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省鲜切花市场状况与花卉业产业化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莹[1](2021)在《西安市切花经营与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代的社会矛盾与经济背景下,切花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切花经营是存在于切花的栽培生产与市场消费之间极其重要的一环,经营现状将直接影响民众的切花消费行为,而切花消费行为代表了消费者的需求和期待,对整个切花行业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采用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分析了西安市切花的经营及消费现状,并针对西安市切花行业的现存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发展建议,为当地政府部门制定切花行业发展政策、从业者优化切花经营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意见。主要结论如下:(1)西安市切花经营基本概况:大部分切花经营者曾受花艺培训,但考取资格证书者仅占少数;进货渠道主要是本市和昆明市花卉批发市场,冷链运输普及程度较低;超五成的实体花店设有网店;切花种类和销售形式较为丰富,但不同花店差异较大;切花的销量和价格均表现出时节性;花店切花经营效益不甚乐观,可通过冷链运输、拥有本店特色切花、将滞销花做成干花再次出售的方式提高切花经营效益。(2)西安市切花消费基本概况:主要消费群体是20~39岁的青年人;无需购买切花和不会保鲜养护是限制切花消费的两大主观原因;消费者最主要的购花渠道是鲜花专营店,其次是花卉批发市场,月季、百合、圆锥石头花、向日葵和香石竹是最受欢迎的种类;消费者最看重花店的店员服务态度和专业度,最看重切花产品的花束搭配;消费者最主要的购花用途是节日、生日或纪念日祝福以及家居装饰,最主要的赠花对象是家人、好友、自己和爱人;西安市居民对于花卉知识和花事活动兴趣浓厚,还有很大消费潜力有待挖掘,且不同群体的切花消费行为具有较大差异。(3)西安市切花产业主要现存问题:切花进货渠道有限,种类缺乏本地特色;冷链运输普及程度较低;电子商务对传统销售产生冲击;花店切花供应水平良莠不齐;切花经营者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且对于不同群体的消费行为了解程度不足。(4)针对上述现存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丰富供应方式,拓宽购买渠道;规范经营者入行资格,提高经营者专业素养;创新经营理念,改善经营模式;结合乡村振兴,完善产销研运;探索切花功效,激发消费潜力;宣传花卉文化,普及养护知识。
商思顺[2](2015)在《泉州市区鲜切花经营与消费的市场调查研究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泉州市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市场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出泉州市区鲜切花经营市场及消费群体的总体特征,同时对泉州市区鲜切花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泉州市区鲜切花经营市场的总体特征表现为:淡旺季特性分明、欠缺完善的产品服务链、低等级鲜切花充斥市场、本地鲜切花市场占有率低、鲜切花物流方式粗犷、鲜切花包装缺乏信息标注。泉州市区鲜切花消费群体总体特征表现为:主要消费群体年龄在18~65岁之间,学历在高中以上的已婚女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学历和家庭收入的提高,年消费频率和消费金额也有一定的增加。主要消费目的是家居装饰,消费时间在中国佳节,消费地点大都选择零售花店,消费花束和花篮为主,经常消费百合和康乃馨,购买时担心产品不新鲜和价格不公道,能够承受31~60元区间价位的产品,比较在意所消费鲜切花的花色和花型。泉州市区鲜切花消费的影响因素为:生活水平是根本影响因素,较高的生活水平能够促进鲜切花的消费;消费喜好是重要影响因素,鲜切花作为花卉产品的一种,是否消费主要取决于个人喜好;社会背景和产品价格是一般影响因素,社会背景虽是客观因素,难以改变,但是消费市场可以引导和培养,商品市场价格也可适时作出调整,影响力相对较小。最后,根据调查得出的泉州市区鲜切花经营市场和消费群体的总体特征,以及泉州市区鲜切花消费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泉州鲜切花市场发展的建议。主要建议有:发展多元经营模式,加强花卉文化宣传力度;提升市场花卉档次,规范花卉包装和产品信息;大力扶植当地的鲜切花龙头企业;重视鲜切花保鲜,降低鲜切花的损耗;培养鲜切花消费习惯,引导家庭花卉消费;加大鲜切花装饰人才的培养力度。
冯静[3](2012)在《水足迹账户分类及沙坪坝区水足迹测算研究》文中指出水是国家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成为制约和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水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曾被作为2001年波恩国际淡水大会的主题。据统计,目前全球有26个国家和地区约2.32亿人口面临缺水问题,另有4亿人口用水速度超过水资源更新速度。因此,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平衡区域水资源差别、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成为国际水资源研究的重要方面。水足迹理论是近年来国内外水资源研究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该理论涉及生态学、水文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较为复杂。是水资源管理方法较为先进的理论,其定义为:指任何已知人口(国家、地区或者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目前主要研究机构有IHE Delft(国际水利环境工程学院)、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及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水足迹理论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研究方法上存在统计数据收集困难,账户分类不明,计算方法凌乱等问题;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上存在研究区域狭窄,研究对象单一等问题;还有部分学者将水足迹的概念内涵与水生态足迹、生态需水量的概念混淆或简单等同;总体而言,水足迹理论自2003年引入我国之后发展较缓。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之上,进行归纳总结,较为全面的介绍了水足迹理论的研究进展。描述“水足迹”的完整定义,并且按“水资源使用类别”、“水足迹产生过程”、“水足迹产生主体”不同,将水足迹账户分为3大类、7小种,然后详细介绍了各种“水足迹账户”的内涵及计算方法。重庆市沙坪坝区属低山丘陵,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高,水资源量较丰富地区,但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区内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绝大部分来自于过境水。而近年来,由于本区经济迅速发展,水环境状况越来越差。除嘉陵江、梁滩河之外,区内其他溪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呈黑色并发出臭味。已严重威胁到区内的用水安全。水资源短缺及水资源污染将成为本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引用水足迹概念,对沙坪坝区1996-2010年账户进行了详细分类计算,并根据辖区内居民平均消费情况计算得出该区域虚拟水进口量;通过水足迹评价主要指标对沙坪坝区1996-2010年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评价,主要计算了沙坪坝区1996-2010年水自给率、水依赖度、水匮乏度及每万元GDP用水量;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建模,对沙坪坝区2011-2020年水足迹进行预测。由于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①由于本区第一产业份额缩小,农业用水水足迹账户大幅下降。又由于本区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以虚拟水进口形式满足本区农产品需求,区域虚拟水足迹账户大幅增加。所以本区总水足迹呈现逐渐增加态势。②本区水依赖度、水匮乏度颇高,水自给率较低,可见本区存在水资源总量不足这一问题。而本区每万元GDP水足迹逐年下降,可见本区经济发展较为“绿色”,态势良好。③2010-2020年水足迹预测数据连年升高。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本区水资源缺口将逐年增加,将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陈明[4](2009)在《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研究 ——以无锡市“一村一品”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中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经实现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也在逐步加深,农业生产已经由受资源约束的简单供给模式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作用的市场经济行为。农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目标也由致力于温饱的劳动型转变为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提高的现代经济行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与世界经济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在WTO框架下,经济日益全球化。科学技术和市场力量的双重作用使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产业链逐渐延长。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中国农产品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培育自己的竞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在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双重夹击下,农村经济的发展遇到新的挑战。