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黄丸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西黄丸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一、犀黄丸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莹[1](2021)在《西黄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系统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死亡率居第一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发展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一直是NSCLC临床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NSCLC的中医研究也在不断发展,西黄丸作为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经典抗癌中药名方,对NSCLC的治疗也发挥了作用。既往的基础研究发现西黄丸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逆转上皮间质转化、调节免疫微环境等多种作用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但研究多围绕乳腺癌、胃癌,对于治疗肺癌的机制,仅涉及有效率、体内实验抑瘤率等,较为局限,因此,西黄丸治疗NSCLC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空间,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目的:本研究结合系统综述、网络药理学、体外实验、体内实验、转录组学等多种方法,研究西黄丸治疗NSCLC的相关机制,为西黄丸在临床治疗NSCLC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首先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评价西黄丸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治疗NSCLC的效果,评价指标包括:近期客观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2.通过网络药理学,对西黄丸抗NSCLC的活性成分和主要作用靶点进行预测。首先通过中药数据库BATMAN-TCM检索西黄丸中所有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然后通过疾病数据库DisGeNET、GeneCards、OMIM检索NSCLC相关基因,将西黄丸的作用靶点和NSCLC疾病靶点两个数据集进行映射,筛选重复靶点,构建“西黄丸-NSCLC-靶点”数据集。将数据集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将获得的网络导入Cytoscape3.8.0软件中进行拓扑参数分析,获得“西黄丸-NSCLC-靶点”的核心作用靶点。然后使用Metascape工具对核心靶点进行生物功能注释,分析西黄丸抗NSCLC的主要信号通路和生物过程等。3.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进行西黄丸抗NSCLC的药效学验证。在细胞实验中,通过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西黄丸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株LL/2增殖、凋亡、细胞周期、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在动物实验中,以C57/BL6小鼠Lewis肺癌皮下瘤为模型,将小鼠分为对照组、西黄丸低剂量组(0.617g/kg,每日灌胃两次)、西黄丸中剂量组(1.233g/kg,每日灌胃两次)、西黄丸高剂量组(2.466g/kg,每日灌胃两次)、顺铂组(3 mg/kg,每周腹腔注射一次),并另设无瘤的空白组。药物干预15天,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皮下移植瘤体积及重量、体重及内脏系数,并通过HE染色观察肿瘤和肝脏的组织病理变化和皮下瘤的肺转移,通过Ki-67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对肿瘤增殖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数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 CD3+、CD3+CD4+、CD3+CD8+和 CD3+CD4+/CD3+CD8+免疫分型。4.通过转录组学方法,对西黄丸高剂量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组织进行RNA测序,进行mRNA差异分析和基因功能注释,分析西黄丸抗小鼠Lewis肺癌的主要信号通路和生物过程等。5.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对网络药理学和转录组学筛选出的目标分子变化进行检测,包括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家族、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维甲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等。