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渗流与蒸发损失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运飞,赖跃强,姜小兰,黄玲[1](2021)在《水利科技期刊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以《长江科学院院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水利科技期刊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并明确下一步对前沿研究领域的报道方向,以《长江科学院院报》为例,通过分析其刊载的相关学术论文,发现:南水北调科研成果贯穿该工程前期规划、设计论证、施工和运行整个过程,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陶岔引水闸、穿黄隧洞、渡槽等水工建筑物结构的设计,总干渠岩土力学问题的治理,冰期安全输水方案的确定,水源地水质保护法规的立法等提供了科技支撑;报道的内容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水利科研成果为主,但对南水北调中线二期、东线一期和西线工程的水利科研成果鲜有报道。由此可见,水利科技期刊还将继续积极组织、报道和宣传相关科研成果,为南水北调工程正在推进的东、中线后续工程规划建设和西线工程规划方案的比选论证及其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搭建学术研究交流的平台。
刘洋[2](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人类世以来,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加速的趋势,对于全球水循环势必产生重要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水资源科学调配、缓解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危机的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自2014年12月通水以来,由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调水,当前多年平均调水量60亿m3,已累计向华北地区调水361亿m3。在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工程水源地径流变化机理以及未来水资源变化趋势需要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收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上游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大尺度分布式VIC水文模型和Dinamica EGO模型,结合情景反推法设计的不同模拟情景,实现水源地历史径流变化的归因工作。此外,通过利用降尺度后的IPCC5的气候模式的2个气候情景(RCP4.5、RCP8.5)以及不同情境下的未来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研究区未来径流变化的模拟。在此基础上,通过变异范围法探究未来极端径流趋势。主要结果如下:(1)在1979-2018年间研究区“暖干化”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区径流每年下降4.39 m3/s,主要体现在雨季径流的下降。交叉小波分析表明降水、温度和潜在蒸散发对研究区径流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其中降水是径流变化的主要气象影响因素。研究区径流对城镇和建设用地变化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灌丛、旱地、水田和草地,对林地变化敏感性最低。(2)基于耦合模型框架的归因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分别影响99.7%、108.2%和102.1%的径流变化。此外,气候变化可以加强或减弱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3)经济优先发展情景下,未来(2025-2070年)丹江口入库多年平均径流与历史时期(1979-2018年)相比增加25%-33%。生态优先发展情景下,丹江口入库多年平均径流降低0.38%-6.01%,其中在RCP4.5情景下,2050年之后降低趋势有所缓解。尽管生态优先发展情景增加了区域的植被用地面积,能够滞存更多的水量,但是在未来降雨和温度较大波动的影响下,未来研究区将会面临更大的洪涝灾害威胁。本研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历史气候和径流规律做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径流变化机理进行了科学的探究,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其他类似环境区域的径流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研究区旱涝灾害存在增加的趋势,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针对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进行科学合理的情景配置将能够有效的缓解极端径流风险。
楼晨笛,方晓,王东[3](2019)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中线一期工程的通水可有效缓解受水区水资源紧张问题,但同时也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变化、水质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和局部气候效应等方面分析其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工程水源地和沿线存在的生态问题很突出,主要包括:水源地的水土流失和沿线的区域水环境问题。
