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体痕迹分类问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鑫[1](2021)在《基于形态检验的立体足迹落足特征识别方法研究》文中认为
曹斌华[2](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曹勇[3](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指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罗鑫[4](2021)在《基于形态检验的立体足迹落足特征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立体足迹步态特征分析是刑事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立体足迹的形态可以反映出足迹遗留人的人身特点,对明确侦查范围,提升破案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立体足迹步态特征分析理论研究在多年的公安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但不可避免的是立体足迹步态特征分析鉴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经验性,对于鉴定者的学识和经验有一定的要求,且难以保证鉴定的客观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足迹研究在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本文将卷积神经网络引入立体足迹落足特征的识别中,实现了立体足迹落足特征的自动识别,对提高足迹检验客观性、智能化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尝试。本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落足阶段产生的踏痕、擦痕、磕痕和推痕四种步态特征进行自动识别研究。本实验首先建立了立体足迹数据集,实验中收集了包括13双皮鞋和13双作训鞋、篮球鞋、跑步鞋等其他鞋在内的26双实验鞋,其中20双鞋为训练集实验鞋、6双鞋为测试集实验鞋,并组织13名志愿者,其中10名志愿者采集训练集图像、3名志愿者采集测试集图像,请他们分别穿着这些实验鞋在沙地上留下立体足迹,共得到120368张立体足迹步态特征图像,其中训练集100512张,测试集19856张。分别使用Le Net模型、Alex Net模型和VGG-16模型进行特征提取与识别实验,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3.56%、90.10%、86.78%。由此可见,卷积层数量为2层的Le Net和13层的VGG-16均不适合落足特征的识别,而5层卷积层的Alex Net较为适合。因此,针对立体足迹落足特征的识别,卷积层的数量不宜过多或过少,在5层左右时较为适宜。其次,为进一步提升识别的精度,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设计提出新的网络模型Footprint Net,其在立体足迹数据集上的识别效果良好。之后为其选取适宜的归一化方式和激活函数,将识别精度提升至92.13%。对四种立体足迹图像进行可视化的特征图表明,该网络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取立体足迹图像中的落足特征。最后,为解决在实际公安工作中存在的模糊、变形立体足迹图像中步态特征识别问题,本实验建立第二个数据集,即低质量立体足迹图像数据集。该数据集以立体足迹数据集为基础,利用图像仿射变换技术,将立体足迹图像在五个方向上模仿出现场其他照片或视频中的低质量立体足迹图像,并在三个方向上进行旋转,共192400张,其中训练集图像160400张,测试集图像32000张。对该数据集利用上述实验中设计的新网络模型Footprint Net进行落足特征的识别实验,识别精度为89.12%。之后又为其加入了Residual结构,使识别精度提升至93.48%。由此可见,优化后的Footprint Net模型可以对低质量立体足迹图像中落足特征实现较好的识别结果。本项研究验证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立体足迹落足特征自动识别的可行性,以较高的精度实现了高质量图像和低质量图像中落足特征的识别,是当今足迹自动化检验的有益探索。
刘璠[5](2021)在《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软舌螺是一类已灭绝的古生代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最早发育矿化壳体的后生动物之一,软舌螺在寒武纪地层中化石数量丰富,多样性极高,是寒武纪大爆发和生物矿化机制研究的绝佳例证。自发现之初至今,软舌螺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疑难动物,早期研究局限于以小壳形式保存的软舌螺化石,多数保存破碎。目前根据口盖的形态和附肢的有无,软舌螺通常分为两个目,即直管螺目(Orthothecida)和软舌螺目(Hyolithida),但两大类群在系统古生物学记述和分类中存在较大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研究存在一定难度,而近年软舌螺的古生态、亲缘关系及在冠轮动物间的演化关系是研究讨论的热点。本文基于华南地区产出的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数量及化石保存优势,对滇东地区寒武纪第二世(澄江、关山生物群)保存软躯体的珍稀软舌螺化石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讨论。结合国际报道的小壳化石中的软舌螺,全面探讨软舌螺的系统分类、解剖、埋藏、谱系演化等问题,进一步辅助恢复寒武纪底栖群落生态,揭示寒武纪大爆发过程中软舌螺的起源与演化。本研究系统修订并描述了澄江生物群的软舌螺共计三属三种,分别是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暂归于一个属种—马龙“线带螺”‘Linevitus’malongensis。