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神"相遇的悲剧——谈《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神父(论文文献综述)
谢子卿[1](2016)在《中国礼仪之争和路易十四的法国(1640-1710):中国天主教史钩沉》文中指出中国礼仪之争是中国天主教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明清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本文以法国为切入点,深度探讨法国在中国礼仪之争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两点:第一,1692年康熙帝解禁天主教后中国天主教传教发展顺利,但为何罗马教廷会在18世纪初决定禁止中国礼仪,这其中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叙事尚有重大空缺,因此本文的目标就是完善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叙事,这其中礼仪之争在法国的发展是关键和重点。第二,通过研究中国礼仪之争和法国的关系,从中西关系史和中法对比的角度重新理解中国天主教传教史,重新审视天主教传入中国对于中国融入早期全球化过程的意义和重要性。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1.法国传教士和法国的传教团体参与中国礼仪之争的具体过程。这其中包括:第一位进入中国传教的罗历山神父;巴黎外方传教会的创始人陆方济,他将巴黎外方传教会带入中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士阎当,他是中国礼仪之争的主要当事人;巴黎外方传教会在17世纪末取代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成为中国礼仪的主要反对者;法国耶稣会士李明神父和郭弼恩神父支持中国礼仪,他们的着作在法国接受审查,由此法国成为中国礼仪之争的主战场。2.法国各界介入中国礼仪之争。其中,杨森派反对中国礼仪,他们亦是耶稣会一贯反对者。巴黎大主教诺阿耶、莫城主教波絮埃亦反对中国礼仪,康布雷大主教费讷隆同情耶稣会,反对过激处理礼仪问题。路易十四的忏悔神父拉雪兹神父支持耶稣会,曼特侬夫人亦同样牵涉入内。索邦大学在1700年审查中国礼仪,由此中国礼仪之争在法国和欧洲成为焦点话题,罗马教廷随机决定禁止中国礼仪。由此可知,礼仪之争在法国是中国礼仪之争历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耶稣会在解释适应政策的时候,承认中国的历史可能比《圣经》历史久远,承认中国文明可能优于基督教文明,因此不被当时基督教世界的核心价值观所接受,是造成各方反对中国礼仪的一大原因。4.法国教会内部的权力斗争、传教团体间权力斗争、法国和葡萄牙在远东的国家利益冲突等等,都是导致礼仪之争矛盾被激化的重要原因。从中可以看到民族国家的地位上升,传教团体依附国家,而罗马教廷的地位下降。5.通过礼仪之争在法国的研究,可见西学东渐对于中国的影响和汉学西进对法国的影响大相径庭。法国人积极讨论中国礼仪之争,法国汉学也随之起步,并且影响到启蒙运动。而康熙年间,中国教徒中的文人数量锐减,中国人对于西学的兴趣在降低。以中国礼仪之争为切入点,探讨明末清初东西交往对于双方的影响,并且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东西方历史发展道路上的不同变数。6.有关中国礼仪之争法语原始文献的翻译,为中国天主教研究提供更多的基础史料。
王景明[2](2015)在《《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人物形象的双重性分析》文中提出《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克洛德,在大多数人眼中是虚伪、卑鄙、凶残的恶魔形象,但实际上他畸形的灵魂是与其宿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分析克洛德人物形象的时候,人们应该看到其双重性,他的形象中有着人性的美与善,只是宗教思想的囚禁使其最终走向毁灭,成为丑与恶的代表。
任红红[3](2015)在《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莫言的小说以其“个性化叙事”呈现了汉民族乡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莫言的小说在多元叙事技巧的革新中,以结构和视角的不断变幻与尝试,从关注乡村世界里平凡的个体,男人、女人、婴童、青少年,到关注这个空间里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以及这些个体的信仰和情感等,以对这个世界前所未有的文学想象和诗性的语言,发现了汉民族乡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和这里的主体——农民。小说通过个体故事的不断呈现和强化,从整体上书写了作为人类的一个群落的文化模式。因此,莫言通过短、中、长篇小说建构起来的乡村世界里的一切有其自足性,这些通过文学叙事出现在文本中的人物符号和文化因子,表征了汉民族乡村世界强有力的文化事实。论文首先将莫言的小说放置在汉民族主流文学的参照系中,通过比较研究这些作品中书写的乡村世界和莫言的人类学深描中的乡村世界,探寻莫言小说的人类学特征和表现。这一部分在系统认知和梳理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文化研究的不同范式的基础上,先确立本论文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视角,关注的是作为人类族群之一的汉民族乡村世界里的农民的家庭伦理关系、婚姻状况、个体的成长,以及农民与动物的关系、乡村动物崇拜和他们的超自然力信仰等层面。并指出莫言小说中深描的这些地方性知识,以文学叙事的形式发现了乡村的同时发现了农民。在确立了这一研究视域之后,论文通过对多部“乡土文学”文本的细读,着重分析和系统梳理了汉民族主流文学中未被发现的乡村世界和农民,指出莫言的小说在虚构与想象的文学叙事中,走出现代性启蒙话语的书写视域,建构了自足的乡村世界独特性。其次,汉民族乡村家庭成员的关系是复杂多元的,莫言在几乎所有书写乡村的小说中都涉猎了这些关系。在这一部分。论文通过对莫言小说叙事中乡村世界的家庭伦理关系详细梳理的基础上,以其中的夫妻、父子、母子关系的书写为具体的研究视域,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论文深入研究了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夫妻关系。莫言小说中书写的几乎所有乡村夫妻关系的缔结仍然离不开父母包办、尽孝、传宗接代的婚姻“义理”,这种因顺从而“有序”缔结的婚姻虽然相对比较稳定。但农民夫妻间只有义理却无爱的情感关系模式,使夫妻关系在“有序”的结合和相守中潜藏着“无序”的婚外情感和家暴的普遍性,论文在梳理和研究这种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其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论文深入研究了莫言在对乡村记忆的“伦理召唤”中,通过小说呈现的父子关系的和谐与不和谐,并深入分析了造成不和谐的父子关系的深层文化原因。论文对莫言小说中深描的母子关系的研究,在和以往主流文学作品对此概念化书写和想象的对比中,认为莫言的书写将父权文化遮蔽在“深闺”的乡村母亲前置,让她们在养家、育儿的辛劳中自己言说自己.以关注人类的情怀关注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论文也深入分析了小说深入细致的文学想象与虚构中显现的乡村母亲的智慧和德性的价值和意义。第三,通过对莫言多部小说地解读,研究莫言通过多部小说深描的特定年代乡村婴儿、儿童和青少年的饮食、娱乐游戏、情感、性相、人生选择等个体成长中遭遇的众多方面,系统研究了莫言小说以文学的“轻”、书写方式的“轻”,书写乡村世界里一直以来被主流文化遮蔽、没有话语权的“轻”的群体,给读者默思的空间的同时思考文化赋予这些群体的“重”。