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虚拟仪器的多参量测试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陈可楠[1](2020)在《高性能拉曼散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大型基础设施的规模飞速增长。大型基础设施的服役周期长,服役期间极有可能造成结构上的损伤,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所以其结构健康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温度监测是结构健康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结构形变、损伤和老化对于基础设施的结构可靠性具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温度信息可以推测基础设施的健康状态。同时,温度信息可以对火灾或管道泄漏等异常事件进行预警。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能够感测光纤沿线的温度、应力、振动等参量,特别适合于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中大范围、长距离、连续分布式的需求,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作为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重要分支,基于拉曼光时域反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利用自发拉曼散射效应获得光纤沿线的温度信息,可实现数十千米传感距离上米量级的空间分辨率,为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了高密度、低成本、长距离的分布式温度监测方案,因此十分适合于大型基础设施的分布式温度监测。但是,目前基于拉曼光时域反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其在工程应用上的推广受限。首先,系统的测量精度依赖于温度参考点的选取,而现有的温度标定方法需要进行多次回厂检测,无法实现实时的温度标定。其次,系统测量精度的提升会造成其他性能参数的恶化。同时,测量精度的提升需要依赖于复杂的硬件设计,增加了系统的制造成本。最后,系统的温度预警方式单一,无法全面评估温度异常事件的威胁程度,报警阈值的设定高度依赖人工参与。为此,本文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为了实现系统温度自标定功能,设计了一种外置式自标定装置及动态温度自标定方案,免除了回厂检测的流程,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2、分析了限制系统温度测量精度提升的噪声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抑噪方法。利用嵌入式系统中的高速数据采集卡完成了拉曼散射光信号的累加平均,抑制了系统宽带噪声。提出了一种动态噪声基底差分法,抑制了长距离探测时光电探测模块由于动态范围不足所产生的基底噪声。对反斯托克斯光和斯托克斯光信号的比值进行了衰减补偿处理,消除了反斯托克斯光和斯托克斯光信号衰减系数不同对温度解调所带来的影响。比较小波变换不同阈值选择方案,优选极大极小阈值(Minimaxi)方案将解调后温度曲线进行小波阈值降噪处理,提升了系统的温度测量精度;3、实现了绝对温度、温度变化量、温度变化速率的多参量综合诊断,以及基于自适应阈值的温度预测报警方式,解决了目前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温度报警方式单一无法适用于多场景应用的问题,有效地缩短了温度报警的响应时间,降低了漏报和误报的概率。本文成功研制了一种具有自标定能力的高性能拉曼散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该系统在10km测量距离上达到了3m空间分辨率、±1.5℃测温精度和0.11℃温度分辨率。通过信号处理,在不改变硬件结构的情况下,系统测量温度波动减少4.02℃,信噪比提升13.87d B,温度测量精度提升35.77%。在外场条件下设置了管道泄漏的模拟实验,证明了该系统可以适应外场环境,为大型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分布式温度监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解决方案。
郭晓艳[2](2020)在《基于多参量融合的实船风谱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海面风向、风速信息是船舶航行安全以及风致结构振动的重要海洋信息,对气象观测、船舶操纵、船舶结构设计、军事及科研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掌握海洋船舶所受风影响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对海洋船舶风向风速展开现场实测工作,并基于实船测量环境分析、建立合适的经验模型。然而对于海洋环境下航行的船舶,风速风向的准确测量除受风向风速传感器自身精度的影响外,还受船舶航速航向、船舶空间运动姿态的影响,导致船舶风向风速的测量误差大,直接影响实船环境下的脉动风速功率谱的可靠性,进而影响船舶风致响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以实船测量环境下对船舶风向风速的准确测量和基于特定实测环境的海洋船舶风载荷脉动风谱模型的建立为研究目的,开发了基于多参量同步测量的船舶风向风速测量系统,跟随舰船进行了实船风向风速测量试验,并基于实船精准的风向风速测量数据建立了实船风谱模型。首先,提出了相对风-船运动复合的船舶风向风速的测量方法;融合三维超声波风向风速仪、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GPS等测量模块,拓展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功能,搭建了船舶风向风速测量装置,实现了船舶三维风向风速和舰船姿态等多参量的准确同步测量;基于模块化编程思想,采用多线程同步技术,通过Labview开发了船舶三维风向风速测量软件,具有风向风速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显示功能。其次,搭建了船舶摇摆模拟台;通过风洞实验模拟了船舶摇摆运动状态下的风向风速的测量,获取了大量以摇摆角度和摇摆速度为变量的风向风速测量数据;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映射船舶风向风速-船姿关系的标定模型,降低了船舶空间运动状态下风向风速的动态测量误差;并再次利用风洞实验验证了船舶风向风速测量标定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将船舶风向风速测量系统安装于舰船进行了实船风向风速测量实验,验证了本项目研发的船舶风向风速测量系统的可靠性;根据风向风速测量系统的实船测量数据,基于真风理论和风向风速-船姿关联的标定模型,分析出实船真风速风向;利用实船真风数据分析了实船实测风谱,并基于Kolmogrove理论,建立了实船风谱模型,为后续船舶的精准操控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