澄江生物群以壳体结构简单的直管螺目为主,形态代表最原始的直管螺类群之一,关山生物群以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为主,因此结合连续时代的两个化石库产出的软舌螺化石,可以全面分析软舌螺两大类群的形态发育及演化关系;综合同期寒武系第二统国际地层产出的小壳化石,统计系列软舌螺属种壳体形态和内部解剖的演化,显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连续性和演化阶段性。澄江、关山生物群产出的软舌螺化石保存了丰富且精美的软躯体信息。从解剖学角度,共得出以下三点认识:1.澄江化石库中丰满三槽螺发育粗大的扇形触手状的取食器官,同时结合壳体形态功能学和复杂的回型消化道,指示该生物是一类底栖沉积摄食生物;对比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的解剖形态以及软体动物的壳体显微结构,从生物矿化和解剖学全面分析了软舌螺与其他冠轮动物的演化关系和矿化机制,表明软舌螺不属于触手冠动物(lophophorate)干群,系统演化上应该属于或与软体动物门较近;2.关山生物群的马龙“线带螺”,壳体内发育U型消化道,结合寒武纪苗岭统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和奥陶纪产出的软舌螺目,揭示软舌螺目的消化系统在个体发育中稳定演化;3.石将军剖面的关山动物群发现软舌螺在软躯体消化道保存上呈三种类型(黄铁矿化;沉积物充填的管状立体;微生物膜型),由此全面讨论了化石保存过程和埋藏机制。再者,两大动物群中还保存大量以软舌螺为单一成分的软躯体密集层,统计发现澄江化石库软舌螺壳体能被腕足动物、软体动物等其他底栖生物附着,反映寒武纪早期古海洋生态环境中就存在的复杂群落关系,指示当时底栖生物间就存在明显的寄生、共生等现象。从壳体结构的演化分析,得到以下两点认识:1.澄江生物群中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具有软舌螺目的壳体特征但不发育附肢,本文归并近小角螺属和早期报道的原小角螺属建立新科,特指这类软舌螺目的姊妹类群,反映了直管螺目到发育附肢的典型软舌螺目演化的中间阶段。2.首次以“属”级分类单位对寒武纪地层产出的多个常见软舌螺进行壳体特征统计,建立纲内谱系演化树,结合时代演化和内部解剖、壳体形态变化,梳理软舌螺演化特征极向(character polarity):软舌螺纲起源于壳体简单的直管螺目,随着口盖结构的复杂化,逐步演化出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在生态上反映摄食方式的转变和演化,即:从直管螺的主动沉积取食、腐食,向被动悬浮滤食的软舌螺目演化。软舌螺化石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首现,经历快速辐射,最后至二叠纪末灭绝。通过大型古生物数据平台,属种统计表明了软舌螺在时代上的演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世);(2)寒武纪爆发主幕时期(寒武纪第二世);(3)寒武纪爆发结束后乃至二叠纪灭绝。其中软舌螺在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前期属种多样性达到最大,后到寒武纪第二世中、晚期多样性急剧减少,该趋势可能与寒武系Botomian-Toyonian时期发生的Sink灭绝事件相关,后续相关研究的深入将能够进一步探索寒武纪第四期发生的神秘灭绝事件的原因。
张维维[6](2021)在《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在联合型学习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联合型学习是脑的一项重要高级功能,对于个体的自我防御和生存进化至关重要。临床研究发现,在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老化等神经和精神疾病状态下,往往出现联合型学习能力下降。因此,揭示联合型学习发生的神经环路和细胞机制既能加深我们对人类和动物行为的理解,也能为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海马是参与联合型学习的关键脑区。研究证实,海马锥体细胞(PYR)的学习相关放电活动编码了多种刺激信息,支持了联合型学习行为的建立。在海马神经网络中,锥体细胞的放电活动受中间神经元精确调控。然而,海马中间神经元在联合型学习中的放电活动模式、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清楚。相比锥体细胞,海马中间神经元表现出更显着的多样性。在CA1区至少发现了21种不同类型中间神经元,它们与锥体细胞的不同部位形成突触,以各自独特的放电活动模式在不同时间向锥体细胞输出抑制信号。因此,揭示海马中间神经元在联合型学习中的放电活动模式特征及特定类型中间神经元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海马中间神经元参与联合型学习的工作机制。在海马中间神经元中,一类表达小清蛋白(parvalbumin,PV)的中间神经元——PV+中间神经元(PVIN)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们已被证明在锥体细胞调制、突触可塑性以及海马振荡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已有研究提示海马PV+中间神经元与特定形式的联合型学习相关,但PV+中间神经元参与该类学习的工作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选用痕迹型眨眼条件反射(tEBC)作为联合型学习行为模型,采用在体多通道记录、光遗传学、免疫组织化学、行为学分析等技术,首先探究背侧海马CA1(dCA1)中间神经元在tEBC学习中的放电活动模式;然后明确dCA1中间神经元在tEBC建立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PV+中间神经元,进一步探究学习引起的dCA1-PVIN放电活动模式、特征及其与学习行为表现的关联,并初步解析PV+中间神经元参与tEBC学习的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条件刺激诱发dCA1中间神经元产生持续放电活动1)tEBC训练中,条件刺激(CS)诱发dCA1中间神经元产生强烈、持续发放,该类放电活动跨越了CS期以及CS-US之间的刺激间隔期。