深入研究了莫言小说中这些群体被书写的独特性,和这些群体自由和不自由的生存状态和主体意识的缺失,及其中彰显的汉民族文化对这些群体成长影响的深层文化结构。第四,论文研究了莫言小说中深描的农民和动物的关系,即农民与六畜的关系和乡村动物崇拜。论文在对汉民族农耕文化和六畜关系的系统研究中,通过对莫言的小说对农民和六畜关系的深入书写和以往主流文学对此的有限想象和书写的对比研究,深入研究了莫言小说中对农民和六畜亲密关系人类学书写的独特性。此外,论文研究了莫言小说中深描的乡村动物崇拜,通过对小说中对此的想象和书写,着重研究了乡村里的蝗虫、狐狸和狼等动物在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农民却对它们有敬畏之心,因为恐惧而敬畏,因为敬畏而崇拜的文化心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主流文化尊崇周孔礼教,视儒家文化为宗教的时候,乡村里的农民仍然保持着古老的巫术思维,视动物为图腾,在乡村广阔的地域中与动物和谐相处。因此,莫言通过小说展现了乡村生态人类学的和谐图景。第五,论文研究了小说中深描的乡村世界的超自然力信仰。乡村世界里的农民不但有自己崇拜的动物图腾,而且在根深蒂固的孝文化和家族文化的规约下,虔诚地保持着祖先崇拜。论文研究了莫言笔下以“场景再现法”完整呈现在多部小说内部的汉民族乡村世界里的祖先之灵信仰的丧葬礼仪式,以及特定的日子里祭祀祖先的各种仪式具有的浓郁传统文化色彩。莫言没有像鲁迅、茅盾、巴金、陈忠实、贾平凹等作家一样仅仅书写官宦、士绅、地主家族有关祖灵祭祀的典礼和仪式,而是用人类学深描的笔法,再现了乡村世界里的普通农民的祖先之灵祭祀的丧葬礼和其他仪式。除此之外,论文系统深入的研究了莫言小说中的乡村鬼魂信仰和禁忌等其他超自然力信仰。莫言通过对乡村世界里的超自然力信仰的人类学深描,打开了走进乡村神秘信仰的大门,在被主流文化遮蔽、主流文学不屑书写的文化语境中,在各民族作家关注并书写自己民族文化的全球化文学语境中,深入展现了乡村世界的风俗与信仰。虽然莫言的小说以其不经意的追忆,以不必转换文化视角和做田野调查的便利,在小说中以文学创作者的身份做了人类学家做的对汉民族乡村世界的深描。但小说中丰富的人类学因子是在小说本身的语言、文字、故事中以文学的形式展现的。因此,论文的最后部分研究莫言小说的独特叙事艺术和以上各部分研究内容中展现的乡村世界人类学书写的紧密契合,探寻莫言小说的文学史价值。莫言的人类学书写以其关注边缘、书写边缘和日常经验的视角和立场,为汉民族当代文学创作的范式转换做出了贡献。莫言对乡村世界的人类学深描,在全球化语境中和当代世界文学舞台上的各民族作家一起,建构了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同时,莫言对汉民族乡村世界的书写,在当代中国文学的话语语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价值。
胡芸[4](2014)在《《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形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作之一,作为其主人公之一的克洛德更是一个充斥着争议和充满矛盾的人物。大多数的评论都对其持有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但是本文意从欲望与禁欲、灵魂与人性的挣扎两方面来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人物。
杨世海[5](2013)在《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价值深度都是有必要的。目前,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研究已充分展开,大量成果以影响研究的方式集中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在哪些方面接受了来自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少部分研究则深入辨析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基督教因素与基督教文化本身的差异。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本人运用比较文学接受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关注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接纳、疏离、批判否定和拒斥,结合当时评论界对具有基督教因素作品(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态度,厘清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接纳、疏离、否定、拒斥的情况。在中外文学比较的视野中,结合历史语境,针对19、20世纪中西方的共同境遇及中国的独特处境,从人的生存角度探讨基督教文化对文学所具有的启示,考量中国现代文学价值、基督教文化价值,正面言说基督教文化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和可能带来的正面价值,在这种言说中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接纳、疏离、拒斥基督教文化内在原因,总结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方式,并评析得失,进而进行反思。全文由绪论、上编(3章)、中编(7章)、下编(3章)、结语五个部分构成。绪论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展示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写作缘起、价值、思路、方法、创新之处,并对一些概念作必要说明。上编部分(第一章——第三章)是历史关系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历史过程进行总体描述。根据它们相互关系的样态分为三个阶段:一、20世纪前20年对基督教文化的接纳期,此为第一章;二、20年代受非基督教运动影响的质疑和批判期,此为第二章;三、30-40年代重新认识基督教文化价值,却又迅速转入对基督教文化的全面否定和拒斥期,此为第三章。从总体上来说,呈现出一个由接纳、批判,到疏离、拒斥的过程。中编部分(第四章——第十章)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具体考察,包括作家个案研究和整体研究,第四章到第六章选取鲁迅、冰心、老舍、许地山、林语堂、曹禺六位作家进行具体个案分析,考察他们接受基督教文化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或细致辨析其中的偏差,探询他们疏离基督教文化的轨迹和原因,或展示他们虽能表现基督精神要旨却被主流边缘化、批判改道的情况,并评析其中的得失。第十章则关注于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考察其中拒斥否定的情况。各章内容如下:第四章是对鲁迅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探讨。本章先梳理鲁迅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整理出鲁迅的基督教观,讨论鲁迅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的偏差及在他作品中的表现,进而结合基督教价值体系,讨论鲁迅在思考一些现代话题中所面临的思想困境。第五章是对冰心接受基督教文化的讨论。本章先分析冰心“爱的哲学”中的基督教因素,再探讨冰心在泛神论、自由主义神学影响和现实各种批评的挤压下逐渐放弃基督神性,最后导致她“爱的哲学”的思想基础发生转变,由人性自然情感代替了基督神性的情况。第六章是对老舍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探讨。