陈毅良[4](2019)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受水区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它通过水利设施改变了水资源的自然分配格局,进而影响区域水循环。在这样的工程背景下,关于工程运行的输水损耗以及跨流域调水对受水区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受水区为例,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将跨流域调水和受水区地表水文过程联系起来,研究重大调水工程对水循环的影响。同时,有关河流输水过程河面蒸发的定量研究一直存在技术上的困难,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条人工河道,影响渠道水文状况的因素较少,因而为运用稳定同位素研究河水蒸发损失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针对以上问题,对输水工程沿线渠水、典型受水区地表水进行采样,并分析了水样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通过渠水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变化,估算了输水干渠渠水的蒸发比率;通过比较渠水和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的空间联系,评价跨流域调水影响下典型受水区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取得以下初步研究结果:(1)初步估算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水蒸发比率。研究结果表明,蒸发和降水是影响渠水氢氧同位素沿程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蒸发使渠水δ18O值和52H值由南向北呈现总体升高趋势,而渠面降水则造成相反变化。基于水量平衡和稳定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估算了渠水的蒸发比率,发现北部渠段渠水的蒸发比率大于南部,整个输水干渠渠水的蒸发比率在1.7%~1.9%之间。(2)发现受水区不同流域水体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差异,揭示了南水北调工程对受水区地表水的影响。淮河流域沙颍河和海河流域河水δ18O均值分别为-6.5‰和-7.2‰,这体现了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分布的纬度效应;d-excess值分别为4.1‰和2.6‰,表明海河流域经历了更强的蒸发作用。此外,在部分河流河水中还发现了渠水稳定同位素信号,说明跨流域调水对地表水稳定同位素产生了影响。例如,海河流域上游永定河河水δ18O为-5.9‰,其下游永定新河δ18O为-7.9‰,介于永定河和渠水δ18O(-8.1δ18。)之间,表明河水稳定同位素受到工程调水的影响。这一初步研究结果为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水循环的影响提供了稳定同位素方面的证据,也为利用稳定同位素手段研究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做出新的尝试。
孙少楠,张慧君[5](2016)在《基于FAHP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量风险评价》文中提出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量相关风险因素流动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点,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建立了包括水源区供水量、工程系统风险与受水区需水量等3个单元及相关指标的风险因素层次分析模型,有效地识别并评估了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量的风险因素,结果表明:影响调水量主要风险因素为水源区降水量,其权重为0.193。对风险分析结果评价后,提出应对中线工程调水量风险的措施,旨在为建立调水工程调水量风险管理模型提供参考。
高国军[6](2016)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水质分析及其预测研究》文中认为南水北调来水已经成为北京的主力水源,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研究南水北调水质变化规律,准确评价不同输水方式对水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宁水库、七里庄、惠南庄和团城湖等观测点为研究对象,选取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总氮、总磷、氯等常规水质参数,利用2008~2014年实际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输水方式水体中各项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水质变化模型,并提出保护水质的相应对策,为南水北调工程水质保护工作提供全面、先进、可行的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从年际变化来看,水质指标在选取时间段内变化较为明显,2008~2010年水质指标较为平稳,2011~2013年变化频繁,2014年呈现较为稳定的趋势,这与各年份所调水水源地的不同有直接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在2008~2010年,水质指标呈递增趋势,在2011年,有机物污染减少,随后在2012年,有机物又呈现增加趋势。(2)从季节变化来看,七里庄、惠南庄、大宁调压池和团城湖的水质参数季节变化明显。七里庄观测点水质指数随季节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尤其在7~8月,指数减少明显,说明该观测点水体水质随季节变化逐渐变好;团城湖观测点在春夏两季水质污染逐渐严重。大宁调压池和惠南庄在观测期内的变化趋势相似,两个观测点在前期有机物含量增加后,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其水质变好。(3)从不同输水方式来看,暗涵输水pH值和水温低于水库输水,且暗涵输水方式空间内差异性小于水库输水方式,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暗涵输水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钾指数低于水库输水;水质氧体系指标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暗涵管道和水库的输水方式的差异不大。水质营养元素指标中的氨氮含量,暗涵输水与水库输水相差不大,且暗涵输水方式空间内差异性小于水库输水方式,水库输水方式比暗涵输水方式硝化作用更强;水质营养元素指标中的总氮含量,暗涵输水方式高于水库输水方式,暗涵空间一致性较高;水质营养元素指标中的总氮含量,暗涵输水方式略高于水库输水方式,但暗涵输水过程输水过程中有所缓解,而水库输水方式却相反。(4)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水质安全模型。采用2012年大宁水库水质常规监测数据和2010-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管涵水质监测数据,对调水水质安全模型——管涵水质模型和水库模型进行验证,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水质模拟误差精度在30%以内,达到较优水平。(5)应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水质安全模型,对大宁水库和沿线管涵进行水质安全分析,利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对多项污染指标进行归纳分析,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保护措施。(6)根据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质现状,对南水北调工程主要的水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风险防范方法和应急预案,以保障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安全。
