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杨万里的知行观(论文文献综述)
陈力祥,汪美玲[1](2022)在《船山对朱子后学及阳明知行观之解构与重构》文中提出船山在知行观上的批判并不直接针对朱子之知行观,而是直接针对朱子后学以及阳明学之知行观。在深入考察及同情之了解的基础上,船山认为朱子后学"知先行后"观的问题在学理上判其为"划然之序",即强调"知""行"工夫截然两分;在现实流弊上判其为"玩物丧志",即学者久浸名物而丧失主意。船山认为阳明"知行合一"的主要问题在学理上为"以知为行",在现实流弊上则为"失者恍惚",在学术根基上则为释氏之学;朱子后学与阳明之知行观具体问题各有不同,但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离行以为知"。船山秉持接续孔孟、横渠、朱子之正学的学术使命,将"知行"使用对象之外延限定于学者群体,以"实"重定知行概念之内涵,建构了强调实际效用最大化的"行先知后"及"行可兼知"的知行观。船山以"实"为儒学精神特质,并以此为基础重构儒学知行观,其指归在反儒学之空疏化及拒异学以守正学。
郭慧宁[2](2021)在《吴澄“游艺”之学与文艺思想研究》文中认为
任慧婷[3](2021)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古代知行观的关系浅析》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的一体两面,中国哲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其作为社会意识,可以说是中国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可以说是中国哲学适应新时代中国现实后自身自我发展的理论成果,另一面,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本文试图将中国哲学中的重要观点——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做简单的比较研究,通过分析知行观的发展脉络,以及其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通之处,找到二者的联系,以期助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转型。
陈俊洁[4](2021)在《黄厚江阅读教学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毛越[5](2019)在《杨万里《诚斋易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诚斋易传》是杨万里注解《周易》的学术着作,同时也是借《周易》表达修齐治平思想的政治教科书。在杨万里的解易着作中充满了淑世济民的精神,而这与他身处内忧外患的局势,宋学注重义理的阐发以及个人治学不尚空谈有关。他的解易以独到的形式着称,纪昀评价其开创史事宗之先河。他援引史事并非是对历史的罗列,而是阐释了他对君臣之道的理解。除了以史证易外,杨万里继承前人援引经籍以证易的注解方式,在融通儒家经典的过程中表达着他的道德观念与修养学说。杨万里作为南宋文坛的旗手,其文学家的学养也决定了解易着作具有浓厚文学性。正文分为三章和结论:第一章分析了杨万里以史证易的解易方式。以史证易是将史事作为易理的例证,它在《周易》中已有体现,后代易学家也多有利用。在宋代,史事易学达到了兴盛,直至南宋李光与杨万里时形成史事宗这一流派。杨万里之所以成为史事宗奠基人之一,这既与时代孕育有关,也与其个人的学术及政治经历有关。《诚斋易传》中援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数量、类型、方式三个方面。而援史的最终指向是表达他对治国理政,即“圣治”的思考,其解易的卦爻辞大多比附君臣关系,史例也主要围绕君臣展开,因而本章从君主与臣子两大主体角度探究作者的政治思想。第二章考察了杨万里以经解易的解易方式。以经解易是通过援引经部文献来注解《周易》文本,并将自我引中的义理与经籍中的思想相联系。这一方式在宋代尤为常见,杨万里所援引的大多是儒家经典,援引的方式主要是明引和化用,二者在形式上各具特点。在援引群经解释《周易》字句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对《周易》中“诚”“欲”“仁”等范畴阐幽发微。在援引儒家圣贤言行的过程中,杨万里完成了对圣贤形象的塑造,阐释了对“变通之道”与“雅素之学”的认识。这一章侧重于强调杨万里对“圣学”的理解。第三章研究了杨万里以文载易的解易方式。杨万里重道轻文,认为文是载道的工具,但是并不因此偏废文,相反他致力于文的创作并重视文章的辞采,巧妙地运用文学性的手法阐释易理。《诚斋易传》中他广泛地运用比喻修辞,达到了解易通俗易懂的效果。其比喻类型丰富,本体与喻体内容多样,喻体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现象。《诚斋易传》在句式上最鲜明的特点是骈散结合,他以骈偶句式解易,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结论部分是对研究内容和思路的总结,以及对本文研究成果的概括。