本章在对老舍与基督教文化结缘的探讨中进入到对他“灵的文学”分析,指出老舍国家至上的价值取向,最终导致他的爱国热忱淹没了宗教情怀,老舍的创作也因此受到政治文化的极大牵制,他对个人价值和尊严的维护陷入难以克服的困境。第七章是对许地山接受基督教文化的研究。许地山对基督教文化有深入把握,并能自觉把基督神性融入创作之中,他坚持“生本不乐”下的救赎,并积极进行新伦理探索,追求诸教沟通和探索基督教融入中国的途径,他对基督教上帝观、救赎论、苦难观、博爱都有特殊的理解,具有相当的神性追求,但他的文学作品不多,作品质量也非上乘,再加上整个社会对基督教文化的排斥,许地山接受基督教神圣价值也就未能发挥出能量来,更谈不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第八章是对林语堂与基督教文化的讨论。林语堂生长于基督徒家庭,受的是全而的基督教教育,是天生的基督徒,但他在很长时间里疏离了基督教,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当然,林语堂一生从未停止过对上帝的思考,他也从基督教文化中汲取了很多有益的成分,成为他现代思想的闪光部分。不过,林语堂的影响主要在国外,他在国内始终受到左翼的排斥和阻击,并一度被视作“反动文人”。第九章是对曹禺与基督教文化的研究。本章在考察曹禺与基督教文化关系中,进入对他早期戏剧中基督教因素的讨论,指出他早期戏剧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对人的存在困境进行了多方而的思考,是中国现代文学中难得的终极之思。然而,曹禺作品中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思考遭到了左翼文人的极力批判和否定,在这些影响和压力下,曹禺慢慢放弃终极之思,改道与社会主潮保持一致,自觉清除了基督教文化对他创作的影响。第十章从整体上讨论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这包括在文学中对基督教会和教义的批判,还有在评论界批判否定西方文学中的基督教因素,在这一势态下,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逐渐走向全面拒斥,相互影响关系中断。下编部分(第十章——第十二章)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方式及困境和缺失的归纳总结。第十一章在中编探讨的基础上总结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基本方式,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是以现实功用为取舍标准,以分离的方式进行接受,并谋求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造成不少比附式现象。第十二章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困境,归纳为三个方面:文化传统的制约、救亡追求的限制,反基督教时代背景的干扰。第十三章展示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存在的一些缺失,归纳为:“上帝神圣面影模糊”、“基督神性基础丢失”、“博爱神圣根基抽除”三个方面。因此,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也就未能进入深层,并未能从中汲取更有益的价值,反而走向对基督教文化的全面拒斥。结论部分反思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方式,并进而反思中国接受外来文化的方式。认为我们的文化传统紧抱光明意识,对人本性升华和参悟真理的能力过于信赖,形成这种以我为本,以现实为用的接受方式是存在问题的。
王嘉奇[6](2012)在《横跨欧洲的美丽——关于《巴黎圣母院》》文中认为走进巴黎圣母院,感受1482年的天空下是怎样一番光怪陆离的世界。这里位高权重的主教和招摇过街的狂人教皇并存,龌龊不堪的乞丐街与堂皇富丽的大教堂并存,惊人的美丽与恐怖的丑陋并存。在雨果笔下缓缓流注出的不仅是一个摇摇欲坠的王朝更是美与丑的碰撞。人性的层面是如此的复杂却又如此的简单:美貌与名利不可能是永恒的炫耀,当我们的心灵在数载人生中找到某种释放点,才会在善与恶前成就真正的美丽。当灭灯钟响彻在巴黎圣母院,所有一切都已经结束,只有那个古老的故事被永恒的传颂……
蔡小容[7](2011)在《论严歌苓:文学的舞者》文中研究表明严歌苓是一位独特而卓有成就的作家。她的作品自由地驾驭复杂多元的题材,深刻地探讨人性,并拥有自成一格的语言体系。近十年来,对作家严歌苓的研究逐步升温,形成热潮,研究成果蔚为大观。在她作品的人性深度、女性形象、文化身份等方面,人们取得了种种共识,大量的成果也累叠于此。目前严歌苓研究亟待新鲜的角度切入,这也正是本论文构思的重心所在。众所周知,严歌苓在从事文学创作之前,曾是多年的舞蹈演员。舞蹈是一种优美的艺术,由人体语言构成,它与文学语言具有相通性。严歌苓从舞蹈转行进入文学领域,她舞蹈者的精神也移植、贯穿于她的文学作品中,笔者认为这是她的作品艺术性极其讲究的原因之一。以往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很少涉及到舞蹈,原因是就一般情况而言,这二者的关系不大,然而对严歌苓来说,情形恰好特殊,因为她是一位前舞蹈家,舞蹈与她的小说有很大关系,值得细加研究,和大书特书。所以,舞蹈的元素是本论文的创新点,还从未有人从这一角度去研究作家严歌苓。对舞蹈的讨论是本论文第四章的重要内容,这一章还同时引入了绘画、音乐这些不同门类的艺术来读解严歌苓的作品,目的是触类旁通,打开严歌苓文本尚不为人注意的方面,解析严歌苓小说的艺术之境。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指出,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都“舞”。本论文以舞之意象为统领,将题目定为《论严歌苓:文学的舞者》,分章探讨严歌苓的文学精神、文学姿态、艺术境界等,揭示严歌苓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引论部分解释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问题的由来和解决的方法。并依照学术规范的要求对严歌苓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在厘清严歌苓研究的重点与盲点的同时,提出本论文的侧重点和创新点。第一章从物质、精神两个维度,整体综论严歌苓的小说世界。严歌苓丰富的人生经历与生命经验,与她作品的生成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这是她小说世界的基础的、“物质”的部分;而由她的心灵、情感所充盈的精神空间,构成她小说世界的上层建筑。截至目前,对严歌苓的精神特质作整体把握的论文尚不多见。在这第一章里,笔者以较为新颖的形式,罗列出作家严歌苓的若干“存在编码”,把它们作为进入严歌苓的小说世界——也就是她的心灵世界——的钥匙。在她的生命经验方面,研究者们都注意到了诸如童年、军旅、西藏、移民等经历对严歌苓创作的影响,而笔者将被他们忽略的舞蹈、失眠、婚姻等因素也都纳入编码,认为它们也是决定严的作品的某些特性的要素。在她的精神特质方面,笔者也注意规避人云亦云的讨论套路。比如,大量的研究论文致力于探讨严的作品中的弱者、雌性,弱者的强大、雌性的包容都是常见的语汇。笔者重新梳理了诸多概念之间的关系,把这一讨论整合为“弱者·底层·民间”的编码序列,并将之归结为严歌苓的精神源流中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一脉。在小渔、扶桑、王葡萄、多鹤这一系列典型的“严氏人物”身上,都深蕴着道家的人生哲学,严歌苓通过对这些底层女性顽强生命力与自在活法的特别关注,体现了她对民间本色、道家智慧的认同。笔者还开创性地提出了“荒谬感·魔幻感”的观点,认为它们是严歌苓体味、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她作品文本的重要美学特征。第二章探讨严歌苓小说的叙事伦理,以“边缘”为关键词。严歌苓经常让她的人物游走于各种边缘,她对各种边缘情境中的人性的体察和理解超越了道德的尺度;她也时常取个体而不是群体的视角,让处于生活和历史的边缘的个体生命从广泛、普遍的情境中获得真实的还原。