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荣辱系于国之盛衰(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杰[1](2021)在《巧嵌精雕 鉴古观今——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藏清代架子床工艺及历史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现展出一张清代采用"骨木镶嵌"技艺装饰的架子床,其外观质朴大方,经查证与清末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家族有着不可磨灭的渊源和联系,是研究清代家具及清末北洋海军人物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不仅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还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绝佳教材。
张婷婷,李敏,吕兴军[2](2021)在《融入思政元素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学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应致力于发掘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造就具有正确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依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应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动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思政教育遵循寓教于乐,通过建立思政案例库,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和科学规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李江才[3](2021)在《白居易花卉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朱露川[4](2020)在《《汉纪》叙事特点与撰述旨趣的再认识》文中指出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史学名着以其对历史的深刻总结、对人物史事的准确批判、叙事行文的丰满可读而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东汉末年成书的荀悦《汉纪》即是一部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的史学名着。然而,在《汉纪》的流传史上,对于它的评价和定位出现了以"叙致既明"和"叙事无味"为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点考察《汉纪》叙事的结构之"新"、荀悦本人"志在献替"的撰述意旨,以及是书"有便于用"的具体表现,旨在对《汉纪》的叙事特点和撰述旨趣做进一步探索、评价。
秦洁[5](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周四丁[6](2020)在《国家治理的伦理维度》文中研究表明好国家是治理出来的,坏国家也是治理出来的。国家治理是国家治理者借助德治、法治等等手段进行国家整治的活动。要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国家治理问题,我们应该首先依据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深入系统地探究和认知“国家”这一概念的内涵。“国家”不是黑格尔所说的那种抽象实体,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体地说,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国家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更是不断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特征,但它们也具有某些共同性;国家治理是所有国家形态获取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根本途径。国家治理不仅是一个实然意义上的政治问题,还是一个应然意义上的伦理问题。将国家治理视为一个伦理问题,这不仅意指人类的国家治理活动需要伦理的价值导航和护航,而且意指国家本身内含伦理精神。历史地看,人类创建国家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幸福;或者说,人类是基于一定的目的善创建国家的。国家的主要功能是分配社会资源,因此,分配正义往往是国家治理旨在实现的目的善。