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党恬敏,党维勤,李小兵,张泉[1](2022)在《新时期淤地坝及其坝系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文中研究指明文章探索黄土高原淤地坝及其坝系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时期发展的路径,从而为该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经验。通过对黄土高原淤地坝研究和建设现状的梳理,从当前淤地坝建设过程中寻找新的技术,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土石坝建设探索新技术,总结归纳出黄土高原淤地坝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以及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重点对当前在淤地坝和土石坝建设过程中的应用的GIS、DEM、无人机、BIM等技术,淤地坝免管护、拦泥透水、浮力式等坝体建设新特性,放水建筑物的PCCP管、顶管技术、虹吸管和太阳能等新材料和新技术,溢洪道应用柔性材料、生态袋、竖井式等新工艺,碾压式智慧筑坝技术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新时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新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径、淤地坝及坝系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淤地坝建设全过程的智慧新技术、淤地坝及其坝系安全预测预警预报新方法、淤地坝管理制度建设的新思路等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朱芷,周波,张富,李泽霞[2](2021)在《黄土丘陵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的构建模式》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的构建模式,为该区淤地坝系建设和利用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利用文献研究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与条件,开展实例调查并分析黄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建设现状、运行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甘肃省已初步形成坝系建设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病险隐患、坝地盐碱化治理不到位、水土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以黄土丘陵区榆林沟淤地坝系为例,提出了应构建优势农业主导模式的田园综合体以及围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营造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思路。[结论]构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是对田园综合体发展与淤地坝系利用形式的探索与创新,有利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杨媛媛[3](2021)在《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黄河水沙锐减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阐明黄河输沙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淤地坝作为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主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拦沙减蚀、调峰削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小流域、中尺度流域以及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3个尺度入手,基于统计分析、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以及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淤地坝的拦沙滞洪作用,构建了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模型,分析了淤地坝时空分布对流域输沙量的影响,计算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对流域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提出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阐明淤地坝对小流域径流输沙过程的调控及其对径流侵蚀动力的分散消减作用。通过对比分析治理流域和未治理流域次洪水特征,发现淤地坝建设使流域水沙关系发生改变,在相同径流深条件下,治理流域的输沙模数小于未治理流域;淤地坝对降雨总量小型降雨事件的径流侵蚀动力消减作用强。基于无定河流域“7.26”特大暴雨调查结果分析,阐明了暴雨条件下淤地坝的重要拦沙作用,计算得到韭园沟流域淤地坝共拦截泥沙71.43×04t,流域泥沙输移比降至0.16,淤地坝改变了流域原来的产输沙模式,显着降低了流域泥沙输移比。(2)基于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构建了淤地坝逐年拦沙量计算模型。在中尺度大理河流域,首先基于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构建权重系数对骨干坝的总淤积量进行了逐年还原,其次基于淤地坝的淤积效应系数确定坝系内的中、小型坝拦沙量。基于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模型,分析了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特征。1954~2011年,大理河流域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拦沙量为0.12×108 t,其中骨干坝和中小型淤地坝多年平均拦沙量分别为0.04×108 t和0.08×108t。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从1971-2001年的47.35%下降到2002~2011年31.19%。