在当前形式下,发展农村经济,既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还要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开发出特色产业。通过建设产业簇群以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建立起有特色、有优势、可持续、协调合理的区域经济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有特色、有优势的农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以区域特色为基础而构建的区域农业才具有竞争力,才具有市场优势,才能最终发展成为特色产业。其中最具特色的即是“一村一品”的经济模式。“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成功模式。所谓“一村一品”就是一个村,一个村庄的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或“拳头产品”,并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一村一品”运动在日本的成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模式的成功经验也得到很多国家的学习。因此,它也为我们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任务。发展以“一村一品”为代表的农产品经济模式,对于人力和资源都相对分散的广大农村地区而言是发展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可以在全球分工中避免中国农产品的同质化竞争,避开同质竞争造成的恶性结果的国内延伸。在“一村一品”的经济模式中,农产品的加工也由从对一般农产品的工业化和规模化加工,逐渐向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方式的转变。在规模化、市场化的农产品加工之中,特色化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本文主要以江苏省无锡市农村地区的“一村一品”的发展情况为例,在对其农村地区“一村一品”的实地调查,和对相关领导、技术人员的调研访谈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统计,结合国内外“一村一品”的发展情况,阐述并研究“一村一品”模式在无锡地区的发展情况。同时对“一村一品”模式在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中的推广借鉴意义也作出了一些思考。
邢美华[5](2009)在《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我国林业被定位于以提供木材为主导的产业部门,源源不断的提供工业原料使得我国森林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依赖于森林资源发展的林区面临着严重的“三林”问题。“三林”问题集中表现为林业生产力低下,而林业产出率不高的症结主要在于林业发展的制度设计滞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的需求。200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福建、江西、辽宁和浙江四省率先进行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2006年底在全国全面推开。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即将在全国全面推开之际,以黑龙江伊春国有林区为试点的林权制度改革也同时开展,打破了50多年来国有林区国有国营的经营管理体制。在新一轮林权制度改革在各地轰轰烈烈开展之际,本文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基于资源利用视角分析此次林改的绩效,并从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两方面深入评价其改革效果,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生态目标,及其促进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体系。本文借助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丰富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及不合理利用的制度因素,运用一定的统计和数理分析方法从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及其林业产业发展、森林生态保护三方面对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进行评价,并构建了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与目标实现的保障体系。运用翔实的实地调查资料,对国有林区的伊春和集体林区的福建、江西、湖北的林权制度改革对其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数理分析方法,以福建省为例,对其林改前后林业产业竞争力及结构效益、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以及森林生态效益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林改对区域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的影响。在我国提出的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背景下,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并就如何实现目标进行阐述,以探究林改对林区产业及生态的影响与林区目标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存在着诸如利用效率低、加工工艺落后、利用数量不足等问题,产权制度不明晰是制约我国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关键因素,新一轮以“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对我国林区资源利用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林区林业资源利用有了明显好转,林区产业都有了进一步发展,森林生态效益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林改配套制度的不完善,林业资源利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林业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林业生态保护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顺利实现我国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构建的目标,需要从制度和政策两方面予以保障。通过以上章节内容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本文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出发,将研究视角定位于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区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上,并由表及里,从对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影响的分析深入到对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两方面影响的分析,并就如何顺利实现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从而使本文的研究视角具有新意。(2)构建了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林业具有优先提供生态效益的属性,本文在一般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指标并进行了内涵界定,同时将生态化目标引入林业产业结构的评价之中,创造性的构建了一个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生态化为内容、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3)在研究结论上,揭示了当前林权制度改革尚难以实现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深层原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目标实现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林区发展的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两大目标体系,并据此构建了两大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出有利于推进“两大体系”目标实现的一系列保障措施。这对完善林权改革政策、指导林区林改实践和不断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罗彦平[6](2009)在《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野生植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各种物质资源,涉及从食品、医药、保健品、木材、花卉、能源到工农业原料等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随着利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野生植物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其物种和资源蕴藏量都急剧下降,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发展趋势。可见,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如何在保护好野生植物资源不受破坏的基础上,充分的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从资源分布上看,野生植物资源多分布在老少边穷的地区,丰富的资源却没能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发展动力,而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实现,将成为促进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产业化的实现将有效的促进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缓解资源压力,可见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全面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对我国野生资源产业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将为我国野生植物利用走上产业化的道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对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及产业化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特点进行概括。