她的作品以生命和灵魂为主角,守护并展现人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是一种趋于完善的叙事伦理。第三章论述严歌苓小说对心理深度的开掘,以“极端”为关键词。非常态环境与非常理情节是她小说的常见设置,目的是为了给人物以充分的表演空间,挖掘人性中丰富神秘的潜藏。这两种设置,非常态环境多为人注意,非常理情节则是笔者个人的发现。笔者认为后一种设置,即将不合理不可能的情节写得合理、可能,更充分地显示出严歌苓的非凡笔力。第二章与第三章从不同方面讨论了严歌苓对“人”的表现,“边缘”、“极端”,这两个词语也表达出严歌苓的文学姿态:作为文学的舞者,她选择的都是高难度的动作。第四章解析严歌苓小说的艺术之境。严歌苓的小说,最触目突出的地方在于其艺术性,她的小说的某些特点,如极强的画面感,可以建立起与绘画艺术的联系;她曾经是舞蹈者的经历更有助于实现舞蹈与文学两种艺术的转换和融通。本章将严歌苓的创作这一文学现象置于更大的艺术背景中来观察分析,严歌苓的小说写作汲取了舞蹈、音乐、绘画艺术的营养,融合了综合性门类的艺术之长,极大地丰富了小说艺术的表现力。第五章以较开阔的视野,将严歌苓出国前后两个阶段的作品置于相应的不同文学坐标系内进行比较研究。她1980年代在国内创作的“女兵三部曲”可与当时的军旅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性文学等进行比较;她在1990年代创作的移民小说一方面可与旅美华人作家的小说进行比较,一方面可与美国华裔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将严歌苓按她的写作发展时序纳入不同文学坐标的经纬线,在纵横的比较中给予她的写作一种定位,如她自己比喻的那样,她在海外当华文作家,就像是“紫色”。本章还对她自认最重要的作品《雌性的草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写作风格上,本论文尝试一种趣味盎然的融感性、知性、理性于一体的新的批评文本,与绘画、音乐、舞蹈因素的融入相对应,追求轻灵活泼的行文效果。
郝永刚[8](2010)在《人生境界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生境界是一个人在其人生历程中心灵总体存在的状态和水平,核心是心灵感通或通达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它在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作用于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体现于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态度、外在气象和外在行为等各个方面,是人性能达致的高度和人自由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人生境界既是一个人生而为人取得的精神成就,也是人与人之间根本差异之所在。根据人知、情、意三种心理过程来划分,人生境界又可以分为与“知”对应的思想境界、与“意”对应的道德境界和与“情”对应的审美境界。尽管三种境界类型在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中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但彼此也有着紧密的关联。其中,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的状况深刻地影响着他的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一个人的道德境界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审美境界,而一个人的审美境界往往是其思想境界和道德境界的圆成。人生境界的研究对于个体和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个体而言,人生境界是一种真实无妄而又最具本己性的存在。高层次的人生境界意味着思想之深远、道德之高尚和审美品味之高格,也意味着拥有高远的人生态度和深层次的幸福体验。对于社会而言,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人生境界既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也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人生境界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多样性的主要源泉一方面来源于每一个人各自都有着在社会时代背景、日常生活环境、性格和潜意识以及人生的偶然际遇等方面的不同人生境遇,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各人自我超越的能力、方向和途径选择不同。相对而言,自我超越的能力对于一个人人生境界的层次高低起主导作用。人生境界是差异性和共通性的统一。人与人的人生境界各不相同,但不同的个体总是生活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之中,这种文化背景往往对于生活在其中的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境界结构起着潜移默化而又深刻的影响。哲学是文化的结晶,也是文化的核心。一种哲学总是产生于一种文化当中,同时也是对一种文化的总结、继承和发展。在当代中国社会,儒家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佛教哲学、道家哲学和基督教哲学是对于中国人的人生境界结构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五种思想体系。它们在思想境界观、道德境界观和审美境界观等人生境界观的三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地,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都形成了高远的人生境界追求。人生境界是既成性和生成性的统一。从既成性来看,一个社会整体的人生境界观一经形成,都有一定的稳定性。从生成性来看,现在的人生境界观是由过去的人生境界观发展而成,随着时代的变化始终在不断地生成和发展。西方社会的人生境界观历经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变迁展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的人生境界观历经了三千年的发展和现代性的巨大影响在当代体现出了突出的特点。当代中国人出于自身不完满的人生境遇的反思和社会对当代人提升人生境界的呼唤,萌生出了向更高人生境界超越的愿望。身处现代性已经普遍渗入的中国社会,人们在提升人生境界方面有着多元的途径选择。然而,诸种选择都离不开对于朝向更高人生境界超越的持续努力。在当代中国,人们需要不断地自我超越,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深化和扩展心灵中的意义世界,提升自己思想境界;超越自我中心,形成“善”的价值世界,提升自己道德境界;通过将深度的思想、高远的志向和深厚的道德情怀融入审美意识和审美体验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在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的过程中,一个人需要谨防走入“将适应视为超越”、“将排斥视为超越”、“将超脱视为超越”和“将退化视为超越”等超越的误区,才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自我中心,实现心灵的自由。最高的人生境界因为其理想性在现实的人生中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也不可能完全实现,这是社会的有限性和人的有限性双重本质所决定的。尽管如此,在自我超越过程中,一个人能够在精神上超越自己有限的生命,使自己的人生意义与价值与无限相交,从而获得神圣或崇高的审美体验,在刹那间体味人生境界的圆成。尽管这种审美体验往往是短暂的,但对于人而言却是意义不凡的,因为多次短暂的体验就会逐步形成一种意识结构,这正是人生修养的重要的内涵。
