岁人口中,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意外受伤、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是导致死亡的前5大原因,分别占所有死亡人口的40.20%、19.66%、11.70%、5.93%和3.29%。经过Joinpoint分析后,传染病和母婴疾病死亡率下降中1988年为明显的下降转折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中,标化死亡率在1995年左右前平稳或小幅上升,之后下降,在2005年之后下降幅度减缓;内分泌和营养代谢疾病在2001年之前小幅上升,之后上升幅度加大。主要疾病的年龄-时期-队列效应:通过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我们分析了年龄,出生队列和时期对死亡率的影响。自1990年尤其是2000年之后,在60到70岁年龄组中,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的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且所有年龄组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均有所下降。出生队列分析表明,从1955年到1965年,包括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这一段时间内,出生的人群中全死因死亡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在内的第二类疾病死亡率,以及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明显增加。从APC模型出生队列的拟合趋势中,我们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分别在1921年,1928年,1911年出生的人群中达到的顶点,之后又开始下降。然而,1949年之后出生的人群癌症和糖尿病的死亡风险开始增加。在1974年,年龄在65及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59%,而这一比例到了2015年增加到了 19.15%。老年人口预计在2021-2025年间将会达到峰值,占总人口的33.15%。此后,这一比例将开始减少。在2026-2030年间会共有11354名女性和20996名男性死亡。第一类疾病和第三类疾病的死亡占比将继续下降(第一类疾病:1976-1980年为6.67%,2011-2015年为2.43%,2026-2030年为2.31%;第三类疾病:1976-1980年为7.83%,2011-2015年为3.71%,2026-2030年为3.08%)。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仍然将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疾病。此外,这两种疾病的死亡人数占比在男性和女性中都在增加。糖尿病死亡人口占比也不断增长,在2026-2030年间将会成为女性第三大死亡原因,男性第四大死亡原因。五、讨论本研究有3个主要发现。首先,第一、二、三类疾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分别在1988、1994、1995年后出现骤降。其次第二类疾病危险因素在1911至1928出生的人群中达到顶峰,然后出现下降。然而,1949年以后出生人群的癌症和糖尿病相关死亡风险出现上升。第三,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仍然是死因顺位的前两位,同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在2026至2030年不断上升。标准化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公共卫生环境的优化和死亡危险因素的改变。由于1988年1月甲型肝炎的爆发,上海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控制传染病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有效的降低了 1988年后第一类死因的死亡率。上海的第一类和第三类疾病的标准化死亡率明显低于中国大陆其余地区和世界水平,这是因为上海通过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第一类和第三类疾病的死亡率。吸烟和空气污染是明确会导致COPD死亡的危险因素,自 80年代以来,因为空气质量和医疗条件的改善,COPD的死亡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尽管如此,第二类疾病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自1991年以来,可能是因为从80年代以来,排放污染的工业被迁离上海市区,癌症的标准化死亡率开始下降。1998年和2005年之后,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死亡率分别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因为从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支撑的医疗条件和健康生活方式得到了大力推进,此外,1996年以后世界银行资助的健康促进计划也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1920至1930年出生的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死亡率位居前列,这与1960至1980年间较差的医疗状况有关。在中国三年自然灾害(1959-1961)和文化大革命(1966-1976)期间,医疗系统受到重创。以前的研究表明,在早年经历三年自然灾害会增加成年期肥胖、高血糖、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脂肪肝的风险,并且还会增加晚年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和胃癌的死亡率。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围产期经历三年自然灾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包括中风、癌症、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损伤。尤其是在女性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代谢综合征是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经历三年自然灾害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可以部分解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也会导致胰岛β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发育不良,并将伴随余生。早年所处的不良社会环境会增加晚年慢性病的风险。在194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中,慢性疾病的死亡风险是下降的,然而1949年以后出生的人癌症和糖尿病死亡风险是增加的。这表明他们暴露于这些疾病危险因素的程度增加。大量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吸烟、超重或肥胖、缺乏身体活动、蔬菜摄入量的降低和饮酒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根据上海市区的膳食情况调查,红肉的膳食比例从1982年的9%上升到2002年的26%,而谷物的膳食比例从65%下降到40%。