2)在训练早期阶段(第1-2天),CS诱发的dCA1中间神经元持续放电活动强度在配对训练组显着高于非配对训练组(Independent t tests,标准化放电频率平均值:P Day1=0.045,P Day2=0.039;标准化放电频率最大值:P Day1=0.048,P Day2=0.023)。在训练后期阶段(第3-4天),该类放电活动强度在两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Independent t tests,标准化放电频率平均值:PDay3=0.703,P Day4=0.194;标准化放电频率最大值:P Day3=0.075,P Day4=0.194)。2.dCA1中间神经元持续放电活动水平在训练早期阶段与条件反应表现相关联在训练早期阶段(第1-2天),dCA1中间神经元持续放电活动水平在有条件反应(CR)出现的训练测试中显着高于无CR出现的训练测试。(Paired t test,标准化放电频率平均值:P<0.001;标准化放电频率最大值:P<0.001;n=53)。在训练后期阶段(第3-4天),该类放电活动强度在有CR和无CR的训练测试中无显着差异(Paired t test,标准化放电频率平均值:P=0.083;标准化放电频率最大值P=0.0097;n=51)。3.光遗传学抑制dCA1中间神经元持续放电活动损害tEBC的建立1)训练第1-4天,CS激发绿光(520 nm)抑制dCA1中间神经元在CS期和刺激间隔期间的放电活动,CR表现明显受损(Two-way ANONAs with repeated measures,主效应:P CR发生率=0.003,P CR幅度=0.049;交互作用:P CR发生率=0.393,P CR幅度=0.513)2)对于已经建立tEBC的小鼠,CS激发绿光抑制dCA1中间神经元的持续放电活动,CR表现不受影响。(Paired t test,P CR发生率=0.965;n=6)4.CS诱发PVIN和non-PVIN产生不同的放电活动变化1)记录到的dCA1中间神经元可进一步分为PV+中间神经元和非PV+中间神经元(non-PVIN)。2)在训练早期阶段(第1-2天),CS诱发PV+中间神经元产生的持续放电活动强度在配对训练组高于非配对训练组。(Wilcoxon rank sum tests,标准化放电频率平均值:P=0.0166;标准化放电频率最大值:P=0.0055)。在训练后期阶段(第4-5天),该类放电活动在两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Wilcoxon rank sum tests,标准化放电频率平均值:P=0.3666,标准化放电频率最大值:P=0.5478)。3)在训练早期和后期阶段,CS诱发非PV+中间神经元产生的放电活动强度没有显着差异。(Paired t test,标准化放电频率平均值:P=0.0889;n=43)。5.dCA1-PVIN的持续放电活动水平特异地与CR表现相关联1)在训练早期阶段(第1-2天),PV+中间神经元持续放电活动强度在有CR出现的训练测试中显着高于无CR出现的训练测试(Paired t tests,标准化放电频率平均值:P=0.0037;标准化放电频率最大值:P=0.0167;n=23)。这种显着差异在训练后期阶段(第4-5天)仍然存在(Paired t tests,标准化放电频率平均值:P=0.0135;标准化放电频率最大值:P=0.3464;n=22)。2)在训练早期和后期阶段,CS诱发的非PV+中间神经元放电活动强度在有CR出现和无CR出现的训练测试中均无显着差异(Paired t test,标准化放电频率平均值:PDay1-2=0.0889;n=43;PDay4-5=0.2861,n=23)。6.光遗传学抑制dCA1-PVIN持续放电活动损害tEBC的建立训练1-5天,由CS触发绿光(520 nm)抑制PV+中间神经元的持续放电活动损害CR表现(Two-way ANONAs with repeated measures,主效应:PCR发生率=0.001;交互作用:PCR发生率=0.780)。7.学习引起PVIN和PYR特定的在体功能联系1)在CS诱发下,dCA1锥体细胞表现出放电活动增强和放电活动减弱两种学习引起的活动变化。2)放电活动增强型锥体细胞对PV+中间神经元的驱动作用,在配对训练组显着强于非配对训练组(Independent t test,P=0.0350)。放电活动增强型锥体细胞对非PV+中间神经元的驱动作用,两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Independent t test,P=0.8409)。3)放电活动减弱型锥体细胞对PV+中间神经元的驱动作用,在配对训练组显着强于非配对训练组(Independent t test,P=0.0012)。在PV+中间神经元放电后10-50 ms时间窗口内,该群锥体细胞的发放概率在配对训练组显着低于非配对训练组(Independent t test,P=9.8837×10-6),提示PV+中间神经元与该组锥体细胞之间可能存在反馈抑制。8.光遗传学抑制PYR对PVIN的驱动将损害学习表现1)在训练第2天和第5天,在第2阶段训练中由CS触发绿光刺激(520 nm)抑制PV+中间神经元持续放电活动,显着抑制了锥体细胞对PV+中间神经元的驱动作用(Independent t test,P=1.0266×10-5)。2)绿光抑制PV+中间神经元持续放电活动后,显着抑制了训练早期和后期阶段的CR表现(Paired t test,PDay2=0.003;PDay5=0.014;n=6)。主要结论:1.CS诱发的海马中间神经元持续性放电活动是联合型学习所必需的。2.在海马中间神经元中,PV+中间神经元的持续放电活动是联合型学习所必需的。3.联合型学习过程中,海马PV+中间神经元可能通过CS诱发的持续放电活动与锥体细胞建立动态功能联系,协调不同集群锥体细胞的放电活动,促进学习表现。综上,本研究揭示了海马中间神经元在联合型学习中的持续放电活动模式及其对学习行为建立的重要作用,并深入解析PV+中间神经元在该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及机制。为扩展我们对联合型学习中不同类型海马神经元的活动模式及其作用的认识,提供了新的思路。