研究结果:1.Meta分析结果显示,西黄丸辅助治疗NSCLC能够提高近期客观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改善肝肾功能异常、改善消化道症状和血液系统抑制方面,西黄丸辅助治疗并未有明显获益。2.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西黄丸共检索到74个靶点可预测的活性成分,“西黄丸-NSCLC-靶点”的核心作用靶点共230个,包括HSP90AA1、HSP90AB1、HSPA1A、ESR1、ESR2、RXRA、RXRB、RXRG、PPARG、PPARA 等。西黄丸抗 NSCLC 的相关KEGG通路有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foxo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抵抗、HIF-1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黏着斑和非小细胞肺癌等。GO富集分析显示,西黄丸抗NSCLC涉及的主要生物过程有细胞对有机环状化合物的反应、细胞对激素刺激的反应、细胞对脂质的反应、凋亡信号通路、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细胞迁移的正调控、细胞死亡的正调控、细胞运动的正调控等。3.药效学实验显示,西黄丸含药血清在体外对Lewis肺癌细胞株LL/2并无显着的增殖抑制作用,西黄丸浸提液对LL/2有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作用24 h时,西黄丸浸提液对LL/2细胞的IC50为1.830 mg/mL。流式结果显示,作用24 h时,西黄丸浸提液对LL/2细胞有明显的促凋亡作用,能够促进LL/2细胞株向G2/M期转化。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作用24h时,西黄丸浸提液能够降低LL/2细胞株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且这种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在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西黄丸对皮下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中西黄丸高剂量组能够抑制小鼠皮下瘤的生长,其剂量为临床等效剂量的2倍。肿瘤的病理结果显示,西黄丸高剂量组和顺铂组有大片的细胞坏死区。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西黄丸和顺铂均能降低Ki-67阳性肿瘤细胞的个数,西黄丸的这种作用与浓度关系不大。肝脏的病理结果显示,各组的肝组织均为正常的肝实质,无明显异常。脾细胞流式分型结果显示,各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CD3+、CD3+CD4+、CD3+CD8+和CD3+CD4+/CD3+CD8+未见显着统计学差异。4.对西黄丸高剂量组和对照组的皮下瘤进行转录组学测序,结果筛选出406个差异基因,其中130个基因表达上调,276个基因表达下调,差异基因包括:Hspb7、Hspb1、Hspb6等。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显着性改变明显的信号通路有: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胰岛素分泌、环鸟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cGMP-PKG)信号通路、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分解调节、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催产素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信号通路等。5.PCR和WB结果显示,西黄丸能够降低小鼠Lewis肺癌肿瘤组织中Hspb6、Hspb7、Hspb1、Hspb2、Hspa1a、Hspa8、Hsph1 和的 mRNA 表达水平,且能够降低 HSPB7、HSP27、HSP70、HSPH1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HSC70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而不影响HSP20、HSP90的蛋白质水平。西黄丸能够降低小鼠Lewis肺癌肿瘤组织中Esr1、Rxra、Krt19、Ppara、Ppard和Pparg的mRNA表达水平,并降低ER、RXRα蛋白的表达,升高PPARδ和PPARγ的蛋白表达,对KRT19和PPARα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研究结论:1.西黄丸辅助治疗NSCLC能够提高近期客观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网络药理学实验和转录组学实验显示,西黄丸通过多靶点、多通路作用于NSCLC,核心作用靶点包括HSP家族、ER等。3.西黄丸在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中,均表现出抗小鼠Lewis肺癌的作用,在体内实验中无明显毒性,其有效剂量为临床等效剂量的2倍。其抗小鼠Lewis肺癌的机制可能与降低HSP27、HSP70、HSPH1、ER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PPARγ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相关。