由于公配正义与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相通的,我们也可以将维护公民基本权利视为国家治理的目的善。为了实现分配正义,国家治理者往往诉诸德治与法治手段,这说明国家治理还内含工具善。德治强调治国理政者的道德素质与榜样示范作用。法治不仅要依法而治,还要依良法而治。法治之善是指法律应基于人性而不是完全顺应人性。国家治理的目的善与工具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现代政党政治中,国家治理需要由执政党来实施,因此,执政党党德在国家治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执政党党德是通过执政党的制度建设状况和执政党党员的美德状况得到体现的。执政党的制度建设应该充分体现公正性,执政党党员应该培养奉献、忠诚、廉洁等等美德。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的党德建设。国家治理也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公民道德状况基础之上。公民道德状况的好坏,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水平,而且会对执政党的国家治理活动产生深刻影响。在当今中国,我们党十分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其理由之一是要通过推进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家庭美德建设和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同时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提供价值支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党坚持走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并驾齐驱的道路。国家治理不仅涉及国内事务,而且涉及国际事务。当国家治理活动延伸到国际领域的时候,它应该受到国际伦理的规约。国际伦理要求世界各国正确认识和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国家与国际社会的伦理关系,其实质是要求世界各国以合乎伦理的方式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民族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具有深厚的国际伦理意蕴,它反映了当代中华民族对国家、国际关系、世界格局、国际正义、人类文明等等进行伦理认知所达到的国际伦理境界。
吴金华[7](2019)在《李齐贤怀古咏史诗研究》文中提出李齐贤是活跃在高丽文坛的着名文学家,他的汉诗对高丽汉文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他的怀古咏史诗以多样的形式对中国的古人古事进行了议论歌咏,表现了人生感慨。本文以李齐贤的怀古咏史诗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怀古咏史诗的创作情况、思想感情和艺术表现。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对李齐贤怀古咏史诗的创作情况进行考辩。对李齐贤的怀古咏史诗进行概念界定和系年,探究李齐贤的交游活动对其怀古咏史诗创作的影响。第二章是对李齐贤怀古咏史诗的思想情感进行研究。李齐贤的怀古咏史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是丰富而深刻的,既有对历史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也有深沉的家国之情和身世之感等,文章通过对诗歌文本的详细解读,做出了深入分析。第三章是从艺术表现上对李齐贤的怀古咏史诗进行分析。通过炼字造句艺术、篇章艺术、意象的运用和艺术风格等四个方面来剖析李齐贤怀古咏史诗的艺术魅力。
吴名茜[8](2019)在《陆贽、权德舆骈文对《昭明文选》的接受与新变》文中研究说明《昭明文选》(下文简称《文选》)囊括先秦至齐梁七百多篇诗文作品,是我国现存早的诗文总集,它反映了中国文学史从上古时期到中古时期的发展变化,体现了文学思想观念的变迁和文学表达形式的丰富,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选》在唐代的流行程度很高,在很多文人作品中都可见《文选》影响的痕迹,对唐代的影响可谓贯穿始终。陆贽和权德舆的文章在中唐文坛比较具有代表性,二人的创作从不同方面反映出骈文在古文运动之前的改良情况:陆贽的骈文改变了以抒情为主的表达方式,不钻研于辞藻和句式的排列,而是铺陈事理、议事论政,以功利性表达为目的;权德舆的骈文则表现出了骈文散化的趋势,他的碑志文虽然沿用了传统的体式,但他为墓主立传时,叙议并行、骈散相间,注重文体自身的功用,突破了前人堆砌辞藻、谀美墓主的定式。而《文选》在陆贽、权德舆改良骈文的过程中,对二人创作产生的影响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陆贽、权德舆对《文选》的接受,首先是对《文选》文学观念的认同:《文选》表达了《文选》“丽而不浮,典而不野”(1)的儒家文质思想。其次是对前代骈文笔法的继承,《文选》中对文体做出细致分类,并筛选出能够代表该类文体的作家作品,这对后世文章的写作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陆贽的骈文中就可见傅亮、任昉公牍文的特点,而权德舆的碑志文也有返朴归真,学习蔡邕、王俭的痕迹。同时陆贽、权德舆亦有新创,有意识地避开前代文章辞藻繁复而阻塞文意的弊病,陆贽骈文不争文词之险易、精粗,权德舆碑志尚实而重于记事,使得骈文在二人笔下焕发出新的面貌。