(3)解析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对黄河输沙量减少的贡献。1952~2011年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拦沙量为1.50×108t,累积拦沙量为68.63×108 t。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从1979~1998年的30.03%下降到1999~2011年19.92%。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大多数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呈减少趋势,这些流域骨干坝建设的高峰期为1970~1979年。少数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呈增加趋势,这些流域骨干坝建设的高峰期为2000~2009年。(4)预测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拦沙能力变化趋势,结合淤地坝建设潜力,提出了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当骨干坝的淤积库容达到总库容的70%~80%时,其拦沙效率降低。按80%总库容可拦沙计算,截止2011年底,在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4847座骨干坝中,已有2466座骨干坝的拦沙效率降低。根据预测,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骨干坝在2030年有53.08%完全淤满,2040年有77.49%完全淤满。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建设潜力为13813座,淤地坝建设强度为35%,建设强度较高的流域有昕水河、县川河、佳芦河、朱家川、浑河、窟野河以及无定河等。提出了河口镇-潼关区间11个主要流域骨干坝未来建设建议,在选择适当时间节点推进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的同时,还需重点考虑淤地坝除险加固。
高远[4](2021)在《淤地坝淤积高度对下游溢洪道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国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的开展,一些新的工程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本文根据山西省某淤地坝溢洪道工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由于该淤地坝属于传统的闷葫芦坝,经过长年的使用大坝已经达到设计淤积库容,且大坝淤积高程超过了原有的排洪渠进口高程,为了保护大坝安全,延长该淤地坝的使用寿命,设计者考虑到周围的地质条件和当地的经济条件,在为大坝新建溢洪道时选择将大坝溢洪道布置在原有的排洪渠位置,且溢洪道进口高程和原来的排洪渠进口高程相同,形成了溢洪道进口底坎高度低于淤地坝淤积高程的情况。本文利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淤地坝淤积高度超过溢洪道进口底坎高度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淤积高度分别为0m、0.5m、1.0m和1.5m时的溢洪道水面线分析可知,对于引渠淤积段,当来流条件不变时,淤积高度的增加会引起断面水位的上升,从而提高溢洪道进口处的水位落差,而引渠断面水深的大小与淤积高度呈负相关关系,即随淤积高度的升高而下降。上游淤积高度的变化对溢洪道内水面线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溢洪道渐变段,淤积高度的变化使得在溢洪道进口处发生明显水面跌落,淤积高度越大,对下游溢洪道的影响范围越大。上游过流流量的增大,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上下游水位落差,使水流平顺过渡。2、通过对溢洪道陡槽水面线的研究发现,各淤积高度下陡槽进口断面水深始终低于陡槽临界水深,表明陡槽水流为急流流态。受陡槽影响,临界水深位于控制段出口前,当上游淤积高度变化时,陡槽临界水深始终位于控制段中部与出口之间,即水流在控制段内逐渐由缓流发展为急流流态。3、淤积高度的变化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溢洪道渐变段。无淤积状态时渐变段进口流速垂向分布表现为由渠道底部到水面流速逐渐增大的变化特点,最大流速位于水流表面,断面横向流速表现为由渠道中心向边墙流速逐渐减小的分布特点,横向流速分布始终关于渠道中心对称。当淤积高度为0.5m时,淤积对于溢洪道断面垂向流速的影响较小,而断面横向流速表现为由渐变段中心向边墙流速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点。随着淤积高度的增加,渐变段进口断面垂向流速由渐变段底板到水面表现为“增-减-增”的变化特点。研究发现淤积高度为0.5m时,淤积对控制段垂向流速分布影响较小,垂向流速分布基本满足对数分布规律。当淤积高度超过0.5m时,断面垂向流速最大流速位于水面偏下的位置。4、本文运用FLUENT软件对设计流量Q=18.89m3/s、Q=28m3/s和校核流量Q=36.24m3/s下的淤积高度0.5m、1.0m、1.5m和无淤积状态四种淤积高度的溢洪道水力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模拟值与试验值误差较小,断面水深最大相对误差为7.4%,速度最大相对误差为10.2%,证明利用FLUENT软件对溢洪道水力特性的研究是可行的。研究发现当上游过流流量增大为校核流量时,淤积高度的变化对溢洪道水面线的影响逐渐减小,流量的增大使得溢洪道下游水位快速提高,使上下游水流变化平顺。但淤积高度对断面横向水深分布影响较为强烈,上游无淤积时,溢洪道进口断面水深由断面中心向边墙呈现出逐渐增大的特点,但水面整体平顺,变化幅度较小。当上游存在淤积时,随着淤积高度的增加,由渐变段中心向边墙水深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特点,断面中心水深小于壁面附近水深。5、通过对溢洪道进口段底板压力研究表明,流量的变化对溢洪道渐变段底板压力影响较大,底板压力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同时,淤积高度变化对溢洪道渐变段底板压力分布影响显着,当无淤积时,溢洪道渐变段压力沿程均匀减小,各横断面压力大小基本一致,当淤积高度为0.5m时,底板压力分布规律与无淤积状态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只是压力大小受上游跌水影响有所变化。而当淤积高度超过0.5m时,渐变段底板压力最大压力分别位于渠道中心和两侧边墙位置,不同工况下进口段底板压力始终关于溢洪道中轴面对称分布。6、通过对溢洪道进口断面速度矢量分析可知,随着淤积高度的增大,会在断面底部形成两个对称分布的回流区域,且淤积高度越高,该区域面积和回流流速就越大。受溢洪道渐变段特点的影响,靠近边墙两侧的水流在下泄过程中会逐渐向渠道中心流动,同时底部水体会向水面翻卷,导致渠道底部沿水流方向出现两个对称的旋涡,淤积高度的增加使得水流状态更为复杂。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后期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的类似相关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