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群的吸烟量大幅增加。在2010年,超过50%的中国成年男性是吸烟者,并且20岁以下的男性吸烟率较高。糖尿病与某些癌症有共同的致病因素,并且糖尿病也是某些癌症的独立预测因素。六、结论与建议结论:1974-2014年间上海市杨浦区老龄化程度逐年加深,未来老年人口比例仍将上升。41年间已发生流行病学转换,死亡主要原因从传染病和母婴疾病转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一直是死亡顺位的前三位,预计未来这种状况还将继续,上升幅度较大的为内分泌和营养代谢疾病,下降幅度较大的为泌尿系统疾病。人口因素(老龄化)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的上升中其主要作用,非人口因素(医疗条件的改善等)在传染病和母婴疾病的死亡率的下降中起主要作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吸烟、肥胖、高血压)没有明显改善,意外伤害死亡率下降与我国严格控制酒驾、安全座椅和头盔的使用有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在1911至1928出生的人群中达到顶峰,然后出现下降。然而,1949年以后出生人群的癌症和糖尿病相关死亡风险出现上升。未来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在2026至2030年不断上升。癌症的患病因素已经从环境污染和(或)感染转移到烟草和酒精的消费、营养过剩和缺乏身体活动上,后者还可能通过诱发全身性炎症导致死于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在过去41年中,和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相关的死亡占比不断增加。预计未来这种趋势还将持续。未来杨浦区老年人口预计在2021-2025年间将会达到峰值,占总人口的33.1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仍将上升,标化死亡率下降。建议:1、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如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体育锻炼、戒烟限酒、按照《中国居民健康膳食宝塔》建议科学饮食,限制糖分和盐分的过多摄入,限制红肉的摄取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随着人群死亡原因转换,社会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应该从传统的“以医院为中心的治病”模式转变为“以社区为主的医疗保健护理”模式。依托社区的健康管理,可以很好的应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程长、不可治愈、有较严重后遗症的特点。3、人口老龄化情况加剧,为缓解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障压力,除了扩大参加社会保险人员纳入范围,加强健康教育,促进老年健康。
程瑶[7](2019)在《湖北省乳腺癌流行趋势与早诊早治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对2007-2015年湖北省乳腺癌死亡趋势、年龄特征、地区分布特征以及疾病负担进行分析,明确湖北省乳腺癌死亡的高危人群。(2)由于武汉市的肿瘤监测开展较早,本研究对武汉市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趋势进行单独研究,综合评价1990-2015年武汉市中心城区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长期变化趋势并进行预测,结合远城区乳腺癌的死亡情况,进一步明确高危人群。(3)基于襄阳市妇女免费乳腺癌筛查检出情况,明确高危人群,为相关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此外,结合问卷调查,明确妇女获取乳腺健康知识的常用途径,了解妇女筛查行为和乳腺自我检查行为(breast self-examination,BSE)的影响因素。(4)探讨乳腺癌患者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早诊早治政策进一步提供依据。此外,了解乳腺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乳腺癌的早诊早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湖北省女性乳腺癌死亡数据从湖北省死因监测数据中提取;武汉市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数据来自武汉市肿瘤登记报告监测。乳腺癌发病或死亡率的标化采用中国人口标化与世界人口标化两种方式。数据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趋势分析,使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来衡量趋势变化的大小和方向;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伤残调整生命年(the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的公式计算乳腺癌的疾病负担,包括由早死导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s,YLL)和带伤残生存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采用Nordpred预测模型对2016-2025年武汉市乳腺癌发病及死亡趋势进行预测;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ge-period-cohort model)分析武汉市乳腺癌发病及死亡趋势的年龄效应(age effect)、时期效应(period effect)和队列效应(cohort effect)。(2)一是对健康妇女乳腺癌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获取途径、筛查行为与BSE行为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二是对乳腺癌患者的就医延迟现状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就医延迟的定义采用国际常用的标准,将患者从发现症状到首次因症状就医的间隔时间≥3个月为。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与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变量之间的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人群的筛查行为和BSE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乳腺癌患者就医延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2015年湖北省乳腺癌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为5.33/10万、世界人口标化标化死亡率为5.32/10万,其中城乡分别为6.82/10万和4.74/10万。2007-2015年第一个死亡高峰年龄在50-54岁年龄组(16.17/10万)。