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学校“减负”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源[1](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提出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郑凌[3](2020)在《H省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策支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服务对象逐渐由最初的残疾人扩面到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残疾人、伤病人等残障人群体,人们对康复辅助器具的各方面需求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急需突破。目前国家针对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生产、装配及研发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在相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及监管制度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尤其在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策支持问题方面,如何完善产业相关政策支持,更好地促进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需要探索与实践。本文介绍了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和产业政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政府职能理论和公民权利理论。通过调查H省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策支持的执行情况,总结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税收及水电热气相关优惠政策有待落实、金融服务灵活性及便利性不足、财政资金引导支持范围较窄、消费支付措施及范围有待完善、专业人才队伍严重匮乏等,并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完善对策,主要包括:减免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企业研发税收、减免生产供应装配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企业税收,着力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基于市场化支持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基于多元化开发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企业融资工具,强化企业金融服务政策落实;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纳入“四众”财政支持范围、奖注补支持非营利性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企业建设、将康复辅助器具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多措并举加大财政资金引导;完善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纳入医保支付范畴制度、商业保险支付范畴制度、消费信贷支付范畴制度,完善消费支付制度建设;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专业知识进入专业教育范畴、推进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校企合作机制、完善从业人员的职称职级制度建设,协同发展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李倩[4](2020)在《西北民族地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调查研究 ——以新疆、青海、甘肃为例》文中指出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教学理念与实践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窗口,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然而,目前西北民族地区的课堂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实际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为此,有必要对西北民族地区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以新疆、青海、甘肃,三个地方的部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与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从呈示行为、互动行为、反思行为与管理行为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发现在实际教学当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呈示的技能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师讲述的类型单一,言语表达不恰当、板书质量不高,形式化问题严重、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不足,资源内容缺乏学科特性、动作行为指令不清,表现效果不佳;二是学生参与互动的深度不够。表现为问题类型单一,表述不明确、强化类型单一,言语缺乏针对性、教学指导类型单一,指导不足、教师倾听不足,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参与深度有待加深、学生应答层次有待提高、学生提问稀少,评价简单、教师反馈有效性亟待提高。三是教学反思的质量不高;四是课堂管理的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为民族地区文化与语言的影响;城乡学校师资不均衡;学校缺乏教学反思的文化;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欠缺;教师传统思想的束缚;教师的教学投入不足;教师忽视不同民族背景学生的差异性;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物质资本缺乏;学生的语言文化环境相对单一,多元文化适应性能力不足。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改善西北民族地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需要做到:创新体制机制,吸引高素质人才;保证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构建本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营造反思的教学文化;强化教师专业知识学习,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更新教师的思维方式,培养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营造家校合作的文化环境。