秦玮[6](2019)在《宋代赠序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人雅致,临别之际,多以文字相赠,从简洁的赠言到诗词文赋,无不承载着送行人的祝福和勉励,离别赠言也从约定俗成的习惯慢慢演变成一种文学风尚,逐渐激发出文人的创作自觉性。赠序,是赠别文学中的常见文体之一,是作者以相对固定的文体形式为离别之人撰写序文送行,表达不舍离别、交游往来、祝福勉励以及个人见识等内容,受赠人为同窗、同僚、亲人、上司、朋友、后辈,等等,文章采用叙事、议论、抒情、写景等表达方式,风格不一,各有其长,它具有独立的文体价值和独特的研究意义,自唐代确立了文体的独立性,就不断演变发展,到宋代迎来了创作高峰。赠序文是由诗序发展演变而来,但是究其源头,与饯行和赠言的传统不无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赠序虽然与后代固定的文章体式还有区别,但是已经初露端倪,赠诗序或诗集序,就是赠序文的雏形。赠序文体的正式确立是在唐代,在这一时期,赠序文的独立性是逐渐突显的,主要以三种文体形式存在:赠别诗附序,赠序含诗之文和独立赠序文,这体现了赠序文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宋一代,赠序文空前发展,不论是赠序文的作品数量还是作家数量,都是前代所不可比拟的。通过勾稽曾枣庄等人编着的《全宋文》以及相关资料,大略可知,两宋赠序文作品存留千篇左右,有二百余位作者参与了创作,内容广涉方方面面,创作群体更加繁杂,文学成就整体超越前朝。“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喜欢将某种文体作为某一时代的代表”,所以,当下不少学人在文体研究中片面归纳,导致文体研究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在两宋文学研究中,宋代散文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新世纪的宋文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赠序文研究在各类文体研究中,还相对薄弱.另外,当前的文学研究,也明显地出现了重北宋、轻南宋的问题,两宋研究不对等,学界对于南宋的文学研究视野相对狭小,研究空间还有待开拓。两宋是赠序文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数量繁多,文质优秀,作者又多为文学巨擘,是宋代散文中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研究论题。宋代守内沉静的社会内涵、空前发展的商品经济、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古文运动的继续推动以及理学诞生的学风丕变等都影响了赠序文的书写,而文章中的道德自律、淑世精神、学术追求等也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对该类文章的整理探究,有助于把握宋代赠序文在文学发展史上的美学意义、文献价值和文学地位,对于中国文体学研究和宋代文化史研究亦或有弥缝之益。论文共分为六章,首章是对赠序文体渊源的概述。第二章以时间为序,从历时性角度爬梳宋代赠序文的发展情况。三、六两章是从宋代赠序文的文体风格、艺术审美和内容表达几个方面,对赠序文作一个整体上的梳理和解读。其余两章则以个案分析为主。本篇论文是以两宋时期的独立赠序为研究对象的,像赠别诗歌前附文起交代说明作用的赠诗附序和众诗作后面附文起总结作用的诗集赠文都不在其中。但是,一些文后附录诗歌的,或个别以“送某诗序”命名的赠序文作品,皆在本论研究范围之内。文章溯本探源,爬梳文献,分析探究赠序文自身发展,并与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由表及里,层层深人。由于理学的兴起,是两宋时期的一个突出特征,本论特以专章论及理学家的赠序文创作情况,第一章论赠序文发展演变与宋代赠序文的繁荣,重点是围绕序体与赠序文体的比较、赠序文的产生发展和宋代赠序文的繁荣盛况三个问题展开,将赠序文的发展放在中国古代文体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提到了文体辨析和追本溯源的重要性和方法原则,确实,对文体的定义辨析区分和起源发展梳理是文体研究的基础。本章节首先是对序体文和赠序文作了一个比较,对文体特点、作品情况和二者的关系进行阐释,然后进人赠序文体发展脉络的具体梳理之中,抓住赠序文的起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产生、唐宋之际的定型独立几个关键点,层层展开。最后一节则是宋代背景视域下的赠序文发展考究了,对于这一时期的赠序文繁荣盛况,主要从国家政策、文化交往、创作主体三个角度切入。第二章是宋代赠序文的历时性研究,以宋代社会文化发展为背景,结合散文整体的发展概况,从赠序文自身创作出发,选取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分析,力求一个合理、系统、明晰的梳理研究。赠序文在宋代的发展,以历史背景、作品情况、创作主体等为依据,主要分为北宋初期、北宋中后期、南宋前期和南宋后期四个阶段。北宋初期的创作是在承继前朝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的,初立宋代风貌;赠序文在北宋经过七十余年的演变发展,逐渐在北宋中期以后到达鼎盛辉煌,尤其是诗文革新运动的推动,中后期的创作在内容表达和艺术特色上皆有开拓和提升;北宋灭亡,国土丧失大半,南宋前期,虽然家国沦丧,但是文苑不衰,赠序文依然沿着既定的轨道继续前进,流派林立;南宋后期,是宋代散文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就赠序文而言,创作整体呈现衰微的态势,言辞流露末世情怀,但大家之作依旧自立风姿,别有意蕴。第三章论宋代赠序文的书写传播与艺术风范,无论是由诗序发展而来,还是直接独立成文,赠序文体在千百年的传承演变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又不断自我突破的文体模式,归纳分析赠序文的文体特征着重从赠序文的题目拟定、内容构成因素和创新发展三个角度人手。赠序文虽是应用型文体,但是其在私交往来之中的使用更为常见,相比诏、奏、策等官场例行公文,更讲究文道并重,所以在艺术创作上就不会过度拘谨、受限,在挥毫书写中也会更加自由灵活一些,尤其是宋代的赠序文,顺应当时的文坛风范,诸家作品,异彩纷呈。第二节主要从语言驾驭能力、艺术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描写手法几个角度,对宋代赠序文的艺术审美做一番论析。本章最后一节则是对赠序的创作方式和传播做了一番论析。第四章是宋代赠序文代表作家群体的作品论述,宋代作家多为时之巨匠,群体流派多样,本章节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创作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解读分析他们的赠序文作品。