(2)探究我国野生植物利用的发展历程及演变,分析不同阶段野生植物利用特点。(3)利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知识,对野生植物的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包括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布局、产业市场、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模式、产业政策。(4)在产业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战略。在研究方法上,论文以资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结合统计学、生态学知识,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是一个内容丰富,构成复杂的产业。其丰富的内涵决定了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应当包含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市场、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模式以及产业政策5方面要点。(2)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而在不同阶段中,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3)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布局与资源禀赋情况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现有的资源禀赋情况决定了我国野生植物利用的地区不平衡性特点。(4)我国野生植物市场体系还处在发育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发展。(5)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构成的复杂性及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产业组织模式的多样性,目前单一的产业组织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构建多样的组织模式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需要。(6)产业中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水平还很低,处在产业形成阶段向成长阶段的转变时期。(7)产业政策在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与导向作用,但是由于目前产业政策不完整造成了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缓慢发展甚至是停滞发展。(8)在分析基础上,文章创造性的构建出了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的总体框架,提出了野生植物发展战略,通过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产业市场的完善、产业组织模式的创新以及产业政策保障体系的建立,为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黄国华[7](2008)在《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花卉产业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是我国大中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在现代都市农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美化城市、提升市民文化修养等方面起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市的花卉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由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展为初具市场经济形态特点的产业,逐步步入产业化发展之路,花卉的现代化生产设施规模及栽培技术都位于国内前茅,成为我国重要的盆花生产中心之一、我国重要的花卉生产和物流中心之一。总体来看,北京市花卉业发展非常迅速,市场需求大,产值高,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升,对改善农民收入,安排农民就业,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促进作用。近年来北京市花卉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既进入了稳定与调整时期,又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供需结构、生产、技术应用、产业化、政策与保障等方面。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解决这些新问题,必须在全面摸清北京花卉业家底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经济理论,进行全面、全新的研究、规划与调整。为此,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理论,围绕如何做大做强北京花卉产业,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进行研究。论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花卉产业研究与发展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严谨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生产者调查、经营者调查、消费者调查、管理者调查与专家走访,累计发放问卷5000余份,全面分析了北京市花卉产业现状与发展环境,以科学的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借鉴国内外花卉产业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对北京花卉产业的定位与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创新发展、竞争力与评价、政策机制与保障体系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论文共分十一章,分别是(1)绪论;(2)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分析;(3)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现状研究;(4)北京市花卉供给与需求调查;(5)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研究;(6)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的定位与发展思路;(7)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研究;(8)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的创新研究;(9)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10)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研究;(11)结论。论文确立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社会与时代特征三个理论依据,抓住产业与区域发展的基本规律,借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实践经验,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融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为北京花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论文从自然条件、花卉历史和社会条件与人文环境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北京花卉发展的条件。突出介绍了基于三个调查:生产者调查、消费者市场、花卉流通渠道(企业和批发、零售市场)和全面掌握生产与销售等相关数据而总结出花卉需求特征,分析了北京花卉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制约因素。论文选择上海、云南、首尔等国内外花卉发达地区作为比较对象,从外围的角度就消费规模、生产模式、流通体系等方面进行实证性比较研究,指出北京花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创新为主要手段,在定位、思路、竞争力、政策与保障体系等方面实现新的发展。结合北京市关于花卉产业的政策沿革,借鉴北京市花卉产业的发展历史,吸收国内外发展花卉产业的经验,对北京花卉业的发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了定位分析,从遵循经济规律、结合都市农业、融入首都经济、充分发挥优势等方面提出北京市花卉产业科学发展、特色发展、整体发展、优势发展的基本思路,即“以经济学理论及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北京花卉业纳入都市农业的范畴,统筹规划,重点发展,充分利用科技、消费、出口优势,全面做好花卉产业的发展工作”,为提高北京花卉业的综合竞争力,制定北京市花卉产业的创新与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花卉市场竞争遵循农产品市场竞争的一般规律,同时又由于花卉产品自身鲜明的特征决定了其特殊性。基于此,论文对北京花卉产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的构成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提升花卉产业竞争力的思考与对策。创新就是生产力,创新是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的核心手段,论文以创新研究为重点,主要从技术创新、生产创新、流通创新、产业链创新、交易方式创新等方面,对北京花卉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较全面的全新的思考,并提出了具体的创新方法。