鲁富军[3](2020)在《基于偏光调制法的多参量全偏振态检测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光偏振态是指光波振动在垂直于传播方向平面内的映射状态。偏振检测在光纤通信、偏振成像、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传统偏振检测仪大多实现完全偏振光的单一或少量偏振参量的检测,随着偏振测量技术的发展,对全偏振态、多参量偏振检测仪器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国内尚缺乏相关自主产品,因此该类仪器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一种全偏振态多参量测量的光偏振检测系统。基于偏光调制原理提出可实现完全或部分偏振光的多偏振参量测量方法;基于嵌入式和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系统样机,实现偏振态的图形化实时监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旋转波片偏光调制的光偏振检测方法研究。利用1/4波片的相位延迟特性和偏振片的检偏特性,设计了偏光调制结构;理论分析了该结构的偏光调制原理和解调方法;提出基于复化辛普森公式的斯托克斯(Stokes)参量解算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提高计算精度的可行性;探讨了波片旋转周期内偏光采样数与测量误差的关系,为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基于旋转波片偏光调制的光偏振检测系统设计。制作出基于旋转波片、固定偏振片的偏光调制机械结构;以STM32F103微控制器为核心设计了偏光调制控制与信号采集模块;利用Lab VIEW设计了上位机偏振分析软件,实现了偏振参量的解调以及基于邦加球的图形化显示与动态轨迹追踪等功能。(3)偏振检测系统的测试与结果分析。搭建检测实验平台,分别在部分和完全偏振光输入情况下,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对功率为-50d Bm~+7d Bm范围内的输入光进行偏振态的分析;Stokes参量测量误差为:S1=1.69%、S2=1.71%、S3=1.81%;偏振度(DOP)误差为1.65%、圆偏振度(DOCP)误差为1.79%、线偏振度(DOLP)误差为1.54%;方位角精度为0.23°;椭圆度精度为0.52°;偏振态的采样频率为8Hz。通过对比测试,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测试水平。本文研制的光偏振检测系统具有便携式、低成本、精度高、输入光功率动态范围大、偏振参量测量全面、图形显示与动态跟踪等特点,适合于现场测量、实验室研究等应用场合,对促进我国偏振检测仪器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朱万山[4](2019)在《多参量异构光纤传感网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总结了多参量光纤传感网研究现状,针对多参量光纤传感网组网结构简单、数据并发采集和处理能力弱、波长解调精度低等不足和缺点,分别提出了一种多路复用的多参量异构光纤传感网络、一种实时并行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处理的方法、一种基于光纤法布里-珀罗可调谐滤波器的波长解调精度优化方法。针对多参量异构传感的需求,设计开发了基于多参量异构光纤传感网的嵌入式应用软件,实现对温度、应变、压力、声振动的复合监测。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为:1、针对准分布的温度和应变传感器网络以及离散的压力和声振动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种多参量异构光纤传感网架构,实现对不同类型的光纤传感器网络进行复用,满足多参数实时监测的要求,并能自动识别接入网络的子网类型,设计了两种光源分布结构,并对其做了鲁棒性分析。2、针对光纤光栅温度传感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F-P可调谐滤波器的波长解调精度优化方法。该算法利用数据采集卡采集的原始采样数据,在每个扫描周期中,对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透射谱波长进行实时动态标定,利用标定值计算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反射谱中心波长。它有效地减弱了光纤法布里-珀罗可调谐滤波器产生的窄带光源的非线性和不可再现性所引起的扰动效应,减少了数值误差,有效地消除了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伪峰,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解调精度可以达到±0.2 oC,波长解调精度3pm。3、研究了多参量异构光纤传感网实时采集和数据处理的模式,提出了一种实时并行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光纤传感器网络进行多路复用,在四参数异构光纤传感器网络中能快速完成数百个通道数千个传感器的同时采样,采样频率高达6.4MHz,数据吞吐量高达13.8MB/s。4、设计开发了基于多参量异构光纤传感网的嵌入式应用软件,完成应用软件各个功能的模块化设计;提出了使用My SQL数据库的理由、分析了数据库设计的依据、设计开发了MSVP数据库;分析和设计了MSVP网络通讯的整体框架以及人性化的交互界面,实现了对温度、应变、压力、声振动复合参量的大容量、大规模、高精度的测量。
梁敏富[5](2019)在《煤矿开采多参量光纤光栅智能感知理论及关键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作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地位的不会改变。近年来,面对煤炭生产成本、科学产能、利润空间、人员安全、矿井灾害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矛盾,煤炭智能化开采已成为煤炭工业技术革命和升级发展的需求和必然方向,是实现煤炭行业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智能感知是煤矿智能化开采的核心要素之一,而智能感知的关键技术是监测技术。采矿工程环境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突发性等特点,且目前用于煤矿开采领域的智能感知传感器种类少、监测参量单一,尚不能很好的满足井下复杂现场监测需求。