王森,刘秋常,郭磊[7](2015)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输水损失预测分析》文中提出为了较为准确地预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通过分析渠道输水过程的主要损失水量计算方法,构建了相应的输水损失计算模型。利用京石段3次应急通水实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了合理性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输水损失模型计算得到的输水损失值与利用实测流量计算得到的输水损失值相差不大,精度满足要求,证明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田景环,常思源,黄鑫,王文川[8](2015)在《南水北调京石段应急供水输水损失规律分析》文中提出影响渠道输水损失率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是渠道施工质量、天气条件、输水流量等。利用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输水运行的实测数据,采用水量平衡原理,对不同时段输水损失率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输水渠道在正常运行期、汛期、冰期不同输水阶段的损失率规律,为即将开始的中线南水北调工程全线输水调度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黄会勇,刘子慧,范杰,毛文耀[9](2013)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水力学仿真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节制闸为边界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分为若干子段,采用闸门过闸流量公式、能量方程、圣维南(Saint-Venant)方程组和低压管流方程分别计算闸门水位流量关系、明渠恒定流、明渠非恒定流和有压建筑物非恒定流,以此建立总干渠水力学计算模型。通过双重迭代方法对水流方程、过闸流量方程进行联合求解,以模拟总干渠运行调度动态过渡过程,以京石段2008年输水实测数据对水力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较高的精度。
黄会勇[10](2013)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量调度模型研究及系统开发》文中认为运行调度直接影响着长距离输水工程的运行安全和效率,是输水工程的中枢神经,对输水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影响。为全面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效益、实现工程的规划目标、保障总干渠运行安全,需要根据中线工程特点和运行条件,研究科学的调度模型,开发高效的水量调度系统,以缓解可供水量、需调水量及渠道输水能力之间的矛盾,同时保证制定的供水计划能安全、高效的实施。论文依托“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南水北调水质水量联合调控与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与运行示范”课题(2012ZX07205-005)和生产实践“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供水调度方案研究与编制”项目,对南水北调中线水量调度系统中供水计划制定、水力学模拟模型、正常运行调度策略制定、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并在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进行实际应用。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渠道运行自动控制的必要性,总结了现有渠道运行控制的方法和理论,提出了长距离输水渠道控制的特点和主要难点。(2)研发了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计划生成模型。在已知水源水库可调水量过程、受水区需水过程等条件下,综合考虑渠道的输水能力、工程建设目标、用水户优先等级等条件,自动生成年、月供水计划,并可根据上一时段供水计划完成情况、最新来水情况、用户需求进行滚动修正。(3)研发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力学模拟模型。中线总干渠的水流状态分为“明流”与“有压流”两大类。论文以Saint-Venant方程组作为模拟明流建筑物的基本方程,以低压管流方程作为模拟倒虹吸等有压建筑物的基本方程;模型离散、求解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是:以节制闸为边界将全线分为若干渠段,渠段内部采用水流方程求解各水力要素,渠段之间以节制闸过闸流量方程为边界条件进行耦合,整个系统采用“二重迭代”的方式解决非线性耦合问题。(4)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正常调度前馈控制策略。论文根据渠段进出水量及渠段水体体积变化,制定了渠段上、下游节制闸的前馈流量过程,并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特点和要求,实现了多渠段节制闸前馈流量过程的相互协调和衔接,从而制定了整个渠系的前馈控制策略。(5)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正常调度反馈控制策略。论文在对现有常用渠道控制方式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运行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多重嵌套的水位三点控制方式和水量三点控制方式。(6)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量调度系统。采用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各模型计算软件调用提供统一的操作界面,管理和维护各模型参数及运行结果,实现水量分配、闸门控制、输水调度等业务功能的一体化操作。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渗流与蒸发损失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渗流与蒸发损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水利科技期刊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以《长江科学院院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