邵萌,周太成,殷志新,邬刚,王启瑞[2](2017)在《西黄丸的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西黄丸为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经典抗癌中药名方,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生长及侵袭、抗新生血管生成和逆转免疫抑制微环境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对西黄丸在治疗结直肠癌、乳腺癌和肝癌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西黄丸抗肿瘤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提供参考。

徐秋萍,胡文静,刘宝瑞[3](2016)在《西黄丸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文中提出西黄丸为抗肿瘤治疗的经典中药方剂。近十年,该药的抗肿瘤机制及临床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西黄丸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并且对此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便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曾映荷[4](2015)在《扶正抗癌方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扶正抗癌方对原发性肝癌中晚期(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开拓一种疗效可靠、经济安全、适宜推广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经验方法。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易发生浸润和转移,是我国高发的一种癌症,死亡率高,预后差。扶正抗癌方是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科沈忠源教授的经验方,通过24例患者的临证观察证实,该方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的48例患者均来源于湖北省中医院肝病中心门诊及病房,符合肝癌的诊断标准和中医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痰凝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予清谈饮食,治疗组予扶正抗癌方,每日一剂,每次200ml,分早晚两次服,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给予复方斑蝥胶囊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连续观察3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每3个月行CT检查,检测血清AFP水平,并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症状积分,功能状态(Karnofsky评分),并随访,统计生存期,应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资料的统计,结合临床实际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和稳定率分别为75.0%、45.8%和83.3%、54.2%,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8和0.013,均小于0.05)。2.治疗后两组肝功能、生化指标有效率比较:ALT、AST治疗后有效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1);治疗后GGT有效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前后癌块稳定率比较:治疗组瘤体稳定率(PR%+CR%+NC%)为58.3%,对照组瘤体稳定率(PR%+CR%+NC%)为50.0%,两组治疗后瘤体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O.465)。4.两组治疗前后AFP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FP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两组治疗后卡氏变化比较:1在卡氏评分变化(CR+PR)比较上,3月、6月、1 2月P值均小于0.0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在18月、2年及2年后P值均大于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2卡氏评分(CR+PR+NC)比较,初次治疗后的3月、6月、12月、18月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2年及2年后,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6.平均生存时间和生存率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3.67月和10.17月,治疗组长于对照组,且P=0.013<0.05。在12月、18月、2年、2年后各时点的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治疗组在实验结束时(2015年6月)还有3例存活,对照组在终点时有1例存活。7.安全性检测: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治疗组食欲下降及恶心,呕吐分别为3例(12.5%),1例(8.33%)。对照组食欲下降及恶心呕吐分别为2例(8.33%),1例(8.33%)。两组病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血液分析,尿常规,心电图的异常变化。结论: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扶正抗癌方全程治疗原发性肝癌,从患者症状积分、肝功能生化指标、AFP、卡氏评分、生存期等方面比较,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着更好的效果,且其安全性能好,无毒副作用。

金伟伟[5](2015)在《牛黄参含药血清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牛黄参含药血清(NHS)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其在肝癌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持。【方法】结合细胞与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对比空白血清、阳性药CTX、不同浓度组NHS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调控基因Cyclin D1、FAS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主要实验过程如下:1.制备空白对照、CTX及NHS含药鼠血清,并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2.用CCK-8法检查CTX及0%、5%、10%和20%NHS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3.HepG2细胞给药48 h后,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4.HepG2细胞给药48 h后,凝胶电泳检测DNA ladder。5.实时定量PCR检测NHS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 mRNA表达的影响。6.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NHS含药血清对HepG2细FAS抗原表达的影响。7.流式细胞术检测NHS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1.成功制备NHS含药血清,随着NHS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的生长明显受抑,20%NHS组其细胞抑制率和CTX组相当,差别无统计学差异;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受抑程度明显加重。2.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DAPI染色的两组细胞可以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NHS孵育48小时后,HepG2细胞核染色质明显固缩和碎裂,产生凋亡小体。3.DNA Ladder检测提示HepG2细胞加入CTX和不同浓度的NHS后,与空白组相比均有连续的寡克隆带或多聚体的形成,浓度5%、10%和20%的NHS含药血清均具有和CTX基本一致的寡克隆带形成,表明其具有明显的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4.随着NHS浓度的逐步增加(5%NHS组、10%NHS组和20%NHS组),Cyclin D1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而且20%NHS组的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除CTX组的细胞内棕黄色颗粒明显增多外,从5%到20%的NHS含药血清组,阳性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提示Fas的表达逐渐增强。与空白对照HepG2的Fas阳性细胞数(1.75±0.34)%相比,不同浓度的NHS含药血清(5%,10%,20%)孵育48小时后的Fas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54±0.98)%,(13.84±0.72)%和(27.03±2.01)%,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Fas蛋白表达升高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且20%NHS含药血清组与CTX组相比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6.NHS作用于HepG2细胞后48 h,,荧光强度随着NHS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提示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结论】NHS含药血清具有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升高FAS表达水平及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相关。