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技术因其本质安全、测量精度高和组网能力强等优势,为解决煤矿开采基础信息的安全、高效、智能感知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本文针对煤矿智能化开采感知层技术薄弱这一课题,综合采用了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有限元仿真、实验室测试、物理模型试验及工程试验等手段,开展了煤矿开采多参量光纤光栅智能感知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工作,有助于提高煤矿开采智能感知水平和监测效率,为智能采矿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对于我国煤矿企业推进智能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光纤传输经典理论,数值计算了光纤光栅反射光谱特性及分布规律,研究了栅区长度、折射率变化等光纤光栅本征参量对反射光谱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基于波长编码方式的光纤光栅感知原理,探讨了光纤光栅应变、温度、准分布感知特性。(2)从光纤光栅在煤矿中的实际应用出发,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基体表面粘贴光纤光栅的封装方式,建立了光纤光栅-基体应变感知传递模型,理论推导了基体实际应变与光纤光栅感知应变的数学方程,提出了光纤光栅应变感知传递因子,揭示了光纤光栅-基体在粘贴长度范围内的应变感知分布规律,分析了光纤光栅-基体应变感知传递影响因素,有限元仿真和试验验证了应变感知传递效应。(3)根据煤矿开采基础信息监测需求及应用环境特点,基于理论力学、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测试分析方法,自主研制了系列矿井多参量光纤光栅传感器,提出了煤矿开采光纤光栅智能感知系统概念,设计了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拓扑结构及组网方式,构建了煤矿开采大容量、多参量光纤光栅智能感知系统,自主开发了实时在线监测软件。(4)开展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感知系统的模型试验及工程应用,实现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多参量基础信息连续化、自动化和准分布式测量,揭示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及感知系统在采矿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程思雨[6](2018)在《寒冷地区大空间建筑双层玻璃幕墙优化设计及节能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空间建筑是一类能耗特性、使用模式和室内物理环境分布都与一般公共建筑有明显区别的特殊建筑类型,特别是以交通建筑为代表的大空间公共建筑,近年来增量巨大。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是这类建筑的恢宏符号,也是导致其能耗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作为一种生态节能的外围护结构形式,近年来双层玻璃幕墙在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中广泛流行,并开始逐渐取代单层玻璃幕墙,应用到大空间建筑之中。作为一种复杂的系统构件,双层幕墙对室内环境的改善和节能优势必须建立在正确设计和优化控制的基础上。但是现行设计流程中方案设计与节能设计的脱节,使得这种本有潜力的技术多数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且已有研究多针对多层建筑,针对大空间建筑的适用参数和运行策略的研究及结论并不多,这也极大的限制了这一技术在大空间建筑中的应用效果和节能潜力。而昂贵的造价更使这一技术的应用饱受诟病,使其推广举步维艰。如何以性能为导向,形成双层幕墙在大空间建筑中适用的利用方法;如何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弥合设计与技术的断层,挖掘方案阶段的节能潜力,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寒冷地区大空间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双层幕墙这一典型复合构件在大空间建筑中的被动设计方法、主动整合策略及节能潜力进行研究。旨在以此为例,探索方案阶段融入能耗要素的设计方法及技术与设计整合所带来的巨大节能潜力。具体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方面:1)基于实测数据,分析双层幕墙的在大空间的利用效果和物理环境特点,得到能够真实反映双层幕墙大空间建筑温度分布、热量传递和空气流动的模拟方法和标准模型;2)从设计阶段入手,利用参数化平台,针对双层幕墙的关键设计参量,研究其在大空间中利用时,单参量对能耗的影响规律及多参量的协同优化方案;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和性能优化方法得到适合方案阶段和设计师设计特点的通用结论,以指导设计师的方案决策。3)从运行阶段考虑,结合实际建筑的运行特点结合实际问题,利用EnergyPlus动态能耗模拟平台,通过构建真实的空调系统,对冬夏季不同的运行策略进行仿真模拟,并从室内温度和空调能耗两方面对其利用效果进行量化分析,以得到双层幕墙在寒冷地区大空间建筑中适用的运行策略,充分挖掘运行阶段的节能潜力。
李薇[7](2018)在《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研制》文中指出本文为满足多型飞机环境控制类电子产品的单板测试需求,针对轰某型飞机环境控制计算机,研制了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用于实现该产品单板测试系统开发过程中对电压信号、电流信号、温度传感器信号、频率信号的测量,以及模拟信号的输出等功能。论文根据飞机机载电路板维修所需的基本模拟信号测量范围,设计了硬件测量电路,基于C语言开发了核心控制软件,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测量。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论文根据飞机机载电路板常见模拟信号量的种类,设计了对-10~10V电压、4~20mA电流、-50~+150℃温度和1Hz~20kHz单脉冲信号测量功能的硬件电路;2、论文设计了-10~10V输出电压可调功能。不仅能够模拟传感器输出电压量,实现对飞机机载电路板的检测功能,还能模拟一次性指令信号,实现控制器的功能;3、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设计了高、低报警信号输出功能,确保被测产品的安全;4、论文实现了RS-232、RS-485和CAN总线这三种通信,上位机能够进行信号采集和控制的功能。同时设计了数码管显示和按键信号控制功能,实现了人机交互。论文所研究的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实现了飞机机载产品单板信号的准确测量,并为仪表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接口。