立足发展需要,论文对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借鉴国内外花卉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对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健全与完善提出了结论性建议,着眼于北京花卉产业的持续发展,做到花卉产品的产业发展,长效经营。此外,论文从人才、科技、信息、组织保障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等方面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仝玉琴[8](2005)在《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花卉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2002年—2004年我们对陕西省花卉生产基地及花卉市场生产经营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综合有关文献资料,借鉴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分析世界及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陕西花卉产业发展: 1、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明确指出陕西省发展花卉产业是国内外花卉产业形势及人民生活水平、精神文明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陕西省花卉产业历史发展阶段,分析现阶段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生产初具规模、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投资多元化、市场建设日趋成熟。 3、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缺少优惠政策及资金投入,突出反映出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粗放生产和标准需求的矛盾,科技投入不足,流通体系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健全,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 4、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对策及措施:随着西部大开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为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各级领导应重视花卉产业的发展,依托陕西省传统花文化、区位、种质资源、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优势,认识到花卉市场潜力及利用产业后发优势,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开发我省野生资源,因地制宜科技兴花,加强营销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强服务体系及建设,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要坚持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以效益为目标,走科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企业化管理的道路。
郑丽萍,郭瑞萍,王丰林,侯爱斌,田森林[9](2004)在《山西省花卉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山西省近年来的经济和消费水平的变化,分析了山西省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并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寇世强,刘淑霞,屈永健,王安会[10](2001)在《陕西省鲜切花市场状况与花卉业产业化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陕西省鲜切花市场状况的分析 ,提出加强政府扶持引导 ,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是促进陕西花卉产业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花卉新品种的选育和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开发具有特色的花卉产品 ,是提高产品质量和陕西省鲜切花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
二、陕西省鲜切花市场状况与花卉业产业化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省鲜切花市场状况与花卉业产业化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市切花经营与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切花经营与消费现状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切花经营与消费现状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切花经营与消费现状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预期研究成果 |
1.5.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5.2 预期研究成果 |
第二章 西安市切花经营现状分析 |
2.1 样本特征分析 |
2.1.1 花店样本特征 |
2.1.2 切花经营者样本特征 |
2.2 西安市切花经营总体概况 |
2.2.1 切花种类与价格概况 |
2.2.2 切花经营概况 |
2.3 切花经营现状与经营效益的关系分析 |
2.3.1 两种低温保鲜措施与切花经营效益的关系 |
2.3.2 本店特色花卉与经营效益的关系 |
2.3.3 滞销花处理方式与经营效益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市切花消费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
3.1 样本特征分析 |
3.1.1 性别特征 |
3.1.2 年龄分布特征 |
3.1.3 受教育程度分布特征 |
3.1.4 情感状况分布特征 |
3.1.5 职业分布特征 |
3.1.6 收入分布特征 |
3.2 西安市切花消费行为总体特征分析 |
3.2.1 制约切花消费的主观因素分析 |
3.2.2 切花消费金额分析 |
3.2.3 切花种类和产品偏好分析 |
3.2.4 购花渠道偏好分析 |
3.2.5 购花用途及赠花对象特征分析 |
3.2.6 花事活动偏好分析 |
3.3 不同消费群体的切花消费特征差异分析 |
3.3.1 基于性别差异的消费特征 |
3.3.2 基于年龄差异的消费特征 |
3.3.3 基于学历差异的消费特征 |
3.3.4 基于情感状况差异的消费特征 |
3.3.5 基于职业差异的消费特征 |
3.3.6 基于月收入水平差异的消费特征 |
3.4 切花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
3.4.1 主要影响因素 |
3.4.2 次要影响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安市切花行业发展的现存问题与对策建议 |
4.1 西安市切花行业发展的现存问题 |
4.1.1 切花进货渠道有限,种类缺乏本地特色 |
4.1.2 冷链运输普及程度较低 |
4.1.3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于传统销售形式产生一定冲击 |
4.1.4 花店切花供应水平良莠不齐 |
4.1.5 切花经营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
4.1.6 切花经营者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
4.1.7 切花经营者对于消费人群的消费行为了解程度不足 |
4.2 西安市切花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4.2.1 丰富供应方式,拓宽购买渠道 |
4.2.2 规范经营者入行资格,提高经营者专业素养 |
4.2.3 创新经营理念,改善经营模式 |
4.2.4 结合乡村振兴,完善产销研运 |
4.2.5 探索切花功效,激发消费潜力 |
4.2.6 宣传花卉文化,普及养护知识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花店样本信息表 |
附录 Ⅱ 切花经营调查问卷 |
附录 Ⅲ 切花消费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泉州市区鲜切花经营与消费的市场调查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泉州市鲜切花产业概况 |
2 鲜切花的定义及其种类 |
2.1 切花类 |
2.2 切叶类 |
2.3 切果类 |
3 国内外鲜切花市场研究进展 |
3.1 国外鲜切花市场研究 |
3.2 国内鲜切花市场研究 |
4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4.2 研究内容 |
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泉州市区鲜切花经营市场的调查与分析 |
1 调查方案 |
1.1 调查内容 |
1.2 调查对象 |
1.3 问卷设计 |
1.4 调查实施 |
1.5 调查结果 |
2 调查数据分析 |
2.1 花店经营情况调查 |
2.2 花店销售状况调查 |
2.3 花卉消费群体调查 |
2.4 花店经营模式调查 |
3 经营市场总体特征分析 |
3.1 淡旺季特性分明 |
3.2 低等级鲜切花充斥市场 |
3.3 欠缺完善的产品服务链 |
3.4 本地鲜切花市场占有率低 |
3.5 鲜切花物流方式粗犷 |
3.6 鲜切花包装缺乏信息标注 |
4 小结 |
第三章 泉州市区鲜切花消费市场的调查与分析 |
1 调查方案 |
1.1 调查内容 |
1.2 调查对象 |
1.3 问卷设计 |
1.4 调查实施 |
1.5 调查结果 |
2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
2.1 调查样本性别 |
2.2 调查样本婚姻状况 |
2.3 调查样本年龄 |
2.4 调查样本职业 |
2.5 调查样本学历 |
2.6 调查样本家庭所在地区 |
2.7 调查样本家庭月收入 |
3 甄别问题分析 |
4 消费情况分析 |
4.1 消费频率 |
4.2 消费金额 |
4.3 购花时间 |
4.4 购花地点 |
4.5 购花用途 |
4.6 购花形式 |
4.7 消费品种 |
5 消费心理分析 |
5.1 消费顾虑 |
5.2 承受价位 |
5.3 关注方面 |
6 消费特征的双因素交叉分析 |
6.1 性别差异主导的消费特征 |
6.2 婚姻差异主导的消费特征 |
6.3 年龄差异主导的消费特征 |
6.4 学历差异主导的消费特征 |
6.5 收入差异主导的消费特征 |
7 消费群体总体特征分析 |
7.1 消费群体分析 |
7.2 消费目的分析 |
7.3 消费品种分析 |
7.4 消费时间分析 |
7.5 消费地点分析 |
7.6 消费心理分析 |