王天丹[5](2020)在《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表明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所在地。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边区成为中共军队的指挥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边区地处黄河西岸,扼守日军进攻大西北的要道,其独特的军事战略地位,使之成为日军进攻的重要军事目标。为抗击日军,消灭土匪,取得反磨擦斗争胜利,边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加强军事建设,是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加强边区防卫力量,确保边区安宁,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举措。为加强边区军事建设,中共首先建立了边区武装力量,为边区和中共中央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军事力量。八路军主力部队奔赴华北抗日战场后,边区防守力量薄弱,为加强边区防卫力量,中革军委、中共中央决定组建边区驻军留守部队,成立留守兵团,编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统一指挥边区八路军留守部队,保安部队和地方民众抗日武装组织(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形成了八路军正规部队、保安部队和民众抗日武装(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三位一体的武装力量格局。边区武装力量和组建和政变,为保卫中共中央和确保边区安宁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武装力量。为解决八路军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政干部缺乏的问题,中共建立了抗大及有关军事院校,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军事和政治干部,为中共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干部保证。为提高边区部队战斗力,开展了军事教育和大练兵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被中共中央军委表扬,并将其经验批转全军学习推广。以上举措为取得河防、剿匪、反磨擦斗争的军事胜利,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防止日军西犯边区,进攻大西北,八路军专门成立河防部队,在八路军的配合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挫败了其进犯边区和进攻大西北的企图,为创造模范根据地创造了条件。针对国民党军队对边区发动进攻和反磨擦事件,边区部队打退了其进攻,取得了反磨擦斗争的胜利,结束了国共两党政权并立的局面,实现了政令和军令的统一,使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成为唯一合法政权,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在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加强军队后勤建设,中共建立和开展了军工生产,发动了大生产运动和“双拥运动”,为八路军提供了武装装备保障,解决了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增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为给八路军提供作战需要的武器装备,中共中央军委在边区成立了军事工业局,组建了一系列军工厂,研发和生产了武器弹药,开展了赵占魁运动,逐渐扩大了生产,为部队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保证了部队作战需要。为解决边区和部队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边区部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增加了粮食和工业品的生产,展开了打盐运盐及食盐等出口,以换取边区急需的战略物资,增加了边区财政收入,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稳定了边区物价。为解决边区工作中暴露出的党政军民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开展了双拥运动。经过整风,中共实现了对边区部队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形成了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和中共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为克服边区部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军阀主义与教条主义倾向,边区部队认真学习,经过整风,克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形成了以中共中央西北局为首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中共中央“九一”决定,增强了党政军民的团结,为巩固抗日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总结经验,推广全军,在毛泽东支持下,将边区部队的整风经验成果写成《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形成了党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性文献,与古田会议并列,多次下发全军学习。毛泽东思想提高了中共全党全军对毛泽东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正确认识,肃清了王明错误思想及其他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危害,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总结形成了中共武装斗争的理论和指导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共领导军事工作,进行武装斗争的宝贵财富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为中共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指明了方向,对建国后军队和国防建设产生了极大影响,至今仍是全党全军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
张琳[6](2019)在《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文中研究说明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席卷了中国大地。论文以1968-1980年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研究对象,在考察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主要历程的基础上,从知青下乡前的社会动员和政府的安置政策、知青下乡后生产生活情况及产生的适应与反差、知青返城后的就业安置与问题解决等几个方面,对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究,以期还原特定历史情境下泉州市知识青年的真实面貌,把握泉州知青运动的区域特色。通过对特定区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以微观的视角比较、分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区域性差异,从区域研究角度切入,深化知青史研究的可能性。
宋爱琛[7](2018)在《论初中语文教学的务实追求》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方法,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务虚教学的一些现象,强调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务实并且以正确的方法务实,并指出务实教学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基础。其次分别从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三方面研究了务实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口语交际教学从“说”的形式展开论述,主张应从“说得出”入手,以“说得清”为基本要求,追求“说得好”的境界。阅读教学以篇幅较长、意义较深的文章为主展开论述,主张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可以“深文浅教”“长文短教”,并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作文教学根据本校学生作文能力较低的情况展开论述,提出应让学生从“写出”文章到“写像”文章,并追求“写好”文章的境界。最后对务实教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干扰,应先驱除月考等破坏教学程序的考试方式,进而改变教学评价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朱恩芳[8](2017)在《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的治理研究 ——基于江西省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江西省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大批来自农村的务工人员进城,同时伴随着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向城镇转移,给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带来了“大班额”问题。