馆阁在宋代文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馆阁文人的创作受到重视,就赠序文论之,个性写作与整体风度相统一,一方面内涵丰富,极具个性,另一方面馆阁情怀凸显,挥毫成文里不乏馆阁风度.古代家族的文学创作,也应是文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课题,以家族个案为分析对象,选取苏氏家族、晁氏家族和宋氏家族的赠序文作品,分别探讨家族文学的传承、求新和影响。末节则是论及诗僧的赠序文作品,随着“文字禅”的发展,佛教从口传戒律到以文立言,诗僧的赠序文围绕赠别话题,论儒谈佛,重新构建起佛教与文学的关联,承担起弘扬佛法、推动古文运动的重任。第五章论宋代理学背景与理学家的赠序文创作,宋代理学兴盛,理学家群体不仅致力于理学研究和体系构建,在文学创作上也颇有成就,南宋末期吴渊在《鹤山集序》中概述赵宋三百年时间里的文章写作,认为大体趋势上“无虑三变”,而其中“一变”就是理学家们的文章创作。在赠序文写作上,理学家的写作与其他群体具有明显不同。本章首先从整体上考察宋代理学发展背景和理学家的赠序文创作情况,然后对朱熹和真德秀进行了个案分析,着重论述他们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理学思想、文道关系和道德要求等。第六章是从赠序文创作探究宋代的社会百态,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从赠序文的写作内容中,我们也可以窥得一些宋代的生活百态。赠序文书写包括回忆往昔、品评人物,文辞之间不少谈及生活的片段,都是对于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种映照。而且,不论是身居高位的馆阁文臣,还是尚未发迹的白衣卿相,亦或是世俗熏陶下的方外之士,他们的赠序文大都关涉政治,重视自我精神纾解,考取功名、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和以德立身、超脱隐逸的精神世界,在他们这里完美糅合。本章节立足于两宋时期赠序文的内容表达,提取其中的一些细小片段,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宋代的生活百态。
姜含琪[7](2017)在《王夫之易学诠释思想研究 ——以王夫之专门易学着作为中心》文中指出王夫之对易学的研究贯穿他生命始终,其思想形成受当时政治、社会环境影响甚大。在明清之际这个大背景下,从明王朝覆灭到清王朝建立并趋于稳定,王夫之的易学思想也随着社会的动荡而变化。因此,本文基于“共时性”和“历时性”相统一的原则,从王夫之各易学着述出发,结合《周易考异》、《周易稗疏》、《周易外传》、《周易内传》的时代背景,阐述着述之诠释主旨,并通过此主旨解读王夫之体式选择的原因,进而梳理其易学诠释原则。王夫之最初的《周易考异》和《周易稗疏》顺应了经学研究中的实学思潮,以“考异”、“稗疏”这种训诂考据类体式为切入点,通过“辟异端”、“守正训”的诠释思想,力图解决宋明理学、心学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日益流于空疏的弊端,也为后期其易学着述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至《周易外传》之时,反清复明运动蓬勃展开,王夫之基于当时社会现实状况,以“极酬酢之大用”为主旨,意在对当时的政治、社会等一些时势状况作出回应。因此,他选用形式相对宽松,以“致用”为主要内容的“外传”体式,与取象思维相配合,通过“推广于象数之变通”的诠释原则,基于实有的气本论的立场,从天人有别的角度,以象数沟通天人之体用、道器之相依,进而以常应变,以变通常;并在这个“推广于象数之变通”的过程中,在天地之际中突出了合天人之大用的人的类主体地位,强调了人具有乾知、坤能的能力。随后的《周易大象解》是基于吴三桂失败后,反清复明彻底无望这一历史现实而着。王夫之基于《大象传》和彖爻辞各自为义的检释原则,选取“解”这一继“传”之后产生的古老体式,一方面暗示其以回复原始儒家经典为己任,另一方面欲为《大象传》做一系统、深入的讨论。可以说,《大象解》在王夫之的易学着作中具有过渡性质。他一方面以治民之学回应了《外传》的致用之道,另一方面也为《内传》中修己的心性之学埋下伏笔。至其晚年时期,清朝统治已基本稳定。这个时期,王夫之主要思考的是在新的王朝下,前朝士大夫、君子们如何进退出处,以及如何保有华夏民族之魂的问题。因此,在《内传》中他以“体天人之理”为主旨,希望明之遗民可以通过对天人之理的把握,来指导自己在世变之时的行为,以便世人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处世模式。在此基础上,王夫之提出“义类相推”、“守彖爻立诚之辞”的诠释理论和原则。在具体论述中,由《外传》中对本体论和类主体的阐述,转向了《内传》中在认识论、人性论视野下,对人如何恰当的处理物我、人我关系,发挥心凝性成德的具体作用的探讨。我们通过对王夫之各部易学着作的梳理,可以看出,他不同时期易学思想的诠释主旨、体式、原则都有所不同。但与此同时,他在不同的易学着述解读中也蕴含着一以贯之的思想。王夫之在《周易内传发例》中对其《内传》乃至其整个易学思想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其易学思想的一致处提供了方便法门。至此,通过对王夫之易学在“共时性”和“历时性”之间、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讨论,我们才得以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王夫之的易学思想,进而在易学史乃至经学史上对其易学思想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和把握。