邱卫卫[5](2021)在《公共物品供给视域下淤地坝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Y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Y市地处陕西省北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淤地坝作为农村公共物品之一凭借其保持水土、拦截泥沙、淤地造田等多种功能在高效防治水土流失及增进农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近些年来,尽管Y市淤地坝建设管理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作为陕北农村公共物品典型代表之一,在建设前期、运行管理过程中及供给过程当中依然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淤地坝供给不足、建设管理结构失衡、管理不规范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淤地坝的长效平稳运行、效益充分发挥。供给主体单一、融租渠道狭窄、决策机制简单、制度缺乏灵活性、搭便车现象普遍存在是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基于公共物品供给理论与Y市农村现状环境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优化淤地坝建设与管理的若干对策建议,即多元化供给主体、采用PPP、BOT等融资模式、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决策体制、构建有效制度体系、明晰产权归属,试行试点运营,规范化淤地坝运行管护流程等。
郭子豪[6](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黄土丘陵沟壑区大规模“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以及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质量耕地短缺与城市用地紧张导致的粮食安全与人居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开发当地土地潜力,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了大规模沟道土地整治工程。针对沟道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控制工程管涌、新造土地不均匀沉降及盐渍化等水系失衡灾害,本研究选取不同典型沟道土地整治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结合野外调查、室内物理与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流域水系平衡对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的响应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应成果,对整治流域所出现的一系列水系失衡灾害进行安全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流域自响应理论”的完善。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是流域水系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自响应理论”认为:流域系统内各要素是相互联系与运动的,运动的目标是追求系统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当系统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系统平衡受到破坏,流域系统会自动朝着建立新平衡的方向发展。本研究表明:流域水系多年平均也是平衡的,当水系要素受到干扰,如土地整治切削边坡、填埋沟道等人为活动,水系平衡被打破,流域水系将自动进行调整,以适应平衡。在新的调整过程中,如得不到合理的调控,将会出现一系列水系失衡引发的灾害,如切削高陡边坡截断流路出现的水流出露点高悬、沟道因填埋“造地”形成的控制工程管涌及盐渍化等。本研究通过构建室内物理与数学模拟模型,对水系平衡运动过程中的水动力要素进行模拟和调控,并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完善了“流域自响应理论”中水系变化与沟道土地整治的互馈机制。(2)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所构建的室内实体模型得出,在室内模拟沟道上层工程黄土填埋0.1m,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相对于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秸秆覆盖梯田沟道与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可以分别平均减少地表径流25.78%、45.51%、62.40%和42.1%,表明随着沟道整治措施比例的增大,沟道水系中地表径流转化减少,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比例增多;在相同模拟沟道与降雨量下,随着降雨强度从45mm/h以15mm/h等梯度增加到120mm/h,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和秸秆覆盖梯田沟道,其地下水转化了分别减少27.2%-53.3%、3.9%-13.7%、27.9%-33.3%、3.2%-10.8%,而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沟道地下水补给量则变化不大,表明沟道土地整治可以显着拦截暴雨径流,并将其转化为沟道地下水。(3)室内试验难以实现的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影响。本研究基于室内实体模型模拟结果,构建、率定并验证了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水系平衡影响的HYDRUS-3D及Visual MODFLOW模型,模拟了室内试验难以进行的更大雨强和黄土填埋厚度下的沟道水系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当降雨强度从30mm/h增加到150mm/h,沟道土地整治措施下的平均地下水位降低了6.24%;工程黄土填埋厚度从0.1m增加到0.4m,地下水位平均降低了13.62%。