城镇义务教育是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大局的基本要义,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不可忽视,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出现的“大班额”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为了全面把握城镇化进程对城乡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优化配置全省城乡教育资源,本研究以江西省城镇义务教育学校为调查对象,在省域范围内施放调查表,并抽取五市六地实地考察。根据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考察的调研情况,发现江西省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于省内的各个地市,并同时引发了诸如增加校园安全隐患、阻碍学生身心发展、强化教师职业倦怠、制约素质教育改革等诸多问题。“大班额”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口向城迁移、资源非均衡状态下人们集中择校、经济型发展进程下学校被动布局和传统职能化思路下城乡二元发展。面对“大班额”,各地陷入高位重视不足,问题解决动力缺失;土地审批困难,教育建设用地不足;经费投入过低,学校建设资金紧张;优质资源有限,公平均衡成为难题的困境。当下,随着城镇化进一步推进、新型户籍制度落地以及人口“二孩”政策的影响,城镇适龄儿童数量将持续增长,未来班额需求也将继续膨胀,与此同时,国民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愈加强烈,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迫切地需要得到解决。对江西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的治理,本研究提出合理调整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规划、盘活教育资金投入、切实保障建设用地、均衡配置师资运转、科学统筹办学管理五大对策,以期能够有效的解决江西省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并以此为契机点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江西省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的进程。在解决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时,应当认识到重视城镇义务教育问题解决并非违背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城镇义务学校建设投入并非摒弃农村义务教育,优化城镇义务学校师资配置并非削弱农村义务教育。
蒋立兵[9](2016)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得到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技术融入教学的根本宗旨是通过变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见,有效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价值追求。然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有效性水平究竟如何,存在着哪些制约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关键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它们分别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如何评价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以上这些问题在学术界尚未有系统研究和考证。本文围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有效性问题”这一中心议题展开,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如何界定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有效性,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有效性现状如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存在哪些共性问题,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具有什么特征和原则,如何评价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有效性?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提出研究问题并梳理已有相关研究。首先,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存在着共性问题”“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性研究较为薄弱”三个层面阐明“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性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对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效果”“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模式与原则”“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影响因素”“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评价”四个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发现: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及效果分析研究较为深入,而技术有效应用的特征、原则和策略研究不够透彻;国外有效性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地区或学校宏观信息化投入与整体收益的量化分析上,国内有效性评价研究主要关注技术支持教师的“教”,较少涉及技术促进学生的“学”;除此之外,现有评价体系大多适用于特定教学情境,缺少通用性较强的评价标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有效性界定,即第一章。本文从“信息技术”和“有效性”的内涵与外延出发,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有效性”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有效性”就是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有效性程度,具体是指教师在确保信息技术应用符合技术伦理、教学伦理的基础上,恰当地、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发挥技术本身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在以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各种能力,同时促进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第二部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实证研究,即第二、三章。第二章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个别访谈,对中部某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进行了量化研究,考察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整体水平与总体特征”,并提出了促进中小学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第三章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阐释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核心问题、主要表现、成因及后果,并针对技术应用中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路径。第三部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本质特征及基本原则,即第四章。