任慧婷[8](2015)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相互关照》文中研究说明认识论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事物以及把握人们的认识发展规律的理论。在中国古代,认识论集中表现在几千年来哲人们对“知”“行”问题的探讨上。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互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一直受到国内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站在“马魂、中体、西用”的立场,将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比较,研究二者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古代知行观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是中国思想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将分散于经典着作中的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梳理,通过比较二者的差异性与一致性,找出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互关照之处,以期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奠定理论基础。为了论证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互补的辩证关系,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文章的第一、二部分通过整理文献,分别介绍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涵,并从各自的目的、特点和价值取向三方面对二者做详细评介。其次,通过前两部分的梳理,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中对二者进行比较。从主客体关系、知行内容方面,中国古代知行观倾向于主客统一,“行”方面则更强调个人道德实践,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是鲜明的主客二分,“行”更注重社会生产实践。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二者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与重视实践两方面都指出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同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二者的比较,研究二者的相互作用。从人与自身、社会、自然三方面关系论证,得出中国古代知行观的重内心关照、“五伦”思想、和谐思想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做了补充,即中国古代知行观在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关心方面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时,从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过程、认识的判断标准和价值论方面,论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可以使中国古代知行观超越自身。研究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互关照,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知行观在当代的继承与弘扬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该研究对于平衡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具有现实紧迫性。
于雯霞[9](2014)在《时空观念与宋代天象岁时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有悠久的文明。“观象授时”源出上古,奠定了早期人文制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天文观念是中国古代人文思想的基础,几乎伴随了整个华夏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它在阴阳五行哲学的影响下,紧密结合了对这个宇宙时空的物理特性和变化规律的观察,是一个上至天、下至地、旁通四时,出入六合、汇总三才的思想体系。不但切实影响了古代人文制度的建立,还是一切天人学说的基础。在历代的不断发展和丰富下,天学囊括着阴阳律历、三统五行、三才之道、天人感应等学说,作用于效法天常的社会制度、敬天事人的人文制度、奉时尊礼的国家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天象、岁时是古代天学的两个范畴。“天象”关注于空间,泛指宇体形态、宇空事物和天空中出现的自然现象;“岁时”代表了天体运动下时间概念的生起以及四时周流,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类生活的时空大环境。宋代天人之学发达,时空意识强烈,宋人对宇宙演化和天人关系作了理性的思考,对宇宙时空的形态和规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设计。“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宋代天象岁时赋渊深典则,是建立在传统天文观念的基础上,结合了经学和宋代学术研究的产物。