表明工程黄土填埋厚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要强于降雨强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因此,在土地整治沟道黄土填埋深厚区域,需要进行水系调控,增加地下水转化,避免地表径流长时间蓄积所带来的灾害。(4)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水文比拟、卫星监测影像以及构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影响的Visual MODFLOW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延安新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降雨量40-60mm条件下,延安新区所在桥儿沟流域出口最大洪峰流量为6.16-9.24m3/s,次降雨之后的平均地表径流总量是未整治前的3.04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土地整治实施所带来的地表径流过多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持续的水土保持治理以及城市绿化、人为灌溉、沟道填埋等原因,延安新区表层土壤体积含水率由0.102增加到0.163。数值模型模拟表明,整治区域挖方区地下水较少,而填方区地下水分布则较为集中;整治流域周围存在100m高度左右的高陡边坡集中区域,此处地下水活动较为频繁,有较大几率发生水系失衡灾害;在高陡边坡集中区域布设地下水排泄盲沟可令地下水位最大降低26m左右,减小了地下水活动频繁带来的负面影响。(5)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针对流域水系失衡引起沟道侵蚀测量困难的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卫星影像测算侵蚀沟道特征参数的方法,其对切沟的测算精度可达97.4%,对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溃坝土方量测算精度可达91.1%,满足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灾害的调查需求;室内试验及模拟结果表明,相同降雨强度下,60%比例的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可以提高沟道整治坝体设计洪水标准65.6%;优化地下水排泄盲沟防盐碱化和控制工程管涌设计,应用结果表明其减少土壤水分46.81%,降低最大土壤电导率15.41μs/cm,防盐渍化与管涌潜蚀效果良好;布设沟道整治防侵蚀固堤保坎工程的流域,在日降雨量为120mm暴雨条件下,土地整治工程完好率提高了80%以上,表明本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对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进行调控与防治。
马增辉[7](2021)在《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淤地坝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其主要功能是拦截上游支毛沟沟道泥沙、变沙为地、削峰减洪、蓄浑排清等。陕北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而且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北地区长期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实践经验表明,修建淤地坝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本文结合陕北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淤地坝基本情况及作用,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陕北地区淤地坝建设及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刘雅丽,贾莲莲,张奕迪[8](2020)在《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规划思路与布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适应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新要求,依据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特征、水土流失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以减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为主要目标,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分析手段,结合调研、历史资料分析,总结了现状淤地坝的分布区域,揭示了适宜修建淤地坝区域,并通过对减少入黄泥沙需求、大型淤地坝与中小型淤地坝的配置比例等方面的分析论证,确定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新建规模、除险加固规模和提质增效规模,旨在为下一步淤地坝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刘雅丽,王白春[9](2020)在《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战略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防洪减灾、淤地造田、巩固退耕还林(草)、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之一。依据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特征、水土流失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以减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为主要目标,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分析手段,结合调研、历史资料分析,总结了下一阶段淤地坝建设面临的挑战及重要意义,分析了适宜淤地坝修建区域,通过对减少入黄泥沙需求、大型淤地坝与中小型淤地坝的配置比例等方面分析论证,进而确定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新建规模、除险加固规模,并提出了发挥淤地坝蓄水功能的新思路,旨在为下一步淤地坝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郭龙[10](2020)在《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存在问题分析》文中提出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的目标主要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和减少入黄泥沙。本文阐述了淤地坝的作用,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发展建议。