此外35-39岁与50-54岁年龄组死亡率显着上升(AAPC=7.3%,95%CI:2.1%,12.7%;AAPC=8.9%,95%CI:2.4%,15.8%)。分地区研究结果显示,2007-2015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死亡率处于湖北省最高水平,并且黄冈市乳腺癌死亡率显着上升(AAPC=14.4%,95%CI:7.7%,21.6%),而孝感市显着下降(AAPC=-7.1%,95%CI:-13.7%,0),湖北省乳腺癌造成的YLL损失为65417.69人年,损失强度为1.55/千人。(2)2015年武汉市中国人口与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13/10万与6.45/10万。此外,武汉市中心城区乳腺癌中国人口与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分别为42.07/10万与42.19/10万、死亡率分别为6.83/10万与7.20/10万;远城区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5.32/10万。26年间武汉市乳腺癌发病率显着上升(AAPC=3.3%,95%CI:2.0%,4.7%),且预测在未来10年将持续上升,2021-2025年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将达到44.00/10万。同时,死亡率变化较为平缓(AAPC=0.4%,95%CI:-0.1%,0.9%)。2011-2015年武汉市中心城区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在55-59岁(123.88/10万),第一个死亡高峰年龄在60-64岁年龄组(26.42/10万),而2009-2015年远城区第一个死亡高峰年龄在55-59岁年龄组(19.29/10万)。且在1990-2015年,年轻组女性(<50岁)标化发病率持续上升(AAPC=3.5%,95%CI:3.0%,4.1%),而老年组女性(≥50岁)标化死亡率持续上升(AAPC=0.9%,95%CI:0.2%,1.5%)。1990-2015年武汉市中心城区由乳腺癌导致的DALY损失为110574.18人年,DALY率为2.08/千人,且YLL占主要部分;2009-2015年远城区乳腺癌YLL损失为13839.47人年,损失强度为1.31/千人。此外,武汉市发病与死亡趋势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队列效应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襄阳市人群免费乳腺癌筛查结果表明,45-49岁与60-64岁年龄组女性均为高危人群,检出率分别为35.67/10万与46.39/10万。调查结果发现,妇女对获取乳腺健康知识的积极性不高(17.07%),且电视是调查对象获取乳腺健康知识的最常用途径,占全部调查对象的39.36%。健康人群筛查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程度(OR=1.84,95%CI:1.52,2.22)、经济因素(OR=1.39,95%CI:1.03,1.86)、时间因素(OR=1.51,95%CI:1.22,1.85)和就医筛查方便程度(OR=1.60,95%CI:1.27,2.01)。妇女BSE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OR=4.69,95%CI:2.25,9.80)、乳腺癌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OR=2.49,95%CI:1.83,3.39;OR=3.01,95%CI:2.19,4.13)以及工作压力(OR=3.09,95%CI:1.28,7.50)。(4)乳腺癌患者的调查结果表明,患者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文化程度(OR=3.34,95%CI:1.45,7.71)、对健康信息的关注程度(OR=0.32,95%CI:0.15,0.70)、工作压力(OR=0.39,95%CI:0.18,0.87)。患者对获取健康知识的积极性同样不高(23.46%),调查对象的就医延迟率高达50.28%,且大多数患者由于症状恶化才就医(37.99%)。患者自报导致就医延迟的原因中,对症状不担心的比例最高(17.78%)。此外,患者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就医的时间成本(OR=2.34,95%CI:1.18,4.64)和对症状的严重性认识(OR=4.58,95%CI:2.31,9.07)。结论:(1)湖北省女性乳腺癌35-39岁与50-54岁年龄组女性与黄冈市女性死亡率呈显着上升趋势。此外,武汉市乳腺癌发病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上升趋势显着,且预测在未来10年将会持续上升,亟需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另一方面,年轻女性发病率与老年女性死亡率逐年上升,需要加强高危人群的管理与防控。湖北省和武汉市女性乳腺癌流行的高峰年龄均出现后移趋势,应密切关注高危人群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防控措施。(2)女性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对女性乳腺癌筛查行为与BSE行为均有显着影响,但乳腺癌相关知识普及情况较差,且妇女的关注度较低,需要加强以电视为主的宣传策略,能够对提高妇女参与筛查和BSE有所帮助。此外,降低筛查费用,鼓励妇女克服主观困难,定期参与筛查,提高妇女对乳腺癌早诊早治的认识,重视乳腺病变,在发现乳腺病变之后,正确对待并克服困难因素,及时就医确诊,也能够起到早诊早治、降低乳腺癌不良结局的效果。
孙艳[8](2019)在《2012-2017年宜兴市居民死因分析及慢性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宜兴市2012-2017年户籍人口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描述居民的总体死亡情况,分析居民死因顺位,研究影响该地区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为我市制定科学合理的慢性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收集死者的基本信息和死亡信息,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码、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个人身份(职业)、户籍地址、常住地址,死亡信息包括死亡地点、致死主要疾病诊断、诊断单位、诊断依据、根本死因、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症等,运用死亡率描述我市居民总体死亡情况,通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描述影响宜兴市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的主要慢性病。结果:我市2012-2017年户籍人口年均死亡率为7.74‰,六年间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我市人口老龄化有关。2012-2017年宜兴市户籍人口根本死亡原因中第二大类慢性病构成比为86.39%。2012-2017年宜兴市户籍人口年均前十位死因占全部死亡原因的96.82%,年均前十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其中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一直位居全市居民死因顺位的前四位。