吴祥宇[7](2021)在《钣金零件特征识别及其工序模型逆向生成》文中提出标准格式钣金零件模型可以跨平台、跨版本运用于各种CAD系统,但因其缺少建模时的特征信息,对于模型处理、加工制造会造成不便。本论文通过分析STEP格式钣金模型中几何和拓扑信息,研究了钣金件特征识别及其工序模型逆向生成的方法。按照钣金件加工所采用的工艺类型,将钣金件特征分为基础特征、变形特征和修剪特征。提取钣金B_rep模型边、环、面等拓扑信息,并设计相应的数据结构存储这些信息。根据面与面之间的几何连续性和面邻接情况,对面进行分类和转化,并创建榫接面集、弯边面集和腹板面集。然后利用组成环的边和环包围的面的特点,在广度优先搜索的基础上,对环进行分类。基于共有边的面以及边的几何类型,划分边的类型。在钣金件B_rep模型特征识别中,设计相应的特征信息类,用于存储特征的几何结构、父子关系及参数。根据预处理形成的榫接面集、弯边面集及腹板面集,识别腹板特征、榫接特征、弯边特征及变形弯边特征,获取特征关系并识别可能存在的双侧榫接。在面的外部边界上,查找符合特定条件的弯边面集对,并利用相邻边间的几何连续性,识别止裂口、纵梁开口和倒角。根据面上的非外环类型和环内包围的面的特点,识别孔、开口、冲压开孔、冲压开口等。在识别钣金特征过程中,提取特征的参数,获取特征间的关系。研究钣金件工序模型逆向生成方法。根据钣金件最终产品模型,按照加工工艺路线,采用布尔运算切削实体方式处理当前工序模型中的特征,逆向逐步生成前道工序模型,直至恢复毛坯模型。其中特征处理方法包括局部特征的移除、折弯展开、冲压孔和冲压开口移除以及纵梁开口补齐。本文基于NX软件环境,采用C++语言编程,利用NX API实现钣金件特征识别和工序模型逆向生成。通过Menu Script技术,程序运行生成的.dll动态链接库文件,与采用NX Block UI Styler设计的对话框结合,实现NX平台下人机交互。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出标准格式钣金零件模型的特征,快速生成钣金件中间工序模型。
夏添[8](2020)在《先秦至汉代荆楚服饰考析》文中研究表明荆楚地区出土大量先秦及汉代的简牍、造像、织物为研究荆楚服饰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文献、图像、实物标本。本文以出土服饰为研究对象,借助“纺织、服饰工艺”,“染织、刺绣纹样”,“服饰配件构型”共性与个性梳理,进而剖析三者所构建荆楚服饰的表层(造型、纹饰)、中层(工艺、结构)、核层(礼仪制度、造物思想、习俗信仰)。文章主要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多重证据法相结合,对中国先秦至汉代荆楚地区纺织工艺及服饰的造型、纹饰、结构、工艺演变进行考析,挖掘其中蕴含的礼仪规制、造物思想与习俗信仰。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先秦至汉代荆楚地区出土织物结构特征。本内容对荆楚织物的词源进行了考析,得出遣策记载织物词汇的定名功能及词汇变化同步映射着纺织工艺地域特色与服饰形态变迁;通过量化分析论证了麻、绢织物的规格差异、加工工艺与“实用功能”密切相关,并且“高经密绢织物”是楚汉贵族多层轻暖服饰风尚的物质基础。经由系统性地归纳、分析先秦至汉代织物的组织结构,得出纺织品与编织物结构特征与变迁规律:战国中晚期是荆楚地区纺织工艺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其织物组织的复杂程度、色彩配置的变化程度均较商、西周有了飞跃,直接促成了西汉“绒圈锦”高超纺织技艺的创新与普及。(2)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形制与结构特征。本内容详尽梳理了不同文物载体中的平面、立体服饰图像,并按照造型特点分为:绛衣(宽袖深衣)、偏衣、菱格纹深衣、襦裙4种样式,本内容提出楚宽袖深衣制袍服即先秦礼服绛衣,考订了疑难名物。发现服饰造型的固化现象及“奢费”与“俭朴”服饰形象映射出的社会阶层分化要素:“冠、衣长、纹饰与配饰”。由于尚工艺、轻形制,学界对于马山1号楚墓服装刺绣纹饰“倒装”现象缺乏讨论且存在维持衣裳各处刺绣裁片“纹饰完整”即遵循“礼仪”的错讹观点,本文通过出土实物构型、服装刺绣纹样分片裁剪秩序对比分析,得出纹饰“倒装”的意义存在于“礼”(礼仪规制)与“服”(穿用功能)相合适、和谐,进而揭示出楚汉深衣制袍服结构变迁规律——先秦至汉代礼仪活动中身体行为变迁影响着服饰形态嬗变,解决了先秦服饰构型研究的难点。(3)先秦至汉代荆楚织物纹样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本内容从造型规律出发,将织物图案分为小菱形纹、大菱形纹、间隔条列、动植物嵌套、散点几何纹5种式样。在纹样二维模拟的基础上发现纹样成型差异有助于满足制作不同衣物的图案装饰需求。研究指出先秦刺绣“分工协作”生产方式,补正了绣绷尺寸、绘稿工具、刺绣秩序,全面地梳理了打子绣、锁绣、纳锦绣、锦绣、革绣技艺发展脉络。从印染工艺看,西汉初期石染、草染(涂染、浸染、媒染、套染)技术已发展成熟,凸版印花操作简易、生产效率高,镂版印花则是对手绘织物纹样的有效补充。从文化内涵出发,发现荆楚织物纹样设计严格遵循先秦“备物致用”造物观念,主要表现为“菱形纹”构型织绣纹样在裁剪制物过程中构建和谐统一的视觉审美。“剩料再利用”凝结了荆楚先民的劳动智慧与惜物、敬物精神。通过纹样变化比较分析,揭示了织绣生产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西汉贵族阶级的审美变迁促成了系列织绣纹样“由显变隐”暗纹化发展。剖析了织绣纹样的双重文化内涵,一是以荒帷纹饰反映“天圆地方”宇宙观;二是以刺绣纹样组合构建亡者灵魂升天的原始巫术信仰范式。但在构建信仰图腾过程中,织绣纹样装饰审美服从于劳动的实用价值。(4)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配饰特色。本内容对楚国木冠定名提出质疑,并针对先秦楚国长冠,西汉武弁、纱冠的构型及佩戴方式进行了推测、复原。从发饰看,多功能”固发工具的“一物多用”多重实用功能是“备物致用”造物观念的产物,考析了楚汉妇女典型发式是盘髻、垂髻,楚国男性辫发、戴冠。腰饰方面,研究发现“带钩”不能单独地充当墓主性别标志并通过对西汉折叠香囊结构复原为此前缺乏物证的楚汉佩囊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佩用方法。足服方面,论证了先秦“席居制”和“燕居、田猎、征战、礼仪”服用功能差异决定鞋履有无系带,进而考订出鞋底疏密变化“乳钉线结”和钉缝“绞结凸棱”是楚国男性的系带鞋履的重要构型,合理地阐释了与实物相悖的西汉侍俑“男圆女方”鞋履造型成因。先秦至汉代荆楚纺织、服饰蕴含了中华民族所创造高超卓绝的古代纺织织造技术,服饰礼仪文化,造物思想智慧。一方面,梳理古代荆楚地区高超的纺织、编织技术的演变,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古代荆楚织物、服饰结构特征、染织刺绣、裁剪制作工艺,有助于完善中国古代纺织服饰工艺价值谱系。另一方面,考察古代荆楚服饰的造型特征、裁剪结构、平面装饰工艺与立体着装形态,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礼仪制度、社会风俗的理解,更能够折射出古代匠人在构制纺织服装物质的过程中凝炼的造物思想智慧。