要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需要为一线教师提供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指导原则。本文选取“新型Webquest教学、技术支持下的混合教学、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智慧教室下的互动教学”四种经典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基于个案研究的视角分析了每种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要优势与实施条件;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共性特征:教学情境生动自然、内容呈现清晰易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对话民主和谐、教学过程互动生成;最后提出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通用性指导原则:必要性原则、适宜性原则、辅助性原则、情境性原则、伦理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第四部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有效性评价,即第五章。首先,在分析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评价两种取向的基础上,依据“以学评教”的评价理念、“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信息化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信息化教学经验与田野调查,运用多轮专家调查法确定“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评价指标”;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实现“AHP与Delphi结合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以中部地区某小学六年级《小数乘分数》信息化课堂教学为例,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实践应用,初步验证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艾茹冰[10](2016)在《德育视角下农村小学生闲暇生活研究 ——以长沙县S镇的四所小学为例》文中认为闲暇的本质是自由,人类是闲暇的主体,可以在闲暇中获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随着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减负”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村小学生在校时间越来越短,可拥有的闲暇生活越来越多。因此,指导小学生正确认识闲暇,合理开展闲暇生活,把德育寓于闲暇中,成为当今德育的一个主要途径。高品质的闲暇生活,既能让学生在身心、精神状态,精神生活等方面获得愉悦感,又能让他们增长知识、锻炼社会能力,丰富、陶冶思想情操,塑造自我道德品质,体现自身价值。可以说,闲暇德育是顺应学生的需求而开展的有利于学生闲暇态度、兴趣、能力、生活自律等闲暇素养发展的一种体验、感悟、反思、引导为主的德育实践活动。本研究以长沙县S镇的四所小学为研究对象,从德育的视角,运用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四所农村小学学生的闲暇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小学闲暇生活实施德育的基本构想。研究发现,农村小学生闲暇生活存在着闲暇意识淡薄、闲暇无计划性,闲暇活动单调,闲暇场所和设施匮乏,闲暇生活缺乏经验指导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闲暇活动场所窄化、学生闲暇技能指导的缺乏、农村薄弱的家庭失范等显性因素;也有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隐性因素。因此,要合理利用农村小学生的闲暇生活来实施德育,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在明确农村小学生闲暇德育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其原则、内容、方法、途径等各方面来进行整体考虑,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闲暇生活和闲暇德育质量。
二、农村学校“减负”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学校“减负”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H省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策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发展动态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行性分析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 |
2.1.2 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策支持系统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职能理论 |
2.2.2 公民权利理论 |
第3章 H省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策支持执行情况 |
3.1 H省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整体情况 |
3.1.1 H省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管理与发展组织机构 |
3.1.2 H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策支持现状 |
3.1.3 H省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项目资金支持情况 |
3.2 H省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支持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调查 |
3.2.1 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税收优惠支持政策 |
3.2.2 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金融服务支持政策 |
3.2.3 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财政资金支持政策 |
3.2.4 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消费支付支持政策 |
3.2.5 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人才培养支持政策 |
第4章 H省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策支持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策支持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税收及水、电、热、气相关优惠政策有待落实 |
4.1.2 金融服务灵活性及便利性不足 |
4.1.3 财政资金引导支持范围较窄 |
4.1.4 消费支付措施及范围有待完善 |
4.1.5 专业人才队伍严重匮乏 |
4.2 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策支持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优惠政策原因:优惠政策制定部门与落实部门之间沟通不足 |
4.2.2 金融服务原因:部分金融服务机构存在双重管理困境 |
4.2.3 财政资金原因:财政专项资金应用无法协调 |
4.2.4 消费支付原因:关联机构之间业务往来未达成共识 |
4.2.5 人才队伍原因:缺乏相关部门保障机制 |
第5章 H省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策支持的完善对策 |
5.1 着力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
5.1.1 减免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企业研发税收 |
5.1.2 减免生产供应装配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企业税收 |
5.2 强化企业金融服务政策落实 |
5.2.1 基于市场化支持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 |