宁新春[9](2009)在《论雨果笔下的宗教世界》文中指出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法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近乎一个世纪的一生中,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小说、散文、政论等,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雨果创作所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作品当中所表现的宗教典故、原型意象大大丰富了作品的意蕴,他所塑造的神父克洛德·弗罗洛,珂赛特更足以位列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之中。而这一切宗教元素的存在,都与作者所受的教育、独特的禀性以及丰富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雨果创作的主观化倾向非常强烈,笔下多有通灵之物、神秘之境,如果细察其原委,我们有理由相信,强烈的宗教感情是这种诗歌灵感的来源之一。他以戏剧和小说,一次次冲击法国文坛的陈腐土壤,抚慰全世界人民的心灵。他强调宽恕,主张仁爱,要把死刑的阴影从人们面前驱走,使每一个人都不再饥寒,每个地方有公义,这就是关于雨果的传说。雨果作为一个富有宗教精神的人,其所行所言,可以说已趋近于《圣经》中的先知。他抨击罪恶,告诫当政,呼唤公义,展望未来,传播福音,成为世界人民所仰望的圣徒行列之中的一员。探讨雨果的宗教精神,无疑离不开对作家所处时代背景、雨果与《圣经》的接触、雨果眼中的宗教现状以及作家对理想宗教的追求等都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这种对其宗教思想的探索当中不难发现,雨果宗教思想的形成也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在他的创作当中有着清晰的脉络可寻,从无到有,从动摇到坚定乃至后面的超越都一一从作品当中呈现出来。雨果作品中对宗教人物的塑造着墨极多,原型意象的运用也是非常之频繁,这些都有助于我们研究作者笔下的宗教世界。
袁丽敏[10](2007)在《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的纠缠 ——克洛德、丁梅斯代尔、拉尔夫形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关于宗教情怀和人性意识问题,从古至今的哲学家、思想家已有诸多的论述。当今,国内外的学者亦将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问题的探讨纳入视野,编辑整理了古人的哲学观点,并多有新见。如[美]斯特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英]凯伦·阿姆斯特朗《神的历史》、商务印书馆《古希腊罗马哲学》、何兆武《西方哲学精神》、黄颂杰《论西方哲学的宗教和神学之品性》等着作论文,这些材料充分表现了人类对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这个问题的关注及从古至今人类对这个问题观点的发展演变。人类对神人问题的关注也表现在文学着作中的神父形象上,以神父的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冲突来反映时代的观点。特别是十九世纪至今,一系列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纠结斗争的神父形象的塑造,引起了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这些神父形象历久弥新,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及《荆棘鸟》中的拉尔夫为代表,分析这些肩负着传播上帝福音的神圣使命、本人亦为上帝忠诚的子民的“完美的教士”,无法克制自己人性意识的复苏,产生了对世俗女子的人世情爱,从而引发了自身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的纠结斗争的原因。首先,让我们明确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的概念,并回顾二者争论的渊源。在人类社会之初,由于生产力极其落后,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类,将强大的自然奉为神明,由此产生了巫术。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原始的野性思维逐渐走向成熟,与此同时,宗教由多神教走向一神教,人类对自然的感情由敬畏演化为一种宗教情怀。这种宗教情怀是对世俗的超脱和抵制,是对存在于世俗世界之外的另一个永恒世界的崇尚与追求,是一种理性的节制。宗教信仰让人们对主宰人类命运的冥冥力量无限敬畏,它必然会对人性意识产生挑战与压制。人性意识追求人之为人的本能力量,是对个性的张扬,包括对情欲的渴求,对金钱权势的向往等。人性本身是复杂的,不同的人对其诠释亦不尽相同。从基督教诞生之日起,对上帝的信仰与对人性的追求便贯穿西方思想的发展。基督教传入欧洲后,一直作为主流思想而存在,是言行与思想的最高准则。中世纪时,宗教对人的控制更加严格。从文艺复兴开始,尤其是19、20世纪以来,政治经济的多元化,导致了思想的多元化。在反传统思潮中,西方哲学家开始赋予信仰与人性以新的含义,批判并力图清除哲学的神秘性,成为西方哲学新的表现形态和发展趋势。因而对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的追问,就成为了言述西方哲学所不可或缺的两个维度。其次,神父其实是神性与人性的统一体。他们是连接神和人的中介。文化学认为,神父是包括了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伦理观念等在内的特定文化所创造的特殊类型的人。神父,是生活在人的世界和神的世界的中介者。早期神父的出现是宗教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他们修行的目的和途径如班扬在《天路历程》中所写的那样:在宣道师的指引下,经历了“无知——知罪——悔过——受检——获救”的道路,最终灵魂进入天堂成为圣徒,上帝的神灵也在其身上得到印证。从而,以神的实体和人的异体完成了神人的异变。在这种异变过程中,神父超脱了世俗的生活,将自己奉献给全能的主,传播主的福音。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对上帝的信仰、忏悔和敬畏的情感,并应为此抛弃爱情、肉体上的欲望及其他世俗的要求,而热衷于献身于主的事业。人性既是生物遗传和继承的产物,也是文化传承和塑造的产物。神父虽是特殊的人群,但他们都是凡胎肉体,人类的血液在遭到长期的压抑后必然会物极必反,破禁而出。在这强大的本能力量面前,必然成为人性的俘虏,同时也是他们自身人性力量的释放和显现。再次,克洛德、丁梅斯代尔和拉尔夫都是宗教腐朽教规和社会偏见的牺牲品。克洛德的爱欲是他所代表的那种势力和环境所不能允许的,因此,它表现出来的方式是扭曲的,变态的。丁梅斯代尔外表上是“完美的教士”,但他身上既有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的冲突,也有不能和爱人共同受罚的良心折磨;既有对上帝的恐惧,又有意志软弱。虽然最终完成了人性的复归,但他始终不敢承认自己爱得正当。拉尔夫的痛苦主要源于长期对爱情的拒绝和对权力的追求,他以抛弃自我、牺牲情欲达到灵魂净化。但越是拒绝,他的痛苦就越深,离麦琪越远。他们的悲剧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其一是原罪思想的钳制,二是社会压力使然,三是由于他们性格的弱点。最后,我们通过克洛德、丁梅斯代尔和拉尔夫进行审美的同时,也对他们的悲剧进行社会反思:从悲剧的审美角度看,这种在宗教教规与社会压力的双重压迫下,人性的扭曲与挣扎是一种畸形之美,三个神父就是这种纠结的关节点。