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水北调工程社会适应性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李帼佳[1](2020)在《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民安置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移民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乎社会发展和稳定。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是淮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构成,承担淮河七成以上洪水入江,其中扬州段约占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妥善解决该段移民安置问题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和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扬州段工程涉及市内高邮、江都、广陵、邗江、开发区五个县(市、区),途径高邮湖、邵伯湖等重要湖泊,除农民外,渔民在该工程移民中占有较高比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工程的移民安置既包括生产安置也包括搬迁安置,工作开展繁琐复杂,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历时长达7年,移民安置工作尽量克服区划调整、占补平衡、资金有限、矛盾尖锐、工期紧迫等种种困难和问题,努力保障移民合法权益。虽然相关部门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原因,该工程移民安置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移民安置的补偿标准偏低,难以改善移民生活水平;集中安置点建设滞后,增加地方财政支出;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影响安置进度;移民对安置规划和标准制定缺乏发言权,利益表达渠道不畅;政府对移民安置后生产生活的跟踪了解不足,移民缺乏发展保障等。其原因主要是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征地手续过于繁杂、征地过程中区划、机构、政策等出现调整、各部门受本位主义思想制约形成了碎片化的权威结构、安置模式存在局限性、移民安置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必须从建立法律制度框架、完善移民安置程序、加强部门沟通协作、推进多样化安置模式、建立利益相关者协商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构建可持续生计体系等方面着手,方能以较为完善的法律规章为准则,进一步改进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切实保障移民权益,实现移民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刘文新[2](2020)在《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地球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维持生命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穷人而言,家庭的取水时间与成本、与水资源有关的卫生健康问题、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和获取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往往更易受到短期冲击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变化的影响。此外,由于人口密度增加、资源竞争加剧、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也加剧了数百万人面临水资源短缺风险。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往往被认为是制定合适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前提条件。然而,水资源是动态的系统,它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直接的,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活动及环境交互的影响。除了上述的因素以外,我国也有着自身固有的发展问题。受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的影响,国家在水资源的分配与建设上采取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却忽视了农村水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导致了农村水资源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气候变化、水资源环境恶化以及用水矛盾四者交织在一起,成为限制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但目前来看,一方面,现行的水资源评价方法主要集中于用水效率的测度,而忽略了社会适应性以及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的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的水资源驱动因子方面的研究,而忽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互影响,从而制约了水资源管理政策的精确性与差异性。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的问题,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状况如何?第二,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之间存在怎样的失衡关系?第三,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以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难题?基于此,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细致梳理,总结了有关水资源评价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通过对水贫困理论的概念、理论框架以及理论基础的详细解读,我们构建了水贫困理论下的水贫困指数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测算了西北地区各地市2000-2017年的城市水贫困程度和农村水贫困程度,从资源、设施、能力、使用与环境五个维度全面评价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真实情况;其次,尝试考虑将城乡分割的视角引入到水贫困的分析框架内,以期更加准确地掌握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的失衡情况;最后引入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失衡的时间模拟演化及空间关联程度,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测算结果表明:各地市之间的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水贫困程度在0.118-0.443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显着提高。农村水贫困得分在0.146-0.352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农村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缓慢改善。城市水资源的两极分化要比农村水资源的两极分化更为严峻。通过运用最小方差法对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进行判定,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驱动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使用维度和环境维度等为影响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共同驱动因素,说明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因素不仅与地理空间有关,还与用水效率、生态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第二,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的测算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分析出城市-农村水贫困复杂系统的共生类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演化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协同型、竞合型(城市优先型与农村优先型)以及冲突型。城市-农村的合作强度存在显着的不平衡。