不同性别之间的居民死因顺位也有所不同。2012-2017年宜兴市户籍人口年均期望寿命为81.60岁,去除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后我市居民期望寿命平均提高4.62岁、3.84岁、1.57岁和1.40岁。结论:慢性病是影响宜兴市居民健康和期望寿命的主要原因,其中以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损伤和中毒对宜兴市居民健康和期望寿命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倪胜[9](2018)在《2008-2015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法定传染病死因监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时空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2008-2015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法定传染病死因监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目的】对2008-2015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法定传染病死因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了解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居民法定传染病死亡情况、发展趋势和病种死因顺位,为相关部门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线索。【方法】主要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对2008-2015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兴宁区、宾阳县、柳北区、秀峰区、合浦县、凌云县、罗城县)居民的法定传染病死因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乙丙类39种法定传染病进行病种划分,依据根本死因的ICD-10编码进行筛选;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3、SPSS 16.0软件计算性别、城乡别、年龄别、民族别等不同层次的传染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构成比等指标,对两个或以上的死亡率采用卡方、列联表卡方检验,对时间序列死亡率采用趋势卡方检验,并对指标趋势和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结果】(1)2008-2015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法定传染病的平均死亡率为9.58/10万,标化死亡率为7.93/10万。8年间传染病死亡率呈现先升后降,总体下降的趋势,2009年达到最高点(14.03/10万),2015年达到最低点(6.46/10万)。(2)8年间广西居民传染病死因顺位的前5位依次为:肺结核(4.24/10万)、病毒性肝炎(3.53/10万)、艾滋病(0.80/10万)、狂犬病(0.30/10万)、流感(0.23/10万)。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占到总死亡的89.38%,是居民传染病的主要死因。(3)性别层次上,8年来男性传染病平均死亡率为14.1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32/10万,女性传染病平均死亡率为4.6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58/10万,男性传染病死亡率显着高于女性(χ2=1012.941,P<0.001);每一年男性的传染病死亡率都明显高于女性,数值差异约达3倍。8年来男性和女性传染病死亡率的总趋势均为先升后降,总体下降。除流感、手足口病和感染性腹泻外,其余病种的死亡率男性都显着高于女性。(4)城乡别层次上,8年来城市居民传染病平均死亡率为5.39/10万,农村传染病平均死亡率为11.50/10万,城市显着低于农村(χ2=700.385,P<0.001)。2008-2013年城市居民传染病死亡率均显着低于农村,但2014-2015年的城乡传染病死亡率差异并无显着性。艾滋病在城市地区的死亡率(1.04/10万)高于农村地区(0.68/10万);除了艾滋病和感染性腹泻以外的其余病种在城市地区的死亡率均显着低于农村地区,数值差距约达到2倍以上。8年来农村传染病死亡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走向,总体趋势是逐年下降;城市传染病死亡率则在同一数值水平附近反复波动。(5)年龄别层次上,8年间0岁组居民传染病平均死亡率为9.50/10万,1-4岁组为3.78/10万,5-14岁组为0.33/10万,15-44岁组为3.22/10万,45-64岁组为12.22/10万,65岁及以上组为51.15/10万。每个年龄组之间的8年传染病平均死亡率和每一年内的死亡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传染病总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大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0岁呈现第一个小高峰,在5-14岁达到低谷,之后随着年龄增大而不断增大,在65岁及以上组急剧增大;具体到各病种时,传染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现3种不同的发展趋势。除5-14岁组外,各年龄组年份别传染病死亡率总体呈先升后降,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总人口的死亡率变化趋势一致。手足口病是0岁组(32.35%,3.07/10万)和1-4岁组(73.21%,2.76/10万)居民的首要死因,狂犬病是5-14岁组(50%,0.16/10万)居民的首要死因,病毒性肝炎是15-44岁组(38.86%,1.25/10万)和45-64岁组(47.03%,5.75/10万)居民的首要死因,肺结核是65岁及以上组(55.82%,25.55/10万)居民的首要死因。艾滋病的构成比在15-44岁组(22.54%)居民达到最高,之后随年龄组的升高不断降低。(6)病种年份别层次上,除了2009年和2010年,8年间居民传染病死因顺位的前3位均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这3个病种每年的构成比合计均超过86%,但是不同年份顺位有所变化。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死亡率的年份别总趋势都是先上升再下降,在2009-2010年达到高峰,后逐年降低或波动式降低。流感死亡率在2009年达到高峰(0.87/10万,6.22%),在其余年份都稳定在低水平波动。手足口病死亡率在2010年(0.90/10万,6.60%)达到高峰后下降,并有两次回升。艾滋病死亡率先缓慢上升再波动下降,在2012年达到高峰(1.13/10万,13.64%)。(7)监测点别层次上,肺结核是合浦县(61.14%,5.92/10万)和兴宁区(56.98%,4.53/10万)居民的首要死因;病毒性肝炎是宾阳县(45.06%,5.91/10万)、凌云县(49.59%,4.00/10万)、柳北区(36.08%,1.01%)、罗城县(42.09%,6.18/10万)和秀峰区(40.54%,2.39/10万)居民的首要死因。狂犬病和流感的死亡率在罗城县较为突出;罗城县(14.69/10万)和宾阳县(13.13/10万)居民的传染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县区。