8 小结 |
第四章 泉州市区鲜切花的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
1 客观因素—社会背景 |
2 经济因素—生活水平 |
3 需求因素—产品价格 |
4 主观因素—消费喜好 |
5 小结 |
第五章 泉州市区鲜切花市场发展建议 |
1 发展多元经营模式,加强花卉文化宣传力度 |
2 提升市场花卉档次,规范花卉包装和产品信息 |
3 大力扶植当地鲜切花龙头企业 |
3.1 加大科技投入,科学种植名优品种 |
3.2 创建花卉品牌,提升本地产品知名度 |
4 重视鲜切花保鲜,降低鲜切花的损耗 |
5 培养鲜切花消费习惯,引导家庭花卉消费 |
6 加大鲜切花装饰人才的培养力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展望 |
3.1 研究局限 |
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
附表二 |
图表目录 |
致谢 |
(3)水足迹账户分类及沙坪坝区水足迹测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水足迹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水足迹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水足迹账户分类及相关计算 |
2.1 水足迹定义 |
2.2 水足迹账户分类 |
2.2.1 按使用水资源来源分类 |
2.2.2 按水足迹产生主体不同分类 |
2.2.3 按水足迹的使用主体不同的分类 |
2.3 水足迹计算方法及公式 |
2.3.1 绿色水足迹计算 |
2.3.2 蓝色水足迹计算 |
2.3.3 灰色水足迹的计算 |
2.3.4 产品水足迹的计算 |
2.3.5 商业水足迹的计算 |
2.3.6 消费者水足迹计算 |
2.3.7 地理区域水足迹计算 |
3 沙坪坝区 1996-2010 年水足迹测算 |
3.1 沙坪坝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3.2 沙坪坝区 1996-2010 年水足迹计算 |
3.2.1 沙坪坝区农业用水水足迹计算 |
3.2.2 沙坪坝区工业生产水足迹计算 |
3.2.3 沙坪坝区城市生活用水水足迹计算 |
3.2.4 沙坪坝区生态用水水足迹计算 |
3.2.5 沙坪坝区虚拟水进口量计算 |
3.2.6 沙坪坝区水足迹总量 |
4 沙坪坝区 1996-2010 年水足迹分析 |
4.1 沙坪坝区 1996-2010 年水足迹动态分析 |
4.1.1 沙坪坝区农业用水水足迹动态分析 |
4.1.2 沙坪坝区工业生产水足迹动态分析 |
4.1.3 沙坪坝区城市生活用水水足迹动态 |
4.1.4 沙坪坝区生态用水水足迹动态 |
4.1.5 沙坪坝区虚拟水进口量动态 |
4.2 沙坪坝区水足迹研究的相关评价 |
4.2.1 沙坪坝区水依赖度 |
4.2.2 沙坪坝区水自给率 |
4.2.3 沙坪坝区水匮乏度 |
4.2.4 沙坪坝区每万元 GDP 水足迹 |
4.3 沙坪坝区水足迹变化与主要影响因子的关系 |
4.3.1 沙坪坝区水足迹变化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关系 |
4.3.2 沙坪坝区水足迹变化与消费模式的关系 |
5 沙坪坝区未来 10 年(2011-2020 年)水足迹变化预测 |
5.1 沙坪坝区水足迹预测 |
5.2 灰色预测模型 GM(1,1)模型 |
5.3 沙坪坝区 2011-2020 年水足迹预测结果 |
6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附录 B: Matlab 环境下灰色系统模型水足迹预测运行代码 |
致谢 |
(4)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研究 ——以无锡市“一村一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当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当代农产品加工业的特点 |
第二节 国内外农产品加工现状 |
第三节 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与凝聚 |
第二章 农产品加工中“一村一品”发展模式起源与发展 |
第一节 “一村一品”基本内涵和特点 |
第二节 “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对世界农业的影响 |
第三节 世界“一村一品”发展启示及最新形式 |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农村对农产品加工“一村一品”的模式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一村一品”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一村一品”在长三角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农村农产品加工“一村一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无锡地区对农产品加工“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一节 无锡地区对农产品加工“一村一品”发展目标与战略重点 |
第二节 无锡地区对农产品加工“一村一品”发展基本情况及特色 |
第三节 无锡地区对农产品加工“一村一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五章 无锡地区农村“一村一品”模式的构建路径 |
第一节 “一村一品”在无锡市成功案例--以无锡市惠山区阳山水蜜桃为例 |
第二节 无锡地区农村“一村一品”发展战略体系构建 |
第三节 无锡地区农村“一村一品”模式发展路径 |
第四节 农村发展“一村一品”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长三角地区地图 |
附录:2008年无锡市“一村一品”情况调查表 |
表5-1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一村一品”情况调查表 |
表5-2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一村一品”情况调查表 |
表5-3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一村一品”情况调查表 |
表5-4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一村一品”情况调查表 |
表5-5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一村一品”情况调查表 |
致谢 |
(5)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林业资源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林权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 |
1.3.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4 文献分析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2 范畴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及范畴界定 |
2.1.1 林业资源与森林资源 |
2.1.2 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
2.1.3 林业三次产业划分 |
2.1.4 林业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
2.1.5 林权与林权制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权及制度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产业结构及优化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现代林业理论 |
3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问题剖解 |
3.1 两种发展观与两种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
3.1.1 基于传统发展观的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
3.1.2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
3.1.3 林业资源传统利用模式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的比较分析 |
3.2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模式的演变分析 |
3.2.1 1949—1978年的木材主导利用模式 |
3.2.2 1979—1992年的综合利用模式 |
3.2.3 1992年—现在以生态功能为主的多功能利用模式 |
3.3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1 林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2 木材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3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4 森林景观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5 森林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4 林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冲突 |
3.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2 林业资源利用中的基本矛盾 |
4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制度因素探析 |
4.1 影响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分析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经济水平 |
4.1.3 技术水平 |
4.1.4 政策环境 |
4.1.5 制度 |
4.1.6 影响因素评述 |
4.2 我国林业资源的权属状况 |
4.2.1 我国林业资源的权属划分 |
4.2.2 集体林区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3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单一国家所有制的弊端 |
4.3 明晰产权是实现林业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前提 |
4.3.1 我国当前林业资源产权 |
4.3.2 产权制度安排的重要性 |
4.3.3 产权明晰的基本要求 |
4.3.4 明晰产权的主要途径 |
4.4 以产权明晰为主要标志的林权制度改革 |
4.4.1 我国历次林权制度变革 |
4.4.2 当前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现状 |
5 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林业资源利用评价 |