研究区域的52个地市中有36个地市存在明显的竞争和矛盾,另外16个地市从参数上看是协同型区域,然而,其中有5个地区处于低水平的协同阶段。这表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失衡关系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近70%的地区仍处于相互制约或孤立发展的状态。第三,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滞后性测算结果表明:2000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衰退脱钩为主;2017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强负脱钩为主。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失衡程度呈现一种恶化的趋势。同时,按照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创造性地引入了ARMA模型对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失衡性的未来五年进行预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将于2021年出现拐点,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改善。第四,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性测算结果表明:在2000-2017年间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表明城乡水资源的失衡性明显加剧,这进一步验证了第五章与第六章的结论。同时,失衡性在空间分布上明显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呈现出空间集聚。这表明空间因素对于城市-农村水资源的失衡性具有重要影响。从失衡性的空间布局来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发展性的空集聚情况先增后减,异质性先减小,然后不断增大;得出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的空间集聚区,高高区域和低低区域的显着性水平很高。通过对空间差异的把握,有助于缩小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差异。最后,本文在基于前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可行的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设计原则及政策措施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计算结果,提出了针对特定区域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子,可以确定政策干预的优先次序。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计算结果,本文进一步从管理方式、立法、产权、城乡一体化、投资、补偿以及水资源保护意识这七个方面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坚持行政集权,明确下级管理部门的权责;(2)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坚实的保障;(3)推进农田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实现三权合一的管理制度;(4)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保障农村与城市地位对等;(5)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制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6)改进水资源补偿制度,探索合理的奖惩机制;(7)树立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推动全民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行动中来。
杨穆[3](2019)在《《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2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后,三峡移民工作由试点转入全面启动,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三峡移民。从移民工作开始至今,关于三峡移民工作进展、移民工作中的问题、移民生活及社会适应性等问题一直受到媒体的持续关注,成为媒体的聚焦之点。本文主要采取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以及访谈法,以《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湖北日报》1992年-2008年间的518篇三峡移民报道为研究样本,探究报道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如何呈现该议题的,对各个类目进行梳理,如对报道来源、报道时间及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倾向等进行分析,对样本中的典型报道进行新闻图式分析、微观语义结构分析、风格和修辞分析,并总结《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特色及不足。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结合访谈《湖北日报》记者得到的一线采编经验,探究《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经验及启示。本文梳理《湖北日报》在对该议题报道时呈现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征,观察报道特色和不同移民时期报道的变化情况,《湖北日报》对三峡移民议题关注度极高,设立专版专栏报道、关注特殊节点策划系列报道、注重各界意见的反馈并保持与读者互动,同时也存在负面信息的回避、移民角色边缘化、议题深度性不足的问题。结合《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实践经验,观察后移民时期三峡移民报道的内容,为今后其他工程移民报道提供借鉴。相关议题的报道应该注意“契合不同时期移民工作的重心”、“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及时满足社会需要”、“提升移民话语权,加强新闻的人情味”、“创新报道形式、增强文本可读性”、“正确应对负面消息,做好舆论引导与监督”,为更好地实现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功能,起到推动移民工作顺利进展的积极作用。
赵倩[4](2019)在《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媒介建构 ——以《湖北日报》为例》文中指出三峡移民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移民史上的伟大壮举,需要我们去铭记。《湖北日报》作为三峡移民发生地最具权威的媒体,不仅在三峡移民的报道上有着突出的特色,在塑造三峡移民的集体记忆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拟通过对1992年以来《湖北日报》的三峡移民报道进行分析,来了解和认识《湖北日报》是如何建构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并借此对新时代的移民文化研究做出微弱的补充。本文主要以内容分析法为主,系统梳理了《湖北日报》在1992年至2018年这26年间的三峡移民报道,对其做了分类整理,并在关键词抓取的基础上做了高频词的分析,得出了《湖北日报》在三峡移民报道上的主要侧重点和报道方向。为了得到更加真实的历史记忆,在进行报纸内容分析的同时,笔者运用深度访谈的办法,与部分三峡移民亲历者和《湖北日报》的受众进行了交流取证。采访三峡移民亲历者的主要目的在于真实地还原移民历史,并把移民的口述记忆与《湖北日报》报道所建构的记忆进行比较说明。《湖北日报》的受众对于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建构是最有发言权的,通过他们,我们可以了解到报纸在集体记忆建构上的问题与成效。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从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媒介建构过程入手,对《湖北日报》在这二十余年来的三峡移民报道进行梳理,理清报道的主要内容、大致基调与建构方式。三峡移民的集体记忆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历史产物,而是随着历史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正文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将要解决在这二十几年历史变迁中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变迁问题。在这漫长的时间中,移民记忆在移民身份认同、移民回忆、移民新生活上,进行了三次强化,分别代表了移民在不同时期的记忆方向。而随着叙事线索、报道关注点和移民形象的改变,政府话语权逐渐下放给了移民自身,社会对移民的关注也不再停留于物质基础而转向了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移民形象也有了巨大变化。三峡移民的集体记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构。