5.2.2 基于多元化开发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企业融资工具 |
5.3 多措并举加大财政资金引导 |
5.3.1 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纳入“四众”财政支持范围 |
5.3.2 奖注补支持非营利性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企业建设 |
5.3.3 将康复辅助器具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
5.4 努力完善消费支付制度建设 |
5.4.1 完善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纳入医保支付范畴制度 |
5.4.2 完善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纳入商业保险支付范畴制度 |
5.4.3 完善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纳入消费信贷支付范畴制度 |
5.5 协同发展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
5.5.1 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专业知识进入专业教育范畴 |
5.5.2 推进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校企合作机制 |
5.5.3 完善从业人员的职称职级制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策支持情况的调查 |
(4)西北民族地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调查研究 ——以新疆、青海、甘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西北民族地区 |
(二)课堂教学行为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
1.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
2.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基本理论研究 |
3.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标准研究 |
4.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化研究 |
5.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二)民族地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
(三)已有研究评析与启示 |
四、理论基础 |
(一)有效教学理论 |
(二)共同体理论 |
(三)跨文化适应理论 |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设计 |
六、西北民族地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及分析 |
(一)现状调查 |
1.呈示行为 |
2.互动行为 |
3.反思行为 |
4.管理行为 |
(二)结果 |
1.教师教学理念正在转变,整体素质亟待提升 |
2.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向互动式转变,但有效性亟待提高 |
七、西北民族地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西北民族地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问题 |
1.教学内容呈示的技能不足 |
2.学生参与互动的深度不够 |
3.教学反思的质量有待提高 |
4.课堂管理的效果不佳 |
(二)西北民族地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民族地区文化与语言的影响 |
2.城乡学校师资不均衡 |
3.学校缺乏教学反思的文化 |
4.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欠缺 |
5.教师传统思想的束缚 |
6.教师的教学投入不足 |
7.教师忽视不同民族背景学生的差异性 |
8.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物质资本缺乏 |
9.学生的语言文化环境相对单一,多元文化适应性能力不足 |
八、改进西北民族地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策略 |
(一)创新体制机制,吸引高素质人才 |
(二)保证教师积极投入教学 |
(三)构建本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 |
(四)营造反思的教学文化 |
(五)强化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
(六)更新教师的思维方式,培养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
(七)增强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
(八)营造家校合作的文化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军事体制与军事活动 |
(二) 军事教育与部队整风 |
(三) 军事经济与军工生产 |
(四) 军事与民众动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史料运用 |
第一章 边区武装力量的建制和职能 |
一、边区创建前的军事系统 |
二、中共中央军事系统 |
(一) 中央军委的组建与人事调整 |
(二) 八路军系统的军事力量 |
(三) 边区留守部队的统编与职能的转变 |
(四) 留守部队兵力的扩大和防卫任务的增加 |
(五) 扩编成立警卫部队 |
三、边区的地方武装力量 |
(一) 保安司令部及保安部队 |
(二) 地方民众抗日武装力量 |
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
(一) 联防军组建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
(二) 联防军的职能和建制 |
(三) 联防军成立的意义 |
第二章 边区部队的军事教育 |
一、抗日军政大学与军政人才培养 |
(一) 中共军事教育沿革与抗大建立 |
(二) 抗大军事教育及其演变 |
(三) 抗大招生工作 |
(四) 抗大军事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五) 抗大军事教育的特点 |
二、边区留守部队军事教育与训练 |
(一) 边区留守兵团及保安部队军事教育和训练 |
(二) 联防军军事教育和训练 |
(三) 边区留守部队军事训练成绩斐然 |
三、其他专门军事院校的军事教育和训练 |
(一) 八路军军政学院 |
(二) 八路军军事学院 |
(三) 延安摩托学校 |
(四) 八路军炮兵学校 |
(五) 中共中央军委航空学校 |
四、边区军事教育的成效 |
(一) 吸收大批知识青年走上抗战道路 |
(二) 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增强了抗战力量 |
(三) 大练兵运动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
第三章 边区部队的政治工作 |
一、政治机关建制演变与职能 |
(一) 政治部(处) |
(二) 政训处 |
(三) 恢复政治工作制度及建制 |
二、边区部队政治工作的开展 |
三、边区部队政治工作主要内容 |
(一) 坚持党的领导 |
(二) 开展政治教育和宣传动员,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战斗力 |
(三) 推行在职干部学习运动 |
(四) 加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的学习,提高干部战士政治素养,增强团结意识 |
(五)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章 边区军事系统的整风运动 |
一、抗战初期中共军队中的错误思想倾向及其危害 |
(一) 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
(二) 王明错误思想倾向的危害 |
二、边区部队整风运动的开展 |
(一) 中央军委开展普遍整风的部署 |
(二) 边区部队的整风 |
三、整风运动使中共军队思想作风改变、政治意识提高,形成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成果 |
(一) 肃清了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 |
(二) 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三) 结出了累累硕果 |
(四) 形成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 |
(五) 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 |