5.1 林业资源利用的评价内容 |
5.2 集体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
5.2.1 调查区域林改的基本情况 |
5.2.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5.2.3 林改区域林地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2.4 林改区域林木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2.5 林改区域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2.6 林改区域景观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3 国有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
5.3.1 研究区域林改的基本情况 |
5.3.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5.3.3 林改区域林业资源利用情况 |
5.4 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总体现状评价 |
5.4.1 林地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5.4.2 林木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5.4.3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5.4.4 景观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6 基于林业资源利用的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1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6.1.1 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6.1.2 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6.1.3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水平的基本判断 |
6.2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竞争力及结构效益分析 |
6.2.1 SSM分析方法概述 |
6.2.2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6.2.3 福建省林改前后林业产业变化情况分析 |
6.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容及评价方法 |
6.3.1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容及评判标准 |
6.3.2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新拓展 |
6.3.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方法 |
6.3.4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6.4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的实证分析 |
6.4.1 研究区域林业产业结构概况 |
6.4.2 研究区域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状况分析一以福建省为例 |
6.4.3 结论与政策含义 |
7 基于林业资源利用的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7.1 我国林区生态环境总体状况分析 |
7.1.1 主要发挥生态效益的森林资源分布 |
7.1.2 我国林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 |
7.2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7.2.1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理论回顾 |
7.2.2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
7.2.3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设置 |
7.3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
7.3.1 调查区域森林资源状况及生境特征 |
7.3.2 调查区域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7.3.3 评价结果分析 |
8 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林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目标的构建 |
8.1 我国林业“两大体系”战略的提出 |
8.2 我国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的构建 |
8.2.1 林业产业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8.2.2 林业生态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8.2.3 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的制定 |
8.2.4 实现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的林业资源利用原则 |
8.3 我国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目标的构建 |
8.3.1 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构建目标的基本要求 |
8.3.2 林区发达林业产业体系构建的基本方针与原则 |
8.3.3 基于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目标实现的林区林业产业发展顺序 |
8.4 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目标的构建 |
8.4.1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
8.4.2 林区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的目标界定 |
8.4.3 林区完备生态体系构建的原则及重点措施 |
9 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实现的政策保障体系 |
9.1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9.1.1 加拿大林业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
9.1.2 德国林业产业与生态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
9.1.3 日本林业产业与生态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
9.1.4 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协调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
9.2 林权改革中对林区林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影响 |
9.2.1 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实施的基本分析 |
9.2.2 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
9.2.3 这些问题对林区目标体系构建的影响 |
9.3 实现林区发展目标的制度与政策保障:基本框架构建 |
9.3.1 制度保障 |
9.3.2 政策保障 |
9.4 林区发展目标实现的制度保障 |
9.4.1 林权证抵押贷款开展 |
9.4.2 森林保险制度构建 |
9.4.3 采伐限额制度完善 |
9.4.4 公益林保护制度创新 |
9.5 林区发展目标实现的政策设计 |
9.5.1 政府对林企与林农的支持方向 |
9.5.2 切实增强林业企业发展能力 |
9.5.3 不断加大对林农的信贷支持 |
9.5.4 进一步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 |
9.5.5 积极开展各类生态工程建设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全文主要结论 |
10.2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一览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6)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2 研究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野生植物管理与保护研究 |
2.1.2 野生植物利用研究与实践 |
2.1.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研究 |
2.1.4 已有研究的评述 |
2.2 基本理论基础 |
2.2.1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
2.2.2 产业经济学 |
2.2.3 区域经济学 |
2.3 本章小结 |
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内涵界定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野生植物 |
3.1.2 产业及野生植物利用产业 |
3.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分类 |
3.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特征 |
3.4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分析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的过程分析 |
4.1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发展历程 |
4.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发展阶段 |
4.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3.1 管理体制方面 |
4.3.2 技术方面 |
4.3.3 市场方面 |
4.3.4 其他方面 |
4.4 本章小结 |
5 资源禀赋与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分析 |