三峡移民的集体记忆并非是孤立的叙事,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了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这种重构与当下社会背景和时代发展紧密相关。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建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其中交织着各种各样的外部因素,这些外部因素在影响三峡移民集体记忆建构的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影响历史记忆保存、影响时代精神风貌、影响和谐社会发展。这些影响或正面或负面,都将成为三峡移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历史是媒介的基本功能,在记录和连接三峡移民历史上,我们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桎梏,实现历史记忆的共通,启示当下。记忆场对于提升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三峡移民精神作为三峡移民集体记忆在精神层面的记忆场自然十分重要。此外,建构三峡移民集体记忆也是连接政府议程的重要方式,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尤为关键。社会的整合离不开媒介,建构三峡移民集体记忆也是完成社会整合的需要。
厉建超[5](2018)在《小组工作在水库移民社会适应中的应用研究 ——以武汉市J村为例》文中提出由于水库建设的需要,水库周边的许多居民被迫迁移到陌生的安置地开始重新生活,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水库移民在安置地遭遇到许多社会适应问题,导致其人际关系网络薄弱,社会支持欠缺,无法实现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水库移民社会适应问题的逐渐凸显,国家也开始转变对水库移民问题的传统工作方法,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尤其是社会工作组织参与其中,以便提供更加专业化、科学化的服务。小组工作法作为一种以利他主义和助人自助理念为价值引领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服务理念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均符合水库移民工作的现实需求,在缓解水库移民的不适应状态等方面发挥着独有的功效。加之,目前学界对运用小组工作法解决水库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鲜有,因此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分析法,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对小组工作介入水库移民的社会适应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学习,总结已有研究成果,挖掘本文研究空间,并结合小组成员动力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相关内容,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以武汉市J村这一典型的水库移民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考察和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结合社会适应的主要内容,对水库移民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交往、社区参与、身份认同及社区归属方面的社会适应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由于水库移民自身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当地居民对水库移民存在认知错误以及水库移民与安置地各方缺乏交流平台等原因,水库移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风险因素逐渐增多,人际关系网络薄弱,社会支持资源缺乏,难以实现良好的社会适应。再次,在分析小组工作介入水库移民社会适应问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小组工作介入水库移民社会适应的方案并进行实际运用,从水库移民需求评估、小组成员及志愿者的招募、小组活动目标的确定及小组活动计划书的制定等四个方面进行方案设计,并根据活动目标将介入方案分为“认识我,走近我”、“让知识飞一会儿”和“幸福一家亲”共3个阶段、8次活动进行具体实施。最后,在小组介入活动结束后,对小组活动的方案和小组工作者的技能进行评估、反思,并提出改进意见。经过小组活动的开展,大多数小组成员尤其是水库移民表示在参加小组活动之后收获颇多,学习了生活和生产中的新知识,突破了以往人际交往的界限,社会适应能力逐渐提升,在安置地的生活也更加幸福。但是由于小组工作介入方案的不完善及小组工作者工作技能的欠缺,小组活动的开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笔者也对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以后开展类似主题的小组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高妍[6](2016)在《东川矿区移民搬迁安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作为国家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和源泉,为我国的富强和崛起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同时,以特有资源为支柱产业的城市,也带动、富裕了相当一部分的城市内人口。东川,这座因矿而生、因矿闻名、因矿兴衰的矿城,自殷商时代就开始了铜矿开采活动;在清代,支持起了大清王朝财政金融的“半币江山”;到“一五”时期,东川铜矿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之一,成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然而,长期以来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消耗加快,铜基础储量濒临枯竭,对东川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东川被列为全国44个资源枯竭型试点城市之一。铜矿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从近期看,矿产资源的浪费、矿山开发秩序混乱、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矿山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接踵而来,给地方政府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长远看,寅吃卯粮,“吃子孙饭、断子孙路”,国家难以持续发展。而矿山生态破坏所产生的影响波及面广、治理成本高、治理难度大,也使东川的转型和发展陷入僵局。东川矿区面积广阔,铜矿资源丰富。由于开采年限久远、开采方法单一、开采过程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在矿区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矿山采空区,部分采空区地表塌陷严重,形成了大量的塌陷区。区域生态功能退化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多种自然灾害频发,地质灾害隐患区点多面广,直接影响并危及居住在采空区、塌陷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以下简称“三区”)范围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如:长期的矿产开采致使当地水源点水位下降,造成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地居民基本丧失生存发展空间;居住在“三区”范围内的群众,时常会因点暴雨或连续降雨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受困、受灾,生活苦不堪言。所以,移民搬迁成为帮助“三区”群众脱离危险生产生活区域,重新发展、重建家园的不二选择。本文从东川矿区概况入手,以东川矿业的发展为脉络,抽丝剥茧,通过实地走访、察看,展示了矿业发展给东川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笔者认为,要解决居住在“三区”群众的生存困境,必须进行移民搬迁。本文以东川“三区”移民搬迁(一期)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为聚焦点,对东川“三区”移民搬迁、安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统计资料分析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围绕整体性治理理论、公共政策理论、推拉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分析东川“三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凸显出的问题,包括:采空区塌陷区地质灾害隐患区(“三区”)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移民政策体系不完善、基层政府权责不对等、信访问题突出、移民社会融合难等。