第五章 边区的军事斗争 |
一、抗击日军,保卫河防 |
(一) 日军的进攻和目的 |
(二) 河防兵力的部署和河防守卫 |
(三) 河防战斗情况 |
(四) 河防保卫战胜利的成效和意义 |
二、清剿土匪,巩固后方 |
(一) 边区匪患猖獗的原因和危害 |
(二) 剿匪的政策和策略 |
(三) 大规模清剿行动 |
(四) 边区剿匪成效 |
三、反磨擦斗争,保卫边区 |
(一) 边区发生磨擦的原因和表现 |
(二) 中共处理磨擦的政策和应对策略 |
(三) 反磨擦的主要军事斗争 |
(四) 边区反磨擦斗争胜利的成效 |
第六章 边区的军事经济问题 |
一、军工机构建制与军工生产 |
(一) 八路军建立军工的原因 |
(二) 军工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
(三) 边区主要军工企业的分工和生产 |
(四) 军工生产中的赵占魁运动和劳动竞赛 |
(五) 边区军工发展的成效 |
二、经济问题与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
(一) 边区面临的严重财政经济困难 |
(二) 边区财政经济发生困难的原因 |
(三) 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
(四) 部队大生产运动的成效 |
(五) 边区军队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意义 |
第七章 边区的军事与社会 |
一、边区的兵役制度 |
(一) 边区兵役制度的缘起 |
(二) 边区兵役制主要内容 |
二、边区农民参军 |
(一) 农民参军的动机 |
(二) 农民参军的优抚政策 |
(三) 各种抗战民众组织的宣传动员 |
三、开展“归队运动” |
(一) “归队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
(二) 归队法令和“归队运动” |
(三) “归队运动”的成效 |
四、边区“双拥”运动 |
(一) 边区“双拥”工作存在的问题 |
(二) “双拥”政策的制定及主要内容 |
(三) “双拥”运动的开展及主要形式 |
(四) 边区“双拥”运动的成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史料来源、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四、研究视角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动员 |
第一节 动员情况概述 |
一、“文革”前的上山下乡动员 |
二、1968—1969 年声势浩大的开始 |
三、1970—1972 年大潮中的低潮 |
四、1973—1978 年调整阶段 |
五、1979—1981 年落幕阶段 |
第二节 社会动员方式 |
一、宣传动员 |
二、组织动员 |
三、教育动员 |
四、强制性动员措施 |
第二章 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安置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一、精简职工领导小组及“四面向”办 |
二、知青办 |
三、干部带队制度 |
第二节 基本去向和安置形式 |
一、基本去向 |
二、安置形式 |
第三节 安置措施 |
一、安置经费的使用 |
二、日用品与粮油供应 |
三、安置住房 |
四、医疗卫生和学习教育 |
第三章 泉州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生产生活情况 |
第一节 物质困难 |
一、住房问题 |
二、物资匮乏、食不果腹 |
三、医疗卫生条件差 |
四、交通闭塞 |
第二节 劳动问题 |
一、高强度的农业劳动 |
二、低收入与同工不同酬问题 |
三、同工不同酬引发知青与农民矛盾 |
第三节 婚姻问题 |
一、婚姻政策:提倡“晚婚”和“扎根农村” |
二、现实考量:“买卖婚姻”与回城问题 |
第四节 精神困顿 |
一、常规的文娱活动 |
二、非正统的娱乐活动 |
第五节 心态转变 |
一、从理想浪漫到现实功利 |
二、从集体从众到自我意识觉醒 |
三、从积极主动到消沉悲观 |
第四章 返城 |
第一节 1978 年以前的知青返城 |
一、知青返城的主要途径 |
二、知青倒流问题 |
第二节 1978-1981 年的知青返城 |
一、对老知青的返城安置 |
二、对已婚知青的返城安置 |
三、对部分特殊知青的返城安置 |
第五章 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评析 |
第一节 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区域特色 |
一、知青群体中的华侨知识青年数量较多,以侨生为主 |
二、“老三届”知青数量较多 |
三、知青安置存在区域差异,安置条件相对优越 |
第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评析 |
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必然性 |
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村建设 |
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知青个人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口述访谈受访者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论初中语文教学的务实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对初中语文教学务实追求的认知 |
第一节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务虚现象 |
一、务虚现象的事实存在 |
二、务虚现象的具体呈现 |
三、务虚教学的负面作用 |
第二节 务实追求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科学选择 |
一、务实追求的提出 |
二、务实追求的价值取向 |
三、务实追求的具体表现 |
第三节 初中语文教学务实追求的基础 |
一、理论基础 |
二、现实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中语文教学务实追求的实施 |
第一节 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务实化”实施 |
一、从“说得出”入手 |
二、以“说得清”为基本要求 |
三、追求“说得好”的境界 |
第二节 阅读教学中的“务实化”实施 |
一、“深文浅教” |
二、“长文短教” |
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
第三节 作文教学中的“务实化”实施 |
一、“写出”文章 |
二、“写像”文章 |
三、“写好”文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初中语文教学务实追求的进一步思考 |
第一节 对月考乃至周考的思考 |
一、月考、周考的产生 |
二、月考周考对务实追求的负面作用 |
三、恢复单元测验制度 |
第二节 对教学活动评估的思考 |
一、评教师之“教”的几个维度 |
二、评学生之“得”的几条途径 |
第三节 对因材施教的思考 |
一、“精英”“贫民”学生的事实存在 |
二、偏科学生的事实存在 |
三、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方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后记 |
(8)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的治理研究 ——基于江西省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关于“大班额”界定的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关于“大班额”与教育教学的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关于“大班额”问题及其治理的研究综述 |
1.3.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访谈(座谈)法 |
1.6.4 数据分析法 |
1.7 技术路线 |
2 江西省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状的调查研究 |
2.1 江西省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的调研方案 |
2.2 全省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情况 |
2.2.1 全省城镇中小学“大班额”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
2.2.2 全省各地市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情况普遍 |
2.2.3 城镇中小学校园面积缺额、生均占地面积不足 |
2.3 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的危害 |
2.3.1 大班额已成为危害校园安全的隐形杀手 |
2.3.2 大班额已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制约屏障 |