在宇宙时空联系人类社会、自然界变迁影响国家命运、时空变化中体验生命意义等方面,宋赋都进行了深沉的思索,进行了生动的表现,有极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同时,它又饱受自然、社会、历史、政治、思想文化、风俗和赋体流变的复杂影响,呈现着有宋一代的学术品格和人文风范。从流传下的赋作来看,主要包括:描写天文形态、宇体结构、天体星象、气象气候以及天文观测仪器等的天象赋,和描写天文历律、四时变化、节气月令等的岁时赋。有鉴于以上,本文写作并不是一篇单纯围绕文学研究开展的文学学科论文,而是融合多学科,着眼于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运作和哲学思维能力。它将时空观贯穿于文学现象分析,探讨其在宋代天象岁时赋中的折光。论文以古代的时空观念为经,天文与人文的有机联系为纬,穿插宋代学术,进行文史哲综合分析,展示宋代天象岁时赋的思想内涵。共分三部分六章,前两章为第一部分,主要针对空间理解和天象赋;第三、四章为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时间探索和岁时赋;最后两章为第三部分,提列二者学术、社会、艺术价值突出部分综合讨论。第一章论天象观念与宋代天象赋,重点讨论传统哲学和宋赋中的宇宙空间和天象意识。在阴阳五行观念下,中国古人对空间源起和空间形态做了独特解释,形成的宇宙体系具有完整、自足、秩序、闭合等观念性特征,为解释天体星象、气象及天人感应奠定了基础。宋代学术的性质对构建新型天地观念极为有利,它以自然之学、象数之学、动静之学的精神,突出地影响了宋人宇宙观的理论范式,并使得抽象性与形象性空前结合。借助先天易学,宋代理学家对宇宙形态进行了理论设定和易学验证,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假说。宋代天赋、天体赋创作充分发掘了“天”的理性形态、哲学意义和价值体现,既有传统观念的继承,又结合宋代的特点提出了创见性想法,并以易学手段加以学术论证。一些学术话题被拿来作专题讨论,对传统的天象赋创作形成重要突破。第二章论天人感应学说与宋代气象赋,重点讨论宋代天人感应学说与祥瑞灾异赋创作的联系,其中气象赋占的比重较大。宋代天人感应学说受到了多方冲击,但由于天人感应特殊的政治影响力和宋代天人之学的发达,也得到了尊重和强化。在宋代学术的补充和推动下,大致呈现五种基本形态。在宋代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下,宋代祥瑞灾异赋境界阔大、学理精微、内涵丰富、形态多样,有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其中,崔敦礼《大暑赋》就是借鉴《洪范》五行说表达时代政治理念的一个典型。但是天人感应不能包罗全部的气象赋创作,气象作为天象事物的一部分,非常贴近日常生活,为宋人发扬理性、上下求索提供了极好途径。宋赋由此打破自然空间限制,进行多维时空探索,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第三章论时间观念与宋代的岁时赋。中国古代的“时”不等同于现在的“时间”。它体现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重视,而与纪历活动密切相关。中国古人以阴阳五行说对宇宙运动、时空变异进行抽象把握,形成了四时与方位相配合、天行与礼法相变通的时间观念。在饱含哲学意味的时空体验下,时间具有虚拟性、逆向性、曲线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它有力制约了中国古代的制历法则,深刻影响了古人的社会发展史观。宋代学者关注万物的周流变化,具有强烈的时空意识,他们借助卦气、五行、数理等来推衍天地时空的运转变化、社会发展规律乃至命运个体,对宋赋有巨大启示和积极推动作用。宋代岁时赋结合了学术、人生和宗教,对时间展开了自由多样的讨论。着名的《秋声赋》正是欧阳修易学思想的传神写照,堪称以文学演绎宇宙天人观念的典范之作。而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时间观念特征的“月令”,在宋代节令赋里更是有充分借鉴和结合进当时学术水平、民俗风情的出色发挥。第四章论律历学与宋代律历赋。律历起源上古,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起到了人文法宪的作用,其中一些数理法则问题为后世开启了讨论之源。律历学在宋代极受重视,在贯艮百余年的国家大讨论的背景下,在宋代天文仪器制作高度发达和理学家们对历法的热情关注下,宋代律历赋出自着名学者之手,吸收了律学、历学、象数易学和新兴理学的精神,围绕讨论的热点问题来阐述个人的学术观点。它弥补了宋代律历学史料的不足,体现出与唐人不同的人文观念,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第五章论宋代天象岁时赋中的理、心学赋。部分相关赋作已放入其它章节讨论,本章主要就有重要学术价值而未受应有重视的三篇赋进行专节讨论。分别是朱熹老师刘子翠的《溽暑赋》、朱熹《感春赋》、陆九渊大弟子杨简的《月赋》。《溽暑赋》是刘子翚先天卦气研究的重要成果,可以弥补刘子晕前期学术思想研究资料的匮乏。《感春赋》展示了朱熹写作《周易启蒙》《周易本义》前的思考过程和学术取向,对朱熹易学具有纲领性作用,是其理学精神的精华写照。《月赋》是杨简心学理论的高屋建瓴之作。它提出并自我解决了多个哲学命题,融炼杨简心学与易学于一体,体现了杨简心学对陆九渊心学的突破与提升,反映着杨简的学术精神和思想高度。第六章论宋代天象岁时赋中的哲学批判及人生思考。在阴阳五行调控下时空观载于经典,历代传习,尊若神明,奉为圭臬,渗透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里。它当然有博大精深处,但其实也有许多局限。在深沉的天人观照下,在玄奥的天地时空里,许多作者借天象岁时赋创作对文化、政治、社会、历史进行严肃的反思和批判。怎样使生命突破层层时空的限制,升华到高尚、明朗、自由、尊严的境界,宋代天象岁时赋讨论的许多话题,展示了不同的人生思考和人生态度,带给人们无尽的启示。