2 《院报》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 |
2.1 土力学专业方面 |
2.2 河流泥沙专业方面 |
2.3 水工结构与材料专业方面 |
2.4 水力学专业方面 |
2.5 水资源与环境专业方面 |
2.6 其他研究领域 |
3 结论与建议 |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1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2.2 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1.2.3 分离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影响的方法 |
1.2.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资源动态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 |
2.1.2 水源地概况 |
2.2 气象要素和径流趋势分析方法 |
2.3 基于Dinamica EGO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
2.3.1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发展 |
2.3.2 Dinamica EGO模型原理及应用 |
2.3.3 研究数据与模型校准 |
2.3.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2.4 基于VIC模型的分布式水文模拟 |
2.4.1 VIC模型原理及应用 |
2.4.2 研究数据与模型校准 |
2.5 基于VIC-Dinamica EGO模型的径流归因分析方法 |
2.5.1 径流对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
2.5.2 归因分析情景设计 |
第3章 研究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
3.1 气候要素时间序列分析结果 |
3.2 径流时间序列分析结果 |
第4章 基于VIC-Dinamica EGO耦合模型的研究区径流变化分析 |
4.1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 |
4.1.1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4.1.2 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 |
4.1.3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综合影响 |
4.1.4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分离影响 |
第5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未来水资源评估 |
5.1 未来气候情景 |
5.2 未来土地利用情景 |
5.3 未来径流动态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的生态效益 |
1.1 地表径流补给 |
1.2 用水结构与地下水变化 |
1.3 水质变化 |
1.4 植被覆盖和生物多样性 |
1.5 局部气候效应 |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存在的生态问题 |
2.1 水源区水土流失 |
2.2 区域水环境问题突出 |
3 结语 |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受水区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 |
1.2.1 稳定同位素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
1.2.2 同位素分馏效应和类型 |
1.2.3 自然界中的水体稳定同位素分馏过程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 |
1.3.2 地表水同位素研究进展 |
1.3.3 水面蒸发损失研究 |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气候概况 |
2.2 地表水文过程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采样方案 |
3.2 数据获取与分析 |
3.3 渠水蒸发损失计算模型 |
第四章 渠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蒸发估算 |
4.1 渠水稳定同位素的沿程空间变化 |
4.2 渠水蒸发估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受水区地表水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5.1 典型受水区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特征(以淮河和海河流域为例) |
5.2 受水区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因素 |
5.2.1 蒸发对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异的影响 |
5.2.2 降水事件对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异的影响 |
5.2.3 输水干渠补水对河水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异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FAHP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量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中线工程调水量风险因素识别 |