荆楚服饰研究有助于挖掘、传承中国古代纺织服饰文化瑰宝蕴涵的工艺、文化价值,期望能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代物质文明,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古代服饰史研究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张引[9](2021)在《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黎族是一个充满着南国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同时也蕴藏着瑰丽多姿的地域文化,黎族传统住居文化尤为彰显其鲜明的民族文化艺术特色。本文基于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研究的初衷,试图详尽记录与精准挖掘黎族传统建筑艺术文化精髓。地域性传统建筑离不开其所在的聚落环境,传统聚落作为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的载体不仅对其形态特征流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了黎族传统民居文化的生成,因此对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无法回避其传统聚落环境。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建筑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差异性较大,它是黎族先民在漫长历史迁徙和聚居繁衍中积累下来的地方风俗、民族性格及文化意识,结合传统聚落环境保护传统民居建筑能够继承千年文明的民居文化,推动南海主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通过再生思维让黎族民居的设计精华在城市街道景观、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以运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思路从黎族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出发,拓展成了兼具传统聚落环境大局意识的再生设计思考。论述了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之间的关系,从多个维度认知二者之间“矛盾”与“相互作用”的复杂关联。通过绪论部分阐述了本选题的缘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内容。历时十三年的田野调查凝练成第一章,详细阐述了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概况、类型及配属建筑设施,为后文的保护与再生提供详实的理论支撑。第二章着重阐述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理论,针对其场所精神把握、原生态保护原则、建筑意义重构和文化生态反哺等再生理论强调了黎族传统聚落保护需要关注的环境问题。第三章开始逐步将研究重心转变到黎族建筑遗产的传保护与传承问题上,以“原真性”为主要传承脉络展开论述,较为客观的阐述了保护与再生设计之间的博弈关系。任何地区的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工作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其不断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分别从外和内两个角度的影响,本文在第四章围绕海南省多个黎族传统村落详细分析保护与再生的因果关系,以实际案例说明分析再生应用的实际情况,为后一章生态文化理念下的黎族传统民居再生设计进行铺垫。第五章整合了前文所做的理论和实际铺垫,将环境—生态—文化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设计学思维落到黎族传统民居的再生设计实处,通过美丽乡村、城市环境、文旅项目进一步加固了环境与建筑再生的关系。
刘木森[10](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二、立体痕迹分类问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体痕迹分类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基于形态检验的立体足迹落足特征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足迹检验研究现状 |
1.3.2 卷积神经网络研究现状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立体足迹检验概述和相关技术介绍 |
2.1 立体足迹检验概述 |
2.1.1 足迹学研究内容和对象 |
2.1.2 立体足迹步态特征 |
2.2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
2.2.1 卷积神经网络原理 |
2.2.2 卷积神经网络基本结构 |
2.2.3 防止过拟合的相关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3 立体足迹数据集的建立 |
3.1 立体足迹样本的采集 |
3.1.1 组织志愿者 |
3.1.2 收集实验鞋 |
3.1.3 立体足迹采集方式 |
3.1.4 立体足迹图像的裁剪 |
3.2 建立立体足迹落足特征数据集 |
3.2.1 建立训练集 |
3.2.2 建立测试集 |
3.3 三种经典卷积神经网络在落足特征自动识别中的应用 |
3.3.1 LeNet模型 |
3.3.2 AlexNet模型 |
3.3.3 VGG-16 模型 |
3.4 立体足迹落足特征自动识别实验 |
3.4.1 实验环境及训练过程 |
3.4.2 基于LeNet的立体足迹落足特征自动识别 |
3.4.3 基于AlexNet的立体足迹落足特征自动识别 |
3.4.4 基于VGG-16 的立体足迹落足特征自动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4 立体足迹落足特征自动识别算法研究 |