艾滋病传染病死亡率在宾阳县、柳北区、兴宁区和秀峰区较为突出。(8)民族别层次上,主要民族的各年度总传染病死亡率和8年间平均传染病死亡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肺结核是汉族居民的首要死因(47.29%,4.56/10万),病毒性肝炎是壮族(43.18%,4.14/10万)、瑶族和仫佬族居民的首要死因。流感的死亡水平在瑶族(11.76%,0.80/10万)和仫佬族(15.15%,1.77/10万)居民中要明显高于汉族和壮族。肺结核的死亡水平在汉族中要显着高于其余民族。感染性腹泻的死亡水平在汉族中要显着低于其余民族。【结论】(1)2008-2015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传染病流行趋势总体呈现主体规律性,即在主体民族(汉族和壮族)、主体年龄组(15岁及以上)、主要病种(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和主要城乡占比(农村)上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并同时呈现在男性、女性和总人口的死亡率变化趋势上,即传染病死亡率随时间推移先升高,在2009-2010年达到高峰后波动下降。说明以往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卓有成效,防控效果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应该继续保持和不断完善。(2)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是8年间广西居民传染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提示对这3种疾病应重点加大宣传和干预的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3)男性传染病总死亡率和主要病种死亡率都显着高于女性,提示应从整体上更加重视男性居民的传染病宣传和防控工作。(4)城市地区居民主要传染病死亡率均显着低于农村地区,但艾滋病死亡率显着高于农村地区,说明应该关注城市化中心区域高聚集性和高流动性人群的传染病状况,尤其是艾滋病。提示我们要注意完善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户籍外出至城市地区常住务工人员的艾滋病宣教、筛查和报告机制,提高上报的完整率。(5)不同年龄时期传染病的流行和死亡表现出鲜明的病种特征。提示应该针对各年龄组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传染病病种宣传与防治措施。(6)手足口病可能存在跨年流行的趋势,有可能是导致1-4岁组传染病死亡率跨年波动的原因之一。2009年在罗城县及邻近区域可能发生了一次一定程度的流感流行。(7)民族间的总传染病死亡水平差异很小,但主要病种的传染病死亡水平有差异。仫佬族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具有单独的特征,提示可以关注民族聚居区的特殊人文与自然环境。第二章2008-2015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法定传染病死因监测时空趋势研究【目的】运用GIS技术,以行政村(居委会)为尺度,对2008-2015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居民法定传染病死因监测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了解法定传染病死亡空间分布趋势,并对空间分布趋势进行研究对比和综合分析,为制定科学的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和线索。【方法】收集整理2008-2015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兴宁区、宾阳县、柳北区、秀峰区、合浦县、凌云县、罗城县)法定传染病死因监测地理信息数据,运用Arc GIS 10.0软件绘制监测点数字地图,对传染病死亡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计算和检验。绘制传染病死亡率地区分布图、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IDW)图,进行LISA分析、缓冲区分析,可视化反映传染病死亡率的空间分布状况、空间聚集特性、空间聚集半径、空间关联模式、空间因素相关性和死亡风险。【结果】(1)以1年或2年时间跨度进行IDW绘图和LISA分析,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传染病死亡在大部分区域呈现散发趋势,无明显空间聚集特性;将时间跨度扩大到4年,有4个监测点存在可以探测到的死亡率高发聚集区和稳定的低发聚集区,死亡率以高发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下降。(2)以4年时间跨度进行IDW绘图和LISA分析,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3个主要病种的传染病死亡在大部分区域无明显空间聚集特性。(3)凌云县传染病死亡率分布呈现东北、西南和西北三个高发带,中心强度为3/10万以上,呈现H-H关联模式;在中部邻近数个村附近呈现稳定的低发现象。随时间推移高发带内部的高发中心有所转移,但仍沿县道及县道与省道的交汇点沿线分布。(4)柳北区具有以砂糖街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中部传染病死亡高发聚集区,中心强度10/10万以上,呈现H-L关联模式;在东部、南部和西北部都呈现稳定的低发现象。高发中心明显受到国道县道交汇点的影响。(5)罗城县传染病死亡率呈现东部高发聚集中心、东北部高发带和西部高发聚集区三个高发聚集区域,最高中心强度10/10万以上,呈现H-H关联模式;在西北部存在比较稳定的低发区域。随时间推移,除东部高发聚集区外的高发区域强度和辐射半径都有减弱的趋势。东部聚集区明显受到省道县道交汇点的影响。(6)兴宁区传染病死亡率呈现中西部高发带和东部高发聚集区,中心强度5/10万以上,呈现H-H关联模式;在中部偏东地区和西部存在两个比较稳定的低发区域。随时间推移中西部高发带朝南沿县道及国道县道交汇点方向转移;东部高发中心强度和辐射半径明显减弱。(7)秀峰区传染病死亡率没有探测到明显的高发聚集现象,但其高值区域分布有可能受到国道沿线的影响。【结论】(1)2008-2015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中的4个监测点的法定传染病死亡在较大的时间跨度(比如4年)上具有空间聚集特性,提示这4个地区存在某些具有一定规律空间分布特征的传染病死亡危险因素。(2)IDW空间插值和LISA分析在目标节点值的数量、节点分布和多边形对象形状上有一定的要求,对例数分布过少的对象分析局限性较大,需要辅助其他分析方法。(3)传染病的某些死亡危险因素具有流动性,首要高发聚集区中心位置比次高发聚集区随时间变化呈现更为稳定的状态;病源人群和易感人群的流动性、城市化、地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变等因素值得注意。(4)交通网络中的国道、省道和县道沿线对传染病死亡率的高发中心位置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国道、省道和县道交汇处500米辐射半径对传染病死亡率高聚集性中心位置有影响;乡道沿线与传染病死亡率高发区的分布之间没有发现明显关联。(5)人群流动趋势与主要传染病传播具有明显的联系,应该注意完善传染病死亡高发中心,尤其是位置和强度都持续稳定的高发区域及相邻区域的监控和干预措施,对疫源人群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和规范,培养健康的公共行为。