王涛[8](2017)在《具有多参量分析功能的扬声器功率试验系统软件设计》文中认为扬声器功率试验是测量扬声器性能的重要试验方法。对扬声器进行功率试验,是电声企业在研发和生产扬声器产品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测试环节。由于各领域对扬声器品质的高要求,扬声器的结构、系统、理论与应用高技术逐渐成熟的同时对电声企业生产的扬声器产品的检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扬声器功率测试系统,是根据国家标准12060.5-2011《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给出的测试方法进行测量的,这种测试系统所需设备多、成本较高、操作复杂、测试过程也容易出现问题。本文在上述应用与技术背景下开发出一种具有多参量分析功能的扬声器功率试验系统软件。扬声器功率试验系统软件采用C++Builder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方式生成测试信号同时利用基于STM32的音频接口实现信号录音与播放,可实时测量扬声器的电压、电流、音圈温度、阻抗曲线、TS参数等多个参量。并通过这些参量对扬声器损坏过程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对扬声器损坏状态进行判断。该系统不仅减少使用测量设备数量、降低了企业购买设备的成本、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实时记录分析。为扬声器功率试验过程中的多种参量的监控与分析提供了技术保证。图61幅,表9个,参考文献52篇
马驰[9](2017)在《光纤光栅低温特性及复合材料结构热属性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的大型化、复杂化和任务模式多元化发展,其在服役期间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势必会导致结构可靠性大幅下降。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状态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受热载荷响应特性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基于光纤传感技术分别对典型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的温度、热应变、热属性监测方法展开研究,为结构服役安全状态的评估提供依据。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理论分析了光纤光栅传感器传感机理,并从数值仿真和实验不同角度研究了不同温度、应变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响应光谱特性,研究并验证了光纤光栅低温啁啾效应的形成机理。其次,提出了一种管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封装方法,并针对不同的使用工况,研究了打孔型管式封装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在不同封装形式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温度感知特性。再次,选取碳纤维圆筒结构、碳纤维实心杆结构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复合材料结构热应变测试系统,并分析了光纤光栅传感器与电阻应变片同时对结构进行热应变监测时的测试误差。接着,构建了碳纤维蜂窝夹芯结构热载荷测试系统,研究了高低温热载荷下植入试件不同铺层位置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反射光谱响应特征;提出一种基于表贴式光纤光栅力学模型的复合材料板结构热膨胀系数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构建了基于LabVIEW的光纤光栅硬件测试系统,提出了光纤光栅多参量监测系统软件的功能需求以及框架方案,设计并实现了光纤光栅多参量监测系统主程序,同时完成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张晨[10](2013)在《磁异常及其梯度多参量联合反演及三维人机交互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磁法勘探中,与总场测量相比,梯度测量在表征浅层异常变化趋势及提高叠加异常辨识度等方面具有优势,故针对总场及其梯度的联合反演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如何从理论层面上解释梯度测量为什么具有优势,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梯度优势进行多参量约束反演,却几乎没有人进行过深入研究。本文以磁异常多参量反演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评价联合梯度反演的“优越性”,回答了前面的问题;同时借助于人机交互建模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开展磁多参量联合约束反演方法技术研究及实用化软件研发工作。1.从磁场正演公式出发,分析梯度数据的特点及与总场相比具有“优越性”的根源所在。同时,针对不同埋深、不同类型的场源及不同比例尺的实际测网,指出总场与梯度之间存在着互补性:各参量从不同侧面表现位场特征。为减少多解性,反演中应合理利用多参量数据,以获取完整的位场变化信息。基于此确定了多参量反演的具体技术措施。2.通过模型反演试验得出,梯度在反演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对于大尺度研究对象而言,梯度能够辅助总场提高定量反演的精度;对于小尺度目标探测而言,梯度能够弥补总场信息的不足,提高探测分辨率。第二点作用往往对实际勘探帮助更大。3.根据实际应用中不同探测精度的总场及梯度磁力仪,分析其对于总场测量和梯度测量的各自实际探测能力,认识到了梯度对于仪器噪声的敏感性要大于总场,误差的存在使得梯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局限性。4.通过对实测梯度和换算梯度在测量与计算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评价,认为换算梯度作为总场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不能取代实测梯度用作多参量联合约束反演,从而明确了梯度测量的必要性。5.为应对多参量测量带来的数据表达方式及反演进程控制难题,利用软件开发相关技术,实现了磁梯度多参量正反演系统。模型构造方面,设计了可扩展拓扑多面体数据结构;模型编辑方面,推导了二维逻辑坐标与三维地理坐标的映射公式,基于此实现了真三维模型形态修改功能;交互反演方面,利用多线程并行技术,实现了实时可视化正、反演功能。6.为充分发挥物性反演与形态反演各自的优点,同时弥补二者存在的不足,在两种反演方式相结合的综合反演方面作了一次探索研究:基于计算几何中等值面重建及格网简化相关原理,实现了物性模型与形态模型的转化技术。
二、基于虚拟仪器的多参量测试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虚拟仪器的多参量测试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拉曼散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1.3.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
1.3.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原理 |