最后论天象岁时赋的美学特征,通过所展示的道德、理性、幽深、摇曳、奇炫之美,反映这些赋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龚茜[10](2014)在《杨万里理趣诗研究》文中认为杨万里作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诗歌成就斐然。他所独创的“诚斋体”风格清新活泼、语言浅显生动,为古往今来的学者们推崇。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杨万里在文学成就斐然的同时,也是一位着名的理学家,并且在此影响下,创作了一大批含有理趣意味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含义隽永,值得后代人去鉴赏与学习。就笔者所知,目前对于杨万里理趣诗的专门研究仍存在一定的空白。因此,本文拟从“理趣诗”的界定出发,对杨万里的理趣诗进行系统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深层次的创作内涵。本文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第一、二章,明确“理趣诗”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对杨万里的理趣诗进行系统分类。第二部分,即第三章,探讨杨万里理趣诗创作的传承渊源,既立足于宏观的时代大背景,又对杨万里的“亲友圈”进行微观分析。第三部分,即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将对杨万里理趣诗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在分类的基础上,探究其深层次的创作内涵。第四部分,即尾章,将杨万里的理趣诗置于诗歌发展的洪流之中,探讨杨万里理趣诗创作对后世的启迪以及影响。
二、论杨万里的知行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杨万里的知行观(论文提纲范文)
(1)船山对朱子后学及阳明知行观之解构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离行以为知:船山于朱子后学及阳明知行观之解构 |
二、黜虚以返实:船山对知行关系之重构 |
三、反空以守正:船山“行可兼知”知行观之指归 |
四、结语 |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古代知行观的关系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
二、强调实践活动的作用 |
三、中国古代知行观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 |
(5)杨万里《诚斋易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以史证易 |
第一节 以史证易的原因 |
一、以史证易发展概述 |
二、宋代史事易学兴盛的背景 |
三、杨万里援史证易的原因 |
第二节 援史的形式 |
一、援史数量 |
二、援史方式 |
三、援史类型 |
第三节 史易互参中的政治思想 |
一、明王之治 |
二、为臣之道 |
第二章 以经解易 |
第一节 《诚斋易传》援引群经 |
一、明引 |
二、化用 |
第二节 《诚斋易传》六经互文视域下的修养学说 |
一、存诚 |
二、节欲 |
三、守仁 |
第三节 《诚斋易传》对经学圣贤的塑造 |
一、孔孟的变通之道 |
二、颜回的雅素之学 |
第三章 以文载易 |
第一节 杨万里的文道观 |
第二节 《诚斋易传》的比喻艺术 |
一、本体与喻体的内容 |
二、喻体的取材及比喻的效果 |
三、比喻的类型 |
第三节 《诚斋易传》的行文特色 |
一、骈句概述 |
二、骈句的内容 |
三、骈句的类型 |
四、骈散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宋代赠序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赠序文发展演变与宋代赠序文的繁荣 |
第一节 序与赠序 |
一、风范各异的序文 |
二、自成一体的赠序文 |
第二节 赠序文在先宋时期的演变 |
一、赠序滥觞 |
二、附诗作序 |
三、破体独立 |
第三节 赠序文在两宋时期的繁荣 |
一、尊儒重文,选拔俊才 |
二、交游往来,以文为礼 |
三、大家辈出,文质兼备 |
第二章 宋代赠序文的历时性分析 |
第一节 北宋初期: 承继探索,初具风范 |
一、经济安定影响赠序辞章审美 |
二、右文政策关涉赠序内敛趋向 |
三、儒学复兴引领赠序尚古载道 |
四、三教并重彰显赠序清逸之风 |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 创作鼎盛,异彩纷呈 |
一、诸家并作 |
二、题材开拓 |
三、赠序巨擘欧阳修 |
第三节 南宋前期: 江山沦丧,文苑不衰 |
一、政局生变,偏安一隅 |
二、流派林立,骋才使气 |
三、文情与理趣并存的杨万里 |
第四节 南宋后期: 创作式微,末世情怀 |
一、南宋赠序文的终结 |
二、生活之实拟于文字 |
三、乱世之音奏于赠序 |
第三章 宋代赠序文之撰写传播与艺术风范 |
第一节 宋代赠序文文体特点 |
一、赠序文的文题辨析 |
二、赠序文的书写模式 |
三、赠序文的突破创新 |
第二节 宋代赠序文艺术审美评赏 |
一、骈散结合的语言书写 |
二、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 |
三、妙笔生花的描写手法 |
第三节 宋代赠序文的成文缘由与传播保存 |
一、宋代赠序的成文缘由 |
二、宋代赠序的传播保存 |
第四章 宋代代表作家群体赠序文探究 |
第一节 宋代馆阁文人的赠序文 |
一、两宋馆阁 气度恢弘 |
二、个性书写 文意丰富 |
三、精英结盟 文气凸显 |
四、王禹偶个案研究 |
第二节 宋代文学家族的赠序文 |
一、宋代的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学 |
二、宋代文学家族赠序创作个例研究 |
第三节 宋代诗僧群体的赠序文 |
一、诗僧成群,赠序创作成规模 |
二、以文立言,赠序荷担扬佛尚古重任 |
