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人文教育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琪[1](2021)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人文精神养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中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凝练雅致的语言记录着先贤哲人们的非凡智慧和心灵感悟,能够引起学生们的情感共鸣,有益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本研究是在对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篇目进行统筹分析的基础上,从人与国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四个角度入手,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文教育价值,依据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的结果,分析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策略,而且关注了学生学习的人文氛围,目的是促进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高中古诗词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对现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古诗词篇目的统筹分析,依据人文精神的概念界定,从人与国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以及人与自然四个角度出发,主要将高中古诗词中的人文精神概括分成爱国情怀、仁爱之情、人生追求和山水志趣四类,继而进行详细地分析并且对部分古诗词进行解读,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人文精神,为之后的研究奠定文本基础,丰富古诗词人文教育的价值。第二章诗词教学中人文精神养成的需求。本研究结合高中古诗词的教学实际,以人格理论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论为理论依据,以“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和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分析为现实依据。通过对一线教学基地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记录,深入分析目前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依据,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第三章诗词教学中人文精神养成的策略。通过对一线高中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本章提出具体的可实施的策略和建议,关注到了教师、学生、课堂、学习氛围四个方面,具体策略包括整合教学资源、个性延伸写作、多方共创人文环境等,以期对当前的古诗词教学实践产生积极地影响。第四章诗词教学中人文精神养成的实践。本章以《登高》和《锦瑟》为例,分析高中古诗词教学中人文精神养成的有效途径,结合实践课例论证前一章策略的可行性,以促进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养成。
周建彬[2](2021)在《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 ——以部编本教材为例》文中提出现当代散文的教学,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教材中收录的散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这些散文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同时2017年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使所有学生在之前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人文修养,为未来的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作用。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不仅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重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利用好现当代散文中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笔者针对此,提出了“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以部编本教材为例”这一论题,以探寻目前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问题、原因及改善方法。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理论层面的教材研究,首先从利于人文教育的层面上,对比分析部编本与人教版中所收录的高中现当代散文的特点。其次从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两个方面对选编入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的现当代散文篇目中的人文教育资源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第二章是实践层面的教学现状研究,对目前的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反馈中发现问题所在,并分析问题的原因。第三章主要研究高中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目的和必要性。第四章是针对当前的培养现状提出相应的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策略,主要从课程资源的利用、课堂教学的安排、教师的素养提升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期望本论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高中现当代散文的教学提供借鉴,为高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发展提供帮助,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
吴咏贞[3](202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合理渗透途径分析》文中认为时代的发展,人文教育的进步,在课堂上就有很好的体现。初中阶段,初中语文尤其重要,把人文教育放到语文课堂上成为重中之重。因为初中语文可以雕刻学生的品行,每一篇文章都有深刻的含义,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团队对初中语文人文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人文精神,提高素质基础,将是我们深入探讨的方向。文章对人文教育在初中课堂的渗透进行解析。
史香云[4](2021)在《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策略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语文学科具有明显的人文性特征,其教材内容承载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学可成为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师可建构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并将这一教学模式落实在语文教学之中,运用巧妙的教学方法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让学生学习到丰富的人文知识,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逐渐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只是在高职教育中,这一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立足其中的实际教学问题,探索优化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让高职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文色彩。
黄务娟[5](2020)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中提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元化的手法开展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巩固已知的语文知识,获取新的文化体验,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以及环境的熏陶,使学生自然而然提高人文素养。