二、加快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淤地坝及其坝系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高原淤地坝及其建坝资源情况 |
2 当前淤地坝建设开展的情况 |
2.1 病险淤地坝开展的情况 |
2.2 拦沙工程进展情况 |
3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淤地坝及其坝系应用 |
3.1 新技术在淤地坝坝系应用 |
3.1.1 GIS和DEM在淤地坝系规划布局中应用 |
3.1.2 BIM技术新技术在淤地坝设计施工中的应用 |
3.2 新材料在淤地坝施工中的应用 |
3.2.1 坝体 |
3.2.1.1 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 |
3.2.1.2 拦泥透水型淤地坝 |
3.2.1.3 浮力式挡水坝在淤地坝中应用 |
3.2.2 放水建筑物 |
3.2.2.1 PCCP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应用 |
3.2.2.2 顶管技术 |
3.2.2.3 虹吸管+太阳能技术 |
3.2.3 溢洪道 |
3.2.3.1 柔性溢洪道 |
3.2.3.2 生态袋台阶式消能溢洪道 |
3.2.3.3 竖井式溢洪道 |
3.3 新工艺在淤地坝中吸取经验 |
3.3.1 碾压式土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系统 |
3.3.2 无损快速的碾压机械无人驾驶改装技术与成套装备 |
3.3.3 坝料物理特性快速感知的多维识别技术 |
4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下的淤地坝及其坝系发展新路径 |
4.1 新时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新理念 |
4.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径 |
4.3 淤地坝及坝系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
4.4 淤地坝建设全过程的智慧新技术 |
4.5 淤地坝及其坝系安全监测预警预报新方法 |
4.6 淤地坝管理制度建设的新思路 |
(2)黄土丘陵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的构建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丘陵区淤地坝建设与利用现状 |
1.1 淤地坝系建设现状 |
1.2 淤地坝运行利用存在的问题 |
1.3 建设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的必要性 |
2 构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模式 |
2.1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与分类 |
2.2 构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3 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构建模式探讨:以榆林沟流域淤地坝系为例 |
3.1 榆林沟淤地坝系基础条件分析 |
3.1.1 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项目选址 |
3.1.2 榆林沟淤地坝系建设与土地利用现状 |
3.1.3 榆林沟资源优势分析 |
3.2 榆林沟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构建模式 |
3.3 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构建思路 |
(1) 以农为本,打造农副产业品牌。 |
(2) 环境为体,营造休闲旅游氛围。 |
(3) 社区为要,配套完善旅游服务。 |
3.4 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构建建议 |
(1) 现代农业。 |
(2) 文旅休闲。 |
(3) 田园社区。 |
(3)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黄河水沙变化 |
1.2.2 黄河中游区生态建设及其水沙效应 |
1.2.3 淤地坝减水减沙效益 |
1.2.4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与管理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 |
2.1.2 大理河流域 |
2.1.3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场次洪水 |
2.2.2 侵蚀性降雨量及径流泥沙 |
2.2.3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
2.2.4 梯田 |
2.2.5 淤地坝 |
2.3 本章小结 |
3.淤地坝建设对小流域径流-输沙过程影响 |
3.1 流域径流、输沙过程变化 |
3.1.1 径流过程 |
3.1.2 输沙过程 |
3.2 淤地坝对流域水沙关系影响 |
3.2.1 径流输沙相关性分析 |
3.2.2 径流输沙差异性分析 |
3.2.3 水沙关系变化 |
3.3 淤地坝对不同降雨类型的水沙过程影响 |
3.4 淤地坝对小流域泥沙输移比影响 |
3.4.1 典型暴雨下淤地坝拦沙特征 |
3.4.2 淤地坝对泥沙输移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淤地坝拦沙量模型构建及淤地坝分布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4.1 大理河水沙变化特征 |
4.1.1 侵蚀性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 |
4.1.2 水沙关系变化对输沙量影响 |
4.2 大理河流域骨干坝时空分布 |
4.2.1 建坝历程 |
4.2.2 骨干坝空间分布特征 |