白山岭[6](2014)在《牛黄参对HepG2的P53、Bcl-2基因调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肝癌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失衡密切相关,以P53、Bax、Bcl-2与肝癌细胞凋亡明确相关的基因为切入点,进行相关研究,观察牛黄参(NHS)含药血清体外诱导人肝癌细株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牛黄参胶囊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以及为临床治疗原发型肝癌开辟一条新思路。方法:采用药物血清学和细胞药理学方法,对比观察(阴性无药物血清对照、阳性药CTX对照)NHS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调控基因Bax,Bc1-2及抑癌基因P53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如下:1.含药血清的制备: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CTX含药血清组(8只)和牛黄参含药血清组(24只)。以成人临床一日常用量为含药血清组的有效剂量,按人和大鼠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换算出大鼠的一日用药剂量,并设为含药血清组终剂量。空白对照组:灌服等效生理盐水每天两次,每次5mL。含药血清组:CTX水溶液(25.2mg/kg)每天灌胃两次,每次5mL;牛黄参煎液(1.07g/kg)每天灌胃两次,每次5mL;重复给药连续七天,末次给药45分钟后采取心脏穿刺采血法取血,将采集的血液在室温中静置4h,3000rpm,离心15min,收集血清,将收集的血清在56℃水浴30min进行灭活,而后在超净台内用0.22p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将血清移至干净试管中,置-20℃保存备用,需要时用培养液配制成所需浓度的含药血清。2.以CCK-8法检查五个药物血清浓度对IIepC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从中找出NHS的最佳有效药物血清浓度。3.HepG2细胞NHS含药血清给药48h后,AO/EB和DAPI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4.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NHS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百分率影响。5.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HS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的P53、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6.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HS含药血清三个有效药物浓度对HepG2细胞Bcl-2, Bax及细胞核增殖性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7.Real time RT-PCR检测含药血清处理前、后的HepG2细胞中Bcl-2和Bax 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1. CTX组及牛黄参各浓度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且随着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HepG2细胞的增殖数目和速度下降,牛黄参各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含药血清组部分的细胞核呈现折缝样、波纹状,核染色质着桔红色,部分染色质出现浓缩状态;CTX含药血清组、20%NHS含药血清组可见大量不同程度的坏死和凋亡细胞,其细胞体积变小,核膜消失,胞质内空泡增多,细胞器较少,细胞核染色质固缩,形态不规则,可见核碎裂,产生凋亡小体,且培养时间越长,改变越显着。3.流式细胞仪分析HepG2细胞呈现出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且细胞凋亡数量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HepG2细胞在CTX含药血清、5%NHS含药血清、10%NHS含药血清和20%NHS含药血清给药48h后,凋亡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30.13%、11.05%、19.76%和28.32%。细胞周期分析说明NHS含药血清组使该细胞生长阻止于G0/G1期。4.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牛黄参含药血清作用HepG2细胞后,Bcl-2蛋白的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P53蛋白的表达量显着上升(P<0.05),且两两组间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着NHS含药血清给药浓度的增加,PCNALI逐渐降低,表明NHS含药血清可抑制HepG2肿瘤细胞的增殖,且随着NHS含药血清浓度增加,能够明显降低HepG2细胞内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Bax蛋白表达呈中强性表达,20%NHS、CTX组和10%NHS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89%,58.33%,44.7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6.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的CT值,分析各细胞凋亡相关因子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示,随着NHS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Bax 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而Bcl-2mRNA的表达水平却降低。结论:1. NHS含药血清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2. NHS含药血清具有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3. NHS含药血清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上调促凋亡基因Bax和P53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有关。