沈欣[6](2020)在《农村地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研究 ——以榆林市绥德县农村初中为例》文中指出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教学不应该止步于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其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更应该以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熏陶、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不断强化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和答题技巧的传授,忽视美感渗透与学生人格培养的现象却普遍存在,最终导致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极度缺失。本论文从语文学科属性出发,立足实际,通过对榆林市绥德县农村初中学校的调查问卷,分析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并进一步从教师、教材、教学、环境四个维度提出相关建议,力图为加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包含了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的缘由、研究价值、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人文教育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出发,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这三个核心要素来阐述初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内涵。并从课程标准、语文教育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人格修养四个角度归纳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分析绥德县三所农村学校人文教育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归纳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问题的成因,即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教师权威意识过浓、语文教学方法传统落后、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僵化、学校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第四部分是本篇论文的重点,通过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以及初中语文人文教育的三个核心要素,提出加强农村初中学校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策略,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人文教育观,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践行爱的教育;其次就教师合理挖掘统编版教材中的人文知识提出了五点策略:在教学中注意选文的丰富性,将经典与时代结合,密切单元结构与“补充”的关系,妥善处理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再次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对人文教育进行挖掘和渗透,包括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最后营造充满人文性的环境,包括尊重多元化解读,落实人文关怀、打破语文与生活的厚障壁、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第五部分为结语,在结语处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贾林茹[7](2020)在《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指出语文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母语运用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显然新课标更加强调关注人的问题。人文精神的核心便是以人为本,这就为我们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散文选材丰富、写法多样、结构自由、情感真挚、感悟深刻,其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特别适宜学生丰富人生体验、开阔眼界、培养情操、提升审美。同时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了明显的自我意识,个性发展逐步完善。所以,在现代散文的教学中,构建充满人文情韵的语文课堂,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本论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就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这一论题的选题意义,从课标的要求、教材的人文内涵、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三个角度进行阐释。第二部分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分析语文教材中现代散文文本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阐释其教学价值。第三部分对实验中学现代散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经过调查分析探寻中学语文教学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将上述问题归类分析,然后从创设课堂教学环境、制定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构建充满人文精神的课堂文化几方面提出实施策略。本论文的写作期望能利用语文课程熏陶感染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并自觉传承中华文化。
喻选芳[8](2020)在《语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文中提出语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呢?从清政府于1904年颁发"癸卯学制"算起,语文单独设科已有110余年,今天提出这个问题,或许有人会觉得幼稚可笑。按理说,语文界对这个基本的问题早就应该弄得一清二楚,但从语文教育的现状看,似乎至今仍然众说纷纭。如此,怎么去开发语文潜在的价值?怎么能明确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因此,弄清语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意义重大,且十分有必要。一、语文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说语文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这是由其特点
徐小凤[9](2020)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小说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人文素养培养在语文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2017年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可见“人文性”构成了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因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高中小说作为文学的精华,对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高中小说蕴含的人文素养对于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对其价值并没有引起重视。本文着重立足于新课标日益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对高中小说中蕴含的人文素养及其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能够推动学界在这一研究向度的深入,整个论文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的缘起出发,分析研究的现状,阐明研究的意义,陈述清楚研究中的核心概念。第二部分以新课标为依据,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等方面分析新课标涉及的人文因素,包括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视等,揭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第三部分立足于高中语文教材,从课本与读本中分析小说所蕴含的人文因素。在这些小说作品中大多体现了人文关怀、人道主义思想、硬汉性格、反抗精神以及自由主义思想,这些思想是塑造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资源。第四部分为了更好地把握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笔者在实习的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指出现有高中小说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为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提供借鉴。第五部分论述在高中小说教学中如何落实人文素养培养这一目标。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个人的教学实践,论文提出了高中小说教学实施人文素养培养的几点建议:第一,置身小说语言情境,感悟小说中的人文内涵。第二,重视民主教育,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造条件。第三,开展研究性学习,把握小说的人文内涵。第四,触动学生情感体验,为培养人文素养奠定基础。第五,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中小说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应注意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以及防止小说人文教育说教化倾向的问题。