朱继存[10](2018)在《2004-2016年中国城乡人口死亡模式及水平变化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论文旨在研究中国人口死亡模式和死亡水平变化,并对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人群主要死亡原因的差异进行分析,为政府制定疾病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2004-2016)》,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进行死因编码。采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和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人口数据计算年龄标化死亡率(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s,ASMR);应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析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利用LifeTables软件包计算疾病造成的期望寿命损失;两组独立样本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两样本的总体频率分布差异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2004-2016年中国城乡不同年龄人口死亡构成比发生变化。0-14岁、15-44岁、45-64岁人口死亡构成比均有所降低,65岁及以上城乡老年人死亡构成比分别从68.0%、62.35%上升到73.48%、71.26%。不同性别人口死亡构成比均是男性大于女性。2.2004-2016年中国城乡人口全死因ASMR呈下降趋势,中标率APC分别为-2.01%(95%CI:-2.82%-1.18%)、-2.38%(95%CI:-3.44%-1.31%);世标率APC分别为-1.87%(95%CI:-2.75%-0.98%)、-2.32%(95%CI:-3.51%-1.12%)。3.2004-2016年城市人口下呼吸道感染、结直肠癌、肺癌、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死亡率上升,自杀、肾炎和肾病死亡率下降;农村人口肺癌、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和意外跌落死亡率上升,结核病、食道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杀、肾炎和肾病死亡率下降。4.2004-2016年慢性病仍然是中国人口主要死因,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和肝癌分别导致城市人口期望寿命损失2.44岁、1.66岁、0.95岁、0.81岁和0.42岁,农村人口期望寿命损失3.03岁、1.45岁、1.29岁、0.56岁和0.48岁。5.2004-2016年中国城乡人口ASMR差异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粗死亡率差异呈增长趋势(APC=13.51%,95%CI:2.80%25.34%)。2016年农村0-14岁、15-44岁、45-64岁、65岁及以上人口死亡率均高于城市人口死亡率。结论1.中国城乡人口高年龄组死亡构成比升高,慢性病死亡构成比增大,应加大对老年人健康的关注和慢性病的预防控制。2.中国城乡人口总体死亡率降低,但结直肠癌、肺癌、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死亡率上升,需要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和精神文化建设等工作,促进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而减少疾病相关危险因素。3.城乡之间和男女之间均存在严重的健康差异,需要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水平,促进健康公平,实现全民健康。
二、中国城乡老年人1998、1999、2000年死因别顺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城乡老年人1998、1999、2000年死因别顺位(论文提纲范文)
(1)《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翻訳任务の绍介 |
1.1 原书の绍介 |
1.2 原书の特徴 |
1.3 厳复の翻訳理论 |
第二章 翻訳事例の分析 |
2.1 语汇の翻訳 |
2.1.1 医疗?福祉専门用语 |
2.1.2 组织名称 |
2.1.3 その他の语汇 |
2.2 文の翻訳 |
2.2.1 论理补完 |
2.2.2 论理変换 |
2.2.3 论理再构成 |
第三章 翻訳実践报告のまとめ |
3.1 翻訳実践のまとめ |
3.2 翻訳についての心得 |
参考文献 |
付録Ⅰ:原文 |
付録Ⅱ:訳文 |
谢辞 |
(2)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期望寿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一、前言 |
二、资料来源与方法 |
1.资料来源 |
1.1 人口资料 |
1.2 死亡资料 |
1.3 江苏省全省人口及死亡数据 |
1.4 质量控制 |
2.统计软件与方法 |
2.1 死因分类 |
2.2 统计软件与方法 |
2.3 研究指标 |
三、结果 |
1.南京市鼓楼区人口基本特征 |
1.1 性别构成情况 |
1.2 年龄构成情况 |
2.人口死亡情况 |
2.1 居民死亡情况 |
2.2 年龄别、性别死亡率和构成情况 |
2.3 南京市鼓楼区居民年龄别、性别死亡率与全省、全国比较 |
2.4 婴儿死亡率 |
2.5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2.6 孕产妇死亡率 |
2.7 传染病死亡率 |
2.8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
3.人口死因谱变化 |
3.1 全人群死因顺位及其变化 |
3.2 分性别死因顺位及变化 |
3.3 分年龄段死因顺位及变化 |
4.主要致死疾病死因分析 |
4.1 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分析 |
4.2 肿瘤死亡分析 |
4.3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情况 |
4.4 外因死亡情况分析 |
5 期望寿命与减寿情况 |
5.1 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整体期望寿命 |
5.2 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
5.3 不同肿瘤对去死因期望寿命的影响 |
5.4 寿命损失分析 |
四、讨论 |
1.南京市鼓楼区人口学特征 |
2.居民死亡情况 |
3.人口死因谱变化 |
4.主要致死疾病死因分析 |
5.期望寿命与减寿情况 |
6.对照健康江苏2030 规划纲要,南京市鼓楼区实现目标情况 |
7.本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
五、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南京市各区人口和经济情况 |
附录2 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亡数据 |
附录3 各类疾病 ICD-10 分类 |
综述 我国居民死因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2014年2018年广东省居民创伤性脑损伤与脊髄损伤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TBI和 TSCI的流行现状 |