魏寅翼[7](2013)在《酶育牛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酶育牛黄(calculus bovis cultivated by glucuronidase, CBCG)在体内对肉瘤S180的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的增效减毒作用并初步探讨CBCG抗肿瘤分子机制。方法肉瘤S180荷瘤小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给予牛黄溶媒,灌胃给药)、CBCG高、中、低剂量组(2g/kg、1g/kg、0.5g/kg,灌胃给药)、天然牛黄(calculus bovis, NCB)组(1g/kg,灌胃给药)、CTX组(0.02g/kg,腹腔注射)、联合用药组(CTX0.02g/kg+CBCG1g/kg,腹腔注射、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0天,每天以游标卡尺量取肿瘤长、短径,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第11天心脏取血,全血计数仪测定血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剩余血液离心,留取上层血浆,ELISA法检测血浆IL-2、TNF-α含量。取血后处死小鼠剥取肿瘤组织,称重并计算抑瘤率;留取部分肿瘤组织,常规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提取肿瘤组织总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TEN、AKT、BAX、BCL-2和P53的表达。留取胸腺和脾脏,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以荷瘤小鼠脾细胞为效应细胞,肉瘤S180腹水瘤细胞为靶细胞,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CTL杀伤活性。结果1. CBCG的抗肿瘤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肿瘤生长缓慢,以CTX和联合用药组最为明显,CBCG各组呈现出剂量依赖,NCB组与CBCG高剂量组疗效接近。除CBCG低剂量组无明显抑制作用,其余用药组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P<0.001)。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细胞核固缩,胞浆增多,出现核分裂、空洞现象。CBCG高剂量组、CTX组和联合用药组出现大片坏死区域,NCB组细胞坏死、凋亡程度介于CBCG高、中剂量组之间。2. CBCG的免疫调节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各牛黄组脾、胸腺指数有所增加,其中CCBG高剂量组、天然牛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组IL-2含量升高,TNF-α含量降低。CBCG高剂量组和天然牛黄组IL-2含量明显增加(P<0.01,P<0.05),CBCG低剂量组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各组之间CTL杀伤活性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CBCG抗肿瘤分子机制: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肿瘤组织PTEN、BAX、P53含量增加;P-AKT(Thr308)、P-AKT(Ser473)、BCL-2含量降低;CBCG高剂量组、NCB组、CTX组和联合用药组BCL-2/BAX比值显着降低(P<0.001)。联合用药与阳性对照比较BCL-2/BAX比值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CBCG对CTX的减毒作用:各组与CTX组比较,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高(P<0.001)。联合用药后,CBCG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CTX造成的血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并能改善其造成的免疫器官抑制,提高脾和胸腺指数(P<0.05)。结论CBCG具有抗肿瘤和一定免疫调节作用,并能减轻CTX的毒性。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孙晓霞,孟静岩,王威,应森林,贾彦焘[8](2013)在《西黄丸治疗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现状》文中指出西黄丸(又名犀黄丸)是清代名医王洪绪的家传秘方,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卷四》,《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部也有收载,是一个临床疗效确切的传统名方。由麝香、牛黄、炙乳香、炙没药组成,辅料为黄米饭。其主要功效为消坚化结、解毒散痈、消肿止痛,为治疗"乳岩"、"瘰疬"、"痰核""、肺痈"之名方。现代主要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其现代剂型(如胶囊、浸提液等)和其化裁方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现对近10年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如下。

朱晓静,李峰,欧阳兵[9](2012)在《西黄丸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西黄丸抗肿瘤作用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结果,探讨了西黄丸在剂型改革方面的发展和不足。参考文献28篇。