4.1 FootprintNet网络模型的提出 |
4.1.1 FootprintNet网络模型的结构 |
4.1.2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2 FootprintNet网络模型的优化措施 |
4.2.1 基于不同激活函数的优化 |
4.2.2 基于不同归一化方式的优化 |
4.3 可视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低质量立体足迹图像的落足特征识别算法研究 |
5.1 对低质量立体足迹图像中的落足特征识别的意义 |
5.2 低质量立体足迹图像的制作方法 |
5.2.1 仿射变换 |
5.2.2 图像旋转 |
5.3 建立低质量立体足迹图像数据集 |
5.3.1 建立低质量立体足迹训练集 |
5.3.2 建立低质量立体足迹测试集 |
5.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5 低质量立体足迹落足特征识别算法的优化 |
5.5.1 Inception结构 |
5.5.2 Residual结构 |
5.5.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部分训练集立体足迹图像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舌螺研究现状 |
1.2 研究材料、内容、意义与文章特色 |
1.3 研究方法 |
1.4 工作量统计和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生物群 |
2.1 滇东地区(澄江生物群、关山生物群) |
2.1.1 滇东地区寒武纪早期地层 |
2.1.2 澄江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
2.1.3 关山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
2.2 峡东地区(水井沱组、石牌组) |
第三章 软舌螺概述及最新研究进展 |
3.1 软舌螺壳体构成及分类 |
3.1.1 口盖 |
3.1.2 锥壳 |
3.1.3 附肢 |
3.1.4 软舌螺的分类 |
3.1.5 软舌螺的壳体微细结构和矿化类型 |
3.2 软舌螺的软体组织形态 |
3.2.1 摄食器官 |
3.2.2 肌肉系统 |
3.2.3 体腔及消化系统 |
第四章 澄江、关山动物群中软舌螺的解剖学研究 |
4.1 澄江化石库的丰满三槽螺—直管螺目解剖系统重建 |
4.2 马龙“线带螺”—软舌螺目消化系统研究 |
4.3 澄江化石库的云南肉茎螺—“肉茎结构”勘误 |
第五章 软舌螺的埋藏学 |
5.1 特异埋藏化石库的软舌螺的软躯体保存 |
5.2 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多种保存机制的特殊性 |
5.2.1 黄铁矿化 |
5.2.2 管状立体保存 |
5.2.3 微生物膜型 |
第六章 软舌螺及相关壳体集群机制探讨 |
6.1 软舌螺及其壳体表面附着物 |
6.2 特异埋藏化石库中软舌螺的富集现象 |
6.2.1 软躯体化石的聚集及相应动物行为性解读 |
6.2.2 软舌螺在澄江生物群的富集 |
6.2.3 软舌螺在关山生物群的密集保存 |
6.3 澄江生物群中与软舌螺相关的Pelagiella壳体密集层 |
6.4 关于软舌螺富集现象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记录讨论 |
第七章 软舌螺的演化和辐射 |
7.1 附肢的起源、演化 |
7.1.1 软舌螺附肢与其他动物可能的“同源”结构对比 |
7.1.2 附肢的化石记录与狭义的软舌螺目 |
7.1.3 附肢的演化 |
7.2 软舌螺壳体和解剖结构的性状演化模型 |
7.2.1 早期软舌螺演化模型 |
7.2.2 软舌螺的壳体演化的汇总 |
7.2.3 解剖结构的演化 |
7.3 软舌螺的谱系演化:辐射与灭绝 |
7.3.1 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统) |
7.3.2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时期 |
7.3.3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结束乃至二叠纪 |
第八章 软舌螺的生态、亲缘关系及相关冠轮动物演化 |
8.1 软舌螺的生态 |
8.1.1 生活模式 |
8.1.2 摄食方式 |
8.1.3 个体发育 |
8.2 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 |
8.2.1 冠轮动物与软舌螺 |
8.2.2 软舌螺的演化争议历史 |
8.3 触手冠动物与软舌螺 |
8.3.1 触手冠动物 |
8.3.2 触手冠动物的起源问题与软舌螺 |
8.3.3 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对比与讨论 |
8.4 软舌螺的归属及与冠轮动物演化的探讨 |
第九章 软舌螺的系统古生物学 |
9.1 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Yu,1974)) |
9.2 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Qian,1978)) |
9.3 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 Sun,Zhao et Zhu,2018) |
9.4 云南“薄氏螺”( ‘Burithes’yunnanensisHou,Bergstr?m,Wang,Feng& Chen,1999) |
9.5 马龙“线带螺”( ‘Linevitus’malongensis Yu,1974)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在联合型学习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一览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在联合型学习中的活动特征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背侧海马Parvalbumin中间神经元在联合型学习中的作用及参与机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海马在联合型学习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已发表和在投的文章 |