2.3.3 大班额已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背后帮凶 |
2.3.4 大班额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瓶颈 |
3 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的深层思考 |
3.1 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形成的原因剖析 |
3.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口向城迁移 |
3.1.2 资源非均衡状态下人们集中择校 |
3.1.3 经济型发展进程下学校被动布局 |
3.1.4 传统职能化思路下城乡二元发展 |
3.2 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的现实困境 |
3.2.1 战略困境:战略导向不明,问题解决动力缺失 |
3.2.2 用地困境:土地审批困难,教育建设用地不足 |
3.2.3 资金困境:经费投入过低,学校建设资金紧张 |
3.2.4 资源配置困境:优质资源有限,公平均衡成为难题 |
4 新形势下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的治理 |
4.1 新形势下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解决的紧迫性需要 |
4.1.1 城镇化进一步推进,随迁人口持续增长 |
4.1.2 人口“二孩”政策影响,班额需求继续增加 |
4.1.3 国民生活水平提升,优质教育需求迫切 |
4.1.4 新型户籍制度落地,城乡二元结构破除 |
4.2 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治理的建议与对策 |
4.2.1 合理调整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规划 |
4.2.2 有力盘活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资金投放 |
4.2.3 切实保障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建设用地 |
4.2.4 均衡配置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师资运转 |
4.2.5 科学统筹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管理 |
4.3 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治理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4.3.1 重视城镇义务教育问题解决并非违背义务教育公平 |
4.3.2 优化城镇义务学校师资配置并非削弱农村义务教育 |
4.3.3 加大城镇义务学校建设投入并非摒弃农村义务教育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全省城镇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情况调查表 |
附录 2:全省乡镇中心学校、初中办学情况调查表 |
附录 3:全省村小和教学点办学情况调查表 |
附录 4:城镇小学家长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 5:城镇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问题调研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被广泛关注 |
(二) 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共性问题 |
(三) 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比较薄弱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内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三) 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相关研究评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概念界定 |
一、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 |
(一) 信息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
(二) 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 |
(三) 教育技术之内涵演变 |
(四) 教学信息技术的涵义 |
二、有效性的相关概念 |
(一) “有效教学”研究中的“有效” |
(二) 有效性与效果、效率、效益 |
(三) 有效与无效、高效、低效 |
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界定 |
(一) 关于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研究 |
(二)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
(三)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概念界定 |
第二章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有效性现状调查 |
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调查设计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工具 |
(三) 样本选取 |
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调查结果 |
(一)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整体水平 |
(二) 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性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
(三) 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行为分析 |
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调查结论 |
(一)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现状 |
(二)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特征 |
(三) 促进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
第三章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主要问题诊断 |
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
(一) 浅层次使用信息技术 |
(二) 课堂教学滥用信息技术 |
(三) 技术应用缺乏人文关怀 |
(四) 教师极端排斥信息技术 |
(五) 信息道德教育严重缺失 |
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主要问题的成因及后果 |
(一) 浅层次应用技术的成因及后果 |
(二) 滥用信息技术的成因及后果 |
(三) 缺乏人文关怀的成因及后果 |
(四) 排斥信息技术的成因及后果 |
(五) 缺失信息德育的成因及后果 |
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问题的解决路径 |
(一) 全面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教学价值 |
(二) 辩证认识信息技术的双重价值属性 |
(三) 多维路径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 |
(四) 家校联动加强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 |
(五) 教学评价关照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效 |
第四章 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特征及原则——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 |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一) 新型Webquest探究教学 |
(二) 技术支持下的混合教学 |
(三) 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 |
(四) 智慧教室下的互动教学 |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共性特征 |
(一) 教学情境生动自然 |