三、儒佛会通,赠序阐释丛林俗世情怀 |
第五章 宋代理学家的赠序文创作 |
第一节 宋代的理学背景及理学家创作概况 |
一、宋代理学背景 |
二、理学家的赠序文创作分析 |
第二节 朱熹赠序文研究 |
一、朱熹: “理学之集大成者 |
二、理学观照下的朱熹赠序文写作 |
三、从赠序文看朱熹的文学审美 |
第三节 真德秀赠序文研究 |
一、真德秀: “朱子之后一人也” |
二、政治观 |
三、文学观 |
第六章 宋代赠序文中展现的生活百态 |
第一节 丰富的社会生活 |
一、生活意趣 |
二、孝道文化 |
三、赠别风俗 |
第二节 积极的政治态度 |
一、兼济天下的政治使命 |
二、民胞物与的儒士情怀 |
第三节 卓然的精神世界 |
一、淡泊名利的道德追求 |
二、豁达超脱的人生境界 |
馀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王夫之易学诠释思想研究 ——以王夫之专门易学着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夫之易学的初步形成 |
第一节 王夫之的时代背景 |
一、“天崩地裂”与王夫之易学着作的产生 |
二、时代要求与学风转向 |
第二节 王夫之的易学形成的基础和整体倾向 |
一、“入其垒、袭其辎”的内在批判方法 |
二、对佛、老、庄思想之扬弃 |
三、“希张横渠之正学”与王夫之易学的定位 |
第三节 王夫之早年易学及其治易方法的转换——以《周易考异》和《周易稗疏》为例 |
一、“辟异端”、“守正训”的诠释思想 |
二、由训诂而义理的治易方法之萌芽 |
第二章 《周易外传》的诠释主旨及其释原则 |
第一节 “极酬酢之大用”——《周易外传》的诠释主旨 |
一、物之实有 |
二、道器、体用关系 |
三、天人关系 |
四、常变关系 |
五、知能关系 |
第二节 《周易外传》的诠释体式和诠释原则 |
一、“传”“内传”与“外传” |
二、《周易外传》的诠释体式 |
三、“推广于象数之变通”——《周易外传》的诠释原则 |
第三章 《周易大象解》、《周易内传》的诠释主旨及其诠释原则 |
第一节 《周易大象解》的诠释主旨、诠释体式和诠释原则 |
一、《周易大象解》的诠释主旨 |
二、《周易大象解》的诠释体式和诠释原则 |
第二节 “体天人之理”——《周易内传》的诠释主旨 |
一、《周易内传》的宇宙论思想 |
二、“几”在《周易内传》中的两种解读范式 |
三、心之志与心之量 |
四、“用独”和“慎独” |
第三节 《周易内传》的诠释体式与诠释原则 |
一、《周易内传》与《周易外传》的体式差异 |
二、“守彖爻立诚之辞”——《周易内传》的诠释原则 |
第四章 王夫之易学总结——《周易内传发例》 |
第一节 乾坤并建、错综合一 |
一、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
二、熊十力对“乾坤并建”的误读 |
第二节 彖爻一致、四圣一揆 |
一、四圣一揆 |
二、彖爻一致 |
第三节 占学一理、得失吉凶一道 |
一、德福一致 |
二、出处生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相互关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的缘由 |
1.1.1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中国古代知行观解读 |
2.1 中国古代知行观的基本内容 |
2.1.1“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 |
2.1.2“知先行后”与“行先知后” |
2.1.3 真知与道德修为的统一 |
2.2 中国古代知行观的评介 |
2.2.1 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目的 |
2.2.2 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特点 |
2.2.3 中国古代知行观的价值取向 |
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读 |
3.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 |
3.1.1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
3.1.2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
3.1.3 认识正确与否的衡量标准 |
3.1.4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
3.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评介 |
3.2.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目的 |
3.2.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
3.2.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价值取向 |
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古代知行观的比较思考 |
4.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古代知行观的差异性 |
4.1.1 主客二元与主客统一 |
4.1.2 知行侧重内容异趣 |
4.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古代知行观的一致性 |
4.2.1 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
4.2.2 强调实践活动的作用 |
4.3 中国古代知行观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 |
4.3.1 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 |