他们代表了人类在困境面前的处境和抗争,具有普遍意义。此外,本文所选取的三个神父,他们所对抗的不再是简单又明确的敌人——异族或某种单一的敌对力量,他们所要抵抗的是现实、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凝结在一起就是对上帝的信仰。这是一种力量不对称的挣扎,在神父身上体现着一种弱势之美。并且,前一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引发下一个时代的矛盾,前一代人的困境累加给下一代人,克洛德、丁梅斯代尔、拉尔夫所表现的是困境的升级,也是宗教情怀和人性意识的矛盾自始至终的纠结。这是一种动态的流动之美。自从人文主义者但丁首先正式对教会发起冲击后,反宗教的传统就在西方文学中延续下来。《巴黎圣母院》、《红字》、《荆棘鸟》以长篇小说的篇幅,从宗教对神职人员本身所造成的痛苦方面,集中深刻地揭示了人性被宗教异化后的悲剧。通过克洛德、丁梅斯代尔和拉尔夫隐秘的心理,复杂的情感,描写了他们理性与非理性、灵与肉激烈的斗争。其中所包含的悲剧性,远远超出了对个人悲剧命运的展示,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挖掘了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根源。这三个艺术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包括宗教在内的任何思想都要以人为本,思想是人的思想,情感是人的情感,脱离了人就无法解答人的问题,不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更会走向反面与极端,成为制约人的枷锁。时代在进步,人类的宗教精神应为时代作出新的阐释,宗教情怀为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精神关怀,而对于克罗德、丁梅斯代尔和拉尔夫,我们更要记住他们的痛苦、珍惜我们的生活。
二、"人——神"相遇的悲剧——谈《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神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神"相遇的悲剧——谈《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神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礼仪之争和路易十四的法国(1640-1710):中国天主教史钩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中国礼仪之争历史的基本线索 |
1.2 近年来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 中国礼仪之争研究中的困境和问题意识 |
1.4 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法国介入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背景 |
1.5 研究中国礼仪之争和法国关系的意义 |
1.6 法文原始文献的初步探索 |
第2章 中国礼仪问题初入法国 |
2.1 中国礼仪问题初入法国 |
2.1.1 17 世纪初法国人对于中国和中国宗教的认识 |
2.1.2 第一位入华法国传教士耶稣会士罗历山神父 |
2.2 杨森主义和中国礼仪问题 |
2.2.1 帕斯卡反对中国礼仪 |
2.2.2 阿诺德反对中国礼仪 |
2.2.3 耶稣会在法国的“道德败坏”和在华传教适应政策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3章 17 世纪下半叶法国传教士入华 |
3.1 巴黎外方传教会的成立和入华始末 |
3.1.1 罗历山神父、教廷传信部以及远东的宗座代牧制 |
3.1.2 巴黎外方传教会的成立 |
3.1.3 陆方济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远东之行 |
3.1.4 陆方济的第三次远东之行和入华始末 |
3.2 巴黎外方传教会和葡萄牙保教权的争斗 |
3.2.1 巴黎外方传教会帮助法国进行海外扩张 |
3.2.2 远东传教士向宗座代牧宣誓的问题 |
3.3 17 世纪法国耶稣会士入华 |
3.3.1 17 世纪末法国耶稣会士入华过程 |
3.3.2 葡萄牙耶稣会士和法国耶稣会的内讧 |
3.3.3 法国耶稣会士和巴黎外方传教会在暹罗的合作与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巴黎外方传教会和法国耶稣会士将中国礼仪问题带入法国 |
4.1 巴黎外方传教会和中国礼仪问题 |
4.1.1 巴黎外方传教会初入中国的困境 |
4.1.2 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福建宗座代牧阎当代牧主教发布《阎当训令》 |
4.1.3 巴黎外方传教会全力支持阎当向罗马教廷申诉中国礼仪问题 |
4.2 十七世纪末法国耶稣会士将中国礼仪问题带入法国 |
4.2.1 17 世纪末中国和中国礼仪问题在法国的传播 |
4.2.2 柏应理神父《中国哲学家孔子》和礼仪问题在法国的转向 |
4.2.3 李明神父《中国近事报道》和郭弼恩神父《1692 年康熙宽容天主教传教诏令史》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礼仪问题在1700年的法国达到最高潮 |
5.1 十七世纪末法国耶稣会在中国礼仪问题上的支持者 |
5.1.1 1700 年法国耶稣会士在宫廷的地位和拉雪兹神父对礼仪问题的态度 |
5.1.2 费讷隆和耶稣会的亲密关系 |
5.1.3 费讷隆的西方中心主义思想 |
5.2 十七世纪末法国耶稣会在中国礼仪问题上的反对者 |
5.2.1 曼特侬夫人反对中国礼仪 |
5.2.2 巴黎大主教诺阿耶反对中国礼仪 |
5.2.3 莫城主教波絮埃反对中国礼仪的观点和现实因素 |
5.2.4 巴黎外方传教会向罗马教廷申诉中国礼仪问题的过程 |
5.3 中国礼仪问题在1700年的法国被谴责 |
5.3.1 波絮埃等人1700年全国教士大会上提出中国礼仪问题 |
5.3.2 波絮埃等人试图让巴黎大学神学院审查中国礼仪问题 |
5.3.3 巴黎大学神学院审查中国礼仪问题过程的三个问题 |
5.3.4 巴黎大学神学院审查中国礼仪问题的辩论要点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尾声:中国礼仪问题传回中国 |
6.1 1704 年罗马教廷禁止中国礼仪的过程 |
6.2 多罗出使中国失败的经过 |
第7章 结论 |
7.1 法国在中国礼仪之争历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
7.2 中国礼仪问题争论的三个层面 |
7.3 从中国礼仪之争和法国的关系看待明清之际东西方不同的发展方向 |
中国礼仪之争文献(一):《阎当主教训令》 |
译者按 |
阎当阁下的训令,索邦大学博士,中国福建省宗座代牧 |
提交至圣职业部的问题集 由教宗英诺森十二世确定训令中所有条款 |
中国礼仪之争文献(二):阎当主教1699年 1 月11日致信夏尔莫的信 |
译者按 |
致读者 |
阎当主教1699年1月11日致信夏尔莫的信 1700年4月抵达巴黎 此信揭示李明神父关于中国古代宗教观之谬论 |
中国礼仪之争文献(三):法国耶稣会士郭弼恩神父《1692 年康熙宽容天主教传教诏令史》译文 |
译者按 |
上卷 |
下卷 |
中国礼仪之争文献(四)《一位索邦大学博士的日记》(节译) |
译者按 |
编者M.A.Gazier导读(节选) |
1700 年日记 |
中国礼仪之争文献(五):《维基百科法文条目:杨森主义(Jansénisme)》 |
译者按 |
1.杨森主义的定义问题 |
2.杨森主义的起源 |
2.1 特兰托会议中的圣宠问题 |
2.2 法国的奥古斯丁主义:圣西昂和阿诺德家族(Les Arnauld) |
3.在法国发生关于《奥古斯丁》的论战 |
4.五个命题 |
5.杨森派和莫利纳派的论战 |
6.帕斯卡与外乡人运动 |
7.杨森派在政治上的对立 |
8.教会大和解时期 |
9.大和解时期结束后的新迫害 |
10.《论上帝独子》和大申诉时期 |
11.杨森运动的普及 |
12.高等法院中的杨森派 |
12.1 杨森派和高等法院的联合 |