3.1 风险事件因素 |
3.2 水源区供水量风险识别 |
3.2.1 水源区降水量 |
3.2.2 供水水质风险 |
3.3 工程系统风险因素识别 |
3.4 受水区用水量风险因素识别 |
4 中线工程调水量风险评价 |
4.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模型求解及排序 |
4.3 风险应对措施 |
5 结论 |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水质分析及其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1.1 长距离调水工程概述 |
1.1.1 国内长距离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
1.1.2 国外长距离调水工程概述 |
1.1.3 长距离调水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1.2 调水输水工程水质安全检测指标 |
1.2.1 水质污染物 |
1.2.2 污染物在水体流动过程中的迁移转化 |
1.2.3 水质评价方法 |
1.3 管涵对水质的影响 |
1.3.1 封闭管涵输水对水质的影响 |
1.3.2 明渠(水库)对水质的影响 |
1.4 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1.4.1 发展趋势 |
1.4.2 存在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述 |
2.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概况 |
2.3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概况 |
2.4 气候特性 |
2.5 暴雨洪水特性 |
2.6 地质概况 |
2.7 水资源 |
3 研究技术途径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各阶段调水情况 |
3.3.2 水质指标的选择 |
3.3.3 实验设计 |
3.4 技术路线 |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分析 |
4.1 pH值的变化特征 |
4.1.1 pH值的年变化特征 |
4.1.2 pH值的季节变化特征 |
4.1.3 pH值的空间变化特征 |
4.2 水温变化特征 |
4.2.1 水温的年变化特征 |
4.2.2 温度的季节变化 |
4.2.3 水温的空间变化特征 |
4.3 化学需氧量的变化特征 |
4.3.1 化学需氧量的年变化特征 |
4.3.2 化学需氧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4.3.3 化学需氧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
4.4 水质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特征 |
4.4.1 溶解氧年变化特征 |
4.4.2 溶解氧季节变化特征 |
4.4.3 溶解氧空间变化特征 |
4.5 氨氮含量的变化特征 |
4.5.1 氨氮年变化特征 |
4.5.2 氨氮季节变化特征 |
4.5.3 氨氮空间变化特征 |
4.6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变化特征 |
4.6.1 五日生化需氧量年变化特征 |
4.6.2 五日生化需氧量季节变化特征 |
4.6.3 五日生化需氧量空间变化特征 |
4.7 高锰酸盐含量的变化特征 |
4.7.1 高锰酸盐年变化特征 |
4.7.2 高锰酸盐季节变化特征 |
4.7.3 高锰酸盐空间变化特征 |
4.8 总氮含量的变化特征 |
4.8.1 总氮的年变化特征 |
4.8.2 总氮季节变化特征 |
4.8.3 总氮空间变化特征 |
4.9 总磷含量的变化特征 |
4.9.1 总磷年变化特征 |
4.9.2 总磷季节变化特征 |
4.9.3 总磷空间变化特征 |
4.10 氯含量的变化特征 |
4.10.1 氯的年变化特征 |
4.10.2 氯的季节变化特征 |
4.10.3 氯的空间变化特征 |
4.11 小结 |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同输水方式对水质的影响 |
5.1 不同输水方式对水质基础指标的影响 |
5.1.1 不同输水方式对pH值的影响 |
5.1.2 不同输水方式对水温的影响 |
5.2 不同输水方式对水质氧体系指标的影响 |
5.2.1 不同输水方式对溶解氧的影响 |
5.2.2 不同输水方式对化学需氧量的影响 |
5.2.3 不同输水方式对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影响 |
5.2.4 不同输水方式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 |
5.3 不同输水方式对水质营养元素指标的影响 |
5.3.1 不同输水方式对氯离子的影响 |
5.3.2 不同输水方式对氨氮的影响 |
5.3.3 不同输水方式对总氮的影响 |
5.3.4 不同输水方式对总磷的影响 |
5.4 小结 |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水质变化模型分析 |
6.1 水质模型介绍 |
6.1.1 水库三维水质模型 |
6.1.2 管涵水质模型 |
6.2 大宁水库水质安全研究 |
6.2.1 大宁水库概况 |
6.2.2 大宁水库水质安全模拟及验证 |
6.2.3 典型年水质安全分析 |
6.3 南水北调管道水质安全研究 |
6.3.1 管道水质安全模拟及验证 |
6.3.2 典型年水质安全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输水损失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渠道输水损失计算理论 |
1. 1 渠道水面蒸发损失水量 |
1. 2 渠道降水补给水量 |
1. 3 渠道渗漏水量 |
2 渠道输水损失模型 |
3 渠道输水损失计算合理性验证 |
3. 1 工程概况 |
3. 2 计算参数及原理 |
3. 3 结果及分析 |
4 结论 |
(8)南水北调京石段应急供水输水损失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输水损失率的计算 |
2输水损失率的计算 |
2.1历次输水期的总损失率 |
2.2历次通水各月输水损失率 |
2.3汛期、冰期、正常输水损失率 |
3回归分析 |
4结论 |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水力学仿真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力学方程 |
1.1 恒定流方程 |
1.2 非恒定流方程 |
1.2.1 无压非恒定流基本方程 |
1.2.2 有压非恒定流基本方程 |
1.3 过闸流量方程 |
1.4 恒定流、非恒定流方程相容性 |
1.5 非恒定流方程的数值解法 |
2 定解条件 |
2.1 系统自由度分析 |
2.2 恒定流定解条件 |