刘寨东[10](2011)在《雄黄纳米化后诱导人肺癌细胞株凋亡及抗血管生成的体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攻毒复方“六神丸”中主要药物“雄黄”的纳米颗粒协同顺铂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和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并探讨攻毒治法治疗肺癌的研究现状。方法: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将攻毒复方“六神丸”中的主要药物“雄黄”纳米化,以不同浓度的纳米雄黄(25ug/m1,50ug/ml,100ug/m1)与顺铂(2ug/m1)单用或联用,显微镜下观察A549细胞生长状态及形态学改变;AnnexinV/P工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Caspase-3的表达;RT-PCR法检测Survivin、c-Myc的mRNA转录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integrinβ1和E-cd;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测定β-catenin;流式细胞仪检测b-FGF、MMP-9的表达。并查阅文献,总结挖掘攻毒治法治疗肺癌的历史沿革、理论以及临床研究成果。结果:不同浓度纳米雄黄可破坏人肺癌A549细胞的正常形态,诱导其凋亡;对A549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与顺铂有协同作用,并可能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可抑制Bc1-2蛋白的表达,对Caspase-3有活化作用,抑制Survivin的表达;对integrin β1、E-cd、β-catenin、c-myc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同时可以抑制b-FGF、MMP-9的表达,高浓度优于低浓度,与DDP联用效果最佳。结论: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证实纳米雄黄可能通过抑制A549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通过多靶点作用发挥抗肿瘤转移、抗血管生成等疗效,为基于攻毒治法治疗肺癌提供了基础理论及实验室依据;大量的理论以及临床实践证明攻毒治法治疗肺癌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犀黄丸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犀黄丸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西黄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系统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非小细胞肺癌的西医研究进展
    综述二 西黄丸抗肿瘤的实验研究进展
    综述三 热休克蛋白与肿瘤的关系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西黄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西黄丸抗非小细胞肺癌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西黄丸抗小鼠Lewis肺癌的药效学研究
    实验一 西黄丸含药血清和浸提液对LL/2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西黄丸浸提液对LL/2细胞株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西黄丸浸提液对LL/2细胞株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西黄丸抑制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西黄丸对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的转录组学的影响
    实验五 西黄丸对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转录组学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六 西黄丸对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热休克蛋白家族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七 西黄丸对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的ER/RXRα/PPAR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西黄丸的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黄丸抗肿瘤的中医理论基础
2 西黄丸组方药材的抗肿瘤药理学作用
3 西黄丸的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
    3.1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3.2 抑制肿瘤干细胞增殖
    3.3 阻止肿瘤侵袭转移
    3.4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3.5 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
4 西黄丸与临床抗肿瘤治疗
    4.1 结直肠癌
    4.2 乳腺癌
    4.3 肝癌
    4.4 其他肿瘤
5 结语

(4)扶正抗癌方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1.4 疗效评价标准
    2 治疗方案
        2.1 对照组
        2.2 治疗组
    3 观察指标
        3.1 疗效观察
        3.2 不良反应观察
        3.3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临床症状改善比较(见表 4)
        4.2 肝功能生化指标有效率比较(见表 5)
        4.3 癌块变化比较(见表 6)
        4.4 AFP变化比较(见表 7)
        4.5 卡氏评分变化结果
        4.6 生存期比较
        4.7 毒副作用比较
讨论与体会
    1 现代医学对肝癌的研究
        1.1 对病因的认识
        1.2 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1.3 肝癌的临床分型
        1.4 肝癌目前常用治疗手段及其局限性
    2 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2.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对辨证分型的认识
        2.3 对肝癌治法的认识
    3 扶正抗癌方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分析
        3.1 扶正抗癌方立方思想及方药组成
        3.2 方义分析
        3.3 扶正抗癌方相关中药的药理分析
    4 总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典型病例
    附录 2: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牛黄参含药血清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传统医学对肝癌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对肝癌治疗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2.1 发病机制
        2.2 细胞凋亡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NHS含药血清制备及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荧光显微镜检测HepG2细胞凋亡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凝胶电泳检测DNA Ladder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五 对HepG2细胞FAS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六 对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t)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探讨
    2 模型建立及指标的确立
    3 组方中药及其现代药理学分析
    参考文献
结语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图 1:药物干预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附图 2:DNAladder检测各组细胞凋亡
    附图 3:NHS对FAS表达影响的免疫组化图片
致谢

(6)牛黄参对HepG2的P53、Bcl-2基因调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1.1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治疗的认识
    2.西医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2.1 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
        2.2 细胞凋亡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NHS 含药血清对 HepG2 细胞的抑制率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NHS 含药血清对 HepG2 细胞的形态学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NHS 含药血清对 HepG2 细胞周期和凋亡百分率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NHS 含药血清对 HepG2 细胞的 P53、Bcl-2 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五 NHS 含药血清对 HepG2 细胞核增殖性抗原表达的影响44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六 NHS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的Bcl-2和Bax mRNA相对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七 NHS 含药血清对 HepG2 细胞 Bcl-2, Bax 表达的影响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讨论
    1.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探讨
        1.1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含义与优点
        1.2 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与应用
    2.细胞模型及各检测方法评价
        2.1 细胞模型选择
        2.2 检测方法评价
    3.牛黄参胶囊组方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探讨
        3.1 牛黄
        3.2 西洋参
    参考文献
结论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抑癌基因 P53 与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图 1 HepG2 细胞荧光染色图
附图 2 HepG2 细胞 PCNA 免疫组化图
附图 3 HepG2 细胞 Bax、Bcl-2 免疫组化图
致谢