4.3 淤地坝拦沙量模型构建与验证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模型验证 |
4.4 淤地坝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4.4.1 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变化特征 |
4.4.2 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 |
4.4.3 淤地坝时空分布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贡献率研究 |
5.1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水沙变化 |
5.1.1 黄河干流 |
5.1.2 主要支流 |
5.2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时空分布 |
5.2.1 骨干坝建坝历程 |
5.2.2 骨干坝空间分布 |
5.2.3 主要流域骨干坝淤积特征 |
5.3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变化特征 |
5.3.1 淤地坝拦沙量计算及验证 |
5.3.2 骨干坝与中小型坝拦沙量占比变化 |
5.3.3 主要地貌区淤地坝拦沙特征 |
5.4 淤地坝拦沙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5.4.1 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贡献率 |
5.4.2 主要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变化趋势 |
5.5 本章小结 |
6.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 |
6.1 骨干坝拦沙能力预测 |
6.1.1 河口镇-潼关区间 |
6.1.2 主要流域 |
6.2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潜力 |
6.2.1 淤地坝建设适宜区识别 |
6.2.2 淤地坝建设潜力 |
6.3 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
(4)淤地坝淤积高度对下游溢洪道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淤地坝减水减沙研究进展 |
1.2.2 淤地坝泥沙淤积量及淤积特征的研究 |
1.2.3 大坝泄流能力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系统及方案设计 |
2.1 试验装置 |
2.2 试验方案及测线布置 |
2.2.1 工程概况 |
2.2.2 试验方案 |
第3章 淤积高度对溢洪道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
3.1 淤积高度对于溢洪道水面线的影响 |
3.2 淤积高度对溢洪道进口段断面流量水深关系的影响 |
3.3 淤积高度对溢洪道断面流速分布的影响 |
3.3.1 淤积高度对溢洪道渐变段断面流速分布的影响 |
3.3.2 淤积高度对溢洪道控制段断面流速分布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淤积高度下的溢洪道流场的数值模拟 |
4.1 控制方程 |
(1)连续性方程 |
(2)动量守恒方程 |
(3)雷诺时均方程 |
(4)RNG k-ε湍流模型 |
4.2 参数设置 |
4.2.1 自由表面处理 |
4.2.2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 |
4.2.3 边界条件 |
4.2.4 求解方法 |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断面水深试验验证 |
4.3.2 断面流速分布数据验证 |
4.3.3 淤积高度对溢洪道水面线的影响 |
4.3.4 淤积高度对断面水深横向变化的影响 |
4.3.5 不同淤积高度下溢洪道进口段底板压力变化 |
4.3.6 淤积高度对溢洪道进口段中轴面速度分布的影响研究 |
4.3.7 淤积高度对溢洪道进口断面速度的影响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公共物品供给视域下淤地坝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Y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公共物品 |
2.淤地坝 |
3.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
4.水土流失 |
(二)理论基础 |
1.公共物品理论 |
2.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Y市淤地坝建设管理现状 |
(一)Y市淤地坝建设现状 |
1.地形地貌 |
2.水资源 |
3.Y市淤地坝建设历史 |
4.Y市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 |
(二)Y市淤地坝管理措施 |
1.全方位核查登记,落实防汛责任 |
2.除险加固,减轻安全隐患 |
3.探索运管机制,运用新技术 |
(三)淤地坝建设管理成果与效益 |
1.淤地坝建设成果 |
2.淤地坝建设效益 |
三、Y市淤地坝建设管理困境及原因 |
(一)Y 市淤地坝项目建设管理困境 |
1.淤地坝供给总量不足 |
2.淤地坝建设管理结构失衡 |
3.淤地坝管理存在短板 |
(二)Y市淤地坝建设管理困境成因 |
1.供给主体单一 |
2.融资渠道狭窄 |
3.决策机制简单 |
4.制度缺乏灵活 |
5.搭便车现象普遍 |
四、优化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对策建议 |
(一)供给主体多元化 |
1.农民主体 |
2.第三方组织 |
(二)拓宽融资渠道 |
1.PPP模式 |
2.PFI模式 |
3.BOT模式 |
4.有偿模式 |
5.补偿模式 |
(三)优化决策体系 |
1.建立需求表达机制 |
2.完善科学决策机制 |
(四)构建有效制度 |
1.规范前期程序 |
2.健全管理制度 |
(五)明晰产权归属 |
1.私有化模式 |
2.国家化模式 |
3.混合模式 |
(六)规范运行管护 |
1.规范管理维护 |
2.明确责任主体 |
3.增强安全意识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得到以下项目的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整治的内涵与国内外发展趋势 |
1.2.2 国内外沟道流域水土保持技术发展与现状 |
1.2.3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现状 |
1.2.4 土地整治措施对沟道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