张婉虾[10](2020)在《钱理群的语文教育观及其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钱理群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关注中小学语文教育,在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背景下对中小学语文教育进行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以“立人”为核心的语文教育观,并在语文教育界引起了热烈反响。钱理群以“人”的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重视人文教育,强调语文教育“打底子”的功能。这一语文教育观相较于其他的语文教育观,有它独特的价值。在当今这样一个语文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而又令人充满迷惑的时代,深入探究钱理群的语文教育观,是有意义的。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对钱理群从文学研究转向语文教育研究的原因的揭示,和对其语文教育观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初步探讨钱理群的语文教育观是什么,是怎么来的。摸清钱理群语文教育观的来龙去脉,为后面阐述钱理群语文教育观的内涵打下坚实基础。第二部分,论述钱理群语文教育观的主要内容,一是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目标,二是重视以“立人”为中心的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以“立人”为核心的语文教育思想和基本的阅读素养。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论述,更加深入地探究钱理群语文教育观的核心内涵。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钱理群的语文教育观在学术界、社会上所产生的反响,并结合语文教育改革现状评析钱理群语文教育观的价值及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意义。
二、语文人文教育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文人文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古诗词教学人文精神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高中古诗词蕴含的人文精神 |
(一)家国情怀的直接体现 |
(二)仁爱之情的鲜明展现 |
(三)追求自由的婉约再现 |
(四)山水志情的生动呈现 |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人文精神养成的必要性 |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人文精神养成的依据 |
1.理论依据 |
2.现实依据 |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人文精神养成的问题 |
1.学生迁移能力不足 |
2.师生情感共鸣的缺失 |
3.教师的同质化教学方法 |
4.资源和环境尚不完善 |
三、高中古诗词教学人文精神养成的策略 |
(一)整体感知文本内涵 |
1.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
2.诗词文本的先行诵读 |
3.记录初次阅读的感受 |
4.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 |
(二)深入理解文本内蕴 |
1.精细解读文本的语言 |
2.领会诗词文本的深意 |
3.学生个性写作的延伸 |
4.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 |
(三)多方共创人文氛围 |
1.增强家庭人文氛围 |
2.完善校园人文环境 |
3.开放社会人文资源 |
四、高中古诗词教学人文精神养成的实践 |
(一)名师案例举隅 |
1. 《登高》教学案例分析 |
2. 《永遇乐》教学案例分析 |
(二)自身课例实践 |
1. 《插秧歌》课例实践 |
2. 《短歌行》课例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高中古诗词教学人文精神养成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B:高中古诗词教学人文精神养成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 ——以部编本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选题的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现当代散文篇目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分析 |
第一节 部编本与人教版高中现当代散文编选比较研究 |
一、选文数量方面 |
二、编排分布方面 |
三、选文内容方面 |
第二节 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篇目梳理 |
一、必修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篇目 |
二、选择性必修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篇目 |
第三节 部编本高中现当代散文中的人文教育内容分析 |
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要求 |
二、具体散文篇目中的人文教育内容 |
三、散文课堂教学中对于人文教育内容的安排 |
第二章 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现状及原因 |
第一节 调查目的和方法 |
第二节 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
一、师生的兴趣态度不高 |
二、师生的认知程度不足 |
三、师生的期待目标不当 |
四、散文中的人文教育不到位 |
第三节 现当代散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兴趣认知偏差,漠视散文人文情感 |
二、教师教育理念固化,忽略课程人文资源 |
三、教师专业素养落后,散文教学因循守旧 |
第三章 人文精神培养的目的和必要性 |
第一节 新课标倡导关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
第二节 培养高中生人文精神的迫切性 |
一、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
二、现实环境对高中教育的要求 |
第四章 在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策略 |
第一节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解读内化人文精神 |
一、以必修教材为主体,挖掘人文内涵 |
二、以选择性必修为辅助,延伸人文内涵 |
三、以课外资源为补充,拓展人文内涵 |
第二节 科学处理课堂教学,重视陶冶人文情感 |
一、创设氛围,激发人文情感体验兴趣 |
二、重视讲授,优化人文情感交流方式 |
三、多元评价,提升人文情感品读水平 |
第三节 注重提升教师素养,更新人文教育理念 |
一、促进教师素养人文化 |
二、更新现当代散文教育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合理渗透途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
三、 让人文教育在语文课本上彰显魅力 |
四、 初中语文课堂上人文教育的渗透 |
五、 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感情沟通中渗透人文教育 |
六、 结束语 |
(4)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意义 |
二、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教学问题 |
(一)语文知识解读偏重,人文教育渗透不足 |
(二)过于追求内容创新,忽略人文传统特色 |
(三)教育方式单调乏味,人文教育缺乏活力 |
三、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创新教学策略 |
(一)依托情感教育加强语文课堂的人文教育 |
(二)在情境教学中加强语文课堂的人文教育 |
(三)在课堂活动中加强语文课堂的人文教育 |
四、结束语 |
(5)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职语文人文素养教育概念分析 |
二、当前中职语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三、中职语文人文素养教学措施 |
(一)明确人文素养教学目标,强化教育路径 |
(二)注重教学内容选题,强化学生的学习理解 |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新驱动人文教育 |
(四)发挥人文教育作用,实现课内外的有效衔接 |
(五)优化中职语文教学评价,进行科学的教学引导 |
四、结束语 |
(6)农村地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研究 ——以榆林市绥德县农村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内涵 |
(二)人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
二、农村地区初中语文人文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问题归因 |
(一)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及方法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三)初中语文人文教育问题的成因 |
三、加强农村地区初中语文人文教育的策略 |
(一)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
(二)充分挖掘统编版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
(三)在教学实践中渗透人文教育 |
(四)营造充满人文性的教育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一、槪念内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1.散文 |
2.人文精神 |
3.人文教育 |
4.人文知识 |
(二)相关理论 |
1.“文以载道”的文章学理论 |
2.教育传播学理论 |