(二) 内容呈现清晰易懂 |
(三)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
(四) 教学对话民主和谐 |
(五) 教学过程互动生成 |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基本原则 |
(一) 必要性原则 |
(二) 适宜性原则 |
(三) 辅助性原则 |
(四) 情境性原则 |
(五) 伦理性原则 |
(六) 经济性原则 |
第五章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有效性评价 |
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评价的两种取向 |
(一) 直接评价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
(二) 间接评价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
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评价标准设计 |
(一) 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
(二) 评价指标设计的依据 |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四)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评价的实施过程 |
(一) 确定数据采集方法 |
(二) 有效性评价量表设计 |
(三) 信度与效度检验 |
(四) 评价数据的处理 |
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评价的应用案例 |
(一) 选择样本与收集原始数据 |
(二) 评价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三) 有效性评价数据的处理过程 |
(四) 有效性评价数据的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一: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二:项目&编着 |
附录 |
附录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有效性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课堂观察表 |
附录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教师访谈表 |
附录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学生访谈表 |
附录五: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有效性评价量表(评教专家) |
附录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有效性评价量表(学生) |
致谢 |
(10)德育视角下农村小学生闲暇生活研究 ——以长沙县S镇的四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观察法 |
1.4.3 问卷调查 |
1.4.4 访谈法 |
第二章 闲暇与德育之界说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闲暇 |
2.1.2 闲暇生活 |
2.1.3 闲暇德育 |
2.2 闲暇生活的德育意义 |
2.2.1 有助于小学生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 |
2.2.2 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和陶冶情操 |
2.2.3 有助于小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
2.2.4 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
第三章 S镇小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考察 |
3.1 S镇小学生闲暇生活现状 |
3.1.1 闲暇态度与认识 |
3.1.2 闲暇计划与时间 |
3.1.3 闲暇活动与内容 |
3.1.4 闲暇场所与设施 |
3.1.5 闲暇感受 |
3.2 S镇小学生闲暇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闲暇意识淡薄,闲暇无计划性 |
3.2.2 闲暇活动单调,闲暇活动受阻 |
3.2.3 闲暇场所和设施匮乏,闲暇资源利用不足 |
3.2.4 闲暇生活缺乏指导,闲暇教育缺失 |
第四章 德育视角下S镇小学生闲暇生活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显性因素: |
4.1.1 窄化的闲暇活动场所,学生道德发展时空受阻 |
4.1.2 闲暇技能指导的缺乏,制约学生参与闲暇活动的积极性 |
4.1.3 农村薄弱的家庭示范教育,影响小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
4.2 隐性因素 |
4.2.1 农村传统的消闲观念,阻碍人们闲暇生活质量的提升 |
4.2.2 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容易使学生的闲暇行为迷失 |
4.2.3 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势,学校对闲暇德育的认识不足 |
4.2.4 农村较为陈旧的家庭观念,导致学生对闲暇生活的选择模糊 |
第五章 S镇小学生闲暇生活实施德育的基本构想 |
5.1 闲暇德育的根本目标 |
5.1.1 传授正确的闲暇观和闲暇技能,提升闲暇生活的质量 |
5.1.2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促进独立人格的形成 |
5.2 闲暇德育应遵循的原则 |
5.2.1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原则 |
5.2.2 因地制宜原则 |
5.2.3 本土化原则 |
5.2.4 开放性原则 |
5.2.5 整合性原则 |
5.3 闲暇德育的基本内容 |
5.3.1 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合理利用闲暇时间 |
5.3.2 提高闲暇技能,享受有道德的高质量的闲暇生活 |
5.3.3 充分利用各种闲暇资源,营造好的闲暇环境 |
5.4 闲暇生活实施德育的途径 |
5.4.1 优化社会环境,构建学生闲暇生活的新格局 |
5.4.2 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将闲暇纳入学校德育视野 |
5.4.3 提升家庭闲暇生活质量,加强家庭德育建设 |
5.5 闲暇德育的评价 |
5.5.1 评价主体多元 |
5.5.2 评价方式多样 |
5.5.3 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 |
5.6 闲暇德育的管理 |
5.6.1 政府加强对闲暇德育的监督和调控 |
5.6.2 学校加强对闲暇德育的实施和协调 |
5.6.3 家长加强配合指导学生的闲暇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观察提纲 |
附录C:访谈提纲 |
附录D:问卷调查 |
四、农村学校“减负”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H省残障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策支持问题研究[D]. 郑凌.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4]西北民族地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调查研究 ——以新疆、青海、甘肃为例[D]. 李倩.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D]. 王天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1)
- [6]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D]. 张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论初中语文教学的务实追求[D]. 宋爱琛. 苏州大学, 2018(04)
- [8]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的治理研究 ——基于江西省的调查研究[D]. 朱恩芳.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9]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D]. 蒋立兵.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
- [10]德育视角下农村小学生闲暇生活研究 ——以长沙县S镇的四所小学为例[D]. 艾茹冰. 湖南科技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