2.3 非恒定流定解条件 |
3 模型联合求解 |
3.1 求解方法 |
3.2 水力学模拟步骤 |
4 输水损失分析及模型处理方法 |
4.1 输水损失公式[9] |
4.2 综合渗透系数计算 |
4.3 水量损失在模型中的应用 |
5 京石段运行调度模拟 |
5.1 京石段概况 |
5.2 输水损失分析 |
5.3 模型计算 |
6 结论 |
(10)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量调度模型研究及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线总干渠水量调度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渠道自动控制研究进展 |
1.3.1 世界主要调水工程 |
1.3.2 国外渠道自动控制历史及现状 |
1.3.3 国内渠道自动控制进展 |
1.4 论文定位及选题意义 |
1.5 渠道自动控制的特点及难点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供水计划编制模型 |
2.1 供水计划编制思路 |
2.1.1 水资源分配准则 |
2.1.2 中线工程供水的特点 |
2.1.3 两部制水价 |
2.1.4 北调水类型划分 |
2.1.5 中线北调水供水计划的框架结构 |
2.2 供水计划编制方法 |
2.2.1 总干渠基本数据 |
2.2.2 水量分配模型 |
2.3 年供水计划编制 |
2.3.1 信息的收集 |
2.3.2 年供水计划制定方法 |
2.4 月度供水计划编制 |
2.4.1 供需水信息的收集 |
2.4.2 月供水计划制定方法 |
2.5 供水计划的调整 |
2.5.1 供水计划调整缘由 |
2.5.2 供水计划调整方法 |
2.5.3 供水计划调整方法适用范围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总干渠水力模拟模型 |
3.1 总干水力学基本方程 |
3.1.1 恒定流基本方程 |
3.1.2 非恒定流基本方程 |
3.1.3 恒定流、非恒定方程相容性 |
3.1.4 节制闸过闸流量方程 |
3.1.5 输水损失估算 |
3.2 水力学模型联合求解 |
3.2.1 问题描述 |
3.2.2 定解条件 |
3.2.3 方程的数值解法 |
3.2.4 联合求解方法 |
3.2.5 不同运行方式下模型的应用 |
3.3 模型验证 |
3.3.1 京石段概况 |
3.3.2 模拟计算范围 |
3.3.4 输水损失分析 |
3.3.5 过闸流量修正 |
3.3.6 模型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线渠道自动控制技术及控制策略 |
4.1 中线自动控制技术 |
4.1.1 中线渠道运行方式 |
4.1.2 节制闸运行技术 |
4.1.3 渠道控制算法 |
4.1.4 渠道控制方式 |
4.2 前馈控制策略 |
4.2.1 计算过闸流量 |
4.2.2 “关闭泄水”控制策略 |
4.2.3 “关闭充水”控制策略 |
4.2.4 “开启充水”控制策略 |
4.2.5 “开启泄水”的控制策略 |
4.2.6 前馈控制策略制定流程 |
4.3 反馈控制策略 |
4.3.1 中线反馈控制策略 |
4.3.2 水位三点控制器主要参数设定 |
4.3.3 水量三点控制器主要参数设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正常运行调度模拟模型及系统开发 |
5.1 边界条件及约束条件 |
5.1.1 上边界条件 |
5.1.2 下边界条件 |
5.1.3 水位降速约束 |
5.1.4 节制闸运行目标水位 |
5.2 正常调度控制建筑物启闭规则研究 |
5.2.1 节制闸启闭规则研究 |
5.2.2 泵站启闭规则 |
5.2.3 分水闸启闭规则 |
5.2.4 退水闸启闭规则 |
5.3 正常运行调度模拟模型 |
5.3.1 前馈控制策略模块 |
5.3.2 反馈控制策略模块 |
5.4 正常调度控制策略模拟验证 |
5.4.1 正常调度控制的基本原则 |
5.4.2 模拟验证工况选取 |
5.4.3 模拟工况计算成果及分析 |
5.5 系统开发 |
5.5.1 系统目标和任务 |
5.5.2 系统体系结构 |
5.5.3 系统功能设计 |
5.5.4 数据库设计 |
5.5.5 系统实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编写的着作 |
致谢 |
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渗流与蒸发损失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利科技期刊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以《长江科学院院报》为例[J]. 刘运飞,赖跃强,姜小兰,黄玲.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06)
-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 刘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3]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 楼晨笛,方晓,王东. 陕西水利, 2019(09)
-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受水区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 陈毅良. 云南大学, 2019(03)
- [5]基于FAHP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量风险评价[J]. 孙少楠,张慧君. 人民珠江, 2016(09)
-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水质分析及其预测研究[D]. 高国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7]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输水损失预测分析[J]. 王森,刘秋常,郭磊. 人民黄河, 2015(11)
- [8]南水北调京石段应急供水输水损失规律分析[J]. 田景环,常思源,黄鑫,王文川.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5(02)
-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水力学仿真模型研究[J]. 黄会勇,刘子慧,范杰,毛文耀. 水利水电技术, 2013(12)
- [10]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量调度模型研究及系统开发[D]. 黄会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11)
标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论文; 水质检测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