1.2.2 TBI和 TSCI死亡率变化趋势 |
1.2.3 TBI和 TSCI发生的外因 |
1.3 广东省疾病监测系统概况 |
1.3.1 广东省基本情况 |
1.3.2 广东省国家疾病监测点情况 |
1.4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对象 |
2.3 相关分析指标和定义 |
2.4 统计方法 |
2.5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 |
3.1 疾病监测点人口学特征 |
3.2 创伤性脑损伤死亡情况分析 |
3.2.1 创伤性脑损伤总体死亡状况 |
3.2.2 创伤性脑损伤死亡的性别差异 |
3.2.3 创伤性脑损伤死亡的年龄差异 |
3.2.4 创伤性脑损伤死亡的城乡差异 |
3.2.5 创伤性脑损伤死亡的外部因素分析 |
3.3 创伤性脊髓损伤死亡情况分析 |
3.3.1 创伤性脊髓损伤总体死亡状况 |
3.3.2 创伤性脊髓损伤死亡的性别差异 |
3.3.3 创伤性脊髓损伤死亡的年龄差异 |
3.3.4 创伤性脊髓损伤死亡的城乡差异 |
3.3.5 创伤性脊髓损伤死亡的外部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创伤性脑损伤死亡 |
4.1.1 创伤性脑损伤总死亡率情况及变化趋势 |
4.1.2 创伤性脑损伤死亡的性别差异 |
4.1.3 创伤性脑损伤死亡的年龄差异 |
4.1.4 创伤性脑损伤死亡的城乡差异 |
4.1.5 导致创伤性脑损伤死亡的外部因素 |
4.2 创伤性脊髓损伤死亡 |
4.2.1 创伤性脊髓损伤总死亡率情况及变化趋势 |
4.2.2 创伤性脊髓损伤死亡的性别差异 |
4.2.3 创伤性脊髓损伤死亡的年龄差异 |
4.2.4 创伤性脊髓损伤死亡的城乡差异 |
4.2.5 导致创伤性脊髓损伤死亡的外部因素 |
4.3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15 年版《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
附录2 2017 年版《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
附录3 常见疾病ICD-10编码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论文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俄罗斯人口发展历史概述 |
第一节 旧俄时期人口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苏维埃时期的俄罗斯人口发展状况 |
一、苏维埃时期的俄罗斯人口发展概述 |
二、苏维埃时期俄罗斯人口发展的历史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严峻形势 |
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的人口发展概述 |
第二节 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具体表现 |
一、人口出生率持续偏低 |
二、人口死亡率居高不下 |
三、外来移民的人口补偿能力日益减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 人口发展的历史结构原因 |
一、育龄人口数量阶段性减少导致人口发展呈现周期性波动 |
二、人口性别构成严重失衡制约人口再生产的良性运行 |
三、人口年龄结构日益老化造成死亡率水平的控制难度增加 |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原因 |
一、家庭生活水平下降抑制居民生育意愿 |
二、居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降低导致人口健康状况恶化 |
三、经济实力衰退造成高技能人才大量流失 |
第三节 文化和价值观原因 |
一、家庭、婚姻和生育观念转变导致居民生育意愿下降 |
二、不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和死亡观念成为高死亡率的重要诱因 |
三、民众普遍存在的排外情绪制约移民吸引力的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罗斯政府应对人口危机的措施及绩效分析 |
第一节 刺激居民生育意愿提高人口出生率水平 |
一、出台刺激人口生育意愿的物质激励措施 |
二、为女性兼顾家庭责任与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
三、协助家庭改善居住条件,为居民落实生育意愿提供住房保障 |
四、宣传重视家庭和生育的传统价值观 |
第二节 改善居民健康状况降低人口死亡率水平 |
一、提高医疗保健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
二、推行控烟、限酒和禁毒等措施 |
三、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
第三节 提高移民吸引力增强外来移民的人口补偿能力 |
一、根据移民现状与移民需求,适时调整移民政策定位 |
二、刺激境外侨胞回归意愿,主动吸引侨胞回迁 |
三、大力吸引高技能移民 |
四、优先吸纳独联体地区移民 |
五、培育包容的移民环境,促进移民融合 |
第四节 人口危机应对措施的绩效分析 |
一、提高出生率措施的成效及不足 |
二、降低死亡率措施的成效及不足 |
三、增强移民吸引力措施的成效及不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中国人口死因构成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死因构成的文献综述 |
1.3.2 预期寿命的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生命表与模型生命表 |
2.2 预期寿命分解方法 |
第3章 中国人口死因构成的差异分析 |
3.1 数据的来源和选取 |
3.2 死因构成的群体差异分析 |
3.2.1 死因构成的年龄差异分析 |
3.2.2 死因构成的性别差异分析 |
3.2.3 死因构成的城乡差异分析 |
第4章 中国人口死因构成对预期寿命的影响 |
4.1 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现状分析 |
4.1.1 死亡率数据的调整 |
4.1.2 预期寿命的现状 |
4.2 死因构成差异对预期寿命的影响 |
4.2.1 死因构成的年龄差异对预期寿命的影响 |
4.2.2 死因构成的性别差异对预期寿命的影响 |
4.2.3 死因构成的城乡差异对预期寿命的影响 |
4.3 去死因对预期寿命的影响 |
4.3.1 去死因生命表的编制 |
4.3.2 去死因对预期寿命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居民全死因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创新点 五、研究的不足 第一部分 |
上海市杨浦区1974-2014年全死因分析 一、材料方法 二、结果 第二部分 |
杨浦区各类疾病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和预测 一、方法 二、结果 第三部分 |
讨论 第四部分 |
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References 致谢 |
(7)湖北省乳腺癌流行趋势与早诊早治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课题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湖北省女性乳腺癌流行现状及趋势研究 |