2.1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基本原理 |
2.1.1 基于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 |
2.1.2 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 |
2.1.3 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 |
2.1.4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比较及本文系统选型 |
2.2 拉曼散射温度传感解调方法 |
2.2.1 基于反斯托克斯光强度的单路解调方法 |
2.2.2 基于反斯托克斯光和瑞利散射光强度比值的双路解调方法 |
2.2.3 基于反斯托克斯光和斯托克斯光强度比值的双路解调方法 |
2.3 拉曼散射温度传感系统噪声特性 |
2.3.1 累加平均降噪 |
2.3.2 动态噪声基底差分降噪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 |
3.1 系统性能指标 |
3.1.1 温度分辨率 |
3.1.2 空间分辨率 |
3.1.3 温度测量精度 |
3.1.4 测量时间 |
3.2 系统组成及各器件选型 |
3.2.1 光发射与接收模块 |
3.2.2 光电探测模块 |
3.2.3 信号采集处理模块 |
3.2.4 传感系统方案设计 |
3.2.5 系统性能指标测试 |
3.3 软件结构设计 |
3.3.1 软件需求分析 |
3.3.2 软件总体架构 |
3.4 软件系统开发 |
3.4.1 软件功能实现 |
3.4.2 软件界面实现 |
3.4.3 数据库及远程监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信号处理及模拟实验 |
4.1 标定方法设计 |
4.1.1 外置式光纤温度自标定装置 |
4.1.2 动态温度自标定方案 |
4.2 信号降噪优化 |
4.2.1 累加平均及动态噪声基底差分 |
4.2.2 衰减补偿处理 |
4.2.3 小波变换降噪 |
4.3 温度报警模拟实验 |
4.3.1 温度报警方式 |
4.3.2 模拟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参考文献 |
(2)基于多参量融合的实船风谱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向风速测量方法 |
1.2.2 船舶运动姿态对风向风速测量的影响 |
1.2.3 脉动风速谱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船舶风向风速测量系统的搭建 |
2.1 风向风速测量系统总体方案 |
2.2 测量系统功能模块 |
2.2.1 超声波风速风向测量 |
2.2.2 船舶姿态测量 |
2.2.3 无线数据传输 |
2.3 船舶风向风速测量装置 |
2.4 船舶风向风速测量软件开发 |
2.4.1 上位机软件总体架构 |
2.4.2 同步运行技术 |
2.4.3 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风洞风向风速试验及分析 |
3.1 船舶摇摆模拟台的建立 |
3.2 船舶风向风速测量系统的标定 |
3.2.1 风向风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3.2.2 标定模型的建立 |
3.3 风向风速测量系统的风洞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实船风向风速的测量及脉动风谱分析 |
4.1 船舶风向风速测量装置安装 |
4.2 实船真风的分析 |
4.2.1 船舶真风理论 |
4.2.2 真风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4.3 实测脉动风谱分析 |
4.3.1 数据预处理 |
4.3.2 脉动风分析 |
4.3.3 脉动风速功率谱分析 |
4.3.4 脉动风速谱的拟合及误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基于偏光调制法的多参量全偏振态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分振幅法的偏振态检测研究现状 |
1.2.2 基于偏光调制法的偏振态检测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波偏振态检测理论基础 |
2.1 光波偏振态 |
2.2 光波偏振态表示方法 |
2.2.1 三角函数表示法 |
2.2.2 Jones矢量法 |
2.2.3 Mueller矩阵法 |
2.2.4 Stokes参量法 |
2.2.5 邦加球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旋转波片偏光调制的光偏振检测方法研究 |
3.1 基于旋转波片的偏光调制法 |
3.2 基于傅里叶的解调变换方法 |
3.3 Stokes参量计算方法优化 |
3.3.1 基于复化辛普森的解算算法 |
3.3.2 解算算法验证 |
3.4 其它偏振参量的计算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旋转波片偏光调制的光偏振检测系统设计 |
4.1 偏振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4.2 偏光调制结构的设计与制作 |
4.3 偏光调制控制与信号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
4.3.1 STM32 最小系统 |
4.3.2 程控增益光电转换电路 |
4.3.3 低通滤波电路 |
4.3.4 过零检测电路 |
4.3.5 串口通信电路 |
4.3.6 电源转换电路 |
4.4 偏光调制控制与信号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4.4.1 主程序设计 |
4.4.2 程控增益程序设计 |
4.4.3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4.4.4 PWM程序设计 |
4.4.5 AD采集程序设计 |
4.5 基于Lab VIEW的上位机偏振分析软件设计 |
4.5.1 上位机显示界面设计 |
4.5.2 串口通信设计 |
4.5.3 信号处理模块 |
4.5.4 邦加球与SOP显示设计 |
4.5.5 数据波形显示设计 |
4.5.6 数据存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偏振检测系统的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偏振检测系统测试实验平台搭建 |
5.2 部分偏振光检测 |
5.3 线偏振光检测 |
5.4 圆偏振光的检测 |
5.5 椭圆偏振光的检测 |
5.6 偏振检测系统性能测试 |
5.6.1 对比测试及结果 |
5.6.2 偏振测量系统性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多参量异构光纤传感网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光纤传感技术概论 |
1.2. 多参量异构光纤传感网基本介绍 |
1.3. 多参量异构光纤传感网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参量光纤传感网基础理论 |
2.1. 光栅传感原理与解调方法分析 |
2.1.1 光纤光栅传感原理 |