乔国恒[9](2018)在《宋词与宋代文人生活习尚》文中指出作为文本的宋词,不仅仅是音乐的附属品,更是历史社会和文化风俗中所产生的独立文学体式。词的创作主体多为文人士子,其成长经历、生命体验是多样化、多层面的,其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娱乐生活、精神信仰等方面的体验最终构成了具有集体共性的习尚,它包含了这一群体所独具的情感取向、文化特质、审美趋向。他们所书写的词作中,就有数量众多的篇章,对当时的文人习尚进行了透射与再现,通过这一途径所展现出的文人精神世界、生命形态,有血有肉,生动鲜明,富含研究价值。据此,本文以“宋词与文人生活习尚”为研究对象,试图以文化学和文学相参照的复合视角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第一章主要论述政治文化视野下的文人生活习尚与宋词创作的关系。第一节论述科举与宋词的关系。科举新形势极大地激发了天下书生的参与热情,亦直接促成了词苑中人的书生化、进士化这一新的人才格局。一方面,宋词成为士子们抒发与举业相关之活动和情感的极佳载体:负笈游学的艰辛与坚持,及第前的情绪纾解,及第后的游赏玩乐,对状元的崇拜,重读书胜于致富贵的信念,新进士子的新政治观念、婚恋态度等,都在宋词中有着生动真切地描绘和反映。另一方面,及第士子又以其创作实践引领着词坛时尚的发展方向:科场文体改革影响下,经学在考试内容中占据了主导,儒家思想文化极大影响了书生词人的词心、词貌与词风,更多的诗文艺术手法如议论、说理、铺排等被移用于词,更宽阔的情感世界、生活习尚、政治伦理走进词人的视野,这些都促使脱化于俗文学的词体逐渐由妩媚流丽趋于趋于雅正庄重。第二节论述礼乐对宋词的影响。赵宋王朝欲借礼乐治天下,儒学遂呈复兴之势。在这样的政治文化生态中,儒家所尊崇的礼乐便成为赵宋王朝统治者推行集权政治的思想文化保障。严格意义上讲,见诸史册的大部分礼乐活动,皆为赵宋皇室的上层政治行为。但活动过程中,朝廷为主导、文人为主体的格局,使得文人士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帝王的威仪和复兴礼乐的决心,使得他们特别是高层次的词人对于王朝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带有政治目的的群体文化活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文化人格的养成,对词的内涵亦有着直接影响,如对明堂形制的探讨、对南郊大礼的记录、对观礼盛况的描写、观礼过程所激发的忠于君国的感情,诸如此类,相关词作皆有详备描写。与之相关的是朝廷对雅乐的重视。特别是宋徽宗时期,朝廷鼓励内外臣工习大晟新乐,制谱填词。受此感召,词曲形式出现新变——词调以婉转为宗、词风以精雅为美、歌唱和美协律;词作内容亦出现服务于社会现实和政治宣传的新取向。大晟乐直接影响了当时及宋代中后期词曲的风格样貌,加快了宋词格律规范化和内容雅正化的进程。第二章重点论述文人的游息习尚与宋词的关系。第一节论述文人游览习尚如游赏、题壁等与宋词的关系。宋代文人雅集游赏、拄杖游赏的活动十分风行,展现出了他们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正直的政治操守。当时题壁习俗亦蔚然兴起,其中题壁词文辞精雅超脱、内容丰赡、情义深厚,淋漓墨迹中饱含着文人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文人游息生活的细节和旨趣,成为了新的人文与民俗景观。第二节论述文人交游习尚与宋词的关系。相比较其他社会阶层,文人的群体自觉意识分外明晰,对交际对象的选择更为严谨。他们的交际舞台生动地展现了其精神风貌和处世智慧:投献干谒、谀颂祝寿、寻觅知音,以长于言情之词来传达真切的心志与情谊;谈笑戏谑、俳谐游戏,借戏谑之言以消磨岁月、长歌当哭、讥邪讽恶,多角度地折射出他们内心的块垒和时代的积弊;歧路惜别、祖席离歌,折柳相赠,无尽情意也融化入词,令读者于千载之下,依然感同身受。第三节论述文人居家习尚与宋词。文人雅士休憩的庭园居室是他们安顿身心、颐养情志的重要场域。对园林和宅邸的精心营构透露出他们幽静清雅的审美意趣;听雨、种竹、莳花等闲居雅习亦充满闲适的诗意;插花、屏风、悬画等居室布置更尽显宋人在艺术上的独特品位。静谧的书斋里,青灯黄卷,文人们孜孜不倦、伏案苦读的身影犹在目前。这些场景历经千年,尚栩栩如生,与宋词忠实而细腻的记录密不可分。第三章论述信仰习尚与宋词的关系。第一节论述佛禅习尚与宋词的关系。佛禅陌生新奇的言语特色,不合逻辑的表达习惯,“不二”无差别与一切皆空幻的思维惯式,放生、饮茶、食素、焚香等行修习好,以己心体悟、于日用常行而求之的探求“佛性”的惯用方式,对观音、维摩诘等佛禅人物的信仰风尚等都极大地感染了浸润在儒学中的士大夫,当他们以禅学领悟来激发词学灵感时,林林总总的佛禅习语便自然流溢于笔墨之间,以佛禅入词之风亦由此而兴,这样一种清新之风给本是佐酒娱欢的词体带来更大的生存、成长空间。