结合笔者查阅的文献资料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从事相关工作的阅历,运用生态移民、移民的社会适应及公共管理理论,提出东川“三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合理化对策建议:一、理顺矿业秩序;二、完善政策制定机制;三、加强部门协作水平;四、丰富信访工作内涵;五、提升社区管理水平。东川“三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是全区、全市乃至全省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因时间和经历有限,笔者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然而本文中的图片、图表、数据、资料均来源真实可靠,期望在今后(二期、三期、四期、五期)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本文研究成果能够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李尔冬[7](2015)在《潜江市柳陂移民新村社会治理创新调查》文中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纪工程”,移民问题是“世界难题”;移民被称为“漂浮的群体”,管理这个特殊群体,让他们生活更加幸福,是党和政府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本文以湖北省潜江市柳陂移民新村这个库区移民村为研究样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经验。调查发现,移民搬迁后,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1)收入来源减少而刚性支出大幅度增加,补贴资金有限,生活压力骤然加大;(2)就业困难,自主创业障碍因素多,移民增收困难,村集体经济贫弱;(3)村级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搬迁安置中各种利益纠纷不断,社会矛盾突出;(4)移民情感阻隔和心理不适,文化生活贫瘠;(5)村容村貌亟待改善,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适应新形势下移民安置工作的需要。为了落实“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移民工作总要求,结合潜江市移民新村的特点,潜江市委市政府牵头,整合资源、与社会各界合作打造了以“一站三民”为核心的移民新村社会治理模式,即,(1)社会服务上,整合农村网格化管理、党员便民服务站、政务超市等多种资源,打造移民社区便民服务站,实现“一站式”服务;(2)经济上,通过“一村一品两项目”达到“帮民致富”;(3)政治上,通过“一村四主三干部”来实现民主共治,构建和完善立体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实现“由民做主”;(4)社会生活上,通过道德、文化、社会教化、心理干预和技能培训来达到“助民成长”。该模式在潜江市柳陂移民新村付诸于实施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慕晓[8](2014)在《南水北调移民心理社会应激干预效果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对移民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研究干预后移民与干预前移民和空白对照移民心健康状况的差异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评估移民心理健康状况干预效果,为待迁移民和已迁移民制订合理、科学、可行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将移民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初步调查结束后对干预组移民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对照组移民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运用自编移民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国际通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丹江口库区干预后移民和未干预移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等,以了解移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效果。结果1.干预后移民的SCL-90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移民和干预前移民(P<0.05)。2.与空白对照移民分层相比,干预后移民在性别组、30、45和60年龄组、不识字、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组、已婚和离异或丧偶婚姻组、职业组以及经济收入水平在2PL组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空白对照移民。3.与干预前移民相比,干预后移民在性别组、15、30和45年龄组、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组、未婚和已婚婚姻组、农民以及经济收入水平在2PL组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干预前移民。4.干预后移民的15组、非农业组和0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5.在干预后移民自我主观感受方面,对政策落实及发展信心评价较差的干预后移民整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对现居住地评价认为好和风俗习惯适应力好的干预后移民心理健康状况显着优于评价一般和差的干预后移民;健康状况好的干预后移民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好。结论本研究在调查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干预后心理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分层分析和因素分析的方法,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丹江口库区移民心理健康干预效果。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干预后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显着优于干预前移民和空白对照移民,干预后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受安置地风俗习惯、政策满意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建议相关工作部根据本研究移民干预效果的评估结果,改善移民心理干预方案,为今后开展同类工作提供依据。
李芳冰[9](2014)在《南水北调移民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估》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对移民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研究干预后移民与干预前移民和空白对照移民心健康状况的差异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评估移民心理健康状况干预效果,为待迁移民和已迁移民制订合理、科学、可行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将移民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初步调查结束后对干预组移民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对照组移民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运用自编移民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国际通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丹江口库区干预后移民和未干预移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等,以了解移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效果。结果1.干预后移民的SCL-90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移民和干预前移民(P<0.05)。2.与空白对照移民分层相比,干预后移民在性别组、30、45和60年龄组、不识字、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组、已婚和离异或丧偶婚姻组、职业组以及经济收入水平在2PL组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空白对照移民。3.与干预前移民相比,干预后移民在性别组、15、30和45年龄组、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组、未婚和已婚婚姻组、农民以及经济收入水平在2PL组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干预前移民。