(7)酶育牛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西黄丸治疗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研究
    1.1 体内实验
        1.1.1 诱导细胞凋亡
        1.1.2 干扰细胞周期
    1.2 体外实验
        1.2.1 抑制血管生成
        1.2.2 抑制基质蛋白酶水平
        1.2.3 干扰细胞周期
        1.2.4 抑制细胞增殖
        1.2.5 诱导细胞凋亡
2 临床研究
    2.1 对肝癌的作用
    2.2 对肺癌的作用
    2.3 对乳腺癌的作用
    2.4 对其他癌种的作用
3 结语

(9)西黄丸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研究
    1.1 主治肿瘤
    1.2 其他肿瘤
2 实验研究
    2.1 体外实验
    2.2 体内实验
3 剂型改革

(10)雄黄纳米化后诱导人肺癌细胞株凋亡及抗血管生成的体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实验材料
    1.1 细胞系
    1.2 主要试剂、实验药物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主要溶液配制
2 细胞培养及传代
3 实验方法及技术指标
    3.1 纳米雄黄制备及检测
    3.2 实验分组
    3.3 A549细胞的形态学及生长状态的影响
    3.4 流式细胞仪检测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3.5 MTT法检测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3.6 免疫组化测定Bcl-2、Caspase-3表达
    3.7 RT-PCR法测定Survivin mRNA表达
    3.8 免疫组化法检测integrin P 1和E-cd表达
    3.9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测定β-catenin在A549细胞株表达
    3.10 不同浓度纳米雄黄及顺铂干预A549细胞后c-Myc的表达
    3.11 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b-FGF表达
    3.12 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MMP-9表达
4 统计学分析
5 实验结果
    5.1 A549细胞形态学及生长状态的变化
    5.2 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5.3 抑制A549细胞增殖作用结果
    5.4 A549细胞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
    5.5 A549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
    5.6 Survivin的mRNA表达
    5.7 整合素β 1的影响结果
    5.8 上皮钙粘素的变化
    5.9 干预A549细胞后β-catenin变化
    5.10 A549细胞c-Myc的表达结果
    5.11 b-FGF表达结果
    5.12 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
6 讨论
    6.1 肺癌中西医认识概况
    6.2 攻毒治法治疗肺癌的理论基础
    6.3 “毒”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6.4 中药纳米化与纳米技术
    6.5 纳米雄黄应用现状
    6.6 纳米雄黄的制备、检测工艺
    6.7 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分子机制
    6.8 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分子机制
    6.9 抗血管生成相关分子机制
    6.10 实验结果和文献检索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发表文章
科研课题
附件
详细摘要

四、犀黄丸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黄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系统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D]. 张志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西黄丸的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邵萌,周太成,殷志新,邬刚,王启瑞.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7(06)
  • [3]西黄丸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J]. 徐秋萍,胡文静,刘宝瑞. 癌症进展, 2016(01)
  • [4]扶正抗癌方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D]. 曾映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5(08)
  • [5]牛黄参含药血清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金伟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5(03)
  • [6]牛黄参对HepG2的P53、Bcl-2基因调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D]. 白山岭.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2)
  • [7]酶育牛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 魏寅翼. 泰山医学院, 2013(04)
  • [8]西黄丸治疗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现状[J]. 孙晓霞,孟静岩,王威,应森林,贾彦焘. 天津中医药, 2013(01)
  • [9]西黄丸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 朱晓静,李峰,欧阳兵.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1)
  • [10]雄黄纳米化后诱导人肺癌细胞株凋亡及抗血管生成的体外研究[D]. 刘寨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2)

标签:;  ;  ;  ;  ;  

西黄丸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