第二节论述道教信仰习尚与宋词的关系。主要着眼于:特殊人物信仰,如吕洞宾等;道教融入自然和弃名远利的价值导向;炼内丹、重长生、养生的行修习好,以及以上习尚在宋词中的生动记录和体现。词体之长短纵横的本色与道教的超脱气韵相契合,彰显出信仰习俗对词体表现力的深度扩容。第四章主要论述娱乐生活习尚与宋词的关系。第一节论述宴饮习尚与宋词的关系。崇文国策下的宴饮风尚对宋词的成就之功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朝廷对宴饮娱乐的提倡、鼓励及经济支持成为词体发展的后盾;酒肆及酒文化的兴盛是士人们宴饮纵乐、浅斟低唱的催化剂,为词体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推动,无数吟风弄月、赠别遥寄的言情词作由此产生。而宋词的流行,也推动了宴饮习尚更趋兴盛,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极富探讨的意趣。在宴席酒筵间,词体成为宾主交流情感的首选媒介,歌妓奉命唱词、索词等现象极为普遍,而席前歌妓们的婉丽柔歌亦铸就了宋词繁丽柔媚的特色,席间的酒、茶、乐器、曲子词亦满足了与宴饮者身体和心灵的颐养需求。第二节论述赏剧习尚对宋词的影响。宋代京都和地方戏剧艺术都呈勃兴繁盛之态,词人们也积极投身于戏剧的观赏、创作与评议活动中。因而当他们回归到词的书写领域时,戏剧元素便自然渗透于字里行间:戏剧各具异彩的演员角色、生动的演出情景、经典的故事、诙谐的优语,都丰富了词的创作素材;新颖的戏剧体式如演、唱、念、做、打、口号、致语等,皆启发了词在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新变;戏剧嬉笑怒骂、寓讽于谐的精神开拓了词的精神境界。观剧风习拂过词坛,为其留下一片别具风貌的新境。第三节论述游园习尚与宋词的关系。游园活动向上可追溯到殷商时的帝王之游与东汉建安时期的西园雅集。至宋代,由于游园与宋代皇室崇文享乐的政治导向相合、与宋代文人追求闲适安逸的生命状态相符,并契合了他们养生保健之道,因此空前兴盛。无论是及第士子的游园还是士女日常游春,都被词体生动地记录下来,形成了词苑中春意盎然的一道风景线。第四节论述观潮习俗与宋词的关系。宋时观潮之风的盛行根源于政治、经济、娱乐活动的繁盛。宋词中的观潮书写是文人观潮习尚在词体中的具体表现,包括了月与潮的共生、弄潮人与潮的互动等精彩场景的描述,以及物、怪、仙、神故事等民俗学要素,从多角度描绘了文人眼中的钱塘潮和他们所欣赏到的民俗异象,具有别样的美感和气势,展现了一种新的词风。其中,又以对钱塘江潮的描写最具规模。两宋时期,钱塘成为国家水运贸易枢纽以及赏玩娱乐之都,钱塘江弄潮活动也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体育活动,更是一种极富地域、民族特色与深厚历史渊源的文化现象,这一活动与吴越之人健举的体魄与锐兵任死的心性、坚久深牢的信仰崇拜和勇于征服挑战的历史传统精神都有着重要的关联。因此,弄潮活动被纳入词体,无疑为词体带来了更为生新健举的特质。
孙双[10](2018)在《清初通俗小说遗民心态书写研究》文中认为遗民是中国历史上因朝代更替而产生的一类特殊人群,其中明遗民又因其思想体系之完整、人员总数之庞大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学界对于明遗民文学的研究也渐趋深入,但对涉及清初遗民心态小说的研究则相对分散、片面。本文对清初所涉遗民心态通俗小说进行整理归纳,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来探讨其中遗民心态的书写和表达,希望通过系统探讨能够让我们对清初涉遗小说有一个更加完整、深入的认识。本文绪论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学界的现有观点,结合本文的论述对象,对课题中出现的“清初”、“遗民”等重要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归纳梳理出清初所涉遗民心态通俗小说十二部;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清初所涉遗民心态通俗小说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归纳。目前学界对所涉遗民心态小说的研究呈现出分散性、片面性。大多数研究只是围绕《水浒后传》、《续金瓶梅》、《豆棚闲话》这几部作品展开,而且在探讨其中遗民心态的表达时,也只是选取其中比较浅显的笔法,缺乏整体而深入的探讨研究。论文正文共有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遗民文人在清初小说中对于明亡原因的反思。晚明时期虽然社会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发展,但是统治中枢已经出现很大的问题,一方面君主昏庸无能,一味追求淫奢生活,不理朝政,另一方面朝中大臣不思如何辅政,却在国家存亡之际仍热衷于门户派系之争,只想如何排除朝中异己。这样的情势下气势汹涌的农民起义一朝便推翻了有明将近三百年的统治。