第一节 湖北省女性乳腺癌流行趋势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武汉市女性乳腺癌流行趋势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第二部分 乳腺癌人群筛查与早诊早治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女性乳腺健康信息需求与筛查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女性乳腺癌患者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第三部分 全文总结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致谢 |
(8)2012-2017年宜兴市居民死因分析及慢性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选题依据 |
2.目的与意义 |
研究方法 |
1.研究对象 |
2.资料来源和研究内容 |
2.1 死因资料来源和研究内容 |
2.2 人口资料来源 |
3.死因分类标准 |
4.质量控制 |
5.统计方法 |
结果 |
1.2012 -2017 年宜兴市居民死因分析 |
1.1 人口学基本特征 |
1.2 漏报调查 |
1.3 总体死亡情况 |
1.4 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 |
1.5 死因别死亡率 |
1.6 前十位死因顺位 |
1.7 分性别前十位死因顺位 |
1.8 肿瘤死亡情况 |
1.9 损伤和中毒死亡情况 |
2.2012 -2017 年居民期望寿命及去死因期望寿命 |
2.1 期望寿命 |
2.2 去死因期望寿命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2008-2015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法定传染病死因监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时空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国内、外传染病死因研究现状 |
2.广西传染病死因研究现状 |
3.GIS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现状 |
4.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08-2015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法定传染病死因监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资料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2.结果 |
2.1 传染病死亡总体情况 |
2.2 传染病分病种死因顺位 |
3.讨论 |
第二章 2008-2015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法定传染病死因监测时空趋势研究 |
1.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资料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2.结果 |
2.1 凌云县2008-2015年传染病死亡率的时空趋势分析 |
2.2 柳北区2008-2015年传染病死亡率的时空趋势分析 |
2.3 罗城县2008-2015年传染病死亡率的时空趋势分析 |
2.4 兴宁区2008-2015年传染病死亡率的时空趋势分析 |
2.5 秀峰区2008-2015年传染病死亡率的时空趋势分析 |
2.6 广西7个监测点传染病死亡率和交通网络时空相关性分析 |
3.讨论 |
总结 |
1.主要研究结论 |
2.本研究的创新性 |
2.1 材料的创新 |
2.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2.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3.本研究的局限性 |
4.研究进一步改善的思路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10)2004-2016年中国城乡人口死亡模式及水平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对象 |
2.3 相关指标定义 |
2.4 疾病定义 |
2.5 统计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2004-2016年中国城乡人口死亡模式变化情况 |
3.2 2004-2016年中国城乡人口死亡水平变化情况 |
3.3 2004-2016年中国城乡人口主要死亡疾病的寿命损失变化情况 |
3.4 2016年中国不同年龄城乡人口死亡率差异 |
4 讨论 |
4.1 中国城乡人口全死因死亡水平与模式分析 |
4.2 中国城乡人口主要死亡疾病分析 |
4.3 中国城乡人口死亡差异性分析 |
4.4 创新性和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城乡老年人1998、1999、2000年死因别顺位(论文参考文献)
- [1]《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翻译实践报告[D]. 吕玉环.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期望寿命分析[D]. 徐乐飞. 东南大学, 2020(01)
- [3]2014年2018年广东省居民创伤性脑损伤与脊髄损伤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研究[D]. 奕倩.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1)
- [4]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问题研究[D]. 王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
- [5]中国人口死因构成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D]. 柳效敬.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6]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居民全死因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D]. 杜晓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10)
- [7]湖北省乳腺癌流行趋势与早诊早治的影响因素研究[D]. 程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8]2012-2017年宜兴市居民死因分析及慢性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D]. 孙艳. 东南大学, 2019(01)
- [9]2008-2015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法定传染病死因监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时空趋势研究[D]. 倪胜.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7)
- [10]2004-2016年中国城乡人口死亡模式及水平变化分析[D]. 朱继存. 郑州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