2.1.2 光纤光栅解调方法 |
2.2. 光纤F-P传感的偏振低相干干涉解调理论 |
2.2.1 光纤F-P传感器基本原理 |
2.2.2 偏振低相干干涉解调基本原理 |
2.3. 多参量光纤传感网鲁棒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参量异构光纤传感网多路复用研究及鲁棒性分析 |
3.1. 系统理论模型和工作原理 |
3.2. 传感网多路复用的方法研究 |
3.3. 两种光源分布的研究及鲁棒性分析 |
3.3.1 光源共享型分布与光源专用型分布 |
3.3.2 两种光源分布的鲁棒性分析 |
3.3.3 两种光源分布的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可调谐F-P滤波器的波长解调精度优化方法 |
4.1. 波长解调精度优化方法的理论分析 |
4.2. 波长解调精度优化方法的实验模型 |
4.3. F-P标准具透射谱标定研究 |
4.4. 获得FBG反射谱中心波长的方法分析 |
4.5. 不同数据源对波长解调算法数值误差的影响 |
4.6. 波长解调算法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时并行数据采集及大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
5.1. 实时并行数据采集方法及性能分析 |
5.1.1 实时并行数据采集的理论模型及工作原理 |
5.1.2 温度应变传感子网数据采集模型分析与研究 |
5.1.3 压力传感子网数据采集模型分析与研究 |
5.1.4 声振动传感子网数据采集模型分析与研究 |
5.1.5 实时并行数据同步处理方法及分析 |
5.2. 大数据处理方法及性能分析 |
5.2.1 大数据变换方法及通讯协议 |
5.2.2 大数据压缩方法 |
5.2.3 大数据的安全性讨论 |
5.2.4 不同存储介质对大数据储存的影响 |
5.3. 实时并行数据采集及大数据处理方法的实验 |
5.4. 软件设计与分析 |
5.4.1 MSVP整体框架设计 |
5.4.2 MSVP功能模块设计与开发 |
5.4.3 MSVP数据存储的分析与设计 |
5.4.4 MSVP网络通讯的分析与设计 |
5.4.5 MSVP人机交互的设计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煤矿开采多参量光纤光栅智能感知理论及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光纤光栅智能感知基本理论及传感特性 |
2.1 光纤基本结构及传输理论 |
2.2 光纤光栅传感原理与特征参数 |
2.3 光纤光栅应变感知特性 |
2.4 光纤光栅温度感知特性 |
2.5 光纤光栅应变-温度耦合感知特性 |
2.6 光纤光栅准分布感知特性 |
2.7 本章小结 |
3 光纤光栅与基体耦合的感知传递机制 |
3.1 基体表面粘贴光纤光栅的感知传递分析 |
3.2 基体表面刻槽粘贴光纤光栅的感知传递分析 |
3.3 基体表面粘贴基片式光纤光栅的感知传递分析 |
3.4 光纤光栅与基体耦合的应变感知测试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矿井多参量光纤光栅传感器研制及智能感知系统 |
4.1 光纤光栅传感器封装设计原则 |
4.2 矿井多参量光纤光栅传感器设计 |
4.3 光纤光栅智能感知系统设计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光纤光栅智能感知系统应用研究 |
5.1 采动覆岩变形光纤光栅表征模型试验研究 |
5.2 光纤光栅感知系统在巷道矿压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5.3 光纤光栅感知系统在液压支架姿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寒冷地区大空间建筑双层玻璃幕墙优化设计及节能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融入能耗要素的公共建筑新设计方法 |
1.1.2 基于整合设计理念的节能设计新流程 |
1.1.3 双层玻璃幕墙发展的必然与挑战 |
1.2 双层幕墙概述 |
1.3 双层幕墙在大空间建筑中应用的特殊性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双层幕墙热工性能研究 |
1.4.2 双层幕墙节能效果研究 |
1.4.3 双层幕墙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1.4.4 双层幕墙的整合设计研究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双层玻璃幕墙大空间建筑温度分布及室内热环境测试 |
2.1 测试对象 |
2.1.1 幕墙结构参数 |
2.1.2 幕墙物性参数 |
2.2 测试内容及方法 |
2.2.1 室外气象参数测试 |
2.2.2 幕墙空腔温度测试 |
2.2.3 幕墙壁面温度测试 |
2.2.4 边庭温度测试 |
2.2.5 房间温度测试 |
2.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2.3.1 空腔垂直温度分布 |
2.3.2 边庭垂直温度分布 |
2.3.3 有无DSF房间温度对比 |
2.3.4 空腔-边庭-房间温度耦合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层幕墙系统的模拟方法及实测验证 |
3.1 双层玻璃幕墙工作原理及模拟方法 |
3.1.1 概述 |
3.1.2 双层幕墙系统的传热过程及模拟方法 |
3.1.3 双层幕墙系统的通风原理及模拟方法 |
3.1.4 传热模型与通风模型的耦合模拟 |
3.2 模拟方法确定及结果验证 |
3.2.1 室外设计气象数据 |
3.2.2 热工区域划分 |
3.2.3 传热算法设定 |
3.2.4 围护结构信息设定 |
3.2.5 内热源及通风参数设定 |
3.2.6 多区域网络模型(AFN)参数设置 |
3.2.7 模拟结果及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空间建筑DSF系统设计参量优化及节能潜力研究 |
4.1 参数化模拟平台及参量优化设计方法 |
4.1.1 耦合DSF的大空间建筑参数化模拟模型 |
4.1.2 输入变量 |
4.1.3 参数化模拟平台搭建及可靠性验证 |
4.1.4 参量优化设计方法 |
4.1.5 敏感性分析 |
4.2 参量敏感性结果分析 |
4.2.1 局部敏感性分析 |
4.2.2 全局敏感性分析 |
4.3 多参量协同优化结果分析 |
4.3.1 帕累托前沿解(Pareto-optimal front) |
4.3.2 平行最优解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空间建筑DSF系统运行控制优化及节能潜力研究:以寒冷地区中小型站为例 |
5.1 双层玻璃幕墙运行控制优化概述 |
5.1.1 具体运行控制策略 |
5.1.2 双层幕墙利用的关键:低品位冷/热源的高效利用 |
5.2 C站候车厅现状及DSF标准模拟模型介绍 |
5.2.1 建筑参数 |
5.2.2 空调系统参数 |
5.2.3 自然通风设定 |
5.2.4 模拟边界条件 |
5.3 C站候车厅各工况运行策略及模拟模型介绍 |
5.3.1 采暖季(11.15—次年3.15) |
5.3.2 制冷季(6.1—9.15) |
5.4 不同运行控制策略下双层幕墙节能效果分析 |
5.4.1 采暖季(Heating seasons) |
5.4.2 制冷季(Cooling seasons)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简介和发展现状 |