另外,在清初小说中,遗民文人还把明朝灭亡原因归之于天命,这是遗民拼尽全力却依然无法扭转亡国局面之后痛心无奈情绪的反映。第二章主要论述明遗民的故国情怀在清初小说中的表达。易代之际,正朔、发式、衣冠这些文化符号都被遗民赋予了浓厚的政治意味。他们固执地采用明朝旧历纪年,以死相争地保留汉族发式衣冠,这些坚持既可以说是遗民对于故国的忠贞倦怀,亦可谓是汉族士人对于华夏文化的保留发展。即使在明亡之后,遗民们仍坚持抗争,他们热情地歌颂英勇之士,他们真诚地赞扬忠贞女性,不仅是为了呼唤英雄还是为了约束自己。第三章主要讨论明遗民在新朝定鼎之后与满清政府的抗争。随着清朝政权的稳定,遗民的各种武装斗争也逐渐消歇,他们虽放下兵戈,却并不意味着归顺投降,而是转变了一种斗争方式和策略。他们或者归隐山林,土室牛车,不履清土,以此拒绝新朝招徕,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或者着书写作,在文字中呼唤抗清英雄,揭露清兵暴行,表达对异族风俗的轻鄙。第四章主要论析明遗民的道德困境。首先通过解读《豆棚闲话》中《首阳山叔齐变节》一则故事来点明明清之际遗民在守节变节两者之间的艰难选择,进而探讨遗民动摇的原因。遗民守节过程中,一方面要承受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新朝的招徕和威胁。此外,身为传统士人,他们天然带有出仕辅政的愿望,所有这些都在动摇着遗民坚守道德理想的决心。其次以《金云翘传》中“身辱心贞”的表达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贰臣的自我救赎。入仕新朝的士人虽然得到了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但是他们却不能逃脱内心道德的审判。为了缓解自身处境的尴尬,他们常常利用“行孝养亲”、“妻孥牵绊”等理由来表明自己变节的无奈,此外,在朝的贰臣也常常通过默默帮助在困的反清人士来获得自我救赎。
二、个人荣辱系于国之盛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个人荣辱系于国之盛衰(论文提纲范文)
(1)巧嵌精雕 鉴古观今——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藏清代架子床工艺及历史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物概述 |
二、镶嵌工艺 |
三、文物来历 |
四、征集过程 |
五、文物价值 |
(2)融入思政元素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
三、开设“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重要性 |
四、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的体现 |
(一)爱国主义,民族情怀 |
(二)学术志向,专业伦理 |
(三)品德修养,人格养成 |
(四)顺应发展,关注前沿 |
五、结语 |
(4)《汉纪》叙事特点与撰述旨趣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 《汉纪》叙事结构之“新”及其渊源 |
二 从“志在献替”到“立典有五志” |
三 释“省约易习,有便于用” |
(5)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
一、虞氏易例概述 |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
一、生平与易着 |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
二、六艺与易教 |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
余论 |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国家治理的伦理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国家治理与人类伦理价值诉求的关联性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
一、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观批判 |
二、国家内部的伦理关系 |
三、国家向个人提出道德要求的权力 |
第二节 人类进入国家状态的善目的 |
一、人类创建国家的最初愿望 |
二、国家发展与国民的获得感 |
三、人类对理想国家的不懈追求 |
第三节 国家之善与善治之善 |
一、国家治理的核心伦理问题 |
二、善治对国家之善的增进作用 |
三、恶治对国家之善的破坏作用 |
第二章 国家治理的目的善与工具善 |
第一节 国家治理的目的善 |
一、分配正义:作为国家治理的目的善 |
二、分配正义与公民权利的相通性 |
三、分配正义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
第二节 国家治理的工具善 |
一、国家治理对工具善的依赖性 |
二、德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工具善 |