二、初中语文课程人文教育内容分析及解读 |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人文教育内容的阐释 |
1.人文知识在课程目标和阶段内容中的呈现 |
2.人文精神在课程目标和阶段内容中的呈现 |
(二)初中语文文本教材中关于人文教育内容的剖析 |
1.人文教育内容在课文中的呈现及分析 |
2.教材编制者对人文教育内容的引导 |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人文教育内容的理解 |
1.课堂教学中教师预设的人文教育内容 |
2.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人文教育内容 |
三、中学现代散文中的人文精神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的对象和目的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依据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1.关于学生对散文的兴趣调查,统计情况如表3-1至表3-3 |
2.关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查 |
3.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活动情况如表 3-8 至表 3-10 |
4.学生对散文的认知及学习情况如表3-11至表3-15 |
(四)现代散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学取得的成绩 |
(五)形成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现行应试教育评价机制弱化了人文精神教育 |
2.课堂教学内容解读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泛化 |
3.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
四、建构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课堂 |
(一)教学目标立足学情,彰显人文精神 |
(二)教学内容立足文本,多元解读人文精神 |
(三)教学过程立足学生,多渠道培养人文精神 |
1.诵读中领悟人文精神 |
2.自主学习中体验人文精神 |
3.讲授中整合人文精神 |
4.评价中体现人文精神 |
5.课外延伸引导人文阅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9)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小说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关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 |
1.2.2 关注小说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对高中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提升的意义 |
1.3.2 对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意义 |
1.4 关键概念的界定 |
1.4.1 人文 |
1.4.2 人文素养 |
1.4.3 人文知识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人文素养的要求 |
2.1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人文素养的重视 |
2.2 新课标中高中小说人文素养培养的教学要求 |
第3章 高中小说教材中的人文内容—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 |
3.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小说的篇目汇总及其选文特点 |
3.1.1 高中小说的篇目汇总 |
3.1.2 小说选文的特点 |
3.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小说所蕴含的人文内容 |
3.2.1 小说中体现的人文关怀 |
3.2.2 小说中塑造的硬汉性格 |
3.2.3 小说中礼赞的反抗精神 |
3.2.4 小说中蕴含的人道精神 |
3.2.5 小说中高扬的自由思想 |
第4章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小说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现状 |
4.1 高中小说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不足及分析 |
4.1.1 学生版问卷调查内容的构成 |
4.1.2 调查结果 |
4.1.3 结果分析 |
4.2 高中小说教学中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4.2.1 教师版问卷调查的内容构成 |
4.2.2 调查结果 |
4.2.3 结果分析 |
第5章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小说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
5.1 高中小说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
5.1.1 置身小说语言情境,感悟小说中的人文内涵 |
5.1.2 重视民主教育,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造条件 |
5.1.3 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小说的人文内涵 |
5.1.4 触动学生情感体验,为培养人文素养奠定基础 |
5.1.5 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 |
5.2 在高中小说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应注意的问题 |
5.2.1 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不要有失偏颇 |
5.2.2 避免过犹不及,防止小说人文教育说教化倾向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钱理群的语文教育观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钱理群语文教育观的形成 |
2.1 从文学研究到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 |
2.1.1 外部因素 |
2.1.2 内部因素 |
2.2 钱理群语文教育观的发展脉络 |
2.2.1 最初的相遇——名作重读 |
2.2.2 偶然参与语文教育大讨论——“身不由己”地介入语文教育 |
2.2.3 “民间改革实验”——编写《新语文读本》系列课外读物 |
2.2.4 基本形成“立人”语文教育观——《语文教育门外谈》 |
2.2.5 “到中学去”——从语文教育理论走向语文教学实践 |
2.2.6 不断完善着的语文教育观 |
第3章 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观 |
3.1 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目标 |
3.1.1 钱理群的“立人”思想 |
3.1.2 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目标 |
3.2 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能力的培养 |
3.2.1 听读说写能力的培养 |
3.2.2 审美能力的培养 |
3.2.3 人文素养的培养 |
3.3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
3.3.1 以“立人”为核心的语文教育思想素养 |
3.3.2 阅读素养 |
第4章 钱理群语文教育观的影响 |
4.1 语文教育界对钱理群语文教育观的评价 |
4.1.1 钱理群语文教育观遭到的批评 |
4.1.2 钱理群语文教育观得到的肯定 |
4.2 钱理群的语文教育观对语文教育改革的启示 |
4.2.1 应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
4.2.2 语文教育界与学术界相互交流更能发挥教育效用 |
4.2.3 应重视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
第5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语文人文教育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古诗词教学人文精神养成研究[D]. 李思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 ——以部编本教材为例[D]. 周建彬.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合理渗透途径分析[J]. 吴咏贞. 考试周刊, 2021(40)
- [4]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策略探讨[J]. 史香云.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21(04)
- [5]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 黄务娟.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20(12)
- [6]农村地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研究 ——以榆林市绥德县农村初中为例[D]. 沈欣. 延安大学, 2020(12)
- [7]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D]. 贾林茹. 延安大学, 2020(12)
- [8]语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J]. 喻选芳. 读写月报, 2020(15)
- [9]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小说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D]. 徐小凤. 集美大学, 2020(08)
- [10]钱理群的语文教育观及其影响[D]. 张婉虾. 集美大学, 2020(08)