1.3.1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简介 |
1.3.2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发展现状 |
1.4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发展趋势 |
1.5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总体研制方案 |
2.1 系统设计需求 |
2.2 系统设计要求 |
2.3 系统总体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硬件设计 |
3.1 微控制器的最小系统 |
3.1.1 电源模块 |
3.1.2 时钟模块 |
3.1.3 复位模块 |
3.1.4 JTAG接口模块 |
3.2 模拟量测量模块 |
3.2.1 平移量生成电路 |
3.2.2 加法运算电路 |
3.2.3 比例运算电路 |
3.2.4 AD 转换 |
3.3 温度测量模块 |
3.3.1 主要器件的选型 |
3.3.2 电路原理分析 |
3.4 频率量测量模块 |
3.4.1 信号调理电路 |
3.4.2 频率测量电路 |
3.5 模拟量输出模块 |
3.5.1 模拟量输出的意义 |
3.5.2 DA转换电路 |
3.5.3 信号调理电路 |
3.6 RS-232串口通信模块 |
3.7 RS-485串口通信模块 |
3.8 CAN总线通信模块 |
3.8.1 CAN总线简介 |
3.8.2 主要芯片介绍 |
3.8.3 CAN总线模块电路说明 |
3.9 高、低报警模块 |
3.10 人机交互模块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软件设计 |
4.1 人机交互模块 |
4.1.1 数码管显示方式设计 |
4.1.2 按键功能设计 |
4.1.3 ZLG7290程序设计 |
4.2 模拟量测量和温度测量模块 |
4.2.1 模拟量测量模块的软件设计 |
4.2.2 温度测量模块的软件设计 |
4.3 频率量测量模块 |
4.4 高、低报警模块 |
4.5 RS-232通信模块 |
4.5.1 通信方法 |
4.5.2 通讯协议设计 |
4.6 RS-485通信模块 |
4.6.1 通信方法 |
4.6.2 通信协议设计 |
4.7 CAN总线通信模块 |
4.7.1 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 的初始化 |
4.7.2 报文的发送 |
4.7.3 报文的接收 |
4.8 模拟量输出模块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性能测试与试验 |
5.1 硬件调试 |
5.1.1 硬件检查 |
5.1.2 软件检查 |
5.2 仪表功能调试 |
5.2.1 信号测量功能的调试 |
5.2.2 模拟信号输出功能的调试 |
5.3 仪表试验及结果 |
5.3.1 信号测量试验 |
5.3.2 模拟信号输出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具有多参量分析功能的扬声器功率试验系统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2 扬声器功率试验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扬声器功率试验系统硬件框架设计及执行流程 |
2.2 扬声器功率试验系统软件框架设计及执行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扬声器功率试验系统软件的具体设计 |
3.1 系统软件开发平台 |
3.2 系统软件各模块设计 |
3.2.1 系统校准模块 |
3.2.2 设置向导模块 |
3.2.3 试验模块 |
3.3 辅助功能设计 |
3.3.1 试验报表的生成 |
3.3.2 试验报表的发送 |
3.4 测试信号的程序设计 |
3.4.1 测试信号的生成过程 |
3.4.2 测试信号的对比验证 |
3.5 信号的播放与采集 |
3.5.1 WAV音频数据结构 |
3.5.2 信号的播放与录音的实现 |
3.6 系统数据通信设计 |
3.6.1 高速USB通信在系统中的应用 |
3.6.2 低速USB通信在系统中的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4 扬声器功率试验系统测试平台 |
4.1 系统硬件测试平台 |
4.2 系统软件测试平台 |
4.3 本章小结 |
5 扬声器多参量测量及结果分析 |
5.1 扬声器及其主要技术参数 |
5.1.1 扬声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5.1.2 扬声器主要技术参数 |
5.2 扬声器音圈温度的测量及结果分析 |
5.2.1 扬声器音圈温度及其研究意义 |
5.2.2 扬声器音圈温度的测量方法 |
5.2.3 扬声器音圈温度的测量结果分析 |
5.3 扬声器阻抗曲线的测量及结果分析 |
5.3.1 扬声器阻抗曲线及其研究意义 |
5.3.2 扬声器阻抗曲线的测量方法 |
5.3.3 扬声器阻抗曲线的测量结果分析 |
5.4 扬声器TS参量的测量及结果分析 |
5.4.1 扬声器TS参量及其研究意义 |
5.4.2 扬声器TS参量测量方法 |
5.4.3 扬声器TS参量的测量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光纤光栅低温特性及复合材料结构热属性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热真空低温环境结构监测研究背景 |
1.1.2 复合材料热属性监测研究背景 |
1.1.3 光纤多参量在线监测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温环境下光纤光栅感知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复合材料热属性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光纤光栅多参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本文研究意义 |
1.3.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低温环境光纤光栅传感器感知特性研究 |
2.1 光纤Bragg光栅传感机理 |
2.1.1 光纤Bragg光栅应变传感机理 |
2.1.2 光纤Bragg光栅温度传感机理 |
2.2 光纤Bragg光栅反射光谱数值仿真 |
2.2.1 光纤Bragg光栅温度和应变传感特性仿真 |
2.2.2 光纤Bragg光栅低温传感特性仿真 |
2.2.3 光纤Bragg光栅受非均匀应变传感特性研究 |
2.3 低温环境光纤光栅传感器温度响应特征试验 |
2.3.1 温度响应特性试验系统构建 |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式封装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研究 |
3.1 管式封装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封装方法研究 |
3.2 管式封装光纤光栅传感器温度响应特性研究 |
3.2.1 高低温试验方法与结果 |
3.2.2 监测误差分析 |
3.3 带孔管式封装光纤光栅传感器研究 |