三、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另一种工具善 |
第三节 国家治理的目的善与工具善的关系 |
一、国家治理目的善与工具善的相互依赖关系 |
二、国家治理目的善与工具善的相互制约关系 |
三、国家治理的目的善与工具善的相互促进关系 |
第三章 执政党党德对国家治理的价值引领作用 |
第一节 执政党党德的价值特性 |
一、执政党党德的先进性 |
二、执政党党德的民族性 |
三、执政党党德的人民性 |
第二节 执政党党德的制度伦理之维 |
一、执政党制度与执政党党德 |
二、执政党制度的人民性 |
三、执政党制度:国家治理的价值保障 |
第三节 执政党党德的党员美德之维 |
一、执政党党员美德与党德 |
二、执政党党员的核心美德 |
三、执政党党员美德:国家治理的价值榜样 |
第四章 公民道德建设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
第一节 社会公德培育与国家治理 |
一、社会公德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
二、社会公德与国家文明 |
三、社会公德建设与国家发展 |
第二节 职业道德培养与国家治理 |
一、职业道德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
二、职业道德的核心:工匠精神 |
三、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家庭美德建设与在国家治理 |
一、家庭伦理与家庭美德 |
二、爱:作为家庭美德的核心 |
三、家庭美德建设与国家治理的一致性 |
第四节 个人品德塑造与国家治理 |
一、个人品德在公民道德中的重要性 |
二、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 |
三、个人品德建设与国家道德建设 |
第五章 国家治理向国际领域延伸的伦理规约 |
第一节 国家治理问题与国际伦理问题 |
一、国际社会:超越国家的伦理实体 |
二、国家治理与国际治理的价值边界 |
三、国际伦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主权与国家的国际道德责任 |
一、国际伦理的内涵与要义 |
二、主权国家的国际伦理建设责任 |
三、主权国家参与国际伦理建设的路径 |
第三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伦理意蕴 |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提出的伦理动因 |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内涵与内容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国际伦理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李齐贤怀古咏史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李齐贤汉诗研究现状 |
二、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李齐贤怀古咏史诗创作考辨 |
第一节 怀古咏史诗概念界定及创作系年 |
一、李齐贤怀古咏史诗概念界定 |
二、李齐贤怀古咏史诗系年 |
第二节 李齐贤交游情况与怀古咏史诗的创作 |
一、李齐贤在高丽朝行迹与怀古咏史诗的创作 |
二、李齐贤在元交游对怀古咏史诗创作的影响 |
第二章 李齐贤怀古咏史诗的思想情感 |
第一节 陪臣心态与家国之思 |
一、陪臣心态 |
二、家国之思 |
第二节 报国之情与功成身退 |
一、儒家思想观念对李齐贤的影响 |
二、赞忠勇之士,表报国之情 |
三、赞归隐贤士,抒归隐之情 |
第三节 关注现实与借古鉴今 |
一、关注现实,刺奸嫉恶 |
二、理性思考,以史为鉴 |
三、吊古伤今,物是人非 |
第三章 李齐贤怀古咏史诗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炼字造句艺术 |
一、虚字的成功运用 |
二、数目字的运用 |
三、句式工整,句法灵活 |
第二节 篇章艺术 |
一、诗题与诗序 |
二、起句和结句艺术 |
三、组诗的创作 |
第三节 意象的运用 |
一、李齐贤怀古咏史诗意象的分类 |
二、特定意象的情感指向 |
三、意象运用的特点 |
第四节 艺术风格 |
一、雄浑豪迈 |
二、沉郁顿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
附录:李齐贤怀古咏史诗七十首 |
致谢 |
(8)陆贽、权德舆骈文对《昭明文选》的接受与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文选》在唐代接受情况概述 |
二、国内外关于《文选》对唐代骈文影响的研究综述 |
三、本题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唐以前骈文对《文选》的接受 |
第一节 初、盛唐骈文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初、盛唐对《文选》选文思想的认同 |
第三节 中唐以前骈文创作对《文选》的接受 |
(一)句式对偶 |
(二)行文用典 |