12.2 18 世纪高等法院暴动中杨森派的因素 |
13.杨森主义和法国大革命 |
13.1 杨森派在《教会公民组织法》中扮演的角色 |
13.2 杨森派被明显夸大的历史角色 |
14.法国之外的杨森派 |
14.1 鲁汶 |
14.2 荷兰 |
14.3 意大利 |
15. 19 世纪的杨森主义? |
主要人物事件编年表 |
参考文献 |
一.外文档案和报刊索引 |
二. 外文原始文献和研究专着 |
三.古籍和原始文献 |
四.中文译着、中文研究专着以及学位论文 |
五.中文期刊、集刊以及论文集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人物形象的双重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克洛德形象中的美与善 |
(一) 博学上进 |
(二) 注重亲情 |
(三) 富有怜悯之心 |
(四) 爱得炽烈且深沉 |
二、克洛德形象中丑与恶 |
(一) 日益膨胀的野心 |
(二) 疯狂的占有欲 |
(三) 卑劣的迫害行为 |
三、结语 |
(3)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
摘要(英文) |
绪论 |
第一章 莫言小说的人类学特征 |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与“农民的发现” |
第二节 启蒙现代性视域中未被发现的乡村世界和农民 |
第三节 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和农民 |
第二章 乡村世界家庭伦理关系 |
第一节 乡村家庭成员的伦理关系 |
第二节 人类学视域中的乡村夫妻关系 |
第三节 乡村父子关系的深层结构 |
第四节 乡村世界的母子关系 |
第三章 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婴童和青少年 |
第一节 汉民族文学中失语的儿童和青少年 |
第二节 乡村世界里的婴儿和儿童 |
第三节 莫言人类学书写中乡村世界里的青少年 |
第四章 乡村世界里的农民和动物 |
第一节 农民与动物关系书写的文学史回顾 |
第二节 农民与家畜的密切关系 |
第三节 乡村动物崇拜 |
第五章 乡村世界的超自然力信仰 |
第一节 礼教夹缝中的乡村超自然力信仰 |
第二节 乡村祖先之灵和鬼神信仰 |
第三节 乡村超自然信仰的深层文化结构 |
第六章 莫言人类学书写的文学价值 |
第一节 多元叙事建构乡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 |
第二节 深描乡村的世界文学视域 |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语境中莫言人类学书写的文学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形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欲望与禁欲的挣扎 |
二.灵魂与人性的挣扎 |
三.结语 |
(5)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题的缘起及理论与实践价值 |
第二节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相关说明 |
上编 历史关系描述 |
第一章 20世纪前20年对基督教文化的吸纳 |
第一节 基督教入华历史追溯 |
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机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 |
第三节 基督教文化向文学渗透 |
第二章 非基督教运动的质疑和批判 |
第一节 非基督教运动始末 |
第二节 非基督教运动的思想基础及文学界的反应 |
第三节 非基督教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
第三章 由重新认识走向否定拒斥 |
第一节 在民族危亡中重新认识基督教 |
第二节 在对抗中被世俗改造 |
第三节 在改造中被拒斥和否定 |
中编 接受情况研究 |
第四章 拒斥神圣价值的鲁迅 |
第一节 鲁迅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 |
第二节 鲁迅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偏差 |
第三节 鲁迅拒斥神圣价值的思想困境 |
第五章 建构“爱的哲学”的冰心 |
第一节 “爱的哲学”的基督教因素 |
第二节 泛神论、自由主义神学导致冰心淡漠基督神圣价值 |
第三节 “爱的哲学”基础变换 |
第六章 国家民族至上的老舍 |
第一节 老舍与基督教结缘 |
第二节 老舍追求的“灵的文学” |
第三节 爱国热忱淹没宗教情怀 |
第七章 追求诸教融合的许地山 |
第一节 “生本不乐”下的救赎 |
第二节 新伦理探索 |
第三节 诸教沟通和中西结合的文化追求 |
第八章 理性沉思的林语堂 |
第一节 天生基督徒对基督教的疏离与回归 |
第二节 林语堂所接受的基督教 |
第三节 林语堂接受基督教的积极意义 |
第九章 进行终极探索的曹禺 |
第一节 曹禺与基督教的关系 |
第二节 曹禺作品中的基督教因素 |
第三节 对曹禺作品中基督教因素的评论 |
第十章 批判中的疏离 |
第一节 对基督教教会的批判 |
第二节 批判基督教教义 |
第三节 批判与否定西方文学的基督教因素 |
下编 接受方式、困境和缺失探讨 |
第十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基本方式 |
第一节 以现实功用为取舍标准 |
第二节 以分离的方式进行接受 |
第三节 谋求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
第十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存在的困境 |
第一节 文化传统的制约 |
第二节 救亡追求的限制 |
第三节 反基督教时代背景的干扰 |
第十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缺失 |
第一节 上帝神圣面影模糊 |
第二节 基督神性基础丢失 |
第三节 博爱神圣根基抽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横跨欧洲的美丽——关于《巴黎圣母院》(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一样的天空 |
二、如果爱 |
三、艺术的记忆 |
(7)论严歌苓:文学的舞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严歌苓的小说世界 |
第一节 沉重的肉身 |
一、童年·父母·家庭 |
二、军队·西藏·战场 |
三、舞蹈 |
四、失眠 |
五、婚姻 |
六、移民 |
第二节 高蹈的精神 |
一、个体·生命·人性 |
二、寄居者·局外人 |
三、荒谬感·魔幻感 |
四、弱者·底层·民间 |
五、爱与性 |
第二章 边缘行走:叙事伦理的完善 |
第一节 情爱伦理 |
一、危险的边缘 |
二、伦常的边缘 |
三、性别的边缘 |
四、无法界定的情感 |
第二节 历史伦理 |
一、个体生命的复活 |
二、个体和群体的关系 |
三、女性视阈的新历史主义小说 |
第三章 极端探测:心理深度的开掘 |
第一节 非常态环境下的人 |
一、文革的极致环境 |
二、封闭的特权环境 |
三、迁移的错位环境 |
四、饥饿的绝境 |
五、战争或暴力的状态 |
第二节 非常理情节中的人 |
一、《梨花疫》:负负得正的悖反 |
二、《乖乖贝比》、《扮演者》:荒谬的圆满 |
三、《白蛇》:让不可能的情节发生 |
四、《第九个寡妇》:化离奇为无奇 |
第四章 严歌苓的小说艺术 |
第一节 通灵的语感 |
一、炼字造句 |
二、抽象化语言 |
三、双语的交汇与互动 |
第二节 视觉化形象 |
一、初始画面 |
二、包容性的瞬间 |
三、视角与意象 |
四、色彩 |
五、视觉化思维 |
第三节 音乐、舞蹈精神 |
一、韵律与节奏 |
二、结构的音乐性 |
三、舞蹈与小说的完美融合 |
第五章 文学坐标中的严歌苓 |
第一节 "女兵三部曲"与1980年代的中国文学 |
一、绿色的血脉:《绿血》与1980年代的军旅文学 |