1.2.5 土地整治对沟道水系影响研究与评价方法 |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1.3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2.2.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室内试验模拟系统 |
2.2.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设计与试验材料 |
2.2.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试验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
2.2.4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研究区域 |
2.2.5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数值模拟平台 |
第3章 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流域自响应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
3.1 “流域自响应理论”简述 |
3.2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
3.3 沟道土地整治下的“流域自响应理论”完善 |
3.4 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的沟道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新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
4.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产汇流的影响 |
4.1.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
4.1.2 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
4.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变化的影响 |
4.2.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
4.2.2 降雨强度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
4.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
4.3.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
4.3.2 降雨强度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降水分配各水系要素的影响 |
4.4.1 不同整治沟道措施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
4.4.2 降雨强度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数值模型不同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模拟 |
5.1 基于HYDRUS-3D不同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水量转化模拟分析 |
5.1.1 HYDRUS-3D模型的建立 |
5.1.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
5.1.3 基于室内模拟条件下不同沟道土地整治条件对水系要素转化影响 |
5.2 基于Visual MODFLOW不同线性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位影响模拟 |
5.2.1 Visual MODFLOW模型的建立 |
5.2.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
5.2.3 基于室内模拟不同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的影响 |
6.1 基于实地调查和水文模型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
6.1.1 基于水文比拟法和SCS模型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
6.1.2 基于水土保持监测资料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
6.2 基于ESA CCI土壤含水量数据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6.3 基于Visual MODFLOW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
6.3.1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与建模 |
6.3.2 边界条件与初始水文地质参数设定 |
6.3.3 模型率定及模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技术 |
7.1 基于Google Earth的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量的测算技术 |
7.1.1 Google Earth对地观测原理 |
7.1.2 系统与随机误差及纠偏 |
7.1.3 侵蚀量计算过程 |
7.1.4 侵蚀量计算结果与精度分析 |
7.1.5 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侵蚀量测算验证 |
7.2 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控制工程设计标准的影响 |
7.2.1 对沟道控制骨干坝体设计标准的影响 |
7.2.2 对坝地田坎防护的影响 |
7.3 沟道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防治及地下水排泄调控措施设计 |
7.3.1 高边坡水流出露点处工程及植被修复技术 |
7.3.2 整治沟道控制性工程的管涌防治技术 |
7.3.3 整治沟道新造农田地下水排泄调控技术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概况 |
1.1 自然概况 |
1.2 淤地坝现状 |
2 淤地坝工程的主要作用 |
2.1 淤地坝拦泥减沙,是实现黄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措施 |
2.2 淤地坝增加优质高产农田,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地 |