第二章 《文选》对陆贽、权德舆骈文的影响 |
第一节 继承文质思想 |
(一)《文选》体现的文质思想 |
(二)陆贽以文为“经国大业” |
(三)权德舆“理、气、简、通”四全 |
第二节 对《文选》骈文的沿袭 |
(一)陆贽承“傅任”之笔 |
(二)权德舆平衡墓志“文质” |
第三章 陆贽、权德舆骈文对《文选》的新变 |
第一节 陆贽力求辞达而轻丽辞 |
第二节 权德舆碑志尚实而重于记事 |
第三节 顺应中唐改革之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宋词与宋代文人生活习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政治文化视野下的宋词与文人生活习尚 |
第一节 科举与宋词 |
一、科举新变所催发的习尚与宋词 |
二、科场文体改革影响下的词之雅正新风 |
第二节 礼乐与宋词 |
一、礼与宋词—以明堂和南郊大礼为主 |
二、乐与宋词—以大晟乐为主 |
第二章 文人游息习尚与宋词 |
第一节 游览习尚与宋词 |
一、游赏习尚与宋词 |
二、题壁习尚与宋词 |
第二节 交游习尚与宋词 |
一、投献习尚与宋词 |
二、戏谑习尚与宋词 |
三、送别习尚与宋词 |
第三节 居家习尚与宋词 |
一、园居习尚与宋词 |
二、屋居习尚与宋词 |
第三章 文人信仰习尚与宋词 |
第一节 佛禅信仰习尚与宋词 |
一、佛禅言语特色、表达习惯与宋词 |
二、佛禅思维惯式与宋词 |
三、禅宗探求佛性的惯用方式与宋词 |
四、佛教行修习好与宋词 |
五、佛禅人物崇拜风尚与宋词 |
第二节 道教信仰习尚与宋词 |
一、道教思维惯式与宋词 |
二、道教行修习好与宋词 |
三、道教人物信仰风尚与宋词 |
第四章 文人娱乐习尚与宋词 |
第一节 宴饮习尚与宋词 |
一、宋人宴饮生活中词体发展的条件 |
二、宋代宴饮与词之共生互动关系 |
第二节 赏剧习尚与宋词 |
一、援戏剧之内容入词 |
二、借戏剧之体制因素构词 |
三、习戏剧之精神填词 |
第三节 游园习尚与宋词 |
一、游园习尚之历史社会生态 |
二、宋词中的文人游园百态 |
三、文人游园词之生态审美意境 |
第四节 观潮习尚与宋词 |
一、观潮之生态条件 |
二、宋词中的观潮之写 |
三、弄潮习俗的生态文化成因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件 |
(10)清初通俗小说遗民心态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清初”概念界定 |
二、“遗民”概念界定 |
三、清初所涉遗民心态通俗小说的梳理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对明朝灭亡原因的反思 |
第一节 明末的激烈党争 |
第二节 明末朝堂君昏臣懦 |
第三节 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 |
第四节 明朝亡于天命 |
第二章 遗民文人的故国之思 |
第一节 对故国的深切眷恋 |
一、从发式到服饰 |
二、正朔:遗民心态的曲折表达 |
三、今昔对比中的感伤情怀 |
第二节 时代裂缝下的恢复之志 |
一、希图保有一隅之地 |
二、赞扬忠烈 |
第三章 遗民文人与清廷的对抗 |
第一节 呼唤抗清英雄 |
第二节 归隐:一种特殊的抗争方式 |
第三节 “笔杆子”下的抗争 |
一、揭露清军的残暴 |
二、鄙视讽刺满清异族 |
第四章 明遗民的失节与守节 |
第一节 名利诱惑下的两难选择 |
第二节 变节遗民的自我救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个人荣辱系于国之盛衰(论文参考文献)
- [1]巧嵌精雕 鉴古观今——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藏清代架子床工艺及历史探析[J]. 刘文杰. 东方收藏, 2021(21)
- [2]融入思政元素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建设[J]. 张婷婷,李敏,吕兴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21(15)
- [3]白居易花卉诗歌研究[D]. 李江才.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汉纪》叙事特点与撰述旨趣的再认识[J]. 朱露川.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20(02)
- [5]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6]国家治理的伦理维度[D]. 周四丁.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7]李齐贤怀古咏史诗研究[D]. 吴金华. 青岛大学, 2019(02)
- [8]陆贽、权德舆骈文对《昭明文选》的接受与新变[D]. 吴名茜.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9]宋词与宋代文人生活习尚[D]. 乔国恒. 山东大学, 2018(02)
- [10]清初通俗小说遗民心态书写研究[D]. 孙双.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