5.1 资源禀赋与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布局的关系 |
5.2 资源禀赋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
5.3 我国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分析 |
5.3.1 相关资源禀赋区域分布情况 |
5.3.2 相关资源禀赋分布特点 |
5.4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分析 |
5.4.1 野生植物的采收利用型产业区域分布 |
5.4.2 野生植物的栽培利用型产业区域分布 |
5.4.3 野生植物的加工利用型产业区域分布 |
5.4.4 野生植物的游憩、科研、宣教型产业区域分布 |
5.4.5 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特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发展动力与市场发育分析 |
6.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动力分析 |
6.1.1 野生植物利用的收益动力 |
6.1.2 野生植物消费与需求动力 |
6.1.3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动力 |
6.2 野生植物市场发育分析 |
6.2.1 主要市场的类型及特点 |
6.2.2 影响野生植物市场的因素 |
6.2.3 野生植物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7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结构及产业发展的水平分析 |
7.1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结构分析 |
7.1.1 野生植物采收利用型产业 |
7.1.2 野生植物栽培利用型产业 |
7.1.3 野生植物加工利用型产业 |
7.1.4 野生植物游憩、科研、宣教相关产业 |
7.2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结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7.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水平及限制因素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分析 |
8.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特点 |
8.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的演进 |
8.2.1 促进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的因素 |
8.2.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模式的演进过程 |
8.3 现有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政策分析 |
9.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政策及特点 |
9.1.1 产业政策的基本构成 |
9.1.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政策的特点 |
9.2 产业政策的重要性 |
9.3 现有的相关产业政策 |
9.3.1 资源管理政策 |
9.3.2 产业发展政策 |
9.3.3 市场和贸易政策 |
9.4 现有产业政策中问题分析 |
9.5 本章小结 |
10 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对策 |
10.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对策 |
10.1.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变化规律 |
10.1.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最优布局原则 |
10.1.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最优布局构建思路 |
10.2 野生植物市场体系构建对策 |
10.2.1 野生植物完整市场体系的重要作用 |
10.2.2 野生植物市场体系的构成 |
10.2.3 政府市场调节机制的建立 |
10.2.4 野生植物市场体系构建 |
10.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的构建对策 |
10.3.1 产业组织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
10.3.2 最优产业组织模式构建原则 |
10.3.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的构架 |
10.4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保障体系的构建对策 |
10.4.1 制度保障 |
10.4.2 风险保障 |
10.4.3 组织保障 |
10.4.4 资金保障 |
10.5 本章小结 |
11 案例研究——福建省明溪县红豆杉利用产业分析 |
11.1 明溪县概况 |
11.1.1 明溪县自然资源概况 |
11.1.2 野生植物利用情况 |
11.2 明溪县红豆杉利用基本情况 |
11.2.1 红豆杉利用基本情况 |
11.2.2 红豆杉利用产业分析 |
11.3 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
11.4 本章小结 |
12 研究结论及展望 |
12.1 研究结论 |
12.2 政策建议 |
12.3 主要创新点 |
12.4 研究展望 |
12.5 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花卉与花卉产业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国内研究概况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展望 |
1.4.1 论文可能的主要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主要预期成果 |
1.4.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2章 北京花卉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基础 |
2.1 理论经济学的支持 |
2.1.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1.3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2 应用经济学的支持 |
2.2.1 农业比较优势理论 |
2.2.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3 生态农业与都市农业理论 |
2.2.4 休闲产业与休闲经济理论 |
2.2.5 城市经济与发展理论 |
2.2.6 首都经济理论 |
2.3 时代特色与社会特征的指导 |
2.3.1 科学发展观 |
2.3.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
3.1 北京市花卉产业的历史与发展条件 |
3.1.1 北京市花卉产业的发展历史 |
3.1.2 北京市发展花卉产业的自然条件 |
3.1.3 北京市发展花卉产业的人文条件与社会环境 |
3.2 北京市花卉产业的地位与发展意义 |
3.2.1 北京市花卉产业的地位 |
3.2.2 北京市花卉产业的发展意义 |
3.3 北京市花卉产业的基本现状 |
3.3.1 北京市花卉产业的总体情况 |
3.3.2 北京市花卉产业的优势 |
3.3.3 北京市花卉产业的机遇 |
3.4 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 |
3.4.1 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 |
3.4.2 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市花卉供给与需求调查 |
4.1 北京市花卉产业供给调查分析 |
4.1.1 供给基本情况调查 |
4.1.2 供给特征分析 |
4.2 北京市花卉产业需求调查分析 |
4.2.1 需求基本情况 |
4.2.2 需求调查 |
4.2.3 北京市花卉业的需求特征 |
4.2.4 居民购花数量预测与因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研究 |
5.1 上海花卉产业发展研究 |
5.1.1 上海市的基本情况 |
5.1.2 上海市花卉产业的基本情况 |
5.1.3 上海市发展花卉产业的基本经验 |
5.2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研究 |
5.2.1 云南省的基本情况 |
5.2.2 云南省花卉产业的基本情况 |
5.2.3 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
5.3 首尔花卉产业发展研究 |
5.3.1 首尔的基本情况 |
5.3.2 首尔花卉产业的基本情况 |
5.3.3 首尔花卉产业的基本经验 |
5.4 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研究 |
5.4.1 荷兰花卉产业概况 |
5.4.2 荷兰花卉产业的发展经验 |
5.5 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研究的启示 |
5.5.1 发达国家与地区花卉产业发展的经验 |
5.5.2 北京花卉产业与发达国家、地区花卉产业的对比分析 |
5.5.3 国内外花卉产业研究的启发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京花卉产业定位与发展思路 |
6.1 北京花卉产业的定位 |
6.1.1 宏观定位 |
6.1.2 微观定位 |
6.2 北京市花卉产业的发展思路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北京花卉产业竞争力研究 |
7.1 北京花卉产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
7.1.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及理论 |
7.1.2 北京市花卉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因素分析 |
7.1.3 北京花卉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
7.2 北京市花卉产品竞争力分析 |
7.2.1 北京市花卉市场竞争的基本特征 |
7.2.2 花卉产品竞争力 |
7.2.3 提升花卉产品竞争力的意义 |
7.2.4 花卉产品竞争力因素分析 |
7.3 提升北京市花卉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思考与对策 |
7.3.1 提升北京市花卉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
7.3.2 全面提升北京市花卉产品竞争力 |
7.3.3 全面创新是提升北京市花卉产业竞争力的核心 |