4.干预后移民的15组、非农业组和0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5.在干预后移民自我主观感受方面,对政策落实及发展信心评价较差的干预后移民整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对现居住地评价认为好和风俗习惯适应力好的干预后移民心理健康状况显着优于评价一般和差的干预后移民;健康状况好的干预后移民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好。结论本研究在调查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干预后心理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分层分析和因素分析的方法,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丹江口库区移民心理健康干预效果。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干预后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显着优于干预前移民和空白对照移民,干预后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受安置地风俗习惯、政策满意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建议相关工作部根据本研究移民干预效果的评估结果,改善移民心理干预方案,为今后开展同类工作提供依据。
户清丽[10](2013)在《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教学动力是促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学动力类型与师生互动行为密切相关。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是指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诸教导要素与“学生学”诸学习要素通过主体适应行为形成的动力联合体,地理课堂教学动力乃是教师教的动力与学生学的动力交互作用所汇聚而成的合力。全文分五个部分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绪论。阐明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界定相关概念,在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从本体论角度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理论架构。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是一个“二维三阶”结构,由“教师教”与“学生学”构成的“二维”张力场是动力系统的动力源,主体适应是动力系统的动力机制,“二维”张力场的教学张力与主体适应动力机制的有机结合,形成推动教学过程的动力运行系统,即“意向适应”、“工作执行”、“意向生成”“三阶”结构。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运行类型有教师命令式关系下的强迫牵引型、师生互不干涉式关系下的分裂内耗型和师生协商式关系下的互动生成型三种基本模式。动力策略是一个由内核问题聚焦策略、里圈认知性动力策略和外圈情意性动力策略构成的“一核两圈”结构,动力策略有基本策略、附加策略和片断增量策略三种类型,每个动力策略又各有“初—中—高”三级效能标准。第三部分(即第三、四章)从实践论角度探讨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历史演进与现实状况。第三章揭示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基本特征有:动力源的整体结构意识日益增强,主体适应意识与能力日益提高,运行模式日益向互动生成型发展。存在问题有:动力源的“学生学”一翼有待加强,实然运行模式与应然动力机制存在落差,新课程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亟待重建。第四章分析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早期求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其课堂教学动力源表现为“单点离散”结构,动力机制是一种“放任—随意”机制,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为分裂内耗型。“关注教学情境阶段”的地理教师,其课堂教学动力源表现为“教师教”单翼结构,动力机制是一种“控制—服从”机制,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为强迫牵引型。“关注学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其课堂教学动力源表现为“教师教+学生学”双翼结构,动力机制是一种“参与—合作”机制,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为互动生成型。导致地理课堂教学动力不足的关键制约因素是地理教师的动力策略意识薄弱与实施能力的不足。“早期求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其动力策略不仅类型少,而且策略效能等级水平低;“关注教学情境阶段”的地理教师,虽然能够采用多种动力策略,但各策略的效能等级水平均比较低;“关注学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动力策略已处于高水平运用状态。动力策略实施的主要问题有:整体设计能力薄弱,未做到教适应于学,策略实施技能匮乏。第四部分(即第五章)从方法论角度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阐明了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与基本原则,并结合中学地理三大模块各1节课例,确立了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一般范式。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为:在对话教学中发掘主体间性动力,在“预设—生成”教学中激发主体性动力,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激活认知内驱力。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有整体原则、个性原则和内化原则。优化设计的一般范式是:首先进行“二维”张力场的张力状况分析,然后进行”三阶”结构的动力策略设计,最后进行动力系统与教学行为的整合设计。第五部分(即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反思。首先对各章主要观点作了撷纳,然后对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做了反思。本文试图创新之处有:研究视角上,从教学动力的视角探寻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研究方法上,突出理论演绎与实践研究的结合:研究结论上,确立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基本结构与运行模式,构建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策略和优化设计方案。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有:研究资料的丰富信息和多重价值挖掘不够,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整合研究有待提高,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二、南水北调工程社会适应性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水北调工程社会适应性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移民 |
2.1.2 移民安置 |
2.1.3 水利工程的移民安置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补偿原理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政策与现状 |
3.1 治淮工程扬州段历史沿革及其现状 |
3.2 治淮工程扬州段相关移民政策 |
3.3 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现状 |
3.3.1 移民生产安置情况 |
3.3.2 移民搬迁安置情况 |
第四章 治淮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治淮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存在的问题 |
4.1.1 征地补偿标准偏低 |
4.1.2 集中安置点建设滞后 |
4.1.3 部门间沟通协调不足 |
4.1.4 移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 |
4.1.5 缺少后期扶持跟踪和发展保障 |
4.2 治淮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水利工程移民政策体系的不完善 |
4.2.2 区划、机构及政策的调整 |
4.2.3 行政结构和权威的碎片化 |
4.2.4 安置模式存在局限性 |
4.2.5 移民安置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
第五章 移民安置问题解决的对策建议 |