3.3.1 带孔管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高低温试验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热应变监测方法研究 |
4.1 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特性分析 |
4.2 光纤光栅传感器热应变监测原理 |
4.3 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筒结构热应变监测方法研究 |
4.3.1 试验材料与传感器布局 |
4.3.2 复合材料圆筒结构热应变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 |
4.3.3 试验结果分析 |
4.4 碳纤维实心杆结构热应变监测方法研究 |
4.4.1 试验材料与传感器布局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热属性监测方法研究 |
5.1 植入碳纤维蜂窝夹芯结构的光纤光栅热载荷响应光谱研究 |
5.1.1 试验材料及系统 |
5.1.2 试验结果分析 |
5.2 复合材料板结构热膨胀系数计算方法研究 |
5.2.1 表贴式光纤光栅力学模型建立 |
5.2.2 热膨胀系数计算方法 |
5.2.3 数值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LabVIEW的光纤光栅多参量监测系统研究 |
6.1 虚拟仪器介绍 |
6.1.1 虚拟仪器概念及特点 |
6.1.2 虚拟仪器LabVIEW平台概述 |
6.2 基于LabVIEW的光纤光栅硬件测试系统构建 |
6.2.1 光纤传感器测试系统原理 |
6.2.2 光纤光栅解调模块 |
6.3 系统软件功能需求与框架设计 |
6.3.1 系统软件功能需求 |
6.3.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6.4 模块化软件设计与实现 |
6.4.1 数据采集模块 |
6.4.2 数据处理模块 |
6.4.3 数据显示模块 |
6.4.4 报警功能模块 |
6.4.5 数据保存与时间显示模块 |
6.5 在线监测软件用户界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
(10)磁异常及其梯度多参量联合反演及三维人机交互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磁多参量联合约束反演方法 |
1.2.2 三维可视化建模及交互式反演方式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2章 磁异常及其梯度多参量反演方法 |
2.1 任意多面体磁场正演方法 |
2.1.1 水平磁荷面的磁场及其梯度计算方法 |
2.1.2 坐标系旋转下的磁场及其梯度转换关系 |
2.2 多面体反演基本原理 |
2.2.1 物性反演 |
2.2.2 形态反演 |
2.3 磁多参量联合约束反演基本思想 |
2.3.1 数据信息完整度与反演效果的关系 |
2.3.2 反演中梯度对总场的约束作用分析 |
2.4 联合约束反演具体方法 |
2.4.1 最速下降法思想的应用 |
2.4.2 多参量权重系数的动态选取准则 |
2.5 方法的模型试验 |
2.5.1 圆柱体模型 |
2.5.2 球体模型 |
2.5.3 模型试验的结论 |
2.6 误差对于反演效果的影响分析 |
2.6.1 误差影响的理论分析 |
2.6.2 地面磁测的实际误差分析 |
2.6.3 航空磁测的实际误差分析 |
2.7 小结 |
第3章 实测梯度与换算梯度的差异分析 |
3.1 两种梯度的计算方法 |
3.1.1 实测梯度 |
3.1.2 换算梯度 |
3.2 两种梯度的精度对比 |
3.2.1 理论分析 |
3.2.2 模型验证 |
3.3 两种梯度各自在反演中的作用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三维建模及可视化编辑技术 |
4.1 反演模型的构建 |
4.1.1 模型构建思想 |
4.1.2 模型数据结构设计 |
4.1.3 建模效率测试 |
4.2 模型的可视化交互编辑技术 |
4.2.1 模型可视化渲染 |
4.2.2 模型交互编辑 |
4.3 小结 |
第5章 磁梯度多参量正反演系统开发技术 |
5.1 系统概述 |
5.2 软件总体设计 |
5.2.1 系统架构模块 |
5.2.2 界面设计 |
5.2.3 软件工作流程 |
5.3 实时正演计算 |
5.3.1 正演算法并行化 |
5.3.2 实时交互正演策略 |
5.4 交互式反演方式 |
5.4.1 交互反演思想 |
5.4.2 多线程协同实现方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联合约束三维反演的模型检验 |
6.1 组合模型设计 |
6.2 反演计算 |
6.2.1 初始模型设置 |
6.2.2 单参量与多参量的反演效果对比展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物性模型与形态模型的转化技术 |
7.1 转化技术的目的与意义 |
7.2 物性模型与形态模型的转化技术 |
7.2.1 基本思想 |
7.2.2 Marching Cubes 算法 |
7.3 模型体简化技术 |
7.3.1 技术的必要性 |
7.3.2 模型简化具体算法 |
7.4 范例 — 物性模型转化为形态模型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和认识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四、基于虚拟仪器的多参量测试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拉曼散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陈可楠. 南京大学, 2020(02)
- [2]基于多参量融合的实船风谱分析研究[D]. 郭晓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偏光调制法的多参量全偏振态检测系统研究[D]. 鲁富军.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1)
- [4]多参量异构光纤传感网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 朱万山. 天津大学, 2019(06)
- [5]煤矿开采多参量光纤光栅智能感知理论及关键技术[D]. 梁敏富.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6]寒冷地区大空间建筑双层玻璃幕墙优化设计及节能潜力研究[D]. 程思雨. 天津大学, 2018(06)
- [7]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研制[D]. 李薇.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8]具有多参量分析功能的扬声器功率试验系统软件设计[D]. 王涛.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1)
- [9]光纤光栅低温特性及复合材料结构热属性监测方法研究[D]. 马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3)
- [10]磁异常及其梯度多参量联合反演及三维人机交互建模研究[D]. 张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