7.3.4 立足比较优势,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的创新研究 |
8.1 生产技术创新 |
8.1.1 技术创新的原因 |
8.1.2 品种创新 |
8.1.3 技术创新与生产推广普及 |
8.1.4 质量创新 |
8.2 生产创新 |
8.2.1 生产布局创新 |
8.2.2 生产组织与形式创新 |
8.2.3 花卉生产标准化 |
8.3 流通创新 |
8.3.1 花卉流通对花卉产业发展的作用 |
8.3.2 北京市花卉流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8.3.3 对北京市花卉流通创新的建议 |
8.4 产业链创新 |
8.4.1 产业链创新的依据 |
8.4.2 花卉产业链创新的内容 |
8.4.3 以休闲观光为形式的新兴产业——花卉休闲观光业 |
8.4.4 大力发展花卉国际贸易 |
8.4.5 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加快其他产业形式的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
9.1 产业政策内涵及其功能 |
9.1.1 产业政策及其内涵 |
9.1.2 产业政策的功能 |
9.2 花卉业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经验 |
9.3 北京市花卉产业政策分析 |
9.3.1 北京市花卉产业政策现状分析 |
9.3.2 产业经济学对北京市花卉产业政策的启发 |
9.4 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政策的建议 |
9.4.1 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实现花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
9.4.2 产业布局政策 |
9.4.3 产业结构政策 |
9.4.4 产业组织政策 |
9.4.5 产业技术政策 |
9.4.6 产业集聚政策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研究 |
10.1 完善花卉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10.1.1 完善花卉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10.1.2 加强花卉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升花卉产业化水平 |
10.1.3 完善花卉产业支撑体系建设 |
10.2 人才保障体系 |
10.2.1 北京花卉人才的现状 |
10.2.2 加强北京花卉人才工作的建议 |
10.3 投资及财政支撑体系 |
10.3.1 完善财政供给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
10.3.2 建立稳定、健全、高效的支农与补贴制度 |
10.3.3 加快推进农业保险,提高花卉业保障水平 |
10.3.4 解读“绿箱”,制定合理的财政支持政策 |
10.4 信息保障体系 |
10.4.1 建立信息保障体系的背景与意义 |
10.4.2 北京花卉信息保障体系的主要问题 |
10.4.3 建立信息保障体系的主要措施 |
10.5 组织保障体系——加强花卉协会建设 |
10.5.1 加大对花卉协会的支持力度 |
10.5.2 强化花卉协会的协调功能 |
10.5.3 建立政府、花卉协会、企业之间的交流协商机制 |
10.6 本章小结 |
第11章 结论 |
附录1:居民问卷 |
附录2:北京市花卉市场需求调查提纲 |
附录3:北京市顺义区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花卉产业化研究动态 |
1.1.1 国外花卉产业化研究状况 |
1.1.2 国外花卉产业发展趋势 |
1.2 国内花卉产业化研究动态 |
1.2.1 中国花卉产业形成与发展状况研究 |
1.2.2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
1.3 陕西省发展花卉产业的战略意义 |
1.3.1 国内外花卉消费市场发展的需要 |
1.3.2 精神文明建设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1.3.3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
1.3.4 大力发展花卉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需要,是全省农民脱贫致富的要求 |
1.3.5 发展花卉产业有利于多种经营的发展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4.2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陕西省花卉产业状况 |
2.1 陕西省自然、经济、科技概况 |
2.2 陕西省花卉产业历史演变 |
2.2.1 陕西种植花卉历史鼎盛至缓慢发展时期 |
2.2.2 陕西花卉种植业破坏停滞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 |
2.2.3 花卉种植业恢复和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 |
2.2.4 陕西花卉产业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
2.3 陕西省花卉产业现状分析 |
2.3.1 陕西省花卉产业现状 |
2.3.2 近年来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特点 |
2.4 陕西省花卉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缺少优惠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不足 |
2.4.2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
2.4.3 粗放生产与标准需求的矛盾 |
2.4.4 科技投入不足 |
2.4.5 流通体系不健全 |
2.4.6 组织化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三章 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
3.1 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
3.1.1 政府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
3.1.2 悠久的传统花文化优势 |
3.1.3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及精神需求的增加,扩大了花卉产品内需 |
3.1.4 独特的区位优势 |
3.1.5 丰厚的资源优势 |
3.1.6 花卉产业发展的市场潜力巨大 |
3.1.7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给我省花卉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
3.1.8 产业技术后发优势 |
3.2 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对策 |
3.2.1 发展花卉产业的指导思想 |
3.2.2 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战略 |
3.3 加快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
3.3.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产业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3.3.2 建立科学的花卉生产体系 |
3.3.3 科学确定花卉产业化发展模式 |
3.3.4 建立花卉产业科技支撑体系 |
3.3.5 建立健全花卉市场营销体系 |
3.3.6 建立健全花卉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
3.3.7 积极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 |
3.3.8 重视扶持花卉业资材市场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山西省花卉产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省目前花卉业种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种植种类 |
1.1 种植现状 |
1.2 近年来鲜切花的种植种类和生产情况 |
2 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1 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和扶持 |
2.2 缺乏先进的科技和基础配套设施 |
2.3 缺乏合理的市场布局和完善的栽培措施 |
3 加快花卉产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
3.1 加快政府职能,加强宏观引导 |
3.2 因地制宜,发展重点 |
3.3 搞好规划、合理布局 |
4 前景展望 |
四、陕西省鲜切花市场状况与花卉业产业化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市切花经营与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D]. 李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泉州市区鲜切花经营与消费的市场调查研究与分析[D]. 商思顺. 福建农林大学, 2015(11)
- [3]水足迹账户分类及沙坪坝区水足迹测算研究[D]. 冯静. 重庆师范大学, 2012(02)
- [4]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研究 ——以无锡市“一村一品”为例[D]. 陈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5]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D]. 邢美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6]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D]. 罗彦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7]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研究[D]. 黄国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8]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D]. 仝玉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9]山西省花卉产业发展前景分析[J]. 郑丽萍,郭瑞萍,王丰林,侯爱斌,田森林. 中国农学通报, 2004(03)
- [10]陕西省鲜切花市场状况与花卉业产业化对策[J]. 寇世强,刘淑霞,屈永健,王安会. 陕西林业科技,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