5.1 建立完善法律制度框架,以顶层设计推进安置工作 |
5.1.1 出台移民安置专门法律 |
5.1.2 完善移民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
5.2 完善移民安置程序,以多部门统筹规范安置行为 |
5.2.1 规范移民安置程序 |
5.2.2 加强部门统筹协调 |
5.2.3 完善监督机制 |
5.3 推进多样化安置模式,拓宽以人为本的移民发展途径 |
5.3.1 推进多样化生产安置 |
5.3.2 自主选择生活安置方式 |
5.4 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协商解决利益分配矛盾 |
5.4.1 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 |
5.4.2 重视移民的积极参与 |
5.4.3 发挥企业的推动作用 |
5.4.4 重视其他利益相关群体诉求 |
5.5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将移民纳入城乡社保体系 |
5.5.1 参加养老保险 |
5.5.2 建立医疗保险体系 |
5.5.3 做好失业保障 |
5.5.4 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
5.6 构建可持续生计体系,助推移民生产生活持续健康发展 |
5.6.1 以规划为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5.6.2 以就业为中心,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
5.6.3 以环境为支撑,注重区域生态建设 |
5.6.4 以教育为保障,提升移民综合素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C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水资源量评价 |
1.3.2 水资源系统评价 |
1.3.3 城乡水资源评价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资源短缺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
2.1.2 水贫困概念界定 |
2.2 水贫困的理论框架 |
2.2.1 水贫困的理论解读 |
2.2.2 水贫困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 |
2.2.3 水贫困的框架结构 |
2.3 理论基础 |
2.3.1 水资源评价理论 |
2.3.2 贫困经济学理论 |
2.3.3 生态环境评价理论 |
2.3.4 城乡发展理论 |
2.4 总体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3.2 研究区域概况 |
3.2.1 自然状况 |
3.2.2 社会经济状况 |
3.3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测算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模型构建 |
4.2.1 WPI模型 |
4.2.2 LSE模型 |
4.2.3 变权重模型 |
4.2.4 核密度模型 |
4.3 变量选取 |
4.3.1 资源维度 |
4.3.2 设施维度 |
4.3.3 能力维度 |
4.3.4 使用维度 |
4.3.5 环境维度 |
4.4 指标冗余性检验 |
4.4.1 相关分析 |
4.4.2 冗余性分析 |
4.5 基于WPI模型的城乡水贫困测算 |
4.5.1 城市水贫困评价 |
4.5.2 农村水贫困评价 |
4.6 基于LSE模型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素分析 |
4.6.1 城市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
4.6.2 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失衡性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方法选择:共生模型 |
5.3 城乡水贫困的共生演化机制 |
5.4 城乡水贫困的失衡关系分析 |
5.4.1 协同型区域 |
5.4.2 竞合型区域 |
5.4.3 冲突型区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滞后性及时间演化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方法选择:脱钩模型 |
6.3 城乡水贫困的脱钩关系分析 |
6.4 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模拟预测 |
6.4.1 计量模型选择 |
6.4.2 模型的检验 |
6.4.3 预测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及空间异质性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方法选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7.2.1 全局自相关 |
7.2.2 局部自相关 |
7.3 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分析 |
7.4 城乡水贫困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7.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7.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北地区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必要性 |
8.2.1 水资源分配不公 |
8.2.2 基础设施投入不均 |
8.2.3 水资源环境恶化 |
8.2.4 管理与技术人才不匹配 |
8.3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原则 |
8.3.1 坚持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先 |
8.3.2 兼顾城乡用水公平 |
8.3.3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
8.3.4 注重水资源政策设计的前瞻性与战略性 |
8.4 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若干建议 |
8.4.1 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
8.4.2 强化水资源法律保障与监督体系 |
8.4.3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
8.4.4 加速城乡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发展 |
8.4.5 改革水利设施投资制度 |
8.4.6 完善水资源补偿政策 |
8.4.7 提高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 |
1.1 研究对象 |
1.1.1 三峡移民报道的界定 |
1.1.2 媒体选择及分析单位 |
1.2 样本选择 |
1.2.1 样本的选取理由 |
1.2.2 样本的时间范围 |
1.2.3 样本的获取方法及原则 |
1.3 类目建构及其原则 |
第二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内容分析 |
2.1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形式层面分析 |
2.1.1 报道时间及数量 |
2.1.2 报道来源 |
2.1.3 报道版面、篇幅及标题显着度 |
2.1.4 报道配图 |
2.1.5 报道体裁 |
2.2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内容层面分析 |
2.2.1 报道主题 |
2.2.2 报道倾向 |
2.2.3 报道重心 |
2.2.4 报道地区 |
2.2.5 标题及评价性报道关键词 |
第三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
3.1 话语分析的样本选择 |
3.2 新闻图式分析 |
3.3 微观语义结构分析 |
3.4 风格和修辞分析 |
3.4.1 词汇语句具有积极指向性 |
3.4.2 语言生活化,叙事故事化 |
3.4.3 多使用引语及数字 |
第四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特色与不足 |
4.1 特色分析 |
4.1.1 设立专版专栏报道 |
4.1.2 关注特殊节点,策划系列报道 |
4.1.3 注重各界意见反馈,保持与读者互动 |
4.2 存在不足 |
4.2.1 负面信息的回避 |
4.2.2 移民角色边缘化 |
4.2.3 议题深度性不足,文本可读性不强 |
第五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
5.1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实践经验 |
5.1.1 选题来源及报道主题 |
5.1.2 报道立足点及社会功能 |
5.1.3 拓展与丰富后移民时期三峡移民报道的内容 |
5.2 对其他工程移民报道的启示 |
5.2.1 报道契合不同时期移民工作的重心 |
5.2.2 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及时满足受众需要 |
5.2.3 提升移民话语权,加强新闻“人情味” |
5.2.4 创新报道形式,增强文本可读性 |