致谢 |
(7)钣金零件特征识别及其工序模型逆向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体特征识别研究现状 |
1.2.2 钣金特征识别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钣金件模型分析及预处理 |
2.1 三维零件模型的CAD表示与数据交换标准 |
2.1.1 三维零件模型的CAD表示 |
2.1.2 三维模型数据交换标准STEP |
2.2 钣金特征 |
2.3 特征识别流程 |
2.4 拓扑信息的提取和预处理 |
2.4.1 面和边的几何连续性分析 |
2.4.2 面、环、边和面集的存储 |
2.4.3 预处理类对象初始化 |
2.4.4 面的分类 |
2.4.5 面集的创建 |
2.4.6 环和边的分类 |
2.5 本章小结 |
3 钣金件特征识别 |
3.1 特征信息的获取及其流程 |
3.1.1 特征信息获取与存储 |
3.1.2 特征识别顺序 |
3.2 特征识别规则 |
3.2.1 腹板及其子榫接、双侧榫接的识别 |
3.2.2 弯边、变形弯边和组合弯边的识别 |
3.2.3 纵梁开口、止裂口和倒角的识别 |
3.2.4 孔、开口、冲压开孔、冲压开口、筋和浅成型的识别 |
3.3 特征识别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4 钣金件工序模型逆向生成 |
4.1 钣金件工序模型逆向生成流程 |
4.2 钣金件特征处理方式 |
4.2.1 局部特征移除 |
4.2.2 冲压孔和冲压开口移除 |
4.2.3 折弯展开 |
4.2.4 纵梁开口补齐 |
4.3 钣金件工序模型逆向生成实例 |
4.3.1 系统开发环境 |
4.3.2 钣金件工序模型逆向生成实例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先秦至汉代荆楚服饰考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3.3 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时间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对象界定 |
1.4.3 文献引用规范、简称与代称 |
第二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地区出土织物结构特征 |
2.1 出土织物的词源分类 |
2.1.1 楚墓遣策分析 |
2.1.2 汉墓遣策分析 |
2.1.3 遣策词源认知 |
2.2 纺织品结构特征 |
2.2.1 麻 |
2.2.2 绢 |
2.2.3 纱与縠 |
2.2.4 缣与绨 |
2.2.5 绮 |
2.2.6 罗 |
2.2.7 锦 |
2.3 编织物结构特征 |
2.3.1 斜编织物 |
2.3.2 绞编织物 |
2.3.3 斜绞复合织物 |
2.3.4 环编织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形制与结构特征 |
3.1 荆楚服装等级标识及图像中的服装形态 |
3.1.1 荆楚服装的等级标识 |
3.1.2 平面图像中的服装形态 |
3.1.3 立体图像中的服装形态 |
3.2 荆楚服装形制及结构特征 |
3.2.1 荆楚袍服形制特点 |
3.2.2 袍服结构概述 |
3.2.3 内袍结构与服用功能 |
3.2.4 外袍结构与服用功能 |
3.2.5 袍服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 |
3.3 荆楚下裳形制与结构特征 |
3.3.1 裙装形制与结构特征 |
3.3.2 裤装形制与结构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织物纹样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 |
4.1 荆楚织绣纹样概述 |
4.2 荆楚织物纹样构型 |
4.2.1 小菱形纹式样 |
4.2.2 大菱形纹式样 |
4.2.3 间隔条列式样 |
4.2.4 动植物嵌套式样 |
4.2.5 散点几何纹式样 |
4.3 刺绣工艺 |
4.3.1 刺绣工具与痕迹 |
4.3.2 打子绣 |
4.3.3 锁绣 |
4.3.4 纳锦绣 |
4.3.5 锦绣与革绣 |
4.4 印染工艺 |
4.4.1 染色工艺 |
4.4.2 印花工艺 |
4.5 荆楚织绣纹样文化内涵 |
4.5.1 从纹样经营看造物观念 |
4.5.2 从纹样母题看习俗信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配饰特色 |
5.1 首饰 |
5.1.1 獬冠 |
5.1.2 长冠 |
5.1.3 武弁 |
5.1.4 纱冠 |
5.1.5 巾帻 |
5.2 发饰 |
5.2.1 梳篦 |
5.2.2 簪笄 |
5.2.3 假发 |
5.2.4 发式 |
5.3 腰饰 |
5.3.1 带钩 |
5.3.2 腰带 |
5.3.3 熏囊 |
5.3.4 佩囊 |
5.4 足服 |
5.4.1 袜的形制特点 |
5.4.2 鞋履形制分类 |
5.4.3 鞋履形制演进规律 |
5.4.4 鞋履形制变迁成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荆楚地区楚汉墓出土织物一览 |
附录 C:楚汉墓遣策中的织物记载 |
(9)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背景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国内外聚落民居保护与再生的研究 |
二、2000-2020年涉及聚落民居保护与再生研究的主要学术论文 |
第四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一、海南黎族传统民居遗产 |
二、海南黎族传统聚落民居之本源 |
三、再生性设计的思考与研究 |
四、研究地域范围的思考 |
五、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黎族传统民居的生成与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概况 |
一、黎族概况 |
二、黎族民居演化发展概述 |
三、黎族原始聚落选址分析 |
小结 |
第二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类型 |