4.3.2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 |
4.3.3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
4.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的超越 |
4.4.1 在认识目的方面 |
4.4.2 在认识过程方面 |
4.4.3 在认识标准方面 |
4.4.4 在价值论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时空观念与宋代天象岁时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兼谈对古代天人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 |
第一章 天象观念与宋代天赋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天象观念 |
第二节 先天易学影响下宋代的宇宙形态设计 |
第三节 以《易》观象的宋代天赋 |
第四节 奇思深蕴的宋代天体赋 |
第五节 汪莘《月赋》《后月赋》中的天地结构图 |
小结 |
第二章 天人感应学说与宋代气象赋 |
第一节 天人感应学说在宋代的波折与发展 |
第二节 宋代的祥瑞灾异赋 |
第三节 宋代气象赋中的时空探索 |
第四节 崔敦礼《大暑赋》中的治平境界 |
小结 |
第三章 时间观念与宋代岁时赋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时间观念 |
第二节 天人之学中的宋代时间理论 |
第三节 宋代季节赋中的时间 |
第四节 古代“月令”与宋代的节令赋 |
第五节 欧阳修易学与《秋声赋》的天人建构 |
小结 |
第四章 宋代律历学和律历赋 |
第一节 律历的文化地位与宋代律历学 |
第二节 宋代律历赋的学术内涵与文化观念 |
小结 |
第五章 宋代天象岁时赋中的理学、心学赋 |
第一节 刘子翚《溽暑赋》与先天卦气说 |
第二节 朱熹《感春赋》与朱熹易着的写就 |
第三节 从心学到《月赋》 |
第六章 宋代天象岁时赋的哲学批判及人生思考 |
第一节 周紫芝《造雹赋》、王柏《喜雨赋》的文化与政治批判 |
第二节 晁公遡、李曾伯及郑思肖等人赋中的社会与历史批判 |
第三节 天象岁时赋中的人生思考及人生智慧 |
第四节 宋代天象岁时赋的美学特征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杨万里理趣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理趣诗的界定以及杨万里理趣诗的研究 |
1.1 理趣诗的界定 |
1.2 杨万里理趣诗概况及研究现状 |
1.3 杨万里理趣诗的研究思路以及方法 |
第二章 杨万里理趣诗的分期分类与量化统计 |
2.1 杨万里理趣诗的分期 |
2.2 杨万里理趣诗的分类 |
2.2.1 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泛现理趣 |
2.2.2 通过对社会之事的描绘来泛现理趣 |
2.2.3 以社会之事泛现哲理 |
2.2.4 以人生之事泛现禅理 |
2.3 杨万里理趣诗的量化统计初探 |
第三章 杨万里理趣诗形成的原因与学术渊源 |
3.1 宋代的社会发展与理禅融合 |
3.1.1 宋朝国运及文人思想 |
3.1.2 宋代理学和禅学的融会 |
3.2 对前人理趣诗创作艺术的继承 |
3.3 自身的独特性:诗人与理学家的双重身份 |
3.3.1 杨万里是南宋着名的理学家 |
3.3.2 诗歌创作艺术不断成熟的诗人身份 |
第四章 杨万里理趣诗的艺术特征 |
4.1 理趣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
4.1.1 拟人成趣 |
4.1.2 转折成趣 |
4.1.3 对比成趣 |
4.2 清新自然、不避俚俗的语言风格 |
4.3 理趣诗与咏物诗的异同浅析 |
4.3.1 理趣诗与咏物诗在内容上的异同 |
4.3.2 理趣诗和咏物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
4.4 杨万里理趣诗创作的艺术内涵总结 |
第五章 杨万里理趣诗的成就与影响 |
5.1 杨万里理趣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5.2 杨万里理趣诗的创作特色对后代的影响 |
5.2.1 杨万里理趣诗创作在南宋时期的影响 |
5.2.2 杨万里理趣诗创作在明代的影响 |
5.2.3 杨万里理趣诗创作在清代的影响 |
结论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论杨万里的知行观(论文参考文献)
- [1]船山对朱子后学及阳明知行观之解构与重构[J]. 陈力祥,汪美玲.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吴澄“游艺”之学与文艺思想研究[D]. 郭慧宁. 山西大学, 2021
-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古代知行观的关系浅析[J]. 任慧婷. 大众文艺, 2021(13)
- [4]黄厚江阅读教学伦理思想研究[D]. 陈俊洁. 重庆三峡学院, 2021
- [5]杨万里《诚斋易传》研究[D]. 毛越.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宋代赠序文研究[D]. 秦玮. 山东大学, 2019(09)
- [7]王夫之易学诠释思想研究 ——以王夫之专门易学着作为中心[D]. 姜含琪. 武汉大学, 2017(06)
- [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相互关照[D]. 任慧婷. 新疆师范大学, 2015(03)
- [9]时空观念与宋代天象岁时赋[D]. 于雯霞. 山东大学, 2014(04)
- [10]杨万里理趣诗研究[D]. 龚茜.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