5.2.5 正确应对负面消息,做好舆论引导与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媒介建构 ——以《湖北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问题和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四、拟创新之处 |
五、相关文献综述 |
(一)三峡移民的相关研究 |
(二)集体记忆的相关研究 |
(三)媒介对三峡移民的报道研究 |
第二章 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媒介建构过程 |
一、《湖北日报》所构建的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基本特征 |
(一)视角上政府主导 |
(二)体裁上消息为主 |
(三)情感上积极平和 |
二、《湖北日报》所构建的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主要内容 |
(一)移民搬迁安置 |
(二)移民经济建设 |
(三)移民对口支援 |
三、《湖北日报》对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主要建构方式 |
(一)持续报道,加强集体记忆 |
(二)纪念报道,记录特殊时刻 |
(三)对比报道,呈现前后变化 |
(四)人物报道,塑造典型形象 |
第三章 三峡移民集体记忆建构的历史变迁 |
一、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强化 |
(一)首次强化,移民身份认同 |
(二)二次强化,唤醒移民回忆 |
(三)三次强化,记忆全新生活 |
二、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重构 |
(一)叙事线索变迁:从政府到移民 |
(二)报道关注点变迁:从物质经济到精神文化 |
(三)移民形象变化:从牺牲者到时代楷模 |
第四章 三峡移民集体记忆建构的社会影响 |
一、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建构影响历史记忆保存 |
(一)记录历史,保存记忆 |
(二)连接历史,实现共通 |
(三)正视历史,尊重过去 |
二、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建构影响时代精神风貌 |
(一)弘扬精神正能量 |
(二)塑造基本价值体系 |
(三)引领时代主旋律 |
三、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建构影响和谐社会发展 |
(一)排解负面情绪,维系社会稳定 |
(二)连接政府议程,实现上下互通 |
(三)担负媒介责任,完成社会整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访谈记录 |
附录 C:《湖北日报》报道一览表 |
(5)小组工作在水库移民社会适应中的应用研究 ——以武汉市J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小组工作 |
二、水库移民 |
三、社会适应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小组动力学理论 |
二、社会支持理论 |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第二章 水库移民社会适应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调研地基本情况介绍 |
一、武汉市J村的概况介绍 |
二、实地调研情况介绍 |
第二节 武汉市J村水库移民社会适应的现状及问题 |
一、水库移民生活方式方面 |
二、水库移民生产方式方面 |
三、水库移民社会交往方面 |
四、水库移民社区参与方面 |
五、水库移民身份认同方面 |
六、水库移民社区归属方面 |
第三节 武汉市J村水库移民社会适应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水库移民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
二、当地居民对水库移民的认知错误 |
三、水库移民与安置地各方缺乏交流平台 |
第三章 小组工作介入水库移民社会适应的方案设计与运用 |
第一节 小组工作介入水库移民社会适应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一、小组工作介入水库移民社会适应的必要性分析 |
二、小组工作介入水库移民社会适应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小组工作介入水库移民社会适应的方案设计 |
一、需求评估 |
二、小组成员及志愿者的招募 |
三、活动目标的确定 |
四、小组活动计划书的制定 |
第三节 小组工作介入水库移民社会适应的方案运用 |
一、认识我,走进我 |
二、让知识飞一会儿 |
三、幸福一家亲 |
第四章 小组工作介入水库移民社会适应的评估、反思与改进 |
第一节 小组工作介入水库移民社会适应的评估 |
一、小组成员对活动的评估 |
二、小组成员对小组工作者的评估 |
第二节 小组工作介入水库移民社会适应的反思与改进 |
一、对小组工作介入方案的反思与改进 |
二、对小组工作者工作技巧的反思与改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东川矿区移民搬迁安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 矿区移民搬迁安置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理论视角 |
四、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统计资料分析法 |
(三) 访谈法 |
(四) 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东川矿区移民搬迁安置现状 |
第一节 东川矿区变迁 |
一、 东川矿区概况 |
二、 东川矿业发展 |
三、 东川矿务局关闭破产 |
四、 撤市改区 |
第二节 东川矿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组织机构 |
一、 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
二、 工作流程 |
第三节 东川矿区移民搬迁情况 |
一、 政策分析 |
二、 搬迁范围 |
三、 搬迁规模 |
第四节 东川矿区移民安置情况 |
一、 政策分析 |
二、 安置地点 |
三、 安置前后移民社会适应性分析 |
第二章 东川矿区移民搬迁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三区”资源环境问题突出 |
一、 矿业活动久远,生态环境脆弱 |
二、 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空间受限 |
三、 环境(污染)事件频发 |
第二节 移民政策体系不完善 |
一、 移民搬迁对象界定复杂 |
二、 补偿机制不健全 |
第三节 基层政府权责不对等 |
一、 乡镇政府缺乏话语权 |
二、 乡镇政府存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困境 |
三、 职能部门缺乏主动管理和相互协作意识 |
第四节 信访矛盾问题突出 |
一、 现有信访制度不健全 |
二、 群众“信访不信法”思想严重 |
三、 信访法制化面临困境 |
四、 基层政府应对群众信访能力有限 |
第五节 搬迁户社会融合难 |
一、 搬迁户的城市融入难 |
二、 迁入地原住民适应难 |
三、 移民搬迁地点规划不合理 |
第三章 东川矿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理顺地方矿业秩序 |
一、 规范矿业生产秩序 |
二、 加强地质灾害治理 |
三、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
第二节 完善政策制定机制 |
一、 增加公民参与程度 |
二、 提升公民参与能力 |
第三节 加强部门协作水平 |
一、 重视基层政府的意见建议 |
二、 提升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
三、 加强对相关部门履职的跟踪问效 |
第四节 丰富信访工作内涵 |
一、 完善信访制度设计 |
二、 完善权利救济机制 |
三、 加大信访立法力度 |
四、 加强信访工作队伍建设 |
第五节 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
一、 完善移民后续社会管理 |
二、 积极推动移民城市化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潜江市柳陂移民新村社会治理创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线路图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关于治理 |
1.4.2 关于村治 |
1.4.3 关于移民社会治理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潜江市柳陂移民新村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 |
2.1 潜江市南水北调移民安置与柳陂移民新村的设立 |
2.1.1 潜江市南水北调移民安置概况 |
2.1.2 柳陂移民新村概况 |
2.2 柳陂移民新村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2.2.1 经济发展缓慢治理基础脆弱 |
2.2.2 治理体系不完善基层民主推进难 |
2.2.3 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管理创新空间巨大 |
2.2.4 文化供需失衡治理缺乏智力支撑 |
2.2.5 人居环境硬软失调生活方式亟待优化 |
第3章 潜江市柳陂移民新村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措施 |
3.1 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指导原则 |
3.1.1 求真务实科学规划 |