二、纷绕的思绪:《一个女兵的悄悄话》与1980年代的反思文学 |
三、越轨的笔致:《雌性的草地》 |
第二节 边缘人的际遇:《少女小渔》与旅美华人文学 |
一、"我是准?":台湾旅美作家提出的身份追问 |
二、强者获胜,弱者永生:大陆旅美作家的两种生存哲学 |
第三节 中国佬的故事:《扶桑》与美国华裔文学 |
一、中国形象 |
二、华人移民史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出版、发表情况一览 |
后记:陪我跑马拉松的人 |
(8)人生境界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人生境界对于个体和社会的意义 |
二. 提高个体人生境界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前人成果综述 |
第三节 本文写作的逻辑特点 |
注释 |
第一章 人生境界之释义 |
第一节 人生境界概念的界定 |
一. 关于“境界”和“人生境界”概念的讨论 |
二. 本文对于“人生境界”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人生境界的特征 |
一. 人生境界是内在统一的整体 |
二. 人生境界是内外统一的整体 |
三. 人生境界是差异性与共通性的统一 |
四. 人生境界是既成性与生成性的统一 |
第三节 人生境界的层次 |
一. 关于人生境界层次的讨论 |
二. 本文对人生境界层次的理解 |
注释 |
第二章 人生与人生境界 |
第一节 人生境遇与人生境界 |
一. 社会时代状况是影响人生境界的基础要素 |
二. 日常生活环境是影响人生境界的直接因素 |
三. 性格和潜意识在深层次对人生境界产生作用 |
四. 偶然际遇往往使人生境界产生非连续的变化 |
第二节 人生境界与自我超越 |
一. 相似的人生境遇,不同的人生境界 |
二. 自我超越是人生境界的主导力量 |
注释 |
第三章 哲学与人生境界 |
第一节 儒家哲学的人生境界观 |
一. 仁,从人从二 |
二. 天德流行,尽性立命 |
三. 尽善尽美 |
第二节 佛教哲学的人生境界观 |
一. 万法皆空,诸法无我 |
二.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
三.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
第三节 道家哲学的人生境界观 |
一. 吾丧我·无所待 |
二. 体天道·任自然 |
三. 由道而德,尊道贵德 |
第四节 基督教哲学的人生境界观 |
一. 罪性与救赎 |
二. 谦卑·忏悔·爱 |
三. 与上帝合一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生境界观 |
一. 希望在实践之中 |
二. 为人民服务 |
三. 在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
注释 |
第四章 时代与人生境界观 |
第一节 西方人生境界观的时代变迁 |
一. 西方前现代时期人生境界观的变迁 |
二. 西方近现代时期人生境界观的变迁 |
三. 当代西方社会人生境界观的现状与趋势 |
第二节 中国人生境界观的时代变迁 |
一. 传统中国社会人生境界观的变迁 |
二. 近现代中国人生境界观的变迁 |
三. 当代中国社会人生境界观的现状 |
注释 |
第五章 向更高的人生境界超越 |
第一节 提升人生境界的多种途径 |
一. 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 |
二. 志在“仁义立身”的儒者 |
三. 成就“佛法”的觉悟者 |
四. 独为心灵自由的高士 |
五. 作一名真正的基督徒 |
第二节 向更高的人生境界超越 |
一. 向更高的思想境界超越 |
二. 向更高的道德境界超越 |
三. 向更高的审美境界超越 |
第三节 超越的误区 |
一. 将适应视为超越 |
二. 将排斥视为超越 |
三. 将超脱视为超越 |
四. 将退行视为超越 |
注释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论雨果笔下的宗教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雨果宗教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1.1 雨果宗教思想之土壤 |
1.2 雨果宗教思想之形成 |
1.3 雨果宗教思想之发展 |
第2章 雨果宗教观的现实表现 |
2.1 先知雨果 |
2.2 为反对死刑而斗争 |
2.3 精心塑造神父形象 |
第3章 雨果作品中的《圣经》意象 |
3.1 羊、牧羊人 |
3.2 伊甸园意象 |
3.3 天国意象 |
3.4 狮子的意象 |
3.5 大海意象 |
第4章 雨果作品中的原型人物 |
4.1 上帝与撒旦 |
4.2 冉阿让与约伯 |
4.3 天国儿童最大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10)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的纠缠 ——克洛德、丁梅斯代尔、拉尔夫形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宗教情怀、人性意识问题的探讨 |
一、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问题的来源 |
二、神父的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 |
(一) 神父的宗教情怀 |
(二) 神父的人性意识 |
第二章 隐匿在神坛下的悲剧爱情 |
一、被撕扯的灵魂——克洛德、丁梅斯代尔与拉尔夫三位神父形象的分析 |
(一) 克洛德——宗教枷锁的无辜祭品 |
(二) 丁梅斯代尔——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 |
(三) 拉尔夫——挣脱宗教枷锁的人性救赎 |
二、三位神父悲剧命运的成因 |
(一) 《圣经》原罪思想的钳制 |
(二) 社会压力 |
(三) 人格弱点 |
第三章 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纠缠的审美价值与社会反思 |
一、审美价值 |
二、社会反思 |
结语 |
注释 |
后记 |
四、"人——神"相遇的悲剧——谈《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神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礼仪之争和路易十四的法国(1640-1710):中国天主教史钩沉[D]. 谢子卿.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2]《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人物形象的双重性分析[J]. 王景明. 临沂大学学报, 2015(03)
- [3]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D]. 任红红. 兰州大学, 2015(01)
- [4]《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形象分析[J]. 胡芸. 文学教育(上), 2014(09)
- [5]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D]. 杨世海.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1)
- [6]横跨欧洲的美丽——关于《巴黎圣母院》[J]. 王嘉奇. 美与时代(下), 2012(02)
- [7]论严歌苓:文学的舞者[D]. 蔡小容. 武汉大学, 2011(05)
- [8]人生境界论[D]. 郝永刚. 复旦大学, 2010(02)
- [9]论雨果笔下的宗教世界[D]. 宁新春. 湘潭大学, 2009(S2)
- [10]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的纠缠 ——克洛德、丁梅斯代尔、拉尔夫形象分析[D]. 袁丽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