2.3 淤地坝滞洪削峰,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
2.4 淤地坝建设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是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 |
2.5 淤地坝建设促进水资源利用,解决了农民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
2.6 淤地坝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
3 淤地坝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淤地坝建设投入不足 |
3.2 淤地坝病险依然存在 |
3.3 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3.4 淤地坝行业归口管理难以落实 |
4 建议 |
4.1 增加投资力度,加快淤地坝快速发展 |
4.2 巩固治理成果,加大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力度 |
4.3 加强淤地坝管理,确保安全运用 |
4.4 强化淤地坝在新形势中的效益和作用 |
4.5 出台支持性政策,加强各部门协作 |
(8)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规划思路与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1 淤地坝发展历程 |
2 淤地坝建设现状 |
2.1 淤地坝现状分布 |
2.2 病险淤地坝现状 |
2.3 已淤满淤地坝现状 |
3 适宜性区域分析 |
4 规划思路 |
4.1 指导思想 |
4.2 规划思路 |
4.3 规划水平年 |
4.4 规划范围 |
5 总体布局 |
5.1 规模论证 |
(1)拦沙需求分析。 |
(2)大、中小型淤地坝配置比例分析。 |
(3) 各省(区)需求、以往规划规模及近年来淤地坝建设情况分析。 |
5.2 总体布局 |
(1)新建淤地坝。 |
(2)淤地坝除险加固规模。 |
(3)淤地坝提质增效规模。 |
6 结 语 |
(9)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淤地坝现状 |
1.1 淤地坝建设情况 |
1.2 淤地坝除险加固情况 |
1.3 淤地坝淤积情况 |
1.3.1 总体淤积情况分析 |
1.3.2 水土流失重点区域淤积情况分析 |
1.3.3 各省(区)淤积情况分析 |
1.4 淤地坝拦沙能力分析 |
2 淤地坝建设面临的挑战 |
2.1 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 |
2.2 投入不足,规划落实不到位 |
2.3 工程设计标准低,设施不完善 |
2.4 现状淤地坝功能不满足需求 |
2.5 建管体制不健全,后期管理不到位 |
3 淤地坝建设在黄土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至关重要 |
3.1 淤地坝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
3.2 淤地坝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的需要 |
3.3 淤地坝建设是实现黄河长治久安的需要 |
4 淤地坝建设整体格局 |
4.1 新建淤地坝 |
4.1.1 适宜区域 |
4.1.2 建设潜力 |
4.1.3 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
4.2 淤地坝除险加固和提升改造 |
4.3 发挥淤地坝蓄水功能,加强淤地坝蓄水安全运用管理 |
5 建 议 |
(10)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存在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淤地坝的作用 |
1.1 提高农业产量 |
1.2 改善生态环境 |
2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存在的问题 |
2.1 拦沙能力不足 |
2.2 工程设计问题 |
2.3 资金投入不足 |
3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发展建议 |
3.1 完善淤地坝工程设计 |
3.2 加大国家政策扶持 |
3.3 改进投资机制 |
3.4 加快技术创新 |
3.5 增强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
4 结束语 |
四、加快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淤地坝及其坝系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J]. 党恬敏,党维勤,李小兵,张泉. 水利发展研究, 2022
- [2]黄土丘陵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的构建模式[J]. 朱芷,周波,张富,李泽霞. 水土保持通报, 2021(04)
- [3]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D]. 杨媛媛.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淤地坝淤积高度对下游溢洪道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D]. 高远.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公共物品供给视域下淤地坝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Y市为例[D]. 邱卫卫. 延安大学, 2021(12)
- [6]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D]. 郭子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7]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探析[J]. 马增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21(08)
- [8]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规划思路与布局[J]. 刘雅丽,贾莲莲,张奕迪. 中国水土保持, 2020(10)
- [9]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战略思考[J]. 刘雅丽,王白春. 中国水土保持, 2020(09)
- [10]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存在问题分析[J]. 郭龙.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