3.1.2 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
3.1.3 以人为本服务移民 |
3.1.4 完善制度创新机制 |
3.2 潜江市柳陂移民新村社会治理创新实践进展 |
3.2.1 整合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
3.2.2 发展经济“帮民致富” |
3.2.3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由民做主” |
3.2.4 强化道德文化建设“助民成长” |
3.2.5 美丽家园建设 |
第4章 潜江市柳陂移民新村社会治理模式的社会意义 |
4.1 构建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了多主体合作共治的民主治理格局 |
4.1.1 完善治理制度体系 |
4.1.2 形成多主体合作共治的移民新村社会治理格局 |
4.2 提升社区社会治理能力 |
4.3 通过“一站三民”治理模式从源头治理社会风险 |
4.3.1“一站服务”解民难 |
4.3.2“帮民致富”聚民心 |
4.3.3“由民作主”顺民意 |
4.3.4“助民成长”强民力 |
4.4 强化依法治村,构建矛盾纠纷化解的立体模式 |
4.5 实现移民生活方式的优化与美丽家园建设的良性互动 |
4.5.1 文化道德建设成效显着,为移民打造高质量的精神家园 |
4.5.2 优化生活环境建成美丽家园 |
4.6 在社会治理创新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南水北调移民心理社会应激干预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表格清单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移民社会人口学特征比较 |
3.2 移民心理问题阳性症状检出率比较 |
3.3 移民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比较 |
3.4 各组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分层比较 |
3.5 干预后移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
3.6 干预后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人口学特征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
4.2 干预后移民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
4.3 建议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南水北调移民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表格清单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移民社会人口学特征比较 |
3.2 移民心理问题阳性症状检出率比较 |
3.3 移民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比较 |
3.4 各组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分层比较 |
3.5 干预后移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
3.6 干预后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人口学特征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
4.2 干预后移民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
4.3 建议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解析 |
一、地理课堂教学 |
二、教学动力 |
三、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教学动力研究 |
二、地理教学动力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架构 |
一、主要问题 |
二、基本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理论架构 |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源 |
一、地理课堂:一个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 |
二、“二维”张力场:动力系统的动力源 |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一、地理课堂教学: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
二、主体适应:动力系统的动力机制 |
第三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运行原理 |
一、“三阶”结构:动力系统的运行过程 |
二、三种模式:动力系统的运行类型 |
第四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策略 |
一、“一核两圈”:动力系统的动力策略 |
二、三级体系:动力策略的效能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历史演进”分析框架构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演进审视 |
一、动力系统演进概况 |
二、动力源结构演进 |
三、动力机制与动力系统运行模式演进 |
第三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演进思考 |
一、动力系统演进基本特征 |
二、动力系统演进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现状审视 |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现状初探 |
一、“动力系统现状分析”框架构建 |
二、教学流程与师生互动行为分析 |
三、动力系统现状差异 |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差异探因 |
一、“动力系统差异调查”分析框架构建 |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三、调查结论 |
第三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策略实施思考 |
一、三位教师动力策略实施差异 |
二、地理教师动力策略实施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 |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思想与原则 |
一、设计思想 |
二、设计原则 |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一般范式 |
一、自然地理教学动力系统设计范式: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为例 |
二、人文地理教学动力系统设计范式:以“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为例 |
三、区域地理教学动力系统设计范式: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论文的主要理论观点 |
二、论文的主要实践观点 |
第二节 讨论 |
一、创新之处 |
二、问题与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地理“锋面与天气”教学案例 |
附录2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动力调查问卷 |
附录3 “锋面与天气”同课异构教学实录 |
附录4 “锋面与天气”同课异构师生互动行为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南水北调工程社会适应性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问题研究[D]. 李帼佳. 扬州大学, 2020(05)
- [2]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D]. 刘文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D]. 杨穆. 广西大学, 2019(01)
- [4]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媒介建构 ——以《湖北日报》为例[D]. 赵倩.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5]小组工作在水库移民社会适应中的应用研究 ——以武汉市J村为例[D]. 厉建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6]东川矿区移民搬迁安置问题研究[D]. 高妍. 云南财经大学, 2016(12)
- [7]潜江市柳陂移民新村社会治理创新调查[D]. 李尔冬. 中南民族大学, 2015(03)
- [8]南水北调移民心理社会应激干预效果评估[D]. 慕晓. 郑州大学, 2014(02)
- [9]南水北调移民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估[D]. 李芳冰. 郑州大学, 2014(02)
- [10]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研究[D]. 户清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