一、船型屋式民居 |
二、金字屋式民居 |
三、干栏屋式民居 |
四、砖瓦房式民居 |
第三节 黎族传统村落民居形制构造、工匠技艺及配属建筑设施 |
一、民居营建主要材料 |
二、传统民居附属建筑 |
三、形制构造的工匠技艺 |
第四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形式特征成因 |
第五节 海南黎族传统原生态民居演化的恒常与变异 |
第二章 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理论 |
第一节 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场所精神 |
第二节 传统聚落民居建筑保护策略 |
第三节 再生中的建筑意义重构与模式转换 |
一、在聚落环境原址场所中的再生 |
二、在聚落环境原址场所以外的再生 |
第四节 生态学环境中的文化反哺 |
一、传统聚落体现的生态文化思想 |
二、生态营建环境智慧的当代价值 |
三、生态与环境文化的反哺环链:传承与再生 |
第三章 黎族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黎族传统民居的传承脉络 |
一、民居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
二、传承中的再生来源 |
第二节 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关系博弈 |
一、民居“形”与“意”的保护与再生设计对立 |
二、保护与人本自然再生设计延续融合 |
三、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共生关系 |
第三节 黎族传统聚落原生态民居的保护方式研究 |
第四节 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形态转译与再生研究 |
一、多源复合的形态 |
二、再生评估机制 |
三、再生的美学策略——建筑体验中的深层知觉 |
第四章 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因果关系 |
第一节 白查村黎族民居的十五年沿革与流变 |
一、原址聚落发展阶段 |
二、整村迁离生活阶段 |
第二节 俄查村黎族民居生态掘进 |
第三节 洪水村黎族民居文化传承双重性 |
第四节 初保村民居保护与再生支点 |
第五节 中廖村民居再生的美丽乡村范式 |
第六节 什寒村民居建筑语言碎片与再生诊断 |
第七节 传统黎族聚落经济模式对区域分布和形态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生态文化理念下的黎族民居再生设计 |
第一节 黎族传统民居文化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环境反哺生态再生 |
第三节 文化生态环境再生的重要维度 |
第四节 生态文化再生与适应 |
第五节 设计学视角下的黎族民居再生内涵与外延 |
一、功能优化提升与打破单一固定形态 |
二、再生设计带动返璞归真 |
三、再生建筑的生态美创新 |
第六节 环境中的再生应用 |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再生应用 |
二、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再生应用 |
三、槟榔谷文旅项目中的再生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海南黎族船型屋测绘图与再生设计 |
附录2:海南黎族传统聚落民居保护复原图 |
附录3:海南黎族船型屋再生设计(效果图)实践方案 |
(10)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组织结构 |
(三) 论文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
一、萌芽时期 |
二、兴起时期 |
三、发展时期 |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
第一节 材料重构 |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
第二节 造型重构 |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
第三节 装饰重构 |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
第四节 工艺重构 |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
一、“器”的反叛 |
二、“手工”的重生 |
三、“范式”的突破 |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立体痕迹分类问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形态检验的立体足迹落足特征识别方法研究[D]. 罗鑫.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基于形态检验的立体足迹落足特征识别方法研究[D]. 罗鑫.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5]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D]. 刘璠. 西北大学, 2021(10)
- [6]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在联合型学习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维维.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7]钣金零件特征识别及其工序模型逆向生成[D]. 吴祥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先秦至汉代荆楚服饰考析[D]. 夏添. 江南大学, 2020(04)
- [9]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D]. 张引. 西安美术学院, 2021(01)
- [10]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